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欢迎订阅!欢迎投稿!(论文文献综述)
吕承祯[1](2020)在《南京国民政府侨刊研究(1937-1945) ——以侨务机构的四种期刊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在海外有大量的华侨存在,他们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海外华侨与中国国民党关系密切。华侨对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南京国民政府即创办了不少侨刊,在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延续了战前的做法积极地创办侨刊。全面抗战的爆发,将华侨与国民政府更为紧密地联系了起来。抗战时期中国的严峻局势,激发了华侨报效支援国家的心态,也促使国民政府寻求华侨的帮助。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国民政府侨委会与国民党海外部创办了一系列侨刊。面对抗日战争的严峻局势,侨委会将《侨务月报》改编为《非常时期侨务特刊》,用以报道抗战。1938年侨委会创办《华侨动员》,1940年停刊。同年海外部创办《华侨先锋》,1941年停刊,1943年复刊,此后一直维持到抗战结束。1940年侨委会将《华侨动员》改编为《现代华侨》,1942年停刊。《非常时期侨务特刊》仅出了一期。它在七七事变后的特殊时间段内以报道国内局势、驳斥日寇言论为主要内容。《华侨动员》以动员华侨贡献抗战为宗旨,刊登与华侨抗战相关的稿件。《现代华侨》的内容主要反映抗战时期华侨文化、华侨教育、华侨生活情况。《华侨先锋》以阐扬三民主义理论,发挥抗战建国国策,报道国内要讯,研讨海外党务侨务问题,提供侨胞共同努力的方针为宗旨。侨刊的主要内容有:国内国际时事、宣传动员华侨、华侨对抗战的贡献、救济华侨、华侨教育等方面。报道国际国内时事是侨刊的重要内容,目的是使华侨了解中国抗战与国际局势,侨刊为此塑造了国民党军队抗战的正面形象。宣传动员华侨是国民政府创办侨刊的初衷,为此侨刊对华侨进行了积极的动员,指导他们为国效力。侨刊报道了华侨对抗战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在经济方面,他们捐款捐物、购买救国公债、抵制日货、投资国内建设;在军事方面,许多华侨返回祖国从军杀敌,服务军民,有的甚至牺牲在了战场上。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东南亚大部沦陷,华侨急待拯救,国民政府转而救济华侨。华侨教育的内容在侨刊中也占有较大的比重。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对侨政策,侨刊的创办受到这些政策的指导影响,体现了国民政府的侨务政策,反过来又对侨务政策起到了补充完善的作用。这四种侨刊创办于不同的时间段,分属不同的组织系统,其宗旨、内容因此有不同,但是因为都是国民政府侨务机构的侨刊,因此又有共同点。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创办的这四种侨刊,在当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为当代学者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对现代人创办侨刊也提供了一些借鉴价值与经验。当然,这些侨刊也存在缺陷。它们的创办经营时间普遍较短,内容存在断裂;有的文章存在污蔑共产党的言论,不利于抗战统一战线的稳固。
陈磊,陈国新,苏枋[2](2016)在《蒸养混凝土力学性能国内外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表明蒸汽养护相对于标准养护能使混凝土在短时间内获得较高的早期强度,但蒸养过程在加快水泥水化的同时也造成了内部的损伤,伴随着不可恢复的残余变形,这种变形在混凝土内部产生了巨大压力,对所制成的混凝土构件的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阐述了影响蒸养混凝土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主要从水胶比、骨料、外加剂、矿物掺合料和养护参数等方面总结了各因素对蒸养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探寻进一步改善蒸养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能的途径。
王经纬,欧忠文,刘晋铭,王越洋,熊志卿[3](2018)在《海洋集料混凝土耐久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在内陆资源匮乏的今天,利用海洋资源制备的海洋集料混凝土在南海岛礁建设中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介绍了海洋集料混凝土的概念以及海洋集料的特点,综述了海洋集料混凝土在抗氯离子渗透,抗碳化,抗硫酸盐侵蚀,抗冻融循环以及在模拟海洋环境下的耐久性研究进展。结合海洋集料混凝土的自身特点,讨论了海洋集料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方向,以供广大研究者参考。
