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假的“完整电影”纪录片

收到假的“完整电影”纪录片

一、接收伪“满映”纪实(论文文献综述)

庄君[1](2017)在《从殖民电影到人民电影 ——“满映”与东影研究》文中认为“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成立于1937年8月,结束于1945年8月,存在八年,是伪满洲国的电影统制和宣传机构,是殖民地宗主国日本的“特殊国策会社”,其规模、设备与资金体量为当时东亚最大电影厂。1945年,中国共产党接收“满映”于同年10月成立东北电影公司,次年10月改为东北电影制片厂,1955年2月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是人民电影的第一个规模化基地,是新中国电影的摇篮。以史料为基础,“满映”和东影研究,分为四个部分:“‘满映’之存在与‘国策’之建构”对“满映”建立的背景及目的、“国策”电影体系的建立、“满映”机构机制与托拉斯电影帝国构想、“满映”与“大陆电影联盟”以及“满映”的影片生产进行了较为深入分析和系统论述。第二部分“历史的转折:‘满映’接收与东影初程”对二战结束“满映”接收的详细过程以及东北电影公司、“长制”的运营和生产进行梳理、甄别,剖析“满映”到东影的历史过程与原因;第三部分“人民电影奠基:东北电影制片厂”则将视角聚焦东北电影制片厂,从基地建立、兴山之举、迁址回长几个环节确立东影对人民电影奠基与发展的重要地位。最后一部分结语,“满映”和东影,是从电影殖民到人民电影建立与发展的历史,是一段从殖民语境到国族语境的转折史。东亚第一电影厂“满映”与艰苦创业的兴山东影之间的不同正是一个民族身份认同的典型案例。东北电影制片厂确立了新中国电影的文化根基并传播了新中国电影的人民性价值。电影历史研究,史观之确立与史料之充实是研究的重要条件,本文本着回到历史语境,从史料出发的基本原则,对不同类别的新史料进行发现、整理、辨析和运用,综合运用电影历史研究方法,史论结合,展开学术研究。观点及立论均基于此。

宋国贤[2](1994)在《接收伪“满映”纪实》文中研究指明 “满映”全名“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它是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东北后于1939年11月建成的。它的主要职能就是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对中国人进行奴化教育。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被日本帝国主义奴役了14年的长春重见天日,到处一片欢腾,而且日本帝国主义分子甘粕正彦控制下的伪“满映”则陷入一片混乱之中。8月20日,伪“满映”理事长甘粕正彦畏罪自杀,伪“满映”内,日本职员心神无主,惶惶不可终日,中国职员有的为生计离去,有的则留下来想继续搞电影,寻找自己的前程。

王鑫[3](2019)在《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文中研究说明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在文艺交流和创作实践中开启了一个新阶段。延安时期戏剧、电影、美术、音乐领域所孕育的艺术作品,在开拓了延安文艺形式、承载着延安文化精神的同时,形成了多元化本土艺术资源向世界传播的新方向;在文学实体的双向译介行为之外,延安时期扩展出了“文学旅行”或“观察笔记”等表现形式的“域外作家的延安书写”新路径;1940年代中期以来,丁玲、赵树理、周立波等延安作家的文学作品,在域外学界收获了广泛传播与可观成果,进入了对外输出与域外研究的新高潮。故此,我们可以说,延安时期首次启开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双向、多元、平等的文学交流与对话的新历程。如今,对于世界文学范围的延安文艺形态的研究进行适当清理、重新反思与有效回应,是十分必要的。在文化文学的互动与交汇中,是时候重启对于延安文艺的跨时空与跨文化研究,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话语资源有所助益。本文呈“导言”,正文六个章节,“结语”等,分别讨论了“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延安艺术作品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域外作家在延安”、“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延安重要作家的域外研究”以及“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第一章,将延安时期取得的丰厚的文学成就放置在世界传播与研究的视野中作一概览,从总体上廓清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进程、特征及其所集中的问题。域外学界涉及译介传播与评论研究两大方面,结合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以详实的文献材料为基础,对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归纳与简述。第二章,关于延安时期取得的多元的艺术成就,以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四大领域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为讨论对象,追溯现代以来各艺术领域的发展沿革,以及延安艺术作品在域外引发的反响。择取延安各艺术门类的典型成果作为域外研究的核心内容,诸如歌剧与电影形式的《白毛女》、延安木刻、《黄河大合唱》,力图挖掘延安艺术为世界所带来的新资源。第三章,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来延安的大批域外作家所创作的延安文本,及其触及并自觉传播的延安精神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时空的基本线索论述这批域外的延安文学作品,研讨其中蕴含的叙述主题与审美意味。通过域外观察者的延安叙述,映现出延安精神对其文学观与世界观的深层影响,以此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第四章,由于域外学界的丁玲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故而将丁玲的域外研究作为再研究的典型个案,分别论述域外丁玲研究中的“真实性问题”、“两极断裂论”与“情感研究问题”;着重讨论梅仪慈的丁玲研究,在意识形态话语与隐喻书写等方面的新发现;此外,以女性文学研究、作家传记研究与人文心理学研究为视角,力图开掘域外丁玲研究中的新可能。第五章,围绕域外学界对于延安重要作家赵树理与周立波的研究成果展开讨论。分析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下的赵树理,以及日本延安文艺研究的复杂境遇;并在“声音媒介”的传播方式与“文化自信”的执着守护中透视赵树理的文学态度。域外学界的周立波研究呈现出不同的评价趋向,针对农民语言与农民意识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强化了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性延伸。第六章,进一步从理论的层面对域外延安文艺研究进行反思与回应,讨论了“回心型”文学传统与文学“抒情传统”为延安文艺研究所带来的理论资源;进而从“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和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分析域外延安文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以“政治与文学二元论”的典型论调为反思对象,从关于文学创作与作者形象意义上的“崇高”概念,揭示出献身革命的延安作家在其自我崇高化历程中的复杂性,并以此重构延安文艺所带来的积极的精神重生与文化重建价值。总之,对于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再研究,需要以关系研究为前提,辩证理解域外研究者的理论尝试与思维局限,反思学界为延安文艺与“政治话语”之间建立的必然关系,将延安文艺从“政治话语”的唯一背景中解脱出来,进而发现延安文艺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革命文化资源与现代性张力。

