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爆炸合成聚晶金刚石的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严仙荣[1](2018)在《爆轰烧结氧化物粘结型聚晶金刚石微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世纪六十年代,众多金刚石颗粒构成的聚合体,即人工合成聚晶金刚石(Polycryatalline Diamond,简称PCD)在抛光、磨料等方面应用逐渐取代天然单晶金刚石成为主要消耗品。纳米聚晶金刚石在光学器件、半导体等超精细加工产业的应用前景,有着数以百亿美元计的巨大经济效益和几亿克拉计的金刚石需求量。理想的纯聚晶金刚石不但具有单晶金刚石优异的物理性能,还具有单晶金刚石所不具备的各向同性的优点,因此,许多科学家们关注PCD的制备方法及其合成机理。爆炸方法因其速度快、产率高、能耗低及操作工艺简单等优势在金刚石合成领域独树一帜。本文研究了一种以爆轰纳米金刚石(DND)为原料,以氧化物为粘结相的爆轰烧结50~200nm纳米聚晶金刚石颗粒的新方法。此法必须考虑两个方面:金刚石受高温高压时的氧化和石墨化问题。结合炸药爆轰特点以及纳米金刚石本身的性能,本文提出两个有效途径降低金刚石的氧化烧蚀和逆石墨化:(1)选择合适的爆轰参数,使爆轰在碳相图的金刚石稳定区或接近稳定区发生,从本质上降低金刚石逆石墨化的驱动力和降低卸载高温的作用时间,防止纳米金刚石在稳定区的逆石墨化;(2)纳米金刚石颗粒进行预处理,表面包覆氧化物保护层,隔离爆轰反应的氧化环境。具体内容如下:首先,为提高爆轰合成纳米金刚石的抗氧化性能,熔盐法表面改性纳米金刚石粉末。采用氧化硼、硅酸钠、氯化铬高温熔盐在纳米金刚石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实验,并通过热重分析仪(TGA)、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改性的纳米金刚石粉末。结果表明,(1)经过表面改性的纳米金刚石粉末的起始氧化温度明显提高了,氧化速度降低了以及高温退火后剩余的金刚石粉末大大增加了;(2)改性的纳米金刚石颗粒表面接枝C-B-O、C-Si-O、C-Cr-O官能团,这些官能团在纳米金刚石颗粒表面形成紧密包裹的阻隔作用,有助于提高金刚石抗氧化能力;(3)另外,这类官能团亲水性佳,能够降低金刚石的润湿角,所以这种改性方法也为解决纳米金刚石的水分散性提供了新途径。然后,进一步开展了爆轰烧结实验研究。将表面改性纳米金刚石与含铝、硅、铬离子炸药混合,进行纳米聚晶金刚石的爆轰烧结实验和表征分析。采用XRD、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EDS)等现代检测手段表征与分析了爆轰烧结的纳米聚晶材料的物相、形貌结构、元素成分,得到下列结果:(1)炸药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冲击波迫使氧化物粘结相(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铬)紧密包裹粒径4~lOnm的纳米金刚石,聚合成粒径50~200nm聚晶粒子;(2)通过讨论爆轰产物的XRD图谱得知,生成物内氧化铝包含多种晶型并含有少量的氧化铝水合物;(3)氧化硼、氧化硅、氧化铬与金刚石的润湿性能比较好,在金刚石与氧化铝之间有助于改善二者之间的润湿性,加强金刚石与氧化铝二者的界面结合;(4)改性的纳米金刚石能够承受高温高压的作用不发生氧化和石墨化,并且聚晶金刚石微粒没有发现明显的石墨晶格。最后,进行了爆轰烧结机理的研究。通过爆轰理论计算产物压力、温度时程关系,进而建立金刚石逆石墨化率的理论模型,探讨爆轰烧结纳米聚晶金刚石的逆石墨化问题。首先,通过炸药爆轰产物的BKW和JWL状态方程,计算合成聚晶金刚石的爆轰参数,并采用Autodyn软件详细描述专用炸药的动态飞散问题,计算获得了爆轰产物化学组分-压力-温度-时间的变化关系。紧接着,建立金刚石的逆石墨化率理论模型,讨论了爆轰烧结纳米聚晶金刚石的逆石墨化概率问题。获得以下结论:(1)通过在碳相图中分析炸药的爆轰参数状态可知,改性纳米金刚石颗粒表面的氧化物保护层能够保护其在快速的爆炸反应中不被氧化;同时也发现,在金刚石非稳定区的爆轰烧结聚晶金刚石与没有明显的逆石墨化。(2)通过Autodyn软件数值计算的结果得知,爆轰烧结聚晶金刚石是一个温度达到2500~3500K,压力10~30GPa,持续时间十几至几十微秒的高温、高压、极短的过程。(3)通过原子运动概率建立逆石墨化模型并进行计算得知,金刚石尺度、温度、压力、降温速率、持续时间等因素均会影响金刚石的石墨化率。(4)分析爆轰烧结聚晶金刚石过程的逆石墨化计算可知,其逆石墨化率仅为百万分之十左右,从而在理论上说明在聚晶金刚石的爆轰烧结时逆石墨化问题几乎可以忽略,这与HRTEM实验分析结果一致。
邹芹[2](2010)在《新型碳纳米粒子制备及结构演变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聚晶金刚石(PCD)的烧结都需加入添加剂。添加剂一方面会在PCD中残留,另一方面会形成碳化物。它们的物理机械性能比金刚石的低,导致了PCD中弱相的存在。无添加剂PCD的烧结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纳米金刚石和碳纳米葱(OLC)出现使这一研究成为可能。这些碳纳米颗粒的制备、结构与性能决定了PCD的烧结过程和性能。因此,本课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研究。纳米金刚石的结构与性能表征。用X射线衍射(XRD)、能谱(EDS)、透射电镜(TEM)、红外/拉曼光谱(FTIR/Raman)、综合热分析(DSC/DTA)等分析了纳米金刚石的微观结构、物性及表面状态等。研究表明,纳米金刚石为立方结构。颗粒形状为球形或椭球形,平均颗粒尺寸约为5 nm。纳米金刚石在空气中的起始氧化温度约为520℃。在Ar和真空中的石墨化温度分别为1305℃和1146℃。纳米金刚石的表面主要吸附有-OH、-CH3、-CH2、CO2、-C=O、-COOH、氨基等官能团。纳米金刚石后处理以去除其表面官能团。用高锰酸钾溶液、在空气、真空、氢气和惰性气体中对纳米金刚石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氢气中处理,较好地去除了纳米金刚石的表面官能团,并解决了二次吸附的问题。而其它的处理方法则各自存在着不足。碳纳米葱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表征。在5001400℃及1 Pa真空中退火处理纳米金刚石制备了OLC。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低于900℃时,没有OLC合成;在900℃时OLC开始出现,且其平均颗粒尺寸小于5 nm;退火温度从1000℃增加到1100℃时,有尺寸大于5 nm的OLC颗粒合成,且有未转化的纳米金刚石存在于OLC颗粒中心;1400℃时所有的纳米金刚石颗粒均已转化为OLC。OLC的颗粒形状及其平均颗粒尺寸与纳米金刚石的相似。OLC的石墨层数从几层到12层不等。纳米金刚石转化为OLC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石墨片的形成、纳米金刚石颗粒边缘(111)晶面石墨层连接及弯曲、石墨层封闭、完整OLC颗粒的形成。碳纳米颗粒与碳纳米棒的制备及结构和性能表征。用在扫描电镜(SEM)中产生的大气压CH4微等离子体放电制备了碳纳米颗粒/棒。沉积时间少于2 s时,在沉积区有碳纳米颗粒生成。随沉积时间延长,碳纳米颗粒逐渐生长为碳纳米棒。沉积5 s时,碳纳米棒的直径和长度分别达到20 nm和800 nm。沉积超过6 s时,沉积区熔化,但仍有碳纳米棒生成。沉积超过9 s时,在熔化沉积区附近有熔化碳纳米棒生成。沉积超过10 s时,已无碳纳米材料生成。间距10μm及CH4气压100 kPa沉积5 s是最佳工艺条件。碳纳米颗粒为中空OLC结构,碳纳米棒为典型纳米棒结构。聚晶烧结体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表征。用纳米金刚石及OLC在高温高压下烧结制备聚晶烧结体。结果表明,纳米金刚石在1200℃及5.5 GPa烧结500 s后发生了石墨化。Si的添加防止了纳米金刚石石墨化。而把OLC在此条件下无添加剂烧结之后有PCD生成。在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结合剂体系中添加纳米金刚石,提高了PcBN的致密度和显微硬度。
应盼[3](2020)在《孪晶结构超硬材料纳米粉体与块材的制备及表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刚石与立方氮化硼(cubic boron nitride,cBN)作为最重要的两种超硬材料在上世纪中叶相继实现了人工合成。采用这两种超硬材料制造的各类工具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人们通过细晶强化和孪晶强化等结构调控手段来提高这两类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发现,当晶粒尺寸低至10 nm左右,由于反霍尔-佩奇效应,细晶强化受到了限制。而孪晶强化则由于霍尔-佩奇效应和量子限域效应的协同作用,随着平均孪晶厚度的降低,纳米孪晶结构的金刚石和cBN的硬度、韧性和热稳定性得到了全面提升。如何进一步细化孪晶从而合成性能更优异的金刚石,这一问题尚需深入研究。此外,cBN和金刚石粉体材料也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研究兴趣,如何有效制备孪晶结构的cBN和金刚石粉体也是超硬粉体材料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孪晶结构cBN和金刚石纳米粉体的合成、纳米孪晶金刚石块材的孪晶细化开展研究。将洋葱碳纳米颗粒放入溶有氯化钾(KCl)的甲醇溶液中,通过超声和磁力搅拌处理,制备KCl包覆的洋葱碳纳米颗粒作为前驱体。通过调控前驱体中洋葱碳和KCl的比例,可以有效地改变高温高压实验合成产物的形态,包括多孔金刚石、亚微米金刚石粉体和纳米金刚石粉体。