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菜菌核病为害损失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肖晓华,杨昌洪,黄秀平[1](2021)在《2021年秀山县油菜菌核病重发特点及原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油菜菌核病是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de Bary引起的一种病害。2021年,重庆市秀山县油菜菌核病总体中等偏重发生(4级),局部大发生(5级),比上年加重了1个级别。从病株率分析,是2009年统计以来发生最重的一年,达到40.6%;从病情指数分析,是2015年以来发生最重的一年,达到23.26。菌核病重发特点表现为病害发生早、后期流行迅速、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等。本文从气候条件、品种抗性、防治水平等方面分析秀山县油菜菌核病的重发原因,为指导今后油菜菌核病防控提供参考。
朱友理,王银[2](2021)在《我国油料作物农药登记现状及残留限量分析》文中提出本研究对大豆、花生和油菜登记农药的产品数量、毒性、剂型和有效成分等进行了分析,梳理了大豆、油菜和花生3种作物常用农药的每季最多使用次数、安全间隔期和最大残留限量,分析了油料作物农药登记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李文静,王秋霞,李园,颜冬冬,郭美霞,徐进,靳茜,曹坳程[3](2021)在《我国防治主要土传病害的农药登记和推广情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土传病害在近数十年来发生越来越频繁,愈发严重,给农作物带来巨大影响,导致农作物减产,农产品品质下降,严重时甚至会绝收,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有效的防治土传病害,确保农业丰收。对于土传病害的防治,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农业防治等多种措施。详细介绍了我国目前防治主要土传病害的相关农药的登记和推广情况,并对其今后的科学应用提出了建议。
丁亚玲,吴翠翠,卢海燕[4](2021)在《不同药剂防治油菜菌核病效果试验简报》文中认为为提高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水平,特选择7种不同的杀菌剂进行了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24 g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50 g或15%氯啶菌酯水乳剂60 g或25%嘧菌酯悬浮剂120 g,于油菜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常规喷雾1次,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效均在85%以上,防治效果较好。
张国芝,吴金鑫,万宣伍,王胜,张梅[5](2021)在《四川油菜菌核病发生危害情况与防控对策》文中认为近年来,四川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呈逐年加重态势,年均发生面积25.38万hm2,约占种植面积的18.33%,占油菜病虫害发生总面积的31.3%,危害损失(挽回损失加实际损失)年均6.53万t,是油菜安全生产的最大威胁。本文根据近年统计数据分析了四川油菜菌核病发生为害情况,并提出相应防控对策。
肖豆鑫[6](2021)在《基于纤维素/碳酸钙载体的功能化农药制剂构建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农药制剂喷施到田间后,容易通过漂移、滚落、挥发、沉降等途径在环境中流失。为了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需要多次施药,导致大量农药在环境中累积,造成了潜在的环境污染与健康风险。环境响应性农药控释剂可以响应生物或非生物刺激,“按需”释放农药,从而具有持效期长、防治效果好、对非靶标生物毒性低等特点,因此对于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降低环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针对目前常规农药制剂高施低效、对非靶标生物毒性较大、环境风险较高等问题,探索以天然材料纤维素和碳酸钙为原料制备功能化农药载体,开展环境友好型农药新剂型的研究,以期为农药制剂开发提供理论指导,为提高农药与环境的相容性提供借鉴方案。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纤维素的氟虫腈改性制剂,可以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显着降低对蜜蜂的急性接触毒性:采用化学交联法,将乙二胺接枝到羧甲基纤维素骨架制成胺化羧甲基纤维素载体。以对蜜蜂剧毒的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为模式农药,利用溶剂挥发法将氟虫腈包封在改性纤维素载体中制成一种环保、安全的氟虫腈新剂型ACMCF。ACMCF在花生和黄瓜叶片的持留量分别是氟虫腈水乳剂的1.57倍和2.79倍,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润湿铺展性和较高的叶面持留量。ACMCF对蜜蜂的急性接触毒性(LD50=0.151μg a.i./蜜蜂)远低于氟虫腈水乳剂(LD50=0.00204μg a.i./蜜蜂),对小菜蛾的胃毒活性与水乳剂相当。此外,ACMCF在土壤中的移动性比水乳剂弱,表明其可以降低氟虫腈对水生生物的潜在危害。因此,基于改性纤维素的功能性载体不仅可以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还可以降低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展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2)以正十六烷为温控开关的毒死蜱微囊,可以持效防治害虫、降低毒死蜱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基于温度与昆虫生长发育之间的密切关系,本章首次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以相变材料正十六烷为囊芯的温度响应性毒死蜱微囊CPF@CM。