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和抗肿瘤免疫

白细胞介素和抗肿瘤免疫

一、白细胞介素与抗肿瘤免疫(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1](2020)在《肿瘤免疫治疗医学论文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随着社会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国内外日益注重防御和治疗各类疾病,医学相关的热词层出不穷。其中,肿瘤学和免疫学相互交叉、互相渗透,两者融合而成的“肿瘤免疫学”逐渐成为医学界的研究热点。由于肿瘤免疫学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其理论和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肿瘤免疫学正处于发展阶段,急需注入更加新鲜的血液,借鉴和引进相关先进理论和前沿技术的需求随之增加。译介国外优秀医学论文有助于中西医疗人员相互交流宝贵经验,也有助于国内医疗人员学习先进的理念和医疗手段。因此,医学论文的翻译极具实用价值。本文将运用目的论,通过对翻译实践进行提炼、归纳和总结,探讨和选取适合医学论文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使得译本兼具专业性和可读性,理论性和实用性,从而达到翻译医学论文的目的。同时,译者通过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确保译文忠实原文、读者接受译文,即达到忠实原则和连贯原则。因而,该翻译实践从目的论三大原则(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出发,选取恰当的翻译方法,重点探讨医学类文本词汇和句法的翻译技巧。译者努力实现译文忠实、流畅,传达原义,避免疑惑,最终使得译本与文本功能相当、作用相当。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章为任务描述,对本次翻译项任务的来源、内容及要求进行了简单概述;第二章为过程描述,介绍了本次翻译的译前准备与计划,后续修改校对等;第三章为本次报告的理论支撑,详细介绍了目的论及其指导下医学论文翻译的研究现状;第四章分析项目文本特点和翻译技巧,译者从词汇特征和句法特征两个方面对文本特征进行分析;在目的论基础上,采取增译法、省译法、拆译法、词性转换法、语态转换法和主语转换法,对文本具体内容进行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的提炼、归纳、总结;第五章是实践总结,对整个翻译过程以及此次翻译实践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对未来类似医学文本的翻译提出译者的建议。

郑义[2](2019)在《东方栓孔菌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解析与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提出多糖为大型真菌的主要活性成分,因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而被广泛关注。东方栓孔菌作为传统中药材,主治肺炎、咳嗽痰喘、肺结核、支气管炎等多种肺部疾病,目前有关东方栓孔菌多糖的研究鲜有报道。本论文从提取工艺、分离纯化、理化性质、结构表征、抗氧化、免疫调节、抗炎和抗肿瘤活性等方面,深入研究了东方栓孔菌多糖。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东方栓孔菌多糖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和超声-微波辅助提取工艺。超声辅助提取东方栓孔菌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30 mL/g,超声功率110 W,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42 min,在此条件下多糖得为7.49±0.14%(n=3)。超声-微波辅助提取东方栓孔菌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28 mL/g,超声功率114 W,提取时间11 min,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7.52±0.12%(n=3)。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超声-微波辅助提取法用时最短,得率最高,更适用于东方栓孔菌多糖的提取。通过DEAE-纤维素和Sephadex G-100色谱纯化东方栓孔菌粗多糖,得到了一个主要的纯化组分,命名为TOP-2。理化性质与红外光谱分析表明TOP-2为含有硫酸基的酸性多糖;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测得TOP-2相对分子质量为6.3×104;GC-MS法测得TOP-2由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1:3.45:5.77:5.79;刚果红试验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TOP-2具有三股螺旋构象。理化性质及结构分析提示TOP-2可能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以清除1,1-二苯基-2-苦基肼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能力、还原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和螯合铁离子能力为指标,评价了TOP-2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评价了TOP-2的保肝作用。结果表明,TOP-2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TOP-2能降低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拮抗酒精所致小鼠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的下降,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结果提示TOP-2可能是通过提高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抑制TNF-α和IL-1β等促炎因子表达、直接清除自由基和螯合金属离子等途径发挥其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构建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模型评价了TOP-2对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TOP-2能够恢复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的脾脏、胸腺、心脏、肝脏和肾脏等脏器系数,改善免疫抑制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激活巨噬细胞NO的释放,增加T、B淋巴细胞增殖,增强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的毒性作用,恢复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和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水平,提高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SOD、CAT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TOP-2通过免疫调节和抗氧化活性发挥其对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的保护作用。评价了TOP-2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与免疫调节活性。TOP-2对Lewis肺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能够恢复Lewis肺癌小鼠体重、脾脏系数和胸腺系数,活化Lewis肺癌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刺激脾淋巴细胞增殖,提高细胞因子IL-2、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和TNF-α表达水平,通过与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结合,激活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信号通路。TOP-2通过免疫调节活性发挥其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抗肿瘤作用。构建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致肺损伤小鼠模型,采用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和生化分析方法,评价了TOP-2对PM2.5致肺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TOP-2能够减轻PM2.5致肺损伤小鼠的肺水肿程度,缓解肺损伤小鼠炎性损伤,减少中性粒细胞募集,缓解PM2.5对巨噬细胞的毒效应,维持肺泡毛细血管膜完整性,减少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和酸性鞘磷脂酶(acid sphingomyelinase,ASM)渗漏,抑制TNF-α、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释放,缓解PM2.5致肺损伤小鼠的氧化应激,提高肺组织SOD、CAT和GSH-Px活性,降低MDA、蛋白质羰基(protein carbonyl group,PCG)和8-羟基-2’-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含量,增加肺组织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和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蛋白的表达,抑制NLR家族蛋白3(NLR family pyrin domain-containing 3,NLRP3)炎症小体活化。TOP-2通过抗氧化和抗炎活性发挥其对PM2.5致肺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与激活Nrf2/HO-1通路和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相关。该论文有图60幅,表29个,参考文献398篇。

