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寒武纪地层古生物考察(论文文献综述)
任咣营[1](2017)在《山东寒武纪崮山组和张夏组上部(古丈期)三叶虫动物群》文中认为山东省寒武纪地层发育良好,出露广泛,剖面连续,是传统的中-晚寒武世标准剖面所在地。本区地层隶属中朝板块华北地层大区,为典型的浅海碳酸盐沉积。随着我国寒武纪地层研究的不断发展,华南斜坡相寒武纪地层研究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表现在“四统十阶”的地层划分框架在全球的确立以及“古丈阶”、“排碧阶”和“江山阶”三颗“金钉子”(GSSP,the Global Stratotype Section and Point)的建立。华北寒武纪地层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早,但是近几年的发展相对滞后,华北寒武纪地层还存在诸多问题尚未解决,如传统的“三统九阶”划分方法与全球的“四统十阶”的划分方法不能精确对比,化石带的划分较粗糙,未建立以种的首现(FAD,the First Appearance Datum)划分年代地层“阶”的底界的国际方法,大多以属的出现建立等等。这些未解决的问题为本文的研究确立了方向和目标。研究工作针对山东莱芜和费县两个崮山组的剖面开展,主干剖面为九龙山剖面,辅助剖面为居林山剖面,后者前人尚未开展工作。通过厘米级标本采集、室内鉴定和综合分析,取得如下成果。系统的描述了古丈期三叶虫动物群二十二科五十属七十四种及未定种,其中包括球接子三叶虫四科八属十二种,包括两个新属,五个新种。建立了新的属种即Gangchengia gen.nov.和Pseudokotuia gen.nov.两个新属和Gangchengia subcylindrica gen.et sp.nov.;Pseudokotuia quadrata gen.et sp.nov.;Shantungia liuis sp.nov.;Shantungia linyiensis sp.nov.和Pseudoyupingia primitiva sp.nov.等五个新种。在研究中,还对Wongia Sun,1924进行了修订,提出Cyclolorenzella Kobayashi,1960b和Jiulongshania Park,Han,Bai et Choi,2008两属为Wongia Sun,1924的晚出异名。建立以“种”的首现为标准的九个化石带,自下而上为Taitzuia insuetaPoshauia poshanensis Zone;Liopeishania lubrica Zone;Damesella paronai Zone;Blackwelderia paronai Zone;Neodrepanura premesnili Zone;Diceratocephalus armatus Zone;Fenghuangella laevis Zone;Prochuangia-Paracoosia Zone;Chuangia batia Zone。其中Fenghuangella laevis Zone和Prochuangia-Paracoosia Zone为在山东首次确立的化石带。精确地对比了华北年代地层“崮山阶”和全球年代地层古丈阶的界线,首次厘定了华北第三统和芙蓉统的地层界线。华北崮山阶和古丈阶的底界以Damesella paronai的首现开始,顶界以Fenghuangella laevis的首现结束,顶界也是第三统和芙蓉统之间的界线。同时也对崮山组的界线也进行了厘定。并根据三叶虫动物群的灭绝、复苏和演化规律结合碳氧同位素实验得出Damesellidae Kobayashi,1935一科的灭绝是古丈期末全球等时的生物灭绝事件。
杜圣贤[2](2021)在《默默无闻脚踏实地为山东地层古生物研究奉献一生——谨以此文纪念古生物专家刘书才先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0引言2020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一年,全球新冠肺炎病毒无情的吞噬着人类的生命。2020年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岁月,南方洪灾夺去了人们美丽的家园。2020年11月25日,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也是一个令人悲痛的日子,刘书才先生因病抢救无效,不幸去世,永远离开了我们。刘书才先生出生于1940年1月,享年81岁。1960年,上高中的他被评选为民兵代表出席全国民兵代表团会议,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任咣营,袁金良,孟凡巍,高健,赵艳,郭颖,杨飞[3](2020)在《华北地台东部寒武系崮山组(古丈阶)研究新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山东济南市九龙山剖面为主剖面,考察了山东、河北、安徽、辽宁等地的12条剖面,经对比和综合研究,对崮山组的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进行了重新界定。崮山组底界以灰色或青灰色页岩夹灰色薄层瘤状灰岩出现为标志(在九龙山剖面为第93层);而顶界划在浅灰色竹叶状灰岩夹页岩之上,以暗红色和深灰色薄层含海绿石灰岩的底部(在九龙山剖面为第152层)作为炒米店组的开始。在华北地台的东区,本研究将崮山组(自下而上)划分为9个三叶虫带(组合带):Damesella paronai-Ajacicrepida ajax组合带;Damesella paronai-Teinistion typicalis组合带;Wongia (=Cyclolorenzella或Jiulongshania) rotundata带;Wongia triangulata带;Wongia subcylindrica带;Wongia regularis带;Neodrepanura-Liostracina tangwangzhaiensis组合带;Neodrepanura premesnili带和Diceratocephalus armatus带。此外,在炒米店组底部新建了Liostracina simesi-Placosema convexa组合带,作为华北地台崮山阶(古丈阶)最上部的一个三叶虫带。为不同地区和相区的同期地层对比提供了宝贵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王鸿祯,翟裕生,游振东,石宝珩,籍传茂,杨巍然,杨光荣[4](2002)在《20世纪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回顾》文中研究表明在21世纪之初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全面大发展的现阶段,中国地质科学也步入了兴盛发达的新时期,因为它具备了社会需求、科学问题和社会支撑基础3个科学发展的基本条件。回顾20世纪之初,由于中国地质学奠基者的远见卓识,中国地质学在20世纪20~30年代已建立了世界声誉。新中国建立后的50~70年代,中国地质科学取得了迅速的进展。自70年代末至今的20余年开放时期,更取得了全面的发展。随着世纪之交地球系统科学的新概念为广大地质学者所接受,地质学各分支学科必将互相交叉融合,开展综合的和协调的研究道路。中国地质科学在新的世纪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全新阶段。
