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宝延风波”震撼中国股市(论文文献综述)
丁冬[1](2019)在《金融司法的逻辑 ——中国金融司法专门化的组织构建与未来走向》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法律体系的日益繁密,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法学的整体立场应该从“立法论”向“解释论”转向。这凸显出法律适用问题的重要性,司法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和角色被各方给予了更多期待。纠纷解决和规则供给,被视为司法功能的两个核心子功能。具体到金融商事领域,金融商事交易活动一方面共享着与传统民商事交易相类似的逻辑:交易活动都是通过合同来完成权利义务的分配,案件如果涉及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议题,在法律责任的分配等方面也更多地考量公平等因素。另一方面,金融商事领域受监管政策影响明显、体现出典型的风险交易特质,呈现出专业性、创新性、周期性等特征。金融商事领域的特殊性,对包括金融司法在内的金融法制如何作出有效回应,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金融司法被期许在个案裁判的纠纷解决之外,更多的承担规则供给等功能,以发挥弥补金融市场规则供给不足、防范金融风险、实现金融司法与监管的协同,引导和规范金融商事交易和创新等一系列作用。在此背景下,金融司法专门化的解决方案被提出、论证和实践。通常意义上,一般性的理解是通过专门法庭或法院的建制,可以实现如下价值:一是提升审判效率;二是培养特定领域的审判专家,以更好应对本领域的复杂案件;三是在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等审判管理层级上设置专门化的金融审判机构,可以集中研究、发布金融审判政策,以达到适法统一,并通过司法能动主义来实现干预或引导金融市场的目标。以上三个价值分别对应司法效率、司法公正和司法能动性。就金融司法专门化的方案而言,这些观点认为,通过专门化可以更加专业、高效、能动地解决金融商事纠纷案件,同时还可以更加灵活地“产出规则”,控制金融风险,规制交易行为,并指引金融商事交易活动。从历史考察的维度,从200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成立首家金融审判法庭到2018年上海金融法院设立,上海法院在金融司法专门化过程中,走过了十年历程。以金融案件集中管辖为代表的实践探索,体现了强烈的实用主义考量。从实证分析的维度,金融司法在组织层面的专门化建制,并不意味着金融司法审判质效的必然提升。审判效率、公正和能动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上海地区为例,2008-2016年的数据显示,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和信用卡(银行卡)纠纷案件占所有金融商事纠纷案件的90%以上。案件结构呈现出以传统金融商事纠纷为主的特征。上海地区金融商事纠纷案件在一审法院的解决率达99%以上,案件年均上诉率不超过1%。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具体审理情况也显示,尽管金融司法专门化的组织建构程度在7家基层法院呈现出不同的情况,但是金融审判组织建制的专门化程度,并未表现出与审判质效明显的关联性。一个初步结论是:金融司法专门化对大多数传统金融商事纠纷案件审理没有实质性影响,不论是否有金融司法专门化的组织建构,司法的总体表现都呈现出较好的审判质效水平。在新类型疑难复杂金融商事纠纷案件的处理上,金融司法也未能发挥理想状态下的规则供给功能。以证券市场违规增持纠纷案件为例,面对“难办的案件”(hard case),为了避免案件被改判,避免过度介入金融立法和监管的模糊地带,司法者选择了保守型的司法策略,最终未对投资者违反《证券法》慢走规则行为的民事法律责任作出裁判。通过填补金融商事规则的法律漏洞,提供裁判规则以实现金融市场交易秩序的维护和金融商事交易行为的规制,这种理想化的描述,实际上并不贴合中国金融司法运作的实际。考虑到法律体制的刚性约束、金融司法的“个案主义”特征、金融司法与金融监管的协调衔接、司法者“风险厌恶”的天然特征,以及对个案裁判可能发生的事系统性影响的预见能力不足等因素,使得金融司法在难办的案件中,选择稳妥的保守型司法策略成为必然。金融商事领域具有典型的“国家强制”特性,金融监管对金融商事活动的影响比较明显。因此,金融司法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协调,显得非常重要。从最近的金融司法实际表现来看,金融司法在如何正确地处理与金融监管的关系问题上,也出现了立场的偏移。为了表现金融司法对金融监管的回应和配合,金融司法在司法解释、司法政策性文件的供给和金融商事纠纷的个案裁判上,都存在以“政策逻辑”代替“法律逻辑”的倾向。特别是以福建天策保险公司股权代持纠纷等为代表的个案中,金融司法在金融商事交易行为效力的法律评价等问题上,表现出强烈的“政策逻辑”思维。不仅背离了金融商事司法长期以来审慎干预合同效力的立场,甚至出现了将金融监管行政规章引入金融商事交易效力判断的尝试,打破了合同立法的价值锁定和宪政安排考量,出现了司法立场的不自洽。金融司法超越自身角色范围,参与金融市场治理的做法,使得金融司法的纠纷解决与规则供给功能均体现出偏移性。中国金融司法的建构,以域外经验学习作为正当性论证的重要依据。从金融审判竞争的视角,文章对迪拜国际金融中心建法院的具体实践切入,分析了金融纠纷解决机制构建的域外经验。迪拜国际金融中心法院在具体运作机制、法官选任、案件管辖等方面保持了相当的灵活性和开放性,阿联酋在总体实行大陆法系法律体制的模式下,甚至通过专门立法的形式在迪拜国际金融中心内实施普通法系的法律体制。“法律与金融”理论认为,普通法系以更加灵活的判例机制来实现对投资者的保护和合同的执行,更有利于金融市场发展。而大陆法系的刚性特征,使得金融法制的表现并不理想。从比较法视野,处于刚性法律体制约束下的中国金融司法,如何能够适应金融商事交易的特点,在纠纷案件处理上保持开放性与灵活性,确实不无挑战。法系渊源对金融中心建设的影响,以及对金融司法专门化具体实践的影响,应当在对金融司法的功能定位与设计的讨论中,认真加以重视。金融司法专门化的域外经验,无法构成中国金融司法专门化的充分证成理由。上海金融法院的设立,在宏观层面完成了组织建构和政治话语体系的表达。但,金融司法专门化也同时面临对司法专门化的常见非议和挑战。比如,广受质疑的利益俘获问题、“深刻但偏狭”(deep but narrow)的专业偏见对法律发展的禁锢、专门化未表现出专业性提升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以及金融司法的流畅运作,有赖于进一步探索符合金融司法专门化的审判运行机制。符合金融司法需求的专业审判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金融司法灵活性探索空间的法律授权等制度安排,是金融司法专门化预期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此外,金融司法纠纷解决和规则供给功能的发挥过程中,还需要妥善处理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关于金融法院功能定位的理想图景的表达,不能超脱于金融司法的逻辑。考虑到金融商事领域的创新性、专业性、周期性等特征,金融监管政策通常具有探索性的特点,总体上流变性、灵活性、权宜性等特征更强。金融监管政策的制定程序更为灵活,政策的纠错能力也更强。因此,金融司法不能成为完全追逐政策变迁的跟随者。无论金融监管政策如何波动,金融司法基于司法判断权、个案主义的本质特征,都应该保持司法的定力,以法律逻辑和标准来进行裁判,在金融商事交易法律效力等问题的司法评价上,保持立场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陈薇薇[2](2017)在《上市公司股份代持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各界围绕股份代持问题的争议经久不衰,上市公司股份代持问题更成为当下监管部门审核关注的重点。如何正确看待上市公司股份代持问题、上市公司股份代持是否应一律禁止、当下监管政策对遏制代持现象是否有效、如何完善上市公司法律监管体系等将成为本文着重讨论的问题。本文第一部分通过分析上市公司股份代持的法律类型及成因,探讨监管部门制定规章制度严令禁止代持的政策考量。第二部分通过了解监管部门对代持的核查方式及拟上市公司代持的规范途径,分析清理过程产生法律纠纷及引发法律风险,甚至导致相关主体走向监管对立面的深层原因,以洞悉监管现状。同时,通过分析上市公司代持纠纷案例得出,当前司法审判形成的判决结果往往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要求相冲突,是监管体系不相协调的表现。第三部分主要是对现行上市公司股份代持监管制度的思考。具体通过以下两个层面来探讨,第一,在对IPO禁绝“三类股东”是否合理,对职工持股会一味清理是否恰当,对委托持股、民事信托持股是否应一律禁止进行充分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对当下监管制度的合理性进行深入探讨。第二,通过对上市公司违规代持的成本、违规代持追责的效力及代持监管收益三个角度,质疑当下监管部门上市公司股份代持监管效果的有效性,进而得出监管部门“一刀切”地禁止上市公司股份代持的做法,不是有效杜绝证券市场隐秘代持的监管手段,反而因其过度僵化的监管思路及方式,使得监管政策在不能满足市场的合理诉求外还容易造成相反的监管效果。文章最后一部分是对上市公司股份代法律问题的规制路径提出建议意见,为此问题的进一步讨论提供一个楔引。本文认为应从监管模式的改革、股份代持的立法完善、信息披露监管制度的完善三个方面,提升我国上市公司股份代持法律监管体系的协调性。