石立彦[3](2020)在《细胞因子IL-33联合免疫检查点分子单克隆抗体介导抗肿瘤免疫应答效应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对于恶性肿瘤,人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寻求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肿瘤免疫疗法应运而生,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最终控制肿瘤进展甚至消除肿瘤。肿瘤微环境是由基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细胞外基质(ECM)以及一系列可溶性因子组成。肿瘤细胞与肿瘤微环境相互作用,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和发展。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调节性T细胞(Tregs)等则是肿瘤微环境中直接参与促进肿瘤进展的重要免疫抑制性细胞。肿瘤免疫疗法包括免疫检查点抗体阻断疗法、肿瘤疫苗、过继性细胞治疗等,其中,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通过阻断以CTLA-4和PD-1作为典型代表的负性免疫检查点分子与其相应配体的结合,从而恢复T细胞免疫活性,恢复机体的免疫监视,维持免疫稳态。CTLA-4主要在T淋巴细胞活化后诱导性表达,结构上与CD28分子高度同源,CTLA-4竞争性结合抗原提呈细胞上的B7配体(CD80和CD86),抑制T细胞活化信号转导。CTLA-4往往高表达于肿瘤浸润性Tregs细胞,通过抗CTLA-4 mAb(单克隆抗体)治疗,使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通过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选择性清除肿瘤内Tregs细胞,同时增强CD4+Th1型细胞效应功能,最终发挥抗肿瘤作用。PD-1主要表达在活化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以及自然杀伤(NK)细胞等细胞表面,通过阻断PD-1/PD-L1(PD-1的配体)信号通路,逆转耗竭样肿瘤浸润CD8+T细胞的效应功能,从而恢复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已有多项临床前试验和临床试验表明,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可以广泛用于多种晚期肿瘤包括黑色素瘤、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瘤等的治疗,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然而,免疫检查点阻断剂的反应率仍然有限,许多患者对治疗无反应或者是产生耐药性,这也提示将传统/新型治疗,如化疗、放射、表观遗传调节剂、小分子靶向治疗或其他疗法,与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相结合,来增加全身抗肿瘤免疫应答,减少免疫相关的不良事件(irAE),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细胞因子IL-33是IL-1超家族成员,在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呈组成性表达,通过与其受体ST2结合,最终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IL-33既能参与Th2型炎症免疫应答,还与Th1型抗肿瘤免疫应答密切相关。IL-33/ST2通路可以通过增加肿瘤浸润性CD8+T细胞和NK细胞的数量,以及IFN-γ和穿孔素等效应分子的分泌,从而抑制B16黑色素瘤和Lewis肺癌小鼠模型中肿瘤的生长和转移。T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浸润和功能决定了机体肿瘤免疫应答的结果。机体内发挥抗肿瘤效应功能的一般都是终末分化的效应T细胞,难以在体内长期存活,而记忆性T细胞则对免疫记忆的长期维持和肿瘤免疫应答至关重要。在肿瘤微环境中,记忆性T细胞的浸润是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记忆性T细胞亚群包括中央型记忆T细胞(CD44+CD62L+TCM)、效应型记忆T细胞(CD44+CD62L-TEM)以及组织原位记忆T细胞(CD103+TRM),它们有助于免疫监视,并在继发感染和/或长期感染时更好地控制持续性感染。有研究表明,肿瘤浸润CD103+CD8+T细胞数量与肺癌、卵巢癌、黑色素瘤等肿瘤患者良好的预后成显着正相关。TGF-β、TNF-α和IL-33可上调CD103在CD8+T细胞上的表达,IL-33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 CD4+Foxp3+Tregs细胞的增殖,已有研究表明,CTLA-4在调节性T细胞上组成性表达,因此,本课题旨在揭示IL-33/ST2途径在免疫检查点分子CTLA-4、PD-1抗体阻断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建立IL-33联合免疫检查点抗体治疗的肿瘤免疫治疗新模式及其机制,以期为临床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第一部分:细胞因子IL-33联合免疫检查点分子CTLA-4抗体阻断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效应和机制研究[目的]在小鼠黑色素瘤荷瘤模型中,探讨细胞因子IL-33联合免疫检查点分子CTLA-4抗体阻断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效应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1、将WT小鼠随机分组,分别于腹部右侧皮下接种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或B16-IL-33,2×105 cell/50μl/mouse,构建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从接种部位出现肉眼可见肿瘤(即肿瘤细胞接种第6天)开始进行免疫检查点抗体治疗,于肿瘤接种部位的对侧腹腔注射IgG对照抗体或Anti-mouse CTLA-4 antibody 200μg/100μl/次,每4天治疗一次,共治疗4次。同时,从肿瘤接种当天起,每2天记录小鼠肿瘤大小以及小鼠生存情况,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和小鼠生存曲线。2、在肿瘤细胞接种第10天(即抗体二次治疗后当天)和第18天(即抗体四次治疗后当天),分别留取4组小鼠的肿瘤,通过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分析不同治疗时间点肿瘤组织中效应分子IFN-γ、TNF-α等在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3、在肿瘤细胞接种第11天(即抗体二次治疗后第二天)和第19天(即抗体四次治疗后第二天),分别留取4组小鼠肿瘤,通过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不同治疗时间点肿瘤微环境各免疫细胞群体的浸润情况及其效应功能。[结果]1、细胞因子IL-33联合抗CTLA-4 mAb治疗显着抑制黑色素瘤的生长,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微环境各免疫细胞群体的浸润,联合治疗组肿瘤微环境中CD45+细胞、CD8+T淋巴细胞浸润有所增加,CD4+T淋巴细胞浸润增加最为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DAY19,治疗组肿瘤微环境中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分泌IFN-γ均有所增加,联合组增加最显着;4、DAY11和DAY19,免疫检查点分子单抗治疗组Foxp3+CD4+Tregs细胞有所下调,但是IL-33有上调Foxp3+CD4+Tregs细胞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免疫检查点分子单抗治疗组在DAY11和DAY19,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中IFN-γ+效应性T细胞与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Teffs/Tregs)都有增加的趋势;5、DAY19,肿瘤微环境中Gr-1hiCD11b+MDSCs在治疗组中均有明显降低,并以联合组降低最为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IL-33增加了肿瘤微环境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中TCM细胞和TRM细胞的浸润,抗CTLA-4抗体阻断治疗增加了肿瘤微环境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中TEM细胞的浸润;7、DAY10和DAY18,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肿瘤微环境中GZM-B、TNF-α、IL-12均上调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DAY30,接种B16-IL-33肿瘤的两组中,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肿瘤微环境中IFN-γ、perforin、TNF-α均有上调表达;同时,联合组肿瘤微环境中CD103和CD69表达也有显着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因子IL-33联合免疫检查点分子CTLA-4抗体阻断通过增加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各群体,包括CD45+细胞、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的浸润,促进其效应分子的分泌;同时抑制肿瘤微环境中Tregs以及MDSCs等免疫抑制细胞表达;并且,上调记忆性T细胞,尤其是CD103+TRM细胞的表达,从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效应,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延缓荷瘤小鼠生存期。所获结果为细胞因子IL-33联合免疫检查点分子抗体阻断的治疗新模式提供实验基础和潜在的临床应用可能。第二部分:细胞因子IL-33联合免疫检查点分子PD-1和CTLA-4抗体阻断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效应和机制研究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在Humanized PD-1 KI/KO小鼠中,细胞因子IL-33联合免疫检查点分子PD-1抗体阻断能够增强肿瘤微环境免疫细胞的浸润及效应功能,促进抗肿瘤免疫应答,从而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受到显着抑制,生存期得到显着延长。因此,本文结合前期的实验结果,将细胞因子IL-33与免疫检查点分子PD-1和CTLA-4阻断疗法相联合,观察三者是否能够进一步协同增强抗肿瘤免疫效应,为临床肿瘤免疫治疗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目的]在小鼠黑色素瘤荷瘤模型中,探讨细胞因子IL-33联合免疫检查点分子PD-1和CTLA-4抗体阻断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效应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1、将Humanized PD-1 KI/KO小鼠随机分组,分别于腹部右侧皮下接种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或B16-IL-33,2×105cell/50μl/mouse,构建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从接种部位出现肉眼可见肿瘤(即肿瘤细胞接种第6天)起开始进行抗体治疗,即于肿瘤接种部位的对侧腹腔分别注射PBS(为了避免IgG抗体的干扰)、Humanized anti-PD-1 mAb、Anti-mouse CTLA-4 antibody 以及 Humanized anti-PD-1 mAb+Anti-mouse CTLA-4antibody,200μg/100μl/次,每4天治疗一次,共治疗4次。同时,自肿瘤接种当日起,每2天记录小鼠肿瘤生长和生存情况,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和小鼠生存曲线。2、在肿瘤细胞接种第10天(即抗体二次治疗后当天)和第18天(即抗体四次治疗后当天),分别留取8组小鼠的肿瘤,通过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分析不同治疗时间点肿瘤组织中效应分子等在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3、在肿瘤细胞接种第11天(即抗体二次治疗后第二天)和第19天(即抗体四次治疗后第二天),分别留取8组小鼠肿瘤组织,通过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不同治疗时间点肿瘤微环境各免疫细胞群体的浸润情况及其效应功能。[结果]1、细胞因子IL-33联合免疫检查点分子PD-1和CTLA-4抗体阻断的三联组合治疗组显着抑制黑色素瘤的生长,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微环境各免疫细胞群体的浸润,三联组合治疗组在肿瘤微环境中显着增加CD45+细胞、CD4+T淋巴细胞的浸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T淋巴细胞浸润亦有增加的趋势;3、在肿瘤微环境中,IL-33增加了 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中TcM细胞和TRM细胞的浸润,免疫检查点抗体阻断治疗增加了 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中TEM细胞的浸润;4、Real-time PCR结果显示,DAY10和DAY18,三联组合治疗组肿瘤微环境中CD103和CD69显着上调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因子IL-33与免疫检查点分子PD-1和CTLA-4抗体阻断三者联合治疗可以通过进一步增加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各群体,包括CD45+细胞、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的浸润;同时,进一步上调TRM细胞的表达,从而持续性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效应,最大限度地抑制肿瘤生长、延缓荷瘤小鼠生存期。

刘红仙[4](2019)在《抗细胞因子主动免疫联合肿瘤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在小鼠乳腺癌模型中的干预》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细胞因子及相关细胞在疾病过程中构成了复杂的调控和效应网络,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细胞因子网络处于平衡和稳定的状态;而在病理状态下,某些细胞因子的缺失、功能受到抑制或者过表达并异常积累都会严重破坏了细胞因子网络稳态,影响机体免疫应答,导致严重疾病。目前,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针对肿瘤发生、发展中关键的病理性细胞因子及其信号通路,应用抗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单克隆抗体或可溶性受体,或者细胞因子信号通路阻断剂进行针对肿瘤细胞生长、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调控干预。本课题组前期研究显示,利用病毒样颗粒作为载体呈递细胞因子抗原表位,可诱导细胞因子特异的抗体产生,有效调控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促进抗肿瘤效应细胞的产生、向肿瘤组织聚集及其抗肿瘤效应的发挥,提示抗细胞因子主动免疫是有潜力的肿瘤免疫治疗有效策略。另一方面,近来研究发现,在治疗某些肿瘤时,如果使用一些特定化学药物(蒽环类药物)或通过放、射线治疗,肿瘤细胞不仅会发生凋亡,还会使肿瘤细胞从非免疫原性状态转化为具有免疫原性的状态,使机体产生抗肿瘤的免疫杀伤效应,此现象称为肿瘤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ICD的发生伴随着很多信号分子的产生,免疫效应危险信号因子的合成与释放等。诱导肿瘤ICD可针对肿瘤细胞多重抗原激发较全面免疫应答、克服肿瘤异质性这一肿瘤疫苗免疫治疗中面临的关键障碍,是具有独特应用潜力的肿瘤免疫治疗新策略。目的:本研究拟通过抗细胞因子主动免疫与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诱导两个策略的联合干预,一方面利用抗细胞因子主动免疫对肿瘤免疫微环境进行调控,使其利于抗肿瘤效应细胞的产生及功能发挥;另一方面,利用特定的化疗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激发有效的抗肿瘤免疫效应细胞产生,通过两者协同,获得显着的肿瘤治疗效果,从而为临床肿瘤免疫治疗干预提供新的策略与手段。方法:本研究基于前期实验基础,利用基因重组技术,获得以乙肝核心抗原(HBcAg)病毒样颗粒(VLP)为载体,分别呈递IL-33全分子及TGF-β1、FGF-2、IL-4、以及IL-13抗原肽的VLP疫苗。此外,筛选能够引起4T1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的化疗药物。首先在荷瘤小鼠中经瘤内注射不同浓度的4种常用化疗药物,考察小鼠肿瘤生长、小鼠体重及存活情况,并考察关键的免疫原性分子表达,获得体内诱导肿瘤组织ICD的化疗药物种类及使用浓度;然后,在体外经肿瘤细胞实验,考察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不同药物引起肿瘤细胞死亡情况,并考察关键的免疫原性分子表达,从而获得体外诱导肿瘤细胞ICD的条件。之后,在4T1细胞移植小鼠乳腺癌模型中,以治疗性免疫策略进行抗细胞因子免疫干预,建立肿瘤后,持续监测小鼠肿瘤大小,待小鼠肿瘤大小至5-8mm时,用筛选出的化疗药物对小鼠进行瘤内注射治疗。在实验终点牺牲小鼠,以ELISA分析血清中特异性的IgG抗体水平;进行小鼠肿瘤称重;记录小鼠肺转移结节数目;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细胞中免疫效应细胞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与免疫抑制细胞如调节性T细胞(Tregs)及骨髓来源免疫抑制细胞(MDSCs)的水平。结果:经HPLC及电镜观察分析显示,本研究成功纯化制备了呈递IL-33全分子,及呈递TGF-β1、FGF-2、IL-4、与IL-13抗原肽的共5个病毒样颗粒疫苗,小鼠经VLPs免疫诱导了持续的、高水平的抗细胞因子特异抗体应答。通过荷瘤小鼠瘤内注射化疗药物实验,发现米托惠醌(Mitoxantrone,MIT)、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O)、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和硼替佐米(bortezomib,Bort)4种常见化疗药物都具有4T1肿瘤杀伤活性,且具有剂量依赖性,但高浓度的化疗药可引起小鼠显着的体重下降及死亡率上升,而MIT和DOXO分别在0.8 mg/kg/次和1.0 mg/kg/次的瘤内注射剂量下对小鼠安全且具有杀瘤活性;同时,通过对肿瘤组织中的ICD关键分子ATP和HMGB1的检测,发现化疗药物瘤内注射后ATP和HMGB1的表达水平和对照组相比都有所升高,说明化疗药物瘤内注射可引起肿瘤组织ICD。进一步通过肿瘤细胞体外实验,证实MIT和DOXO在10μM浓度下,作用12小时后,即可引起明显的肿瘤细胞凋亡及ICD关键分子钙网蛋白CRT、ATP、HMGB1的表达。随后,经MIT和DOXO处理的ICD肿瘤细胞以预防性及治疗性方式免疫小鼠,对接种的肿瘤细胞生长及转移产生了显着抑制,进一步显示ICD细胞诱导成功及其可在体内激发抗肿瘤免疫。在体内诱导肿瘤组织ICD与不同的抗细胞因子病毒样颗粒免疫协同干预研究中,相较于载体对照组,肿瘤大小有一定程度抑制;待小鼠肿瘤大小为5-8mm时,进一步用MIT和DOXO对小鼠进行瘤内注射治疗,MIT和DOXO单独干预的小鼠肿瘤生长获得明显抑制,而相比于单独的瘤内注射药物及抗细胞因子免疫组,联合干预小鼠乳腺原位肿瘤生长及肺转移受到了更为显着的抑制。此外,抗TGF-β1组脾脏和肿瘤淋巴细胞中CD8α+数量显着上升。结论:本研究通过创新性的将抗细胞因子主动免疫与肿瘤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诱导两个策略进行联合,同时考虑肿瘤免疫微环境调控及抗肿瘤免疫效应细胞诱导,获得了对肿瘤生长的协同抑制作用,为临床肿瘤免疫干预提供了新的策略与手段,也为开发新型的肿瘤疫苗提供了新的思路。

