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不表示比较的as…as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王青[1](2018)在《基于深层神经网络的多目标学习和融合的语音增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随着智能终端机功能的增强和云端计算能力的提高,人和计算机之间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语音作为人类最重要、最常用和最方便的信息交换方式,自然成为不可或缺的媒介。在日常生活进行语音通信或者在军事通信中进行作战指挥时,常常伴随各种噪声干扰,这些噪声干扰不仅影响语音的质量和可懂度,同时也给后续语音识别和语音端点检测等处理带来困难。语音增强的主要目标就是从带噪语音中提取干净的原始语音,提高语音质量和可懂度。传统单声道语音增强算法基本都是无监督语音增强算法,通常会对语音信号和噪声信息的概率分布做一定假设,对平稳噪声处理比较好,但对非平稳噪声抑制能力较弱。近些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在语音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给语音增强提供一种有监督学习的解决方案和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可能性。研究发现,基于深层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的语音增强方法取得比传统语音增强算法很大的性能提升。本文围绕用回归DNN来拟合语音和噪声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着力解决低信噪比语音可懂度不高、噪声非平稳问题,然后通过多目标学习和融合技术,设计适用于实时应用的紧凑和低延时模型,最后在最大似然估计的框架下对基于时频掩蔽的DNN进行参数优化。首先,基于已有的DNN语音增强算法框架,本文研究不同的输入信息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解决在低信噪比情况下语音可懂度不高的问题。通过设计不同的输入特征,比如对数功率谱(Log power Spectra,LPS)和幅度谱(Amplitude Spectra,AS),研究回归深层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基于不同特征之间的互补性,在输入层采取特征拼接,输出层对不同学习目标进行后处理,来同时提高语音质量和可懂度。其次,针对宽带(16kHz)语音数据上噪声不匹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动态噪声估计方法,利用双绝对门限、平滑策略以及与静态噪声融合,使得估计的全频带噪声更准确,并且使用噪声的子带特征和表征语音存在概率的掩蔽值(Ideal Ratio Mask,IRM)进行联合感知训练,在减少模型复杂度的同时可以提高模型对不可见噪声的泛化能力。再者,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DNN的多目标学习和融合语音增强框架,包括多目标学习和多目标融合两个阶段,能够在较小的模型复杂度和较低的延时情况下达到比较好的性能,更适用于实时语音应用。在多目标学习阶段,设计一个DNN模型来学习辅助信息,包括LPS特征、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el frequency Cepstral Coefficient,MFCC)和 Gammatone 频率倒谱系数(Gammatone Frequency Cepstral Coefficient,GFCC)以及每组特征对应的干净语音、动态噪声和IRM。在多目标融合阶段,用上个阶段学习到的辅助信息与原始带噪信号一起作为网络输入,在输出层同时预测LPS、MFCC和GFCC对应的干净语音和IRM信息。最后对这两个阶段DNN预测的干净语音做后处理融合。由于在DNN学习过程中引入了多个目标,利用多目标的自适应学习,两个阶段的DNN模型可以设计的很紧凑,降低模型复杂度,可以在较低延时的情况下保持不错的性能。最后,在概率分布框架下,对使用IRM作为目标函数的DNN,本文假设IRM预测误差服从广义高斯分布,并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来优化DNN的参数。针对广义高斯分布不同的形状参数,本文分析和讨论了 IRM预测误差分布,选择合适的形状参数,相比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方法在所有客观指标上都有显着提高,缓解语音失真,保留更多语音高频部分。
李芳[2](2007)在《同轴带电射流的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同轴电雾化和同轴电纺丝是生产微胶囊和复合纳米纤维的有效方法,它们与电场作用下同轴射流的稳定性密切相关。而目前对同轴带电射流稳定性的研究甚少。本文首次通过时间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分别研究了径向电场和轴向电场作用下同轴射流的无粘稳定性、以及外驱动情况下同轴射流的轴对称粘性稳定性,给出了解析形式的色散关系表达式,并数值求解了本征值,分析了电场、电导率、介电常数等电学参数以及重要的水动力学参数对同轴射流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在无粘稳定性分析中,发现了para-sinuous模、para-varicose模和transitional模三种不同的不稳定模,径向电场对para-sinuous模和para-varicose模均起到促进不稳定的作用,轴向电场对它们起到抑制不稳定的作用,另外,轴向电场对transitional模起到促进不稳定的作用。通过比较外驱动和内驱动情况下的计算结果以及轴向电场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结果,发现流体的电导率和介电常数对不稳定模的增长率有着复杂而显着的影响。当考虑流体粘性时,发现轴对称不稳定性只存在两种不稳定模,即para-sinuous模和para-varicose模,粘性对它们均起到抑制的作用。在大部分的情况下,para-sinuous模最不稳定,这意味着同轴射流最终破碎成复合液滴。另外,在粘性情况下,给出了大、小相对电松弛时间近似的计算结果。本文首次通过Chebyshev谱配置法数值计算了外驱动情况下同轴射流在径向电场、以及径向电场和轴向电场共同作用下的粘性稳定性,比较了轴对称和非轴对称不稳定性的时间增长率,分析了电场对它们的影响规律。计算发现,与轴对称情况不同,在非轴对称不稳定下只存在一种不稳定模,即非轴对称para-sinuous模,而且此模只有在径向电场强度足够大时才存在。在长波附近,非轴对称para-sinuous模要比轴对称para-sinuous模不稳定,意味着非轴对称模主导着长波不稳定性。径向电场对轴对称和非轴对称模均起到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而轴向电场对轴对称和非轴对称模均起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计算发现,在流体粘性较高或者界面张力较小的情况下,非轴对称模的增长率远远超过轴对称模的增长率,因此较易在实验中实现。本文首次对粘性单流体射流进行了实验和稳定性分析的比较。理论和实验的比较说明,稳定性分析可以定性地预测射流的不稳定模以及电场对轴对称模和非轴对称模转化的影响,但在定量上,只有对粘性较高的流体,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而对粘性较低的流体,稳定性理论不能准确预测非轴对称模的最有可能波长。另外,研究了单流体射流的绝对和对流不稳定性,在参数平面上给出了它们的控制区域,发现在电场强度足够大或表面张力足够大时,射流可能由对流不稳定状态进入绝对不稳定状态。本文首次对电流体力学中的初值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变换的方法,求得了平面驻波漏电介质模型解析形式的初值解,并用半解析半数值的方法求解了柱面驻波漏电介质模型的初值解。通过非模态稳定性理论,计算了表面电荷存在时平面驻波的能量增长函数,发现了能量瞬时增长现象。本文给出了适用于数值模拟的漏电介质模型方程组。
李博嵩[3](2019)在《高渗透分布式能源聚合运行优化及竞价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包括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以及弹性负荷的分布式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渗透率不断提高。分布式能源可作为清洁的替代能源,亦可为电力系统提供多种辅助服务,为电网的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分布式能源具有分布零散、单个容量较小的特点,不易被电力系统统一进行调度管理。同时,其自身的不确定性,如风能、光伏发电等可再生电源出力波动,电动汽车随机充放电行为以及需求侧响应用户违约可能等,都增加了其调度管理的难度。为了更好地对分布式能源进行管理,发挥其在电力系统优化运行中的潜力,分布式能源聚集商的概念应运而生。利用分布式能源聚合技术,数量众多、地理分布零散的分布式能源可作为整体参与电力系统的优化运行。本文着眼于电网中渗透率日益提高的分布式能源,利用不确定性优化、风险管理、博弈论、数据驱动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分布式能源及其聚合技术进行研究。针对分布式能源自身的不确定性及电力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分别对以弹性负荷为代表的需求侧响应策略、分布式能源聚集商的竞价策略、市场中多个聚集商的互动行为以及分布式能源聚集商参与电力市场对电力系统优化运行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为分布式能源聚集商参与电力市场运营,提升电力系统效益相关问题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针对系统中广泛分布的具有价格弹性的负荷资源,本文首先对需求侧响应进行研究,提出了计及负荷节点电价水平的需求侧响应策略。提出基于用户用电成本节约贡献度系数的需求侧响应成本分摊方法。