江东华[4](2018)在《浅谈宜春市林业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林改之后,随着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及木材价格不断攀升,非法占用林地、非法盗伐(滥伐)案件居高不下。通过2014年林业行政案件统计,分析宜春市林业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关的对策及其建议。
冀芳,张夏恒[5](2016)在《CSSCI来源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现状及优化策略》文中提出【目的】了解CSSCI来源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现状,为科技期刊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提供参考。【方法】以533种CSSCI(2014—2015)来源期刊为样本,采用普查法获取其微信公众平台的开通及运营状况,调研截止到2016年1月15日。【结果】164种期刊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开通率仅有30.77%;出现一些亮点,如多种媒介联通互动,提供多种增值服务,分层、分类推送消息等;整体运营现状不佳,存在数字化思维淡泊、运营思维缺乏、用户服务意识匮乏等问题。【结论】学术期刊要加快与新媒体的融合,对此,全面树立用户观念,加快平台与多种新媒体融合,以期刊为基础、聚焦内容、凸显办刊特征,加大硬件与软件的双重技术投入。
邢琪[6](2020)在《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文中认为作为民国时期典型的现代都市,青岛的现代转型一向是极具研究价值的论题。自1898年德占胶澳始,青岛从僻处海隅的蕞尔渔村逐渐发展成现代大都市。经济、交通、文化、教育与公共卫生等各方面建设的现代化推进,使青岛成为山东省内甚至国内重要的经济与贸易中心,一跃成为远负盛名的国际大都市。与青岛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相适应,中国文学亦处于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中,呈现出相当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形成独具特色的青岛文学生态。以逊清遗民群体和大学教授作家群为代表的外来文人,与青岛本地文艺界,共同组成了晚清民国时期青岛的文学生态。学界往往专注于外来的新文学作家的活动与影响,反而忽视了本地文学生态的价值与意义。在现代文学转型的过程中,本地文人作家与儿童创作者亦充当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成长与蜕变创造了独具青岛特色的文学与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证明上述结论,本文分为以下四章分别阐述:第二章聚焦于逊清遗民在青岛的各项活动,试图阐述逊清遗民对青岛文学生态的构建的重要作用。随着清王朝的覆灭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青岛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与德人庇护等有利条件,吸引逊清遗老前往寓居,如劳乃宣、刘廷琛、周馥和王垿等。在西方文化与古典文化的碰撞下,前清遗臣在去向的抉择上出现分歧。部分遗民致力于恢复清室,使青岛成为政治复辟活动的中心;置身于深受西方思想与文化影响的现代化都市,部分遗老选择从事中西交流的文化活动,在促进儒学经典的海外传播的同时,亦开启了思想的开化;部分寓公或将青岛作为“中转站”,出仕中华民国政府,或隐居海滨,不问世事。第三章综合分析由教授作家群的文学教育与文艺创作活动,和学生文艺活动两部分共同构成的青岛大学文学生态。1930年9月国立青岛大学成立后,杨振声任校长,1932年,国立青岛大学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继任校长。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吴伯箫、老舍和洪深等文人作家,先后前往青岛任教。两任作家校长的现代教育理念,与“新月派”教授作家群的新文学创作与教育活动,推动了校园内学生文艺活动的蓬勃发展。学生们的文艺社团活动,与教授作家一并构成了大学校园内的文学生态,活跃了青岛本地的文艺气氛,为青岛文学生态的建构贡献了力量。第四章试图呈现以报纸文艺副刊与刊物为载体的青岛本地文人的文学创作活动与文艺副刊的编辑活动。学界研究一向关注于国立青岛/山东大学的教授作家群的文艺创作,却忽视了本地文人对青岛文艺发展的意义与作用。在大学校园之外,青岛本地文人是如何通过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编辑文艺副刊等来建构青岛本土文艺界,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论题。作为本地市民文学的载体,文艺副刊与文学刊物,见证了本地文人的成长,是青岛城市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章专注于考察集中为儿童发声的青岛本地儿童文学副刊与独具青岛特色的儿童文学的萌孽。20世纪30年代,《小朋友》和《儿童乐园》,是青岛各文艺副刊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两个刊物,专以刊登儿童的文学作品为主,辅以成人的儿童文学创作与外国着名儿童文学作品的译介。两个副刊尤其重视儿童话语的表达,成为儿童充分表达自我的重要场域。儿童文学副刊上发表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民国时期青岛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创作的繁荣与儿童话语受到社会成人重视,离不开青岛市政府对儿童的重视,对初等教育推动,与社会慈幼事业的进步。
