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脏器衰竭的护理概况及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樊凰玉[1](2020)在《不同途径注入生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腹内高压患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经鼻胃管和鼻空肠管两种不同途径注入生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腹内高压患者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腹内压以及临床指标影响的差异,为其在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参考。方法:(1)干预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19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ICU住院的3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腹内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胃管组n=19例)和B组(空肠管组n=19例)。采用的干预方法:A组为常规治疗+经鼻胃管注入100ml生大黄液,每天3次;B组为常规治疗+经鼻空肠管注入100ml生大黄液,每天3次。常规治疗包括禁食禁饮、胃肠减压、补液扩容、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抗休克改善微循环、质子泵抑制剂抑酸、生长抑素抑制胰酶分泌、静脉营养支持、早期肠内营养、预防肠道菌群失调、抗生素预防感染、皮硝全腹外敷以及维持重要脏器功能如呼吸机辅助呼吸、CRRT清除炎症介质改善肾功能等。观察两组患者入院第1、2、3、5、7天腹内压的变化及大便次数,观察第1、7天血淀粉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SIRS评分、BISAP评分、APACHE II评分、ACS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预后转归的差异。(2)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X)±标准差(S)表示,组内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因为有不同时间点的观察指标),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M)和四分位距(P25,P75)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入院第1、2、3、5、7天腹内压的比较:A组和B组不同时间的腹内压下降率均有增加,有统计学差异(F=51.414,P<0.001),两组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2.800,P=0.036),A组和B组两组间腹内压下降率有统计学差异(F=9.316,P=0.004),第2、3、5、7天腹内压下降率B组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腹内压值均有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F=35.855,P<0.001);第3天腹内压A组(15.58±3.06)mmHg和B组(13.26±3.75)mmHg之间有统计学差异(t=-2.08,P=0.044),第5天腹内压A组(13.84±3.58)mmHg和B组(11.58±3.12)mmHg之间有统计学差异(t=-2.079,P=0.045),其他时间腹内压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A组和B组腹内压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F=1.605,P=0.196),两组间统计学无差异(F=3.327,P=0.077)。两组患者治疗后大便均有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F=28.211,P<0.001),两组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F=0.340,P=0.849),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F=4.445,P=0.042)。(2)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和第7天血淀粉酶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比较:A组血淀粉酶:第1天为(864.11±499.5)、第7天为52.5(34.25,70),B组血淀粉酶:第1天为(594.84±500.26)、第7天为57(41.5,73.5),两组患者血淀粉酶第1天和第7天相比均显着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第1天为(14.05±5.201)、第7天为14.36(13,19.69);B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第1天为(15.95±8.229)、第7天为11(9,15)65)。(3)入院第1天和第7天两组患者评分比较:(1)APACHEII评分:A组第1天为(13.16±4.18)分、第7天为(11.80±5.93)分,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第1天为(11±3.786)分、第7天为(8.28±3.409)分,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21),两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SIRS评分:A组第1天为3(2,3)分、第7天为3(2,4)分,B组第1天为2(1.5,3)分、第7天为2(2,3)分,两组内及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差异(P>0.05)。(3)BISAP评分:A组第1天为3(2,4)分、第7天为3(2,4)分,B组第1天为2(2,3)分、第7天为2(2,3)分。两组内及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差异(P>0.05)。(4)两组患者ACS发生率:A组为42.1%,B组为10.5%,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2=4.886,P=0.027)。(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转归:A组监护室住院时间为14(9,31)天、B组监护室住院时间为9(6.75,12.25)天,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3);A组总住院时间为26(19,56)天,B组总住院时间为22(21.5,27.5)天,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198);A组17人好转出院,2人死亡出院,B组19人均好转出院,无统计学差异(?2=2.111,P=0.146)。结论:(1)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腹内高压患者经鼻胃管及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均可有效通便及降低患者腹内压,早期经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可更快更有效降低腹内压。(2)经鼻胃管及经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均可降低血淀粉酶水平,但1周内对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降低不明显。(3)经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可降低患者APACHEII评分,但对SIRS评分、BISAP评分无明显差异。(4)经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可降低ACS发生率,减少监护室住院时间,但对患者总住院时间及预后转归无差异。(5)本研究结果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大黄注入途径选择具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金长雨[2](2019)在《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继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危险因素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调查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继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情况,深入分析老年呼吸衰竭继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探讨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针对性地制定防控对策,减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回顾性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0月确诊的208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按照是否继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进行分组,详细记录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EpiData 3.1对原始数据进行录入,SPSS 25.