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膜的制备与纯化

红细胞膜的制备与纯化

一、红细胞膜的制取及纯化(论文文献综述)

袁小平[1](2006)在《酶解麦麸制备阿魏酰低聚糖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认为大量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谷物中的酚酸类物质对慢性疾病的预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阿魏酸是谷物中含量最丰富的酚酸,它通过酯键与细胞壁中阿拉伯木聚糖侧链上的一些阿拉伯糖残基相连,以结合态的形式存在。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人类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麦麸皮细胞壁多糖经适度的酸或多糖水解酶处理可以获得阿魏酰低聚糖(FOs)。FOs具有卓越的生物活性,能够有效地抑制脂蛋白的过氧化,在阻止或减缓动脉硬化进程等方面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到目前为止,有关阿魏酰低聚糖方面的研究,国内还没有报道。因此,本研究利用Bacillus subtilis木聚糖酶水解麦麸不溶性膳食纤维制备FOs,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评价,进一步应用量子化学计算表征FOs的一些理论参数(如酚O-H的解离能和疏水参数),从理论上阐述FOs的构效关系。选择浓度为100 mg/mL的分离胶,375 mmol/L pH 9.0 Tris/盐酸分离胶缓冲液,50 mmol/L Tris/384 mmol/L甘氨酸(pH 8.3)电极缓冲液的电泳体系,分离B. subtilis木聚糖酶可以获得良好的分辨率。采用Native PAGE和均质提取法相结合从B. subtilis木聚糖酶中分离纯化了两种内切木聚糖酶,将它们分别定义为xylⅠ和xylⅡ,它们的比活力分别为193.2和472.1 U/mg蛋白质。由此说明这种以Native PAGE和均质提取相结合的分离纯化内切木聚糖酶的方法能够很好地保持酶的生物活性,具有快速、简便和高效等优点。内切木聚糖酶xylⅠ和xylⅡ具有相同的最适反应温度(50℃)和最适pH(7.0)。Mn2+对酶反应具有促进作用,将酶活提高了2.7倍,而Fe3+对酶反应起完全抑制作用。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内切木聚糖酶xylⅠ的分子质量约为53.0 kDa,xylⅡ的分子质量约为98.8 kDa。以桦木木聚糖为底物,内切木聚糖酶xylⅠ的Km=1.11 mg/mL,Vmax=0.22 mgmL-1min-1,xylⅡ的Km=3.07 mg/mL,Vmax=0.57 mgmL-1min-1。利用耐高温α?淀粉酶、水解蛋白酶和精制糖化酶处理小麦麸皮样品得到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在40%左右,其中戊聚糖含量约占54.7%,阿魏酸约占0.90%。B. subtilis木聚糖酶水解麦麸不溶性膳食纤维能够释放出FOs。采用一种5水平,5因子的中心组合旋转设计优化了制备FOs的酶解生物过程,得到FOs浓度最大时酶解反应条件,即:反应温度42℃,pH 5.2,反应时间35 h,酶量4.8 g/L,底物浓度120 g/L。FOs用Amberlite XAD、Sephadex LH 20进行纯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器(HPAEC-PAD)分析结果揭示FOs由酯化的阿魏酸、阿拉伯糖和木糖所组成。紫外光谱分析表明FOs的MOPS缓冲液在325 nm处有最大吸收值。红外光谱分析表明FOs在990 cm-1处有一低强度的肩峰,说明阿拉伯糖基的存在,并且与吡喃型木糖O-3位相连;在1731 cm-1处有酯键的特征吸收峰。首次采用在线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联用技术(HPLC-ESI-MSn)对FOs进行分析,推测FOs中两个主要化合物的结构为O-木糖基-[5-O-(阿魏酰基)-α-阿拉伯糖基