研究了CPF@CM的载药率和粒径分布,考察了不同温度下的农药释放性能和防治小菜蛾能力,分析了CPF@CM的润湿铺展能力和抗光降解性能,探究了CPF@CM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下,CPF@CM中毒死蜱载药率为33.1%,粒径为3.99±0.55μm。35°C时,CPF@CM中毒死蜱24 h累积释放率是15°C的2.34倍,微囊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48 h胃毒活性是15°C的1.71倍。根据释放动力学拟合结果,推测毒死蜱的释放是由囊芯溶解和囊壁溶胀破裂两个过程所控制。CPF@CM在黄瓜和花生叶片上的接触角为46°和60°,而对照毒死蜱水乳液在两种叶片上的接触角为55°和104°,表明CPF@CM具有良好的润湿铺展性。光降解实验中毒死蜱的72 h降解率是CPF@CM的2倍,证明微囊可以减缓毒死蜱在紫外光照射下的降解速度,提高农药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此外,CPF@CM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相比毒死蜱原药降低了5.6倍,表明微囊可以降低农药对水生生物的潜在危害。该工作初步建立了以相变材料为开关的温度响应性农药控制释放理论,为控释农药制剂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有效技术支撑。(3)以金属多酚包覆的碳酸钙复合材料为载体,负载咪鲜胺后制备的pH响应性微球可提高农药叶片持留量、持效防治油菜菌核病:基于油菜菌核病菌侵染油菜过程中释放草酸的原理,利用多孔碳酸钙优良的吸附性能、酸瓦解性能以及金属多酚络合物薄膜的黏附特性,以两者复合材料为载体负载咪鲜胺,制备出pH响应性控释剂PC@TA/Cu。释放实验表明,PC@TA/Cu在pH=3时,咪鲜胺的48 h释放量是中性条件下的1.63倍。叶片持留性实验表明,PC@TA/Cu在油菜和黄瓜叶片上的持留量分别是Pro@Ca CO3(负载咪鲜胺的碳酸钙)的1.50倍和1.49倍。PC@TA/Cu表面的金属多酚薄膜与叶片表面的基团存在相互作用力,致使其具有较高的持留量。最后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活体盆栽、静态毒性法等手段探究PC@TA/Cu的抑菌效果和对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喷施PC@TA/Cu 7天后,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比咪鲜胺水乳剂高10.9%。此外,PC@TA/Cu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比咪鲜胺低约4倍。本研究首次通过碳酸钙和金属多酚复合载体负载农药,为构建释放时间与剂量符合实际防控需求的农药新剂型、改善农药与环境的相容性提供了思路,对农业绿色发展及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邓东[7](2021)在《三种豌豆病害病原菌鉴定》文中研究表明豌豆是我国重要食用豆类作物之一,作为粮食和蔬菜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我国豌豆种植总面积和产量均为世界首位。病虫害是限制豌豆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豌豆上病害发生种类有二十多种,其中,主要的病害有枯萎病、根腐病、白粉病和菌核病等,但是大部分病害的病原菌尚未进行系统性鉴定。而且近年来,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单一商业品种的推广种植、不合理的田间管理与肥料施用以及气候条件的改变,使得豌豆上许多原有病害不断加重,新的病害与病原菌也随之出现。本研究针对日益严重的豌豆枯萎病、豌豆菌核病以及豌豆锈病这三种病害的病原菌进行系统性鉴定,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明确我国豌豆枯萎病病原菌的生理小种并推测可能存在2个新的镰孢菌种通过对采自北京、安徽、广西、贵州、河北、河南、江苏、山东、四川和云南共10个省份的豌豆枯萎病病株进行病原菌分离、尖镰孢特异性引物鉴定和致病性检测,共得到83个具有致病性的尖镰孢分离物。而后使用豌豆枯萎病生理小种标准鉴别寄主对83个分离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有52个、6个、16个和9个分离物分别为生理小种1、2、5和未知生理小种。寄主特异性检测表明,尖镰孢豌豆分离物与其他尖镰孢专化型均存在差异。SIX基因检测结果表明,SIX14基因可能是豌豆枯萎病菌致病的相关基因,利用SIX1-14基因组合鉴定可以区分生理小种5。豌豆镰孢菌系统发育鉴定和多样性鉴定结果表明,本研究中豌豆尖镰孢枯萎病分离物可能存在2个新的镰孢菌种。2、将豌豆菌核病病原菌鉴定为小核盘菌、核盘菌和三叶草核盘菌在对重庆和四川的豌豆病害调查中发现了豌豆菌核病,其典型症状初始为水渍状斑,后扩展成淡褐色,造成茎基软腐或纵裂,病部表面生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最后产生黑色不规则菌核。通过对典型病株和菌核进行病原菌分离,共得到30个分离物。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特征鉴定结果表明,30个分离物可分为3种类型,其中6个分离物为小核盘菌,7个为核盘菌,17个为三叶草核盘菌。致病性检测结果表明,所有分离物均对豌豆品种陇豌1号和中豌4号具有致病性,并在接种后表现出菌核病的典型症状。这是在我国首次报道小核盘菌和三叶草核盘菌能侵染豌豆并引发菌核病。3、将豌豆锈病病原菌鉴定为蚕豆单胞锈菌豌豆专化型通过对采自云南玉溪豌豆锈病菌样品的病原菌扩繁和初步形态学鉴定,共得到4个锈病分离物。随后通过致病性测试和基于ITS序列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确定4个分离物均为蚕豆单孢锈菌。在致病性测试中,分离物WX1可以严重侵染蚕豆和豌豆品种,在侵染叶片上产生丰富的锈子器,但不能侵染小扁豆和鹰嘴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不同寄主来源的蚕豆单胞锈分离物聚类于一个系统发育群,豌豆分离物聚类到一个亚群。基于以上结果,本研究将从云南玉溪豌豆锈病病株上分离的病原菌鉴定为蚕豆单胞锈菌专化型(U.viciae-fabae ex P.sativaum)。