陶振[5](2019)在《Smac Mimetic联合SABR抗肿瘤免疫作用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立体定向体部/消融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SBRT/SABR))在治疗早期、局部晚期肿瘤或寡转移肿瘤已与手术效果媲美。除了局部控制,立体定向消融放疗改变了肿瘤局部免疫微环境,产生抗肿瘤免疫抗原,增加杀伤性T细胞的浸润和细胞因子释放来达到全身病灶的消退。尽管如此,放疗抗拒导致的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仍然是治疗失败的主要模式。此外,大分割立体定向消融放疗后的免疫反应在本质上并不完全是促炎的,有时大分割立体定向消融放疗后可能招募和激活免疫抑制细胞。因此,本课题旨在探索立体定向消融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机制,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新策略。第一部分研究目的:大分割立体定向消融放疗直接杀死肺癌细胞,刺激肿瘤抗原释放,通过全身免疫调节剂进一步增强免疫应答。然而,局部复发往往发生在单独放疗后,这表明免疫抑制机制可能限制肿瘤细胞凋亡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我们推测,Smac Mimetic通过抑制凋亡抑制剂(IAP)蛋白的活性使细胞对凋亡敏感,而大分割立体定向消融放疗后通过促进免疫抑制的髓细胞的破坏可能导致延长抗肿瘤免疫。研究方法:通过建立LLC-OVA小鼠移植瘤模型,评价大分割立体定向消融放疗联合Smac Mimetic Debio 1143的抗肿瘤免疫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肿瘤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以及功能的活化、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和调节性T细胞(Tregs)。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探讨肿瘤抗原对T细胞启动的重要作用。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肿瘤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以及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Arg-1和IL-10的表达。研究结果:Debio 1143显着提高了立体定向消融放疗在小鼠肺癌中的治疗疗效,延长了生存时间。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肿瘤特异性OVA+CD8+T淋巴细胞在Debio1143联合立体定向消融放疗组中升高,OVA+CD8+T淋巴细胞表达的IFN-γ和TNF-α水平升高,表明联合组能诱导强烈的肿瘤抗原特异性适应性免疫反应。Debio1143增强了立体定向消融放疗在抗原提呈和T淋巴细胞启动水平上诱导肿瘤特异性Tc1细胞效应的能力。单独应用立体定向消融放疗可减少MDSCs细胞浸润,Debio1143的加入显着减少了肿瘤免疫微环境(TME)中MDSCs的数量。单独应用大分割立体定向消融放疗可增加CD45+细胞中TAM表型,加入Debio1143后,这种表型是可逆的。联合应用立体定向消融放疗和Debio1143有助于消除肿瘤免疫微环境内的免疫抑制细胞。Debio1143联合大分割立体定向消融放疗促进炎性细胞因子释放。Debio1143联合大分割立体定向消融放疗抗肿瘤免疫效应依赖于CD8+T淋巴细胞,并由TNF-α和IFN-γ介导。结论:Smac Mimetic联合立体定向消融放疗对肺癌有持久的抗肿瘤免疫作用,这种作用由TNF-α和IFN-γ介导,依赖于CD8+T细胞,从而抑制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MDSC细胞,为肺癌免疫治疗联合立体定向消融放疗提供新策略。第二部分研究目的:立体定向消融放疗是前列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然而,尽管在放射治疗技术方面取得了显着进展,但在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中,仍有很大比例存在前列腺癌的放疗抵抗现象。作为提高放射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对调节免疫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重新引起了人们对放射治疗和基于免疫的治疗结合的兴趣。研究方法:从GSE21032数据集中分析miR-195/-16家族和PD-L1水平。采用Kaplan-Meier分析评价miR-195和miR-16表达的生化无复发生存率的差异。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195、miR-16和PD-L1的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来预测和控制miR-195和miR-16靶基因。通过qRT-PCR、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和ELISA等方法,解释miR-195和miR-16在放射治疗DU145/T细胞共培养模型和小鼠模型中的免疫逃逸作用。研究结果:高表达的miR-195和miR-16与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化无复发生存呈正相关。miR-195和miR-16与PD-L1、PD-1、CD80和CTLA-4表达呈负相关。进一步的机制研究显示,miR-195和miR-16抑制PD-L1的表达。此外,miR-195和miR-16的过表达通过阻断PD-L1,激活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T细胞,增强立体定向消融放疗的抗肿瘤免疫效应。这种免疫治疗和立体定向消融放疗的协同效应与功能性细胞毒性CD8+T细胞的增殖,髓系来源的抑制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的抑制有关。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miR-195/-16家族调控级联反应揭示了免疫治疗和立体定向消融放疗之间的生物学和功能相互作用效应。第三部分研究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消融放疗治疗结直肠癌肺寡转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对局部控制和预后的预测因素进行评估。研究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纳入2008年2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85例肺转移瘤患者51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率(OS)、无进展生存率(PFS)和局部控制率(LC)。采用单变量log-rank检验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评估预后变量。不良反应根据NCI-CTCAE4.0版进行分级。研究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44个月和14个月。1年和3年的OS率、PFS率和LC率分别为94%和62%、51%和23%、80%和71%。多因素分析显示,BED10≥138Gy与LC控制率相关(HR 0.340;p=0.038)。肺和其他器官同时发生转移的患者PFS较差(HR2.144;p=0.028)。3级不良事件仅1例。研究结论:立体定向消融放疗是治疗结直肠癌肺寡转移的有效手段。我们确定了几个影响预后的因素,但仍需要更多的前瞻性临床试验证实。

