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鱼类生产力研究的方法与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建安,于雪晴,彭彤,杜金洲[1](2021)在《近海海水养殖海域海底地下水排放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海底地下水排放作为河口海岸与近海的自然现象,是陆源物质重要的入海通道,在近海物质循环和生态环境效应中有时起着决定性作用。针对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近海海水养殖,综述了海底地下水排放影响近海养殖物种等相关研究,阐明了海底地下水排放对不同养殖生态系统的重要控制作用。首先,基于近25年文献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关于海底地下水排放与海水养殖之间关系的研究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阔的地域分布和研究远景。其次,总结相关研究案例发现,一方面海底地下水排放及其输送的营养物质能够提高初级生产力,进而促进近海藻类、鱼类和贝类等海水养殖物种的生长,对其产量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海底地下水排放输送的过量物质也会给海水养殖物种带来负面影响,导致它们减产甚至死亡。与此同时,养殖海水进入沿岸含水层也会反过来影响海底地下水排放及其携带入海物质的种类和通量。因此,相对于河流等输入,在海水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中如何高效利用相对"隐蔽"的海底地下水排放过程中携带的营养物质,提高海水养殖生物生产,减少负面效应,是值得关注的,也是将来海水养殖相关研究工作中值得关注的重点工作之一,其研究成果可为我国近海养殖合理管理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参考。
徐华,王斌,张聪,李凡,杨艳艳[2](2021)在《黄河口近岸海域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特征》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解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口及邻近海域鱼卵、仔稚鱼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作者分别于2011年和2018年黄河调水调沙期间(6月—7月),利用大型浮游生物网对该海域的鱼卵、仔稚鱼进行表层水平拖网调查。结果表明:2011年3个航次共采集鱼卵1 280粒,仔稚鱼5 973尾,隶属于7目11科13属;2018年3个航次共采集鱼卵4 104粒,仔稚鱼237尾,隶属于7目11科13属。优势种以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鳀(Engraulis japonicus)和赤鼻棱鳀(Thryssa kammalensis)等短生命周期、低营养层级的小型中上层鱼类为主。靠近黄河入海口处站位的鱼卵、仔稚鱼密度相对较高,鱼卵、仔稚鱼分布范围向黄河入海口门处集中。鱼卵、仔稚鱼的多样性指数在调水调沙过程中出现波动,过后又恢复至调水调沙前水平。环境因子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鱼卵数量与环境因子间无显着相关性(P>0.05),仔稚鱼数量与叶绿素a的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R=0.870, P<0.01)。两个年度调查结果对比发现,总体来说调查期间黄河口及邻近海域鱼卵、仔稚鱼种类数变化不大,在适温类型组成上均以暖温种为主; 2018年鱼卵、仔稚鱼采集数量均小于2011年,但是鱼卵、仔稚鱼的均匀度指数(J’)和多样性指数(H’)均大于2011年,除6月上旬航次外,其他两个航次丰富度指数(D)也均大于2011年。本研究补充了黄河口及邻近海域鱼类早期补充资源的基础数据,旨为黄河口邻近海域及渤海的渔业资源评估和养护提供依据。
吴嘉伟[3](2021)在《澜沧江小湾库区浮游植物生态学相关性分析及其生产力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何东飞[4](2021)在《引流济渭水源区三河口水库水生态系统模拟及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河口水库是陕西省一座重要的大型水库,是未来关中地区重要的水源地之一。本文使用美国环境保护署研发的水生态模型软件对三河口水库蓄水后的水生态系统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为今后的三河口水库水生态环境管理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首先总结了湖泊水库水生态模型研究进展,并介绍了 AQUATOX模型的结构与原理。基于三河口库区子午河水生生物历史调查数据,以及本课题组在三河口水库实地采样调查所取得的水质数据,通过敏感度分析进行参数率定,完成模型验证,构建了三河口库区子午河河段水生态系统模型,并以子午河模型的相关参数为基础,建立了三河口水库的水生态系统模型,对水库蓄水后的生态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的结论有以下几点:(1)综合考虑入湖负荷、光照、温度、风速、降雨等水文气象条件及库区生物背景情况建立水生态系统模型。基于相关实验和文献资料,通过敏感性分析法确定一套适用于三河口水库的水生态模型的参数。(2)统计了三河口库区的污染物流入状况,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分析,并对模型在三河口地区应用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显示水质及藻类生长模拟结果能够较好吻合子午河三河口河段实际水生态变化情况,藻类群落演替的模拟结果与子午河的实际情况相符。(3)利用模型对三河口水库蓄水后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盐、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以及鱼类生长状态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了水库蓄水后对当地生态环境及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4)基于水库建成后的水环境及水生态模拟结果,分析库区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改善和治理的措施及建议。为三河口水库长期生态治理及保护提供技术和决策支持。
