一、治疗脾虚性浮肿的小结(论文文献综述)
陈子殊睿[1](2020)在《基于中医古代文献的膝痛诊疗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中医临床各科诊疗理论框架结构研究”(2013CB532004)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膝骨痹中医康复诊疗方案临床规范化研究”(GZY-KJS-2017-08)项目的一部分。膝痛是骨科常见疾病,常见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累及膝关节。症状轻者仅见膝关节疼痛,严重者可伴膝关节行动障碍,甚至可导致膝关节畸形残废。中医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现代医家从自身诊疗经验出发,提出了各自的诊疗认识,但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认识。中医古代文献中记载了丰富的膝痛诊疗文献,但是有关膝痛的内容分散于众多的门类中,古籍中一直缺少对膝痛成体系的专章论述。纵观历代古籍,只有《张氏医通》与《医法圆通》两本书将膝痛单列一章论述其辨证论治,但也尚不能全面体现古籍对膝痛的全部认识。现代也未见对膝痛古籍文献全面系统的梳理研究。因此,将历代文献中膝痛的认识全面梳理归纳,构建膝痛诊治理论框架,为指导膝痛的理论研究与临床诊治,具有实用价值。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明确书目的选择原则与文献的收集范围。书目的选择以《内经》以来,至唐宋元明清历代中医书籍中包含膝痛相关内容的理论内容完整、层次框架清晰、或由官方修订的书籍作为入选书目,完成膝痛书目的收集。共收集131部书籍。文献的收集范围,以包含“膝痛”“膝冷痛”“膝酸痛”“膝疼痛”“膝疼痹”“膝肿痛”等词语,及病机论述为邪气流注脚膝以致疼痛,以及叙述为肢节疼痛、关节疼痛等相关内容的文献为入选文献,收集有关膝痛病因病机的论述、方证条文、方药、针灸及各种治法等内容,并查找当今教科书、大部头专着、《中医大辞典》、国家标准、各类指南,补充遗漏内容。第二部分是中医膝痛诊疗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研究。以时间线为轴,纵向研究历代各医籍中的膝痛文献资料,从而完整清晰地展现每本医籍对膝痛诊疗理论的认识。第三部分是古代文献因机证治诊疗理论的研究。以时代为划分,横向研究各时代对膝痛的认识,从而展现不同时代膝痛因机证治诊疗理论。第四部分是古代文献膝痛因机证治框架研究。通过将古代文献中膝痛因机证治诊疗理论进行梳理归纳,搭建中医膝痛诊疗理论框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膝痛见载章节及所属疾病通过梳理膝痛出现的章节,发现历代文献膝痛归属章节繁多。膝痛常见于诸虚门、诸痹门、诸痛门以及补养散邪诸治方门。诸虚门包括肾虚、脾胃气虚、虚损、虚劳等门类,诸痹门包括风湿痹、风冷痹、脚痹、肾脏风冷气、脚气、鹤膝风等门类,疼痛门包括膝痛、腿膝痛、腰痛、腰脚痛等门类。初步统计发现膝痛主要见于痹证、虚劳、脚气、腰膝痛、腰痛、痛风、诸风病、肾中风、鹤膝风等疾病中。2.膝痛因机证治沿革通过梳理历代膝痛文献,发现对膝痛因机证治的认识起源于先秦两汉时期,基本成型于宋金元时期,丰富于明清时期。(1)先秦两汉时期《素问》最早提出了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的观点,为痹证致膝痛病机的源头。《金匮要略》提出留饮可致四肢历节痛。《中藏经》提出肾虚邪气下流腰膝而致膝痛。治疗上,《灵枢》最早提出针灸治疗膝痛。《神农本草经》记载了牛膝、芡实、狗脊、大豆黄卷、蔓椒5味药可以治疗膝痛。(2)魏晋隋唐时期此时对膝痛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深入,出现了肾虚风寒湿侵袭、失精、五劳七伤、风邪侵袭所致膝痛的记载。《备急千金要方》(以下简称《千金要方》)最早记载了独活寄生汤,主治肾虚风湿邪气下留腿膝,膝痛无力之证,成为后世治疗膝痛最常用的方剂。《外台秘要方》中已经可见膝痛诊疗框架的雏形,包含了虚性膝痛、实性膝痛与虚实夹杂三种类型,治法包括扶正、补肝肾散邪和祛邪活血多种。除了汤药丸散,还包括导引、膏方、灸法。(3)宋金元时期宋金元时期在前代对膝痛病因病机认识的基础上,增加了肾虚、肾阳虚、肝肾亏虚、脾虚、脏腑亏虚、气血不足、肝肾虚风邪外感、脾肾虚风邪外感、肝脾肾虚风寒湿邪流注、气血亏虚风寒湿侵袭、风寒侵袭、风湿侵袭血脉凝滞及痰饮可致肢节痛等更广泛的认识。宋金元时期膝痛的诊治框架已基本成型,分为虚性膝痛、虚实夹杂膝痛、实性膝痛三种类型。虚性膝痛主要包括肾虚证、肝肾亏虚证、脾虚证以及脏腑亏虚证。虚实夹杂膝痛包括肾虚风冷证、肝肾虚风中证、脾肾虚风邪流注证、肝脾肾虚风寒暑湿流注经络证。实性膝痛为风邪侵袭证、风寒侵袭证和风湿侵袭证。此时的方书中记载了较多治疗膝痛的方剂,共有111首,可分为补益方、扶正散风寒湿邪方、祛风寒湿方和(扶正)活血散邪方四大类。其中补益方共32首,占比28.8%,其中最常用的药味有肉苁蓉、牛膝、巴戟天、肉桂、附子、菟丝子、补骨脂等,均为补益之药,且多为补肾填精之药。扶正散风寒湿邪方剂共62首,占比55.9%,其中最常用的药味有牛膝、肉桂、防风、附子、萆薢、当归、炙甘草、羌活等。祛风寒湿邪方剂9首,占比8.1%。(扶正)活血散邪方8首,占比7.2%。可见扶正散风寒湿为此时治病方法的主流。此外,这一时期还增加了膝痛的治疗穴位,有三阴交、梁丘、足三里、条口、曲泉、悬钟、阳陵泉、阴谷、京骨、跗阳、膝眼。这些穴位的分布以膝关节周边为多。《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中还首次出现了穴位配伍治疗膝痛。(4)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对膝痛的病因病机的认识进一步丰富。膝痛虚证的病机,与宋金元时期相比对肾虚病机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出现了肾阴虚、肾阳虚的膝痛病机认识。虚实夹杂性膝痛的病机包括肾虚感风寒湿邪、肝肾亏虚感风寒湿邪、脾虚湿热下注、脾肾寒湿、肝虚感风寒湿邪等,其中以肾虚感风寒湿邪、肝肾亏虚感风寒湿邪为多。实性膝痛在宋金元的基础上,还提到了湿热、湿邪盛及痰瘀为患。治疗上,《医学原理》提出了“法当益肾,疏风湿”与“法当行水湿,疏郁滞”的治疗方法。《类证治裁》提出“搜理络邪,宜兼滋化源”的治法。《医法圆通》中提出了“发汗行水”“温固脾肾”“养阴清热,兼理气除湿”的治疗方法。明清时期共有膝痛治疗方剂166首,也可分为补益方、扶正散风寒湿邪方、祛风寒湿邪方三类。其中补益方54首,占比32.5%,其最常用药味有牛膝、菟丝子、肉苁蓉、熟地、杜仲等,其用药主要为补肝肾填精之药。扶正散风寒湿邪方83首,占比50%,最常用的药味有牛膝、防风、当归、附子、茯苓、炙甘草、羌活、萆薢、川芎、桂枝等。散风寒湿邪方29首,占比17.5%,最常用的药味有羌活、防风、苍术、麻黄、桂枝、白芷等。在扶正散风寒湿邪方与祛风寒湿邪方中重视活血的方剂有26首,常用的中药有乳香、没药、当归、五灵脂等,是为明清时期的创新特色。明清时期外敷、外熨、熏洗等外治法以及药酒、食疗、导引治疗膝痛的方法也在不断增加。针灸选穴方面,明清以前多只记载单个穴位,明清文献中穴位配伍治疗膝痛的记载逐渐增多。3.膝痛因机证治框架研究综合以上研究成果,明确膝痛的成因有外感风寒湿热邪气客侵膝部,与房劳、病后等因素所致体虚膝关节失养两方面。其病机分正虚、虚实夹杂和邪实三类,其病理产物有痰饮瘀血。正虚膝痛是肝脾肾等脏腑亏虚,精气血不足,膝关节失于濡养而致。虚实夹杂性膝痛是脏腑正气亏虚,风寒湿邪乘虚流注膝关节而致。邪实膝痛是风寒湿热实邪停留膝关节,或痰饮阻滞而致膝痛。瘀血阻滞则为风寒湿邪留滞,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膝痛的证候可分为虚证、虚实夹杂证和实证三类。(1)虚证虚证包括肾虚证、肝肾亏虚证、脾虚证、脏腑虚损证。以肾虚证和肝肾亏虚证为多见。肾虚证:主证为膝(酸)痛,常伴腰(酸)痛,耳鸣,膝关节或四肢筋骨无力,形体羸瘦,目暗,小便滑数,饮食减少,时有盗汗,面色黑黄。其治法补益肾精。常用方为磁石丸、肉苁蓉方、安肾丸、菟丝子丸。此外,肾阳虚证:主证为膝冷痛,常伴腰(冷)痛,耳鸣,羸瘦,乏力,小便频数,目昏。其治法温补肾阳。常用方为八味地黄丸加减、茴香子丸、腽肭脐丸。肝肾虚损证:主证为膝(酸)痛,常伴腰痛、筋骨痿弱无力、羸瘦,目昏耳聋。治法补益肝肾。常用方为木瓜煎丸方、鹿茸四斤丸。脾虚证:主证为膝痛,常伴羸瘦,面色萎黄,腰痛,乏力,大便不调,头目眩。治法补养脾胃。常用方为黄芪丸、陈橘皮煎丸、茴香子丸。脏腑虚损证:主证为膝痛,常伴腰痛,纳差,面色萎黄,羸瘦乏力,心悸健忘,头眩多汗。治法扶补五脏。常用方为温肭脐丸、泽泻丸、十全大补丸。(2)虚实夹杂证虚实夹杂证包括肾虚风寒湿证、肝虚风寒湿证、肝肾亏虚风寒湿证。以肾虚风寒湿证为多见。肾虚风寒湿证:主证为膝痛,或酸痛,或冷痛,或肿痛,常伴腰痛,乏力,行步难,筋脉拘急。治法补肾散寒湿。常用方为独活寄生汤、巴戟天汤。肝虚风寒湿证:主证为膝痛,筋脉拘急,常伴腰痛,行步难,胁肋胀满。治法补肝散邪。常用方为补肝柏子仁散。肝肾亏虚风寒湿证:主证为膝(酸)痛,或伴行步艰难,腰痛。治法补肝肾祛寒湿。常用方为加味四斤丸。(3)实证实证包括风寒湿证、风邪侵袭证、湿热证、水湿证和痰饮证。以风寒湿证为多见。风寒湿证:主证为膝痛或肿痛,常伴腰痛、麻木不仁、行步艰难、筋脉拘急。治法祛散风寒湿邪或活血散寒湿。常用方为擒虎丹、活血应痛丸。风邪侵袭证:主证为膝痛,常伴腰痛。治法祛散风邪或活血散风。常用方为追风丹、一粒金丹、乳香定痛丸。湿热证:主证膝部红肿疼痛,肢体沉重。治法清热祛湿。常用方为二妙散、当归拈痛汤。水湿证:主证为膝肿痛,常伴足胫浮肿,腰肿痛,小便不利。治法利湿逐水。常用方为除湿丹。痰饮证:主证膝痛,常伴胸闷,脉弦或滑。治法温化痰饮。常用方为二陈汤加减、五积散。对于膝痛,除外药物治疗,针灸也是重要的治疗方法。治疗膝痛的针灸穴位多归属于肝、胆、脾、胃、肾经,穴位分布主要在膝关节周边以及下肢。肝经,太冲、膝关、中封、曲泉;胆经,临泣、光明、阳关、悬钟、风市、阳陵泉、阳交、侠溪、外丘、阳辅;脾经,三阴交;胃经,犊鼻、阴市、髀关、梁丘、条口、足三里、丰隆、厉兑;肾经,涌泉、阴谷、交信;膀胱经,合阳、京骨、大杼、上髎、委中、跗阳;经外奇穴有膝眼穴。治疗膝内廉痛,膝关、中封、太冲、三阴交、阳陵泉、交信;治疗膝外廉痛,阳关、侠溪、阳陵泉、临泣、太冲;治疗膝挛痛不可屈伸,膝关、曲泉、阳关、风市、悬钟、阳陵泉、梁丘、犊鼻、阴谷、京骨、大杼;治疗膝部痿弱无力,髀关、足三里;治疗膝冷痛,髀关、梁丘、条口、阴市、曲泉、上髎、膝眼穴;治疗膝热痛,光明;治疗膝部不仁,犊鼻、梁丘、阳陵泉、光明、阳关;治疗膝部酸痛,风市、光明、足三里、条口、丰隆;治疗膝部寒湿肿痛,跗阳、厉兑;治疗膝部红肿疼痛:膝关、膝眼。另外,熏蒸法主要治疗肾虚寒湿停滞所致膝痛。熏蒸方,方用小麦麸、小椒、盐、葱白、酒、醋,炒热,置于患腿下熏蒸,盖被令汗出,熏蒸约1小时,撤药后过1至2小时,方可撤被。本研究系统收集整理了历代医籍中有关膝痛的文献资料,并将古籍中膝痛文献资料汇总归纳为膝痛因机证治诊疗框架,是对膝痛古代文献较为全面的梳理研究,可为现代中医临床治疗以膝痛为核心症状的相关疾病提供参考,为中医对现代相关疾病诊疗标准化的构建提供文献支撑。结论如下:对膝痛症状的认识与治疗自《内经》中已有之,隋唐以前文献中没有膝痛病机的直接论述,但提及了肾虚、肾虚风寒湿邪侵袭腰脚等病机认识,为膝痛病机认识发展的源头。宋金元时期出现大量的膝痛治疗方剂,在方剂条文论述中有很多对病机的判断性论述,这一时期基本形成了膝痛病机虚性、实性、虚实夹杂的三方面认识。明清时期对膝痛的病机认识框架在宋金元时期的基础上略有丰富,这一时期首次出现了医家将膝痛单列一章讨论其病机。明清时期还出现了痰饮所致膝痛的记载。膝痛在古代文献中常见于痹证、虚劳、脚气、腰膝痛、腰痛、痛风、诸风病、肾中风、鹤膝风等疾病中。病因包括因外感风寒湿热邪气客侵膝关节,或房劳、病后、年高等因素导致体虚内伤;病机包括虚、邪、瘀三方面。膝痛证候主要有肾虚证、肝肾虚损证、肾虚风寒湿证、风寒湿证为主,少有脾虚证、脏腑虚损证、肝虚风寒湿证、肝肾亏虚风寒湿证、风邪侵袭证、湿热证、水湿证及痰饮证。膝痛的治疗中,药物治疗包括扶正、散风寒湿邪、活血化瘀及温化痰饮四方面。主要方剂有独活寄生汤、磁石丸、八味地黄丸、木瓜煎丸方、鹿茸四斤丸、巴戟天汤、擒虎丹、活血应痛丸、追风丹、二妙散、除湿丹等。针灸治疗主用穴位有33个,多归属于肝、胆、脾、胃、肾经,主要分布在膝关节周边以及下肢。另外,熏蒸法也可以治疗肾虚寒湿停滞所致膝痛。