袁高峰[2](2008)在《共轭亚麻酸的分析、代谢和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研究报导共轭亚麻酸(CLNA)具有细胞毒性、抑制癌症形成和改变脂代谢等一系列功能,以及其在体内能转化为共轭亚油酸(CLA),这引起了人们对CLNA研究的极大兴趣。本学位论文对(CLNA)最主要的两种异构体:α-桐酸(c9,t11.t13-CLNA)和石榴酸(c9,t11.c13-CLNA)分析、代谢和功能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优化了CLNA甲酯化的程序,以此优化建立的程序对我国天然种质资源进行了分析;证实了CLNA能在大鼠、小鼠和人体内代谢转化为c9.tl1-CLA,在小鼠内α-桐酸的代谢转化率显着高于石榴酸;进一步发现CLNA能降低小鼠肝脏甘油三酯含量,影响小鼠各组织器官脂肪酸组成,显着升高人体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第一部分共轭亚麻酸的分析与资源研究通过对不同的催化方法进行比较,优化了CLNA甲酯化的程序。对不同的含有CLNA的脂类样本通过气相色谱进行定量分析时,应该根据CLNA的化学形式选择合适的甲酯化方法。对自由脂肪酸含量低的脂质甲酯化时直接采用碱性催化的方法(0.5N甲醇钠甲醇溶液55℃反应20min)进行,而对自由脂肪酸含量高的复杂脂质可以采用先皂化裂解(0.3N氢氧化钾90%乙醇溶液37℃皂化裂解2h),再采用酸性催化的方法(1N硫酸甲醇溶液50℃反应10min)进行甲酯化。以此优化建立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对我国天然种质资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栝楼、石榴和苦瓜籽油等富含CLNA。栝楼籽油CLNA总含量达36.9%,其中最主要的异构体为石榴酸,含量达32.6%。对三个不同品种的石榴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石榴籽油中石榴酸含量达73.4%-77.5%,CLNA总含量达83.4%-87.9%。对六个不同品种的苦瓜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苦瓜籽油中主要含有α-桐酸,含量达56.0%-63.7%,CLNA总含量达65.2%-71.9%。以氯仿:甲醇(2∶1)和石油醚两种溶剂系统萃取栝楼籽油,对其脂质组成和脂质各组分脂肪酸组成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油三酯是栝楼籽油的最主要的脂质组分(95.8-98.4%),总脂中最主要的脂肪酸是亚油酸(32.7-32.7%)和石榴酸(32.6%-33.3%)。栝楼籽油甘油三酯组分的脂肪酸组成与总脂非常相似,而磷脂脂肪酸组成与总脂之间存在显着差异,磷脂组分石榴酸含量(2.4-9.4%)显着低于总脂(32.6%-33.3%)。不同提取方法磷脂脂肪酸组成也存在显着的不同。第二部分共轭亚麻酸在动物和人体内的代谢通过以2g含有石榴酸的栝楼籽油给SD大鼠灌胃,调查石榴酸在大鼠血浆和各组织器官中24h内的代谢和整合状况。代谢物通过HPLC、GC-MS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石榴酸能整合到大鼠血浆和不同的组织器官中,部分石榴酸在血浆、肝脏、肾脏、脑、心脏和脂肪等组织器官中快速地转化为c9,t11-CLA;肝脏和血浆中石榴酸和CLA的浓度高于脑、心脏、肾脏和脂肪组织。以对照日粮、含有1%α-桐酸和1%石榴酸的日粮饲喂ICR小鼠6周(n=8),比较研究α-桐酸和石榴酸代谢为c9,t11-CLA的代谢转化效率。在α-桐酸和石榴酸饲喂的小鼠各组织器官中,通过GC-MS鉴定得到同一代谢产物c9,t11-CLA。α-桐酸的转化率在所有的小鼠组织器官中均显着高于石榴酸。α-桐酸和石榴酸代谢转化率也存在组织器官间的差异:α-桐酸在脂肪组织、肾脏和脾脏的转化率最大,而在心脏中最低;石榴酸在肝脏的转化率最大,在心脏中的转换率最低。这些结果表明,与大鼠一样在小鼠体内也存在α-桐酸和石榴酸代谢为c9,t11-CLA的△13-双键饱和反应:△13位双键的几何构型可能影响酶的活性,α-桐酸和石榴酸代谢转化率的差异可能是由于△13位双键饱和酶底物特异性选择的结果。采取平行对照实验,招募30个健康青年人(年龄21-35岁,男性24人,女性6人),以葵花籽油作为安慰剂,以我国特殊的天然资源栝楼籽研究石榴酸在人体内的代谢和整合状况。结果表明石榴酸能整合到人体血浆和红细胞膜中,部分石榴酸能在人体内代谢转化为c9,t11-CLA。石榴酸在人体血浆中代谢转化为c9,t11-CLA的效率为34%,在人体红细胞膜中代谢转化为c9,tl1-CLA的效率为28%。据我们所知,这是首个发现CLNA能在人体内整合和代谢为c9,t11-CLA的研究。这表明在大鼠、小鼠和人体内均存在CLNA转化为c9,t11-CLA的△13-双键饱和反应,但具体的代谢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第三部分共轭亚麻酸功能研究以对照日粮,含1%CLA、1%α-桐酸、1%石榴酸和1%α-亚麻酸的日粮饲喂ICR小鼠6周,比较调查CLA、α-桐酸和石榴酸以及α-亚麻酸对动物体脂、血脂和肝脂等功能的影响(n=8)。α-桐酸、石榴酸和α-亚麻酸饲喂,小鼠体重和内脏脂肪量没有显着变化,而CLA饲喂小鼠内脏脂肪量显着降低。CLA、α-桐酸和石榴酸饲喂对小鼠血脂等也没有显着影响,但α-桐酸和石榴酸能显着降低肝脏甘油三酯的含量。这表明,α-桐酸和石榴酸可能对抑制甘油三酯在肝脏内集聚具有积极的作用。以对照日粮,含1%CLA、1%α-桐酸和1%石榴酸的日粮饲喂ICR小鼠6周,比较研究CLNA和CLA对小鼠各组织器官脂肪酸的影响(n=8)。在心脏和脂肪组织中,饲喂CLA、α-桐酸和石榴酸小鼠18:2n-6的含量均显着降低,相应地各组小鼠脂肪组织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和PUFA含量显着降低。石榴酸饲喂,肝脏、肾脏和心脏中22:6n-3含量显着升高,相应地石榴酸饲喂肝脏、肾脏和心脏n-3 PUFA含量显着增加,石榴酸可能通过提高22:6n-3和n-3 PUFA含量而间接起有利的生理功能;而CLA饲喂后肝脏和肾脏中22:6n-3含量显着下降。饲喂CLA后,肝脏、肾脏20:4n-6含量显着下降,而饲喂CLNA后,各组织器官20:4n-6含量没有显着变化。这些结果表明虽然α-桐酸和石榴酸结构相似,但它们对小鼠组织器官脂肪酸组成的作用存在不同;CLNA在小鼠体内可能通过代谢物(CLA)或底物状态(CLNA)单独影响组织器官脂肪酸组成。采取平行对照实验,招募30个健康青年人(年龄21-35岁,男性24人,女性6人),以葵花籽油作为安慰剂,研究石榴酸对人体血脂、炎症因子和脂质过氧化等的影响。据我们所知,这是首个调查CLNA对人体功能的研究。结果表明,以含3g/d石榴酸的栝楼籽干预4周,对血脂、载脂蛋白和炎症因子等均没有显着影响,而显着升高尿液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石榴酸有可能通过本身整合到人体内或通过代谢物c9,t11-CLA而起升高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的作用,但其具体的机制还不清楚。石榴酸诱导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的机制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张韦唯[3](2017)在《发酵菜粕抗氧化肽的提取分离、模拟消化吸收和抗衰老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菜籽粕是油菜籽榨油之后的副产物,含有大量蛋白质。但是,菜籽粕中存在硫甙、植酸和单宁等抗营养因子,使其营养价值下降,从而使菜籽粕的应用被限制。微生物固态发酵菜籽粕可得到加工特性和生物活性比蛋白更优越的低分子肽,是实现菜籽粕深层次加工利用的重要途径。本文采用超滤、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过滤法分离获得高抗氧化活性的肽组分,研究其体外模拟消化特性和在大鼠离体外翻小肠中的吸收特性,并研究菜籽肽分离组分对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模型小鼠记忆障碍的保护作用和对红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发掘其潜在的抗衰老功能。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超滤、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过滤纯化技术对发酵菜籽抗氧化肽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5 kDa和3 kDa的超滤膜进行超滤,分子量小于3 kDa分离组分RP1的DPPH·清除率最大,半抑制浓度从0.80 mg/mL降低至0.27 mg/mL。离子交换色谱进一步分离得到三个洗脱峰,第二个洗脱峰RP1-E2蛋白回收率和活性回收率最大,分别为53.3%和61.1%,其半抑制浓度(IC50)最低,为0.172mg/mL。再进一步通过葡聚糖凝胶纯化分离得到三个洗脱峰,第三个洗脱峰RP1-E2-G3的IC50值达到0.099 mg/mL,比纯化前下降了42.4%,抗氧化活性显着提高。由氨基酸分析可知RP1-E2-G3同时具有较高营养价值。(2)通过体外模拟消化及大鼠离体外翻肠囊吸收试验,研究了发酵菜籽粕水提多肽的消化、吸收特性。发酵菜籽肽在胃肠消化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解,小肠中的水解程度更高,水解度从4.96%增加到18.32%,表面疏水性从61.33%降低到53.48%,并且其DPPH·清除率、·OH清除率和还原力均显着增加。发酵菜籽肽经消化后,分子量大于1,000 Da组分的含量有所减少,分子量200500 Da的组分含量增加,发酵菜籽肽经过胃肠消化后更有助于肠道吸收。发酵菜籽肽在小肠内有较高吸收率,最高达63.34%,优先吸收二肽、三肽等抗氧化活性较强的短肽,其IC50值最低达0.255 mg/mL。(3)利用D-半乳糖建立衰老小鼠记忆障碍模型。通过小鼠水迷宫试验和血清、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ATP活力测定,探究RP1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记忆障碍模型的保护作用。RP1能够有效改善模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损伤,增强小鼠记忆能力;能够有效改善模型小鼠脑组织和血清抗氧化能力,脑组织GSH-Px、T-SOD和ATP活力显着提高,MDA含量显着降低;血清GSH-Px和T-SOD活力显着提高;并且显着提高模型小鼠脾脏、肝脏指数。(4)通过吩嗪硫酸甲酯(phenazine methosulfate,PMS)建立大鼠红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模型。观察RP1对大鼠红细胞溶血率、高铁血红蛋白(MHb)、MDA含量、T-SOD活性、GSH-Px活性、ATP活性以及大鼠红细胞膜蛋白巯基(-SH)含量的影响。RP1能够抑制PMS诱导的大鼠红细胞溶血和MHb的产生;提高PMS氧化损伤大鼠红细胞中T-SOD、GSH-Px和ATP活性,降低MDA含量;抑制PMS引起的大鼠红细胞膜蛋白巯基含量的降低。

江艾蕊[4](2018)在《基于荧光硅纳米颗粒的红细胞药物递送系统构建及相关毒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发展了不同类型具有独特物/化性能、良好生物相容性、大比表面积及表面易修饰的硅纳米材料。其中,具有优良荧光性能的零维硅纳米颗粒(silicon nanoparticles,Si NPs)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篇论文中,我们构建了基于荧光硅纳米颗粒的红细胞(red blood cells,RBCs)药物递送系统,并对荧光硅纳米颗粒的毒性和活体行为学开展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简要概述生物膜纳米载体和硅纳米材料的发展、应用及相关药物递送和生物安全性研究,并阐明本篇论文的研究依据和研究内容;第二章:制备基于荧光硅纳米颗粒-阿霉素(doxorubicin,DOX)复合物(DOXloaded Si NPs,Si NPs-DOX)的红细胞载体(Si NPs-DOX impregnated into RBCs,Si NPs-DOX@RBCs),并对其进行表征,进一步评估该载体对肿瘤细胞的治疗效果。利用“低渗性溶血法”将Si NPs-DOX包裹入红细胞,制备得到基于硅纳米颗粒的红细胞药物递送系统。表征结果显示,该系统具有荧光强度高、光稳定性好(在高强度激光连续照射25 min后,荧光强度损失24%)、血液循环时间长(7.31±0.96 h)等特性。药物缓释检测结果表明,该系统在1周内药物释放量为装载总量的35%。我们进一步将其用于活细胞长时程、实时荧光标记成像,并评估其对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能力(药物浓度为5μg·m L-1时,肿瘤细胞存活率为43.2%)。第三章:评估荧光硅纳米颗粒的细胞和活体毒性。在细胞层面,研究表明荧光硅纳米颗粒对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在活体层面,将荧光硅纳米颗粒通过尾静脉注射入小鼠体内,生物分布及代谢途径考察结果显示,荧光硅纳米颗粒首先在肝、肾和脾中聚集积累;随后的3天时间内,通过肾代谢从尿液排出;3个月后,荧光硅纳米颗粒在体内无检出。组织病理学、血液学及体重等各项指标表明荧光硅纳米颗粒无明显活体毒性。综上所述,本论文首先构建了基于荧光硅纳米颗粒的红细胞药物递送系统,该系统具备药物缓释能力及较长的血液循环时间。利用硅纳米颗粒良好的光学性能,对该药物载体的细胞内行为进行了长时程、实时成像示踪;其次,对荧光硅纳米颗粒进行系统的毒性和活体行为学研究,考察其活体分布及代谢过程,验证小尺寸荧光硅纳米颗粒的低/无毒性。

