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效益及其评价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杨滨娟,邓丽萍,袁嘉欣,胡启良,黄国勤[1](2022)在《稻田复种轮作下周年温室气体排放及综合效益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为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削弱长期连作障碍,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不同复种方式,综合分析稻田复种轮作系统下周年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和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稻田CO2和CH4不同季节排放量趋势一致,均是晚稻>早稻>冬作物,而N2O排放与之相反。从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来看,CO2排放总量明显高于CH4、N2O排放总量。处理A(紫云英—早稻—晚稻)CO2排放总量最高,但N2O和CH4排放总量均最低,N2O和CH4排放总量最高的是处理C(油菜—早稻—晚稻)。无论是冬季作物生长季、水稻生长季还是全年,3种温室气体的综合GWP均是以处理A最低,处理C最高,双季稻田冬种油菜对全球增温贡献较大,对环境来说是不利的,从这一点考虑,冬种紫云英相对来说是对环境更有利的。"混播绿肥—早稻—玉米‖大豆→混播绿肥—早稻—晚稻"综合效益较好,最具可持续发展优势,有利于农业的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因此,"紫云英—早稻—晚稻"和"混播绿肥—早稻—玉米‖大豆→混播绿肥—早稻—晚稻"这2种模式是适合我国南方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稻田冬季农业开发与复种轮作模式。
张浩,仇国阳,郁秋亚[2](2021)在《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定量与定性综合评价改革——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例》文中提出2021年8月,国务院《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印发,强调坚持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坚持科学分类、多维度评价。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高水平研究、凝聚和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营造浓厚学术氛围的关键条件。新时代背景下,要建立科研平台的科学评价机制,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第三方评价和专家评议相结合,更好地促进科研平台高质量发展。
李晓玲[3](2021)在《基于循证管理的公路绿色施工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不断加大,公路工程建设得到迅猛发展,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对环境的破坏也在不断加大。为积极响应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公路绿色施工的实施成为公路建设的必然趋势。现阶段我国公路工程绿色施工的相关研究还不够成熟,尚未建立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其主要参考建筑行业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公路工程绿色施工进行评价并构建一套较为系统完善的公路工程绿色施工评价体系,成为公路工程绿色施工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国内外公路工程绿色施工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公路工程绿色施工的概念、特点、原则;对公路工程绿色施工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目前,由于绿色施工的评价大多集中在建筑领域,且评价主要依赖评价人员的工作经验和认识来判断,存在评价主观性强,不严谨等特点,基于此本文提出将循证管理的理论引入公路工程绿色施工评价,结合循证管理的思想和公路工程自身特点,对现有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以及公路工程绿色施工评价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之后,构建了一套含4个目标层,14个一级指标层,52个二级指标层的公路工程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并采用序关系分析法对各指标权重进行确定。最后,本文以河南淮滨至信阳高速公路息县至邢集段(以下简称“息邢高速”)进行案例分析,采用本文构建的公路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公路工程进行评价,并对最终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以及提出改进的措施,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法合理且可行。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公路工程绿色施工提供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施工企业对绿色施工的认识和改善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为实现公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赵春明[4](2020)在《广东省无线电频占费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文中指出近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能力持续增强,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深入。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这对实施绩效评价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依据,也将绩效管理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由于无线电频占费转移支付资金之前从未引入绩效评价机制,2018年,国家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选取含广东省在内的6个地区对该资金开展绩效评价试点。本文借此试点之机,在借鉴其他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无线电频占费转移支付资金的特点,采用公共管理一般方法论的实证主义方式,综合运用文献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首先对该资金开展绩效评价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对共性绩效评价体系的指标做了分析和选择,然后对个性指标和具体指标做了设计分析,充分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明确总目标、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建立判断矩阵、通过一次性检验等程序对具体指标做了赋权,并设置相应的评价标准,从而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此外,本文还结合广东省2017年无线电频占费转移支付资金数据资料,运用新构建的指标体系做了实证分析研究。在实证中分析广东省2017年无线电频占费转移支付资金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病提出修正建议,然后进行修正评价,最后将修正评价结果与原有评价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研究来拓宽绩效评价思维,拟为今后在全国开展无线电频占费转移支付资金绩效评价提供思路。
尉薛菲[5](2020)在《中国生活垃圾分类产业的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近二十年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出现了人口数和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双重增长,导致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暴涨,城市垃圾处置产能日益捉襟见肘,且城市内土地资源日益紧张,新建垃圾填埋或焚烧产能存在很强的邻避效应,各大城市陆续出现了垃圾产量增长和产能扩张受限的矛盾,城市生活垃圾处置问题成为城市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另外,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处于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可以预见未来十几年内城市人口数和人均垃圾产能仍会保持稳定的增长,城市垃圾处置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垃圾分类是城市管理者为了解决城市垃圾围城问题而提出的重要解决方案,中国从2000年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制度,但举步维艰,进展缓慢,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近年来随着城市环境和资源压力的持续增大,垃圾分类被中央政府重新提上日程,自上而下加大全国垃圾分类的力度。