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籍,会失去读者吗?(论文文献综述)
张燕珠(CHEUNG YIN CHU)[1](2017)在《清代浙西派雅正词学理论的谱系学研究》文中提出浙西派是清词史上最大的词派,以南宋雅正思想为旗帜,掀开中国词史新的一页,标志着清代词学振兴。论文以米歇尔·福柯谱系学的研究方法,阐释浙西派雅正词学理论的主体与变体,揭示雅正思想在流派的非连续性发展的话语秩序。朱彝尊与汪森纳入南宋张炎的雅正思想,以此作为流派有力的权力来源,由骚雅的内涵改造成醇雅,经厉鹗与王昶致力改造张炎的清空为两种美学意蕴的清雅,一直从雅的内涵内化和深化骚雅与清空。在常州派崛起与形成之际,吴锡麒与郭麐寻求词学外延转换雅正论,分别引入“穷而後工”及性灵说,并先後脱变出词有二派及转换为词有四体,以自身特性作出选择,不是依据原有的雅正功能发挥其重要性,而是依据重新组合突显其效能性。总体上,浙西派领袖以旧雅正论推动新雅正论再淡化雅正论,倾力支配词坛又致力反抗被支配的势力,在相互的策略之间交错迭起,成功创造从复雅到去雅的转向。本文首章为引论。首先说明选题的依据,然後分析当前的研究状况,最後提出了全文的研究构思,指出目前浙西派中、後期词学理论研究的不足现状,突破了流派词学理论的研究被狭隘地理解为开宗祖师的研究观念。以谱系学方法阐释浙西派雅正词学理论,能较清楚显示雅正思想在不同词集和词选本断裂散布的情况,并有系统地筛选词人羣体的异质。正文着重探讨浙西派雅正词学理论的出现、形成、发展和变化,当中以词集和词选本推动其流动的雅正词学体系,从中呈现经典词选本的变化及其非连续发展的层面。全文共分五章,总的结构是总分总的结构。第一章是以朱彝尊为首的浙西派雅正思想的出现。从清初词坛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羣体意识、合刻词集、词学活动等因素,全面论述朱彝尊纳入张炎的雅正思想作为浙西派论词核心的契机,又得汪森睿智地以醇雅掩饰遗民的心态,创造性误读南宋诸贤的词作并影响当下词人的创作。第二章是浙西派雅正思想的主体。朱彝尊与汪森以张炎的雅正号召文人,颠覆词学连续性发展的一贯思路,词学由此呈现逆向发展及经典化的现象。朱、汪彻底否定《草堂诗余》的经典性地位,全力标举姜夔等人的骚雅,突显《词综》醇雅的编选特色,重塑经典唐宋词选本并成为流派的标志。朱彝尊偶然携失传数百年的《乐府补题》赴京考“鸿博”殿试,勾起文人哀怨的民族感情,内化远追南宋诸贤的风雅情操,正好展示他巧妙地运用权力的过程。第三章是浙西派雅正思想的延续。厉鹗重新汲取张炎清空思想带出当下的价值并改造为清雅,将咏物词的虚空推向顶峰,完全淡化咏物词比兴寄托的传统风格,回归纯文学的咏物技法的单一价值。查为仁与厉鹗为《絶妙好词》作笺注,既从读者的角度接受南宋周密的编选审美标准,且从再创作的角度以流派特有的审美视角作为笺注的目的,重新赋予其当下的价值与意义,重构其偶然又断裂出现的遗民心态,由此有力地将其经典化。第四章是浙西派雅正思想的顶峰。王昶将厉鹗的清雅论推向士层,演变出其以知人论世为前提的闲雅与士层清雅。王昶编辑《明词综》的目的是运用自身对词学的知识赋予明词新的定位,就是要符合流派的美学,重新赋予明词认可的词学地位。及後,王昶编选《国朝词综》及《国朝词综二集》,挑选每个时期词家的经典作品,较为有系统地编选当代词选本,贯彻《词综》的编选宗旨并欲成为典范。所指的经典大抵是要符合流派的宗旨,更多的是他自己的美学,将有关词学思想及知识渗入词选本当中,从编选家和词人羣之间标示权力关系,给予当代词选本新的历史使命。第五章是浙西派雅正思想的变体。吴锡麒与郭麐从词学外延上努力转换和淡化雅正论,分别将“穷而後工”及性灵说突现起来,从而提出词有二派及词有四体的变革,动摇了雅正论的根基由是转化和淡化雅正论。黄燮清、丁绍仪等人有意识地强化当代词选本的功能,编纂《国朝词综续编》及《国朝词综补》,形成“词综”系列,以复制的模式编辑词选本逐形成链条关系,显现词选本的异质词学功能,从共时上将流派的雅正词学理论扩散开去,从历时上将流派的雅正词学理论在断裂的词学中层层渗透下去。结语部分反思浙西派雅正思想经历了内化、改造与淡化的谱系关系,以唐宋至当代词选本为手段,达到创造经典的目的。在经典化过程中,雅正思想相互关连、加强和补充,构成了一个完整而交织的网状知识关系,进而控制文人的词学活动、范围及影响创作思想,而且通过不断地误读、修正和改造前人的雅正论,以配合时代的需要及逆向文学内在发展的规律,带出在影响的焦虑下流派得以向前推进。以谱系学方法阐释这个非连续性过程的形成、发展和变化,渐次由流派领袖的词学知识而形成的规则所建构的独特系统,转变为出现经典词学到归结为知识和权力联系的特定系统,往往是通过经典和词选本进行重新规定文人的词学活动和范围,揭示知识与权力在经典化过程中的操作方式。
赵京强[2](2020)在《孔孚山水诗新论》文中提出孔孚从1979年回归诗坛到1997年去世,演绎了一段虽不长久但精彩而完整的“山水人生”。其诗专写山水,也以此闻名,其诗论、散文、书法也都与山水紧密相关,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可谓“一枝独秀”。然而,这位独特而优秀的诗人在各种文学史着作中却声名不显,四十年来的孔孚研究成果也远不能令人满意。本文以深度挖掘孔孚山水诗被文学史忽略的巨大价值为目标,在与前人对话基础上展开创新性研究,首先对孔孚诗歌的文学史意义进行重新厘定,对孔孚研究中的诸多问题进行补充、辨正。然后用全新的“山水整体观”视角,论证孔孚各类创作与其诗歌不可分割的山水共性,研究其诗艺探索的思想流变和得失,进而揭示其可观的创作成就、可贵的试验性质及其带给诗坛的有益启示。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理由、孔孚其人、研究综述、以及其他一些相关问题的说明,主要展现问题意识,表明研究思路。核心内容是综述中的研究述评部分,对孔孚研究成果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和方向进行归纳、分析和论述,确立本文相关研究的核心价值、对话目标和创新起点。第一章是孔孚山水诗的历史溯源和时代呈现。