赵鼎[2](2018)在《基于数据挖掘的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的辨治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现代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为手段,以近30年公开发表的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病案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其运用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的辨治规律,以进一步探寻水湿痰饮病中医病机演变及治法方药规律,更好地指导临床,提高疗效。[方法]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上的文献,对其近30年来公开发表的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病案进行全面收集、整理,严格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将符合条件的共1078诊次的全部资料利用Medcase V3.2仓公诊籍国医脉案数据记录挖掘系统软件建立病案采集、存贮数据库,运用频数分布、关联规则、聚类方法挖掘、分析其临床症状、病机、舌脉、药物之间的关联性,并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1078例患者中男性509例,女性547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1岁。涉及中医病证135种,主要的中医病证有水肿、咳嗽、眩晕、痹证、喘证、泄泻、哮病、胃痛。涉及西医病症226种,主要的西医病症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梅尼埃病、腹泻、慢性肾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症状共计281种,主症为形寒怕冷、纳呆食少、疲倦乏力、水肿、咳嗽、胸闷、大便稀薄、口干、呕吐、腹胀、尿少、头晕、气喘。涉及病机150项,主要的病机有水饮内停、风寒束表、脾虚失运、气化不利、水湿内停、痰饮伏肺、水湿泛溢、脾肾阳虚、肝郁脾虚、寒湿阻络、脾虚湿困、肺气失宣、肺气上逆。涉及病理因素14种,分别为湿、水、气、饮、寒、痰、热、风、瘀、浊、毒、火、食、燥。涉及病位21种,分别为脾、肾、肺、胃、肝、表、心、经络。用药共计380味,主要的药物有茯苓、炙甘草、桂枝、生白术、白芍、生姜、泽泻、法半夏、干姜、大枣、制附片。聚类分析水湿痰饮病总体病案得到14组核心方。方一为薯蓣丸+法半夏、白芥子,方二为半夏泻心汤原方,方三为真武汤+炙甘草,方四为肾气丸原方,方五是桂枝茯苓丸去芍药,方六为小青龙汤原方,方七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原方,方八为五苓散原方,方九为乌梅丸原方,方十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炙甘草、石菖蒲、远志、琥珀,方十一为桂枝芍药知母汤原方。[结论]水湿痰饮病的范畴涵盖临床各科,现代医家扩大了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的范围。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部分脉象未出现在《伤寒杂病论》中。病理因素以湿、水、饮、痰为中心,常与气、寒、热、风、瘀多种病理因素兼夹为患。病位主要在脾、肾、肺、胃、肝,内外上下无处不到。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以标实为主,虚实夹杂。病机复杂多样,脏腑病机为主,气血津液病机为辅。水湿痰饮侵袭不同部位的病机随之发生演变。水湿痰饮侵袭脾胃、肺脏、肝脾、肾脏、脾肾、肢体经络等不同部位,可选用相应的核心方进行治疗。治疗时以核心方为主,随兼夹病机、病理因素进行加减。
杨琍舒[3](2019)在《基于黄煌教授“方-病-人”学说的薯蓣丸方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古今临床应用古代虚劳名方薯蓣丸的经验,明晰薯蓣丸的适用病症和适用人群,为进一步安全有效使用薯蓣丸提供临床经验的支持。方法:本课题采用文献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是基于薯蓣丸相关的古今文献和导师黄煌教授的临床案例,进行经典文献解析、临床个案分析、案例统计以及社会调查,从而提炼出薯蓣丸的方证,即适用疾病和适用人群。结果:薯蓣丸的主治疾病谱主要分布在晚期肿瘤、老年病、贫血、慢性咳喘、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产后虚损等,大多是消耗性疾病的迁延期或终末期。适用人群多见于中老年人,其人体消瘦,面色及肤色萎黄、肢冷、肌肉萎缩、脉虚弱细无力、舌质淡苔薄白等。常见症状为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睡眠障碍、便溏、怕冷、咳嗽、心悸、胸闷以及关节疼痛。整理发现薯蓣丸适用于“虚劳夹有风邪”的虚性体质。体质形成的因素多与外感未能及时治愈,久病、手术、放化疗、营养不良以及高龄等相关。导师临床案例以及其他文献调查发现,本方对肿瘤晚期以及慢性虚损性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特别是在晚期肿瘤治疗上,本方能增进食欲,增加体重,改善贫血,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且无任何副作用。从组方功效分析发现,薯蓣丸具有理虚拯劳,扶正祛邪的效用。由炙甘草汤、桂枝汤、理中丸、八珍汤、柴胡桂枝汤、十全大补汤等组成,君药为山药,大枣和甘草。全方有补益脾胃、益气养血和祛风散邪的功效。药理研究提示薯蓣丸具有增强免疫能力、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保护肾功能、促进白细胞、红细胞生长、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作用。薯蓣丸充分体现了中医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结论:基于对经方薯蓣丸的文献回顾性研究,本研究认为薯蓣丸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可以作为肿瘤晚期的调理方、慢性消耗性疾病过程中的食疗方以及老年保健方在临床推广应用。
赵珊[4](2016)在《水肿的古代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文中提出目的水肿是临床常见病证。中医学对水肿的认识有悠久的历史,对水肿的治疗有优势与特色。水肿理论发展至今,一方面,概念的内涵难免变迁,而一些治法方药亦可埋没;另一方面,建国以后,中医学对水肿的研究主要有专着、学位论文、期刊文献的形式,或因篇幅所限,失之全面;或为文献汇编,缺乏分析;或从理法方药横向研究。因此系统地整理水肿的古代文献,梳理水肿的学术源流,对于理论和实践均有重要的意义。方法本文运用文献学、逻辑学等方法,对水肿古代文献进行研究。其具体方法为:①机检与手检相结合收集资料。利用《中华医典》初步筛选相关资料,结合《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与《中医文献学》,确定最终选用的医籍及版本。以此来获取古代文献。现代文献:主要指国内外于1949-2014年间公开发表的中医药学位论文、期刊文献、会议文献。通过机检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获取题录,之后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下载的方式获得文献。②按不同历史时期对资料进行汇总,并按病因、病机、治疗、预后等分类。③采用纵横比较的方法,对于同一历史时期的资料,结合当时医学发展概况对相关资料进行横向比较,理清不同医家之间学术观点的异同,整理总结出这一时期中医学对水肿的总体认识和各个医家的学术特点;再将不同时期、不同医家纵向比较,理出历代医家在学术观点上的继承和发展,从而得出中医对水肿认识发展的脉络。结果本文分为九节。第一节介绍了水肿的定义、范围,并对相关病名进行概述。第二节至第八节,是本文的主要部分。以历史发展为主线,以断代史的方法,分将水肿发展史分为七个时期:先秦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金元、明、清。通过各时期医家及主要医学着作中对水肿的记载,从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和方面来概括其学术发展情况。通过以上研究,第九节则提出了一些相关问题,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论①首次全面系统地整理了水肿的古代文献。按水肿的学术发展进程,将历史划分为七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金元、明、清。先秦两汉是水肿理论发展的创始期,《黄帝内经》对水肿病因、病机、治疗、预防的认识,为后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的杂病脏腑辨证为后世水肿辨治的理法方药奠定了法度。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对水肿的认识主要体现在诊断学和针灸学方面,代表作是《脉经》和《针灸甲乙经》,另有大量方书,存世不多,可从《肘后备急方》与《小品方》中窥见一斑。隋唐时期主要是文献的收集和整理,《诸病源候论》详于证候的记载和病机的阐发,孙氏二书及《外台秘要》在论述病因病机时均引录《病源》,收录前代方药。两宋时期,北宋时大型官修方书收集与整理文献资料,而南宋则在此基础上由博返约,突出体现在水肿的阴阳分类上。金元时期,学术争鸣,刘完素对湿热进行阐述,张从正对汗吐下法重新认识,朱丹溪提出的有关水肿病机、治疗方面的理论得到了后世医家的广泛认同。明代,水肿辨证论治体系基本确立,并在前代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和发挥。清代是水肿辨治理论更为成熟与完善的阶段,医家从各个方面对水肿理论予以补充。②对水肿分类、水肿与痰饮的鉴别、汗法治疗水肿、肾气丸考等理论进行探讨。通过对历代医书中水肿归属及水肿分类的总结,水肿是一个病因病机复杂,多脏腑相关的疾病,将其简单分入肾系疾病下是不全面的,将其作为气血津液病更为合理。痰饮与水肿均是水液代谢异常、在体内停聚为患的疾病;临床有相似之处,且易相兼发生,故相辨别。汗法是八法之一,应用广泛,现将其治疗水肿专题以述。肾气丸始载于《金匮要略》,初不为水肿所设,至薛己、赵献可、张景岳始治水肿,现辨此源流。
张耀夫[5](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的赵进喜辨体质、辨病、辨证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研究》文中认为背景: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是多种病因引起的,病情呈进行性发展的临床综合征。终末期肾脏病需要透析及肾移植治疗,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构成巨大威胁。赵进喜教授长期从事中医药防治CKD及内分泌代谢病的相关工作,临床经验丰富,总结专家治疗CKD的经验,对于寻求中医药防治CKD的有效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研究、总结赵进喜教授运用辨体质、辨病、辨证“三位一体”诊疗模式诊治CKD的经验。方法:收集2020年9月-2021年2月期间,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门诊,确诊为CKD并经赵进喜教授开具处方的患者医案。利用SPSS26.0、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及Force Atlas图布局算法,对四诊信息、证候、体质、用药、分期、原发病等进行频次统计,对药物进行聚类分析,探讨分期、体质、证候、症状、用药之间的关系,挖掘辨体质、辨病、辨证“三位一体”诊治CKD的经验。结果:研究纳入345例CKD病例。其中1期111例,2期54例,3期70例,4期53例,5期57例。既往已明确病理诊断则以病理诊断为主,若未行病理检查则以临床诊断为主。如明确病理诊断为IgA肾病的病例则不纳入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例中。纳入病例的原发病有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kidney disease,DKD)、IgA肾病等。全部纳入病例的体质分布结果:少阳体质最多,其次是太阴、厥阴、少阴、阳明及太阳体质。症状分布结果:夜尿频多、畏寒肢冷、浮肿较多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多见夜尿频多、畏寒肢冷、浮肿;原发病为DKD的患者多见浮肿、大便干、气短;原发病为IgA肾病的患者多见大便稀溏、夜尿频多、咽干。1期患者多见畏寒肢冷、大便稀溏、大便干;2期多见夜尿频多、大便稀溏、浮肿;3期多见夜尿频多、大便稀溏、畏寒肢冷;4期多见浮肿、大便干、气短;5期多见浮肿、夜尿频多、大便不畅。太阳体质的患者多见咽痛,阳明体质多见夜尿频多、大便干,少阳体质多见心情忧郁,太阴体质多见大便稀溏,少阴体质多见夜尿频多,厥阴体质多见性急易怒。全部纳入病例的舌脉分布结果:舌质紫暗、舌苔腻较多见,脉沉、脉弱较多见;四诊综合信息分布结果:脉沉、舌质紫暗、舌苔腻、夜尿频多、畏寒肢冷、浮肿较常见;中医证候分布结果:血瘀证最常见,其次是水湿证、湿浊证。不同原发病及分期的证候分布结果: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多见血瘀证、阴虚者、水湿证;原发病为DKD的多见血瘀证、水湿证、湿浊证;原发病为IgA肾病的多见血瘀证、气虚证、郁热证,1期常见血瘀证、阴虚者、郁热证;2期常见血瘀证、水湿证、郁热证;3期常见血瘀证、湿浊证;4期常见血瘀证、水湿证、湿浊证;5期常见湿浊证、血瘀证、水湿证。