高峰[5](2021)在《引汉济渭水源区水环境模拟及生态修复研究》文中提出三河口水利枢纽是引汉济渭工程水源区的重要中枢,在对关中供水系统中扮演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三河口库区为研究对象,对库区流域内进行水质评价以及现状调查,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剖析现存问题,并根据水质评价结果选取三河口库区进行水动力-水质模拟研究,最终以上述各研究结果为基础,针对流域不同河段的问题,提出河道生态修复建议及对策。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对实测数据以及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运用单因子评价法对三河口流域进行水质评价。单因子评价法得出氮的含量是导致三条支流水质水质级别下降的主要因素;水质指标实验结果为:三河口支流源头及上游河段水质较好,但随着水流的进程水体污染在逐渐增加,在经过自然状态被破坏的区域后,主河道水体水质状态受到影响,河流经过汇集进入库区后水深加大,透明度降低,总体水质保持在Ⅲ类水以上。(2)根据水质评价结果发现:水体整体状态较好,水质未有发生明显变化,选取三河口流域河段进行模拟研究。在水动力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水动力-水质模型,并利用实测值与模拟值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适用性。(3)运用MIKE21水动力模型分析了,在丰水年5%保证率、平水年50%保证率和枯水年95%保证率下,三河口研究区域整体的流场特性,主要呈现出在河道束窄区域和水位落差出现流速增大的现象。在枯水年95%保证率的水力计算条件下流速出现明显下降趋势,由于子午河主河道上游来水量减少,导致主体流速减小。(4)水质模块,通过本研究所构建的水动力-水质模型,不同工况下汇流水体污染物对河流水体扰动影响大小主要受控于汇流前河流的来水流量以及污染物泄漏量之间的浓度差异,结果分析了特征时间节点下污染物迁移的最高浓度值,对比不同空间断面污染峰值情况以及水质超标持续时间。结合实际,判定特定工况下库区受威胁程度,为下游大坝监测预警提供参考。(5)根据水质模拟及河道流场分析结果,针对三河口流域生态受损河段,提出河道生态修复建议及对策。欲构建完善的流域生态系统,在保证水质的前提下,根据生态治理要求建设河道修复点位。通过水生动植物的联合放养,恢复生物生存及活动空间,提升物种丰富度,进而促进水域与周围环境连通性,为流域水质改善和生态治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代血娇,张俊,陈作志[6](2021)在《珊瑚礁鱼类多样性及保护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珊瑚礁是生物多样性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近几十年来,全球珊瑚礁持续退化,引起广泛关注。珊瑚礁鱼类是珊瑚礁重要的生态类群,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生态价值。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干扰,珊瑚礁鱼类多样性、营养级、生产力等大幅下降。如何保护珊瑚礁鱼类资源,促进其生态和经济功能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总结了导致珊瑚礁鱼类多样性丧失的自然和人为压力,提出实现珊瑚礁鱼类科学养护和管理的途径:过度捕捞和破坏性捕捞是当前珊瑚礁鱼类面临的最大威胁,海洋酸化和全球变暖则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珊瑚礁鱼类的未来;降低和严格控制珊瑚礁鱼类资源的捕捞强度、加强珊瑚礁食草鱼类的保护、完善珊瑚礁动态监测、扩大珊瑚礁生态修复范围以及建立珊瑚礁保护区等是恢复珊瑚礁鱼类多样性的重要举措。
高涵[7](2021)在《黄河口及附近海域渔业生物多样性与生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河在山东省东营市入海,其邻近海域养分充足,是海洋生物的重要产卵场、育成场和索饵场,但在污染、捕捞等人为因素干扰下,黄河口地区普遍出现渔业资源衰退和海洋生物低质化、单一化的倾向,存在生境破碎化、碎片化的可能。为此,本文针对2019年4月下旬、8上旬和9月下旬黄河口及附近海域的渔业资源调查做分析。结果显示,该海域生态状况有所恢复,生物多样性水平较往年有所提高,但关键种的缺位、高营养级生物的不足和生境呈现破碎化的现象依旧突出,夏季资源呈现下降趋势,具体结果如下:1调查采集到渔获物79种,包括鱼类46种、甲壳类29种、头足类4种,隶属14目42科67属;栖息水层以底栖为主,适温类型以暖温性为主。4月优势种有4种,分别为口虾蛄、矛尾虾虎鱼、焦氏舌鳎和脊腹褐虾,IRI指数在1285.35~3523.49之间,8月优势种有6种,分别为矛尾虾虎鱼、口虾蛄、焦氏舌鳎、日本枪乌贼、鹰爪虾和日本蟳,IRI指数在1078.65~5899.22之间;9月优势种有4种,分别为矛尾虾虎鱼、鹰爪虾、焦氏舌鳎和日本蟳,IRI指数在1416.20~6111.73之间。