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更加坚定和自觉地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服务——《北京党史研究》公开出版致读者(论文文献综述)
赵兴银[1](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文中认为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由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的政治地位、中心任务和面对的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面对这一重大的历史转折,党主动适应社会变革带来的新任务新要求,积极领导和推动了全国范围的社会变革。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引下,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新变化,抓住历史发展的潮流,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中努力探索执政条件下党的群众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在七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在没有全面执政经验的前提下,短时间内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建设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各项事业的发展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经济社会发展极为落后的条件下,党始终能把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作为战胜一切困难、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先决条件,并为此作出了持续的、不间断的努力。在初建政权的特殊时代背景中,中国共产党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不走样,明确了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后的历史方位,在此基础上成功实现了工作任务的转型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并在艰难的转型中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为推动新中国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本文立足1949年至1956年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从多个层面、多个视角探究和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工作实践,并结合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巩固政权、化解危险、领导建设和发展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为开辟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工作的新境界,做好群众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文共分七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绪论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内容,分别为:一、论文选题的背景与依据,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二、目前研究现状分析,包括国内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分析以及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和评价;三、相关概念界定,主要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间界定、“群众”内涵的界定、“群众工作”“群众运动”、“党群关系”等概念的界定;四、主要研究方法;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等。正文部分分六章进行了详细阐述,具体如下:第一章论述了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依据。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关于“人民群众”的论述,确立了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基础;二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明确了执政党建设与群众工作之间的关系,为党的群众工作的开展明确了方向;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奠定了群众工作的社会理论基础。第二章对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进行了考察。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依靠各阶级、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政党,其群众工作的好与坏、成与败,直接影响并决定了这个政党的生命力的存续与发展。本章通过对民主革命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具体实践的历史考察,对各个历史时期党在开展群众工作方面的经验和有效做法的系统总结,进一步明确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与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之间的继承性和连续性,进一步为当前如何做好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提供了思路借鉴和方法指导。这一章共分五个部分,分别是: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积极发展;抗日战争时期的有力推进;解放战争时期的全面收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与启示。第三章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背景。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其内在的逻辑思维和工作方式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这一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各个阶层社会心理发生的变化。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立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客观的条件,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进程实现了有机融合。党的群众工作的对象是一个复杂的群体,这个群体在几千年的传统封建社会中形成了较为稳定和牢固的社会心理。这种复杂的社会心理带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即使在社会发生重大转型后,群众对社会的认识水平和认可度仍然会用传统的视角来看待新事物、新现象。因此,本章首先对不同社会群体,包括工农群众、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心理变化进行了具体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党围绕不同社会群体社会心理的变化,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对群众工作政策进行了调整,实现了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上的转变。第四章重点回顾并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实践进程。群众工作的开展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群众工作是在相对比较特殊的时代条件下推进的。处理好执政党与各阶级阶层的关系,反映到群众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上来,就要通过具体的工作实践在党的政策层面进行调整。本章通过党的群众工作的内在运行机制、内在监督机制、内在长效机制三个方面对党的群众工作实践机制建设进行了具体阐述。在此基础上,党的群众工作方法围绕机制的建设也随着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五章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价值意蕴。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一个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为党完成执政任务、实现执政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而言,本章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研究,认为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为执政条件下完成党的工作任务、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党的宗旨意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动力保障、建设思路、实践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积累了经验,明确了目标和要求。第六章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现实启示。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关键要为当前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本章前三部分分别从群众工作应探索其规律性,把握特点,研究方法,做到因时因势而异;群众工作的实践应在丰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中体现时代性;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应成为党的群众工作始终秉持的核心价值理念,三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第四部分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当代启示,通过对党的群众工作的时代背景、具体举措、历史价值和实践经验的分析,指出对当前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启示。结语部分主要总结了本文研究成果,并为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提出思路及方向。
刘长军[2](2016)在《《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49-1956)》文中提出自党的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连续出现在党的一些重要的会议和党的决定之中。党的十八大继续强调指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实践进行指导,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目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站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关键时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用来凝聚全民族共同思想基础的战略举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进行得如何,既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关乎党的执政合法性。研究历史重在映照当代。本文选取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这一时段,从党报切入,回顾了《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简要历程,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本文采取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研究方法,一方面考察《人民日报》关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等理论的宣传;另一方面紧紧围绕着党的中心工作,重点考察《人民日报》对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宣传与推动。本文在具体研究中发现《人民日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时刻突出了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鲜明特色,在宣传理论的时候强调学理论是用来指导具体实践的,在宣传和推动党的中心工作中时刻不忘记解释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通过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的考察,本文总结梳理了《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效,以及凝练了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启示,由此完成了研究历史照映当代的研究价值。本文共分为9章。第1章为绪论,介绍了选题缘由、该问题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采取的具体研究方法、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第2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办党报出发,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创办党报的历程,梳理了《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地位的确立过程。第3章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思想文化以及社会领域的实际出发,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同时简要回顾了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进程。