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测试毫米波雷达导引头

俄罗斯测试毫米波雷达导引头

一、俄罗斯试验毫米波雷达导引头(论文文献综述)

杜林鹏[1](2021)在《毫米波制导雷达成像系统参数设计及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召,徐文旭,吴晓鸥[2](2020)在《美俄反坦克导弹发展现状及技术需求》文中指出分析了国外反坦克导弹发展的基本情况,总结了各代次反坦克导弹的技术特点和使用特点。分析了美、俄两国反坦克导弹的装备现状,介绍了典型型号的发展历程和战技性能。总结了美、俄反坦克导弹的技术特点和发展理念,并结合现代战场特点,提出了反坦克导弹发展的技术需求。

朱红茹[3](2020)在《多源信息特征级融合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模复合制导技术已成为精确制导武器的主流研究方向。毫米波雷达导引头探测距离较长、可以全天候工作,但是容易受到电子干扰和电子欺骗的影响;红外热成像导引头虽然有较高的探测精度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但探测距离却很短。毫米波雷达/红外热成像双模复合制导系统利用每种单模探测的优势,可以弥补单模制导下的缺陷和不足。特征级的信息融合技术能够在各种复杂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融合雷达和红外探测器提供的多源特征信息,过滤掉无用特征和冗余特征,并缩小特征空间维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数据异构的问题,从而提高信息融合系统在目标分类任务中的准确性和效率。迄今为止,针对信息融合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探索,但是,在多模复合导引头的工程应用中,关于特征级的信息融合技术仍然存在很多难点。本文在已有算法成果的基础上,考虑弹载平台的特殊性,对雷达/红外多源信息特征级融合算法进行更系统,更深入的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1)针对非合作目标全角度的训练样本数据展开研究。对于毫米波雷达探测器,采用基于混合模型的雷达非合作目标高分辨一维距离像仿真方法,建立目标的精细化散射模型,获取目标360°的高分辨一维距离像,实测数据与仿真结果对比,结果显示,强弱散射点的位置及其幅度特征基本匹配。对于红外热成像探测器,利用基于热分析的红外图像仿真方法,根据目标的三维模型,通过求解热方程和仿真探测器效应,仿真出与雷达对应角度的目标红外图像,与实测红外图像对比发现,仿真结果与实测红外图像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可以在离线学习阶段用于训练鉴别器。(2)针对雷达与红外特征提取与最优特征子集的选择展开研究,并提出基于Owen值的特征选择算法。在雷达和红外分别进行特征提取后,结合信息论和合作博弈理论,建立合作博弈特征选择模型,通过计算各特征的Owen值,从雷达和红外的原始特征集合中选择出与类别相关度高、特征与特征之间冗余性低、依赖性强的雷达最优特征子集和红外特征子集。从平均鉴别准确率和特征空间评价两方面,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相较于其他四种对比算法,选择的最优特征子集在低维度下依然具有高可分性的优势,从而可以有效提高信息融合系统的目标鉴别性能。(3)针对雷达与红外异源信息特征融合展开研究,并提出基于多核学习的特征融合算法。在本算法中,将特征层融合与核层融合相结合来提高准确率。首先采用深度典型相关算法将来自两类探测器的特征信息投影到最大相关方向,然后对基核函数进行加权求和,用该合成核替代传统分类算法中的单核函数,利用简单多核学习算法通过迭代训练分类器,最终确定适合融合特征矢量的核函数及其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核学习的特征融合算法用合成核替代传统的单核学习可以得到更高的鉴别准确率。

