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农业产业化与农业银行商业化的辩证统一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龙[1](2004)在《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成为经济的核心,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当金融因素的作用受到限制时,经济增长必然遭遇资本投资不足和金融资源低效配置的约束。农业金融是以信用手段动员、配置和管理涉农金融资本运行的活动,是农业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核心。以市场化和产业化为导向的农业转型发展,要求广泛而有效率的信用活动和金融运行,以保障持续增加的资本投入和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毫无疑问的是,我国现阶段的农业仍具有显着“产融弱质性”,面临严峻的资本形成不足、发展资金短缺的困境。这必然形成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严重制约。农业金融支持对改善农业弱质肩负着无可替代的重任,成为推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机制途径。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借鉴西方发展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理论的合理因素,从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基础、产融互动和农业金融效率等三个角度,运用逻辑演绎与归纳推理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以及制度分析方法,论述了我国农业转型发展进程中金融支持的内生逻辑和现实依据,提出了农业金融支持体系建构的原则、机理与对象选择,着重探讨了三类不同农业金融支持机制的运行原理及其支持效应,并以金融支持效应为核心,论述了我国农业金融支持的制度供给及其效率。最后指出:我国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业转型发展进程中完全市场机制的不完全适应性,农业金融支持不仅仅具有经济职能,同时具有鲜明的社会功能和政策取向。充分发挥农业金融支持效应,必须从完善农业金融体系与结构、改进农业金融治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制定并协调农业金融政策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化。
张维新,段茵,王健[2](1998)在《试论农业产业化与农业银行商业化的辩证统一关系》文中研究表明试论农业产业化与农业银行商业化的辩证统一关系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课题组近几年,农业产业化带着强劲的活力迅速在神州大地扎根、开花、结果,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我们有充分的理由预见,农业产业化给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带来的影响,将不亚于80年代...
马立珍[3](2010)在《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然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并没有解决好农业问题,“三农”问题突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富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金融支撑至关重要。金融支持不力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与长期实行重城轻乡政策导致二元经济结构相对应,我国的金融领域亦呈现出明显的二元性特征:发达的、现代的城市金融和传统的、落后的农村金融同时并存。落后的农村金融无法满足农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信贷需求。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撤出,只剩下农村信用社独力支撑局面;广大的农村几乎享受不到政策性金融服务的恩泽;信贷供求严重失衡,只有少数农户能享受到正规金融部门提供的信贷服务;信贷资源稀缺,农村信贷服务寻租现象普遍。贷款农户除了要支付贷款利息,还要额外支付一笔获得贷款的人情费、好处费。较低收益率的农业,无力承担高成本的信贷服务。正规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农民只能求贷于利率较高的民间金融,间接刺激了农村民间金融的活跃,从而导致在农村金融内部出现正规金融组织与民间金融并存的二元结构,即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着“双重二元性”特征。金融约束严重地束缚着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农业发展。中国的改革始于农村,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却远远滞后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出现多次反复,城乡金融的二元性加剧。自1979年开始陆续恢复和建立农村金融机构,并进行了农村信用社和农业保险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基本上是无果而终,而且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贷款,经营亏损,难以为继。农业保险机构的商业化改革,导致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出现萎缩局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浪潮中,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防控金融风险成为整个金融改革的目标,致使1996年提出的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再次被偏离。国有4大商业银行纷纷撤出农村,农村信用社独力支撑着农村金融局面,农村金融发展陷入困境。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一些重大的思想误区的突破,建设新农村目标的提出,尤其是日渐显现的农村金融约束问题,使得国家在农村金融改革方面步伐加快、力度加大。2003年,农村信用社改革全面展开;各地围绕新一轮金融改革的要求积极探索、创新;2006年12月,银监会印发了《关于扩大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之后,涌现出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一批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这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打破了农村金融市场由农村信用社独家垄断的局面,农村金融初现多元化的竞争迹象。但是,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局面依然存在。从各地反馈出的信息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行状态欠佳,存在着许多问题。村镇银行吸收存款难,小额贷款公司因不能吸收存款存在发展的持续性问题,农民参与资金互助社积极性不高。这些新型的农村金融组织还很稚嫩,无力与农村信用社及大型的商业银行抗争。另外,新型的农村金融组织除了资金互助社,都是商业性的机构,提供信贷服务的收费较高,低收益的农业难以承受。受利润驱使,这些金融机构信贷投向的非农化意识强烈。农村金融改革并非是一个单纯的市场化问题,并不是靠市场化推进,就能解决农村金融的根本问题。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决定了农村金融比城市金融具有“高成本”、“高风险”的致命弱点。只有采取有力措施化解了农村金融的“高成本”、“高风险”难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面临的发展困境。目前从国外的基本经验看,建立完善的农业政策金融服务和发达的合作金融是发达国家成功解决农村金融支持问题的主要作法。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是个世界性的问题。就像“二元”经济结构是每个国家发展的必经阶段一样,金融的二元性也普遍的存在于各个国家的一定时期。经济的“二元”性必将导致金融的“二元”性,资金的逐利性驱使资本从低收益的传统部门流向高收益的现代产业。如果没有国家的必要政策干预和介入,这种金融的“二元”性不会减弱,只能增强,其结果会导致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强化经济结构的“二元”性。金融支持是发达国家支持本国农业的重要手段。农业生产的天然弱质性和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基础产业地位,使各国都对本国的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发达国家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具有了更强的协调发展能力。他们通过对农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及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本国农业的竞争力,成功解决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发展中国家或因财力所限,或因政策不当,没有对农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农业发展问题突出。借鉴发达国家金融支持农业的成功经验,总结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三农”问题上的重大教训,对完善我国的金融支农体系,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极为必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三农”问题的突显以及农村金融改革的推进,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农村金融空前关注,相关的研究着述甚多。国外学者关注中国的农村金融改革,并根据中国的实践素材,丰富他们的金融发展理论。国内学者跟踪金融发展理论的演变动态,即时评说,并与中国农村金融的实际相比较,介绍发达国家成功解决“三农”问题、农村金融问题的着述较多。遗憾的是以西方经典理论为指导的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改革并不成功,西方一些着名学者为发展中国家开出的良方妙计并不灵验,一些国际上公认的成功经验在我国却难以奏效。如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农村合作金融,是国际公认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成功经验,但不知为什么,中国的合作金融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就是发展不起来,已经建立的,多是有名无实,难以发挥为农民服务的效力。建立完善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是发达国家解决农业问题的成功经验。但是,我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效果却难如人意。在梳理了西方经典的金融理论以及广泛涉猎了众多学者的着述后,这些困惑依然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借鉴国外经验需要坚持系统性原理,要为某些政策措施的推行创造系统性的环境条件。当前,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最急需的系统环境就是建立政策金融与合作金融的有机配合关系。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对农村“多予、少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发展时期。如何“多予”、“反哺”和“支持”?建立完善的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是切入点。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建立完善的农业金融支持体系的对策思路是:㈠坚持正确的改革目标及原则。农村金融改革应以建立合作金融为基础、政策金融为重要保障、商业金融为补充、充分发挥民间金融重要作用的多层次、不留服务空白的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目标。注重法律手段、鼓励金融创新、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是农村金融改革应坚持的重要原则。㈡加大政策金融支农力度,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㈢扶持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建立多层次的合作金融体系。㈣出台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政策,促使商业金融参与农村金融服务。商业金融与政策金融应有明确的界限分工,不应让商业金融承担政策金融职能。㈤规范、发展民间金融,充分发挥民间金融支农的重要作用。对民间金融的规范发展,应坚持分类治理原则。本论文在系统地梳理了农村金融经典理论、广泛涉猎和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主要发达国家和个别发展中国家的成功经验,系统回顾了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历程,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农村金融改革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完善金融支农体系的对策建议。