前人研究对孔孚山水诗的源流问题多在“儒与道”的继承性上做文章,本文除了对此进行重新论证以外更注重揭示孔孚诗歌表现出的创新性。在文学史价值的确立上辨正过于简单化的“接线说”,突破“热爱祖国河山”与“附会审美性”的常规视角,指出孔孚为新诗寻找另一种出路的诗学理想以及赋予古老题材以青春活力的诗性特质。第二章就孔孚山水诗的“减法”与“隐现”问题与前人研究展开对话,做出新的探索。前人对孔孚诗歌“隐藏”、“布虚”、“减法”的论述太依赖孔孚诗论中自己的说法。本章从具体作品出发,围绕孔孚山水诗关于诗歌体裁、读者创造性、诗人游戏性的独特理念打开新的研究视角,以典型作品论证孔孚诗歌“越减越大”的美学空间、读者“寻径探幽”的审美路径和诗人“设幽布径”的隐藏原则。第三章是论述孔孚山水诗中的距离原则。孔孚在创作实践中尝试从多个角度掌控审美的“距离原则”,但纵观孔孚自己的诗论以及前人的研究,所谓的“距离”仍然仅限于“平远、高远、深远”的空间距离与“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距离,而且过多溢美之词。本章将拓展“距离原则”概念的范围,揭示“科技入诗”、“用典”等手法的时间距离本质。论述孔孚山水诗创作中表现出的对时空距离、心理距离、诗与“道”的距离、真与假的距离等问题的处理技巧,对其成败得失做出判断,最后据此探究其距离原则的标准。第四章研究孔孚山水诗的生成、修改与流变过程。孔孚笔下一首诗生成的具体过程、同一首诗版本的不断变更、十几年创作中审美追求的前后差异等都是重要研究领域。本章依托孔孚原作、现有研究成果和珍贵的透视本手稿等资料对相关问题展开新的探索,解析创作过程中的“唤情”、“语言软化”、“创象”、“意象组接”技巧,对前人的“戏景说”等进行去魅。最后阐明孔孚创作过程中比类型化更为明晰的阶段性特点,以对纵向流变的揭示突破前人类型化的横向研究。第五章是整体观的新视角。本章从孔孚诗、诗论、散文、书法显示共同的山水特质、遵循统一的创作理念入手,揭示其研究过程中的不可分割性,填补前人研究空白。先指出现有研究视角对孔孚实际创作的背离,继而从“诗者自论”的角度探究孔孚的诗与论的关系。揭示在孔孚山水创作体系中“诗和书法外显于艺”、“诗论与散文内辅于思”的深层联系,指明作整体研究的必要性——“整体观”既合于作家研究之道,以便从整体的诗性气质上解读孔孚相同艺术诉求下的不同文体形式;又合于作品研究之道,以便从相似的生成路径上探究孔孚不同文体形式下的同源山水作品。第六章是揭示孔孚创作中可贵的试验性。前人研究一直习惯于把孔孚的诗歌当作完成时来看待。本章所要揭示的是与此相反的孔孚诗歌创作中始终如一的未完成态和试验性质。这种探索性试验既表示了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诗人对命运的不屈反抗,也是他对人生经验和惯性写作的突破,以及对中国新诗走向的独特思考。这彰显了一位“归来者诗人”的勇气、活力、持久的创新精神与责任意识。本章将揭示孔孚诗歌在语言模糊性、诗歌文体拓展、建构“东方神秘主义”新秩序、探索中国新诗别样出路等方面显示出的试验性质,发掘孔孚山水诗写作的成功带给中国诗坛的启示性意义。
邱丹[3](2020)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文中提出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景观,它是新时期语境下西方文化刺激与文学审美现代性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先锋小说通过对宏大话语与叙事成规的颠覆,创造了全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手法及语言体验,为小说本体的回归创造了可能。这场带有审美哗变色彩的叙事美学变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意义非凡。而传统文学资源作为先锋小说变革的重要参照体系,其脉流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先锋叙事中,并参与着先锋话语的建构。可以说,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不仅仅有反叛,同样包蕴着继承与转化。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锋派作家的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先锋小说特质,阐明传统与传统文学相关理论,深入探究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艺术呈现,挖掘先锋与传统、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探寻中国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价值与不足。这也是新世纪对先锋小说的再思考,对先锋小说处理中西方文学资源关系的再思考,以期发掘共通性的学理性特征,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参考。首先,论文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语境,阐释西方先锋派与中国先锋派的差异,并明确中国先锋派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特质。中国先锋派文学发生在文学断裂之后,经由了从舶来到消融本土的整合,作为带有现实焦虑的形式变革,它不像西方先锋派文学那样激进、深刻,更倾向于“文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文学变革。在中国先锋小说发展的浪潮中,“先锋”的释义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对先锋作家与先锋小说进行整体剥离与指认,对于先锋小说相关问题的阐述与论证,至关重要。