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罗帕酮与地高辛的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艺红,马长生,吴书林[1](2021)在《决奈达隆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建议》文中研究说明决奈达隆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一种脱碘的苯并呋喃衍生物, 其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与胺碘酮类似, 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决奈达隆主要用于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患者的节律控制, 减少房颤/房扑的复发, 并降低再住院风险。不建议决奈达隆用于长程持续性房颤或永久性房颤, 以及射血分数减低的房扑或房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该规律监测心电图、电解质和肝肾功能, 并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8YFC2002400)课题组[2](2021)在《高龄老年共病患者多重用药安全性管理专家共识》文中提出1概述我国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将增加到7 400多万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的减退,器官功能的退化,老年人会出现更多需要治疗的疾病,多病共存现象显着增加。流行病学数据表明,美国大约2/3的高龄老年人患有多种慢性疾病[1]。多病患者需要服用更多种类的药物,存在多重用药问题。我国部分省份横断面调查显示:北京市80岁以上老人人均服药数量为7.5种,多重用药比例达64.8%[2];安徽省80岁及以上老年人日口服药种类> 5种的比例为82.4%[3]。欧洲51%的高龄患者用药超过6种[4];
任伟芳,吕小群,方忠宏,刘玉娟[3](2021)在《胺碘酮在临床用药中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真实世界的胺碘酮药物相互作用的分析与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某院门急诊患者的胺碘酮处方,剔除用药总数<2种的处方,采用Lexicomp?、Stockley’s Drug Interactions以及药品说明书对其进行分析,评价药物相互作用的严重程度。结果:共收集到2987张胺碘酮相关的处方,筛选出与胺碘酮相关的DDIs的处方共2532张,占84.77%,与胺碘酮有关的DDIs数为4809种,其中X级94种,D级742种,C级3973种,以C级占比最多,为82.62%;美托洛尔、华法林和氟哌噻吨分别是引起胺碘酮C级、D级、X级DDIs最为常见的药物(12.31%、12.27%、1.66%),其不良结果主要有:(1)增加低血压风险,(2)增加华法林的血药浓度和抗凝作用,(3)增加QT间期延长风险。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用药种数与胺碘酮有关的DDIs的发生具有独立相关性(P<0.001)。合并用药种数≥5种与胺碘酮有关的DDIs的发生风险较合并用药种数2-4种高(OR 10.884,95%CI 6.821-17.365)。结论:胺碘酮与多种常用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多药合用是致胺碘酮DDIs的危险因素。重视与胺碘酮有关的DDIs风险,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中完善其DDIs的监测和预警,以避免潜在药源性损害的产生,提高医疗质量。
刘俊,佟智颖[4](2021)在《肥厚型心肌病并心房颤动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是年轻人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也是心力衰竭、脑卒中的常见原因。HCM患者心房颤动(AF)的患病率为20%~25%。AF的诱因多样,主要由基因或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可致使血管收缩、舒张功能障碍及血小板活化、凝血酶生成增加,进而导致血液淤滞并产生血栓,特别是在左心耳,最终导致脑卒中和周围血栓栓塞事件发生风险增加。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临床针对HCM并AF的治疗策略,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谢珊珊,周陆,张心怡,苗雅昕,万瑾瑾,张卫芳[5](2021)在《Ⅹa因子抑制剂与心血管药物的相互作用》文中研究表明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Ⅹa因子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凝血酶瀑布过程中Ⅹa因子而发挥抗凝作用,已被批准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预防及其他血栓栓塞性疾病。Ⅹa因子抑制剂为P糖蛋白(P-gp)底物,且部分经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代谢。大型临床研究及个案报道发现Ⅹa因子抑制剂与某些心血管药物联用后可影响Ⅹa因子抑制剂药动学参数,继而影响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决奈达隆、奎尼丁及钙通道阻滞药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可导致Ⅹa因子抑制剂暴露量增加,抗血小板药物可与Ⅹa因子抑制剂产生药效学相互作用,均会导致潜在出血风险增加;硝苯地平、地高辛及阿托伐他汀与Ⅹa因子抑制剂相互作用无临床意义。临床应根据患者肝、肾功能,病理状态及具体联合药物的情况采取调整Ⅹa因子抑制剂剂量、更换药物或密切监测等措施。
