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吸收外资

浦东吸收外资

一、Pudong Absorbing Foreign Funds(论文文献综述)

施庆[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资政策的演进及启示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我国逐步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外资政策,为外资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政策环境。外资政策的演进既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又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资政策演进历经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成功召开、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2001年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成功召开等标志性阶段。在演进的历程中呈现出动态的特征,外资政策的引导从排斥外资到吸收外资、投资区域从沿海地区到内地深入、利用外资方式从“引资”——“择资”——“导资”的趋势转变。外资政策的演进,有益于进一步引导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朝着高质量发展的趋势推进,有助于彰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显着优势,更有利于我国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展示我国的智慧经验。在这个进程中,我国积极利用外资政策引导外资经济服务于国内经济大局;通过净化外资政策话语环境,从而有效治理错误认知;推动外资政策与时俱进。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必须立足十四五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进一步完善我国外资政策。外资政策的调整应与优化营商环境和新发展理念相适应,在对待内外资一视同仁的问题上,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外资政策进一步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优化外资产业结构升级。

张龙飞[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日资银行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上海是国家中心城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浦东开放后,在国家战略的指导下,上海将发展金融业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日资银行是最早一批进入上海的外资银行。到如今日资银行在上海发展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各大日资银行在上海的分支机构数量、资产规模和经营范围不断扩大,日资银行已成为上海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上海的日资银行为出发点,通过研究日资银行在上海的发展进程,探究日资银行在上海金融市场所处的位置及影响,进而为上海构建稳定、完善的金融体系提出合理的建议。本文从多角度出发,通过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数据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详实的资料为依托,对日资银行在上海的发展做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本文的研究框架如下:导论主要是叙述本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原因、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所采取的方法和资料来源、研究框架和日资银行相关概念。研究背景和选题原因梳理出目前日资银行在上海发展的上海的发展现状和选题缘由。文献综述是对目前学术界对日资银行的研究做出梳理评述,研究框架用图的形式展现文章的行文逻辑,相关概念说明是界定本文日资银行的概念范围,为接下来的研究主体做出限定。第一章是通过相关研究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归纳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日资银行在上海发展的背景,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将上海日资银行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阶段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阐述每个时期日资银行的发展进程,业务情况和在上海的空间布局,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每一个时期日资银行的特点。第五章是日资银行发展给上海带来的影响,积极方面有以下四点,一是为上海提供的金融服务不断增多,二是助力了上海人力资源的发展,三是为上海提供了建设资金,四是日资银行积极承担了应有的社会责任,但同时因部分日资银行经营不善退出上海,也给上海金融带来不稳定因素。最后第五章是结论与启示,即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日资银行在上海的发展进行总结,并以此为基础给日资银行监管部门提出相应的建议。

王园园[3](2019)在《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成绩显着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在制造业方面中国于2010年成为世界最大制造业国家,然而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我国制造业低技术密集度产业产品或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占比依然较大,需要在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尤其是高技术密集度的产业产品发展方面加大力度。本文针对我国目前产业转型升级的特殊阶段,基于FDI异质性研究我国制造业获得技术溢出的效率提升,以推动我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升级。本文对以下内容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首先,对外商直接投资理论、技术溢出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及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其次,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和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及机遇挑战进行总结,并分析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发展情况与现状及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问题;再次,从外商直接投资的动机出发分析FDI异质性,以我国制造业企业为实证分析对象检验不同投资目的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具体路径;从次,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及前文研究结论提出基于技术溢出的研究假设,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促进作用进行实证检验;最后,采用直观结构性FDI引力系统,基于反事实研究方法估算FDI对我国贸易和总体福利的影响,进一步验证FDI对产业升级和国家福利的作用。这五个方面的系统分析共同构成本文的研究框架。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基于FDI异质性并结合制造业产业技术密集度特征,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我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对高技术密集度产业、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中低技术密集度产业及低技术密集度产业的相关影响存在差异,具体为:在我国的市场寻求型FDI对四类制造业产业都有正的技术溢出效应,并且对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最大,对高技术密集度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次之,对中低技术密集度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较小,对低技术密集度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最小,因此对于我国制造业转型及全球价值链升级的目标帮助较大,可以通过相关政策及优惠措施进一步鼓励市场寻求型FDI在我国的投资;在我国的效率寻求型FDI对中低技术密集度产业和低技术密集度产业有负的技术溢出效应,在高技术密集度和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相对较低,说明我国目前的制造业发展目标和效率寻求型FDI对我国制造业产业所产生的相关影响并不吻合,因此可以适当压缩或者不鼓励效率寻求型FDI在我国的大规模投资;资源寻求型FDI对中低技术密集度产业和低技术密集度产业同样有负的技术溢出效应,在高技术密集度和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亦相对较低,同样反映出当前阶段我国制造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中资源寻求型FDI的作用贡献相对较小,因此采取不鼓励不倾斜的政策态度较为合宜;创造资产寻求型FDI对四类制造业产业都有正的技术溢出效应,对高技术密集度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最大,对中高技术密集度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次之,对中低技术密集度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较小,对低技术密集度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最小,较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特定阶段和制造业转型及全球价值链升级的目标要求,因此可以通过相关优惠政策及积极鼓励措施对这部分外商直接投资形成吸引力,助力我国经济发展目标。在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水平及前后向关联技术溢出效应对制造业产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联合回归中,水平技术溢出效应和后向关联溢出效应在1%水平通过显着性检验,前向关联技术溢出效应在10%水平上通过显着性检验,而在构建中介效应模型中FDI的直接效应并不显着只存在中介效应,其中水平技术溢出效应与后向关联技术溢出效应对制造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影响系数为负,即水平技术溢出效应与后向关联技术溢出效应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对相关产业存在一定的抑制性和挤出性,说明当前制造业相关产业的技术溢出传导机制效率较低甚至抑制技术进步,因此我国制造业运营的市场机制需进一步优化,相关法律制度政策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同时要精简不必要的办事流程和办事步骤。通过估算FDI反事实总出口和福利变化的百分比分析FDI的福利效应,我国的国家福利与FDI之间呈正相关影响,证明FDI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及国家福利整体而言是正向的促进作用,且在反事实情况下FDI的消失对我国福利影响的程度比相当部分的国家影响都更大,这说明FDI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诸多领域对我国的福利水平是正向的促进作用。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进一步提出加大市场寻求型FDI及创造资产寻求型FDI吸引力度;为制造业发展营造更有利的政策环境;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生态系统,重视研发投入;加速推动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转变;充分发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继续完善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供应商网络,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等结论。