其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超越是通过对传统文学观念、主题话语、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多重变革实现的。由于“传统”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内部的变奏异调,就需要对“传统”“传统文学”“文学传统”等概念进行有力地阐释与辨析,并把握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等叙述内容与叙事层面所呈现的美学特征,探寻文学与现实、作家与现实、文学内容与形式、文学社会功能等方面所体现的传统文学观念,为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做好铺垫。再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转化,呈现了从不自觉借鉴到自觉汲取的发展线索。将先锋小说整体性作为考量时,不能忽略传统文学资源从“潜在”资源转向“显在”资源的原因,这是由传统文学本身、先锋文学本身、语境变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也体现先锋作家在中西方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对资源突围与认知方面所进行的调整与变化。正是由于传统文学中叙事传统在题材类型与叙事技艺上的精妙之处,抒情传统在情感抒发与诗词意象运用上的独到特色,才使得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从叙述内容到叙事方略的继承与转化成为可能。另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述内容与叙事方略等方面的择取与拓新,呈现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融合的审美特点。先锋小说在反叛传统文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学中一些经典的题材类型、文学母题、精湛的叙事手法还是有所保留、有所继承、有所转化。先锋小说呈现了对侠义公案、才子佳人、武侠江湖、历史家族等题材类型的吸纳与超越;对“命运”“神秘”“地域”等传统母题的延揽与新构;还呈现了对“故事套故事”“旧瓶新酒”“借笔墨拈出”“以虚构补充”“故事新编”等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对传奇人物、传奇情节及异端境界等传奇叙事手法的吸纳与转化。同时,由于语言的相对稳定性、文化母语的潜在记忆与惯性作用、传统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等因素,先锋小说在自然景物类词汇、意象类词汇词义、诗词歌赋、诗性语言等方面也呈现了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汲取与新变。最后,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反叛与继承的总体向度上,对先锋小说资源转化中遇到的问题与突围的策略进行了问题求解性的探索,阐明传统与先锋之间带有悖论性的复杂关系,并进一步辩诘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先锋小说的创作路径,也引发了文学创作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学资源”,如何处理多种创作资源、多种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先锋小说在创作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多种美学力量碰撞所产生的审美张力,它在对传统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体认与反思,其所生成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缺憾无疑对当下乃至未来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传统文学资源庞大、多元、驳杂,有很多“生机”可待挖掘。虽然先锋小说深受西方文学影响,但传统作为血液中不可抗拒的因子,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先锋小说的创作。反过来,丰饶的传统也在先锋小说的创造性转化中得以赓续、绵延。未来文学的方向,不仅要放眼世界,也要彰显民族文学的文化气韵,在超越中确立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唯有这样,中国文学才能在接收新知与转化传统中不断延续、不断生长。
沈望舒,少山[4](1992)在《古籍,会失去读者吗?》文中提出 价格“闭关”,艰涩“锁国” 谁都不否认,古籍出版近年来有繁荣的一面,但我们在同从事古籍出版发行工作的同志接触中,还是感到他们有一种“古籍面临‘危机’”的忧虑——出版印数相对少、读者面相对窄。老实说,导致危机的原因,除了人们的文化素质外,主要还是古籍自身的特点造成的。 一是定价过高,关闭了它与读者接近的大门。举
沈望舒,少山[5](1992)在《古籍,会失去读者吗?》文中提出 大概就是从一批批所谓属于通俗文学类或其他某些类的畅销书日益占领图书市场、众多的青年读者逐步被吸引过去之后,长期奋斗在古籍整理出版发行战线上的一些老同志愈发忧心忡忡起来。他们从来没有象今天这么强烈地感到:古籍正面临着失去读者的危机。1991年9月,中央美术学院常任侠教授在一次关