垃圾分类是有效解决垃圾围城的手段,大大减少了流向终端处置环节的垃圾产量,减少了垃圾处置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通过垃圾资源化利用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是一种环境友好、经济友好和社会友好的手段。本文结合环境经济学、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论基础对垃圾分类产业进行经济学分析,文章首先对国内外垃圾分类的发展现状、国内垃圾分类的现有模式、垃圾分类的上下游产业链情况进行了全面论述,然后文章使用经济学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将垃圾分类产业的环境负外部性进行货币价值化,创新性地建立了一套垃圾分类产业的经济学分析框架,考虑到上海是国内垃圾分类产业配套最完善的城市,本文选取上海市作为分析对象,将该经济学分析框架用于上海市垃圾分类产业的经济学分析,得到了垃圾分类开展前和开展后上海市垃圾处置各个环节的平均投入成本、正效益产出、环境负效益产出等参数,并分析了垃圾分类对垃圾处置各环节投入产出的影响、对全产业链总投入产出的影响以及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最后,文章对国内外垃圾分类管理体系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垃圾分类政策体系给出了建议。一切的市场活动都出于经济因素的推动,本文通过详细的数据获取和科学的分析计算方法获得了上海垃圾分类产业的相关经济数据,不仅可以给上海市垃圾分类的政策制定和推动方式提供基础数据支撑,还可以给全国其它城市垃圾分类的开展提供借鉴,本文论证的结果不仅证明了垃圾分类在环境效益方面的可行性,同样证明了垃圾分类是具备一定经济效益的,说明了我国全面推行垃圾分类政策具备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紧迫性。
詹朝曦[6](2019)在《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快速发展,我国大多数大、中城市普遍存在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城市快速路因其能够提供大流量、长距离、快速的城市交通服务,而成为缓解或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城市快速路建设的全过程中,也给城市交通和市民出行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城市快速路建设如何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缩短建设工期,尽早发挥建设功能,对政府主管部门和项目建设管理者来说尤为重要。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不仅影响工程建设成本和建设质量,还影响城市交通和市民日常出行,而倍受社会关注。由于城市快速路具有投资大、涉及面广、交通干扰大、影响因素多和建设时序复杂等特点,给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的管理增加了难度,导致项目建设工期难以合理确定和实施有效管理。目前,我国尚未发布城市快速路建设的标准工期定额,导致项目建设工期的合理确定缺乏标准和依据,项目建设工期目标制定和管理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建设工期要么过长,要么不科学的压缩。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确定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迫在眉睫,亟需对我国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的风险辨识、合理工期预测、工期合理性评价展开研究。本文基于项目建设全寿命周期理论,运用系统分析、回归分析和实证分析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对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进行科学识别,构建了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预测模型及合理性评价模型。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工程建设工期的相关影响因素,基于等级全息模型理论,构建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初选集,利用问卷调查,结合专家对工期风险效度的评估,采用专家权威度系数法,对影响因素进行过滤、评级,剔除非关键影响因素,得到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的影响因素集;其次,本文综合分析城市快速路的建设特点和施工条件,基于考虑工期影响因素的风险效度,通过熵权法和三角模糊数法,构建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厦门气候特征和建设环境,借鉴广东省市政工程工期定额,采用线性回归法,进一步构建适合厦门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的预测模型;再次,通过文献研究法、专家权威度系数法,筛选了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采用结构熵权法构建了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模型;最后,对厦门某城市快速路建设项目进行实证分析,论证了本文所构建的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预测模型和合理性评价模型是有效的。同时,提出了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的合理控制措施建议。本研究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基于项目建设全过程来探讨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问题,扩宽了项目建设工期的理论研究范围,深化了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的研究内涵;其次,基于工期综合风险效度理论和专家证据理论,构建了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预测模型和合理性评价模型,并做了实证检验,丰富了项目时间管理的理论研究;最后,在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的研究中,突出了城市快速路项目的特殊性和专家工程经验及类似工程经验在工期研究中的重要性,从系统内和系统外角度较全面、客观地识别了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的影响因素,为我国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的风险辨识、科学预测与合理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做好项目时间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经验证据。本研究的成果为我国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的合理确定与评价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应用指导价值。
熊方军[7](2018)在《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研究》文中提出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依据此方案组建了中央审计委员会。建立中央审计委员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领导,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强全国审计工作统筹,优化审计资源配置,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明,要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审计全覆盖不仅指审计工作的全覆盖,还指审计效果的全覆盖。这说明政府审计的重点应由现行的经济责任审计为主,关注财务收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转移至权利运行与政策落实的宏观层面,开展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重点关注民生、资源、绩效等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县级政府在我国的政府层级中是一个上传下达的重要桥梁,县级政府绩效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政府整体绩效的提升。强化绩效管理是县级政府提高政府效率和公众信任度的必要途径,是着眼于考核政府的行为是否符合了“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树立政府良好的形象。政府绩效审计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还处于初级阶段,真正的政府绩效审计还没有开始。但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迫切需要进行政府绩效审计,特别是基层政府绩效审计。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部分来研究县级政府绩效审计。导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概念的界定、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这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是文献综述,主要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研究。