郭佳琳[4](2013)在《金融借贷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展现代农业是完善产业结构,促进农村走上繁荣、农民走上富裕道路的必由之路。但由于各种历史的原因,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全面转型的进程还比较缓慢,尤其是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农业转型的形势还非常严峻,落后的农业发展方式现在已成为了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主要障碍就是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尤其是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财政涉农资金和金融支农借贷资金是农业资金投入的主要部分,二者对农业生产来说并无本质的区别。因此本文首先将财政涉农资金投入和金融支农借贷资金投入之和作为一个自变量(即农业外部投入资金),来实证研究农业外部资金投入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然后,基于最优化规模视角分析评价我国农业外部投入资金支持农业发展的现状。结论是,农业外部资金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出显着的正相关,但我国目前的农业外部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应当增加对农业的投资,农业外部资金投入的最优规模应是2009年实际农业资金投入规模的1.354倍。在上述实证研究之后,本文接着分别对我国金融借贷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供需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且基于金融相关率视角对支农金融借贷资金供求缺口做出了测算。之后,本文运用博弈论等理论方法,分析了均衡条件下金融支农借贷资金的最优总量、支农借贷资金提前撤资比率、借款农业生产者的均衡违约概率等重要问题。研究结论是:(1)支农贷款主体的风险规避系数越小、市场利率越低、所投资项目的预期投入产出率越高、借款农业生产者违约的概率越小、支农借贷资金提前撤资所受到的边际处罚越小,均衡支农贷款总量就越大。(2)所投资农业项目的预期投入产出率越低、借款农业生产者违约的概率越大、项目自有资金与借入资金的比例越小、支农借贷资金提前撤资可能引起的项目边际损小,支农借贷资金提前撤资的可能性就越大。(3)所投资项目的自然状态越好、支农贷款利率越低、支农借贷资金提前撤资所受边际处罚越小,借款农业生产者的均衡违约概率就越小。最后通过概括对比分析,归纳出国外金融资金支持农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借鉴和启示,提出了相应的促进金融资金支持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1)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以培育竞争机制;(2)提供多方位的支撑以树立金融借贷资金支农的信心;(3)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本文的主要理论创新之处在于:本文将财政涉农资助资金和金融支农借贷资金之和作为一个自变量(即农业外部投入资金),实证研究农业外部资金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影响,并在理论上分析了基于农业经济增长视角的农业外部投入资金的最优化规模。其次,本文对金融借贷资金支农博弈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关于均衡条件下的金融支农借贷资金最优总量、支农借贷资金提前撤资比率、借款农业生产者的均衡违约概率、以及财政涉农资助资金和金融支农借贷资金各自的重点投入领域等重要问题的研究结论。其理论和实际意义在于: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完善我国金融支农体系、解决农村金融抑制和农业金融约束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其次,有利于为农村金融改革提供理论指导,深化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改革支农金融体系,必须要顺应金融借贷资金的性质和各种金融借贷资金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行为特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向国成,韩绍凤[5](2007)在《分工与农业组织化演进:基于间接定价理论模型的分析》文中指出本文在适当扩展间接定价理论模型基础上,运用它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组织化沿着集体经济→家庭经营→农业商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团队化的演进路线进行了统一的理论解释:这是改革开放提高交易效率,促进分工演化的结果,是农民对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及劳动的交易效率与风险进行综合比较后,选择剩余权利赖以实现的最优组织结构的结果。
王克[6](2014)在《中国农作物保险效果评估及相关政策改善研究》文中认为效果评估是风险管理流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通过效果评估既可以对拟定的风险管理政策进行检验,又能为风险管理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农业保险的效果评估和模拟在美国农业保险方案的完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这项工作在我国却十分滞后,虽然2007年以来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实务中至今尚未开展全面、深入的效果评估工作。因此,在我国农业保险一方面蓬勃发展、一方面经营粗放、许多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的背景下,我国农业保险效果到底如何?如何进行评估?应该如何完善成为社会各界关注、争论和研究的热点,但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基于此,为夯实学界在此方面的研究、为实务工作提供理论方法指导,本文在福利经济学理论、农业经济学理论、风险管理理论的指导下,首先对农作物保险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从目标、实施主体、作用客体三个维度对农作物保险效果的内涵和作用机理进行了剖析;其次,对保险效果的外在表现、度量指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对效果评估已有方法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农户效用等值和数值模拟技术的农作物保险效果评估方法;然后,以河北、河南等10个省份1004个农户为例,借助数理统计软件MATLAB、统计软件STATA和专业风险分析软件SIMETAR对我国现行农作物保险的实施效果进行定量评估;最后对保额、保费、保险产品、政府补贴比例等农作物保险效果各影响因素的变动效果进行了模拟仿真,提出了完善我国农作物保险方案具体和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模拟结果,本文得出了如下结论:1)从农户视角评估农作物保险效果较为合适,作物保险效果可以利用农民效用确定性等值进行度量,利用数值模拟技术进行评估;2)我国现行农作物保险确实增加了农民福利水平,对粮食大省的贡献要高于其它省份,但改变保费补贴资金的使用方式(如本文中假定直接补贴给农民)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亟待完善;3)以县为单位精算费率能够显着提升农作物保险效果(10个省份中有7个会因精算费率而受益);4)保额提高在政府补贴超过一定比例后会增加农民农业保险福利,保持农民福利不变则可以适度降低政府补贴比例;5)50%及以上的平均保费补贴比例是我国农作物保险顺利开展的前提;6)在政府保费补贴一定的情况下保持高补贴比例更为重要;7)区域指数保险+个体保险补充的组合保险效果良好,该思路值得推广试点。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在农作物保险效果评估的视角和方法方面具有一定创新性,较为系统的构建了农作物保险效果评估的理论分析框架,首次提出并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我国农作物保险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估,并对我国农作物保险几种优化方案的效果进行了模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案;第二,农作物生产风险评估评估是农作物保险费率厘定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基础,以往评估方法存在低估风险或无法具体到作物的缺陷,本文根据我国数据资源特点,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基于数据融合的评估方法,克服了传统评估方法的不足;第三,首次提出了我国农作物保险可能的产品创新形式:组合保险。
敖丽红[7](2009)在《县域经济发展与“农三化”互动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文中提出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单元,充满着活力,蕴涵着希望,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县域经济是指县域范围内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体,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有2000多个县,县域人口9.35亿,占我国总人口的73.3%。县域经济发展如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极为重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迅速,但在新形势下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发展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本文综合分析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在县域范围内从区域视角(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产业视角(农业现代化)两个独特的视角层面讨论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并建立它们之间关系模型,试图更深入地探索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以期在推进“农三化”上寻求突破:通过推进农村工业化,为转移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通过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现代化水平,为县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并寻求辽宁县域经济与“农三化”联动的最佳路径以发展辽宁县域经济,为东北老工业振兴做出贡献。论文共分六章内容: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分析了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县域经济与“农三化”的研究进展。第二章县域经济基本问题分析,就县域经济的基本理论如县域与县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内涵、基本特征做以详尽论述,研究认为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五性”,即综合性、差异性、开放性、中界性和不平衡性。