第4章围绕着《人民日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宣传进行考察:一是介绍了《人民日报》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二是梳理了《人民日报》如何推进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和运用;三是考察了《人民日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本载体的宣传;四是介绍了《人民日报》与其他媒介联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推进。第5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对毛泽东思想的宣传:一是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二是结合党的中心任务以及思想文化领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传播了以“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毛泽东的人民民主专政思想、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毛泽东思想体系;三是结合社会主义改造的中心任务宣传了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四是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文本载体《毛泽东选集》的出版、发行以及受到国内外欢迎的盛况。第6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对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的宣传与推动:一是针对城市工人和干部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推动党对工人和干部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活动;二是针对当时新中国成立之初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困难,引导广大民众树立恢复和发展生产的信心:三是助推城市的建设;四是宣传和配合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第7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制度建立的宣传与推动。第8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的成效:一是有助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二是推动了中心任务的顺利完成;三是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第9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一是分析了《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局限性;二是总结提炼了《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存在的现实启示。
苏彬[3](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汪庆军[4](2018)在《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事业面临着具有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执政环境考验。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关涉到党的生死存亡的伟大斗争为问题导向,从坚定维护党的坚强领导核心和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高度出发,提出要突出强调严明政治纪律的形势要求和迫切任务,将中国共产党关于严明政治纪律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推进至新的时代高度,使得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在科学总结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将党的政治建设突出摆在党建全局的首要位置,围绕党的政治建设作出了继续强化政治纪律的重大部署,强调全党服从中央、维护中央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新时代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强调党的建设要以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制度建设为保证,从而赋予了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这一重大研究课题的新时代使命。严明政治纪律是运用多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党内制度约束手段来推动实现全体党员不断强化政治纪律意识与践行政治纪律要求的实践过程,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进程中形成的一贯优良传统和强大政治优势,亦是新形势、新时代背景下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和完成使命任务的必然要求。开展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研究,源于深化党建理论的现实需要与推动实践发展的时代诉求,不仅能够在理论上推进严明政治纪律的理论创新,探索严明政治纪律的内在规律、历史逻辑以及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而且有利于在实践中增强政治纪律教育实效,有效应对管党治党的风险挑战,推动党的政治建设顺利开展,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研究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开展研究工作,从党和人民的立场出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以文献研究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同时结合跨学科研究与案例分析的方法,从考察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的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中探索其内在规律与历史必然,从探析十八大以来严明政治纪律的实践逻辑中阐明未来的时代走向。本研究基于严明政治纪律的思想政治属性和党内法规条款,从政治纪律的概念及性质出发来挖掘严明政治纪律的重要价值。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规矩、政治言行的四要素上把握严明政治纪律的实质内涵,紧扣党员干部必须在思想、政治、言行这三个向度上同党保持高度一致的具体实践要求,在党的基本理论、历史使命、时代要求、实践发展四个维度上提炼严明政治纪律的内在理路,并以此为研究思路展开框架布局。本研究主要聚焦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深入考察我们党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严明政治纪律的理论基础和历史实践,勾勒出严明政治纪律的应然世界和实然世界,在历时性的宏大视野下提炼出严明政治纪律的内在规律与历史必然,从而破除关于严明政治纪律的认识误区和思想困惑。其次,严明政治纪律对于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极端重要意义,引发了我们对于新形势、新时代背景下严明政治纪律时代境遇的反思:我们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近在咫尺之际,全党却面临着全球化、经济市场化、信息网络化、制度形式化、党情复杂化等复杂环境的挑战,党内仍然存在着思想腐化、不讲政治、纪律松弛以及不讲规矩等突出问题,其问题根源就在于一些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动摇,其直接后果会使党的团结统一和中央权威遭到破坏,党的政治生态遭到污染,最终势必会危及党和人民的事业。继而,回顾历史与观照现实,十八大以来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围绕严明政治纪律的理论、制度、实践进行了全面创新,取得了全方位的历史性成就,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产生历史性变革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最后,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立足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新经验、新成果,围绕继续加强教育、持续优化环境、进一步深化制度建设和不间断强化制度执行力,是立足新时代背景推进严明政治纪律实践发展的必经途径。
赵亚男[5](2017)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反腐败,不仅关系到政治生态的净化,更是一场价值观的较量。腐败文化与廉政文化的博弈贯穿人类历史的始终。如何通过在党内外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最终战胜全社会范围的腐败亚文化,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重大课题。随着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完善,廉政文化建设也日益成熟。但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廉政文化建设的任务依然艰巨。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不仅要研究当前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也要对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历史、现状及经验教训进行梳理研究,以期对当前廉政文化建设的开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论文结构上分为六章。第一章是思想源流分析。本章主要运用阶级分析法对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思想及对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借鉴价值做了分析;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人的廉政文化建设思想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第二章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廉政文化建设历史进行了考察。这一时期廉政文化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中国共产党借助其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开展整风整党运动、增产节约运动以及系列反腐运动等方式,不断从思想上肃清封建社会的腐败文化、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以及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坚定了党员干部的宗旨信念,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政治素质,从而改善了社会风俗习惯,铸造了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新道德、新风尚。这一切都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完善奠定了基础。第三章主要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历史做了考察。这一时期,廉政文化建设逐步走向系统化、制度化与规范化。在领导体制机制上,廉政文化建设由各级党委领导,各级纪委、宣传部、组织部等其他相关部门积极配合,非官方力量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在对象上,既面向全党,通过进机关、社区、学校、农村、企业、家庭的形式将廉政文化普及到全社会。在手段和方式上,既加强教育引导,又加强舆论宣传,同时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固化廉洁理念。第四章主要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廉政文化建设进行了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廉政文化建设放在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中去规划、去布局。将教育引导、理论宣传、文化熏陶作为廉政文件建设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同时推动廉政文化进机关、社区、学校、农村、企业、家庭,党风政风与民风社风良性互动,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第五章,基于前文的研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做了分析。经过建国六十多年的探索,廉政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初步形成,廉政文化建设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优秀廉政文化作品层出不穷。全面从严治党、反对腐败已成基本社会共识,节约务实重新成为全党全社会的风尚,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责任心和行动力明显增强。本文认为,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将人民性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必须坚持破与立相结合、坚持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相统一;重视加强思想建设和理论学习;重视党风廉政宣传: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支撑廉政文化建设。第六章,分析当前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应以党员干部为重点,强化思想建党,坚持文化强党,不断务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思想道德基础。同时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廉政知识,改变群众“腐败与我无关”的观念,加强党风廉政宣传,增强群众对反腐倡廉建设的信心,健全完善参与机制,引导群众有序参与反腐。同时不断拓展领域,创新载体,增大廉政文化的覆盖面、吸引力和感召力,以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效果。