第二章是政府绩效审计起源、发展与理论基础,主要是对政府绩效审计的起源与发展,以及政府绩效审计的五个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第三章是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一般要素研究,主要是指县级政府绩效审计定义、主体、客体、内容、目标、方法等。第四章是对县级政府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进行了研究。县级政府绩效审计主要从内部控制、民生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三个方面来进行。内部控制因素主要借鉴了《美国政府审计准则》中绩效审计的现场工作准则、以及我国县(区)政府网站绩效评价中相关的指标与其他相关研究文献;民生因素主要借鉴了我国县(区)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中相关的指标;经济发展因素主要是借鉴政府绩效审计相关文献中的指标。从而形成了一套由内部控制情况、民生(外部顾客满意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这三个方面组成的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并对其评价标准进行了说明。第五章是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程序和准则研究,把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程序分为五步:第一步是获取县级政府绩效报告;第二步是编制绩效审计计划和进行审计准备;第三步是实施绩效审计,采用合适的方法收集绩效审计证据;第四步是编制与出具绩效审计报告;第五步进行后续跟踪审计。第六章是县级政府绩效审计方法的运用研究,主要是把层次分析法和平衡计分卡分析法运用于河北省三个县级政府的绩效审计中。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这三个县绩效的总体情况是Z县最好,X县居中,Y县最差,并对各个县绩效方面的不足,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最后是研究结论、思考、创新点与不足。在这八个部分中,其中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与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规范分析法、德尔菲法、李克特分量表法、层次分析法以及平衡计分卡分析法。采用德尔菲法主要是为运用层次分析法收集数据,把定性行为用定量的数据来表示;采用李克特分量表法主要是为了在平衡计分卡的分析中把定性的行为用定量的数据表示;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平衡计分卡分析法对河北省三个县的政府绩效进行了审计,主要是为介绍如何利用这两种方法对县级政府进行绩效审计。通过研究得到了县级政府绩效审计基本要素体系(定义、主体、客体、内容、目标、方法、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审计程序及可借鉴准则)。创新点是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和审计程序的构建与设计。对县级政府绩效审计进行研究可以为县级政府审计人员进行绩效审计时提供借鉴;有利于县级政府机关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提升其政府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贪污、腐败与舞弊事件的发生。
李静[8](2018)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耦合及其对城镇化的影响 ——以西北五省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基础建设完善、生活水平提升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新型城镇化是集经济、人口、社会、环境于一体的城镇化。我国东西部差别较大,西北地区的城镇建设、经济发展均落后于东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医疗条件较差、农村人口占比大、科技技术落后等,使西北地区城镇化发展具有较大潜力。为了进一步提升城镇化,本文将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耦合协调系数作为影响城镇化的因素之一,研究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对城镇化的影响。本文将城镇化作为研究的落脚点。首先,研究农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之间的耦合关系;之后,将耦合协调、农村人力资本、农民收入作为三个自变量,计算其与城镇化的关联度大小;最后,通过关联度的排序情况,对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提出建议。通过耦合分析,得出各省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之间的耦合逐渐向协调发展。但目前没有达到良好协调或优质协调,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灰色关联模型可得,耦合协调确实与城镇化具有一定关联性。因此在未来的城镇化发展中,注重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提升的同时,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共同推进城镇化进程。同时为城镇化的研究拓展思路,为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提出建议。
马力[9](2016)在《大数据环境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创新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与现实生活的深度融合,社会生活日益呈现出信息化、数据化特点,大数据时代也应运而生,并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的方方面面,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科学评价的快速发展,对社会科学评价的环境、理论、方法和流程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更为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对管理决策的作用更加重要,各国政府对社会科学评价机构及其活动进行专门扶持,充分认可了大数据环境对社会科学评价的带来的影响,致力于优化社会科学评价的环境。本文面向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科学评价创新,先论述了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的变化,大数据相关技术对社会科学研究本身以及对社会科学评价的影响,揭示了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必要性。然后以评价理论、评价方法、评价实践、评价制度等方面为切入点,围绕着大数据与社会科学评价深度契合的相互关系,探索大数据与社会科学评价良性互动发展的路径,从而提升社会科学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有效性。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对本研究所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阐释。首先重点阐释了科学、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评价的核心概念,分析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容和特点以及社会科学评价在促进社会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然后介绍了大数据环境出现的原因和特点。本章对全文的核心概念进行了论述,理清核心概念之间的逻辑,为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是大数据环境对社会科学评价创新的影响研究。首先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社会和社会科学所发生的变化,从中归纳出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思维、方法和研究范式都发生了变化。其次,阐述了大数据环境对社会科学评价的影响,结合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具体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主体、方法、指标体系和结果反馈等方面均要发生变化。再次,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创新的必要性及其内涵,提出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创新的框架并进行了分析。第三章,是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科学评价理论创新研究。首先,从哲学、信息管理学、计量学等学科和比较和分类等思想这些不同维度来构建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基础,以此为基点,详细论述了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包括认识论、方法论的变革和评价理念的变革等方面的理论创新。