血瘀证在所有体质均最常见,除血瘀证外,太阳体质常见气虚证;阳明体质常见湿浊证;少阳体质常见郁热证;太阴体质常见气虚证、水湿证;少阴体质常见阴虚证、湿浊证;厥阴体质常见肝阳证。赵进喜教授治疗CKD的常用药物依次为黄芪、丹参、当归、土茯苓、川芎等。从1期至5期,蝉蜕、僵蚕、姜黄、熟大黄等药的使用率呈升高趋势,黄芩、连翘、白花蛇舌草等药的使用率呈下降趋势。药性以寒性(寒、微寒)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肝经的药最多,其次是肺、脾、胃及肾经。药物功效以祛风、清热、解毒、利水等为主。部分药物使用剂量较固定,如石韦30g、防风6g,部分药物使用剂量跨度较大,如黄芪15-150g、熟大黄3-30g。丹参、当归、土茯苓等药在各期中平均剂量无明显变化,而黄芪、熟大黄等药的平均剂量会随分期增加而升高。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与夜尿频多、畏寒肢冷、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腻关系密切,原发病为DKD的患者与脉沉、舌质紫暗、浮肿关系密切。1期患者与畏寒肢冷、大便稀溏、脉细关系密切,2期与脉沉、夜尿频多、大便稀溏、舌质红苔黄腻关系密切,3期与夜尿频多、腰膝酸软、舌质红苔黄腻关系密切,4期与舌质紫暗、脉沉、浮肿关系密切,5期与舌苔腻、脉沉、舌质紫暗、浮肿、食少纳呆关系密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体质分别与咽痛、大便不畅、心情忧郁、大便稀溏、夜尿频多及性急易怒关系密切。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与阴虚证、郁热证、湿热证关系密切,原发病为DKD的与血瘀证、水湿证、湿浊证关系密切。1期患者与阴虚证、郁热证、阳虚证、湿热证关系密切,2期与郁热证、湿热证、阴虚证关系密切,3期与血瘀证、阴虚证、湿浊证关系密切,4期与血瘀证、水湿证、湿浊证关系密切,5期与湿浊证、水湿证、气虚证关系密切。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体质分别与湿热证、郁热证、气虚证、阴虚证、肝阳证关系密切。证候与药物的关联分析结果:血瘀证与黄芪、当归、丹参、川芎、土茯苓、蝉蜕关系密切,水湿证与黄芪、蝉蜕、丹参、绵萆薢、川芎、土茯苓关系密切,湿浊证与黄芪、蝉蜕、姜黄、川芎、当归、丹参、熟大黄关系密切,气虚证与黄芪、石韦、蝉蜕、绵萆薢、穿山龙、茯苓关系密切,阴虚证与丹参、黄芩、赤芍、白芍、柴胡、山萸肉关系密切,郁热证与黄芩、柴胡、法半夏、陈皮、白芍、茯苓关系密切,阳虚证与防风、山萸肉、茯苓、炒白术、猪苓、法半夏、炒苍术、陈皮、乌药关系密切,湿热证与赤芍、姜黄、白芍、炒苍术、炒白术、山萸肉、金钱草关系密切,气滞证与柴胡、法半夏、陈皮、乌药、紫苏叶关系密切,痰热证与黄芪、法半夏、蝉蜕、柴胡、陈皮关系密切,饮停证与黄芪、葶苈子、桑白皮、知母、柴胡关系密切。太阳体质与黄芪、连翘、黄芩、防风关系密切,阳明体质与绵萆薢、土茯苓、石韦、蝉蜕、熟大黄关系密切,少阳体质与柴胡、法半夏、白芍、陈皮关系密切;太阴体质与绵萆薢、当归、川芎、石韦关系密切,少阴体质与黄芪、丹参、蝉蜕、土茯苓、川芎关系密切,厥阴体质与丹参、当归、川芎、黄芪、蝉蜕关系密切。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与姜黄、僵蚕、熟大黄、法半夏、陈皮、柴胡关系密切,原发病为DKD的患者与黄芪、石韦、穿山龙、绵萆薢、土茯苓、川芎关系密切,原发病为IgA肾病的患者与防风、石韦、绵萆薢、土茯苓、黄芪、紫苏叶、白花蛇舌草关系密切。体质、证候、分期、症状、药物关系网络图显示,分期与证候存在趋向性,随着分期增加,相关证候由郁热证、阴虚证、湿热证、气滞证等逐渐向气虚证、饮停证、湿浊证、血虚证等证候转化。不同体质中有某些症状较为突出,不同体质相关联的证候、药物也有所差异,体质从化在CKD患者的证候、症状中有重要地位。药物聚类结果显示,治疗CKD的常用药对有三七、水蛭;桑白皮、葶苈子;鬼箭羽、牛蒡子等。常用药串有绵萆薢、土茯苓、穿山龙、石韦;当归、川芎、丹参;姜黄、熟大黄、僵蚕、蝉蜕等。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显示,赵进喜教授治疗CKD的核心处方为黄芪、当归、丹参、川芎、土茯苓、绵萆薢、蝉蜕、穿山龙、石韦、防风、赤芍、僵蚕、姜黄、熟大黄、黄芩、茯苓、白芍、猪苓、陈皮、法半夏、牛蒡子。不同分期的核心处方,药物各有特色。结论:不同体质、原发病、分期的CKD患者表现的症状、证候及用药各有特点。CKD的证候中,虚证以气虚较为常见,实证以血瘀、水湿、湿浊较为常见。早期多见血瘀、水湿、阴虚、郁热、湿热等证候,晚期多见湿浊、血瘀、水湿、气虚、饮停、血虚等证候。赵进喜教授治疗CKD的核心药物是黄芪、当归、丹参、川芎、土茯苓、绵萆薢,常用药物组合有绵萆薢、土茯苓、穿山龙、石韦;姜黄、熟大黄、僵蚕、蝉蜕等。治疗上强调辨体质、辨病、辨证“三位一体”,重视内外同治、上下同治、前后同治,强调和胃泄浊,辨病突出辨原发病及分期,在抓住基本病机的基础上进行辨体质及辨方证。
张璋[6](2019)在《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中药用药规律及生化指标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一、目的探索高脂血症中医证素特点、证素与中药用药的关联性、证素与临床生化指标的关联性。从理论、诊断、治疗环节探索高脂血症统一便捷的中医辨证方法及治疗的规律性、客观性、规范性,为高脂血症中医临床诊断和中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二、方法(1)文献研究。(1)理论研究。用文献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概念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梳理古代和现代有关高脂血症和中医证素文献,通过归纳演绎、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归纳概括高脂血症中医学及中医证素领域研究观点。(2)数据挖掘。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三大数据库中检索有关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文献。一方面从筛选的文献中提取中医证型,统一规范中医证候名。依据证型分解证素的理论来提取中医证素。一方面从文献中提取中医治疗部分的中药,并统一规范中药名称、四气、五味、归经及功效。建立高脂血症文献中医证素与中药研究数据库。用SAS9.4统计软件和关联规则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病位证素、病性证素、中药药性及使用的频数进行统计,采用关联规则分析证型、病位证素、病性证素与中药之间关系,中药配伍关系,对它们间的关联关系采用cytoscape进行可视化展示。(2)临床研究。临床采集209名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一般资料、中医四诊临床信息和TC、TG、LDL-C、HDL-C、PT、APTT等一系列临床常用生化指标检测数据。运用“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10.0版”软件对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分析提取中医证素(病位证素、病性证素),建立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临床生化指标研究数据库。采用SAS9.4统计软件对病位证素、病性证素与性别、年龄、临床生化指标的关系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三、结果(1)文献研究。(1)理论研究。高脂血症从中医学病因病机上大多认为饮食不节、过逸少劳、情志内伤、痰浊不化、瘀血阻滞、脏腑失调。证素与高脂血症为数不多的研究显示病位证素以脾、肝、肾为常见。病性证素虚实都有,实性病性证素以痰、瘀、气滞常见,虚性病性证素以气虚、阴虚常见。(2)数据挖掘。从筛选符合研究标准的120篇文献中提取的中医证型经过规范证候名得到主要中医证型14个,提取的病位证素7个,分别是脾、肾、肝、经络、胆、胃、心神(脑)。病位证素脾,肾,肝三者占到88.55%。提取的主要病性证素12个,分别是痰、血瘀、阴虚、气虚、湿、气滞、阳虚、火(热)、精(髓)亏、血虚、毒、阳亢。治疗高脂血症高频使用中药的四气主要为“温、平、微寒、寒、微温”,五味主要为“甘,苦,辛”,归经主要为“肝经、脾经、胃经、肺经、心经、肾经”。排在前10位的高频使用单味药分别是山楂,丹参,泽泻,茯苓,何首乌,半夏,白术,决明子,陈皮,大黄。高频使用中药用药种类主要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消食药、清热药、理气药和化痰药。主要病位证素脾、肝、肾与中药置信度和关联度高的是:脾与泽泻、茯苓、丹参、山楂;肾与何首乌、泽泻;肝与何首乌、决明子;频数排前的病性证素痰、血瘀、阴虚、湿、气滞、阳虚、火(热)与中药置信度和关联度高的是:痰与山楂、泽泻、半夏、丹参、茯苓;血瘀与山楂、丹参;湿与山楂、茯苓、泽泻;阴虚与何首乌、枸杞子、山楂、泽泻;气滞与柴胡、山楂、白芍、丹参;阳虚与附子、厚朴、白术、苍术、干姜、淫羊藿;火(热)与决明子,大黄,山楂,柴胡,丹参,茵陈。中药配伍提示有三个组合常用,组合一:半夏、陈皮、茯苓、白术;组合二:山楂、大黄、丹参、决明子、何首乌、泽泻;组合三:枸杞子,山茱萸,山药,熟地黄。(2)临床研究。临床筛选符合研究标准的209名高脂血症患者中男性患者95名(45.45%),女性患者114名(54.55%)。将收集的中医四诊信息通过“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10.0版”软件提取得到病位证素12个,分别是病位证素肝、心、胸膈、胃、肺、脾、肾、经络、筋骨、膀胱、心神(脑)、大肠。病性证素18个,分别是病性证素痰、阴虚、湿、阳亢、血瘀、火(热)、血虚、气虚、气滞、燥、阳虚、津亏、气逆、水停、动风、不固、动血、血热。分析发现:病位证素脾、肝、心和病性证素气虚、气滞与性别之间有显着性意义(P<0.05),高脂血症患者中女性患者的病位证素脾、肝、心和病性证素气虚、气滞较男性出现的概率大。病位证素脾与TG、LDL-C、HDL-C、PT、ALT、TC、HGB、TBIL、ALP之间有显着性意义(P<0.05),病位证素脾与TG、LDL-C、HDL-C、PT、ALT、HDL-C呈负相关系,病位证素脾与TC、HGB、TBIL、ALP呈正相关系。TG、LDL-C、HDL-C、PT、ALT水平越低,TC、HGB、Tbil、ALP水平越高,病位证素脾的可能性越大。病位证素心与PT、APTT、ALT之间有显着性意义(P<0.05),病位证素心与PT呈负相关系,病位证素心与APTT,ALT呈正相关系,PT水平越低,APTT,ALT水平越高,病位证素心的可能性越大。病性证素气虚与TC、LDL-C之间有显着性意义(P<0.05)。病性证素气虚与TC呈负相关系,病性证素气虚与LDL-C呈正相关系,TC水平越低,LDL-C水平越高,病性证素气虚的可能性越大。病性证素痰与APTT之间有显着性意义(P<0.05),病性证素痰与APTT呈负相关系,APTT水平越高,病性证素痰的可能性越小,病性证素非痰的可能性越高。病性证素阳亢、阴虚、火(热)与GLU之间有显着性意义(P<0.05),病性证素阳亢与GLU呈负相关系,病性证素阴虚、火(热)与Glu呈正相关系,Glu水平越高,病性证素阳亢的可能性越小,病性证素阴虚或火(热)的可能性越大。病性证素湿与APTT之间有显着性意义(P<0.05),病性证素湿与APTT呈负相关系,APTT时间越短,病性证素湿的可能性越高。病性证素燥与RBC之间有显着性意义(P<0.05),病性证素燥与RBC呈正相关系,RBC水平越高,病性证素燥的可能性越大。四、结论(1)通过临床分析与文献分析结合得到高脂血症中医证素分布规律,以病位证素肝、脾、肾为最密切,病性证素是有虚有实,以实性病性证素痰、血瘀、湿、气滞,虚性病性证素气虚,阴虚等为常见。这一结论与前期理论研究成果基本相符。(2)研究发现高脂血症各个常见证素相关联的中药及高脂血症中药用药配伍组合规律。高脂血症的治疗以肝脾肾为中心,祛痰、瘀、湿、气滞实邪,平衡气血阴阳,调和脏腑。(3)高脂血症中医证素和临床常用生化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有意义的提示。如TC与病位证素脾呈正相关系,TC水平增高提示病位在脾的可能性增加。(4)中医证素既有中医辨证内涵,又能客观规范辨证方法,中医证素和现代临床生化指标有一定相关性,能指导中医临床用药,所以证素辨证用于高脂血症诊疗有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崔德强[7](2011)在《当归芍药散方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当归芍药散历代文献的收集整理,揭示当归芍药散的应用规律,并对其现代方证作出归纳和提炼。方法: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资料文献进行归类,分为方论类文献、医论类文献、药理及实验研究类文献、方剂类文献、医案类文献及临床观察类文献,根据不同的文献类型和特点选取不同方法提取相关信息。其中前三类文献主要采用文义解读,对比分析法,后三类文献采用数据统计的方法。分别对国内及日本医家应用当归芍药散的经验从疾病谱-适应人群体质特征-典型指征三方面进行归纳。通过以上结论的横向对比,进行补充和取舍,归纳出更为完善,临床指导意义更明确及表述更规范的当归芍药散方证。结果:1)通过文献统计与分析,对不同时代的当归芍药散方证进行了归纳;2)结合时代背景、学术背景对上述方证的形成原因和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3)通过国内外方证之间的对比与综合,归纳出完善而规范的当归芍药散方证;4)对当归芍药散临床使用的相关问题,如方证鉴别、剂量、剂型和使用禁忌等进行了探讨。结论:1.当归芍药散病机为血滞水滞。2.从典型指征、患者体质状态和疾病谱对当归芍药散方证做如下表述:1)典型指征①主证:腹痛拘急,或眩晕而悸;②兼证:小便不利,或浮肿,或腹泻;③无明显寒热表现;④排除器质性病变。2)疾病谱①妇产科疾病,如胎位不正、妊娠腹痛、先兆流产等;②以腹痛或胁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急慢性阑尾炎、术后腹痛等;③以头痛或头晕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血管神经性头痛、眩晕症等;④以水肿或渗出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中心性浆液性网膜病变等;⑤以小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泌尿系结石、慢性肾炎等;3)体质状态:以育龄期女性最为多见①体型以中等和体瘦偏多,贫血貌,皮肤多缺乏正常光泽;②喜静恶动,有抑郁倾向;③易恶寒疲倦,并易出现腹痛或拘急、眩晕、心悸等不适感;④舌质为正常或偏淡,舌色暗,舌苔正常或偏白,脉多沉弱或沉弦;⑤女性常伴月经不调、痛经;且易在月经期、妊娠期出现典型指征;