周禄平[4](2019)在《末制导段宽幅毫米波成像及定位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毫米波雷达因其良好的分辨能力与抗干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精确制导武器系统,利用成像探测、弹体定位等关键技术,可实现制导武器对战略目标的快速精确打击。然而,严重的大气衰减限制了毫米波雷达的探测距离,使得毫米波雷达常用于末制导阶段。针对末制导段宽幅毫米波成像及定位方法的研究能有效提升精确制导武器性能,对未来作战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与军事意义。本文围绕末制导段弹体非匀速俯冲运动特性,结合高实时性宽幅成像探测及高精度定位需求,对末制导段宽幅毫米波成像及定位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针对弹体有限空间资源带来的作用距离、分辨率与成像参数设计相互制约的问题,本文给出了末制导段雷达工作频率、发射信号带宽、信号占空比、脉冲重复频率、脉冲积累数与相干积累时间等成像参数的设计方法,合理利用弹上资源,提升导弹性能。此外,针对远大于波束覆盖范围的大场景成像探测,本文设计了两种扫描策略对该场景进行全覆盖扫描,录取宽幅场景雷达信号回波。其次,针对末制导段弹体非匀速运动特性,本文建立了带有加速度的大斜视成像构型,推导了回波信号数学模型,介绍了一种基于频谱分析的DBS成像算法。该成像算法将包络走动校正与二次相位误差补偿引入DBS成像,并结合多普勒参数估计获取聚焦效果良好的雷达图像,为后续的制导过程奠定基础。此外,针对该算法基于斜距平面成像带来的严重几何失真,本文采用一种快速几何失真校正与子图像拼接方法,将几何失真严重的各波位子图像校正拼接到地距平面,该方法只需少量的插值操作,能够快速获取目标场景宽幅无畸变的地距图像。最后,针对传统弹体定位方法过分依赖于惯性导航系统指示精度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四面体的弹体定位方法,利用弹体与地距平面目标点、参考点及任意选择的匹配点构成四面体,根据四面体几何关系对弹体相对于目标的三维坐标进行解析计算。地距平面上的三个特征点通过高分辨SAR图像匹配获取,该方法可避免因惯性导航系统精度较差导致弹体定位精度差的问题。本文旨在研究一种末制导段宽幅毫米波成像及定位方法,为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基础。

涂林峰[5](2019)在《盾和弹之间的那点事(二十)——制导篇:毫米波雷达制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何谓毫米波?毫米波就是指波长为1~10毫米的电磁波,是频率最高、波长最短的微波频段。毫米波由于波长介于微波与红外、可见光之间(毫米波也属于微波的一种,这里为了方便讲解将毫米波与其它微波波段进行区分),因而兼有微波和光电的优点,使其在通信、雷达、制导、遥感、射电天文等方面都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在军用领域,除了毫米波雷达外,毫米波在军用通信领域也可大有作为,这是因为毫米波具有波束窄、方

李小辉[6](2019)在《基于毫米波被动探测的目标识别研究》文中提出毫米波被动探测系统利用目标在毫米波段的辐射特性,获取不同目标的信息特征差异从而实现对目标探测识别的目的。由于毫米波被动探测具有穿透性强、隐蔽性高、能全天候工作和无源感知等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战场侦测、安检监控和交通管制等领域。本文以毫米波被动探测对战场目标的识别应用为研究背景,对毫米波被动探测中的目标识别方法进行重点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详细介绍了毫米波被动探测系统的理论和典型毫米波辐射计的工作原理,对平面金属板和装甲目标两种典型的金属目标进行了辐射特性建模,分析比较两类目标的辐射特性;通过对平面金属目标的天线温度数学模型进行仿真,研究分析毫米波辐射计输出信号的波形特征,并给出波形特征值的提取方法。(2)系统地介绍了支持向量机和模糊支持向量机两种算法的原理和数学模型,针对毫米波被动探测目标信息采集的数据中可能存在噪声样本等问题,将模糊支持向量机算法应用于毫米波被动探测目标识别中,并研究了一种基于模糊支持向量机的毫米波辐射计目标识别优化算法,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具有较好的目标识别效果。(3)根据缩比模拟测量原理实测不同背景下金属目标的天线温度,分析典型金属目标的天线温度曲线特性;针对战场上毫米波被动探测系统对平面金属板和装甲目标的识别误判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目标毫米波辐射截面特征的装甲目标识别方法,提出装甲目标符合度作为识别装甲目标的识别特征参量,经过实验数据的处理结果分析,验证了该特征参量的普适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识别方法不仅可以对装甲目标获得较高的识别正确率,还能区分出不同结构的干扰目标。

