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麦迪霉素肠溶片溶出度考察(论文文献综述)
杨腊虎,陈唯真,于宝珠,陈立亚,赵慧芳,王子兰,刘小帅[1](2007)在《溶出度近年发表的部分文章摘要》文中提出标题:齐墩果酸滴丸的制备及其体外溶出度研究着者:唐芳;杨绍华;刘家稳;冯裕;李焕德着者单位: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药剂科410011
倪丹,李芚,刘英,王劲[2](1993)在《麦迪霉素肠溶片溶出度考察》文中认为 麦迪霉素(midecamycin)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该药物在pH2以下不稳定,胃中极易被破坏,且有胃肠道不良反应,所以,临床上常用肠溶片和肠溶胶囊。鉴于该药为难溶性药物,吸收受剂型因素影响,为控制和提高药品质量,作者在系统研究麦迪霉素肠溶片溶出度和
邵志高,孙国平,邱莉[3](1996)在《麦迪霉素肠溶片和胶囊的溶出速率及人体生物利用度考察》文中提出对麦迪霉素胶囊剂与肠溶片剂的体外溶出速率及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剂型的体外参数及体内参数经方差分析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两种肠溶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仅为胶囊剂的22.4%及27.9%,且肠溶片剂的体外实验与体内实验结果元相关性。
代燕[4](2016)在《无定型硫酸氢氯吡格雷肠溶片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硫酸氢氯吡格雷(Clopidogrel Hydrogen Sulfate,简称CHS)是一个能不可逆抑制血小板ADP-P2Y12受体的抗血小板新药,疗效优于同类其他药物。本实验通过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无定型CHS肠溶片,在突破专利限制的同时,还提高了其溶出度,降低其发生胃出血的风险,为该药的临床可及性奠定了基础。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UV)及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CHS片释放度、含量及相关物质的方法,结果表明该两种方法灵敏,专属性强,方法学符合要求。2.无定型CHS的制备工艺及稳定性研究本实验以Ⅱ型CHS为原料,先筛选出无定型CHS制剂中间体制备工艺-固体分散工艺,进一步采用正交因素水平表优选出最佳工艺处方。3.无定型CHS肠溶片制备工艺的研究采用粉末直压技术制备CHS片芯,通过单因素筛选联合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设计实验方案,得到片芯最佳工艺处方。结果表明,该片芯溶出度明显高于普通片。选用EudragitL100-55作为肠溶辅料的制备工艺简单,方法可行,重现性好,释放度符合要求。4.无定型CHS肠溶片的质量标准初步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标准,并对标准进行验证。5.无定型CHS肠溶片的初步稳定性研究通过对该片的稳定性试验、影响因素、6个月加速及12个月长期试验的质量变化进行考察,确定有效期。
王青兰[5](1999)在《胃溶型麦迪霉素溶出度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了胃溶型麦迪霉素溶出度的测定。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可靠。同时,对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进行了溶出度对比实验。经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各产品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故建议有关方面对麦迪霉素的溶出度做出合理规定。
辛洁[6](2018)在《依托红霉素片质量分析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药物质量分析与评价是药物研发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保证药物质量安全与有效的依据。