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包括性别、有无CO2潴留、有无肺间质纤维化、原发病类型、吸烟指数是否超过重度指标、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慢性肝炎、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有创机械通气、发生季节、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利尿剂应用等使用频数、百分数进行描述;计量资料包括年龄、BMI、APACHEII评分经正态性检验后使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各因素组间MODS发生率的差异使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确定老年呼衰继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8例呼吸衰竭患者共有34例继发了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为16.35%(34/208),其中6例心血管功能衰竭并肝功能衰竭、4例心血管功能衰竭并肾功能衰竭、11例肝功能衰竭并肾功能衰竭、4例肝功能衰竭并肾功能衰竭并消化道系统功能衰竭、4例肝功能衰竭并脑功能衰竭、2例脑功能衰竭并凝血机制障碍、2例肝功能衰竭并胰功能衰竭、1例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竭并脑功能衰竭,构成比分别为17.65%(6/34)、11.76%(4/34)、32.35%(11/34)、11.76%(4/34)、11.76%(4/34)、5.88%(2/34)、5.88%(2/34)、2.94%(1/34)。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对可能导致继发MODS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原发病类型分布及BMI>25kg/m2、合并高脂血症、气候剧烈变化者MODS发生率相近,进行?2检验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发生组年龄>80岁、二氧化碳潴留、肺间质纤维化、吸烟指数>400支/年、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肝炎、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有创机械通气、APACHEII>15分、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者MODS的发生率均高于未发生组(P<0.05),利尿剂应用者MODS的发生率低于未发生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二氧化碳潴留、肺间质纤维化、吸烟指数>400支/年、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肝炎、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有创机械通气、APACHEII>15分、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均为老年呼吸衰竭继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利尿剂应用是其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3.291、14.455、5.702、11.250、5.030、5.100、4.559、3.660、7.168、2.953、7.168、4.545、3.352、0.087。结论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继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危险因素较多,年龄>80岁、二氧化碳潴留、肺间质纤维化、吸烟指数>400支/年、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肝炎、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有创机械通气、APACHE II>15分、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均可增加其发生风险,而利尿剂应用可降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风险,明确老年呼吸衰竭继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可为临床制定相关预防策略,以减少老年呼吸衰竭继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
齐鑫[3](2019)在《动脉血乳酸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延迟脱机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患者动脉血乳酸值及术后4小时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T化验值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延迟脱机的相关性。2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延迟脱机患者24小时动脉血乳酸值的变化趋势,为将来临床医务工作者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能否顺利脱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纵向观察的研究方法,调查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于天津市胸科医院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且按纳排标准选入的患者359例,其中出现延迟脱机患者(观察组)77例,未出现延迟脱机患者(对照组)282例。收集整理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长、“动脉旁路移植”数目、烟酒史、诊断结果、既往史以及患者术中、术后出入量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为患者术前24小时及术后4小时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T化验值,患者术前24小时及术后1小时、4小时、脱机前(或)自主呼吸功能锻炼后动脉血气分析值。资料的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χ2检验、t检验、Z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延迟脱机危险因素以及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发生延迟脱机患者术后动脉血乳酸值的变化趋势。结果1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24小时动脉血乳酸值、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T化验值的比较:术前24小时动脉血乳酸值(t=1.407,P=0.163),术前24小时肌酸激酶同工酶(t=-1.026,P=0.308),术前心肌肌钙蛋白T值(t=0.243,P=0.8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小时、4小时、脱机前/自主呼吸试验后动脉血乳酸值的比较:术后1小时动脉血乳酸值(t=2.285,P=0.024),术后4小时动脉血乳酸值(t=3.133,P=0.002),脱机前/自主呼吸试验后动脉血乳酸值(t=6.02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小时、4小时、脱机前/自主呼吸试验后动脉血乳酸趋势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动脉血乳酸平均值皆>2.0mmol/L,提示观察组患者术后机体处于高乳酸血症状态,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动脉血乳酸值呈逐步上升趋势,对照组患者术后动脉血乳酸值呈先升高后再降至正常水平趋势。4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4小时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T值的比较:术后4小时肌酸激酶同工酶(t=3.636,P<0.001)与术后4小时心肌肌钙蛋白T(t=3.223,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动脉血乳酸值在判断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能否正常脱机具有参考价值,尤其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脱机前/自主呼吸试验后动脉血乳酸值。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脱机前/自主呼吸试验后动脉血乳酸值超过4.552mmol/L时,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延迟脱机的风险在90%以上。6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长的比较:手术时长(t=11.90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手术时间过长是造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延迟脱机的危险因素。当手术时长高于4.90小时时,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延迟脱机的风险为90%以上。结论1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4小时肌酸激酶同工酶值超过正常值高限的3倍、心肌肌钙蛋白T值大于1.0ng/mL、术后动脉血乳酸值过高是造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延迟脱机的危险因素。2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发生延迟脱机患者术后动脉血乳酸值呈逐步上升趋势,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动脉血乳酸值过高产生的主要原因与术后患者机体组织灌注不足及缺血缺氧有关。3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动脉血乳酸值在判断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能否正常脱机具有参考价值,尤其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脱机前/自主呼吸试验后动脉血乳酸值。4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手术时间过长是造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延迟脱机的危险因素。