李若曦[6](2021)在《老药二次研发策略在抗疟疾和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药研发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本论文聚焦老药二次研发方向,以抗肿瘤临床候选药物Quisinostat为先导结构精准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抗疟疾HDAC抑制剂,并系统研究了其抗疟疾活性、安全性、成药性和作用机制;同时发现抗心律不齐临床药物普罗帕酮具有抗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并以普罗帕酮为先导结构进行了初步的药物化学改造工作。本论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基于Quisinostat的抗疟疾HDAC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疟疾(malaria)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全球性恶性传染病,其中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Pf)流行性最广,危害最大。由于耐药疟疾的威胁愈演愈烈,目前临床上急需具有新结构、新作用机制与多时期杀虫药效的抗疟疾新药。多年研究表明恶性疟原虫组蛋白去乙酰化酶(Plasmodium falciparum histone deacetylase,PfHDAC)具有成为新型抗疟疾药物靶标的潜力。前期研究中本团队合作方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江陆斌研究员团队发现临床Ⅱ期异羟肟酸类抗肿瘤HDAC抑制剂Quisinostat具有良好的体内外多时期抗疟疾药效。Quisinostat由于细胞毒性大、治疗窗口窄,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潜力,但Quisinostat可作为药物化学结构修饰绝佳的起点。因此,本论文以Quisinostat为先导化合物展开老药二次研发,旨在通过结构改造提高衍生物的安全性,同时保持Quisinostat原有的优秀抗疟疾活性。根据HDAC抑制剂的结构特征以及Quisinostat与PfHDAC1的分子对接结果,可将Quisinostat结构分为Zn2+结合基团(ZBG)、连接链(linker)和表面结合基团(CAP)三个区域。首先,我们保持Quisinostat原有嘧啶异羟肟酸药效团(ZBG区)和N-甲基吲哚(CAP区)不变,基于骨架跃迁策略合成了具有新结构的二胺linker衍生物A1~A6,并基于对人源细胞选择性较高的衍生物A5与A2,通过精心修饰CAP基团,分别合成了具有全新结构骨架的衍生物B1~B39与C1~C30。其中,衍生物B35、B39和C9体外抑制红内期野生型恶性疟原虫3D7的IC50值分别为11.3 nM、11.5 nM和3.19 nM,与Quisinostat 的活性相当(IC50=5.2 nM),而 B35、B39 和 C9 对人源细胞(HepG2 和 293T)的选择性分别比Quisinostat提高60~80倍、100~140倍和8~10倍,充分表明通过结构改造可以显着提升衍生物的安全性。B35、B39和C9可有效抑制数种多重耐药型红内期临床恶性疟原虫增殖,不与常用抗疟疾临床药物产生交叉抗性,特别是环期生存实验表明C9可以有效抑制青蒿素耐药的恶性疟原虫6218和6320的增殖,表明新衍生物具有克服临床耐药疟疾的潜力。体外肝微粒体实验与小鼠药代实验表明B35、B39与C9的代谢稳定性与部分药代性质优于Quisinostat。小鼠急性毒性和体内药效实验表明B35、B39与C9等新衍生物的动物安全性优于Quisinostat,其中B35和B39在75~150 mg/kg下具有部分红内期体内药效,C9可在60 mg/kg下治愈小鼠红内期约氏疟原虫(P.yoelii)感染,30 mg/kg下部分治愈小鼠肝期伯氏疟原虫(P.berghei)感染,同时在有效剂量下不影响小鼠存活情况。该结果初步表明C9具有多时期(红内期和肝期)体内抗疟疾疗效。红内期时期特异性杀虫实验表明C9与Quisinostat类似,可清除红内期的环状体、滋养体与裂殖体疟原虫,其中针对裂殖体的药效最好,是一个有良好开发潜力的临床前抗疟疾候选化合物。为了探究新衍生物抗疟疾作用机制,我们首先通过Western blot表征恶性疟原虫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实验证明B35、B39与C9均为PfHDAC抑制剂。我们进而利用glmS核酶构建了PfHDAC1/2基因敲减虫株,并通过测试化合物抑制基因敲减虫株增殖的活性表明PfHDAC1是C9的作用靶点。体外重组蛋白活性抑制实验进一步表明C9抑制PfHDAC1活性的IC50为0.34 nM,强于其它已知PfHDAC1抑制剂,仅弱于Quisinostat(IC50=3 pM)。人源HDAC抑制实验表明C9抑制Ⅰ型人源HDAC的活性与Quisinostat相近,而B35与B39抑制Ⅰ型人源HDAC的活性下降10~20倍。综上所述,本论文以Quisinostat为先导设计并合成了 75个嘧啶异羟肟酸类衍生物并系统研究了其体内外抗疟疾药效、安全性和成药性,从中发现具有针对红内期与肝期的多时期杀虫活性、可有效清除耐药恶性疟原虫且体内外安全性显着提升的新型PfHDAC1抑制剂C9。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PfHDAC1作为新型抗疟疾药物靶点的研究潜力。目前基于C9的深入结构改造与药效及机制研究正在进行中。同时我们发现泛PfHDAC抑制剂B35与B39安全性显着提升且具有一定的抗疟疾活性,同样具有较大的研究潜力。第二部分为普罗帕酮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结膜黑色素瘤(conj unctival melanoma,以下简称CM)是一种致命性的眼部恶性肿瘤,是近年来才逐渐得到重视的罕见疾病领域。目前临床上既无公认的CM治疗方案,也无治疗CM的有效药物,且缺乏系统的CM治疗新药开发与临床研究报道。因此,开发安全有效的抗CM药物迫在眉睫。通过与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的贾仁兵研究员课题组共同合作筛选本团队老药库抑制CM细胞增殖的活性,我们首次发现1C型抗心律不齐药物盐酸普罗帕酮具有抗CM新用途。