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IS装置PT中性点频繁击穿原因及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高一壹[1](2020)在《35kV电网PT铁磁谐振过电压防护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35k V电网的运行方式多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在此方式下由于母线上接有三相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T),当系统出现电磁扰动时,PT励磁电感因其铁心饱和可能与系统对地电容形成参数匹配,从而引发铁磁谐振过电压,容易造成PT高压熔丝熔断和PT烧毁等故障,严重时往往波及PT柜内的其他设备,甚至整条母线,严重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为了满足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要求,有必要进一步研究阐明铁磁谐振过电压的产生机理,特别是对35k V电网PT铁磁谐振过电压仿真模型和消谐措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首先研究并阐明PT励磁饱和所引起的铁磁谐振过电压产生的机理、特点、分类及危害,阐述H.A.Peterson的实验结论及铁磁谐振参数区间。二是利用ATP-EMTP软件建立准确有效的35k V电网PT铁磁谐振过电压仿真计算模型,对PT铁心及线圈的磁化特性与转化方法进行分析,建立PT模型、消谐器模型、电源模型等,阐明铁磁谐振的多种激发条件。三是通过分析两起事故案例,建立故障仿真模型,并根据事故过程和仿真结果分析引起事故的实际原因,提出相应的消谐方案和预防措施,并对应用效果进行仿真验证。四是利用已建成的仿真模型,对全绝缘PT一次侧中性点接非线性电阻式消谐器、PT开口三角接微机消谐装置、全绝缘PT一次侧中性点接零序PT、选用励磁特性好的PT、增大电网对地电容等消谐措施进行仿真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谐振治理方案。通过本文研究表明:在铁磁谐振发生后应尽快采取措施防止系统长期维持谐振状态,当线路存在铁磁谐振现象时必须禁止PT投运操作,为了避免事故扩大,应加强运维人员培训,使其能够正确辨别和处理系统异常。由于目前D参数放电管的设计和试验方法还不够规范严格,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优先选用全绝缘PT,保持PT各端子的耐压水平均达到相对地的绝缘水平,从根本上解决PT绝缘配合不当问题。采用全绝缘PT在一次侧中性点接消谐器能够迅速消谐谐振。二次消谐装置的阻尼电阻越小消谐效果越明显,但此类装置结构比较复杂,易发生消谐失效现象。4PT法消谐时间较长,存在熔断器异常熔断及PT烧毁的风险。改善PT励磁特性不能作为主要的消谐措施,但它对于降低铁磁谐振概率有一定的作用。增大电网对地电容不能作为消谐措施,电容过大引起的单相接地电弧不能自熄对系统安全运行存在极大隐患。本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谐振过电压防护与治理方案,即要求加强规划设计,一、二次消谐措施并举,要逐步将电网中已运行半绝缘型PT更换为全绝缘型,并视运行情况在中性点加装自动消弧线圈对接地电容电流进行补偿。课题研究为现场铁磁谐振的防治提供了理论技术支撑。
耿鹏彪[2](2019)在《基于红外检测技术的变电站电气装置故障判断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变电站是电网向电力用户输送电能的枢纽,其运行状态直接决定着电能质量和用电安全。为保证变电站正常稳定运行,必须对站内电气装置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测,以便提前发现故障隐患。红外检测技术能够实现非接触式温度测量,从而实现在带电运行条件下及时掌握站内电气装置运行状态的要求,为变电站运行维护提供依据。因此,研究基于红外检测技术的变电站电气装置故障判断方法,能够提高变电站日常检测维护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本文首先介绍变电站带电检测应用及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论述了物体红外辐射和红外测温的基本原理,并讨论了红外检测技术和红外热像设备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以变压器、GIS设备和断路器等典型的变电站内设备为对象,研究了红外带电检测方法及其采用红外热像设备的检测结果,总结了一些典型故障的红外检测结果;对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测量距离、测量角度以及大气及颗粒、太阳光照、热辐射、风力、辐射率、测量角等干扰因素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它们对红外检测结果的影响,总结了修正这些影响的技术措施。接着,针对实际工作中的真实案例进行了分析研究,以C相中性点管套发热、电流致热型和电压致热型电气设备故障为例,分析了有关设备故障点局部发热、温度升高的特点和关系,总结了故障判断方法,同时也验证了采用红外检测技术实现变电站内电气装置故障检测的有效性。最后,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工作提出了建议。