杨昊[4](2017)在《基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业转移,指的是一些产业发展所依赖的资源、市场等因素发生了变化,引发其由一个国家或者区域向另一个国家或者区域进行转移。这种经济行为对中国己经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升级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产业转移的转出地和承接地能借此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形成产业发展新优势,从而推进区域间协同发展,影响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作为国际化大都市、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上海,肩负着深化改革开放,服务全国和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重大使命。本文从产业转出方的角度,选取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现实意义:一是上海作为制造业重地的历史背景决定了其产业转移的典型性;二是上海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处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社会过渡的产业发展阶段决定了其产业转移的引领性;三是上海空间资源的稀缺事实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决定了其产业转移的紧迫性。在政府调控和市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上海许多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型产业开始向其他区域进行转移。在此背景下,本文着重研究上海向国内其他区域的产业转移现象,旨在摸清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规律和企业在转移过程中的动因和需求,期望推动上海产业有序转移,形成自身提升与辐射周边区域城市的有机结合,实现上海市域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跨区域产业融合、区域产业联动有机结合,统筹市场竞争和政府引导对区域产业转移的激励机制,提供行之有效的实践依据。从城市角度,通过对上海城市定位、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演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背景研究上海产业转移的宏观趋势和特点,为后续上海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功能提升提供现实依据,并给出实际的建议。从企业视角,结合中国国情,探讨上海不同所有制企业在产业拓展转移进程中的时空演化规律,为上海结合产业转移制定企业发展和服务战略提供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切入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进一步分析。本文主要分为九章,主要由绪论(第一章)、理论和借鉴(第二至第三章)、实证(第四至第七章)和结论(第八至第九章)四大部分组成。第一章是绪论,论述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简要概述文章的研究思路、框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等;第二章是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构建了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主要对区位论、梯度转移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等为代表的相关基础学科理论以及产业转移研究综述进行一定梳理和解剖等;第三章是产业转移的作用机理与分析模型,对城市有序产业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进一步聚焦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和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产业转移行为,构建本文的研究框架。此外,对其他国际大都市产业转移的基本特点和经验进行了阐述和借鉴;第四章是上海产业转移的演化背景及特点研究,从宏观层面梳理了上海产业发展的历史演变,并通过实证分析总结出上海产业转移的特征趋势;第五到第七章从微观层面,分别以外资企业、国资国企、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梳理企业发展历程,并依托上海市在外地投资企业工商注册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数据对企业转移的时空演化态势和动因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并采用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由点及面”地研究微观主体——企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行为方式和政策需求,以期为上海政府服务企业、推动企业有序产业转移提供方向;第八章是上海产业转移的比较研究及政策建议,将不同类型企业的产业转移行为进行了比较,并针对上海与重点区域的制造业转移进行了区位熵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第九章是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总体而言,本文在对上海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进行分析基础上,从不同所有制企业类型入手,探讨了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模式、机制、态势和规律,为揭示在全球化“时空压缩”背景下具有“中国情境”的产业转移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通过各章节分析发现以下主要结论:(1)从理论角度,产业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方面,其时空演化的研究必须在多学科响应的基础上多元化地展开。(2)从机制角度,产业转移的产生最终还是落到微观主体企业的转移行为上,受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影响和引导,企业的转移行为深化了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区域分工的合理化、缩小了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上海市的产业转移应证中国改革开放背景下制度成本和市场成本削弱的实效,不仅能优化城市自身产业结构,还能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3)从形势角度,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战略的升级,上海产业转移成为上海城市功能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呈现出新的变化特征,转移的产业不再限于低端、区域范围也更广,各地政府、企业间的联动效应不断加强。上海有序的产业转移,将更好地实现城市非核心功能疏解,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大局,同时在全国起到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4)从实证角度,上海产业转移步伐稳步加快,且梯度化的特征明显,呈现明显的以上海为中心“由近及远”圈层式扩散特点,主要的产业转移集中在长三角城市圈,尤其是江浙地区,且江苏偏好制造业,浙江偏好租赁商务服务业。企业由于所有制的不同,在转移动因上存在个性化差异,需要匹配不同的政策:上海的外资企业产业转移主要受规模扩张和成本节约等因素的影响;上海国有企业受市场扩张、成本节约、功能整合和政策驱动等因素影响;上海民营企业的产业转移以节约成本为主,扩大市场为辅。同时,在转移模式的选择上,产业园区成为企业的优先选择。(5)从政策角度,从区域、产业、企业三个层面,围绕区域政策和顶层机制的构建,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引领与指导,对产业转移企业进行利益保障和指导引领三个方面,按照产业有序转移的机理要求,着力强化上海与重点区域特别是江浙的产业有序转移,提出行之有效且具有操作性的发展策略,从而为上海产业有序转移夯实基础。