其中,矛尾虾虎鱼和焦氏舌鳎为全年优势种,二者均为小型底栖暖温性鱼类,同历史数据相比,优势种明显向低质渔业资源转变。2.本文评估除渔业资源数量为4月1.54万尾、8月15.17万尾、9月10.96万尾;评估渔业资源重量为4月104.05kg、8月871.90kg、9月1194.76kg。其中4月渔业资源数量4月最低,8月达到最高,9月下降;而渔业资源重量则是4月最低,8月大幅上升,9月继续提高。小型底栖暖温性生物占据主体,渔业资源的主要产区为黄河口西北部和东部海域。3.2019年三次调查数据显示,该海域三个月渔业资源总量为78117.52 t,其中4月为4056.97 t,8月为33802.60 t,9月为40317.95 t;三次调查均为重要渔业资源的有6种,包括短蛸、焦氏舌鳎、隆线强蟹、矛尾虾虎鱼、日本枪乌贼、日本蟳,其中短蛸、日本枪乌贼和日本蟳为重要经济物种。4.该海域生物多样性相关指数均呈较大幅度波动变化,其中4月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高于历史数据,8月均匀度指数同历史数据持平,而生物多样性指数则低于往年同期。从历史数据来看,4月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均大幅高于往年。8月均匀度指数同2013年基本持平,多样性指数明显下降,而渔业资源种类却不降反增,这反映出渔业资源相对重量偏低,5.渔业生境4月可划分为5组,8月可划分为4组,9月可划分为5组,各组间差异明显,其连续程度随时间变化存在下降趋势。4月各渔业生境组分布较为连续,高生产力的生境占例较高;8月渔业生境在黄河口周边至莱州湾南部分布较为连贯且规律性强,而北部及西北部相对分散;9月渔业生境分散情况加剧,破碎化程度显着上升,这主要表现为渔业生境间差异性明显,各组间相似度降低,同时渔业生境组内空间分布散乱,基本属于间隔分布状态,无大面积连续分布。
张荣良[8](2021)在《烟台近岸人工鱼礁与自然岩礁食物网结构与功能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海域广阔、海岸线漫长曲折,拥有发展海洋经济的优越自然条件。然而,随着沿海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我国近岸局部海域正面临着生境破坏、渔业资源衰退、多样性降低等多重问题,严重威胁着我国的海洋生态安全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人工鱼礁作为海洋牧场建设的组成部分,是当前改善近海海域生态环境、实现渔业资源修复的重要手段。为了评价人工鱼礁建设的资源修复效果及生态效应,并深入理解其生态功能的运行机制,本研究选定位于烟台市近岸的人工鱼礁区和邻近的自然岩礁区为研究区域,分别从群落结构、营养结构以及能量流动特征等层面开展了两类礁区的对比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为了阐述烟台近岸自然岩礁区、人工鱼礁区及其毗邻泥沙区底层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于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分别在3个区域开展了4个季节的渔业资源调查。调查发现,自然岩礁区、人工鱼礁区及泥沙区全年采集到渔业生物种类数分别为45、45和35种。两礁石区物种数的季节均值差异不显着(自然与人工礁区分别为30.8±5.7和25.8±3.4),但均明显高于泥沙区(18.3±1)(Krustal-Wallis test,p<0.05)。此外,两礁石区的CPUE(catch per unit effort)在各季节均显着高于泥沙区(ANOVA,p<0.05),且自然岩礁区的CPUE在春、夏季显着高于人工鱼礁区(ANOVA,p<0.05)。各优势种CPUE的区域差异明显,尤其对于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及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人工鱼礁区的资源量高于其他两个区域。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现为自然岩礁区(H′=2.39)>人工鱼礁区(H′=1.96)>泥沙区(H′=1.76)的趋势。自然岩礁区渔业生物的均匀度指数(J=0.83)显着高于人工鱼礁区(J=0.74)(ANOVA,p<0.05),而两类礁石区与泥沙区(J=0.79)的差异均不显着。两类礁石区Magalef丰富度指数D的差异不显着(自然和人工礁区分别为2.97和2.91),但均明显高于泥沙区(D=2.19)(ANOVA,p<0.05)。ANOSIM分析表明3类海区的渔业生物群落组成在各季节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产生原因是优势种资源量和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间差异。综合来看,烟台近岸人工鱼礁的建设可有效提高当地以岩礁性鱼类为主的资源量,但其群落生物多样性水平和群落结构复杂程度仍低于邻近自然岩礁区。(2)为了解烟台近岸人工鱼礁区食物网结构的恢复状况,本章以其邻近的自然岩礁为参考标准,分别在两类礁石区采集了包含初级生产者、大型底栖动物及鱼类在内的生物及非生物样品,并通过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比分析了自然岩礁和人工鱼礁区的主要营养结构和营养传递路径。两个区域共采集到大型藻类18种(人工和自然礁区分别为15和18种),其中生物量干重最高的均为金膜藻(Chrysymenia wrightii)[自然岩礁区为208.52±181.4 g m-2,占藻类总生物量31.81%;人工鱼礁区为162.62±211.68 g m-2,占28.96%]和孔石莼(Ulva pertusa)[自然岩礁区为101.55±82.64 g m-2,占15.9%;人工鱼礁区为94.86±91.72 g m-2,占15.64%];绿藻门(Chlorophyta)和红藻门(Rhodophyta)的稳定同位素特征差异明显。大型底栖动物共采集到36种(人工和自然礁区分别为30和36种),根据同位素特征的聚类分析结果,两类礁石区的大型底栖动物均可划分为5个营养组,分别为滤食性、杂食性、牧食性、贝类食性及碎屑食性。