唐传业,郑集[5](1984)在《分子筛分离不同年龄红细胞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制备红细胞膜,一般使细胞低渗溶血,然后低温超速离心分离。至于分离不同年龄的红细胞膜,则根据细胞比重的差异,先在适当介质中超速离心,然后将离心沉降的细胞分层取样,得到不同年龄的红细胞,再分别低渗溶血、低温超速离心以得到不同年龄的膜。最近,Froman,G等报道用分子筛琼脂糖凝胶成功地分离了红细胞膜。本实验对此法做了进一步研究,并利用此法分离了不同年龄的红细胞膜,我们证

樊宏伟[6](2004)在《血小板细胞膜固相色谱法的建立及其在治疗血栓性疾病中药分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生物色谱法(Biochromatography)是生命科学与色谱分离技术交叉形成的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色谱技术。它利用药物产生效应(或产生毒性作用)一般是通过药物与靶点(受体、通道、酶等)结合的原理,采用生物靶点选择性地固化效应物质,从而分析、分离效应物质,是一种效应—化学分析—成分分离联动的技术,可应用于药物活性成分的筛选、药物作用机理的研究。 血小板在血栓性疾病中有重要地位,其膜上有诸多的受体及其他药物作用靶点。许多中药能够治疗血栓性疾病,但是中药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复合体系,效应机理多数不明确,应用单一靶点的的生物色谱技术难以阐明其疗效—效应成分的关系。如果中药的提取物具有治疗血栓性疾病的作用,那么其中的活性物质应该能够与血小板上的受体或其他靶点结合。基于此建立了一种方法,即中药与血小板孵育后,将未结合的物质洗去,再将与血小板结合的效应物质从其结合的受体或靶点上解离下来,这些效应物质可用色谱方法(比如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析,我们将这种生物色谱方法称为血小板固相色谱法(PMIC)。 本文采用血小板活性细胞膜为固定相,固相化中药的效应成分,细胞膜的完整性、膜受体的立体结构、周围环境和酶活性得以保持,能够特异、选择性地与作用于血小板的活性成分结合,排除其他成分的干扰,适合于以血小板为作用靶点的中药的效应成分研究。 文章的第一部分研究了丹参水提液的血小板细胞膜固相色谱。丹参具有活血化瘀、凉血消肿、清心除烦之功效。现代药理学表明丹参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血脂、抑制血栓形成、抗血栓和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丹参中化学成分主要分为两类:脂溶性二萜醌类和水溶性酚酸类。本文首先用线性梯度流动相对丹参水提液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最佳检测波长为278nm,最佳记录时间为70min。在此条件下,得到丹参的HPLC指纹图谱,作为血小板细胞膜固相色谱法研究的基础。 血小板膜上的效应靶点与丹参水提液中的活性成分特异地结合,然后用磷酸盐缓冲液(pH7.4)洗掉未被血小板细胞膜特异性结合的成分,最后用pH4的磷酸盐溶液使靶点失活,使与血小板膜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成分解离下来,将该保留液按指纹图谱的色谱条件进行色谱分析,以解离液的色谱作为指针,从月一参水提液中得到六个与血小板特异结合的成分。丹参水提液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醋和正丁醇萃取,得到氯仿、乙酸乙酷、正丁醇部位及剩余水提部位,将丹参血小板解离液与几个部位的HPLC图谱对比可见,解离液中的活性成分基本都在乙酸乙酷部位,活性成分的分离可从乙酸乙酷部位得到。 文章的第二部分我们研究了脉络宁注射液的血小板细胞膜固相色谱,首先建立了脉络宁注射液的指纹图谱,选择了各批样品共有的、保留时间以及峰面积相对稳定的12个色谱峰作为脉络宁注射液指纹图谱的共有峰。与血.小板特异结含的成分有8个,均为脉络宁组方中K组分的成分。但结合程度有明显差别,其中2、5、6、7、8号峰的成分在血.小板固相色谱中百分含量明显高于指纹一谱。采用制备HPLC进一步制备这8个一单体化合物,经标准品对照、质谱及核磁共振鉴定己经明确的是绿原酸、咖啡酸,其余推测为绿原酸的同分异构体和异绿原酸类化合物。 对脉络宁注射液的血.小板细胞膜固相色谱法筛选得到的特异结合的成分进行了效应验证。首先,我们研究了体外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发现脉络宁中单味药K组分的作用最强,其ICS。值为o.028mg/ml。利用血小板固相色潜法筛选出的脉络宁注射液的活性成分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就ICS(,而言,1、4、7、8号峰的样品半数效应量值较低,说明其活性较强。由于病理状态下内皮细胞具有促进血栓形成的作用: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抗血栓作用减弱,是血栓形成的关键环节,并且,内皮细胞表面存在Fll受体,该受体是一种细胞勃附分子,同样存在于血小板细胞膜匕它在血.小板聚集、因子分泌、勃附及内皮细胞炎症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该受体对调控止L小板的聚集、因子分泌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我们又对筛选出的活性成分进行了抗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4、5、6、7、8五样品具有直接对抗作用。由此说明血小板细胞膜固相色谱模型基本可以反映化合物与细胞膜及膜蛋白(包括受体)的相互作用;活性成分在该体系中的保留特性和其药理作用有显着的相关性。 文章的第三部分我们利用血小板细胞膜固相色谱法初步探讨了脉络宁注射液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对多组分中药进行了血浆蛋白结合率的研究。对复杂成分,特别是存在未知成分的中药注射液中的效应成分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研究,现行的方法几乎不能或很难进行,本文提供了一种可以探索的方法。当然,这只是一次探索,还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

王瑛瑶[7](2005)在《水酶法从花生中提取油与水解蛋白的研究》文中提出水酶法提油技术的研究由来已久,但由于工艺中易形成乳状液制约游离油的得率,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及在众多油料种籽提油中的工业化应用。不同的油料种籽水酶法提油工艺步骤不同,本论文研究出了适合于花生的水酶法提油工艺路线,在此基础上,对水酶法工艺中各步骤参数、破乳条件和机理、水解蛋白的回收、提纯与功能性质、水解蛋白中功能肽的分离纯化进行了研究。 论文首先研究设计出了合理的花生水酶法提油工艺路线,去皮花生经粉碎后以1∶5(w/v)的比例与水混合,在pH8.50,60℃下提取30min,然后调节体系pH到酶的最适作用pH范围,酶解一定时间,离心得到游离油Ⅰ、乳状液、水解液和渣Ⅰ,渣Ⅰ用原料2倍体积的水洗30min后离心得到乳化层、水洗液和渣Ⅱ。合并乳状液与乳化层,采用冷冻解冻的方式破乳,得到游离油Ⅱ。水解液与水洗液合并经90℃灭酶处理10min后离心得到花生水解蛋白。 工艺中原料采用干法粉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形成稳定的乳状液。碱提后,总蛋白质与总油提取率分别为97.14%和96.37%。比较四种蛋白酶的作用效果,其中以Alcalase对体系的水解效果最佳。经Alcalase水解后游离油和水解蛋白得率最高;水解蛋白中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000的组分含量最高,达到90.2%:形成的乳状液最易破乳。在保证花生粉碎粒度的情况下,酶解步骤中主要起作用的是蛋白酶Alcalase,辅以纤维素酶、果胶酶、淀粉酶或者外切蛋白酶不能提高游离油和水解蛋白得率。Alcalase对体系的最佳作用条件是:E/S1.5%,温度60℃,酶解初始pH8.50,酶解时间5h,此时体系DH为21.6%,总游离油得率与水解蛋白得率分别为91.3%和83.3%,水解蛋白中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000的组分占了87.01%。 水酶法工艺中形成的O/W乳状液是一个以弹性为主的体系;乳状液的静态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剪切速率提高而下降。在乳状液的油水界面上,存在液晶相。乳状液界面上蛋白质的疏水性氨基酸残基含量为38.94%,界面上蛋白质无规卷曲结构含量高、分子部分展开,使其乳化稳定性(EAI)和乳化活性(ES)均高于乳状液水相中的蛋白质和花生蛋白质。 比较了不同破乳方法的破乳效果,结果表明,冷冻解冻方法破乳效果最佳。冷冻解冻破乳中,乳状液中油回收率随冷冻温度降低而上升。冷冻时间不同,乳状液中固体脂肪含量(SFC)不同,从而使得乳状液解冻后的平均粒径不同。解冻温度并不是越高越好,温度在50-80℃之间乳状液中油回收率反而不及35℃时,这是因为解冻过程中乳状液中淀粉糊化,体系粘度上升,使得破乳效果下降。冷冻解冻的适宜条件是-16℃冻结15h,35℃解冻2h,3500rpm离心20min,此时乳状液中油回收率达到92.16%。 采用卷式芳香簇聚酰胺纳滤膜元件对水解蛋白液进行浓缩,最佳的操作参数为:操