林启明[3](2019)在《CF3I/空气混合气体绝缘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CF3I绝缘性能优秀,对环境和气候影响小,是目前最有希望取代SF6的环保型绝缘气体之一。由于其液化问题较为严重,常常需要加入缓冲气体。在以往研究中,人们常常使用N2、CO2作为CF3I的缓冲气体,却很少有人研究CF3I/空气的绝缘性能。本文采用理论计算和实验分析的方法,对CF3I/空气的绝缘特性开展了初步的研究。首先,通过玻尔兹曼方程,求出了CF3I/空气的电子群参数,并与SF6以及常见的CF3I/N2、CF3I/CO2两种混合气体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CF3I/空气在均匀电场中的绝缘性能与CF3I/N2、CF3I/CO2相近。当CF3I在混合气体中占比达到60%时,CF3I/空气的约化临界场强即超过SF6。然后,在工频以及雷冲电压下,对CF3I/空气实施了气隙击穿试验,得到了CF3I/空气在不同间隙距离、气压以及混合比下的工频耐压特性和雷冲耐压特性,并与SF6进行了对比。CF3I/空气击穿特性随电场不均匀度以及电压类型的变化而变化。CF3I占比在20%30%的CF3I/空气最有替代SF6的潜能。根据电场不均匀度以及电压种类的不同,其绝缘强度在SF6的0.61.3倍左右。最后,通过色谱质谱分析法,分别检测了CF3I/空气在工频放电和雷冲放电后的分解产物。CF3I/空气工频放电,主要的含氟气态副产物有CF4和C2F6。CF3I/空气在雷冲放电后没有产生可检出的含氟气态副产物。
王则会[4](2018)在《关于风电场35kV母线PT柜综合接地保护装置优化探讨》文中指出针对某风电场35kV风机集电线路电缆中间接头接地故障,引发35kV母线PT柜内相间短路,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故障录波波形全面分析接地故障产生的原因,认为是典型的接地故障。可以确认故障性质和范围,为查找故障点提供依据。对照防范措施要求,防止类似不安全事件重复发生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办法及改进措施。
朱强[5](2017)在《抚顺220kV和平变电站改造方案研究》文中指出供电可靠性是电力系统运行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220kV变电站来说尤为重要。变电站中设备是否运行可靠直接影响着电网的运行可靠。220kV和平变承担着给抚顺铝厂这样的重要客户供电的任务。其投运于1989年,运行已超过20年,大部分设备陈旧。其中220kV五号主变一次开关、北平二线开关为LW15型气动机构,不适合抚顺地区寒冷的天气。另外一些220kV断路器的分合闸次数已达临界值,且一些断路器为进口设备无法返厂大修。断路器的锈蚀也非常严重,同时瓷柱为非防污、非高强瓷,容易发生污闪或瓷柱断裂事故。这些基础设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应尽快进行改造更换。项目目标为220kV间隔改造,将和平变220kV开关电气设备及母线全部拆除,在原址新建220kV电气设备,主变位置不变。主接线由原来的双母线带旁路接线改成双母线接线;所有保护自动化装置及66kV、10kV电气一次设备不更换。论文分为六部分论述。第一章介绍和平变的改造背景及变电站设计的现状、发展趋势。第二章从理论层面分析变电站的设计,对主变压器的选择、电气主接线选择、所用电及直流系统、通信及防雷部分做出具体讨论。第三章分析和平变运行现状,得出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为和平变改造方案的研究。给出了改造后的平面布置图。第五章为改造前后运行对比,改造后的供电可靠性较之前有很大的提高。最后对本次工程改造所取得的成果及管理创新给出了分析。
张鹏程[6](2016)在《110kV智能GIS变电站设计与运维分析》文中认为本文的题目为《110kV智能GIS变电站设计与运维分析》,文章结合作者在实际生产工作中的经历,讲述了在110kV电压等级大规模应用的GIS变电站的设计建造方法和运行维护方法。本文一共分为五章。本文第一章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的现状、智能变电站的设计现状和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现状。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的分析了智能变电站和传统变电站相比有哪些特点,特别是GIS变电站在城市应用的优越性,得出GIS变电站设计模式将逐步成为城市变电站设计的首选。列举了 110kV智能变电站的布置方式以及新技术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本章最后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本文第二章讲述了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的相关内容,变压器主变台数及容量选择,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选择,变电站短路电流的计算和变电站接地消弧装置。本文第三章讲述了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的相关内容,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设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变电站防雷接与接地保护设计,变电站交流所用电和直流系统和变电站其它配套设施设计。本文第四章讲述了 GIS运行维护要点及事故处理,重点介绍了 GIS设备特点及注意事项,GIS设备的运行维护,GIS设备的异常、故障、事故处理方法。本文第五章介绍了工作中利用带点检测技术处理的设备缺陷实例以及典型故障处理情况。最后重点讲述了某变电站故障出力过程。