吕强[8](2020)在《基于胃癌患者中医学证据与肿瘤营养状况生物学特征相关性探究“脾胃为后天之本”的实质内涵》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引入现代医学的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进行营养评估,采用证素辨证的方法提取证素,比较不同营养状况下胃癌患者的一般情况、肿瘤状况、症状、证素、证的分布特点,并通过对证素与各营养状况的生物学参数的关联性分析探究“脾胃为后天之本”的实质内涵,为临床胃癌患者营养不良从循证角度的审因论治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研究方法:第一部分:依照诊纳排标准择选胃癌患者152例,收集一般情况、肿瘤状况,并采用PG-SGA营养评估量表确定营养状况,通过症候收集量表确定症状及症状积分,并基于症状使用证候辨证素量表进行证素评定,主证则基于现有胃癌证候诊断标准得出。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以营养不良与否为尺度进行数据汇总比较,总结不同营养状况下患者一般情况、肿瘤状况、中医证候的分布特征。第二部分:纳入第一部分评估为营养不良的患者共104例,收集主要营养状况评估指标并统计分析其与主要证素的相关性。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探究其对证素的提示作用。研究结果:第一部分1、一般信息比较:营养不良患者多数来源于病房,营养良好患者主要来源于门诊(P<0.05),营养不良患者具有更低的卡氏评分(P<0.05),更高的首发消瘦症状的比例(P<0.05)2、肿瘤状况:在病理类型、原发灶位置上,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情况上营养不良与营养良好患者淋巴转移均常见,营养良好患者其他转移少见,营养不良患者远端转移常见,出现几率排序为腹腔、肝、骨、肺。治疗方式上,营养不良患者手术治疗比营养良好患者常见(P<0.05)。3、症状分布:上消化道症状、消化道症状、非特异性症状的统计显示,营养不良患者与营养良好患者的症状分布具有相似性,营养不良患者会出现更多非特异性症状,而他们的症状积分上,营养不良患者多数均高于营养良好患者(P<0.05)4、证素分布:营养不良患者病位证素胃、脾、肝多见,实性证素痰、湿、气滞多见,虚性证素气虚、血虚、阳虚、阴虚多见,营养良好患者病位证素肝、脾、胃多见,虚性证素气虚、阴虚多见,实性证素气滞、湿、热多见,在证素加权值比较上,营养不良患者高于营养良好患者(P<0.05)5、证的分布:营养不良患者主证依次为胃热阴伤证、脾胃虚寒证、气血两虚证、肝气犯胃证、痰湿凝结证、气滞血瘀证。营养良好患者主证依次是肝气犯胃、胃热阴伤证、痰湿凝结证、气血两虚证、气滞血瘀证、脾胃虚寒证。可见营养不良患者主证以虚证为多。第二部分:1、肌肉储备:其减低与否在痰证的分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肉储备减低的患者更多具有痰证。2、脂肪储备:其减低与否在脾证分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储备减低的患者更多具有脾证。3、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虚证、脾证的患者具有更低BMI(P<0.05)。4、白蛋白:血虚证、胃证的患者具有更低的白蛋白(P<0.05)。5、上臂围:阴虚证、脾证患者具有更低的上臂围(P<0.05),湿证患者具有更高的上臂围(P<0.05)。6、三头肌皮褶厚度:胃证、脾证患者具有更低的三头肌皮褶厚度(P<0.05),湿证患者具有更高的三头肌皮褶厚度(P<0.05)。7、血红蛋白浓度:脾证患者具有更低血红蛋白浓度(P<0.05)。研究结论:1、基于症状、证素、主证的分布状况,我们认为肿瘤营养不良患者当处于“损”的状态。2、“损”的病位重在脾胃,基于“脾胃为后天之本”来调治胃癌患者的营养不良有在追溯胃癌及营养不良的病因病机中凸显出具体意义。3、对于相关营养指标:肌肉储备、脂肪储备、BMI、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上臂围、三头肌皮褶厚度、血红蛋白浓度在不同证素下的差异性分布可作为临床证素的提示提供参考,尝试为临床注重人以“胃气为本”、“从脾论治贯穿中医辨治各个阶段”提供更细化的实践证据和管理策略。
曾京慧[9](2019)在《基于证候标准的2型糖尿病中医状态系统化研究》文中认为中医状态评估是中医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准的中医状态评估有利于中医养生保健方法的个性化、精准化实施。中医养生方法在糖尿病的防治与调摄中具有较好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此,研究就2型糖尿病中医状态的系统化分类与辨识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中医状态系统化分类方法与规范化命名规则,提出2型糖尿病中医状态的系统化辨识方法,从而可为2型糖尿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法个性化实施提供借鉴,并有利于中医状态辨识的信息化、智能化处理。方法:以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标准为依据,通过对标准证候名称及内涵的解构,构建中医状态系统化分类框架,在此基础上研究2型糖尿病中医状态的命名规则与状态内涵。具体研究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法:搜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检索截至2018年6月份发表的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研究期刊论文、博硕论文等现代文献;逐条查阅研究论文中引用的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标准,提取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标准的参考文献信息;依据证候标准来源信息,从超星读秀学术搜索、学校馆藏图书等方面获取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标准文本。2、数据库方法:根据文献信息特点,采用Access2010数据库管理工具构建数据表,将现代文献元数据、证候标准文本等数据通过文本标记后采用专门工具导入到数据表中,形成研究数据库。3、术语规范化方法:(1)症状、舌脉术语规范:通过文本分词,语义消歧,然后参照国际基层医疗分类(ICPC)进行分类与编码;(2)证候名称规范与编码:依据《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1995年版国家标准),对证候名称进行规范,并编码,在标准中没有相应的证候名称,则参照标准命名与编码规则进行规范,并给出新的编码;(3)中医状态名称分类与规范:将中医证候名称转换为中医状态名称,并进行统一编码,中医状态由基本态(态基)组成,态基由病位元与邪机元构成。4、统计分析法:根据研究目的,采用SAS9.4软件进行编程分析。具体方法包括:1)频数统计:包括文献来源、标准来源、证候分类、症状频数统计,以及中医状态的态元、态基、状态三个层次进行逐级频数统计;2)加权关联规则分析:计算态元、态基与症状的关联关系。3)利用proc report过程输出分析结果至word文档。结果:1、糖尿病中医临床现代文献检索结果及中医证候标准结果共检索出4339篇文献,去重后剩余2807篇,通过逐篇阅读,得到有引用证候的文献573篇,共引用证候标准90个,获得有全文的糖尿病证候标准49个,涵盖引用证候的文献522篇,文献覆盖率91.1%。2、2型糖尿病证候分类频数统计结果(频数统计结果中,每个分类下细分类多于3个的仅列出前3个,3个以内的全部列出)(1)糖尿病前期:病因证候类1、阴阳气血津液痰证候类21、脏腑经络证候类11。病因证候类有湿证类1,阴阳气血津液痰证候类有气证类9、阴证类8、血证类2,脏腑经络证候类有脾证类6、肝证类2、肺证类1。(2)糖尿病期:病因证候类39、阴阳气血津液痰证候类151、脏腑经络证候类120。病因证候类有热证类12、寒证类9、湿证类9,阴阳气血津液痰证候类有阴证类55、气证类37、血证类30,脏腑经络证候类有脾证类45、肺证类23、肝证类19。(3)糖尿病并发症期:脏腑经络证候类7、阴阳气血津液痰证候类5。脏腑经络证候类有肝证类5、脾证类2,阴阳气血津液痰证候类有阴证类5。3、中医状态分类频数统计结果(频数统计结果中,每个分类下实例多于3个的仅列出前3个,3个以内的全部列出)3.1、病位元频数统计结果:(1)糖尿病前期:无特定病位类34、脏腑类19。脏腑类有脾11、肝4、肺1。(2)糖尿病期:无特定病位类275、脏腑类161、上下类10、经络类9、卫气营血类2。脏腑类有胃47、肺29、脾22。经络类有经脉4、肝经1、目络1,上下类有上5、下5,卫气营血类有血分2。(3)并发症期:脏腑类14、无特定病位类10。脏腑类中肾7、肝5、脾2。3.2、邪机元频数统计结果:(1)糖尿病前期:运动异常类25、不足类24、转化异常类4。运动异常类有气滞8、痰阻4、湿(津停)4;不足类有阴虚9、虚8、气虚5;转化异常类有湿热2、虚热(阴虚)2。(2)糖尿病期:不足类224、转化异常类157、运动异常类76。不足类有阴虚103、气虚49、阳虚43;转化异常类有热(火,阳盛)59、实热(积热)19、郁热(火,气郁)15;运动异常类有血瘀18、痰10、气滞9。(3)并发症期:阴虚15、阳虚9。3.3、态基频数统计结果:糖尿病前期有阴虚9、气滞7、气虚5;糖尿病期有阴虚76、阳虚34、气虚32;并发症期有阳虚5、阴虚5、肝.阴虚5。结论:1、研究对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标准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收集与整理,构建了2型糖尿病态元、态基和状态三层次的中医状态分类系统,该分类系统有利于2型糖尿病中医状态的系统命名与分类编码,并有利于糖尿病中医状态特点的统计分析。2、研究获得了当前糖尿病中医证候标准涵盖的2型糖尿病中医状态特点,糖尿病前期病位以脾为主,涉及肝,病机以气滞、阴虚为主;糖尿病期病位以胃为主,涉及肺、脾,病机以阴虚和热(火,阳盛)为主;并发症期病位以肾为主,病机以阴虚、阳虚为主。3、研究构建了2型糖尿病中医状态与症状、舌脉关系的权重值列表,可为2型糖尿病中医状态辨识提供借鉴,有利于中医状态的信息化、智能化处理,从而为糖尿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法个性化实施提供借鉴。