邱林茂[7](2017)在《调频步进频信号体制雷达导引头设计》文中指出精确制导武器以其高作战效能、高命中精度及远距离作战的能力在现代战争中占据重要地位。作为一种精确制导系统,毫米波雷达导引头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论文首先阐述了毫米波雷达导引头的技术特点和性能优势以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一种能够满足空地导弹精确制导需求的毫米波雷达导引头设计方案。在对简单脉冲步进频和线性调频信号体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调频步进信号体制的雷达导引头设计方案,能够在提高导引头探测距离的同时改善距离分辨率。在此基础上,结合某项目应用背景,进行雷达导引头的总体设计、仿真和实现,并根据主要分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要求完成初步的设计方案,对导引头的主要系统指标进行论证,研究了相关的参数估计方法。另外,针对调频步进体制雷达涉及到的目标抽取、运动补偿等信号处理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给出了工程实现方案。论文最后利用研制完成的调频步进雷达导引头实验样机进行了大量的外场试验,以获得实测数据。基于实测数据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的导引头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信号处理算法工程实现方案的正确性。

陈曦[8](2016)在《某型反坦克导弹激光驾束与毫米波制导对比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速度更快、火力更猛、防护能力更强的新式主战坦克不断出现,促使世界各国努力研制性能更加优秀的新型反坦克武器。反坦克导弹技术是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技术,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总体设计、控制与制导、战斗部设计、推进技术及装药技术等。本文以某型反坦克导弹为研究对象,根据坦克目标特性和制导需要分别设计了激光驾束制导控制系统和毫米波雷达控制系统;以某弹体参数为基础,首先建立了反坦克导弹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气动仿真计算;根据滚转弹制导控制回路的特点,建立了滚转弹制导控制回路数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了仿真。本文在激光驾束制导系统方案中采用了模型跟踪变结构控制原理设计俯仰、偏航通道的稳定回路;毫米波制导方案则采用成熟的PID控制算法,完成导引头伺服控制系统方案设计,对控制回路各部分建立线性化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控制系统设计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激光制导精度高,而毫米波制导则在烟雾和不良天候等条件下具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

罗大琴[9](2016)在《雷达制导导弹制导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导弹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制导控制系统决定了导弹的性能。本文以坦克炮射毫米波雷达制导导弹为研究背景,对其制导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处理雷达制导导弹气动数据、分析弹体受力及力矩的基础上,建立了弹体纵向通道及滚转通道的传递函数,分析了未校正弹体的动态特性。针对未校正弹体性能的不足及轴对称导弹的特点,对各通道的自动驾驶仪进行了设计,其中俯仰通道采用了经典控制理论法和自适应控制理论法,滚转通道采用了经典控制理论法和变结构控制理论法,并对设计结果进行仿真分析。针对导弹增程的需求,制导回路在方案弹道段采用了直线爬升以及固定倾角下滑的弹道方案。末制导段分别对过重补偿比例制导律、基于落角约束的偏置比例导引律以及变结构末制导律进行了推导、仿真及分析。同时为降低弹道切换时的指令突变,进行了弹道交接规律设计。在确定制导方案的基础上,针对毫米波雷达导引头视场较小的特点,进行了一字型扫描方案仿真及分析,同时为消除导弹飞行高度下降而引起的扫描域收缩,采用了天线轴俯仰方向进动的方法。另外为了自动跟踪目标,进行了导引头跟踪回路设计。设计了六自由度弹道仿真程序,针对地面固定目标进行了弹道仿真实验。导弹飞行过程中俯仰、偏航以及滚转三个通道同时进行运动,仿真结果表明导弹落点及落角都有较高的精度,证明了在简化的线性模型基础上设计的自动驾驶仪在三通道的非线性模型中同样适用,同时也证明了本文设计方案的正确性。