郭剑锋[7](2016)在《避雷器运行故障在线监测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避雷器作为防止电力系统遭受雷击和过电压损坏的电力设备,其运行状态是否良好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因此,有必要对避雷器运行状态进行在线监测,及早发现并清除避雷器运行故障。论文针对变电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etal Oxide Surge Arrester,简称MOA)的运行故障进行研究,设计开发了一套变电站MOA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对MOA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针对变电站MOA的运行故障进行分析,并对MOA在线监测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构建了一套MOA在线监测总体架构。先从分类、结构、工作原理等方面重点对变电站MOA进行了介绍,以此作为理论依据,对变电站MOA的故障类型和产生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从监测原理、监测方法、数据预处理算法、故障诊断算法等关键技术出发对在线监测技术展开了研究,得到了数字谐波法结合双“AT”法的监测方法,构建了三层(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分立的分体式在线监测总体架构。然后,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对监测终端进行了设计,并开发了一套以FPGA为核心控制器件的监测终端。硬件方面,原始信号采用有源穿心式电流互感器取得,通过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方波化电路、A/D采样电路处理后送入核心控制器件FPGA中完成数字信号处理,然后将数据打包通过RS-485通信电路发送。软件方面,整个系统采用Verilog语言实现模块化编程,主要包括系统控制模块、A/D采样模块、测频模块、快速傅立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简称FFT)算法模块、雷击计数模块等。本文还对负责系统内协议转换的在线监测智能电子设备(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简称IED)进行了设计,并改进了用于变电站在线监测后台的专家软件JPower2000。至此,完成了变电站MOA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最后,结合系统实验和现场运行对变电站MOA在线监测系统的精度和运行状况进行了验证。系统实验结果和现场运行数据表明:该套系统对变电站MOA运行状态的监测效果良好,系统运行稳定,精度符合要求。
杨倩辉[8](2016)在《GIS装配工艺研究》文中指出GIS(Gas Insulated Switchgear)是一种高压配电装置,全称为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由于其具有占地小,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而得到广泛使用。Reyrolle(雷诺)公司于1938年研制出33kV GIS,1973年由西安高压开关厂生产出我国首台110kV GIS,目前GIS发展到最高电压为1100kV。GIS的发展趋势为共筒化、复合化、小型化、智能化、超高压大容量化。GIS主要有以下元件: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套管、电缆终端、母线、外壳、SF6气体、SF6密度监视装置、绝缘子等。本文分析了SF6气体水分危害及气室内水分控制方法。本文还通过试验对比了不同加工方法下触头所产生的金属屑数量。本文提出用老炼耐压试验程序来解决GIS出厂试验中频繁发生的盆式绝缘子闪络现象,进而证明老炼耐压试验对控制GIS内部导电微粒是有效的。本文采用同轴圆柱大面积电极进行试验,得到了不同材料电极在不同表面粗糙度下的交流工频耐压结果,充分证明可采用铝合金电极代替铜电极,并降低表面粗糙度,可降低产品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本文还以φ8.6mm的O形密封圈为样品,进行了密封圈的预压缩量与密封效果的试验,证明GIS产品O形密封圈压缩量必须达到25%以上才能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本文还介绍了GIS典型元件的装配工艺,以及现场安装规程,并以110kV河津干涧电站为例,介绍了如何实现GIS电站前、后期不停电对接。
冯开达[9](2015)在《220kV变压器直流偏磁抑制装置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压直流输电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区域电力系统互连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直流输电系统大地单极运行方式会造成交流电网中性点接地变压器流入直流电流而产生直流偏磁现象,引起主变谐波增大、噪声加剧、温度升高等问题,严重时可引起变压器、电容器组的损坏,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本文研究直流偏磁的产生的机理,推导直流偏磁发生后变压器总磁通的表达式,分析计算直流系统单极运行方式下变压器中性点的直流电流与其他变量的关系;对国内外现有的变压器偏磁抑制措施进行对比研究,选取带旁路保护的串联电容法作为设计隔直装置的技术方案,并在对阳春地区220kV交流系统受单极运行方式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制基于并联晶闸管保护的DCBD-CⅡ型电容隔直装置。与一般的电容器隔直装置相比,本装置不需要额外的晶闸管关断回路,主回路的拓扑结构得以大量简化,降低了装置的成本,同时该装置采用纯硬件的集成电路保护和微机保护的完全双重化冗余结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智能性。在工程实践上,以220kV凌霄站为例,介绍隔直装置的安装、试验与投运过程,对装置的日常维护及日常处理提出了要求。在直流系统单极运行期间,装置均能正确动作,证明了该装置能有效抑制直流电流,使流经主变压器中性点的直流电流降至允许范围内,确保了主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效果。
