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纪念我们的先驱并论新闻摄影的抓和摆(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倩[1](2021)在《郑小运藏族牧区民俗摄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俗摄影是记录近代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重要方式,也是人类利用现代影像技术手段认识自身的途径之一。藏区文化作为中国多民族格局中的特殊一隅,有着独特的魅力和研究价值。摄影家郑小运1992年至今十数次进藏拍摄藏民生活,完成了藏区民俗影像的宽广序列,作品在国际范围内产生影响,且获得十多项着名国际影展金奖。论文以影集《雪域风情——青藏高原的游牧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讨论郑小运如何呈现牧区民俗,也建构属于他自己的特殊影像世界。在归纳其高原藏族民间生活习俗类型基础上,聚焦分析摄影家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段,揭示其审美特征与艺术价值。本文以郑小运的藏族牧区(指若尔盖草原,下同)民俗摄影艺术作品为讨论对象,将其影像作品与藏族牧区文化生活紧密联系,明确他的牧区摄影作为藏族民俗摄影艺术范畴中重要的有机成分。首先基于藏区摄影的整体发展脉络,对郑小运长期而辛勤的藏族牧区拍摄经历、影像内涵作出分析,给出他在这一脉络中的定位。摄影家郑小运把他生命中青壮年最佳时段贡献给藏区牧民生活的视觉表现,他是表现牧区生活丰富而有人情味的摄影家,图像的场景与表现个性鲜明,是民俗摄影中的精品。由于摄影艺术批评界的相对滞后,郑小运的作品得到的评价也许还不足以彰显其成就,但是国际国内的获奖都令人瞩目,如:《经幡》获2014年库马诺沃国际摄影艺术展彩色类金牌奖;《牧民》获2015年国际摄影巡回展肖像类金牌奖;《牧》获2015年英格兰国际摄影沙龙金牌奖。国内奖项如《我的父老兄弟姐妹》获香港第二届全国摄影展金牌奖;《炊烟》入第十届国际艺术展;《风雪黄河源》入第十一届国际艺术展(奖项详情见附录一)。其次讨论郑小运藏区摄影的民俗内容和表现特征,分析三个层面:其一,摄影是空间艺术,摄影家在光学机器限制的空间内表现现实空间,实现现实空间与画幅空间的连接。本文论述在两个层面上揭示郑小运的影像表现空间,自然空间彰显藏区摄影特色,摄影家的个性化内涵在自然区域空间中包蕴的社会空间和宗教空间。其二,影像中塑造的典型性人物,是牧区家庭组成、社会分工的基础,体现了牧区牧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特点。其三、呈现的民俗特征是由前两部分民俗内容中抽取提炼的民俗的精神内涵。这一部分的结论:郑小运的影像作品富有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的价值,随着日益深入的藏族文化研究,其实证作用也会凸显出来。回到摄影艺术本身来讨论,郑小运的价值也不容忽略。该文选择对郑小运影像进行分析的主要途径:其一从构图形式、色彩审美看;其二把握他作品中的再现与表现元素、尤其突出图像乡土审美的特征;其三是确立藏区影像的结构框架,在比较中进行分析,归结到郑小运影像个性特征。
张雪飞[2](2021)在《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文中指出衣之于人,自人类文明伊始就如影随形、相伴相生。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倾向于遮蔽人身形体,不太强调人的生物属性和个体特性;彰显等秩阶次,关注人的文化表征和社会意蕴。晚清民国是服饰传统、规制、风格和文化剧变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形态、社会认识、女性社会角色转轨的关键阶段。人衣关系经历了抗争与冲突、困顿与反思,在张力和矛盾中蜕变和进化。研究这一时期女性服饰变革,对于社会制度变迁、服饰文化转型、妇女解放进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论文包括四个主体部分:第一章站在人衣关系的视角,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发掘和梳理女性服饰变革的历史脉络;第二章从纺织原料、分析并阐述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从纺织原料、面料的技术革新、成衣制造方式和产业更新,以及纺织贸易市场变化三个方面,讨论服饰变革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分析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联,也即从“衣”的层面对人衣关系的变革动力进行历史透视;第三章从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文化现象、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和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这三个层面,探讨社会变革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剖析伴随其间的人衣关系的变化特征;第四章从夷夏之防、道器之辨、礼俗之隔和荣耻之变四大关系入手,揭示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联系,厘清服饰变革的深层机理。本文主要观点和创新如下:1.服饰潮流是一种能够同时揭示服饰变革现象和本质所在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本文试图打破以往以主流历史分期、社会变革为纲的近代服饰史叙事,以及服饰品类、服饰流派、服饰空间扩散的服饰专题分类,由人衣关系的生理要求、观念思想、社会生活、审美文化、技术支持等不同侧面考察服饰潮流的变革趋势,抽象概括出“衣以容身”“衣以立身”“衣以适人”“衣以彰人”四大服饰潮流。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展现服饰变革的全貌,既符合服饰本身的历史脉络和嬗变轨迹,尊重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规律,又呈现服饰变革的创新性与继承性、往复性与多样性,揭示种种复杂多栖的规律和特性,为研究服饰变迁的技术、社会和文化因素提供线索和链接。2.产业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为供给带动需求、需求拉动供给给出历史的有力借鉴。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与技术变革,特别是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的进步,根本地改变了服饰面料性能、服用加工技艺,为服饰结构的改良和变革提供了可能的物质和工艺基础,形塑了纺织服装贸易和消费的全新格局,为晚清民国女性服饰时尚的兴起和潮流的延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绘制出服饰潮流与相关因素的关联机制分析框图,展示说明了产业技术变革如何对服饰变革发挥作用,特别是对影响方式、路径和机理方面的系统阐释。技术变革是对“衣”的物理特性、生产方式、市场供给和美学价值的创新,为“人”提供可消用、选择和适配的服用方案。作为服饰消费主体的“人”根据自身的穿用需求、经济基础和消费偏好以及文化审美,影响纺织、服装的贸易市场格局,对服装原料面料、剪裁结构方式提出需求。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实质上通过改变“衣”的供给进而影响“人”的需求,“人”的需求又进而促进“衣”的技术和产业升级改革。3.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服饰时而领着、时而跟着,既能动于社会变革,又从动于社会变革。一方面,社会变革是服饰变革的引领者。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妇女解放思潮启蒙、引导着近代女性以主体身份参与到社会运动之中,推动着服饰潮流的发生和传播。以珠江三角洲的“自梳”和长江三角洲的“摩登”为代表的服饰社会现象为女性服饰潮流蓄能积力;另一方面,服饰变革是社会变革的能动者。