乔傲龙[6](2019)在《《晋绥日报》与边区社会文化动员研究》文中认为《抗战日报》创刊于“晋西事变”结束之后的1940年9月18日,1946年7月1日更名为《晋绥日报》,1949年5月1日停刊,前后历时9年。作为中共晋西区党委(后改为晋绥分局)的机关报,在晋绥根据地的社会文化动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晋绥日报》(《抗战日报》)为中心,分五个部分对晋绥根据地的社会文化动员进行了尽可能全面和深入的考察。本文所称的文化动员,既包括一般意义上所指称的以文化为手段所进行的动员,即以文学、艺术、新闻等方式动员民众参与中共领导下的军事斗争、政权建设及社会经济活动,同时亦包括以文化建设为目的而进行的人才动员,即中共为了发展其领导之下的文化事业,广泛地动员民众参与到文化建设之中。第一部分追溯了中共的办报传统及其早期在山西的办报实践,以及从抗战全面爆发前后到“晋西事变”之前中共及其领导下的牺盟会、战动总会在晋西北地区的办报活动,论述了这一时期报纸所具有的鲜明的统一战线色彩,并重点考察了《晋绥日报》(《抗战日报》)采编队伍的发展。这支采编队伍的人员具有双重角色,他们因动员而加入这支队伍,又通过办报动员了其他广大群众。在文化动员中,他们起到了核心的引领作用。从初期以国共对立时期的储备干部及抗战全面爆发前后发展的知识人才为主,到1942年延安知识人才的大量补充,再到抗战胜利之后本土知识分子的崛起,《晋绥日报》(《抗战日报》)办报队伍9年间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敌后抗日根据地文化动员的总体进程,由此可以看出此种动员不同于其他社会动员的渐进性特征、其对人才培养的依赖,以及文化人才培养的接续性要求。第二部分论述了《晋绥日报》(《抗战日报》)通讯队伍的建立和完善。报纸的通讯工作在1942年之前和之后的对比结果表明,在文化落后的根据地,只有党的各级政权把办报视为一种“深入的组织工作”,举全党之力并发动群众参与,报纸才能体现出广泛的群众性和鲜明的党性,并成为党对群众进行文化动员的有力武器,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则必须通过完善的通讯网才能得以顺利实现。事实上,在《晋绥日报》(《抗战日报》)9年的发展过程中,报纸质量与通讯工作始终呈现出极强的正向相关。报纸通讯员队伍的逐渐壮大、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通讯网络的建立和完善,有力地提升了文化动员的覆盖面及有效性。第三部分考察了《晋绥日报》(《抗战日报》)三级报网中的地方油印报纸和基层乡村的黑板报,及其与晋绥农村的冬学运动、识字运动、读报运动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本文的研究表明,油印报和黑板报作为大报的二级和三级系统,其成败的关键依然在于群众路线是否得到了有力的执行,而冬学、识字、读报等群众运动的开展,不但本身就是文化动员的重要部分,而且是报纸的文化动员能否得到预期回应的根本性前置要件。第四部分考察了《晋绥日报》在社会动员中的新闻“客里空”问题及其成因,并对晋绥边区反“客里空”运动中“新闻求实”与“思想土改”两条线索进行了梳理,通过大量的个案分析证明:工具目的只能通过专业主义途径得以实现,因此工具主义必须坚持适度性原则,以保证新闻真实性与政治正确性之间最低限度的平衡,否则将适得其反。第五部分得出全文结论:正如毛泽东所指出,文化建设是“比打倒一个日本帝国主义更难的题目”,文化动员应充分估计文化建设的长期性、渐进性特征,而人才能否接续、动员能否持久则是文化动员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战时的教育条件导致了特定门类人才在供给侧的困难,而受众的接受水平则导致了特定文化产品在需求侧的疲软,由供需关系所导致的失衡结构,是文化动员的决策者和文化建设的规划者必须理智面对的现实,因时因地制宜是上策,一味求全可能适得其反;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文化动员中成功的群众路线并非线性结构,而是一个棋盘状系统,在使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并团结起来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之下,“棋盘效应”使每个运动都与其他所有运动相为支撑,从而形成化合作用;群众路线的本质是群众利益路线,文化动员本质上也是利益动员,其功能是通过“利他”而实现的,只有以此认识为前提去组织动员,才能可能取得成功,如果不能切中民众的利益诉求,无助甚至有损于民众利益的实现,则动员的意图终将落空;党报是政党开展社会动员的有效工具,但工具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尊重新闻自身规律为前提,以牺牲新闻真实为代价的工具追求必将适得其反。
冯茜[7](2015)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员干部理论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的党,从建党之初就一直致力于依靠理论武装的方式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和领导水平,形成了独特的政治优势和优良的党建传统。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战略机遇期,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和诸多前所未有的时代挑战。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不断涌现对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提高党员干部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能力,从而保持政治忠诚、立场坚定、理论自觉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时代课题,更使得用先进理论武装各级党员干部,提升理论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成为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战略性任务。基于此,论文以党员干部理论教育为研究主题,以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党员干部理论教育的历程为切入点和分析点,以期从对历史的梳理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把握规律,从而对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理论教育提出探索性建议。全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章导论部分对论文研究的问题及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进行概括,对理论教育、干部、党员干部理论教育的基本概念、范畴和战略地位进行界定和说明,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第二章对共产党人关于党员干部理论教育的思想认识发展及深化历程进行梳理,主要提炼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理论教育的重要论述,列宁、斯大林关于党员干部教育工作和队伍建设的系列观点,以及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针对党员干部队伍的发展和教育所作出的重要阐述,以期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工作的加强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支撑。第三章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内容的历史演变,将总体过程分为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两大历史阶段,其中具体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起步及全面展开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内容的演变发展历程,对各个阶段干部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其变化进行梳理。第四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员干部理论教育的发展特点和整体经验进行分析总结。本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之上,以指导思想、工作原则、教育对象、制度建设、教育渠道等为视角探究党员干部理论教育的发展特点并对规律性经验进行总结。第五章分析了当前在党员干部理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党员干部理论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主要从教育对象、教学过程、组织管理、质量评估等角度分析了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幻和严峻形势分析党员干部理论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第六章针对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理论教育提出探索性建议:就党员干部自身而言,应加强干部队伍的学风建设;就干部教育的组织和培训机构而言,应着力于优化党员干部理论教育的师资队伍,从严治校、营造党员干部理论教育的良好环境,整合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培训资源,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理论教育质量评估机制;就理论教育者主体而言,应在具体教学中贯彻“服务大局,按需施教”的教学理念,深入和完善教学内容,探索党员干部理论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提高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水平。
陈国平[8](2018)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到今年正好是40周年。40年来,中国共产党开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时,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坚持严格管党治党,不断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开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从严治党,加强自身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当代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建理论、毛泽东党建思想为理论基础,借鉴吸收其他政党治党经验,基于改革开放后世情、国情和党情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基础,提出从严治党的思想,不断进行从严治党理论与实践探索。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理论与实践探索经历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的十六大后、党的十八大以来几个阶段和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正孕育新的变革,国际竞争异常激烈,中国的发展带来了与周边、世界主要力量的关系的复杂化。在国内,党提出了新时代的新目标新使命;改革进入了新阶段,社会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党面临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党长期处于执政地位和市场经济的执政环境,长期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挑战,面临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保证执政安全的挑战;党内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政治意识不强,理想信念不坚定,党组织力量不强,领导干部管理仍需加强,治党责任落实不扎实,作风转变不彻底、腐败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制度治党还有待加强,从严治党有待深化和拓展。党在新时代面临新的内外形势、新的挑战、新的使命、新的任务,要求必须开启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征程。新时代从严治党,必须从政治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四个意识”,把好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树立政治理想,严格政治纪律,严肃政治生活,提高政治能力;必须从思想上全面从严治党,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理论武装,把好“总开关”,创新思想教育理念和方式;必须从组织上从严治党,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选好管好干部,严肃党内生活,加强基层组织;必须从作风上全面从严治党,大兴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进行作风整治,加强作风制度建设;必须从纪律建设全面上从严治党,严格纪律约束,增强全党纪律意识,强化执纪问责;必须从反腐上全面从严治党,坚持走中国特色反腐道路,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机制;必须从制度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制度的科学有效性,建立从严治党制度机制,强化制度执行和监督。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为新时代从严治党提供了基本经验、探索的启示,全党必须以勇于自我革命的勇气,始终保持从严治党的自觉,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王鹏[9](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文中研究说明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制度的建构总是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的大规模文学评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自“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正式确立以来,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已经成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文学评奖的动态化发展和评奖制度建构自身的缺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始终没能摆脱视角狭窄、对象单一、系统研究相对匮乏的格局和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研究倾向。本论文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这种变化背后凸显的、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进行了富有建构性的研究,同时,对因此而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主导原则、审美偏向、制度性缺陷等从学理上给予了必要的辨析。