张奕敏[8](2007)在《油菜蜂花粉多肽分离纯化及免疫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蜂花粉含有特殊的多肽和蛋白质,其中有许多是功能性蛋白。这些蛋白和多肽具有重要的营养和保健作用,能起到保护肝细胞,使损伤的肝细胞再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等作用。因此,蜂花粉中的多肽所具有的生物活性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采用硫酸铵盐析法(60-80%浓度)对油菜蜂花粉中的蛋白进行提取,再通过Superose 12凝胶层析、DEAE 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Q 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以及Sephacryl S-100凝胶层析等进行分离,从油菜蜂花粉中纯化得到一种具有高免疫活性的多肽,命名为BPP,并对其部分理化性质、免疫活性进行研究。将多肽BPP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HPLC分析,发现分离得到的多肽为单一条带和单一峰,确定这种活性多肽为单一组分。通过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其分子量为36.3kDa。用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法测定组分等电点,得到BPP多肽pI=6.0。将BPP组分进行220-400nm波长扫描,发现在278nm处有最大吸收峰。苯酚硫酸法对其糖含量测定,确定其为非糖蛋白。采用MTT比色法测定该多肽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发现浓度范围在0.0625—2mg/mL内均可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在浓度为0.25mg/mL时即终浓度为51.25μg/mL时效果最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达到极显着性差异,可见所分离得到的BPP多肽可显着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有较高的免疫活性。

王坤波[9](2007)在《茶黄素的酶促合成、分离鉴定及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茶黄素是指红茶中溶于乙酸乙酯呈橙黄色的物质,由茶多酚(主要是儿茶素类及其衍生物)在多酚氧化酶存在下氧化缩合而来。红茶中茶黄素的含量约为0.5%~3%,但茶黄素不仅是红茶的重要品质成分,而且具有多种药理功能与保健功效,如降血脂、抗氧化、抗衰老、抗突变、抗癌防癌等,在某些功能方面甚至优于儿茶素。红茶茶黄素类物质的研究与开发是继茶多酚、儿茶素之后近年来兴起的又一热点,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在天然药物、保健品、化妆品和日化用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但是,茶黄素的化学研究不能满足医药领域研究的要求,如茶黄素的提纯难度较大、性质欠稳定等限制了药用研究的深入。所以,到目前为止,茶黄素提制的产业化工艺技术尚不成熟,表现为产品纯度低、成本高、产能低,严重阻碍了以茶黄素为原料的天然药物及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开发。同时,由于结构的相似性,茶黄素类物质单体的分离非常困难,直接从红茶中分离茶黄素单体更加困难。由于红茶中茶黄素的含量低,依靠红茶为原料来提制茶黄素成本过高,必须研究如何采用儿茶素为原料,筛选特异多酚氧化酶酶源,利用酶促氧化合成茶黄素,研究茶黄素合成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因此,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利用植物或微生物多酚氧化酶氧化儿茶素混合物体外合成茶黄素复合物的方法。并通过调控底物儿茶素的组成比例来调控氧化产物中茶黄素各组分的组成比例。采用聚酰胺柱色谱结合制备液相色谱、高速逆流色谱,对茶黄素复合物进行分离,拟得到4种茶黄素单体,其化学结构由1HNMR,13CNMR,UV,IR和MS表征。并采用高通量筛选模型对茶黄素单体的降血脂、抗炎和抗肿瘤活性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1多酚氧化酶的优选及合成茶黄素的研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研究了不同来源(茶叶、苹果、梨、蘑菇和漆酶)的多酚氧化酶同工酶的酶带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来源多酚氧化酶同工酶具有相似的酶带,但对酶带数目、Rf值及分子量均存在种间差异。梨有11条同工酶带,苹果4条,茶叶有5条,蘑菇5条,而漆酶只有1条。PPO同工酶带Rf值集中于0.40~0.70的区间内。茶叶多酚氧化酶同工酶的相对分子量大于94 000,而梨、苹果、蘑菇和漆酶多酚氧化酶同工酶的相对分子量介于45000~94 000。同时研究了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同工酶组成对茶黄素合成的影响。合成茶黄素能力大小顺序为:梨PPO,茶叶PPO,微生物PPO,苹果PPO,漆酶PPO,蘑菇PPO。其中,在所有梨品种中,丰水梨果实多酚氧化酶同工酶谱带最多,酶活性最大,合成茶黄素的能力最强。2茶黄素的酶催化合成利用丰水梨果实多酚氧化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进行酶性合成茶黄素,研究儿茶素组成、浓度和理化条件对茶黄素合成的影响,以确定最佳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氧化不同儿茶素组成比例的底物来调控氧化产物中茶黄素各组分的组成比例。以儿茶素混合物C(EGC>200 mg/g,EGCG>200mg/g,儿茶素总量>500mg/g)为材料,茶黄素酶促合成的最佳条件为:反应体系的最佳pH值为5.5,温度为30℃,底物浓度为5mg/ml,酶添加量为49162.50U,最佳反应时间40min。pH值和儿茶素浓度是反应体系中两个重要的影响因子(P<0.05)。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儿茶素混合物C酶性氧化参数对制备茶黄素复合物的综合效应,以茶黄素为目标,建立了儿茶素混合物C酶促氧化制备茶黄素复合物的参数模型,即Y=-23.758+21.359X1-0.683X2-1.841X3(Y:茶黄素总量,X1:pH,X2:温度,X3:儿茶素底物浓度)。根据回归模型,并结合各单因素试验,综合优化方案与上述正交实验结果相吻合。3茶黄素单体的分离及结构鉴定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茶黄素,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冰醋酸(1:5:1:5:0.25,v/v/v/v/v)为溶剂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流速为2mL/min,仪器转速700r/min,进样量30mg。尤其使得两种茶黄素同分异构体(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达到较好的分离。从茶黄素粗提物中分离纯化得到茶黄素、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和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酯。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纯度分别为94.2%,95.8%,93.7%和96.4%。其化学结构由1HNMR,13NMR,UV,IR和MS鉴定。用制备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聚酰胺柱色谱对茶黄素提取物进行了制备分离。色谱柱为PRC-ODS C18(20.0mm×250mm i.d.,10um),流动相为ACN.EtOAc-2%ttAc(21:3:76,v/v),检测波长280nm,流速15mL/min,进样量400μl(30mg/ml)。在此条件下分离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经理化反应和光谱分析(HPLC、HPTLC、Uv、IR、MS、NMR)分别鉴定为茶黄素、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和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酯。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纯度分别为96.9%,98.8%,95.9%和98.9%。采用聚酰胺为分离材料,对茶黄素及红茶酚性色素进行高效薄层色谱分离。结果表明,展开剂为甲醇.三氯甲烷(1:1,v/v),二次展开,四种主要茶黄素类物质达到基线分离,可进行茶黄素的定性定量分析。本实验采用二次展开分离红茶乙酸乙脂层酚性色素,第一次在甲醇.醋酸(1:1,v/v)体系中展开,然后在甲醇-丙酮-甲酸(2:1:1,v/v)体系中二次展开,茶黄素类物质和儿茶素类物质可以达到分离。根据对照品的光谱特性和Rf值,分别鉴定为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酯、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和茶黄素、EGCG、ECG和EC。4茶黄素降血脂、抗炎、抗肿瘤活性的高通量筛选首次应用PPARs、FXR、LXR、TNFα、IL-1、SGC-7901、A549、K562、HepG2为靶点的高通量筛选模型,研究茶黄素的降血脂、抗炎、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TFs在LXR受体上呈现微弱的活性,激活倍数为1.55,其次是TFDG,其激活顺序为:TFs>TFDG>TF3G≈TF>TF3’G。TF、TF3G、TF3’G和TFDG及TFs都呈现出微弱的激活FXR受体的活性,其激活顺序为:TFDG>TF3’G≈TF3G>TF>TFs;TFDG的激活效果最佳,激活倍数达2.35,其次是TF3’G,激活倍数达2.22,激活作用明显。TFDG和TFs样品有增加FXR受体敏感性的作用。茶黄素单体(TF、TF3G、TF3’G和TFDG)及茶黄素混合物(TFs)在TNFα和IL-1分泌抑制模型上抑制活性不显着。TF、TF3G、TF3’G和TFDG及TFs在高浓度下(100μg/ml)均对SGC-7901及A549肿瘤细胞株生长有重度抑制作用,其中TF3G对四种肿瘤细胞(SGC-7901、A549、K562和HepG2)均有抑制作用(50μg/ml浓度以上),TF在高浓度下(100μg/ml)对HepG2有微弱的抑制作用。