于晓磊[5](2015)在《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文中认为17、18世纪,工业革命使英国为首的一批西方国家一跃成为世界强国,率先进入了现代化社会,从此开启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纪元。技术的进步与动力的改革带来了生产的工业化和文化的工业化,机器生产成为社会新兴的产业类型,随之兴起的工业建筑,也成为最具时代性的建筑类型之一。19世纪40年代,中国开埠,外资开始在上海等沿海通商口岸经商办厂,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成为最先接受西方文化的区域之一,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也在此拉开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序幕。中国在近代工业时期建设的工厂建筑汇聚了西方传入的新样式、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它的发展与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紧密相连,成为同时期采用西方风格建筑类型的率先之作。正是在这些工业建筑中,在机器大生产的轰鸣声中,中国几千年传统农业社会的运行体制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社会生活方式也受到颠覆,不仅如此,近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面临改革,在这一历史剧烈变革、新旧交替的时期,中国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撞击表现得尤为激烈,其中产生的各类问题和现象也就更值得探讨,故论文正是选取了 1840年至1949年这一时间节点中的工业建筑遗产进行研究。首先,论文选择长三角地区进行区域工业建筑遗产的研究主要有两点考虑,即它的历史背景和地理区位。近代中国长三角地区成为社会变革最剧烈的地方,与这两点因素密不可分。从地理区位来看,长三角地区东临黄海与东海,西与安徽、江西接壤,北临山东,南邻福建。淮河、长江、钱塘江等大型河流穿越于此,如此通江达海、南北东西进退裕如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得这片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从历史背景来看,长三角地区自六朝伊始,便是历史上的文化富集区,中华民族的精英文化在这里积淀,久远的文化血脉在这里得以保存和延续,传统棉纺织业、丝绸业、陶瓷业、漆木业等工商业堪称发达。到了中国近代,良好的地理优势、厚重的文化基础和工商传统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有“五口通商”中以上海为代表的工业经济中心和工业科技中心,又有以南京为主的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约地、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建立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政治中心,也有作为民族工业发源地的无锡、南通、宁波等一批重要城市。故得益于这两点因素,长三角地区成为中国近代社会变革最剧烈的地方,现代中国正面临向知识经济转型的变革期,该地区在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保护方面仍走在时代的前沿,对这一区域的工业建筑遗产进行研究,可以为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案例。其次,从文化遗产学的视角来看,近代社会所遗留下来的工业建筑是直接受西方工业革命影响而诞生的一种物质形态。近代工业生产力的诞生,改变了厂房建筑、生产设施,甚至社会的生产方式,这种工业化的改变成为近代经济方式和生活方式诞生的逻辑起点,所以工业建筑作为近代社会生活方式的物质载体,可以直观的反映当时的社会变化。但是现实情况是工业建筑遗产这种具有珍贵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迄今并没有受到很好的重视和保护。近些年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及社会有识之士在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总体上对工业建筑遗产的科学调查和认知上仍存在不足,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手工业生产不重视的历史渊源有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由于受“雅”“俗”文化之制约,人们对与礼制、政治与宗庙相关的建筑特别重视,而对与生产性相关的手工业建筑相当忽视,导致从历史到今天,对于保存了中国农业社会生产方式的手工业建筑记载和保存数量都很少。即使在今天,与生产相关的遗产仍然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大量近代工业建筑被拆毁,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与现实状况,本文重新梳理近代社会工业建筑遗产,既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同时也力求重塑公平公正的文化遗产观。综上,论文以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这类物质遗存作为研究对象,这些遗产实际具有全国范围内的典型性。一方面,近代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如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人都曾在此从事过工业活动,他们与其他工程技术人员、建筑设计师等共同为中国近代工业创造了一批最早的军事类和“官督商办”类的工业,由此使长三角地区诞生了中国近代最多的工业门类、开创了很多近代工业类型,并且还影响了全国的近代工业建设,这是中国其他城市和区域所不具备的。在此过程中创建的工业建筑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时全国工业建筑的风格、特点和成就。另一方面,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在近代聚集有大量建筑师、建筑设计事务所,不管是西方的、留学归来还是本土培养的建筑师,皆在此从事设计工作,所以在工业建筑的设计方面,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建筑代表了近代中国全国范围内工业建筑的典型特征,最能体现东方与西方思想的结合以及当时的建筑设计理念、设计风格和最高水平。中国长三角区域内的近代工业建筑,率先吸收了西方工业建筑的诸多特征,并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技艺和审美思想,成为一种在中国的土地上开花结果的新兴建筑。长三角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不仅蕴含着自身发展和演变的历程,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更展示出中国作为东亚地区重要国家的特定历史发展阶段及这一过程中所代表的工业文明成就,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这一国家及文明转型特殊时代,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中国人社会文化、精神特质、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生存智慧在新生的工业文明形态中的某种表现。本篇论文共分为十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路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内容,对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做了界定,并梳理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研究发展脉络。第二章主要对西方工业革命的原点——英国工业建筑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英国的工业建筑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文化及审美变革。中国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主要受此影响,拉开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的变革序幕。第三章至第七章,主要反映了笔者的田野调查成果,展现了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中的一大批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现状,系统梳理了 1840——1949年间,中国受西方工业革命影响下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和演变,分析了不同城市的工业建筑遗产所反映出的工业建筑文化。第八章主要使用文化遗产学的方法理论,对长三角地区的近代工业遗产的建筑元素进行结构,分析了其时、空演变整个过程。本文在第九章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发展存在“移植”与“重塑”两大系统,这两大系统的工业建筑在长三角区域内的互相碰撞、融合、不断创新,发展出适应中国实际情况的近代工业建筑类型,通过对这两大系统出现和演变过程的原因解析,分析了隐藏其中的近代变革期的社会文化。同时,本文还主张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应是其核心价值。文化遗产学的研究意义在于它不仅关注过去的文化,更立足于当代、为社会未来发展服务,所以论文在第十章尝试以“文化遗产学”的视角,对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模式进行多角度的探索。通过前文对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价值的研究,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在保护与利用上,应与体现工业遗产核心价值的物质元素一起,如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生产系统、档案资料和企业文化等,共同得到原真性的保护与利用。

卜志明,王寿庚[6](2014)在《上海外商投资发展情况及对策建议(下)》文中研究表明(接上期)三、2013年上海利用外资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分析近年来,上海招商引资将面临一系列国际国内新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全球层面来说,世界经济增长趋缓,全球流动性泛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新布局,跨国公司全球资源和供应链整合加快,全球引资环境日趋复杂。从区域层面来说,周边经济体系引资规模上升,周边竞争日趋激烈。从国内层面来说,国家实施宏观经济调控,中国面临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内在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上海的引资战略必须做出全方位调整,实施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全面战略。(一)全球经济增长趋缓,引资环境日趋复杂。1、据最近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

苗晓丽[7](2012)在《天津滨海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发达国家为了提高跨国公司乃至国家的综合竞争力而不断地通过跨国公司这个媒介进行产业转移与调整。同时由于承接发达国家对外转移的产业是加快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捷通道,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也积极制定相应的吸引外资政策,并提供配套设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优先选择文化、地理、资源和经济发展优势比较突出的地区。天津滨海新区作为中国沿海经济特区受国际产业转移影响较大,并且具有比较突出的承接优势,由此,研究天津滨海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问题对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选择将韩国从建国到现在的产业发展历程与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发展历程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天津滨海新区处于韩国发展所经历四个阶段的第三阶段初期;并且通过比较分析天津滨海新区与韩国、上海浦东新区在承接国际产业方面的历史发展及现状的差异,找出天津滨海新区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天津滨海新区自身条件与上述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首先,本文综述研究所需的基础理论以及天津滨海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相关文献,为本文后续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其中,基础理论综述包括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和产业转移理综述。然后分析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现状,具体思路是先从发展历程角度研究中国经历的三次大规模国际产业转移,再从利用外资角度研究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基本情况,最后研究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基本特征。其次,本文对天津滨海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进行比较分析。先分析天津滨海新区产业现状,接着将天津滨海新区与韩国、中国上海浦东新区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分析影响其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最后根据比较分析结果,得出天津滨海新区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最后,根据上文的比较分析结果进行趋势分析和对策研究。先着眼大局分析天津滨海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未来发展趋势,再结合上文比较分析结果及天津滨海新区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细化并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引导外资投向重点发展产业、加大承接现代服务业的力度、加强资源节约与管理、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技术创新等几项对策建议。