谢阳[4](2012)在《用影像记录“时代的面貌” ——解放区电影研究》文中提出解放区的电影创作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主导下的产物,又因物资匮乏,条件所限,影片摄制局限在纪录电影和新闻素材上。因此对解放区电影的价值判断一直处于偏低现象。然而,事实上,解放区电影,远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和明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一大批左翼文艺工作者从国统区大城市奔赴陕甘宁边区,其中也包括袁牧之、吴印咸,他们成为了最早的延安电影人。以他们为核心,1938年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成立,开始了中国共产党自己的电影事业。延安电影团以极其简陋的设备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生活和战争场景,用纪录片形象化、生动化的较好地配合了战时的宣传,发挥了文艺武器的作用。1942年的文艺整风是延安文艺的一个分水岭,毛泽东发表着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文艺界的意识形态规范和创作的想象空间。从此,解放区的艺术创作开始与各种革命政策的密切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电影,当时还只是“电影团”一个十几人的小单位,除了《延安和八路军》以外,尚未有什么正式的制作,因此不像戏剧、美术、文学、音乐那样发生泾渭分明的根本性变化,但解放区电影工作者坚定遵循毛泽东“走一条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承担着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本土话语体系”责任,以《讲话》方针为指导,发挥着新闻纪录电影及时配合当时政治斗争的战斗作用。由于初期解放区电影还没有拍摄故事片的条件,所以《讲话》所指示的方针主要体现在新闻纪录片的拍摄中,1946年当具备拍摄故事片的物质条件时,陈波儿根据当时解放区大力宣传劳动英雄和模范的工作需要,迅速组织拍摄了《边区劳动英雄》,这是抗日战争年代解放区最早自力拍摄的一部影片,将电影、人民、党性交糅在一起,虽然因为受到当时种种原因,影片最终未摄制完成,但同《延安与八路军》一样,仍值得纪念。综观三四十年代解放区电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电影开始于新闻纪录电影,无论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拍摄的影片大多数都是新闻纪录片,这些影片记录了时代风云的变幻,不仅包括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为中心的地区,还有华中抗日根据地新四军拍摄的新闻纪录片等等,在极端困难的物质条件下拍摄了极具历史价值的影片。并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电影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迅速得到发展,延安电影制片厂、东北电影制片厂、北平电影制片厂相继成立,并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大都以摄制新闻纪录片为主,秉承了从“延安电影团”开始一以贯之的创作风格,开创中国新闻纪录片的“形象化的政论”风格和创作手法。今年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70周年,《讲话》所论述的文艺观点和主张不仅没有过时,其社会价值和社会影响至今仍然存在,需要我们转换新的思维观念,挖掘新的内涵,得出新的价值和意义,探寻当下中国主流电影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黄献文,叶林杰[5](2016)在《论东方电影教材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方电影"是目前国内新兴的相对于"西方电影"而出现的电影学科内的研究分支。东方电影教材的建设是东方电影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不断完善东方电影学学科体系的重要工程之一。然而,目前东方电影教材建设的滞后和研究资源的匮乏,影响了学科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东方电影教材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并对教材建设提出一些思考及建议。

张磊[6](2021)在《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文中认为对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而言,无论接收东北或统治东北,莫不以沈阳为大本营,沈阳成为当时国民党统治东北的军事政治重心。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东北所进行的接收重建工作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教育接收重建不仅具有特殊性,而且其成败影响人心向背和政权兴亡。本文研究时段集中在1945-1948年,研究地域集中在沈阳市,旨在运用档案、报刊等文献史料,重点考察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严重危机,进而揭示国民党以教育为其内战服务的本质以及国民党在国共东北争夺中失败的历史必然性。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共鉴于沈阳市重要的战略地位,先于国民党进驻沈阳。中共撤出沈阳后,国民政府派出董文琦等人于1945年12月底到达沈阳,直到1946年3月13日,驻沈苏军全部撤离,国民党军进驻沈阳,才开始正式接收。受日本十四年殖民统治,沈阳市教育呈现畸形发展状态,后又经苏军抢掠,各学校建筑设备饱受摧残。第二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为指导东北教育接收,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东北区教育复员辅导委员会,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通过《接收东北教育事业决议案》,国民党辽宁省政府也相继颁布各类学校复员暂行办法。辽宁省教育接收工作由东北敌伪事业物资统一接收委员会辽宁省分会教育组负责,该教育组由教育部东北区特派员办公处及辽宁省政府共同派员组成,专科以上学校由处派员接收,中等以下学校由省市派员接收。沈阳市教育接收工作逐次推进大体完成,但在接收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都面临着经费短缺、师资不足、校舍残破、校具不全、教材匮乏等问题,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在东北临大学生分发过程中,由于东大开学日期未定,致使千余有为青年棉衣无着、煤斤无源、课业荒废,给教育重建带来极大困难。第三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接收后国民党沈阳市划定教育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进行教材编审和课程的重新设置,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国民党沈阳市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文化支出以22.75%居于第二位,不仅并未达到市县不得少于35%的规定,且不及保安警察支出47.86%的一半,这与蒋介石喊出的“抗战时期,军事第一;建国时期,教育第一”的响亮口号严重不符。国民学校通过周会、课程内容、壁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戡乱”教育,教育为内战服务的目的昭然若揭。献校运动口号喊的轰轰烈烈,最终结果却是徒有虚名,每区试办两保国民学校的计划也未能实现。受战乱影响失学儿童日益增多,政府措施失当收容效果甚微。由于叙级未定1946年国民党沈阳市政府仅向教员发放维持费等生活补助,同时向学生征收尊师米。但维持费极其微薄,且存在拖欠发放、公教人员不平等问题。教员叙级甄审工作办理完竣后所发薪俸虽有增加,但仍不及物价升腾之速,教员生活难以为继,引发请愿罢教斗争。第四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战后东北青年失学过多亟待收容,国民政府教育部筹办了大学先修班,国民党辽宁省设立临时中学,沈阳市接办东北青年中学并筹办暑期补习学校,并制定公立中等学校公助生暂行办法以及奖助金办法等。但中等教育重建中最大的问题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奖助金有名无实,教育救济收效甚微,教学设施匮乏,教师薪俸低微。甚至个别校长贪污公款以及一些教员教学无力、师德败坏等事件也屡有发生。为扭转军事战场颓势及补充兵源,国民党对沈阳市高中以上学生实施军事训练,初中以下学生实施童子军训练。发动知识青年从军,举办冬令营,动员学校组建青年工作队,为实施“戡乱”服务,其结果是教育环境更加恶化。第五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复员重建方式有回迁国立东北大学、接收国立沈阳医学院,以及创办私立东北中正大学、私立辽东学院、私立辽宁医学院和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国民政府教育部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支出捉襟见肘,教学设备奇缺,教职员待遇微薄。在教师管理上存在任人唯亲,师资不齐,教授缺少。教育部所欠学生公费不能全部下拨,学生生活难以为继。教育部实行奖学金制度,但因为奖学金名额数量较少,引起学生的抗议和不满。加之战后东北物价飞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具有强烈爱国情怀和政治敏感性的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第六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为推行社会教育,在沈阳设置的社教机构有民众教育馆、图书馆、民众学校、学校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以及国民教育研究会等,这些社教机构相互配合,对民众实施识字教育、注音符号教育、电化教育、国民体育等。受经费限制沈阳市社会教育的推动十分困难,电化教育的器材设备不仅严重缺乏,对社会教育的人才培训也仍显不够。结语部分,对沈阳市教育接收与重建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在教育接收中缺乏计划,并以军方和政治势力插手为主要特征。在教育重建中由于国民党在东北率先挑起内战,导致战后物价飞涨,经济殆于破产,教育经费被军事挤占,失学儿童和青年益众,种种弊端致使教师学生对国民党政权的离心力加速运转,并将政治信任投向了共产党一方,加速了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灭亡。

