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粤东海岸北西向断裂现代活动及应力场探讨

闽粤东海岸北西向断裂现代活动及应力场探讨

一、闽南粤东沿海北西向断裂构造的近代活动性与应力场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陈维[1](2020)在《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文中指出我国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发育的漳州盆地、福州盆地以及邻近的潮汕盆地等一系列新生代滨海盆地,还有同时伴生的北西向断层,它们构成了十分瞩目的地质现象,在地理位置上构成了向南东凸出的锯齿状弧形,属于中国大陆边缘陆域地块的最前缘。这些滨海盆地在毗邻中国东部新生代边缘海的同时又与地球上最活跃的造山带之一,台湾造山带隔海相望,它们最有可能记录了新生代以来西太平洋俯冲带活跃的沟-弧-盆系统对邻近陆域地块的影响。漳州盆地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构造位置而具有了最典型的研究价值,具体表现为以两侧近似等距的方式位于福州盆地和潮汕盆地之间,同时又正对台湾造山带。因此,以福建漳州盆地的新生代构造演化模式为例,探究中国东南沿海陆缘带陆壳上的北西向断层以及锯齿状分布的滨海盆地的成因机制,进一步分析现代活跃的沟-弧-盆系统对邻近陆域地块的构造影响,可以为更深入地认识大陆边缘动力学机制以及洋陆相互作用过程提供实例。基于大量野外构造变形特征、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解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漳州盆地的几何学、运动学、年代学与动力学特征这四个方面内容进行研究,获得了关于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的以下几点认识。(1)漳州盆地是一个在北东和北西走向的两组断裂共同约束下形成的扇形伸展盆地,其中北东向断裂以正断运动为主,北西向断裂以走滑运动为主。通过综合考虑盆地周缘构造格局的空间差异性、主要断裂的构造变形特征、构造地貌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第四系沉积物的分布等特征,重新厘定盆地的范围为北起岩溪镇北部弧形山脊,南达大帽山,西以天宝大山一线为界,东侧大致以岩溪镇-陈巷镇-郭坑镇-白云山等地断续为界共同围限的北窄南宽的扇形平坦地形区域。(2)漳州盆地是一个形成于第四纪时期的伸展盆地,以第四系沉积物直接盖于中生代花岗岩上为主要特征,其几何形态与构造格局主要受到了北西向断层两期构造变形的控制。早期阶段以北西向正断层作用为主,导致盆地周缘的构造组合型式由沿海往陆内呈现出规律性的空间变化:东侧的河口区表现为一系列强烈断陷形成的河口海湾,西部高山区则为强烈隆升的线性山脊。晚期以走滑断层作用为主,在盆地北侧和东侧形成了三个由北西向走滑断层控制的转换伸展带。这些北西向左行走滑断裂叠加改造了中生代时期形成的北东向断层,三个转换伸展带内的转换拉伸作用由北往南表现为逐渐增强的趋势,是近平行的北西向断裂之间差异性滑动的结果,它们造成了扇形盆地的被动伸展和东侧断续边界。(3)漳州盆地在新生代时期经历了从晚中生代北东向伸展构造体系向北西向伸展构造体系的转变。以海门岛早新生代基性岩脉的侵入为标志,强烈的北东东(北东)-南西西(南西)向伸展作用在研究区形成了大量北西向正断层和高角度节理。这些正断层在盆地东、西部分别构成了地堑式和地垒式的差异性构造格局,在力学性质则分别代表了盆地东侧沿海一带水平伸展和西侧陆内地区的水平挤压,反映了陆缘带构造应力场在由海往陆方向上存在着着空间上的变化。(4)漳州盆地及其周缘构造格局的空间差异性变化是不均匀构造应力场作用的结果。以沙建、漳州以及龙海以东将研究区分为三个区块,断层滑移矢量结果表明在这三个区块内分别反映了三种不同的最大主应力状态。比如,沙建地区的最大主应力呈北西-南东向;漳州地区则以近垂直的最大主应力为主;龙海以东的地区表现为垂向最大主应力和北东-南西向最大主应力相结合的特征。基于大量节理优势方位统计获得了最大主应力方位,结果显示盆地及其以东的最大主应力方位受北西向走滑断裂的影响,相对于西部发生了近20°的逆时针旋转。(5)漳州盆地的主要断裂在晚新生代时期兼具正断层作用和走滑断层作用。现代地震活动和地震机制解分析表明,福建沿海和台湾造山带西侧处于不同的构造应力场状态下,前者以正断层和走滑断层活动为主,后者以逆断层和走滑断层为主。这些形成于晚新生代时期的北西向走滑断裂可能现今仍在持续活动,并继续控制着滨海陆缘带的构造演化。最新的正断层作用则是在北西向走滑断裂转换拉伸作用下形成一组北东东向次级构造,以厦门-海沧一带的雁行山脊最为典型。(6)漳州盆地的两期构造演化受到了洋陆相互作用下陆缘带的弧形弯曲和弧后洋壳侧向挤出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陆缘带在俯冲汇聚背景下可以发生弧形弯曲变形,以陆缘带洋壳及其内部的岩浆岛弧在挤压作用下被侧向挤出为主要特征,这个过程导致陆缘地壳和俯冲带发生了弧顶相对凸出的协同弯曲变形。俯冲板片在后撤过程中可以形成弧形应变带和放射状应变带,其中,弧形应变带会向俯冲板片的后缘跃迁,说明板片后撤过程中俯冲带向洋跃迁并不是原俯冲带随板片迁移的结果,而是新生的薄弱带;放射状应变带具有等距分布的特征,可以造成陆缘形态的扰动,最终在陆壳内部形成等距分布的断层构造。综上,本文以漳州盆地的构造演化为例,结合区域地质演化提出了晚中生代北东向构造格局在盆地演化中的继承性作用,并对新生代时期盆地形成的主控因素进行了探讨。在考虑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下,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对陆缘带的弧形弯曲和弧后洋壳的侧向挤出进行了实验验证。漳州盆地的两期构造演化受到了晚中生代以来洋陆相互作用的影响,其地球动力学机制可以归纳为西太平洋俯冲带的远缘效应在陆缘地壳上的响应。

于啸[2](2019)在《福建沿海长乐-诏安断裂带中段构造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乐—诏安断裂带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位于欧亚板块东南缘,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或菲律宾板块的共同作用,地壳活动与变形强烈,是我国东南沿海相对活跃的中强地震多发区。可是,对该断裂带变形特征的认识仍较模糊。本文着重选取长乐—诏安断裂带中段(莆田—泉州段)为研究对象,野外调查了断裂带中段的构造形迹,观测大量的劈理带产状,采集与断裂相关的岩浆岩样品并进行测试,讨论了断裂带的性质和规模、变形特征、变质变形期、新构造运动、构造应力场及其构造演化。长乐—诏安断裂带形成于燕山运动初期,总体表现为左旋逆冲剪切特征。本带沿海地区出露的基性岩墙群及其围岩花岗岩体内存在的“暗色微粒包体”,指示了在中生代断裂带可能切穿地壳,并引发壳幔源岩浆混合事件。长乐—诏安断裂带还控制着该区中生代晚期的岩浆活动,据岩浆岩样品的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本地区晚中生代的岩浆活动至少存在两期,即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分别产生于挤压与伸展的构造背景。本带中段内岩石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质变形特征,推测与断裂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除局部地区发育韧性剪切带外,带内构造变形以数十公里的密集构造劈理带为主,存在两个优势走向,即NE向和NW向。其中NE向劈理带有的地段表现韧脆性叠加复合劈理带,主要分布在本带西部南园群地层中,可能由于前期强烈的逆冲活动将深部韧性劈理带抬升至浅层,经后期叠加形成,即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的韧性劈理带和晚白垩世晚期古近纪的脆性劈理带,代表了两期挤压构造背景。其中韧性劈理带的形成也受岩浆活动的影响。东部较晚形成的花岗质岩石中劈理带的密集程度明显减弱,只发育了晚期的脆性劈理带,同时与岩石组构相关。NW向的劈理带多表现脆性,可能主要形成于晚白垩世晚期古近纪。长乐—诏安断裂带中段在中生代晚期存在三期构造应力场,即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以NW—SE向挤压为主;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构造应力场由挤压变为伸展,主张应力方向为NW—SE向;晚白垩世晚期古近纪,构造应力场又恢复NW—SE向挤压,可能又叠加了NE—SW向的挤压应力。在新构造时期的构造应力场仍以NW—SE向挤压为主,断层活动多表现为循老断层或劈理带继承性活动,断续分布;全新世以来,活动强度大为减弱。近年来地震多发于海域断裂带上,在陆域NE向与NW向断裂带交汇处也有分布,尤其泉州段有孕育地震的条件。本文大致将长乐—诏安断裂带的形成演化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形成阶段(T3J2)、强烈挤压阶段(J3K11)、转换伸展阶段(K12K21)和相对稳定阶段(K22Q)。