代表性女性和女性群体以或拟男化、中性化的服饰行为,或个性化、大众化的穿衣方式,推动着妇女解放,成为社会变革不容小觑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服饰既作为被社会生活、时代思潮改良和引导的主要对象,同时又充任着女性参与社会变革的道具、工具和面具。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互动,本质上是服饰与人的主体性关系。从被“衣”掩饰的“人”到以“衣”修饰的“人”,再到借“衣”立身的“人”,透过近代女性的服饰行为,抑或是社会舆论对女性服饰的评价和反应,“衣”之功能得到重新辨析,服饰下的人性得到解放,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得以进化。4.文化变革既是阻碍服饰变革的重要防线,反过来又是催化服饰变革的深层动因。长久以来,华夏服饰是区辨夷夏族群、承载文野观念的文化载体。无论是葆有华夷文化优势的历史时期还是闭关自守被强力冲击的晚清之际,拥护文化传统和民族尊严的“庙堂”及士大夫们反对服饰变革。而随着近代西方传教士的“诱导”,本来象征文明的缠足成为野蛮文明的标记,夷夏之别破防、文野之位互换,趋新大势和尊西倾向成为服饰变革的新动向。在西学东渐、西器东传的时代背景下,服制是扞卫“中体”的“重器”,象征着传统儒家文化的伦常名教、制度文物以及体统规矩,不可“轻言”变革。而在改良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时期,服制改革成为复兴民族、更易“人心”的方略,由器而道的“天演”进化论提倡优胜劣汰、强权竞争,成为推动服饰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传统礼俗社会中,服饰是“礼治”的重要媒介,以礼化俗,以礼节俗。礼乐制度的高度发展是服饰文化长期保持稳定、难以遽变的根本。晚清宗法秩序遭遇挑战,作为民众生活“风俗”的服饰改良提出变革要求,女性服饰潮流甚或走在了服制法规之前,由俗入礼。文化是慢变量,近代服饰变革的不易和反复,皆出自于文化内核“面子”、服饰面子即文化里子,能小变则不大变,能形变则不质变。而服饰变革的发端和剧变,仍需归因于文化内核“面子”。在敏感于外人观感、维护文化“面子”的同时,服饰悄然生变,服饰由宗族和伦理走向民族和国家,再走向个体和自我,“人衣关系”不再等同于纲常伦理的“人人关系”。5.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的路径并完全不遵循“器物-制度-文化”的现代化三阶段,而是多个范畴兼而有之,各个阶段均有参与。服饰变革属于物质器技,亦成为寄托人伦关系的社会制度,甚至还是文化思想的重要表征,事实上是“器物”“制度”和“精神”的“三位一体”,难以区分先后甚至彼此。整体来看,女性服饰变革是在制度层变革时生发的。反缠足运动发端于呼吁制度改革的戊戌维新,辛亥以后服饰等级制度改弦更张,服饰听取民便。新文化时期反思文化,女性服饰在更大范围、更大波次、更大程度上发生变革,服饰潮流渐趋成型,人衣关系也随之转换、调整。但局部而言,在学习西器的洋务时期,洋纱、洋布大量进驻开埠城市,上海等地的年轻、时尚、社交女性已开始穿用洋布衣。在民风开放、趋新入时的地区,原料面料、穿衣方式等物质层面的变化来的较早,相对顺利地被一部分女性所接纳,但并未涉及到服饰文化层面的对抗与哲思。对于广大乡村地区的劳动女性,质地厚实、自产自销的土布更便于劳作,物质层面的服饰变化来得更为迟滞、缓慢,或许到生产关系、社会组织发生变化之后,服饰才相随而变。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呈现出多轨道、多征候、多阶段并行不悖的复杂格局。6.服饰变革本质而言是“人衣关系”的更新与重构。服饰不是纯粹单一的自然物,而是典型的文化产物。变革时期人衣关系变化的意义在于,“人”既是具体的、个体的人,同时也是群体的、社会化的和历史性的人。“衣”既是具有物质属性的衣,同时更是代表民族风俗、承载社会功能、表征时代特征的“衣”。服饰变革之前,衣的礼治、标示、文化功能更为显着;服饰变革之中,衣的工具、道具、面具功能更加显露;服饰变革之后,衣服重归保暖和装饰的基本功能。考虑到人衣关系的复杂多元性,“人的穿着”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适身、得体、体面和得当/适境。初级层面的“适身”强调作为生物体的人和作为自然物的衣。更高级层面的“得当/适境”更看重中国文化下具有多种属性之“人”的穿衣要领和不同穿着场合下“衣”的服饰文化要素。广而言之,人衣关系甚至可能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互动交融、和谐共彰应该是人类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
樊航利[3](2021)在《光社及其代表人物摄影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摄影是不是艺术?这一命题在西方摄影术发明不久就已经提出,但若在中国摄影发展历程中寻找回应,需要定位到20世纪初叶的特殊历史语境中。当时新旧思想激烈碰撞,在启蒙与救亡双重变奏中,关于摄影艺术的理论发问,只是时代强音中的微弱回响。“光社”是研究中国摄影艺术早期发展的研究范本。它成立于1923年,以与北大相关的知识分子为主体,以团体的形式和面貌出现并展开实践,是中国第一个摄影艺术团体。本文从对光社的本源研究为切入点,把以刘半农、陈万里为代表的光社人物摄影观考察与其身份相结合,挖掘二者在文化、思想上的一致性或不同之处,同时,通过对二人摄影作品的分析,总结他们对中国摄影艺术发展的贡献。此外,从不同个体、不同团体、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多维视域对光社人物摄影观进行考察,进而提炼出光社所处的历史方位及其影响。刘半农、陈万里的摄影实践分别从艺术、科学两个维度出发,探索了中国摄影艺术的基本方向,这也正好是摄影作为媒介的的两个发展方向。在传承与创新、进步与局限并存中,光社完成了它从孕育到淡出的发展历程,是对早期中国摄影艺术发展路径的探索,也是对早期中国摄影艺术的启蒙与本体建构。与纷繁复杂的现实相比,历史注定是减法,但历史研究中主体地位的漂移则需要引起警惕。在21世纪的摄影实践中,这样的漂移来自我们以西方标准为参照的自我否定,也来自对中国自身摄影发展的间或搁浅。对光社人物摄影观的考察是对中国摄影艺术启蒙阶段的关注与研究,是对中国摄影艺术发展脉络的溯源与梳理,是对中国摄影文化品性的深度认知与考察,是在摄影这一独立艺术门类中寻找文化自信,这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摄影理论体系的基础工作与必要一环。
柏晓斐[4](2020)在《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文中提出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并未提出“军队形象”的概念,但其对八路军的形象给予了足够重视,为塑造八路军良好形象进行了持久努力。本研究在广泛占有史料的基础上,以党史学、历史学为基础,借鉴或运用传播学、形象学、宣传学、图像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致力于解决中共为何形塑八路军、如何形塑八路军、最终达到了何种效果、产生了何种影响的系列问题。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积极塑造八路军的良好形象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动因。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共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出征前线。同时,中共制定了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其中发动广大的群众参加抗战则是最重要一环。但由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反共宣传,华北民众对中共及其军队存在误解,这使刚出征的八路军在动员、组织群众以及作战、生活方面都面临不少困难。这不仅关乎全面抗战路线的践行效果,更直接影响着八路军的生存与发展。塑造八路军的良好形象,打破民众的既存认知,消除误解,就成为中共必须迫切开展的工作。而随着抗战的推进,出于对中共的戒备和敌视,国民党不断造谣八路军“游而不击”,并诬蔑八路军“袭击友军”“擅自行动”,“破坏抗战”。日伪也积极进行宣传战,诬称八路军不堪一击,欺压百姓,并附和国民党,造谣八路军不对日作战,袭击国民党军队。受国民党、日伪造谣和诬蔑的影响,民间舆论一度也质疑或批评八路军未尽力抗战,妨害抗战。这又要求中共形塑八路军的活动必须持久开展。军队形象的塑造,以军队形象的定位为前提。全面抗战初期,立足于全国对日抗战的要求,依据红军的政治文化传统以及敌强我弱之实际,中共中央尤其是毛泽东快速找准了八路军的形象定位。