周宇宁[3](2016)在《企业并购中股东一致行动问题探讨 ——以方正科技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并购活动频繁发生,大股东相对于中小股东来说在并购方并购过程中具有信息获取的主动权优势,这使得部分股东的合法权益容易遭受侵害,因此加强对企业并购活动的立法执法也显得十分重要。一致行动是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频繁运用的手段,不同的并购方可以通过一致行动的方式对被并购企业实施控制,同时通过一致行动人之间的信息共享获得外部投资者所不能获得的信息,特别当各方没有签订一致行动协议时,一致行动人的身份并不能很好的被外界识别,这极大地加大了证券市场监管者的监管难度,一致行动人也因此可以很好地规避强制信息披露和要约收购的义务。在一些情况下,当一致行动人利用信息不对称这一因素在资本市场运作的过程中获取特定利益时,一方面会使得外部投资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另一方面破坏了市场的稳定、影响了市场信息的及时有效传递。因此,对于我国企业并购活动中规制一致行动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需要引起重视。本文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从第一章开始,本文先是对公司控制、委托代理和一致行动等文献进行了回顾,探讨了一致行动出现的渊源以及股东一致行动行为的动机。其次,本文对一致行动的相关概念进行概述,并介绍涉及的相关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控制权理论。随后对方正科技股东一致行动案例进行了介绍,首先对方正科技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以及历史事件介绍,并阐述三次股东一致行动的过程。接着对股东一致行动行为的动因、手段及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此基础上总结方正科技股东一致行动过程中,股东一致行动产生的影响并对规范股东一致行动提出政策建议。本文从方正科技三次股东一致行动相关资料出发,搜集其中的数据,分析股东一致行动过程及结果。通过对股东一致行动行为进行分析发现,临时股东大会的提请存在一些法律问题。同时股东一致行动可能存在违规操作以规避信息披露义务的动机,使得公众利益遭到损害。但是由于一致行动人往往具有隐蔽性,其认定较为困难,我国法律在这方面尚未有明确规定,这使得信息披露的指导存在一定不足。本文在最后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法律制度、加强隐性一致行动人的认定、依法提请临时股东大会及司法的合理介入、完善信息披露义务制度的政策建议。
葛思伟[4](2012)在《基于EVA指标的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之后,全球的并购交易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屡创新高。显然,并购活动已经成为企业寻求扩张和发展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很多企业为了追逐自身的利益而去积极主动促成并购活动的发生。然而,并购活动是否能够真正的为企业创造利润,为股东带来财富的增长呢?这也一直是学术界颇具争议的研究问题。过去几十年间,尤其是西方国家,关于并购绩效的考量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种方法上:市场研究法和财务指标对比法。由于考量方法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也莫衷一是。对于西方学者们提出的两种主要考量绩效的方法,近些年又有很多学者提出了异议,认为上述的方法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不能够完全反映企业的真实绩效,因而又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法——EVA指标法。EVA指标虽出现较晚,但是其优点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它可以避免上述两种方法在衡量绩效时的局限性。而且,针对我国资本市场的非完全有效性和存在“粉饰”财务数据等特殊的情况,EVA作为衡量剩余价值的指标的优点就更为突出。本文也是立足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选用EVA指标来衡量并购活动中主并公司的绩效,并给出自己的研究结论。虽然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较晚,但却十分复杂:分别经历了2006年的股权分置改革和2008年的经济危机。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对企业绩效也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增加了我们研究的难度。所以,本文以2008年发生并购活动的61家公司和配对的未发生并购活动的61家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分别计算两个样本在并购前一年、并购当年和并购后两年的EVA值来分析企业绩效的变化,再对比两个不同研究样本,剔除经济形势等因素的条件下考察并购活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我国的并购活动是否真正的为主并公司带来了长期绩效的提升。经过实证研究发现:并购当年企业绩效得到大幅度改善,较前一年有明显的提升;并购后一年开始,主并公司的价值开始大幅度下降,股东财富遭受损失。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首先,在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及内容、创新之处和研究局限;然后从市场研究法、财务指标对比法以及EVA指标法对国内外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和述评;第三部分中,针对本文的相关理论作出界定和解释,包括并购的相关理论和经济增加值体系相关理论的解释;第四部分中,介绍了建立了EVA的计算模型以及样本筛选的条件和理由,第五部分在分别评价发生并购活动和未发生并购活动的企业绩效的基础上,分析并购活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文章最后对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给出合理解释,然后从宏观管理和微观操作两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高鹏[5](2012)在《投资中国证券市场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着重总结了中国证券市场的产生背景和发展状况,证券市场的历史和存在的问题,证券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以及配套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发展的成就和急待解决的问题。对于中国证券市场的未来要充满信心,个人的建议及展望。在此过程中一直围绕价值投资的主线,包括自己的经历,多年的经验教训,不断的纠错、总结和提高,对价值投资的学习、实践,遇到的问题和应对方法,最后着重强调价值投资才是适合中国投资者的最佳方式和方法。提升投资境界的过程,是学习正确思想,克服人性贪婪和恐惧的过程;也是理性战胜感性,原始迈向文明的进化过程。
山明[6](2008)在《钟麟:庄家狙击之王(一)——从千元到富豪的股市传奇》文中指出从4000元起家,到身价亿万,继而又沦落到一贫如洗的"穷汉",在绝望中再次雄起,跻身富豪的行列。16年间,他谱写了一部颇具悲喜剧情的股市传奇。