本论文分别从依托红霉素片的基本检验和探索性分析两个方面对依托红霉素片的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为依托红霉素片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15版)对依托红霉素片的检验方法,对样品包括性状、物理常数、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项目进行了基本检验,分析了130批样品的整体质量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探索性分析了依托红霉素片水解前后的有关物质,并用质谱法对一种主要有关物质进行结构确认;根据《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对依托红霉素片进行稳定性分析;采用卡尔费休氏法测定样品中水分含量及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样品中游离红霉素含量,分析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依据《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对样品进行溶出曲线分析及不同浓度十二烷基硫酸钠对样品溶出度影响的分析。结果:依据现行质量标准检验,依托红霉素片均符合规定;依托红霉素片水解前后有关物质均相对较多,且部分组分的来源与原料有关,解析出水解前含量较高的未知有关物质19的结构为红霉素A丙酸酯烯醇醚;根据稳定性研究结果,依托红霉素片在高温、高湿、光照环境下相对稳定;水分与样品游离红霉素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国内14家企业的依托红霉素片在不同溶出介质及不同浓度的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溶出曲线存在差异,提示各企业产品在体内释放度及生物利用度可能存在差异。结论:本文按照现行质量标准对依托红霉素片进行了基本检验且探索性分析了依托红霉素片水解前后有关物质,依托红霉素片的稳定性,水分与游离红霉素的关系,溶出曲线的比较,对依托红霉素片的整体质量水平做出了全面客观的评价,对药物的临床使用及确保人们用药安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郭彦宏[7](1992)在《麦白霉素肠溶片溶出度的测定和改进》文中研究指明建立了以同批制剂的紫外吸光度作对照的麦白霉素制剂溶出度的测定方法,该法结果不受不同批号原料组分含量差异影响。并筛选出一优良处方,其成品溶出度可提高到90%以上。
赵扬[8](2016)在《国内地红霉素肠溶片质量评价》文中提出目的:地红霉素肠溶片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前各企业均执行本企业获批的地红霉素肠溶片国家局标准,检验标准不统一,所以本课题开展了地红霉素肠溶片质量标准研究,探索性地研究各项目下有关内容,拟制定质量标准草案,对93批样品进行质量评价,为生产厂家以及检验机构提供资料与参考。方法:收集国内地红霉素肠溶片7个生产厂家的样品,对其各企业实施的检验标准进行对比研究,为质量标准起草提供依据;优化HPLC法的色谱条件,对地红霉素肠溶片的主成分16R-地红霉素进行含量测定研究,并规定有关物质限度;参照日本《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选择pH 6.0的释放介质与中国药典规定的pH6.8的释放介质进行释放度对比研究;采用卡尔费休氏法对水分进行分析研究;按照建立的标准草案考察样品的质量;探索性地开展了近红外测定方法、塑化剂检查、残留溶剂和微生物限度方法的研究。结果:确定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磷酸盐缓冲液-乙腈(19:37:44)为流动相,流速2.0 ml·min-1,用甲醇-乙腈(30:70)的混合液溶解稀释样品,精密取20u L供试液注入液相色谱仪,以16R-地红霉素与16S-地红霉素峰面积之和计算C42H78N2O14的含量;规定了有关物质项下红霉胺≤1.5%,总杂质≤5.0%,16S-地红霉素异构体不应大于1.5%;其他任何单个杂质不得大于1.0%;确定释放度检查项目下采用pH6.8的释放介质,以自身对照法计算释放量;确定了水分限度为5.0%。根据上述条件,拟写了地红霉素肠溶片质量标准(草案),并对7个生产厂家样品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均符合要求,探索性建立了近红外模型和微生物限度方法,塑化剂及残留溶剂检测结果均符合规定。总体上制定的方法专属性强,含量限度合理,可有效控制地红霉素肠溶片的质量。结论:国内地红霉素肠溶片生产厂家工艺稳定性较差,批间差异较大,工艺有待进一步改进,建议生产监管中注意低限投料和工艺不稳定等情况。作为国家基本药物,地红霉素肠溶片质量标准的统一对规范临床应用以及安全使用有很重要作用。本文制定地红霉素肠溶片质量标准草案以及探索性研究,对企业的生产以及药监系统的监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崔春英,安华民,席德荣[9](1996)在《麦白霉素胃溶片的溶出度测定》文中指出麦白霉素胃溶片的溶出度测定崔春英,安华民,席德荣(河南省药品检验所450003)麦白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作用仅次于红霉素。临床上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杆菌的感染。部颁标准曾收载麦白霉素肠溶制剂,...