张慧杰[6](2019)在《抑郁对结直肠癌小鼠Th22及其因子IL-22的影响及抗抑郁药物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抑郁障碍是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作用机制与导致机体免疫抑制密切相关。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以细胞免疫为主,其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T细胞,Th)发挥重要作用,其与细胞毒性T细胞(CD8+T细胞)的比值(CD4/CD8)与机体的免疫功能调节密切相关,Th22细胞是新近发现的辅助性T细胞亚群,主要分泌细胞因子IL-22,其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炎症性疾病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结直肠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建立结直肠癌伴抑郁小鼠动物模型,检测CD4/CD8、Th22细胞及相关因子IL-22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分布情况,深入探讨抑郁障碍对结直肠癌肿瘤生长的影响,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对慢性应激合并肿瘤动物的作用及CD4+T细胞、Th22细胞及相关因子IL-22的变化情况,并探讨IL-22通过调控MAPK信号通路在小鼠结直肠癌伴抑郁模型中发挥的作用,为结直肠癌合并抑郁患者的肿瘤防治提供新的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将80只BALB/c小鼠随机分组,采用皮下移植的方法接种体外培养的小鼠结直肠癌CT-26肿瘤细胞,建立小鼠结直肠癌模型,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建立结直肠癌伴抑郁动物模型,并对结直肠癌伴抑郁动物进行帕罗西汀抗抑郁及氟尿嘧啶化疗干预。根据研究目的将实验动物分组:单纯抑郁模型组(DD)、氟尿嘧啶化疗干预的肿瘤抑郁组(肿瘤抑郁化疗组CDF)、帕罗西汀干预的肿瘤抑郁组(肿瘤抑郁抗抑郁组CDP)、帕罗西汀加氟尿嘧啶化疗干预的肿瘤抑郁组(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干预组CDP+F)、单纯肿瘤组(CA)及肿瘤抑郁组(无药物干预抑郁荷瘤组CD)、正常对照组(CON)。肿瘤接种后给予小鼠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观察各组小鼠状态,定期测量小鼠体重变化,测量各肿瘤组小鼠肿瘤生长情况。接种6周后,对各组小鼠进行抑郁行为学评价;分离肿瘤组织并称重,比较各肿瘤组小鼠肿瘤重量差异,计算抑瘤率以评价干预效果;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血液CD3/CD8、CD3/CD4、Th22细胞含量比例;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IL-22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IL-22、P38、p-p38、ERK、P-ERK、c-JNK及p-JNK含量。研究结果:1.实验后小鼠体重、糖偏好及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比较:实验后各组小鼠体重差异显着(F=24.784,P<0.001)。其中,抑郁组小鼠体重小于对照组和肿瘤组小鼠;肿瘤抑郁组小鼠体重小于肿瘤组小鼠,说明慢性应激使荷瘤及无肿瘤抑郁组小鼠体重下降。各组小鼠实验后糖偏好值(%)差异显着(F=15.798,p<0.001)。其中,抑郁组小鼠的糖偏好百分比低于对照组,肿瘤抑郁组小鼠低于对照组和肿瘤组,说明使用慢性应激刺激建立的小鼠抑郁模型实验动物出现兴趣减退。肿瘤抑郁组小鼠的糖偏好百分比小于肿瘤抑郁抗抑郁组及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组,肿瘤抑郁化疗组小鼠的糖偏好百分比与肿瘤抑郁组无显着差异。可见,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能够逆转慢性应激造成的小鼠对蔗糖水偏好的变化,氟尿嘧啶化疗对实验动物糖偏好无影响。各组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差异显着(F=4.861,p<0.001)。其中,抑郁组小鼠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大于对照组;肿瘤抑郁组小鼠的不动时间大于肿瘤组;肿瘤抑郁抗抑郁组及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组小鼠的不动时间少于肿瘤抑郁组,可见,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使抑郁组和肿瘤抑郁组小鼠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均延长,帕罗西汀治疗能够逆转慢性应激造成的变化,氟尿嘧啶化疗对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无影响。2.实验动物肿瘤生长情况:(1)各肿瘤组小鼠肿瘤体积:接种后第35天(第五周)后,各肿瘤组小鼠肿瘤体积差异显着,肿瘤抑郁组小鼠肿瘤体积最大,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组肿瘤体积最小。可见,肿瘤伴抑郁小鼠的肿瘤体积增大更明显,说明抑郁障碍对肿瘤生长有促进作用;氟尿嘧啶化疗可抑制肿瘤生长,减小肿瘤体积,化疗与帕罗西汀抗抑郁联合治疗效果更明显。(2)各肿瘤组小鼠肿瘤动态生长曲线显示,至接种后23天左右,肿瘤开始迅速生长,其中肿瘤抑郁组肿瘤生长最快,至接种后第五周,肿瘤体积最大。说明长期慢性刺激导致的抑郁障碍可加速肿瘤小鼠的肿瘤生长。(3)各肿瘤组小鼠瘤重测量及抑瘤率:各组荷瘤小鼠瘤重不完全相等(F=12.920;p<0.001),肿瘤抑郁组小鼠瘤重最大,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组瘤重最小,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组抑瘤率百分比最高。3.各组小鼠血液CD4/CD8检测结果各组小鼠血液CD4/CD8比例差异显着(F=7.156,p<0.01)。肿瘤抑郁组小鼠CD4/CD8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肿瘤组。可见,荷瘤小鼠慢性应激抑郁可使小鼠血液CD4/CD8比例降低。肿瘤组小鼠CD4/CD8低于正常对照组;肿瘤抑郁组小鼠CD4/CD8低于抑郁组小鼠。可见,结直肠癌肿瘤小鼠血液CD4/CD8比例降低。肿瘤抑郁组小鼠CD4/CD8低于肿瘤抑郁化疗组和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组小鼠。可见,氟尿嘧啶化疗及帕罗西汀抗抑郁+氟尿嘧啶化疗联合治疗CD4/CD8比例升高。4.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Th-22结果:各组小鼠血液Th22细胞/CD4+T细胞的比例差异显着(F=19.904,p<0.001)。肿瘤抑郁组小鼠血液Th-22细胞含量高于肿瘤组小鼠;肿瘤组小鼠Th-22细胞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小鼠。说明,慢性应激抑郁可使结直肠癌小鼠血清Th-22细胞含量增加,结直肠癌也可使小鼠血清Th-22细胞含量升高。各治疗组TH-22结果显示,肿瘤抑郁抗抑郁组、肿瘤抑郁化疗组和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组小鼠Th-22细胞含量低于肿瘤抑郁组小鼠。说明帕罗西汀抗抑郁和氟尿嘧啶化疗可明显降低血清Th-22细胞含量。5.ELISA法检测血清IL-22水平结果:各组小鼠血清IL-22水平不完全相同(F=9.793,p<0.001)。抑郁组和肿瘤抑郁组小鼠IL-22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说明慢性应激抑郁使小鼠血清IL-22水平升高。肿瘤组小鼠IL-22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小鼠;肿瘤抑郁组小鼠IL-22水平高于抑郁组小鼠。说明结直肠癌肿瘤小鼠血清IL-22水平升高。肿瘤抑郁组小鼠血清IL-22水平高于肿瘤抑郁抗抑郁组、肿瘤抑郁化疗组和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组小鼠,说明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氟尿嘧啶化疗和抗抑郁+化疗联合治疗均可降低血清IL-22水平。6.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肿瘤组织IL-22蛋白结果:各肿瘤组小鼠肿瘤组织IL-22含量差异显着(F=11.248,p<0.001)。肿瘤抑郁组小鼠肿瘤组织中IL-22水平高于肿瘤组小鼠,说明慢性应激抑郁可以使小鼠肿瘤组织中IL-22水平升高。肿瘤抑郁组小鼠肿瘤组织中IL-22水平高于肿瘤抑郁抗抑郁组、肿瘤抑郁化疗组和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组小鼠。说明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氟尿嘧啶化疗和抗抑郁+化疗联合治疗均可以使小鼠肿瘤组织中IL-22水平下降。7.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肿瘤组织p-p38、p-ERK、p-JNK结果:各肿瘤组小鼠p-p38、p-ERK、p-JNK表达差异显着(F=9.416,F=7.952,F=7.311,p<0.01)。肿瘤抑郁组小鼠p-p38、p-ERK、p-JNK水平高于肿瘤组小鼠,说明慢性应激抑郁可以使小鼠肿瘤组织中p-p38、p-ERK、p-JNK水平升高。肿瘤抑郁组小鼠肿瘤组织中p-p38、p-EPK、p-JNK水平高于肿瘤抑郁抗抑郁组、肿瘤抑郁化疗组和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组小鼠;肿瘤抑郁抗抑郁+化疗组小鼠肿瘤组织中p-p38、p-EPK、p-JNK水平低于肿瘤抑郁组抗抑郁组和肿瘤抑郁化疗组小鼠。可见,肿瘤和抑郁小鼠的P-p38、P-erk和P-jnk蛋白水平显着升高,表明MAPK信号通路被激活。抗抑郁治疗、化疗和抗抑郁+化疗联合治疗降低了P-p38、P-erk和P-jnk,抗抑郁+化疗联合治疗后各指标降低最显着,说明MAPK信号通路受到明显抑制。结论: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能导致肿瘤小鼠的抑郁样行为;结直肠癌小鼠合并抑郁促进肿瘤生长,氟尿嘧啶化疗联合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结直肠癌伴抑郁小鼠CD4/CD8比值下降;Th-22细胞在结直肠癌伴抑郁小鼠的体内含量增高,IL-22在结直肠癌伴抑郁小鼠的体内及肿瘤组织内含量均增高;氟尿嘧啶化疗和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液Th-22细胞及血液和肿瘤组织中IL-22的水平,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效果更佳。帕罗西汀联合氟尿嘧啶能通过抑制细胞因子IL-22的表达,调节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结直肠癌伴抑郁小鼠肿瘤细胞的生长。

张欣蕊[7](2021)在《毛兰素及其转铁蛋白脂质体抗肝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癌症现已被认为是全球性问题,然而目前并没有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癌症已经是继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并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其中肝癌是最常见的一种癌症,而且肝癌在我国是一种高发癌症。目前治疗肝癌的方式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系统化疗,免疫治疗和中医治疗等,但每种治疗方式都有很多局限性,而且各种治疗引起的免疫系统紊乱,脏器损伤等副作用仍然困扰着广大患者。毛兰素(Erianin)是从鼓槌石斛和铁皮石斛中提取得到的一种低分子量天然产物,近20-30年的研究表明,毛兰素是一个具有潜力的抗癌药物。但是毛兰素水溶性较差,生物利用度低,这极大的影响了其作为治疗药物的开发,因此,选择合适的药物递送载体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毛兰素对肝癌细胞Hep G2和SMMC-7721的抗肿瘤活性,设计并制备了毛兰素转铁蛋白脂质体药物传递系统并对其抗肝癌活性进行了评价。体外实验表明,毛兰素可以通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介导的线粒体通路诱导肝癌细胞Hep G2和SMMC-7721凋亡,同时外源性凋亡通路也参与其中。具体表现为:毛兰素可以抑制肝癌细胞Hep G2和SMMC-7721的细胞活力,集落形成以及细胞迁移。并且毛兰素可以激活细胞内半胱天冬酶(Caspase)的活性,增强细胞内Caspase-3,-8和-9的活性,诱导细胞在G2/M期发生细胞阻滞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同时毛兰素还可以增强细胞内ROS的水平并降低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毛兰素可以引起肝癌细胞Hep G2和SMMC-7721中的半胱天冬酶的激活,引起Caspase级联反应,并引起其底物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1,PARP-1)的切割。同时毛兰素可以降低抗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的表达,并增强促凋亡蛋白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Bcl-2相关启动子(Bcl-2 associated death promoter,Bad),Bcl-2死亡介导物(Bcl-2 interacting mediator of cell death,Bim)和p53上调凋亡调控因子(p53 upregulated modulator of apoptosis,PUMA)的表达。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在Hep G2和SMMC-7721裸鼠异位瘤模型中,毛兰素可以抑制Hep G2和SMMC-7721异种移植瘤的生长,并对其体重无明显的影响,病理切片结果显示,给药组与空白组相比,肝细胞和脾细胞结构均一,无明显炎性浸润,说明毛兰素对正常组织无明显毒性作用。经过14天毛兰素的治疗,荷瘤裸鼠肿瘤组织内Cleaved Caspase-3,-8和-9显着增加,并且Cleaved PARP-1也显着增加,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毛兰素还增加了肿瘤组织中促凋亡蛋白Bax,Bad,Bim和PUMA的表达并降低了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这一结果与体外实验结果相一致。在BALB/c小鼠异位瘤模型中,我们发现毛兰素可以降低脾脏细胞中的氧化应激水平,抑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的磷酸化,从而调节炎症因子的分泌,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具体表现为:毛兰素可以抑制BALB/c小鼠异位瘤的生长,并且毛兰素对小鼠体重以及脏器组织结构无明显影响,抗体芯片结果表明毛兰素可以引起肿瘤组织中一些细胞因子的变化,即在Hep G2和SMMC-7721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分别有38种和15种细胞因子变化大于50%。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结果表明毛兰素可以增强荷瘤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含量,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以及白介素(interleukin,IL)-6,IL-10,CC类趋化因子配体(Chemokine C-C motif ligand,CCL)2,CCL11,CCL21,趋化因子(C-X-C基元)配体(chemokine(C-X-C motif)ligand,CXCL)11,CXCL13,CXCL16的表达。毛兰素含有多个甲氧基,可溶解于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但其水中溶解度低,这极大的影响了其作为治疗药物的开发。因此我们设计了毛兰素脂质体药物传递系统,并对其进行转铁蛋白修饰。本文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毛兰素脂质体(LP-Erianin),之后对LP-Erianin进行靶向修饰,得到毛兰素转铁蛋白脂质体(Tf-LP-Erianin)。LP-Erianin和Tf-LP-Erianin在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下显示表面光滑,粒径均一,且其粒径分别为62.60 nm和88.63 nm分散系数均小于0.3,符合药典标准。并且在48 h内,粒径稳定性良好。LP-Erianin和Tf-LP-Erianin电位分别是14.5±1.21 m V和2.36±0.36 m V。LP-Erianin和Tf-LP-Erianin中毛兰素的包封率分别是69.5%和68.5%。实验结果显示LP-Erianin和Tf-LP-Erianin具有合理的理化性质,适合对其进行体内体外的活性研究。之后对毛兰素转铁蛋白脂质体进行了抗肝癌活性评价。在体外,毛兰素转铁蛋白脂质体可以抑制Hep G2和SMMC-7721细胞活力,降低线粒体膜电位,诱导细胞凋亡,增强肿瘤细胞对毛兰素的摄取。在体内,我们通过裸鼠异位瘤模型和BALB/c小鼠异位瘤模型证明毛兰素转铁蛋白脂质体药物传递系统可以成功递送毛兰素,并且可以增强毛兰素在体内的抗肿瘤效果,具体表现为:毛兰素脂质体和毛兰素转铁蛋白脂质体均可以抑制异位瘤的生长,并改善毛兰素在裸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活体成像结果显示,给药后,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毛兰素转铁蛋白脂质体更多的分布于肿瘤组织中,减少了对其他组织的损伤。在BALB/c小鼠异位瘤模型中,毛兰素脂质体和毛兰素转铁蛋白脂质体还可以降低脾脏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增强其免疫调节功能,调节小鼠血清内基质金属蛋白酶,白细胞介素和趋化因子的表达,增强毛兰素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综上所述,本文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证明毛兰素可以通过ROS介导的线粒体通路诱导肝癌细胞Hep G2和SMMC-7721凋亡。同时毛兰素还可以降低脾脏细胞中的氧化应激水平,抑制NF-κB的磷酸化,从而调节炎症因子的分泌,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此外,本文成功建立了毛兰素转铁蛋白脂质体药物传递系统,并且从体内体外均证明了毛兰素转铁蛋白脂质体药物传递系统具有抗肝癌活性并且可以增强毛兰素的抗肿瘤效果。用转铁蛋白修饰的脂质体递送毛兰素是一个具有潜力的治疗肝癌的策略。