于学峰,杜圣贤,张增奇,刘书才,宋香锁,张尚坤,张义江,杨斌[5](2014)在《山东省地层古生物工作研究新进展》文中认为地层古生物研究工作对促进基础地质发展,指导矿产勘查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通过对全省地层古生物化石研究,在生物地层、年代地层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开展全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工程规划研究、山东省重要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研究、胶莱盆地白垩纪脊椎动物化石保护、开发方案与规划研究等,为古生物化石保护、开发规划及其编制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对济南、临沭、诸城、莱阳、临朐、莒南等地质公园古生物化石的调查研究,为地质公园的科学定位、科学研究、科学普及以及地学旅游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指导,对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通过开展地层古生物研究,为相关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通过以上工作,为山东省培养了一批地层古生物人才,建立了一支技术过硬、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的专家团队。
肖飞[6](2020)在《华北地台中东部寒武系层序地层与岩相古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华北地台寒武系碳酸盐岩发育,具有良好的油气储集潜力和巨大的勘探前景。对碳酸盐岩时空展布和演化认识的局限性,限制了早古生代潜山内幕等深部油气藏的勘探。本文以华北地台中东部寒武系为研究对象,综合露头、岩心、测录井、地震、薄片和元素地球化学等资料,建立了寒武系层序地层格架,以层序格架为约束,恢复了寒武系沉积相带展布特征和演化过程,并探讨了沉积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寒武系由多个向上变浅的开阔型和局限型米级旋回叠置而成,垂向上构成进积型与退积型叠置样式。在不整合面、岩相转换面和古岩溶面等典型层序界面识别的基础上,综合米级旋回叠置样式的转换面和地球物理响应,确定了三级层序界面和最大海泛面,将研究区寒武系划分为7个三级层序。SQ1对应昌平组(朱砂洞组、府君山组),SQ2对应馒头组,SQ3对应毛庄组,SQ4对应徐庄组和张夏组,SQ5对应崮山组,SQ6对应长山组,SQ7对应凤山组。建立了寒武系层序地层格架,每个三级层序由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构成,横向连续性较好。寒武系主要发育泥晶灰岩、鲕粒灰岩、生屑灰岩、砂屑灰岩、砾屑灰岩、藻黏结泥晶灰岩、叠层石灰岩、灰泥丘、白云岩、泥页岩、砂岩、泥质灰(云)岩和角砾岩等14种主要岩石类型。基于不同岩性组合和米级旋回垂向叠置,研究区识别出潮下低能带、潮下藻席、潮上泥坪、颗粒滩、临滨、风暴沉积和台内盆等7种主要亚相类型。在层序地层格架约束下,优选体系域内部地层厚度占比超过30%的亚相类型作为优势亚相,利用优势亚相组合方法恢复了各体系域沉积环境。建立了寒武系“局限内缓坡—混积陆棚—开阔缓坡—镶边台地”垂向沉积演化模式。华北地台中东部寒武系层序发育和沉积展布特征受全球海平面变化、台地内构造背景、古温度、古盐度、水体氧化还原性、风暴作用和陆源物质供给等因素共同影响。全球海平面变化和台地内构造活动共同控制了三级层序发育,其中SQ1和SQ5属于构造层序。郯庐断裂及衍生台内断裂活动控制了台内盆的发育和展布;风暴主要沿北东—南西和南东—北西向作用于研究区,造成浅水碳酸盐岩二次沉积;古气候和陆源碎屑输入影响了海平面变化、沉积物类型和分布特征。
卢苗安[7](2007)在《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文中指出天山东段地区以其典型的盆山构造格局成为理解地处大陆腹部的新疆及中亚地区大陆构造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的重要窗口。通过对天山东段的博格达山及其两侧的准东盆地和吐哈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演变的全面综合研究,本论文获得了如下主要认识:天山东段及其邻区盆山相间的大陆地质构造格局在晚古生代即已基本建立,这是古亚洲洋主体的闭合所导致的独特而复杂中亚型造山作用的结果,其后这种盆山构造格局又经历了复杂的多期演变。运用构造沉积单元分析的方法,根据13个构造层的等厚图和沉积相图等原始资料,很好地恢复了准东盆地不同时期的盆地原型,并将盆地演化划分为六个具不同沉积建造和构造改造特点的阶段。准东盆地原型的重建工作揭示准东盆地块次级沉积中心形态和长轴方位处于不断的变化,尤其以吉木萨尔凹陷表现最为显着,对基底、盖层沉积构造的详细研究表明这与块体的连续旋转有关,尤其是在区域地球动力学环境发生重要变化的海西末期—印支期。隆、凹呈棋盘格状相间是准东地区构造格局最主要的特点。不同的构造组合还在准东地区形成了克拉美丽断裂带、奇台凸起基底深大断裂、三台凸起边界断裂和帐北断褶带等几个典型的构造样式和构造变形带,它们是准东盆地复杂构造演变的重要几何学动力学边界和应变记录。印支—燕山期在西伯利亚板块和中朝板块南北汇聚形成亚洲大陆的过程中,位于挤压前缘西端的准东地区在构造应力的集中作用和两侧以扭压变形为主的克拉美丽断裂带和博格达山前断裂带夹持下,近三角形的准东地块发生了向西的构造逃逸,逃逸前缘的挤压则形成了帐北断褶带这一大型逆冲—后冲型断展复合褶皱。