曲成举[7](2020)在《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工业化的产物,铁路在中国经历了相当曲折的成长历程,对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铁路自出现以来即被赋予了广泛的功能性价值,其所具有的连通疆域、活跃经济、利于军事等功能也使铁路成为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载体。自晚清至新中国成立之间,铁路往往在社会剧烈动荡时期被各方政治势力所窥伺,成为各方政治势力矛盾的交汇点,突出表现了铁路虽是一交通载运工具,但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发展紧密相关。解放战争中,随着战事的不断胜利和城市接管工作的广泛展开,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到铁路基本功能及重要性的前提之下,进行了大范围的铁路接管工作。但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完整的接管铁路、接管后中共如何管理和改造整个铁路系统,是消灭官僚资本企业影响、持续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乃至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条件。总体而言,中共铁路接管工作经历了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过程,与其它官僚资本企业接管不同,铁路接管因其行业特色、涉及层面广泛决定了中共在接管中除了要保证铁路运输畅通之外,更要确保铁路工厂、铁路附属单位等的完整,进而使广大铁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正常运营,为解放战争、国家建设和社会秩序稳定所服务。因此,中共在铁路接管工作中遵循着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方式,对整个铁路体系进行了完整、全面、系统的工作。其中,接收遵循的是“原封不动,整套接收”的具体策略,通过自上而下的领导动员和自下而上的职工群众参与,对整个铁路行业内部的人事、组织机构、物资器材进行清点接收,奠定铁路尽快恢复秩序的人员、组织和物质基础。与接收工作同时进行的是中共铁路管理工作,从整个接管过程来看,管理工作既是改造前的过渡,又是接收后的必然且贯穿始终。由于需要在短时间内恢复铁路运输,因此中共在管理阶段实行了部分的制度延续政策,以保证秩序迅速走上正轨。管理工作的开展涉及了铁路行业内部的线路修复、人事组织变革以及运营管理等,为广泛的铁路营运恢复提供了前提条件。改造工作是共产党整个铁路接管的核心过程之一,改造进行的好与坏是铁路能否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服务的基本标志,这一过程主要包括组织改造、人事改造和制度改造,特别是在当时学习苏联先进铁路管理经验的政策下,经过改造后的铁路性质发生了转变,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在交通领域的重要依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作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新政权建设新中国铁路的开端,中共铁路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历史过程对整个铁路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初步建立了符合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铁路发展路径,从根本上改变了铁路的基本属性,促进了新中国铁路行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解放战争中其他行业接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虽然接管工作中由于能力和经验的不足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倾向,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共铁路接管工作是成功、圆满的,且具有重大的战略地位,对当下乃至未来中国铁路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指导意义。