该方法保证了系统中不同节点的电力用户在需求侧响应中的经济效益,避免用户因市场需求侧响应成本分摊而遭受经济损失,具有公平性。针对市场中同时存在多种分布式能源的情况,引入分布式能源聚集商对其进行协调管理并参与市场。同时考虑分布式能源及电力市场的不确定性,建立分布式能源聚集商同时参与能量及辅助服务市场的日前、实时两阶段随机优化模型,并利用CVaR(Conditional Value at Risk)方法对竞价策略进行风险管理。利用夏普利值及独立风险贡献度方法对各类分布式能源在聚集商竞价策略中的风险与效益贡献进行分析。将聚集商的经济效益及风险在各类分布式能源间进行公平分摊,以保障分布式能源所有者的经济效益,并有效引导聚集商对分布式能源的整合。针对分布式能源渗透率进一步提高,多个分布式能源聚集商同时存在的电力市场。为扩大能源规模,增加经济收益,多个聚集商可合作竞价,但所获得的超额利润难以进行分配。本文首先考虑分布式能源及电力市场的不确定性,建立基于鲁棒优化的单个聚集商市场策略模型,再将之扩展为多个聚集商的合作竞价策略模型。利用泰勒级数将该模型的非线性目标函数线性化并将整个问题作为一个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问题求解。在此基础上,利用Aumann-Shapley理论,对合作竞价效益公平分配。针对存在多个分布式能源聚集商的非合作电力市场,建立同时考虑分布式能源出力及竞争者竞价策略不确定性的双层竞价策略模型。首先利用数据驱动方法对可再生能源的随机出力进行建模,利用信息间隙决策理论进行风险管理,建立聚集商自身的竞价策略模型作为模型上层。基于数据驱动技术建立竞争者竞价策略模糊不确定性集合,建立考虑竞争者竞价策略不确定性的市场出清模型,作为模型下层。在不同市场需求下,聚集商为了最大化自身经济效益、满足系统需求,将对其竞价策略模型的目标函数或约束进行调整。以此双层模型为基础,本文从系统运行的经济效益、负荷水平、节能减排等方面,量化研究分布式能源聚集商参与电力市场给电力系统优化运行带来的多方面影响。本文从分布式能源自身特性及其聚合技术入手,重点讨论了分布式能源通过聚集商的统一管理参与电力市场运营,考虑自身出力不确定性、市场价格不确定性及市场中竞争者竞价策略的影响,如何增加收益、管理风险并进行风险及效益的分摊。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分布式能源聚合参与电力市场对电力系统经济稳定运行的多方面影响。决策者可根据系统中分布式能源的种类及市场需求,参照本文提出的模型及方法进行协调、优化管理。
池舒文[4](2019)在《三大范畴体系的理论性比较研究及其对范畴化的实践性认知研究的启示》文中认为《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范畴”一词做出两种解释,一种是哲学性或理论性的解释,即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另一种则是通俗的解释,即范畴指“类型、范围”,这两者之间虽不能说在意义上毫无联系,但它们之间似乎仍有不小差别。一方面“范畴”作为各学科必须依赖的基础性概念,显然被要求作为一个体系而存在,即各学科均要为自己准备一整套“范畴”用以构筑一个严谨详实的能够反映人对客观事物本质认识的理论体系,但另一方面“范畴”在日常用语中却给人一种“事事皆范畴,处处见范畴”的感觉。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语言使用中“范畴”似为所有“语词”背后的意义支撑,每个“语词”自身被看成是“表达”,而它所表达的东西就是其背后的“范畴”意义,但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范畴”概念本身有不同寻常之处。首先,它是西方思想和学术源头的核心概念,在古希腊学术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中位居显要;其次,“范畴”在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概念,它是自带一个体系的存在者,其中包含了着名的十大范畴;再次,“范畴”概念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得到广泛的使用,广泛存在于不同哲学家的不同哲学体系,结果是“范畴”概念在获得极其丰富的意义内涵的同时,其本身内在的涵义亦被不断“泛化”,它的使用早已突破了哲学的领域而广泛应用于不同的科学领域,特别是在现代的语境中更是几乎被等同于“类别”;最重要的是,“范畴”概念始终与我们的认知息息相关,它具有根本性的作用,亦即它并非仅仅相关于世界上某些事物、某些种类、某些方面的认知,而是相关于世界上所有事物、所有种类、所有方面的认知和理解。有鉴于此,本论文力图完成涉及范畴的两项紧密相关的研究任务,第一项任务涉及三大范畴体系的理论性比较研究,它作为主体内容将覆盖本文第一部分至第四部分;第二项任务是该理论性比较研究对范畴化实践性认知研究的启示,它作为必要延伸将在本文第五部分加以展开。在第一项任务中,我们追寻“范畴”所经历的体系演变,我们把范畴论的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分别选取一个最具有影响力的哲学认识论中的范畴体系加以研究,具体而言,即选取亚里士多德的经验论范畴体系、康德的先验论范畴体系和胡塞尔的本质论范畴体系这三大范畴体系进行理论比较研究。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三个最具有代表性的范畴体系尽管可以说互相之间是异质性的,但它们同样都专注于描述我们的全部基本认知范式,并且同样都把这些认知范式命名为“范畴”,因此在对于基础认知意义的追寻方面完全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在具体论证上,本文一方面把着力点放在各体系本身内在的系统纯粹性和自洽性及其对于基础认知所具有的独特维度,另一方面也注重对于不同范畴体系进行横向比较,在揭示不同范畴体系之间的异质性和各自具备的系统自洽性的同时,亦着重挖掘范畴论本身一以贯之的精神脉络以及范畴体系演变进化的历史连贯性。接着,本文进一步深入考察范畴概念本身的演变规律,揭示其演变所围绕的三大主轴即逻辑主轴、区域主轴及意义主轴,前两大主轴为显性主轴,后一个主轴为隐性主轴;从以上范畴概念本身演变的考察中,我们提炼出了其不变的概念内核即“认知意义之底层”或者说“认知的可能性本身”。正是以此范畴概念本身的不变内核为基础,我们转而进入本文的第二项任务即“范畴化”过程的研究,因为“范畴化”就其根本而言就是根植于基础领域的“认知可能性之本身”的意识操作,它是在整个经验认知过程之中进行的(针对认知可能性的)现实化和(针对认知对象的)客体化的意识行为。原本按照胡塞尔的划分,整个经验认知过程一共为三个对象性建构阶段即接受性对象的建构阶段、知性对象性的建构阶段以及普遍对象性的建构阶段,而根据我们的对于范畴化的定义则可以把它们解释为三个阶段的范畴化。在针对经验认知过程的范畴化实践性研究中,我们进一步发现了三大范畴体系所辖的诸范畴在主导不同阶段的范畴化方面存在着天然的互补性和一致性,即第一认知阶段的范畴化其实是由康德的现象性诸范畴主导进行的范畴图型化(还有范畴的特型化作为必要补充),第二认知阶段的范畴化正是由胡塞尔的逻辑性诸范畴主导进行的范畴逻辑化,而第三认知阶段的范畴化则是由亚里士多德的类型性诸范畴主导进行的范畴类型化,这些不同阶段的范畴化构成了基础认知领域的一整个经验认知构架。除了以上基础领域,我们的经验认知其实还有更加显性、突出的领域,这就是心理认知领域和语言认知领域,只要我们稍稍扩展一下“范畴化”的意义辖域,它就必然要涉及这两个领域,但是即便如此,在这两个领域中所谓的范畴化亦仍然是基础领域的范畴化的外化表现,在心理领域直接表现为“直观化显象”而在语言领域则直接表现为“系统化表达”。
陈岩[5](2010)在《基于语言信息的群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群决策就是在一定的决策准则下将群体成员的偏好集结成单一的群体偏好的过程。随着IT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形势的变化,现在的工作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决策要靠群体来制定,同时,群决策的方式也能给选择过程带来一些好处:更广泛的知识和经验、更多样化的视角、潜在的协作行为等。近年来,有关群决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需要指出的是,群决策问题的研究仍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实际的群决策过程中,由于群决策每个专家对于复杂问题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以及群体中的成员对复杂问题的重要性感知不同,同时又受到群体中每个成员的知识结构、评判水平、个人偏好及信息的不确定性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所以群决策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因此,在群决策中研究不确定环境下群决策集结问题和专家水平评判问题是群决策的两个很重要问题。目前,关于这两方面的研究虽然已经引起了有关学者的关注,但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方法方面都还很不成熟。为此本文针对基于语言信息的群决策问题和基于不确定信息的专家水平评判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主要工作概括如下:(1)针对基于语言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分析问题,给出了语言判断矩阵的加性完全一致性、乘性完全一致性概念及判别方法,同时也给出了满意一致性的判定方法及方案排序方法以及一致性调整方法。(2)针对基于语言判断矩阵的群决策问题,给出了利用二元语义方法以及转换函数方法处理基于语言判断矩阵的群决策问题以及基于多粒度语言判断矩阵的群决策问题。(3)针对基于语言决策矩阵的群决策问题,给出了基于LOWA、IOWA算子以及转换函数的两种处理方法以及针对多粒度区间型语言判断决策群决策问题的二元语义解决方法。(4)针对基于不确定信息的专家水平评判方法。给出了基于互补判断矩阵、语言判断矩阵、Vague信息决策矩阵、区间数信息决策矩阵以及基于不同形式不确定信息的群决策专家水平评判方法。在论文最后,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及结论,并概括了本论文研究的主要贡献、研究成果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同时也指出了本论文研究的局限和对后续工作研究的建议。