其次,阐述了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科学评价分类与主要形式,通过比较分析,揭示出大数据环境带来的社会科学评价形式的变化和社会科学评价主体和客体的变化,凸显“数据”在社会科学评价中重要性不断增加以及评价主体角色分化的必然趋势,论证了独立的、专业的“第三方评价”日益重要的作用。最后,根据分类评价将是大数据环境下唯一有效的评价形式的判断,分析了大数据相关技术对社会科学评价的基本标准的影响和大数据环境下针对不同评价对象评价的分类标准,揭示了的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标准的变革。第四章,是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方法创新研究。首先,论述了社会科学评价的传统方法,然后结合大数据环境的特点,指出大数据采集方法、清洗方法和分析挖掘等方法对于社会科学评价方法的创新,可以起到扩展评价数据的来源、使评价数据类型更多样、增加可以量化的评价指标、使评价指标的选择更为合理、使指标权重的设置更为准确、使评价数据数值更准确、使评价指标的赋值更为精准、使评议专家的判断更为科学、推动评价结果更加可靠的作用。第五章,是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科学评价实践创新研究。首先,通过对传统社会科学评价流程的阐述,对比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科学评价流程的结构、各环节设置以及各环节科学选择方面的创新优势,突出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实践设置的灵活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阐述了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概念、构建原则和要求,突出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大数据环境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的选取方面不断创新,以适应大数据时代下社会科学评价发展的新要求。再次,在社会科学评价专家的遴选方面,大数据环境的发展深化了评价专家对评价对象的了解程度,为实现交叉学科的评价,突破学科限制和学术垄断提供了可能,也进一步推动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有效结合,使评议程序更为公正,结果更为精准。大数据的运用,将提高评价专家库的时效性,实现专家的有效合理匹配,解决传统同行评价成本高、效率低等局限,拓展了同行评价和评价专家遴选的新途径。最后,用大数据环境下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的创新探索对本研究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六章,是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制度创新研究。首先,阐述了传统社会科学评价存在制度体系不健全、实施主体欠科学、评价标准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以及当前我国社会科学评价制度不断完善、评价主体学术性不断增强的发展态势。其次,指出了大数据环境下社会评价要求数据公开和合法化利用的需求不断提高和社会评价数据缺乏有效保护之间的现实矛盾,这要求我们务必建立更为完善的社会科学评价保障机制,适应大数据环境带来的社会科学评价环境的变革,充分发挥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在管理决策中的作用,实现推动社会科学评价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发展的目标。最后,提出了大数据环境下构建社会科学评价新环境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建立健全社会科学评价制度体系、推动建立完善的社会科学分类评价体系、推动建立分领域的权威的第三方社会科学评价机构和推动建立统一的社会科学评价大数据平台等措施。
井媛媛[10](2015)在《农业银行个贷业务信息系统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金融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信息系统在商业银行中的地位逐步提升,信息建设的规模持续扩大。面对网络经济的不断挑战以及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商业银行必须依托3A金融服务(Anytime, Anywhere, Anystyle),不断加大信息资源和技术的投入。而对于这一领域是否进行了有效投资,有效投资的程度,将决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形成稳定的经济回报。这就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的运行绩效进行评价与分析。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应对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信息技术化、市场竞争化的种种挑战时,必须“同业争排头,系统创一流”,不断完善和进化政策体制、内控机制、运营体系及绩效评价方法,以实现成为“立足本土、覆盖城乡、全球运作的国际一流商业银行”的目标。个贷业务信息系统作为农业银行收益来源的根本,其信息化投入的有效程度,将决定农业银行实现目标的难易程度。本文的研究,对实现农业银行的最终目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从我国的金融市场背景出发,阐述了农业银行个贷业务信息系统绩效评价的重要意义。根据信息系统绩效评价以及银行信息系统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依据,得出构建评价模型的启示,同时分析农业银行信贷业务信息系统的组成与结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出评价体系的相关指标。严格遵从七大原则,选择五大指标,从而设计出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选择的指标,基于FAHP理论,构建农业银行个贷业务信息系统绩效评价模型,计算指标得分,确定评价结果,分析相关对策,从而不断完善农业银行个贷业务信息系统。
二、经济效益及其评价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效益及其评价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1)稻田复种轮作下周年温室气体排放及综合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 |
1.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温室气体测定 |
1.3.2 综合效益指标的测定与推算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田复种轮作条件下周年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
2.1.1 稻田CO2排放 |
2.1.2 稻田CH4排放 |
2.1.3 稻田N2O排放 |
2.2 稻田复种轮作条件下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及综合温室效应 |
2.3 稻田复种轮作系统的综合效益评价 |
3 结论与讨论 |
(2)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定量与定性综合评价改革——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科技创新平台 |
二、绩效评价原则 |
(一)坚持创新质量为核心的评价导向 |
(二)以评促建,激励约束 |
(三)注重实效,公开透明 |
三、研究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 |
(一)人才团队成长 |
(二)科研项目业绩点 |
(三)代表性论文绩点 |
(四)获奖成果业绩点 |
(五)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绩点 |
(六)人才培养质量量化点值 |
(七)标志性成果 |
(八)运行保障、条件建设方面 |
四、结语 |
(3)基于循证管理的公路绿色施工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绿色施工评价研究现状 |
1.2.2 循证管理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公路绿色施工 |
2.1.1 公路绿色施工的概念 |
2.1.2 公路绿色施工的特点 |
2.1.3 公路绿色施工的原则 |
2.2 公路绿色施工评价 |
2.2.1 公路绿色施工评价的概念 |
2.2.2 评价的对象和范围 |
2.2.3 评价的主要内容 |
2.3 循证管理 |
2.3.1 循证管理的概念 |
2.3.2 最佳研究证据 |
2.3.3 循证管理的实施步骤 |
2.3.4 循证管理的引入 |
2.4 序关系分析法 |
2.4.1 序关系分析法概述 |
2.4.2 序关系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3 公路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指标的选取 |
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3.1.2 评价指标的选取过程 |
3.2 评价指标的初步筛选 |
3.2.1 评价指标的来源 |
3.2.2 评价指标的初步筛选 |
3.3 评价指标的二次筛选及检测 |
3.3.1 评价指标的二次筛选 |
3.3.2 指标体系的检测 |
4 公路工程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 公路工程绿色施工评价体系评价标准的建立 |
4.1.1 绿色施工评价等级 |
4.1.2 绿色施工评价指标因素的性质划分 |
4.1.3 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各指标评判等级说明 |