杨坤[3](2018)在《舟山群岛两种蛙类比较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文中指出舟山群岛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其成为动物进化与生物地理学研究的理想平台;它自更新世以来历经地质抬升与多次海侵、海退,这些地理事件对分布在岛屿上各种动物祖先种群的迁徙、隔离与进化可能产生重要影响。两栖类在群岛上广泛分布,对环境变迁、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它们是开展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的理想材料。本研究以泽陆蛙和镇海林蛙为研究对象,分析舟山群岛与大陆种群的遗传分化及历史种群动态,阐明岛屿种群的起源;通过分歧时间估算,分析祖先种群的隔离与扩散模式,揭示影响其遗传多样性形成与种群进化的重要生物地理事件。主要结果如下:(1)泽陆蛙种群分子系统地理学我们对中国大陆11个样点的87个样本与舟山群岛及其沿海大陆35个样点的183个样本测定2个线粒体基因片段(ND1-ND2、Cytb-CR)和8个核基因片段(CXCR4,Tyr,Rhod,3RAG-1,5RAG-1,BDNF,NCX1,RAG-2)以研究舟山群岛与大陆泽陆蛙种群的隔离与分化及历史种群动态。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我国泽陆蛙种群形成了两大线粒体进化分支,包含12个亚分支,分支拓扑结构支持泽陆蛙祖先起源于我国东南部不同地区。受东沙运动的影响(10-5百万年前),泽陆蛙祖先在约5.86百万年前最早分歧,分歧可能发生在我国南部地区。舟山群岛亚分支(D)与舟山群岛沿海大陆亚分支(L),分别位于系统树两大主分支的顶端,表明舟山群岛与沿海大陆种群具有不同的起源祖先。舟山群岛祖先种群沿着中国近海古大陆向北扩散,受喜马拉雅构造事件的影响(2.2-1.8百万年前),其与中国南方祖先种群在约1.89百万年前开始分化。2.5万年前假轮虫海侵结束之后的海退过程引起舟山群岛分支(D)与大陆分支(L)祖先种群的快速扩张,但沿海大陆种群祖先仅向离大陆较近的少量岛屿轻微扩散。受江镇海侵事件(62-56万年前)影响,海南岛泽陆蛙祖先种群与大陆种群开始分歧。系统发育与单倍型网络图分析表明舟山群岛泽陆蛙种群与日本分布的种群亲缘关系较近,而与中国大陆种群显着分歧,在遗传上应该视舟山群岛分支为“隐存”的地理进化显着单元或遗传保护单元。(2)镇海林蛙分子系统地理学测定中国大陆15个样点70个样本与舟山群岛及其沿海大陆9个样点48个样本的线粒体ND2片段和Cytb片段来研究镇海林蛙舟山群岛与大陆种群的隔离与分化,及历史种群动态。结果表明镇海林蛙形成了两大线粒体进化分支,包含7个亚分支,分支拓扑结构支持镇海林蛙起源于我国西南部,舟山群岛及附近沿海地区与我国北部和南部部分地区的镇海林蛙共同起源于同一祖先。受雪峰隆起,武陵隆起等同一时期地质事件影响(约在1.8-0.73百万年前),镇海林蛙祖先在我国西南部地区开始最早分歧(约0.95百万年前)。受62-56万年前江镇海侵事件影响,我国西南部地区镇海林蛙祖先与北方和南方祖先种群之间开始分化。州沙海侵(6.5-5.35万年前)结束之后的海退过程引起群岛分支(G)与大陆分支(C)祖先种群约在5万年前快速扩张。受盘旋虫海侵事件(30-20万年前)影响,舟山群岛及附近沿海大陆与我国中部地区镇海林蛙祖先产生分歧。(3)基于MAXENT模型泽陆蛙与镇海林蛙潜在地理适生区评价根据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共获得泽陆蛙116个样点信息和镇海林蛙55个样点信息,并引入19个环境气候变量因子。采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分析泽陆蛙四个进化分支和镇海林蛙的历史适生区分布,研究模型预测可信度较高(AUC值大于0.95)。应用刀切法(Jackknife)检验不同变量因子对不同种群适生区的贡献度,结果显示与降水量相关的变量主要影响泽陆蛙和镇海林蛙种群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适生区分布。泽陆蛙四个分支适生区在末次盛冰期共同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显着扩张,在末次盛冰期后经历一个退缩过程,至全新世与近代分布范围相对稳定。但在末次盛冰期镇海林蛙并没有发生显着扩张。模型对泽陆蛙四个分支与镇海林蛙预测得到的适生区分布范围与现今已知种群地理分布较为吻合。