柯应水[10](2020)在《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血透患者中医证候规律及其诊断模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慢性肾脏病的人数越来越多,进入终末期肾脏病的患者也日渐增多,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占90%左右。然而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贫血、营养不良等多种并发症,西医常规治疗具有其局限性,中医药在并发症的防治方面均有参与且具有中医药独特的优势,在防止慢性并发症进一步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均有一定的作用。而证候是中医诊疗的关键所在,中医证候的研究也是血液透析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尚无针对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型标准,且综合文献报道中关于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研究大多采用的是进入血液透析阶段前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证候分型标准,临床诊治中多参照各医家的临床经验。然而,经进入血液透析阶段后,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体内水液代谢、电解质紊乱均得到改善,同时也表现出不同的并发症,且已有多篇文献报道,进入血液透析阶段前后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发生了改变,若仍沿用血液透析阶段前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证候分型标准已然不符合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研究的需求。加之,目前尚缺乏针对血液透析患者多中心、大样本的中医证候分型研究,因此进行较规范、较客观的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分型标准研究十分必要。研究目的1.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构建血液透析患者的结构化电子病历;2.建立血透患者舌诊数据库,运用DS-01B舌面诊测信息采集系统实现舌诊信息的客观化采集;3.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临床分布特征,进行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型,为进一步开展血透患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奠定基础。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拟纳入不少于369例(基于文献、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筛选出的67个中医临床信息采集点,据Kendall认为取变量数的5至10倍原则计算最少样本量)血液透析患者;病例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三家单位血液净化中心的患者。1.血透患者中医四诊信息采集方案的设计基于前期完成的血透患者中医证素与证候研究,及相关文献研究,参考朱文锋教授的证素辨证量表设计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经专家讨论,制定中医四诊信息采集方案。2.血透患者结构化电子病历的建立及舌诊信息采集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根据制定的中医四诊信息采集方案,构建包含中医四诊信息的血透患者结构化电子病历模板,运用DS01-B舌面诊测信息采集系统(上海道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沪械注准0152270430)进行血透患者舌诊信息的客观化采集。3.血透患者中医证素分析及中医证候分型研究3.1对收集到的血透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进行病性+病位证素分析,参考朱文锋教授《证素辨证学》中的证素简化计量方法,查得患者的每一个中医四诊信息条目所对应的简化计量权值(含减负值),通过计算求得各证素的总权值,进而对证素做出判断。证素的确定以20为阈值,即各中医四诊信息条目对各证素的贡献度之和(总权值)达到或超过20时,可诊断为该证素,即:总权值<20,证素的诊断不成立;总权值≥20,该证素诊断成立。3.2计算出各个证素的分布频率(百分比)=每个中医证素的患者数/样本量*100%,取分布频率高于或等于5%的中医证素,运用SPSS22.0软件,采用频数分布法总结其中医证素分布特点、聚类分析法进行中医证素的聚类,依据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15657-1995)、中医基础理论术语(GB/T20348-2006)、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形成证候的分型及描述;运用贝叶斯网络模型构建各中医四诊信息之间复杂网络关系,形成各个中医证型的贝叶斯网络图并构建证-症对应关系表,将两种方法所得的中医证候分型进行比较,经专家讨论,得到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型结果。3.3针对最常见的本虚证、标实证各一个证型,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本虚证、标实证中的中医四诊信息进行权重估计,得出本虚证、标实证中中医四诊信息的权重值,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诊断阈值,建立血液透析患者常见本虚证、标实证中医证候诊断模型。研究结果1.一般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7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139例,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144例,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87例,分别占37.6%、38.9%、23.5%。370例患者中,有男性208例,占56.2%,女性162例,占43.8%;年龄跨度为27-90岁,平均年龄为60.8±13.1岁,其中青年年龄段(<45岁)46人,占12.2%,中年年龄段(≥45岁且<60岁)109人,占29.5%,老年年龄段(≥60岁)215人,占58.3%。其中原发病最多的是慢性肾小球肾炎103例,占27.8%,其次是糖尿病肾病99例和高血压肾病43例,分别占26.8%、11.6%。透析龄最短的是3个月,最长的是264个月,平均透析龄为63.3个月,其中透析龄25-60月的人数最多,达130例,占总人数的35%,透析龄181-264月的人数最少,达12例,占总人数的3.2%。2.血液透析患者中医四诊信息特点:370例血液透析患者出现率大于10%中医四诊信息条目有87个,其中出现频率前十位的中医四诊信息条目是:尿少、皮肤干燥、舌苔腻、皮肤瘙痒、倦怠乏力、唇紫、口干口渴、腰膝酸软、肢体抽搐、健忘。其中尿少出现频率最高,达85.9%。3.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素特点:37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素共涉及24个病性证素及17个病位证素,其中病性证素出现频率前四位的为阳虚、血虚、气虚、阴虚,病位证素出现频率前三位的是肾、肝、脾,虚性证素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阳虚证素,达95.68%,实性证素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湿性证素,达89.46%。虚性+实性证素组合一起的患者数达355例,占95.95%。虚性证素组合形式有11种,其中阳虚+血虚+气虚+阴虚组合的例数最多,达312例,占84.32%;实性证素共有8类组合形式,其中最多的为三个实性证素组合,达140例,占37.84%;虚性+实性证素组合达23类,其中最多的组合形式为4个虚性+3个实性,达127例,占 34.32%。4.中医证候分型的结果:经聚类分析对37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素进行聚类,以欧氏距离10为分割点进行分类划分,中医证候分型的结果为:本虚证:气血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肾精亏虚证、津亏证;标实证:血瘀证、气滞证、湿热证、湿浊证、风动证、水停证。经贝叶斯网络模型进行中医证候分型的结果为:本虚证: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肾精亏虚证、津亏证、脾肾气虚证;标实证:气滞证、血瘀证、湿热证、湿浊证、风动证、水停证。经专家讨论,最终得出14种中医证型,包括8种本虚证型和6种标实证型:其中本虚证型有: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肾精亏虚证、津亏证、脾肾气虚证;标实证型有:气滞证、血瘀证、湿热证、湿浊证、风动证、水停证。5.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的诊断模型结果:经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了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的中医证候诊断模型,其总分为50分,诊断阈值为29分,血瘀证、气阴两虚证诊断模型的灵敏度分别为95.7%、91.6%,特异度分别为89.7%、94.1%,约登指数分别为85.4%、85.7%。研究结论1.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素特点总体表现为本虚标实,虚性证素以气血阴阳俱虚多见,实性证素以湿多见。2.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分型可参照如下分型:本虚证: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肾精亏虚证、津亏证、脾肾气虚证;标实证:气滞证、血瘀证、湿热证、湿浊证、风动证、水停证。3.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的诊断模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分别为95.7%、91.6%)和特异度(分别为89.7%、94.1%),其具有一定的诊断性能,为进一步研究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诊断的客观化奠定基础。
二、治疗脾虚性浮肿的小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治疗脾虚性浮肿的小结(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中医古代文献的膝痛诊疗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膝痛古籍筛选与规范 |
1.1 古医籍的选择与文献的收集 |
1.1.1 古医籍的选择原则 |
1.1.2 文献的收集方法 |
1.2 中药名的规范 |
1.3 “膝痛”见载章节门类及所属疾病 |
2 中医膝痛诊疗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研究 |
2.1 先秦两汉时期——理论起源 |
2.1.1 《黄帝内经》 |
2.1.2 《金匮要略》 |
2.1.3 《神农本草经》 |
2.1.4 《中藏经》 |
2.2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诊疗框架初建 |
2.2.1 《针灸甲乙经》 |
2.2.2 《脉经》 |
2.2.3 《本草经集注》 |
2.2.4 《诸病源候论》 |
2.2.5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
2.2.6 《食疗本草》 |
2.2.7 《外台秘要方》 |
2.3 宋金元时期——诊疗体系形成 |
2.3.1 《太平圣惠方》 |
2.3.2 《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
2.3.3 《本草图经》 |
2.3.4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2.3.5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
2.3.6 《圣济总录》 |
2.3.7 《普济本事方》 |
2.3.8 《注解伤寒论》 |
2.3.9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
2.3.10 《洪氏集验方》 |
2.3.11 《杨氏家藏方》 |
2.3.12 《传信适用方》 |
2.3.13 《针灸资生经》 |
2.3.14 《汤液本草》 |
2.3.15 《御药院方》 |
2.3.16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
2.3.17 《永类钤方》 |
2.3.18 《世医得效方》 |