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1 权重确定方法的比选 |
4.2.2 评价指标的权重赋值 |
4.3 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模型构建 |
5 案例实证研究 |
5.1 工程概况 |
5.2 工程绿色施工模拟评价 |
5.2.1 环境保护与安全方面 |
5.2.2 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方面 |
5.2.3 技术创新与创效方面 |
5.2.4 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 |
5.3 工程绿色施工评价结果及建议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广东省无线电频占费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绩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基本路线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2 财政绩效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2.1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2.1.1 平衡计分卡 |
2.1.2 德尔菲法 |
2.1.3 关键指标法 |
2.2 指标权重设置方法 |
2.2.1 层次分析法 |
2.2.2 变异系数法 |
2.2.3 模糊评价法 |
2.2.4 熵权法 |
2.3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2.3.1 相关性 |
2.3.2 重要性 |
2.3.3 可比性 |
2.3.4 系统性 |
2.3.5 经济性 |
本章小结 |
3 无线电管理资金绩效评价的可行性 |
3.1 无线电管理资金概况 |
3.1.1 资金性质 |
3.1.2 资金预算申报流程 |
3.2 无线电管理资金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
3.2.1 实施全面绩效评价的必然要求 |
3.2.2 提升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举措 |
3.2.3 加强监督问责的重要手段 |
3.3 引入绩效评价面临问题及解决方案 |
3.3.1 面临问题 |
3.3.2 解决思路 |
本章小结 |
4 无线电管理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4.1 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和共性指标分析选择 |
4.1.1 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
4.1.2 共性指标分析 |
4.1.3 共性指标选择 |
4.2 无线电管理资金个性指标设计 |
4.2.1 无线电管理资金特性 |
4.2.2 个性指标设计 |
4.2.3 个性指标赋权 |
4.3 无线电管理资金评价体系 |
4.3.1 指标评价标准 |
4.3.2 指标体系分析 |
本章小结 |
5 实证分析-以广东省2017年无线电管理资金为例 |
5.1 案例概述 |
5.2 实证分析 |
5.2.1 实证过程 |
5.2.2 实证分析 |
5.2.3 修正实证过程 |
5.2.4 修正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决议书 |
(5)中国生活垃圾分类产业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
二、研究方法、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垃圾分类研究综述 |
二、本论文研究的理论支撑 |
(一)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
(二)环境经济学理论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四)循环经济理论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发展现状及问题 |
一、生活垃圾分类的定义和内容 |
二、我国垃圾处置行业现状 |
(一)固体废弃物的主要类别 |
(二)我国生活垃圾处置的发展历程 |
(三)我国生活垃圾处置行业现状 |
三、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发展情况分析 |
(一)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 |
(二)试点探索阶段(2000-2015年) |
(三)发展阶段(2016年至今) |
四、我国生活垃圾分类运营主要模式及问题 |
(一)单一线下分类模式 |
(二)线上平台回收模式 |
(三)互联网+智能设备/设施组合模式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生活垃圾分类产业链分析 |
一、我国生活垃圾分类产业链概况 |
二、我国生活垃圾分类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
(一)垃圾分类设备 |
(二)垃圾运输车辆 |
(三)垃圾分类信息化 |
(四)垃圾分类运营 |
(五)环卫运营(收转运) |
(六)再生资源回收 |
(七)垃圾处置 |
三、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对上下游产业链的影响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活垃圾分类经济学分析方法 |
一、生活垃圾分类经济学分析基本思路 |
二、生活垃圾分类的环境经济学分析方法 |
(一)传统投入产出核算分析方法 |
(二)垃圾分类产业的外部性问题 |
(三)基于环境经济学理论的投入产出核算体系 |
三、生活垃圾分类的生命周期评价经济学分析方法 |
(一)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内涵的发展历程 |
(二)生命周期评价的原则和步骤 |
(三)生活垃圾分类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建立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生活垃圾分类产业的经济学分析案例研究 |
一、我国主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发展概况及研究目标选取 |
(一)上海市 |
(二)北京市 |
(三)杭州市 |
(四)苏州市 |
(五)南京市 |
(六)研究目标选取 |
二、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产业链的经济学分析 |
(一)生活垃圾人均产生量及组成的确定 |
(二)生活垃圾分类和收集环节的投入产出分析 |
(三)生活垃圾收转运环节的投入产出分析 |
(四)再生资源分拣和资源化利用投入产出分析 |
(五)末端处置环节的投入产出分析 |
三、垃圾分类对上海垃圾处置产业链投入产出的影响分析 |
(一)垃圾分类开展前垃圾处置产业链的投入产出 |
(二)垃圾分类开展后垃圾处置产业链的投入产出 |
(三)垃圾分类对总投入产出的影响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外生活垃圾分类发展经验借鉴 |
一、国外生活垃圾分类发展情况分析 |
(一)德国 |
(二)日本 |
(三)美国 |
(四)新加坡 |
(五)瑞典 |
二、国外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制和政策支持体系 |
(一)德国 |
(二)日本 |
(三)美国 |
(四)新加坡 |
(五)瑞典 |
三、国外生活垃圾分类的经验借鉴 |
(一)因地制宜的确定垃圾分类体系 |
(二)建立垃圾分类产业链市场化机制 |
(三)完善的法律保障 |
四、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我国生活垃圾分类产业政策分析及建议 |
一、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制和政策支持体系 |
(一)法律法规体系 |
(二)配套政策 |
(三)经济政策 |
二、我国生活垃圾分类产业政策建议 |
(一)完善垃圾分类产业管理体系 |
(二)全面开展生产者付费制度 |
(三)建立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税收优惠制度 |
(四)研究制定鼓励垃圾资源化开发利用的政策 |
三、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一、基本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依托课题 |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快速路研究现状 |
1.2.2 项目工期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城市快速路工程建设工期基础理论及方法 |
2.1 城市快速路概述 |
2.1.1 城市快速路基本概念 |
2.1.2 城市快速路单位工程划分 |
2.1.3 城市快速路建设基本特点 |
2.2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概念界定 |
2.2.1 项目管理全生命周期内涵 |
2.2.2 工期概念及类别 |
2.2.3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 |
2.3 建设工期预测方法 |
2.3.1 定额测算法 |
2.3.2 历史经验法 |
2.3.3 网络计划法 |
2.3.4 工期确定方法对比分析 |
2.4 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识别及合理性评价方法 |
2.4.1 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的确定方法 |
2.4.2 基于专家权威度系数法的问卷筛选、指标筛选 |
2.4.3 权重确定方法 |
2.4.4 合理性评价方法确定 |