李莉苹[10](2015)在《气体组合电器绝缘状态评估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因结构紧凑、可靠性高、电磁污染小以及维护工作量少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高压、超/特高压等输变电领域。然而,许多早期投运的GIS设备正面临着日渐严重的绝缘老化问题,设备故障时有发生,不但危及整个电网系统的可靠运行,也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根据GIS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准确的绝缘状态综合评估,并有效识别各类潜伏性绝缘故障,不只是保证GIS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内容,也对实现GIS设备状态检修和全寿命周期管理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工程意义。由于早期潜伏性绝缘缺陷主要以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PD)形式表现出来,本文首先在实验室建立了典型绝缘缺陷物理模型下的PD多源联合检测系统,从放电本质上深入分析并提取与GIS设备绝缘性能最紧密联系的特征参量。同时,结合现场运行经验及国内外相关规程标准,选取并构建了三大类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模糊数学和证据理论建立了GIS设备绝缘状态综合评估模型,并进一步融合电气/化学状态信息建立了改进证据源理论的GIS设备故障联合诊断模型。本文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①作为GIS设备绝缘状态的各个侧面反映,不同PD监测方法各有其优、缺点。本文通过大量探索性试验,基于人工制造的四类典型绝缘缺陷物理模型,建立了脉冲电流法、超高频(ultra-high frequency,UHF)法和化学检测法的PD联合监测系统,综合利用三种方法的优势互补,从实验上获得了表征GIS设备绝缘状态的局部放电电气参量和局部放电化学参量,初步建立相应的参量信息数据库。②针对特征状态量与GIS设备绝缘状态内在联系不明确的问题,通过理论证明和试验验证的方式,分别推导了局部放电电气参量和局部放电化学参量与GIS设备绝缘状态的内在关系,为评估指标的选择和构建提供理论依据。首次提出以UHF PD信号非相位非时间模式提取的9组特征参数作为局部放电电气参量的评估指标,以SF6分解产物中含硫化物总含量、CO2和SO2F2均方产气速率及三组组分含量比值c(SO2F2)/c(SOF2)、c(CF4)/c(CO2)、c(CF4+CO2)/c(SO2F2+SOF2)共6组特征参数作为局部放电化学参量的评估指标,并以SF6气体水分含量、气体泄漏和对地绝缘电阻三个特征参数作为预防性试验参量的评估指标。③针对绝缘状态评估中影响因素众多、因素间具有模糊性且不同因素对评估过程的影响程度不同等复杂问题,提出了以专家经验固定静态权重与劣化度动态权重相结合的模糊隶属度综合权值系数计算法,首次以局部放电电气/化学信息和预防性试验信息为基础建立了“目标层-因素层-指标层”的GIS绝缘状态证据推理综合评估模型。实际案例表明,本文建立的综合评估模型利用模糊数学和证据理论工具获得的评估结果具有较高可信度,得到的评估结论清晰、可靠。④针对现有故障诊断技术较少构建完备信息库的问题,首次分别建立了以UHF PD信息、SF6分解产物和两类参量相融合的多信息GIS设备故障联合诊断模型,并首次引入“证据熵”对证据源信任度函数进行权值改进,通过计算证据源与平均概率间的Jousselme距离进行加权平均,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冲突带来的决策问题,提高了故障诊断准确率,扩展了诊断模型适用性。本文在全面分析GIS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和设备状态评价相关技术背景的基础之上,主要对GIS设备绝缘状态评估指标的选择和评估模型的建立、以及绝缘故障综合诊断技术进行研究。研究内容适应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与状态检修的需要,对推进GIS设备状态检修和提高电力企业先进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潜在的工程实用价值。
二、GIS装置PT中性点频繁击穿原因及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IS装置PT中性点频繁击穿原因及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35kV电网PT铁磁谐振过电压防护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35kV电网PT铁磁谐振产生机理 |
2.1 谐振过电压产生的原因 |
2.2 铁磁谐振基本原理及特点 |
2.3 铁磁谐振分类 |
2.4 铁磁谐振的参数区间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仿真模型的建立 |
3.1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T)模块 |
3.1.1 PT铁心线圈的磁化特性与转化方法 |
3.1.2 PT模型建立 |
3.2 其它模块 |
3.2.1 消谐器模型 |
3.2.2 电源模型 |
3.3 激发条件 |
3.4 35kV电网ATP-EMTP仿真模型搭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35kV电磁式PT爆炸事故案例 |
4.1 35kV电磁式PT爆炸事故案例一 |
4.1.1 事故概况 |
4.1.2 仿真模型及参数 |
4.1.3 事故过程仿真分析 |
4.1.4 事故原因分析 |
4.1.5 消谐过程仿真分析 |
4.1.6 预防措施 |
4.2 35kV电磁式PT爆炸事故案例二 |
4.2.1 事故概况 |
4.2.2 仿真模型及参数 |
4.2.3 事故原因仿真分析 |
4.2.4 预防措施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各种消谐措施的建模仿真分析和消谐方案优化 |
5.1 仿真条件构建 |
5.2 全绝缘PT一次侧中性点接非线性电阻式消谐器 |
5.3 PT开口三角接微机消谐装置 |
5.4 全绝缘PT一次侧中性点接零序PT |
5.5 选用励磁特性好的PT |
5.6 增大电网对地电容 |