杨凤英,张立恒[7](2017)在《‘红露’苹果在大连地区试栽表现》文中指出‘红露’苹果是由韩国园艺研究所用短枝型‘早艳’ב金矮生’杂交育成[1],具有早产、丰产、色艳、果个大、极耐贮运和抗逆性强等特性[2],发展前景良好。2013年从烟台引进接穗嫁接繁殖,2014年在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苹果试验园试栽。试栽园为老梨园更新,土壤碱解氮含量为57.8 mg/kg、有效磷29.2 mg/kg、速效钾132.5 mg/kg、pH值6.38。苗木为一年生‘红露’嫁接苗,砧
云文泽,刘玉安[8](2016)在《超声破解污泥作为脱氮除磷碳源的可行性研究》文中认为该文针对乡镇污水碳源不足的特点,采用超声波破解剩余污泥,作为外加碳源回流至进水端。通过建立"甲醇投加"和"超声波污泥破解+甲醇投加"经济模型,进行量化分析和经济比较,可以客观掌握参数与费用的相应关系,并在经济可行的情况下,为试验参数的设定提供依据,从而提高试验效率。
李永肖,赵风清,张志国,李豪,李倩[9](2009)在《承重型泡沫混凝土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粉煤灰、矿渣、普硅水泥、外加剂和发泡剂等原材料,采用湿热养护方式制成具有良好保温隔热性能的承重型泡沫混凝土砌块(密度为983kg/m3,抗压强度为11.5MPa,导热系数为0.19W/(m.K)。通过系统试验得到物料合理的配比和适宜的工艺条件。
二、欢迎订阅!欢迎投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欢迎订阅!欢迎投稿!(论文提纲范文)
(1)南京国民政府侨刊研究(1937-1945) ——以侨务机构的四种期刊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由来 |
二、选题论证 |
三、学术史综述 |
四、学术要点 |
五、相关界定 |
第一章 国民政府侨务机构的历史回顾 |
一、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 |
(一)历史沿革 |
(二)组织机构 |
(三)抗战时期的侨务工作 |
二、国民党海外部 |
(一)历史沿革 |
(二)组织机构 |
(三)抗战时期的侨务工作 |
第二章 1937—1945 年国民政府侨刊的创办与概况 |
一、侨委会期刊的创办与概况 |
(一)全面抗战爆发前的侨刊回顾 |
(二)全面抗战爆发后的三种侨刊 |
(三)《华侨青年》 |
二、海外部《华侨先锋》的创办与概况 |
(一)创办宗旨 |
(二)栏目设置及征稿条例 |
(三)创办及经营情况 |
三、侨务领导人与侨刊 |
(一)陈树人与侨刊 |
(二)吴铁城与侨刊 |
(三)刘维炽与侨刊 |
四、侨刊与国民政府的侨务政策 |
(一)国民政府的侨务政策 |
(二)侨刊对侨务政策的体现和补充 |
第三章 侨刊对华侨抗战的动员 |
一、海外华侨的潜在力量 |
(一)华侨的人数及其在海外的分布 |
(二)南洋华侨的职业与经济力量 |
(三)华侨的爱国心及其与国民党的密切关系 |
二、国民党要员出国宣慰华侨 |
三、坚定抗战信念 |
(一)驳斥日寇谬论与伪宣传 |
(二)坚持抗战 |
四、对华侨的建议 |
(一)经济方面支援祖国抗战 |
(二)积极参与二期抗战 |
(三)积极参与精神总动员 |
(四)合理应对欧战与日本南进 |
(五)积极参与国际宣传 |
第四章 侨刊注重报道华侨对中国抗战的贡献 |
一、侨刊关于华侨抗战贡献的专栏 |
二、侨刊中有关华侨贡献的内容 |
(一)抵制日货与讨汪 |
(二)捐款捐物 |
(三)投资建设 |
(三)回国服务 |
三、侨刊对华侨抗战贡献的评价 |
第五章 侨刊对发展华侨教育的重视 |
一、华侨教育问题 |
(一)对华侨教育问题的检讨与认识 |
(二)论华侨教育的发展与改进 |
(三)论战后侨民教育 |
二、归国侨生 |
(一)归国侨生与回国升学接待所 |
(二)对归国侨生的认识 |
(三)对归国侨生的要求与期望 |
三、翁之达的侨教观 |
(一)侨校问题 |
(二)发展不同形式的教育问题 |
(三)侨生问题 |
第六章 侨刊对救济华侨问题的关注 |
一、救济华侨的背景 |
二、国民政府救侨的原因及政策 |
三、侨刊报道的对华侨的救济 |
(一)救济华侨 |
(二)救济侨生 |
四、论救侨 |
第七章 侨刊关于其他方面的内容 |
一、侨刊关于国民党海外党务方面的内容 |
(一)抗战时期的海外党务工作 |
(二)对发展海外党务提出的要求与建议 |
(三)对中国共产党的负面评价 |
(四)海外各地国民党党务的发展历史 |
二、侨刊对国民党军队抗战形象的塑造 |
三、侨汇与复员问题 |
(一)侨汇问题 |
(二)海外复员问题 |
第八章 关于侨刊的历史思考 |
一、国民政府四种侨刊之间的异同 |
(一)相同之处 |
(二)不同之处 |
二、国民政府侨刊与汪伪政府《侨务季刊》的对比研究 |
(一)汪伪政府《侨务季刊》简介 |
(二)相同之处 |
(三)不同之处 |
三、国民政府侨刊的性质 |
(一)新闻性 |