许春丽[8](2021)在《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药是保障粮食安全与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对农药的刚性需求将长期存在。然而当前农药用量大和利用率低的问题仍客观存在,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农药“减施增效”的战略需求,2021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强调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利用功能材料改性与负载技术设计农药缓控释制剂,进行农药高效对靶沉积和可控释放,在促进农药减施增效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基于农药使用与防控剂量需求不匹配导致用药量大的问题,本研究以无机材料介孔二氧化硅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多糖作为载体,创新农药负载方法,优化制备工艺,设计研发多功能性农药缓控释载药体系,并进行了释放特性及生物活性研究,旨在为农药新剂型的研发和农药减施增效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二氧化硅及其界面修饰载药体系的设计和性能研究a)设计了碳量子点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丙硫菌唑缓释纳米载药颗粒,缓释载药颗粒的生物活性效果优异,碳量子点赋予的荧光性有助于载药颗粒在植株中和菌丝体内的可视化观察,对于探究农药在作物体内的传输和分布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b)发展了基于乳液体系的同步羧甲基壳聚糖介孔二氧化硅界面修饰和嘧菌酯负载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改性后修饰载药,农药的载药量显着提高约6倍。未界面修饰的载药体系中有效成分嘧菌酯不具有敏感释放特性,而改性后载药体系具有p H敏感的释放特征:在弱酸性环境48 h累积释放量达到45%,而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48 h内累积释放量可达到66%。改性修饰前后载药颗粒的有效成分释放均符合Korsmeyer-Peppas模型。改性功能材料的引入可使载药体系的生物活性提高约17%,纳米颗粒可实现在菌丝体和植株内传输;c)构建了界面多巴胺和金属铜离子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嘧菌酯载药体系,以具有杀菌活性的金属铜离子可以作为药物分子和载体之间的“桥梁”,通过金属配位键调控农药分子的释放。金属配位纳米载药颗粒的释放为Korsmeyer-Peppas模型,金属配位调控后缓释效果更优异,在24h内累积释放分别达到59.8%,45.5%和56.1%。载体材料具有协同的杀菌活性,可以提高载药颗粒在靶标作物上的沉积效果。(2)天然多糖壳聚糖基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a)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壳聚糖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接枝共聚物,利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吡唑醚菌酯微囊。载体材料的p H和温度敏感特性赋予微囊环境响应释放特性,吡唑醚菌酯的释放随着p H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微囊化后吡唑醚菌酯的光稳定性显着增高,对非靶标生物斑马鱼的急性毒性降低;b)通过离子交联法制备了金属锰基羧甲基壳聚糖基水凝胶,以丙硫菌唑为模式农药验证了负载不同的农药时所选用的金属离子具有特定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载药量和包封率作为评价指标确定了水凝胶载药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羧甲基壳聚糖的质量分数4%;油/水体积比1:10;Tween-80的质量分数2.0%;Mn2+的浓度0.2 M,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22.17%±0.83%和68.38%±2.56%。水凝胶载药颗粒的溶胀和有效成分的释放具有p H敏感特性,碱性条件下有效成分释放较快,酸性条件下释放最慢。在相同的有效成分剂量下,水凝胶载药颗粒与丙硫菌唑原药相比可以增强对小麦全蚀病的杀菌能力。载药体系对小麦的生长具有营养功能,还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降低丙硫菌唑在土壤中的脱硫代谢;c)以农药分子恶霉灵作为凝胶因子,以具有表面活性的海藻酸钠和羧甲基壳聚糖为载体材料,通过静电作用创新制备了具有不同流变性能的水凝胶载药体系。通过改变材料的比例可以得到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水凝胶。水凝胶的溶胀具有离子和p H敏感特性,适用于土壤撒施场景的水凝胶载药体系可降低恶霉灵土壤中的淋溶,适用于茎叶喷雾的水凝胶载药体系可提高在靶标作物界面的沉积性能。本论文从载药体系中载体材料的选择和设计作为切入点,使载体材料在实现有效成分负载和控制释放的基本功能基础上,又赋予载体材料荧光性能、营养功能、靶向沉积和植物保护等功能特性。无机载体材料纳米介孔二氧化硅在提高载药颗粒传输性能的基础上,其荧光性能可实现载药颗粒传输的可视化,界面修饰提高载药颗粒的生物活性,同时调控有效成分的环境响应释放特性;有机载体材料壳聚糖基载药体系可以赋予有效成分温度和p H双敏感释放特性,同时发挥协同增效的生物活性和营养功能,提高农药靶向沉积和抗雨水冲刷能力。