利用贝叶斯混合模型Mix SIAR对大型底栖动物群体的营养溯源结果显示,两类礁石区的基础营养源相同,但各营养源的贡献比重存在区域间差异。鱼类共采集到33种(人工和自然礁区分别为26和33),稳定同位素聚类结果显示两区域的鱼类同样均可划分为5个营养组,分别为虾蟹食性、广食性、浮游食性、鱼食性、底栖食性。鱼类营养组食性来源的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各鱼类营养组在不同礁石区的食物来源相似,但食物组成比例可能存在区域间差异。通过分别在两类礁石区刻画的由基础食物源到鱼类的食物网模型,在两类礁石区发现了5条相同的主要食物链,分别为2条源于颗粒态有机质(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POM)的上层食物链和3条源于绿藻门或底栖微藻、绿藻门及POM混合物的底层食物链。总体来看,烟台近岸海域已建立5-10年的人工鱼礁生态系统能够具备与自然岩礁区类似的营养结构和营养传递通道,但通道的路径宽度尚存差异。(3)为比较岩礁捕食性鱼类在人工鱼礁与自然岩礁区的生境质量并解释其种间共存的现象,本章以中国北方近海海域常见的两种岩礁性鱼类—大泷六线鱼和许氏平鲉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两种鱼类食物组成和营养生态位的对比研究。胃含物分析发现,大泷六线鱼主要摄食虾蟹类和端足类,而许氏平鲉对鱼类(鳚科和虾虎鱼科)的依赖程度相对更高。两种鱼类在自然岩礁区的饵料组成丰富度及多样性程度高于人工鱼礁区。稳定同位素结合Mix SIAR混合模型的结果显示,两种岩礁性鱼类的食性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及区域间差异,这一结果与胃含物分析整体一致,表明两种鱼类在不同礁石类型的饵料组成和供应存在差异。营养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的对比结果显示,两种鱼类在自然岩礁区的营养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度均大于人工鱼礁区,反映出两种鱼类在自然岩礁区的食物选择范围更广,但物种间对相同资源的利用程度更高。此外,两种鱼类在礁石区共存,其重要原因是食物资源的分割。综合来看,相比于自然岩礁区,人工鱼礁区尽管在饵料物种组成和供应量存在差异,但同样具备支持岩礁捕食性鱼类高生物量并容纳其种间共存的能力。(4)基于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并结合相关文献,分别在烟台近岸人工鱼礁区及其邻近养马岛自然岩礁区建立了Ecopath模型,对两类礁石区生态系统的能流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人工鱼礁区系统总流量(Total system throughput,TST)为每年6455.47 t/km2,低于自然岩礁区的每年9490.48 t/km2,反映出目前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的发展规模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两类礁石区生态系统的功能组均可聚合为5个营养级,其中中、低营养级的能量占比均较高,大型藻类和浮游植物组成的初级生产力连同碎屑是两类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碎屑能流通道占主导地位。另外,自然岩礁与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的均值分别为10.56%和10.21%,与林德曼10%的能量传递效率值相近,表明两区域生态通道的运行状况良好。自然岩礁与人工鱼礁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力(Total primary production,TPP)/总呼吸量(Total respiration,TR)值分别为1.49和1.93,意味着人工鱼礁生态系统的成熟度与自然岩礁系统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然而,人工鱼礁系统的连接指数(Connectance Index,CI)和系统杂食性指数(System Omnivory Index,SOI)略高于自然岩礁系统,与同纬度的其他生态系统差异不大,表明其已具备相对复杂的种间联系及较高的稳定性。
张雅茹[9](2021)在《中国跳小蜂科寄生蜂与其盾蚧科寄主物种多样性的纬度分布格局》文中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一直以来是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其中物种多样性研究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核心和基础。近年来,物种多样性与纬度梯度关系的研究广受人们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假设,即从高纬度到低纬度物种多样性增加,已在许多生物类群中得到验证。然而这一经典模式存在显着的例外情形,有学者认为该模式的成立可能依赖于所选取的研究类群,许多寄生类生物的纬度分布格局并不遵循经典的纬度梯度格局。跳小蜂是重要的寄生蜂类群,也是重要的生物防治天敌,它们沿纬度梯度的分布遵循怎样的格局?国内关于跳小蜂的研究侧重于基础的分类和生物学描述,国际研究更加关注各类生物学现象。目前关于跳小蜂多样性随纬度变化的研究少有报道,尤其是结合其寄主的二重营养级物种多样性研究。本研究旨在明确跳小蜂的分布是否遵循经典的纬度梯度假设(即生物多样性从低纬度到高纬度降低)。并对影响跳小蜂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进行探究。与此同时,期望所获得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我国的跳小蜂资源,为进一步开展人工大规模养殖,高效精准的进行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利用DNA序列,对跳小蜂及其寄主进行了物种界定。