刘颖[10](2009)在《主/被动雷达双模导引头》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国外主/被动雷达双模导引头的研制背景和技术特点,重点描述了其发展应用情况及关键技术,指出发展主/被动雷达双模导引头的重要性和前景,希望由此促进我国主/被动雷达双模导引头技术的研究。

二、俄罗斯试验毫米波雷达导引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俄罗斯试验毫米波雷达导引头(论文提纲范文)

(2)美俄反坦克导弹发展现状及技术需求(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国外反坦克导弹发展基本情况
2 美、俄装备现状及技术特点
    2.1 美军装备现状
    2.2 美军装备技术特点
    2.3 俄军装备现状
    2.4 俄军装备技术特点
3 反坦克导弹关键技术发展需求
    3.1 滚仰导引头技术
    3.2 多模复合制导技术
    3.3 变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
    3.4 可变气动外形技术
    3.5 弹道动态规划技术
    3.6 多模战斗部技术
    3.7 复杂背景目标自动识别技术
    3.8 突破主动防护技术
4 结束语

(3)多源信息特征级融合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安排
第二章 样本仿真
    2.1 引言
    2.2 雷达样本仿真
        2.2.1 雷达HRRP仿真方法
        2.2.2 目标HRRP仿真生成
    2.3 红外样本仿真
        2.3.1 红外图像仿真方法
        2.3.2 红外图像仿真生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特征提取与选择
    3.1 引言
    3.2 雷达特征提取
    3.3 红外特征提取
    3.4 基于Owen值的特征选择算法
        3.4.1 相关性度量与Owen值
        3.4.2 合作博弈特征选择模型
        3.4.3 算法步骤
    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3.5.1 平均识别准确率
        3.5.2 特征空间评价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特征融合与目标鉴别
    4.1 引言
    4.2 基于多核学习的特征融合算法
        4.2.1 深度典型相关分析
        4.2.2 多核学习理论
        4.2.3 算法流程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3.1 特征空间评价
        4.3.2 基核数m的选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末制导段宽幅毫米波成像及定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毫米波雷达制导的发展与现状
        1.2.1 毫米波雷达制导系统应用发展概述
        1.2.2 雷达成像与定位算法发展概述
    1.3 末制导段毫米波宽幅成像及定位的关键问题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安排
第二章 末制导段毫米波成像参数设计
    2.1 引言
    2.2 DBS工作原理
        2.2.1 基本概念
        2.2.2 波束锐化比
    2.3 末制导段成像参数设计
        2.3.1 工作频率
        2.3.2 信号带宽
        2.3.3 信号占空比
        2.3.4 脉冲重复频率设计
        2.3.5 脉冲积累数与相干积累时间
        2.3.6 波束扫描策略与扫描角速度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末制导段毫米波DBS成像算法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频谱分析的DBS成像算法
        3.2.1 频谱分析介绍
        3.2.2 DBS成像
    3.3 多普勒参数估计
        3.3.1 多普勒中心估计
        3.3.2 多普勒调频率估计
    3.4 几何失真校正与子图像拼接
        3.4.1 子图像快速几何失真校正
        3.4.2 子图像拼接
    3.5 仿真试验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末制导段定位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四面体的弹体定位方法
    4.3 弹体定位误差与精度分析
        4.3.1 测量误差来源
        4.3.2 定位精度分析
    4.4 仿真实验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基于毫米波被动探测的目标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2 毫米波探测技术概述
        1.2.1 毫米波雷达的发展与应用
        1.2.2 毫米波被动探测技术发展与应用
    1.3 论文工作创新点及章节安排
2 毫米波被动探测原理
    2.1 毫米波辐射理论基础
        2.1.1 黑体辐射理论
        2.1.2 毫米波功率与温度的关系
        2.1.3 辐射测量温度
        2.1.4 目标辐射探测原理
    2.2 目标的毫米波辐射特性模型