2.3.19 《卫生宝鉴》 |
2.3.20 《丹溪心法》 |
2.3.21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2.4 明清时期——丰富完善 |
2.4.1 《医学原理》 |
2.4.2 《普济方》 |
2.4.3 《神应经》 |
2.4.4 《滇南本草》 |
2.4.5 《医学正传》 |
2.4.6 《针灸聚英》 |
2.4.7 《古今医统大全》 |
2.4.8 《医学纲目》 |
2.4.9 《外科枢要》《外科发挥》 |
2.4.10 《本草约言》 |
2.4.11 《本草纲目》 |
2.4.12 《赤水玄珠》《孙氏医案》 |
2.4.13 《仁术便览》 |
2.4.14 《医方考》《针方六集》 |
2.4.15 《万病回春》《寿世保元》《济世全书》《古今医鉴》 |
2.4.16 《名医类案》 |
2.4.17 《证治准绳·杂病》《证治准绳·类方》 |
2.4.18 《针灸大成》 |
2.4.19 《医学六要》 |
2.4.20 《神农本草经疏》 |
2.4.21 《济阳纲目》 |
2.4.22 《里中医案》《本草征要》《本草通玄》 |
2.4.23 《雷公炮制药性解》 |
2.4.24 《景岳全书》 |
2.4.25 《广瘟疫论》 |
2.4.26 《本草乘雅半偈》 |
2.4.27 《辨证录》 |
2.4.28 《张氏医通》《本经逢原》 |
2.4.29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药性切用》 |
2.4.30 《本草经解要》 |
2.4.31 《不居集》 |
2.4.32 《本草易读》 |
2.4.33 《医宗金鉴》 |
2.4.34 《临证指南医案》 |
2.4.35 《长沙药解》《玉揪药解》 |
2.4.36 《本草崇原》 |
2.4.37 《本草求真》 |
2.4.38 《神农本草经读》 |
2.4.39 《杂病源流犀烛》《要药分剂》 |
2.4.40 《本草述钩元》 |
2.4.41 《类证治裁》 |
2.4.42 《医法圆通》 |
2.4.43 《本草撮要》 |
2.5 小结 |
3 古代文献膝痛因机证治沿革 |
3.1 先秦两汉时期 |
3.1.1 膝痛病机认识的源头 |
3.1.2 首载针刺犊鼻治疗膝痛 |
3.1.3 首次提出5味方药治疗膝痛 |
3.2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
3.2.1 膝痛病因病机初见端倪 |
3.2.2 首见膝痛治疗方剂6首 |
3.2.3 新增2味方药治疗膝痛 |
3.2.4 新增6处膝痛针刺穴位 |
3.2.5 最早提出导引治疗膝痛 |
3.3 宋金元时期 |
3.3.1 膝痛因机认识基本形成 |
3.3.2 出现111首膝痛治疗方剂 |
3.3.3 新增海桐皮等4味膝痛治疗方药 |
3.3.4 新增11处膝痛针刺穴位,首次出现配穴 |
3.4 明清时期 |
3.4.1 注重从理论上阐述膝痛的病因病机 |
3.4.2 膝痛治方166首更加丰富 |
3.4.3 新增补虚治疗膝痛方药 |
3.4.4 针灸配穴记载增多 |
3.4.5 外治、药酒、食疗、导引治法全面 |
3.5 小结 |
4 古代文献膝痛因机证治框架整理研究 |
4.1 病因 |
4.1.1 风寒湿热 |
4.1.2 体虚不足 |
4.2 病机 |
4.2.1 正虚失养 |
4.2.2 虚实夹杂 |
4.2.3 邪实阻滞 |
4.3 证候 |
4.3.1 肾虚膝痛证(附肾阳虚、肾阴虚) |
4.3.2 脾虚膝痛证 |
4.3.3 肝肾虚损证 |
4.3.4 脏腑虚损证 |
4.3.5 肾虚风寒湿证 |
4.3.6 肝虚风寒湿证 |
4.3.7 肝肾亏虚风寒湿证(附肝脾肾虚风寒湿证) |
4.3.8 风邪侵袭证 |
4.3.9 风寒湿证 |
4.3.10 湿热膝痛证 |
4.3.11 水湿膝痛证 |
4.3.12 痰饮膝痛证 |
4.4 治则治法 |
4.4.1 扶正 |
4.4.1.1 补益肝肾 |
4.4.1.2 补益脏腑 |
4.4.1.3 补气血 |
4.4.2 散邪 |
4.4.2.1 散风寒湿热 |
4.4.2.2 活血散邪 |
4.4.3 扶正散邪 |
4.5 针灸 |
4.6 外治法 |
4.7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医古籍膝痛病机文献证据分级 |
综述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2)基于数据挖掘的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的辨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水湿痰饮病的理论研究 |
1 水湿痰饮的概念——“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
1.1 自然界中的水、水循环 |
1.2 人体之水 |
1.2.1 生理之水 |
1.2.2 病理之水——水、湿、痰、饮 |
2 津液代谢的生理过程——人体内的“水循环” |
2.1 脏腑与津液代谢的关系 |
2.1.1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 |
2.1.2 “上输于脾,脾气散精” |
2.1.3 “上归于肺,通调水道” |
2.1.4 “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
2.1.5 “肾者水脏,主津液” |
2.1.6 肝主疏泄,疏通水道 |
2.1.7 心阳温煦,推动血行,津血同源 |
2.1.8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
2.2 气血与津液代谢的关系 |
2.2.1 气能生津、行津、摄津 |
2.2.2 津血同源 |
3 水湿痰饮病的概念——“一源而四歧” |
4 水湿痰饮病的病理变化 |
4.1 病因 |
4.1.1 久居湿地,冒雨涉水,外感寒湿 |
4.1.2 饮食不节,嗜食肥甘,暴饮水浆 |
4.1.3 体虚劳倦,房劳过度 |
4.1.4 情志失调 |
4.2 病机 |
4.2.1 脏腑病机 |
4.2.2 气血津液病机 |
5 《伤寒杂病论》中水湿痰饮病的概念与临床表现 |
5.1 《伤寒杂病论》中水湿痰饮病的概念与范畴 |
5.1.1 《伤寒论》中的水湿痰饮病 |
5.1.2 《金匮要略》中的水湿痰饮病 |
5.2 《伤寒杂病论》中水湿痰饮病的临床表现 |
5.2.1 望诊 |
5.2.2 闻诊 |
5.2.3 问诊 |
5.2.4 切诊 |
6 《伤寒杂病论》辨治水湿痰饮病的治则治法 |
6.1 总治则——“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
6.1.1 “温药”的内涵 |
6.1.2 “和之”释义 |
6.2 具体治法 |
6.2.1 温补兼行消以标本兼治 |
6.2.2 攻逐水饮以急则治标——“病水腹大……有水,可下之” |
6.3 对“温药和之”的补充——水湿痰饮与热邪交结的治疗 |
7 后世医家水湿痰饮病理论的发展 |
7.1 晋隋唐时期 |
7.1.1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
7.1.2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
7.2 宋金元时期 |
7.2.1 宋·严用和《济生方》 |
7.2.2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
7.3 明清时期 |
7.3.1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 |
7.3.2 清·喻嘉言《医门法律》 |
7.4 现代时期 |
7.4.1 水湿痰饮相关疾病 |
7.4.2 病因的认识 |
7.4.3 病机的认识 |
7.4.4 治法方药 |
7.4.5 述评 |
8 从《伤寒杂病论》到现代水湿痰饮病概念的衍化过程 |
第二部分 病案数据挖掘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病案来源 |
1.2 病案纳入标准 |
1.3 病案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案的预处理 |
2.2 病案信息采集方法 |
2.3 病案数据挖掘平台的建立与数据挖掘方法 |
2.3.1 数据处理过程 |
2.3.2 病案数据挖掘平台的建立 |
2.3.3 病案信息数据挖掘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入选病例基本情况 |
3.2 水湿痰饮病总体病案统计结果 |
3.2.1 频数分布统计结果 |
3.2.2 方症关联分析结果 |
3.2.3 聚类分析结果 |
3.3 水湿痰饮侵袭不同部位统计结果 |
3.3.1 水湿痰饮侵袭脾胃系统计结果 |
3.3.2 水湿痰饮侵袭肺系统计结果 |
3.3.3 水湿痰饮侵袭肝脾统计结果 |
3.3.4 水湿痰饮侵袭肾系统计结果 |
3.3.5 水湿痰饮侵袭脾肾统计结果 |
3.3.6 水湿痰饮侵袭肢体经络统计结果 |
3.3.7 水湿痰饮侵袭其他部位统计结果 |
4 讨论——数据挖掘结果分析 |
4.1 中、西医疾病分类及水湿痰饮侵袭部位 |
4.2 临床症状 |
4.3 病机、病理因素、病位 |
4.4 辨证分析 |
4.4.1 关联规则分析 |
4.4.2 聚类分析 |
4.5 用药 |
第三部分 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的辨治规律探讨 |
1 水湿痰饮病的范畴涵盖临床各科,以内科所占比例最大 |
2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口干一症值得重视 |
3 病因病机 |
3.1 病理因素以湿、水、饮、痰为中心,常与气、寒、热、风、瘀多种病理因素兼夹为患 |
3.2 病位主要在脾、肾、肺、胃、肝,内外上下无处不到 |
3.3 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以标实为主,虚实夹杂 |
3.4 病机复杂多样,脏腑病机为主,气血津液病机为辅 |
3.5 水湿痰饮侵袭不同部位的病机演变 |
4 病机辨证 |
4.1 辨病理因素 |
4.1.1 辨湿、水、饮、痰 |
4.1.2 辨寒热属性 |
4.1.3 辨气分血分 |
4.1.4 辨兼夹病邪 |
4.2 辨脏腑病位 |
4.3 辨正虚 |
5 治疗方案 |
5.1 水湿痰饮侵袭不同部位的经方运用 |
5.1.1 在脾胃的治疗 |
5.1.2 在肺脏的治疗 |
5.1.3 在肝脾的治疗 |
5.1.4 在肾脏的治疗 |
5.1.5 在脾肾的治疗 |
5.1.6 在肢体经络的治疗 |
5.2 药物的加减法 |
5.2.1 依据病机进行加减 |
5.2.2 根据病理因素进行加减 |
5.3 多种功效药物配伍使用 |
5.4 核心药物、药对及药物组合 |
5.4.1 核心药物 |
5.4.2 核心药对、药物组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3)基于黄煌教授“方-病-人”学说的薯蓣丸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1. 文献收集 |
2.2. 文献确认 |
2.3. 文献分析 |
2.4. 结果及讨论 |
第二章 古代文献研究 |
1. 薯蓣丸原方 |
1.1. 薯蓣丸方剂类文献研究 |
1.2. 薯蓣丸方论研究 |
1.3. 薯蓣丸组方方解 |
2. 薯蓣丸类方 |
3.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文献研究 |
1. 名中医经验 |
1.1. 虚劳 |
1.2. 老年衰老 |
1.3. 肺结核 |
1.4. 肿瘤 |
1.5. 再生障碍性贫血 |
1.6. 肾炎 |
1.7. 皮肤病 |
2. 临床报道 |
2.1. 肿瘤 |
2.2. 呼吸系统疾病 |
2.3. 肾病 |
2.4. 循环系统疾病 |
2.5. 慢性肝病 |
2.6. 其他 |
3. 药理研究 |
3.1. 免疫调节作用 |
3.2. 肾功能保护作用 |
3.3. 抗肿瘤作用 |
3.4. 其他 |
3.5. 山药药理 |
3.6. 大枣药理 |
4. 小结 |
第四章 黄煌教授应用薯蓣丸的经验 |
1. 薯蓣丸病案统计 |
1.1. 主治疾病统计 |
1.2. 适用人群特征统计 |
1.3. 薯蓣丸临床症状统计 |
1.4. 薯蓣丸的剂型与剂量 |
1.5. 疗效评价 |
2. 黄煌教授应用薯蓣丸典型病案 |
2.1. 结肠腺癌侵犯十二脂肠案(患病2011-) |
2.2. 胰头颈癌侵犯门静脉、肝总动脉案(患病2014-) |
2.3. 多发性骨髓瘤案(患病2016-) |
2.4. 左上肺中分化腺癌—肺小细胞肺癌案(患病2010-) |
2.5. 消瘦腹泻案 |
3.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1. 经典原文的诠释 |
1.1. 关于“虚劳诸不足” |
1.2. 关于“风气百疾” |
1.3. 关于“虚劳诸不足”与“风气百疾”的关系 |
2. 薯蓣丸组方结构分析 |
2.1. 薯蓣丸中方剂分析 |
2.2. 薯蓣丸药对分析 |
2.3. 薯蓣丸单味药分析 |
3. 薯蓣丸功效探讨 |
3.1. 理虚拯劳 |
3.2. 扶正祛邪 |
4. 薯蓣丸方证探讨 |
4.1. 推荐处方 |
4.2. 适用人群 |
4.3. 主治疾病谱 |
5. 薯蓣丸方证的鉴别 |
5.1. 与炙甘草汤的鉴别 |
5.2. 与八珍汤的鉴别 |
5.3. 与十全大补汤的鉴别 |
6. 薯蓣丸的使用注意 |