将采集范围划分纬度梯度,统计各纬度带内跳小蜂以及寄主的物种多样性。分析跳小蜂与其介壳虫寄主沿纬度梯度的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跳小蜂的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遵循经典的纬度梯度,且跳小蜂与其介壳虫寄主的分布模型一致。在较低纬度范围内,跳小蜂的β多样性变化是由物种更替主导的,在较高纬度范围内,β多样性是由物种丰富度差异主导的。随着纬度位置的增加,跳小蜂物种分布带宽度增大,即可以存在于高纬度地区的跳小蜂物种有更大的纬度分布范围,相对而言,仅能存在于低纬度地区的跳小蜂物种有较窄的纬度分布范围,这种分布格局遵循Rapoport法则。通过气候数据平台获取采样地的环境数据,分析影响跳小蜂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因素,发现与温度和降水相关的因素与跳小蜂的物种多样性呈正相关,风力与跳小蜂的物种多样性呈负相关。
吴锦涛[10](2021)在《渭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河流生态系统对于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循环和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对环境影响力度的加大,河流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的程度逐渐增加,河流的健康问题日益显现,并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关注。从河流生态系统保护的角度出发,建立河流健康评价体系,关注河流与其所在生态系统之间的多方面联系,准确有效地评价流域水环境健康状况,对保障河流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渭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渭河流域生态环境调查为基础,构建了涵盖水域生境结构、水生生物以及陆域生态格局、生态功能和生态压力的渭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和方法,并对渭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本论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根据对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概念内涵的理解,构建了将陆域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包涵在内的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其中陆域生态系统指标包括森林覆盖率、重要生境保持率、水源涵养功能、人口密度和建设用地比例,共5个指标;水域生态系统指标包括水系连通率、水质状况、鱼类生物完整性、大型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浮游动物多样性和浮游植物多样性,共6个指标。并采用熵权法对各指标赋权,建立了渭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方法。2)对渭河流域进行土地利用、地表覆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资料搜集,并在全流域49个点位进行实地调查以及水生生物采集,在对获取到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后,对渭河流域进行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渭河流域的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结果为:渭河干流的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得分为55.15;泾河的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得分为58.81;北洛河的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得分为57.11,健康级别均属于“一般”级别。3)对渭河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指标进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发现不同指标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结果差异显着,同一指标也在不同的评估单元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而从渭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综合指标来看,渭河流域各评估单元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差别不大,分值范围在53~66之间,除北洛河中游的评价结果为“良好”外,其余评估单元的评价结果均为“一般”。4)在各评价指标中,水质状况、鱼类生物完整性、大型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浮游动物多样性、重要生境保持率分值最低,反映了水域生态系统的指标是影响渭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此外,基于不同水生生物得到的生态健康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存在较大差异,表明单个生物群落的评估结果偏向于群落的生境适宜性,综合评价结果更能反映整体健康状况。