李建涛[8](2018)在《白介素-18的缺乏通过抑制体内CD8+T细胞和NK细胞分泌IFN-γ促进食管癌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食管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和死亡综合排名第八位的常见恶性肿瘤。中国又是食管癌的重灾区,占据世界总发病人数的一半。大样本回顾性研究显示,该疾病的预后同疾病的分期和治疗手段的应用关系密切,但由于确诊手段繁琐,加之国人对自身健康状况关注度较低,使得疾病在确诊时就已经处于中晚期,患者总体预后较差,五年生存率长期徘徊在低位,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是国家大健康战略背景下一个极不和谐的音符。目前食管癌常规治疗手段的选择极为有限,无外乎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三种,并且这三种治疗方法还存在着先天的不足,例如,根治性手术治疗需要患者处于食管癌的早中期阶段且身体能够耐受手术打击。放射治疗可能产生气管食管瘘和放射性肺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并且射线本身的诱瘤作用也是患者长期生存的巨大威胁。化学药物治疗的毒副反应明显,很多患者在没有完成疗程之前,就已经无法耐受,被迫放弃化疗。为扭转食管癌治疗方面的不利态势,党和政府每年投入巨资,支持和鼓励一线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在实施大范围人群食管癌筛查和常规治疗手段改良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有效的疾病干预措施,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抗肿瘤免疫治疗因其副作用小并且接近于人体的自然免疫状态而备受学界关注,尤其是诸如白细胞介素等具有抗肿瘤免疫功能的生物大分子更是近些年来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本次研究即选择了具有抗肿瘤和促肿瘤双重作用的促炎症因子、白介素-1超家族重要成员--白介素-18作为研究对象,以白介素-18-KO和白介素-18-WT食管癌荷瘤小鼠为研究工具,探究白介素-18作为一个抗肿瘤炎症因子在实验动物活体内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并阐明其内在的分子机制,为白介素-18的抗肿瘤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室依据。第一部分白介素-18的缺乏促进了4NQO诱导基因敲除鼠食管癌的发生和进展目的:探索4NQO饮水法诱导实验小鼠发生食管癌的稳定造模方法,观察白介素-18的缺失对4NQO诱导小鼠食管癌发生的影响及小鼠生存状态的影响。方法:使用PCR法验证白介素-18-KO小鼠的白介素-18基因相比于白介素-18-WT小鼠已经基本敲除。使用4NQO饮水法,诱导小鼠食管癌发生。在预实验中,我们发现在使用4NQO饮水法造小鼠食管癌模型时饮用4NQO溶液的小鼠在第24周时成瘤率已经接近100%,并且最先成瘤的实验小鼠生存状态极差,所以在正式实验部分选择造模实验的第22周统一处死动物,取材做后续实验。无菌环境下,解剖小鼠,取其食管组织、脾脏和外周血。使用石蜡包埋食管组织后做超薄切片行HE染色,经病理学诊断后确认造模成瘤状况。在造模实验期间,定期检查所有实验小鼠的体重、毒性反应、疾病状态和任何异常情况,并详细记录。结果:1.经PCR实验确认,与白介素-18-WT小鼠相比,白介素-18-KO小鼠体内IL-18基因链丢失,白介素-18-KO小鼠已经丧失IL-18活性。2.在造模实验开始后的第五周开始记录体重。体重记录开始的前五周,四组小鼠体重增长速度基本一致。而第十周是变化的分界点,使用诱癌剂的两组小鼠体重开始持续下降,白介素-18-KO组小鼠体重下降速度更快,实验第22周,该组小鼠身体状态极差几近衰竭。3.大体病理结果:空白对照溶液喂养的两组小鼠,食管组织未发生病变。使用诱癌剂的两组小鼠食管变粗,部分野生型小鼠食管粘膜内生有赘生物,无明显坏死出血,边界较清晰;白介素-18-KO小鼠食管明显变粗,几乎所有食管粘膜都出现赘生物,绝大多数病变部位坏死出血,且边界不清。镜下病理结果:癌变细胞团中部分细胞角化,形成角化珠。癌变细胞与正常的组织细胞在形态学方面差异显着,其具体表现为,胞体增大,形状及排列不规则,核分裂相增多,且核浆比失调。4.在第22周结束造模实验时,使用诱癌剂的白介素-18-WT组造模成功率为40%,使用诱癌剂的白介素-18-KO组造模成功率为86.7%,两组间统计学差异明显。结论:1.白介素-18的缺失对于正常喂养的小鼠生存状态影响不明显。2.白介素-18的缺失使得小鼠更容易在诱癌剂的作用下发生食管癌。3.白介素-18的缺失对于诱癌剂作用后处于恶性肿瘤疾病状态下的小鼠机体影响巨大,且存在一个诱癌剂在机体蓄积量和与机体作用时间的临界时间点。第二部分白介素-18的缺失抑制了机体的抗肿瘤免疫能力目的:进一步探索在活体食管癌实验动物模型体内白介素-18的缺失促进食管癌发生发展的细胞免疫学机制。方法:无菌解剖小鼠,取出食管癌组织经病理确认后制备单细胞悬液。取出荷瘤小鼠脾脏组织制备单细胞悬液,使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和尼龙毛柱法初步分离小鼠脾脏中的淋巴细胞。取制备好的细胞悬液,以说明书建议的抗体与细胞的比例,标记CD4-PE、CD8-APC和CD69-FITC后将待测样本放置于37℃和5%二氧化碳的细胞培养箱中,避光孵育4个小时,上流式细胞仪检测。取初步分离的淋巴细胞悬液加入适量1-甲氧基-2丙基乙酸酯(PMA)、离子霉素和布蕾菲德菌素(BFA),然后37℃和5%二氧化碳环境下,避光共同孵育4个小时。以适当比例标记CD8-APC、CD3-FITC和NK1.1-PE在4℃环境温度下避光染色30分钟,之后4%多聚甲醛固定细胞,1%皂素进行细胞膜透化处理。使用IFN-γ-PerCPCy5.5抗体进行胞内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取小鼠抗凝外周血,使用炎症细胞因子流式细胞小球微阵列术检测荷瘤小鼠外周血血清中白介素-4、白介素-6、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含量。结果:1.白介素-18基因敲除的荷瘤小鼠体内激活态的CD8+T细胞或CD4+T细胞数量显着减少。2.白介素-18缺陷的荷瘤小鼠脾脏和食管组织中NK细胞和CD8+T细胞内IFN-γ抗体胞内染色的荧光强度相对于野生型荷瘤小鼠显着降低。3.两组荷瘤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和IFN-γ的变化趋势与组织中IFN-γ的组间变化趋势相似,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1.白介素-18的缺失抑制了食管癌组织中T淋巴细胞的活性。2.白介素-18的缺失抑制CD8+T细胞和NK细胞产生IFN-γ。3.白介素-18的缺失降低了荷瘤小鼠外周血血清内肿瘤坏死因子和IFN-γ的含量。第三部分体外实验验证白介素-18的缺失影响了抗肿瘤免疫细胞的增值和凋亡并抑制了其细胞毒性作用目的:观察白介素-18的缺失对抗肿瘤免疫细胞在体外环境下杀伤食管癌标准细胞株能力的影响,并验证与体内实验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取初步分离的荷瘤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使用美天旎分选试剂盒纯化CD8+T淋巴细胞和NK细胞。使用细胞质乳酸脱氢酶检测试剂盒,检测效靶比分别为1:1、3:1和10:1时效应细胞(CD8+T淋巴细胞和NK细胞)对靶细胞(TE-8)的杀伤效果。使用Annexin-V/PI凋亡检测试剂盒在室温下避光染色15分钟,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并用相应软件计算死亡细胞占比。取纯化后的荷瘤小鼠脾脏CD8+T淋巴细胞,使用CCK-8检测试剂盒,检测白介素-18-KO组和白介素-18-WT组CD8+T淋巴细胞增殖状况,并作统计学比较。结果:1.白介素-18的缺失显着降低了荷瘤小鼠脾脏CD8+T细胞和NK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2.与野生型食管癌荷瘤小鼠脾脏来源的CTL细胞相比,在同样的常规细胞培养条件下,源于白介素-18基因敲除食管癌荷瘤小鼠的CTL细胞表现出强烈的细胞凋亡现象。3.CCK-8试剂盒测定的72小时细胞增殖结果显示,在同样的常规细胞培养条件下,源于白介素-18基因敲除食管癌荷瘤小鼠的CTL细胞的增殖数量要比野生型食管癌荷瘤小鼠脾脏来源的CTL细胞的增殖数量低的多。结论:1.白介素-18的缺失显着抑制了食管癌荷瘤小鼠抗肿瘤免疫效应细胞--CD8+T细胞和NK细胞针对靶细胞的直接细胞毒性作用。2.白介素-18的缺失是诱导食管癌荷瘤小鼠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凋亡的明确信号。3.白介素-18的缺失能够显着抑制食管癌荷瘤小鼠CD8+T细胞的增殖。