在政治上,保证并声明八路军仍旧是党领导的军队;同时指出八路军依旧是人的军队,将为人民而战,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在作风纪律上,强调要保持红军的优良作风,即官兵一致、民主团结,战斗勇敢、主动灵活,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等等;同时仍旧要执行铁的纪律。在军事上,包含着两个互相依存并向前发展的方面:一是八路军将执行主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二是,基于前,在地位和责任上,八路军将逐渐从战略支队转变为起决定作用和直接打垮日军的力量。军队形象的塑造离不开源像和媒介传播,但源像是媒介传播的依据。这就要求八路军在日常中必须有能获得外界认可的表现。对此,中共依据对八路军形象的定位,领导八路军积极对日作战,并使之逐渐发展为全国抗战的主力;加强军队的思想政治、作风纪律建设,巩固了党对八路军的绝对领导,进一步严格了八路军的群众纪律,使军民关系更加融洽;进行了整军运动与有限度的正规化,提高了八路军的战斗力。同时,面对国民党破坏团结的新情况,始终不放弃维护国共合作的立场。从而夯实了八路军坚决抗战、能征善战,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乐于同国民党合作等形象的根本,为中共通过不同媒介和方法展示八路军奠定了坚实基础。夯实八路军形象根本的同时,中共借助多种媒介和方法对八路军的形象信息进行传播扩散。文字方面,主要借助报刊或标语口号宣传八路军的战绩、战斗英雄、与民众良好的关系以及坚持和维护国共合作的立场、对友军的帮助,并驳斥国民党的造谣等;语音方面,通过大量讲话、演讲等口头宣传,阐释八路军是争取抗战胜利的重要力量、力争并取得了军民团结、有着严格的纪律,并直接驳斥国民党诬蔑等,还利用广播电台宣传八路军的战绩等;文艺方面,积极利用歌、剧、图画、照片和电影等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八路军英勇作战、爱护民众并赢得了民众支持、艰苦奋斗等等。同时,抗战时期诸多中外记者和观察家曾进入中共根据地观察和考察,中共借机向他们大力展示八路军,通过接受采访,进行座谈,作报告,带领到访者参观部队、医院和作战前线等方式宣传了八路军以有效的战略战术坚决作战并取得了巨大成绩,有着优良的作风和纪律达到了官兵一致、军民一致,还积极维护同国民党合作等。军队形象最终作为认知主体对军队的评价和言说而存在。在中共形塑八路军之“行”与“言”的影响下,不同认知主体对八路军都持有认可态度。根据地民众认为八路军能打、有办法、不怕死,而且纪律严明,与民一家。日伪在事实上承认八路军的游击战登峰造极,并认为八路军是最坚决的抵抗者,有着坚定的政治信仰,且纪律极严,获得了民众支持。外国记者和观察家也认为八路军发展了有效的战斗模式,坚决抗战并乐于同国民党合作,还有着官兵一致、军民团结、艰苦奋斗等优秀品质。在国统区民间舆论的真实言说中,八路军同样也是积极抗战、战绩优良,且纪律严明,重视民众并获得了民众支持。良好的军队形象具有重要感召力,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成功塑造产生了重要历史影响。首先使八路军获得了根据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成为八路军发展壮大和取得战斗胜利的重要原因。其次扩大了中共和八路军的影响,成为中共和八路军在根据地之外获得支持的重要因素。此外,中共战时抗战“中流砥柱”地位话语的构建,也与中共形塑八路军有密切关系。
刘景明[5](2020)在《影像艺术的数字化转型及创作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后工业时代、信息社会的到来,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这一思潮不仅是对传统哲学思想的一种批判,也是一种新的世界观、方法论,并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态度和方式。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好契合了这一思潮。对于影像艺术而言,数字技术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耦合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上的进步、形式上的转变,更是一种围绕视觉体验而展开的崭新的思维模式和生存方式,乃至整个世界观的变化。影像的数字化不仅在于表面形式的变化,同时它已演变为一种超媒介,连接着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成为我们把握世界的一种新方式、新手段,可谓是一次巨大的转型。然而数字化带给影像艺术极大发展的同时,也使得诸多问题变得扑朔迷离,需待进一步探究,尤其是在创作上必然会面临的转型问题。本文以数字化的影像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其中出现的表征危机和转向问题进行探讨,并以“技术”“形式”“观念”,乃至“社会文化生活”等要素为出发点,对数字化背景下影像艺术的转型及其创作规律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提出相应的创作策略。本文一开始以影像技术和艺术观念发展演进为线索,对影像艺术从传统的胶片形式发展到数码影像的流变过程进行梳理分析。如此,一方面旨在理清影像艺术发展脉络,以便对影像艺术的演进有个总体的把握;另一方面在于明确了影像艺术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技术”与“观念”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形成和发展的。数字技术介入影像后,传统影像逐渐转型为数码影像,这也必然带来独特的表现形式。本文接着依据数字技术的发展历程,把数码影像界定为三个阶段:单机时代、网络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再按这一界定梳理和探讨了各个阶段数码影像的表现形式和技术特点,并归纳出数码影像艺术的基本特征。随后本文结合符号学、拟像理论,讨论了在后现代语境下,影像艺术在其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表征危机,以及影像观念的非表征转向,即数码影像不再以客观再现和表意再现为己任,转而向多元化、过程化、体验化、关系化的非表征方向发展。并认为这一转向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数字技术的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影像艺术形式和观念的转型,必然反映到创作上,并通过创作展现出来。本文从以受众体验为核心的非表征创作观念(观念层)、数码影像独有的创作语言和创作范式(技术层)以及以交互本质的创作主客体关系(关系层)三个层面,来重构数码影像艺术的创作思维,并强调“创作权”转移在重构中的意义,因为它直接反映出数码影像作品中互动形式及关系的多样性。在此思维的指引下,本文结合典型案例和自身实践,从受众的体验出发,依据相应的创作流程,从感知阶段、行为阶段和反思阶段三个不同的创作阶段提出了相应的创作策略。最后提出从审美价值、社会效能和创新性三个方面对创作实践进行衡量评价的观点。总而言之,本文基于当下的艺术思潮,从“技术”与“观念”相因相生的角度来探讨数字化背景下影像艺术的转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创作策略,为数码影像艺术创作实践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支持,并给创作者带来一些启发。