本研究充分围绕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界面修饰方法和高效的制备工艺,创新了农药负载方法,研发了功能型载药体系,为农药的减施增效和缓控释制剂的发展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技术途径,对农药产品升级换代和利用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汤依唯[9](2021)在《中介因子复合体亚基BnMED16和延伸因子复合体亚基BnELP4抗油菜菌核病的功能研究》文中认为菌核病是油菜最主要的病害且防控困难,对我国油菜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当前亟需筛选具有广谱抗性的因子并解析其抗病机理,为遗传改良和选育抗病品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和理论基础。植物受到病原菌侵染时,将会从正常的生长发育转向防御反应信号途径,发生转录组的重编程过程,而中介因子复合体MED和延伸因子复合体ELP这两类转录因子是参与这一过程的关键因子,但对于其具体的抗性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在另一方面,植物的细胞壁不仅是植物对外界环境的结构性被动防御屏障,细胞壁的结构成分改变或受到的细微损伤都会引起植物抗病信号途径的激活和防卫反应的活化,但目前只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有些许研究,在作物中鲜有报道。本研究以甘蓝型油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病原菌与植物互作引发的植物免疫反应源头处着手,深入解析转录因子在油菜抗菌核病过程中的功能,研究结果将为油菜抗菌核病育种提供科学依据和种质资源。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转录因子MED家族基因和ELP家族基因在油菜接菌后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发现BnMED16和BnELP2、BnELP3、BnELP4等基因的表达水平均受到显着的诱导;2.通过在油菜中转入BnMED16超表达载体构建BnMED16超表达转基因株系,对其接菌后发现超表达BnMED16株系通过增强防御基因的表达、激活抗病相关信号途径、促进活性氧的积累及清除以及诱导植物细胞壁抗性,从而提高对核盘菌的抗性;3.通过对BnMED16和BnMED25、BnMED16和BnWRKY33进行点对点酵母双杂实验发现BnMED16和BnMED25及BnWRKY33均能够发生互作,且BiFC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其在体内的相互作用,推测BnMED16通过与BnMED25蛋白互作,从而控制茉莉酸信号途径的激活强度来提升油菜对菌核病的抗性;4.通过构建BnELP4超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化到油菜中,得到BnELP4超表达转基因株系;对表达量升高明显的株系进行离体叶片接菌实验后发现超表达BnELP4基因能够明显增强防御基因的表达、激活抗病信号通路并促进活性氧的积累和清除来增强油菜对菌核病的抗性;但BnELP家族介导油菜抗菌核病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杨新昌[10](2021)在《油菜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对策》文中指出油菜作为常见的经济作物,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有着推动作用。根据油菜的种植情况来看,油菜花在含苞未放时可以直接食用,油菜籽可以进行榨油,但是由于油菜病虫害发生概率较高,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十分重要,这也是确保油菜种植实现高产、稳产的重要保障。探究了几种油菜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对策,希望能对我国油菜种植行业的发展有所参考。
二、油菜菌核病为害损失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菜菌核病为害损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2021年秀山县油菜菌核病重发特点及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重发特点 |
1.1 2021年油菜菌核病发生较早 |
1.2前期发展缓慢,后期流行迅速 |
1.3菌核病发生普遍 |
1.4菌核病为害严重 |
1.5菌核病病情区域差异明显 |
2 2021年油菜菌核病重发原因分析 |
2.1菌源积累及萌发率较高 |
2.2主推品种抗病性差 |
2.3防范意识不足,药剂防治效果较差 |
2.4预测预报及天气条件 |
2.5田间管理粗放 |
3结论与讨论 |
(2)我国油料作物农药登记现状及残留限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农药登记情况 |
1.1 整体概述 |
1.2 除草剂登记情况 |
1.3 杀菌剂登记情况 |
1.4 杀虫剂登记情况 |
2 常用农药残留限量与安全间隔期 |
2.1 除草剂残留限量 |
2.2 杀菌剂残留限量与安全间隔期 |
2.3 杀虫剂残留限量与安全间隔期 |
3 存在问题 |
3.1 相同产品多,老产品数量多,制剂登记规格多而乱 |
3.2 生物农药登记占比较少 |
3.3 传统剂型占比高,高毒农药仍有登记 |
3.4 部分农药缺乏最大残留限量,有些病虫缺乏登记用药 |
3.5 安全间隔期等标签内容不完善 |
4 对策建议 |
4.1 鼓励企业开发优化农药产品 |
4.2 加强农药管理,完善登记材料 |
4.3 加强油料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推广 |
4.4 加强科学用药技术普及培训 |
(3)我国防治主要土传病害的农药登记和推广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土传病害的主要类型及发生特点 |
2 我国登记注册的防治土传病害农药有效成分名录 |
3 杀菌剂的推广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杀菌剂的推广应用现状 |
3.2 杀菌剂推广应用中面临的问题 |
3.2.1 国家政策因素 |
3.2.2 杀菌剂自身因素 |