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本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找寻中国现代、“十七年”时期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之间的关联性。(1)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本节在打破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地域区隔”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评奖中民间奖励机制、文艺组织奖励机制、个人资助机制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翔实论述的同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未能真正形成评奖制度、国家共识的个中缘由进行了理论阐明。(2)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本节通过对《文艺报》试刊号第1-13期的搜集、整理、研读,从“无果而终”的构想和“广开言路”的求索两个方面入手,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学术“盲点”——与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进行的“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展开论述,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中认识偏误的同时,填补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研究的一个空白。(3)“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本节主要通过“墙外花开”、“墙内凋敝”两种截然对立的景象,既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又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评奖作为“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陪衬,始终未能建构起制度化的文学价值评判方式。第二章,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本章主要从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两个方面,在丰富翔实的史料钩吊中,深入探寻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与新时期国家全新的现代性文化想象和文化意志之间;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生动活泼的文艺局面,缓和文艺界内部分歧之间;与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合法性论证之间的密切联系。(1)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本节以新时期文学体制重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了文学组织恢复、文学刊物复刊、文艺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本节以“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的相继创立为核心,从创设缘由、制度设想、实践操作、意义价值等角度入手,对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通向文学现代性并兼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透析。其中,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立”的系统性研究、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从《设想》到《启事》以及评选中“三次篇目调整全过程”背后复杂机制成因的探求是本章力求有所突破的“难题”。第三章,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的阐明。(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本节主要通过奖项设置、评委组成、评选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性变化,对中国作家协会以介入性探索的方式改革文学评奖制度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本节主要通过对“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既对评奖制度屡遭僭越进行学理批评,又对评奖审美范式发生的可喜变化持以肯定。尤其是对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第五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合法性地位的认识、辨析上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认识偏误的作用。第四章,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格局、变局三个维度着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本节主要从公共生态与自身存在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困局的出现进行了学理思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本节以20世纪90年代的“评奖热”为出发点,对官方政府奖、文学传媒奖、民间机构奖等多元文学评价主体共同构筑的文学价值评判新体系作出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判断。对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中凸显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文学自主性、文学精英话语与读者大众趣味、市场资本话语与文学独立性等评价元素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富有理论思辨的界说。(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本节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条例》的细致比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修正过程中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的利弊作出了一分为二的判断。
谭晓玲[10](2017)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工程”)是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实施的一项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实施工程十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力量的坚持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普遍的认可,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进一步繁荣发展了哲学社会科学,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可靠的保障。本论文以工程实施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过程,详细阐述工程实施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整体客观评价工程实施状况,从中总结经验与不足,以期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实施有所启示。论文共分10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选题的研究述评,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及基本框架,并对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做了说明。第一章主要分析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工程实施的社会历史背景基础上,重点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巩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章主要是整体介绍实施工程建立的组织机构和形成的运行机制情况。具体从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课题组等四个层面阐述组织机构的建立,并从项目、基地、团队这三方面的建设揭示工程所形成的运行机制。第三章主要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进程。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党中央召开的具有标志性的相关会议,着重从实施工程的提出部署、全面展开、全面推进及深入推进四个阶段对其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第四章至第八章全面系统具体阐述实施工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其中,第四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及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两方面,阐述了实施工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五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学科建设依托机构、学科建设情况调研、学科高端学术平台、学科领航与支撑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第六章从总体部署、编写成果、出版及使用、编写特点四个方面阐述工程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形成;第七章从举办高层次报告会、开展学术研讨会、开展国情调研、进行国外考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等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第八章从理论读物和主流媒体平台两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宣传。第九章论述了十多年来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本章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中所体现出来的信息,在总结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工程实施中存在的转化运用、宣传普及不够等不足及原因,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工作提供借鉴。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进一步推进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索性思考,即从保持工程的常态化、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引领“四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思考。
二、更加坚定和自觉地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服务——《北京党史研究》公开出版致读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更加坚定和自觉地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服务——《北京党史研究》公开出版致读者(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二、目前研究现状分析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
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
第二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借鉴 |
一、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 |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积极发展 |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有力推进 |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全面发展 |
五、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三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背景 |
一、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历史条件 |
二、党的群众工作与群众复杂多变的社会心理 |
三、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 |
第四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推进 |
一、以任务为导向明确群众工作的新使命 |
二、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机制 |
三、党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变 |
四、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创新 |
第五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价值意蕴 |
一、群众工作为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发挥了保障作用 |
二、群众工作为执政条件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供了思路 |
三、群众工作为践行党的宗旨意识拓宽了实践路径 |
四、群众工作为执政条件下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积累了经验 |
五、群众工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明确了新任务 |
第六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现实启示 |