在合成的金刚石晶粒内部存在着大量的孪晶组织,平均孪晶厚度约为5 nm。微观结构分析表明纳米孪晶结构在合成的金刚石纳米粉体的所有颗粒中是普遍存在的。使用高速离心机分离出不同粒径的洋葱碳粉体作为反应前驱体,在25 GPa和2100°C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分别合成样品并表征其结构与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分析表明平均粒径为46 nm、38 nm、28 nm和22 nm的洋葱碳前驱体合成样品中的平均孪晶厚度分别为5.2 nm、4.3 nm、2.3 nm和2.4 nm。这说明选用更小粒径的洋葱碳可以进一步细化合成金刚石块材中的孪晶尺寸。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孪晶厚度越小的样品硬度越高,其中孪晶厚度约为2 nm的样品在4.9 N载荷下测试得到的硬度值达到了270 GPa。不同孪晶厚度样品测得的硬度值均吻合多晶共价材料硬度模型关于孪晶尺寸与硬度的推算公式。我们还分析了不同金刚石样品(单晶、纳米晶块材、纳米孪晶块材)的力学性能。对单晶金刚石(110)晶面、纳米晶金刚石块材、纳米孪晶金刚石块材进行了显微维氏硬度测试,并使用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仔细表征了压痕(压痕大小、裂纹长度等)。三个样品在4.9 N载荷下的硬度分别为80 GPa、130 GPa和200 GPa,与前人的报导基本一致。研究表明纳米孪晶金刚石和纳米晶金刚石比单晶金刚石更韧,而纳米孪晶金刚石比单晶金刚石和纳米晶金刚石更硬。与孪晶结构金刚石纳米粉体的合成路径类似,以洋葱结构氮化硼(onion structured boron nitride,oBN)纳米颗粒为原料,在15 GPa和1800°C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了孪晶结构的cBN纳米粉体。前驱体中oBN纳米颗粒表面的KCl有效阻止了颗粒在相变过程中的生长融合,合成产物经蒸馏水水洗后得到了分散的纳米粉体,成分分析表明其为cBN。显微结构分析表明合成的cBN纳米粉体内部含有大量的纳米孪晶结构,平均孪晶厚度约为5 nm。
张辰[4](2020)在《合成压力对金刚石复合片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个世纪随着高温高压技术的快速发展,人造金刚石从实验室走向广阔的工业应用,为现代化先进制造业提供了坚实的推动力。其中非常重要一项发明就是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ollycrystalline Diamond Compact,PDC),在高温高压下将金刚石和硬质合金烧结在一起。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既具备金刚石的高耐磨性、高硬度,而且聚晶金刚石各向同性的特性使得其具有一定的耐冲击韧性,同时还具有硬质合金的可焊性和高韧性。因此聚晶金刚石复合片一经面世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广泛地应用于石油钻探、煤炭开采、地质研究、磨削材料和切削刀具等方面,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研究与开发也一直是一个热门领域。压力和温度是合成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关键参数,本文着重研究在不同压力下合成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性能差异,以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更深一步地揭示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合成过程中的一些机理。合成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方法是钴扩散法,硬质合金基体里的钴在高温下熔融,在高压下扩散到整个金刚石层中,催化金刚石晶粒之间形成金刚石-金刚石键(D-D键),从而烧结在一起。实验采用6×36500KN铰链式六面顶压机,合成温度1450℃,加热时间600秒,分别在6.72GPa、6.97GPa、7.14GPa三个不同压力下进行烧结合成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在合成实验之前,对合成的温度和压力进行精确测量,本文在测量压力和温度时,组装方式和样品实际合成的组装方式一致,从而保证实验测量的准确性。对不同压力合成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进行磨耗比检测,宏观地展示合成压力对其耐磨性的影响。对聚晶金刚石层进行密度测量,可以反映出合成过程中基体中的钴和钨元素的渗透扩散量。同时对样品进行SEM和EDS分析,来进一步判断不同压力对于聚晶金刚石的微观影响。通过以上分析,实验明确地表明了尽管压力变化值很小,但是对于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影响却是十分大的。压力越高,金刚石的致密度也越高,金刚石之间也会形成更多的D-D键,相应地其磨耗比也有所提高。
陈石林[5](2004)在《聚晶金刚石复合体界面及复合机理的研究》文中指出聚晶金刚石复合体作为一种特殊的复合材料,以其特有的性能在非金属及硬脆材料的加工方面获得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然而金刚石属于非金属材料,它与金属(或合金)之间在强度、硬度、弹性模量及结构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特别是二者之间的界面能很高,使得绝大多数的单质金属或合金都难以有效地润湿和粘结金刚石颗粒,界面结合弱,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研究金刚石与粘结金属间的界面结合问题及其复合机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鉴于目前国内外聚晶金刚石复合体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聚晶金刚石复合体界面及复合机理的研究》(项目编号为00JJY2044)为依托,在导师的指导和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展开本论文的研究。采用SEM、EDS、XRD、TEM、TG-DTA等研究方法,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在六面顶压机上高温高压合成φ20mm聚晶金刚石复合体。并对合成φ34mm聚晶金刚石复合体所需的φ40mm的反应腔体进行了设计。 2、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PDC材料在超高温高压烧结过程中金刚石-钴的相互作用,进而提出PDC材料超高压液相活化强化烧结机理为:聚晶金刚石超高压液相烧结的塑性流动机理;聚晶金刚石超高压液相烧结的再结晶生长机理和聚晶金刚石超高压液相烧结的中介结合机理。 3、以钴作为粘结相,分析研究了钴扩散规律及作用机理,并对超高压烧结材料的界面精细结构、界面结合、界面反应、界面结构及对PD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WC-Co基底与金刚石层没有明显的结合界面,界面结合主要以WC-Co-D结合;混合烧结系统中界面处钴的富积区域较金刚石的原位烧结系统中大。 (2)金刚石的原位烧结系统中,金刚石颗粒间大部分形成了牢固的D-D直接结合,结构较致密;金刚石与钴粉的混合烧结系统中,主要以D-Co-D结合,钴基本上沿晶界呈叶脉状分布。 (3)原位烧结样品的晶界中的WC、Co2C、Co3C和η—Co3W3C含量较高;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钴-碳的共晶化合物CoxC含量逐渐降低。 (4)金刚石-金刚石界面实际上就是原始金刚石颗粒表面与析出金刚石的生长相遇的界面,这种晶界呈大角度倾斜晶界结构;在界面处存在大量的晶体缺陷,主要表现为孪晶、位错、包裹体。 (5)聚晶金刚石复合体的热应力、耐热性主要取决于结合剂种类及结合剂与金刚石形成的晶界物相。 4、本文研究了WC一C。层与金刚石层的复合、金刚石颗粒之间的复合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1) WC一CO与金刚石层界面的结合强度不仅与界面上钻含量有关,而且与界面上钻的组织结构、合成PDC的金刚石原料颗粒粒度、界面形状有关。 (2)WC一CO基体在超高温高压烧结后的脆性相刁一刃。撇C明显减少;WC一C。基体在超高温高压烧结后出现了碳的石墨峰。 (3)原位烧结样品中WC一C。基底侧往界面方向钻含量明显减少,W含量有逐渐增加趋势;而金刚石与钻粉的混合烧结样品中这一现象不太明显。 (4)D--D结合区域和D一Co一D结合区域的晶粒间界中钻的存在形式是不同的。D一Co一D结合区域的晶粒间界上的钻大部分是烧结过程结束后残留下来的钻熔体,而D目一D结合界面上的钻是以包裹体或钻一碳的共晶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5)金刚石粉末只在压力作用下,加压前后,金刚石粉末粒度基本不变化,超高压下金刚石颗粒破碎并不是造成界面处晶粒细小的主要原因。 5、任何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产品的实际应用。为此,本文将所合成的PDC做成钻头,在钻探的实际应用中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估,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论文创新点在于: (1)设计了合成。34mm的金刚石聚晶复合体所需的中40nUn的叶腊石反应腔体,为合成大直径PDC材料提供了必要条件; (2) wc一co基底与金刚石层没有明显的结合界面,界面结合主要以WC一Co一D结合; (3)原位烧结样品晶界中的we、eoZe、Co3C和粉一Co3w3C含量较金刚石与钻粉的混合烧结样品高;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钻一碳的共晶化合物CoxC含量逐渐降低; (4) wC一 Co基体在超高温高压烧结后的脆性相叮一Co凡C明显减少;WC一Co基体在超高温高压烧结后出现了碳的石墨峰; (5)聚晶金刚石复合体的热应力、耐热性主要取决于结合剂种类及结合剂与金刚石形成的晶界物相。 (6)WC一C。与金刚石界面的结合强度不仅与界面上钻含量有关,而且与界面上的钻的组织结构、合成PDC的金刚石原料颗粒粒度、界面形状结构有关; (7)金刚石粉末加压前后粒度基本不变化,加压后,金刚石出现脆性断裂,颗粒破碎基本上是穿晶式的;并提出了造成界面处晶粒细小的原因。