6.1. 热证慎用 |
6.2. 水饮病慎用 |
7. 薯蓣丸的临床应用前景展望 |
7.1. 薯蓣丸可以作为肿瘤晚期的调理方 |
7.2. 薯蓣丸可以作为消耗性疾病的食疗方 |
7.3. 薯蓣丸可以作为老年保健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黄煌教授薯蓣丸与其他方剂交替使用的治疗经验整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水肿的古代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内经》中水肿相关内容的研究 |
1.1 病名 |
1.2 病因 |
1.3 病机 |
1.3.1 五脏阳以竭 |
1.3.2 其本在肾,其末在肺 |
1.3.3 其制在脾 |
1.4 分类与临床表现 |
1.5 类证鉴别 |
1.6 治疗 |
2 仲景水气病的古代文献研究 |
2.1 病名 |
2.2 病因病机 |
2.3 分类与症状 |
2.4 治法方药 |
3 其他医书和医家的研究 |
3.1 《中藏经》 |
3.2 《诸病源候论》 |
3.3 《千金方》与《外台秘要》 |
3.4 《重订严氏济生方》 |
3.5 刘完素 |
3.6 李杲 |
3.7 张从正 |
3.8 朱震亨 |
3.9 张景岳 |
3.10 《本草纲目》 |
3.11 《类证治裁》 |
4 方药的研究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相关概念 |
1.1 时间概念与历史分期 |
1.2 水肿的定义、范围及相关病名概述 |
1.2.1 定义 |
1.2.2 范围 |
1.2.3 相关病名概述 |
2 先秦两汉时期对水肿的认识 |
2.1 资料 |
2.2 早期非医学文献中水肿相关内容 |
2.2.1 《诗经》 |
2.2.2 《左传》 |
2.2.3 《吕氏春秋》 |
2.2.4 《山海经》 |
2.3 马王堆出土医书 |
2.4 江陵张家山医简 |
2.5 《黄帝内经》 |
2.5.1 水液代谢生理过程 |
2.5.2 诸多病名及其症状 |
2.5.3 病因病机 |
2.5.4 治疗 |
2.5.5 预后 |
2.6 《神农本草经》 |
2.7 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 |
2.7.1 《伤寒论》水气证治 |
2.7.2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
2.8 小结:水肿理论的创始时期 |
2.8.1 对水液代谢生理的认识 |
2.8.2 相关病名 |
2.8.3 分类 |
2.8.4 病因病机 |
2.8.5 治疗 |
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对水肿的认识 |
3.1 资料 |
3.2 王叔和《脉经》 |
3.2.1 独取寸口,以脏腑虚实观水肿脉象 |
3.2.2 以肺脾母子关系论水肿病机 |
3.2.3 水肿预后的总结 |
3.3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
3.4 《中藏经》 |
3.4.1 脏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诸证中可见水肿 |
3.4.2 专论水肿脉证生死候 |
3.4.3 曼应丸与五皮散 |
3.4.4 预后 |
3.5 葛洪《肘后备急方》 |
3.5.1 病证详实 |
3.5.2 略及病机 |
3.5.3 治疗特色 |
3.5.4 饮食宜忌 |
3.6 陈延之《小品方》 |
3.6.1 “治虚满水肿诸方” |
3.6.2 气病致肿 |
3.6.3 风病致肿 |
3.7 小结:水肿的学术总结与经验积累并存 |
3.7.1 病因病机 |
3.7.2 治疗 |
4 隋唐五代时期对水肿的认识 |
4.1 资料 |
4.2 《诸病源候论》 |
4.2.1 肾脾虚弱,经络痞涩,亦有他因 |
4.2.2 他病与水肿 |
4.2.3 水肿预后:水病五不治 |
4.2.4 养生导引,独有特色 |
4.3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
4.3.1 蛊、胀、肿乃三病 |
4.3.2 补充利小便药物 |
4.3.3 治方丰富 |
4.3.4 补充腧穴,以灸为主 |
4.3.5 饮食调养 |
4.4 王焘《外台秘要》 |
4.5 小结:文献收集和整理 |
4.5.1 病因病机 |
4.5.2 治疗 |
5 两宋时期对水肿的认识 |
5.1 资料 |
5.2 《太平圣惠方》 |
5.2.1 病机承《病源》,重视脾肾 |
5.2.2 治疗亦从前人,剂型新见散剂 |
5.2.3 总结大腹水肿之通用药 |
5.2.4 重视食治 |
5.3 《圣济总录》 |
5.3.1 他病中见水肿病机与治方 |
5.3.2 水肿门论水肿 |
5.4 张锐《鸡峰普济方》 |
5.5 许叔微《普济本事方》 |
5.6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5.6.1 治肿诸方 |
5.6.2 好用香燥行气药 |
5.7 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5.7.1 三因致肿 |
5.7.2 病机重肺肾 |
5.7.3 类证鉴别:肤胀、鼓胀、肠覃、石瘕、脾气横泄 |
5.7.4 发挥《金匮》理论 |
5.7.5 治疗以扶阳为先 |
5.8 严用和《重订严氏济生方》 |
5.8.1 脾肾阳虚之水肿,先实脾土、次温肾水以治 |
5.8.2 疮热致肿,治宜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
5.8.3 治肿善于调气 |
5.8.4 阴阳二分,各论其治 |
5.9 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 |
5.9.1 中湿致肿,尤重湿热,治以通利小便,兼益脾顺气 |
5.9.2 肾脾胃虚,谓之虚肿,治以通利小便,顺气和脾 |
5.9.3 水肿为一,肿则有四,妇人水肿可分气血 |
5.9.4 预后从水肿部位先后论 |
5.10 小结:由博返约 |
5.10.1 病因病机 |
5.10.2 治疗 |
6 金元时期对水肿的认识 |
6.1 资料 |
6.2 刘完素及其着作 |
6.2.1 湿热相兼致水肿 |
6.2.2 去菀陈荃治水肿 |
6.3 张从正《儒门事亲》 |
6.3.1 病机有虚有实 |
6.3.2 治疗先攻后补,尤重食疗 |
6.4 李杲及其着作 |
6.5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
6.6 朱震亨及其着作 |
6.6.1 以脉为先 |
6.6.2 水肿病机为脾虚湿盛,治当健脾祛湿,清金制木 |
6.6.3 继承严氏阴阳水之说,治疗层次更多 |
6.7 小结:学术争鸣 |
6.7.1 病因病机 |
6.7.2 治疗 |
7 明代对水肿的认识 |
7.1 资料 |
7.2 《玉机微义》 |
7.2.1 医论八篇,分类相从 |
7.3 戴思恭《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
7.4 虞抟《医学正传》 |
7.4.1 肿胀同论,从脾土湿热 |
7.4.2 重视饮食禁忌 |
7.5 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 |
7.6 楼英《医学纲目》 |
7.6.1 总结《内经》中运气与针灸内容 |
7.6.2 运用丹溪法治水肿 |
7.7 李梴《医学入门》 |
7.7.1 湿邪 |
7.7.2 水肿 |
7.8 孙一奎《赤水玄珠全集》 |
7.9 李时珍《本草纲目》 |
7.10 王肯堂《证治准绳》 |
7.10.1 肾主水,而治脾 |
7.10.2 相火与水肿 |
7.10.3 因胃致肿 |
7.10.4 以水火论水肿 |
7.10.5 水气脉并药 |
7.11 张介宾《景岳全书》 |
7.11.1 肿胀鉴别 |
7.11.2 气水阴阳以辨肿 |
7.11.3 辨症状起与不起 |
7.11.4 脾肺肾三脏相干 |
7.11.5 治疗以温补脾肾为主,亦有攻邪 |
7.12 李中梓《医宗必读》 |
7.13 秦昌遇《症因脉治》 |
7.13.1 肿胀同篇 |
7.13.2 发挥《内经》《金匮》言论 |
7.13.3 以外感内伤分论水肿 |
7.14 小结:学术提升,系统成熟 |
7.14.1 病因病机 |
7.14.2 治疗 |
8 清代对水肿的认识 |
8.1 资料 |
8.2 喻昌《医门法律》 |
8.2.1 喻昌辨肿胀 |
8.2.2 脾肺肾三纲,以三纲释《金匮》诸水 |
8.2.3 治疗尤重脾土运化 |
8.2.4 擅化裁古方 |
8.2.5 水肿法律 |
8.3 李用粹《证治汇补》 |
8.3.1 湿症 |
8.3.2 水肿 |
8.4 张璐《张氏医通》 |
8.4.1 强调清肺以治气 |
8.4.2 辨左右 |
8.5 叶桂及其医案 |
8.5.1 总论 |
8.5.2 湿壅三焦、肺气不降,以宣通为要 |
8.5.3 脾阳虚,实脾为用 |
8.5.4 肾阳虚,以肾气类为用 |
8.5.5 脾肾阳虚,益火生土 |
8.6 罗国纲《罗氏会约医镜》 |
8.7 林佩琴《类证治裁》 |
8.7.1 发《内经》古义,择善而从,病案以验 |
8.7.2 疑证鉴别,清晰明了 |
8.8 王孟英医案 |
8.9 唐宗海《血证论》 |
8.9.1 水血关系 |
8.9.2 血病致肿及证治 |
8.10 小结:进一步完善 |
9 讨论 |
9.1 水肿分类 |
9.1.1 各医籍中水肿分类相关内容 |
9.1.2 水肿归属论 |
9.1.3 水肿证候分类论 |
9.2 水肿与痰饮鉴别 |
9.3 汗法治疗水肿辨 |
9.3.1 汗出机制 |
9.3.2 汗法概念 |
9.3.3 狭义汗法与广义汗法 |
9.3.4 汗法治疗水肿 |
9.4 肾气丸考 |
9.4.1 肾气丸源流 |
9.4.2 肾气丸方义 |
9.4.3 治水肿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基于数据挖掘的赵进喜辨体质、辨病、辨证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认识及治法 |
1 CKD的中医病名 |
2 古代医家对慢性肾脏病病机及治法的认识 |
3 现代医家对慢性肾脏病病机及治法的认识 |
4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西医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
1 饮食干预 |
2 生活方式干预 |
3 药物治疗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赵进喜辨体质、辨病、辨证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方法 |
4 研究结果 |
5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赵进喜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标本虚实证候诊断标准 |
附录2 三阴三阳体质判断标准 |
个人简介 |
(6)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中药用药规律及生化指标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前言 |
第一章 高脂血症与中医证素 |
1.1 中医学对高脂血症的理论研究 |
1.1.1 高脂血症的概念 |
1.1.2 历代对血脂及高脂血症的认识 |
1.1.3 中医学对高脂血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4 高脂血症中医辨证与客观指标研究 |
1.1.5 高脂血症中医治疗研究 |
1.1.6 其他治疗研究 |
1.2 现代医学对高脂血症的研究 |
1.2.1 血脂的组成、来源与功能 |
1.2.2 血脂在血液中存在及转运方式 |
1.2.3 血脂的影响因素 |
1.2.4 高脂血症分型 |
1.2.5 高脂血症治疗研究 |
1.3 中医证素及证素辨证的理论研究 |
1.3.1 证与辨证 |
1.3.2 中医学经典辨证方法 |
1.3.3 其他辨证方法 |
1.3.4 证素及证素辨证 |
1.3.5 中医证素应用研究 |
1.3.6 高脂血症中医证素研究 |
1.4 小结 |
第二章 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中药用药规律的文献数据挖掘研究 |
2.1 文献资料 |
2.1.1 文献来源 |
2.1.2 检索策略 |
2.1.3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规范证型 |
2.2.2 提取证素 |
2.2.3 规范中药 |
2.2.4 数据处理 |
2.3 研究结果 |
2.3.1 文献检索结果 |
2.3.2 中医证型、病位证素及病性证素频数统计 |
2.3.3 中药分类、使用及药性频数统计 |
2.3.4 中医证型、病位证素、病性证素与中药关联规则分析 |
2.4 讨论 |
2.4.1 高脂血症的辨证分型分析 |
2.4.2 高脂血症的病位证素分析 |
2.4.3 高脂血症的病性证素分析 |
2.4.4 高脂血症的用药规律分析 |
2.4.5 文献高脂血症的证型、证素与用药规律的关联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临床生化指标的关联研究 |
3.1 临床资料 |