段锐[8](2014)在《战后南京警政研究(1945~1949)》文中提出1945~1949年的中国,政治变化急遽,社会动荡不安,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南京既是国民党的政治中心,无疑也是各类矛盾的多发地,将学术视角聚焦于此有助于深度解读抗战后国民党治国理政的成败得失。而作为国民党实施政治统治与社会治理工具的首都警察,则是一个较好的视点。抗战后南京警察组织系统构成、警务运作方式、警察人员素质与警察职能设置等,在继承战前传统的基础之上,因应于国内外政情变化,又有新的发展。战后初期,面对社会秩序混乱、市政系统瘫痪的局面,南京市政府着意通过加强警政建设来改善城市治安状况。在国民政府指导下,一系列先进的警政理念得以贯彻实施,政府“治警”成效显着,从而对社会控制能力大为增强。同时,南京警政建设也得到较快发展,一方面,以首都警察厅为首的警政当局制定《首都警政建设四年大纲》,对伪警加以接收与改造,逐步恢复警政机构,扩充警察组织,改革管理制度,使警政机制日趋完善和规范。其中,内部管理是警政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涉及警察职权变动、人力资源调整、警务经费使用、官警教育、官警保障等。另一方面,首都警察职能范围较之战前进一步扩大,在维护城市公共安全与公益事业管理方面多所作为,诸如户口调査、查禁烟毒、检查卫生、整饬市容、指挥交通、防火救灾、工商监管、风俗导训、游民及贫难民管理等社会服务职能,皆有案可稽,标志着南京警政建设呈现出政治服务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并重的趋向。然而,自1947年国民政府宣布实施“戡乱动员”法令之后,南京警察通过警力配置、警用武器及其运用、政治侦审、情报网建构、警管区维控等手段,进一步突出其作为国家机器的政治功能,警察的社会服务功能却随之被严重削弱。警察政治功能被过度强化,实际彰显出国民政府已将“警力维稳”与“暴力维稳”作为解决城市治安问题的重要手段。事实证明,此举不仅未能解决社会稳定问题,反而影响到城市治安效果,警察对于社会秩序的“维而不稳”负有不可推卸的“肇乱”之责。南京警政建设的“逆向转变”,折射出国民党在遭遇统治危机时的应对不力与应变乏策。此外,在警政的实际推行过程中,警察权限又受到各种政治实体的过度干涉,一定程度上对警政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的制约与阻碍。综合而言,战后南京警察存在着“善治”与“败治”的双重面相。警察依法实行治安管理,积极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为城市恢复与发展作出一定贡献;政府通过警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城市的管理,也实现了对民众的控制,警察的工作对城市生活与生产的维持与发展不无益处。但警察履职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政策与社会环境影响。国民政府逐渐加重的政治与财政困境,使南京警政的现代化发展受到制约与阻碍,警察“不作为”与“乱作为”现象日益严重。最终,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不断降低,国民政府的权威性和合法性丧失殆尽。

韩驰[9](2016)在《新闻纪录电影中的新中国形象(1949-1957)》文中研究指明对于中国新闻纪录电影而言,“新中国”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开端,同时也是一段漫长的历史征程。作为历史的“立体档案”与现实的“文献笔记”,建国初期,新闻纪录电影传达了党和人民的心声,颂扬了国家各项建设的光辉业绩,向世界人民塑造了一个崭新的新中国形象。本文以1949-1957年间新闻纪录电影的发展为蓝本,深入探讨纪录影像中所呈现的新中国形象。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一,新闻纪录电影与国家形象塑造之间有何关联;二,这一时期新闻纪录影像中呈现了哪些具体形象;三,这些新闻纪录电影在塑造国家形象中有哪些表现策略,以及纪录影像所产生的历史意义。本文通过对1949-1957年新闻纪录电影的搜集和整理,经研究后发现,这一时期的新闻纪录电影主要呈现了四个方面的具体形象:通过纪录新中国政府的伟大政绩,领导人的风云外交以及中国军队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向世界展现出一个威严正气、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新中国政治形象;通过纪录各行各业的恢复发展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成就,向世界展示出一个欣欣向荣、健康向上的经济形象;通过纪录城市人民与少数民族人民的新生活图景,展现出一个团结友爱、乐观积极的社会形象;通过纪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成就,以及祖国的大好山河,向世界展示出一个文化底蕴深厚、魅力多姿的人文地理形象。同时,通过对影片的研究发现,这一时期新闻纪录电影在塑造国家形象,表达国家理念的策略上,主要采用了史诗叙事结构,通过宏大主题与重大题材的呈现,营造出恢弘的国家气派;通过集体主义观念的表达,塑造出英雄人物的群像,展现出民族大团结的盛世;通过“画面+解说“的模式,给予解说词“全知”的主导视角,画面配合解说,并在解说语言中流露出中国传统“说书人”的表达辞格。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认为,“在诸感觉中,最受我们重视的是视觉。”人类文化经历了口头文化、文字文化到影像文化的几次转变,影像逐渐成为我们观照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新中国新闻纪录电影事业的发展虽然受到国家意识形态、苏联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其自身体系构建也还不够完备。但在那样一个贫穷落后、尚且不能温饱的年代里,新闻纪录电影用真实而生动的影像向世界展示出了一个生机盎然、蓬勃向上的新中国形象,完成了一个民族关于家国宏图的共同“想象”。

王泽军[10](2020)在《山东“慰安妇”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慰安妇”研究是目前抗日战争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山东在战时处于沦陷区,因此本文也属于沦陷区研究的范畴。以往研究更强调“慰安妇”受害的历史,对于她们后来沉默、失语的历史所提甚少,且没有细究其根源。首先,笔者发现日军士兵、沦陷区的民众、根据地的知识分子三类人对此的观感并不相同。在山东沦陷区的伪政府,媒体等宣传造势下,慰安所、军人会馆等已经被打造成一个合理合法的娱乐场所,一个为日军接风洗尘,为救济劳动者各种困苦的场所。在根据地知识分子的视角中,这帮从敌营逃回来的受害女性往往还要遭受身边人的苛责,冷落与鄙夷。这种集体性的压抑感,加剧了受害女性们的“失语”情况。在双方的“负面”与“正面”的舆论造势下,受害者女性的声音就被遮掩和压抑了。其次,无论是晚清政府,国民党政府,共产党政权还是伪政权政府都强调对于女性身体的控制。自晚清民国以来,官方层面对于妇女遇贼(捻军)时主动殉死的态度是非常褒扬的。官方十分鼓励这类贞节烈女故事的书写,以此达到教化的目的。从山东共产党对女性党员、民众被敌人侮辱的态度来看,当时共产党不仅继承了传统贞节烈女的观念,并且将女性身体的清白与政治态度的正确相联系。对于共产党而言,山东沦陷区日军与汉奸组织便是“贼”、“敌人”。对于沦陷区而言,日军和汉奸组织才是他们的“官方”政府和“正统”机构,他们也非常强调对女性身体的控制,并在很大程度上物化女性。从抗日的角度,死亡就是这些妇女对抗敌人剥夺自己身体控制权的最后的武器。实际上,妇女的身体已经上升到一种政治符号了。受害幸存者及相关知情者失语的背后,其根源在于战时敌我双方对于政治合法性的争夺。最后,不管是检举汉奸,还是对战犯罪行调查取证,亦或是建国后的量刑取证,历届政府无不受挫。原因在于,施害者与受害者,都在犯罪事实的信息上存在严重不对等的情况。对受害民众而言,至多能分辨出对方是日军士兵,想要知道对方地姓名和番号显然是很难办到的。更何况双方语言不通。由于在调查取证过程中,施害者对象被泛化,因此也很容易成为悬案。而对于这些施害者而言,受害者也最多是“中国妇女”、“朝鲜妇女”等信息。由此,想从对战犯罪行的调查,取证的角度去破除“失语者”的困境也很难实现了。