3.2.3 行业问题 |
4 展望和建议 |
(4)不同药剂防治油菜菌核病效果试验简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方法 |
1.4 调查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安全性调查 |
2.2 田间防效 |
3 小结与讨论 |
(5)四川油菜菌核病发生危害情况与防控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生危害概况 |
2 危害特点 |
2.1 始见期前移,苗期病点增多 |
2.2 发生范围广,危害程度重 |
2.3 受气候因素影响大,适宜条件下蔓延速度快 |
3 防治对策 |
3.1 加强监测预警工作 |
3.2 加强抗病品种推广 |
3.3 加强农业防治措施 |
3.4 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 |
(6)基于纤维素/碳酸钙载体的功能化农药制剂构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和缩略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农药控缓释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1 无机材料 |
1.2.2 高分子材料 |
1.3 农药控缓释制剂对非靶标生物毒性的研究进展 |
1.4 刺激响应性农药控释剂的研究进展 |
1.4.1 非生物刺激响应性控释剂 |
1.4.2 生物刺激响应性控释剂 |
1.4.3 多因子响应性控释剂 |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基于改性纤维素的氟虫腈制剂制备及生物应用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和材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羧甲基纤维素(CMC)的合成 |
2.2.4 胺化羧甲基纤维素(ACMC)的合成 |
2.2.5 氟虫腈纤维素制剂(ACMCF)和氟虫腈水乳剂(Fipronil EW,FE)的制备 |
2.2.6 叶面接触角和持留量测试 |
2.2.7 意大利蜜蜂急性接触毒性试验 |
2.2.8 生物活性测定 |
2.2.9 土壤淋溶研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ACMCF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
2.3.2 ACMCF的形貌分析 |
2.3.3 叶片铺展和润湿性能 |
2.3.4 意大利蜜蜂急性接触毒性 |
2.3.5 生物活性 |
2.3.6 土壤迁移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温度响应性毒死蜱微囊的制备及持效防治小菜蛾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剂和材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纳米纤维素(NFC)的制备 |
3.2.4 毒死蜱微囊(CPF@CM)的制备 |
3.2.5 CPF@CM载药率测试和体外释放实验 |
3.2.6 释放动力学拟合 |
3.2.7 微囊叶片铺展性实验 |
3.2.8 生物活性 |
3.2.9 斑马鱼急性毒性 |
3.2.10 光稳定性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PF@CM形貌表征 |
3.3.2 CPF@CM结构和热性能分析 |
3.3.3 体外释放及动力学分析 |
3.3.4 叶片铺展性 |
3.3.5 生物活性 |
3.3.6 斑马鱼急性接触毒性 |
3.3.7 光稳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H响应性咪鲜胺微球的制备及持效防治油菜菌核病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剂和材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pH响应性载体的合成及活性物质的负载 |
4.2.4 PC@TA/Cu载药率测试和pH响应释放探究 |
4.2.5 叶片持留量 |
4.2.6 生物活性实验 |
4.2.7 斑马鱼急性毒性实验 |
4.2.8 载体生物安全性探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形貌及制备过程分析 |
4.3.2 结构分析 |
4.3.3 叶片黏附性 |
4.3.4 释放动力学及机理分析 |
4.3.5 生物活性 |
4.3.6 生物安全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三种豌豆病害病原菌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豌豆及其重要性 |
1.2 豌豆病害 |
1.3 豌豆枯萎病 |
1.3.1 概况 |
1.3.2 学名及分类地位 |
1.3.3 尖镰孢菌专化型与生理小种研究 |
1.3.4 尖镰孢菌形态及生物学特性 |
1.3.5 豌豆枯萎病的危害症状 |
1.3.6 尖镰孢菌致病因子SIX基因研究 |
1.3.7 豌豆枯萎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
1.3.8 镰孢菌系统发育分析 |
1.3.9 豌豆枯萎病的防治 |
1.4 豌豆菌核病 |
1.4.1 概况 |
1.4.2 豌豆菌核病病原菌种类 |
1.4.3 豌豆菌核病的症状 |
1.4.4 豌豆菌核病的发病规律 |
1.4.5 豌豆核盘菌的病原菌鉴定 |
1.4.6 豌豆菌核病的防治 |
1.5 豌豆锈病 |
1.5.1 概况 |
1.5.2 豌豆锈病病原菌种类 |
1.5.3 豌豆锈病症状 |
1.5.4 豌豆锈病的发病规律 |
1.5.5 蚕豆单胞锈菌 |
1.5.6 豌豆锈病的防治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豌豆枯萎病病原菌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植物材料 |
2.1.2 病原菌分离 |
2.1.3 致病性检测 |
2.1.4 生理小种与寄主范围鉴定 |
2.1.5 尖镰孢菌的分子鉴定 |
2.1.6 SIX基因检测 |