至于准东逃逸构造于中晚侏罗世表现最为强烈并得以定型的原因,这可能与东部鄂霍茨克洋的最终关闭和西伯利亚板块与蒙古—华北联合板块的会聚碰撞的触发有关。根据对现今博格达造山带内出露的古生代沉积物的层序划分对比研究,重建了晚古生代以来各地史期博格达地区的古地理格局,认为可以划分为地球动力学特征完全不同的西大构造演化阶段,即海西期的古博格达陆内裂谷和印支期以来近周期性复活再隆的(古)博格达板内造山带。海西期博格达地区的沉积层序结构特征与世界典型裂谷沉积体系组成及其三维展布模型相类似,自下而上逐渐由滨浅海相火山喷发—碎屑岩和碳酸盐建造过渡为深水海盆复理石建造至顶部的海陆交互相—近海河湖相碎屑岩沉积,完整地记录了古博格达裂谷从初始断陷→强裂陷→收缩的演化历程。古博格达裂谷的展布大体与今博格达山体叠合,其形态特征与世界典型的大陆裂谷也较相似,在横剖面上表现为半地堑形态,南、北两坡出现地形和沉积的分异,但具对应可比性。沿其走向裂谷可划分为极性交替、沉积构造演化特征具明显差异的乌鲁木齐—奇台一带的西段和木垒—七角井一带的东段,东西分段间以大河沿—木垒转换带为过渡。根据晚古生代古博格达裂谷向西与依连哈比尔尕残余洋盆没有沉积建造演化直接对应性、向东受克拉美丽—麦钦乌拉—哈尔里克碰撞造山带阻截终止,裂谷启动东段比西段早、裂陷更复杂强烈等特征,论文研究认为古博格达裂谷属于碰撞谷类型,是石炭纪准噶尔—吐哈陆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强烈会聚碰撞时在克拉美丽—麦钦乌拉—哈尔里克板块缝合造山带前缘形成的剪刀状开口伸入准噶尔—吐哈陆块内部的张裂。根据露头层序分析,晚古生代古博格达裂谷回返隆升形成造山带以来,博格达地区先后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这三个阶段的复活再隆及伴随的剥蚀夷平作用。从盆山耦合角度出发,论文中先后采用了盆地充填地层格架、不整合面、粗碎屑楔状体、沉积型式、水系型式、碎屑组分、沉积速率、地层磁性以及岩浆活动等一系列不同尺度的沉积响应标识反演了造山带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及特征,并强调指出构造是控制盆山格局演变和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以完整横跨博格达山的鄯善—高泉达坂—木垒公路地质剖面为基础,结合沿造山带其它十余条短程横剖面的观测成果,认为现今巍峨隆起的博格达造山带构造样式总体表现为以一系列纵向大断裂(带)为骨架,不同断块自造山带轴部分带、分层分别向南北两侧逆冲叠置的双向背冲推覆构造,它和山前坳陷的脆性逆冲推覆构造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逆冲系统。上述双向背冲推覆构造是由古博格达半地堑型裂谷演化成的大型厚皮反转构造,并非简单地仅形成于晚新生代喜山运动的一期构造变形中,其主体结构构造形成于印支期—燕山期,而在喜山运动中得到最终强化定型,是古生代末期以来博格达地区多阶段构造复活造山作用的最终记录。根据博格达造山带在挤压隆升同时往往同步叠加有走滑作用、山前盆地次级沉积中心往往具定向迁移等特征,发现博格达地区存在丰富的应变分配现象,博格达造山带地史期间多期复活造山的主导机制是构造扭压作用,因此是典型的扭压造山带,具狭窄的带状山链地貌。进一步分析并认为右行构造扭压作用是印支期古博格达裂谷闭合反转造山的主要机制,而燕山—喜山期则表现为左行扭压造山作用。天山东段的盆山构造格局自晚古生代开始出现以来,长期处于区域构造会聚挤压状态和板内构造环境,历了复杂的多期多旋回演化,论文将该区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主要特点概括为如下五点:1)、与板块聚散直接相关的构造作用是控制盆山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二、盆/山的地理展布往往长期继承而相对稳定;三、位于块体边缘的深大断裂(带)往往是制约盆山构造演化的重要变形边界条件;四、走滑、扭压、旋转及构造逃逸是盆山构造演化中块体间调整与相对运动的重要形式;五、盆山构造的多期演变是对区域构造演化的灵敏反映。研究东天山地区晚古生代以来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特征,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其演化的具体过程,更是为了认识控制这一过程尤其是多旋回复杂板内构造变形的主要因素与机制,这对进一步认识中亚及亚洲地区的区域构造演化也是极好的补充与借鉴。将论文研究区盆山构造格局的演化置于更大范围的北疆甚至更广阔的中亚地区的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内,可以很好地帮助鉴别其主要特征及其背后的地球动力学机制,甚至进一步指导区域地质及类似构造区的地质研究。论文最后即以此法尝试着对盆山构造演化的5个不同阶段进行了探索研究,取得了两个值得进一步探索的结论:A、早印支期,与今类似的陆内盆山构造格局在北疆地区开始出现,在北疆及更广阔的中亚甚至全球范围内均存在大规模的韧性走滑剪切作用及其夹持下的块体旋转作用,这些现象可能都与当时南北大陆间相对运动所导致的泛大陆巨型剪切作用有关(the Pangea megashear)。B、中侏罗世晚期,在北疆地区普遍发生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和盆山格局变革,尤以准东地区的构造逃逸为着。已有研究多认为其动力源自亚洲大陆南缘的板块碰撞,与特提斯洋的闭合有关;但是论文作者强调指出北部鄂霍茨克洋的闭合和西伯利亚板块向南的构造挤压是当时重大变革的构造驱动,根据当时在北疆—兴蒙地区有规律展布有一系列与北部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Amuria板块随其间的鄂霍茨克洋闭合而发生的强烈碰撞汇聚作用具成因联系的逆冲、走滑、逃逸、岩浆活动、造山带隆升与盆地沉降等强烈复杂的构造地质现象,作者提出动力学模式认为当时在环西伯利亚地区曾发育有一个与今青藏高原相类似的古蒙古高原。
彭善池[8](2019)在《中国三叶虫的研究简史》文中提出三叶虫体态优雅,是深受公众喜爱的古生物化石。我国是世界上产三叶虫化石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大陆所有省份和自治区的古生代地层中都有它们的发现。中国也可能是世界上最早有三叶虫文字记录的国家。这类化石或含这类化石的岩石在古代中国被形象地称做"石蚕"或"蝙蝠石",这是因为保存在岩石中的三叶虫中轴看起来与蚕非常相似,有的三叶虫的尾部则酷似飞翔中的蝙蝠。中国古代有关三叶虫的记录,通常作为玉石类中药编在各