黎辉[4](2019)在《“健脾渗湿”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评价“健脾渗湿”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临床效果,为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临床依据。2.简要整理张晓云教授的学术思想,为中医药治疗诸多疾病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的学术经验。方法:1.临床研究(1)临床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设计方法,通过采用中心分层区组随机的方法将预计的96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因时间的限制,实际共纳入89例受试者,病例纳入后,对三个中心的病例分布、完成情况、基线水平进行比较,以保证三个中心的受试者分布均衡和基线一致,具备可比性。(2)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或鼻饲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汤剂,一次100毫升,每日三次,疗程总共为14天,观测时点为治疗前、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出院后第3个月。(3)按照研究方案中已拟定的在相关时间点观测或者记录:受试者症状体征积分、心功能分级、MLHFQ总积分、肺功能、肺动脉收缩压、六分钟步行试验等指标的情况,研究结束后,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对“健脾渗湿”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疗效做出评价。2.张晓云教授的学术思想概要通过跟师学习,以张晓云教授临证经验为基础,并结合张晓云教授发表的论文,对张晓云教授的学术思想作简要的概括。结果:1.临床研究(1)两组受试者临床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9%,愈显率为63.6%。对照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8%,愈显率为40.9%。两组受试者临床总疗效之间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两组受试者症状体征积分情况的比较:两组受试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的痰的总积分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的次要症状总积分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的体循环瘀血总积分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两组受试者的心功能分级、MLHFQ的总积分的比较:两组受试者心功能分级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MLHFQ总积分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两组受试者的肺功能比较:治疗后,两组受试者的FEV1/FVC比值之间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FEV1%预测值之间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两组受试者的肺动脉收缩压比较:两组受试者的肺动脉收缩压之间的差异,显示出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优于对照组。(6)两组受试者的血气分析比较:两组受试者PaO2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PaCO2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红细胞压积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7)两组受试者的六分钟步行试验、NT-proBNP水平比较:两组受试者六分钟步行距离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NT-proBNP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8)两组受试者的炎症指标比较:两组受试者白细胞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9)两组受试者营养指标、电解质指标、再住院率的比较:两组受试者前白蛋白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白蛋白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Na+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K+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再住院率之间的差异显示出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优于对照组。2.张晓云教授学术思想(1)重视中医基础理论,提倡理论联系实际;(2)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3)与时偕行,中西并重;(4)注重以人为本;(5)注重调摄脾胃;(6)注重疏畅情志;(7)用药贵在精准结论:1.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西医治疗方案均可有效的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健脾渗湿”法联合西医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疗效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2.“健脾渗湿”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高度安全且疗效肯定。3.张教授认为中医是一门极为特殊的医学,它根源于博大精深的祖国传统文化,是历代中医先哲们耗其毕生心血所总结的诊疗疾病的领悟和经验,是历代中医先哲们的智慧结晶和名族文化的成果展示,其底蕴深厚,范围广泛,需恬淡虚无,集思广益,追根朔源,方可窥其真正内涵,又能药到病除,拔刺雪污,解除病痛,予患者以健康的体魄!对中医的学习,张教授认为当从细节出发,注重中医基本理论的同时更应该辨识细节之间的不同;在辨证上,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中西并重的诊断观点,更需要有“治未病”的远瞻眼光;在治法上,当重视脾土的功能,脾旺则万物生化,正气充足,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后期的恢复;人为社会的人,疾病不仅仅是身体不健康的反应,它的发生发展也常常受到社会的影响,故在治疗时应当关爱、关心患者,更有助于病痛的祛除和身心健康的恢复,而又因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很多人的发病往往多由“因情致病”或“因病伤情”,故在治疗时当重视对情志的调节,而肝主疏泄,可调畅情志,脾又可养肝疏肝,故用药方面,善用逍遥散、小柴胡、参苓白术散等方治疗诸疾。