二、接收伪“满映”纪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接收伪“满映”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1)从殖民电影到人民电影 ——“满映”与东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核心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取径
    四、研究框架与意义
第一章“满映”之存在与“国策”之建构
    第一节 裂隙时空:“满映”成立背景及目的
        一、隐匿之境:伪满洲国成立
        二、独据之诉求:“满映”成立
    第二节 建构与互动:“满映”与国策电影体系的建立
        一、日本电影统制体系的生成
        二、伪满洲国电影“国策”体制的建构
        三、日本与伪满洲国“国策”电影统制体系比较与互动
        四、“国策”电影会社之魂灵
    第三节“满映”的内部机构与产业布局
        一、两个阶段:所谓“满”之“满映”
        二、七次变身:“满映”的机构调整
        三、“满映”托拉斯产业布局与电影帝国构想
    第四节 轴心“满映”:与其它日据地区的电影交往
        一、“满映”与“满铁”电影部门的关系
        二、“满映”与台湾总督府的电影往来
        三、“满映”与朝鲜地区的电影交集
        四、“满映”与华北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的产生
        五、“满映”与“华影”等的合作与提携
        六、“满映”与“大陆电影联盟”
    第五节 内容与媒介:“满映”影片生产
        一、“满映”影片类别概述与概念辨析
        二、“剧电影”之“娱民”与“国策”
        三、“剧电影”之类型题材与文本举例
        四、“文化电影”与“启民映画”
第二章 历史的转折:“满映”接收与东影初程
    第一节 国族与身份:抗战胜利“满映”解体
        一、国族的恢复:抗日战争结束
        二、统制的解体:“满映”结束
    第二节 回归:伪满映的接收
    第三节 新生:东北电影公司的生存与运营
        一、东北电影公司的组织机构及变化
        二、东北电影公司的宗旨及生产活动
        三、电影教育与电影杂志
    第四节 影史上另一个“长春电影制片厂”
        一、“长制”的人员及机构
        二、“长制”的影片生产
第三章 人民电影奠基:东北电影制片厂
    第一节 人民电影新根据地的建立
        一、从东北电影公司到东北电影制片厂
        二、“东影”的人才聚集、培养与输送
        三、人民电影与国际精神
    第二节 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兴山之举
        一、“七片生产”与“三化立功”
        二、人民电影典型案例《留下他打老蒋吧》
    第四节 迁址回长:新中国电影的摇篮
        一、人民电影与红色传统
        二、人民电影的规模化发展与人民性价值的传播
        三、新的时代精神:奠基人民电影
结语:从殖民电影到人民电影——“满映”和东影的史学评价
附录
    附录 1:“满映”影片目录
    附录 2:李香兰作品列表(1938-1944)
    附录 3:满映时期电影相关法律、法规、规划
    附录 4:满映机构图列表
    附录 5:《满洲映画》(《电影画报》)部分目录
    附录 6:东影故事片汇总表(1945 年——1955 年)
    附录 7:口述历史采访列表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项目
致谢