陈安泽[9](2016)在《论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的创立及发展,兼论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为庆祝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而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笔者从中国地质科学院建立之始,就随着地质部陈列馆(即现中国地质博物馆)划归中国地质科学院领导,而成为其创始研究人员,60年来从没离开过,因此见证了其全部历史。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工作过程中,以笔者为主,利用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学科优势和挂靠单位中国地质学会学术团体这个全国性学术交流平台的有利条件,将地球科学运用到为中国旅游业发展服务中去,从而创立了一门地学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学科——旅游地学(Tourism Earth-science);在旅游地学理论指导下,提出了建立地质公园的建议和一整套实施方案,经过艰辛努力,终于促使地质公园得以建立;地质遗迹是建立地质公园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地质资源,是旅游地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都是中国地质工作者的首创,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的重大科学研究成果之一,其在中国地质工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将旅游地学和地质公园产生的历史背景、研究内容、发展过程、建设现状与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地质遗迹资源的类型划分、评价准则、形成与分布规律、应用保护现状综述如下,以作为献给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的礼物。
李洛阳[10](2019)在《华北寒武纪辛集组软体动物和软舌螺壳壁结构研究》文中指出前寒武/寒武纪转折时期(551–518Ma)后生动物矿化骨骼的起源无疑是地球生命演化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后生动物非矿化祖先类型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时期可能受原始海洋化学环境的诱导逐渐具备生物矿化能力,开始分泌多种生物矿物形成原始矿化骨骼,并在寒武纪辐射性演化的“军备竞赛”中逐渐演化成具多层次复杂微细结构的骨骼形式。寒武纪早期磷酸盐化“小壳化石”(Small Shelly Fossils)包含有多门类后生动物的矿化骨骼。而具矿化外骨骼的冠轮动物,包括软体动物、腕足动物以及已灭绝化石门类,如托莫特壳、哈氏壳、马哈螺、软舌螺等,则是寒武纪小壳化石最主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研究华北寒武系第二统辛集组磷酸盐化小壳化石中精美的软体动物和软舌螺化石,一方面明确华北辛集组软体动物和软舌螺化石组合面貌,另一方面通过对其骨骼微细结构和原始矿物成分分析,探讨寒武纪早期软体动物与软舌螺生物矿化作用的基本特征,并深刻挖掘冠轮动物在寒武纪大爆发时期的门类起源以及软舌螺类在冠轮动物系统演化树中的位置。磷酸盐化作用可以精细保存骨骼的形态特征及壳壁原生结构信息。本文系统研究超过5000枚软体动物标本和1500枚软舌螺标本。软体动物门包含20种,其中双壳类1种,腹足动物干群3种,而其余16种归入太阳女神螺类。软舌螺纲共计9属12种及1未定种,其中,4属5种归入直管螺目,3属5种1未定种归入软舌螺目,其余2属4种锥壳与直管螺类相似,但口盖与软舌螺类一致,不具附肢,暂不能归入现有分类方案中。辛集组软体动物和软舌螺化石组合与寒武纪冈瓦纳古大陆东部地区,尤其是澳大利亚和南极同时期的化石组合高度相似。生物群的相似性不仅证实华北辛集组相当于国际寒武系第二统第3-4阶地层,而且也进一步支持华北陆块在寒武纪早期与澳大利亚古地理位置最为相近的观点。辛集组软体动物Pelagiella madianensis,Ananbarella australis,Pojetaia runnegari壳壁结构包括由文石矿物形成的水平交错纤状、纤维板片、文石板片、交错板片以及多边形结构。软舌螺锥壳和口盖微细结构包括:沟孔结构、水平交错纤状、同向文石板片、对向文石板片、交错板片、锥壳隔板、方解石板片结构等。这些骨骼原生显微结构的发现说明寒武纪早期软体动物和软舌螺可通过外套膜分泌形成多种具多层次的复杂壳壁微细结构类型,从而直观地反映出该类动物在寒武纪早期对生物矿化作用控制程度很高,并且骨骼微细结构演化非常迅速。此外,研究显示寒武纪软舌螺锥壳-口盖微细结构特征与寒武纪软体动物壳壁结构非常相似,而与触手冠动物(腕足动物、托莫特壳和竹节石)骨骼结构相似度很低。从生物矿化角度出发,软舌螺与软体动物深部同源的矿化特征证实它们亲缘关系更为密切,而与腕足动物及其它冠轮动物门类亲缘关系并不相近。
二、山东寒武纪地层古生物考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寒武纪地层古生物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寒武纪崮山组和张夏组上部(古丈期)三叶虫动物群(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流程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创新点 |
2 剖面介绍 |
2.1 概述 |
2.2 九龙山剖面 |
2.3 居林山剖面 |
3 崮山组及张夏组上部的生物地层 |
3.1 Taitzuia insueta-Poshauia poshanensis Zone |
3.2 Liopeishania lubrica Zone |
3.3 Damesella paronai Zone |
3.4 Blackwelderia paronai Zone |
3.5 Neodrepanura premesnili Zone |
3.6 Diceratocephalus armatus Zone |
3.7 Fenghuangella laevis Zone |
3.8 Prochuangia-Paracoosia Zone |
3.9 Chuangia batia Zone |
3.10 本章小结 |
4 地层划分与对比 |