王晓楠[4](2018)在《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带现今运动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喜马拉雅造山带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碰撞的结果,由陆-陆碰撞导致的喜马拉雅崛起过程已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喜马拉雅造山带东、西两端的山脉与水系的走向发生了约90°的大转弯,因此它们被称为东构造结和西构造结。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就是本文中的南迦巴瓦构造结,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东侧,是印度板块、缅甸板块和青藏块体的陆-陆碰撞的核心部位。它是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形变化最强烈且构造极其复杂的地区,这里曾经在1950年发生了察隅Ms8.6级大地震,是进行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的主要断裂带是北东向的墨脱断裂带、米林断裂带,北西向的嘉黎断裂带、阿帕龙断裂带和边坝—达木新生断裂带。本文分别从地质、跨断层GPS剖面和地震震源机制解三方面分析研究了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带的运动特征。地质资料揭示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主要断裂带均为全新世活动断裂,不同走向和不同构造部位的断裂其运动特征存在差异。(1)对于走向为北东的米林断裂带和墨脱断裂带,运动特征均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兼有逆冲运动。但位于南迦巴瓦构造结西侧的米林断裂带运动强度明显弱于东侧的墨脱断裂带。(2)对于走向为北西的嘉黎断裂带、阿帕龙断裂带和边坝—达木新生断裂带,运动特征均为右旋逆冲运动。其活动强度由阿萨姆构造结顶端的阿帕龙断裂带到北部的嘉黎断裂带逐渐减弱。通过对收集的研究区内不同项目GPS观测数据的融合处理,得到了统一欧亚参考框架下高精度、高密度的GPS速度场数据,跨断层GPS剖面研究结果揭示:(1)对于北东走向的米林断裂带和墨脱断裂带:位于南迦巴瓦构造结西侧的米林断裂带现今运动不明显,仅表现为微弱右旋拉张运动;而位于南迦巴瓦构造结东侧的墨脱断裂带则存在明显的左旋挤压运动。(2)北西西走向的嘉黎断裂带现今运动为弱左旋拉张运动,而北西走向的嘉黎断裂带则为右旋挤压运动。(3)北西走向的边坝—达木断裂带:南迦巴瓦构造结以西的西北段表现为右旋走滑运动;南迦巴瓦构造结顶端附近的中段,与嘉黎断裂带共同表现为弱右旋挤压运动;南迦巴瓦构造结东南的东南段,表现为右旋挤压运动。两侧右旋走滑速率远大于顶端附近的走滑速率,表明边坝—达木断裂带在南迦巴瓦构造结顶端附近现今可能处于闭锁阶段。(4)阿帕龙断裂带:从阿萨姆构造结西侧往东侧右旋走滑速率最大,而挤压速率则降低。表明阿帕龙断裂往东可能受实皆断裂强烈右旋走滑影响。而阿帕龙断裂带总体挤压速率较小,也说明阿帕龙断裂带不是阿萨姆构造结的碰撞带,而是碰撞带上盘伴生的右旋走滑断裂。跨断层GPS剖面结果表明,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带的现今运动特征受阿萨姆构造结的控制,而南迦巴瓦构造结的影响已很微弱。基于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16个宽频带地震台的观测波形数据,通过台网监测地震事件的相关分析,使用msdp软件进行多台定位,编制了研究区内的地震目录;并利用CAP方法获得了研究区内主要断裂两侧10km范围内3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用于分析主要断裂的现今运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地震活动由主要断裂带控制。墨脱断裂带现今运动主要为左旋逆冲运动;米林断裂带以左旋正断运动为主;嘉黎断裂带以右旋逆冲为主,兼有左旋和正断运动;阿帕龙断裂带以右旋逆冲运动为主;边坝-达木新生断裂带运动以右旋逆冲运动为主,兼有左旋和正断运动;各主要断裂带的现今运动特征与地质和GPS观测结果相同,表明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带的现今运动主要受阿萨姆构造结俯冲作用的控制。目前对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带现今运动特征的研究结果尚属初步,需要更多的地震观测资料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比如导致嘉黎断裂带和边坝-达木新生断裂带运动特征多样性的具体原因是地质体和深部结构差异还是断裂结构差异,或其他原因等。或许,进一步明晰这些问题将为我们揭示南迦巴瓦构造结地区的地震孕育环境和地球动力学背景。

张博[5](2017)在《闽南汤洋地区地热异常特征及热控构造分析》文中提出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靠近环太平洋地热带。从上世纪70年代起,福建省就注重地热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福建省地热属于裂隙型热储,地热地质条件复杂,但近些年来的地热勘查获得了更高温度和出水量,并在中国增强地热系统研究中考虑为备选靶区之一。福建省漳州市是我国温泉分布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漳州地热田具有储量大、水温高、埋藏浅、分布广的特点,漳州市现已有温泉82处,福建省温泉散布的大于三分之一部分位于漳州地区;温泉总体热流体积达到4.23万m3/d及更多,占福建省总体热流流量的31%,位列福建省所有城市第一位。此外,漳州地热温度高,地下热水资源水温居东南沿海之冠。漳州汤洋矿区所在的闽南温泉县分布占全省温泉县总数的54.2%,超过全省温泉县总数的一半。2014年12月11日,经过材料审查、实地考察、专家评审及社会公示,中国矿业联合会正式公布命名漳州市为“中国温泉之城”。本论文在搜集整合前人对福建漳州地热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对漳州汤洋片区、汤头片区开展了野外地质调查,主要取得了以下的一些进展和认识:(1)通过水文地质调查及物探工作,大致查明了区内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体的分布及其地质特征。(2)在充分收集前人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水文地质调查、RaA法氡气测量和微动探测,初步查明了汤洋地热地质条件:燕山早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为本区的主要热源载体;圈定一处综合地热异常区,总体形态呈近南北向展布,位于北东向压扭性断层(F2)、北西向张扭性正断层(F3)和北北西向张扭性正断层(F1)的交汇部位,其中北东向断裂(F2)是主要控热构造,北西向断裂(F3)是主要储导水构造,北北西向断裂(F1)是次级导热构造;初步推断汤洋综合地热异常区主要赋存于燕山早期第一次侵入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构造破碎带中,具有较好的地热成矿条件,有进一步地热勘查的价值。(3)推测汤洋矿区地热为隐伏地热,预测在标高-500m左右有地热资源赋存,预测地热温度约48℃。地热水质类型为Cl-Na.Ca型水,矿化度4.56-4.76g/L,微咸水,为氟偏硅酸医疗矿水。

章龙胜[6](2016)在《信宜—廉江断裂带西南段断裂活动性及其发震构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宜-廉江断裂带是广东西部一条规模较大的北东向构造带,本文所指的西南段即为新安镇以南的南小段,该断裂带走向40°70°,倾向北西或南东,倾角为60°75°,表现为正断或逆断的性质。在该断裂带附近发生过61/2级地震和6级地震。这两次中强地震是否具有相应的发震构造及其发震构造最大潜在地震有多大?这是附近开展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信宜-廉江断裂带西南段的活动性。该研究不仅对工程选址、地震区划及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有应用价值,也对深化华南地区中强地震发震构造的认识有一定的科学意义。首先通过两排、十四个钻孔和编录,揭示了九洲江平原第四纪地层发育特征;其次,通过地质调查及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探测,揭示了信宜-廉江断裂带西南段第四纪以来活动性具有分段特征;最后,基于小地震重新定位震源深度数据和相对活动性分段,从构造演化角度建立了信宜-廉江断裂带西南段震级评估概念模型,并结合历史地震核查资料评估未来最大潜在地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概述如下:1.九洲江冲积平原第四系划分与沉积环境(1)基于16个电子自旋共振样品和3个14C样品的年代测定,给出了第四纪早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分层年代。通过27个孢粉样品分析,初步获得了第四纪发育特征,为进一步开展九洲江平原地区第四系研究以及东南沿海盆地地层对比提供了资料与数据。(2)南、北两排钻孔中的淤泥质黏土孢粉组合分析表明,南、北两排钻孔中的淤泥质黏土均为沼泽或湖相成因,为相对温暖的玉木冰期间冰阶(3050 ka)的产物,与雷州半岛北部发现的这一气候变化具有相似性,对东南沿海古气候对比研究有参考价值。(3)钻孔中更新世中晚期与晚更新世中晚期之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与雷州半岛及广西、广东交界的沿海地区中更新世中晚期的一次相对短暂的准剥夷作用过程具有一致性。2.信宜-廉江断裂带西南段断裂活动性(1)西支断裂在廉江城北断裂剖面处显示有断层泥,结合测年数据,显示中更新世早期(576ka)有过地表活动,以右旋走滑为主。东支断裂自沙井以南的基岩区段落在沙井剖面发育有断层泥,测年结果表明,该段落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中期(348ka),以右旋走滑运动为主。横山-田头仔一带断裂带隐伏于第四系,最新活动时代为早更新世晚期(田头仔村剖面P2)到中更新世早期(横山镇剖面P1)。依据观测资料及断裂几何形态,并考虑相对活动性分段保守给出了分段的长度分别为21km,24km和25km。(2)钻孔联合剖面探测显示,信宜-廉江断裂带西南段隐伏断裂断错了第四系下部地层。由横山镇钻孔联合剖面推断,断裂在中更新世早期时段内的正倾滑速率为0.1mm/a。由田头仔村钻孔联合剖面推断,断裂在早更新世中-晚期时段内的正倾滑速率为0.013mm/a。3.信宜-廉江断裂带西南段发震构造判别(1)基于小地震重新定位震源深度数据和相对活动性分段,从构造演化角度建立了信宜-廉江断裂带西南段震级评估概念模型。(2)综合信宜-廉江断裂带西南段震级评估概念模型及历史地震核查资料评估未来最大潜在地震评为6.5级。