王岩[6](2012)在《论明清刊本《水浒传》中的“语—图”互文现象》文中提出明清刊本小说中充斥着大量插图,图像和语言在共享一个文本时,会产生复杂的“语—图”互文现象。语言和图像在发挥各自独特的媒介优势,相互指涉,形成互文。本文以明清刊本《水浒传》为个案,详细梳理了书中插图形态的演变,并结合文本细读,对不同的互文效果作了区分和概括。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大量学术调查基础上,运用多种方法,深入阐发语言和图像之间的互文关系,有充分的学理性。此外,论文在将语言和图像作微观比较的基础上,还将插图的演变放在宏观的文学思想史背景下考察,通过插图形态的演变透视其背后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本论文分四章展开论述:第一章先追溯了明清通俗小说插图的源头,探寻其早期形态,并从宏观视角概括了插图场景选择的基本原则,即“孕育性”和艺术氛围的完整性;第二章考察万历前中期刊刻的《水浒传》插图,概括其意会性和象征性的特点。它有两个表现,一是插图不追求对情节的准确模仿,和语言文本若即若离。二是插图分为大小两部分,大图为主,小图为辅,二者互动展现作品意蕴;第三章是重点,考察万历后期至明末刊刻的《水浒传》插图,概括其“情理性”的特点。此时插图在场景选择和画面构图上都力求开掘作品内在的“人情物理”,同语言文本走向深度互文,相互启发、兴味无穷。这体现在重构时空、选择富有意味的场景等;第四章考察明末清初至清末刊刻的《水浒传》插图,概括其清赏性和数理性特点。清赏性反映了明末清初的社会思潮的影响,数理性指的是近代以来,插图在西方科学理性精神的影响下,运用数学计算、透视法,使画面成为板滞的“几何空间”。民族审美精神和西方科技理性发生激烈冲突。按照时间顺序,明清刊本《水浒传》中的“语—图”互文经历了这三种形态,不同形态背后蕴藏的文化意义昭示我们,图像作为文学批评的一种形态,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黄文彬[7](2015)在《先秦两汉魏晋“雅”“怨”诗学之嬗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诗骚是中国古典诗学的两大源头。以《诗经》为代表,以“诗言志”为核心内涵,形成了文学史上的雅正诗学传统;以《楚辞》为代表,以“发愤抒情”为核心内涵,则形成了文学史上的怨愤诗学传统。论文的第一部分是对“雅正诗学”的释名和先秦两汉以《诗经》为代表的儒家雅正诗学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的概括。雅正诗学以“诗言志”为其核心内涵,“雅”是《诗经》的精髓和典范精神的体现,崇尚“中和”是雅正诗学的哲学内涵和审美理想。雅正诗学还与孔子论诗之“兴观群怨”说和周代的礼乐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进入汉代以后,“温柔敦厚”说的出现标志着雅正诗学之独立,在《毛诗序》的影响下雅正诗学则形成了言“美刺讽谕”之志的政教文学观,将个人之写作“公共化”。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先秦两汉以《楚辞》为代表的怨愤诗学传统之形成及其内涵。忠君爱国是怨愤诗学的思想根源,独立不迁的高尚人格是怨愤诗学的人格根源,怨愤诗学传统之特质的形成与楚文化的涵养亦有密切关系。“发愤抒情”是怨愤诗学的核心内涵,“贤人失志”与怨愤之事是怨愤诗学的主题和表现内容,注重“私人化”情感的表达则是怨愤诗学最重要的特征。王逸在注释《楚辞》时还提出了“上以讽谏,下以自慰”的说法,力图在“志”、“情”之间寻求平衡。第三部分主要探讨“志”与“情”即雅正诗学与怨愤诗学在两汉时期之嬗变。两汉的雅正诗学是以“讽谏”为宗旨,服务于政教的“言志”诗学。讽谏一直是汉大赋所寄寓之“志”。尽管赋中关注之“事”有所不同,不断变化,从“奢俭”之论到“折以今之法度”,再到“折之以王道”,同时伴随着“义正事实”和“讽谏征实”等对“事”之要求的出现。但以“事”言“志”的目的没有改变,都是希望通过赋的写作实现讽谏之初衷,达到讽谏的效果。两汉的怨愤诗学则是“抒情”与“自慰”相结合,是文士们用以“抒情慰志”的心灵诗学。而从言志赋开始,“志”的内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如果说大赋之“志”是寄寓“讽谏”的政教之“志”的话,那么到了言志赋中,政教之“志”则开始逐渐转变为文士的个人之“志”。由“慰志”到“显志”,“言志”与“抒情”传统开始结合。第四部分主要论述在“士人的自觉”、“人的觉醒”的基础上,汉末至魏晋诗歌中“志”、“情”的融合。四言诗由“匡谏之义,继轨周人”到“叛散五经,灭弃风雅”,乐府诗歌则“感於哀乐,缘事而发”,《古诗十九首》注重对个人世俗真情的表达,至建安文士则在汉末文人“叛散五经,灭弃风雅”和追求世俗之真性情的基础上,又拾起了雅正诗学“言天下之事”的传统,从“雅”至“怨”再到“雅怨”结合,将“情”“志”结合在一起。可以说,建安文士在“时代哀情”笼罩下进发出来的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是以真情为基础,由雅正诗学的政教之“志”向文士之“志”转变,“志”、“情”结合的表现,其标志便是曹植的“情兼雅怨”。由于“志”、“情”之融合,至陆机终于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最后的结语略叙诗骚传统的形成。要而言之,本论文力图将“言志”的雅正诗学和“抒情”的怨愤诗学在汉魏晋时期之嬗变梳理清楚,并揭示以“情”为基础的“雅”“怨”诗学“志”、“情”之融合,及诗骚传统之形成。
夏剑钦[8](1998)在《找准位置 形成特色》文中认为 在强手如林的激烈竞争中,出版社如何立于不败之地,并不断增强自己的整体实力,发展自己的事业呢?我们认为很关键的一条,是要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市场竞争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形成自己的特色,塑造出版社的个性。即以特色取胜,应是出版社发展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专业古籍出版社的岳