张寒[7](2005)在《跨国并购的理论、运作及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浪潮汹涌澎湃,跨国并购活动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同时,我国经济结构正在进行战略性调整,国有经济改革进入关键阶段,加入WTO更使我国企业直面国际竞争,外资并购和海外并购势头十分强劲。跨国并购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形式,已经成为跨国企业实施全球经营战略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跨国并购浪潮在世界范围内一浪又一浪地掀起,它的重要性也在日益增强;它不仅改变了一些旧的经济规则,同时也对21世纪的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经济秩序产生着重大影响。从目前来看,跨国并购主要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来进行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转移,但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并购也日益增多。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近年来也进行了一些跨国并购,包括中石油和中石化在海外收购油气田项目、联想集团收购美国IBM公司PC业务,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等。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企业跨国经营的进一步增加和深化,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并呈蓬勃发展之势。从历史上看,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全球共发生过五次并购浪潮。公司并购活动不断从行业内部向跨行业发展,从国内并购向国外并购发展,从发达国家向全球扩展,从最初的横向并购向纵向并购以及混合并购发展,终于汇成了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渐完善,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资本流动更加国际化,兼并浪潮更是波澜壮阔,形成了第五次并购浪潮。在1987年的全球跨国并购总额不到1000亿美元,1990年为1510亿美元,而到1999年达到7200亿美元,2000年超过10000亿美元。在第五次并购浪潮中,发达国家在并购上形成明显的跨国特征,当时的跨国并购已占全球并购的1/4。到20世纪末,跨国并购已超过绿地投资成为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1999年达83%,2000年达87%。联合国贸发会议指出,企业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力,并且日益成为跨国公司改善企业经营的战略之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强化市场地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为目的的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全球竞争激化的高度体现。鉴于跨国并购在全球范围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对该领域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作理论上的解释和实践中的指导。从跨国并购的理论研究来看,基于跨国并购具有外国直接投资(FDI)和并购(M&A)双重特点,国外学者对其研究主要是从FDI和企业并购两个角度分别展开,并结合本国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少关于外国直接投资和企业并购的理论。FDI理论是在传统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体部分是解释和说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学说。FDI理论的主流是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理论,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斯蒂芬·海默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垄断优势论为起源,包括巴克利和卡森的内部化理论、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和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此外,随着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起,还出现了其他如反映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非主流理论,如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坎特威尔和托兰惕诺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以及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等。 <WP=4>在FDI理论的基础上,加之以交易成本理论、合同理论、激励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产权理论、非对称信息理论、信息不完全理论和博弈理论等企业并购理论在最近10多年的长足发展,使得跨国并购理论的进展非常迅速,成为目前西方经济学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西方并购理论的不同流派从不同的角度对并购现象作了分析和解释,其中有些分析和解释对跨国并购现象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因为跨国并购起源于国内并购;但有些分析和解释则显然不适用于跨国并购现象,因为跨国并购具有不同于国内并购的特殊性。并购理论对跨国并购动因解释的局限性表现在:首先,并购理论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形成一种完整的理论体系,用于解释国内的企业并购现象。也就是说,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还不能全面完整地解释一般的国内企业并购的三个问题,即并购动因、并购效应和并购策略问题,所以对跨国并购解释的局限性是不容置疑的。其次,跨国并购与国内并购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而这些不同的特征并未为经济学家们在研究一般企业并购时予以考虑进去。最后,许多企业并购理论大都形成于70年代以前,而跨国并购是直到80年代后期才作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显着特点而引起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对跨国并购的影响等问题是传统的并购理论所无法解释的。除了动因理论之外,跨国并购的运作层面也是值得研究和关注的,本文对此也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总体上,本论文力图对跨国并购的理论层面和运作层面进行归纳总结,并对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所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论文第一章导论主要对论文选题的背景,国内外跨国并购理论研究现状,论文的实践意义、主体结构与框架构思、主要创新之处和采用的研究方法做出说明。论文第二、三两章对跨国并购的含义和跨国并购在整个世界的发展做了一个简要
阙伟成[8](2004)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股票市场的制度性风险及其对策》文中认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股票市场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影响宏观经济的主要变量之一。但是,快速发展和转型中的股票市场面临着诸多的风险。自本世纪始以来持续至今的中国股票市场的大调整,虽然是包括技术性风险和制度性风险在内的各种风险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体制性风险或制度性风险。在监管模式、企业(上市公司)、券商和投资者权益保护、市场中介组织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政府过度干预或干预不当的问题。行政干预是中国崇尚集体理性的传统文化及其影响下的政经体制和盎格鲁股权文化冲突下的产物。这种行政性干预影响了股票市场力量的正常发挥,也由此带来了严重的制度性风险。从1992年到2004年的十三年间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为此总共付出了2.3万亿元,但截止到2004年9月中国股票市场中上市A股公司1352家的流通市值仅1.29万亿元,这就意味着十三年来中国股票市场的全部投资者的总体投资收益为负并亏损1万亿元,而国家通过股票印花税和券商佣金、保证金利差等在1993-2002年十年间累计收入超过4800亿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以“国企融资服务”为中心的定位下,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和法人股股东共筹集资金6800亿元,原始股本增值5300亿元,两项合计1.21万亿元。