戈延茹[10](2012)在《基于抗生素分离/富集和分析的新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生素目前被广泛用于养殖业中,滥用情况日益严重。由于不能完全被机体吸收,抗生素以原形或其代谢物形式经由畜禽粪尿排入环境,经不同途径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直接或间接地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迫切需要发展高效率、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抗生素残留分离/富集和分析方法,提供可靠有效的监测数据。本课题旨在利用双水相气浮溶剂浮选、电荷转移分光光度法和分子印迹等新技术手段分离/富集和检测食品和环境中的多种抗生素,为研究抗生素残留检测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为这些技术手段拓展新的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进行了异丙醇/K2HPO4双水相气浮溶剂浮选体系下分离富集环境水样中残留的罗红霉素的研究,建立了硫酸显色法测定富集后的罗红霉素。最佳的浮选条件为:浮选溶剂为异丙醇5 ml,分相盐K2HPO4的浓度为48% (g/100ml), pH值为9.0,浮选池体积为50 ml,气体流速15 ml/min,浮选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的浮选率达到93%,富集倍数9.3。通过对环境水样的加标回收实验,浮选率达到90%以上。并与双水相萃取进行对照实验,证明溶剂浮选法更佳。。2.研究了正丙醇/(NH4)2SO4双水相气浮溶剂浮选分离/富集环境水样中残留替米考星的方法,建立了替米考星的HPLC测定方法,最佳浮选条件为:浮选溶剂为正丙醇5 ml,分相盐(NH4)2SO4浓度为36%(g/100 ml), pH为3,浮选池体积为100 ml,气体流速为20 ml/min,浮选时间30 min。在最佳条件下浮选率为84%,富集倍数16.8。与双水相萃取相比,双水相浮选富集倍数高,处理水样体积大,正丙醇用量少,无乳化现象。适于环境残留抗生素的分析。3.以紫外分光光度法为手段,研究了电子给体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与电子受体碘(I2)之间的电荷转移反应,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罗红霉素与碘在乙醇溶液中室温下即可生成稳定的1:1.5型络合物,λmax=290, 360 nm,罗红霉素浓度在2~500 mg/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用建立的方法测定胶囊、分散片中的罗红霉素含量,结果与药典方法一致,回收率为96.2%~101.94%。4.建立了亚甲基蓝电荷转移光度法测定红霉素的新方法。以二次石英蒸馏水为溶剂,红霉素与亚甲基蓝在常温下进行电荷转移反应生成1:1稳定的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78 nm。此法灵敏度高(ε=1.59×104L/(mol·cm)),精密度较好(在25ml溶液中测定5.0×10*3 mg/ml红霉素9次,RSD=3.0%)。红霉素的浓度在0.0008~0.0250 mg/ml范围内服从Beer定律,方法的检出限为0.11μg/ml。探讨了反应机理,其中红霉素作为电子给予体、亚甲基蓝作为电子接受体发生了荷移反应。方法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红霉素肠溶片和兽用红霉素含量测定。5.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加替沙星分子印迹聚合物。采用扫描电镜对制备所得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红外光谱法对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沉淀聚合法制备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粒径大约在0.4μm左右。制备工艺比较简单省时,与封管聚合法相比,省却了研磨,筛分等繁琐的后处理工序。6.利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在硅介孔材料SBA-15上制备替米考星分子印迹聚合物。用拉曼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利用吸附平衡实验研究了聚合物对替米考星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吸附速度快,吸附容量大。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聚合物对替米考星的吸附平衡和动力学数据分别符合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和Pseudo-second-order动力学模型。该聚合物可用于环境残留替米考星分离和富集。7.以硅烷化的SBA-15为载体材料,合成替米考星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将该印迹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填料来吸附水样中的替米考星。对固相萃取过程中的上样溶剂、洗脱溶剂、洗脱次数等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同时,测定环境样品中的替米考星。结果表明:表面印迹和固相萃取技术联用能达到环境样品微量检测的目的。
二、麦迪霉素肠溶片溶出度考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麦迪霉素肠溶片溶出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4)无定型硫酸氢氯吡格雷肠溶片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1.1 仪器与试药 |
1.1.1 实验仪器 |
1.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1.2 释放度及其测定方法的建立 |