李晓博[6](2019)在《二十世纪初中国摄影艺术本土化研究》文中指出自十九世纪末以来,随着西方文明和西方资本主义事物大举进入中国,中国社会文化与艺术也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剧变。而二十世纪初,是中国摄影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摄影艺术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下,迎来了中国摄影艺术发展历史上第一个繁荣期。经过新文化运动洗礼的文人学者开始加入到摄影队伍中来,并自主探索摄影艺术。他们在实践中开拓前进,把摄影从匠艺拓展到艺术创造的舞台,同时为中国现代摄影创作方向打下了基础和范例。源自于西方的摄影在中国从萌芽到独立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视觉经验影响的文化人二次改造,形成了“本土化”独立观看的自我主体建构。本文以二十世纪初中国摄影艺术本土化为研究对象,从摄影美学理论、摄影艺术创作风格与表现主题的演变、创作主体的发展角度入手,解答摄影在中国是如何萌芽、发展、壮大并开始形成早期中国摄影文化的基本面貌这个问题。并进而探讨摄影给中国人的传统视觉经验带来了哪些冲击和反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摄影创作主体在改造传统文化视觉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完成了中国摄影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历程。摄影在中国的发展,记载了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化现代主义的巨变,参与到现代文化的建构中来;成为当时中国文化寻求民族认同的一种方式。同时还映射出当时摄影队伍中大多数知识分子与艺术家强烈的民族精神诉求及矛盾焦虑的艺术创作状态。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摄影艺术的传播体制也相应地发生了现代转型,出现了多元化的传播途径。如摄影期刊的创办、摄影社团的出现以及摄影展览会的传播。摄影期刊和摄影社团创办促进了摄影的发展和普及,摄影展览的出现把摄影的视觉审美逐渐渗透到大众之中。这些传播方途径相互支撑,进一步促进了摄影艺术的繁荣发展。一方面提高了摄影视觉审美的现实意义,从不同程度上起到了视觉启蒙的作用,改造了人们固有的传统文化视觉经验。另一方面,经过各种思想观念和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从而使摄影的视觉语言焕发生机。总之,研究二十世纪初的摄影,意义并不是“怀旧”,而是需要探索的重点——对于摄影艺术家来说,怎样扩展新的审美空间才能建构有风格的本土摄影话语,这将是一个长期延续的话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图像泛滥、泥沙俱下的当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中西方审美差异性,在继承发扬民族文化精华的同时,辩证地吸收世界思想文化之所长。它不仅能对中国摄影艺术的创新发展有所助益,更重要的是能对中国当代艺术家们的摄影创作提供更多的图像话语资源和思想资源,挖掘摄影艺术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多种可能性。
臧晋玉[7](2018)在《《摄影网》刊物研究》文中提出《摄影网》(《摄影网通讯》)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本新闻摄影业务刊物,用以总结交流摄影工作经验,指导新闻摄影报道工作的开展。该刊1947年8月由晋察冀画报社创办,历经华北画报社、解放军画报社时期,于1951年底改刊。经统计,几年间《摄影网》共刊载429篇文章,涉及新闻摄影理论与实践的方方面面。《摄影网》承接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新闻摄影理论的探索,是提供业务学习、理论争辩、信息交流的阵地,也是建国后新闻摄影理论发展的重要源头,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本文以《摄影网》为研究对象,围绕《摄影网》的内容构成与及其引发的新闻摄影理论争辩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在革命战争背景下,《摄影网》对新闻摄影的思想性、艺术性及真实性问题的理解和争辩,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厘清了中共新闻摄影理论的来源及发展脉络。第一章介绍了《摄影网》的创刊与发展。对《摄影网》的主办单位冀中军区、晋察冀画报社、华北画报社到解放军画报社四个阶段的变迁进行梳理,勾勒出《摄影网》出版的基本背景状况。第二章考察了《摄影网》的内容构成,揭示在战争这一特定语境下新闻摄影领域从图像建构到政治动员的摄影实践。分析了以政治性为前提的摄影实践中,新闻摄影工作的工具、采访、编辑、传播等环节所体现的新闻思想与摄影观念。第三章探析了《摄影网》的几次新闻摄影理论争辩。通过对“公式主义”、“自然主义”以及抓摆之争等相关问题的分析,进一步探讨新闻摄影的真实性问题,并尝试从苏联新闻摄影的影响和政治宣传与专业主义的矛盾两方面探求原因。第四章以历时性角度考察《摄影网》成立前新闻摄影理论的发展,总结《摄影网》的主要理论价值和意义,并指出《摄影网》对革命战争年代以及建国前后新闻摄影工作的启示与影响。
刘欣[8](2018)在《新闻摄影如何变成常规:近代中国新闻界对摄影术的接受和应用》文中提出曾被国人视作“奇技淫巧”的摄影术,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与报纸杂志之关系成为手足”,新闻摄影成为中国新闻经验场域根深蒂固的观念。本文便旨在厘清“新闻摄影如何在中国成为一种常规”。本文研究时间为1884—1937年,原因是1884年“近代新闻画报鼻祖”《点石斋画报》创刊,1937年抗日战争致使新闻事业出现断层。研究方法主要为史料实证,重点收集该时期中国报人的言论、实践一手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摄影术作为一种机械复制方式,首先凭借其技术特性,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发挥出强大作用,进而得到中国报人观念上的认可,建立起实践与认知一体化的合法地位。本文进一步描绘了新闻摄影常规化的发展历程:晚清石印新闻画报热潮,令中国自古有之的图像叙事功能历经曲折再受重视,报人得以接纳“图”的心理基础去接纳摄影术所诞生的“像”;同时,肖像摄影向纪实摄影的功能拓展,让照片传递时事成为可能,受限于印刷技术,报人一面将照片作为新闻画临摹对象,一面以裱贴等方式间接登载到文字性报刊,成为画师的“参照”和文字的“补充”;清末民初铜版术传入,革命党人频繁使用照片为舆论推波助澜,新闻摄影作为政治宣传的“工具”和革命斗争的“武器”,帮助规避澄清双方不以事实为基础的攻击而建立起主体地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实践上,报纸摄影附刊和摄影画报风起,专职摄影记者诞生,摄影成为新闻学教育的一部分,理论上,新闻摄影生动直观、现场感强、真实客观等传播优势获赞赏,摄影记者职业价值标准初立,高等教育进一步加强学理探究,新闻摄影站在“知识”和“职业”的高度获得全面认可。
梁桂军[9](2017)在《历史记忆与视觉政治:中国抗日战争纪实影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影像与历史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历史被记录在影像中,影像成为历史记忆的媒介,并以影像语言的方式展开对历史的记录和叙述。与传统文字记录历史相比,影像对历史内容的记录往往能保留更多的历史细节及蕴藏其中的情感因素,在成就更为整体性的历史记忆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视觉政治特质。本文通过对包括纪实摄影、纪录片在内的抗战纪实影像的研究,努力探讨抗战纪实影像作为历史影像资料在历史记录中的独特价值,研究分析抗战纪实影像创作过程与时代背景、史学观念、政经环境以及媒介技术发展等诸多因素之间的联系,阐述抗战纪实影像如何展开对抗日战争的历史叙述和记忆构建等问题。除绪论外,论文主体部分共有五章,具体内容如次:第一章的研究围绕抗战纪实摄影实践及作品展开。首先探讨了纪实摄影所具有的人文关怀的特质、面向现实的纪实精神和推动社会变革的潜力。然后通过方大曾、孙明经等摄影师的摄影实践及作品分析,阐明在外敌入侵的战争背景下,中国纪实摄影师将摄影与抗战结合起来,一方面如实记录了日本侵华历程,进行抗战宣传,另一方面抗战背景、民族情感、爱国精神等又糅合在抗战纪实摄影的影像风格中。抗战纪实摄影作品也因此成为历史情感载体和记忆媒介,成为了解、感受历史的影像史料,并以此建构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记忆。第二章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国统区抗战纪录片创作实践和影响。论文首先追述了两次世界大战时纪录片在战争宣传和舆论引导方面作用显着,成为重要的战时宣传工具。接下来研究分析了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左翼政治力量和海外人士组织拍摄的抗战纪录片。