4.1 崮山组的划分及对比 |
4.2“崮山阶”的划分及对比 |
4.3 华南和国际年代地层古丈阶与华北“崮山阶”的对比 |
4.4 华北传统中、上寒武统界线和第三统和芙蓉统界线 |
4.5 本章小结 |
5 崮山期三叶虫动物群研究 |
5.1 崮山期三叶虫动物群的组成分析 |
5.2 三叶虫动物群发育的古地理环境 |
5.3 三叶虫动物群灭绝和复苏的演化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6 系统古生物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1-42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默默无闻脚踏实地为山东地层古生物研究奉献一生——谨以此文纪念古生物专家刘书才先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担当作为,搞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 |
2 潜心研究,实现重要地质界线新突破 |
2.1 山东省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研究新进展 |
(1)青州尧王山寒武系/奥陶系界线 |
(2)莱芜黄羊山寒武系/奥陶系界线研究新进展 |
(3)华北寒武系标准剖面寒武系/奥陶系界线研究进展 |
2.2 华北寒武系长山阶与华南寒武排碧阶的对比关系 |
2.3 白垩系与古近系界线研究新进展 |
(1)平邑盆地白垩系/古近系界线 |
(2)胶莱盆地白垩系/古近系界线 |
3 学以致用,潜心研究地层古生物 |
4 注重交流,推动全省地层学研究走在全国前列 |
5 保护优先,让地质遗迹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
6 规划先行,科学合理保护管理古生物化石遗迹资源 |
7 传播知识,大力推进古生物科普作品创作 |
8 诲人不倦,不遗余力培养古生物人才 |
9 结语 |
(3)华北地台东部寒武系崮山组(古丈阶)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九龙山剖面介绍 |
2 崮山组的创名及原始定义 |
3 崮山组的顶底界线 |
4 引用崮山组创建者的几种错误说法 |
5 崮山组的适用范围 |
6 崮山组的生物地层 |
6.1 关于崮山组底部与张夏组顶部Blackwelderia与Damesella混生现象 |
6.2 Damesella带可以分成3个组合带 |
6.3 Blackwelderia带分成4个三叶虫带 |
6.4 Neodrepanura premesnili带(或Drepanura premesnili带)和Neodrepanura带新的划分 |
6.5 Diceratocephalus armatus带及D.cornutus的修订 |
6.6 Liostracina simesi-Placosema convexa组合带 |
7 结论 |
(5)山东省地层古生物工作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华北寒武系标准剖面研究新突破 |
1.1寒武系标准剖面三叶虫化石带及建阶研究进展 |
1. 2 牙形石生物地层和碳氧同位素地层研究进展 |
1. 3张夏-崮山寒武系标准剖面保护及省级地质公园规划建设 |
2 重要年代地层界线和相关生物地层研究新进展 |
2. 1 山东省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研究新进展 |
2. 2 白垩系与古近系系界线研究新进展 |
2. 3 鲁西覆盖区石炭-二叠纪地层研究新进展 |
3 古生物化石调查与保护工作积累了新经验 |
3. 1 胶莱盆地白垩纪大型脊椎动物研究新进展 |
3.2在全国率先试点开展省级重要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研究 |
3. 3 承担完成全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工程规划研究 |
3. 4 全省古生物化石相关地质公园和国家级重点保护化石集中产地申报获得成功 |
4 地层古生物工作为成矿规律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
4. 1鲁西石炭-二叠系赋煤规律研究与曹县煤田的发现及评价获得覆盖区找煤重大突破 |
4. 2 鲁西南华北坳陷和鲁西南潜隆起古近纪盆地分析实现了找岩盐矿重大突破 |
5 地层古生物专业力量不断壮大 |
(6)华北地台中东部寒武系层序地层与岩相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碳酸盐岩层序地层研究现状 |
1.2.2 旋回地层学研究现状 |
1.2.3 碳酸盐岩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 |
1.2.4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 |
1.4 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 |
1.5.2 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范围 |
2.2 构造演化背景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3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3.1 米级旋回 |
3.1.1 分析原理 |
3.1.2 米级旋回类型 |
3.1.3 层序界面类型 |
3.1.4 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
3.2 典型寒武系露头剖面层序 |
3.2.1 层序SQ1 露头特征 |
3.2.2 层序SQ2 露头特征 |
3.2.3 层序SQ3 露头特征 |
3.2.4 层序SQ4 露头特征 |
3.2.5 层序SQ5 露头特征 |
3.2.6 层序SQ6 露头特征 |
3.2.7 层序SQ7 露头特征 |
3.3 单井层序划分 |
3.3.1 层序界面测井响应 |
3.3.2 单井层序测井响应 |
3.4 地震剖面特征 |
3.5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4 岩相古地理与沉积模式 |
4.1 岩石类型 |
4.1.1 碳酸盐岩类 |
4.1.2 碎屑岩类 |
4.1.3 混积岩类 |
4.2 亚相组合与沉积环境 |
4.3 单井优势亚相分析 |