2.1.7 镰孢菌系统发育分析 |
2.1.8 尖镰孢分离物的SSR基因分型 |
2.1.9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病原菌分离与尖镰孢分子检测 |
2.2.2 致病性鉴定 |
2.2.3 生理小种与寄主范围鉴定 |
2.2.4 SIX基因研究 |
2.2.5 尖镰孢菌系统发育分析 |
2.2.6 尖镰孢菌多样性分析 |
2.2.7 豌豆枯萎病分离物形态学鉴定 |
2.3 讨论 |
第三章 豌豆菌核病病原菌鉴定 |
3.1 实验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 |
3.1.2 病原菌分离 |
3.1.3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 |
3.1.4 致病性测定 |
3.1.5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3.1.6 系统发育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病原菌分离 |
3.2.2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 |
3.2.3 病原菌分子鉴定 |
3.2.4 致病性检测 |
3.3 讨论 |
第四章 豌豆锈病病原菌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 |
4.1.2 病原菌分离扩繁 |
4.1.3 病原菌的形态学观察 |
4.1.4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4.1.5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4.1.6 系统发育分析 |
4.2 实验结果 |
4.2.1 病原菌分离与扩繁 |
4.2.2 致病性测定 |
4.2.3 病原菌的形态 |
4.2.4 系统发育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农药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 |
1.1.1 我国农药使用现状 |
1.1.2 农药减施增效战略需求和零增长方案 |
1.2 农药损失途径与影响因素 |
1.2.1 农药损失途径 |
1.2.2 农药利用率的影响因素 |
1.3 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研究进展 |
1.3.1 农药载药体系的设计理念 |
1.3.2 农药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2.1 无机材料 |
1.3.2.2 有机材料 |
1.4 农药控释放技术与研究进展 |
1.4.1 控制释放途径及其分类 |
1.4.2 控制释放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5 释放机理研究 |
1.5.1 零级释放动力学模型 |
1.5.2 一级动力学模型 |
1.5.3 Peppas模型 |
1.5.4 Higuchi模型 |
1.5.5 Gallagher-Corrigan模型 |
1.6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6.1 立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介孔二氧化硅基载药体系设计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碳量子点修饰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
2.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1 试剂与材料 |
2.2.1.2 仪器与设备 |
2.2.2 实验操作 |
2.2.2.1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 |
2.2.2.2 丙硫菌唑纳米载药颗粒的制备 |
2.2.2.3 纳米颗粒的表征 |
2.2.2.4 载药量与释放性能测定 |
2.2.2.5 对小麦赤霉病的抑菌活性测定 |
2.2.2.6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在菌丝体及小麦植株的传输情况 |
2.2.3 结果与分析 |
2.2.3.1 纳米颗粒表征 |
2.2.3.2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载药量及缓释性能 |
2.2.3.3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颗粒的杀菌活性 |
2.2.3.4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颗粒的吸收传导性能 |
2.2.4 结论 |
2.3 羧甲基壳聚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
2.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3.1.1 材料与试剂 |
2.3.1.2 仪器与设备 |
2.3.2 实验操作 |
2.3.2.1 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
2.3.2.2 氨基化MSN的合成 |
2.3.2.3 乳化法同步包封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
2.3.2.4 羧甲基壳聚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表征 |
2.3.2.5 载药量测定 |
2.3.2.6 体外释放试验 |
2.3.2.7 杀菌活性测定 |
2.3.2.8 纳米载药体系在菌丝体及靶标作物的传输性能测定 |
2.3.3 结果与讨论 |
2.3.3.1 纳米颗粒的合成 |
2.3.3.2 纳米颗粒的表征 |
2.3.3.3 载药体系载药量及缓释性能研究 |
2.3.3.4 载药体系杀菌活性研究 |
2.3.3.5 载药体系吸收传导性能研究 |
2.3.4 结论 |
2.4 多巴胺铜离子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