2.4.5 工期风险效度估计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识别 |
3.1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风险识别原则及过程 |
3.1.1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识别原则 |
3.1.2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识别过程 |
3.2 基于HHM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识别 |
3.2.1 等级全息建模(HHM)理论与适用性分析 |
3.2.2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的HHM辨识框架 |
3.3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过滤 |
3.3.1 基于决策者情景迭代过滤 |
3.3.2 基于专家权威度系数法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过滤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影响因素的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预测模型构建 |
4.1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的权重及三角模糊数计算 |
4.1.1 基于熵权法的建设工期影响因素权重计算模型 |
4.1.2 基于三角模糊数建设工期影响因素的工期风险效度计算模型 |
4.2 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前期工期预测模型 |
4.2.1 模型假定 |
4.2.2 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前期工期预测模型构建 |
4.3 城市快速路项目施工工期预测模型 |
4.3.1 城市快速路项目施工工期预测模型基本假设 |
4.3.2 城市快速路单位工程施工标准工期预测模型构建——以厦门为例 |
4.4 城市快速路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工期预测模型 |
4.5 考虑影响因素的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预测模型构建 |
4.5.1 基于熵权法的影响因素权重计算 |
4.5.2 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工期风险效度计算 |
4.5.3 考虑影响因素的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预测模型构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模型构建 |
5.1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选取 |
5.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与思路 |
5.1.2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初选 |
5.1.3 问卷设计及发放 |
5.1.4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筛选 |
5.2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2.1 评价指标权重专家调查问卷分析 |
5.2.2 基于结构熵权法准则层指标权重计算 |
5.2.3 基于熵权法指标层指标权重计算 |
5.2.4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
5.3 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评分规则 |
5.3.1 评价指标评分规则设定思路 |
5.3.2 评价指标评分规则 |
5.4 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管控措施建议 |
6.1 建设工期合理管控关键因素分析 |
6.2 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管控措施建议 |
6.2.1 前期阶段的工期合理管控措施建议 |
6.2.2 施工阶段的工期合理管控措施建议 |
6.2.3 项目竣工交付使用阶段的工期合理管控措施建议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实证分析 |
7.1 工程概况 |
7.2 项目建设工期预测 |
7.2.1 单位工程施工工期预测 |
7.2.2 建设工期预测及进度安排 |
7.2.3 建设工期预测结果与工程实际的对比分析 |
7.3 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 |
7.3.1 项目建设工期评价过程 |
7.3.2 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结果 |
7.3.3 工程实际情况分析 |
7.3.4 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的对比分析 |
7.3.5 项目建设工期有效管控经验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问卷调查表 |
附录 B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问卷调查表 |
附录 C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标准化评分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际比较研究 |
一、政府绩效审计产生与发展的比较研究 |
二、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的比较研究 |
第二节 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 |
一、政府绩效审计的定义 |
二、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 |
三、政府绩效审计主体与内容 |
四、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
五、政府绩效审计制度的模式 |
第三节 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的应用研究 |
一、在各级政府方面的应用研究 |
二、在各级政府审计机关方面的应用研究 |
三、在各级政府和审计机关两方面的应用研究 |
第二章 政府绩效审计发展过程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政府绩效审计的起源与发展 |
一、国外政府绩效审计起源与发展 |
二、国内政府绩效审计起源与发展 |
第二节 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 |
一、受托责任理论 |
二、委托代理理论 |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 |
四、国家治理理论 |
五、绩效管理理论 |
第三章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一般要素研究 |
第一节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定义 |
一、财务审计 |
二、政府绩效审计的定义 |
三、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定义 |
第二节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主体与客体 |
一、政府绩效审计主体与客体 |
二、县级政府绩效审计主体与客体 |
三、我国各级政府绩效审计的区别 |
第三节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与目标 |
一、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 |
二、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 |
三、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 |
四、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 |
第四节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方法 |
一、层次分析法 |
二、平衡计分卡分析法 |
第四章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 |
第一节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内部控制因素 |
一、县级政府内部控制有效的表现 |
二、县级政府内部控制无效的表现 |
第二节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民生因素 |
一、教育领域的服务活动 |
二、社保领域的服务活动 |
三、就业领域的服务活动 |
四、医疗领域的服务活动 |
五、住房领域的服务活动 |
六、交通领域的服务活动 |
七、婚育收养领域的服务活动 |
八、公共事业领域的服务活动 |
九、证件办理领域的服务活动 |
十、政府与公众的互动交流 |
十一、县级政府办事的透明性 |
第三节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经济因素 |
一、政府绩效审计经济因素的相关研究 |
二、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经济因素 |
第四节 构建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 |
一、反映内部控制的绩效审计指标 |
二、反映公众满意度的绩效审计指标 |
三、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绩效审计指标 |