魏红[10](1998)在《红细胞膜的制取及纯化》文中研究说明

二、红细胞膜的制取及纯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细胞膜的制取及纯化(论文提纲范文)

(1)酶解麦麸制备阿魏酰低聚糖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小麦麸皮阿魏酰低聚糖
    1.2 FOs 的生物活性
        1.2.1 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1.2.2 抗氧化活性
    1.3 FOs 的生物利用度
    1.4 小麦麸皮生理活性物质研究概况
        1.4.1 阿拉伯木聚糖
        1.4.2 低聚木糖
        1.4.3 植酸
        1.4.4 阿魏酸
    1.5 立题背景和立题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Native PAGE 纯化Bacillus subtilis 内切木聚糖酶及其性质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主要实验仪器
        2.2.3 主要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B. subtilis 木聚糖酶Native PAGE 方法分离效果优化
        2.3.2 Native PAGE 和均质提取法相结合分离纯化B. subtilis 木聚糖酶
        2.3.3 内切木聚糖酶的鉴定
        2.3.4 内切木聚糖酶xyl Ⅰ和xyl Ⅱ的酶学性质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酶法制备阿魏酰低聚糖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主要实验材料与化学试剂
        3.2.2 主要实验仪器
        3.2.3 主要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麦麸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
        3.3.2 温度和pH 对B. subtilis 木聚糖酶活力及稳定性的影响
        3.3.3 B. subtilis 木聚糖酶对桦木木聚糖的作用
        3.3.4 B. subtilis 木聚糖酶对麦麸不溶性膳食纤维的作用
        3.3.5 木聚糖酶对FOs 生产的影响
        3.3.6 底物浓度对FOs 生产的影响
        3.3.7 酶解条件的优化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阿魏酰低聚糖的结构特征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和主要化学试剂
        4.2.2 主要实验仪器
        4.2.3 主要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FOs 的分离
        4.3.2 FOs 的组成分析
        4.3.3 FOs 的紫外光谱分析
        4.3.4 FOs 的红外光谱分析
        4.3.5 FOs 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
        4.3.6 FOs 的液相色谱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分析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阿魏酰低聚糖的生物活性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和主要化学试剂
        5.2.2 主要实验仪器
        5.2.3 主要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糖类对B. bifidum F-35 生长的影响
        5.3.2 FOs 体外促进B. bifidum F-35 生长作用
        5.3.3 FOs 对Fe2+的螯合作用
        5.3.4 FOs 对H202 的清除作用
        5.3.5 FOs 对˙OH 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5.3.6 FOs 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
        5.3.7 FOs 对过氧自由基诱导小鼠红细胞溶血的抑制作用
        5.3.8 FOs 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的抑制作用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阿魏酰低聚糖对AAPH 损伤人红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材料和主要化学试剂
        6.2.2 主要实验仪器
        6.2.3 主要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应用量子化学计算法计算表征FOs 的一些理论参数
        6.3.2 FOs 对AAPH 诱导人血红细胞溶血的抑制作用
        6.3.3 扫描电镜观察FOs 对AAPH 损伤的人血红细胞表面形态的影响
        6.3.4 FOs 对AAPH 诱导人血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6.3.5 FOs 对AAPH 诱导人血红细胞谷胱甘肽含量变化的影响
        6.3.6 FOs 对高铁血红蛋白产生的影响
        6.3.7 FOs 对AAPH 诱导人血红细胞膜蛋白质变化的影响
        6.3.8 AAPH 诱导人血红细胞溶血的机制
        6.3.9 FOs 对人血红细胞受氧化伤害的保护机制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论文主要结论
论文创新点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附录:符号、缩略语及其意义