4.4 岩相古地理 |
4.4.1 层序SQ1 岩相古地理 |
4.4.2 层序SQ2 岩相古地理 |
4.4.3 层序SQ3 岩相古地理 |
4.4.4 层序SQ4 岩相古地理 |
4.4.5 层序SQ5 岩相古地理 |
4.4.6 层序SQ6 岩相古地理 |
4.4.7 层序SQ7 岩相古地理 |
4.5 寒武系沉积演化模式 |
4.5.1 局限内缓坡演化阶段 |
4.5.2 局限混积陆棚演化阶段 |
4.5.3 开阔缓坡演化阶段 |
4.5.4 镶边台地演化阶段 |
5 寒武系沉积层序主控因素 |
5.1 海平面变化 |
5.2 古构造背景 |
5.2.1 震积岩 |
5.2.2 同生断裂 |
5.3 古环境 |
5.3.1 元素特征有效性评价 |
5.3.2 古水温 |
5.3.3 古盐度 |
5.3.4 氧化还原性 |
5.3.5 古风暴作用 |
5.4 陆源物质供给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意义及选题依据 |
第二节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三节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第一节 大地构造背景及板块构造单元划分 |
第二节 北疆区域构造演化史 |
一、前震旦纪——大陆基底及新疆联合古陆形成演化阶段 |
二、震旦纪—石炭纪——新疆联合古陆解体、古亚洲洋洋陆转化阶段 |
三、大陆板内演化阶段 第三章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的沉积演化 |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
一、研究区位置 |
二、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准东地区与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演化的差异性 |
一、地球物理场特征 |
二、地壳结构和基底埋深 |
三、盖层沉积构造特征 |
第三节 准东地区次级构造单元划分 |
第四节 构造层序的划分 |
一、主要不整合面的分布与特征 |
二、构造层序 |
第五节 准东地区沉积格局的演化 |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 |
二、准东地区沉积建造演化 |
三、准东地区沉积演化的主要特征 |
第六节 准东地区间歇性的抬升剥蚀和沉积埋藏 |
第七节 沉积中心形态和长轴方向的变化与块体的旋转 |
一、现象的存在 |
二、可能的形成机制 |
三、块体旋转的研究简史 |
四、海西末期—印支期吉木萨尔凹陷的旋转 |
第八节 中晚侏罗世沉积构造的异常表现与构造逃逸 |
一、中晚侏罗世的沉积—构造异常表征 |
二、可能的形成机制—构造逃逸 |
三、构造逃逸的定义及研究简史 |
四、准东地区构造逃逸的特点 第四章 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的构造特征与盆地原型的演化 |
第一节 现今构造特征 |
一、盖层断裂发育特征 |
二、局部构造类型 |
三、构造样式与构造变形带 |
第二节 构造发育史和棋盘格构造格局成因 |
一、东西向构造剖面 |
二、南北向构造剖面 |
三、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启示 |
四、棋盘格构造格局的成因初探 |
第三节 克拉美丽断裂带 |
一、克拉美丽断裂带结构 |
二、克拉美丽断裂带的演化 |
三、克拉美丽断裂带对准东盆地沉积构造格局的影响 |
第四节 奇台凸起是大型扭压性构造转换带 |
一、奇台凸起是大型构造转换带 |
二、奇台凸起扭压性构造转换带的形成与演化 |
三、近平行于奇台凸起的大1井—将军庙构造线 |
第五节 对三台凸起认识的深化 |
一、三台凸起早期的展布当进一步向东向西扩展 |
二、三台凸起的边界断裂显示为早正晚逆的反转构造 |
三、三台凸起的构造演化 |
四、三台凸起的张扭/压扭性活动 |
第六节 帐北断褶带——构造挤压前缘的后冲与大型复合断展褶皱 |
一、帐北断褶带目前的构造格局与分段性 |
二、帐北断褶带的剖面结构——后冲断裂作用与大型断展褶皱 |
三、帐北断褶带的压扭性构造活动特点 |
四、帐北断褶带的持续变形和生长地层 |
第七节 再论准东地区逃逸构造——从构造角度的厘定 |
一、区域构造背景 |
二、准东逃逸构造的主要组成要素 |
第八节 盆地原型的恢复 |
一、海西期克拉美丽前陆盆地——前陆碳酸盐缓坡与周缘前陆盆地 |
二、晚海西期克拉美丽山前坳陷是扭压盆地而不是前陆盆地 |
三、晚海西期时吉木萨尔凹陷是南断北超的半地堑式断陷 |
四、古城凹陷和木垒凹陷——由海西期扭张盆地向印支—燕山期扭压盆地的转化 |
五、扭旋盆地——海西末期—印支期的准东盆地原型 |
六、侏罗纪聚煤盆地反映构造挤压还是拉张环境? |
七、喜山期博格达山前前陆盆地 |
第九节 准东盆地构造演化简史 |
一、晚石炭世——中二叠世北部强烈挤压南部张裂的构造分异阶段 |
二、晚二叠世——三叠纪扭旋作用下的构造格局改造阶段 |
三、早中侏罗世压扭作用下的陆内坳陷盆地阶段 |
四、中晚侏罗世构造逃逸中的陆内坳陷盆地阶段 |
五、白垩纪的挤压调整与掀斜阶段 |
六、新生代天山山前前陆盆地阶段 第五章 海西期的古博格达裂谷 |
第一节 博格达山研究现状 |
一、晚古生代区域构造属性——是裂谷还是岛弧? |
二、古博格达山的崛起、削蚀与多期复活再降 |
三、晚新生代博格达造山作用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构造层序的划分 |
一、地层与不整合 |
二、构造层序 |
第三节 早石炭世古博格达裂谷开始张裂 |
一、地层展布 |
二、沉积特征 |
三、裂谷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
第四节 中晚石炭世古博格达裂谷发育顶峰 |
一、地层展布 |
二、沉积特征 |
三、裂谷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
第五节 早二叠世古博格达裂谷再次张裂 |
一、地层展布 |
二、沉积特征 |
三、裂谷再次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
第六节 中二叠世古博格达裂谷拗陷萎缩 |
一、地层展布 |
二、沉积特征 |
三、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
第七节 古博格达裂谷演化的主要演化特征 |
一、古博格达裂谷的横剖面形态——半地堑式裂谷 |
二、古博格达裂谷的东西分段性 |
三、古博格达裂谷的延伸范围及与相邻造山带的关系 |