还分析了我国县域经济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指出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第三章研究从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内涵及理论入手,分析了农村工业化的理论依据、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及制约因素,集中论述县域经济与工业化的相互关系,研究分析认为,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其核心就是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要以工业化为依托,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要以工业化为基础,工业化上不去,经济总量就上不来,财富总量也上不来。“无工不富”是历史的逻辑,现实的真理。必须把发展工业作为县域经济的重中之重来抓,在发展工业上有一个大跨越,从根本上摆脱县域经济的困境。第四章集中论述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一方面要通过加快推进城镇化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聚集,另一方面要通过发挥城市的信息、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优势支持农村和农业,推进城镇化建设。研究首先阐述分析城镇化概念及其生成机制、城镇化的演变过程,同时介绍了城镇化水平的基本评价标准,最后还专门探讨了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互动问题。第五章集中论述加快农业现代化与壮大县域经济的相互关系。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遇到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要从多方面下功夫,但关键是要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而农业现代化是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农业是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所承担的重要分工,县域也是全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地域依托。首先介绍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内涵及其实现的标准,并分析其基本特征,从而确立了农业现代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此同时本文还探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第六章专门以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例分析论证“农三化”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应用,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论文得以升华。
宫海鹏[8](2010)在《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绩效分析与制度设计》文中指出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发展国民经济中始终处于首要地位,合理、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艰巨工作任务,也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农业发展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农产品供给短缺的状况初步得到了改善,主要农产品供求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但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农业的生产力水平至今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农村经济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农业要发展,资金投入不能少。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要得到长足发展,充足的资金是不可或缺的保障,政府在提供有限的财政投放后,需要特殊的金融措施予以补充。金融资源是经济发展的“血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从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现状来看,增加投入仍然是支持、保护农业的关键性措施,其中信贷投入是重点。农业政策性金融是政府实施农业支持,增加农业投入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根本目的在于支持本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财政资金的延续和农村商业性、合作性金融的重要补充,资金投放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方向性,可以有效弥补支农资金供给不足的缺陷。利用政策性金融手段扶持农业发展,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是世界各国支持本国农业发展的普遍做法,从世界范围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看,农业政策性金融,在贯彻落实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提高农业发展整体素质和效益、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达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体现。中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了一般金融性和特殊政策性的双重作用,已成为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骨干和支柱。截至2009年11月18日,中国新时期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已走过了15年发展历程,15年中,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新生事物,在中央政府的扶持和帮助下、在一些关联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在农业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发展领域不断成长、职能在不断优化。作为新生事物,农业政策性金融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虽然在支持农业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有效供给不能满足和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多方面需要,尚存在一些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随着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的变化及农业发展的新需求,农业政策性金融也要在坚持政策性这一基本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对其制度设计和职能定位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要求“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这一规定和要求是对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新形势下的职能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农业政策性金融在今后的改革发展中贯彻落实,同时也为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进一步丰富和明确了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定位。如何按照中央、国务院规定,进一步推动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改革创新,调整信贷投向,突出支持重点,实现新的跨越,成为当前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当前,农业政策性金融尚处于发展阶段,有关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迫切需要从理论上给以指导。本文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过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制度设计与职能定位,为中国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向现代银行转变提供了创造性的选择思路,可以指导农业政策性金融更好地发挥支农护农作用,有利于紧缺的资金资源持续、稳定的流向农业产业领域,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本论文主要通过以下几部分内容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绩效分析和制度设计问题进行研究。论文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方法等问题;论文第二部分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相关理论依据进行了介绍,为论文后续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论文第三部分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近年来特别是2004年以来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分析评价;论文第四部分主要是通过模型设计,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绩效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目的是通过具体的量化结果说明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支持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分析判断的结果更有说服力;论文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农业政策性金融进行制度设计提供参考依据;论文第六部分介绍了国外典型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概况及经验总结,从中找出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启示。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在进行制度设计、模式构建、职能优化时应引以为鉴;论文第七部分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制度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进行了重新定位。为使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合理化,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进而达到职能作用优化的目的,本部分又对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下的业务发展模式进行了设计;论文第八部分分别从业务供给客体上、业务供给主体、内外部发展环境等方面介绍了新业务发展模式下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优化的对策与措施。此外,论文还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为例,对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经营及措施建议进行了案例分析,有利于更好的掌握和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供给作用,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是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最终的服务目的,也是其职能定位的根本所在。随着国家政府农业发展政策及农村经济环境的变化,农业政策性金融要在坚持政策性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大胆探索业务发展领域,最终建立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以体现政府支农意图为核心;以现代银行的体制为运作机制;以政策性与经营性兼备为经营原则;以全面满足“三农”发展需要为经营目标;以“因地制宜、因企定策、全面统筹、协调发展”为具体战略措施;以绩效考评为评价体系;以风险防控机制与内部激励机制为发展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村发展作为测评标准;实现用农业政策性金融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用农业政策性金融优化农村发展环境,用农业政策性金融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专门为“三农”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使农业政策性金融成为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彰显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