王锋[9](2018)在《原位基因修饰联合过继性T细胞在治疗黑色素瘤治疗中的机制及抗肿瘤作用》文中研究说明一、目的:为了增加肿瘤疫苗的免疫原性,打破机体对肿瘤的免疫耐受,将异种蛋白基因导入肿瘤细胞可以增加肿瘤的免疫原性。虽然我们的前期研究在动物实验中显示活瘤苗诱导的免疫保护效果确切,但活瘤苗因为具有在体内发生移植瘤的可能性,因而其临床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故此,本研究旨在找到一种既能避免应用活瘤苗,又能发挥出活瘤苗疗效的方法。二、方法:1、ESAT-6和IL-21穿梭载体的构建。合成ESAT-6和IL-21基因全长,合成物经Sanger测序证实。2、腺病毒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通过使用QiaGa-MaXi预处理试剂盒提取PAD简易载体,然后加入 pStuth-ESAT-6 载体、pStuthTy-IL-21 载体和pStuthTel-ESAT-6IRES-IL-21 载体。3、腺病毒的制作:(1)原代腺病毒的产生:解冻一瓶293A细胞,常规传代293A细胞两次,将放入培养皿在37℃培养箱中培养。(2)腺病毒的增殖:解冻一瓶293A细胞,培养基培养。隔夜,用5种MOI原代腺病毒抗原转导细胞。将病毒放在培养基中,轻轻摇动培养皿,使病毒均匀扩散,然后提取病毒。(3)腺病毒的纯化:将病毒上清液转移到超离心管中,重复离心浓缩腺病毒,储存于-80℃。4、腺病毒滴定法:用抗六邻体抗体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本研究所制备的腺病毒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滴定,并计算每个孔中阳性细胞的平均数目,计算每孔中的感染单位(PFU)/ml如下:(?)5、腺病毒介导B16F10细胞的转导。使用不同的MOI应用于B16F10细胞进行转导,过48小时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的表达。并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转染细胞IL-21、ESAT-6蛋白表达情况。6、ESAT-6-T细胞的制作:使用试剂盒从鼠脾脏提取的树突状细胞分离出小鼠DC。应用含有ESAT-6的腺病毒转导小鼠DC细胞,同时进行小鼠分离T细胞。最后用ESAT-6加载DC启动T细胞试验。计算T细胞和DC的数目,以10:1的比例与ESAT-6负载的DC混合细胞。收获所有T细胞进行检测。7、ESAT-6-T细胞对靶细胞的裂解:使用ESAT-6、IL-21或ESAT-6/IL-21转导的B16F10作为靶细胞,按不同比例加入ESAT-6引物T细胞观察靶细胞裂解情况,用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分泌情况。8、将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系B16F10皮下接种到C57BL/6小鼠体内,在肿瘤内注射IL-21和ESAT-6重组腺病毒及小鼠体内输注ESAT-6-T细胞后每天监测肿瘤细胞的生长情况及不同细胞因子分泌情况,用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Y水平。三、结果:1、用超长离心管纯化后,用抗六邻体蛋白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本研究所制备的腺病毒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滴定,结果表明腺病毒滴度在1010pFU/ml以上。2、用表达GFP的腺病毒转导B16F10细胞系,以确定最佳的转导MOI。MOI低于20的腺病毒不能转导B16F10细胞。当MOI达到200时,几乎所有的B16F10细胞均显示GFP表达。所有下游转导试验使用MOI为200。B16F10-ESAT-6、B16F10-IL-21 和 B16F10-ESAT-6I/L-21 细胞能够稳定表达 ESAT-6 蛋白和 IL-21 蛋白。3、ESAT-6修饰的T细胞能有效地靶向作用于表达ESAT-6的重组B16F10细胞,而对B16F10-IL-21细胞的杀伤作用较小。4、ESAT-6修饰的T细胞在与靶肿瘤细胞结合时,都能产生IL-2和IFN-γ,IL-2和IFN-γ的分泌水平随着E:T比值的增加而持续增高。5、注射IL-21和ESAT-6重组腺病毒的小鼠,血清中的细胞因子水平在整个测定过程中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的小鼠。注射腺病毒后,血清IFN-Y分泌持续增加,而携带IL-21或ESAT-6的腺病毒,激发了更强的免疫应答。瘤内注射22天后,血清IL-2水平显着下降。6、注射ESAT-6修饰的T细胞,可抑制ESAT-6表达的肿瘤细胞的增殖。小鼠生存率的比较显示:瘤细胞在注射GFP腺病毒对照组的小鼠体内生长迅速。以GFP腺病毒注射小鼠为对照,单纯瘤内注射白细胞介素-21(IL-21)后,小鼠瘤内的肿瘤大小均有增长缓慢,而IL-21+ESAT-6或ESAT-6增长缓慢明显。瘤内注射GFP腺病毒后22天后小鼠逐渐死亡,接受IL-21或ESAT-6重组腺病毒的小鼠存活时间较长,肿瘤体积增长缓慢。四、结论:通过腺病毒转导异种抗原ESAT-6细胞因子IL-2的B16F10细胞具有高免疫原性,能有效激活体内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打破机体对肿瘤疫苗的免疫耐受,同时,联合过继回输ESAT-6修饰的特异性T细胞,用以协同肿瘤原位瘤苗化改造治疗,能更好的发挥免疫治疗效果,它将可能为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一种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

申春苹[10](2019)在《IL-36β促进Tc9细胞分化及其肿瘤过继性免疫治疗作用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肿瘤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Adoptive cell immunotherapy,ACT)近年来取得了显着进展。获得以分泌IFN-γ等为特征的肿瘤抗原特异性CD8+细胞毒T淋巴细胞(CD8+cytotoxic lymphocyte,CD8+CTL,即Tcl细胞),并使之在体内发挥杀伤肿瘤活性,是目前肿瘤过继性T细胞免疫治疗常用的技术方法。然而,由于Tcl细胞强大的杀伤效应所引发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及Tcl终末分化导致其在体内发挥功能的持久性有限等因素,限制了以Tcl分化类型为主要导向的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在临床上进一步有效和广泛应用。因此,设计回输后具有长期存活或增殖能力、对肿瘤具有持续杀伤功能等特性的过继性CD8+T细胞,对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期的研究揭示,以表达IL-9、IL-10、IL-21和IL-22等细胞因子为特征的Tc9细胞对肿瘤的抑制效果显着强于Tcl细胞,其在体内具有持久的抗肿瘤效应、不易发生功能耗竭、存活时间较长等特性。因此,Tc9细胞可作为一种比较理想的CD8+T细胞分化类型,应用于肿瘤过继性免疫治疗。寻找能有效促进Tc9细胞分化的方法,对肿瘤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本研究旨在探讨IL-36β对Tc9细胞分化的促进作用,并初步分析IL-36β促进分化的Tc9细胞在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中的效应,以期为寻找促进Tc9分化的有效手段与方法奠定理论基础。第一部分IL-36β对Tc9细胞分化促进作用的研究[目的]研究IL-36β对Tc9细胞分化的促进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促进分化的Tc9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免疫磁珠纯化C57BL/6j小鼠CD8+T细胞,在Tc9及Tc0,Tcl,Tc2,Tc17等细胞亚群分化条件下,以及在TGF-β、IL-4等细胞因子组合条件下,加或不加入IL-36β,用anti-CD3和anti-CD28抗体包板进行刺激,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和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细胞中IL-9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并在TGF-β、IL-4等细胞因子组合条件下,加或不加入IL-36β,采用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βresenting cell,APC)负载OVA抗原肽(SIINFEKL),刺激经免疫磁珠纯化的OT-I小鼠来源的CD8+T细胞,经流式细胞术分析其IL-9蛋白质表达水平,采用ELISA检测其细胞培养上清中IL-9和IL-10分泌水平;此外,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经TGF-β与IL-4刺激的经典Tc9细胞和联合IL-36β促进分化的Tc9细胞中相关细胞因子、转录因子等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结果表明,IL-36β不同程度地上调了 Tc0,Tc2,Tc17细胞亚群中IL-9基因的表达,在Tc9细胞分化条件下,IL-36β可显着性促进IL-9、IL-10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IL-36β上调Tc9细胞中IL-21、IL-22、BATF等与Tc9细胞相关的特征性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的表达,并促进了 IFN-y、FasL、穿孔素、GzmA、GzmB、GzmC等效应性分子的表达,同时下调Foxp3的表达。[结论]IL-36β可显着促进Tc9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的表达,并上调部分效应性分子的表达,其对Tc9细胞的分化及功能具有促进作用。第二部分IL-36β促进分化的Tc9细胞在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中作用的初步研究[目的]探讨IL-36β促进分化的Tc9细胞在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中的效应,并初步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在CD45.1或CD45.2背景的C57BL/6j小鼠腹部外侧皮下接种B16-OVA细胞,构建荷瘤小鼠模型;于荷瘤第5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短暂删除小鼠体内的淋巴细胞,第6天腹腔注射负载OVA抗原肽(SIINFEKL)的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BMDC),并同时采用体外刺激培养的OVA抗原特异性CD45.2+Tc9等CD8+T细胞亚群进行过继治疗,每2天观察肿瘤生长和荷瘤小鼠生存情况,绘制肿瘤生长曲线与小鼠生存曲线;在细胞过继治疗20天,经流式细胞术检测荷瘤小鼠的肿瘤组织、脾脏及肿瘤引流淋巴结中外源性 CD8+T 细胞(CD45+CD8+CD45.2+)与内源性 CD8+T 细胞(CD45+CD8+CD45.2-)的比例,及检测分析外源性和内源性CD8+T细胞亚群IL-9、IFN-y的表达水平和免疫卡控点分子PD-1、CD244等表达情况。[结果]与TGF-β和IL-4这一经典条件下诱导形成的Tc9细胞相比,联合IL-36β促进分化的Tc9细胞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IL-36β促进分化的Tc9细胞过继治疗组的肿瘤组织、脾脏及肿瘤引流淋巴结内均可检测到较高比例的外源性CD8+T细胞;在经典Tc9和IL-36β促进分化的Tc9过继治疗组之间,外源性和内源性CD8+T细胞中IL-9与IFN-γ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在过继治疗的两组荷瘤小鼠之间,内源性CD8+T细胞的PD-1与CD244表达未见明显差异,而与经典Tc9过继治疗组相比,经IL-36β诱导的Tc9过继治疗组中,外源性CD8+T细胞的PD-1与CD244表达具有相对较低水平的表达。[结论]与经典条件下分化形成的Tc9细胞相比,IL-36β促进分化的Tc9细胞具有更显着的肿瘤过继治疗效果,其过继转移后在荷瘤小鼠体内具有更高水平的分布,并表达较低水平的免疫卡控点分子PD-1和CD244。