吕可文[6](2013)在《知识基础、学习场与技术创新 ——以超硬材料产业为例》文中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知识经济、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提高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区域经济在全球化时代的复兴,美国硅谷、德国巴登—符腾堡、台湾新竹等一些创新高地的成功实践,使得构建区域创新环境与创新系统、增强本地根植性、实现跨区连接与全球互动等一系列促进区域创新与发展的政策成为后发地区与国家增强竞争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议题。在国际经济地理学界,区域技术学习创新已经成为研究和争论的一个前沿和热点领域,围绕技术学习、创新与空间、地方之间的关系,学者们从不同层面强调了地方网络与地方根植性、地理接近与空间集聚、跨国社区与跨区联系、全球网络及非本地关系与知识流动等对于创新发生的重要性,并认为创新是一个地方化力量和全球化力量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不同空间尺度上各个关键行动者之间持续的关系构建和战略协同的演化过程,具有强烈的时空异质性和敏感性的特征。另一方面,后发地区与国家的技术追赶绩效与创新模式在行业间差异明显,产业的技术体制有着不同的特征,并且有关产业知识基础的研究表明,产业中知识来源、组织和创新模式依知识基础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有关创新的理论讨论与政策设计,需要考察产业特殊性与技术/知识异质性。那些成功区域的创新政策与经验,并不能被后发地区不加改变的模仿和使用。基于此,文章把知识/技术异质性纳入到空间化学习创新理论的建构中,试图形成一个技术/知识基础、产业、空间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把技术/知识的属性、产业特征与空间异质性统一起来进行考虑,来研究不同的技术/知识属性、产业属性对创新的组织与地理模式的影响,并从知识基础的角度出发,结合“学习场”理论,探讨知识复杂性与学习场的理论构建。以此为基础,选择超硬材料产业作为案例,重点研究分析性知识基础与科学型学习场的创新机制、组织与地理模式。全文内容共分为八章。第一章,引言。主要包括研究的背景、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等。提高创新能力已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一些成功地区有关构建区域创新环境与创新系统、增强本地的根植性、实现跨区连接与全球互动等创新政策日益被后发地区与国家推崇与模仿,而这些挑选赢者与最佳实践模式的区域创新理论和政策,实践中并没有在模仿者那里取得预期的成功。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国际主流的空间化学习与创新的理论与政策。有关技术体制与知识基础的研究发现,由于技术体制与知识基础的差异,技术创新的机制、组织与地理模式在不同的产业具有很大差异。基于此,本文认为,有关创新机制与模式的理论与政策设计,需要结合具体的技术/知识特征来讨论,这对于构建更加综合和精细化的技术学习与创新的理论模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改变不加区别的拷贝成功区域创新政策的实践误区,从而制定出量体裁衣的创新政策。第二章:研究综述。围绕论文研究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从创新思想的演变、经济地理学技术学习与创新研究视角的变迁、技术体制与创新模式、知识基础与创新等角度,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得出以下结论:创新是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和经济活动内在紧密交织的复杂网络,是一个多元主体及其在多种空间尺度上战略协同的过程,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技术具有多元性与复杂性的特点,这种复杂性表现为技术机会、创新独占性与累积性等因素的特定组合——技术体制,而技术体制的不同影响着技术追赶与创新的绩效与模式;知识基础具有多元性,表现为编码与非编码知识的组合程度、知识正式化以及情景特殊的程度等,而产业知识基础的差异影响着技术创新的机制与组织、地理模式。由此,有关从地方与全球、内部与外部力量对于创新发生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的各种空间学习创新理论,需要把技术/知识异质性考虑进去,这样才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理解学习创新的机理。第三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这一部分首先对新产业区理论、全球生产网络与价值链理论等各种空间化的学习创新理论进行梳理与评述。在此基础上,引入本研究的两个核心理论:学习场理论与知识基础理论。认为由于学习创新的空间异质性与知识技术复杂性,有必要把知识基础的复杂性纳入到空间化的学习创新理论中去,有关空间创新的理论研究需要从空间/关系、技术/知识两个角度,结合具体的产业进行讨论。基于此,文章设计了空间、产业、技术/知识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强调把研究的焦点放在创新的主体、机制与地理模式三个方面。第四章,知识基础与学习场理论建构。本章首先阐述了物理场-信息场-知识场-创造场-学习场的思想演变,并从关系的角度阐述了学习场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其次,阐述了知识类型、知识基础与空间创新的研究脉络与逻辑;第三,从知识创造的角度,阐述了知识类型、知识转化与场的关系,特定的知识转化阶段与不同的场密切相关。基于这些研究,文章分析了知识基础与学习场的内在联系,区分了符号知识与创意型学习场、综合知识与根植型学习场、解析知识与科学型学习场以及复杂知识与混合型学习场等几种类型,并对相应类型的创新机制与组织模式进行了研究。第五章,世界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基于理论的研究,选取超硬材料行业为案例进行研究,首先在全球尺度上,探讨科学驱动型产业技术创新的一般特征,行业创新具有全球化的特征。本章主要介绍了超硬材料的行业特征、全球格局以及技术创新与发展。研究发现,超硬材料行业具有专业化分工程度高、对经济发展依赖性强以及各环节附加值、地理分布不同等特征。行业的发展与创新对基于know-what、 know-why的分析性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科学技术与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是推动世界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力量,如近代科学知识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第一颗人造金刚石的合成,并推动了人造金刚石的工业化生产;化学气相沉积合成研究带来了“金刚石薄膜”的兴起,拓展了金刚石的应用领域;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促进了纳米金刚石的问世,使金刚石特殊性能得以发挥,引发了金刚石时代的到来。第六章,中国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国家尺度是学习场分析常用的尺度。中国金刚石行业发展与技术创新与科学研究密切相关,并且政府、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力量的作用十分明显。中国第一个金刚石成功合成得益于早期学者、专家对超高压高温理论的研究与探索;对金刚石合成机理、工艺及相关原理等科学研究的全面展开,则引发了20世纪80、90年代我国金刚石行业的突破创新,并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生产国;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压机大型化与合成工艺的进步,更是引发了行业的突破发展,金刚石行业开始向超硬材料强国迈进。总体上,超硬材料行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十分依赖于科学研究与突破,行业创新具有科学驱动型特征,基于科学基础的分析性知识、一些重要的科学家及科研院所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已成为超硬材料生产第一大国,超硬材料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区域集聚与行业集中度较高。