四、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 |
第五章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程序与准则研究 |
第一节 获取政府绩效报告 |
一、县级政府绩效报告的必要性 |
二、县级政府绩效报告的内容与编制要求 |
三、获取县级政府绩效报告的可行性 |
第二节 绩效审计计划及审计前的准备 |
一、了解三个重要概念 |
二、关注的一些主要事项 |
三、编制审计计划 |
四、绩效审计前的准备 |
第三节 绩效审计证据及收集方法 |
一、证据的充分性 |
二、证据的适当性 |
三、证据的综合评估 |
四、证据收集方法 |
第四节 绩效审计报告及后续跟踪审计 |
一、绩效审计报告的形式 |
二、绩效审计报告的内容 |
三、审计报告的发布 |
四、后续跟踪审计 |
第五节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准则 |
一、政府绩效审计准则 |
二、县级政府绩效审计准则 |
第六章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方法应用研究 |
第一节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县级政府绩效审计 |
一、文献回顾 |
二、样本选择、数据来源 |
三、变量选择 |
四、层次分析法的运用与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县级政府绩效审计 |
一、“平衡计分卡”在多个县级政府绩效审计中的运用 |
二、“平衡计分卡”在单个县级政府绩效审计中的应用 |
研究结论、思考、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思考 |
三、创新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耦合及其对城镇化的影响 ——以西北五省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r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人力资本理论发展研究现状 |
2.1.2 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现状 |
2.1.3 城镇化发展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人力资本投资研究现状 |
2.2.2 农民收入研究现状 |
2.2.3 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收入关系研究现状 |
2.2.4 城镇化发展研究现状 |
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2.4 作用机理分析 |
2.4.1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耦合作用机理分析 |
2.4.2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耦合对城镇化的影响作用机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西北五省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农民收入和城镇化发展现状 |
3.1 西北五省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 |
3.1.1 农民教育投资逐渐增加 |
3.1.2 政府强化农村医疗配备 |
3.1.3 迁移投资提升流动质量 |
3.1.4 农民培训逐渐规范化 |
3.2 西北五省区农民收入现状 |
3.2.1 农民收入整体增加 |
3.2.2 收入结构发生改变 |
3.2.3 农业生产投资增加 |
3.3 西北五省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
3.3.1 城镇经济在不断提升 |
3.3.2 人口城镇化趋势愈加明显 |
3.3.3 社区设施在不断完善 |
3.3.4 生态环境在不断优化 |
第4章 西北五省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耦合协调研究 |
4.1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耦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体系的确立 |
4.1.2 数据来源 |
4.2 熵值确权 |
4.3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耦合协调模型的建立 |
4.3.1 两系统综合评价模型及其评价标准 |
4.3.2 耦合模型及其评价标准 |
4.3.3 耦合协调模型及其评价标准 |
4.4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耦合协调评价结果分析 |
4.4.1 两系统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4.2 耦合度结果分析 |
4.4.3 耦合协调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西北五省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耦合对城镇化的关系研究. |
5.1 方法选择 |
5.2 城镇化指标的选取及权重的确定 |
5.3 城镇化系统评价结果 |
5.4 耦合与城镇化的实证研究 |
5.4.1 模型构建 |
5.4.2 耦合协调与城镇化的灰色关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建议与展望 |
6.1 研究建议 |
6.1.1 科学规划,做好政策引导 |
6.1.2 以人为本,促进城镇化发展 |
6.1.3 多元投入,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农民收入指标体系无量纲化数据 |
附录B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体系无量纲化数据 |
附录C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指标体系权重 |
附录D 农民收入指标体系权重 |
附录E 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耦合协调阶段及耦合协调类型 |
附录F 城镇化指标体系无量纲化数据 |
附录G 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权重 |
作者简介 |
(9)大数据环境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创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0.2.1 国内外大数据研究现状 |
0.2.2 国内外社会科学评价研究现状 |
0.2.3 国内外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研究现状 |
0.3 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思路 |
0.3.3 研究方法 |
0.3.4 研究创新点 |
1 大数据环境与社会科学评价的核心概念 |
1.1 社会科学评价 |
1.1.1 科学及科学评价 |
1.1.2 科学的分类 |
1.1.3 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容和特点 |
1.1.4 社会科学评价及其作用 |
1.2 大数据环境 |
1.2.1 大数据环境的含义 |
1.2.2 大数据环境的特点 |
1.3 创新 |
1.4 本章小结 |
2 大数据环境对社会科学评价创新的影响 |
2.1 大数据环境对社会及社会科学的影响 |
2.1.1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的变化 |
2.1.2 大数据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
2.1.3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研究的变化 |
2.2 大数据环境对社会科学评价的影响 |
2.2.1 大数据环境对社会科学评价的冲击 |
2.2.2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变化 |
2.2.3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特点 |
2.3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创新需求 |
2.3.1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创新的内涵 |
2.3.2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创新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3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创新 |
3.1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基础 |
3.1.1 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基础 |
3.1.2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变革 |
3.2 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科学评价分类与主要形式 |
3.2.1 社会科学评价分类 |
3.2.2 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科学评价形式的变化 |
3.3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主体和客体的变化 |
3.3.1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主体的变化 |