曾永泉[6](2011)在《转型期中国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关注风险与和谐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目前,处于急剧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也正面临着诸多社会风险的威胁与挑战。加强社会风险预警,建构一套科学实用并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乃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只有建构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才能适时监控社会风险的发展状态,及时发布各种社会风险警情,尤其是及时发布那些重大社会风险警报,从而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并动员社会力量将风险控制在社会承受力范围之内,以防患于未然。由此可见,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构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本论文在国内外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分析转型期的重大社会风险源,探讨指标体系建构的结构模型,并依据科学方法建构一套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各级指标的权重,将指标体系应用在转型期社会风险的综合评价中。论文关注的主要问题有:建构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需要从哪些理论中吸取养分,如何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指标,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选择指标并确定指标的权重,如何进行风险的综合评价?总之,建构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科学理论的指导和方法的应用是两大关键。基于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导论。主要说明本研究的缘起和意义,检视和评论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界定了主要概念,并交待了行文逻辑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研究社会风险预警的理论基础,讨论风险社会理论、社会冲突理论等在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构中所具有的启发意义。第二章,分析转型期中国社会风险源,为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构提供现实依据。首先探讨社会转型与社会风险的内在逻辑,揭示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全球化与社会风险的关联;其次,根据转型期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探讨和研究当前主要社会风险的基本现状,尤其关注的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结构性和制度性的各种风险,包括人口风险、经济生活风险、社会生活风险、政治生活风险、文化心理风险和自然生态风险;最后,分析转型时期社会风险具有的复合性、结构性、扩散性、多发性和高危性等特征,从而再现了转型期中国的社会风险景象。第三章,研究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构中的结构模型。社会指标体系建构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从理论到模型再到指标的逐步操作化的过程。结构模型将抽象的理论和具体的指标联接起来,从而为下一步指标体系的设计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本章提出了转型时期社会风险景象图、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构的三维图,详细分析了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构的时间维结构模型和逻辑维结构模型。第四章,建构转型期中国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讨论指标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和出发点,根据专家咨询方法和社会统计数据分析,设计包含六个一级指标、十九个二级指标、四十八个三级指标的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对具体指标含义作出解释。第五章,确定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应用聚类分析、幂法、相似系数加权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将专家的主观判断和统计技术结合起来,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从而保证了权重确定的科学性。第六章,综合评价转型期中国社会风险状况。根据本文建立的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收集各种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将预警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变换并构造社会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后,对当前中国的社会风险状况做全面的评估,计算出总体风险指标值和各二级指标的风险值。第七章,结论及展望。主要对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理论和方法问题所作的全面归纳及提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吴甜甜[7](2019)在《多Agent信念协调与行动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Agent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是人工智能领域非常活跃的研究方向,其目标旨在使软件能够模拟人类的认知和行为,具有较强的问题求解能力。BDI模型具有高度灵活性,为解决动态复杂领域的问题提供了坚实基础,通过赋予Agent信念(Belief)、愿望(Desire)、意图(Intention)三种精神属性分别表达其所处环境的信息、动机以及实现期望目标所需的规划。在BDI模型中,多Agent信念协调与行动规划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针对这两方面的研究现状开展以下工作:(1)在多Agent系统中,不同的Agent具有不同的信念,信念冲突会不可避免地造成行动冲突。Sakama C等人提出的严格协调(rigorous coordination)方法适用于Agent之间有共同信念的情境,但无法处理各Agent共同信念为空的情况。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可能回答集程序(Possibilistic Answer Set Programming,PASP)的信念协调方法。首先,针对各Agent的不同信念集,引入加权定量的方法计算程序PASP的回答集相对于Agent信念的满足度,以此来弱化Agent某些信念,获取相对满意的一致解。其次,根据一致解建立一致的协调程序,作为Agent共同认同的背景知识库。最后,在DLV求解器的基础上增加规则预处理的前端程序,使其可以直接处理可能回答集程序的规则形式,并实现协调多Agent不相交信念的算法。本文以旅行景点推荐场景为例,说明该方法在群体决策领域的应用。(2)Agent通过行动体现智能特征。王洁等学者研究了在不确定及模糊的动态环境下Agent如何选择目标并实施行动,但没有考虑实现目标的行动规划。选择合理的行动规划实现目标会减少目标失败的可能性,提升整个Agent系统的性能。因此,本文提出一种不确定情境下的行动规划方法。首先,针对Agent的多种行动规划,建立包含当前上下文环境和Agent偏好等信息的元模型,通过预测各行动规划的实施效果选择最佳的行动规划。其次,以实用推理(practical reasoning)的方法推理行动,并修正目标。最后,本文基于Jadex平台实现军事目标摧毁的仿真场景,说明行动规划方法的实用性。