赵新正[8](2011)在《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 ——以上海—长三角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全球化对当前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地理学基本研究对象的城市-区域显然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个国家中心城市的国际联系越来越密切,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作为经济全球化的输入国,我国的城市-区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尤其明显,区域层面突出表现为传统的城市体系结构向网络体系结构的转变,在城市层面则突出表现为新的经济空间的兴起和城市空间的重构,应对经济全球化是当前我国城市-区域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第一个层面的趋势,国际学术界已经形成了关于“世界城市”研究的理论体系,而针对第二个层面的趋势,相关研究则非常零散,尤其是对经济全球化在我国城市一区域的影响关注不足,这导致我国城市-区域研究领域没有与时俱进,缺乏理论创新,并且我国城市-区域发展实践中缺乏长期、稳定、积极的指导性政策,从而影响城市一区域总体竞争力的提升。显然,研究经济全球化在我国城市-区域空间的影响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确立了研究经济全球化在我国城市-区域层面的空间效应的目标,并尝试回答如下几个问题:(1)经济全球化在城市-区域层面有什么样的空间效应/影响?(2)经济全球化对城市-区域空间发挥作用的影响因素或机制有哪些?(3)上述研究对于世界城市理论的发展是否有所贡献?在确立了研究目标后,共分七章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了具体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首先,指出我国城市-区域繁荣发展的实践背景为城市-区域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对经济全球化、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及世界城市相关概念进行了说明,重点是:(1)统一了世界城市及相关概念在本研究中的表述;(2)针对本研究以外资企业为主的特点,提出了“城市外资经济空间”和“全球化城市网络”的概念;最后,对本研究的思路、数据和方法进行了介绍。总的来说,本章框架性的工作为后面各章的研究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章为理论梳理部分。本章对理论的梳理分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为经济全球化理论的梳理,通过新国际劳动分工、全球生产网络和新区域主义理论的梳理,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生产组织变化及其空间效应有了基本的把握。(2)第二部分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梳理:通过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指出其对城市经济空间尤其是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经济空间研究的不足为本文进行外资经济空间的研究提供了理论空间;通过对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梳理,指出其对城市经济网络研究的不足也为本文进行“区域内城市经济网络”提供了理论空间;而对区位和外资区位理论的梳理为本文研究经济全球化力量在城市内部和区域城市网络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3)第三部是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区域空间研究的热点理论——世界城市理论研究的回顾,指出经典世界城市研究因为缺乏对城市-区域研究的关注而在路径研究方面存在重要缺陷,世界城市理论中的区域化和路径化新方向实际上就是世界城市理论关注城市-区域内部研究的开始,但是其实证研究(尤其是在中国)仍然非常滞后,这也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空间。第三章为上海外资经济空间和集聚研究。本章第一部分主要研究外资企业引导下的外资经济空间的变动情况,基于2008年及以前上海全部外资企业数据,借鉴城市职能分类中的平均值加标准差的方法对外资企业引导下的外资经济空间进行了分类和比较,结果显示:(1)随着上海对外开放步伐的逐步深入,外资经济空间从中心城区逐步扩展到了近郊和远郊,并在上海的产业政策和空间政策的引导下,逐步形成了以外高桥、张江、金桥及虹桥-漕河泾-莘庄为主,郊区嘉定、青浦、松江、南桥新城和出口加工区为辅,其他近近郊区为主要支撑的“三层次多中心连片发展格局”;(2)从分行业的外资经济空间来看:内外环之间是上海主要的外资制造业空间,而内环之间主要是上海的外资服务空间,而浦东的外高桥和张江高科则是综合型外资经济空间。本章第二部分仍然基于上述外资企业数据,采用Moran指数对外资企业在邮区层面的空间集聚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外资在上海城市内部空间产生了集聚效应并存在时空转移特征:1990年及其之前的外资企业以中心城集聚为主,主要以卢湾、静安、虹口等区为主;90年代,外高桥保税区和金桥出口加工区的崛起推动浦东迅速崛起为集聚高地,而浦西的外资企业在空间上则向漕河泾和莘庄附近集聚;2000年以来,上海的外资企业基本形成了以浦东张江、金桥和陆家嘴为中心、浦西以漕河泾和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的三大外资企业空间集聚区;(2)在行业方面,制造业外资企业的空间集聚具有明显的郊区化特征,并形成了“浦东”、“沪西南”和“沪西北”三大集聚区;服务业外资企业则呈现出较强的中心城及近郊集聚特点,并初步形成了沿延安西路高架和张江-外高桥的准T字形集聚格局;高技术制造业在近郊区形成了金桥和漕河泾两个集聚中心,而在远郊则形成了从莘庄到松江新城的“沪西南”高技术外资集聚带;生产性服务业基本形成了外高桥、金桥一张江一陆家嘴和浦西延安路高架沿线区域三大生产性服务业外资集聚带。第四章为外资企业在上海城市内部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本章在研究中依据区位理论选取了包含传统区位变量、制度变量和集聚变量三类的17个指标,并针对邮区内外资企业数量为离散型数据且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特点,选用Poisson和负二项回归模型对外资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外资的区位选择过程既包含了传统区位因素的影响,也包含了制度和集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制度变量一直是影响外资区位选择的显着因素,这充分反映了全球化力量对城市经济空间的影响是市场和政府共同作用的结果;(2)具体来看,不同的制度因素对外资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具有差异:国家级园区是作用最强,其次是新城,而市级园区的影响作用最小;(3)随着时间的发展,外资企业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也在发生变化:在早期阶段,全球化力量主要在制度因素的引导下在上海城市内部进行区位选择;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外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多,尤其是以集聚为代表的经济因素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表明全球一地方化过程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市场机制越来越成为上海外资经济空间演变的主要动力机制。第五章是对长三角全球化城市网络体系的研究。本章以跨国公司500强及其分支结构数据为基础,利用网络分析方法,借助UCINET软件,对基于跨国公司500强及分支机构的长三角全球化城市网络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上海是拥有跨国公司500强及分支机构的全国首位城市,且其分布符合位序规模法则;(2)经济全球化极大的改变着长三角城市网络体系的结构,传统的二级中心城市南京和杭州分别被苏州和宁波所替代,且无锡、南通、常州等城市正在迅速崛起;(3)上海、苏州和宁波之间形成的三角网络已经成为长三角全球化城市网络的核心网络,而上海,苏州,宁波,无锡,常州,南通,杭州和南京等8个城市组成的网络是长三角全球化城市网络的次级核心网络;其他城市组成的网络则为长三角全球化城市网络的边缘地带。(4)市场和制度在推动城市参与全球化方面共同发挥作用,经济基础、到上海的距离、来自国家的政策优惠、开放沿海城市和行政级别等因素对长三角全球化城市网络的形成均有显着影响。第六章是对全球化背景下政府推动城市一区域发展中作用的深入研究和评价。首先,通过梳理和总结政府在上海的城市战略提升、城市经济发展及区域一体化建设中的政策和实践,证实了存在一个从战略规划到实践引导、从城市发展到区域治理,政府多层次、全方位参与的”国家项目”在推动城市-区域发展的实践,并从其作用效果(尤其是在四个中心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证明了国家项目在推动城市一区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随后,论文对“国家项目”的作用进行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思考,并从外资企业根植性和长三角区域治理模式的深入分析表明:政府作用推动下的“国家项目”在引导全球-地方化方面具有有限作用,尤其是在全球-地方化过程越来越依靠市场机制的背景下,政府作用在许多方面显得无能为力或作用有限。最后,基于上述客观分析,对中央政府和长三角区域地方政府未来推进城市一区域融合发展和提高城市-区域竞争力方面提出了积极的建议。第七章为研究总结和展望。首先,在总结上述各章研究的基础上,回答了研究初期提出的三个问题:(1)经济全球化显然对城市-区域空间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导致了上海外资经济空间的演变并显现出空间集聚效应,另一方面导致了长三角城市网络体系的变动;(2)经济全球化力量对城市-区域空间发生影响的过程受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在对城市经济空间的影响方面,市场机制越来越重要;(3)显然,上海-长三角城市区域迈向世界城市的过程既非“全球主义者”强调的全球化主导的过程,也非“区域主义者”所强调的完全内生的过程,而是“全球-地方”融合的折衷过程,从而回答了世界城市研究中的“路径之争”,丰富和发展了世界城市理论体系。