马存[9](2013)在《广西农业产业化中的电子商务应用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以来,在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普及下,全球各国加快推进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用户大幅增加,网上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推进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同时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和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及完善,我国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但农业单家独户小规模生产与竞争激烈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农民对科学信息技术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广西抓住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西部大开发以及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历史发展机遇,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电子商务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发展势不可挡。本文主要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针对广西的实况,探讨农业产业化中电子商务问题。首先,从农业产业化和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及特点入手,论述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化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广西具体情况来分析农业产业化中发展电子商务的必要性;其次,重点分析广西农业产业中电子商务应用现状,结合广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主要从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农业网站、农业信息传播媒体、农业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等来研究广西农业信息化基础建设情况,接下来通过网络调查,分析广西农业产业化中龙头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的情况,主要从农业产业化龙头门户网站建立和电子商务平台应用两方面来考察;最后,通过现状分析出广西农业产业化中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和原因,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中电子商务发展的经验,设计出符合广西农业产业化中发展电子商务的基本思路,进而提出配套的发展对策措施。
付学坤[10](2005)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县域经济对我国经济总体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发展县域经济对缩小我国城乡差距,解决“三农(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和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等都具有决定性意义。县域经济的发展道路,从根本上说就是走农村(县域)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贸工农一体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和实践证明,农业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应该从“农”字上着眼,”工”字上着手。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说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县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从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来探讨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的价值与作用及其与县域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相互经济关系,从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战略选择。农业产业化经营,确切地讲,是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过程。它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从实践中总结提出的新范畴。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国外的“农工商一体化”、“农工一体化”以及“农工商综合经营”等具有相似的本质内涵,就是将农业相关的几大环节通过利益分配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农业由农、工、商割裂的弱质产业,变为农工商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强势产业过程。总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提出与推行是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必经阶段,是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和机制改革创新的过程,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多个方面和领域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县域经济发展体现在“农三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上以及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等方面。县域经济发展的这些方面都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内在必然联系。如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企业作为其重要环节,是县域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头
二、试论农业产业化与农业银行商业化的辩证统一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农业产业化与农业银行商业化的辩证统一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二节 本文选题的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体系结构与主题阐述 |
第一章 农业金融支持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农业发展理论 |
第二节 发展经济学的农业发展理论 |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金融发展理论 |
第四节 农业金融支持的分析框架 |
第二章 农业转型发展过程描述与初始条件 |
第一节 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界定与过程描述 |
第二节 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初始条件 |
第三节 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模式选择 |
第三章 农业资本形成与农业投资效率 |
第一节 农业资本形成是农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条件 |
第二节 我国现阶段农业资本形成面临的新问题 |
第三节 提高农业资本形成率是农业金融支持的内在要求 |
第四节 我国农业投资的“供-求抑制”分析 |
第四章 农业金融动员与金融资源配置 |
第一节 金融剩余及金融剩余动员 |
第二节 我国农业金融资源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节 我国农业金融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分析 |
第五章 农业金融支持机理与建构 |
第一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基本原则 |
第二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机理分析 |
第三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建构 |
第四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的激励兼容 |
第六章 农业金融支持机制(Ⅰ):合作金融支持 |
第一节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支持的经济社会基础 |
第二节 农村合作金融的产权分析与治理改进 |
第三节 农村合作金融的体制缺陷及其改革 |
第四节 合作金融小额信贷机制与支持效应分析 |
第七章 农业金融支持机制(Ⅱ):政策性金融支持 |
第一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经济基础与定位 |
第二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运行机制 |
第三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转型 |
第四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效应案例分析 |
第八章 农业金融支持机制(Ⅲ):商业性金融支持 |
第一节 农业商业性金融支持的主体建构 |
第二节 农业银行商业化及其金融支持效应分析 |
第三节 增强农行农业金融支持的制度与对策 |
第九章 农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与效率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模式 |
第二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的结构描述 |
第三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制度效率分析 |
第四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制度效率的案例分析 |
本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与致谢 |
(3)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对农村金融体系整体的研究 |