这些纪录片及时记录和反映了日本侵略事实、中国军民抗战状况,在揭露日本法西斯残暴本性和鼓舞民众抗战热情、坚定抗战必胜信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宣传引导作用。正是由于这些抗战纪录片的相关历史记忆及影像建构,对于全面回顾与深入检视相关历史进程具有难能可贵的文献价值和认知功能。第三章内容主要研究分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晋察冀画报》和延安电影团的抗战纪实影像实践活动。《晋察冀画报》和延安电影团的影像实践有效地配合了抗日根据地战争动员、抗战宣传和边区建设等舆论宣传工作。抗战背景、党对舆论宣传工作的引导、政治意识形态等又影响到根据地影像创作风格,促成有鲜明中国宣传特色的红色影像的形成,并在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国主流影像风格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体现出鲜明的视觉政治特色。第四章主要研究1949年后以新影厂和央视为主创作的抗战纪录片。这期间抗战纪录片的创作,比较明显地烙下与特定年代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相关的印迹,呈现出与摄制年代复杂、丰富的互文关系。然后从历史叙事和记忆建构的视角,以框架分析方法展开具体研究,分析了在长达60多年的时间里,不同时期的抗战纪录片进行抗战历史叙述时的主题、形式及风格等的演进变化,并具体体现为从国家民族视角、社会文化史视角、口述记忆视角展开的抗日战争历史叙述和记忆建构。第五章作为整篇论文的结语部分,主要讨论研究了抗战纪录片的当代创作和传播问题。其当代创作的主要价值意义在于正视战争事实、进行战争反思;其当代传播的主要价值意义在于建构历史记忆、达成历史认同。由于抗战纪录片在拓展历史叙事和重构历史记忆方面的价值可能及文化意义,因此,抗战纪录片创作一定要体现对相关历史的充分理解和尊重,慎重选择抗战纪录片创作的历史视角,最大限度地再现历史原貌,以便构建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历史记忆。
罗奥[10](2017)在《《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青团自成立至今已有九十多年历史。它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探索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始终冲在革命、斗争和建设的前列,成为党的得力助手。在不同历史时期,共青团都充分发挥其政治宣传功能。它团结青年,教育青年,为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革命者和建设人才。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是处于不断调整、改进中。新世纪以来,社会更加开放,人们的价值观更加多元,共青团面临组织弱化的困境。于此,共青团亟须学习新的宣传理念,改进政治宣传工作,推动团的全面改革,提高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本研究对共青团政治宣传演进过程进行了详实研究,其中: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起、海内外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等几方面内容。第一章研究了中国共青团与《中国青年报》的历史与现状。本章主要回顾了政治宣传与共青团的发展、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发展和中国青年报社的发展。重点探讨了共青团政治宣传与中国革命、建设之间的关系,并从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创办过程与发展过程中梳理出其政治宣传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是《中国青年报》所发表的社论总述:笔者梳理、统计并简要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社论的总体情况。其主要包括对《中国青年报》历年社论数量与分布情况,《中国青年报》转载其他报、刊社论数量与分布情况,和《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的数量与分布情况等的分析。第三章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社论的特点。笔者梳理、分析、比较了建国头十七年时期、极“左”时期、1978—2000年、2000—2013年四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的分布特点、社论的内容特点和社论的语言风格特点等。第四章讨论了《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之间的关系。首先,本研究梳理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直接转载中央党报和地方党报的情况。具体包括转载社论的数量、话题和发表的时间等。其次,笔者对比研究了针对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和党报社论的异同,具体包括事件的话题、社论语言风格等。第五章对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做出了展望:总结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政治宣传理论滞后、宣传主题单调、服务意识淡薄、宣传载体单一等。根据对共青团政治宣传发展演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推进共青团政治宣传大众化;紧扣服务青年宗旨去推进共青团组织改革;充分依托新媒体技术,广泛开辟宣传渠道。结语部分,对本研究的结论作出概括。
二、纪念我们的先驱并论新闻摄影的抓和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纪念我们的先驱并论新闻摄影的抓和摆(论文提纲范文)
(1)郑小运藏族牧区民俗摄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藏区民俗摄影历史脉络中的郑小运 |
第一节 藏区影像历史 |
第二节 郑小运摄影作品定位 |
第二章 郑小运藏区民俗摄影中的基本特征 |
第一节 藏族牧区摄影的空间层次 |
第二节 藏族牧区摄影的人物形象 |
第三节 藏族牧区摄影中民俗的精神内涵 |
第三章 郑小运藏区摄影影分析 |
第一节 藏族牧区摄影的审美表现 |
第二节 藏族牧区摄影的审美特征 |
第三节 从比较视野看其藏族牧区摄影作品 |
第四章 郑小运藏区民俗摄影的价值 |
第一节 社会价值 |
第二节 学术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与意义 |
0.2 服饰变革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框架与内容 |
0.4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
0.5 创新点 |
第1章 人衣关系表里之辨——女性服饰潮流 |
1.1 衣以容身:松绑解放,开禁易俗 |
1.2 衣以立身:性别反叛,异中求变 |
1.3 衣以适人:简便合体,文明质朴 |
1.4 衣以彰人:流曲赋形,纳西慧中 |
1.5 思考与讨论:人衣关系的历史脉动与文化嬗变 |
第2章 经纬不辍纺新织异——产业进步、技术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
2.1 有里有面:面料及其生产 |
2.1.1 纺、缫技术与原料更新 |
2.1.2 机织技术与质料革新 |
2.1.3 印染技术与纹样、色彩嬗变 |
2.2 有型有样:成衣及其制造 |
2.2.1 家庭生产 |
2.2.2 拎包客与前店后场 |
2.2.3 半标准化与标准化生产 |
2.3 有价有市:纺织贸易以及市场 |
2.3.1 纺织原料、纺织品贸易和市场 |
2.3.2 成衣市场及贸易 |
2.4 思考与讨论:纺织和制衣产业技术变革下的人衣关系 |
第3章 觉与不觉咸与维新——社会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
3.1 局隅生变: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现象 |
