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相位比较原理构成双回线路横差动保护的新元件(论文文献综述)
宋从矩,王笑然[1](1983)在《用相位比较原理构成双回线路横差动保护的新元件》文中研究指明 本文论述用相位比较原理构成的电流平衡保护和用于受电侧的电流相位差动保护。前者以(IⅠ+IⅡ)为极化量来判别差电流(IⅠ-IⅡ)的相位,并可以对起动电流进行整定,取消了原有的电压制动回路,简化了接线。后者以母线电压为极化量来判别IⅠ和IⅡ的相位变化,利用三个电量的相位比较来确定双回线路的内部故障,保护装置无需进行整定计算,无需操作电源闭锁,相继动作区极小且无电压死区,用于双回线路的受电侧或小电源侧,具有显着的优点。
俞波[2](2003)在《超高压同杆并架双回线路微机保护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的发展,使电网建设向着长距离、大规模、超高电压等级发展,为提高单位走廊输送容量,减少土地占用,节约投资,同杆并架双回线输电方式在我国已得到推广。要提高双回线供电可靠性,避免发生双回线间复杂故障时无选择跳闸,继电保护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早期的保护受保护原理以及通信技术的限制,在用于同杆双回线时存在性能上的不足,往往需要两回线的电气量,给使用带来不便。本文对使用分相式通道用于同杆双回线的纵联距离保护进行了研究,并实现了仅使用单回线单侧电气量的CSL-101C(D)型数字式纵联距离保护装置。本文分析了常用的选相元件在同杆双回线发生跨线故障时的动作特性,提出了选相新方法,同时利用模糊集理论来识别短时转换性故障,以解决此类故障下保护误动问题。阻抗特性直接影响距离保护的动作正确性,本文详细地分析了距离保护在同杆双回线故障下的动作特性,提出了相应措施。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使纵联保护的通道方式多样化,性能得以提高,本文提出了基于异步通信方式的直接数字通信技术用于同杆双回线保护的通道方案。论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选相元件是纵联保护能否正确选相跳闸的关键。本文结合实时数字仿真试验结果对常用的相电流差突变量和负序零序电流选相元件在同杆双回线各种跨线故障下的动作行为进行了研究。由于另一回线故障电流的影响,这两种选相元件在此类故障下会误选相。根据对这些故障的特点分析,本文首次提出了用于跨线故障的基于故障电压比较故障相电流相位判别的选相新原理,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跨线故障下至少有一侧可正确选相。将上述三种选相原理综合在一起,构成了新保护的选相元件。 2 本文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基于跨线不接地故障识别的测量阻抗新的计算方法。由于同杆双回线单相跨线不接地故障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单相接地故障,传统的接地距离保护不能正确动作,采用本方法可使接地距离保护在发生此类故障时动作正确。本文同时对接地和相间距离保护在各种跨线故障下的动作行为进行了研究,指出距离保护的定值整定可按正常整定原则进行,从多方面考虑不宜引入相邻线零序电流。 3 本文提出了基于模糊集理论的短时转换性故障识别的方法,解决了距离保护在区外故障经短时间转成区内单相故障后误跳三相的问题。现代数字式保护为提高保护动作速度,都采用尽可能短的数据窗,发生此类故障时由于故障数据在数据窗中的不同比例,选相元件可能误选成相间故障,若此时该相间测量阻抗值在阻抗动作范围内,那么将引起保护误跳三相。上述故障识别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距离保护误动问题,且基本不影响保护的动作时间。 华北电力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摘要斗 本文提出了基于异步通信方式的直接数字通信技术作为同杆双口线纵联保护的 通道新方案。该通道方式直接由保护的RS-232C异步串行口经数宇信道与对侧 保护同时双向传输多达8位的保护命令信息。与传统电力线载波通道相比,具 有传输信息量大,接口简单,通信环节少,延时短,可靠性高等优点,使保护 动作时间缩短。本文对这种通道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证明其安全性和可靠 性可以满足闭锁式、允许式及远方跳闸纵联保护的要求,采用本方案的保护装 置在500kV线路上进行了试运行,运行结果理想。本文同时对常规通道方式进 行了研究,提出在应用时必须具有自适应思想。5 本文对零序电流保护、功率倒向、多相重合闸及准三相运行等几种同杆双回线 相关课题进行了研究。本文提出宜采用延时开放零序电流1段的方法,来避免线 路远端单相跨线接地故障时误跳三相。分析和试验表明同杆双口线发生跨线接 地故障时,零序电流保护可以正确动作,但由于邻线故障相电流的影响,零序 功率方向特性变差。本文认为为简化保护和重合闸,提高运行安全性,不直采 用多相重合闸方式。在同杆双口线准三相运行状态下突变量选相元件不再适用, 提出可采用相电流幅值比较结合电压比较的方法来故障选相,零序电流保护和 距离保护可以正确动作,其特性要比双口线健全时发生同类故障时好。