许少媛[5](2018)在《中青年癌症患者濒死期配偶照顾感受及应激反应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中青年癌症患者濒死期配偶的照顾积极感受、照顾负担感受及产生的应激反应,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了解配偶在患者濒死期的照顾体验,为癌末濒死期配偶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部分依据和指导。方法本研究采用混合性研究方法学,包括量性部分的问卷调查和质性部分的半结构式访谈。在量性研究部分,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6年12月-2018年06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肿瘤内科住院的150例中青年癌症患者的配偶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自编的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照顾者负担问卷、应激反应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IBM SPSS20.0统计分析。在质性研究部分,应用现象学研究法,以目的性抽样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肿瘤内科住院的10名癌症患者配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了解配偶在患者濒死期的照顾体验,采用Colaizz分析法进行资料整理。结果1.量性部分研究结果(1)150例中青年癌症患者濒死期配偶照顾积极感受总分为(34.20+5.82)分,自我肯定感方面得分较低,为(18.11+4.66)分。研究显示,男性、年龄段在45-60岁之间、有宗教信仰、再婚者配偶的照顾积极感受较高。(2)配偶照顾负担感受总分为(60.26+14.14)分,时间依赖性维度负担最重。其中2.0%为轻度负担,60.0%为中度负担,38.0%为重度负担。濒死期配偶照顾负担与其年龄、目前居住地、自身是否有慢性疾病、医保付费方式、社会支持及患者当日仪器使用数量有关。(3)配偶应激反应总分为(67.67+19.92)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53.67+18.99)分,以心理反应维度最为明显。应激反应水平受配偶性别、婚龄、近日身体不适、是否有其他家属替代照顾、社会支持、照顾负担、患者输液管路数量因素影响。(4)中青年癌症患者濒死期配偶的应激反应与照顾积极感受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显着负相关。除生理反应、心理反应与时间依赖负担维度无显着相关以外,配偶应激反应及各维度与照顾负担及各维度均呈显着正相关。2.质性部分研究结果,共析出5个主题,具体如下:(1)面对患者濒死症状,配偶深感难受心疼,存在饮食、身体照顾、后事处理方面困扰。(2)自感这个时期与患者之间存在沟通障碍,彼此的情绪互相牵引。(3)即将丧偶角色改变,预期性悲伤反应明显,自身处于高警觉状态。(4)面对患者死亡,配偶应对态度不一,或坦然接受,或规避谈论。(5)生活重心转移,反思生命本质,人生观念改变。结论中青年癌症患者濒死期配偶照顾积极感受普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照顾负担感受处于中重度水平,照顾过程中配偶自我肯定感较低,因照顾导致自身时间受限负担较重,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从质性访谈方面研究得出配偶面对患者痛苦症状时心疼难忍,存在照顾困扰、沟通障碍、负担沉重等方面问题,照顾期间自身作息时间凌乱,在积极感知方面提及较少。提示临床工作者一方面要运用专业知识尽可能缓解病人痛苦不适症状,尊严离世;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其他家属支持系统,适当应用社会、网络、宗教等多方面支持力量,促进配偶照顾负担的缓解及积极感受的提升。中青年癌症患者濒死期配偶应激反应处于较高水平,与照顾负担、积极感受相关,配偶照顾负担越重,照顾积极感受越少,应激反应水平越高。质性研究访谈中也表明濒死期配偶出现一系列的生理不适症状、哀伤、无助、焦虑等负性情绪及应对患者死亡等社会问题,提示医护人员应根据配偶实际情况适当开展配偶及患者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离世前死亡教育辅导,可借助微信网络平台,提供充足资讯,帮助配偶正确度过哀伤期。
曾庆玲[6](2019)在《特重度烧伤风险评估与尿量自动化监测》文中指出研究背景:特重度烧伤是最严重的创伤之一,病死率很高,因此,早期评估烧伤患者死亡风险并对潜在的高风险患者采取早期干预,可以有效改善预后。20世纪80年代后,MODS成为特重度烧伤患者的主要死因,休克对组织器官造成的损害是导致MODS的主要原因。休克不但是烧伤的重要并发症,而且是诱发全身性感染和内脏损害等其它并发症的重要因素。烧伤休克虽然发生在早期,但对烧伤患者的整个救治过程都会产生较大影响。休克期补液是治疗特重度烧伤患者的重要措施,抗休克、纠正组织细胞缺血缺氧损害的效果直接影响烧伤患者的预后与转归。实现烧伤自动化补液可避免休克期间补液不足或补液过多,有助于特重度烧伤患者平稳渡过休克期。研究目的:确定特重度烧伤患者的死亡风险因素,并以此建立死亡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为特重度烧伤危重程度提供警示;探讨特重度烧伤患者休克状态对预后的影响,为临床休克状态的判断提供参考;对烧伤患者每小时尿量人工监测与尿流量动态监测仪监测的精度进行对比研究,为烧伤自动化补液建立基础。研究方法:1特重度烧伤风险评估1.1特重度烧伤患者死亡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入选病例和来源应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科研数据平台,对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间收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收治的231例特重度烧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记录患者人群特性指标(年龄,性别);记录伤情判断相关指标(TBSA(%),Ⅲo烧伤面积(%),吸入性损伤(无或有,如有则记录严重程度:轻度,中度,重度),计算ABSI,Baux score,BI);记录休克相关指标(院前补液(无或有),伤后第一个24h和第二个24h尿量(ml/kg/h),伤后第一个24h和第二个24h补液量(ml/kg/%TBSA),入院后首次SI,入院后首次BE,入院后首次HCT);以及预后和脏器损害及治疗相关指标(是否使用MV,是否使用CRRT,患者治疗结果:治愈或死亡)。1.2特重度烧伤患者休克的聚类分析的入选病例和来源对收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的231例特重度烧伤患者进一步筛选,排除任一研究指标缺如和入院不足48小时自动出院患者;纳入特重度烧伤患者118例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烧伤休克危险因素及判断。记录患者人群特性指标(年龄,性别),伤情判断相关指标(TBSA(%),浅Ⅱo烧伤面积(%),深Ⅱo烧伤面积(%),Ⅲo烧伤面积(%),吸入性损伤(无或有,如有则记录严重程度:轻度,中度,重度),计算BI),休克相关指标(有无休克,伤后入院时间(h),入院首次HB,LAC,BE,HCT,首次心率,首次收缩压,首次舒张压,计算MAP,SI),预后和脏器损害及治疗相关指标(是否使用MV,是否使用CRRT,是否发生SPESIS和MODS,病危天数和预后:治愈或死亡)。2尿量自动化监测2.1尿流量动态监测仪的测量精确度及临床适用性研究对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收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ICU进行治疗的68例烧伤患者的尿量监测数据进行前瞻性分析。对按医嘱需要进行每小时尿量监测的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进行随机分组。根据尿量监测的方法分为人工监测组(对照组,34例)和设备监测组(试验组,34例),每名患者监测时间为8h。对照组由护士目测一次性集尿袋刻度监测患者尿量值,并使用量筒对该小时尿量进行复测;试验组使用尿流量动态监测仪自动监测患者尿量,并使用量筒对该小时尿量进行复测。统计2组患者每小时尿量值,并与量筒所测得的该小时尿量标准值进行对照。记录对照组患者每小时尿量实际测量时间点。将采用人工监测与尿流量动态监测仪监测所得的患者每小时尿量值与量筒测得的该小时尿量值进行对照,将量筒测得的尿量值视为参考标准。利用各组的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的绝对值作为对照组与试验组的测量偏差值,再用100乘以各组测量偏差值并与标准值作商,得到各组的测量偏差率。以护士站内挂钟显示的时间为标准,将尿流量动态监测仪的时间设置与挂钟一致,尿流量动态监测组患者的每小时尿量数据由设备自动测量,自动记录。尿量人工记录时间以护士到患者床旁读取尿量的实际测量时间点为准。再以挂钟显示的标准时间与对照组及试验组测量时间的差值作为各组的测量时间误差。统计学方法:数据的描述及分析使用SPSS软件完成。对数据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Kolmogorov-Smirnov检验,Mann-Whitney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特重度烧伤患者的死亡风险因素,使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使用Bootstrap法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使用R3.5.2软件的NbClust包确定最佳聚类数,并根据确定的类别数,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划分类别。结果:1特重度烧伤风险评估1.1特重度烧伤患者死亡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单因素分析显示吸入损伤程度,TBSA,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Ⅲ°烧伤面积,ABSI,Baux score与特重度烧伤患者的死亡具有相关性。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V(回归系数:1.187,标准误:0.570,Wald值:4.342,OR:3.277,95%置信区间:1.073-10.008,P<0.05),CRRT(回归系数:1.72,标准误:0.435,Wald值:15.672,OR:5.587,95%置信区间:2.384-13.093,P<0.001)和BI(回归系数:0.064,标准误:0.014,Wald值:22.043,OR:1.067,95%置信区间:1.038-1.096,P<0.001)是特重度烧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和未使用MV的两组特重度烧伤患者在死亡率,烧伤严重程度,吸入伤发生率和吸入伤严重程度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使用和未使用CRRT治疗的两组特重度烧伤患者在死亡率,烧伤严重程度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根据特重度烧伤患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绘制特重度烧伤患者死亡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Bootstrap自抽样法对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分辨度进行1000次内部验证,初始C-index为0.90,校正后的C-index为0.89。