一、群众工作应遵循其内在的规律性,做到因时因势而异 |
二、群众工作应在丰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中体现时代性 |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党的群众工作始终秉持的核心价值理念 |
四、做好群众工作需要厘清的几个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目前的研究现状 |
1.2.2 研究评析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 |
1.4.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指向 |
1.4.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
第2章 《人民日报》党中央机关报地位的确立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办报实践与论述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办报实践与论述 |
2.1.2 列宁办报实践与论述 |
2.2 党中央机关报地位的初步确立 |
2.2.1 中国共产党办党报的历史回顾 |
2.2.2 晋冀鲁豫《人民日报》 |
2.2.3 晋察冀日报 |
2.2.4 华北《人民日报》 |
2.3 党中央机关报地位的确立 |
2.3.1 改变隶属关系,配备精干领导 |
2.3.2 突出面向全国的特点 |
2.3.3 发挥社论和重要评论的权威影响 |
2.3.4 确立在报刊中的核心地位 |
第3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3.1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
3.1.1 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 |
3.1.2 引领社会发展的需要 |
3.1.3 意识形态领域除旧布新的需要 |
3.2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行性 |
3.2.1 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 |
3.2.2 民主革命时期积累了有益经验 |
3.2.3 新社会对民众产生强烈吸引力 |
3.3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个阶段 |
3.3.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3.2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第4章 《人民日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宣传 |
4.1 直接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4.1.1 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 |
4.1.2 宣传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
4.1.3 宣传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
4.1.4 宣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4.1.5 宣传列宁党的建设学说 |
4.1.6 宣传国家问题以及民族问题学说 |
4.2 号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 |
4.2.1 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方法 |
4.2.2 号召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国家建设 |
4.3 宣传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编译出版情况 |
4.3.1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全集选集的宣传介绍 |
4.3.2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着作单行中译本的宣传介绍 |
4.4 助推其他媒体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传播 |
4.4.1 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动 |
4.4.2 与有关报刊联动 |
第5章 《人民日报》对毛泽东思想的宣传 |
5.1 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 |
5.2 宣传毛泽东思想 |
5.2.1 宣传毛泽东哲学思想 |
5.2.2 宣传人民民主专政思想 |
5.2.3 宣传毛泽东文艺思想 |
5.2.4 宣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5.3 宣传《毛泽东选集》 |
第6章 《人民日报》对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的宣传 |
6.1 对工人和干部开展教育的宣传与推动 |
6.1.1 对工人阶级开展政治理论教育的宣传与推动 |
6.1.2 对在职干部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宣传与推进 |
6.2 引导广大民众树立恢复和发展生产的信心 |
6.2.1 对党和国家指示精神的宣传与推动 |
6.2.2 纠正错误,传播经验,确保工作正常推进 |
6.3 助力城市管理与城市建设 |
6.3.1 宣传党和国家的有关城市工作的决定 |
6.3.2 推进工农联盟的宣传教育,展示工农互助成效 |
6.3.3 宣传城市建设的原则、方向和重点顺序 |
6.4 宣传和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
6.4.1 号召人民为工业化建设奋斗 |
6.4.2 阐明工业化建设的缘由、重点以及需要处理的关系 |
6.4.3 宣传展示工业化进程与成效 |
第7章 《人民日报》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宣传 |
7.1 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宣传 |
7.1.1 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与推动 |
7.1.2 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宣传与推动 |
7.1.3 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宣传与推动 |
7.2 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宣传 |
7.2.1 传播党中央和国家的政策主张,刊发社论和评论文章进行推进 |
7.2.2 介绍各地工作经验,展示社会主义改造成就 |
7.3 对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制的宣传 |
7.3.1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宣传 |
7.3.2 对其他法律法规的宣传 |
第8章 《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 |
8.1 有助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 |
8.1.1 增进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认识 |
8.1.2 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提升 |
8.1.3 推动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掌握 |
8.2 助推了党的中心任务的顺利完成 |
8.2.1 助推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
8.2.2 助推国民经济的恢复 |
8.2.3 助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
8.2.4 助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8.3 促进了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
第9章 《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 |
9.1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局限 |
9.1.1 时代局限性较为明显 |
9.1.2 助推了思想文化领域的不当批判 |
9.1.3 囿于苏联报刊的版式和内容 |
9.2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 |
9.2.1 确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准则 |
9.2.2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式 |
9.2.3 关注不同群体的需求,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佳效果的根本途径 |
余论“三个自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保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及科研成果 |
(3)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理论基础 |
1.4 核心概念阐释 |
1.4.1 无神论 |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与创新 |
1.3.1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2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
1.4 核心概念的阐释及辨析 |
1.4.1 纪律 |
1.4.2 党的纪律 |
1.4.3 党的政治纪律 |
1.4.4 党的政治纪律在党纪中的核心地位 |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的理路阐释 |
2.1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的基本内涵 |
2.1.1 严明政治方向:维护党的团结 |
2.1.2 严明政治立场:维护党的宗旨 |
2.1.3 严明政治规矩:维护党的传统 |
2.1.4 严明政治言行:维护党的权威 |
2.2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的基本特征 |
2.2.1 阶级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2.2.2 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统一 |
2.2.3 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
2.2.4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
2.3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的价值指向 |
2.3.1 根本性指向: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
2.3.2 整体性指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
2.4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的内在逻辑 |
2.4.1 党的基本理论:严明政治纪律的理论根基 |
2.4.2 党的历史使命:严明政治纪律的目标任务 |
2.4.3 党的时代要求:严明政治纪律的发展动力 |
2.4.4 党的坚强领导:严明政治纪律的根本保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政党严明政治纪律的理论开创 |
3.1.1 坚持独立的政治思想与政治纲领 |
3.1.2 维护统一的政治行动与中央权威 |
3.1.3 消除党内一切宗派主义与分裂倾向 |
3.2 列宁对无产阶级政党严明政治纪律的理论阐释 |
3.2.1 党的政治纪律是“铁一般纪律” |
3.2.2 政治纪律严明是完成历史使命的基本条件 |
3.2.3 严明政治纪律离不开制度保证 |
3.3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严明政治纪律的理论发展 |
3.3.1 毛泽东对严明政治纪律的理论发展 |
3.3.2 邓小平对严明政治纪律的理论发展 |
3.3.3 江泽民对严明政治纪律的理论发展 |
3.3.4 胡锦涛对严明政治纪律的理论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的历史回溯 |
4.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严明政治纪律的历史实践 |
4.1.1 建党初期与大革命时期严明政治纪律的历史实践 |
4.1.2 井冈山斗争与中央苏区时期严明政治纪律的历史实践 |
4.1.3 延安时期严明政治纪律的历史实践 |
4.2 全面执政后严明政治纪律的历史实践 |
4.2.1 过渡时期严明政治纪律的历史实践 |
4.2.2 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时期严明政治纪律的历史实践 |
4.2.3 “文化大革命”时期严明政治纪律的历史实践 |
4.3 改革开放后严明政治纪律的历史实践 |
4.3.1 改革开放初期严明政治纪律的历史实践 |
4.3.2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严明政治纪律的历史实践 |
4.3.3 党的十六大以后严明政治纪律的历史实践 |
4.4 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的历史经验及时代启示 |
4.4.1 历史经验:严明政治纪律是实现党的使命的必然要求 |
4.4.2 时代启示:党面临的形势越严峻就越要严明政治纪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的时代境遇 |
5.1 中国梦的提出与严明政治纪律的必然性 |
5.1.1 中国梦的提出与党的历史使命的新阶段 |
5.1.2 严明政治纪律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
5.2 中国梦境遇下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的环境挑战 |
5.2.1 全球化带来的方向困扰 |
5.2.2 经济市场化带来的立场矛盾 |
5.2.3 信息网络化带来的思想困惑 |
5.2.4 制度形式化带来的权威冲击 |
5.2.5 党情复杂化带来的内化困境 |
5.3 中国梦境遇下党员干部违反政治纪律的问题症候 |
5.3.1 思想腐化:理想信念动摇 |
5.3.2 不讲政治:损害党中央权威 |
5.3.3 纪律松弛:破坏党的团结统一 |
5.3.4 不讲规矩:污染党内政治生态 |
5.4 中国梦境遇下党员干部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例分析 |
5.4.1 “理想信念敌不过物欲贪念” |
5.4.2 “两面派和双面人” |
5.4.3 “守纪律讲规矩就是一阵风” |
5.4.4 党员干部违反政治纪律现象的规律与特点 |