然而普罗帕酮体内外抗CM活性不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为了推动抗CM新药研发,本论文以普罗帕酮为先导化合物展开抗CM药物化学研究,旨在通过结构改造提高衍生物的抗CM活性与安全性。根据普罗帕酮的结构特点,我们将其划分为三个结构域,并经过三阶段结构改造合成了衍生物D1~D46。体外研究表明衍生物D33和D34抑制CRMM1细胞增殖活性(IC50分别为0.57和0.13 μM)分别比普罗帕酮(IC50=24.70 μM)提高了 43倍和190倍。同时,D33和D34对人源黑色素细胞PIG1的选择性(SI分别为14.5和19.1)分别比普罗帕酮(SI=2.3)提高了 6.3倍和8.3倍。综上所述,我们以普罗帕酮为先导,通过结构改造获得体外抑制CM细胞增殖活性与选择性显着提升的新衍生物,初步达到提高衍生物的抗CM活性与安全性的目的。目前基于新衍生物的抗CM结构改造与机制研究正在进行中。
郭丽君[7](2021)在《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代谢组学研究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死亡率及再住院率居高不下。西医标准化治疗降低了心力衰竭的全因死亡率和再住院率,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处于心血管事件高风险中,因此有必要应用更广泛的方法来降低心血管疾病残余风险。中医药“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和良好的安全性使其成为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等复杂疾病的安全有效药物。参附强心丸是治疗心力衰竭的代表性中成药之一,但目前关于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较为单一,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理。网络药理学可以通过整个网络系统来预测药物成分和疾病靶点,是发现药物与疾病联锁的关键技术;代谢组学是组学研究的终端,可用于研究中药复方引起机体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这两种研究方法与中医“整体观念”的理念相近。因此本课题拟采用网络药理学和代谢组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多角度研究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然而,网络药理学只是预测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潜在机制,代谢组学技术目前尚未成熟,因此后续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动物实验+细胞实验)进行验证,并在细胞层面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第一部分参附强心丸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的药效学研究目的:评价参附强心丸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的疗效。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2周后构建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分为模型组、阳性药(培哚普利叔丁胺)组、参附强心丸高、中、低剂量组和假手术组,灌胃4周,利用超声评估参附强心丸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参附强心丸对大鼠血清中心力衰竭标志物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B 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影响;采用 HE 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参附强心丸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治疗4周后可提高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P<0.05),降低 ANP和BNP水平(P<0.01)。HE染色模型组心肌纤维结构紊乱、肌纤维变粗,呈波浪状改变;参附强心丸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心肌纤维排列较模型组清晰,心肌细胞束间隙和炎性细胞浸润减少。Masson染色模型组可见明显蓝色胶原纤维分布;参附强心丸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组大鼠心肌细胞间蓝色胶原纤维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参附强心丸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提高LVEF和LVFS),降低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ANP和BNP的水平,延缓心室重塑。第二部分整合网络药理学及代谢组学预测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目的:结合网络药理学及非靶向代谢组学探讨参附强心丸调控心力衰竭的关键靶点及代谢通路,并进行靶向代谢组学定量分析,综合预测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潜在作用机制。1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方法:应用BATMAN-TCM数据库,筛查参附强心丸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靶点,DisGeNet、OMIM、TTD数据库综合筛选心力衰竭相关靶点。