同一时期股票市场中A股给全部投资者的分红派息却只有700亿元。这些实际数字表明:中国股票市场与传统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已经成为上市公司更美妙的圈钱乐园! 因此,要从根本上和长期内促进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从制度层面上依赖于中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尤其依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需要市场经济体系和资本市场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彻底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根本性转变,这是其一。 在政府方面,对股票市场的功能定位是分散和化解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并为国有企业提供融资便利。上市公司的所有制歧视是股票市场资源配置低效率的制度本源。要克服此类制度性风险,需要政府按照市场化的方式来发展股票市场,这是其二。 在上市公司方面,股权分置、国有股一股独大、国有股非流通性等制度性问题,导致了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治理机构失灵,从而降低了股票市场的效率。
邓莹[9](2004)在《论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监管》文中指出本文认真研究了我国现有公司证券法律环境,仔细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收购行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在借鉴国外相关制度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现有上市公司收购法律监管体系的不足和缺漏,试图从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监管的法律规则体系的完善和监管执行两个层面勾勒出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监管体系的整体轮廓。 全文分为引言、正文(共三章)与结语。 正文第一章,首先介绍分析了上市公司收购的概念及分类,认为法律在对上市公司收购进行界定时,只需明确上市公司收购的目的是获取目标公司控制权这一本质特征,而无需对其主体、方式作过于细致的规定,这样可以将各种形式的上市公司收购行为纳入规范的范围,更好的规制上市公司收购行为。其次,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的历史沿革和现状,说明由于证券市场固有的缺陷加之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收购存在的诸多问题,上市公司收购需要得到全善的法律监管。 第二章在介绍国外成熟的监管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的监管模式进行分析评判。认为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监管模式从规则体系看,还存在立法层次过多,体系杂乱,具有操作性的法规效力层次低下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从执行体系上看,存在监管主体定位模糊,一线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也需要进一步健全。 第三章是全文的重点,阐述对监管法律规则体系完善的看法。从监管立法目的和一般原则、要约收购规则的完善、协议收购规则的完善三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在立法目的和一般原则上,本文认为我国的上市公司收购监管立法应该以保护目标公司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为核心价值目标,并通过股东平等待遇原则、信息充分披露原则和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原则的建立来达到这一目标。在要约收购规则的完善部分,主要讨论了要约收购制度中的强制要约收购、部分要约收购、目标公司管理层反收购的规制以及对一致行动的规制问题。而在协议收购规则的完善部分,则主要提出了建立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完善小股东诉讼机制,以此达到保护协议收购中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的目的。此外,本文还提出了协议收购的定价问题,认为应该尽早明确定价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的操作规则,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负面影响的产生。 在结语部分,总结了正文的主要问题,并对我国上市公司监管的执行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提出一点看法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关键词:上市公司收购法律监管要约收购协议收购
徐兆铭[10](2003)在《企业并购: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企业并购——这个在西方经济发达的国家己经司空见惯的经济现象,也开始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对于经济学人来说,思维的习惯常常会促使我们对企业并购这种现象提出几个问题: Ⅰ企业并购为什么会发生? Ⅱ企业家进行并购的动机是什么? Ⅲ企业并购对整个社会意味着什么? 理解企业并购的基础在于理解“什么是企业”。在科斯、张无常理论的启发下,本文将合约理论运用到对企业并购问题的分析中。我们的出发点是“关系性合约”。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把“企业是合约的联接”这个概念引伸为“企业是关系性合约的联结”,并将研究的视角集中到了合约的联结者——中心签约人身上。 作为关系性合约的联结者,中心签约人既是其他要素所有者的公共签约方,又是全部要素控制者。所谓企业的产权是指,中心签约人所拥有的、由全部要素所有者让渡的“要素控制权”,以及相应的制度性安排——“剩余索取权”构成的权利集合。企业产权是与中心签约人的合约地位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企业产权的转让与中心签约人合约地位的让渡就是一对等价的概念。不过就并购研究而言,“合约地位的让渡”这个概念可以使我们沿着合约人缔结合约、修改合约这个新的方向进一步深入下去。而“企业产权的转让”这个概念则将我们引上原有的新古典研究的范式。因而我们将企业并购理解为中心签约人的变更。 合约的缔结和联结离不开其存在的外部环境,而外部环境的变化将迫使合约人会对原有的合约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于市场上通行的合约来说,合约的调整包括:合约条款的变更以及合作对象的变更,但是关系性合约的条款是非常宽泛的,要素所有者的行动细节是由指挥者根据现实环境做出并随时修改的,因而合约条款的变更可以被中心签约人的指令变更所替代。相应地,关系性合约的变更经常地表现为合约对象的变更。作为合约对象的变更的一种主要形式,中心签约人的变更,就是中心签约人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一种主动适应。 面对多种可能的选择(即对指令系统进行变更、对部分其他合约人进行变内容提要更和对自己的中心签约人地位进行变更),是什么原因最终促使他放弃了其他的选择,而要对自己的合约地位进行变更呢? 现有的研究认为,通过企业并购活动,中心签约人可以获得一些新的(或者说通过其他选择无法获得的)改善自身福利的途径。但是,即使这些所谓的能够改善中心签约人福利的途径是可行的,这些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大多数企业非要等到企业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之后才进行企业并购活动呢? 我们认为,中心签约人在选择企业并购活动时,似乎并不是(或不仅仅是)因为企业并购所能提供的获利途径对中心签约人具有某些吸引,而是因为(或更多地是因为)中心签约人在选择对指令系统进行变更、对部分其他合约人进行变更时遇到了某些障碍。 