但整体上,国内产品同质化严重,还处于行业价值链的低端。第七章,科学型学习场与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技术创新。选取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园为案例,对小尺度科学型学习场的创新组织与地理模式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郑州超硬材料行业的发轫与形成得益于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这一技术极的力量,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从人才培养、技术溢出与扩散以及企业衍生等方面为郑州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与壮大做出了重大贡献;产业园区的技术创新十分依赖于正式的研发,通过研发、技术进步来学习是企业实现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学、科研机构、行业知名专家(明星科学家)在企业的技术进步升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加强与大学、科研院以及行业的知识社区联系是这类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重点;产业园区的创新网络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地,可以通过专家知识社区运行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企业研发的合作网络也具有跨越本地的特征;大学、科研机构的产学研与专利转让也不仅限于本地,在省外与国内都有分布,多尺度关系建构的特征十分显着。第八章,结论及展望。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创新不仅具时空情景敏感性的特征,更具有技术知识异质性的特征,有关地理空间对于创新发生的机制影响的研究需要结合具体的知识基础进行讨论;创新政策的设计需要谨慎的根据不同的产业知识基础而进行;(2)从知识创造的视角出发,知识创造与具体的场紧密相连,不同的知识类型的转化过程与不同的场联系在一起;(3)不同的知识基础与多元学习场密切相关,不同的知识基础与不同的学习场一一对应。理论上,存在着符号知识与创意型学习场、综合性知识与根植型学习场、分析性知识与科学型学习场、复杂知识与混合型学习场等拓扑联系。(4)超硬材料行业的创新与发展较强的依赖于分析性知识,具有科学驱动型行业的特征;(5)科研院所等技术极是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创新与发展的关键力量,其在技术扩散、衍生企业、培训专业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6)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园属于一个以分析性知识基础为主导的科学驱动型学习场,正式研发、依托科研院所的成果并与其保持紧密联系是其技术创新的重要机制,并且创新的地理具有多尺度的特征。同时并针对论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要开展的进一步研究工作。
邵华丽[7](2016)在《D-D键合型聚晶金刚石的制备及脱钴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聚晶金刚石具有极高的耐磨性、硬度,其抗冲击性与硬质合金相当,此外,其无解理面,各向同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石油天燃气煤碳开采、地质勘探等领域。由于聚晶金刚石多在高温、高应力环境中工作,而对传统聚晶金刚石来讲,高温条件下其合成用金属触媒钴的存在会严重影响聚晶金刚石的热稳定性,因此,研究提高聚晶金刚石的热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及很好的实际价值。本文基于目前国内外聚晶金刚石热稳定性的研究现状,为了提高烧结型聚晶金刚石的热稳定性,以Co粉和W粉的混合粉作为粘结剂制备烧结型聚晶金刚石。本试验既希望金属触媒钴能够促进金刚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D-D键合型聚晶金刚石,使得聚晶金刚石具有高强度和耐磨性,同时又希望添加的少量W粉与Co粉、金刚石微粉生成新的固溶体-硬质合金相,即WC-Co相,从而改变聚晶金刚石中残留Co的存在状态,提高D-D键合型聚晶金刚石的热稳定性。此外,本文还采用路易斯酸-FeCl3对聚晶金刚石进行去除金属相(即脱钴)处理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聚晶金刚石的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1)当合成压力为5.5GPa、烧结温度为1450℃、保温时间为4min时合成的聚晶金刚石综合性能最佳。此条件下合成的聚晶金刚石不仅金刚石晶粒间通过D-D键结合起来,而且粘接剂相呈白色叶脉状及岛状均匀分布在金刚石颗粒间。XRD结果表明:合成的聚晶金刚石样品中有金刚石相、CoCx相、WC相及Co3C3W相,衍射峰都比较明显且并无石墨衍射峰的出现,说明粘结剂中添加的W粉与钴粉、金刚石微粉同时生成新的固溶体-硬质合金相,即WC-Co相,改变了聚晶金刚石中残留Co的存在状态,使得聚晶金刚石样品的耐热性相对提高。(2)脱钴实验表明:在相同温度(200℃)及时间(20h)的条件下,路易斯酸-Fe Cl3的脱钴深度至少可达200μm,而传统方法王水的脱钴深度只有130μm左右,此外,路易斯酸-Fe Cl3对聚晶金刚石中的WC不起作用,脱钴后的聚晶金刚石仍含有WC相,相比王水脱钴,此相的存在既能降低聚晶金刚石脱钴层中的孔隙率,避免聚晶金刚石层因完全脱去金属相而强度降至更低,又可相对弥补聚晶金刚石层金属相被去除后孔隙中充满空气导热性不好的缺点,显然,FeCl3的脱钴效果明显优于王水。(3)本文采用单因素法系统研究了路易斯酸-FeCl3脱钴时最佳脱钴温度,脱钴时间、FeCl3添加量等因素对聚晶金刚石脱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路易斯酸-FeCl3作脱钴试剂时最佳的加入量为10-15g/100ml HCl;随着脱钴时间的延长,脱钴深度不断加深,但加深的速率逐渐减小;在相同时间、脱钴试剂浓度条件下,随着脱钴温度的升高,脱钴深度不断增加,但考虑到聚四氟乙烯夹具的耐热温度范围,实验中最高脱钴温度为200℃。(4)脱钴深度对聚晶金刚石的热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发现随着脱钴深度的增加聚晶金刚石的热稳定性提高,当聚晶金刚石中的金属Co完全被除去时,其在保护气氛中的热稳定温度可高达1200℃。脱钴后聚晶金刚石除了热稳定性提高外,其耐磨性也会有明显提高。
陈东亮[8](2019)在《聚晶金刚石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晶金刚石是一种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的多晶材料,现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地质、航空和国防等领域。通过改进其合成方法,有望进一步提高其品质。本文借助高压高温技术以Fe70Ni30触媒和金刚石微粉为原料,在5.7 GPa、13601485℃范围内合成出聚晶金刚石。研究发现,在相对高温的条件下,晶粒表面溶解量较大。随着压强的降低,合成温度区间变小,当压强5.4 GPa时,合成温度为13551370℃。此条件下合成的聚晶金刚石在硬度、致密性和磨耗比等属性上都有所提升。本文创新性的采用粉末与片状触媒协同掺杂的合成方法,成功合成了优质聚晶金刚石,并且实现了聚晶层增厚的效果,同时熔渗均匀性也有所提升。
李彪[9](2017)在《聚晶金刚石电火花磨削加工机理及工艺研究》文中提出聚晶金刚石因具有很多优异的机械物理性能而被广泛用于刀具材料,是一种典型的超硬材料。然而,它的超硬耐磨特性使得其成型加工十分困难,这严重阻碍了它的推广应用。而电火花磨削加工技术是有效加工聚晶金刚石方法之一,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与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聚晶金刚石的电火花加工机理与电火花磨削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在聚晶金刚石电火花加工的放电特性、材料的去除形式及电火花磨削工艺特性分析等方面得出了一些十分有价值的结论,对解决聚晶金刚石成型加工难题,促进其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单脉冲放电加工实验对聚晶金刚石的放电特性与蚀除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聚晶金刚石电火花加工所需要的击穿电压与放电维持电压均要高于普通材料的电火花加工;对工件材料表面微观几何形貌进行观察,结果发现,电火花放电产生的热量使金属粘结剂熔化、气化,并由此造成的金刚石颗粒的脱落是聚晶金刚石材料放电蚀除的主要形式。此外,聚晶金刚石的脆性特性使得其在放电造成局部温度急剧升高的状态下而产生崩裂而去除,并发现金刚石颗粒越大,这种因崩裂而去除的痕迹就越明显。其次,对电火花磨削加工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圆盘电极的安装误差与圆度误差对放电间隙的大小有重要影响,十分不利于放电过程的稳定性,而电火花磨削加工的在线车削功能可以有效降低这一影响;另外,电极的旋转不仅使得放电点迅速转移而有利于工件材料表面质量的提高,而且还加速了工作液的流动,从而改善了放电间隙中碎屑颗粒的排出效果。最后,采用均匀试验对电极转速、峰值电流、脉冲宽度、脉冲间隔以及加工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聚晶金刚石材料去除率方面上,峰值电流的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电极转速与加工极性,最后是脉冲间隔与脉冲宽度;而在聚晶金刚石材料表面粗糙度方面上,则影响大小依次为峰值电流、脉冲间隔、脉冲宽度、加工极性、电极转速。此外,还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对这五个因素进行了研究,为聚晶金刚石加工时的参数选择与优化提供参考。