5.5 中国梦境遇下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的时代要求 |
5.5.1 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 |
5.5.2 坚持严明政治纪律与严明政治规矩相结合 |
5.5.3 坚持严明政治纪律与优化系统环境相结合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的历史性成就 |
6.1 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严明政治纪律理论 |
6.1.1 理念先导:管党治党的治本之策 |
6.1.2 党性修养:党员干部要做政治明白人 |
6.1.3 用权为民:扞卫人民群众利益 |
6.1.4 从严治党: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
6.1.5 问题导向: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
6.2 严明政治纪律的党内法规实现全面创新 |
6.2.1 构建严明政治纪律的党内法规体系创新 |
6.2.2 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党内法规内容创新 |
6.2.3 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党内法规处分创新 |
6.3 严明政治纪律的实践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
6.3.1 教育实践活动创新 |
6.3.2 强化巡视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 |
6.3.3 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的路径走向 |
7.1 继续加强党的政治纪律教育 |
7.1.1 转变政治纪律教育理念 |
7.1.2 完善政治纪律教育内容 |
7.1.3 创新政治纪律教育方法 |
7.1.4 构建政治纪律教育的长效机制 |
7.2 持续优化严明政治纪律的生态环境 |
7.2.1 优化政治环境 |
7.2.2 优化经济环境 |
7.2.3 优化文化环境 |
7.2.4 优化网络环境 |
7.3 进一步深化严明政治纪律的制度建设 |
7.3.1 进一步健全严明政治纪律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
7.3.2 进一步完善严明政治纪律的监督体制机制 |
7.3.3 进一步健全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网上举报机制 |
7.4 不间断强化严明政治纪律的制度执行力 |
7.4.1 重点:从领导干部严起 |
7.4.2 核心:强化严明政治纪律的执纪 |
7.4.3 关键:强化严明政治纪律的问责 |
7.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依据和意义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对廉政文化建设研究的现状述评 |
(一) 国内关于廉政文化建设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
(二) 国内廉政文化建设研究的重点内容 |
(三) 境外廉政文化建设研究现状 |
(四) 总体研究述评 |
三、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 廉政建设 |
(二) 廉政文化建设 |
四、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本文研究重点、难点和主要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思想资源与理论依据 |
一、中国古代优良廉政文化建设思想 |
(一) 中国古人“廉之思” |
(二)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思想的特点及现代借鉴 |
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廉政文化建设思想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廉政文化建设思想的基本观点 |
(二)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廉政文化建设思想的指导意义 |
三、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廉政文化建设思想 |
(一) 毛泽东的廉政文化建设思想 |
(二) 邓小平的廉政文化建设思想 |
(三) 江泽民的廉政文化建设思想 |
(三) 胡锦涛的廉政文化建设思想 |
(五) 习近平的廉政文化建设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良好开端与曲折发展(1949—1976) |
一、建国初期廉政文化建设的良好开端(1949—1956) |
(一) 建国初期廉政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 |
(二) 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务实其思想基础 |
(三) 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反对资产阶级腐化堕落思想 |
(四) 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宣传教育,树立新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 |
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继承与发展(1956—1966) |
(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廉政文化建设所面临的形势 |
(二) 结合增产节约运动,开展勤俭节约教育 |
(三) 开展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抵制非无产阶级思想腐蚀 |
(四) 在“大跃进”运动中,开展反资产阶级思想腐蚀教育 |
(五) 加强党员干部教育,抵制贪污腐化变质 |
(六) 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重大挫折(1966—1976) |
(一) “文化大革命”对廉政文化建设的影响 |
(二) “文化大革命”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曲折推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恢复与全面开展(1976—2012 ) |
一、拔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初期廉政文化建设的恢复与展开(1976—1982) |
(一) 整顿班子,为廉政文化建设开展奠定组织基础 |
(二) 加强思想理论建设,为廉政文化建设奠定思想基础 |
(三) 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
(四) 进行爱祖国、反走私教育,提倡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
二、改革开放逐步展开阶段廉政文化建设的继续发展(1982——1987) |
(一) 警惕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二) 全面开展整党运动,实现党风的好转 |
(三) 开展各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现社会风气的好转 |
三、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阶段廉政文化建设的发展(1987—1992) |
(一)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 |
(二) 积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廉政文化建设的深化(1992—2002) |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廉政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
(二) 制定实施廉政自律准则,以制度固化廉洁理念 |
(三) 以整风精神开展“三讲”教育 |
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廉政文化建设的全面开展(2002—2012) |
(一) 积极加强教育引导,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
(二) 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 |
(三) 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形成廉荣贪耻的社会风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廉政文化建设的全面深入展开(2012—至今) |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廉政文化建设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
(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廉政文化建设所面临的形势 |
(二)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廉政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和新部署 |
二、教育引导,坚定信念 |
(一)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党内思想教育 |
(二) 明确党员干部教育重点,增强教育实效性 |
三、宣传引导,营造氛围 |
(一) 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
(二)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宣传 |
(三) 重视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工作,澄清各种不正当言论 |
四、文化熏陶,涵养心灵 |
(一) 依靠文化自信,强基固本 |
(二)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 |
(三)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培厚党内政治生态净化的土壤 |
(四) 以优秀的廉政文艺作品,传播廉洁价值观念 |
五、拓宽领域,做细做实 |
(一) 廉政文化进家庭 |
(二) 廉政文化进校园 |
(三) 廉政文化进农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总结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成果和成效 |
(一) 廉政文化建设逐步走向系统化、制度化与规范化 |
(二) 党风社风明显好转,政治生态明显改善 |
(三) 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责任心和行动力明显增强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经验总结 |
(一) 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一般经验 |
(二) 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具体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形势下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
一、当前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
(一) 廉政文化建设主体多元,未能形成整体合力 |
(二) 基层单位部门廉政文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
(三) 不少地区、部门廉政文化建设重形式,轻内容 |
(四) 廉政文化建设针对性不强 |
(五) 廉政文化建设评估工作存在问题 |
二、新形势下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 |
(一) 明确主体和责任,发挥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 |
(二) 廉政文化建设要以党员干部为重点对象 |
(三 )廉政文化建设要面向广大人民群众 |
(四) 拓宽领域,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 |
(五) 创新载体,增强廉政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6)《晋绥日报》与边区社会文化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概念阐释 |
四、行文结构及内容 |
五、运用的资料及分析方法 |
六、本文的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从固有人才到本土精英——“意识形态部队”的组建 |
第一节 《抗战日报》创刊之前中共在晋绥的社会动员模式 |
一、报纸是社会动员的制高点 |
二、中共早期在山西的办报实践 |
三、抗战全面爆发前后中共领导下的晋西北进步报刊 |
四、“晋西事变”与《抗战日报》的创刊 |
第二节 “固有知识分子”与《抗战日报》的首发阵容 |
一、“固有知识分子”与国共两党对立时期的中共人才储备 |
二、3:3:3——《抗战日报》的首发阵容 |
第三节 报纸的地方化努力与本地知识人才的崛起 |
一、《抗战日报》的地方化努力 |
二、本地知识人才的崛起 |
第四节 文化动员的成果——山药蛋派与七七七文艺奖 |
一、山药蛋派与《抗战日报》副刊作者群 |
二、七七七文艺奖与晋绥文艺队伍 |
三、1949 年干部南下对晋绥文化的影响 |
第二章 全党办报与通讯网络建设 |
第一节 融入中共组织——党报姓党的目标追求 |
一、不带编号的党内文件 |
二、“聋盲软哑”——言说与倾听之间的疏离 |
三、一纸《决定》引领晋绥全党参与办报 |
四、全党办报的生动局面 |
五、书记县长笔下的新闻稿件 |
第二节 链接基层社会——“局域”通讯网络的构建 |
一、各级党委对报纸通讯工作的推动 |
二、通讯队伍的动员 |
三、通讯队伍的组织 |
四、通讯员的培养:刊授、函授、面授 |
五、从农民到优秀通讯员:一个生动的个案 |
六、“逼”和“哄”:一个通讯模范县的成长 |
七、通讯队伍规模、来稿数量、报纸发行量的变化 |
八、晋绥根据地通讯网络建设的历史借镜 |
第三章 与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黑板报”与读报小组 |
第一节 冬学运动与文化翻身 |
一、从《抗战日报》看晋绥冬学的起伏 |
二、从晋绥冬学看民众文化需求的变动 |
三、冬学运动与群众办报 |
第二节 读报运动与读者的“创造” |
一、通讯网络是读报活动的基本依托 |
二、识字运动是读报发展的有力助推 |
三、“报纸上山”与“报纸下地” |
四、读报运动与文化觉醒 |
五、读报运动的收获 |
第三节 油印报、黑板报与晋绥边区三级报网 |
一、油印报:在黑板报与大众报之间 |
二、民众的舆论机关——黑板报 |
第四章 《晋绥日报》的“客里空”新闻与反“客里空”运动 |
第一节 “客里空”,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 |
第二节 “客里空”背后的集体无意识 |
一、“意义”的诱惑——从记者谷曼看“客里空”的心理机制 |
二、需求指导下的供给——从“模范村”报道看工具主义生产模式 |
三、私欲对“公器”的觊觎——工具主义的次级衍生 |
第三节 《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 |