徐丽蓉[9](2008)在《以人为本 彰显服务——人本服务理念在专业图书馆中的体现》文中认为以前沿工作的深切体验,阐述如何将以人为本服务理念体现在专业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从管理理念、读者需求、服务模式、文献品牌、服务品牌等方面,对专业图书馆实施人本服务进行探讨。
刘涛[10](2019)在《论中国当代新诗的形式美》文中指出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有着“文学中的文学”的美誉。我国有着光辉灿烂的诗歌传统,诗歌形式的演变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发展的一条重要脉络,诗歌形式的演变与革新体现出中华民族不同时期的时代风尚和审美追求。正如王国维所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再到现代新诗和当代新诗,不同时代产生了具有独特形式和形式美的诗歌。从形式方面来研究中国当代新诗,不仅可以丰富新诗形式美理论体系的建设,而且可以给当下的诗歌创作带来启示。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分为四章)、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论述选题的理由、意义和研究现状,分析当代诗歌创作的问题和新诗形式美理论建设的不足,探讨本论题的可行性与迫切性,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追溯“形式”一词的源头,对文学形式进行界定。从时代发展与社会沿革、生产方式与传播途径、语言秩序与文字特点、审美风尚与地域特色等角度探究影响诗歌形式的因素。提出诗歌形式成美的主要机制在于形式组合规律和读者的审美参与的观点。辨析诗歌形式、内容和诗意的关系,指出形式可以使文字成为诗歌,是诗歌作为一种独特文学体裁的基础。内容可以让诗歌形式的树枝上萌发绿叶,散发出生命的气息。诗意是诗歌展现出的广阔诗性场域,形式和内容的胚胎只有熔铸在诗意的炼炉里,才能促使优秀诗篇的诞生。第二章侧重对中国当代新诗形式美理论的探究,梳理中国当代新诗形式美理论的探索历程,总结其探索特点,主要表现为:“波浪线”式的探索历程、诗人由“参与者”到“旁观者”的身份转变、由“文化现象”过渡到“诗歌事件”。肯定前人对新诗形式的关注、讨论与研究,对各种理论的合理内核进行分析,同时也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对中国当代新诗形式美的创作实践进行讨论,以具体作品为例,肯定中国当代新诗在语言、修辞、形式排列、韵律等方面的形式开拓。指出中国当代新诗在音乐美、凝练美、雅致美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并从“五四”以来对“白话”的片面追求、推重,诗人对诗歌的理解肤浅,诗人不肯用功、缺乏追求、将写诗看得太简单等角度分析造成这些缺陷的原因。第四章主要探究建构中国当代新诗形式美的途径。从当下诗歌现场出发,分析当代诗坛的幻象和诗歌错位的现象,通过与“中国诗词大会”等古诗词节目引发的大众读诗、学诗热潮进行比较,分析当代新诗受到冷落的原因。从文学性的回归、加强对传统诗词和民歌的学习、诗人形式素养的养成等方面寻求新诗回归的方案。从诗歌语言的锤炼、韵律的建构、合理的形式排列和视觉形式美的凸显、修辞手法的运用等角度探究新诗形式美建构的方向,为当下的新诗写作提供一定的参考。结语部分总结本论文的主要内容,说明建构中国当代新诗形式美的困难与艰辛,表明态度和立场,并指出本论文的意义和不足。
二、古籍,会失去读者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籍,会失去读者吗?(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浙西派雅正词学理论的谱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浙西派雅正词学的研究状况 |
一、选题的绿起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三、论文的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及意义 |
第一章 浙西派雅正观念的出现 |
第一节 清初词坛与朱彝尊雅正思想的出现 |
一、清初词坛概观 |
二、对婉约词风的接受 |
三、对南宋慢词的建构 |
四、对咏物词的钻研 |
五、曹溶和朱彝尊的崇雅斥俗 |
第二节 清初词坛合刻词集与《浙西六家词》的新变 |
一、合刻词集概观 |
二、浙西六家推广《山中白云词》的现实意义 |
三、《浙西六家词》选词情况 |
四、《浙西六家词》影响词学活动 |
第三节 张炎雅正思想与朱彝尊和汪森的醇雅 |
一、朱彝尊和张炎的镜像重合 |
二、张炎雅正词学思想的本质 |
三、朱彝尊和汪森内化张炎的雅正思想 |
四、朱彝尊以雅正号召词人羣体 |
第二章 浙西派雅正词学理论的主体 |
第一节《草堂诗余》与俗词的中断 |
一、《草堂诗余》在明代的传播与接受 |
二、朱彝尊和汪森贬斥《草堂诗余》 |
三、对《草堂诗余》被否定的看法 |
第二节 《词综》与雅正的重现 |
一、《词综》概述 |
二、《词综》考证文献的编纂过程 |
三、《词综》选录雅词的情况 |
四、《词综》的意义和地位 |
第三节 《乐府补题》的再现与经典化 |
一、《乐府补题》概述 |
二、朱彝尊重推《乐府补题》的现实意义 |
三、文人唱和《乐府补题》的盛况 |
第三章 浙西派雅正词学理论的延续 |
第一节 厉鹗清雅论的创造 |
一、清雅论对雅正论的改造 |
二、以《论词绝句》实践清雅论 |
第二节 《绝妙好词》的重塑与经典化 |
一、《绝妙好词》概述 |
二、《绝妙好词》多次刊刻概观 |
三、《绝妙好词笺》重构雅正论 |
四、文人续编《绝妙好词笺》 |