(2)共轭亚麻酸的分析、代谢和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文献综述
    1.1 脂肪酸与人体健康
    1.2 共轭亚油酸
        1.2.1 共轭亚油酸的概念和来源发现
        1.2.2 CLA的异构体
        1.2.3 共轭亚油酸的合成
        1.2.3.1 瘤胃生物氢化作用合成
        1.2.3.2 内源合成
        1.2.3.3 人工合成
        1.2.4 共轭亚油酸的代谢和整合
        1.2.5 共轭亚油酸的功能
        1.2.5.1 CLA对体脂、体重的影响
        1.2.5.2 CLA对脂类代谢的影响
    1.3 共轭亚麻酸
        1.3.1 共轭亚麻酸的概念、种类和来源
        1.3.2 共轭亚麻酸的制备
        1.3.2.1 天然植物资源提取
        1.3.2.2 化学合成法
        1.3.2.3 基因工程法
        1.3.3 共轭亚麻酸的细胞毒性作用
        1.3.4 共轭亚麻酸的抗癌作用
        1.3.5 共轭亚麻酸对身体组成和脂类代谢的影响
    1.4 立题依据、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2 共轭亚麻酸甲酯化方法比较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栝楼籽油的提取
        2.1.3 共轭亚麻酸甘油三酯甲酯化方法
        2.1.3.1 碱催化法
        2.1.3.2 硫酸甲醇催化法
        2.1.3.3 BF_3甲醇催化法
        2.1.3.4 甲酯过滤
        2.1.4 共轭亚麻酸的自由脂肪酸形式甲酯化
        2.1.4.1 油脂皂化和自由脂肪酸的制取
        2.1.4.2 甲酯化
        2.1.5 气相色谱分析
        2.1.6 薄层层析分析甲酯化的完成情况
    2.2 结果
        2.2.1 共轭亚麻酸甘油三酯甲酯化
        2.2.2 BF_3甲醇催化甲酯化
        2.2.3 碱法催化甲酯化
        2.2.4 共轭亚麻酸自由脂肪酸形式的甲酯化
    2.3 讨论和结论
3 天然植物资源共轭亚麻酸的含量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总脂的提取和总脂含量测定
        3.1.2.1 总脂提取
        3.1.2.2 含油量测定
        3.1.3 棒状薄层色谱分析脂类组成
        3.1.4 气相色谱分析
        3.1.5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讨论
    3.3 小结
4 富含共轭亚麻酸的栝楼籽油的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总脂提取和总脂含量测定
        4.1.3 棒状薄层色谱分析脂质组成
        4.1.4 薄层层析分离甘油三酯和磷脂
        4.1.5 脂肪酸组成分析
        4.1.6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3 小结
5 石榴酸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和整合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实验动物与处理
        5.1.3 脂肪提取和脂肪酸分析
        5.1.3.1 提取
        5.1.3.2 甲酯化
        5.1.3.3 脂肪酸甲酯纯化
        5.1.3.4 气相色谱分析
        5.1.4 HPLC分析脂肪酸甲酯
        5.1.5 处理后12h大鼠肝脏脂肪酸甲酯GC-MS分析
        5.1.6 Ag~+-TLC分离脂肪酸甲酯
        5.1.7 脂肪酸DMOX衍生物的制备
        5.1.8 脂肪酸DMOX衍生物的GC-MS分析
    5.2 结果
        5.2.1 血浆和组织器官脂肪酸分析
        5.2.2 血浆和组织器官HPLC分析
        5.2.3 GC-MS分析
        5.2.3.1 大鼠处理后12h肝脏脂肪甲酯GC-MS分析
        5.2.3.2 大鼠处理后12h肝脏脂肪DMOX衍生物GC-MS分析
        5.2.4 石榴酸的代谢和整合状况
    5.3 讨论与分析
6 a-桐酸与石榴酸代谢效率的比较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动物、日粮和实验设计
        6.1.3 脂肪提取和脂肪酸分析
        6.1.3.1 提取
        6.1.3.2 甲酯化
        6.1.3.3 脂肪酸甲酯纯化
        6.1.3.4 GC分析
        6.1.4 Ag~+-TLC分离脂肪酸甲酯
        6.1.5 脂肪酸DMOX衍生物的制备
        6.1.6 脂肪酸DMOX衍生物的GC-MS分析
        6.1.7 石榴酸和α-桐酸代谢转化率的计算
        6.1.8 统计分析
    6.2 结果
        6.2.1 体重和摄食量
        6.2.2 石榴酸和α-桐酸的代谢和整合
        6.2.3 石榴酸和α-桐酸代谢转化率的比较
    6.3 讨论
7 石榴酸在人体内代谢转化为CLA
    7.1 参与者与研究方法
        7.1.1 参与者
        7.1.2 试验的设计
        7.1.3 样本收集
        7.1.4 脂肪酸提取
        7.1.5 甲酯化
        7.1.6 脂肪酸甲酯纯化
        7.1.7 GC分析
        7.1.8 转化率估计
    7.2 实验结果
    7.3 讨论与分析
8 共轭亚麻酸对小鼠体脂和脂代谢的影响
    8.1 材料与方法
        8.1.1 材料
        8.1.2 动物、日粮和实验设计
        8.1.3 材料取集
        8.1.4 血脂和血糖等生化参数测定
        8.1.4.1 血浆总胆固醇含量测定
        8.1.4.2 血浆甘油三酯含量测定
        8.1.4.3 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8.1.4.4 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8.1.4.5 血浆葡萄糖测定
        8.1.5 肝脏脂肪的测定
        8.1.5.1 肝脏胆固醇的测定
        8.1.5.2 肝脏甘油三酯的测定
        8.1.5.3 肝脏磷脂的测定
        8.1.6 统计分析
    8.2 实验结果
        8.2.1 体重、摄食量和组织器官重量
        8.2.2 血脂、血糖和肝脂的影响
    8.3 讨论
        8.3.1 共轭亚麻酸与共轭亚油酸对小鼠体脂的影响
        8.3.2 共轭亚麻酸对血脂和肝脂等的影响
9 共轭亚麻酸和共轭亚油酸对小鼠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9.1 材料与方法
        9.1.1 材料
        9.1.2 动物、日粮和实验设计
        9.1.3 脂肪提取和脂肪酸分析
        9.1.3.1 提取
        9.1.3.2 甲酯化
        9.1.3.3 脂肪酸甲酯纯化
        9.1.3.4 GC分析
        9.1.4 统计分析
    9.2 结果
    9.3 讨论
10 共轭亚麻酸对健康青年人血脂、炎症因子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10.1 实验材料
        10.1.1 参与者
        10.1.2 试验的设计
        10.1.2.1 试验样本的收集
        10.1.3 实验室样本分析
        10.1.3.1 总胆固醇含量测定
        10.1.3.2 甘油三酯含量测定
        10.1.3.3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10.1.3.4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10.1.3.5 载脂蛋白A1和B测定
        10.1.3.6 自由脂肪酸测定
        10.1.3.7 胰岛素测定
        10.1.3.8 血浆葡萄糖测定
        10.1.3.9 C反应蛋白测定
        10.1.3.10 白细胞介素6测定
        10.1.3.11 尿液肌酐含量测定
        10.1.3.12 8-异前列腺素F2α测定 #1]2
        10.1.4 统计分析
    10.2 实验结果
        10.2.1 参与者基本情况和完成情况
        10.2.2 共轭亚麻酸对体重和BMI的影响
        10.2.3 共轭亚麻酸对血脂和脂蛋白的影响
        10.2.5 共轭亚麻酸对炎症介质的影响
        01.2.6 共轭亚麻酸对8-异前列腺素F2.的影响
    10.3 讨论与分析
        10.3.1 石榴酸对人体血脂的影响
        10.3.2 石榴酸对人体炎症相关参数的影响
        10.3.3 石榴酸对人体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
11 结论与展望
    11.1 主要结论
    11.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发酵菜粕抗氧化肽的提取分离、模拟消化吸收和抗衰老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菜籽粕的开发和应用研究现状
        1.1.1 微生物发酵菜籽粕的研究现状
        1.1.2 微生物发酵菜籽粕生产活性肽的研究现状
    1.2 菜籽肽的功能性及其应用前景
    1.3 发酵菜籽粕生产多肽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固态发酵菜籽粕中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和仪器
        2.2.1 材料和试剂
        2.2.2 仪器和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菜籽饼粕的预处理及固态发酵
        2.3.2 固态发酵菜籽肽的理化性质测定
        2.3.3 DPPH·清除能力测定
        2.3.4 固态发酵菜籽肽的水提取工艺
        2.3.5 固态发酵菜籽肽的超滤分离工艺
        2.3.6 离子交换树脂分离RP_1
        2.3.7 离子交换树脂-大孔吸附树脂串联脱盐
        2.3.8 凝胶过滤色谱分离组分RP_1-E_2
        2.3.9 氨基酸组成分析
        2.3.10 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固态发酵菜籽粕的理化性质测定
        2.4.2 超滤各组分的抗氧化率和回收率测定
        2.4.3 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测定
        2.4.4 凝胶过滤色谱分离RP_3-E_2
        2.4.5 氨基酸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发酵菜籽粕多肽体外模拟消化、吸收特性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和仪器
        3.2.1 材料和试剂
        3.2.2 仪器和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模拟胃肠消化条件
        3.3.2 水解度测定
        3.3.3 表面疏水性测定
        3.3.4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3.3.5 ·OH清除能力测定
        3.3.6 还原力测定
        3.3.7 离体外翻肠囊试验模型
        3.3.8 离体外翻肠囊单因素试验
        3.3.9 HPLC法测定肠吸收的菜籽肽分子量分布
        3.3.10 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模拟消化对发酵菜籽多肽的水解度和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3.4.2 发酵菜籽多肽的抗氧化活性
        3.4.3 体外模拟消化对发酵菜籽肽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3.4.4 离体外翻肠囊单因素试验
        3.4.5 离体外翻肠囊吸收菜籽肽的特性研究
        3.4.6 不同时间小肠吸收菜籽肽的分子量分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RP_1改善小鼠记忆障碍作用的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和仪器
        4.2.1 材料和试剂
        4.2.2 仪器和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动物分组
        4.3.2 动物模型
        4.3.3 行为评估
        4.3.4 分析样品采集和处理
        4.3.5 脏器指数测定
        4.3.6 生化分析
        4.3.7 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RP_1对小鼠空间记忆缺陷的影响
        4.4.2 RP_1对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4.4.3 RP_1对小鼠脑组织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
        4.4.4 RP_1对小鼠血清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RP_1对大鼠红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和仪器
        5.2.1 材料和试剂
        5.2.2 仪器和设备
    5.3 试验方法
        5.3.1 大鼠红细胞样品的获取
        5.3.2 RP_1对大鼠红细胞氧化溶血的影响
        5.3.3 RP_1对大鼠红细胞T-SOD、GSH-Px、ATP酶活和MDA含量的影响
        5.3.4 RP_1 对血细胞高铁血红蛋白产生的影响
        5.3.5 RP_1对大鼠红细胞膜表面巯基含量的影响
        5.3.6 RP_1对大鼠红细胞膜总巯基含量的影响
        5.3.7 统计处理
    5.4 结果与分析
        5.4.1 RP_1对大鼠红细胞氧化溶血的影响
        5.4.2 RP_1对大鼠红细胞高铁血红蛋白产生的影响
        5.4.3 RP_1对大鼠红细胞T-SOD、GSH-Px、ATP酶活和MDA含量的影响
        5.4.4 RP_1对大鼠红细胞巯基含量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基于荧光硅纳米颗粒的红细胞药物递送系统构建及相关毒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生物膜纳米载药系统的发展
    1.3 荧光硅纳米颗粒生物医学应用研究进展
        1.3.1 荧光硅纳米颗粒在生物成像领域的应用
        1.3.2 荧光硅纳米颗粒在药物递送领域的应用
        1.3.3 荧光硅纳米颗粒的生物行为学研究
    1.4 本文的立题依据、研究意义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本文的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4.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荧光硅纳米颗粒的红细胞药物递送系统构建及评价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2.2.2 荧光硅纳米颗粒的制备
        2.2.3 荧光硅纳米颗粒的表征
        2.2.4 SiNPs-DOX的制备、表征
        2.2.5 SiNPs-DOX的载药量计算
        2.2.6 SiNPs-DOX@RBCs的制备
        2.2.7 SiNPs-DOX@RBCs的表征
        2.2.8 SiNPs-DOX@RBCs的荧光成像
        2.2.9 SiNPs-DOX@RBCs的血液循环时间表征
        2.2.10 SiNPs-DOX@RBCs载药量的计算
        2.2.11 SiNPs-DOX@RBCs的药物释放行为
        2.2.12 SiNPs-DOX@RBCs的细胞内分布
        2.2.13 SiNPs-DOX@RBCs的长时程活细胞标记成像
        2.2.14 钙黄绿素-AM/碘化丙啶染色法分析SiNPs-DOX@RBCs的抗肿瘤效果
        2.2.15 MTT比色法分析SiNPs-DOX@RBCs的抗肿瘤效果
    2.3 结果与讨论
        2.3.1 SiNPs-DOX@RBCs的表征
        2.3.2 SiNPs-DOX@RBCs的药物负载量与释放行为研究
        2.3.3 SiNPs-DOX@RBCs的细胞内分布情况与活细胞长时程实时荧光标记
        2.3.4 SiNPs-DOX@RBCs的肿瘤细胞杀伤能力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小尺寸荧光硅纳米颗粒的毒性及活体行为学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3.2.2 荧光硅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3.2.3 荧光硅纳米颗粒对细胞活性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评估
        3.2.4 静脉注射荧光硅纳米颗粒后小鼠体重测量、冰冻组织切片成像、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血液学指标研究
        3.2.5 小动物成像系统半定量分析荧光硅纳米颗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与清除
        3.2.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分析小鼠组织内硅元素含量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荧光硅纳米颗粒的表征
        3.3.2 荧光硅纳米颗粒的细胞毒性评估
        3.3.3 荧光硅纳米颗粒在小鼠体内生物分布和清除情况
        3.3.4 荧光硅纳米颗粒长期处理的活体毒性评估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全文总结
    4.2 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4.3 研究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6)血小板细胞膜固相色谱法的建立及其在治疗血栓性疾病中药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 丹参水提液的血小板细胞膜固相色谱研究
    第一章 、 丹参水提液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丹参供试液的制备
        2.2 HPLC图谱分析条件
        2.3 检测方法的方法学考察
    第二章 、 丹参水提液与血小板膜靶点特异性结合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溶液及丹参水提液的制备
        2.2 固相萃取(SPE)对丹参指纹图谱的影响
        2.3 血小板细胞膜固相色谱法分析丹参作用血小板的活性成分
        3 结果、讨论
第二部分 、 脉络宁注射液的血小板细胞膜固相色谱研究
    第一章 、 脉络宁注射液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第一节 、 脉络宁注射液的HPLC指纹图潜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影响因素的考察和分析方法的建立
        3 方法与结果
        3.1 脉络宁注射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2 标准对照液的制备
        3.3 测定方法
        3.4 检测方法的方法学考察
        3.5 指纹图谱检测波长及记录时间的确定
        3.6 脉络宁注射液HPLC指纹图谱及各项技术参数
        4 讨论
        第二节 、 脉络宁注射液与四味药材指纹图谱的相关性研究
        1 实验材料
        2 脉络宁注射液中单味药材的HPLC图谱研究
        3 脉络宁注射液与单味药材的相关性研究
        4 讨论
    第二章 、 血小板细胞膜固相色谱法分析脉络宁注射液的效应成分
        第一节 样品处理方法的确定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用试液
        2.2 固相萃取(SPE)对脉络宁注射液指纹图谱的影响
        3 结果
        第二节 血小板细胞膜固相色谱法分析脉络宁注射液中的效应成分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血小板悬液的制备
        2.2 脉络宁血小板细胞膜固相色谱法HPLC检测波长的确定
        2.3 结合有脉络宁有效成分的血小板细胞膜洗涤次数的确定
        2.4 脉络宁血小板细胞膜固相色谱分析
        2.5 方法的重现性考察
        3 结果、讨论
        第三节 、 血小板细胞固相色谱法筛选出的活性成分的来源追踪
    第三章 、 血小板细胞膜固相色谱法筛选出的脉络宁注射液中活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第一节 组分K中活性成分的分离
        第二节 组分K’中活性成分的分离
        第三节 从忍冬科植物中分离制备的活性成分的鉴定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四章 筛选出的活性成分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研究
        第一节 脉络宁中各单味药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抗血小板聚集实验
        2.2 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的计算
        2.3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讨论
        第二节 组分K中活性成分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第五章 筛选出的几种活性化合物H20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氧化损伤模型的建立和实验分组
        2.2 细胞培养
        2.3 药物预处理及H_2O_2的损伤
        2.4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百分率
        2.5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讨论
第三部分 血小板细胞膜固相色铺法应用于脉络宁注射液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初步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讨论
综述 生物亲和色谱
全文小结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个人简历
致谢