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中心签约人在试图进行管理变革以适应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时,会遭到其他要素所有者的反对,从而使管理变革的成本变得十分高昂。迫于高昂的管理变革成本,原中心签约人人最后不得不放弃某些必要的管理变革,从而使得关系性合约由于内部管理滞后而变得越来越不适应外部环境。 其他要素所有者的之所以要反对中心签约人管理变革,其根源在于关系性合约的某些特殊的制度安排使得其他要素所有者无法准确地判断中心签约人管理变革背后的真实意图。而中心签约人的退出可以充当某种信号,使要素所有者排除了对中心签约人机会主义行为的顾虑,并在新中心签约人实施同样的管理变革时,采取更为合作的态度,进而降低了新中心签约人的管理变革成本,增进企业的经营绩效。 本文共分为九章: 第一章是导论部分。在这一章中,我们简要地叙述了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和研究思路。我们的研究思路是由三个命题构成的:第一个命题是,企业并购的本质是中心签约人的调整;第二个命题是,企业并购是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一种主动适应;第三个命题,企业并购是管理变革成本的节约。 第二章是对企业并购概念、理论研究的回顾,在本章中我们主要回顾了理论界在企业并购问题上的一些争论。此外,我们还对我国并购研究的现状作了简单的评述。 第三章和第四章是对企业并购历史和宏观环境进行分析。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企业并购活动与外部环境变化(尤其是某些重大的变化)之间有着较为密内容提要切的关系。这个结论为我们论证第二个命题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第五章的题目是企业与企业并购的性质。在这一章中,我们比较全面地论证了导论中提出的第一个命题。 第六章是关于企业并购过程的分析。在这一章中,我们运用合约理论解释了在环境变化之后合约的调整过程。中心签约人的变更,就是中心签约人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一种主动适应。此外,我们还将中心签约人的概念扩展到现代企业股东与代理人,论述了股东与代理人不同的并购偏好,以及现代企业内在的扩张冲动。最后我们还解释了另一个资本要素所有者一一
二、“宝延风波”震撼中国股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宝延风波”震撼中国股市(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司法的逻辑 ——中国金融司法专门化的组织构建与未来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社会复杂性与司法可能角色的探讨 |
二、司法专门化的趋势化 |
三、金融司法专门化的省思 |
四、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 |
第二节 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一、研究命题的实践价值与意义 |
二、研究命题的规范价值与意义 |
三、研究命题的前沿性和时效性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有关司法功能定位的理论研究综述 |
二、司法专门化的理论研究综述 |
三、有关金融、金融监管等研究的理论综述 |
四、有关金融法制研究的理论综述 |
第四节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框架结构 |
一、博士论文架构的图示与说明 |
二、对篇章结构的解释说明 |
第六节 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一、主要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现代社会中司法的功能与定位 |
第一节 司法的基础理论:从概念法学到实用主义 |
一、司法的界定 |
二.司法理论的转向 |
第二节 纠纷解决与规则供给的司法功能二元论 |
一、司法功能的理论阐释 |
二、作为纠纷解决机制的司法 |
三、司法的规则供给功能 |
四、中国司法语境下的纠纷解决与规则供给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金融商事交易发展对金融法制的挑战 |
第一节 金融商事交易的发展及其特点 |
一、认识“金融”的不同维度 |
二、金融商事交易的特点:兼与传统民商事交易比较 |
三、小结 |
第二节 金融商事交易发展的法制挑战与回应 |
一、金融法制的基本概念与框架 |
二、传统法制对民商事交易的回应 |
三、金融商事法制面临的挑战与回应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金融司法专门化的回应方案 |
第一节 金融司法专门化的理论探索 |
一、金融司法的基本涵义 |
二、金融司法专门化的理论构想 |
第二节 金融司法专门化的实践路径 |
一、金融司法专门化的主要动因 |
二、域外司法专门化的实践例证 |
三、中国金融司法专门化的具体实践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金融商事交易类型化、数量与纠纷解决 |
第一节 金融商事纠纷案件的总体情况 |
一、金融商事纠纷案件的总体情况 |
二、案件结构分析 |
第二节 金融司法专门化程度与司法的实际表现 |
一、分析对象的界定 |
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审判质效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新类型案件与金融司法的回应 |
第一节 金融商事新类型案件的发展 |
一、金融商事新类型案件的特点与例证 |
二、司法介入金融商事新类型案件的初步思考 |
第二节 新类型案件的司法选择与策略:以违规增持案为例 |
一、ST新梅案的处理与司法者面临的选择 |
二、ST新梅案中待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
三、ST新梅案中司法策略的分析 |
第三节 金融司法参与证券市场治理的限度 |
一、司法参与证券市场治理面临的难题 |
二、司法参与证券市场治理的改进 |
第四节 小结 |
一、金融司法规则供给之理想功能的落空 |
二、与金融监管互动关系视域下的金融司法 |
第六章 金融司法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定位 |
第一节 “回应型”金融司法政策 |
一、历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与金融司法的回应 |
二、金融不良资产处置的金融司法政策剖面 |
三、对“回应型”金融司法政策的解释 |
第二节 强监管背景下金融司法裁判的转向 |
一、新近金融商事司法裁判的概况 |
二、引入金融监管行政规章来判断合同效力的尝试 |
三、金融商事裁判中对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技术性解释 |
四、通谋虚伪表示在金融商事交易行为效力判定上的运用 |
五、小结:金融司法“监管化”的反思 |
第三节 金融司法与金融监管“协调衔接”的再定位 |
一、金融司法与金融监管关系的几种理论 |
二、中国语境下的金融司法与金融监管关系 |
三、走向何种程度的“衔接协调” |
第四节 小结 |
一、错位的金融司法 |
二、金融司法现实表现的再思考 |
三、基于宏观视角的简单分析 |
第七章 金融审判竞争视野下的司法供给 |
第一节 DIFC法院的构建与具体实践 |
一、DIFC法院的基本情况 |
二、DIFC法院的运作实践 |
第二节 DIFC法院建设及运作实践的启示 |
一、DIFC法院建设及其运作实践的特点 |
二、DIFC法院建设及运作实践的启示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八章 代结语:金融司法专门化的未来走向 |
第一节 一个初步的总结 |
一、金融司法专门化的发展脉络 |
二、金融司法专门化的实际表现 |
第二节 司法专门化面临的非议与挑战 |
一、专门化带来的司法利益俘获问题 |
二、专门化对法律发展的禁锢 |
三、专门化未能表现出专业化水准的明显提升 |
四、专门化对传统司法体系的解构 |
第三节 金融司法专门化的未来走向 |
一、金融司法专门化的再回顾 |
二、金融司法审判人才的培养机制问题 |
三、金融司法的“规则供给”问题 |
四、金融司法在权力版图中的合理定位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2)上市公司股份代持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第一章 上市公司股份代持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上市公司股份代持的界定 |
一、上市公司股份代持的理论争议 |
二、上市公司股份代持的成因 |
第二节 上市公司股份代持主要法律类型及特征分析 |
一、委托代持 |
二、信托代持 |
三、职工持股会代持 |
四、PE代持模式 |
第二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份代持的法律监管 |
第一节 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股份代持的法律规制 |