采用STRING在线数据库对二者交集的靶点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关键基因,并在Cytoscape 3.8.0软件中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标-疾病”可视化网络。使用DAVID工具对共同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富集分析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讨潜在靶标的作用机制。结果:从参附强心丸中筛选出215个有效成分,涉及治疗心力衰竭的497个靶点。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富集的通路主要是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鞘脂类信号通路、细胞凋亡、AMPK信号通路等。2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大鼠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方法:选择药效学研究中效果最佳的参附强心丸高剂量组作为参附强心丸组。以大鼠血清为研究对象,基于液质联用分析技术,获得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参附强心丸组大鼠血清代谢轮廓,结合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手段,分析不同组别代谢物的变化及参附强心丸影响的代谢途径。同时将非靶向代谢组学结果与网络药理学结果进行整合,预测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核心靶点。结果:参附强心丸可以通过调节脯氨酸、胞嘧啶核苷、5-甲基胞苷、哌可酸、胞嘧啶和神经鞘氨醇等发挥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这些代谢物与鞘脂代谢、嘧啶代谢、氨酰基tRNA的生物合成、氮素代谢、谷胱甘肽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通路密切相关。通过整合网络药理学与代谢组学筛选出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靶点为AKT1、MAPK1/3(ERK1/2)、TP53,这些靶点与自噬和凋亡密切相关。3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大鼠的氨基酸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方法:整合网络药理学与代谢组学结果,发现重合的代谢通路大部分与氨基酸代谢有关,因此基于已建立的靶向代谢组学平台,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模型组大鼠、假手术组大鼠、参附强心丸组大鼠血清样本进行氨基酸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筛选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调控的氨基酸代谢物。结果:和假手术组相比,心力衰竭大鼠血清中组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瓜氨酸、亚牛磺酸、鸟氨酸、色氨酸、犬尿氨酸水平升高。其中参附强心丸可以回调苯丙氨酸、瓜氨酸、色氨酸、犬尿氨酸浓度。结论:网络药理学结合代谢组学研究是探索参附强心丸作用机制的有效工具,参附强心丸可能通过调控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发挥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第三部分 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初步预测结果表明参附强心丸可能通过调节自噬和凋亡发挥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细胞自噬和凋亡之间又存在交互对话(crosstalk),那么参附强心丸是否影响自噬和凋亡的crosstalk?可能通过何种crosstalk形式发挥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其可能的作用通路是什么?因此选用与自噬和凋亡密切相关的经典分子,通过动物实验及细胞实验验证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影响心肌细胞的自噬和凋亡,且影响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crosstalk,并进一步探索其潜在作用通路。1参附强心丸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目的:明确参附强心丸通过调控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发挥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2周后构建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模型,4周后对各组大鼠心肌组织通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技术检测Bcl-2和Bax,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与凋亡密切相关的蛋白Bcl-2、Bax和Cleaved-caspase3的表达以及与自噬密切相关的蛋白LC3-Ⅱ、Beclin 1和SQSTM1/p62的表达。结果:TUNEL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和参附强心丸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心肌组织TUNEL染色标记的绿色荧光点明显减少,凋亡指数明显下降(P<0.01)。