(7)水酶法从花生中提取油与水解蛋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花生资源概况
    1.2 花生的组成及其营养价值
        1.2.1 脂肪
        1.2.2 花生蛋白质
        1.2.3 碳水化合物和其他
    1.3 现行花生油加工工艺
        1.3.1 花生油制取工艺
        1.3.2 现行工艺存在的问题
    1.4 水酶法提油工艺
        1.4.1 水酶法提油工艺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1.4.2 水酶法提油工艺原理
        1.4.3 水酶法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
        1.4.4 水酶法提油工艺的评价
    1.5 植物来源活性肽的研究
        1.5.1 抗氧化活性肽
        1.5.2 ACE活性抑制肽
    1.6 立题意义与背景
    1.7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花生的水酶法提油工艺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3 测定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去皮花生成分分析
        2.4.2 不同破碎方式对游离油得率的影响
        2.4.3 碱提过程对工艺的影响
        2.4.3.1 固液比对总蛋白质与总油提取率的影响
        2.4.3.2 pH对总蛋白质与总油提取率的影响
        2.4.3.3 温度对总蛋白质与总油提取率的影响
        2.4.3.4 时间对总蛋白质与总油提取率的影响
        2.4.4 不同蛋白酶酶解效果的比较
        2.4.5 Alcalase与其他酶联合酶解的效果
        2.4.5.1 Alcalase与其他蛋白酶联合作用的效果
        2.4.5.2 Alcalase与碳水化合物酶联合酶解的效果
        2.4.6 Alcalase酶解参数对游离油与水解蛋白得率的影响
        2.4.6.1 酶用量对游离油与水解蛋白得率的影响
        2.4.6.2 酶解温度与pH的确定
        2.4.6.3 酶解时间对游离油得率与水解蛋白得率的影响
        2.4.7 洗渣步骤对总游离油得率与水解蛋白得率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乳状液的破乳探讨及油质量测定
    3.1 前言
    3.2 材料与仪器
    3.3 实验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乳状液成分
        3.4.2 乳状液中的液晶
        3.4.3 乳状液中蛋白质性质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3.4.3.1 乳状液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3.4.3.2 蛋白质乳化力指标与乳化稳定性
        3.4.3.3 蛋白质的表面疏水性
        3.4.3.4 蛋白质的圆二色性
        3.4.4 乳状液流变性质的研究
        3.4.4.1 花生乳状液的静态流变性质
        3.4.4.2 花生乳状液的动态流变性质
        3.4.5 水酶法工艺中乳状液破乳方式的确定
        3.4.6 冷冻解冻破乳条件的优化
        3.4.6.1 冷冻温度对乳状液中油回收率的影响
        3.4.6.2 冷冻时间对乳状液中油回收率的影响
        3.4.6.3 解冻温度对乳状液中油回收率的影响
        3.4.6.4 离心转速对乳状液中油回收率的影响
        3.4.7 花生油的质量
        3.4.7.1 花生油的脂肪酸组成
        3.4.7.2 花生油的常规指标
        3.4.7.3 花生油中V_E含量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花生水解蛋白的回收及功能性质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纳滤浓缩实验
        4.4.1.1 纳滤的操作模式
        4.4.1.2 操作参数对纳滤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4.4.2 花生水解蛋白粉的制备
        4.4.3 纳滤前后花生水解组成比较
        4.4.3.1 花生水解蛋白的成分
        4.4.3.2 花生水解蛋白的氨基酸组成
        4.4.4 花生水解蛋白的理化性质
        4.4.4.1 花生水解蛋白的溶解特性
        4.4.4.2 花生水解蛋白的粘度
        4.4.4.3 花生水解蛋白粉的吸湿性与保湿性
        4.4.5 花生水解蛋白粉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4.4.5.1 花生水解蛋白还原能力
        4.4.5.2 花生水解蛋白抗脂质体过氧化能力
        4.4.5.3 花生水解蛋白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4.4.5.4 花生水解蛋白清除.OH自由基能力
        4.4.5.5 花生水解蛋白清除O_2~(.-)自由基能力
        4.4.6 花生水解蛋白抑制ACE活性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花生水解蛋白的除糖及抗疲劳研究
    5.1 前言
    5.2 实材料与仪器
    5.3 实验方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花生水解蛋白中的糖
        5.4.2 不同吸附树脂吸附率的比较
        5.4.3 DA201-C大孔吸附树脂的静态吸附过程
        5.4.4 花生水解蛋白的静态解吸
        5.4.5 DA201-C大孔吸附树脂的动态吸附实验
        5.4.5.1 样品穿透体积的测定
        5.4.5.2 溶液pH对大孔吸附树脂动态吸附性能的影响
        5.4.6 大孔吸附树脂动态解析与花生水解蛋白中糖的去除
        5.4.7 除糖后花生肽的主要成分
        5.4.8 花生肽对红细胞的保护作用
        5.4.9 花生肽的抗疲劳实验
        5.4.9.1 小鼠常压耐缺氧存活时间
        5.4.9.2 小鼠抗疲劳实验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花生水解蛋白中功能肽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6.1 前言
    6.2 材料与仪器
    6.3 实验方法
    6.4 结果与讨论
        6.4.1 不同酶作用得到的花生水解蛋白抑制ACE活性与清除.OH效果
        6.4.2 水解时间对产物ACE活性抑制率与.OH清除率的影响
        6.4.3 浓度对Sephadex G-25分离花生水解蛋白效果的影响
        6.4.4 花生水解蛋白中不同组分的ACE活性抑制率与.OH清除率
        6.4.5 DA201-C大孔吸附树脂分离F组分
        6.4.6 半制备反相高压液相色谱(RP-HPLC)分离F-60组分
        6.4.7 RP-HPLC鉴定F-60-6组分的纯度
        6.4.8 半制备RP-HPLC分离纯化组分F-60-6
        6.4.9 F-60-6-Ⅰ组分的纯度鉴定
        6.4.9.1 RP-HPLC分析F-60-6-Ⅰ的图谱
        6.4.9.2 组分F-60-6-Ⅰ的SE-HPLC图谱
        6.4.10 F-60-6-Ⅰ组分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6.4.11 高压液相-质谱联用解析F-60-6-Ⅰ组分
        6.4.12 F-60-6-Ⅰ的结构与其抑制ACE活性与清除OH效果功能性质探讨
        6.4.13 F-60-3组分的分离纯化
        6.4.13.1 F-60-3组分的RP-HPLC图
        6.4.13.2 F-60-3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6.4.13.3 F-60-3组分的氨基酸组成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主要结论
论文创新点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8)油菜蜂花粉多肽分离纯化及免疫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蜂花粉的生物活性物质
        1.1.1 蛋白质、肽、氨基酸类
        1.1.2 维生素
        1.1.3 黄酮类化合物
        1.1.4 活性多糖
        1.1.5 功能性油脂
        1.1.6 微量活性元素
        1.1.7 核酸
        1.1.8 其它
    1.2 药理作用
        1.2.1 抗衰老作用
        1.2.2 抗氧化
        1.2.3 增强免疫
        1.2.4 抗癌
        1.2.5 抗辐射损伤
        1.2.6 预防心脑血管病
        1.2.7 预防贫血
        1.2.8 抗糖尿病
        1.2.9 前列腺疾病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 油菜蜂花粉多肽提取
    2.1 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油菜蜂花粉多肽分离纯化
    3.1 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Superpose 12凝胶色谱纯化蜂花粉多肽
        3.2.2 DEAE 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色谱分离蛋白多肽
        3.2.3 Q Sepharose F.F.强阴离子交换色谱线性分离蛋白多肽
        3.2.4 Sephacryl S-100凝胶色谱分离纯化蛋白多肽
    3.3 结果与分析
        3.3.1 Superpose 12凝胶色谱纯化蜂花粉多肽
        3.3.2 DEAE 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色谱分离蛋白多肽
        3.3.3 Q Sepharose F.F.强阴离子交换色谱线性分离蛋白多肽
        3.3.4 Sephacryl S-100凝胶色谱分离纯化蛋白多肽
        3.3.5 其它填料分离蜂花粉蛋白多肽实验
    3.4 讨论
第四章 理化性质研究
    4.1 材料
    4.2 实验方法
        4.2.1 双缩脲法测定组分中蛋白含量
        4.2.2 SDS-PAGE凝胶电泳
        4.2.3 紫外吸收光谱测定
        4.2.4 糖含量测定
        4.2.5 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测定等电点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双缩脲法测定Superose 12分离组分中蛋白含量
        4.3.2 SDS-PAGE凝胶电泳
        4.3.3 组分BPP紫外吸收光谱测定
        4.3.4 苯酚硫酸法测定组分BPP糖含量
        4.3.5 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测定BPP组分等电点
    4.4 讨论
第五章 细胞免疫活性研究
    5.1 材料
    5.2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
    5.4 讨论
第六章 总结
    6.1 油菜蜂花粉多肽分离纯化
    6.2 理化性质研究
    6.3 细胞免疫活性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9)茶黄素的酶促合成、分离鉴定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茶黄素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2.1 茶黄素的组成和结构
        2.2 茶黄素体外生物合成的研究
        2.3 茶黄素分离的研究进展
        2.4 茶黄素药理功能
    3 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
        3.1 研究内容
        3.2 关键技术
第二章 多酚氧化酶酶源的优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试剂和主要仪器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来源PPO及不同品种梨PPO同工酶组成
        2.2 不同来源PPO及不同品种梨PPO活性比较
        2.3 PPO同工酶组成、活性与茶黄素合成的关系
        2.4 不同品种梨PPO活性、同工酶组成对茶黄素合成的影响
    3 讨论
第三章 茶黄素酶促合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试剂和主要仪器
        1.2 茶黄素酶促合成最佳条件的优化
        1.3 最佳反应条件的优化
        1.4 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梨多酚氧化酶活性比较
        2.2 不同反应底物对茶黄素形成的影响
        2.3 模拟氧化条件的优化试验
        2.4 最佳反应条件的确定
        2.5 反应时间对茶黄素形成的影响
    3 讨论
第四章 高纯茶黄素的制备和茶黄素单体的分离
    1 高纯茶黄素的制备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2 高效薄层色谱分离茶黄素及红茶酚性色素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3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茶黄素单体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4 制备型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茶黄素单体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5 讨论
        5.1 高纯茶黄素的制备
        5.2 茶黄素单体的分离
        5.3 红茶酚性色素的分离
第五章 茶黄素单体的结构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
        1.2 主要试剂
        1.3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体化合物类别及功能基鉴别
        2.2 化合物A的鉴定
        2.3 化合物B的鉴定
        2.4 化合物C的鉴定
        2.5 化合物D的鉴定
    3 讨论
第六章 茶黄素降血脂、抗炎和抗肿瘤活性的高通量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试剂和主要仪器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加药量的确定
        2.2 茶黄素对PPARs、LXR核受体模型效果
        2.3 茶黄素对FXR核受体模型效果
        2.4 茶黄素对TNFα和IL-1分泌抑制模型效果
        2.5 茶黄素对肿瘤模型(SGC-7901、A549、K562、HepG2)效果
    3 讨论
        3.1 茶黄素降血脂活性
        3.2 茶黄素抗肿瘤活性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缩写词表
致谢
作者简介