3.1.1 广府地区缫丝女工与“自梳”现象 |
3.1.2 上海城市女性和“摩登”现象 |
3.2 起而求变: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 |
3.2.1 戊戌维新和不缠足会 |
3.2.2 辛亥前后的民权革命和女子参政运动 |
3.2.3 新文化和女学生爱国平权运动 |
3.2.4 新生活的反摩登实践与国货运动 |
3.2.5 社会运动中的女性角色和服饰角色 |
3.3 论而思变: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 |
3.3.1 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 |
3.3.2 妇女解放思潮 |
3.4 思考和讨论:社会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
第4章 易服不易表里乾坤——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 |
4.1 防与不防:“夷”“夏”文野观念转变 |
4.2 尊与不尊:“道”“器”体用概念解体 |
4.3 禁与不禁:“礼”“俗”治理秩序重构 |
4.4 变与不变:“荣”“耻”面子文化演进 |
4.5 思考与讨论:文化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
余论 |
5.1 余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3)光社及其代表人物摄影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与材料选择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节 论文的突破与创新 |
第一章 光社探源:中国第一个摄影艺术团体 |
第一节 混茫中的摄影艺术启蒙 |
一、时代孕育:“五四”新文化运动浪潮下的启蒙 |
二、技术支撑:摄影成为一种新的观看方式 |
第二节 光社的运行模式 |
一、研究风尚:从时代的科学号召到北大风气改革 |
二、团体属性:非职业的摄影艺术团体 |
三、主要人物:知识分子的全面介入 |
四、运行方式:中国沙龙摄影的滥觞 |
第三节 光社的成果梳理 |
一、摄影创作 |
二、理论着述 |
三、技术创新 |
四、摄影展览会 |
小结 |
第二章 殊途同归:刘半农、陈万里对早期中国摄影艺术的探索 |
第一节 刘半农:新文化运动“战士”的摄影理论书写与主张 |
一、求美求真:摄影的生活化与革命性 |
二、本体探析:摄影分类及本源辨析 |
三、视觉思维:摄影创作中二元对立概念的厘清及科学原理的深度解析 |
四、意境显现:摄影独立艺术媒介个性与中国传统美学追求的结合 |
第二节 陈万里:以科学立场发挥摄影媒介特性的马前卒 |
一、一卵共生:摄影艺术性与纪实性的调和 |
二、知行互鉴:切磋共勉与门类互通的协同 |
三、觉醒时代:人之个性与国之本色的并进 |
小结 |
第三章 光社及其代表人物摄影观的多维视域考察 |
第一节 不同个体视域:陈万里与刘半农 |
一、出发点:“消遣”和“兴趣”的微妙差别 |
二、着力点:精神性与物质性的同步探索 |
三、兴趣点:面向自然的自在与实在之分 |
第二节 不同团体视域:光社与华社 |
一、摄影实践的承继与互补 |
二、摄影主张的内在一致 |
第三节 不同地域视域:同时期的中美摄影 |
一、光社与摄影分离派 |
二、光社的“初竟之路” |
第四节 不同文化视域:美术摄影与画意摄影 |
一、趋同:向着艺术的摄影 |
二、存异:立足本土之方位 |
三、匡谬:美术摄影的独立性 |
小结 |
第四章 光社的历史维度考察及其影响 |
第一节 “为艺术”与“为人生” |
一、光社与黑白影社 |
二、光社与四月影会 |
第二节 光社摄影观与中国当代摄影创作的美学联结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0.1.1 选题缘由 |
0.1.2 研究意义 |
0.2 学术史回顾 |
0.2.1 军队形象塑造研究 |
0.2.2 八路军形象塑造及与八路军形象塑造问题相关的研究 |
0.2.3 已有研究评价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0.4.1 创新之处 |
0.4.2 不足 |
0.5 概念界定 |
第1章 中共形塑八路军的缘起与动因 |
1.1 践行全面抗战路线与八路军立足、发展的必然要求 |
1.1.1 中国走向全面抗战与红军改编出征 |
1.1.2 全面的全民族抗战:中共与八路军的抗战路线 |
1.1.3 华北民众对中共军队的既存认知及其影响 |
1.2 应对多方对八路军诋毁、造谣或质疑的客观要求 |
1.2.1 国民党的舆论诋毁与造谣 |
1.2.2 日伪的舆论攻击与造谣 |
1.2.3 民间舆论的误解与质疑 |
第2章 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定位 |
2.1 政治形象定位 |
2.1.1 党领导的军队 |
2.1.2 人民的军队 |
2.2 作风纪律形象定位 |
2.2.1 作风优良 |
2.2.2 纪律严明 |
2.3 军事形象定位 |
2.3.1 敌我军事实力的审度 |
2.3.2 游击战争:灵活的战略战术与从战略支队到起决定作用 |
第3章 夯实形象根本:积极作战、加强军队建设与维护国共合作 |
3.1 领导八路军积极对日作战 |
3.1.1 配合友军作战与展开战略部署 |
3.1.2 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与创建根据地 |
3.1.3 八路军成为华北抗战主力 |
3.1.4 在严重困难中坚持敌后抗战 |
3.1.5 反攻与夺取抗战胜利 |
3.2 加强军队建设 |
3.2.1 八路军的思想政治建设 |
3.2.2 八路军的作风纪律建设 |
3.2.3 开展整军运动与八路军的正规化建设 |
3.3 积极维护国共合作 |
3.3.1 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与中共对国共合作的维护 |
3.3.2 国民党计划闪击延安与中共对国共合作的再次维护 |
第4章 多样“发声”与“展示”:积极宣传八路军 |
4.1 文字宣传 |
4.1.1 党报党刊的出版、发行 |
4.1.2 标语口号的运用 |
4.2 语音宣传 |
4.2.1 讲与说:讲话、演讲等口头宣传 |
4.2.2 广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与军事宣传 |
4.3 形象宣传 |
4.3.1 歌、剧的创作及其表演 |
4.3.2 图画:年画、壁画等宣传画的运用 |
4.3.3 图像:电影、照片的拍摄与传播 |
第5章 人际宣传的典范运用:“他者”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1 1937-1939 年外国记者和观察家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2 1940年陈嘉庚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3 1944年中外记者参观团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4 美军延安观察组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5.5 国民党将领到访与中共对其开展的宣传 |
第6章 来自“他者”的肯定:八路军形象的成功塑造 |
6.1 根据地民众言说中的八路军 |
6.1.1 军事形象:能打、有办法、不怕死 |
6.1.2 政治、作风纪律形象:纪律严明、军民一家亲 |
6.2 日伪言说中的八路军 |
6.2.1 军事形象:登峰造极的游击战 |
6.2.2 政治形象:最坚决的抵抗者、政治信仰坚定 |
6.2.3 作风纪律形象:纪律极严、军民协力 |
6.3 外国记者和观察者言说中的八路军 |
6.3.1 军事形象:发展了有效的战斗模式 |
6.3.2 政治形象:坚定的抗战者、真诚的合作者 |
6.3.3 作风纪律形象:纪律严明、军民团结、艰苦奋斗 |
6.4 国统区舆论对八路军的真实言说 |
6.4.1 政治、军事形象:积极抗战、乐于同国民党合作 |
6.4.2 作风纪律形象:官兵一致、纪律严明、军民关系融洽 |
第7章 中共形塑八路军的历史影响 |
7.1 获得根据地民众的拥护与支持 |
7.1.1 参军 |
7.1.2 支前、拥军、劳军 |
7.1.3 掩护、救护八路军 |
7.1.4 收集、传递情报,掩护物资 |
7.2 扩大影响与获得国内外社会各界支持 |
7.2.1 中外记者和观察家对中共、八路军的宣传与支持 |
7.2.2 少数国民党将领对中共和八路军的协助 |