1.2.2 关于农村政策性金融 |
1.2.3 关于农村商业性金融 |
1.2.4 关于农村合作金融 |
1.2.5 关于农村民间金融 |
1.2.6 关于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
1.2.7 简要评论 |
1.3 论文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基本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农村金融基本理论概述 |
2.1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 |
2.1.1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
2.1.2 金融约束理论 |
2.1.3 简要评述 |
2.1.4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分析 |
2.2 农村金融理论 |
2.2.1 农业融资理论 |
2.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
2.2.4 农村金融理论的简要评述 |
2.2.5 农村金融理论在我国的实践 |
第3章 境外农村金融发展的实践与经验借鉴 |
3.1 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发展状况 |
3.1.1 美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
3.1.2 法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
3.1.3 日本的农村金融体系 |
3.1.4 德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
3.2 发展中国家(地区)农村金融的实践探索 |
3.2.1 印度的农村金融体系 |
3.2.2 孟加拉的乡村银行模式 |
3.2.3 印度尼西亚的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 |
3.2.4 泰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
3.2.5 中国台湾地区的农村金融发展 |
3.3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金融支农的现状与问题 |
4.1 改革以来金融支农体系发展历程回顾 |
4.1.1 金融支农体系的建立与形成阶段(1979-1996 年) |
4.1.2 金融支农体系的调整阶段(1997-2002 年) |
4.1.3 金融支农体系的改革与完善阶段(2003 年以来) |
4.2 我国金融支农的现状与问题 |
4.2.1 政策金融支农现状——政策性金融服务缺位 |
4.2.2 合作金融支农现状——农村信用社难当重任 |
4.2.3 商业金融支农现状——国有商业银行不为 |
4.2.4 民间金融在农村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与现状——有实无名 |
4.2.5 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未能形成有效合力,金融支农乏力 |
4.3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存在的问题 |
4.3.1 没有一个明确的、贯彻始终的改革目标 |
4.3.2 对农村金融的高成本、高风险特点认识不足,改革中未能实行城乡有别的农村金融改革政策 |
4.3.3 对农村合作金融的扶持不够,对策失当 |
4.3.4 对民间金融缺少必要的规范和保护 |
4.3.5 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滞后,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
4.3.6 农村金融的市场化改革滞后 |
4.3.7 未能以法律手段推动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完善金融支农体系的对策建议 |
5.1 农村金融改革应坚持正确的目标及指导原则 |
5.1.1 建立以合作金融为基础、政策性金融为重要保障、商业性金融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
5.1.2 建立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分工协作、不存在服务空白的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
5.1.3 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法律体系,以强有力的法律手段巩固和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
5.1.4 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
5.1.5 解放思想,鼓励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中的金融创新 |
5.2 完善政策性金融支农体系 |
5.2.1 农业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 |
5.2.2 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对策思路 |
5.3 扶持合作金融发展,充分发挥合作金融支农主力军作用 |
5.3.1 建立多层次的、规范、发达的合作金融体系是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的基本目标 |
5.3.2 加大对合作金融组织的扶持、保护力度,是合作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
5.3.3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将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改造为规范的合作金融组织 |
5.3.4 规范、引导、扶持民间合作金融组织发展,将其改造成规范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
5.4 进行相应的体制、制度调整,充分发挥商业金融支农的积极作用 |
5.4.1 出台相应的激励或约束政策,促使国有商业银行增加农业信贷服务 |
5.4.2 尽快明确农业银行的身份性质,为规范农业银行的支农行为奠定基础 |
5.4.3 深化农村金融的市场化改革,培育、发展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
5.5 规范、保护民间金融发展,充分发挥民间金融支农的重要作用 |
5.5.1 区分民间金融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治理 |
5.5.2 进一步降低、甚至取消农村金融的准入门槛和壁垒,拓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渠道 |
5.5.3 为民间金融发展提供必要的保护和支持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金融借贷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 本文的选题背景 |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2 研究文献综述 |
2.1 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研究综述 |
2.2 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研究综述 |
2.3 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论 |
3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的基本框架 |
3.2 主要的研究方法 |
4 研究内容与创新和不足 |
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4.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4.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1 相关概念界定 |
1.1 现代农业的概念界定 |
1.2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界定 |
1.3 农村金融体系的概念界定 |
2 农业外部资金投入与农村经济发展 |
2.1 我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
2.2 农业外部资金投入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3 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意义 |
3.1 农业的性质决定其需要金融的支持 |
3.2 金融的功能决定其应当支持农业发展 |
3.3 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前景看好 |
4 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 |
4.1 发展经济学的农业发展理论 |
4.2 西方经济学的金融发展理论 |
4.3 经济博弈理论 |
第三章 我国农业发展及其金融支持的历史回顾 |
1 农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
1.1 农业发展的基本历程 |
1.2 农业发展的主要成效 |
1.3 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
2 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
2.1 农村金融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2.2 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成效与问题 |
2.3 金融支持农业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四章 基于最优化规模视角的农业外部资金投入评价 |
1 分析方法和指标 |
1.1 理论模型的设立 |
1.2 最优化规模的界定 |
2 数据及其来源 |
2.1 基础数据 |
2.2 数据来源 |
3 分析与评价 |
3.1 模型参数估计 |
3.2 模型的检验 |
3.3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现代农业发展中金融借贷资金供求分析 |
1 金融借贷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分析 |
1.1 现代农业发展对金融借贷资金需求的总体特征 |
1.2 不同主体的金融借贷资金需求特征分析 |
2 金融借贷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供给分析 |
2.1 金融支农借贷资金供给的总体特征 |
2.2 正规金融机构的支农借贷资金供给分析 |
2.3 非正规金融机构的支农资金供给分析 |
3 基于金融相关率视角的支农金融借贷资金供求缺口测算 |
3.1 分析方法与指标 |
3.2 数据及其来源 |
3.3 分析与评价 |
第六章 金融借贷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中相关主体的博弈分析 |
1 条件假设与基本模型 |
1.1 博弈条件假设 |
1.2 博弈基本模型 |
2 博弈行为分析 |
2.1 固定利率时的金融借贷资金支农博弈行为 |
2.2 变动利率时的金融借贷资金支农博弈行为 |
3 分析结论 |
第七章 国外金融借贷资金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1 国外金融借贷资金支持农业发展的特点和经验 |
1.1 发达国家金融借贷资金支持农业发展的特点和经验 |
1.2 发展中国家金融借贷资金支持农业发展的特点和经验 |
2 国外金融借贷资金支持农业发展案例的主要启示 |
2.1 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是金融借贷资金支持农业发展的基础 |
2.2 政府的多方位支持是金融借贷资金支持农业发展的支撑 |
2.3 完备的立法体系是金融借贷资金支持农业发展的依据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1 基本研究结论 |
1.1 我国金融借贷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
1.2 金融借贷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供给不足的主要成因 |
1.3 金融借贷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具有以下特征 |
1.4 金融借贷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供给具有以下特征 |
1.5 金融借贷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具有以下博弈行为特征 |
1.6 国外金融借贷资金支持农业发展的主要经验与启示 |
2 政策建议 |