一、上市公司股份代持法律规制的相关条款 |
二、上市公司股份代持法律规范的政策考量 |
第二节 监管部门对股份代持的核查 |
一、股份代持核查的关注点及规范途径 |
二、规范过程潜藏的法律风险 |
第三节 上市公司股份代持纠纷案件的司法实践 |
一、上市公司股份代持案件的审判困境 |
二、上市公司股份代持纠纷的典型案件及审判依据 |
三、司法审判与监管制度的冲突 |
第三章 对现行上市公司股份代持监管制度的思考 |
第一节 对监管制度合理性的质疑 |
一、IPO禁绝“三类股东”的合理性分析 |
二、对职工持股会的一味清理是否恰当 |
三、委托持股、民事信托持股是否应一律禁止 |
第二节 对监管效果有效性的质疑 |
一、违规代持的成本分析 |
二、违规代持追责的效力分析 |
三、上市公司股份代持的监管收益分析 |
第四章 上市公司股份代持法律问题的规制路径 |
第一节 改革监管模式 |
第二节 上市公司股份代持法律问题的立法完善 |
一、法律上确认上市公司股份代持的有效性 |
二、区分合法代持和违法代持 |
三、明确上市公司股份代持的权属关系 |
第三节 上市公司股份代持信息披露监管的完善建议 |
一、加强对上市公司股份代持的信息披露监管 |
二、对上市公司股份代持信息披露进行分类监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企业并购中股东一致行动问题探讨 ——以方正科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公司控制研究现状 |
1.2.2 关于委托代理研究现状 |
1.2.3 关于一致行动研究现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2章 股东一致行动的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一致行动 |
2.1.2 企业并购 |
2.1.3 公司治理 |
2.2 股东一致行动的基础理论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控制权理论 |
2.3 股东一致行动问题的主要内容 |
2.3.1 股东一致行动的动机 |
2.3.2 股东一致行动的方式 |
2.3.3 股东一致行动的影响 |
第3章 方正科技股东一致行动的介绍 |
3.1 方正科技股东一致行动的背景 |
3.1.1 方正科技简介 |
3.1.2 方正科技的财务经营状况 |
3.1.3 方正科技历史事件概览 |
3.2 方正科技的三次股东一致行动事件 |
3.2.1 宝安集团收购延中实业 |
3.2.2 裕兴集团举牌方正科技 |
3.2.3 上海高清举牌方正科技 |
第4章 方正科技股东一致行动的具体分析 |
4.1 方正科技股东一致行动的动机 |
4.1.1 收购上市公司加速企业发展 |
4.1.2 整合战略资源实现强强联合 |
4.1.3 规避披露义务降低收购成本 |
4.2 方正科技股东一致行动的方式 |
4.2.1 同一集团下企业相互联合 |
4.2.2 关联企业与非关联企业一致行动 |
4.2.3 战略联盟组合下一致行动人对一致行动人 |
4.3 方正科技股东一致行动的影响 |
4.3.1 违规操作导致公众利益遭损 |
4.3.2 举牌方正促使公司大幅增值 |
4.3.3 频繁举牌带给公司负面影响 |
第5章 案例启示 |
5.1 方正科技股东一致行动的启示 |
5.1.1 临时股东大会召开缺乏效力 |
5.1.2 信息披露指导不尽完善 |
5.1.3 股市管理相对落后 |
5.2 方正科技股东一致行动的建议 |
5.2.1 依法提请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
5.2.2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5.2.3 参考市场规则制定法律法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EVA指标的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及结构 |
1.3 论文的创新之处和研究局限 |
1.3.1 论文创新 |
1.3.2 研究局限 |
2 并购绩效相关文献综述 |
2.1 基于股票价格变化的市场研究法 |
2.2 基于财务数据的会计指标法 |
2.3 基于EVA指标的研究法 |
2.4 文献简要评述 |
3 理论分析 |
3.1 并购相关理论 |
3.1.1 公司并购的含义 |
3.1.2 公司并购动因理论 |
3.2 经济增加值(EVA)指标体系 |
3.2.1 经济增加值(EVA)的涵义 |
3.2.2 EVA的计算模型 |
3.2.3 计算EVA时的会计调整 |
3.2.5 EVA指标的优点 |
4 研究设计 |
4.1 研究模型 |
4.2 样本选取 |
4.2.1 样本筛选的条件 |
4.2.2 样本筛选的理由 |
5 基于EVA指标的并购绩效实证检验 |
5.1 发生并购活动企业绩效的实证检验 |
5.2 未发生并购活动企业绩效的实证检验 |
5.3 并购活动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分析 |
6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及理论解释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理论解释 |
6.2 政策建议 |
6.2.1 宏观管理政策 |
6.2.2 微观操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投资中国证券市场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图目录 |
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视角 |
1.3 主要结论及局限 |
第二章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1990-2010) |
第三章 市场主要参与者 |
第四章 我的投资经历:经验和教训 |
4.1 投资经历 |
4.2 投资理念 |
4.3 股市和宏观面直接紧密相关 |
4.4 股市波动的本质是资金的运动 |
4.5 价值投资实践 |
第五章 金融创新展望与建议 |
5.1 股票发行体制改革及交易制度创新 |
5.2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
5.3 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 |
5.4 投资者教育和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 |
5.5 金融体系改革 |
5.6 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财富管理行业 |
5.7 证券公司必须创新发展 |
5.8 上市公司的结构和质量需要提高 |
5.9 建设多元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满足创新型企业融资需求 |
5.10 创新方向 |
第六章 投资经验总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注释 |
后记 |
(7)跨国并购的理论、运作及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章 跨国并购概述 |
第一节 企业并购的定义 |
第二节 跨国并购概述 |
第三章 跨国并购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
第一节 企业并购的历史与跨国并购的产生与发展 |
第二节 跨国并购的行业发展趋势 |
第三节 近年来跨国并购的主要特点分析 |
第四章 相关跨国直接投资理论(FDI)的总结 |
第一节 跨国直接投资理论的演进 |
第二节 跨国直接投资理论述评 |
第五章 有关企业兼并的一般理论 |
第一节 企业兼并的效率理论和信息理论 |
第二节 代理问题、管理主义和自大理论 |
第三节 自由现金流量假说和追求市场力量假说 |
第六章 有关跨国并购的一般理论 |
第一节 横向跨国并购理论 |
第二节 垂直跨国并购理论 |
第三节 混合跨国并购理论 |
第四节 跨国并购迅速发展的最新理论解释 |
第七章 跨国并购的运作层面 |
第一节 跨国并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 |
第二节 跨国并购支付方式的分析与选择 |
第三节 跨国并购融资方式的分析与选择 |
第四节 跨国并购整合 |
第八章 跨国并购风险 |
第一节 跨国并购风险概述 |
第二节 跨国并购风险控制的一般方法 |
第三节 跨国并购风险控制的期权方法 |
第九章 中国企业的并购与跨国并购 |
第一节 我国企业并购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
第二节 我国企业对外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分析 |
主要参考文献 |
(8)中国股票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股票市场的制度性风险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郑重声明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 选题意义:中国股票市场快速成长过程中的制度风险 |