7.3 回击质疑与抗战“中流砥柱”地位话语之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影像艺术的数字化转型及创作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0.2 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 |
0.2.1 相关概念 |
0.2.2 研究范围和对象 |
0.3 研究概况及文献梳理 |
0.3.1 国外研究概况 |
0.3.2 国内研究概况 |
0.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0.4.1 研究方法 |
0.4.2 预期结果及创新点 |
0.5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第一章 从银盐到数码——影像艺术的流变 |
1.1 影像的源起——摄影术的发明和发展 |
1.1.1 真实再现的极致追求催生了摄影术的发明 |
1.1.2 早期影像技术的发展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
1.2 技术与观念相互作用下的影像艺术流变 |
1.2.1 早期再现与表现观念下的影像艺术 |
1.2.2 现代艺术表现观念下的影像艺术 |
1.2.3 进入后现代艺术视野的影像艺术 |
1.3 摄影衍生的其他影像形式——动态影像 |
1.4 影像艺术的数字化 |
1.4.1 数码影像的兴起和发展 |
1.4.2 传统影像与数码影像的比较 |
1.4.3 作为艺术的数码影像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数码影像的表现形式及特征 |
2.1 数码影像艺术表现形式演进 |
2.1.1 优化与表现:单机时代的数码影像 |
2.1.2 多元与互动:网络时代的数码影像 |
2.1.3 影像的“内爆”:智能时代的数码影像 |
2.2 数码影像的特征 |
2.2.1 科技性 |
2.2.2 虚拟性 |
2.2.3 媒介性 |
2.2.4 开放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码影像艺术观念的非表征转向 |
3.1 数字化背景下影像的表征危机 |
3.1.1 影像的表征观——从客观再现到主观表现 |
3.1.2 影像数字化的表征危机 |
3.2 “拟像理论”视野下影像艺术的非表征转向 |
3.2.1 拟像理论 |
3.2.2 影像艺术的非表征转向 |
3.2.3 影像艺术非表征转向的影响 |
3.3 数码影像艺术非表征转向的动因 |
3.3.1 当下社会经济文化新环境是其转变的现实环境和时代需求 |
3.3.2 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是其转变的意识动力 |
3.3.3 数字技术是其存在的形式和物质力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表征观下数码影像艺术创作思维重构 |
4.1 数码影像艺术非表征创作观念 |
4.2 基于“人机”关系的数码影像创作思维 |
4.2.1 数码影像创作中作为目标对象的“人” |
4.2.2 数码影像创作中作为本体语言的“机” |
4.2.3 构建数码影像创作中的“人机”关系 |
4.3 基于场域理论的数码影像创作主客体关系嬗变与重构 |
4.3.1 数码影像艺术的创作主客体关系和传受模式 |
4.3.2 场域理论视野下的数码影像艺术 |
4.3.3 数码影像艺术场域中主客体关系的嬗变 |
4.3.4 创作主客体关系重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表征观下数码影像艺术创作实践策略 |
5.1 创作流程三阶段 |
5.2 数码影像艺术创作策略构建 |
5.2.1 感知阶段策略:实现影像视觉新形式 |
5.2.2 行为阶段策略:创建影像视觉新体验 |
5.2.3 反思阶段策略:演绎拓展影像新境界 |
5.3 创作实践评价 |
5.3.1 审美价值 |
5.3.2 社会效能 |
5.3.3 创新发展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6)二十世纪初中国摄影艺术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初入中国的影像读解 |
第一节 早期摄影的主体建构 |
第二节 “摄影艺术”的中国式解读 |
第二章 摄影美学的内涵与边界 |
第一节 求美和赏鉴: 摄影是艺术吗? |
第二节 平行和交互: 摄影与绘画的类比 |
第三节 民族意识和个体精神:摄影与现实的关系 |
第三章 摄影创作及主体的艺术表现 |
第一节 创作风格取向: 传统认知与探索的实验性 |
第二节 创作题材特征: 本土化内涵的传达 |
第三节 创作主体研究: 现实创作与艺术理想间的挣扎 |
第四章 摄影艺术本土化的传播途径 |
第一节 摄影期刊的创办与推广 |
第二节 摄影社团的出现与作用 |
第三节 摄影展览的传播与价值 |
结语 |
附录A |
附录B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7)《摄影网》刊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摄影网》创刊与发展 |
第一节 《摄影网》创刊背景 |
一、“摄影作为武器”的时代背景 |
二、摄影队伍的不断壮大 |
第二节 《摄影网》的发展变迁 |
一、1941:散佚的《摄影网》 |
二、1947-1948:《摄影网通讯》的创办 |
三、1948-1950:改名后的《摄影网》 |
四、1950-1951:新一卷《摄影网》 |
第二章 从图像建构到政治动员——《摄影网》的内容构成 |
第一节 从物质到工具——图像生产中的物质基础 |
一、物资的匮乏 |
二、创造的热情 |
第二节 从拍摄到编辑——图像宣传中的主导观念 |
一、以政治性为前提的摄影观念 |
二、新闻摄影中的图像建构 |
三、新闻摄影中的反“客里空”运动 |
第三节 从发稿到展示——图像传播中的政治动员 |
一、对内对外发稿 |
二、因地制宜的展览方式 |
三、传播中的政治认同 |
第三章 “真实的戏照”——《摄影网》的理论争辩 |
第一节 新闻摄影公式主义的争辩 |
一、八股式照片 |
二、对公式主义的诘问 |
三、“矫枉过正”的自然主义 |
第二节 新闻摄影真实性的争辩 |
一、“伪装的美”——技法排演 |
二、“自我矛盾”——抓摆之争 |
第三节 宣传语境中新闻摄影理论争辩归因 |
一、苏联新闻摄影观念的影响 |
二、政治宣传与新闻专业主义的矛盾 |
第四章 《摄影网》的理论探索与价值 |
第一节 早期新闻摄影的理论积淀 |
一、1937年前的新闻摄影理论探讨 |
二、1937年后的根据地新闻摄影理论 |
第二节 《摄影网》的主要理论成果 |
一、思想性与艺术性关系问题 |
二、新闻摄影的真实性问题 |
第三节 《摄影网》的启示与影响 |
一、《摄影网》的启示 |
二、《摄影网》——新闻摄影业务工作的开创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新闻摄影如何变成常规:近代中国新闻界对摄影术的接受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2 图像叙事功能的复苏:晚清石印新闻画异军突起 |
2.1 古代图像传播观念的兴衰 |
2.2 晚清石印图像传播实务的复苏 |
2.3 石印画对纪实影像传播的积极影响 |
3 纪实摄影萌芽:作为参照和补充的摄影术 |
3.1 从肖像摄影到纪实摄影 |
3.2 摄影成为石印绘画的参照 |
3.3 摄影成为文字报道的补充 |
4 与现代报刊正式结盟:作为工具和武器的摄影术 |
4.1 新闻照片成为政治宣传的工具 |
4.2 新闻照片成为革命斗争的武器 |
4.3 新闻摄影报道水平的提升 |
5 合法地位最终确认:作为职业和知识的新闻摄影 |
5.1 新闻摄影成熟的媒体背景 |
5.2 摄影刊物风起,新闻摄影的传播优势获认可 |
5.3 摄影记者登场,新闻摄影的职业标准初立 |
5.4 新闻教育起步,摄影首度纳入学科知识体系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历史记忆与视觉政治:中国抗日战争纪实影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问题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范围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有关摄影、纪实摄影、纪录片的研究 |
二、有关抗战纪实影像的研究 |
三、有关历史叙事、记忆理论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内容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与内容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抗战纪实摄影:先进力量与国族使命的岁月留痕 |