根据特重度烧伤患者死亡风险的列线图得到231例患者的死亡风险评分,并绘制ROC曲线,ROC最佳阈值点为0.23,该点的灵敏度是0.86,特异度是0.80。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90(95%置信区间0.86-0.942)。1.2特重度烧伤患者休克诊断聚类分析BI,首次SI,首次HB,TBSA,Ⅲ°烧伤面积对118例特重度烧伤患者进行分组具有决定性作用。组1中的相应指标BI(72.93±10.70),SI(1.00±0.26)、HB(186.16±25.52),CRRT治疗率(58.1%),MODS发生率(39.5%),死亡率(51.2%)。组2的各项指标BI(40.07±9.30),SI(0.88±0.26),HB(175.17±23.92),CRRT治疗率(18.7%),MODS发生率(8%),死亡率(12%)。2组间吸入伤发生率、MV使用率有明显差异;预后指标如患者死亡率、MODS发生率、CRRT治疗率组间均有显着差异(P<0.001),但病危天数和SPESIS的发生率组间无差异。组1处于高水平的SI,95%置信区间为0.921.07,而组2处于低水平的SI,95%置信区间为0.820.94,组1的SI低值在0.92而组2的SI高值在0.94,建议使用0.95作为烧伤休克的辅助诊断值。组2处于低水平HB,95%置信区间为169.67180.68,而组1首次HB处于高水平,95%置信区间为178.31194.02。组1的低值在178g/L而组2的高值在180g/L,建议采用HB≥179g/L作为特重度烧伤患者休克的辅助诊断标准。使用首次SI≥0.95或首次HB≥179g/L诊断为休克的特重度烧伤患者占比75.42%,医生诊断为休克的特重度烧伤患者占比32.20%,休克诊断一致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使用MAP<65mmHg诊断为休克的特重度烧伤患者占比为2.54%,与医生诊断一致性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尿量自动化监测2.1尿流量动态监测仪的测量精确度及临床适用性研究人工测量对照组测量偏差值的中位数为15.00mL,测量偏差率的中位数为17.75%,远高于试验组的偏差值2.00mL和测量偏差率1.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的可决系数R2=0.999高于对照组的R2=0.860,并且试验组回归方程的斜率(0.988)比对照组(0.890)更加接近1。试验组在可接受误差范围内的百分比(93.75%)与对照组(14.00%)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和试验组均有272个尿量测量时间点,其中对照组的准点测量次数仅为34次(12.50%),最大测量时间误差为20min,中位数为10min;而试验组的所有实际测量时间点均与计划测量时间点一致,无测量时间误差。χ2检验结果表明两组测量时间准点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基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于伤后48小时内入院的231例18-60岁的特重度烧伤患者数据,回顾性分析明确了特重度烧伤患者的死亡风险因素并以此建立了适用于本研究所所采用的治疗模式下的死亡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根据列线图可以获得烧伤患者死亡风险因素对应分值,分值相加所得总分可以在列线图中得出死亡风险率,提示患者死亡风险为临床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2.排除任一研究指标缺如和入院不足48小时自动出院患者后,纳入特重度烧伤患者118例进行聚类分析,证明BI,首次SI和首次HB可决定两组特重度烧伤患者不同的休克状态和预后,首次SI和首次HB的划分值为无休克组95%置信区间上限(SI≥0.95或HB≥179g/L)。使用该标准用于特重度烧伤患者休克筛查,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3.尿流量动态监测仪的测量精度(偏差率1.71%)显着高于人工监测(偏差率的中位数为17.75%)。尿流量动态监测仪可准时测定尿量,而人工监测对照组的测量准确率仅为12.5%。尿流量动态监测仪具有更好的临床适用性,有临床推广价值。
刘峰[7](2020)在《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本研究旨在通过文献检索、临床观察及头脑风暴,整合、归纳现有的严重腹部创伤护理实践的最佳证据,经2轮德尔菲函询后,制定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2.通过该方案的制定,为护理实践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有利于强化护理人员实施损伤控制复苏的观念意识,促进对创伤新理念新技术的规范落实,从而提升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救护质量。方法:1.文献回顾研究者按照制定的检索策略,全面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OVID、CINAHL、Cochr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网等数据库,查阅严重腹部创伤救护相关文献,整合归纳有关证据条目。2.临床观察以南京某三甲医院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连续追踪其在急救、ICU复苏不同阶段的DCR救护措施,采用现场笔记及日记的方式,记录护理人员对该类患者的护理行为,并进行相应的整理与分析,以获取临床中严重腹部创伤DCR的护理措施,补充已有文献证据条目。3.头脑风暴针对前期构建的咨询条目征求专家意见,对其结构框架和内容进行反复讨论和修改,评议损伤控制复苏中不同阶段下护理措施及活动条目的匹配性,并对条目内容、语义措辞及文化适用背景结合临床实际提出必要的增删和修改意见及原因,根据专家意见调整修改咨询条目形成最终专家函询问卷。4.专家完善由4位具备高级职称的临床专家现场评阅,评议损伤控制复苏中不同阶段护理措施及活动条目的匹配性,根据我国国情及临床实际,调整条目内容、语义表达及文化适用等,拟订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初稿。5.德尔菲函询通过纸质问卷和电子邮件方式发送问卷,每位专家根据Likert 5级评分法对指标重要性及可操作性等进行评分,并提出意见或建议。6.统计分析运用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变异系数和协调系数等指标对问卷质量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结果:1.在文献研究、头脑风暴、临床观察的基础上,经过专家完善,初步构建了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基本框架及内容,包含“创伤急诊抢救护理”、“创伤监护复苏护理”2项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54个三级指标。2.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最终确定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共包含2项一级条目,15项二级条目,49项三级条目。经统计,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8.89%和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83。两轮函询后,条目重要性和可操作性变异系数分别为00.20、0.050.20,协调系数分别为0.293、0.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以损伤控制复苏为理论指导,聚焦不同阶段核心护理问题,初步构建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最终形成的方案共包含2项一级条目,15项二级条目,49项三级条目,专家意见集中,权威系数较高,结果科学可靠,具有一定实用性。
李惠敏[8](1997)在《脏器衰竭的护理概况及展望》文中研究表明脏器衰竭的护理概况及展望李惠敏由实用护理杂志编辑部主办并召开的全国脏器衰竭护理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12月11日至12月13日在海南省通什市圆满召开。本次会议的宗旨是交流护理学术信息,开阔护理人员的视野,提高护理技术和理论水平,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谢运飞[9](2019)在《附子与白芍组分配伍治疗风寒湿痹证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中药配伍理论,结合风寒湿痹证大鼠模型,以镇痛及抗炎实验、急性毒性实验、药物合用增效指数计算、炎性细胞因子测定、滑膜组织病理学检测、代谢组学等为主要技术手段,多方位评价附子与白芍配伍治疗风寒湿痹证的增效减毒作用及其蕴藏的科学内涵。方法:1.采用小鼠的乙酸扭体和热板致痛实验,迅速筛选产生镇痛作用的附子生物碱类成分。2.采用风寒湿痹证模型大鼠的关节压痛和足肿胀实验,研究附子与白芍配伍治疗风寒湿痹证的镇痛及抗炎作用。而配伍的最佳组分及比例,将继续用于以增效指数、细胞因子、组织病理学以及代谢组学为手段的增效机制研究。3.采用急性毒性实验,研究附子与白芍配伍的减毒作用,并筛选最佳减毒比例,用于以代谢组学为手段的减毒机制研究。4.附子与白芍配伍后,利用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为指标,采用Ting-Chao Chou方法及CompuSyn软件,计算药物合用治疗风寒湿痹证的增效指数;同时测定血清中IL-1β、IL-6、IL-10、TNF-α、IFN-γ的表达情况,并对左、右踝关的滑膜组织进行HE染色分析,从细胞因子表达及组织病理学角度研究附子与白芍配伍治疗风寒湿痹证的增效机制。5.利用以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结合高分辨质谱为技术手段的代谢组学方法,采用包括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辨别分析在内的多元统计分析,筛查并鉴定具有差异的内源性代谢物,从体内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角度,研究附子与白芍组分配伍治疗风寒湿痹证的增效减毒机制。