朱皓淼[8](2019)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羧铵两性离子水合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生物惰性(bioinert)是生物相容性材料最主要的性能之一,基于两性离子结构的材料表面被发现在抗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antifouling)、抗细胞粘附、免疫隐身等方面具有卓越的性能,在抗污抗菌材料、生物分子检测、组织工程、药物包覆、生物分子活性增强、医学照影以及海洋科学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众多有关两性离子结构具有生物惰性的分子机理研究中,水合作用被认为是关键的因素,具有重要的探索价值和研究必要性。本论文利用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MD)模拟的方法,首先针对一种具有两性离子结构的交联剂分子与传统的交联剂分子的水合作用进行了对比,通过构象特点、水合层结构、氢键生存情况以及水合自由能等方面的分析,解释二者水合机制的差别。其次,对比两性聚合物和传统的聚乙二醇(PEG)在完全水合平衡下的构象特征、水合层结构和动力学特性、氢键形成情况和水合自由能计算,揭示聚合物构象特点与水合特点之间的关联。再次,模拟了接枝两性聚合物和接枝PEG表面的水合作用,分析了水分子空间密度分布,并运用格点化非均相溶剂理论(GIST)对两种表面的水分子平动熵变和转动熵变进行了计算,以伞形取样(Umbrella Sampling)方法计算了人血清白蛋白分子在两种表面上的吸附自由能,从而揭示材料表面的抗吸附机理。接着,由谷氨酸和赖氨酸构建的天然两性聚合物(EK肽链)在水溶液中对于三种具有特征二级结构的肽链的构象维持作用也通过MD模拟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溶剂(纯水和EK溶液)环境下肽链二级结构随时间的变化,残基接触矩阵图、肽链-水结合能、肽链动态构象特征、水合层动力学特性等方面,以构象动态平衡受到影响的视角讨论了其对二级结构的维持机理。最后,针对不同拓扑形貌(凹和凸)的表面对水分子结构和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 MD模拟研究。在不同温度下分析了水分子密度、偶极取向分布、四面体参数、驻留动力学、偶极取向动力学等方面,对水分子在表面的受影响范围进行了讨论。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普通的亲水交联剂N,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MBAA)相比,具有两性离子结构的交联剂二甲基丙烯酸酯羧基甜菜碱(CBMAX),具有更强的亲水能力,水合自由能更低,水合层中的水分子偶极取向更加有序,与水分子形成的氢键生存时间更长且构型更加规正,对表面水分子的滞留效应更显着。在完全水合下,两种交联剂分子的主链构象较稳定,都呈现刚性特征,但CBMAX的两性侧链具有适度的柔性,有利于与水分子的热运动进行耦合。2.基于完全水合的情况下,PEG呈现高度卷曲且分子链柔性较高,大量的链段-链段相互作用导致水合作用受到影响。两性离子结构的聚甲基丙烯酸羧基甜菜碱(pCBMA)则具有分层级的柔性:刚性的主链和柔性的侧链。该特点使得聚合物中每个侧链都能够形成稳定的水合空间。水合自由能计算显示,CBMA10更强的亲水能力。3.密度分布的结果显示,pCBMA接枝表面能够展现一种柔性的界面特征,而PEG接枝表面则更加呈现一种不定形的水合特点。前者表面对于水分子的平动熵变和转动熵变影响较大,即越靠近表面水分子受到的约束越大,后者表面对水分子平动熵变影响较小,而转动熵变几乎随距离无变化。两种表面都展现出具有抗蛋白吸附能力,pCBMA表面主要通过静电效应产生稳定的水合层,从而抗吸能力主要源自热力学效应,PEG表面主要通过链段的无规运动对蛋白质分子产生体积排阻,抗吸能力更多地表现为动力学效应。4.相比于纯水,EK溶液能够对肽链的二级结构起到稳定作用,减少了肽链-水之间的作用能,使得其处于一个相对“干燥”的环境,这是由于在EK溶液中,能够对肽链二级结构起稳定作用的分子内氢键更大程度地得到保留。经过均方位移(MSD)和扩散系数计算,300K下EK短肽溶液(0.03mol/L)中水分子的扩散能力约相当于297K下的纯水,这使得肽链处于相对“低温”的环境。5.凹或凸表面形貌下,水分子在界面处产生密度波动,形成可分辨的分层结构,波动范围约为1nm,这是由于范德华势对O原子和H原子产生的束缚不同。凹表面对于水分子偶极分布的影响效果要大于凸表面的,且水分子呈现规正四面体构型的趋势更弱。此外凹表面对于水分子平动和转动的抑制也比凸表面更强。温度不能影响近表面水层的偶极分布和水层结构,但能够显着影响水分子四面体构型的规正度,温度越高越偏离规正。
刘吉超[9](2019)在《基于旅行信息预测的并联型PHEV能源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传统的内燃机汽车由于高能耗、高排放的缺点,已经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为了实现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纯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为发展目标的新能源汽车方案被相继提出。然而,由于EV尚存在诸多瓶颈技术有待攻克,导致其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取代传统的内燃机汽车。在此背景下,并联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以其出色的节能减排能力,被视为是传统的内燃机汽车到EV的理想过渡方案。并联型PHEV的能源来自于燃油和电能,为了实现车辆能源的在线最优化管理、进一步提升车辆的节能减排性能,本文对并联型PHEV的能源优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此,本文分别通过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和启发式动态规划(Heuristic Dynamic Programming,HDP)两种优化控制方法,设计出以下三种基于旅行信息预测的能源管理策略(Energy Management Strategy,EMS)。(1)基于混杂旅途模型的在线EMS考虑到车辆在实际交通环境下的行驶状态不仅受到自身运动状态的影响,还受到道路交通流状态的影响,本文通过解析的方式设计出基于混杂旅途模型的在线EMS。首先,根据车辆在实际道路环境下的运行特征,分别通过构造车辆运动学模型和道路元包传输模型(Cell Transmission Model,CTM)去描述车辆的连续运动过程和交通流变化过程;然后,利用混杂自动机(Hybrid Automata,HA)理论将连续车辆运动过程和离散交通事件切换过程进行融合,构造出混杂旅途模型,用于车速轨迹的在线预测;在此基础上,利用MPC思想设计出基于混杂旅途模型的能源管理控制器,并通过控制算法对其EMS进行了在线实现。(2)基于旅途工况预测模型的在线EMS进一步地,考虑到实际交通环境里车辆行驶工况的随机性变化,本文利用数据驱动的方式设计出基于旅途工况预测模型的在线EMS。为此,本文先根据车辆工况数据的演化特征,利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构造出车辆旅途工况预测模型;然后通过环境模态划分、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和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PSOA)对建立的旅途工况预测模型进行优化,进而设计出基于GA/PSOA的BPNN旅途工况预测模型,用于车速轨迹的在线预测;在此基础上,利用MPC思想设计出基于旅途工况预测模型的能源管理控制器,并通过控制算法对其EMS进行了在线实现。(3)基于HDP的在线EMS更进一步地,考虑到MPC的优化效果依赖于未来信息的预测量和预测精度,本文利用自适应动态规划(Adaptive Dynamic Programming,ADP)的思想设计出基于HDP的在线EMS。首先,考虑到车辆在实际交通环境下的运动过程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高度的非线性,本文利用BPNN设计出并联型PHEV的状态空间模型;其次,考虑到HDP在求解最优化问题时并不依赖于未来信息的预测量,而是根据贝尔曼最优原理和强化学习的思想去实现问题最优解的无限逼近,因此利用BPNN设计出基于HDP的能源管理控制器,并通过控制算法对其EMS进行了在线实现。为了验证上述设计的三种EMS的有效性,本文以北京市路网为背景,借助于实际道路交通数据,分别对这三种EMS进行了仿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首先,与现有的在线EMS相比,本文设计的三种EMS在保证实时性的前提下,均可使车辆的能耗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其中燃油消耗的减少量从3.46%到60.27%不等。其次,与离线全局最优化EMS相比,虽然本文设计的三种EMS的油耗和排放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是它们的能耗优化效果与离线全局最优化EMS的优化效果已相当接近,尤其是基于HDP的在线EMS的能耗优化效果与离线全局最优化EMS的优化效果之间的最小差距只有2.13%,最大也仅有4.5%;并且,本文设计的三种EMS均可进行车辆能源的实时优化,而离线全局最优化EMS只能用于其他EMS的离线性能分析。由此说明,相较于现有的EMS,本文设计的EMS进一步提升了并联型PHEV的整体节能表现,为车辆能源的在线优化管理提供了更加有效的解决途径。除此之外,本文在实现上述EMS过程中所采用的优化思想、设计的优化方法,亦可用于具有多套电机总成或者具有多套电力能源系统的EV中。为EV在提高电能利用率、增加续航里程、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
王腾飞[10](2018)在《寒区桩基的冻拔稳定性及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桩基础是适用于具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的基础形式,在冻土区等土质特殊地区应用广泛。冻工作为一种不稳定土,易为基础工程带来一系列的工程病害,对桩基础及上部结构的长期服役性能提出了新的挑战。寒区桩基础的冻拔稳定性及承载力的研究不仅对基础结构的设计、施工和维护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可为寒区其他工程实践中的受力与相互作用问题提供参考与借鉴。本文以室内试验、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为研究手段,探究了冻结条件下螺旋桩与钻孔灌注桩的冻拔稳定性;基于混凝土-冻土接触面直剪试验及前人工作,总结了桩-土界面的剪切性质,并从接触面直剪试验及桩基加载试验两个角度出发总结寒区桩基础的承载力计算方法。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及相应成果如下:(1)针对季节性冻土区螺旋桩基的冻拔工况设计室内模型试验,在一维单向冻结条件下,比较不同螺旋桩型的冻拔规律,分析温度场与土压力分布。归纳了在自由约束条件下,螺旋桩因冻拔产生的竖向位移,五种桩型的抗冻拔能力排序如下:半螺旋宽叶片桩>半螺旋窄叶片桩>双螺旋桩>直线型桩>全螺旋桩。在完全约束竖向位移条件下,测量螺旋桩受冻拔产生的轴向上拔力。升温过程中,观测冻拔位移与上拔力在融沉土影响下的消散过程,其中半螺旋窄叶片桩的恢复程度最大;改进了传统的螺旋桩上拔承载力计算方法,提出了预估螺旋桩基上拔力的计算公式并与模型试验结果作对比,初步验证了其有效性。(2)基于室内螺旋桩模型试验,建立三维数值模型,模拟在相同条件下的螺旋桩冻拔响应,并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进而对螺旋桩的几何尺寸展开优化设计,得到了理论有效的抑制冻拔病害桩型。(3)以多年冻土区的钻孔灌注桩为工程背景,建立二维轴对称条件下的桩-土相互作用模型。以冻土的水热力顺序耦合理论为框架,构建了用于描述非饱和土冻胀规律的三阶段体变模型和冻土-桩接触面的应变软化模型,模拟并预测了典型气候条件下单桩10年内的冻拔发展。分析了不同季节桩基的受力机理,讨论了多种抑制冻拔、冻胀影响的防护措施。(4)开展正交试验设计,在冻土-混凝土接触面的直剪试验中考虑温度、法向应力、含水率和剪切速率4种影响因素,每种因素包含3个水平;采用直观分析法定性地分析不同因素对接触面力学性质的影响。每组试验结束后复位剪切盒,进行冻结强度恢复试验。结果显示在有利条件下,恢复的冻结强度能超过第一次直剪试验中的残余冻结强度。(5)系统总结了目前桩-冻土接触面直剪试验及冻土桩基加载试验的研究进展,试验同工程设计方法相联系,阐述了基于冻结强度和沉降速率等两个指标计算寒区桩基承载力的理论方法。