5.7 消谐方案优化策略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基于红外检测技术的变电站电气装置故障判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带电检测设备发展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红外检测技术原理分析 |
2.1 物体红外辐射描述 |
2.1.1 物质辐射情况 |
2.1.2 红外辐射原理分析 |
2.1.3 基尔霍夫定理 |
2.1.4 红外形成分析 |
2.1.5 红外测温基本原理 |
2.2 红外检测技术分析 |
2.2.1 红外热像检测技术 |
2.2.2 SF6 气体红外成像法检测技术 |
2.3 SF6 气体红外成像法检测原理 |
2.3.1 常用SF6 气体判断方法 |
2.3.2 SF6 红外分析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红外带电检测方法研究 |
3.1 红外测温技术方法研究 |
3.1.1 变压器红外检测设备 |
3.1.2 GIS设备红外热像检测 |
3.1.3 断路器红外测温分析 |
3.1.4 高压设备红外带电诊断的判别方法 |
3.2 红外检测关键因素的作用 |
3.2.1 测量距离的作用 |
3.2.2 测量角度的作用 |
3.3 红外带电检测常见干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电站红外带电检测典型案例分析 |
4.1 500k V胜利站#2 主变C相中性点套管发热 |
4.2 变电站电气设备故障 |
4.2.1 电气设备故障概述 |
4.2.2 电气设备的缺陷 |
4.2.3 电气设备故障判断方法 |
4.3 电流致热型电气装置的故障分析 |
4.3.1 温度变化分析 |
4.3.2 温升与负荷运行电流的关系 |
4.3.3 电流致热型案例分析 |
4.4 电压致热型电气装置的故障分析 |
4.4.1 温度分析 |
4.4.2 故障分析 |
4.4.3 电压致热型案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CF3I/空气混合气体绝缘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CF_3I及其混合气体的绝缘性能 |
1.2.2 CF_3I/空气混合气体的绝缘性能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CF_3I/空气混合气体的玻尔兹曼方程分析 |
2.1 玻尔兹曼方程的基本形式与求解方法 |
2.2 玻尔兹曼方程的初始条件 |
2.3 CF_3I/空气混合气体的电子输运参数 |
2.4 CF_3I/空气混合气体的绝缘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F_3I/空气混合气体的工频击穿特性 |
3.1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
3.1.1 放电试验腔体 |
3.1.2 充放气装置 |
3.1.3 试验电极 |
3.1.4 试验电源 |
3.1.5 CF_3I/空气混合气体的液化温度计算 |
3.1.6 试验步骤 |
3.2 CF_3I/空气在稍不均匀电场中的工频击穿特性 |
3.2.1 空气、CF_3I在稍不均匀电场中的工频击穿电压 |
3.2.2 CF_3I/空气在稍不均匀电场中的工频击穿电压与间隙距离的关系 |
3.2.3 CF_3I/空气在稍不均匀电场中的工频击穿电压与气压的关系 |
3.2.4 CF_3I/空气在稍不均匀电场中的工频击穿电压与混合比例的关系 |
3.3 CF_3I/空气在极不均匀电场中的工频击穿特性 |
3.3.1 空气、CF_3I在极不均匀电场中的工频击穿电压 |
3.3.2 CF_3I/空气在极不均匀电场中的工频击穿电压与间隙距离的关系 |
3.3.3 CF_3I/空气在极不均匀电场中的工频击穿电压与气压的关系 |
3.3.4 CF_3I/空气在极不均匀电场中的工频击穿电压与混合比例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F_3I/空气混合气体的雷冲击穿特性 |
4.1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
4.2 CF_3I/空气在稍不均匀电场中的雷冲击穿特性 |
4.2.1 空气、CF_3I在稍不均匀电场中的雷冲击穿电压 |
4.2.2 CF_3I/空气在稍不均匀电场中的雷冲击穿电压与间隙距离的关系 |
4.2.3 CF_3I/空气在稍不均匀电场中的雷冲击穿电压与气压的关系 |
4.2.4 CF_3I/空气在稍不均匀电场中的雷冲击穿电压与混合比例的关系 |
4.3 CF_3I/空气在极不均匀电场中的雷冲击穿特性 |
4.3.1 空气、CF_3I在极不均匀电场中的雷冲击穿电压 |
4.3.2 CF_3I/空气在极不均匀电场中的雷冲击穿电压与间隙距离的关系 |
4.3.3 CF_3I/空气在极不均匀电场中的雷冲击穿电压与气压的关系 |
4.3.4 CF_3I/空气在极不均匀电场中的雷冲击穿电压与混合比例的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F_3I/空气混合气体的放电分解产物 |
5.1 检测方法 |
5.2 CF_3I/空气混合气体的工频放电分解产物 |
5.3 CF_3I/空气混合气体的雷冲放电分解产物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4)关于风电场35kV母线PT柜综合接地保护装置优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设备故障原因分析 |
2 事件暴露的问题 |
2.1 综合接地保护装置灵敏性和准确性差 |
2.2 继电保护设计存在缺陷 |
3 35k V综合接地保护装置PT柜装置现场改造优化方法如下 |
3.1 优化一次电抗器保护回路 |
3.2 优化该回路优点 |
3.3 优化该回路缺点 |
3.4 增加跳闸功能 |
3.5 优化装置消谐回路 |
3.6 对装置进行ZN05A控制软件升级 |
(5)抚顺220kV和平变电站改造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220KV和平变改造的改造背景及意义 |