李焕同[7](2014)在《华南赋煤区煤系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研究区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入手,分析了区域地球物理场和深部构造、主要控煤断裂特征及区域构造演化历程进行总结,分析了成煤盆地原型演化及煤系赋存特征,划分了赋煤构造单元三级体系,将华南地区划分为1个赋煤构造区、2个赋煤构造亚区及19个赋煤构造带,并分析了各赋煤构造带控煤构造基本特征。完善控煤构造样式划分方案,归纳为伸展构造样式、挤压构造样式、走滑与旋扭构造样式,反转构造样式、滑动构造样式、同沉积构造样式等6个大类和40个类型。华南赋煤构造区主要控煤构造样式类型可以概括为褶皱、逆冲推覆构造、重力滑动构造、滑推叠加型构造、伸展构造、走滑构造等,并对其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根据煤系构造变形的动力学成因机制和分布特征提出隔档式褶皱和隔槽式、逆冲推覆、滑脱构造等的控煤模式。煤系构造递进变形区带划分即四川盆地盆—山耦合构造变形区,雪峰山陆内复合构造变形区,东南推覆、滑脱构造变形区及川滇走滑构造变形区。雪峰山构造带两侧煤系构造变形的差异是构造演化背景、多层次滑脱层的控制作用、岩性组合差异性及深部构造及基底属性对浅部构造的控制等因素差异性作用结果。

李祖宁,郑勇,熊熊,林树,陈祥熊,鲍挺,陈光[8](2014)在《福建—台湾地区地壳构造及其显示的动力学构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已有的地壳三维速度结构,结合福建—台湾地区的地貌和构造特征,分析了地壳三维速度结构与该区域构造的关系。结果显示:(1)浅层的速度结构与该区的地貌、地形及地质特征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福建主要的地热区漳州盆地和福州盆地都呈现明显的低速异常,尤其是漳州盆地的低速异常一直延伸到较深的深度;(2)福建地区的地壳运动、断裂活动和地震活动存在明显的南北差异,与地壳速度结构分布对应关系较好,南部的中上地壳呈现低速而北部中上地壳呈现高速;(3)在一些大型活动断裂带的两侧存在明显的速度结构差异,如在福建构造活动最为强烈的滨海断裂带两侧在15 km深度的速度结构剖面上显现明显的差异,这也解释了福建地区地震活动的震源深度大多位于15 km之上的现象;(4)台湾地区的大多数强震一般发生在板块碰撞或俯冲的高速带上,并形成明显的贝里奥夫带,台湾地区的强震活动与该地区的复杂的板块结构及其运动密切相关。

蒋玉波[9](2013)在《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代地层展布及油气远景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东海陆架盆地位于中国东部大陆架的东缘,是在复杂的元古界和古生界克拉通基底之上形成的中、新生代叠合的含油气盆地。以往对于研究区的油气地质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生界,对中生界的研究由于基础地质资料的缺乏而较少开展。本文应用近年来重新采集或重新处理的地震、钻井、重磁及野外露头等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对研究区地层层序进行了划分,对研究区中生代地层展布进行了分析,对研究区中生界的构造样式、断裂展布、火成岩分布特征等进行了总结,在海陆对比基础上,对研究区中生界油气远景进行了推断。东海陆架盆地南部在地震剖面上存在五个大的不整合面的反射波,根据地震剖面反射波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地震层序,并结合钻井资料,进行地层层序的标定,可以得出:第Ⅰ地震层序(T20-T40)为新生界第四系和新近系(Q+N),第Ⅱ地震层序(T40-T50)为新生界渐新统、始新统和古新统(E3+E2+E1),第Ⅲ地震层序(T50-T60)为中生界白垩系(K),第Ⅳ地震层序(T60-Tg)为中生界侏罗系(J),第Ⅴ地震层序(Tg以下)为前中生界。东海陆架盆地南部的整体结构可归纳为“东西分带、南北分块”。本文在地层层序划分基础上,结合区内重磁重处理和反演以及钻井资料综合分析,对中生界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研究区中生代地层分布特征为:厚度大,分布广,沉积主体分布在基隆凹陷带,中生界的这一分布特征可能受“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和沉积格局的控制。研究区断裂活动表现为北强南弱。岩浆活动主要发育在燕山晚期和喜山中、晚期,具有南弱北强之趋势;中生代盆地发育有三类构造样式和12种构造组合。通过野外地质考察、钻井资料分析和地震剖面解释及海陆对比综合分析认为,东海陆架盆地南部可能存在较好的中生界生储盖组合,即:中下侏罗统为中等烃源岩,上白垩统为良好的储层,其上的泥岩为盖层。本文认为中生代时的闽江凹陷西侧斜坡为油气运移的指向区,而古近纪的台北低凸起为坳中隆,推测为油气富集的有利部位。