刘时琦[10](2017)在《提高钻探用金刚石复合片耐热性的研究》文中提出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olycrystalline Diamond Compact,简称PDC)是一种复合型超硬材料,是通过将金刚石微粉烧结在硬质合金基体上而得到的一种兼具两种材料优异性能的新型材料。同其它材料相比,它既具备聚晶金刚石材料优异的导热性能、超高硬度以及超高耐磨性,又具备硬质合金材料的高强度和抗冲击韧性,所以PDC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切削刀具以及石油天然气开采、煤炭开采、地质勘探和岩心钻进等领域。传统的PDC在钻进硬岩过程中会由于摩擦而产生大量的热,使金刚石向石墨发生转化,降低PDC钻头的性能。因而需要对钻探用PDC进行提高耐热性的研究。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硬岩钻探用金刚石复合片仿生结构设计及强韧化机理‖(编号为41572357)的资助下,对提高PDC的耐热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国产铰链式6×1200MN型六面顶压机,用熔渗法结合混合粉末烧结的方法进行PDC的合成试验,确定的合成条件为:压力5.06.5GPa,温度13501650℃,合成时间57min。对影响PDC合成及耐热性的一些因素进行了试验分析和优化设计:(1)对压机腔体内叶蜡石块的组装工艺对PDC合成及其耐热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分析与改进;(2)对温度压力条件对PDC合成及其耐热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3)确定了合成工艺曲线及合成方式,并分析了其对PDC耐热性的影响;(4)确定了两种提高PDC耐热性能的添加剂体系(Co-Si-B体系和Ni-Ti-B体系),并对其组分和配比进行了试验分析确定。采用SEM、EDS能谱分析、XRD等分析手段对两种体系的PDC的微观形貌、成分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PDC中金刚石均质性较好、颗粒大小均匀,性能表现优异,在合成的过程中形成了耐热的金属陶瓷复合相。对试验合成的PDC的耐热性进行了差重热重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常规PDC的抗氧化温度一般为760℃,本文合成的两种体系的PDC的抗氧化温度分别为840℃和920℃,耐热性分别提高了80℃和160℃。对使用熔渗结合混合粉末烧结方法高温高压合成的高耐热性能PDC的合成机理进行了分析。混合粉末的存在为熔渗金属提供了渗透的通道,而熔渗金属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与复合界面附近产生的压力差则为PDC合成的熔渗过程提供了驱动力,通过添加剂与金刚石之间形成C-M-C(金刚石-金属-金刚石)键的结合模式,提高了PDC中聚晶层的耐热性能。
二、爆炸合成聚晶金刚石的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爆炸合成聚晶金刚石的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爆轰烧结氧化物粘结型聚晶金刚石微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人工合成聚晶金刚石的简介 |
1.1.1 PCD的分类与合成 |
1.1.2 PCD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
1.2 金刚石的爆轰合成法介绍 |
1.3 静压聚晶金刚石烧结原理 |
1.3.1 一般粉体烧结过程基础知识 |
1.3.2 静压聚晶金刚石粘结机理 |
1.4 金刚石颗粒的表面改性 |
1.4.1 纳米金刚石表面化学改性的分类 |
1.4.2 金刚石磨粒表面改性影响因素 |
1.4.3 表面物理化学改性的元素选择原则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2 熔盐法制备氧化物表面包覆纳米金刚石的研究 |
2.1 引言 |
2.1.1 爆轰纳米金刚石的特别性质 |
2.1.2 纳米金刚石的表面化学改性 |
2.1.3 金刚石的物理化学改性 |
2.2 纳米金刚石熔盐化学改性及表征 |
2.2.1 纳米金刚石熔盐法表面改性实验 |
2.2.2 纳米金刚石表面改性的表征方法 |
2.3 爆轰纳米金刚石的表征 |
2.3.1 物相分析 |
2.3.2 表面官能团分析 |
2.3.3 微观结构分析 |
2.4 氧化硼包覆纳米金刚石的表征 |
2.4.1 热稳定性分析 |
2.4.2 物相分析 |
2.4.3 微观结构分析 |
2.4.4 表面官能团分析 |
2.5 氧化硅包覆纳米金刚石的表征 |
2.5.1 热稳定性分析 |
2.5.2 物相分析 |
2.5.3 微观结构分析 |
2.5.4 表面官能团分析 |
2.6 氧化铬包覆纳米金刚石的表征 |
2.6.1 热稳定性分析 |
2.6.2 物相分析 |
2.6.3 微观结构分析 |
2.6.4 表面官能团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氧化物粘结型聚晶金刚石爆轰合成及其表征 |
3.1 爆轰实验设计思路 |
3.1.1 炸药爆炸参数的设计 |
3.1.2 PCD烧结粘结剂的选择 |
3.2 氧化物粘结性聚晶金刚石微粉的爆轰实验研究 |
3.2.1 爆轰反应容器介绍 |
3.2.2 爆轰法烧结PCD的炸药研制 |
3.2.3 爆轰法烧结PCD的实验步骤 |
3.2.4 爆轰产物的表征方法 |
3.3 爆轰烧结的DND@B_2O_3/Al_2O_3纳米粉末材料 |
3.3.1 物相分析 |
3.3.2 表面形貌分析 |
3.3.3 微观结构分析 |
3.4 爆轰烧结的DND@SiO_2/Al_2O_3纳米粉末材料 |
3.4.1 物相分析 |
3.4.2 表面形貌分析 |
3.4.3 微观结构分析 |
3.5 爆轰烧结的DND@Cr_2O_3/Al_2O_3纳米粉末材料 |
3.5.1 物相分析 |
3.5.2 表面形貌分析 |
3.5.3 微观结构分析 |
3.6 爆轰烧结的DND/SiO_2纳米粉末材料 |
3.6.1 物相分析 |
3.6.2 表面形貌分析 |
3.6.3 微观结构分析 |
3.7 爆轰烧结的DND/Cr_2O_3纳米粉末材料 |
3.7.1 物相分析 |
3.7.2 表面形貌分析 |
3.7.3 微观结构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 合成聚晶金刚石的爆轰参数与机理分析 |
4.1 基础理论 |
4.1.1 爆轰理论 |
4.1.2 爆轰产物的物态方程 |
4.2 爆轰产物BKW状态方程 |
4.2.1 BKW状态方程参数求解 |
4.2.2 凝聚态炸药BKW物态方程 |
4.2.3 爆轰产物平衡组成的确定 |
4.2.4 固体产物物态方程 |
4.3 炸药爆轰BKW程序计算结果 |
4.3.1 单质猛炸药的爆轰参数计算 |
4.3.2 聚晶微粉爆轰参数计算结果 |
4.4 爆轰烧结聚晶金刚石的参数分析 |
4.5 爆轰产物的JWL状态方程参数确定 |
4.5.1 爆轰产物JWL状态方程 |
4.5.2 压力-温度(P-T)等熵曲线在金刚石-石墨相图分布 |
4.5.3 爆轰产物JWL状态方程的参数拟合及可行性分析 |
4.6 爆轰烧结动力模型与温度-时间关系拟合 |
4.7 爆轰烧结聚晶金刚石的氧化和石墨化问题 |
4.8 本章小结 |
5 聚晶金刚石的逆石墨化计算 |
5.0 前言 |
5.1 金刚石逆石墨化的简介与表层原子模型 |
5.2 金刚石逆石墨化的微观模型 |
5.3 常压高温金刚石的逆石墨化率 |
5.3.1 常数ξ的确定 |
5.3.2 石墨化模型与参数的可信度分析 |
5.3.3 金刚石爆轰烧结升温过程的计算 |
5.3.4 金刚石爆轰烧结降温过程的计算 |
5.3.5 聚晶金刚石爆轰烧结的石墨化转变区域的计算 |
5.4 高压对金刚石逆石墨化的影响 |
5.4.1 常数ξ的确定 |
5.4.2 金刚石石墨相转化区域的计算 |
5.5 爆轰烧结实验与石墨化率计算结果与讨论 |
5.5.1 聚晶金刚石爆轰烧结的石墨化率计算 |
5.5.2 爆轰烧结实验与石墨化率计算结果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附录A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新型碳纳米粒子制备及结构演变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聚晶金刚石 |
1.1.1 聚晶金刚石的特点及应用 |
1.1.2 烧结型聚晶金刚石的分类 |
1.1.3 烧结型聚晶金刚石的聚结机理 |
1.2 金刚石的结构与性质 |
1.2.1 金刚石的结构 |
1.2.2 金刚石的化学组成 |
1.2.3 金刚石的性质 |
1.3 纳米材料及纳米颗粒 |
1.3.1 纳米材料的通性 |
1.3.2 纳米粒子的应用 |
1.4 纳米金刚石 |
1.4.1 爆炸法制备纳米金刚石 |
1.4.2 纳米金刚石的生成机理 |
1.4.3 纳米金刚石的特性 |
1.4.4 纳米金刚石的应用 |