二、白细胞介素与抗肿瘤免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细胞介素与抗肿瘤免疫(论文提纲范文)

(1)肿瘤免疫治疗医学论文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翻译任务描述
    1.1 委托单位
    1.2 翻译项目介绍
    1.3 翻译项目研究意义
第2章 翻译过程描述
    2.1 译前准备
    2.2 译中要点
    2.3 译后检查
第3章 翻译理论
    3.1 目的论概述
        3.1.1 目的论发展简述
        3.1.2 目的论研究现状
    3.2 目的论三原则
        3.2.1 目的原则
        3.2.2 连贯原则
        3.2.3 忠实原则
    3.3 目的论在医学论文翻译当中的研究现状
第4章 翻译实践案例分析
    4.1 项目文本语言特征
        4.1.1 词汇特征
        4.1.2 句法特征
    4.2 翻译技巧应用举隅
        4.2.1 增译法
        4.2.2 省译法
        4.2.3 拆译法
        4.2.4 词性转换法
        4.2.5 语态转换法
        4.2.6 主语转换法
第5章 翻译实践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参考书目(非直接引用)
附录二: 术语表
附录三: 委托书
附录四: 原文
附录五: 译文
致谢

(2)东方栓孔菌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解析与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多孔菌多糖的研究进展
    1.3 东方栓孔菌的研究概况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材料与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2.3 东方栓孔菌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的方法
    2.4 多糖分离纯化、理化性质与初步结构表征的方法
    2.5 TOP-2 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的研究方法
    2.6 TOP-2 对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的保护作用的研究方法
    2.7 TOP-2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与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方法
    2.8 TOP-2对PM2.5 致肺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的研究方法
    2.9 统计分析
3 东方栓孔菌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
    3.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3.2 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
    3.3 超声-微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
    3.4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3.5 讨论
    3.6 小结
4 东方栓孔菌多糖的分离纯化、理化性质与初步结构表征
    4.1 东方栓孔菌多糖的分离纯化
    4.2 TOP-2 的理化性质
    4.3 TOP-2 的初步结构表征
    4.4 讨论
    4.5 小结
5 TOP-2 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5.1 TOP-2 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5.2 TOP-2 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5.3 讨论
    5.4 小结
6 TOP-2 对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的保护作用
    6.1 TOP-2 对小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6.2 TOP-2 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
    6.3 TOP-2 对小鼠巨噬细胞NO生成的影响
    6.4 TOP-2 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6.5 TOP-2 对小鼠NK细胞和CTL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
    6.6 TOP-2 对小鼠血清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6.7 TOP-2 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6.8 讨论
    6.9 小结
7 TOP-2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与免疫调节活性
    7.1 TOP-2 对小鼠瘤重和抑瘤率的影响
    7.2 TOP-2 对小鼠体重和免疫器官系数的影响
    7.3 TOP-2 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7.4 TOP-2 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
    7.5 TOP-2 对小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7.6 TOP-2对TLR4 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7.7 讨论
    7.8 小结
8 TOP-2对PM2.5致肺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8.1 TOP-2 对小鼠肺组织湿重/干重比
    8.2 TOP-2 对小鼠BALF中炎性细胞的影响
    8.3 TOP-2 对小鼠BALF中 TP、ALB和 CRP含量的影响
    8.4 TOP-对小鼠BALF中 MPO、LDH、AKP和 ASM活性的影响
    8.5 TOP-2 对促炎因子TNF-α、IL-1β 和IL-6 含量的影响
    8.6 TOP-2 对SOD、CAT和GSH-Px活性的影响
    8.7 TOP-2 对MDA、PCG和 8-Ohd G含量的影响
    8.8 TOP-2 对Nrf2 和HO-1 表达的影响
    8.9 TOP-2 对NLRP3 炎症小体活化的影响
    8.10 讨论
    8.11 小结
9 结论与创新点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细胞因子IL-33联合免疫检查点分子单克隆抗体介导抗肿瘤免疫应答效应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一、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33(IL-33)
    二、免疫检查点分子
    三、记忆性T细胞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细胞因子IL-33联合免疫检查点分子CTLA-4抗体阻断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效应和机制研究
    前言
    1 材料
        1.1 细胞株
        1.2 实验动物和免疫检查点抗体
        1.3 主要试剂
        1.4 相关耗材和仪器
    2 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构建黑色素瘤荷瘤小鼠模型
        2.3 Real-time PCR检测RNA水平变化
        2.4 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水平变化
    3 统计学分析
    4 结果
        4.1 细胞因子IL-33联合免疫检查点分子CTLA-4阻断显着抑制黑色素瘤生长,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时间
        4.2 细胞因子IL-33联合免疫检查点分子CTLA-4阻断对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亚群浸润的影响
        4.3 细胞因子IL-33联合免疫检查点分子CTLA-4阻断对肿瘤微环境中T淋巴细胞亚群效应功能的影响
        4.4 细胞因子IL-33联合免疫检查点分子CTLA-4阻断对肿瘤微环境中Foxp3~+CD4~+Tregs细胞的影响
        4.5 细胞因子IL-33联合免疫检查点分子CTLA-4阻断对肿瘤微环境中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的影响
        4.6 细胞因子IL-33联合免疫检查点分子CTLA-4阻断对肿瘤微环境中记忆性T细胞的影响
        4.7 细胞因子IL-33联合免疫检查点分子CTLA-4阻断对肿瘤微环境中效应分子表达的影响
        4.8 细胞因子IL-33联合免疫检查点分子CTLA-4阻断对晚期B16黑色素瘤的影响
    5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细胞因子IL-33联合免疫检查点分子PD-1和CTLA-4抗体阻断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效应和机制研究
    前言
    1 材料
        1.1细胞株、主要试剂和相关耗材与仪器
        1.2 实验动物和免疫检查点抗体
    2 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构建黑色素瘤荷瘤小鼠模型
        2.3 Real-time PCR检测RNA水平变化以及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水平变化
    3 统计学分析
    4 结果
        4.1 细胞因子IL-33联合免疫检查点分子PD-1和CTLA-4抗体阻断显着抑制黑色素瘤生长,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时间
        4.2 细胞因子IL-33联合免疫检查点分子PD-1和CTLA-4抗体阻断对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亚群浸润的影响
        4.3 细胞因子IL-33联合免疫检查点分子PD-1和CTLA-4阻断对肿瘤微环境中记忆性T细胞的影响
        4.4 细胞因子IL-33联合免疫检查点分子PD-1和CTLA-4阻断在mRNA水平对肿瘤微环境中组织原位记忆T细胞的影响
    5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与展望
    小结
    展望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本课题所受基金资助
缩略词表
致谢

(4)抗细胞因子主动免疫联合肿瘤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在小鼠乳腺癌模型中的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乳腺癌的发展现状与治疗
    1.2 肿瘤微环境
    1.3 细胞因子在肿瘤微环境及抗肿瘤免疫应答中的角色
    1.4 抗细胞因子病毒样颗粒(VLPs)疫苗
    1.5 肿瘤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实验设计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菌株、质粒和细胞株
        2.1.2 实验动物
        2.1.3 实验试剂及实验耗材
        2.1.4 酶和抗体
        2.1.5 相关化学试剂及实验耗材
        2.1.6 相关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重组表达质粒的转化及诱导表达
        2.2.2 重组蛋白病毒样颗粒的纯化与鉴定
        2.2.3 肿瘤细胞的培养
        2.2.4 小鼠4T1原位肿瘤模型的建立
        2.2.5 化疗药物瘤内注射剂量摸索
        2.2.6 肿瘤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诱导和检测
        2.2.7 VLPs疫苗免疫联合化疗药物体内诱导ICD
        2.2.8 小鼠全血血清制备
        2.2.9 小鼠肺转移结节观察
        2.2.10 血清中细胞因子检测
        2.2.11 血清IgG_1和IgG_(2a)的检测
        2.2.12 血清中特异的IgG抗体水平检测
        2.2.13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刺激
        2.2.14 ELISA检测细胞因子的表达
        2.2.15 流式细胞术检测CTL细胞水平
        2.2.16 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s细胞水平
        2.2.17 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s细胞水平
        2.2.18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重组质粒的诱导表达与蛋白的纯化和鉴定
        3.1.1 重组质粒的诱导表达与蛋白的纯化
        3.1.2 重组蛋白的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
        3.1.3 病毒样颗粒的鉴定
        小结
    3.2 体内肿瘤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诱导和检测
        3.2.1 动物实验摸索瘤内注射化疗药物剂量
        3.2.2 小鼠肿瘤体积、小鼠体重和小鼠存活率
        3.2.3 小鼠肺转移情况
        3.2.4 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Tregs和MDSCs细胞增殖情况
        3.2.5 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HMGB1表达水平
        3.2.6 CellTiter-Glo发光法检测肿瘤组织ATP水平检测
        3.2.7 ELISA检测肿瘤组织中IFN-γ表达水平
        小结
    3.3 体外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的诱导和检测
        3.3.1 化疗药物处理4T1细胞后细胞形态变化
        3.3.2 肿瘤细胞凋亡检测
        3.3.3 CellTiter-Glo发光法检测ATP水平检测
        3.3.4 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表面CRT水平
        3.3.5 Western Blot法检测HMGB1表达水平
        小结
    3.4 动物实验验证化疗药物处理后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
        3.4.1 肿瘤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预防性免疫干预
        3.4.2 肿瘤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治疗性免疫干预
        小结
    3.5 抗细胞因子VLPs疫苗与体内诱导ICD的联合干预
        3.5.1 抗细胞因子VLPs疫苗的预防性免疫评价
        3.5.2 抗细胞因子VLPs疫苗的治疗性免疫评价
        3.5.3 抗细胞因子VLPs疫苗与体内诱导ICD的联合干预
        小结
讨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英文缩写词
    附录Ⅱ 主要溶液的配制
致谢
作者简介