免疫荧光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参附强心丸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组Bax荧光表达明显减弱,Bcl-2荧光表达明显增强。WB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参附强心丸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组Cleaved-caspase3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参附强心丸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Bax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Bax/B cl-2降低(P<0.05);参附强心丸高、中剂量组和阳性药组Bcl-2表达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和参附强心丸高剂量组LC3-Ⅱ表达量升高(P<0.05);阳性药组和参附强心丸高、中、低剂量组Beclin 1表达量升高(P<0.05);各组SQSTM1表达量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参附强心丸可以降低凋亡指数,减少Bax和Cleaved-caspase3的表达,增加Bcl-2的表达抑制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还可以上调LC3-Ⅱ和Beclin 1的表达促进心肌细胞自噬。2参附强心丸对氧糖剥夺诱导的H9C2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crosstalk的研究背景:既往研究表明参附强心丸的作用机制与MAPK(JNK、ERK1/2、p38)信号通路相关,其中MST1是MAPK信号通路的上游,JNK是MAPK信号通路的开关,MST1和JNK均可以在自噬和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且MST1/JNK信号通路在心力衰竭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研究参附强心丸是否可以调控H9C2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crosstalk,及与MST1/JNK通路是否相关。方法:对H9C2大鼠心肌细胞进行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构建心肌细胞损伤模型,通过CCK-8法及乳酸脱氢酶法筛选OGD的最佳干预时间及参附强心丸的最佳给药浓度。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参附强心丸对H9C2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WB检测参附强心丸对H9C2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eclin 1)的影响。予以雷帕霉素及3-甲基腺嘌呤处理研究参附强心丸是否调控自噬和凋亡之间的crosstalk,同时WB检测MST1、JNK、p-JNK的表达以研究参附强心丸调节H9C2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与MST1/JNK通路是否相关。结果:流式细胞术表明参附强心丸可以降低OGD诱导的心肌细胞的凋亡率(P<0.05),WB检测表明参附强心丸可以下调Caspase-3的表达量(P<0.05),上调Beclin 1(P<0.05)的表达量。与单独应用参附强心丸相比,3-MA减弱了参附强心丸促自噬和抗凋亡作用;雷帕霉素并没有进一步增强参附强心丸促自噬和抗凋亡作用。同时参附强心丸可以抑制自噬和凋亡交互作用的关键蛋白MST1的表达(P<0.05),抑制JNK的磷酸化(P<0.01)。结论:参附强心丸可以通过上调自噬活性抑制OGD诱导的凋亡发挥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其作用通路可能与MST1/JNK相关。
吕玥,王麟,杨艳茹,阎姝[8](2021)在《129例药源性Q-T间期延长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文献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易导致Q-T间期延长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的常见药物及诱发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笔者通过检索医知网、Cochrane Library、Pubmed、OVID、万方、维普、中国知网等国内外数据库有关药源性Q-T间期延长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相关文献报道,检索时限从建库以来至2019年12月,以"尖端扭转"、"Torsades de pointes""、Tdp"为搜索词,共检索到15 867篇文献,将不符合条件及重复的文献剔除。共纳入117篇病例报道文献,总计129例患者,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血管系统药物、抗感染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以及个别中药等易引起Tdp。结论:临床应关注上述易引起Tdp的药物,提高警惕,早期发现及时停药,并积极予以对症治疗,降低药源性不良反应的危害。