结果:1.附子脂溶性生物碱能显着提升小鼠对乙酸及热板致痛的耐受性,为产生镇痛作用的主要成分。2.附子脂溶性生物碱与白芍总苷或白芍多糖配伍治疗风寒湿痹证,具有较好的镇痛、抗炎作用,且以附子脂溶性生物碱与白芍总苷(生药1:2)配伍为最佳。3.附子脂溶性生物碱与白芍总苷配伍的LD50值,较附子脂溶性生物碱的LD50值显着升高,具有较好的减毒作用,且以附子脂溶性生物碱与白芍总苷(生药1:2)配伍为最佳。4.附子脂溶性生物碱与白芍总苷(生药1:2)配伍治疗风寒湿痹证的增效指数为0.213,二药合用具有协同作用;风寒湿痹证大鼠血清中IL-1β、IL-6、TNF-α、IFN-γ的含量较空白组显着升高,滑膜重度增生并伴随炎性细胞大量浸润,而附子脂溶性生物碱与白芍总苷(生药1:2)配伍对IL-1β、IL-6、IFN-γ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滑膜增生及炎症有改善作用,且总体效果优于单独给药组。5.附子脂溶性生物碱与白芍总苷配伍对比附子脂溶性生物碱单独给药,能增强对风寒湿痹证大鼠体内柠檬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儿茶酚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且对酪氨酸、香草基扁桃酸、异亮氨酸的代谢紊乱具有独特的调节作用;但对亮氨酸、亚精胺及亚油酸盐的代谢紊乱无明显的调节作用。白芍总苷配伍能不同程度调节因附子脂溶性生物碱毒性而造成的半乳糖醇、6-羟基烟酸、腺苷、肉碱、精氨酸、尿苷酸、赖氨酸的代谢紊乱,减少毒性;但对D-半乳糖、脱氧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脯氨酸、N-甲酰氨基苯甲酸、2-脱氧胞苷的代谢紊乱无明显的调节作用。结论:附子脂溶性生物碱与白芍总苷配伍治疗风寒湿痹证,具有较好的镇痛、抗炎效果,能显着降低体内IL-1β、IL-6、IFN-γ等部分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改善滑膜病变,增强对能量和氨基酸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为可能的增效机制;而附子脂溶性生物碱与白芍总苷配伍,能显着提高风寒湿痹证大鼠对附子脂溶性生物碱的耐受量,且白芍总苷能减少附子脂溶性生物碱对脂肪、氨基酸和能量代谢的干扰,为可能的减毒机制。
汤佳[10](2020)在《中期照护视角下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现在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达到新的高度,而健全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刻不容缓。目前国内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只注重疾病本身的诊治,对于大型的综合性公立医院而言,主要负责我们国家绝大多数的医疗任务,目前存在着病人众多、现有医疗规模的限制、病患床位相对紧张等日益突出的问题。在所患疾病比例中,高血压、精神疾病、脑卒中、心脏病、糖尿病、肿瘤等各种慢性疾病占绝大多数,慢性疾病和人口老龄化互相影响,这让在面临一般急性疾病后的患者在治疗后,会遇到更多的临床心理问题、生活自理能力问题,这使得康复时间变得更加漫长,而且需要投入更多介入措施,这在无形之中给大型公立医院增加了很多负担。大型公立医院通过快速康复等手段,让更多的患者享受到了医疗资源,更快的周转了病床。患者平均住院日下降,虽然身体疾患更快速的被治愈,可心理状况还没有能够达到满足立即返回家中的标准。平均住院日的缩短,不利于患者和医生产生良好的信任关系,而医生的短期治疗容易引起患者疾病治愈后复发,医生需要和患者保持长期稳定的信任关系、需要对患者进行连续的照护。因为患者难以控制病情或是病后匮乏的照护,而产生的入院治疗和使用药物的费用,对于医保部门的经费是极大的浪费。本研究立足于解决这一突出问题进行论述。目的为了健全我国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弥补服务体系中的断层。由于我国现在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达到新的高度。目前国内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只注重疾病本身的诊治,对于每一级的综合性公立医院而言,主要负责大部分百姓的医疗救治,却存在目前患者数量众多、现有医疗规模的限制、病患床位相对紧张等日益突出的问题。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具体的服务形式,包括健康科普、院前急救、院中急性期照护、中期照护、长期照护、终末期照护,而目前在国内中期照护处于缺失状态,不仅造成了老年患者非计划性重返病房,浪费医疗资源,还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方法从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构成入手,分析中期照护模式存在的必要性,阐述中期照护的理论、模式、软硬件,并以医联体中骨科、卒中、胸痛中期照护病房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中医药在中期照护领域中的作用,对目前医联体中开展中期照护服务的存在的技术和政策问题进行探讨,以求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来探讨中期照护在老年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不可或缺,同时在医联体下基层医疗机构行中期照护是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其中理论研究先对国内外内的中期照护模式进行梳理,对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阐述,探讨在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期照护,是一种契合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体现中国特色的服务模式,有助于老年医疗服务的整体化和延续性,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追溯了老年医疗服务的历史沿革和相关构成。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老年医疗服务古已有之,从衰老理论、预期寿命延长和疾病谱的转变等方面来论述构建整体化老年医疗服务的必要性;对目前国内提供的老年医疗的服务内容进行阐述,包括健康科普、院前救治、急性期照护、长期照护和终末期照护,急性期照护和长期照护之间存在断层,有些急性病出院后患者,因为未得到有效和安全的中期照护,导致非计划性重复入院或者身体功能未能良好恢复,甚至于致残,直接进入长期照护模式。还论述了中期照护相关概念及模式。明确阐述了中期照护模式的定义、照护对象和形式,以及开展中期照护所需的软硬件条件,通过对三家医院的2400名老年出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出中期照护的需求与日常生活能力正相关;并运用服务链理论、持续照顾理论、协同论对本研究进行了相关探讨。医疗服务是个整体的产品概念,而由于卫生体制等原因,本应该形成一条“价值链”的医疗服务流程,却存在着相互脱节的现象;关注并落实老人在生命的各个阶段中各个方面的需求,是“持续照护”的理论最本质的核心点。“持续照护”让有着个性化需要的老人最大可能在固定熟悉的场所长期居住,以此受到良好的照顾。相关理论支撑了中期照护模式产生的必要性。为了阐述医联体中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期照护的可行性,先从理论方面进行论述。医联体是在中国现有医疗资源不均衡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不同层次医疗机构联合而成的组织构架,而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形势堪忧,在医联体中基层医疗机构可以有效落实进行中期照护服务,它对于连续性健康管理的实行十分重要,同时还有政府支持、资源优势互补、更为便捷、提高收入、降低费用等优势,在政治、经济和技术三方面都具有理论可行性,因此在医联体中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期照护势在必行。随后通过实证分析论述老年患者在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中行中期照护服务的有效性。取样扬州苏北人民医院肩袖损伤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其中52例为观察组,在医联体下汤汪骨科联合病房行中期照护,48例未行中期照护为对照组,对其行术后康复效果比对及UCLA评分统计学比较,显示行中期照护更加有效;取样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卒中患者300例,分为两组,其中有162例作为观察组至医联体下木渎卫生院进行中期照护,138例作为对照组未接受,通过ADL量表、GDS-15量表、FRA量表、EQ-5D量表进行统计学比较,显示中期照护对急性期后老年脑卒中患者有着显着的临床效果,是一种能创造高附加值的新型照护模式,老年患者脑卒中后越早实施中期照护,效果越好;取样泰州市人民医院急性心梗行CPI手术患者208例,分为两组,其中有100例作为观察组转入高港区人民医院进行中期照护,108例出院回家普通康复未接受中期照护,通过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及术后并发症出现比例进行比较,显示中期照护有益于急性心梗CPI术后老年患者的术后康复,实现了安全性与有效性兼得的身心康复效果。本文也对中期照护的中医药优势,在医联体下开展中期照护的政策、技术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进行补充说明。