1.2.1 释放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
1.2.2 溶出度测定方法学的建立 |
1.2.3 释放度及其测定方法 |
1.3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1.3.1 溶液的制备 |
1.3.2 色谱条件的确定 |
1.3.3 线性关系考察 |
1.3.4 精密度试验 |
1.3.5 加样回收率试验 |
1.3.6 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小结 |
1.4 有关物质测定方法验证 |
1.4.1 溶液稳定性试验 |
1.4.2 专属性试验 |
1.4.3 定量限和检测限的测定 |
1.4.4 方法耐用性试验 |
1.4.5 精密度试验 |
1.4.6 系统适用性实验 |
1.4.7 有关物质方法学验证小结 |
第二章 无定型硫酸氢氯吡格雷制备工艺研究 |
2.1 仪器与试药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2.2 无定型制备工艺筛选 |
2.2.1 溶剂法 |
2.2.2 包合工艺 |
2.2.3 固体分散工艺 |
2.2.4 CHS中间体的考察 |
2.3 固体分散工艺研究 |
2.3.1 单因素考察CHS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工艺 |
2.3.2 正交设计法考察CHS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工艺 |
2.4 CHS-B407固体分散体的物相鉴定 |
2.4.1 CHS-B407固体分散体的X-粉末衍射分析 |
2.4.2 CHS-B407固体分散体的DSC分析 |
2.4.3 傅里叶红外光谱的测定 |
2.4.4 电镜扫描 |
2.5 稳定性考察 |
2.5.1 方法 |
2.5.2 结果及结论 |
2.6 讨论 |
第三章 无定型硫酸氢氯吡格雷肠溶片制备工艺研究 |
3.1 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3.2 片芯制备工艺研究 |
3.2.1 处方前研究 |
3.2.2 CHS固体分散体片的制备工艺流程 |
3.2.3 用星点设计实验对片芯处方进行优化 |
3.2.4 讨论 |
3.3 肠溶包衣工艺 |
3.3.1 处方前研究 |
3.3.2 隔离层的制备工艺研究 |
3.3.3 肠溶衣层的筛选 |
3.3.4 肠溶层包衣材料的选择 |
3.3.5 肠溶衣最终处方及工艺 |
3.3.6 工艺验证 |
3.4 讨论 |
第四章 无定型硫酸氢氯吡格雷肠溶片质量标准研究 |
4.1 仪器与试剂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4.2 含量限度 |
4.3 性状 |
4.4 鉴别 |
4.4.1 显色法 |
4.4.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4.4.3 紫外分光光度法 |
4.4.4 结果及结论 |
4.5 检查 |
4.5.1 外观检查 |
4.5.2 含量均匀度检查 |
4.6 有关物质 |
4.6.1 有关物质方法学验证 |
4.6.2 有关物质检查 |
4.7 含量测定 |
4.7.1 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 |
4.7.2 含量测定 |
4.8 释放度 |
4.9 无定型CHS肠溶片的质量标准(草案) |
4.10小结 |
第五章 无定型硫酸氢氯吡格雷肠溶片稳定性研究 |
5.1 仪器与试剂 |
5.1.1 实验仪器 |
5.1.2 实验材料和试剂 |
5.2 影响因素试验 |
5.2.1 强光照射实验 |
5.2.2 高温实验 |
5.2.3 高湿实验 |
5.3 稳定性研究 |
5.3.1 供试品信息 |
5.3.2 考察项目及检验依据 |
5.3.3 实验方法及结果 |
5.4 长期试验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文献综述 无定型药物及硫酸氢氯吡格雷的相关研究和应用现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6)依托红霉素片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Abbreviation) |
前言 |
1 立题依据 |
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1 研发历程及作用 |
2.2 依托红霉素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本研究的意义目的 |
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依据 |
5 本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一章 依托红霉素片质量分析 |
1 国内外标准情况与对比分析 |
2 依托红霉素片质量分析 |
2.1 外观性状 |
2.2 鉴别 |
2.3 重量差异 |
2.4 崩解时限 |
2.5 检查 |
2.6 含量测定 |
3 依托红霉素片总体质量评价 |
3.1 综合评分选项原则 |
3.2 综合评分项目及权重系数 |
3.3 综合评分结果及分析 |
第二章 依托红霉素片有关物质的研究 |
1 仪器与试剂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色谱条件 |
2.2 溶液的制备 |
2.3 系统适用性试验 |
2.4 依托红霉素原料及其片剂有关物质检测分析 |
2.5 依托红霉素原料专属性实验 |
2.6 依托红霉素片有关物质检测 |
2.7 有关物质方法学验证 |
3 结果分析 |
3.1 依托红霉素片有关物质含量分布 |
3.2 主要有关物质结构分析 |
4 分析与讨论 |
4.1 依托红霉素片有关物质分析 |
4.2 聚类分析结果 |
4.3 主成分分析结果 |
4.4 原料与有关物质关系结果进一步分析 |
5 小结 |
第三章 依托红霉素片水解后有关物质分析 |
1 仪器与试剂 |
2 方法 |
2.1 实验方法 |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3 系统适用性试验 |
2.4 依托红霉素及其片剂的有关物质检测分析 |