(3)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第一章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
    第一节 延安文艺的世界译介与交流概观
        一、延安文艺作品在世界的译介情况
        二、本土作家与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
    第二节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研究概况
        一、延安作家作品在世界的研究成果
        二、海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情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延安艺术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
    第一节 延安戏剧在世界
        一、30-40年代中国戏剧的发展与变革
        二、域外作家笔下的延安戏剧
        三、杰克·贝尔登笔下的《白毛女》
        四、德克·博迪笔下的歌剧《白毛女》
        五、歌剧《白毛女》在世界
    第二节 延安电影在世界
        一、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沿革与变迁
        二、抗战电影的域外传播
        三、域外电影人在延安
        四、延安电影的发展
        五、《白毛女》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第三节 延安美术在世界
        一、中国共产党美术事业发展
        二、中国美术作品的早期域外传播
        三、抗战木刻在世界
        四、中国革命木刻对日本的影响
    第四节 延安音乐艺术在世界
        一、中国共产党音乐事业的发展
        二、《黄河大合唱》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三、延安革命歌曲在世界
        四、延安音乐思潮对日本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域外作家在延安
    第一节 书写延安的域外视点与研究现状
        一、书写延安的三个维度
        二、域外延安书写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美国作家的延安书写
        一、第一阶段:1936-1939
        二、第二阶段:1939-1949
    第三节 其他域外作家的延安文本
        一、其他域外记者的延安文本
        二、其他国际友人的延安文本
    第四节 不同时空下的域外延安书写
        一、各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域外书写
        二、延安时期前后的域外书写
    第五节 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化意蕴
        一、域外延安文本的创作背景与文化缘起
        二、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
    第一节 丁玲作品研究与译介述评
        一、丁玲的创作与本土研究述评
        二、丁玲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第二节 域外丁玲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一、真实性问题:作者与人物
        二、两极断裂论:文学创作“转向”
        三、情感研究:政治追求与爱情追求
    第三节 梅仪慈的丁玲研究
        一、“意识形态”再认识及其局限
        二、“冲击—反应”论的移植和再造
        三、“隐喻”书写:疾病与空间
    第四节 域外丁玲研究的其他可能
        一、女性文学研究与丁玲小说研究
        二、作家传记研究与丁玲的政治生涯
        三、人文心理学研究视角下的丁玲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要延安作家的域外研究
    第一节 赵树理研究在世界
        一、赵树理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二、海外赵树理研究的主要话题
        三、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中的赵树理
        四、“听觉”与“声音”媒介视野下的文学传播
        五、作为“文化自信”守护者的赵树理
    第二节 周立波研究在世界
        一、周立波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二、域外周立波研究的不同趋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
    第一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一、“回心型”文化与延安文学
        二、“情本体”与“抒情”传统
    第二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损耗”与局限
        一、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
        二、“现代性”复杂而单一的面孔
        三、文化差异与接受误区
    第三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思考与回应
        一、“政治与文学二元论”与“冲击—反应”论
        二、“想象的共同体”与“崇高”
        三、“崇高”与崇高化自我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4)用影像记录“时代的面貌” ——解放区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论 解放区电影创作规律流变与特征
第一章 解放区电影发展历史脉络
    第一节 继承苏区大众化、通俗化、宣传化的文艺方针——延安文艺座谈会前的解放区电影(1936-1942年)
        一 文艺方针与解放区文艺的现代化进程
        二 创办解放区电影的缘起
        三 陕甘宁边区抗战电影社
        四 延安电影团成立及其电影活动
    第二节 走一条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延安文艺座谈会后的解放区电影(1942-1945年)
        一 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历史语境
        二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三 延安电影团创作路向的调整
        四 记录历史的照片
    第三节 从单一走向百花齐放——全国解放胜利前的解放区电影(1945-1949年)
        一 华中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的电影摄制活动
        二 延安解放区:延安电影制片厂与西北电影工学队
        三 东北解放区:东北电影制片厂及其早期创作活动
        四 华北解放区: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电影队与北平电影制片厂
第二章 解放区电影代表作品及意识形态诉求
    第一节 《延安与八路军》:文艺的政治化实践
        一 拍摄前的生活体验和摄制提纲
        二 《延安和八路军》正式开拍
        三 《延安和八路军》第二部分战地拍摄
    第二节 《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讲话精神指引下的第一次电影实践
        一 时代主旋律“南泥湾”的拍摄前后
        二 影片的编辑构思及艺术特征
        三 解放区“有声电影”尝试
    第三节 《边区劳动英雄》:解放区最早自力拍摄的一部故事片
        一 解放区第一部故事片摄制尝试
        二 影片的摄制过程和停拍始末
第三章 延安纪录电影学派的美学特征
    第一节 鲜明的政治立场:战斗的电影美学观念
    第二节 影片的主旋律:革命英雄的诗篇
    第三节 艺术创新精神与历史使命感的统一
第四章 解放区电影文化的搭建
    第一节 解放区电影对外交流
        一 第一次国际间合作:约里斯·伊文思赠送摄影机和胶片
        二 外国人在延安的第一次拍摄活动:斯诺和邓汉姆的拍摄
        三 中苏第一次在解放区的拍摄合作:罗曼·卡尔曼在延安拍摄纪录片
        四 来自美国的帮助:美军驻延安观察组
    第二节 解放区电影放映事业
        一 延安成立电影放映队
        二 放映队纳入“延安电影团”
        三 走遍陕甘宁边区的巡回放映
    第三节 电影事业的人才培养
        一 第一期摄影训练班
        二 第二期摄影训练班
结语
附录
    一 延安电影团及摄影训练班人员情况
    二 延安电影团大事记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5)论东方电影教材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东方电影教材建设的现状
    (1)重国别电影研究,轻比较研究。
    (2)国别史研究中存在“偏向研究”。
二、东方电影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
    1. 东方电影影像文本和书面研究资料的匮乏
    2. 语言障碍导致东方电影研究裹足不前
三、东方电影教材建设的对策建议