1.5 碳纳米葱 |
1.5.1 碳纳米葱的发展过程 |
1.5.2 碳纳米葱的形貌与结构 |
1.5.3 碳纳米葱的制备 |
1.5.4 碳纳米葱的分离和提纯 |
1.5.5 碳纳米葱的形成机理 |
1.5.6 碳纳米葱的性能与应用前景 |
1.6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2章 试验 |
2.1 纳米金刚石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
2.1.1 纳米金刚石原料 |
2.1.2 纳米金刚石的结构与性能表征方法 |
2.2 纳米金刚石的后处理 |
2.2.1 后处理原料 |
2.2.2 后处理设备 |
2.2.3 后处理方法 |
2.2.4 处理后样品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
2.3 碳纳米葱的制备 |
2.3.1 制备方案 |
2.3.2 退火处理设备 |
2.3.3 试验流程 |
2.3.4 碳纳米葱在空气中的热处理 |
2.3.5 碳纳米葱的结构性能表征方法 |
2.4 碳纳米颗粒及棒的制备 |
2.4.1 Pt 膜的沉积 |
2.4.2 放电设备 |
2.4.3 碳纳米材料的沉积过程 |
2.4.4 碳纳颗粒及棒的结构与性能表征方法 |
2.5 聚晶烧结体的制备 |
2.5.1 原材料 |
2.5.2 试验方案 |
2.5.3 试验设备 |
2.5.4 烧结体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纳米金刚石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
3.1 X 射线衍射分析 |
3.2 能谱分析 |
3.3 透射电镜分析 |
3.4 拉曼光谱分析 |
3.5 红外光谱分析 |
3.6 空气中综合热分析 |
3.7 Ar 中综合热分析 |
3.8 讨论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纳米金刚石的后处理 |
4.1 X 射线衍射分析 |
4.2 红外光谱分析 |
4.3 能谱分析 |
4.4 透射电镜分析 |
4.5 综合热分析 |
4.6 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碳纳米葱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
5.1 透射电镜分析 |
5.2 X 射线衍射分析 |
5.3 拉曼光谱分析 |
5.4 碳纳米葱转化纳米金刚石 |
5.4.1 碳纳米葱分析 |
5.4.2 碳纳米葱转化的纳米金刚石分析 |
5.4.3 碳纳米葱Ar 气中处理产物分析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碳纳米颗粒及棒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
6.1 Pt 膜的表征 |
6.2 放电电压和电流波形 |
6.3 碳纳米颗粒及棒的表征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聚晶烧结体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
7.1 纳米金刚石烧结体的XRD 分析 |
7.2 纳米金刚石添加剂烧结的PcBN 分析 |
7.3 碳纳米葱烧结聚晶金刚石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孪晶结构超硬材料纳米粉体与块材的制备及表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金刚石 |
1.2.1 金刚石的结构与性质 |
1.2.2 纳米金刚石粉体的研究现状 |
1.3 立方氮化硼 |
1.3.1 立方氮化硼的结构与性质 |
1.3.2 纳米立方氮化硼粉体的研究现状 |
1.4 超硬材料的探索及研究现状 |
1.4.1 超硬材料的理论预测 |
1.4.2 金刚石的晶粒细化强化 |
1.4.3 金刚石的孪晶细化强化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孪晶结构金刚石纳米粉体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 |
2.3 前驱体的制备与表征 |
2.3.1 洋葱碳的制备及表征 |
2.3.2 KCl包裹洋葱碳纳米颗粒的制备 |
2.4 孪晶结构金刚石纳米粉体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2.4.1 洋葱碳与KCl比例对合成产物的影响 |
2.4.2 温度对合成产物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细纳米孪晶结构金刚石块材的合成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3 洋葱碳纳米颗粒的离心分选 |
3.4 不同孪晶厚度金刚石块材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3.5 不同孪晶厚度金刚石块材的力学性能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类型金刚石的硬度对比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压痕法硬度测试原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显微硬度压痕的光学与SEM表征 |
4.4.2 微观结构表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孪晶结构立方氮化硼纳米粉体的合成与表征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3 前驱体的制备与表征 |
5.3.1 洋葱氮化硼的表征 |
5.3.2 KCl包裹洋葱氮化硼纳米颗粒的制备 |
5.4 孪晶结构立方氮化硼纳米粉体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4)合成压力对金刚石复合片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人造金刚石 |
1.2 聚晶金刚石 |
1.3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 |
1.4 金刚石复合片在石油钻探领域的应用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高温高压技术与设备 |
2.1 高压物理学 |
2.2 高压的产生 |
2.3 高温高压设备 |
2.3.1 两面顶高温高压装置 |
2.3.2 铰链式六面顶液压机 |
2.4 传压介质的选择 |
2.5 合成压力和温度的测量 |
2.5.1 压力标定 |
2.5.2 温度测量 |
第3章 金刚石复合片的合成工艺 |
3.1 合成工艺的技术路线选择 |
3.2 原材料的选择和处理 |
3.2.1 金刚石微粉 |
3.2.2 硬质合金基体 |
3.3 金刚石复合片的内组装 |
3.4 真空净化 |
3.5 金刚石复合片合成块的组装 |
3.6 烧结工艺 |
3.7 金刚石复合片脱钴工艺 |
第4章 不同压力合成金刚石复合片实验 |
4.1 实验设备 |
4.2 实验原材料 |
4.3 实验过程 |
4.4 机械加工 |
第5章 金刚石复合片的检测 |
5.1 无损检测 |
5.1.1 尺寸检测 |
5.1.2 渗透探伤 |
5.1.3 光学显微镜检测 |
5.1.4 超声波C扫描检测 |
5.2 SEM微观检测 |
5.3 密度检测 |
5.4 矫顽磁力和磁饱和强度检测 |
5.5 EDS分析 |
5.6 磨耗比检测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聚晶金刚石复合体界面及复合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聚晶金刚石复合体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1.2.1 聚晶金刚石复合体的制造方法及分类 |
1.2.2 PDC性能的研究 |
1.2.3 PDC材料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应用概况 |
1.3 聚晶金刚石复合体界面及作用机理的研究现状 |
1.3.1 聚晶金刚石复合体复合机理的研究 |
1.3.2 聚晶金刚石复合体界面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工作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4.1 本文工作背景 |
1.4.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1.1 原料处理 |
2.1.2 合成块组装 |
2.2 超高压合成 |
2.2.1 超高压合成设计 |
2.2.2 超高压合成工艺 |
2.2.3 PDC材料合成实验 |
2.3 合成后样品的处理与检测 |
2.3.1 样品组织结构的分析 |
2.3.2 样品性能检测 |
第三章 超高压技术的研究 |
3.1 概述 |
3.2 超高压技术的研究 |
3.2.1 超高压技术的理论基础 |
3.2.2 超高压的获得 |
3.2.3 超高压技术与超硬材料 |
3.2.4 超高压技术与金刚石合成 |
3.3 Φ40mm反应腔体的设计 |
3.3.1 高压腔的设计 |
3.3.2 临界体积 |
3.3.3 高压腔体的尺寸 |
3.4 PDC材料的超高压合成 |
3.4.1 PDC材料的超高压合成中存在的问题 |
3.4.2 PDC材料合成组装结构的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刚石超高压液相活化强化烧结 |
4.1 烧结的概念和分类 |
4.2 烧结过程的热力学基础 |
4.2.1 碳的相图 |