在中期照护中中医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中医药的独特理论和临床优势入手,分析了中期照护中中医药可以产生的相关作用,如如在情绪、饮食、用药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扬州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中的中医工作室运作较好,如中医骨伤专业历史悠久,和西医骨伤结合,在中期照护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的中期照护服务中要继续加强中医药理论的挖掘,促进中医药中期照护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强化中医药中期照护服务的网络建设,让中医药这一我国文化瑰宝在老年医疗服务体系中绽放绚烂光彩。对医联体下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期照护服务目前存在的政策及技术问题进行梳理。康复技术和老年综合评估技术是中期照护服务中较为关键的两样技术,对医联体内实施中期照护(主要为康复治疗)的调查显示,基层康复医疗的能力较弱,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在国内刚刚发展,尚未能推广使用。他问题还包括医保支付方式需要进一步优化,三级医院无力开展相关服务、软硬件标准尚未形成、绩效分配方案待确定、利润待提高、具体疾病效果评价指标缺乏以及老人多重用药、谵妄管理、跌倒和误吸等相关问题都需要关注。对医联体下中期照护模式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互联网医院的兴起对中期照护的开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介绍了“互联网+”的中期照护模式及大数据在中期照护中的应用,并以苏北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相关服务对中期照护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来论证“互联网+”的中期照护模式大有可为;日间手术普及也为中期照护开展打开市场,医联体模式下医院与社区医疗机构应加强协作,医院主要负责为患者进行日间手术,并在手术后将患者送往社区医疗机构继续进行中期护理治疗,以苏北人民医院日间手术患者在家康复和社区中期照护随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日间手术后社区中期照护模式有利于改善患者就医感受度,促进患者康复。增加了中期照护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在服务类型上更加多样,服务模式上更加完善,服务衔接上更加连续,具备了完整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基本要素,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体制条块分割、信息平台难以共享、医保报销与服务脱节、老年医学统领机构缺乏、老年护理与康复人才短缺等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结果本研究立足于中国特色,找出最适合中期照护服务的医疗组织环境,即在医联体中社区或乡镇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服务,不仅符合国家上下转诊、急慢分治的要求,且有利于老年患者恢复身体机能,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发展,打造全生命周期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不足是研究主要以理论推断为主,样本量较少,外推行有一定局限。结论伴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应对巨大的老年医疗需求,需要通过中期照护这一模式弥补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断层,以面对具有复杂需求的老年患者,同时有效衔接并整合医疗资源。在医联体中基层医疗单位开展中期照护服务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可以有效弥补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断层的较好模式。
二、脏器衰竭的护理概况及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脏器衰竭的护理概况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途径注入生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腹内高压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 |
1.3.1 生大黄 |
1.3.2 重症急性胰腺炎 |
1.3.3 腹内高压 |
1.3.4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剔除标准 |
2.2 研究设计 |
2.2.1 样本量确定 |
2.2.2 分组方法 |
2.2.3 具体实施方法 |
2.3 床边盲插鼻空肠管 |
2.3.1 导管的选择 |
2.3.2 操作者 |
2.3.3 判断方法 |
2.4 研究工具与观察指标 |
2.4.1 人口学资料和疾病资料调查表 |
2.4.2 病情的评分 |
2.4.3 观察指标 |
2.4.4 安全性评价 |
2.5 伦理原则 |
2.6 临床资料收集 |
2.6.1 人口学和疾病资料的收集 |
2.6.2 病情评分的收集 |
2.7 质量监控 |
2.7.1 置管方法 |
2.7.2 设计阶段 |
2.7.3 研究人员培训 |
2.7.4 实施阶段 |
2.8 资料整理和分析阶段 |
2.9 统计学方法 |
2.10 技术路线图 |
第3章 结果 |
3.1 研究对象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 |
3.2 腹内压结果分析 |
3.2.1 两组患者腹内压比较 |
3.2.2 两组患者腹内压下降率比较 |
3.3 两组患者大便次数比较 |
3.4 两组患者血淀粉酶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比较 |
3.5 两组患者评分比较 |
3.6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研究对象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分析 |
4.1.1 人口学资料 |
4.1.2 临床资料 |
4.2 中药生大黄对SAP的疗效 |
4.2.1 不同注药途径对腹内压和大便次数的影响 |
4.2.2 不同注药途径对血淀粉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影响 |
4.3 中药生大黄不同注药途径对病情评估评分影响 |
4.3.1 APACHE II评分 |
4.3.2 SIRS评分 |
4.3.3 BISAP评分 |
4.4 中药生大黄不同注药途径对ACS发生率和预后的影响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2)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继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危险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资料收集与整理 |
3 自变量赋值 |
4 数据整理与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2 MODS发生情况 |
3 各因素与老年呼吸衰竭继发MODS间的单因素分析 |
4 MODS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1 老年呼吸衰竭继发MODS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的必要性 |
2 老年呼吸衰竭继发MODS危险因素的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3)动脉血乳酸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延迟脱机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对象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分组情况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含量的确定 |
2.2 资料收集 |
2.3 麻醉方法 |
2.4 手术方法 |
2.5 样本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
2.6 具体指标的定义 |
2.7 研究变量(测量指标) |
3 统计方法 |
4 研究质量的控制 |
5 伦理学原理 |
结果 |
1 OPCABG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
1.1 OPCABG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
1.2 OPCABG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诊断内容的比较 |
1.3 OPCABG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化验值的比较 |
1.4 OPCABG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出入量及术后当日出入量的比较 |
1.5 OPCABG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 小时动脉血气分析比较 |
1.6 OPCABG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4 小时动脉血气分析比较 |
1.7 OPCABG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脱机前/SBT后动脉血气分析比较 |
1.8 OPCABG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24 小时、术后1 小时、4 小时、脱机前/SBT后动脉血乳酸趋势比较 |
1.9 OPCABG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4 小时化验值的比较 |