岳宏亮[3](2012)在《同杆并架双回线后备保护技术研究的研究》文中认为同杆并架双回输电线路以其输电容量大、占用输电走廊少,杆塔建设投资低等技术经济优势,在我国电网中得到了广泛采用。由于同杆并架线路导线数目多、双回线之间距离近,其故障类型和故障暂态特性远较普通单回线或平行双回线复杂,传统的线路保护难以满足快速、可靠地切除同杆并架线路故障的应用要求。此外,同杆双回线路输送功率大,在发生跨线故障时,应尽量避免双回线同时切除,以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从而对故障选相和自动重合闸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迄今,虽然同杆并架线路继电保护的研究和应用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同杆并架线路故障的复杂性,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因此,深入开展同杆并架线路继电保护技术的研究,对提高保护的性能和应用水平,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杆并架线路保护的研究涉及诸多方面,其中距离保护、故障选相元件以及零序过流保护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问题较为突出,也是同杆并架线路保护研究的重点。本文将主要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课题研究工作。论文首先对同杆并架双回输电线路保护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重点针对同杆并架线路保护中的距离保护元件、故障选相元件以及零序过流元件在实用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评述和总结,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论文工作的重点和主要内容。对距离保护元件在同杆并架双回线路应用时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由于同杆双回线单相跨线不接地故障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单相接地故障,传统的接地距离保护不能正确动作。本文同时对接地和相间距离保护在各种跨线故障下的动作行为进行了研究,指出距离保护的定值整定可按正常整定原则进行,从多方面考虑不宜引入相邻线零序电流。故障选相元件的性能对保护的动作行为和自动重合闸装置的正确工作有着重要影响。论文对常用的相电流差突变量和负序零序电流选相元件在同杆双回线各种跨线故障下的动作行为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对零序过流保护从零序方向元件和整定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其应用于同杆并架线路时需注意的问题,并给出了整定意见。论文的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了下一步需要进行的工作。
武在前[4](2004)在《220kV同杆双回线继电保护方案的研究》文中提出同杆双回线具有投资少、节约土地、单位走廊输送容量大等优点,目前在我国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但是,由于同杆双回线会发生跨线故障,致使同杆双回线的故障种类多达120种,并且同杆双回线的故障计算和分析十分复杂。因此对同杆双回线的跨线故障进行研究,提出适用于同杆双回线的保护方案具有现实意义。 同杆双回线发生跨线故障时,不仅相与相之间有互感,相邻两线间还有线间互感,这使得在单回线上能正确动作的保护,用在同杆双回线中不同程度的都存在一些问题。同杆双回线发生跨线故障时还有一些特殊问题,如,两回线运行内部发生单回线故障或非同名跨线故障时,两健全同名相电流可能不相等;在两回线运行时发生跨线故障,两故障同名相电流也可能不相等。这些特殊问题的存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在,对同杆双回线中的保护的正确动作影响也很大。为了便于我们分析这些问题,本文研究了六序分量法,其实质是消去互感。