(二)文艺性 |
(三)商业性 |
(四)政治性 |
(五)指导性 |
四、评价与启示 |
(一)积极作用 |
(二)存在的问题 |
(三)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2)蒸养混凝土力学性能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水胶比对蒸养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2 骨料对蒸养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3 外加剂对蒸养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 减水剂对蒸养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 引气剂对蒸养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 早强剂对蒸养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4 矿物掺合料对蒸养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 粉煤灰对蒸养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 矿渣粉对蒸养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 复掺矿物掺合料对蒸养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5 蒸汽养护参数对蒸养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5.1 预养时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5.2 升温速率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 恒温时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 养护温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6 结语 |
(3)海洋集料混凝土耐久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海洋集料的特点 |
1.1 海洋集料的性能特点 |
1.2 海洋集料混凝土配合比研究比较 |
2 海洋集料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
2.1 抗氯离子渗透 |
2.2 抗冻融循环、抗碳化、抗硫酸盐侵蚀 |
2.2.1 抗冻融循环 |
2.2.2 抗碳化 |
2.2.3 抗硫酸盐侵蚀 |
2.3 模拟海洋环境 |
3 未来海洋集料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重点 |
(4)浅谈宜春市林业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林业行政执法主要做法 |
1.1 宣传林业法律法规, 强化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 |
1.2 开展系列专项整治, 营造林业执法高压氛围 |
1.3 抓好内外监督, 完善执法质量 |
2 林业行政执法主要特点 |
2.1 非法收购、运输木材案件仍然居高不下 |
2.2 滥伐林木案件仍然存在 |
2.3 违法征占用林地案件逐渐突出 |
3 林业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及困难 |
3.1 林业多头执法现象严重 |
3.2 基层林业部门体制保障有待强化 |
3.3 林业执法刚性不强 |
4 对策及建议 |
4.1 要落实地方政府的责任而非单独林业部门 |
4.2 建议组建林业综合执法机构 |
4.3 强化基层林业部门源头管理能力 |
(5)CSSCI来源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现状及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3 数据分析 |
3.1 开通情况分析 |
3.2 基本资料分析 |
3.3 活跃度分析 |
3.3.1 首次消息推送时间 |
3.3.2 消息推送数量 |
3.3.3 消息推送频率分析 |
3.3.4 末条消息推送时效分析 |
3.4 辅助功能 |
3.5 平台内容 |
4 现状分析 |
4.1 创新点分析 |
4.1.1 多种媒体实现联通互动 |
4.1.2 提供多种增值服务 |
4.1.3 分层、分类推送消息,方便用户阅读 |
4.2 问题分析 |
4.2.1 缺乏重视度,数字化思维淡泊 |
4.2.2 运营思维缺乏,同质化现象严重 |
4.2.3 用户服务意识匮乏 |
5 优化策略 |
5.1 思维转型,全面树立用户观念 |
5.2 用户、期刊、平台间传播与互动 |
5.3 构建平台与其他新媒体立体融合网络 |
5.4 聚焦内容,突显期刊特征 |
5.5 加大硬件与软件投入 |
(6)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旨趣 |
二、研究成果述评 |
三、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四、论文架构 |