二、鱼类生产力研究的方法与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鱼类生产力研究的方法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近海海水养殖海域海底地下水排放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海底地下水排放 |
3 文献计量分析 |
4 SGD对海水养殖潜在影响 |
4.1 SGD对藻类养殖的影响 |
4.2 SGD对鱼类养殖的影响 |
4.3 SGD对贝类养殖的影响 |
4.4 SGD对其他养殖类型的影响 |
4.5 海水养殖对SGD的影响 |
5 总结与展望 |
(2)黄河口近岸海域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站位和航次分布 |
1.2 样品采集、处理和分析 |
1.3 数据处理 |
1.4 生态优势度 |
1.5 生物多样性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种类组成和优势种 |
2.2 数量分布 |
2.3 生物多样性 |
2.4 生态环境因子影响分析 |
3 讨论 |
3.1 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变化分析 |
3.2 优势种生态类型及营养层次 |
3.3 生物多样性变化分析 |
4 结论 |
(4)引流济渭水源区三河口水库水生态系统模拟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2.水生态系统模型研究概述 |
2.1 模型的发展 |
2.2 水生态模型分类 |
2.3 水生态模型软件 |
2.4 水生态模型未来发展趋势 |
3.三河口水库库区概况 |
3.1 水库主要参数 |
3.2 气候 |
3.3 水文泥沙 |
3.4 土壤 |
3.5 三河口水库工程地质 |
3.6 水质特征分析 |
3.7 三河口流域的河流水系特征 |
3.8 植物多样性 |
3.9 动物多样性 |
4.模型概述 |
4.1 AQUATOX模型简介 |
4.2 模型结构过程解析 |
5.库区模型的建立及模拟预测 |
5.1 模型建立 |
5.2 三河口水库的污染物来源计算 |
5.3 敏感性分析 |
5.4 生态模型的参数率定 |
5.5 三河口水库库区子午河水生态系统现状模拟及验证 |
5.6 模型验证 |
5.7 三河口水库蓄水后水生态系统状况模拟及预测 |
5.8 本章小结 |
6.水库蓄水产生问题及对策研究 |
6.1 水库运行所产生的问题 |
6.2 生态恢复的措施及建议 |
7.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引汉济渭水源区水环境模拟及生态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水资源现状 |
1.1.2 项目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动力模型的研究 |
1.2.2 水质模型的研究 |
1.2.3 湖库生态修复的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水源区概况 |
2.1 子午河流域基本概况 |
2.1.1 河流水系 |
2.1.2 气象 |
2.2 水文 |
2.2.1 水文持征 |
2.2.2 水文站分布 |
2.2.3 径流 |
2.2.4 水质情况 |
3 三河口流域调查 |
3.1 流域水质评价 |
3.1.1 研究区域 |
3.1.2 水体理化因子的测定 |
3.1.3 水质评价方法及结果 |
3.2 流域调查结果 |
3.2.1 蒲河问题调查 |
3.2.2 椒溪河问题调查 |
3.2.3 子午河下游问题调查 |
4 三河口水动力模拟 |
4.1 水动力控制方程 |
4.2 数值求解方法 |
4.2.1 空间离散 |
4.2.2 时间项积分 |
4.3 模型计算区域及模型建立 |
4.4 流场分析 |
4.4.1 丰水年5%保证率 |
4.4.2 平水年50%保证率 |
4.4.3 枯水年95%保证率 |
4.5 模型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5 三河口水质污染模拟研究 |
5.1 突发水质污染的危害 |
5.2 模型计算及验证 |
5.2.1 计算输运方程 |
5.2.2 水质验证 |
5.3 库区水质模拟 |
5.3.1 模型设置过程 |
5.3.2 工况设置 |
5.4 结果分析 |
5.4.1 时间节点分析 |
5.4.2 空间断面分析 |
5.5 应对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6 三河口流域水生态修复建议与对策 |
6.1 流域水源保护区划分 |
6.2 三河口水源区水域保护措施 |
6.2.1 生态人工湿地 |
6.2.2 构建湿地走廊 |
6.3 三河口水源区陆域保护措施 |
6.3.1 边坡保护 |
6.4 三河口水生生物修复 |
6.4.1 生境构建 |
6.4.2 鱼类投放 |
6.5 建立库区截污监测系统 |
6.5.1 截污点 |
6.5.2 监测预警系统 |
6.6 三河口综合保障措施 |
6.6.1 集中式污染处理 |
6.6.2 库区管理法规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珊瑚礁鱼类多样性及保护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珊瑚礁鱼类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 |
1.1 经济价值 |
1.2 生态功能 |
2 珊瑚礁鱼类面临的胁迫 |
2.1 自然干扰 |
2.1.1 气候变化 |
2.1.2 海洋灾害 |
2.1.3 珊瑚捕食者泛滥 |
2.1.4 珊瑚疾病 |
2.1.5 外来物种入侵 |
2.2 人类活动 |
2.2.1 不可持续的捕捞方式 |
2.2.2 海岸带开发 |
2.2.3 海洋污染 |
2.2.4 休闲旅游产业 |
3 珊瑚礁鱼类养护与管理 |
3.1 提高珊瑚礁弹性 |
3.1.1 控制藻类过度生长 |
3.1.2 开展珊瑚礁生态修复 |