将六序分量法的数学模型与同杆双回线时故障时的边界条件结合,便可求出故障时各序电流和各序电压的解析表达式,进而求出各相电流和电压。接着利用该方法分析了同杆双回线的特殊问题,为后面的同杆双回线继电保护方案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杆双回线中的保护能否正确动作,选相元件是关键。本文首先研究了相电流差突变量选相元件和负序零序电流选相元件在同杆双回线中的动作特性,结果表明在跨线故障时它们会有不正确的动作。接着分析了同杆双回线跨线故障时,保护安装处看到的跨线故障相电流之间具有的相位关系。基于这些关系,本文研究了一种用于同杆双回线跨线故障的选相原理一基于故障相电压比较故障相电流相位。将该选相原理与相电流差突变量选相和负序零序电流选相原理结合,可以构成一种新的、用于同杆双回线的保护选相元件。 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个用于220kV同杆双回线的保护方案。方案中以纵联距离和零序方向元件作为快速主保护, 2 太原理〕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以工频变化量距离元件构成快速I段保护,由三段式相间和接地距离及二个延时段零序方向过流构成后备保护;采用综合选相元件进行同杆双回线的故障选相。并且分析了方案中各保护的原理及动作特性。
宋从矩,王笑然,张艳霞,张荣华,吴雪峰,文宁,董柏林,毛梓英,薛东[5](1989)在《超高压同杆并架双回线集成电路型快速横联保护》文中研究说明本保护装置根据西北地区330kV安康—南郊同杆双回线的要求,由三方联合开发研制。可提供电流平衡、电流比相以及适用于各种运行方式变化的复合横联保护,具有动作速度快(近处故障时小于15ms)、灵敏度高(相继动作区小于10%)、功耗小及独立选相等优点。保护具有完善的闭锁回路,在出现任何形式的单回线运行方式时,能自动闭锁保护,防止误动作。
宋从矩[6](1986)在《相位比较式横差保护装置在不同参数双回线路上的应用》文中指出本文利用相位比较原理,分析和解决了将相位比较式横差保护装置用于不同参数双回线路上的有关问题。该横差保护装置按相设置执行回路和出口回路时,可成功地用于同杆并架的双回线路上,以有选择地只切除有关的故障相,具有良好的选相功能.
索南加乐,王树刚,张超,许庆强,宋国兵[7](2004)在《一种反应环流电流的平行双回线保护选相元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目前反应电流全量的电流平衡保护受负荷电流影响导致相继动作区大或保护拒动,以及反应故障分量的电流平衡保护故障分量提取方面的问题,基于双回线的相序变换原理,得出了环流电流故障分量与系统参数无关的结论,由此得到了平行双回线各种单线故障时环流电流的特征,进而提出了一种平行双回线单线故障的选相原理及其元件。文中提出的反应各相稳态环流电流故障分量的选相元件,不受系统参数和过渡电阻的影响,并且稳态环流电流本身就是故障分量,在整个故障期间都存在,易于提取、误差小。与电流平衡保护相比,该基于环流电流的保护在理论上能够提高平行双回线保护的性能。EMTP仿真结果表明,该选相元件能准确有效地选出故障相。
唐宝锋[8](2005)在《输电线路故障选相新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力系统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对故障选相装置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本文对相电流差突变量选相元件、序分量选相元件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一种针对于单回线和双回线的新型选相元件,该选相元件以相关分析作为故障信号的处理方法,具有选相速度快、动作阈值大,抗过渡电阻能力强的特点,不仅对于单回线简单故障能正确选相,对于特殊性故障(如跨线故障)和双回线跨线故障也具有极佳的效果。大量的仿真验证结果证明了该理论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二、用相位比较原理构成双回线路横差动保护的新元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相位比较原理构成双回线路横差动保护的新元件(论文提纲范文)
(2)超高压同杆并架双回线路微机保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超高压线路保护的现状及发展 |
1.3 同杆双回线继电保护的现状 |
1.4 本课题的意义 |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跨线故障下选相元件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相电流差突变量选相元件分析 |
2.3 负序零序电流选相元件分析 |