二、一种不表示比较的as…as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不表示比较的as…as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深层神经网络的多目标学习和融合的语音增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语音增强 |
1.1.1 语音增强的研究意义 |
1.1.2 语音增强的分类 |
1.2 单声道语音增强的发展历史和研究概况 |
1.3 单声道语音增强算法概述 |
1.3.1 带噪语音信号模型 |
1.3.2 传统单声道语音增强算法 |
1.3.3 有监督语音增强算法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4.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基于深层神经网络语音增强方法回顾 |
2.1 引言 |
2.1.1 深层神经网络框架 |
2.1.2 深层神经网络训练方法 |
2.1.3 实际应用 |
2.2 基于深层神经网络语音增强方法回顾 |
2.2.1 基于特征映射的语音增强方法 |
2.2.2 基于时频掩蔽的语音增强方法 |
2.2.3 基于信号近似的语音增强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特征变换语音增强方法 |
3.1 引言 |
3.2 基于特征变换的语音增强方法 |
3.2.1 系统介绍 |
3.2.2 回归DNN学习行为 |
3.2.3 通过变换来提升DNN性能 |
3.3 实验和结果 |
3.3.1 实验配置 |
3.3.2 实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子带特征的噪声和掩蔽联合感知训练 |
4.1 引言 |
4.2 噪声和掩蔽联合感知训练 |
4.2.1 系统介绍 |
4.2.2 改进的动态噪声感知训练(IDNAT) |
4.2.3 噪声和掩蔽联合感知训练 |
4.3 实验和结果 |
4.3.1 实验配置 |
4.3.2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总结 |
第5章 紧凑型多目标学习和融合的语音增强 |
5.1 引言 |
5.2 紧凑型多目标学习和融合的语音增强 |
5.2.1 MOLE框架介绍 |
5.2.2 多目标特征 |
5.3 实验和结果 |
5.3.1 实验配置 |
5.3.2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总结 |
第6章 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IRM目标函数优化 |
6.1 引言 |
6.2 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IRM目标函数优化 |
6.3 实验和结果 |
6.3.1 实验配置 |
6.3.2 实验结果分析 |
6.4 总结 |
第7章 总结 |
7.1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点 |
7.2 后续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同轴带电射流的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1.1.1 电流体力学简介 |
1.1.2 电雾化与电纺丝 |
1.1.3 同轴电雾化与同轴电纺丝 |
1.2 电流体力学理论介绍 |
1.2.1 电学方程 |
1.2.2 传导与极化 |
1.2.3 力学方程 |
1.2.4 本文的基本假设和几种近似情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径向电场作用下同轴射流的无粘稳定性 |
2.1 外驱动情况下的稳定性分析 |
2.1.1 物理模型 |
2.1.2 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 |
2.1.3 基本流场和电场 |
2.1.4 线性稳定性分析 |
2.1.5 色散关系 |
2.1.6 数值结果 |
2.1.7 关于非等势情况的讨论 |
2.2 内驱动情况下的稳定性分析 |
2.2.1 色散关系 |
2.2.2 计算结果 |
2.2.3 关于非等势情况的讨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轴向电场作用下同轴射流的无粘稳定性 |
3.1 理论推导与分析 |
3.1.1 物理模型 |
3.1.2 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 |
3.1.3 色散关系 |
3.2 计算结果与讨论 |
3.2.1 不稳定模和轴向电场的影响 |
3.2.2 最大增长率和最不稳定波数 |
3.2.3 表面张力对最不稳定模的影响 |
3.2.4 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径向电场作用下同轴射流的粘性稳定性 |
4.1 理论模型 |
4.1.1 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 |
4.1.2 基本流速度型 |
4.1.3 色散关系 |
4.2 数值结果 |
4.2.1 流体粘性对稳定性的影响 |
4.2.2 大、小相对电松弛时间极限 |
4.2.3 电场及其他因素对射流稳定性的影响 |
4.2.4 薄层近似a→1的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同轴带电射流粘性稳定性的谱方法分析 |
5.1 径向电场的情形 |
5.1.1 轴对称稳定性分析模型 |
5.1.2 非轴对称稳定性分析模型 |
5.1.3 坐标变换及边界条件的处理 |
5.1.4 数值结果 |
5.2 复合电场的情形 |
5.2.1 轴对称稳定性分析模型 |
5.2.2 非轴对称稳定性分析模型 |
5.2.3 坐标变换及边界条件的处理 |
5.2.4 数值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雾化与电纺丝的实验研究及稳定性分析 |
6.1 单流体导电射流的稳定性实验 |
6.1.1 实验装置和测试系统 |
6.1.2 实验结果 |
6.2 单流体导电射流的时间稳定性 |
6.2.1 均匀速度型的解析色散关系 |
6.2.2 速度型的影响 |
6.2.3 漏电介质模型的影响 |
6.3 绝对/对流不稳定性 |
6.4 空间稳定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电流体力学中的初值问题 |
7.1 初值问题简介 |
7.2 平面驻波初值解 |
7.3 柱面驻波初值解 |
7.3.1 不带电场的柱面驻波初值解 |
7.3.2 电场作用下的柱面驻波初值解 |
7.4 能量的瞬时增长 |
7.5 漏电介质模型的数值模拟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工作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界面电荷守恒方程的推导及讨论 |
附录B 同轴粘性射流模型色散关系的推导 |
附录C 薄层近似主要过程 |
附录D Chebyshev谱配置法简介 |
附录E 粘性单流体导电射流色散关系的推导 |
附录F 二维平面驻波初值解的推导 |
附录G 柱面驻波初值解的推导 |
附录H 瞬时能量增长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高渗透分布式能源聚合运行优化及竞价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分布式能源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2 分布式能源聚集商的概念及作用 |
1.2.3 分布式能源聚集商的市场策略 |
1.2.4 分布式能源聚集商的实际应用现状 |
1.2.5 研究现状与本文研究切入点总结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计及负荷节点电价水平的需求侧响应策略及成本分摊方法 |
2.1 无约束系统的需求侧响应策略 |
2.2 考虑系统安全约束及线路损耗的需求侧响应策略 |
2.2.1 需求侧响应的最优补偿策略 |
2.2.2 考虑系统安全约束及线路损耗的需求侧响应策略 |
2.3 基于用电成本节约贡献度系数的需求侧响应成本分摊方法 |
2.4 算例分析 |
2.4.1 IEEE-6 节点系统算例 |
2.4.2 IEEE-118 节点系统算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考虑电价不确定性的分布式能源聚集商竞价策略及风险效益分析 |
3.1 电力市场环境概述 |
3.1.1 电力市场交易模式 |
3.1.2 分布式能源及电价不确定性建模 |
3.2 考虑电价不确定性的分布式能源聚集商两阶段竞价策略 |
3.2.1 目标函数 |
3.2.2 约束条件 |
3.2.3 模型求解 |
3.3 基于夏普利值的分布式能源效益贡献分析 |
3.4 基于独立风险贡献度理论的分布式能源风险贡献分析 |
3.5 算例分析 |
3.5.1 分布式能源聚集商竞价策略算例 |