祖辅平[10](2012)在《中国东南部晚古生代以来典型盆地沉积构造环境演化特征》文中研究说明以中国东南部为研究对象,以“三个典型盆地”为工作区,通过野外地质与构造调查、样品的薄片鉴定、地球化学定量值判识以及室内文献资料整合分析,对金衢盆地、永安盆地及萍乐盆地进行了重点研究,研究内容涉及岩石物性、层序地层、盆地构成要素、主元素与稀土元素特征、有机碳同位素特征等方面;以此为基础,在确定各盆地区沉积构造、沉积中心、岩相变化以及构造环境演化史的前提下,对中国东南部晚古生代-中新生代区域性盆地形态分布格局及构造环境演化进行了对比研究。金衢盆地是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断陷盆地之一,发育在前中生代变质褶皱基底之上,主要山北部浅凹陷带、中央隆起带以及南部深凹陷带三个构造单.元组成:①以地层岩石所蕴含的物质信息为主线,通过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辅以野外地质调查,从垂向深部和横向表层两方面综合考察,研究了该盆地中新生代的地层岩石及构造演化特征。结果表明:a)金衢盆地内部的不整合、向斜等构造现象反映了盆地的动态形成,盆地接受沉积的同时伴随着横向拉张;双峰式火山岩体现为流纹岩与玄武岩的SiO2含量差异超过18%,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展示出玄武岩无铕亏损和流纹岩铕亏损明显,微量元素蛛网图表现出玄武岩和流纹岩的Nb、Ta均为槽,Zr、K较富集,Ti较贫化,据此判断研究样品为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b)早白垩世晚期,盆地局段地层中夹有橄榄玄武岩,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为板内快速拉张环境的碱性玄武岩,盆地西端的广丰盆地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红层中的玄武岩特征基本一致。②运用盆地原型分析方法,对该盆地的构造事件、深部构造、蚀源区、沉降史、沉积中心、盆地边界构造和沉积问断等进行了研究。盆地经历了早期陆内挤压(NW-SE)、早白垩世晚期伸展拉张(NW-SE)、晚白垩世拗陷、白垩世末萎缩以及后期改造几个演化阶段。研究认为:盆地沉积物主要来自于早期褶皱隆升的前中生代地层的剥蚀以及晚期拉张背景的山体风化剥蚀,证实了金衢盆地经历过由挤压向拉张机制转换所致抬升剥蚀事件,这些事件对断陷箕状盆地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盆地沉积沉降中心主要在衢州附近,而在不同的古岩相期又有一定位移的迁移。研究表明,盆地具有良好的含油气前景,钱家、水亭、杨塘和蒋塘4个构造圈闭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③进一步综合分析后发现,中新生代金衢盆地的地层岩性特征是其构造环境演化的物质记录,总体呈现“北断南超”,反映了拉张背景下的盆地迁移;根据重力资料及部分钻孔推断的基底形态,按照汤姆逊提出的三角形计算方法估算,金衢盆地在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的拉张量大约为2100m,沉降量约为5100m。④鉴于金衢盆地是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复杂陆相盆地的一个典型代表,盆地所处构造环境具有横向和纵向应力场相叠合的多阶段复杂演化特征,故这些认识有助于供同类陆相盆地研究时参考。萍乐盆地沿萍乡至乐平一带出露的晚古生代至早三叠纪地层是原地系统;附近的“板溪群”,既包含有前震旦纪变质岩系,也可能含中生代构造混杂岩的成分,属于外来系统。综合前人研究表明:①萍乐坳陷海相含油气系统的烃源岩包括二叠系、三叠系碳酸盐岩、泥岩和煤,具有有机质丰度高、分布面积广、成熟度适中、油气显示较好的特点;②坳陷具有中白垩统-古近系红色岩系和元古界-三叠系推覆岩系两套区域性盖层;③坳陷内中西部以找气为主,东部以找油为主,勘探有利区为余干区和萍乡区;④具有在推覆体之下寻找油气藏的潜力。永安盆地发育在前泥盆纪基底之上,位于华夏古陆南缘,沿NE向新元古代政和-大埔断裂带展布,是在其基础上由早寒武世永安-龙岩海湾经伸展作用而成的一个沉积断陷盆地。利用层序地层学方法,辅之以野外调查,研究了永安盆地的地层序列和岩石组合:①对晚古生代至早三叠世地层格架及柱状剖面的分析表明,伴随海平面的升降,海相沉积序列具有旋回性,不同沉积相在盆地东、中、西区段分布不均,盆地沉积沉降中心大致位于龙岩和梅县地区;②对横贯盆区的地质剖面及盆内辅助剖面的研究表明,中新生代,盆内以断块作用为主,改造了晚古生代地层,代之以断褶复合地层;③有机碳质层为盆地的海陆变迁作了时域界定,并且其赋存部位和形态也在空间上表征了盆地构造演化的力学机制。通过分析构造事件、古地理及物源区、深部构造、边界构造等盆地要素,研究了盆地的沉积构造环境演化及其应力机制,结果表明:①盆地具有隆起-伸展构造发育的特点,主要经历了华力西期海陆交互相巨厚沉积阶段,印支期稳定的准地台向活动大陆边缘转变阶段并伴随挤压隆升,以及印支期后中新生代由挤压向拉张机制转换的构造改造阶段。②晚古生代,海进海退的快慢受控于不同时期构造事件的强弱变化,由此产生的沿岸隆起区的剥蚀以及拉张背景的山体风化剥蚀为盆地提供了物源,存在北、南两个物源区。以海侵与海退为标志,晚古生代的古地理环境及各时段沉积相的展布和变化各具特色,沉积相相带分布处于重复变化之中,演化序列比较清晰;海退时期,沿NE-SW方向展布河流相-三角洲相-滨海相-海相,缺少边缘相,海侵时期的盆地沉积环境分为潮坪泻湖、台地边缘浅滩、台地前缘斜坡及陆棚边缘盆地几个沉积相带;中新生代,盆地总体为火山活动背景下的山前及河湖相沉积环境。另外,盆内不同时代含碳层位样品δ13Corg值的变化及其与邻区样品δ13Corg值的对比研究佐证了盆地本身乃至整个中国东南部沉积环境在不同地质时期以及同一时期不同区段沉积相变化的异同特征;永安盆地晚古生代沉积物有机碳δ13Corg值区主要为(-15~-25‰),与同时期金衢盆地北缘沉积物有机碳δ13Corg值区间(-20~30‰)较为相似,盆地有机碳TOC与同时期萍乐盆地TOC也有相似之处,这些特征表明,永安盆地成盆时期的沉积环境在区域范围内与其它盆地具有相同之处,即海陆过渡环境;同时,又有定的区别,ZM(浙闽沿海)地区含碳层位多为中新生代,分析认为,在晚古生代永安盆地成盆地成盆期,ZM地区为一隆起区,该隆起区和武夷山隆起区共同构成了永安盆地的主要物源区。这一认识与区域古流向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对该盆区的认识为中国东南部盆地的薄弱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础参考信息。鉴于几前述“三个典型盆地”研究内容,可知中国东南部前泥盆纪基底之上发育的晚泥盆世-早中三叠世稳定的海相沉积序列以印支事件为标志经构造改造与中新生代陆相沉积序列复式叠合。为了恢复各阶段海相沉积地层对应的盆地面貌,揭示沉积作用在时空演化上的差异变化特征,以期在中国东南部海相油气勘探的理论和技术层面寻求新思路,通过建立由30个代表性柱状图组成的层序地层格架并形成9个时期地层厚度等值线图(地层年代从晚古生代到早中生代,涉及区域包括广东省、湖南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以及福建省),从地层对比所展示的规律性特征、烃源岩发育的环境及空间分布规律、主要盆地的基本特征与残余露头的分布规律、早古生代以来构造环境演化史与油气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①受江绍、赣江和政和-大埔三大断裂带的控制,中国东南部形成了包括江南盆地区、华南(武夷-南岭)盆地区、东南沿海盆地区、武夷山古隆起、江绍拗陷带、永梅拗陷带在内的盆-隆-拗构造格局;②单位地层具(?)区域连续性,岩石地层厚度大对应区段水体深,生物化含量多对应水体稳定性好,反之则水体浅且活动性强;③石炭系、二叠系及三叠系对于研究中国东南部油气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龙潭组(或童子岩组,或茅口组)是最有利的烃源岩层位。研究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和创新认识。包括如下方面:①首次完成晚泥盆世古近纪残余地层露头分布图编制;②建立了晚古生代以来一个古隆起、四个盆地区的构造格局;③特提斯构造域向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对于研究区沉积构造环境的变迁具有标志作用;④龙潭组是最有利的烃源岩层位,次为坂头组;⑤利用层序地层中的生物刘比,反映了区域性沉积特征变化,建立了研究区各剖面岩石地层单位之问的时代对比关系;⑥通过对野外盆区主干剖面、辅助剖面的特征描述,并结合前人成果的综合分析,根据露头层序地层学方法,并结合生物地层、层序的碳同位素特征等,较为清晰地把盆区古环境的变迁与区域性古环境及构造环境有机结合起来;⑦详细阐述了中国东南部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层序地层特征。⑧金衢盆地是中国东南部典型的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之一,水安盆地则是中国东南部兼具晚古生代海相特征和中新生代陆相特征的典型复合盆地之一,两者在演化过程中所受内驱力和所经历的机制转换具有相似性,即中新生代古亚洲动力学体制向古太平洋体制的转换,晚白垩世之初的由挤压向拉张的机制转换,以及垂向地幔物质的上涌,由此首次提出了能量源团分形设想,即盆地的轮廓是横向与垂向分布不均匀的点能量源团组成的能量源团面传播推进叠合的外在表现;该设想不仅为研究盆地构造环境演化机制提供了新视角,而且对地震灾害预测具有借鉴意义。