3.3.2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客体的变化 |
3.4 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科学评价标准 |
3.4.1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基本标准 |
3.4.2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分类标准 |
3.5 本章小结 |
4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方法创新 |
4.1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传统方法 |
4.1.1 社会科学评价的定性方法 |
4.1.2 社会科学评价的定量方法 |
4.1.3 社会科学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 |
4.2 大数据方法在社会科学评价中的应用 |
4.2.1 大数据采集方法在社会科学评价中的应用 |
4.2.2 大数据清洗方法在社会科学评价中的应用 |
4.2.3 大数据挖掘方法在社会科学评价中的应用 |
4.3 本章小结 |
5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实践创新 |
5.1 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科学评价程序 |
5.1.1 社会科学评价的一般程序 |
5.1.2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程序创新 |
5.2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1 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结构 |
5.2.2 传统的社会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5.2.3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创新 |
5.3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专家遴选 |
5.3.1 传统的社会科学评价专家的遴选 |
5.3.2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专家遴选的创新 |
5.4 大数据环境下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的实证分析 |
5.4.1 评价过程的创新 |
5.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创新 |
5.4.3 评价结果的改进 |
5.5 本章小结 |
6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制度创新 |
6.1 社会科学评价制度 |
6.1.1 传统的社会科学评价制度 |
6.1.2 我国目前的社会科学评价制度 |
6.2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制度创新的新需求 |
6.2.1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环境需要变革 |
6.2.2 大数据环境下要重视社会科学评价对管理决策的作用 |
6.2.3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需要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 |
6.3 构建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新环境 |
6.3.1 建立健全社会科学评价制度体系 |
6.3.2 推动建立完善的社会科学分类评价体系 |
6.3.3 推动建立分领域的第三方社会科学评价机构 |
6.3.4 推动建立统一的社会科学评价大数据平台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10)农业银行个贷业务信息系统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 |
2.1 信息系统绩效评价文献综述 |
2.1.1 信息系统绩效评价标准 |
2.1.2 信息系统绩效评价方法 |
2.1.3 信息系统绩效评价趋势 |
2.2 银行信息系统绩效评价现状 |
2.3 信息系统绩效评价方法理论研究 |
2.3.1 Delphi法 |
2.3.2 层次分析法 |
2.3.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3.4 模糊层次评价法 |
2.4 评述与启示 |
第3章 农业银行个贷业务信息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
3.1 档案管理 |
3.1.1 档案上传及信息维护 |
3.1.2 档案调阅查询 |
3.2 客户管理 |
3.2.1 客户信息管理 |
3.2.2 客户评级 |
3.3 押品管理 |
3.3.1 押品信息管理 |
3.3.2 押品价值评估 |
3.3.3 押品贷后监管 |
3.3.4 押品风险预警 |
3.4 个人审批 |
3.5 用信管理 |
3.5.1 放款流程管理 |
3.5.2 个人贷款 |
3.5.3 担保管理 |
3.6 贷后管理 |
3.6.1 贷后管理检查 |
3.6.2 贷后管理例会 |
3.6.3 贷后管理方案 |
3.6.4 贷后管理报告 |
3.7 其他应用 |
3.7.1 数据直通车 |
3.7.2 信贷数据应用 |
3.7.3 贷款咨询 |
3.7.4 征信管理系统 |
第4章 设计农业银行个贷业务信息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4.1 农业银行个贷业务信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4.1.1 目的性原则 |
4.1.2 系统性原则 |
4.1.3 平衡性原则 |
4.1.4 可度量性原则 |
4.1.5 定性与定量的原则 |
4.1.6 局部与整体的原则 |
4.1.7 科学性原则 |
4.2 农业银行个贷业务信息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选择 |
4.2.1 农业银行个贷业务信息系统的战略地位 |
4.2.2 农业银行个贷业务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 |
4.2.3 农业银行个贷业务信息系统带来的经济效益 |
4.2.4 农业银行个贷业务信息系统带来的社会效益 |
4.2.5 农业银行个贷业务信息系统的信息资源效益 |
4.3 农业银行个贷业务信息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组成 |
4.3.1 农业银行个贷业务信息系统绩效评价体系指标构成 |
4.3.2 农业银行个贷业务信息系统绩效评价体系指标含义 |
4.3.3 农业银行个贷业务信息系统绩效评价体系指标的取值标准 |
第5章 构建农业银行个贷业务信息系统绩效评价模型 |
5.1 基于FAHP的农业银行个贷业务信息系统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
5.1.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1.2 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5.1.3 模型构建 |
5.2 农业银行个贷业务信息系统绩效评价过程 |
5.2.1 获取每个二级指标的评分 |
5.2.2 计算各个一级指标的评分 |
5.2.3 计算指标总评分 |
5.3 农业银行个贷业务信息系统绩效评结果分析 |
5.3.1 农业银行个贷业务信息系统绩效评结果 |
5.3.2 绩效评价结果对策分析 |
第6章 结论 |
6.1 论文结论 |
6.2 论文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四、经济效益及其评价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 [1]稻田复种轮作下周年温室气体排放及综合效益评价[J]. 杨滨娟,邓丽萍,袁嘉欣,胡启良,黄国勤. 江苏农业科学, 2022
- [2]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定量与定性综合评价改革——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例[J]. 张浩,仇国阳,郁秋亚. 中国高校科技, 2021
- [3]基于循证管理的公路绿色施工评价研究[D]. 李晓玲.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1(12)
- [4]广东省无线电频占费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绩效评价[D]. 赵春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中国生活垃圾分类产业的经济学分析[D]. 尉薛菲.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6]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研究[D]. 詹朝曦. 华侨大学, 2019(04)
- [7]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研究[D]. 熊方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8]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耦合及其对城镇化的影响 ——以西北五省区为例[D]. 李静. 青海大学, 2018(10)
- [9]大数据环境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创新的研究[D]. 马力. 武汉大学, 2016(12)
- [10]农业银行个贷业务信息系统绩效评价研究[D]. 井媛媛. 山东大学,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