一、新闻求实——专业主义视野下的反“客里空”运动 |
二、“思想土改”——工具主义层面上的反“客里空”运动 |
第四节 反“客里空”运动的历史回响 |
一、土改纠偏与《晋绥日报》停止反“客里空” |
二、毛泽东“谈话”与此后30年对反“客里空”运动的评价 |
三、反“客里空”,一个未了的话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员干部理论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党员干部理论教育的思想资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员干部理论教育的思想 |
(一) 无产阶级理论教育的目的 |
(二) 无产阶级理论教育的内容特征 |
(三) 无产阶级理论教育的路径 |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党员干部理论教育的思想 |
(一) 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定位 |
(二) 党员干部理论教育的内容要求 |
(三) 党员干部理论教育的实践路径 |
三、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党员干部教育的思想 |
(一) 毛泽东关于党员干部理论教育的思想 |
(二) 邓小平关于党员干部理论教育的思想 |
(三) 江泽民关于党员干部理论教育的思想 |
(四) 胡锦涛关于党员干部理论教育的思想 |
(五) 习近平关于党员干部理论教育的思想 |
第三章 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内容的历史演变 |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内容分析 |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内容分析 |
(二)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内容分析 |
(三) “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内容分析 |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内容分析 |
(一) 改革开放起步及全面展开时期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内容分析 |
(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内容分析 |
(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内容分析 |
(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内容分析 |
第四章 党员干部理论教育的发展特点及经验总结 |
一、党员干部理论教育的发展特点 |
(一) 指导思想由抽象上升到具体 |
(二) 工作原则由局部向整体推进 |
(三) 教育对象逐步实现全员覆盖 |
(四) 制度建设稳步实现规范式发展 |
(五) 教育渠道形成集中式管理格局 |
(六) 教材建设体现时代性和导向性 |
二、党员干部理论教育的经验总结 |
(一) 坚守教育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 |
(二) 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原则 |
(三) 贯彻分级分层分类的教育方针 |
(四) 始终以理论创新成果为中心内容 |
(五)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开展集中性教育活动 |
(六) 充分运用最新传播媒介进行理论宣传 |
附件 |
第五章 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时代挑战 |
一、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 教育对象学习动力不足 |
(二) 教学过程科学化水平不高 |
(三) 组织管理工作规范性不够 |
(四) 质量评估工作可操作性不强 |
二、党员干部理论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 |
(一) 党员干部理论教育面临的国际境遇 |
(二) 党员干部理论教育面临的国内环境 |
(三) 党员干部理论教育面临的党内形势 |
第六章 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理论教育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党员干部学风建设 |
(一) 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 |
(二) 坚持“自信、自觉、自省”的学习品格 |
(三) 发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 |
二、完善党员干部理论教育的保障机制 |
(一) 加强党员干部理论教育的师资建设 |
(二) 营造党员干部理论教育的良好环境 |
(三) 整合党员干部理论教育的培训资源 |
三、完善党员干部理论教育教学过程 |
(一) 贯彻“服务大局、按需施教”的教学理念 |
(二) 增强教育内容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融合 |
(三) 探索教育方式方法的时代创新 |
(四) 建立健全教育质量评估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8)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研究的状况 |
1.2.2 国外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研究的状况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2 从严治党的基本理论 |
2.1 从严治党的概念界定 |
2.1.1 从严治党的提出及发展 |
2.1.2 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含义 |
2.1.3 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
2.2 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理论来源 |
2.2.1 马克思列宁主义严格加强党的建设理论 |
2.2.2 毛泽东严格加强党的建设思想 |
2.2.3 世界政党治党经验的借鉴 |
2.3 从严治党的现实基础 |
2.3.1 从严治党是世情发展的需要 |
2.3.2 从严治党是国情发展的需要 |
2.3.3 从严治党是党情发展的需要 |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历程 |
3.1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 |
3.2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 |
3.3 十六大后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 |
3.4 十八大后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 |
4 思想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
4.1 思想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
4.1.1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 |
4.1.2 党的思想建设的主要经验 |
4.1.3 党的思想建设的原则和方针 |
4.1.4 当前思想建设的状况 |
4.2 思想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 |
4.2.1 筑牢理想信念这个灵魂 |
4.2.2 强固理论武装这个根本 |
4.2.3 抓住党性教育这个核心 |
4.2.4 夯实道德建设这个基础 |
4.2.5 弘扬民族的“根”和“魂” |
4.3 思想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措施 |
4.3.1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
4.3.2 加强党的理论武装 |
4.3.3 以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 |
4.3.4 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 |
4.3.5 建立思想教育的制度机制 |
4.3.6 探索思想建设的新方式 |
5 组织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
5.1 组织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
5.1.1 马克思主义建党的重要内容 |
5.1.2 党保持先进和纯洁的必然要求 |
5.1.3 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基础 |
5.1.4 推进党的伟大事业的组织保障 |
5.2 组织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 |
5.2.1 组织建设上从严治党的组织原则 |
5.2.2 组织建设上从严治党的关键环节 |
5.2.3 组织建设上从严治党的根本措施 |
5.2.4 组织建设上从严治党的基础工程 |
5.3 组织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相关制度 |
5.3.1 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 |
5.3.2 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 |
5.3.3 严格开展党内民主生活会和党内组织生活会 |
6 作风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
6.1 作风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
6.1.1 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的内涵 |
6.1.2 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
6.1.3 党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
6.1.4 党的作风建设的目标与核心 |
6.1.5 党的作风建设的特点与思路 |
6.2 作风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 |
6.2.1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 |
6.2.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 |
6.2.3 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领导作风 |
6.2.4 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
6.2.5 保持纯洁高尚的生活作风和优良家风 |
6.2.6 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
6.2.7 发扬“两个务必”的作风 |
6.3 作风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 |
6.3.1 开展作风专项整治 |
6.3.2 增强作风思想教育 |
6.3.3 完善作风制度建设 |
6.3.4 加强作风的监督 |
6.3.5 严格作风的考评 |
6.3.6 加大作风检查问责 |
6.3.7 发挥领导干部模范作用 |
7 反腐上全面从严治党 |
7.1 反腐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
7.1.1 腐败的内涵与危害 |
7.1.2 反腐的内涵与意义 |
7.1.3 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 |
7.1.4 反腐败历史发展与主要经验 |
7.2 反腐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 |
7.2.1 坚持走中国特色反腐道路 |
7.2.2 严格执行反腐倡廉责任制 |
7.2.3 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惩治腐败 |
7.2.4 加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治理 |
7.2.5 创新和完善巡视方式和机制 |
7.2.6 扎实推进反腐斗争法治化 |
7.2.7 建立反腐严格的纪律预警 |
7.2.8 加强反腐廉政文化建设 |
7.3 构建新形势下反腐的有效机制 |
7.3.1 构筑不想腐的思想机制 |
7.3.2 强化不敢腐的惩处机制 |
7.3.3 完善不能腐的防范机制 |
8 制度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
8.1 制度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
8.1.1 制度和党的制度的基本理论 |
8.1.2 党的制度建设的主要经验 |
8.1.3 党的制度建设的现状分析 |
8.1.4 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 |
8.2 制度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 |
8.2.1 科学的整体设计 |
8.2.2 完善科学严格的制度体系 |
8.2.3 强化制度的执行力 |
8.2.4 树立制度权威意识 |
8.3 构建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机制 |
8.3.1 建立从严治党工作机制和责任制 |
8.3.2 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 |
8.3.3 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
8.3.4 建立制度执行检查机制 |
8.3.5 健全和强化问责制度 |
8.3.6 建立制度科学化评价体系 |
9 政治建设和纪律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
9.1 政治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
9.1.1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
9.1.2 政治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 |
9.1.3 新时代条件下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主要路径 |
9.2 纪律建设上全面从严治党 |
9.2.1 守纪律讲规矩的特殊意义 |
9.2.2 严格依规管党治党 |
9.2.3 严格执行党的纪律 |
10 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
10.1 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基本经验 |
10.1.1 始终对从严治党保持清醒认识 |
10.1.2 以服务党的中心任务为目标 |
10.1.3 以党的主题主线为中心 |
10.1.4 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 |
10.1.5 以管好领导干部为关键 |