二、闽南粤东沿海北西向断裂构造的近代活动性与应力场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闽南粤东沿海北西向断裂构造的近代活动性与应力场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1.1.1 漳州盆地对于区域地质演化的意义
        1.1.2 漳州盆地构造演化的大陆动力学意义
        1.1.3 漳州盆地对于区域新生代构造变形的意义
        1.1.4 漳州盆地对于地热开发的资源效应及意义
    1.2 选题相关方面的研究现状
        1.2.1 中国东南沿海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
        1.2.2 中国东部新生代北西向构造研究现状
        1.2.3 西太平洋边缘带的构造格局与演化
        1.2.4 漳州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漳州盆地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基底岩系的形成演化
    2.3 盖层岩系的组成与分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漳州盆地构造特征
    3.1 盆地范围与构造格局
        3.1.1 盆地范围与边界的厘定
        3.1.2 盆地周缘构造的空间组合型式
    3.2 断裂构造
        3.2.1 主要断裂的构造特征
        3.2.2 断裂的地球物理特征
    3.3 节理构造
    3.4 褶皱构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漳州盆地构造运动学特征
    4.1 晚中生代挤压构造变形作用
    4.2 早新生代基性岩脉代表的伸展作用
        4.2.1 基性岩脉的分布和几何特征
        4.2.2 伸展作用形成的各种正断层
    4.3 晚新生代走滑构造变形作用
        4.3.1 基性岩脉叠加后期走滑变形
        4.3.2 走滑断层作用及其伴生构造
    4.4 新生代构造的年代学约束及变形序列
        4.4.1 基性岩脉的年代学特征
        4.4.2 构造变形序列与典型断层的活动时代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漳州盆地构造应力场分析
    5.1 古构造应力场地质分析
    5.2 现代地震活动与震源机制解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漳州盆地构造演化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6.1 成盆前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6.1.1 晚中生代北东向构造格局的继承作用
        6.1.2 早新生代北东向构造体系向北西向转变
    6.2 成盆期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6.2.1 早新生代陆缘带的弧形伸展作用
        6.2.2 晚新生代北西向断裂的左行走滑伸展作用
    6.3 盆地成因机制的地质模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漳州盆地构造动力学数值模拟
    7.1 有限元数值模拟概述
    7.2 漳州盆地动力学机制的简化模型
        7.2.1 陆缘带的弧型构造与弯曲变形机制
        7.2.2 汇聚背景下的陆缘洋壳侧向挤出
    7.3 数值模拟方法与模型设置
        7.3.1 数值模拟算法与控制方程
        7.3.2 模型设置与物质参数和边界条件
    7.4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7.4.1 汇聚背景下的陆缘带弯曲
        7.4.2 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片回撤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福建沿海长乐-诏安断裂带中段构造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工作过程及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特征
    2.2 区域构造特征
    2.3 深部构造特征
    2.4 区域岩浆岩与变质岩
第3章 长乐-诏安断裂带中段构造变形特征
    3.1 长乐-诏安断裂带的结构特征
    3.2 长乐-诏安断裂带中段构造变形特征
        3.2.1 福清东张-诏安汀洋埔断裂带中段构造变形特征
        3.2.2 长乐-东山前梧断裂带中段构造变形特征
        3.2.3 平潭青峰-东山澳角断裂带中段构造变形特征
        3.2.4 北西向断裂带构造变形特征
    3.3 显微构造变形特征
    3.4 小结
第4章 长乐-诏安断裂带中段的岩浆岩年代学约束
    4.1 岩浆岩与断裂分布的关系
    4.2 岩浆岩年代学研究
        4.2.1 样品采集与锆石U-Pb测年方法
        4.2.2 样品锆石特征与定年结果
    4.3 锆石U-Pb年龄的地质意义
        4.3.1 基性岩墙群的年代学制约
        4.3.2 关于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的时代
        4.3.3 关于岩浆混合作用的讨论
        4.3.4 长乐-诏安断裂带中段晚中生代岩浆活动期次及构造变形年代
第5章 构造应力场与构造演化
    5.1 古构造应力场分析
        5.1.1 断裂反映的构造应力场
        5.1.2 节理及基性岩墙群反映的构造应力场
        5.1.3 构造劈理带反映的构造应力场
        5.1.4 古构造应力场地球动力学成因
    5.2 现代构造应力场分析
        5.2.1 新构造运动基本特征及表现
        5.2.2 长乐-诏安断裂带及邻区的历史地震活动特征
        5.2.3 关于长乐-诏安断裂带中段活动性的讨论
        5.2.4 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
    5.3 构造演化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3)舟山群岛两种蛙类比较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岛屿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概述
    1.2 舟山群岛历史形成与环境演变
    1.3 研究物种
        1.3.1 泽陆蛙研究概述
        1.3.1.1 泽陆蛙生物学研究概况
        1.3.1.2 泽陆蛙系统发育与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进展
        1.3.2 镇海林蛙研究概述
        1.3.2.1 镇海林蛙生物学研究概况
        1.3.2.2 镇海林蛙系统发育与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进展
2 泽陆蛙种群遗传学和分子系统地理学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本采集、表形测定与分类鉴定
        2.2.2 DNA的提取、PCR扩增和测序
        2.2.3 种群地理遗传结构与系统发生分析
        2.2.4 分歧时间估算
        2.2.5 种群扩张检验
    2.3 结果
        2.3.1 序列特征
        2.3.2 种群结构和系统发生
        2.3.3 分歧时间估算
        2.3.4 种群扩张检验
        2.3.5 泽陆蛙背脊线特征演化
    2.4 讨论
3 镇海林蛙种群遗传学和分子系统地理学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本采集、表形测定与分类鉴定
        3.2.2 DNA的提取、PCR扩增和测序
        3.2.3 种群地理遗传结构与系统发生分析
        3.2.4 分歧时间估算
        3.2.5 种群动态检验
    3.3 结果
        3.3.1 物种鉴定
        3.3.2 序列特征
        3.3.3 种群结构和系统发生
        3.3.4 分歧时间估算
        3.3.5 种群动态检验
    3.4 讨论
4 基于MAXENT模型泽陆蛙与镇海林蛙潜在地理适生区评价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泽陆蛙与镇海林蛙种群分布数据的获得与处理
        4.2.2 环境变量的获取与处理
        4.2.3 研究方法
    4.3 结果
        4.3.1 潜在适生区预测
        4.3.2 MAXENT模型预测能力检验
        4.3.3 环境变量因子与潜在适生区的关系
    4.4 讨论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泽陆蛙系统发育分析样本信息
    附录二 镇海林蛙线粒体系统发育分析样本信息
作者简历

(4)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带现今运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地质构造背景
    1.2 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运动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思路
第二章 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主要断裂带第四纪运动特征
    2.1 米林断裂带
    2.2 墨脱断裂带
    2.3 嘉黎断裂带
    2.4 阿帕龙断裂带
    2.5 边坝—达木新生断裂带
    2.6 小结
第三章 GPS观测资料揭示的断裂现今运动特征
    3.1 GPS及其在地壳形变研究中的应用
    3.2 GPS数据来源与处理
    3.3 跨断层GPS速度剖面反映的主要断裂带现今运动特征
        3.3.1 米林断裂带
        3.3.2 嘉黎断裂带
        3.3.3 墨脱断裂带
        3.3.4 边坝—达木断裂带
        3.3.5 阿帕龙断裂带
    3.4 小结
第四章 地震观测数据揭示的断裂现今运动
    4.1 数据来源
    4.2 数据处理
        4.2.1 模板匹配滤波技术(MFT)
        4.2.2 地震定位方法
        4.2.3 去除仪器响应
        4.2.4 震源机制解求解方法
    4.3 地震目录编制
    4.4 利用CAP方法反演震源机制
        4.4.1 数据处理
        4.4.2 利用震源机制解分析主要断裂现今运动特征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文章