第四章 浙西派雅正词学理论的高峰 |
第一节 王昶士层清雅论的推演 |
一、以知人论世为前提的雅正论 |
二、闲雅论对雅正论的深化 |
三、士层清雅论对雅正论的推崇 |
第二节 《明词综》的流变与经典化 |
一、《明词综》重编的原因及经过 |
二、《明词综》选词情况 |
三、对《明词综》的评价 |
第三节 《国朝词综》和《国朝词综二集》与雅正论的延续 |
一、《国朝词综》和《国朝词综二集》概述 |
二、《国朝词综》和《国朝词综二集》选词情况 |
三、对《国朝词综》和《国朝词综二集》的评价 |
第五章 浙西派雅正词学理论的变体 |
第一节 吴锡麒词有二派的变革 |
一、对雅正论的修正 |
二、对雅正论的转化 |
第二节 郭麐词有四体的改造 |
一、性灵说对雅正论的淡化 |
二、性情、才学和词风的互补 |
三、词有四体的修正 |
四、对清人词作的评论 |
第三节 《国朝词综续编》和《国朝词综补》与雅正论的变化 |
一、《国朝词综续编》和《国朝词综补》概述 |
二、《国朝词综续编》和《国朝词综补》选词情况 |
三、对《国朝词综续编》和《国朝词综补》的评价 |
结语: 文学经典化现象及其发展的谱系性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孔孚山水诗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理由 |
二、孔孚其人 |
三、研究综述 |
四、本文其他有关问题 |
第一章 历史溯源与时代呈现 |
一、“源与流”的辨正 |
二、“失重期”的选择 |
三、孔孚留给诗坛的“财富” |
第二章 孔孚山水诗的“减法”与“隐现”新探 |
一、诗是骨感的文体 |
二、捕捉诗美,读者的乐趣 |
三、象现求隐,诗人的游戏 |
四:孔孚的加减辩证 |
五、《峨眉山月》的真美之境 |
六、减隐的极限 |
第三章 孔孚山水诗中的距离原则 |
一、时间距离与空间距离 |
二、诗与“道” |
三、心灵距离 |
四、诗是造假的艺术 |
五、距离的标准 |
第四章 孔孚山水诗的生成、修改与流变 |
一、“看山” |
二、山水诗的“创作层” |
三、透视本的秘密——孔孚诗的删改 |
四、孔孚诗歌创作流变 |
第五章 孔孚山水艺术整体观 |
一、错位的批评 |
二、理论自觉的诗人与身为诗人的论者 |
三、升华的艺:孔孚的诗与书 |
四、渊默的道:孔孚的论与文 |
五、山水艺术整体观 |
第六章 孔孚山水创作的试验性 |
一、东方神秘主义新秩序 |
二、作为诗语策略的模糊 |
三、文体试验:触壁 |
四、丝人茧行 |
后记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求索 |
1.2.1 先锋小说研究综述 |
1.2.2 论文相关问题探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1.4 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
第2章 中西视域:“先锋”“先锋派”及“中国先锋小说”的理论阐释 |
2.1 概念与内涵:“先锋”“先锋派”的理论界定 |
2.1.1 多义与复杂:先锋词义的历时演绎 |
2.1.2 激进与叛逆:先锋派的现代主义本质 |
2.1.3 断裂与有限:文学本体意义上的中国先锋派 |
2.2 转化与消融: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生成、发展及特质 |
2.2.1 语境与场域:中国先锋文学发生的历史契机 |
2.2.2 潮流与动向:中国先锋文学发展的动态建构 |
2.2.3 有限的创新:中国先锋文学的特质 |
2.3 含混与剥离:中国先锋小说的整体指认 |
2.3.1 先锋小说的释义:从形式先锋到精神先锋的历史迁移 |
2.3.2 先锋作家的指认:不断扩容的先锋群体 |
2.3.3 先锋小说的划定:思想突围与形式实验 |
第3章 反叛与超越: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多重变革 |
3.1 传统的认知:“传统”相关命题的理论阐释与辨析 |
3.1.1 传统:“一条世代相传的事物之变体链” |
3.1.2 传统文学: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 |
3.1.3 传统文学观念:传统文学的理性现实与社会功能 |
3.2 精神诉求: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反叛 |
3.2.1 理性与非理性:拒绝宏大的非理性叙事 |
3.2.2 真实与虚构:拆解经验现实的心灵真实 |
3.2.3 反叛与逃离:规避意识形态话语的个性化叙述 |
3.3 主题变革: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主题的现代阐释 |
3.3.1 放逐与归宿:逃离“父法”的精神流放与还乡 |
3.3.2 欲望与死亡:探究人性深处的罪恶与肮脏 |
3.3.3 苦难与存在:勘探生命存在的苦难与缺失 |
3.4 叙事策略:先锋小说对传统叙事成规的颠覆 |
3.4.1 故事“似真性”的打破与故事的感觉化 |
3.4.2 形象“社会性”的脱离与形象的符号化 |
3.4.3 时间“线性”的断裂与时间的敞开 |
第4章 困境与转机:先锋与传统融合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原因 |
4.1 传统本身:传统文学强大的生命力 |
4.1.1 叙事传统:丰富的题材类型与多样化的叙事技巧 |
4.1.2 抒情传统:抒情言志与意蕴深厚的诗词意象 |
4.2 先锋本身:形式实验的创作困境 |
4.2.1 叙事限度:有限意义的形式探索 |
4.2.2 自我重复:超越自身的艰难跋涉 |
4.2.3 晦涩难懂:审美大众的接受阻隔 |
4.3 外在语境:语境变化下先锋作家的写作焦虑 |
4.3.1 语境变更:先锋小说的边缘化境遇 |
4.3.2 心态调整:先锋作家创作心态的转换 |
第5章 继承与转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题材与母题的借鉴与革新 |