刘敬弢,刘颖,张艳华[9](2021)在《腹部手术后房颤患者应用胺碘酮的药学监护》文中指出1例76岁女性患者,3年房颤病史,规律服用曲美他嗪、单硝酸异山梨酯和胰激肽原酶控制病情。半年前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因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停药。近日以"无诱因黑便4个月余"入院,考虑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可能。入院后行胃空肠吻合术,术后相继出现房颤、心衰和凝血功能异常,医师给予静脉泵入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治疗。患者转氨酶进行性升高、凝血功能进一步下降。临床药师结合患者既往病史及目前病情,查阅相关文献,认为胺碘酮导致肝功能异常可能性大,故建议停药、加用抗凝治疗、提请外院会诊,开展全程化药学监护。医师采纳药师建议并结合院外会诊意见,调整药物治疗方案,给予患者利尿、强心、抗凝、降压等治疗。患者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术后3周平稳出院。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用药指南编写专家组[10](2021)在《室上性心动过速基层合理用药指南》文中认为
二、普罗帕酮与地高辛的相互作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普罗帕酮与地高辛的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高龄老年共病患者多重用药安全性管理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高龄老年人生理功能的变化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
3 高龄老年共病患者多重用药的风险 |
4 高龄老年共病患者不恰当多重用药处方的表现形式 |
5 高龄老年共病患者不恰当多重用药处方管理 |
6 高龄老年共病患者用药处方原则 |
7 临床常见各系统疾病多重用药及药物交互作用的潜在不适当处方及管理 |
7.1 心血管系统 |
7.1.1 洋地黄类及其他正性肌力药物 |
7.1.2钙离子拮抗剂(CCB) |
7.1.3 α-受体阻滞剂 |
7.1.4 β-受体阻滞剂 |
7.1.5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
7.1.6 抗心律失常药 |
7.1.7 利尿剂 |
7.1.8 硝酸酯类 |
7.1.9 伊伐布雷定 |
7.2 抗血栓药物 |
7.2.1 抗血小板药物 |
7.2.2 抗凝血药物 |
7.3 调节血脂药 |
7.3.1 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 |
7.3.2 贝特类 |
7.3.3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
7.4 精神、神经系统 |
7.4.1 帕金森病用药 |
7.4.2 镇静安眠药 |
7.4.3 抗精神病药 |
7.4.4 抗癫痫药 |
7.4.5 抗抑郁药物 |
7.4.6 痴呆用药 |
7.4.7 阿片类止痛药 |
7.5 消化系统 |
7.5.1 质子泵抑制剂(PPI) |
7.5.2 胃肠动力药 |
7.6 呼吸系统 |
7.6.1 茶碱类 |
7.6.2 镇咳祛痰药 |
7.6.3 平喘药 |
7.7 内分泌系统 |
7.7.1 磺脲类降糖药 |
7.7.2 ɑ-糖苷酶抑制剂 |
7.7.3 格列奈类 |
7.7.4 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剂 |
7.7.5 噻唑烷二酮类 |
7.7.6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 |
7.8 肌肉骨骼系统 |
7.8.1 非甾体抗炎药 |
7.8.2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XOI) |
7.8.3 双膦酸盐 |
7.9 泌尿生殖系统 |
7.9.1 抗毒蕈碱药物 |
7.9.2 α-受体阻滞剂 |
7.1 0 抗感染药 |
7.1 0. 1 β-内酰胺类 |
7.1 0. 2 喹诺酮类 |
7.1 0. 3 大环内酯类 |
7.1 0. 4 氨基糖苷类 |
7.1 0. 5 糖肽类 |
7.1 0. 6 恶唑烷酮类 |
7.1 0. 7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 |
7.11抗肿瘤药 |
7.11.1抗肿瘤药与心血管病用药 |
7.11.2抗肿瘤药与抗凝药 |
7.11.3抗肿瘤药与抗精神病药 |
7.11.4抗肿瘤药与镇痛药 |
7.11.5抗肿瘤药与抗生素 |
7.11.6抗肿瘤药与制酸剂 |
7.11.7抗肿瘤药物间相互作用 |
8 结语 |
(3)胺碘酮在临床用药中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处方基本信息 |
2.2 与胺碘酮有关的DDIs数 |
2.3 与胺碘酮有关的DDIs分级 |
2.4 与胺碘酮有关的DDIs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4)肥厚型心肌病并心房颤动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HCM并房颤的病理机制 |
2 HCM并房颤的药物治疗策略 |
2.1 控制心室率 |
2.2 抗凝治疗 |
3 非药物治疗HCM并房颤 |
4 HCM患者的管理 |
5 小结 |
(5)Ⅹa因子抑制剂与心血管药物的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Ⅹa因子抑制剂的药动学 |
Ⅹa因子抑制剂与抗心律失常药物 |
Ⅹa因子抑制剂与抗血小板药 |
Ⅹa因子抑制剂与降压药 |
Ⅹa因子抑制剂与其他心血管药物 |
小结 |
(6)老药二次研发策略在抗疟疾和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药研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老药新用与老药二次研发简介 |
第一部分 基于Quisinostat的新型抗疟疾衍生物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第1章 前言 |
1.1 疟疾及其危害 |
1.2 疟原虫及其生命周期 |
1.2.1 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阶段 |
1.2.2 疟原虫在按蚊体内的发育阶段 |