2.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4.1.1 材料与试剂 |
2.4.1.2 仪器与设备 |
2.4.2 实验操作 |
2.4.2.1 MSN的合成 |
2.4.2.2 PDA修饰MSN的制备 |
2.4.2.3 铜离子键合多巴胺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
2.4.2.4 荧光标记功能化的纳米颗粒的合成 |
2.4.2.5 多巴胺和铜离子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表征 |
2.4.2.6 载药量测定 |
2.4.2.7 体外释放性能测定 |
2.4.2.8 杀菌活性测定 |
2.4.2.9 靶标作物界面的接触角测定 |
2.4.2.10 菌丝体对载药纳米颗粒的吸收测定 |
2.4.3 结果与讨论 |
2.4.3.1 纳米颗粒的合成 |
2.4.3.2 纳米颗粒表征 |
2.4.3.3 载药体系载药量及缓释性能研究 |
2.4.3.4 载药体系杀菌活性研究 |
2.4.3.5 载药体系接触角研究 |
2.4.3.6 传输性能研究 |
2.4.4 结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壳聚糖基载药体系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温度和p H双重敏感壳聚糖微囊载药体系的构建及释放性能 |
3.2.1 材料和方法 |
3.2.1.1 材料和试剂 |
3.2.1.2 仪器和设备 |
3.2.2 实验操作 |
3.2.2.1 改性壳聚糖的制备 |
3.2.2.2 载药微囊的制备 |
3.2.2.3 载药微囊的表征 |
3.2.2.4 载药微囊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测定 |
3.2.2.5 环境响应型释放性能测定 |
3.2.2.6 载药微囊的光稳定性测定 |
3.2.2.7 载药微囊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测定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3.1 改性壳聚糖的表征 |
3.2.3.2 载药微囊的表征 |
3.2.3.3 载药微囊配方优化结果 |
3.2.3.4 载药微囊环境响应性缓释性能研究 |
3.2.3.5 载药微囊光稳定性研究 |
3.2.3.6 载药微囊对斑马鱼急性毒性研究 |
3.2.4 结论 |
3.3 协同增效锰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
3.3.1 实验材料 |
3.3.1.1 材料与试剂 |
3.3.1.2 仪器与设备 |
3.3.2 实验操作 |
3.3.2.1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 |
3.3.2.2 单因素实验设计 |
3.3.2.3 正交实验设计 |
3.3.2.4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表征 |
3.3.2.5 载药量与包封率测定 |
3.3.2.6 水凝胶溶胀性能测定 |
3.3.2.7 水凝胶释放性能测定 |
3.3.2.8 水凝胶生物活性测定 |
3.3.2.9 丙硫菌唑凝胶颗粒在小麦植株中的剂量分布规律 |
3.3.2.10 样品准备 |
3.3.3 结果与讨论 |
3.3.3.1 水凝胶的制备 |
3.3.3.2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表征 |
3.3.3.3 不同条件对水凝胶微球成型的影响 |
3.3.3.4 单因素实验设计结果分析 |
3.3.3.5 正交实验设计结果分析 |
3.3.3.6 水凝胶溶胀性能研究 |
3.3.3.7 水凝胶释放性能研究 |
3.3.3.8 水凝胶生物活性研究 |
3.3.3.9 丙硫菌唑在植物体内的剂量分布情况研究 |
3.3.3.10 水凝胶营养功能研究 |
3.3.4 结论 |
3.4 农药作为凝胶因子的壳聚糖基水凝胶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
3.4.1 材料与方法 |
3.4.1.1 材料与试剂 |
3.4.1.2 仪器与设备 |
3.4.2 实验操作 |
3.4.2.1 水凝胶制备 |
3.4.2.2 水凝胶表征 |
3.4.2.3 不同性质水凝胶的设计 |
3.4.2.4 水凝胶载药稳定性测定 |
3.4.2.5 水凝胶溶胀性能测定 |
3.4.2.6 水凝胶生物活性测定 |
3.4.2.7 水凝胶土壤保水性测定 |
3.4.2.8 水凝胶土壤淋溶性能测定 |
3.4.2.9 水凝胶界面持流量测定 |
3.4.2.10 水凝胶的接触角测定 |
3.4.2.11 水凝胶弹跳性能测定 |
3.4.3 结果与讨论 |
3.4.3.1 水凝胶的表征 |
3.4.3.2 不同性质水凝胶的制备影响因素 |
3.4.3.3 水凝胶中有效成分的稳定性测定 |
3.4.3.4 水凝胶溶胀性能研究 |
3.4.3.5 水凝胶生物活性研究 |
3.4.3.6 水凝胶土壤保水性研究 |
3.4.3.7 水凝胶在土壤淋溶性能研究 |
3.4.3.8 水凝胶界面持流量研究 |
3.4.3.9 水凝胶的接触角研究 |
3.4.3.10 水凝胶弹跳性能测定 |
3.4.4 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4.1 全文总结 |
4.2 创新点 |
4.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中介因子复合体亚基BnMED16和延伸因子复合体亚基BnELP4抗油菜菌核病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植物菌核病 |
1.2 植物抗菌核病研究进展 |
1.3 中介因子复合体研究进展 |
1.3.1 中介因子复合体的鉴定与结构 |
1.3.2 中介因子复合体介导植物免疫响应 |
1.4 延伸因子复合体的研究进展 |
1.4.1 延伸因子复合体的鉴定与结构 |
1.4.2 延伸因子复合体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
1.4.3 延伸因子复合体在植物应对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 |
1.4.4 延伸因子复合体在植物免疫响应中的作用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油菜材料 |