4.2.2 烧结的基本过程 |
4.2.3 烧结的热力学问题 |
4.3 金刚石超高压液相活化烧结理论研究 |
4.3.1 金刚石-钴熔体相互润湿作用 |
4.3.2 金刚石与液态金属接触作用的分类 |
4.4 烧结的动力学效应 |
4.4.1 钴扩散的动力学特征 |
4.4.2 碳原子或原子团的扩散动力学特征 |
4.4.3 压力对扩散的影响的动力学分析 |
4.4.4 金刚石超高压烧结过程金刚石成核、生长动力学特征 |
4.5 聚晶金刚石超高压液相活化强化烧结机理 |
4.5.1 聚晶金刚石超高压液相烧结的塑性流动机理 |
4.5.2 聚晶金刚石超高压液相烧结的再结晶生长机理 |
4.5.3 聚晶金刚石超高压液相烧结的中介结合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晶金刚石复合体结合界面及聚晶晶界的研究 |
5.1 概述 |
5.2 界面性质的表述 |
5.2.1 金刚石的晶体结构 |
5.2.2 界面热力学 |
5.2.3 界面动力学 |
5.2.4 金刚石烧结体系中有关凝聚相的界面结合理论 |
5.3 界面组织的研究 |
5.4 PDC材料聚晶晶界成分分析 |
5.4.1 不同的金属对金刚石颗粒晶界的界面结构的影响 |
5.4.2 烧结方法对界面成分的影响 |
5.4.3 烧结温度对界面成分的影响 |
5.5 金刚石表面合金化热力学分析 |
5.6 PDC材料聚晶晶界结构的分析 |
5.7 界面结构对聚晶金刚石的复合机理的影响 |
5.7.1 界面结构对聚晶金刚石的热应力的影响 |
5.7.2 界面结构对聚晶金刚石的耐热性的影响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聚晶金刚石复合体复合机理的研究 |
6.1 金刚石与金属(或合金)界面结合 |
6.2 WC-Co层与PCD的复合机理的研究 |
6.2.1 WC-Co层与PCD层界面组织对界面结合的影响 |
6.2.2 烧结工艺对界面结构的影响 |
6.2.3 WC-Co层与PCD层界面结构对界面结合的影响 |
6.2.4 WC-Co基体烧结前后组织结构的变化 |
6.3 PCD金刚石层的界面复合机理的研究 |
6.3.1 聚晶晶界的SEM分析 |
6.3.2 聚晶晶界的X射线衍射分析 |
6.4 聚晶金刚石复合体复合机理的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聚晶金刚石复合体在钻探中的应用 |
7.1 金刚石复合体的用途 |
7.2 PDC钻头的碎岩机理及失效分析 |
7.2.1 PDC钻头的碎岩机理 |
7.2.2 PDC钻头的失效分析 |
7.3 新型PDC钻头的应用 |
7.3.1 试验条件 |
7.3.2 试验结果 |
7.3.3 试验结果分析 |
7.4 本章结论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知识基础、学习场与技术创新 ——以超硬材料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形势下知识经济和创新成为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
1.1.2 技术学习与创新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 |
1.1.3 技术追赶与创新模式表现出较强的技术知识异质性特征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
1.5.1 资料搜集 |
1.5.2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综述 |
2.1 创新思想的演化 |
2.2 经济地理学技术学习与创新的视角变迁 |
2.2.1 新区域主义的兴起与地域创新模型 |
2.2.2 外部/全球联系、跨区网络与技术学习与创新 |
2.2.3 全球-地方联结与技术学习与创新 |
2.2.4 小结 |
2.3 技术、技术体制与创新 |
2.3.1 技术与技术体制 |
2.3.2 技术体制与创新模式 |
2.3.3 技术体制与技术追赶 |
2.3.4 小结 |
2.4 知识基础与创新 |
2.4.1 知识基础 |
2.4.2 知识基础与创新 |
2.4.3 小结 |
2.5 本章小结 |
3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1 主流的空间化学习创新理论 |
3.1.1 区域(空间)视角下的新产业区及相关理论 |
3.1.2 网络视角下的全球价值链/生产网络及相关理论 |
3.2 学习场理论 |
3.3 知识基础理论 |
3.4 理论整合与分析框架 |
3.4.1 框架构思 |
3.4.2 分析的维度 |
3.4.3 分析的焦点 |
3.5 本章小结 |
4 知识基础与学习场的理论建构 |
4.1 从物理场到学习场:场的思想演变 |
4.2 学习场:多尺度性与多元性 |
4.3 知识基础与创新 |
4.3.1 意会知识与地域创新模型 |
4.3.2 知识基础与空间创新 |
4.4 知识创造与场理论 |
4.4.1 SECI 过程与知识创造 |
4.4.2 知识创造、SECI 与 Ba |
4.5 学习场的多元性与多尺度性 |
4.5.1 符号性知识与创意型学习场 |
4.5.2 综合性知识与根植型学习场 |
4.5.3 分析性知识与科学型学习场 |
4.5.4 知识复杂性与混合型学习场 |
4.6 本章小结 |
5 世界超硬材料行业发展与技术创新 |
5.1 超硬材料产业的行业特征 |
5.1.1 典型单一的产业链类型,各环节的专业化分工程度高 |
5.1.2 小行业、大用途,具有工业的牙齿之称 |
5.1.3 行业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
5.1.4 各环节附加值与地理分布不同 |
5.2 超硬材料行业的全球格局 |
5.3 超硬材料合成技术发展史与世界超硬材料产品创新 |
5.3.1 近代科学知识与人造金刚石合成 |
5.3.2 气相沉积合成技术与金刚石薄膜的兴起 |
5.3.3 纳米技术与纳米金刚石的问世 |
5.4 本章小结 |
6 中国超硬材料行业技术创新与发展 |
6.1 科学研究与中国超硬材料行业技术创新 |
6.1.1 科研院所与中国人造金刚石合成及工业化生产 |
6.1.2 科学研究全方位展开与超硬材料行业产品创新 |
6.1.3 合成设备、工艺进步与金刚石行业突破创新 |
6.2 超硬材料行业发展的国内图景 |
6.2.1 已成为超硬材料生产第一大国 |
6.2.2 较为完善的超硬材料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
6.2.3 区域集中与集聚现象明显 |
6.2.4 行业集中度高,呈现寡头竞争格局 |
6.2.5 产品同质化严重,处于行业价值链的低端 |
6.3 本章小结 |
7 科学型学习场与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技术创新 |
7.1 郑州高新区概况与发展 |
7.1.1 地理与区位 |
7.1.2 高新区建立的背景与发展历程 |
7.1.3 高新区的发展现状与成就 |
7.2 郑州超硬材料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
7.2.1 技术极的推动与郑州超硬材料行业的发轫 |
7.2.2 初级要素优势与郑州超硬材料行业的发展 |
7.2.3 市场需求拉动与超硬材料行业的飞速发展 |
7.2.4 政府的政策扶持与超硬材料行业的壮大 |
7.3 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发展 |
7.3.1 区内企业聚集及规模优势明显 |
7.3.2 区内企业各具特色,产业链条完善 |
7.3.3 创新资源不断集聚,区域创新环境初显 |
7.3.4 中心地位突出,信息资源丰富 |
7.4 科学型学习场创新的组织与地理模式: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研究 |
7.4.1 大学(科研机构)、解析知识与创新 |
7.4.2 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的技术极 |
7.4.3 技术极-企业知识流动机制与高新区超硬材料行业创新 |
7.4.4 科学型学习场的创新机制 |
7.4.5 科学型学习场的地理模式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
致谢 |
(7)D-D键合型聚晶金刚石的制备及脱钴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聚晶金刚石的发展状况 |
1.3 聚晶金刚石的合成方法及分类 |
1.4 聚晶金刚石热稳定性研究现状 |
1.4.1 聚晶金刚石热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1.4.2 国内外提高聚晶金刚石热稳定性的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2章 高温高压系统介绍及六面顶压机温度、压力的标定 |
2.1 高温高压设备简介 |
2.2 合成块组装结构的设计 |
2.3 6×800吨六面顶压机温度、压力的标定 |
2.3.1 6×800吨六面顶压机温度的标定 |
2.3.2 6×800吨六面顶压机压力的标定 |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温高压D-D键合型聚晶金刚石的合成 |
3.1 研究思路 |
3.2 实验设备及实验内容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实验工艺流程及实验方案设计 |
3.3 实验原材料的选择及合成块的组装设计 |
3.3.1 实验原材料选择及预处理 |
3.3.2 合成块的组装设计 |
3.4 聚晶金刚石高温高压合成实验过程 |
3.4.1 实验过程 |
3.5 分析方法与手段 |
3.5.1 热稳定性测试 |
3.5.2 硬度测试 |
3.5.3 冲击韧性测试 |
3.5.4 磨耗比测试 |
3.5.5 微观结构分析 |