2.5 依托红霉素原料水解后专属性实验 |
2.6 有关物质方法学验证 |
3 分析与讨论 |
3.1 依托红霉素水解后有关物质分析 |
3.2 聚类分析结果 |
3.3 主成分分析结果 |
3.4 原料与有关物质关系结果进一步分析 |
4 小结 |
第四章 依托红霉素片稳定性分析 |
1 仪器与试剂 |
2 实验与结果 |
2.1 影响因素试验方法与结果 |
2.2 加速试验方法与结果 |
3 样品稳定性统计分析 |
4 结论 |
4.1 影响因素试验 |
4.2 加速试验 |
4.3 样品稳定性统计分析 |
第五章 水分与游离红霉素关系的分析 |
1 仪器与试剂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水分测定方法: |
2.2 游离红霉素测定方法 |
3 结果 |
4 结论 |
第六章 依托红霉素片溶出行为的分析 |
1 仪器与试剂 |
2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浓度的比较 |
2.1 测定方法 |
3 不同pH溶出介质的溶出曲线 |
3.1 测定方法 |
3.2 测定时间点和结束时间点的设定 |
4 依托红霉素片溶出度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
4.1 SDS浓度对依托红霉素片溶出度的影响: |
4.2 4种不同溶出介质对依托红霉素片溶出度的影响: |
5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国内地红霉素肠溶片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ABBREVIATION) |
前言 |
第一章 国内地红霉素肠溶片生产现状 |
1 生产企业及批准文号 |
2 生产工艺 |
3 质量标准 |
3.1 国内外地红霉素肠溶片质量标准对比 |
3.2 国内地红霉素肠溶片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 |
4 包装材料 |
第二章 质量标准优化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试验内容 |
2.1 样品信息 |
2.2 含量测定方法优化研究 |
2.2.1 色谱条件对含量的影响 |
2.2.2 取样方法对含量的影响 |
2.2.3 含量测定法方法学考察 |
2.3 有关物质优化研究 |
2.3.1 杂质分布 |
2.3.2 自身对照法与外标法对有关物质计算结果的影响 |
2.3.3 辅料的影响 |
2.4 释放度优化研究 |
2.4.1 检测方法对释放度的影响 |
2.4.2 释放介质的pH对释放度的影响 |
2.5 水分对药品质量的影响 |
第三章 质量评价 |
1 地红霉素肠溶片质量标准(草案)制定 |
2 质量评价 |
2.1 性状 |
2.2 鉴别 |
2.3 有关物质、异构体 |
2.4 释放度 |
2.5 水分 |
2.6 含量测定 |
3 结果分析 |
第四章 探索性研究 |
1 近红外模型建立 |
1.1 一致性模型的建立 |
1.2 建模样品的含量 |
1.3 建模方法、谱段和预处理方法的确定 |
2 包衣中塑化剂检查 |
3 残留溶剂检查 |
4 微生物限度方法学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基于抗生素分离/富集和分析的新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 双水相萃取技术及其在药物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
1.1 双水相体系成相原理和典型的萃取体系 |
1.2 双水相萃取的特点 |
1.3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应用 |
1.4 小结 |
2 浮选技术及其在药物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
2.1 溶剂气浮的基本原理 |
2.2 浮选的影响因素 |
2.3 溶剂浮选的优点 |
2.4 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
3 电荷转移分析技术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
3.1 荷移络合物的形成机制 |
3.2 在药物分析领域中的应用 |
3.3 展望 |
4 分子印迹技术及应用 |
4.1 分子印迹技术原理 |
4.2 印迹分子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作用 |
4.3 分子印迹聚合物原材料 |
4.4 制备方法 |
4.5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应用 |
5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5.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双水相气浮溶剂浮选分离/富集罗红霉素的研究 |
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1.1 仪器 |
1.2 材料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罗红霉素硫酸显色实验 |
2.2 标准曲线的制备 |
2.3 双水相气浮溶剂浮选罗红霉素工艺流程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吸收波长的选择 |
3.2 罗红霉素显色实验 |
3.3 标准曲线,精密度和灵敏度 |
3.4 双水相气浮溶剂浮选条件的优化 |
3.5 实际样品分析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水相气浮溶剂浮选-HPLC分离/富集替米考星的研究 |
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1.1 仪器 |
1.2 材料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双水相气浮溶剂浮选替米考星流程 |
2.2 替米考星HPLC方法的建立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吸收光谱 |
3.2 浮选条件的优化 |