四、古博格达裂谷的动力学性质——碰撞谷 第六章 印支—燕山期古博格达山的崛起、削蚀与周期复活再隆 |
第一节、露头层序地层特征Ⅰ:印支期构造层 |
一、仓房沟群构造亚层 |
二、小泉沟群构造亚层 |
第二节、露头层序地层特征Ⅱ:燕山期构造层 |
一、水西沟群构造亚层 |
二、石树沟群构造亚层 |
三、白垩系构造亚层 |
第三节、博格达山地区盆山沉积耦合作用的特征 |
一、沉积物碎屑组分及磁化率的系统变化指示古博格达山的逆序蚀顶过程 |
二、粗碎屑楔状体近周期性向盆地内进积指示古博格达山的准周期性复活造山 |
三、与造山带的幕式复活再隆相伴的岩浆活动 |
四、盆地沉积型式和水系几何形态的变化反映造山带隆升机制的不断调整 |
五、盆地沉积中心的定向迁移等现象指示与造山带的挤压同步叠加的走滑作用 |
六、盆地演化与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构造作用 |
七、盆山构造演化的阶段性 |
八、造山运动的极性与反转 |
第四节、今博格达造山带构造变形样式的启示 |
一、山体南北坡地貌的不对称性 |
二、山体的块断隆升造山 |
三、造山带构造变形的分带性与层次性 |
四、博格达双向背冲推覆构造的形成时代 |
五、博格达造山带是大型厚皮反转构造 |
第五节、古博格达山是扭压造山带 |
一、构造扭压作用(transpression)及其应变分解 |
二、博格达造山带是扭压造山带 |
三、印支期古博格达裂谷的闭合回返与右行扭压造山 |
四、燕山—喜山期博格达地区左行扭压造山 |
五、古博格达山属于以纯剪作用为主的扭压造山带 |
六、古博格达山到底有多宽、多高? 第七章 晚古生代以来东天山地区盆山格局演变的主要特征及机制 |
第一节 晚古生代以来东天山地区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主要特点 |
一、板块构造背景内的盆山格局演化 |
二、盆山格局的的继承性与相对稳定性 |
三、变形边界条件是控制盆山差异演化的重要因素 |
四、以走滑、扭压、旋转及构造逃逸为主要形式的块体间不断的调整与相对运动 |
五、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多阶段性及其对区域构造演化的灵敏反映 |
第二节 早二叠世北疆地区是否存在普遍的拉张 |
一、早二叠世的构造拉张现象 |
二、早二叠世是区域挤压而不是构造拉张 |
三、早二叠世独特构造现象的成因解释 |
第三节 中二叠世存在泛准噶尔超级大湖盆吗? |
一、泛准噶尔超级大湖盆存在吗? |
二、中二叠世湖盆持续沉降的机制 |
第四节 早印支期强烈的构造扭压与泛大陆巨型剪切带 |
一、北疆地区陆内盆山构造格局的快速奠定 |
二、北疆地区大型走滑韧剪断裂带及构造扭压作用的普遍发育 |
三、大型走滑断裂及构造扭压作用在整个中亚造山带的普遍发育 |
四、再探泛大陆巨型韧剪带模式(the Pangea megashear) |
第五节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北疆聚煤盆地形成于构造挤压还是伸展?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北疆及邻区中生代聚煤盆地形成于构造挤压环境 |
三、中生代北疆地区构造挤压的区域构造背景 |
第六节 中侏罗世晚期—白垩纪蒙古高原的隆起、垮塌与环西伯利亚陆内构造体系域 |
一、问题的提出——构造驱动来自南部吗? |
二、蒙古鄂霍茨克洋的闭合 |
三、燕山期环西伯利亚地区强烈的构造表现 |
四、古蒙古高原的隆起与垮塌 |
五、两个高原的对话:古蒙古高原vs青藏高原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
第一节 论文研究总结 |
一、取得的主要认识 |
二、创新与特色 |
第二节 存在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8)中国三叶虫的研究简史(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古代对三叶虫的认识(1883年以前) |
2,中国三叶虫的现代科学研究(1883-1924年) |
3,中国三叶虫的研究有了中国学者的参与(1924-1949年) |
4,我国三叶虫研究的繁荣时期(1949年至今) |
(9)论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的创立及发展,兼论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为庆祝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而作(论文提纲范文)
1 旅游地学学科的创立与发展 |
1.1 旅游地学的定义 |
1.2 旅游地学的研究内容 |
1.3 旅游地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
1.4 旅游地学学科发展阶段划分 |
1)旅游地学孕育阶段(1978—1985年) |
2)旅游地学初创阶段(1986—1991年) |
3)旅游地学成长阶段(1992—1999年) |
4)旅游地学新的开拓阶段(2000年至今) |
1.5 旅游地学研究会学术活动 |
1.6 旅游地学发展趋势 |
2 地质公园的创立与发展 |
2.1 地质公园创立的历史 |
2.2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定义 |
2.3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任务 |
2.4 国家地质公园申报条件 |
2.5 国家地质公园审批程序 |
2.6 国家地质公园建设验收标准 |
2.7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徽志 |
2.8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发展现状 |
2.9 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 |
2.1 0 世界地质公园动向 |
2.1 1 地质公园建立的重要意义 |
2.1 2 中国地质公园发展前景 |
2.1 3 中国地质公园建设前景预测 |
3 中国地质遗迹景观资源 |
3.1 地质遗迹 |
3.2 地质景观 |
3.3 地质景观类型划分 |
3.4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评价方法 |
3.5 中国地质遗迹形成与分布规律 |
3.5.1 地质剖面大类 |
3.5.2 地质构造大类 |
3.5.3 古生物大类 |
3.5.4 岩石、矿物、矿床大类 |