3.2 加强珊瑚礁渔业管理 |
3.2.1 强化传统渔业管理 |
3.2.2 推进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 |
3.2.3 建立海洋保护区 |
4 结语 |
(7)黄河口及附近海域渔业生物多样性与生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黄河口及附近海域概况及管理措施 |
1.1.1 概况 |
1.1.2 相关管理措施 |
1.2 渔业生境 |
1.2.1 生境概况 |
1.2.2 渔业生境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2 渔获物组成与重要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数据来源 |
2.1.2 数据处理 |
2.2 种类组成 |
2.2.1 4 月种类组成 |
2.2.2 8 月种类组成 |
2.2.3 9 月种类组成 |
2.3 相对重要性 |
2.3.1 4 月相对重要性指数 |
2.3.2 8 月相对重要性指数 |
2.3.3 9 月相对重要性指数 |
2.4 讨论 |
3 渔业资源状况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数据处理 |
3.2 渔业资源数量组成 |
3.2.1 4 月渔业资源数量组成 |
3.2.2 8 月渔业资源数量组成 |
3.2.3 9 月渔业资源数量组成 |
3.3 渔业资源重量组成 |
3.2.1 4 月渔业资源重量组成 |
3.2.2 8 月渔业资源重量组成 |
3.2.3 9 月渔业资源重量组成 |
3.4 渔业资源数量分布 |
3.5 渔业资源重量分布 |
3.6 资源量 |
3.7 讨论 |
3.7.1 渔业资源数量、重量组成分析 |
3.7.2 资源量种类贡献率 |
4 渔业生境评估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数据处理 |
4.2 生物多样性 |
4.3 渔业生境分组与分析 |
4.3.1 聚类分组 |
4.3.2 各组空间分布 |
4.3.3 各组种类组成 |
4.3.4 各组重量分布 |
4.3.5 各组栖息水层分布 |
4.3.6 各组适温性分布 |
4.4 讨论 |
4.4.1 生物多样性情况 |
4.4.2 渔业生境现状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二、参与科研情况 |
(8)烟台近岸人工鱼礁与自然岩礁食物网结构与功能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我国近海资源环境现状及人工鱼礁的兴起 |
1.1.2 人工鱼礁的发展历史 |
1.1.3 我国人工鱼礁的建设状况 |
1.2 人工鱼礁资源效应评估的研究进展 |
1.2.1 人工鱼礁区群落结构特征 |
1.2.2 人工鱼礁区营养结构特征 |
1.2.3 人工鱼礁区能量流动特征 |
1.3 科学问题、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烟台近岸人工鱼礁区与自然岩礁区底层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区域 |
2.1.2 渔业生物调查及环境因子测定 |
2.1.3 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 |
2.1.4 群落相似性分析及群落-环境相关性分析 |
2.2 结果 |
2.2.1 环境因子特征 |
2.2.2 物种组成 |
2.2.3 群落结构多样性 |
2.2.4 群落结构的时空格局 |
2.2.5 群落-环境相关性分析 |
2.3 讨论 |
2.3.1 人工鱼礁区与泥沙区群落结构特征对比 |
2.3.2 人工鱼礁区与自然岩礁区群落结构特征对比 |
2.3.3 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
2.3.4 群落-环境相关性 |
2.4 小结 |
第3章 烟台近岸人工鱼礁区与自然岩礁区营养结构与营养通道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采样地点 |
3.1.2 样品采集 |
3.1.3 碳氮稳定同位素测定 |
3.1.4 营养结构相关参数分析 |
3.2 结果 |
3.2.1 有机质库与初级生产者同位素特征 |
3.2.2 大型底栖动物营养组划分及其食物来源 |
3.2.3 鱼类营养组划分及食物来源 |
3.3 讨论 |
3.3.1 两类礁石区主要基础营养源 |
3.3.2 两类礁石区营养结构对比分析 |
3.3.3 两类礁石区营养传递通道对比 |
3.4 小结 |
第4章 烟台近岸人工与自然礁区岩礁性鱼类食物来源及营养生态位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区域及采样方法 |
4.1.2 胃含物分析 |
4.1.3 稳定同位素分析 |
4.2 结果 |
4.2.1 CPUE分析结果 |
4.2.2 胃含物分析结果 |
4.2.3 稳定同位素特征及Mix Si AR结果 |
4.2.4 营养生态位及其重叠 |
4.3 讨论 |
4.3.1 两种鱼类生物量的区域间对比 |
4.3.2 两种鱼类摄食生态的种间及区域间差异 |
4.3.3 两种鱼类营养生态位和生态位重叠的区域间对比 |
4.3.4 岩礁区种间关系数据的应用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Ecopath模型的烟台近岸人工鱼礁与自然岩礁生态系统能流特征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研究区域及调查方法 |
5.1.2 Ecopath模型建立 |
5.2 结果 |
5.2.1 生态系统能流总体特征 |
5.2.2 营养级特征与能量分布 |
5.2.3 混合营养效应 |
5.3 讨论 |
5.3.1 模型总体质量评价 |
5.3.2 生态系统总体特征 |
5.3.3 营养级间的能量流动及转换效率 |