5.1 题材的碰撞:对传统文学题材类型的吸纳与新解 |
5.1.1 侠义公案题材的承继与突破 |
5.1.2 才子佳人题材的汲取与化用 |
5.1.3 武侠题材的整合与改造 |
5.1.4 家族题材的借鉴与更新 |
5.1.5 历史题材的吸收与转化 |
5.2 主题的遇合:对传统文学母题的延揽与升华 |
5.2.1 宿命循环构成的命运魅惑 |
5.2.2 荒诞悬疑促成的神秘世界 |
5.2.3 地域色彩透露的乡土情怀 |
第6章 择取与拓新: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改造 |
6.1 故事:对传统文学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 |
6.1.1 故事讲述:“故事套故事”与“旧瓶新酒” |
6.1.2 故事新编:“借笔墨拈出”与“以虚构补充” |
6.1.3 故事寓意:“故事新编”的延承与新义生成 |
6.2 传奇:对传奇叙事传统的选取与新构 |
6.2.1 传奇文体:“传奇”传统及其后世影响 |
6.2.2 传奇人物:人物形象的增魅书写 |
6.2.3 文奇则传:传奇情节的拓新处理 |
6.2.4 异端境界:超现实世界的传奇建构 |
6.3 语言:对传统文学语言的运用与变异 |
6.3.1 语言资源:传统文学语言革新及其审美特点 |
6.3.2 词语运用:景物词汇与情境题蕴的呼应 |
6.3.3 语义变化:经典意象的复制与新变 |
6.3.4 语言风格:诗词歌赋与抒情语言 |
第7章 悖论与思辩:先锋小说资源转化过程中的问题性求解 |
7.1 先锋与传统:先锋与传统之间悖论式的辩诘关系 |
7.1.1 割裂与依赖:反叛传统与传统的惯性制约 |
7.1.2 变动与迁移:相互背离与相互转化的美学足迹 |
7.1.3 沉潜与显现:传统在文学创作中的呈现形态 |
7.2 反叛与继承:先锋小说资源转化的审美突围 |
7.2.1 西方资源与中国传统资源的汲取调整 |
7.2.2 现代形式与中国经验的有机结合 |
7.2.3 反叛超越与继承转化的共时性存在 |
7.3 审慎与沉思:现AI写作作与多重资源的并存互补 |
7.3.1 面向“现在”与“未来”的传统考量 |
7.3.2 文学多种创作手法融合的美学张力 |
7.3.3 中西多种资源相互碰撞的持久力量 |
第8章 体认与反思: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意义及思考 |
8.1 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当代文学的世界交流 |
8.1.1 经验情感与本土记忆的无限延伸 |
8.1.2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寻找建立 |
8.1.3 多元文化生态领地的建构与传播 |
8.2 文学价值:文学多重审美表现领域的开拓与探索 |
8.2.1 先锋书写与古典文学融汇的“审美向度” |
8.2.2 历史意识与现实体验重叠的“历史向度” |
8.2.3 本土意识与地域情结交融的“民族向度” |
8.3 审美缺憾:反叛与继承传统文学中存在的不足 |
8.3.1 “影响的焦虑”之下“精神深度”的漂浮 |
8.3.2 “同质化”创作下“创意精神”的失度 |
8.3.3 “传统资源”转化下“纵深探索”的缺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论明清刊本《水浒传》中的“语—图”互文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小说插图史溯源与插图场景的选择 |
第一节 明清通俗小说插图溯源 |
一、变相 |
二、话本插图 |
三、《说唱词话》插图 |
第二节 插图场景选择的基本原则 |
一、“孕育性” |
二、艺术氛围的完整性 |
第二章 意会性和象征性:万历前中期《水浒传》插图考察 |
第一节 意会性 |
第二节 象征性 |
第三节 象征性加意会性 |
第三章 “情理性”:万历后期至明末《水浒传》插图考察 |
第一节 审美体验的“回响”——以“时迁盗甲”插图为例 |
一、语言文本分析:“听”与“看”的艺术世界 |
二、语图互文之效应:审美体验的“回响” |
第二节 重构时空 呈现“情理” |
一、将同一时间中不同空间的场景融合在一起 |
二、将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中的场景融合在一起 |
第三节 对富有意味的场景的选择 |
一、插图对语言文本的创造性“误读” |
二、插图提示作品“大关节”之所在 |
第四节 深层原因探析 |
第四章 清赏性与数理性:明末清初至清末《水浒传》插图考察 |
第一节 清赏性 |
一、陈洪绶及其《水浒叶子》 |
二、明末清初小说插图清赏性原因探析 |
三、在复制中走向通俗:清代《水浒传》人物绣像插图发展简述 |
第二节 数理性 |
一、清末和明末《水浒传》情节插图之比较 |
(一) 时空单一化 |
(二) 焦点透视法的运用 |
二、插图背后中西方艺术精神之冲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先秦两汉魏晋“雅”“怨”诗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先秦两汉以《诗经》为代表的儒家雅正诗学传统 |
(一) 儒家雅正诗学传统的形成及其核心内涵 |
1. 雅正诗学释名 |
2. “诗言志”:雅正诗学开始形成的标志和核心 |
3. 中和:雅正诗学的哲学内涵和审美理想 |
(二) “兴观群怨”与雅正诗学 |
1、诗可以兴 |
2、诗可以观 |
3、诗可以群 |
4、诗可以怨 |
(三) 礼乐文化与雅正诗学 |
1.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
2. 礼与雅正诗学:“由礼则雅” |
3. 乐与雅正诗学:“志意得广”与“尽美尽善” |
4. “反情以和其志”——“志”、“情”关系的第一次探讨 |