第一章 青岛城市的现代化与文学生态 |
第一节 青岛城市的现代化 |
一、经济的现代化 |
二、文化的现代化 |
三、教育的现代化 |
四、公共医疗卫生的现代化 |
第二节 文学现代化与青岛的文学生态 |
小结 |
第二章 逊清遗民在青岛 |
第一节 青岛:清遗民的主要聚集地 |
第二节 寓青遗民的政治复辟活动 |
一、复辟的组织和谋划 |
二、清遗民复辟活动归于失败的原因 |
三、复辟失败后青岛诸遗老的命运 |
第三节 清遗民在青岛的文化活动 |
一、尊孔文社与藏书楼的建立 |
二、“十老会”:清遗民之“真率会” |
小结 |
第三章 国立青岛/山东大学:青岛新文学活动的中心 |
第一节 校长的现代办学理念 |
第二节 大学内的文学教育与创作 |
一、教授作家群的文学教育活动 |
二、“新月派”教授作家群的文学创作 |
第三节 大学内学生文艺社团与文学刊物 |
一、海鸥剧社与《青大海鸥社公演特刊》 |
二、征程文艺社与《征程》周刊 |
三、文刊编辑社与《文刊》 |
四、刁斗文艺社与《刁斗》季刊 |
五、国立山东大学话剧社与《山大剧社第一次公演特刊》 |
六、《中庸》周刊 |
七、国文学会 |
八、新文艺学会与《新地》周刊 |
小结 |
第四章 青岛本地文人的创作尝试——基于19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 |
第一节 19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 |
第二节 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青岛诗坛的繁荣:以诗歌副刊与期刊为中心 |
一、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的成立 |
二、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与青岛诗歌文艺副刊的繁荣 |
第四节 《避暑录话》:国立山东大学作家群与青岛本地文艺界的联结 |
一、《避暑录话》的创刊与由来 |
二、《避暑录话》作者与内容 |
三、《避暑录话》的地位与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儿童副刊与青岛儿童文学的萌蘖(1930~1937) |
第一节 青岛的儿童副刊 |
一、青岛儿童副刊三种 |
二、副刊编者的现代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 |
第二节 成人话语下的儿童文学 |
第三节 儿童的文学创作与现代意识觉醒 |
一、发现自我 |
二、关注国家与社会 |
第四节 政府、社会与青岛儿童文学的繁荣 |
一、政府与初等教育的现代化 |
二、“儿童节”、“儿童年”活动与提高儿童地位 |
三、青岛现代慈幼事业的推进 |
第五节 青岛儿童文学的独特性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7)‘红露’苹果在大连地区试栽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性状 |
1.1 果实经济性状 |
1.2 生长结果习性 |
1.3 物候期 |
2 栽培技术要点 |
2.1 建园 |
2.2 整形修剪 |
2.3 土肥水管理 |
2.4 病虫害防治 |
(8)超声破解污泥作为脱氮除磷碳源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技术比较 |
1.1外加碳源 |
1.2污泥破解 |
2 模型建立 |
3 实例分析 |
4 结论 |
四、欢迎订阅!欢迎投稿!(论文参考文献)
- [1]南京国民政府侨刊研究(1937-1945) ——以侨务机构的四种期刊为中心[D]. 吕承祯.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2]蒸养混凝土力学性能国内外研究现状[J]. 陈磊,陈国新,苏枋.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6(05)
- [3]海洋集料混凝土耐久性研究进展[J]. 王经纬,欧忠文,刘晋铭,王越洋,熊志卿.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8(05)
- [4]浅谈宜春市林业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 江东华. 现代园艺, 2018(21)
- [5]CSSCI来源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现状及优化策略[J]. 冀芳,张夏恒.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6(07)
- [6]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D]. 邢琪.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1)
- [7]‘红露’苹果在大连地区试栽表现[J]. 杨凤英,张立恒. 北方果树, 2017(05)
- [8]超声破解污泥作为脱氮除磷碳源的可行性研究[J]. 云文泽,刘玉安. 净水技术, 2016(05)
- [9]承重型泡沫混凝土的研制[J]. 李永肖,赵风清,张志国,李豪,李倩.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