3.5.6 物相组成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晶金刚石的性能评价 |
4.1 通过XRD检测分析W粉的反应机理及聚晶金刚石合成机理 |
4.1.1 XRD检测分析W粉的反应机理 |
4.1.2 聚晶金刚石合成机理 |
4.2 微观结构检测与W、C、Co元素分布图及物相分析 |
4.2.1 微观结构检测与W、C、Co元素分布图 |
4.2.2 聚晶金刚石的XRD物相分析 |
4.3 合成工艺参数对聚晶金刚石的性能的影响 |
4.3.1 合成温度对聚晶金刚石的性能的影响 |
4.3.2 保温时间对聚晶金刚石性能的影响 |
4.4 W粉加入对聚晶金刚石的性能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聚晶金刚石脱钴研究 |
5.1 研究思路 |
5.2 实验过程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方案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FeCl3加入量对脱钴效果的影响 |
5.3.2 温度对脱钴效果的影响 |
5.3.3 时间对脱钴效果的影响 |
5.3.4 脱钴对聚晶金刚石热稳定性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聚晶金刚石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金刚石的分类结构和性质 |
1.1.1 金刚石的分类 |
1.1.2 金刚石的结构和性质 |
1.2 聚晶金刚石的人工合成 |
1.2.1 聚晶金刚石的合成简史 |
1.2.2 聚晶金刚石的合成方法 |
1.2.3 聚晶金刚石类型 |
1.2.4 聚晶金刚石特性及应用 |
1.3 选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章 高压高温技术及表征方法 |
2.1 引言 |
2.2 高压高温设备 |
2.2.1 高压高温设备种类 |
2.2.2 铰链式六面顶压机结构 |
2.2.3 压强控制系统 |
2.2.4 温度控制系统 |
2.3 核心腔体压强温度定标与传压介质 |
2.3.1 压强定标 |
2.3.2 温度定标 |
2.3.3 腔体传压介质材料 |
2.4 实验表征方法 |
2.4.1 硬度表征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
2.4.3 磨耗比表征 |
2.4.4 X射线衍射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聚晶金刚石生长的溶剂理论及制备工艺 |
3.1 引言 |
3.2 金刚石聚晶生长的溶剂理论 |
3.2.1 石墨与金刚石纯碳素体系相平衡 |
3.2.2 石墨与金刚石在溶剂-碳素体系相平衡 |
3.2.3 聚晶金刚石生长驱动力 |
3.3 聚晶金刚石生长的V型区 |
3.4 聚晶金刚石制备工艺 |
3.4.1 实验原料的准备 |
3.4.2 旁热式传压复合块组装工艺 |
3.4.3 高压高温合成工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触媒及金刚石粒度对聚晶金刚石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触媒掺杂形式对聚晶金刚石的影响 |
4.2.1 片状触媒合成聚晶金刚石 |
4.2.2 粉状触媒合成聚晶金刚石 |
4.2.3 粉末与片状触媒混合合成聚晶金刚石 |
4.3 金刚石粒度对聚晶金刚石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聚晶金刚石高压高温制备 |
5.1 引言 |
5.2 合成条件对聚晶金刚石性能影响 |
5.2.1 合成时间对聚晶金刚石影响 |
5.2.2 合成温度对聚晶金刚石影响 |
5.2.3 合成压强对聚晶金刚石影响 |
5.3 聚晶金刚石生长区间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聚晶金刚石电火花磨削加工机理及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聚晶金刚石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2 聚晶金刚石电火花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3 聚晶金刚石电火花磨削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 本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本课题来源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聚晶金刚石电火花加工机理研究 |
2.1 聚晶金刚石材料的特性分析 |
2.2 聚晶金刚石电火花加工的放电特性研究 |
2.2.1 实验设备 |
2.2.2 实验材料 |
2.2.3 实验过程 |
2.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 聚晶金刚石电火花加工蚀除机理研究 |
2.3.1 实验内容 |
2.3.2 实验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晶金刚石电火花磨削加工技术研究 |
3.1 电火花磨削放电间隙分析 |
3.2 电火花磨削对放电点转移的影响 |
3.3 电极旋转对电蚀产物排出的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晶金刚石电火花磨削工艺研究 |
4.1 实验设备与材料 |
4.1.1 实验设备 |
4.1.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 均匀试验设计 |
4.2.1 均匀设计 |
4.2.2 试验因素及其水平的选择 |
4.2.3 均匀试验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试验的直观分析 |
4.3.2 回归分析的相关理论 |
4.3.3 试验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4.4 工艺参数对PCD材料去除率与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4.4.1 旋转电极对PCD材料去除率与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4.4.2 PCD材料表面微观几何形貌分析 |
4.4.3 峰值电流对PCD材料去除率与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4.4.4 脉冲宽度对PCD材料去除率与表面粗糙度影响 |
4.4.5 脉冲间隔对PCD材料去除率与表面粗糙度影响 |
4.4.6 加工极性对PCD材料去除率与表面粗糙度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提高钻探用金刚石复合片耐热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刚石复合片的发展概况 |
1.2 PDC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
1.3 PDC的应用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超高压设备简介 |
2.1 高温高压合成PDC技术 |
2.2 高压设备简介 |
2.3 高压腔体介质材料 |
第三章 PDC材料的原料处理及合成设计 |
3.1 试验原料的处理 |
3.2 试验方法及组装 |
第四章 高耐热性PDC的合成试验 |
4.1 高温高压合成试验组装工艺 |
4.2 高温高压合成试验温压条件的确定 |
4.3 高温高压合成试验工艺曲线的确定 |
4.4 合成方法对PDC耐热性的影响 |
4.5 添加剂对PDC耐热性的影响 |
4.6 PDC试样的后处理 |
第五章 PDC耐热性检测及合成机理研究 |
5.1 PDC的耐热性能分析 |
5.2 耐热性PDC的扫描电镜分析 |
5.3 耐热性PDC的XRD分析 |
5.4 熔渗金属的熔渗驱动力模型 |
5.5 耐热性PDC界面复合机理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爆炸合成聚晶金刚石的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爆轰烧结氧化物粘结型聚晶金刚石微粉研究[D]. 严仙荣.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2]新型碳纳米粒子制备及结构演变规律[D]. 邹芹. 燕山大学, 2010(08)
- [3]孪晶结构超硬材料纳米粉体与块材的制备及表征研究[D]. 应盼. 燕山大学, 2020(01)
- [4]合成压力对金刚石复合片性能影响的研究[D]. 张辰. 吉林大学, 2020(08)
- [5]聚晶金刚石复合体界面及复合机理的研究[D]. 陈石林. 中南大学, 2004(04)
- [6]知识基础、学习场与技术创新 ——以超硬材料产业为例[D]. 吕可文. 河南大学, 2013(12)
- [7]D-D键合型聚晶金刚石的制备及脱钴技术研究[D]. 邵华丽. 河南工业大学, 2016(08)
- [8]聚晶金刚石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陈东亮.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9(01)
- [9]聚晶金刚石电火花磨削加工机理及工艺研究[D]. 李彪.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17(01)
- [10]提高钻探用金刚石复合片耐热性的研究[D]. 刘时琦. 吉林大学,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