(6)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运用史料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
    第一节 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的殖民教育
        一、殖民教育的行政机构
        二、殖民教育的基本方针
        三、殖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接收前沈阳市的教育状况
        一、学校教育破坏严重
        二、社会教育残破不堪
    第三节 国民政府接收沈阳
        一、中共政权在沈阳的建立与撤出
        二、国民政府人员抵达沈阳
        三、国民党军对沈阳的军事接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东北教育的接收政策
        一、教育部东北青年救济处的《整理意见》
        二、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的《东北教育议案》
        三、国民党辽宁省政府制定《复员准则与办法》
    第二节 沈阳市初等教育的接收
        一、国民学校接收概况
        二、对教职员以训练代甄审
    第三节 沈阳市中等教育的接收
        一、国立东北中山中学的回迁
        二、省立中学接收概况
        三、市立中学接收概况
    第四节 沈阳市高等教育的复员
        一、东北临大补习班的设立与困境
        二、国立东北大学的回迁与窘境
        三、专科以上学校师生的甄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沈阳市国民学校的重建
        一、国民党沈阳市教育局的设置
        二、市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支出
        三、划定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
        四、献校祝寿运动徒有虚名
        五、整顿私立小学与私塾
        六、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第二节 教学重建
        一、贯彻落实“戡乱”方针
        二、教科书缺乏且价格昂贵
        三、教学设备严重匮乏
    第三节 师资训练与薪俸
        一、重视师资训练
        二、教师薪俸微薄
        三、请愿罢教迭起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沈阳市中等学校的重建
        一、国民党辽宁省教育厅的设置
        二、划分学区与学校设置
        三、筹办东北大学先修班
        四、设立临时中学收容流亡青年
        五、创设市立师范学校
        六、举办暑假补习学校
        七、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第二节 学生管理与训练
        一、学生费用高昂
        二、奖助金有名无实
        三、救济学生收效甚微
        四、实施童子军训练及军事训练
        五、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补充兵源
        六、组织青年工作队为“戡乱”服务
    第三节 教学重建与师资薪俸
        一、改订教学科目
        二、教学设施匮乏
        三、教师薪俸微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概况
        一、国立东北大学
        二、国立沈阳医学院
        三、私立东北中正大学
        四、私立辽东学院
        五、私立辽宁医学院
        六、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第二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师生管理
        一、招生与就业
        二、公费及奖学金短缺
        三、教师管理办法
        四、教师薪俸低微
        五、教学设施不足
    第三节 沈阳市学生运动的浪潮
        一、“六二”罢课斗争
        二、反对冬令营的斗争
        三、迁校与反迁校斗争
        四、抗议“七五”惨案运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社会教育机构
        一、民众教育馆
        二、图书馆
        三、民众学校
        四、其他机构
    第二节 社会教育内容
        一、识字教育
        二、电化教育
        三、其他教育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选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性
        1.3.1 选题的研究方法
        1.3.2 选题的创新性
第2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铁路的论述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铁路的论述
        2.1.2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论述
    2.2 苏联无产阶级铁路管理的经验积累
        2.2.1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铁路领导权转移
        2.2.2 巩固和恢复铁路运输的措施
        2.2.3 苏联早期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2.3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作用的认识
        2.3.1 铁路能为军事服务
        2.3.2 铁路能为经济服务
        2.3.3 铁路能为社会服务
第3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与政策
    3.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
        3.1.1 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背景
        3.1.2 中国革命发展的现实背景
    3.2 中国共产党接管官僚资本的政策
        3.2.1 明确官僚资本界限,保护民族工商业
        3.2.2 保证机构完整,不轻易打乱企业原有组织
        3.2.3 稳定企业秩序,尽快恢复企业生产
        3.2.4 延续旧的制度,慎重改造企业规则
        3.2.5 稳定职工心态,妥善处置旧员工
    3.3 铁路接管的具体政策
        3.3.1 坚持党的领导,保障铁路营运
        3.3.2 原封不动,先接后管
        3.3.3 制度延续,缓步进行
        3.3.4 依靠群众,建设铁路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接收
    4.1 铁路接管的前期准备
        4.1.1 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接管对象
        4.1.2 组织准备,成立各级接管机构
        4.1.3 思想准备,强化接管干部纪律
    4.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机构接收
        4.2.1 东北地区铁路系统的组织接收
        4.2.2 大范围铁路管理局的接收
        4.2.3 铁路附属单位的接收
    4.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接收
        4.3.1 管理职员的接收
        4.3.2 技术人员的接收
        4.3.3 普通工人的接收
    4.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物资接收
        4.4.1 铁路器材的接收
        4.4.2 档案文件的接收
        4.4.3 其他物资的接收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管理
    5.1 过渡阶段的基本阐释
        5.1.1 过渡阶段管理的特点
        5.1.2 过渡阶段管理的内容
    5.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管理
        5.2.1 工人阶级的再界定
        5.2.2 铁路旧人员的管理
        5.2.3 接管人员的管理
    5.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管理
        5.3.1 职能机构的管理
        5.3.2 共产党组织管理
    5.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运营管理
        5.4.1 铁路既有线路的修复
        5.4.2 铁路运营管理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6.1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改造
        6.1.1 党组织的建立
        6.1.2 青年团的建立
        6.1.3 职工工会的建立
    6.2 中共对铁路职工的改造
        6.2.1 铁路职工的思想改造
        6.2.2 改造与生产相结合
        6.2.3 发动政治运动
    6.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制度改造
        6.3.1 推广铁路负责制
        6.3.2 改造经济制度
        6.3.3 改革行车制度
        6.3.4 管理民主化建设
第7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与特点
    7.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
        7.1.1 明确目标,以尽快恢复铁路运营为中心
        7.1.2 政策调试,以稳定政权为首要任务
        7.1.3 调查研究,以铁路发展规律为导向
        7.1.4 群众路线,以动员群众为基本力量
    7.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特点
        7.2.1 铁路接管具有跨地域性
        7.2.2 铁路接管具有复杂性
        7.2.3 铁路接管具有相对独立性
第8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评价
    8.1 圆满完成了铁路接管工作
        8.1.1 科学分析形势,适时调整策略
        8.1.2 全面系统布局,完成接管改造
        8.1.3 尊重客观规律,建设发展铁路
    8.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影响
        8.2.1 确立了中共在铁路系统的领导地位
        8.2.2 推动了铁路行业的发展
        8.2.3 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变革
        8.2.4 凸显了人民主体性
    8.3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历史局限
        8.3.1 接管实践中的行动偏差
        8.3.2 接管初期依靠工人阶级政策贯彻不彻底
        8.3.3 接管人员思想状况处理不及时
        8.3.4 铁路安全观念强调不足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着及科研情况