3.5.2 分布式能源风险效益贡献分析算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合作市场环境下的多分布式能源聚集商竞价策略及效益分配研究 |
4.1 鲁棒优化及随机变量不确定性集合建立 |
4.1.1 线性鲁棒优化 |
4.1.2 随机变量不确定性集合 |
4.2 基于鲁棒优化的多分布式能源聚集商合作竞价策略模型 |
4.2.1 模型建立 |
4.2.2 模型求解 |
4.3 基于AUMANN-SHAPLEY理论的多聚集商合作竞价经济效益分配方法 |
4.3.1 Aumann-Shapley理论 |
4.3.2 基于Aumann-shapley理论的多聚集商合作竞价效益分配方法 |
4.4 算例分析 |
4.4.1 多聚集商合作竞价策略算例 |
4.4.2 多聚集商合作竞价效益分配算例 |
4.4.3 某省工业园区竞价策略及效益分配算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合作市场环境下的多分布式能源聚集商竞价策略研究 |
5.1 数据驱动技术及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GDT) |
5.1.1 数据驱动技术概述 |
5.1.2 信息间隙决策理论概述 |
5.2 基于数据驱动技术及IGDT的分布式能源聚集商竞价策略 |
5.2.1 分布式能源聚集商的确定性竞价策略 |
5.2.2 基于数据驱动技术的分布式能源出力模糊不确定性集合 |
5.2.3 基于数据驱动技术及IGDT的分布式能源聚集商竞价策略 |
5.3 基于竞争者策略模糊不确定性集合的市场出清模型 |
5.3.1 确定性市场出清模型 |
5.3.2 竞争者报价策略模糊不确定性集合 |
5.3.3 基于竞争者策略模糊不确定性集合的市场出清模型 |
5.4 基于数据驱动技术及IGDT的分布式能源聚集商双层竞价策略模型 |
5.4.1 双层竞价策略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
5.4.2 分布式能源聚集商参与电力市场运营对电力系统优化运行的影响 |
5.5 算例分析 |
5.5.1 IEEE-6 节点系统算例 |
5.5.2 IEEE-118 节点系统算例 |
5.5.3 某省工业园区竞价策略算例 |
5.5.4 分布式能源聚集商参与电力市场运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算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未来研究展望 |
6.1 研究结论和创新点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三大范畴体系的理论性比较研究及其对范畴化的实践性认知研究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研究的缘由和意义 |
第二章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
第一节 范畴论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二节 范畴化的国内外研究 |
第三章 研究目标和方法 |
第一部分 范畴论的经验始发 |
第一章 亚里士多德的十大范畴 |
第一节 范畴划分与语词分类 |
第二节 范畴划分与存在分类 |
第三节 范畴体系与含义系统 |
第二章 范畴划分的纯粹性与完备性 |
第一节 范畴划分的纯粹性 |
第二节 范畴划分的完备性 |
第三章 范畴在语义阐释上的综合应用 |
第二部分 范畴论的先验转身 |
第一章 知识的经验之始与先验之源 |
第二章 知识的客观普遍性与客观必然性 |
第三章 范畴的客观实在性与客观有效性 |
第一节 范畴的客观实在性 |
第二节 范畴的客观有效性 |
第四章 康德范畴体系的系统性和完备性 |
第一节 范畴知识产生的系统性和完备性 |
第二节 范畴部门的系统性和完备性 |
第五章 康德范畴体系与亚里士多德范畴体系的比较 |
第一节 两个体系在纯粹性上的对比 |
第二节 两个体系在完备性上的对比 |
第三部分 范畴论的本质蜕变 |
第一章 本质(Wesen) |
第一节 本质(Wesen)与观念(Idée) |
第二节 本质(Wesen)与实体(ousia) |
第三节 本质(Wesen)与意义(Sinn,Bedeutung) |
第二章 概念(Begriff) |
第一节 概念(Begriff)、意义(Sinn)与对象(Gegenst?nd) |
第二节 概念(Begriff)与范畴(Kategorie) |
第三章 胡塞尔范畴体系的划分 |
第一节 范畴与区域 |
第二节 逻辑范畴的分类 |
第三节 区域范畴与逻辑范畴 |
第四章 范畴与直观 |
第一节 范畴感知和感性感知 |
第二节 范畴直观和普遍直观 |
第三节 个别直观与本质直观 |
第四节 诸本质直观的对象 |
第五节 诸本质直观行为及其代现 |
第五章 胡塞尔范畴体系再论 |
第一节 范畴的本质、意义、概念、名称 |
第二节 胡塞尔直观学说的理论跨越 |
第三节 接受性的直观和自发性的直观 |
第六章 三大范畴体系的比较 |
第一节 三大范畴体系在纯粹性上的对比 |
第二节 三大范畴体系在完备性上的对比 |
第四部分 范畴概念本身的系统演变 |
第一章 范畴概念本身演变的逻辑化主轴 |
第一节 范畴与逻辑的“隔空初遇” |
第二节 范畴与逻辑的“通畅合流” |
第三节 范畴与逻辑的“扩张合一” |
第二章 范畴概念本身演变的区域化主轴 |
第一节 “范畴的区域化”和“区域的范畴化” |
第二节 范畴、逻辑与区域的“三位一体” |
第三章 范畴概念本身演变的隐性主轴 |
第五部分 范畴化问题的实践性认知研究 |
第一章 不同认知阶段的范畴化 |
第一节 第一认知阶段的范畴化 |
第二节 第二认知阶段的范畴化 |
第三节 第三认知阶段的范畴化 |
第二章 三个认知阶段的范畴化与直观化 |
第一节 第一阶段的范畴化与直观化 |
第二节 第二阶段的范畴化与直观化 |
第三节 第三阶段的范畴化与直观化 |
第四节 三大范畴体系的理念变更与直观化 |
第三章 基础领域、心理领域和语言领域的范畴化 |
第一节 基础领域的范畴化和心理领域的直观化 |
第二节 基础领域的范畴化和语言领域的符号化 |
第六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基于语言信息的群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群决策的基本概念 |
1.1.1 群决策的概念及其分类 |
1.1.2 群决策的基本假设与群决策过程 |
1.1.3 群决策中的不确定信息 |
1.2 研究背景 |
1.2.1 群决策在经济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实际背景 |
1.2.2 群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仍面临新的挑战 |
1.2.3 基于语言信息的群决策方法研究的重要性 |
1.3 问题的提出 |
1.3.1 语言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分析方法 |
1.3.2 基于不确定信息的群决策方法 |
1.3.3 群决策中基于不确定信息的专家水平评判方法 |
1.4 研究内容、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6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1 文献研究情况概述 |
2.1.1 文献检索范围分析 |
2.1.2 相关文献情况分析 |
2.2 关于判断矩阵一致性问题的研究 |
2.2.1 互反判断矩阵一致性 |
2.2.2 模糊判断矩阵一致性 |
2.2.3 区间数判断矩阵一致性 |
2.2.4 语言判断矩阵一致性 |
2.3 关于不确定信息的群决策方法研究 |
2.3.1 基于模糊数的群决策方法 |
2.3.2 基于区间数的群决策方法 |
2.3.3 基于语言信息的群决策方法 |
2.3.4 基于Vague信息的群决策方法 |
2.3.5 基于粗糙集的群决策方法 |
2.4 关于群决策中专家水平评判问题的研究 |
2.4.1 基于互反判断矩阵的专家水平评判方法 |
2.4.2 基于模糊数的专家水平评判方法 |
2.4.3 基于区间数的专家水平评判方法 |
2.4.4 基于语言信息的专家水平评判方法 |
2.5 已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的总结 |
2.5.1 主要贡献 |
2.5.2 不足之处 |
2.6 对本文研究的主要启示 |
第三章 语言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分析方法 |
3.1 判断矩阵描述及一致性 |
3.1.1 互反判断矩阵一致性定义及性质 |
3.1.2 语言判断矩阵一致性定义及性质 |
3.2 语言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判断方法 |
3.2.1 加性一致性 |
3.2.2 乘性一致性 |
3.3 语言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调整方法 |
3.3.1 原理与方法 |
3.3.2 算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语言判断矩阵的群决策方法 |
4.1 基于语言判断矩阵的群决策方法一 |
4.1.1 原理与方法 |
4.1.2 算例 |
4.2 基于语言判断矩阵的群决策方法二 |
4.2.1 原理与方法 |
4.2.2 算例 |
4.3 基于多粒度语言判断矩阵的群决策方法 |
4.3.1 原理与方法 |
4.3.2 算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语言决策矩阵的群决策方法 |
5.1 基于语言决策矩阵的群决策方法一 |
5.1.1 原理与方法 |
5.1.2 算例 |
5.2 基于语言决策矩阵的群决策方法二 |
5.2.1 原理与方法 |
5.2.2 算例 |
5.3 基于多粒度区间型语言决策矩阵的群决策方法 |
5.3.1 原理与方法 |
5.3.2 算例 |
5.4 基于非均衡语言决策矩阵的群决策方法 |
5.4.1 原理与方法 |
5.4.2 算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群决策中考虑几种不确定信息的专家水平评判方法 |
6.1 基于模糊判断矩阵的专家水平评判方法 |
6.1.1 原理与方法 |
6.1.2 算例 |
6.2 基于语言判断矩阵的专家水平评判方法 |
6.2.1 原理与方法 |
6.2.2 算例 |
6.3 基于Vague信息的专家水平评判方法 |