1.3 疟疾防治药物的历史与现状 |
1.4 耐药疟疾的威胁 |
1.5 抗疟疾临床候选新药研究概况 |
1.6 抗疟疾新药开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1.7 本团队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思路 |
第2章 HDAC抑制剂在抗疟疾研究中的应用 |
2.1 疟原虫HDAC表观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性 |
2.2 恶性疟原虫HDAC的分类及生理功能 |
2.3 抗疟疾HDAC抑制剂研究进展 |
2.3.1 异羟肟酸类HDAC抑制剂 |
2.3.2 其它种类HDAC抑制剂 |
2.4 抗疟疾HDAC抑制剂的优势与不足 |
2.5 新型抗疟疾HDAC抑制剂Quisinostat的发现 |
2.6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思路 |
第3章 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
3.1 前期研究进展 |
3.2 衍生物设计思路 |
3.3 衍生物的合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衍生物的体内外生物活性研究 |
4.1 Linker衍生物A1~A6的红内期体外抗疟疾活性与细胞毒性 |
4.2 衍生物B1~B39的红内期体外抗疟疾活性与细胞毒性 |
4.3 衍生物C1~C30的红内期体外抗疟疾活性与细胞毒性 |
4.4 衍生物的构效关系总结 |
4.4.1 衍生物构效关系总论 |
4.4.2 Linker衍生物A1~A6的构效关系 |
4.4.3 CAP衍生物B1~B39与C1~C30的构效关系 |
4.5 衍生物体外代谢稳定性评价 |
4.6 衍生物B35和B39的小鼠急性毒性评估 |
4.7 衍生物红内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
4.7.1 B35与B39红内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
4.7.2 A2、C9与C14~C17红内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
4.7.3 红内期体内药效实验小结 |
4.8 衍生物肝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
4.8.1 B35与B39的肝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
4.8.2 C9的肝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
4.9 衍生物小鼠体内药代性质评价 |
4.10 衍生物抑制多重抗性疟疾临床虫株活性评价 |
4.11 衍生物红内期时期特异性抗疟疾性质评价 |
4.12 本章小结 |
第5章 衍生物抑制恶性疟原虫与人源HDAC活性研究 |
5.1 衍生物抑制PfHDAC活性研究 |
5.2 PfHDAC1/2基因条件性敲减虫株的构建 |
5.3 衍生物抑制PfHDAC1活性研究 |
5.4 衍生物对人源HDAC的抑制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验部分 |
6.1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6.2 疟原虫相关药效与机制测试 |
6.2.1 恶性疟原虫的培养 |
6.2.2 化合物红内期体外杀虫活性测试 |
6.2.3 化合物细胞毒性测试 |
6.2.4 化合物肝微粒体代谢测试 |
6.2.5 体内药效实验中化合物溶液的配置 |
6.2.6 化合物红内期体内杀虫活性测试 |
6.2.7 化合物肝期体内杀虫活性测试 |
6.2.8 化合物红内期时期特异性抗疟疾药效实验 |
6.2.9 RSA测试 |
6.2.10 流式细胞计数 |
6.2.11 Western Blot实验 |
6.2.12 PfHDAC1/2敲减虫株的构建及化合物抑制活性测试 |
6.2.13 化合物体外抑制重组人源HDAC活性测试 |
6.2.14 化合物体外抑制重组PfHDAC1活性测试 |
6.2.15 化合物药代动力学性质测试 |
6.2.16 统计分析 |
第二部分 普罗帕酮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第1章 前言 |
1.1 罕见病CM及其临床预后情况 |
1.2 CM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3 CM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
1.3.1 CM传统治疗方法 |
1.3.2 CM的潜在疗法 |
1.4 CM治疗药物(孤儿药)研发的困境 |
1.5 本团队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思路 |
第2章 普罗帕酮抗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的发现 |
2.1 新型抗CM化合物普罗帕酮的发现 |
2.2 普罗帕酮的临床用途、老药二次研发现状及其抗CM研究潜力 |
2.3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思路 |
第3章 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体外活性研究 |
3.1 衍生物的设计 |
3.2 衍生物的合成 |
3.3 衍生物的体外抑制CM细胞增殖活性与细胞毒性研究 |
3.4 衍生物构效关系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验部分 |
4.1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4.2 化合物体外抑制细胞增殖活性测试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中英对照表 |
博士就读期间发表文章 |
博士就读期间申请专利 |
致谢 |