二. 定义解释与文献概览 |
(一) 金融风险的解释 |
(二) 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性风险与技术性风险:定义及其解说 |
(三) 与金融体系相关的几个基本定义 |
三. 文献综述 |
(一) 从银行风险到股票市场风险 |
(二) 风险管理对股票市场发展的意义 |
(三) 股票市场的风险管理: 中国视角 |
四. 写作思路与创新之处和结构安排 |
(一) 写作思路与创新之处 |
(二) 结构安排 |
第一章 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程及其制度性风险 |
第一节 风险的经济化和经济风险的金融化 |
一. 风险的经济化过程 |
二. 经济风险的市场化过程或金融化过程 |
第二节 股票市场的风险功能:从微观到宏观的传递 |
一. 投资者分类与风险产品的提供 |
二. 股票市场的内部经济:风险定价功能与风险经营 |
三. 正外部性与股票市场:微观和宏观风险功能 |
四. 负外部性与股票市场:微观到宏观的风险传递 |
五. 风险的经济基础:资本时间性带来的风险性 |
六. 股票市场的主要风险形式 |
七. 股票市场风险的主要特点 |
八. 股票市场风险的危害与管理 |
第三节 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程 |
一. 80年代:初步发展及其问题 |
二. 1992-1997年:快速发展及其问题 |
三. 1998年-至今:调整与规范时期(市场化改革时期)发展及其问题 |
第四节 股票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制度风险:原因及其形式 |
一. 股票市场的信用风险 |
二. 股票市场的制度缺陷 |
第二章 政府模型、国有银行、国有企业改革与中国股票市场发展 |
第一节 诺斯政府模型的简单描述 |
一. 国家社会契约理论 |
二. 国家暴力理论 |
三. 新古典国家理论或暴力潜能论(Violence Potential) |
四. 国家模型、制度结构与经济增长 |
第二节 不同国家理论对股票市场宏观风险的管理 |
一. 马克思信用制度理论与股票市场风险管理模式 |
二. 新古典国家理论:政府与股票市场风险管理模式 |
第三节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及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
一. 专业银行的历史前提:计划时期的风险形式 |
二. 专业银行的金融风险:生成机理和表现形式 |
三. 作为股票市场前置条件的商业银行 |
四.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商业银行 |
五. 信用风险的现状及其宏观和系统特征 |
六. 国有商业银行宏观金融风险化解与股票市场发展机遇 |
七.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经营管理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
第四节 国有企业改革及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
一. 变迁时期的国有企业绩效:政府控制国有企业净收益 |
二.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与股票市场发展机遇 |
三. 国有企业融资功能定位的股票市场及其制度缺陷 |
第三章 上市公司制度、企业债券市场与中国股票市场发展 |
第一节 国有企业融资导向的功能定位及其运作机制 |
一. “先股后钱”的发行方式 |
二. 非流通股、 一股独大 |
三. 其他形式的融资方法:印花税. 佣金与红利派发 |
四. “租金专属保护”的其他制度安排 |
第二节 融资功能导向型股票市场的现状. 成绩与风险 |
一. 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 |
二. 股票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三. 股票市场的结构性风险 |
四. 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风险 |
第三节 上市公司制度创新 |
一. 股票市场功能失调的基本判断 |
二. 国有股流通方案选择 |
三. 其他相关制度的创新 |
第四节 企业债券市场滞后对上市公司绩效不利影响与对策 |
一. 企业债券市场现状、问题及其制度原因 |
二. 行政干预对企业债券市场的消极影响 |
三. 上市公司行为对债券市场的制约 |
四. 投资者的资产组合对企业债券市场的负面激励 |
五. 滞后发展的企业债券市场对股票市场的消极影响 |
六. 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的政策菜单 |
第五节 企业债券市场对上市公司绩效管理的功能分析 |
一. 企业债券的成本约束和信息揭示作用对上市公司的意义 |
二. 企业债券成本约束和信息揭示功能的经验证明 |
三. 企业债券的成本约束功能及其杠杆效应:会计学上的证明 |
第四章 投资者与中国股票市场发展 |
第一节 股票发展过程中的投资者 |
一. 政府经济管理模型转变过程中的投资者 |
二. 投资者形成的制度性因素: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 |
三. 投资者形成的微观经济基础: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
四. 中小投资者主导型的投资者结构 |
第二节 投资者结构对股票市场稳定性的影响 |
一. 机构投资者对股票市场发展的影响:国际比较 |
二. 机构投资者高度投机性的原因分析 |
三. 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小投资者 |
四. 制度缺陷下的中小投资者 |
第三节 股票市场投机性特征表现 |
一. 股票市场价格的无效性 |
二. 高比例的股票换手率 |
三. 股票市场的高市盈率 |
第四节 证券投资基金. 养老基金. 保险资金与股票市场发展 |
一. 证券投资基金对股票市场的作用 |
二. 养老基金对股票市场发展的重要功能:来自美国的经验 |
三. 保险资金对股票市场发展功能的国际比较 |
四. 保险市场的现状、问题与矛盾 |
五. 养老基金、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分析 |
六. 养老基金、保险资金的市场监管 |
第五章 投资者保护制度的综合分析 |
第一节 投资者保护的经济功能 |
一. 投资者保护制度缺陷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
二. 投资者保护对政府的积极意义 |
三. 投资者保护对上市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影响 |
四. 投资者保护对股票市场规模扩展的积极意义 |
五. 投资者保护的经济增长效应 |
第二节 投资者权益保护的理论基础及其制度体系 |
一. 金融规制理论:股票市场的外部性 |
二. 发达国家证券监管的投资者权益导向原则 |
三. 投资者保护的制度体系 |
第三节 投资者保护机制的现状与问题 |
一. 上市公司的内部人控制 |
二. 市场中介组织的制度问题 |
三.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缺陷 |
四. 证监会的功能缺陷 |
五. 立法与司法系统缺陷 |
第四节 政商关系、司法制度对投资者权益的影响及其对策 |
一. 政商关系、司法制度对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影响 |
二. 投资者权益取向的政商关系与司法制度的变迁 |
第五节 金融监管制度对投资者权益的影响及其对策 |
一. 集中管理模式下的投资者保护 |
二. 证券监管失灵对投资者权益的影响 |
三. 投资者保护导向原则下的金融监管模式创新 |
四. 中央银行制度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及其对策 |
五. 投资者保护原则下的证监会规制功能创新 |
六. 自律性组织的投资者保护功能 |
第六节 市场中介组织的投资者保护功能 |
一. 证券结算机构、证券行业协会的投资者保护功能 |
二. 证券公司对投资者的权益保护:券商的发展现状及其风险 |
三. 证券公司对投资者的权益保护:券商上市的经济意义及其方法 |
第六章 公共风险管理与中国股票市场发展 |
第一节 国债市场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
一. 国债市场影响股票市场的主要机制 |
二. 国债市场对政府的经济政治影响 |
三. 国债市场的市场化过程 |
第二节 培育与股票市场发展相适应的国债市场 |
一. 国债市场有效性的条件与国债市场的基本问题 |
二. 国债风险对股票市场发展的消极影响及其对策 |
第三节 货币市场及其对股票市场发展的影响 |
一. 货币市场. 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及其实证分析 |
二. 变迁时期的货币市场及其对股票市场发展的影响 |