曾刚,赵建吉[9](2009)在《上海浦东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先后出现了苏南、广东、温州、浦东等发展模式。文章对浦东模式产业的背景、发展历程、核心内容、主要特征等进行了分析。认为要准确把握历史机遇,大量吸引高端外资、走开发公司主导下的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之路、善于吸收发达国家政府先进管理经验的海派文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是浦东模式的核心内容,而加快在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攀升、加快产学研结合的步伐、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则是下一阶段进一步丰富、完善浦东模式应该注意的问题。

高耀松,刘迪玲[10](2008)在《“长三角”对外开放30周年的发展历程与展望》文中提出"长三角"(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是长江流域经济带的核心区,中国经济的增长极之一。"长三角"的迅猛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客观地评价了"长三角"对外开放30年的发展历程,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为"长三角"乃至全国进一步以改革促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二、Pudong Absorbing Foreign Fund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udong Absorbing Foreign Funds(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资政策的演进及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概述
        (一) 国内研究成果
        (二) 国外研究成果
        (三) 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资政策的内涵与渊源
    一、外资政策的内涵
        (一) 外资政策的含义
        (二) 外资政策的类型
        (三) 外资政策的目标与手段
    二、我国外资政策的理论来源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观
        (二) 列宁关于外资的论述与苏联的实践经验
        (三) 毛泽东利用外资的设想与实践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资政策的演化进程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外资政策的转变阶段(1978-1991)
        (一) 初步制定相关外资法规
        (二) 对经济特区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实行特殊灵活的政策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后外资政策的转变阶段(1992-2000)
        (一)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二) 政策实施领域拓宽
    三、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政策的转变阶段(2001-2012)
        (一) 修订完善相关外资政策并继续颁布新的法规
        (二) 推进产业升级进程,政策指向对吸收外资提出更高要求
    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外资政策的转变阶段(2013-至今)
        (一)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下相关政策措施的完善
        (二) 全国范围内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完善外资区域政策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资政策演进的基本特征和经验
    一、我国外资政策演进的基本特征
        (一) 从排斥外资到主动利用外资
        (二) 引导外商投资范围从沿海地区转向内地
        (三) 引导招商引资转向招商导资
    二、我国外资政策演进的基本经验
        (一) 外资政策调整要引导外资服务于国内经济大局
        (二) 净化外资政策话语环境,有效治理错误认知
        (三) 推动外资政策与时俱进
第四章 新时代进一步完善我国外资政策的思考
    一、以优化外资营商环境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我国外资政策
        (一) 完善外资政策,塑造内外资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
        (二) 完善外商投资法律体系,落实内外资一视同仁
    二、更好促进外资政策与新发展理念的结合
        (一) 引导“共享”发展理念融入外资政策
        (二) 引导“协调”发展理念融入外资政策
        (三) 引导“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外资政策
    三、以优化外资结构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外资政策
        (一) 外资政策应更好成为鼓励外资企业参股转型的保障
        (二) 实施适度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日资银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原因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五、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六、相关概念
第一章 日资银行进入上海的历史背景
    一、世界金融自由化趋势
    二、上海施行浦东开放政策
    三、日资与日资企业进入上海
    四、利用外资的需要
第二章 改革开放初期日资银行在上海的发展(1979-1989)
    一、改革开放初期日资银行在上海的起步
    二、日资银行在上海的业务初探
    三、日资银行代表处在上海的布局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浦东开放后日资银行在上海的发展(1990-2000)
    一、浦东开放后日资银行在上海的稳健发展
    二、浦东开放后日资银行在上海的经营
    三、浦东开放后日资银行在上海的布局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入世后日资银行在上海的发展(2001-2020)
    一、入世后日资银行在沪的繁荣发展
    二、入世后日资银行在上海的经营
    三、入世后日资银行在上海的布局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日资银行发展对上海的影响
    一、提供的金融服务不断增多
    二、助力上海人力资源的发展
    三、提供上海建设资金
    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五、给上海金融带来不稳定因素
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3)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分析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溢出
        2.1.1 外商直接投资理论
        2.1.2 外商直接投资的动机
        2.1.3 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
    2.2 全球价值链理论
        2.2.1 全球价值链的概念
        2.2.2 全球价值链的动力机制
        2.2.3 全球价值链的升级
    2.3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定义、地位测度及升级机制
        2.3.1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定义
        2.3.2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测度
        2.3.3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升级机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
    3.1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3.1.1 试点试验阶段:1978-1992年
        3.1.2 全面发展阶段:1992-2000年
        3.1.3 调整重构阶段:2000-2008年
        3.1.4 创新突围阶段:2008 年至今
    3.2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与机遇
        3.2.1 制造业产业产品分类
        3.2.2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3.2.3 中国制造业与外商直接投资
    3.3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
        3.3.1 中国参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及现状
        3.3.2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FDI技术溢出的效应分析
    4.1 不同投资目的FDI技术溢出效应传导机制异质性分析
        4.1.1 市场寻求型FDI技术溢出效应传导机制
        4.1.2 效率寻求型FDI技术溢出效应传导机制
        4.1.3 资源寻求型FDI技术溢出效应传导机制
        4.1.4 创造资产寻求型FDI技术溢出效应传导机制
    4.2 基于不同投资目的FDI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4.2.1 模型设定
        4.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4.2.3 面板数据模型
        4.2.4 模型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FDI技术溢出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
    5.1 FDI技术溢出推动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研究假设
        5.1.1 FDI与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
        5.1.2 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与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
        5.1.3 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
    5.2 FDI技术溢出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分析
        5.2.1 模型设定
        5.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5.2.3 模型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FDI推动制造业升级的福利分析
    6.1 模型设定
    6.2 理论基础
        6.2.1 变量选取
        6.2.2 国际贸易与FDI模型
        6.2.3 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引力系统
    6.3 实证分析
        6.3.1 变量和数据
        6.3.2 结果和解释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制造业产品分类表
附录B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制造业产业技术密集度划分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基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对象界定
        1.2.1 产业转移界定与分类
        1.2.2 产业转移的宏观作用:产业结构优化
        1.2.3 产业转移的微观表现:企业跨区域投资行为
    1.3 研究思路及总体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总体框架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和主要数据说明
        1.4.2 本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理论分析框架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区位论
        2.2.2 梯度推移理论
        2.2.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2.4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3 相关研究综述
        2.3.1 国外产业转移综述
        2.3.2 国内产业转移综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业转移的作用机理与分析模型
    3.1 产业转移的形成及作用机理
        3.1.1 效应分析
        3.1.2 形成要件
        3.1.3 驱动机制
        3.1.4 核心要素
        3.1.5 演进路线
    3.2 产业转移区域视角:中心城市
        3.2.1 中心城市区域定位
        3.2.2 中心城市区域效应:城市群的形成
        3.2.3 中心城市区域效应:产业结构演进
        3.2.4 中心城市经验借鉴:国际大都市的产业转移
    3.3 产业转移企业视角:基于不同所有制
        3.3.1 企业转移的一般行为分析
        3.3.2 基于所有制视角的企业动因研究
        3.3.3 基于所有制视角的动因分析框架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背景及特点研究
    4.1 上海产业发展演化历程研究
        4.1.1 城市功能演化历程
        4.1.2 产业结构演化历程
        4.1.3 产业布局演化特征
    4.2 上海产业转移的外部影响:政策导向
        4.2.1 国家层面的政策背景
        4.2.2 上海市级的政策导向
    4.3 上海产业转移的宏观态势
        4.3.1 总体规模
        4.3.2 空间特征
        4.3.3 目标形式
        4.3.4 发展趋势
    4.4 上海产业转移区域载体演化研究:园区层面
        4.4.1 国内园区合作共建的发展历程
        4.4.2 合作共建园区行为模式的演化
        4.4.3 上海与异地合作园区的主要形式
        4.4.4 上海园区异地合作案例:漕河泾开发区
    4.5 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产业层面
        4.5.1 时间维度
        4.5.2 空间维度
    4.6 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企业层面
        4.6.1 时间维度
        4.6.2 空间维度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研究:外资企业视角
    5.1 上海利用外资的进程及基本特征
        5.1.1 起步探索阶段:以直接投资为主
        5.1.2 快速发展阶段:外资来源渠道多元化
        5.1.3 稳步提高阶段:总部经济初显成效
        5.1.4 新常态化阶段:调整结构保持增长
    5.2 外资对上海国民经济的作用与贡献
        5.2.1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5.2.2 有效弥补资金缺口
        5.2.3 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5.2.4 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5.3 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研究:外资企业
        5.3.1 时间维度的总体态势:稳步向外转移