四、红细胞膜的制取及纯化(论文参考文献)

  • [1]酶解麦麸制备阿魏酰低聚糖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 袁小平. 江南大学, 2006(02)
  • [2]共轭亚麻酸的分析、代谢和功能研究[D]. 袁高峰. 浙江大学, 2008(04)
  • [3]发酵菜粕抗氧化肽的提取分离、模拟消化吸收和抗衰老作用研究[D]. 张韦唯. 江苏大学, 2017(01)
  • [4]基于荧光硅纳米颗粒的红细胞药物递送系统构建及相关毒性评价[D]. 江艾蕊. 苏州大学, 2018(01)
  • [5]分子筛分离不同年龄红细胞膜[J]. 唐传业,郑集.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84(01)
  • [6]血小板细胞膜固相色谱法的建立及其在治疗血栓性疾病中药分析中的应用[D]. 樊宏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4(04)
  • [7]水酶法从花生中提取油与水解蛋白的研究[D]. 王瑛瑶. 江南大学, 2005(09)
  • [8]油菜蜂花粉多肽分离纯化及免疫活性研究[D]. 张奕敏. 浙江工业大学, 2007(06)
  • [9]茶黄素的酶促合成、分离鉴定及功能研究[D]. 王坤波. 湖南农业大学, 2007(07)
  • [10]红细胞膜的制取及纯化[J]. 魏红. 哈尔滨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01)

标签:;  ;  ;  ;  ;  

红细胞膜的制备与纯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