6.3.1 原理与方法 |
6.3.2 算例 |
6.4 基于区间数的专家水平评判方法 |
6.4.1 原理与方法 |
6.4.2 算例 |
6.5 基于不同形式偏好信息的专家水平评判方法 |
6.5.1 原理与方法 |
6.5.2 算例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
7.2 本文研究的主要贡献 |
7.3 本文研究的局限 |
7.4 对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作者简介 |
(6)转型期中国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风险社会的来临:西方学者的警示 |
(二) 转型中国社会风险:社会实践的结构性巨变 |
(三) 转型期中国社会风险预警:必要的工作反思 |
(四) 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构:和谐社会建设的新课题 |
二、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 |
(二) 国内研究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一) 风险 |
(二) 社会风险 |
(三) 社会风险预警 |
(四) 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社会风险预警的理论基础研究 |
第一节 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对社会风险预警的启示 |
一、风险及风险社会的含义 |
二、现代风险和风险社会的特征 |
三、风险社会的应对策略 |
四、风险社会理论对社会风险预警的启示 |
第二节 社会冲突理论及其启示 |
一、社会冲突的定义 |
二、社会冲突的原因 |
三、社会冲突的功能 |
四、社会冲突的调控 |
五、社会冲突理论的启示 |
第二章 转型期中国社会风险分析 |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社会风险的内在逻辑 |
一、社会转型的含义 |
二、动力机制:社会转型与社会风险的内在关联 |
第二节 转型期社会风险源分析 |
一、经济生活风险 |
二、政治生活风险 |
三、社会(狭义)生活风险 |
四、文化心理风险 |
五、人口风险 |
六、自然生态风险 |
第三节 转型期社会风险的特征 |
一、风险的复合性 |
二、风险的结构性 |
三、风险的多发性 |
第三章 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构中的结构模型 |
第一节 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构中的结构模型 |
一、结构模型的含义 |
二、结构模型的意义 |
三、基于系统工程理论的三维结构模型 |
第二节 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构中的逻辑维 |
一、主要概念界定 |
二、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构的逻辑结构 |
第三节 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构中的时间维 |
一、理论基础分析 |
二、现实依据分析 |
三、结构模型建构 |
四、指标框架设计 |
五、风险评估方法 |
第四章 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
第一节 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一、目的性 |
二、科学性 |
三、可操作性 |
四、综合性 |
五、敏感性 |
第二节 指标筛选方法 |
一、理论预选 |
二、专家咨询 |
三、统计分析 |
第三节 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结构 |
第四节 各级指标的阐释和说明 |
一、人口风险指标 |
二、经济生活风险指标 |
三、政治生活风险指标 |
四、社会生活风险指标 |
五、文化心理风险指标 |
六、自然生态风险指标 |
第五章 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第一节 权重确定的方法 |
一、指标赋权方法:社会学研究中的一大难点 |
二、改进的专家咨询赋权法 |
第二节 专家咨询分析 |
一、专家咨询概况 |
二、专家咨询结果分析 |
三、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其权重 |
第六章 转型期中国社会风险综合评价研究 |
第一节 社会风险预警指标无量纲化技术 |
一、无量纲化及其意义 |
二、无量纲化方法 |
三、社会风险预警单项指标值的无量纲处理表 |
第二节 社会风险预警综合评价模型 |
一、社会风险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模型 |
二、社会总体风险综合评价模型 |
三、社会风险预警级别 |
第三节 转型期中国社会风险综合评价值 |
一、社会风险预警指标对应的数据收集 |
二、无量纲化后的风险值 |
三、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二级指标风险值 |
四、社会风险综合评价值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 社会风险预警指标筛选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2 社会风险预警指标筛选专家咨询名单 |
附录3 社会风险预警指标赋权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4 社会风险预警指标赋权专家咨询名单 |
致谢 |
(7)多Agent信念协调与行动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知识介绍 |
2.1 Prolog逻辑程序 |
2.2 回答集程序设计 |
2.2.1 稳定模型语义 |
2.2.2 回答集语义 |
2.2.3 回答集求解器 |
2.3 多Agent系统相关知识 |
2.3.1 Agent及多Agent系统概念 |
2.3.2 多Agent信念协调 |
2.3.3 多Agent行动规划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PASP的多Agent信念协调 |
3.1 基于PASP的多Agent知识表示 |
3.2 多Agent信念协调方法 |
3.2.1 弱化Agent信念 |
3.2.2 构建协调程序 |
3.2.3 应用举例 |
3.2.4 与相关工作比较 |
3.3 基于PASP的多Agent信念协调算法实现 |
3.3.1 DLV系统 |
3.3.2 算法设计与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确定情境下的Agent行动规划 |
4.1 面向Agent的概率逻辑程序 |
4.2 Agent行动规划选择方法 |
4.2.1 方法总体架构 |
4.2.2 元模型 |
4.2.3 预测和规划选择 |
4.3 不确定的实用推理 |
4.4 与相关工作比较 |
4.5 军事目标摧毁仿真场景实现 |
4.5.1 Jadex平台 |
4.5.2 系统设计与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羧铵两性离子水合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生物材料和生物相容性 |
1.2 两性离子结构概述 |
1.3 两性离子结构的研究现状 |
1.3.1 抗污与抗菌 |
1.3.2 两性表面应用于生物分子特异性检测 |
1.3.3 纳米粒子表面两性化修饰及评价 |
1.3.4 两性纳米凝胶 |
1.3.5 两性离子结构分子偶联改性生物活性分子 |
1.3.6 基于两性离子结构的交联剂的开发与凝胶力学性能探索 |
1.3.7 基于生物分子的两性离子结构及应用 |
1.4 两性离子结构生物惰性机理和研究现状 |
1.4.1 两性离子结构生物惰性机理研究进展—通过实验检测手段 |
1.4.2 两性离子结构生物惰性机理研究进展—通过MD模拟方法 |
1.5 课题提出、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一章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方法和原理 |
2.1 分子动力学模拟概述 |
2.2 分子动力学模拟主要原理及实施流程 |
2.3 分子动力学模拟力场 |
2.4 势能函数 |
2.4.1 键合作用中的键伸缩 |
2.4.2 键合作用中的键角摆动 |
2.4.3 键合作用中的二面角旋转 |
2.4.4 非键相互作用势 |
2.5 分子动力学模拟水分子模型 |
2.6 分子动力学MD模拟积分和能量优化算法 |
2.7 能量优化算法 |
2.8 分子动力学压力和温度控制 |
2.8.1 Berendsen温度耦合法 |
2.8.2 速度重缩放温度耦合Velocity-rescaling |
2.8.3 Nose-Hoover温度耦合 |
2.8.4 Berendsen压力耦合 |
2.8.5 Parrinello-Rahman压力耦合 |
2.9 周期性边界条件 |
2.10 约束算法 |
2.10.1 SHAKE算法 |
2.10.2 LINCS算法 |
2.11 自由能计算 |
2.11.1 自由能微扰法(FEP) |
2.11.2 伞形取样(Umbrellasampling) |
2.12 非均相溶剂理论(IST) |
第二章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两性交联剂与非两性交联剂的水合作用 |
3.1 课题背景 |
3.2 体系构建和模拟方法 |
3.3 分析与讨论 |
3.3.1 水合自由能 |
3.3.2 水合层偶极取向分布 |
3.3.3 氢键结构和动力学 |
3.3.4 水分子驻留动力学 |
3.3.5 溶质构象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两性离子结构聚合物与PEG的水合作用比较 |
4.1 研究背景 |
4.2 体系构建和模拟方法 |
4.2.1 聚合物分子结构和参数化 |
4.2.2 模拟方法和实施流程 |
4.2.3 自由能计算—伞形取样方法 |
4.3 分析与讨论 |
4.3.1 均方根位移和回转半径 |
4.3.2 溶剂可及面积 |
4.3.3 角度分布 |
4.3.4 距离分布 |