3.1.1 研究对象 |
3.1.2 诊断标准 |
3.1.3 纳入标准 |
3.1.4 排除标准 |
3.2 研究方法 |
3.2.1 制作量表 |
3.2.2 收集临床信息 |
3.2.3 数据处理 |
3.3 研究结果 |
3.3.1 临床基础情况 |
3.3.2 病位证素分布情况 |
3.3.3 病性证素分布情况 |
3.3.4 性别与病位证素、病性证素 |
3.3.5 年龄与病位证素、病性证素 |
3.3.6 高脂血症病位证素与年龄、性别和生化指标关系 |
3.3.7 高脂血症病性证素与年龄、性别和生化指标关系 |
3.3.8 高脂血症病位证素、病性证素与相关生化指标回归分析显着性意义结果汇总 |
3.4 讨论 |
3.4.1 高脂血症病位证素分析 |
3.4.2 高脂血症病性证素分析 |
3.4.3 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性别的分析 |
3.4.4 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TC、TG、LDL-C、HDL-C的分析 |
3.4.5 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PT、APTT的分析 |
3.4.6 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GLU的分析 |
3.4.7 高脂血症患者中医证素与ALT、ALP、HGB、TBIL、RBC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结论 |
4.1 血脂的中医学特点 |
4.2 高脂血症的中医发病机制 |
4.2.1 气血津液失和 |
4.2.2 脏腑功能失调 |
4.3 高脂血症中医证素特点 |
4.3.1 高脂血症中医病位证素特点 |
4.3.2 高脂血症中医病性证素特点 |
4.4 中药抗高脂血症作用机制 |
4.4.1 抑制脂类吸收 |
4.4.2 抑制脂质合成 |
4.4.3 影响胆汁酸循环 |
4.4.4 抗过氧化作用 |
4.4.5 提高HDL-C水平 |
4.5 高脂血症中药用药规律 |
4.6 结论 |
创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知情同意书 |
附表2: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信息采集表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业绩 |
答辩委员会名单 |
个人简介 |
(7)当归芍药散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 "方证相应"溯源 |
2 "方证相应"内涵 |
3 黄煌教授的"方—病—人"方证体系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文献收集 |
1.1 古代文献 |
1.2 近现代文献 |
2 文献确认 |
3 文献分析 |
3.1 方论类文献 |
3.2 方剂类文献 |
3.3 临床观察类(国内)文献 |
3.4 医案类(国内)文献 |
3.5 医论类(国内)文献 |
3.6 黄煌教授经验 |
3.7 日本文献 |
3.8 药理实验文献 |
4 结果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1 当归芍药散方论类文献研究 |
1.1 关于"腹痛" |
1.2 关于"怀娠" |
1.3 病机与方义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2 当归芍药散方剂类文献研究 |
2.1 含原方六味药的方剂 |
2.2 含原方三味药的方剂 |
2.3 小结 |
参考文献 |
3 当归芍药散临床观察类文献研究 |
3.1 妊娠和(或)腹痛性疾病 |
3.3 小便异常性疾病 |
3.4 头痛和(或)眩晕性疾病 |
3.5 水肿和(或)渗出性疾病 |
3.6 其它疾病 |
3.8 小结 |
参考文献 |
4 当归芍药散医案类文献研究 |
4.1 基本情况 |
4.2 疾病谱 |
4.3 症状(指征) |
4.4 病机特点 |
4.5 药物剂量 |
4.6 疾病与药物剂量的关系 |
4.7 药物配伍情况 |
4.8 加味药与疾病、症状的对应关系 |
4.9 小结 |
参考文献 |
5 当归芍药散医论类文献研究 |
参考文献 |
6 黄煌教授运用当归芍药散经验研究 |
6.1 资料收集 |
6.2 一般情况统计 |
6.3 黄煌教授运用当归芍药散原方的经验 |
6.4 黄煌教授运用当归芍药散加味方经验 |
6.5 剂量和剂型 |
6.6 疗效评价 |
6.7 小结 |
7 日本医家运用当归芍药散经验研究 |
7.1 吉益南涯运用当归芍药散的经验研究 |
7.2 日本现代医案类文献研究 |
7.3 日本医论类文献研究 |
参考文献 |
8 当归芍药散药理实验文献研究 |
9 讨论 |
9.1 当归芍药散方证探讨 |
9.2 当归芍药散应用的相关问题探讨 |
9.3 当归芍药散方证鉴别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研究结论 |
1 当归芍药散病机 |
2 典型指征 |
3 疾病谱 |
4 体质状态 |
5 剂型剂量 |
6 禁忌症 |
结语 |
附录 |
当归芍药散临床研究与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基于胃癌患者中医学证据与肿瘤营养状况生物学特征相关性探究“脾胃为后天之本”的实质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不同营养状况的胃癌患者中医学特征的分布状况 |
1 研究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104例胃癌营养不良患者的主要证素与生物学参数的差异性分析 |
1 研究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PG-SGA 量表 |
综述 中医药治疗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研究进展:虚与实的较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于证候标准的2型糖尿病中医状态系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 中医对糖尿病病证认识的研究进展 |
2 状态理论研究 |
3 小结 |
1 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思路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资料 |
3.2 研究方法 |
4 结果 |
4.1 糖尿病中医证候标准引用情况 |
4.2 糖尿病中医证候分类频数统计 |
4.3 糖尿病中医症状ICPC分类频数统计 |
4.4 糖尿病中医状态分析 |
4.5 糖尿病中医状态与症状的关联关系 |
5 讨论 |
5.1 糖尿病中医状态的特点 |
5.2 中医状态与症状的关联特点 |
5.3 中医状态分类方法与《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证候分类方法比较 |
5.4 中医状态分类临床意义 |
结论 |
创新与不足之处 |
创新之处 |
不足之处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2 型糖尿病中医证候标准来源文献汇总 |
糖尿病前期 |
糖尿病期 |
糖尿病并发症期 |
糖尿病其他相关证型 |
附录二:2 型糖尿病证候名称与中医状态名称、编码对应表 |
糖尿病前期证候名称与中医状态名称、编码对应表 |
糖尿病期证候名称与中医状态名称、编码对应表 |
糖尿病并发症期证候名称与中医状态名称、编码对应表 |
糖尿病其他证候名称与中医状态名称、编码对应表 |
附录三:病位元标识符、病位元类目名称和代码表 |
附录四:邪机元标识符、邪机元名称和代码表 |
个人简历 |
答辩委员会名单 |
(10)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血透患者中医证候规律及其诊断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综述一 关于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基于文献的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研究的现状分析 |
参考文献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方法 |
2.2 样本量计算 |
2.3 血液透析患者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的制定 |
2.4 血液透析患者结构化电子病历的构建 |
2.5 血液透析患者中医四诊信息的采集及数据库的建立 |
2.6 中医证素的判定方法 |
2.7 质量控制 |
2.8 数据处理方法 |
2.9 医学研究伦理学 |
2.10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结果 |
3.1 病例完成情况 |
3.2 一般资料 |
3.3 中医四诊信息情况 |
3.4 37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素情况 |
3.5 37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 |
3.6 本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比较情况 |
3.7 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的诊断模型结果 |
4 讨论 |
4.1 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亟待解决 |
4.2 血液透析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客观化采集的分析 |
4.3 本研究中所采用数理方法的分析 |
4.4 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分析 |
4.5 血瘀证与气阴两虚证诊断模型的分析 |
5. 结论 |
创新性、不足与展望 |
1 创新性分析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血液透析患者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 |
附录二 血液透析患者结构化电子病历模板 |
个人简介 |
致谢 |
附件 |
四、治疗脾虚性浮肿的小结(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中医古代文献的膝痛诊疗理论研究[D]. 陈子殊睿.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
- [2]基于数据挖掘的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的辨治规律研究[D]. 赵鼎.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3]基于黄煌教授“方-病-人”学说的薯蓣丸方证研究[D]. 杨琍舒.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
- [4]水肿的古代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 赵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5]基于数据挖掘的赵进喜辨体质、辨病、辨证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研究[D]. 张耀夫.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6]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中药用药规律及生化指标相关性研究[D]. 张璋.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7]当归芍药散方证研究[D]. 崔德强.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2)
- [8]基于胃癌患者中医学证据与肿瘤营养状况生物学特征相关性探究“脾胃为后天之本”的实质内涵[D]. 吕强.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3)
- [9]基于证候标准的2型糖尿病中医状态系统化研究[D]. 曾京慧.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10]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血透患者中医证候规律及其诊断模型研究[D]. 柯应水.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