2.1 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以培育竞争机制 |
2.2 提供多方位的支撑以树立金融借贷资金支农的信心 |
2.3 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中国农作物保险效果评估及相关政策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立论依据及问题的提出 |
1.1.1 农业保险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正成为全球农业支持政策的重要走向 |
1.1.2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迅速,但仍亟待完善 |
1.1.3 效果评估是完善我国农业保险的重要依据,但在我国严重滞后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综述 |
1.2.1 农业保险内涵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
1.2.2 农业保险效果评估的研究进展 |
1.2.3 改进农业保险方案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数据、方法和假设 |
1.5.1 数据来源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的假设 |
1.6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点 |
1.6.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农作物保险效果的理论分析 |
2.1 农作物保险的概念及性质 |
2.1.1 农业保险及农作物保险 |
2.1.2 农作物保险的特点 |
2.1.3 农作物保险的性质 |
2.2 农作物保险的效果 |
2.2.1 效果的概念和界定 |
2.2.2 农作物保险的目标 |
2.2.3 农作物保险的相关主体 |
2.2.4 农作物保险效果的概念及作用机理 |
2.3 农作物保险效果的影响因素 |
2.3.1 政府对农作物保险的支持和干预 |
2.3.2 农作物保险条款 |
2.3.3 农民的风险态度和偏好 |
第三章 农作物保险效果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
3.1 效果评估 |
3.1.1 效果评估的概念 |
3.1.2 效果评估的程序和路径 |
3.2 农作物保险效果评估的思路和方法 |
3.2.1 农作物保险具体效果评估的思路和方法 |
3.2.2 农作物保险综合效果评估的思路和方法 |
3.2.3 对两种评估思路的比较和评述 |
3.3 基于农户福利农作物保险效果评估的方法 |
3.3.1 农户效用等值评估模型 |
3.3.2 标准化农户的构建 |
3.3.3 随机模拟技术的应用和模拟数据的生成 |
第四章 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史、现状及问题 |
4.1 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史 |
4.1.1 建国初期农业保险的兴起、探索和停办(1949 年-1958 年) |
4.1.2 改革开放初农业保险的恢复和快速发展(1982 年-1992 年) |
4.1.3 市场经济确立后农业保险的萎缩和徘徊(1993 年-2003 年) |
4.1.4 新世纪后农业保险的新一轮试点和蓬勃发展(2004 年-2012 年) |
4.1.5 《农业保险条例》出台之后的正规化和大发展时期(2013 年-至今) |
4.2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及主要特征 |
4.2.1 总体情况 |
4.2.2 基本原则 |
4.2.3 发展模式 |
4.2.4 保险产品 |
4.2.5 主要保险要素 |
4.3 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1 法律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
4.3.2 组织管理体系需要健全 |
4.3.3 大灾分散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 |
4.3.4 风险评估、区划和费率精算工作亟待开展 |
4.3.5 保障能力需要得到提升和加强 |
4.3.6 政府财政补贴方式和比例需要改善 |
第五章 中国农作物保险的效果: 基于农户福利视角的评估 |
5.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数据指标和样本分布 |
5.1.3 数据清洗和质量审核 |
5.2 标准化农户的构建及数值模拟 |
5.2.1 样本农户特征 |
5.2.2 标准化农户构建 |
5.2.3 标准化农户的数值模拟 |
5.3 样本省份农作物保险的现状和特征 |
5.4 中国农作物保险的效果 |
5.4.1 参保后标准化农户的福利变化 |
5.4.2 农作物保险和替代政策的比较 |
5.4.3 风险厌恶程度对农作物保险效果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农作物保险方案改善的策略与方法 |
6.1 改善中国农作物保险的思路 |
6.2 改善农作物保险方案的具体策略 |
6.2.1 精算费率和科学定价 |
6.2.2 开展风险及保险分区 |
6.2.3 提高保障水平和能力 |
6.2.4 创新保险产品 |
6.3 农作物保险费率精算的具体方法 |
6.3.1 作物风险评估的已有研究和评述 |
6.3.2 基于数据融合的风险评估新方法 |
6.3.3 作物保险费率厘定的方法 |
6.4 组合保险中个体农户风险的分解方法 |
第七章 中国农作物保险方案改善的模拟分析 |
7.1 总体思路 |
7.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7.3 模拟仿真结果 |
7.3.1 精确定价对农作物保险效果的影响 |
7.3.2 提高保障水平对农作物保险效果的影响 |
7.3.3 政府补贴变化对农作物保险效果的影响 |
7.3.4 高保额 or 高补贴:保险方案的选择 |
7.3.5 组合保险对农作物保险效果的影响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存在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县域经济发展与“农三化”互动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地位及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一、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二、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
三、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
四、理论述评 |
第二节 研究的目标、方法及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主要内容 |
第三节 理论创新和应用价值 |
一、理论创新 |
二、实际应用价值 |
第二章 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概念、性质与特征 |
一、县域及县域经济 |
二、县域经济的性质 |
三、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县域经济要素、类型及发展特征 |
一、县域经济的发展要素 |
二、县域经济的类型 |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特征 |
第三节 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及方向 |
一、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
二、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 |
第四节 我国县域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我国县域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
二、县域经济主要问题成因分析 |
第三章 县域经济与农村工业化 |
第一节 农村工业化的内涵及本质 |
一、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 |
二、农村工业化的理论依据 |
三、国外农村工业化的历史回顾及特征分析 |
四、农村工业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二节 我国农村工业化发展历程、模式及制约因素 |
一、我国农村工业化发展历程及特点 |
二、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格局及经验 |
三、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制约因素 |
四、农村工业化的基本战略 |
第四章 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 |
第一节 城镇化内涵、本质及其理论分析 |
一、城市化及城镇化的内涵 |
二、城镇化理论及其演变 |
三、城镇化的本质及生成机制 |
第二节 农村城镇化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农村城镇化的概念 |
二、农村城镇化水平测度的原则及内容 |
三、当前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
四、我国农村城镇化道路选择探讨 |
第三节 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 |
一、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二、农村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三、县域经济发展为农村城镇化提供动力 |
第五章 县域经济与农业现代化 |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
一、现代化及现代化的进程 |
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
三、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
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标准及分析 |
第二节 农业现代化演进过程与问题分析 |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演进历程 |
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 |
三、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
第三节 农业现代化与县域经济发展 |
一、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产业化 |
二、农业现代化与县域经济发展 |
三、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
第六章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农三化” |
第一节 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格局 |
一、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演变过程 |
二、辽宁省县域单位介绍 |
三、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特征 |
四、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评价 |
一、辽宁省县域经济实力与全国比较 |
二、辽宁省县域经济实力与全省比较 |
三、辽宁省县域实力差异分析 |
四、辽宁省县域经济实力总体评价 |
第三节 辽宁县域“农三化”的分类评价 |
一、辽宁农村工业化水平及评价 |
二、辽宁农村城镇化水平及评价 |
三、辽宁农业现代化水平及评价 |
第四节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农三化”互动路径探析 |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农三化”互动机制 |
二、加快“农三化”,发展辽宁省县域经济的政策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
(8)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绩效分析与制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2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3 综合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4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政策性金融 |
2.1.2 农业政策性金融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支持理论 |