        2.2.1 平面目标的天线温度对比度
        2.2.2 装甲目标的天线温度对比度
    2.3 毫米波辐射计
        2.3.1 辐射计的分类及原理
        2.3.2 辐射计输出信号特性
        2.3.3 目标输出波形特征提取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模糊支持向量机的毫米波辐射计目标识别
    3.1 统计学习理论基础
    3.2 支持向量机理论
    3.3 模糊支持向量机
        3.3.1 数学模型
        3.3.2 隶属度函数
    3.4 目标识别
        3.4.1 特征值提取
        3.4.2 数据预处理
        3.4.3 核函数及参数选取
        3.4.4 识别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毫米波辐射特征的装甲目标识别
    4.1 缩比模拟测量原理
    4.2 装甲目标的输出信号特点
    4.3 目标毫米波辐射截面
    4.4 装甲目标识别
        4.4.1 辐射截面均方根误差值
        4.4.2 装甲目标符合度
        4.4.3 识别特征值计算
        4.4.4 识别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调频步进频信号体制雷达导引头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雷达导引头信号体制分析
    2.1 毫米波雷达导引头的体制探讨
    2.2 步进频信号体制的理论分析
        2.2.1 步进频信号距离成像原理
        2.2.2 步进频信号体制参数选择问题
    2.3 线性调频信号体制的理论分析
        2.3.1 线性调频信号的时域频域特性分析
        2.3.2 LFM信号脉压分析
    2.4 调频步进频信号体制的理论分析
        2.4.1 调频步进信号形式及基本处理策略
        2.4.2 调频步进信号的多普勒效应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调频步进频导引头总体设计
    3.1 系统组成
    3.2 导引头分系统功能原理
        3.2.1 天馈线
        3.2.2 毫米波收发
        3.2.3 频率综合器
        3.2.4 接收机
        3.2.5 信号处理器
    3.3 主要参数估计
        3.3.1 导引头最大作用距离估计
        3.3.2 导引头测角精度估计
        3.3.3 距离分辨率
        3.3.4 测距最大误差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调频步进频运动补偿算法
    4.1 多普勒效应对调频步进频信号一维距离像的影响
    4.2 多普勒效应运动补偿方法
    4.3 最小脉组误差法测速
    4.4 时频数据矩阵法测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一维距离像拼接算法
    5.1 冗余的产生
    5.2 几种目标抽取算法的分析和比较
    5.3 基于实测数据的实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调频步进频雷达导引头试验验证
    6.1 雷达导引头总体外场测试
    6.2 雷达导引头一维距离像外场测试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某型反坦克导弹激光驾束与毫米波制导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反坦克导弹的发展
        1.2.1 我国反坦克导弹
        1.2.2 国外反坦克导弹
    1.3 激光驾束制导研究发展现状
    1.4 毫米波制导研究发展现状
    1.5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导弹数学模型的建立
    2.1 某型反坦克导弹弹体模型
    2.2 几种基本坐标系的定义
    2.3 常用各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及转换
    2.4 六自由度刚体弹道运动方程组
        2.4.1 导弹质心运动的动力学方程
        2.4.2 导弹绕质心转动的动力学方程
        2.4.3 导弹质心运动的运动学方程
        2.4.4 导弹绕质心转动的运动学方程
        2.4.5 导弹质量变化方程
        2.4.6 导弹几何关系方程
    2.5 导弹弹道模型中的力和力矩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反坦克导弹气动仿真计算
    3.1 气动模型
        3.1.1 升力系数计算
        3.1.2 阻力系数的计算
        3.1.3 全弹升阻力计算
    3.2 气动仿真结果
    3.3 本章小节
第4章 激光驾束反坦克导弹控制系统分析
    4.1 引言
    4.2 制导系统概述
        4.2.1 任务及功能
        4.2.2 坦克的目标特性
        4.2.3 旋转导弹制导系统组成
        4.2.4 旋转弹制导系统中的特殊问题
        4.2.5 旋转导弹单通道控制特点
        4.2.6 导弹自旋频率的选择
    4.3 激光驾束制导系统设计与分析
        4.3.1 模型跟踪控制原理
        4.3.2 控制规律的设计
        4.3.3 数字仿真结果与结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毫米波制导控制系统分析