(5)闽南汤洋地区地热异常特征及热控构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福建漳州地区地热资源在地质方面的研究现状
        1.2.2 氡气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1.2.3 微动探测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地貌特征
    2.2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
        2.2.1 福建省东南部沿海地区地质概况
        2.2.2 漳州盆地地质概况
        2.2.3 区域断裂构造
        2.2.4 新构造运动
第3章 地热异常特征
    3.1 地热区地质特征
        3.1.1 地层特征
        3.1.2 构造特征
        3.1.3 岩浆岩特征
    3.2 地热区水文地质特征
        3.2.1 地下水赋存特征
        3.2.2 地下水供应、流动、排泄特征
        3.2.3 松散岩类孔隙水
        3.2.4 风化带网状孔隙裂隙水
        3.2.5 基岩裂隙水
    3.3 汤洋地区地热特征
        3.3.1 地热地表出露特征
        3.3.2 大地热流和地温梯度
        3.3.3 综合地热异常区特征
    3.4 地下热水的源头、运输和移动
        3.4.1 水源分析
        3.4.2 地下热水的运输和移动
第4章 地热异常的确定方法
    4.1 RaA法氡气测量
        4.1.1 测量位置
        4.1.2 测量方法
        4.1.3 测量成果
        4.1.4 氡气测量剖面
    4.2 微动探测
        4.2.1 测区及地球物理特征
        4.2.2 微动探测方法
        4.2.3 数据采集工作方法
        4.2.4 工作量及数据采集质量
        4.2.5 数据处理与解释
        4.2.6 微动成果资料及解释
    4.3 地热钻探孔浅层测温
第5章 地热异常的控热控水构造条件及成因模式分析
    5.1 构造旋回及岩浆演化特征
    5.2 地热异常的控热控水构造条件
        5.2.1 浅层构造
        5.2.2 地震影响
        5.2.3 深部构造
    5.3 地热异常的成因模式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6)信宜—廉江断裂带西南段断裂活动性及其发震构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
    1.3 论文难点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震地质背景
    2.1 地质构造演化
    2.2 新构造运动特征
        2.2.1 构造地貌特征
        2.2.2 晚新生代以来地层与岩浆岩发育特征
        2.2.3 新构造运动的主要特征
    2.3 主要断裂展布及其活动性
    2.4 地震分布及其与断裂的关系
第三章 九洲江冲积平原第四系划分与沉积环境
    3.1 断裂沿带第四系发育概况
    3.2 钻孔揭示的第四系及时代
        3.2.1 南部田头仔村钻探剖面岩性地层划分
        3.2.2 九洲江冲积平原中南部横山镇地区岩性地层划分
        3.2.3 孢粉分析
    3.3 九洲江冲积平原第四系沉积环境
        3.3.1 田头仔村钻孔地层揭示的第四系沉积环境
        3.3.2 横山镇钻孔揭示的第四系沉积环境
        3.3.3 淤泥质黏土的沉积环境
        3.3.4 中更新世中晚期的沉积间断
    3.4 小结
第四章 信宜-廉江断裂带西南段断裂活动性
    4.1 基岩区断裂活动特征
        4.1.1 西支断裂
        4.1.2 东支断裂
    4.2 覆盖区断裂活动特征
        4.2.1 隐伏断裂的浅层地震勘探
        4.2.2 隐伏断裂的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探测
    4.3 信宜-廉江断裂带西南段断裂活动性及其分段
        4.3.1 信宜-廉江断裂带西南段断裂活动性
        4.3.2 信宜-廉江断裂带西南段断裂分段方案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信宜-廉江断裂带西南段发震构造判别
    5.1 发震构造的涵义及与其相关概念
        5.1.1 鉴定发震构造的起始震级
        5.1.2 鉴定发震构造的构造活动时段
        5.1.3 发震构造的震级分档
    5.2 中强地震发震构造判别原则与方法
        5.2.1 中强地震发震构造判别研究现状
        5.2.2 中强地震发震构造判别原则
        5.2.3 中强地震发震构造判别方法
    5.3 1605年廉江 6~1/2 级地震的核查
        5.3.1 1605年7月 19日廉江地震震中位置的核查
        5.3.2 1605年7月 19日廉江地震震级的核查
    5.4 信宜-廉江断裂带西南段发震构造最大潜在地震评估
        5.4.1 断裂活动性演化、分段及最大震级评估概念模型
        5.4.2 信宜-廉江断裂带西南段最大潜在地震评估
    5.5 小结
第六章 认识与讨论
    6.1 主要认识与进展
    6.2 论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华南赋煤区煤系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Detail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内外研究状及发展势
        1.2.2 存在的主要问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
    1.6 论文的创新点
2 区域构造格局与构造演化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地球物理场与深部构造特征
        2.2.1 重力场特征
        2.2.2 航磁特征
        2.2.3 地震场特征
    2.3 主要断裂带特征
        2.3.1 扬子地块控煤裂构造
        2.3.2 华夏地块控煤裂构造
    2.4 区域构造演化历程
    2.5 本章小结
3 煤田地质特征
    3.1 含煤地层发育特征
        3.1.1 晚古生代含煤地
        3.1.2 中生代含煤地
        3.1.3 新生代含煤地
    3.2 煤系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
        3.2.1 华南石炭二叠纪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
        3.2.2 华南晚三叠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分
    3.3 本章小结
4 赋煤构造单元构造特征
    4.1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
    4.2 扬子赋煤构造亚区特征
        4.2.1 米仓山大巴山逆冲推煤构造带
        4.2.2 扬子北逆冲煤构造带
        4.2.3 龙门山逆冲煤构造带
        4.2.4 川中南部隆起煤构造带
        4.2.5 川渝隔档式褶皱煤构造带
        4.2.6 丽江雄坳陷煤构造带
        4.2.7 康滇隆煤构造带
        4.2.8 滇东褶皱煤构造带
        4.2.9 川南黔叠加褶皱煤构造带
        4.2.10 渝鄂湘黔隔式褶皱煤构造带
        4.2.11 江南隆煤构造带
    4.3 华夏赋煤构造亚区特征
        4.3.1 湘桂陷煤构造带
        4.3.2 赣湘坳陷煤构造带
        4.3.3 上饶安福曲仁坳陷煤构造带
        4.3.4 浙赣东坳陷煤构造带
        4.3.5 闽南坳陷煤构造带
        4.3.6 右江褶皱煤构造带
        4.3.7 雷琼陷煤构造带
    4.4 本章小结
5 煤田构造格局形成与演化
    5.1 聚煤盆地类型
    5.2 主要成煤期构造格局
        5.2.1 晚古生代古构造格局
        5.2.2 中生代古构造格局
        5.2.3 新生代古构造格局
    5.3 成煤盆地构造演化
        5.3.1 聚煤盆地构造发育阶
        5.3.2 聚煤盆地构造演特征
        5.3.3 聚煤盆地富煤带迁移变
    5.4 本章小结
6 控煤构造样式研究
    6.1 控煤构造样式涵义及划分
    6.2 典型控煤构造样式及分布特征
    6.3 控煤构造模式探讨
    6.4 本章小结
7 煤系构造变形规律
    7.1 煤系构造变形特征
    7.2 煤系构造递进变形区带特征
        7.2.1 四川盆地盆山耦合构造变
        7.2.2 雪峰山陆内合构造变
        7.2.3 东南推、滑构造变
        7.2.4 川滇走滑构造带构造变
    7.3 煤系构造变形差异性对比分析
        7.3.1 雪峰山构造带两侧煤系构造变的差异
        7.3.2 煤系构造变控制因的对比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代地层展布及油气远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地层展布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位置
    2.2 区域构造运动
    2.3 区域断裂特征
    2.4 区域岩浆特征
3 地层层序划分
    3.1 地震剖面反射波组特征
    3.2 地层层序的划分
        3.2.1 地震层序的划分
        3.2.2 地层层序的标定
4 中生代地层展布
    4.1 三大“凸起”性质
        4.1.1 雁荡凸起
        4.1.2 台北凸起和观音凸起
    4.2 平面展布特征
    4.3 剖面分布特征
        4.3.1 侏罗系展布特征
        4.3.2 白垩系展布特征
    4.4 海-陆中生代地层对比
        4.4.1 陆域中生界岩相组合与分布特征
        4.4.2 海域中生界岩相组合与分布特征