2.2.2 市场失灵与国家干预理论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2.2.4 资源配置理论 |
2.2.5 有关制度的相关理论 |
2.2.6 金融与经济发展理论 |
3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历史演进及现状 |
3.1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历史沿革 |
3.1.1 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
3.1.2 传统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
3.1.3 改革时期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
3.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
3.2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现状 |
3.2.1 经营管理 |
3.2.2 信贷管理 |
4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绩效分析 |
4.1 农业政策性金融绩效总体评价 |
4.1.1 绩效分析方法的建立 |
4.1.2 模型的基本理论与选取 |
4.1.3 模型指标与数据选取 |
4.1.4 结果分析 |
4.1.5 综合评价 |
4.2 农业政策性金融信贷支农绩效相关分析 |
4.2.1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相关性分析 |
4.2.2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业发展水平相关性分析 |
4.2.3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民人均收入相关性分析 |
4.2.4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粮食产业发展相关性分析 |
5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存在的问题 |
5.1 农业政策性金融供给与需求失衡 |
5.1.1 信贷主体供给与需求失衡 |
5.1.2 业务结构供给与需求失衡 |
5.2 农业政策性金融资金运作不合理 |
5.2.1 资本结构及来源尚不优化 |
5.2.2 资金运用效率有待提高 |
5.2.3 不良贷款占比较大 |
5.3 信贷业务活动呈现显着不均衡性 |
5.3.1 政策性粮食信贷业务“北强南弱” |
5.3.2 商业性信贷业务“北弱南强” |
5.4 存在的其他问题 |
5.4.1 农业政策性金融立法滞后 |
5.4.2 利益补偿机制缺失 |
5.4.3 办贷缺乏效率影响贷款时效性 |
6 国外典型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概况及经验借鉴 |
6.1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历程 |
6.1.1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萌芽阶段 |
6.1.2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初步发展阶段 |
6.1.3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蓬勃发展时期 |
6.1.4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成熟时期 |
6.2 典型发达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概况 |
6.2.1 美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
6.2.2 法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
6.2.3 日本农业政策性金融 |
6.2.4 韩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
6.3 典型发展中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概况 |
6.3.1 泰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
6.3.2 印度农业政策性金融 |
6.4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
6.4.1 政府的扶助支持作用不可忽视 |
6.4.2 职能作用不断调整 |
6.4.3 扶持领域非常广泛 |
6.4.4 扶持对象内容丰富 |
6.4.5 重视农业政策性金融立法工作 |
6.4.6 建立完备的风险防范机制 |
6.4.7 农业政策性保险是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有机组成部分 |
7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制度设计 |
7.1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的理论构想 |
7.1.1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的指导思想 |
7.1.2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的目标 |
7.1.3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的原则 |
7.1.4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的理论支撑 |
7.1.5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定位 |
7.1.6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的主要内容 |
7.2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设计下的业务发展模式 |
7.2.1 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发展特点 |
7.2.2 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发展框架 |
8 完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对策与措施 |
8.1 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
8.1.1 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
8.1.2 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 |
8.1.3 构建合理的绩效指标考核体系 |
8.1.4 建立科学的风险防范机制 |
8.1.5 建立外部补偿机制 |
8.1.6 制定农业政策性金融法律法规 |
8.2 丰富制度供给客体 |
8.3 完善业务发展内容 |
8.3.1 继续扎实做好粮食信贷主体业务 |
8.3.2 大力开展商业性中长期信贷业务 |
8.3.3 开办财政支农补贴资金的代理拨付业务 |
8.3.4 “低碳经济”下积极开展“绿色信贷”业务 |
8.3.5 加快中间业务发展步伐 |
8.3.6 积极审慎参与期货市场 |
8.4 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的综合功能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案例: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经营及措施建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广西农业产业化中的电子商务应用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结论和可能的创新 |
1.5.1 研究结论 |
1.5.2 本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业产业化与电子商务 |
2.1 农业产业化 |
2.1.1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概念 |
2.1.2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 |
2.1.3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
2.2 电子商务 |
2.2.1 电子商务的概念 |
2.2.2 农业电子商务 |
2.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之间的关系 |
2.3.1 电子商务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
2.3.2 农业产业化对电子商务提出新的要求 |
2.4 广西农业产业化中发展电子商务的必要性分析 |
2.4.1 实现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
2.4.2 突破农业生产销售时空限制的需要 |
2.4.3 实现农业产业化科学发展的需要 |
2.4.4 创新交易方式,规避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的需要 |
第三章 广西农业产业化应用电子商务现状分析 |
3.1 广西农业产业化发展概况 |
3.1.1 相关政策不断推进完善 |
3.1.2 农业产业化和产业组织逐步壮大,带动能力显着 |
3.1.3 组织经营模式不断创新,带动发展更加灵活 |
3.2 广西农业产业化发展电子商务的信息化基础 |
3.2.1 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 |
3.2.2 农业网站 |
3.2.3 农业信息采集、发布系统 |
3.2.4 农业信息传播媒体 |
3.3 广西农业产业化中电子商务应用现状 |
3.3.1 企业数据与统计指标说明 |
3.3.2 龙头企业门户网站的建设与利用情况 |
3.3.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情况 |
3.4 小结 |
第四章 广西农业产业化应用电子商务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资金投入不足 |
4.1.2 农业电子商务网站数量少,电子商务网站功能不健全 |
4.1.3 农业信息资源整合效率低,资源利用不足 |
4.1.4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阻碍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各级政府步调不一致,农业信息化观念意识不强 |
4.2.2 农业产业化组织规模小,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开展 |
4.2.3 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农业信息人才匮乏 |
4.3 小结 |
第五章 加快推进广西农业产业化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 |
5.1 国外电子商务在农业产业化中发展的经验 |
5.1.1 发达国家的典型案例 |
5.1.2 国外先进经验对广西农业产业化中发展电子商务的启示 |
5.2 推进广西农业产业化中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思路 |
5.3 广西农业产业化中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措施 |
5.3.1 强化政府引导职能,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
5.3.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网络畅通 |
5.3.3 加强网站建设,积极推进涉农企业参与电子商务 |
5.3.4 加强信息交流合作,促进协调发展 |
5.3.5 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结构与内容 |
三、若干创新观点 |
第一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概述 |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与特征 |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 |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 |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范畴 |
第二节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 |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历程 |
二、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 |
三、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点与问题 |