3.5.5 地貌景观大类 |
1)岩石地貌 |
(1)花岗岩地貌。 |
(2)碎屑岩(砂、砾岩)地貌景观 |
(3)可溶岩地貌景观(喀斯特地质景观、岩溶景观) |
(4)黄土地貌景观 |
(5)风蚀与沙积地貌景观 |
2)火山地貌景观 |
3)冰川地貌景观 |
3.5.6 水体景观大类 |
3.5.7 环境地质遗迹大类 |
1)地震遗迹景观 |
2)陨石冲击遗迹景观 |
3)滑坡、泥石流遗迹景观 |
3.6 中国地质遗迹应用与保护 |
(10)华北寒武纪辛集组软体动物和软舌螺壳壁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与后生动物骨骼起源 |
1.1.1 埃迪卡拉纪最早骨骼化石 |
1.1.2 寒武纪后生动物普遍骨骼化—小壳化石 |
1.1.3 寒武纪后生动物骨骼起源与海洋化学环境的协同演化 |
1.1.4 寒武纪冠轮动物门类起源与生物矿化作用 |
1.2 研究材料、内容与意义 |
1.2.1 研究材料 |
1.2.2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2.3 论文特色及科学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岩石薄片 |
1.3.2 冰醋酸酸蚀 |
1.3.3 扫描电镜成像与能谱分析 |
1.4 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工作剖面 |
2.1 地质背景 |
2.2 华北地台寒武系第二统辛集组小壳化石 |
2.3 华北寒武系第二统辛集组时代 |
2.4 华北寒武纪古地理位置 |
2.5 研究区剖面 |
第三章 寒武纪大爆发与软体动物 |
3.1 软体动物概述 |
3.2 软体动物生物矿化基本特征 |
3.3 寒武纪软体动物系统分类 |
3.3.1 太阳女神螺类与有壳亚门起源 |
3.3.2 疑难化石Halkieria-Wiwaxia-Orthrozanclus与双神经亚门起源 |
3.4 化石材料识别生物矿化信息 |
第四章 华北地台寒武系第二统辛集组软体动物化石 |
4.1 辛集组软体动物组合特征–以陕西陇县柴家洼剖面为例 |
4.2 辛集组软体动物组合区域对比 |
4.3 辛集组软体动物壳体微细结构与矿物组成 |
4.3.1 Pelagiella壳体微细结构类型与矿物组成 |
4.3.2 Anabarella壳体微细结构类型与矿物组成 |
4.3.3 Pojetaia壳体微细结构类型与矿物组成 |
第五章 寒武纪软体动物生物矿化作用 |
5.1 寒武纪软体动物无壳–有壳演化 |
5.2 软体动物内核表面多边形结构的不同来源 |
5.3 纤维状结构与原始矿物组成 |
5.4 文石板片结构与珍珠层结构起源 |
5.5 复杂结构类型–交错板片结构与交错结构类型 |
5.6 苗岭世普遍的方解石质微细结构 |
第六章 寒武纪大爆发与软舌螺动物 |
6.1 软舌螺动物概述 |
6.2 软舌螺动物系统分类 |
6.3 软舌螺动物壳体微细结构 |
第七章 华北地台寒武系第二统辛集组软舌螺动物 |
7.1 辛集组软舌螺动物组合特征及区域对比 |
7.2 辛集组软舌螺动物壳体微细结构与矿物组成 |
7.2.1 Conotheca锥壳微细结构 |
7.2.2 Tegminites锥壳微细结构 |
7.2.3 Cupitheca锥壳微细结构 |
7.2.4 Protomicrocornus锥壳微细结构 |
7.2.5 Parakorilithes锥壳微细结构 |
7.2.6 Microcornus锥壳微细结构 |
7.2.7 软舌螺口盖微细结构类型与矿物组成 |
7.3 寒武纪软舌螺生物矿化作用 |
7.3.1 软舌螺动物外套膜矿化模式 |
7.3.2 软舌螺矿化锥壳融合假说 |
7.3.3 软舌螺壳壁纤维状结构讨论 |
7.3.4 软舌螺口盖方解石板片结构 |
7.3.5 软舌螺生物矿化研究面临的问题 |
7.4 软舌螺动物在冠轮动物系统演化树中的位置 |
7.4.1 生物矿化作用在系统学和分类学中的应用 |
7.4.2 生物矿化作用的深部同源性、平行演化与趋同演化 |
7.4.3 软舌螺与软体动物生物矿化作用的深部同源与平行演化 |
7.4.4 寒武纪软舌螺与触手冠动物矿化骨骼比较 |
7.4.5 生物矿化VS似触手冠营养结构 |
第八章 软体动物与软舌螺系统学描述 |
8.1 华北地台寒武系第二统辛集组软体动物系统学描述 |
8.2 华北地台寒武系第二统辛集组软舌螺动物系统学描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山东寒武纪地层古生物考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寒武纪崮山组和张夏组上部(古丈期)三叶虫动物群[D]. 任咣营.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4)
- [2]默默无闻脚踏实地为山东地层古生物研究奉献一生——谨以此文纪念古生物专家刘书才先生[J]. 杜圣贤. 山东国土资源, 2021(02)
- [3]华北地台东部寒武系崮山组(古丈阶)研究新进展[J]. 任咣营,袁金良,孟凡巍,高健,赵艳,郭颖,杨飞. 地层学杂志, 2020(03)
- [4]20世纪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回顾[A]. 王鸿祯,翟裕生,游振东,石宝珩,籍传茂,杨巍然,杨光荣. 地质学史论丛(4), 2002
- [5]山东省地层古生物工作研究新进展[J]. 于学峰,杜圣贤,张增奇,刘书才,宋香锁,张尚坤,张义江,杨斌. 山东国土资源, 2014(03)
- [6]华北地台中东部寒武系层序地层与岩相古地理研究[D]. 肖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7]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D]. 卢苗安.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7(03)
- [8]中国三叶虫的研究简史[J]. 彭善池. 生物进化, 2019(03)
- [9]论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的创立及发展,兼论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为庆祝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而作[J]. 陈安泽. 地球学报, 2016(05)
- [10]华北寒武纪辛集组软体动物和软舌螺壳壁结构研究[D]. 李洛阳. 西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