第一节 纪实摄影:作为一种先进力量的存在 |
一、面向社会现实的摄影实践 |
二、纪实摄影与国际共运及左翼文化运动 |
三、纪实摄影的理念与先进性 |
第二节 抗战纪实摄影:历史记忆媒介与情感载体 |
一、抗战纪实摄影作品:历史记忆媒介 |
二、抗战纪实摄影作品:历史情感载体 |
第三节 中国纪实摄影师的国族使命与抗战记录 |
一、爱国摄影师的摄影救国实践 |
二、战地摄影记者的抗战记录 |
第二章 国统区抗战纪录片:激励民族抗战的“军用喇叭” |
第一节 战争与纪录片:历史实践与影响 |
一、两次世界大战与战争题材纪录片的发展 |
二、战争题材纪录片的宣传作用与传播效果 |
第二节 国民政府主持拍摄的抗战纪录片 |
一、1931-1937 年抗战纪录片与抗战宣传 |
二、1937-1945 年抗战纪录片与民族抗战 |
三、海外抗战纪录片 |
第三节 左翼政治力量组织拍摄的抗战纪录片 |
一、左翼电影运动与党的电影人才的成长 |
二、左翼抗战纪录片摄制实践及特征 |
第三章 抗日根据地抗战纪实影像:战争动员与视觉政治 |
第一节 《晋察冀画报》的抗日宣传与影响力 |
一、《晋察冀画报》的创办历程与办刊宗旨 |
二、《晋察冀画报》的记录、宣传与视觉政治 |
三、沙飞与《晋察冀画报》红色摄影风格 |
第二节 延安电影团抗战纪实影像艰难实践与传播影响 |
一、延安电影人才的聚集与延安电影团的成立 |
二、延安抗战纪实影像摄制的艰难实践与传播 |
三、延安抗日纪实影像的文化分析与宣传风格 |
第四章 1949年后抗战纪录片:历史叙述与记忆建构 |
第一节 1949年后抗战纪录片创作实践与框架分析 |
一、新影厂、央视抗战纪录片创作实践 |
二、1949 年后抗战纪录片的框架分析 |
第二节 国家、民族视角的历史叙述与记忆建构 |
一、抗战纪录片的国家视角与形象化政论 |
二、抗战纪录片的民族主义视角与写实风格 |
第三节 社会文化史视角的历史叙述与记忆建构 |
一、新史学理念对抗战纪录片创作观念的影响 |
二、社会文化视角下的抗战纪录片创作实践 |
第四节 口述史、记忆转向的历史叙述与记忆建构 |
一、史学研究的记忆转向与抗战纪录片对个体记忆的保存 |
二、口述记忆史视角下抗战纪录片创作实践及影响 |
第五章 结语:抗战纪录片的当代创作与传播 |
第一节 战争、纪录片与抗战纪录片的当代价值 |
一、正视战争创伤、进行战争反思 |
二、建构历史记忆、达成历史认同 |
第二节 抗战纪录片的民族情感与历史视角 |
一、抗战纪实影像中的民族情感及当代意义 |
二、抗战纪录片历史视角的选择与影响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10)《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海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共青团与《中国青年报》 |
第一节 政治宣传与共青团的发展 |
一、政治宣传与革命运动 |
二、共青团与中国革命和建设 |
三、共青团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宣传 |
第二节 中国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发展 |
一、出版先进刊物与共青团机关刊物的创办 |
二、共青团机关刊的演进与发展 |
三、《中国青年报》的创刊与发展 |
第三节 中国青年报社的发展简述 |
一、中国青年报社的成立与发展 |
二、中国青年报社的领导体制简述 |
第二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总述 |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历年社论数量与分布 |
一、社论总量统计 |
二、社论数量与分布 |
第二节《中国青年报》转载社论数量与分布 |
一、社论总转载量及其分布 |
二、转载《人民日报》社论数量与分布 |
三、转载其他报、刊社论数量与分布 |
第三节 《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与分布 |
一、话题分类依据概述 |
二、社论话题与分布 |
第三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的特点 |
第一节 社论话题分布特点 |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
二、极“左”时期 |
三、1978 年至2000年 |
四、2000 年至2013年 |
第二节 社论内容特点 |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
二、极“左”时期 |
三、1978 年至2000年 |
四、2000 年至2013年 |
第三节 社论语言风格特点 |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
二、极“左”时期 |
三、1978 年至2000年 |
四、2000 年至2013年 |
第四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 |
第一节 直接转载党报 |
一、转载中央党报 |
二、转载地方党报 |
第二节 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的比较研究 |
一、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的话题比较 |
二、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的语言风格比较 |
第五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及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的改进 |
第一节 政治宣传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
一、新形势下,共青团政治宣传理论滞后 |
二、多元价值观时代,宣传主题单调 |
三、服务青年意识淡薄 |
四、宣传载体单一,与青年互动缺失 |
第二节 政治宣传工作的改进建议 |
一、积极开拓思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 |
二、贴近青年,推进《中国青年报》社论政治宣传的大众化 |
三、紧扣服务青年宗旨,引导共青团自身改革 |
四、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广开政治宣传渠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52年—1966年《中国青年报》社论标题及发表时间 |
附录二:1979年—2013年《中国青年报》社论标题及发表时间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纪念我们的先驱并论新闻摄影的抓和摆(论文参考文献)
- [1]郑小运藏族牧区民俗摄影研究[D]. 王文倩. 扬州大学, 2021(09)
- [2]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D]. 张雪飞. 东华大学, 2021(01)
- [3]光社及其代表人物摄影观研究[D]. 樊航利.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4]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八路军形象的塑造[D]. 柏晓斐. 湘潭大学, 2020(12)
- [5]影像艺术的数字化转型及创作策略研究[D]. 刘景明. 上海大学, 2020(03)
- [6]二十世纪初中国摄影艺术本土化研究[D]. 李晓博.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7]《摄影网》刊物研究[D]. 臧晋玉. 扬州大学, 2018(12)
- [8]新闻摄影如何变成常规:近代中国新闻界对摄影术的接受和应用[D]. 刘欣.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6)
- [9]历史记忆与视觉政治:中国抗日战争纪实影像研究[D]. 梁桂军. 苏州大学, 2017(04)
- [10]《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D]. 罗奥. 兰州交通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