第三节 美日现代农业的发展 |
一、美国农业的发展历程 |
二、美国农业新经济的实质与特征 |
三、日本农业发展历程及特征 |
第四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理论述评 |
一、农业的地位与作用理论 |
二、农业与工业关系理论 |
三、农业发展理论 |
第二章 县域经济及其基本问题研究 |
第一节 县域经济概念诊释 |
一、县域及县域经济 |
二、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与发展趋势 |
一、我国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二、我国县域经济的现状及矛盾分析 |
三、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趋势及发展方向 |
第三节 县域经济的历史任务 |
一、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阶段简要回顾 |
二、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县域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
第四节 我国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分析 |
一、农业发展的阶段理论及评述 |
二、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基本特征 |
三、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
四、农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
第三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县域优势产业选择 |
第一节 比较优势与优势产业 |
一、比较优势的内涵 |
二、优势产业的内涵 |
第二节 县域优势产业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必然选择 |
一、合理选择县域优势产业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 |
二、发展县域优势产业对保持发展至关重要 |
三、发展县域优势产业对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内需起着重要的作用 |
第三节 合理选择优势产业的标准 |
一、动态经济优势标准 |
二、市场需求的标准 |
三、产业创新能力标准 |
四、产业关联度标准 |
第四节 县域优势产业选择的原则和应处理好的关系 |
一、县域优势产业选择中应坚持的原则 |
二、县域优势产业选择中应处理好的关系 |
第五节 合理选择与发展县域优势产业 |
一、县域发展优势产业要做到县级决策科学化 |
二、县域优势产业发展必须抓住相关重要环节 |
三、实现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的转化 |
四、合理确定县域优势产业的方法和指标体系 |
五、县域优势产业选择中的配套性分析 |
六、发展知识经济,推进县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 |
第四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现代化 |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价值与作用 |
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标准及分析 |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其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作用分析 |
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 |
第二节 农业转型期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要性 |
一、农业现代化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 |
二、农业现代化是推进城市化、转变二元经济结构的客观要求 |
三、农业现代化是加入WTO后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 |
第三节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
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内涵 |
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制约因素 |
三、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
第四节 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科技创新分析 |
一、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
二、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路径分析 |
第五节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地制度创新 |
一、美日农场制度变迁比较分析 |
二、美日农场规模变迁比较 |
三、美日农场制度变迁给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启示 |
第五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村工业化 |
第一节 关于工业化 |
一、工业与工业化理论概述 |
二、工业化阶段划分及判断 |
第二节 西方国家工业化历史回顾及特征分析 |
一、发达国家早期工业化兴起的历史条件分析 |
二、西方国家工业化历史回顾及模式分析 |
三、西方发达国家早期工业化模式评述 |
第三节 农村工业化进程中传统农业的转型 |
一、农业生产目的的转变 |
二、技术变革 |
三、生产结构转变 |
四、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 |
第四节 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的演变 |
一、传统农业及其特征 |
二、农业发展阶段理论综述 |
三、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四、农业在农村工业化中的变迁及作用 |
第六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村城镇化发展研究 |
第一节 城镇化理论及其演变过程分析 |
一、城镇化概念及其世界城市发展历史 |
二、城市化理论及其演变 |
三、我国城市化进程分析及评价 |
四、我国城市化进程特征分析 |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关系 |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
二、城市化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 |
第三节 我国农村城镇化道路选择 |
一、我国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二、我国农村城镇化道路选择探讨 |
三、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节 欧美日国家城市化经验与启示 |
一、世界各国城市化的不同类型及特点 |
二、目前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形态及趋势 |
三、欧美日等世界发展国家城市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七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增加农民收入 |
第一节 农民收入概念诠释 |
一、农民收入是指农民人均纯收入 |
二、农民收入水平要从农民的真实购买力上体现出来 |
三、农民取得收入后要考虑来年的生产经营的投入 |
第二节 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一、农民收入的增加是党的农村政策能否顺利贯彻执行的关键 |
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
三、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普遍意义 |
第三节 我国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差别的比较分析 |
第四节 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环境与运营因素分析 |
一、价格因素,直接导致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下降 |
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缓慢 |
三、农民社会负担的影响 |
四、制约农民增收的宏观环境因素 |
五、制约农民增收的微观运营因素 |
六、三大结构性因素对农民增收的不同影响 |
第五节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
一、促进农民增收,关键在于加快体制改革 |
二、大幅度提高优质农产品的收购价格 |
三、加强对农业优质品种的研究与推广 |
四、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第八章 梓潼县县域经济发展分析报告 |
第一节 梓潼县县域经济社会概况 |
一、梓潼县县情县貌及评价 |
二、梓潼县经济发展历史回顾及评价 |
三、县域经济的横向比较 |
第二节 梓潼县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
一、内部环境分析 |
二、外部环境分析 |
第三节 梓潼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概述 |
一、梓潼农业产业化经营总结 |
二、梓潼农业产业化经营评价 |
三、梓潼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 |
第四节 梓潼县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
一、梓潼县县域经济发展“十六字”战略 |
二、梓潼县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步骤 |
第五节 梓潼县县域经济发展应处理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
一、认真分析、评价自己,找到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保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
三、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
四、正确处理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工业化的关系,促进共同发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声明 |
后记 |
四、试论农业产业化与农业银行商业化的辩证统一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王永龙. 福建师范大学, 2004(04)
- [2]试论农业产业化与农业银行商业化的辩证统一关系[J]. 张维新,段茵,王健. 农村金融研究, 1998(01)
- [3]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 马立珍. 中国人民大学, 2010(10)
- [4]金融借贷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 郭佳琳.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5]分工与农业组织化演进:基于间接定价理论模型的分析[J]. 向国成,韩绍凤. 经济学(季刊), 2007(02)
- [6]中国农作物保险效果评估及相关政策改善研究[D]. 王克.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0)
- [7]县域经济发展与“农三化”互动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D]. 敖丽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
- [8]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绩效分析与制度设计[D]. 宫海鹏. 东北农业大学, 2010(01)
- [9]广西农业产业化中的电子商务应用及对策研究[D]. 马存. 广西大学, 2013(03)
- [10]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付学坤. 四川大学,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