3.3 替米考星HPLC方法的建立 |
3.4 实际样品分析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罗红霉素/红霉素的电荷转移反应及其应用研究 |
第一节 罗红霉素与碘的荷移反应及其含量测定 |
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1.1 仪器 |
1.2 材料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条件的优化 |
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 精密度检验及检测限的测定 |
2.4 络合物组成的测定 |
2.5 反应机理初探 |
2.6 样品的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红霉素与亚甲蓝的荷移反应及分光光度法测定 |
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1.1 仪器 |
1.2 材料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溶液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反应机理 |
3.2 吸收光谱 |
3.3 缔合剂亚甲基蓝加入量的确定 |
3.4 酸度的影响 |
3.5 温度的影响 |
3.6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7 溶剂的影响 |
3.8 检量线 灵敏度 精密度 检出限 |
3.9 利用连续变化法测定缔合物组成 |
3.10 共存物质的影响 |
3.11 试样的测定 |
4 小结 |
第五章 加替沙星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1.1 仪器 |
1.2 材料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
2.2 影响因素考查 |
2.3 聚合物微球扫描电镜分析 |
2.4 聚合物微球对印迹分子的平衡吸附实验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溶剂种类对聚合物的影响 |
3.2 溶剂用量对聚合物的影响 |
3.3 引发剂的影响 |
3.4 聚合物吸附性能的测定与分析 |
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SBA-15表面替米考星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1.1 仪器 |
1.2 材料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表面修饰SBA-15 |
2.2 SBA-15表面替米考星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
2.3 吸附性能研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结构表征 |
3.2 pH的影响 |
3.3 吸附动力学 |
3.4 吸附等温线 |
3.5 吸附热力学 |
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替米考星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的研究 |
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1.1 仪器 |
1.2 材料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曲线的制备及线性范围的考察 |
2.2 替米考星表面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
2.3 饱和吸附容量实验 |
2.4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 |
2.5 环境样品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替米考星标准曲线及线性关系 |
3.2 饱和吸附容量 |
3.3 溶剂的选择 |
3.4 环境样品分析 |
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点 |
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麦迪霉素肠溶片溶出度考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溶出度近年发表的部分文章摘要[A]. 杨腊虎,陈唯真,于宝珠,陈立亚,赵慧芳,王子兰,刘小帅. 药物固体制剂溶出度测定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2007
- [2]麦迪霉素肠溶片溶出度考察[J]. 倪丹,李芚,刘英,王劲. 中国药学杂志, 1993(01)
- [3]麦迪霉素肠溶片和胶囊的溶出速率及人体生物利用度考察[J]. 邵志高,孙国平,邱莉. 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 1996(04)
- [4]无定型硫酸氢氯吡格雷肠溶片的研制[D]. 代燕. 云南中医学院, 2016(08)
- [5]胃溶型麦迪霉素溶出度的考察[J]. 王青兰. 实用医技杂志, 1999(10)
- [6]依托红霉素片质量分析与评价[D]. 辛洁.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8(02)
- [7]麦白霉素肠溶片溶出度的测定和改进[J]. 郭彦宏.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1992(09)
- [8]国内地红霉素肠溶片质量评价[D]. 赵扬.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6(03)
- [9]麦白霉素胃溶片的溶出度测定[J]. 崔春英,安华民,席德荣. 中国药事, 1996(03)
- [10]基于抗生素分离/富集和分析的新方法及应用研究[D]. 戈延茹. 江苏大学,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