5. 礼乐与雅正诗学:“五至” |
(四) 雅正诗学的新发展 |
1. “温柔敦厚”说与雅正诗学之独立 |
2. 《毛诗序》与雅正诗学的新发展:政教化、公共化 |
二、先秦两汉以《楚辞》为代表的怨愤诗学传统 |
(一) 以《楚辞》为代表的怨愤诗学传统之形成 |
1. 忠君爱国:怨愤诗学的思想根源 |
2. 独立不迁的高尚人格:怨愤诗学的人格根源 |
3. 楚文化与怨愤诗学的文化渊源 |
(二) 怨愤诗学之内涵与主题 |
1. “发愤抒情”:怨愤诗学的核心内涵 |
2. “贤人失志”与怨愤之“事”:私人化情感的表达 |
3. “上以讽谏,下以自慰”的模式:“志”与“情”的平衡 |
三、“志”与“情”在两汉时期之嬗变 |
(一) “志”的嬗变与“事”的转变 |
1. 讽谏:汉代文士政治活动的中心与汉大赋的主题 |
2. “志”与“事”的矛盾和协调 |
3. 由“奢俭”、“法度”到“王道” |
(二) “情”的嬗变与由“情”及“志”——“情”、“志”以骚、赋为载体的双向互动 |
1. 以骚抒情与自我慰藉 |
2. 纪行以抒情:事、景、情的渐融 |
3. “慰志”与“显志”:“志”变“情”显 |
4. 小结:“志”之变化与“抒情、自慰” |
四、“志”“情”融合 |
(一) “觉醒”与“自觉” |
1. “天下”精神的重新觉醒 |
2. 士人之“自觉” |
(二) 诗歌由“志”及“情”的转变脉络:言志—感物—感事—缘情 |
1. 感於哀乐,缘事而发 |
2. “事”的再次转变:由“天子生活、国家大事”到“个人功业、社会疾苦” |
(三) “感事”、“抒情”、“见志”与个人“真”志情的表达 |
1. 东汉文人诗:“感事”、“抒情”与“见志” |
2. 由“匡谏之义,继轨周人”到“叛散五经,灭弃风雅” |
3. 《古诗十九首》:个人“真”志情的表达和景事情的融合 |
(四) 从“情兼雅怨”到“诗缘情”:“志”“情”融合的完成 |
1. “情”的突出与丰富和“文士之志”的确立 |
2. “情兼雅怨”:“志”、“情”的真正融合 |
3. 从“情兼雅怨”到“诗缘情” |
4. 小结:“公共化”与“私人化”的交流与互渗 |
结语 诗骚传统的形成 |
主要引用书目与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以人为本 彰显服务——人本服务理念在专业图书馆中的体现(论文提纲范文)
1 人本服务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2 人本服务带来专业图书馆的服务变化 |
2.1 管理理念的变化 |
2.2 读者需求的变化 |
2.3 服务模式的变化 |
2.3.1 不断挖掘和丰富文献资源, 以特色吸引读者 |
2.3.2 调整阅览结构, 弥补图书馆硬件设施的不足 |
2.3.3 调整书库藏书结构 |
2.3.4 营造人性化的借阅环境 |
2.3.5 调整阅览室开放时间 |
2.3.6 想方设法满足读者需求 |
2.4 馆员精神面貌的变化 |
3 以创新管理来完善专业图书馆的人本服务 |
3.1 用学科馆员的素质标准要求馆员 |
3.2 定期进行业务考核, 形成激励机制 |
3.3 馆员培训 |
3.4 读者培训 |
3.5 实现开架阅览的最大化 |
(10)论中国当代新诗的形式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诗歌形式成因和形式之辨 |
第一节 形式成因与形式美的建构 |
第二节 诗歌的灵与肉:诗艺与诗意 |
第二章 中国当代新诗形式美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新诗形式美理论的探索过程和特点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新诗形式美理论的成绩和不足 |
第三章 中国当代新诗形式美的创作实践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新诗形式美的开拓与创作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新诗形式美的缺失及原因 |
第四章 中国当代新诗形式美的诗体建构 |
第一节 新诗的幻象、错位与回归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新诗形式美的建构方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古籍,会失去读者吗?(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浙西派雅正词学理论的谱系学研究[D]. 张燕珠(CHEUNG YIN CHU).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2]孔孚山水诗新论[D]. 赵京强.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3]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D]. 邱丹. 辽宁大学, 2020(01)
- [4]古籍,会失去读者吗?[J]. 沈望舒,少山. 了望周刊, 1992(02)
- [5]古籍,会失去读者吗?[J]. 沈望舒,少山. 了望周刊, 1992(01)
- [6]论明清刊本《水浒传》中的“语—图”互文现象[D]. 王岩.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3)
- [7]先秦两汉魏晋“雅”“怨”诗学之嬗变[D]. 黄文彬.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5)
- [8]找准位置 形成特色[J]. 夏剑钦. 出版广角, 1998(03)
- [9]以人为本 彰显服务——人本服务理念在专业图书馆中的体现[J]. 徐丽蓉. 图书情报工作, 2008(S1)
- [10]论中国当代新诗的形式美[D]. 刘涛.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