4.3.5 链段接触矩阵图 |
4.3.6 水分子径向分布函数(RDF) |
4.3.7 水分子驻留动力学(ResidenceDynamics) |
4.3.8 水分子偶极取向动力学(Reorientation Dynamics) |
4.3.9 氢键动力学 |
4.3.10 水合自由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蛋白质在“两性”表面的吸附 |
5.1 课题背景 |
5.2 体系构建和模拟方法 |
5.2.1 材料表面的构建 |
5.2.2 材料表面水合作用MD模拟方法 |
5.2.3 蛋白质分子 |
5.2.4 牵引动力学和伞形取样MD模拟 |
5.3 分析与讨论 |
5.3.1 材料表面的水分子密度分布(Z-density) |
5.3.2 材料表面的水分子熵变能计算 |
5.3.3 蛋白质吸附自由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EK短肽链对于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维持 |
6.1 研究背景 |
6.2 体系构建和模拟方法 |
6.2.1 选取具有特殊二级结构的蛋白质片段或肽链 |
6.2.2 体系构建 |
6.2.3 MD模拟方法 |
6.3 分析与讨论 |
6.3.1 Alpha肽链二级结构变化特征 |
6.3.2 Alpha肽链中残基接触矩阵图 |
6.3.3 Alpha肽链氢键形成情况和对应二级结构 |
6.3.4 Beta肽链二级结构变化特征 |
6.3.5 Beta肽链中残基接触矩阵图 |
6.3.6 Beta肽链氢键形成情况和对应二级结构 |
6.3.7 Hairpin肽链二级结构变化特征 |
6.3.8 Hairpin肽链中残基接触矩阵图 |
6.3.9 Hairpin肽链氢键形成情况和对应二级结构 |
6.3.10 三种肽链与水相互作用能 |
6.3.11 三种肽链表面水合层驻留动力学 |
6.3.12 EK溶液中水分子的扩散系数 |
6.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水分子在表面拓扑形貌影响下的行为特征 |
7.1 研究背景 |
7.2 体系构建和模拟方法 |
7.2.1 表面凹/凸形貌的构建 |
7.2.2 MD模拟方法 |
7.3 分析与讨论 |
7.3.1 水分子密度分布 |
7.3.2 水分子偶极取向分布 |
7.3.3 水分子四面体参数 |
7.3.4 水分子驻留动力学 |
7.3.5 水分子偶极取向动力学 |
7.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第九章 附录 |
9.1 CBMAX和MBAA的电荷计算 |
9.2 CBMA和EG单体在OPLSaa力场中的原子类型 |
9.3 Euler空间点密度计算fortran90代码 |
9.4 水分子四面体参数S计算中邻近水分子筛选fortran90代码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和专利成果 |
致谢 |
(9)基于旅行信息预测的并联型PHEV能源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规则的能源管理策略 |
1.2.2 基于优化的能源管理策略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车辆建模及平台搭建 |
2.1 引言 |
2.2 车辆状态空间模型 |
2.3 车辆能耗问题模型 |
2.4 车辆仿真平台搭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混杂旅途模型的在线能源管理策略 |
3.1 引言 |
3.2 空间域的MPC能耗优化问题 |
3.3 混杂旅途模型构建 |
3.3.1 道路交通流模型 |
3.3.2 车辆运动学模型 |
3.3.3 混杂旅途模型 |
3.4 基于SOC搜索范围优化的DP算法 |
3.5 基于混杂旅途模型的EMS |
3.6 仿真实验研究 |
3.6.1 仿真实验条件设置 |
3.6.2 混杂旅途模型性能分析 |
3.6.3 基于SoC搜索范围优化的DP算法分析 |
3.6.4 基于混杂旅途模型的EMS性能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旅途工况预测模型的在线能源管理策略 |
4.1 引言 |
4.2 时间域的MPC能耗优化问题 |
4.3 旅途工况预测模型 |
4.3.1 旅途工况预测模型原理 |
4.3.2 旅途工况预测模型构建 |
4.4 基于旅途工况预测模型的EMS |
4.5 仿真实验研究 |
4.5.1 仿真实验条件设置 |
4.5.2 基于GA/PSOA的混合优化算法性能分析 |
4.5.3 旅途工况预测模型性能分析 |
4.5.4 基于旅途工况预测模型的EMS的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启发式动态规划的在线能源管理策略 |
5.1 引言 |
5.2 数据驱动型车辆模型及HDP能耗优化问题描述 |
5.2.1 数据驱动型车辆模型 |
5.2.2 HDP能耗优化问题 |
5.3 基于HDP的能源管理控制器 |
5.3.1 控制器原理 |
5.3.2 控制器设计 |
5.4 基于HDP的在线EMS |
5.5 仿真实验研究 |
5.5.1 仿真实验条件设置 |
5.5.2 基于BPNN的并联型PHEV动力学模型分析 |
5.5.3 基于HDP的在线EMS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并联型PHEV能源优化方法对EV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EV工作原理及结构分析 |
6.3 改进型EV分析 |
6.4 EV能源优化方法浅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寒区桩基的冻拔稳定性及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桩基础的冻拔研究概况 |
1.2.2 寒区桩基承载力研究概况 |
1.2.3 问题与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螺旋桩冻拔稳定性的模型试验 |
2.1 引言 |
2.2 缩尺模型试验 |
2.2.1 试验土样性质 |
2.2.2 试验设备与模型桩 |
2.2.3 试验方案与方法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温度场与冻深 |
2.3.2 冻拔位移试验 |
2.3.3 融沉阶段 |
2.4 冻拔力试验与计算 |
2.4.1 试验方法 |
2.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3 螺旋桩基上拔力的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寒区桩基冻拔响应的数值模拟 |
3.1 引言 |
3.2 螺旋桩冻拔工况的数值模型 |
3.2.1 计算原理 |
3.2.2 模型的简化 |
3.2.3 材料属性与参数 |
3.2.4 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 |
3.3 螺旋桩冻拔工况数值模拟结果与讨论 |
3.3.1 结果分析 |
3.3.2 螺旋桩抗拔优化设计 |
3.4 多年冻土区单桩冻拔的数值模型 |
3.4.1 计算原理 |
3.4.2 数值模型实例 |
3.5 多年冻土区单桩冻拔的模拟结果与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冻土与混凝土接触面的直剪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冻土-混凝土接触面直剪试验 |
4.2.1 静力直剪试验设备 |
4.2.2 接触面静力直剪试验方法 |
4.3 直剪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寒区桩基承载力设计 |
5.1 桩型与安装工艺 |
5.2 冻土-结构接触面的力学性质 |
5.3 桩基静荷载试验(PILE LOADING TEST) |
5.3.1 模型桩试验 |
5.3.2 原位静荷载试验 |
5.4 寒区桩基设计方法 |
5.4.1 基于冻结强度的桩基设计 |
5.4.2 蠕变沉降计算(CREEP SETTLEMENT)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一种不表示比较的as…as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深层神经网络的多目标学习和融合的语音增强研究[D]. 王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11)
- [2]同轴带电射流的稳定性研究[D]. 李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08)
- [3]高渗透分布式能源聚合运行优化及竞价策略研究[D]. 李博嵩.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4]三大范畴体系的理论性比较研究及其对范畴化的实践性认知研究的启示[D]. 池舒文.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基于语言信息的群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D]. 陈岩. 东北大学, 2010(06)
- [6]转型期中国社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D]. 曾永泉.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4)
- [7]多Agent信念协调与行动规划研究[D]. 吴甜甜.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3)
- [8]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羧铵两性离子水合作用[D]. 朱皓淼.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1)
- [9]基于旅行信息预测的并联型PHEV能源管理策略研究[D]. 刘吉超. 北京工业大学, 2019
- [10]寒区桩基的冻拔稳定性及承载力研究[D]. 王腾飞.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