2.1.2 菌株及载体 |
2.1.2.1 菌株 |
2.1.2.2 载体 |
2.1.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3.1 实验仪器 |
2.1.3.2 实验试剂及培养基配方 |
2.2 实验方法 |
2.2.1 载体构建相关 |
2.2.1.1 油菜总RNA的提取 |
2.2.1.2 第一链c DNA的合成 |
2.2.1.3 载体图谱 |
2.2.1.4 目的基因与线性化载体连接 |
2.2.1.5 油菜超表达载体的构建 |
2.2.1.6 大肠杆菌感受态DH5α细胞的制备 |
2.2.1.7 载体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热激法) |
2.2.1.8 菌落PCR检测阳性克隆 |
2.2.1.9 大肠杆菌质粒提取 |
2.2.1.10 阳性质粒转化农杆菌GV3101 感受态细胞 |
2.2.2 油菜下胚轴遗传转化 |
2.2.3 油菜转基因阳性苗鉴定 |
2.2.3.1 油菜叶片基因组DNA提取 |
2.2.3.2 转基因植株阳性检测 |
2.2.4 基因表达量检测 |
2.2.4.1 叶片总RNA的提取 |
2.2.4.2 反转录c DNA |
2.2.4.3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2.5 油菜菌核病的抗性鉴定 |
2.2.5.1 苗期离体叶片菌丝块接种鉴定 |
2.2.5.2 成株期活体茎秆菌丝块接种鉴定 |
2.2.6 接菌前后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2.2.6.1 防卫相关蛋白的酶活性测定 |
2.2.6.2 H2O2 含量测定 |
2.2.7 接菌前后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
2.2.8 油菜茎秆细胞壁成分分析 |
2.2.9 酵母双杂 |
2.2.9.1 酵母双杂载体构建 |
2.2.9.2 酵母细胞转化及观察 |
2.2.10 双分子荧光互补(烟草体系)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转录因子MED和 ELP家族基因在油菜接菌后的表达模式分析 |
3.2 BnMED16 介导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功能分析 |
3.2.1 超表达载体构建 |
3.2.1.1 目的基因的克隆与载体线性化 |
3.2.1.2 目的基因与线性化载体连接及鉴定 |
3.2.1.3 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GV3101 |
3.2.2 BnMED16 超表达植株阳性鉴定及表达量分析 |
3.2.3 BnMED16 超表达油菜植株对菌核病抗性增强 |
3.2.4 核盘菌侵染诱导BnMED16 超表达植株防御相关基因表达增强 |
3.2.5 核盘菌侵染诱导BnMED16 超表达植株活性氧积累和清除 |
3.2.6 转录组水平分析BnMED16 介导油菜抗菌核病防御机制 |
3.2.7 超表达BnMED16 增强油菜细胞壁抗性 |
3.2.8 BnMED16与BnMED25蛋白互作介导油菜对菌核病的抗性 |
3.2.8.1 酵母双杂筛选BnMED16 互作因子 |
3.2.8.2 BiFC验证BnMED16在体内与BnMED25、BnWRKY33的相互作用 |
3.3 BnELP亚基介导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功能分析 |
3.3.1 超表达载体构建 |
3.3.2 BnELP基因超表达植株阳性鉴定及表达量分析 |
3.3.3 BnELP超表达油菜植株对菌核病抗性增强 |
3.3.4 核盘菌侵染诱导BnELP超表达植株防御基因表达增强 |
3.3.5 核盘菌侵染诱导BnELP超表达植株活性氧积累和清除 |
第4章 讨论与展望 |
4.1 BnMED16 是油菜PTI/DTI基础抗性的关键成分 |
4.2 BnMED16通过增强BnMED25介导的JA/ET防御途径增强对核盘菌抗性 |
4.3 BnMED16 通过诱导BnWRKY33 激活的防御信号转导途径赋予油菜菌核病抗性 |
4.4 BnELP是油菜抗菌核病过程中的正调控因子 |
4.5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油菜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病虫害防治对油菜种植的重要性 |
2 油菜常见的虫害及防治对策 |
2.1 蚜虫 |
2.2 菜青虫 |
3 油菜常见的病害及防治对策 |
3.1 病毒病 |
3.2 霜霉病 |
3.3 花叶病 |
3.4 菌核病 |
4 防治病虫害的其他手段 |
5 结语 |
四、油菜菌核病为害损失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2021年秀山县油菜菌核病重发特点及原因分析[J]. 肖晓华,杨昌洪,黄秀平. 植物医生, 2021(05)
- [2]我国油料作物农药登记现状及残留限量分析[J]. 朱友理,王银. 天津农林科技, 2021(04)
- [3]我国防治主要土传病害的农药登记和推广情况[J]. 李文静,王秋霞,李园,颜冬冬,郭美霞,徐进,靳茜,曹坳程. 农药, 2021(08)
- [4]不同药剂防治油菜菌核病效果试验简报[J]. 丁亚玲,吴翠翠,卢海燕. 上海农业科技, 2021(04)
- [5]四川油菜菌核病发生危害情况与防控对策[J]. 张国芝,吴金鑫,万宣伍,王胜,张梅. 四川农业科技, 2021(07)
- [6]基于纤维素/碳酸钙载体的功能化农药制剂构建及性能研究[D]. 肖豆鑫. 浙江大学, 2021(01)
- [7]三种豌豆病害病原菌鉴定[D]. 邓东.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8]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D]. 许春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9]中介因子复合体亚基BnMED16和延伸因子复合体亚基BnELP4抗油菜菌核病的功能研究[D]. 汤依唯. 湖北大学, 2021
- [10]油菜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对策[J]. 杨新昌. 种子科技, 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