1.2 变电站设计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220kV和平变运行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 |
2.1 变电站设计原则 |
2.2 主变压器选择 |
2.3 电气主接线选择 |
2.4 所用电及直流系统 |
2.5 通信及防雷 |
2.6 线路及网架结构现状 |
2.7 一次设备现状 |
2.8 和平变负荷现状 |
2.9 和平变改造工程必要性 |
2.9.1 和平变存在的问题 |
2.9.2 抚顺望花区电力需求预测 |
2.9.3 改造工程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
2.10 本章小结 |
第3章 和平变改造方案研究 |
3.1 工程建设规模及设计范围 |
3.2 项目技术方案 |
3.2.1 项目可选技术方案 |
3.2.2 技术方案比选 |
3.3 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
3.3.1 电气主接线 |
3.3.2 短路电流及主要设备选择 |
3.3.3 绝缘及过电压保护 |
3.3.4 电气设备布置及配电装置 |
3.3.5 站用电及照明 |
3.3.6 防雷接地 |
3.3.7 电缆设施 |
3.4 电气二次部分设计 |
3.4.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
3.4.2 二次设备的接地、防雷、抗干扰 |
3.4.3 图像监控及安全护卫系统 |
3.4.4 直流及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 |
3.4.5 火灾探测报警与消防系统 |
3.5 电气一次改造与二次改造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施工方案 |
4.1 工程概况 |
4.2 安全要求 |
4.3 施工准备 |
4.4 现场设备安装 |
4.5 施工措施 |
4.6 改造前方案 |
4.7 改造后方案 |
4.8 投资估算 |
4.8.1 工程概况 |
4.8.2 编制原则和依据 |
4.8.3 工程造价分析 |
4.8.4 投资估算结果 |
4.9 工程经济效益评价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造前后运行对比 |
5.1 220KV一次系统改造前、后对比分析 |
5.2 工程改造创新点 |
5.3 工程改造后的效果 |
5.4 社会效益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6)110kV智能GIS变电站设计与运维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智能变电站 |
1.1 变电站的发展历程 |
1.1.1 常规变电站 |
1.1.2 智能变电站 |
1.2 GIS配电设备简介 |
1.2.1 GIS配电设备的特点 |
1.2.2 GIS设备的结构 |
1.3 GIS智能变电站 |
1.3.1 GIS变电站的优点 |
1.3.2 GIS智能变电站的特点 |
1.4 110kV配电装置布置方案分析 |
1.4.1 110KV配电装置AIS(敞开式)布置方案分析 |
1.4.2 110KV配电装置GIS布置方案分析 |
1.4.3 两种配电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
1.5 新技术在智能化变电站的应用 |
1.5.1 电气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系统 |
1.5.2 微机消弧消谐装置的应用 |
1.5.3 PASS技术 |
1.6 本选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本选题的意义 |
1.6.2 本选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电气一次设计 |
2.1 主变台数及容量选择 |
2.2 电气主接线 |
2.3 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
2.3.1 110kV侧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
2.3.2 35kV侧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
2.3.3 10kV侧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
2.3.4 GIS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图 |
2.4 短路电流的计算 |
2.4.1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
2.4.2 短路计算的一般原则 |
2.4.3 短路计算的假定条件 |
2.5 变电站的消弧装置 |
2.5.1 微机型综合控制器介绍 |
2.5.2 DXH、XHG型消弧柜的构成及主要元件的作用 |
2.6 电气设备的选择 |
3 电气二次部分及站用配套设施设计 |
3.1 继电保护的设计 |
3.1.1 继电保护概述 |
3.1.2 继电保护的任务及要求 |
3.1.3 继电保护的灵敏系数 |
3.1.4 变电站继电保护的配置 |
3.2 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综述 |
3.3 防雷与接地保护设计 |
3.3.1 防雷及过电压保护 |
3.3.2 接地保护 |
3.4 交流所用电和直流系统 |
3.5 其他配套设施设计 |
3.5.1 平面布置 |
3.5.2 无功补偿 |
3.6 配电装置的具体要求 |
3.6.1 配电装置的最小安全净距 |
3.6.2 配电装置的类型 |
3.7 拟建变电站的配电装置 |
4 GIS运行维护要点及事故处理 |
4.1 GIS设备特点及注意事项 |
4.2 GIS设备的运行维护 |
4.2.1 日常巡视 |
4.2.2 巡视GIS周期 |
4.2.3 巡视中发现问题的初步分析和对策 |
4.2.4 需要检修的情况 |
4.3 GIS设备的异常、故障、事故处理 |
4.3.1 检修作业指导 |
4.3.2 设备检修作业工艺控制点 |