        5.3.2 空间维度的总体态势:趋向东部的圈层式扩散模式
        5.3.3 产业维度的总体态势:向外转移产业以制造业为主
        5.3.4 转移企业的主要区域:浦东新区和中心城区
    5.4 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态势研究:外资企业
        5.4.1 以长三角地区为集聚地的区位选择态势
        5.4.2 以东部省份为集聚地的重点行业区位选择态势
        5.4.3 以东部地区重点城市为核心区域的区位选择态势
        5.4.4 以梯度递减为特征的制造类企业区位选择态势
    5.5 重点案例研究:巴斯夫集团
        5.5.1 案例选择原因
        5.5.2 案例简介
        5.5.3 区位选择
        5.5.4 动因研究
    5.6 产业转移主要动因研究:外资企业
        5.6.1 规模扩张型产业转移
        5.6.2 成本节约型产业转移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研究:国资国企视角
    6.1 上海国资国企的改革发展历程
        6.1.1 探索启动阶段
        6.1.2 先行先试阶段
        6.1.3 不断突破阶段
        6.1.4 提高再探索阶段
    6.2 国有企业在上海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6.2.1 生产总值占据主导地位
        6.2.2 经济效益显着提升
        6.2.3 经济社会效益联动发展
        6.2.4 引领服务产业结构调整
    6.3 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研究:国资国企
        6.3.1 产业转移总体趋势和特征:境内
        6.3.2 产业转移总体趋势和特征:境外
    6.4 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态势研究:国资国企
        6.4.1 总体区位选择态势
        6.4.2 重点行业的区位选择态势
    6.5 重点案例研究:上汽集团
        6.5.1 案例选择原因
        6.5.2 案例简介
        6.5.3 区位选择和布局
        6.5.4 动因模式
    6.6 产业转移主要动因研究:国资国企
        6.6.1 规模扩张型产业转移
        6.6.2 成本节约型产业转移
        6.6.3 功能整合型产业转移
        6.6.4 政治驱动型产业转移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研究:民营企业视角
    7.1 上海民营经济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7.1.1 萌芽阶段
        7.1.2 快速发展阶段
        7.1.3 提速腾飞阶段
        7.1.4 新常态化发展阶段
    7.2 上海民营经济的作用和地位
        7.2.1 经济健康发展的坚实保障
        7.2.2 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7.2.3 科创建设的有力支撑
        7.2.4 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力量
        7.2.5 保障就业的关键渠道
    7.3 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研究:民营企业
        7.3.1 民营企业产业转移主要特征
        7.3.2 民营企业产业转移主要问题
    7.4 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态势研究:民营企业
        7.4.1 以三大经济圈为集聚地的总体区位选择态势
        7.4.2 以主要经济区为集聚地的重点行业区位选择态势
        7.4.3 以长三角重点城市为核心区域的区位选择态势
        7.4.4 以梯度递减为特征的制造类企业区位选择态势
    7.5 重点案例研究:复星集团
        7.5.1 案例简介
        7.5.2 区位选择
        7.5.3 动因模式
    7.6 基于近400份问卷的产业转移实证研究:民营企业
        7.6.1 问卷设计及发放
        7.6.2 问卷描述性统计
        7.6.3 民营企业三阶段产业转移动因分析:Logit模型的建立
        7.6.4 民营企业转移模式的交叉分析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比较研究及政策建议
    8.1 基于企业视角和重点区域的比较研究
        8.1.1 企业视角下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的比较研究
        8.1.2 基于区位熵的上海与江苏制造业比较研究
    8.2 强化区域政策构建与机制安排:区域层面的政策建议
        8.2.1 落实国家政策发挥上海龙头引领作用
        8.2.2 加强促进产业转移的全国性法律法规建设
        8.2.3 加强上海向重点区域产业转移规划的引导作用
        8.2.4 把握国家战略推动上海与长三角地区开放市场体系建设
        8.2.5 以政府间协议为基础构建多层次行政协调机制
        8.2.6 加强上海与重点区域间的错位发展和分工协作
    8.3 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引领与指导:产业层面的政策建议
        8.3.1 加强体制改革为上海产业转移夯实基础
        8.3.2 以价值链整合为方向明确上海产业转移定位
        8.3.3 不断探索园区共建的产业利益共享机制
        8.3.4 学习国外经验进一步为上海产业转移服务
    8.4 企业行为与发展的保障引导:企业层面的政策建议
        8.4.1 以明确重点为抓手提供服务保障和支持
        8.4.2 以企业联盟为纽带鼓励企业创新合作模式
        8.4.3 以对接平台为基础建立企业跨区域合作体系
        8.4.4 以园区合作共建为方向推动企业集聚发展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基本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略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路径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界定
    第三节 本文研究对象的时间、空间范围等相关概念说明
        一、时间界限
        二、“长三角”的含义及其代表性的工业遗产地
        三、近代工业建筑个案描述选择标准
        四、文化遗产学概念
        五、工业建筑与工业建筑遗产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综述
        一、国外工业遗产保护理论与政策
        二、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历程
        三、中国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综述
        四、长三角地区工业建筑(遗产)专题研究综述
    第六节 创新点及存在问题
        一、创新点
        二、存在问题
第二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的发展背景
    第一节 英国工业革命及其工业建筑的出现与发展
        一、工业革命开始前英国手工工场建筑(18世纪中期之前)
        二、工业革命初期技术改革对工业建筑的影响(约1750—1800年)
        三、动力改革对工业建筑的影响(约1800—1835年)
        四、重工业发展与多种建筑派别流行对工业建筑的双重影响(约1835—1855年)
    第二节 英国工业革命及工业建筑带来的文化变革
    第三节 中国1840年之前工业建筑概况——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一、明清时期长三角地区的手工业发展背景
        二、长三角地区古代工业建筑概况
        三、受西方工业建筑文化影响下的中国早期近代工业建筑
第三章 最具开创性的长三角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上海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第一节 外商主导的萌芽时期工业建筑文化(19世纪40年代——90年代)
        一、文化背景
        二、西方工业建筑的引入
    第二节 民族资本快速发展时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894 年—1918 年)
        一、文化背景
        二、仿西式的工业建筑
    第三节 华资、外资碰撞高峰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919 年—1936 年)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四节 战时缓慢发展期的建筑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五节 上海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综述
第四章 城镇型工业建遗产—南通磨闸历史工业城镇遗产文化研究
    第一节 以大生纱厂为中心的工业城镇构成
        一、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的诞生
        二、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的空间布局
    第二节 大生纱厂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大生纱厂工业建筑
    第三节 其他衍生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唐闸历史工业城镇其他工业建筑
    第四节 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建筑文化综述
第五章 受政治因素主导的南京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第一节 南京近代工业萌芽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864——1911 年)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二节 政府主导城市建设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912——1949 年)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三节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综述
第六章 民族资本为主导的无锡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第一节 无锡近代工业起步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895 年—1913)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二节 经济繁荣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914 年—1936 年)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三节 抗日坚挺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四节 无锡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综述
第七章 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第一节 杭州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主要工业建筑
    第二节 宁波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主要工业建筑
    第三节 镇江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主要工业建筑
    第四节 常州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主要工业建筑
    第五节 嘉兴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主要工业建筑
    第六节 苏州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主要工业建筑
    第七节 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工业建筑的文化特点综述
第八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时空演变研究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建筑形态及要素分析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的造型特征及其演变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技术与结构的演变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避产时间演变分析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萌芽期(1840—1860)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发展期(1860—1895)
        三、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成熟期(1895 — 20世纪10年代)
        四、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蜕变期(20世纪10年代—20世纪40年代)
        五、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停滞和复兴期(1937-1949)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空间演变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化的发展线路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元素的空间传播
第九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研究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移植”的过程及内在动力分析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重塑”的过程及内在动力分析
        三、长三角地区工业建筑文化特征演变的内在动力分析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
        一、西式建筑中的东方精神——选择的智慧
        二、近代工业建筑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先锋之作
        三、因水而延续的文脉
        四、近代工业建筑空间营造中的文化意蕴
    第三节 与中国近代其他区域工业建筑遗产的比较
        一、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发展概况
        二、中国近代其他区域工业建筑文化
        三、长三角地区与华南、华北、西南地区工业建筑文化比较
第十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探讨
    第一节 基于文化价值研究的近代工业建筑造产保护原则与模式
        一、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现有保护模式与利弊分析
        二、基于文化价值的保护原则探讨
    第二节 基于文化价值研究的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可持续发展利用原则与模式
        一、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现有利用模式与利弊分析
        二、基于文化价值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申遗策略
        一、以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的遗产价值标准为例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申遗策略小结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1 长三角地区十六个(市级)城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名录