        4.4.3 钓鱼岛隆褶带上中生界地层的推断
        4.4.4 海陆地层差异
    4.5 三叠纪地层探讨
5 中生代盆地构造特征
    5.1 盆地构造样式
    5.2 断裂发育特征
        5.2.1 断裂形成期次分析
        5.2.2 断层平面展布特征
        5.2.3 主要断裂特征
    5.3 火成岩发育特征
        5.3.1 火成岩分布
        5.3.2 火成岩活动
6 中生界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前景
    6.1 油气地质条件分析
        6.1.1 烃源岩条件
        6.1.2 储盖条件
        6.1.3 储盖组合探讨
    6.2 中生界油气远景区预测
    6.3 台北低凸起油气有利区分析
        6.3.1 形成与演化
        6.3.2 局部构造特征
        6.3.3 油气远景区
7 结论及存在问题
    7.1 结论
    7.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中国东南部晚古生代以来典型盆地沉积构造环境演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0.1 选题背景
    0.2 研究的问题
    0.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0.4 工作思路、创新点及主要工作量
第1章 理论基础与区域地质概况
    1.1 国内外沉积盆地研究现状
        1.1.1 盆地的地球动力学分类
        1.1.2 盆地的地球动力学研究现状
        1.1.3 研究沉积盆地的意义
    1.2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第2章 金衢盆地中新生代地层岩石特征及其构造环境判识
    2.1 研究基础
    2.2 地质背景
    2.3 中新生代地层特征
        2 3.1 基本特征
        2.3.2 金衢盆地内部地层
        2.3.3 内部地层与边缘地层接触关系
        2.3.4 构造指示意义
    2.4 火山岩特征及其构造指示意义
        2.4.1 火山-岩浆活动基本特征
        2.4.2 早白垩世早期双峰式火山岩
        2.4.3 构造指示意义
    2.5 早白垩世晚期以来强烈拉张的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2.5.1 岩石地球化学判别分析
        2.5.2 构造环境判别
    2.6 小结
第3章 金衢盆地的原型及其含油气前景
    3.1 研究基础
    3.2 金衢盆地原型分析
        3.2.1 盆地区域地层序列
        3.2.2 构造事件
        3.2.3 深部构造
        3.2.4 蚀源区
        3.2.5 边界构造
    3.3 沉积与沉降史分析
        3.3.1 地层接触形态
        3.3.2 沉积速率
        3.3.3 沉积(降)间断
        3.3.4 沉降中心及其迁移
    3.4 金衢白垩纪盆地的伸展断陷及其拉张量估算
        3.4.1 盆地拉张量估算
        3.4.2 拉张量估算原则和方法
        3.4.3 金衢盆地基底形态及伸展量估算
        3.4.4 沉积物厚度及沉降量
        3.4.5 金衢盆地伸展成因分析
    3.5 金衢盆地的构造环境与油气关系
    3.6 小结
第4章 萍乐盆地(坳陷)的地层系统及其含油气性
    4.1 地质概况
    4.2 萍乐坳陷地层系统
    4.3 萍乐坳陷构造样式
    4.4 萍乐坳陷沉积环境变迁
    4.5 萍乐坳陷含油气性
        4.5.1 含油气系统特征
        4.5.2 油气显示层位
    4.6 小结
第5章 永安盆地晚古生代-中新生代沉积构造环境演化特征
    5.1 地质背景
    5.2 地层序列
        5.2.1 柱状剖面
        5.2.2 主干横剖面
        5.2.3 辅助剖面
    5.3 盆地沉积构造环境演化特征
        5.3.1 盆地沉积构造演化阶段性
        5.3.1.1 构造事件
        5.3.1.2 古地理及物源区
        5.3.1.3 晚古生代沉积相分类及其特征
        5.3.1.4 中新生代沉积相分类及其特征
        5.3.1.5 晚古生代与中新生代沉积相对比分析
        5.3.2 盆地构造环境演化机制
        5.3.3 盆地地层特征与构造演化特征的关系
        5.3.4 盆地构造环境演化对成矿机制的影响
        5.3.5 推覆断裂构造与构造环境演化
        5.3.6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永安盆地有机碳同位素特征及其与邻区古环境意义对比
    6.1 研究基础
    6.2 地质背景
    6.3 永安盆地及其邻区碳同位素(C~(13)ORG)对比研究
        6.3.1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6.3.2 沉积环境指示意义
    6.4 小结
第7章 中国东南部区域地层特征对比及区域构造环境演化
    7.1 晚古生代-中新生代分省地层特征
        7.1.1 浙江省晚古生代以来(D3-T2-E)地层描述
        7.1.1.1 上泥盆统(D_3)
        7.1.1.2 石炭系
        7.1.1.3 二叠系
        7.1.1.4 三叠系
        7.1.1.5 侏罗系
        7.1.1.6 白垩系
        7.1.1.7 第三系
        7.1.2 江西省晚古生代以来(D3-T2-E)地层描述
        7.1.2.1 上泥盆统(D_3)
        7.1.2.2 石炭系
        7.1.2.3 二叠系
        7.1.2.4 三叠系
        7.1.2.5 侏罗系
        7.1.2.6 白垩系
        7.1.2.7 第三系
        7.1.3 福建省晚古生代以来(D3-T2-E)地层描述
        7.1.3.1 上泥盆统(D_3)
        7.1.3.2 石炭系
        7.1.3.3 二叠系
        7.1.3.4 三叠系
        7.1.3.5 侏罗系
        7.1.3.6 白垩系
        7.1.3.7 第三系
    7.2 中国东南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区域地层对比及其研究意义
        7.2.1 研究基础
        7.2.2 地质背景
        7.2.3 区域地层特征对比研究
        7.2.3.1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地层对比
        7.2.3.2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残余盆地特征
        7.2.4 沉积构造演化史与油气关系
    7.3 三个典型盆地含油气性对比
        7.3.1 地层发育特征
        7.3.2 沉积环境和相
        7.3.3 生、储、盖条件
        7.3.4 油气显示情况及勘探潜力
    7.4 金衢盆地和永安盆地演化之能量分形机制设想
        7.4.1 研究基础
        7.4.2 盆地演化模式
        7.4.2.1 金衢盆地演化模式
        7.4.2.2 永安盆地演化模式
        7.4.3 能量分形设想
        7.4.3.1 分形机制设想
        7.4.3.2 分形机制与盆地的关系
        7.4.3.3 分形机制与地震的关系
    7.5 小结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已发表与本研究有关的论文目录
论文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主要参考的内部地质报告
附录

四、闽南粤东沿海北西向断裂构造的近代活动性与应力场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D]. 陈维.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2]福建沿海长乐-诏安断裂带中段构造特征研究[D]. 于啸.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3]舟山群岛两种蛙类比较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D]. 杨坤.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2)
  • [4]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带现今运动特征[D]. 王晓楠.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8(01)
  • [5]闽南汤洋地区地热异常特征及热控构造分析[D]. 张博.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5)
  • [6]信宜—廉江断裂带西南段断裂活动性及其发震构造分析[D]. 章龙胜.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6(03)
  • [7]华南赋煤区煤系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D]. 李焕同.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4(02)
  • [8]福建—台湾地区地壳构造及其显示的动力学构造研究[J]. 李祖宁,郑勇,熊熊,林树,陈祥熊,鲍挺,陈光. 地震研究, 2014(01)
  • [9]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代地层展布及油气远景探讨[D]. 蒋玉波.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10]中国东南部晚古生代以来典型盆地沉积构造环境演化特征[D]. 祖辅平. 南京大学, 2012(04)

标签:;  ;  ;  ;  ;  

闽粤东海岸北西向断裂现代活动及应力场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