(5)Smac Mimetic联合SABR抗肿瘤免疫作用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Smac Mimetic联合SABR在肺癌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1.1 放疗方案和实验对象
        1.1.2 实验方法
    1.2 结果
        1.2.1 cIAP1 蛋白变化情况
        1.2.2 Smac Mimetic体外放射增敏效应
        1.2.3 Deibo1143 在体外对肺癌细胞的增殖影响
        1.2.4 Debio1143 联合SABR在小鼠模型中抗肿瘤免疫作用
        1.2.5 Debio1143 联合SABR对小鼠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1.2.6 Debio1143 联合SABR促进炎性细胞因子释放
        1.2.7 Debio1143 联合SABR抗肿瘤免疫效应依赖于CD8+T 细胞
        1.2.8 TNF-α在 Debio1143 联合SABR抗肿瘤免疫效应中的作用
        1.2.9 IFN-γ在 Debio1143 联合SABR抗肿瘤免疫效应中的作用
    1.3 讨论
    1.4 小结
二、MiR-195/-16 家族增强SABR抗肿瘤免疫作用的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放疗方法和实验对象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miR-195和miR-16 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与PD-L1 水平呈负相关
        2.2.2 miR-195/-16 调控PD-L1 表达
        2.2.3 miR-195/-16 依赖PD-L1 通路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细胞因子分泌
        2.2.4 miR-195/ -16 影响T细胞凋亡
        2.2.5 miR-195/-16 治疗Trampc1 肿瘤部分依赖于PD-L1
        2.2.6 miR-195/-16 联合SABR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
        2.2.7 miR-195/-16 联合SABR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
    2.3 讨论
    2.4 小结
三、立体定向放疗在结直肠癌肺寡转移中的应用
    3.1 对象和方法
        3.1.1 患者纳入及排除标准
        3.1.2 实研究基本参数的选择
        3.1.3 放疗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3.1.4 患随访资料的收集
        3.1.5 统计学分析
    3.2 结果
        3.2.1 病例特点分析
        3.2.2 生存情况分析
        3.2.3 治疗相关毒副反应
    3.3 讨论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IAP抑制剂与抗肿瘤免疫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抑郁对结直肠癌小鼠Th22及其因子IL-22的影响及抗抑郁药物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抑郁障碍对结直肠癌小鼠肿瘤发展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研究对象
        2.2.1 实验动物
        2.2.2 肿瘤细胞株
        2.2.3 细胞培养及制备
        2.2.4 肿瘤接种
        2.2.5 小鼠慢性应激性抑郁模型
        2.2.6 药物治疗
        2.2.7 行为学评价
        2.2.8 统计学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实验前后小鼠体重结果
        3.1.1 实验前各组小鼠体重比较
        3.1.2 实验后各组小鼠体重比较
        3.1.3 实验前后各组小鼠体重比较
        3.2 糖偏好实验结果分析
        3.3 强迫游泳实验结果分析
        3.4 小鼠一般状况观察及肿瘤测量
        3.4.1 各肿瘤组小鼠肿瘤体积及生长情况
        3.4.2 肿瘤组小鼠瘤重比较
        3.4.3 各治疗组小鼠抑瘤率
    4 讨论
        4.1 结直肠癌伴抑郁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4.2 抑郁障碍对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第二部分 :抑郁障碍对结直肠癌小鼠Th22及其相关因子的影响及抗抑郁药物干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研究方法
        2.2.1 流式细胞技术
        2.2.2 外周血处理方法
        2.2.3 ELISA检测小鼠血清细胞因子表达
        2.2.4 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肿瘤组织中细胞因子表达
        2.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各组小鼠血液CD4/CD8 细胞检测结果
        3.1.1 抑郁组与无抑郁组小鼠CD4/CD8 比较
        3.1.2 肿瘤组与无肿瘤组小鼠CD4/CD8 比较
        3.1.3 治疗组与非治疗组小鼠CD4/CD8 比较
        3.2 各组小鼠血液Th-22 检测结果
        3.2.1 抑郁组与无抑郁组小鼠Th-22 细胞含量比较
        3.2.2 肿瘤组与无肿瘤组小鼠Th-22 细胞含量比较
        3.2.3 治疗组与非治疗组小鼠Th-22 细胞含量比较
        3.3 各组小鼠血清IL-22 检测结果
        3.3.1 抑郁组与无抑郁组小鼠IL-22 比较
        3.3.2 肿瘤组与无肿瘤组小鼠IL-22 比较
        3.3.3 治疗组与非治疗组小鼠IL-22 比较
        3.4 各肿瘤组小鼠肿瘤组织IL-22、p-p38、p-ERK、p-JNK检测结果
        3.4.1 各肿瘤组小鼠肿瘤组织IL-22 检测结果
        3.4.2 各肿瘤组小鼠肿瘤组织p-p38、p-ERK、p-JNK检测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7)毛兰素及其转铁蛋白脂质体抗肝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索引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毛兰素研究概况
        1.1.1 毛兰素来源
        1.1.2 毛兰素药理活性
        1.1.2.1 毛兰素与炎症
        1.1.2.2 毛兰素与银屑病
        1.1.2.3 毛兰素与糖尿病
        1.1.2.4 毛兰素抗肿瘤活性
    1.2 肝癌的研究现状
    1.3 抗肿瘤作用机制
        1.3.1 细胞周期
        1.3.2 细胞凋亡
        1.3.3 免疫治疗与肿瘤
    1.4 药物传递系统与抗肿瘤
        1.4.1 聚合物胶束
        1.4.2 纳米粒
        1.4.3 脂质体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1.5.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毛兰素抗肝癌活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2.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2 主要试剂
        2.2.3 溶液配制
        2.2.4 试剂盒
        2.2.5 抗体
        2.2.6 细胞株
        2.2.7 实验动物
    2.3 实验方法
        2.3.1 细胞培养
        2.3.2 毛兰素抗肝癌活性体外评价
        2.3.3 毛兰素抗肝癌活性体内评价—裸鼠异位瘤模型
        2.3.4 毛兰素抗肝癌活性体内评价—BALB/c小鼠异位瘤模型
        2.3.5 统计方法学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毛兰素抗肝癌活性体外评价结果
        2.4.2 毛兰素抗肝癌活性体内评价结果—裸鼠异位瘤模型
        2.4.3 毛兰素抗肝癌活性体内评价结果—BALB/c小鼠异位瘤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毛兰素转铁蛋白脂质体制备表征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毛兰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3.3.2 脂质体制备
        3.3.3 脂质体理化性质的表征
        3.3.4 粒径稳定性考察
        3.3.5 毛兰素转铁蛋白脂质体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3.4 实验结果
        3.4.1 毛兰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3.4.2 脂质体理化性质表征
        3.4.3 稳定性实验结果
        3.4.4 毛兰素转铁蛋白脂质体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毛兰素转铁蛋白脂质体体内抗肝癌活性评价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4.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2 主要试剂
        4.2.3 试剂盒
        4.2.4 抗体
        4.2.5 溶液配制
        4.2.6 细胞株
        4.2.7 实验动物
    4.3 实验方法
        4.3.1 细胞培养
        4.3.2 Tf-LP-Erianin与 LP-Erianin制备
        4.3.3 裸鼠异位瘤模型建立及治疗方案
        4.3.4 组织分布
        4.3.5 凋亡相关蛋白检测
        4.3.6 BALB/c小鼠异位瘤模型的建立
        4.3.7 免疫相关因子的检测
        4.3.8 氧化应激相关蛋白检测
        4.3.9 组织病理学分析
        4.3.10 统计方法学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裸鼠异位瘤模型中Tf-LP-Erianin的抗肝癌活性评价
        4.4.2 BALB/c小鼠异位瘤模型中Tf-LP-Erianin的抗肝癌活性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白介素-18的缺乏通过抑制体内CD8+T细胞和NK细胞分泌IFN-γ促进食管癌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白介素-18的缺乏促进了4NQO诱导基因敲除鼠食管鳞状癌的发生和进展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白介素-18的缺失抑制了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活性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体外实验证明白介素-18的缺失影响了抗肿瘤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并抑制了其细胞毒性作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白介素-18在炎症相关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原位基因修饰联合过继性T细胞在治疗黑色素瘤治疗中的机制及抗肿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IL-36β促进Tc9细胞分化及其肿瘤过继性免疫治疗作用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1. 白细胞介素-36 (Interleukine-36, IL-36)的生物学特性与功能
    2. 辅助性T细胞9(Th9)和细胞毒性T细胞9(Tc9)的分化、特性和功能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IL-36 β对Tc9细胞分化促进作用的研究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 方法
    3. 统计学分析
    4. 结果
    5.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IL-36 β促进分化的Tc9细胞在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 方法
    3. 统计学分析
    4. 结果
    5.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与展望
综述Tc9细胞生物学特性、分化机制及其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本课题所受基金资助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致谢

四、白细胞介素与抗肿瘤免疫(论文参考文献)

  • [1]肿瘤免疫治疗医学论文翻译实践报告[D]. 刘洋.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2]东方栓孔菌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解析与生物活性研究[D]. 郑义.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3]细胞因子IL-33联合免疫检查点分子单克隆抗体介导抗肿瘤免疫应答效应机制的研究[D]. 石立彦. 苏州大学, 2020
  • [4]抗细胞因子主动免疫联合肿瘤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在小鼠乳腺癌模型中的干预[D]. 刘红仙.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5]Smac Mimetic联合SABR抗肿瘤免疫作用和机制研究[D]. 陶振.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6]抑郁对结直肠癌小鼠Th22及其因子IL-22的影响及抗抑郁药物干预研究[D]. 张慧杰.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4)
  • [7]毛兰素及其转铁蛋白脂质体抗肝癌活性研究[D]. 张欣蕊. 吉林大学, 2021(01)
  • [8]白介素-18的缺乏通过抑制体内CD8+T细胞和NK细胞分泌IFN-γ促进食管癌进展[D]. 李建涛. 河北医科大学, 2018(02)
  • [9]原位基因修饰联合过继性T细胞在治疗黑色素瘤治疗中的机制及抗肿瘤作用[D]. 王锋. 苏州大学, 2018(04)
  • [10]IL-36β促进Tc9细胞分化及其肿瘤过继性免疫治疗作用的初步研究[D]. 申春苹. 苏州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白细胞介素和抗肿瘤免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