2.4 同杆并架双回线跨线及转换性故障特点研究 |
2.5 基于故障电压比较故障相电流相位判别的选相新原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跨线故障下距离保护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阻抗特性 |
3.3 跨线故障下接地距离保护研究 |
3.4 基于跨线不接地故障识别的阻抗计算新方法 |
3.5 跨线故障下相间距离保护研究 |
3.6 邻线零序电流补偿问题 |
3.7 阻抗Ⅰ段定值整定问题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模糊集理论的短时转换性故障类型识别 |
4.1 引言 |
4.2 短时转换性故障下阻抗元件分析 |
4.3 模糊集理论基本思想 |
4.4 短时转换性故障特点分析 |
4.5 特征提取及主要判据的构成 |
4.6 短时转换性故障的识别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通道方式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常规命令式通道方式 |
5.3 基于异步通信的数字通道方式 |
5.4 性能分析 |
5.5 应用方案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同杆双回线保护几个相关问题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零序电流保护研究 |
6.3 功率倒向问题 |
6.4 多相重合闸和准三相运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附录 |
(3)同杆并架双回线后备保护技术研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同杆并架输电线路保护现状综述 |
1.2.1 电流平衡保护 |
1.2.2 横联方向差动保护 |
1.2.3 横联阻抗差动保护 |
1.2.4 电流纵联差动保护 |
1.2.5 距离保护 |
1.2.6 选相元件 |
1.2.7 同杆并架线路的典型保护配置 |
1.3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二章 同杆并架双回线路距离保护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阻抗特性 |
2.3 跨线故障时接地距离保护特性分析 |
2.3.1 单相跨同名单相接地故障 |
2.3.2 单相跨异名单相接地故障 |
2.3.3 单相跨多相接地故障 |
2.4 跨线故障下相间距离保护特性分析 |
2.4.1 单相跨线接地故障分析 |
2.4.2 单相跨线不接地故障分析 |
2.5 邻线零序电流补偿问题 |
2.6 阻抗 I 段定值整定问题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同杆并架线路故障选相元件研究 |
3.1 引言 |
3.2 相电流差突变量选相元件分析 |
3.2.1 选相原理 |
3.2.2 特性分析 |
3.3 负序零序电流选相元件分析 |
3.3.1 选相原理 |
3.3.2 特性分析 |
3.4 同杆并架双回线跨线故障特点分析 |
3.4.1 单相跨非同名单相 |
3.4.2 单相跨多相 |
3.4.3 两相跨多相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同杆并架线路零序过流保护分析 |
4.1 引言 |
4.2 零序方向元件在同杆并架线路发生故障时的件动作特性分析 |
4.2.1 不接地故障的动作分析 |
4.2.2 接地故障的动作分析 |
4.3 定值整定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同杆并架线路典型保护定值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220kV同杆双回线继电保护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超高压线路继电保护的现状及发展 |
1.3 同杆双回线继电保护的现状 |
1.4 研究同杆双回线保护的意义 |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六序分量法分析同杆双回线短路故障特征 |
2.1 同杆双回线的故障分析方法 |
2.2 同杆双回线的六序分量法 |
2.3 用六序分量法分析同杆双回线的特殊问题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同杆双回线跨线故障下选相元件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相电流差突变量选相元件分析 |