    5.1 引言
    5.2 毫米波雷达制导系统概述
        5.2.1 稳定平台伺服控制器
    5.3 毫米波制导系统分析与设计
        5.3.1 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5.3.2 导引头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5.3.3 导引头控制系统的仿真计算
    5.4 反坦克导弹弹道仿真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9)雷达制导导弹制导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坦克炮射导弹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坦克炮射导弹发展现状
        1.2.2 坦克炮射导弹发展趋势
    1.3 毫米波雷达精确制导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毫米波雷达精确制导技术发展现状
        1.3.2 毫米波雷达精确制导技术发展趋势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雷达制导导弹数学模型的建立
    2.1 系统组成
    2.2 常用坐标系定义及转换
        2.2.1 常用坐标系定义
        2.2.2 坐标系间的关系及转换
    2.3 数学模型建立
        2.3.1 导弹运动方程组
        2.3.2 大气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雷达制导导弹弹体动态特性分析
    3.1 特征点选取
    3.2 弹体纵向通道动态特性分析
        3.2.1 弹体纵向传递函数模型
        3.2.2 未校正弹体性能分析
    3.3 弹体滚转通道动态特性分析
        3.3.1 弹体滚转传递函数模型
        3.3.2 未校正弹体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自动驾驶仪设计
    4.1 引言
    4.2 自动驾驶仪简述
        4.2.1 自动驾驶仪结构
        4.2.2 自动驾驶仪功能及设计要求
    4.3 俯仰通道自动驾驶仪设计
        4.3.1 基于根轨迹法的俯仰通道自动驾驶仪设计
        4.3.2 基于自适应控制的俯仰通道自动驾驶仪设计
    4.4 滚转通道自动驾驶仪设计
        4.4.1 基于根轨迹法的滚转通道自动驾驶仪设计
        4.4.2 基于变结构控制理论的滚转通道自动驾驶仪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制导回路设计
    5.1 引言
    5.2 制导回路简述
        5.2.1 制导回路设计要求
        5.2.2 弹目相对运动模型
    5.3 无控弹道
    5.4 方案弹道设计
        5.4.1 方案爬升弹道设计
        5.4.2 滑翔增程弹道设计
    5.5 末制导律设计
        5.5.1 过重力补偿比例制导律
        5.5.2 基于落角约束的偏置比例制导律
        5.5.3 带落角约束的变结构制导律
    5.6 弹道交接规律设计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导引头研究
    6.1 引言
    6.2 导引头扫描规律研究
    6.3 导引头跟踪回路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制导控制系统仿真与分析
    7.1 引言
    7.2 俯仰通道飞行弹道仿真
    7.3 六自由度飞行弹道仿真
    7.4 本章小结
结论
    1.工作总结
    2.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四、俄罗斯试验毫米波雷达导引头(论文参考文献)

  • [1]毫米波制导雷达成像系统参数设计及方法研究[D]. 杜林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美俄反坦克导弹发展现状及技术需求[J]. 李召,徐文旭,吴晓鸥. 飞航导弹, 2020(08)
  • [3]多源信息特征级融合算法研究[D]. 朱红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4]末制导段宽幅毫米波成像及定位方法研究[D]. 周禄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5]盾和弹之间的那点事(二十)——制导篇:毫米波雷达制导[J]. 涂林峰. 兵器知识, 2019(01)
  • [6]基于毫米波被动探测的目标识别研究[D]. 李小辉.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7]调频步进频信号体制雷达导引头设计[D]. 邱林茂.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7(04)
  • [8]某型反坦克导弹激光驾束与毫米波制导对比研究[D]. 陈曦.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3)
  • [9]雷达制导导弹制导控制系统设计[D]. 罗大琴. 北京理工大学, 2016(11)
  • [10]主/被动雷达双模导引头[J]. 刘颖. 航空科学技术, 2009(01)

标签:;  ;  ;  

俄罗斯测试毫米波雷达导引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