4.3.3 二次线检修作业指导 |
5 工作中利用带电检测技术处理的设备缺陷实例 |
5.1 利用SF6气体泄漏红外成像发现GIS气室漏气缺陷 |
5.1.1 SF6气体泄漏红外成像原理 |
5.1.2 河滨变 44200-1 隔离开关气室漏气故障 |
5.2 利用超声波、特高频检测技术发现GIS设备放电故障 |
5.2.1 超声波(AE)检测技术 |
5.2.2 特高频(UHF)检测技术 |
5.2.3 镇南 110kV变电站101间隔B相CT内部放电信号故障 |
5.2.4 镇南变GIS设备 110kVⅡ母母线支柱绝缘子放故障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避雷器运行故障在线监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避雷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
1.2.2 MOA在线监测技术现状 |
1.2.3 MOA在线监测对时方案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2 MOA结构与运行故障分析 |
2.1 MOA的分类 |
2.2 MOA的结构 |
2.2.1 氧化锌非线性电阻的基本结构 |
2.2.2 变电站MOA的结构 |
2.3 MOA的工作原理 |
2.3.1 MOA阀片等值电路 |
2.3.2 MOA伏安特性 |
2.4 MOA运行故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变电站MOA在线监测关键技术与系统架构设计 |
3.1 关键技术 |
3.1.1 监测原理 |
3.1.2 监测方法 |
3.1.3 数据预处理算法 |
3.1.4 故障诊断算法 |
3.2 系统架构设计 |
3.2.1 系统总体架构 |
3.2.2 系统对时方案 |
3.3 本章小结 |
4 变电站MOA在线监测终端设计 |
4.1 监测终端硬件设计 |
4.1.1 整体结构 |
4.1.2 微处理器 |
4.1.3 程控放大电路 |
4.1.4 信号调理电路 |
4.1.5 A/D采样电路 |
4.1.6 IRIG-B码信号接收电路 |
4.1.7 温湿度测量电路 |
4.1.8 通信电路 |
4.1.9 电流传感器 |
4.2 监测终端软件设计 |
4.2.1 系统控制逻辑模块 |
4.2.2 A/D采样与计算逻辑模块 |
4.2.3 频率测量逻辑模块 |
4.2.4 温湿度采集驱动模块 |
4.2.5 IRIG-B码对时逻辑模块 |
4.2.6 雷击计数逻辑模块 |
4.2.7 串行通信接口驱动模块 |
4.2.8 “看门狗”驱动模块 |
4.3 本章小结 |
5 在线监测IED与监控中心专家软件设计 |
5.1 在线监测IED |
5.1.1 IED硬件结构 |
5.1.2 IED软件结构 |
5.2 监控中心专家软件 |
5.2.1 软件系统功能结构 |
5.2.2 软件内部分层架构 |
5.2.3 软件界面 |
5.3 本章小结 |
6 系统实验与现场运行 |
6.1 系统实验 |
6.1.1 实验平台 |
6.1.2 实验结果分析 |
6.2 现场运行 |
6.2.1 现场安装 |
6.2.2 运行数据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8)GIS装配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GIS的国内外概况 |
1.2 GIS的发展动向 |
1.3 GIS装配所需要的条件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2 SF_6气体含水量控制 |
2.1 SF_6气体水分标准及水分危害 |
2.2 气室水分含量控制方法 |
2.2.1 装吸附剂干燥法 |
2.2.2 抽真空—充高纯氮气(99.999%)法 |
3 产品质量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1 导电微粒、灰尘等对GIS产品质量的影响 |
3.2 不同加工方法对触头产生的金属屑情况对比 |
3.3 控制导电微粒、灰尘等杂质对产品质量影响的措施 |
3.4 电极表面粗糙度与尖角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
4 气体密封结构装配工艺及防爆膜、吸附剂装配要求 |
4.1 气体密封结构装配工艺研究 |
4.2 GIS设备中吸附剂的装配及使用方法 |
4.3 防爆膜的装配方法 |
5 GIS典型元件装配工艺 |
5.1 断路器装配工艺 |
5.2 电流互感器装配工艺 |
5.3 ZF11、ZF12产品装配工艺流程 |
6 GIS现场安装规程 |
6.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
6.2 现场安装规程 |
6.2.1 安装前准备工作 |
6.2.2 现场安装顺序 |
6.2.3 现场验收送电 |
6.3 GIS电站前、后期对接方案 |
6.3.1 河津干涧电站的概况 |
6.3.2 对接方案概述 |
6.3.3 停电及耐压方案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220kV变压器直流偏磁抑制装置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对变压器直流偏磁问题及其抑制的研究状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本文的研究重点和方法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变压器直流偏磁理论研究 |
2.1 直流偏磁原理 |
2.1.1 直流偏磁产生机理 |
2.1.2 直流偏磁下总磁通的计算分析 |
2.1.3 直流偏磁的危害 |
2.2 直流输电单极运行下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计算 |
2.3 现有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抑制方法分析 |
2.3.1 反向注入电流法 |
2.3.2 串接电阻法 |
2.3.3 在交流线路上串联电容 |
2.3.4 变压器中性点串联电容 |