(7)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代谢组学研究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凋亡和自噬及其交互作用在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
1 细胞凋亡 |
2 细胞自噬 |
3 自噬与凋亡的crosstalk |
4 目前存在的挑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基于文献分析参附强心丸的研究进展 |
1 参附强心丸文献分析 |
2 参附强心丸的药物分析 |
3 参附强心丸的基础研究 |
4 参附强心丸的临床研究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参附强心丸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的药效学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整合网络药理学及代谢组学预测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
引言 |
第一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大鼠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大鼠的氨基酸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一节 参附强心丸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参附强心丸对氧糖剥夺诱导的H9C2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CROSSTALK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8)129例药源性Q-T间期延长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年龄与性别分布 |
2.2 原患基础疾病 |
2.3 电解质情况 |
2.4 诱发药物分布 |
2.5 用药后发病时间 |
2.6 临床症状 |
2.7 心电图特点 |
2.8治疗与转归 |
3 讨论 |
3.1 患者年龄和性别 |
3.2 原患基础疾病 |
3.3 电解质 |
3.4药物诱发Tdp的机制 |
3.4.1 喹诺酮类药物 |
3.4.2 大环内酯类药物 |
3.4.3 胺碘酮 |
3.4.4 强心苷地高辛 |
3.4.5 噻嗪类和袢利尿剂等排钾利尿剂 |
3.4.6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 |
3.4.7 脑退化症用药 |
3.5发生时间及临床症状 |
3.6 心电图特点 |
3.7 药源性Tdp的处理和转归 |
4 结语 |
(9)腹部手术后房颤患者应用胺碘酮的药学监护(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概况 |
2 主要治疗经过 |
2.1 围术期治疗 |
2.2 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异常 |
2.3 停用胺碘酮 |
2.4 平稳恢复 |
3 临床药学监护 |
3.1 胺碘酮的不良反应 |
3.2 胺碘酮的药物相互作用 |
3.3 抗凝治疗的时机选择 |
4 讨论 |
四、普罗帕酮与地高辛的相互作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决奈达隆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建议[J]. 孙艺红,马长生,吴书林. 中华内科杂志, 2021(12)
- [2]高龄老年共病患者多重用药安全性管理专家共识[J].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8YFC2002400)课题组.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1(05)
- [3]胺碘酮在临床用药中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J]. 任伟芳,吕小群,方忠宏,刘玉娟. 中国药事, 2021
- [4]肥厚型心肌病并心房颤动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J]. 刘俊,佟智颖.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09)
- [5]Ⅹa因子抑制剂与心血管药物的相互作用[J]. 谢珊珊,周陆,张心怡,苗雅昕,万瑾瑾,张卫芳.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21(09)
- [6]老药二次研发策略在抗疟疾和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药研发中的应用[D]. 李若曦.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7]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代谢组学研究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D]. 郭丽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129例药源性Q-T间期延长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文献分析[J]. 吕玥,王麟,杨艳茹,阎姝. 天津药学, 2021(02)
- [9]腹部手术后房颤患者应用胺碘酮的药学监护[J]. 刘敬弢,刘颖,张艳华.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21(02)
- [10]室上性心动过速基层合理用药指南[J].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用药指南编写专家组.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