(6)上海外商投资发展情况及对策建议(下)(论文提纲范文)

三、2013年上海利用外资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分析
    (一) 全球经济增长趋缓, 引资环境日趋复杂。
        1、据最近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称, 2012年, 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降18%, 约为1.3 万亿美元, 复苏势头受挫, 投资额再次回到与2009年低谷相当的水平。
        2、全球直接投资流向多元化。
        3、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重新布局。
        4、跨国公司全球资源和供应链整合加快。
    (二) 周边经济体对中国造成引资压力日趋加大。
    (三) 上海招商引资形势挑战与机遇并重。
        1、融资难度不断增加对跨国公司投资决策和存量外资运营产生影响。
        2、与长三角周边城市相比, 近年来上海的投资环境竞争力开始下降。
        3、服务贸易对上海服务业吸收外资的支撑作用较小。
    (四) 进一步提升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能级的展望。
四、2013年上海利用外资的预期目标、主要任务及对策建议
    (一) 全市利用外资工作总体要求
    (二)
    (三) 2013年利用外资主要任务突出六个重点
        1、上海综合保税区建设成为中国内地首个自由贸易园区为重点, 着力浦东先试先行, 领先一步。
        2、以浦东争做行政效率最高、行政收益最低、行政服务最优的示范区为重点, 着力深化政府行政制度改革。
        3、以高举浦东改革开放大旗, 强调“突破和创新”为重点, 着力当好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科学发展的先行者, 再创新辉煌。
        4、以深入推进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为重点, 着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5、以优化政府管理和服务为重点, 着力营造更具竞争力的商务发展环境。
        6、
    (四) 全市利用外资狠抓五个要点