2.3.5 带旁路保护的串联电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并联晶闸管保护的电容隔直装置 |
3.1 工作原理 |
3.2 设计依据 |
3.2.1 使用环境条件 |
3.2.2 技术条件 |
3.3 硬件组成 |
3.3.1 电容器 |
3.3.2 晶闸管 |
3.3.3 旁路开关 |
3.3.4 电抗器 |
3.4 控制逻辑 |
3.5 冗余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隔直装置的现场应用 |
4.1 广东电网直流输电工程单极运行对交流电网的影响 |
4.2 装置安装 |
4.3 装置试验 |
4.3.1 测量精度检测 |
4.3.2 晶闸管门槛电压检测 |
4.3.3 开关量试验 |
4.3.4 功能试验 |
4.4 装置验收及投运 |
4.4.1 电容隔直装置验收需具备的条件 |
4.4.2 装置投运 |
4.5 装置的运行操作 |
4.5.1 控制模式设置 |
4.5.2 紧急合闸的操作和解锁 |
4.6 装置的日常维护及异常处理 |
4.6.1 日常巡视项目 |
4.6.2 特殊巡视项目 |
4.6.3 定期维护项目 |
4.6.4 定期试验项目 |
4.6.5 装置出现异常情况处理 |
4.7 装置在阳江电网的应用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10)气体组合电器绝缘状态评估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组合电器绝缘故障诊断与状态评估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GIS设备绝缘监测技术 |
1.2.2 GIS设备绝缘故障诊断 |
1.2.3 GIS设备绝缘状态评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2 局部放电多源信息联合监测系统 |
2.1 GIS设备局部放电联合检测系统 |
2.1.1 典型人工绝缘缺陷模型的设计 |
2.1.2 超高频在线监测法模拟试验系统 |
2.1.3 化学检测法模拟试验系统 |
2.2 试验过程 |
2.2.1 超高频在线监测法模拟实验过程 |
2.2.2 化学检测法模拟试验过程 |
2.3 局部放电信息数据库 |
2.3.1 局部放电超高频信息数据库 |
2.3.2 化学检测法获取的信息数据库 |
2.4 本章小结 |
3 GIS绝缘状态参量分析 |
3.1 脉冲电流法状态参量分析 |
3.2 超高频法状态参量分析 |
3.2.1 局部放电的放电量分析 |
3.2.2 超高频信号TRPD分析模式 |
3.2.3 超高频信号PRPD分析模式 |
3.2.4 超高频信号非相位非时间分析模式 |
3.3 化学检测法状态参量分析 |
3.3.1 气体组分含量分析 |
3.3.2 典型组分含量比值分析 |
3.3.3 局部放电的放电量分析 |
3.3.4 SF6气体压强分析 |
3.3.5 水分含量分析 |
3.3.6 其他因素分析 |
3.4 预防性试验指标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GIS设备绝缘状态综合评估模型与方法 |
4.1 绝缘状态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与方法 |
4.1.2 GIS设备绝缘状态评估指标的选定 |
4.2 基于模糊和证据推理融合的GIS设备绝缘状态评估 |
4.2.1 状态评估框架 |
4.2.2 评估指标权重 |
4.2.3 综合模糊评估模型 |
4.2.4 DS证据推理融合模型 |
4.3 GIS设备绝缘状态评估的实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改进证据理论的GIS设备故障联合诊断技术 |
5.1 基于局部放电化学检测法的GIS设备故障诊断 |
5.1.1 模糊c-均值(FCM)聚类基本原理 |
5.1.2 基于化学检测法的GIS设备故障诊断 |
5.2 基于局部放电超高频法的GIS设备故障诊断 |
5.2.1 超高频法现场试验 |
5.2.2 基于超高频法的GIS设备故障诊断 |
5.3 基于证据理论的GIS设备故障联合诊断 |
5.3.1 基于证据理论的故障联合诊断框架 |
5.3.2 样本测试 |
5.4 基于改进证据理论的GIS设备故障联合诊断 |
5.4.1 改进证据源模型 |
5.4.2 实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四、GIS装置PT中性点频繁击穿原因及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35kV电网PT铁磁谐振过电压防护措施研究[D]. 高一壹.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2]基于红外检测技术的变电站电气装置故障判断方法研究[D]. 耿鹏彪. 东南大学, 2019(01)
- [3]CF3I/空气混合气体绝缘性能的研究[D]. 林启明.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4]关于风电场35kV母线PT柜综合接地保护装置优化探讨[J]. 王则会.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28)
- [5]抚顺220kV和平变电站改造方案研究[D]. 朱强. 华北电力大学, 2017(03)
- [6]110kV智能GIS变电站设计与运维分析[D]. 张鹏程. 西安理工大学, 2016(04)
- [7]避雷器运行故障在线监测技术研究[D]. 郭剑锋. 西安工程大学, 2016(07)
- [8]GIS装配工艺研究[D]. 杨倩辉. 郑州大学, 2016(02)
- [9]220kV变压器直流偏磁抑制装置的应用研究[D]. 冯开达.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4)
- [10]气体组合电器绝缘状态评估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 李莉苹. 重庆大学, 2015(07)
标签:变电站; gis;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红外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