3.3 负序零序电流选相元件分析 |
3.4 同杆双回线跨线故障特点研究 |
3.5 基于故障电压比较故障相电流的相位判别选相原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20kV同杆双回线继电保护方案的研究 |
4.1 本方案中的保护配置 |
4.2 各保护元件的动作特性及原理分析 |
4.3 振荡闭锁 |
4.4 重合闸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1 研究了六序分量法 |
2 研究了用于同杆双回线的一种选相原理。 |
3 提出了一个用于220kV同杆双回线的保护方案 |
4 本方案中待完善的工作的几点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一种反应环流电流的平行双回线保护选相元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平行双回线的相序变换及环流电流特征 |
1.1 单相接地故障 |
1.2 两相短路接地 |
1.3 两相相间短路 |
1.4 三相短路故障 |
1.5 各种故障中序分量的相位关系 |
2 选相原理及方案 |
2.1 根据环流电流幅值特点确定的选相原理 |
2.2 根据环流电流相位关系特点确定的选线原理 |
3 EMTP仿真 |
4 结论 |
(8)输电线路故障选相新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故障选相元件的的历史及现状 |
1.2 故障选相元件的最新进展 |
1.3 本文的工作 |
第二章 传统选相元件分析 |
2.1 工频相电流差突变量选相元件 |
2.2 正序故障分量与负序分量比相法选相元件 |
2.3 零序分量与负序分量比相法选相元件 |
2.3.1 接地故障时负序及零序电流相对相位 |
2.3.2 负序及零序电流相对相位的确认及故障相的选择 |
2.4 小结 |
第三章 相关分析法基本原理 |
3.1 相关系数 |
3.2 相关函数 |
3.3 相关分析法应用于故障选相的可行性 |
第四章 基于相关分析的单回线选相元件 |
4.1 相关分析法选相原理 |
4.2 滤波与滤序 |
4.3 ATP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
4.4 一种基于相关分析法的单回线模糊选相元件 |
4.4.1 基于模糊逻辑的故障序分量选相方法 |
4.4.2 系统仿真验证及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基于相关分析的同杆双回线选相元件 |
5.1 引言 |
5.2 同杆双回线继电保护的现状 |
5.2.1 电流平衡保护 |
5.2.2 横联方向差动保护 |
5.2.3 横联阻抗差动保护 |
5.2.4 相位比较式横差保护 |
5.2.5 距离保护 |
5.2.6 电流纵联差动保护 |
5.3 六序故障分量法 |
5.3.1 六序故障分量 |
5.3.2 同杆双回线故障的边界条件 |
5.3.3 同杆双回线故障分量的六序网络图 |
5.4 同杆双回线的六序故障分量特征 |
5.5 基于相关分析的同杆双回线故障序分量选相原理 |
5.5.1 同杆双回线选相原理 |
5.5.1.1 同名相跨线故障类型的识别 |
5.5.1.2 单回线故障类型的识别 |
5.5.1.3 非同名相跨线故障的识别 |
5.5.2 故障相的识别 |
5.5.3 系统仿真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四、用相位比较原理构成双回线路横差动保护的新元件(论文参考文献)
- [1]用相位比较原理构成双回线路横差动保护的新元件[J]. 宋从矩,王笑然. 继电器, 1983(04)
- [2]超高压同杆并架双回线路微机保护的研究[D]. 俞波.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3(02)
- [3]同杆并架双回线后备保护技术研究的研究[D]. 岳宏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
- [4]220kV同杆双回线继电保护方案的研究[D]. 武在前. 太原理工大学, 2004(04)
- [5]超高压同杆并架双回线集成电路型快速横联保护[J]. 宋从矩,王笑然,张艳霞,张荣华,吴雪峰,文宁,董柏林,毛梓英,薛东. 电力系统自动化, 1989(04)
- [6]相位比较式横差保护装置在不同参数双回线路上的应用[J]. 宋从矩. 电力技术, 1986(11)
- [7]一种反应环流电流的平行双回线保护选相元件[J]. 索南加乐,王树刚,张超,许庆强,宋国兵.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4(15)
- [8]输电线路故障选相新方法的研究[D]. 唐宝锋.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