(7)天津滨海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3 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文献研究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综述
        2.1.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综述
        2.1.2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2.2 天津滨海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章 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现状
    3.1 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历史进程
    3.2 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基本情况
    3.3 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基本特征
第四章 天津滨海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比较分析
    4.1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现状分析
        4.1.1 天津滨海新区简介
        4.1.2 产业结构与产业分布特征
        4.1.3 产业发展历史回顾
    4.2 天津滨海新区与韩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比较分析
        4.2.1 经济特征比较分析
        4.2.2 政府政策支持比较分析
        4.2.3 承接产业类型比较分析
        4.2.4 承接产业转移动因比较分析
        4.2.5 自主创新与科技水平比较分析
    4.3 天津滨海新区与上海浦东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比较分析
        4.3.1 国家战略定位比较分析
        4.3.2 利用外资情况比较分析
        4.3.3 承接产业类型比较分析
第五章 天津滨海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5.1 天津滨海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5.1.1 宏观影响因素分析
        5.1.2 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5.2 天津滨海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分析
        5.2.1 产业政策缺乏针对性
        5.2.2 外商投资产业结构不均衡
        5.2.3 承接的服务业层次偏低
        5.2.4 资源和环境承载压力大
        5.2.5 产业转移配套能力低
        5.2.6 缺乏技术创新
第六章 天津滨海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与对策建议
    6.1 天津滨海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
        6.1.1 现代装备制造业成为利用外资的主力
        6.1.2 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承接热点
        6.1.3 承接产业逐步向产业链高端部分延伸
        6.1.4 引进项目外包成为重要的新型承接方式
    6.2 天津滨海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6.2.1 细化并完善产业政策体系
        6.2.2 引导外资投向重点发展产业
        6.2.3 加大承接现代服务业的力度
        6.2.4 加强资源节约与管理
        6.2.5 完善产业配套设施
        6.2.6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 ——以上海—长三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起缘
    1.2 相关概念回顾与界定
        1.2.1 经济全球化
        1.2.2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
        1.2.3 世界城市相关概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数据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思路
        1.3.5 篇章结构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经济全球化与生产空间组织理论
        2.1.1 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
        2.1.2 全球生产网络理论
        2.1.3 新区域主义理论
    2.2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2.2.1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回顾
        2.2.2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热点
        2.2.3 城市-区域空间形成机制研究:区位理论的发展
    2.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与评价
        2.3.1 西方经典世界城市研究回顾
        2.3.2 国内世界城市研究进展回顾
        2.3.3 世界城市研究新热点和方向
        2.3.4 评价与展望
    2.4 小结
第3章 经济全球化推动下上海外资经济空间的演变与集聚
    3.1 经济全球化推动下上海向世界城市的迈进
        3.1.1 30年来上海的经济结构调整与城市发展
        3.1.2 经济结构转型与上海向世界城市的迈进
        3.1.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上海外商投资的兴起
    3.3 经济全球化推动下上海城市经济空间演变
        3.3.1 研究数据和研究基本思路
        3.3.2 外资企业的距离分布特征
        3.3.3 外资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
        3.3.4 外资企业引导下的城市经济空间重构
    3.4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上海外资经济空间的集聚
        3.4.1 问题提出及研究思路
        3.4.2 研究说明与指标选取
        3.4.3 外资企业的空间集聚
    3.5 小结
第4章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上海外资经济空间形成机制研究
    4.1 模型构建、指标选取及假设
        4.1.1 模型构建
        4.1.2 指标选取
    4.2 数据处理
    4.3 结果解释
        4.3.1 上海外资经济空间的行业演变机制
        4.3.2 上海外资经济空间的时空演变机制
    4.4 小结
第5章 经济全球化推动下长三角区域全球化城市网络体系研究
    5.1 跨国公司500强及分支机构的分布与网络
        5.1.1 跨国公司500强及分支机构在中国城市的分布
        5.1.2 基于跨国公司500强的长三角城市间网络联系
    5.2 长三角全球化城市网络体系中心性研究
        5.2.1 中心性相关概念的界定
        5.2.2 长三角网络中心性研究
    5.3 长三角全球化城市网络体系凝聚子群研究
        5.3.1 凝聚子群相关概念
        5.3.2 长三角凝聚子群实证
    5.4 长三角全球化城市网络体系的影响机制研究
        5.4.1 影响因素分析
        5.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上海-长三角迈向世界城市-区域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6.1 缘起:上海的重新崛起与政府作用
        6.1.1 "金三角"机制推动下上海战略定位的提升
        6.1.2 政策引导下的城市发展
    6.2 扩展: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的融合与政府作用
        6.2.1 中央政府主导下地方政府参与阶段
        6.2.2 地方政府积极互动与中央政府参与阶段
    6.3 思考:上海-长三角的再全球化,一个国家项目?
    6.4 评价:政府主导下全球-地方化与区域治理的考察
        6.4.1 基于外资根植性的政府作用考察
        6.4.2 基于区域治理的政府作用考察
    6.5 小结与建议:"国家项目"路在何方?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及政策意义
    7.2 主要创新与学术贡献
    7.3 研究局限与深化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博期间发表的成果及参与的项目
附录:派系分析结果

(9)上海浦东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浦东模式产生的背景与目标
2 浦东模式的形成过程
    2.1 基础开发阶段 (1991—1995年)
    2.2 基础开发与功能开发并举阶段 (1996—1999年)
    2.3 功能强化与产业升级阶段 (2000年起)
3 浦东模式的核心内容
    3.1 大量吸引高端外资
    3.2 走开发公司主导下的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之路
    3.3 善于吸收发达国家政府先进管理经验的海派文化
    3.4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
4 浦东模式特色与优化策略
    4.1 浦东模式特色
    4.2 优化浦东模式的建议
        4.2.1 加快在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攀升。
        4.2.2 加快产学研结合的步伐。
        4.2.3 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10)“长三角”对外开放30周年的发展历程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长三角对外开放发展历程
    (一) 长三角对外开放跨越三大步
        1.利用外资促进制造业起步和发展 (1979—1992年)
        2.全面利用外资促进产业成长和调整 (1992—入世前)
        3.内外资共同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001年入世后至今)
    (二) 长三角对外开放成果累累
        1.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 并带动了地区经济的突飞猛进
        2.江浙沪各自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
        (1) 浦东开发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对外开放了注入新活力
        (2) 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引擎和亮点
        (3) 苏南模式是城乡统筹发展、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的典型
        3.产业结构逐渐升级, 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4.区域经济合作循序渐进
二、长三角对外开放前景展望
    (一) 长三角当前面临四大挑战
        1.现有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
        2.服务业比重偏低
        3.片面引资不利于本土产业发展
        4.产业同构情况依然突出
    (二) 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对外开放的对策思路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创新发展模式
        2.充分利用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的契机, 争取对外开放新突破
        3.提高引进外资质量, 增强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
        4.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确保经济可持续增长
        5.体制、技术双管齐下,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6.树立长三角整体观念,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7.发挥上海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的作用, 培育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四、Pudong Absorbing Foreign Funds(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资政策的演进及启示研究[D]. 施庆. 扬州大学, 2021(09)
  • [2]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日资银行发展研究[D]. 张龙飞.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D]. 王园园.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4]基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D]. 杨昊.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5]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D]. 于晓磊. 南京大学, 2015(01)
  • [6]上海外商投资发展情况及对策建议(下)[J]. 卜志明,王寿庚. 中国工程咨询, 2014(02)
  • [7]天津滨海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 苗晓丽. 天津理工大学, 2012(10)
  • [8]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 ——以上海—长三角为例[D]. 赵新正.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1)
  • [9]上海浦东模式研究[J]. 曾刚,赵建吉. 经济地理, 2009(03)
  • [10]“长三角”对外开放30周年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 高耀松,刘迪玲. 国际贸易, 2008(11)

标签:;  ;  ;  ;  ;  

浦东吸收外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