5.3.4 生态系统稳定性及成熟度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本研究不足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中国跳小蜂科寄生蜂与其盾蚧科寄主物种多样性的纬度分布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物种多样性纬度梯度研究概述 |
1.1.1 物种多样性的纬度梯度 |
1.1.2 物种多样性纬度梯度研究进展 |
1.1.3 物种多样性纬度梯度研究的制约因素 |
1.1.4 物种多样性纬度梯度的空间动力学 |
1.1.5 经典纬度梯度的证据 |
1.1.6 经典纬度梯度的例外情形 |
1.1.7 纬度梯度的机制基础 |
1.2 基于DNA的物种界定 |
1.3 研究对象概述 |
1.3.1 跳小蜂 |
1.3.2 跳小蜂的寄主–介壳虫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样品获取及形态学鉴定 |
2.2 样本DNA提取、PCR扩增及序列比对 |
2.3 基于DNA的物种界定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1 采样完整度评估 |
2.4.2 纬度带划分 |
2.4.3 Betapart分析 |
2.4.4 Rapoport法则检验 |
2.4.5 环境数据获取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样本采集、物种界定及鉴定结果 |
3.2 跳小蜂物种多样性沿纬度梯度的分布格局 |
3.3 跳小蜂物种β多样性沿纬度梯度的分布格局 |
3.4 Rapoport法则检验 |
3.5 环境因素对跳小蜂分布格局的影响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4.1 利用DNA序列进行物种界定 |
4.2 跳小蜂物种多样性沿纬度梯度分布格局 |
4.3 跳小蜂物种β多样性沿纬度梯度分布格局的组分主导性 |
4.4 跳小蜂物种分布带宽度与纬度的关系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活动与成果 |
(10)渭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
1.2.1 河流生态健康概念及内涵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生态健康评价体系构建 |
2.1 研究区域概括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环境概括 |
2.1.3 社会经济概括 |
2.2 评价目标与评价思路 |
2.2.1 评价目标 |
2.2.2 评价思路 |
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3.1 评价框架构建与指标选取 |
2.3.2 指标权重确定 |
2.3.3 指标含义与评价标准 |
第三章 渭河流域生态健康评价因子调查分析 |
3.1 陆域生态系统评价数据采集与分析 |
3.1.1 流域土地利用调查 |
3.1.2 生态格局要素调查 |
3.1.3 生态功能要素调查 |
3.1.4 生态压力调查 |
3.2 水域生态系统评价因子采集与分析 |
3.2.1 生境结构要素调查 |
3.2.2 水生生物要素调查 |
3.3 小结 |
第四章 渭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4.1 生态系统健康指标评估 |
4.1.1 陆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估 |
4.1.2 水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估 |
4.2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
4.2.1 综合指数评价方法概述 |
4.2.2 指标层健康指数评估汇总 |
4.2.3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估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渭河流域生态健康状况特征分析 |
4.3.2 渭河流域生态健康水平与评价指标的关系 |
4.3.3 不确定性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鱼类生产力研究的方法与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近海海水养殖海域海底地下水排放的研究进展[J]. 刘建安,于雪晴,彭彤,杜金洲. 地球科学进展, 2021
- [2]黄河口近岸海域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特征[J]. 徐华,王斌,张聪,李凡,杨艳艳. 海洋科学, 2021(11)
- [3]澜沧江小湾库区浮游植物生态学相关性分析及其生产力评估[D]. 吴嘉伟. 长江大学, 2021
- [4]引流济渭水源区三河口水库水生态系统模拟及预测研究[D]. 何东飞.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5]引汉济渭水源区水环境模拟及生态修复研究[D]. 高峰.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6]珊瑚礁鱼类多样性及保护研究进展[J]. 代血娇,张俊,陈作志. 生态学杂志, 2021(09)
- [7]黄河口及附近海域渔业生物多样性与生境研究[D]. 高涵. 烟台大学, 2021(11)
- [8]烟台近岸人工鱼礁与自然岩礁食物网结构与功能对比研究[D]. 张荣良.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1(01)
- [9]中国跳小蜂科寄生蜂与其盾蚧科寄主物种多样性的纬度分布格局[D]. 张雅茹. 河北大学, 2021(11)
- [10]渭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 吴锦涛. 西北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