三.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缺陷与股票市场发展 |
第四节 股票市场发展要求的货币市场改革 |
一. 发展货币市场 |
二. 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三. 推进货币市场和股票市场的融合 |
中英文参考文献 |
后记 |
(9)论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监管(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上市公司收购与监管 |
第一节 上市公司收购的界定 |
第二节 上市公司收购的现状 |
第三节 上市公司收购监管的必要性 |
第二章 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监管 |
第一节 上市公司收购监管模式的国际比较 |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监管模式述评 |
第三章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收购法律规则体系 |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立法的一般原则 |
第二节 要约收购规则的完善 |
第三节 协议收购规则的完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后记 |
(10)企业并购: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三个基本问题 |
1.1.2 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 |
1.2 三个基本命题:研究企业并购的一种思路 |
1.2.1 第一个命题:企业并购--中心签约人的调整 |
1.2.2 第二个命题:企业并购--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一种主动适应 |
1.2.3 第三个命题:企业并购--管理变革成本的节约 |
1.3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企业并购:一个综合性的概览 |
2.1 企业并购 |
2.1.1 并购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2 企业并购的分类 |
2.2 企业并购的动因与作用 |
2.2.1 企业微观组织与宏观环境的互动 |
2.2.2 企业并购的外因 |
2.2.3 企业并购的内因 |
2.3 对企业并购的审视:理论回顾与综述 |
2.3.1 企业并购:垄断还是竞争? |
2.3.2 企业并购:管理者惩戒抑或是管理主义? |
2.3.3 企业并购:效率与反效率 |
2.4 企业并购:我国的研究现状 |
附录 |
第三章 企业并购的历史与宏观背景:国外证据 |
3.1 美国的五次并购浪潮 |
3.1.1 第一次并购浪潮 |
3.1.2 第二次并购浪潮 |
3.1.3 第三次并购浪潮 |
3.1.4 第四次并购浪潮 |
3.1.5 第五次并购浪潮 |
3.2 英国的并购活动 |
3.2.1 二战前的并购活动 |
3.1.2 二战后的并购活动 |
3.2.3 八十年代以后的并购活动 |
3.3 日本的并购活动 |
3.3.1 战后30年的并购活动 |
3.3.2 泡沫经济时期的企业并购活动 |
3.3.3 九十年代以后的并购活动 |
3.4 小结 |
第四章 企业并购的宏观背景与历史:我国证据 |
4.1 国有企业改革与我国的企业并购活动 |
4.1.1 经济体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 |
4.1.2 国有企业之间的并购活动 |
4.2 证券市场发展与企业并购活动 |
4.2.1 企业融资渠道的变革与证券市场的发展 |
4.2.2 证券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
4.2.3 证券市场发展与国有企业改革 |
4.2.4 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与特点 |
4.3 非国有经济的兴起与企业并购活动 |
4.3.1 增量改革与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
4.3.2 存量改革与非国有企业的并购活动 |
4.4 小结 |
附录 |
第五章 企业与企业并购的性质 |
5.1 企业的合约性质与企业并购 |
5.1.1 企业的合约性质 |
5.1.2 合约再联结与企业并购 |
5.2 关系性合约与企业产权 |
5.2.1 有限理性与合约的不完全性 |
5.2.2 关系性合约 |
5.2.3 中心签约人 |
5.3 企业并购的性质 |
第六章 并购过程的合约分析 |
6.1 企业并购过程 |
6.1.1 中心签约人的变更 |
6.1.2 合作的偏好与变更合作对象的费用:合约层面的研究 |
6.1.3 合作对象的变更:企业层面的研究 |
6.2 代理人的并购 |
6.2.1 委托代理制度 |
6.2.2 股东的并购偏好 |
6.2.3 代理人的并购偏好与现代企业的扩张冲动 |
6.3 债权人与企业并购活动 |
6.3.1 债务合约 |
6.3.2 债权人对并购活动的偏好 |
附录 |
第七章 并购选择、企业经营绩效与并购效率的测度 |
7.1 中心签约人的变更与企业绩效的改善 |
7.1.1 中心签约人的收益与企业绩效之间的逻辑关系 |
7.1.2 中心签约人的变更与中心签约人的收益之间的逻辑关系 |
7.1.3 改善企业绩效的可能途径及其质疑 |
7.1.4 中心签约人的并购选择 |
7.2 管理能力无差异条件下的并购选择 |
7.2.1 合约收益与管理变革 |
7.2.2 合约刚性与管理变革的成本 |
7.2.3 道德风险、退出信号与成本差异 |
7.2.4 小结 |
7.3 并购效率的测度 |
7.3.1 并购过程中的转移支付与并购效率 |
7.3.2 以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并购效率研究 |
7.3.3 在我国进行并购效率研究时应注意的问题 |
第八章 并购效率的实证分析 |
8.1 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综述 |
8.1.1 国外的研究成果 |
8.1.2 国内研究成果及其局限 |
8.2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效率的实证研究 |
8.2.1 目标企业的并购效率 |
8.2.2 并购企业的并购效率 |
8.2.3 结论 |
第九章 转型时期政府对并购活动的监管 |
9.1 政府对企业职工的司法救助 |
9.1.1 工会制度与集体谈判 |
9.1.2 职代会与公司治理结构 |
9.1.3 我国实践中的问题 |
9.2 政府对并购过程的监管 |
9.2.1 转型时期政府的双重角色 |
9.2.2 由参与者到监管者的过渡 |
9.3 政府对市场竞争的保护 |
9.3.1 我国现有的反垄断措施及其局限 |
9.3.2 开放环境下的并购监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宝延风波”震撼中国股市(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司法的逻辑 ——中国金融司法专门化的组织构建与未来走向[D]. 丁冬.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2]上市公司股份代持法律问题研究[D]. 陈薇薇. 华东政法大学, 2017(07)
- [3]企业并购中股东一致行动问题探讨 ——以方正科技为例[D]. 周宇宁. 江西财经大学, 2016(04)
- [4]基于EVA指标的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D]. 葛思伟.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5]投资中国证券市场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展望[D]. 高鹏. 复旦大学, 2012(03)
- [6]钟麟:庄家狙击之王(一)——从千元到富豪的股市传奇[J]. 山明. 股市动态分析, 2008(19)
- [7]跨国并购的理论、运作及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问题研究[D]. 张寒.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5(03)
- [8]中国股票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股票市场的制度性风险及其对策[D]. 阙伟成. 武汉大学, 2004(11)
- [9]论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监管[D]. 邓莹. 四川大学, 2004(02)
- [10]企业并购: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 徐兆铭. 东北财经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