10.1.6 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为保证 |
10.1.7 以自身力量和群众监督解决存在的问题 |
10.1.8 以强化纪律和制度约束为重点 |
10.2 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重要启示 |
10.2.1 严字当头构建从严治党新常态 |
10.2.2 重点在治确保从严治党在状态 |
10.2.3 内外结合开辟从严治党的新思维 |
10.2.4 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促进从严治党上水平 |
10.2.5 问题为导向形成治党与发展统一的新格局 |
10.2.6 改革创新探索从严治党的新规律 |
10.2.7 持之以恒务求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
结语 以勇于自我革命的勇气始终保持从严治党的自觉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制度与文学制度研究 |
二、文学评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 |
三、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四、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设计 |
第一章 “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 |
一、民间奖励机制的形成 |
二、文艺组织奖励机制的发挥 |
三、个人资助机制的产生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 |
一、“无果而终”的构想 |
二、“广开言路”的求索 |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 |
一、“墙外开花” |
二、“墙内凋敝” |
第二章 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 |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 |
一、文学组织的恢复 |
二、文学刊物的复刊 |
三、文艺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 |
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 |
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创立 |
三、茅盾文学奖的创立 |
四、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初步建立 |
第三章 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 |
一、奖项设置的扩容与新创 |
二、评委组成的专业化与年轻化改革 |
三、评选机制的革新与奖评机制的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 |
一、制度“拐点”出现的缘由 |
二、被僭越的评奖制度 |
三、“反向”的艺术高峰 |
第四章 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 |
一、公共生态与制度危机 |
二、自身存在与制度危机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 |
一、多元评价主体的共生 |
二、多元评价标准的交锋 |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 |
一、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 |
二、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 |
三、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 |
四、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
六、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大举措 |
(一) 抵御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渗透 |
(二)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
二、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中之重 |
(一) 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 |
(二)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石 |
(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 |
(二) 实施工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
(一) 实践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
(二) 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
五、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 |
(一)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根本所在 |
(二) 实施工程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然 |
第二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
一、组织机构 |
(一)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 |
(二) 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 |
(三) 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 |
(四) 课题组 |
二、运行机制 |
(一) 项目建设 |
(二) 基地建设 |
(三) 团队建设 |
第三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历史考察 |
一、工程的提出和部署 |
(一) 实施工程的提出 |
(二) 实施工程的全面部署 |
二、工程的全面展开 |
(一) 工程多项具体工作先后启动 |
(二) 深化对工程的认识 |
(三) 工程实施取得实质性进展 |
三、工程的全面推进 |
(一) 工程实施四年的工作总结和随后五年工作设想 |
(二) 工程成果丰硕 |
(三) 工程实施八年的工作总结和继续推进 |
四、十八大以来工程深入推进 |
(一) 深入实施工程的战略部署 |
(二) 深入实施工程的重要举措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和研究 |
(一) 经典着作编译 |
(二) 经典着作基本观点研究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研究 |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初步设立和逐步完善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简介 |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点布局 |
(四) 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 |
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一) 建设概况 |
(二)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情况调研 |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年度报告 |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端学术平台 |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 |
(二)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 |
(三)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 |
(四) 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 |
(五)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中心 |
(六)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刊 |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和支撑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发展 |
(二)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支撑作用 |
第六章 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 |
一、总体部署 |
(一) 工程教材编写总要求 |
(二) 成立教材编写课题组 |
(三) 工程教材编写规划 |
二、工程教材编写成果 |
(一) 基础理论教材 |
(二) 重点学科教材 |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
(四) 其他重点教材 |
三、工程教材出版及使用 |
(一) 统一规范工程教材编辑出版 |
(二) 重点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出版和使用 |
四、工程教材编写特点 |
(一) 教材编写按照意识形态强弱先后顺序进行 |
(二) 工程教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 |
一、学术交流 |
(一) 举办高层次报告会 |
(二) 开展学术研讨会 |
二、人才培养 |
(一) 开展国情调研 |
(二) 进行国外考察 |
(三) 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 |
(四) “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 |
(五)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
(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 |
(七) 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 |
第八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宣传普及 |
一、理论读物 |
(一) 学习读本 |
(二) 编写通俗理论读物 |
二、主流媒体平台宣传 |
(一) 报刊 |
(二) 电视 |
(三) 网络 |
(四) 微式宣传 |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 |
一、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 |
(一) 工程实施取得突出成绩,达到预期效果 |
(二) 工程实施十多年的基本经验 |
二、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
(一) 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
(二) 工程实施中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结束语 进一步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 |
一、保持工程的常态化,重点推进工程成果的学习转化运用 |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大众化 |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 |
(三) 加快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发展 |
(四) 加强高端人才与教学一线教师深度培养 |
二、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
(一) 扩大宣传范围 |
(二) 丰富宣传形式 |
(三) 加强理论宣传力度 |
三、引领“四大平台”建设,形成工程工作合力 |
(一) “四大平台”建设 |
(二) 充分发挥工程在思想理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
四、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 |
(一) 健全学科体系 |
(二) 完善教材体系 |
(三) 构建人才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2012年——2015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教师名单及课题立项表 |
附录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教师卷)(学生卷)(宣传部门卷)(共同卷) |
附录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分析表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四、更加坚定和自觉地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服务——《北京党史研究》公开出版致读者(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D]. 赵兴银. 扬州大学, 2019(06)
- [2]《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49-1956)[D]. 刘长军.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2)
- [3]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4]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研究[D]. 汪庆军.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9)
- [5]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研究[D]. 赵亚男. 武汉大学, 2017(06)
- [6]《晋绥日报》与边区社会文化动员研究[D]. 乔傲龙. 山西大学, 2019(02)
- [7]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员干部理论教育研究[D]. 冯茜. 武汉大学, 2015(07)
- [8]当代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思想研究[D]. 陈国平.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1)
- [9]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D]. 王鹏. 南京大学, 2014(05)
- [10]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D]. 谭晓玲. 武汉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