(8)战后南京警政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史料
    五、论文结构与创新点
第一章 南京警政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缘起时期:晚清的南京警政
        一、近代南京警政的起源
        二、端方对警政建设的推动
    第二节 发展时期:民国建立到抗战以前的南京警政
        一、北洋时期警政体系的初步建立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基本成型
    第三节 畸变时期:日伪统治下的南京警政
        一、沦陷时期的警政机构
        二、日伪政权的警察管控
第二章 战后南京警政的重建
    第一节 复员后的社会环境
        一、首都地位的回归
        二、各类社会问题凸显
    第二节 警政接收与重建
        一、警察系统接收与调整
        二、警政机构的恢复
        三、《首都警政建设四年大纲》出台与实施
第三章 南京警察的职权与人事
    第一节 职权与职级
        一、首都警察厅职权变迁
        二、警察职级、职称与标志
    第二节 人力资源分析
        一、警察的来源
        二、警察的身份结构
        三、人事关系实态分析
    第三节 人事改革新举措——南京的警员制
        一、警员的选拔与训练
        二、警长与警员的区别
第四章 南京警察的内部管理机制
    第一节 管理制度
        一、考核与奖惩
        二、警察勤务
        三、公文统计
    第二节 教育制度
        一、教育类型
        二、教育机构
        三、各项活动
    第三节 经费与庶务制度
        一、经费的拨用
        二、设施器材
    第四节 保障制度
        一、薪资待遇
        二、实物配给
        三、伤亡抚恤
第五章 南京警察与城市社会管理
    第一节 户政管理
        一、户籍调查
        二、国民身份证的颁查验
    第二节 治安管理
        一、案件办理
        二、日常治安
        三、禁政管理
    第三节 消防管理
        一、战后南京的火灾损毁
        二、警察应对机制
    第四节 交通管理
        一、交通车辆登记
        二、交通秩序整饬
    第五节 市政管理
        一、工商业监察
        二、城市卫生治理
        三、摊贩、棚户取缔
    第六节 民政职能
        一、游民、贫难民管理
        二、其他措施
第六章 警政与战后政治控制
    第一节 “戡乱”背景下的社会治安
        一、社会失序
        二、警察的“维稳”与“肇乱”
    第二节 强化警务技术
        一、警力配置
        二、警用武器及其运用
        三、警察情报网络的构建
    第三节 推行警管区制
        一、警管区制特点
        二、警管区制运作
        三、社会各界的挞伐
    第四节 警察中的多重政治因素
        一、内部力量的分化
        二、时代骤变与警察抉择
第七章 战后南京警政建设绩效及其运行困境
    第一节 警政推行之成效
        一、警政理念的实践化
        二、警政制度的法制化
        三、城市控制的深入化
        四、社会风气的向导化
    第二节 警政推行之局限
        一、警察的乱作为现象
        二、警察的贪污渎职现象
    第三节 战后南京警政的困境及调适
        一、外部环境影响
        二、内部因素制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新闻纪录电影中的新中国形象(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新闻纪录电影研究综述
        二、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视角及方法
第一章 新闻纪录电影与国家形象概述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与新中国电影方针
    第二节 新闻纪录电影发展概况与主要类型
        一、新闻纪录电影发展概况
        二、主要创作类型及特征
    第三节 新闻纪录电影与国家形象塑造
        一、国家形象概述
        二、中国国家形象的历史回顾
        三、新闻纪录电影与国家形象塑造的关系
第二章 新闻纪录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分析
    第一节 政治形象
        一、政府:新生的合法政权
        二、外交:领导人的外交风云
        三、军队:国家主权的扞卫者
    第二节 经济形象
        一、恢复时期:国民经济重振旗鼓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大改造
    第三节 社会形象
        一、城市:社会生活新风尚
        二、少数民族:民族解放与生活新气象
    第四节 人文地理形象
        一、文化:人文艺术新成就
        二、自然地理:再现大好河山
第三章 新闻纪录电影中国家形象的表现策略
    第一节 史诗叙事结构,彰显国家气派
        一、宏大主题的全景式呈现
        二、重大题材的系列影片呈现
    第二节 集体主义观念,凸显国家力量
        一、英雄人物的群体塑造
        二、民族大团结的全面展现
    第三节 “画面+解说”模式,宣传国家理念
        一、解说词的“全知全能”视角
        二、电影里的“说书人”传统
第四章 新闻纪录电影对新中国形象塑造的历史意义
    第一节 积极意义
        一、对内、对外宣传新中国形象
        二、培养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独一无二的新中国影像文献资料
    第二节 消极意义
        一、宣传意识过浓,有违真实性原则
        二、过度抄袭苏联模式,公式化、概念化、模式化
        三、行政干涉过多,政治与艺术关系失衡
        四、贬低电影艺术传统,打击创作者的艺术热情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山东“慰安妇”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目标
第一章 :“慰安妇”制度在山东的实施与运作
    第一节 日军对山东民众日常生活的破坏
        一 山东沦陷区平民的生活体验
        二 日军对女性的强奸
    第二节 “慰安妇”体制的房屋、妇女来源
        一 山东日军对房屋、土地的征占
        二 山东日军对当地妇女的强征
    第三节 山东日军慰安所概览
        一 常设慰安所
        二 临时慰安所
        三 “慰安妇”的调运
第二章 :从历史到“历史”:“慰安妇”问题的问题史
    第一节 战时“慰安妇”问题的三种语境
        一 战时日军眼中的“慰安妇”制度
        二 沦陷区中的“慰安妇”问题
        三 根据地的故事:丁玲笔下的“慰安妇”
    第二节 “慰安妇”问题的生成
        一 建国初期日本战犯审判
        二 霞村故事的讨论
        三 “慰安妇”问题的形成史
第三章 :“她”的沉默:失语者的困境
    第一节 困局:战后山东国民党对日战犯的罪行调查
        一 战后检举汉奸运动——以青岛市为例
        二 对日本战犯的调查取证
    第二节 以死自证清白?
        一 山东旧县志中的烈女书写
        二 身体与气节:山东共产党的女性节烈观
        三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民国三十三年五月敌强制征发赴阵前劳军天津妓女名单
    附录2:敌人罪行调查表
    附录3:敌人罪行调查表填表须知
    附录4:山东地区“慰安妇”受害情况一览表
致谢

四、接收伪“满映”纪实(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殖民电影到人民电影 ——“满映”与东影研究[D]. 庄君. 上海大学, 2017(06)
  • [2]接收伪“满映”纪实[J]. 宋国贤. 党员之友, 1994(12)
  • [3]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D]. 王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4]用影像记录“时代的面貌” ——解放区电影研究[D]. 谢阳.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07)
  • [5]论东方电影教材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黄献文,叶林杰. 中国大学教学, 2016(12)
  • [6]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D]. 张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7]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D]. 曲成举.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8]战后南京警政研究(1945~1949)[D]. 段锐. 南京大学, 2014(05)
  • [9]新闻纪录电影中的新中国形象(1949-1957)[D]. 韩驰.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3)
  • [10]山东“慰安妇”问题研究[D]. 王泽军.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收到假的“完整电影”纪录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