1.10 OPCABG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脱机前/SBT后各项护理评估值比较 |
2 OPCABG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
3 OPCABG术后机械通气延迟脱机患者的术后动脉血Lac临界值的计算 |
3.1 OPCABG患者术后1 小时、4 小时、脱机前/SBT后动脉血Lac指标诊断价值分析 |
3.2 OPCABG患者术后1 小时、4 小时、脱机前/SBT后动脉血Lac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 |
4 OPCABG术后机械通气延迟脱机患者的手术时长临界值的计算 |
4.1 OPCABG患者手术时长诊断价值分析 |
4.2 OPCABG手术时长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讨论 |
1 本研究与既往研究的结果比较 |
2 OPCABG患者术后动脉血Lac值对OPCABG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延迟脱机的影响及干预措施 |
2.1 OPCABG患者术后动脉血Lac值对OPCABG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延迟脱机的影响 |
2.2 护理干预措施 |
3 OPCABG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术后4 小时CK-MB、c TnT值对OPCABG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延迟脱机的影响 |
4 OPCABG手术时长对OPCABG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延迟脱机的影响 |
结论 |
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延迟脱机影响因素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健脾渗湿”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课题来源 |
3 研究对象 |
3.1 研究对象的来源 |
3.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4 研究方案 |
4.1 试验技术流程图 |
4.2 设计类型 |
4.3 样本含量估计 |
4.4 治疗方案 |
4.5 观察指标 |
4.6 疗效的判定 |
4.7 安全性判定 |
4.8 盲法的设计 |
4.9 质量控制 |
4.10 数据管理 |
4.11 统计分析 |
4.12 不良事件的记录和处理 |
4.13 伦理委员会审批和知情同意书 |
5 结果 |
5.1 病例分布情况 |
5.2 试验完成情况 |
5.3 基线分析 |
5.4 疗效分析 |
5.5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 肺动脉高压、COPD、肺心病之间的联系 |
2 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CPHD合并心衰的现实意义 |
3 研究基础 |
4 科室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经验 |
4.1 慎用镇静剂 |
4.2 慎用强心剂 |
4.3 慎用利尿剂 |
4.4 慎用碱剂 |
4.5 慎用激素 |
5 祖国中医学对肺胀病的基本认识 |
5.1 祖国中医学对“CPHD”和“CPHD合并心衰”的病名认识 |
5.2 祖国中医学对肺胀病的病位认识 |
5.3 祖国中医学对肺胀病的病因和病机的认识 |
5.4 中医学对肺胀病的治法认识 |
6 探讨“从脾论治”在肺胀病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
6.1 从脏腑功能来看脾肺的关系 |
6.2 从六经辨证来看脾肾的关系 |
6.3 从气机升降路径来看肺脾肾的关系 |
6.4 从痰湿瘀的生成路径来看三者与脾的关系 |
7 “健脾渗湿”法治疗肺胀病的立论依据 |
7.1 脾土虚弱为肺胀病发病之本 |
7.2 痰湿内生为肺胀病发病之关键 |
7.3 瘀血阻滞为肺胀病可见之兼症 |
7.4 “健脾渗湿”为肺胀病的基本治法 |
8 组方及方药分析 |
8.1 参苓白术散 |
8.2 五苓散 |
8.3 合方分析 |
9 临床研究结果的讨论 |
9.1 治疗后临床总疗效的情况 |
9.2 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的变化 |
9.3 治疗后痰的总积分的变化 |
9.4 治疗后次要症状的总积分的变化 |
9.5 治疗后体循环瘀血总积分的变化 |
9.6 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分级的变化 |
9.7 治疗后受试者的MLHFQ总积分的变化 |
9.8 治疗后肺功能的变化 |
9.9 治疗后肺动脉收缩压的变化 |
9.10 治疗后六分钟步行试验的变化 |
9.11 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 |
9.12 治疗后NT-proBNP水平的变化 |
9.13 治疗后炎症指标的变化 |
9.14 治疗后电解质的变化 |
9.15 治疗后营养指标的变化 |
9.16 治疗后再住院率的情况 |
10 “健脾渗湿”法治疗CPHD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机制探讨 |
10.1 祛痰抗炎,改善通气功能,改善肺功能 |
10.2 利尿强心,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功能 |
10.3 改善低氧血症,控制感染,有助于降低肺动脉高压 |
10.4 改善胃肠症状,改善营养状态,增加御病能力 |
结论 |
创新与特色 |
问题与展望 |
张晓云教授学术思想概要 |
1.重视理论,提倡理论联系实际 |
2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 |
2.1 体现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
2.2 明确疾病的诊断,避免治疗的盲目性 |
3 与时偕行,中西并重 |
4 注重以人为本 |
4.1 关爱患者及其家属 |
4.2 尊重和平等对待患者 |
4.3 以中医整体观为治疗原则 |
5 注重调摄脾胃 |
5.1 用药首当不伤脾胃 |
5.2 重视补益脾胃 |
5.3 重视养护脾胃 |
6 注重疏畅情志 |
6.1 擅于疏通开导,建立信心 |
6.2 擅用柴胡逍遥,调畅肝气 |
6.3 强调自我调节和心理治疗 |
7 用药贵在精准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肺心病合并心衰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1 中医学对肺胀病的研究进展 |
1.1 古代中医家对肺胀病的病因病机的研究 |
1.2 古代中医家对肺胀病辨证治法的研究 |
2 现代中医对肺心病合并心衰的研究进展 |
2.1 现代中医学对肺心病合并心衰的病名认识 |
2.2 现代中医学对肺胀病的病位认识 |
2.3 现代中医学对肺胀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
2.4 现代中医学对肺胀病治法方药的研究进展 |
3 总结和展望 |
4.西医学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治疗研究进展 |
4.1 控制感染 |
4.2 保持气道通畅 |
4.3 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
4.4 利尿剂 |
4.5 正性肌力药 |
4.6 血管扩张剂 |
4.7 抗凝剂 |
4.8 其他治疗措施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5)中青年癌症患者濒死期配偶照顾感受及应激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略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4 操作性定义 |
5 理论框架 |
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中青年癌症患者濒死期配偶照顾感受及应激反应的量性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样本来源 |
1.2 抽样方法 便利抽样法 |
1.3 样本量的确定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工具 |
2.2 资料收集 |
2.3 预调查 |
2.4 质量控制 |
2.5 资料处理与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问卷回收情况 |
3.2 患者一般资料 |
3.3 配偶照顾者一般资料 |
3.4 配偶社会支持得分情况 |
3.5 配偶照顾者 PAC 得分情况 |
3.6 配偶照顾负担感受得分情况 |
3.7 配偶应激反应得分情况 |
3.8 单因素分析 |
3.9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3.10 配偶照顾积极感受、照顾负担、应激反应间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中青年癌症患者濒死期配偶照顾感受现况 |
4.2 中青年癌症患者濒死期配偶应激反应现况 |
4.3 配偶照顾感受及应激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照顾积极感受、照顾负担及应激反应之间的相关性 |
第二部分 中青年癌症患者濒死期配偶照顾体验的质性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样本来源 |
1.2 抽样方法 |
1.3 样本量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工具 |
2.2 资料收集 |
2.3 资料录入分析 |
2.4 质量控制 |
3 研究结果 |
3.1 患者及配偶一般资料 |
3.2 访谈结果一览表 |
3.3 主题1身体机能照顾方面体验 |
3.4 主题2患者内心沟通方面体验 |
3.5 主题3即将丧偶自身感受 |
3.6 主题4面对死亡,应对态度各异 |
3.7 主题5生活重心转移,人生观念改变 |
4 讨论 |
4.1 濒死期配偶照顾心身感受 |
4.2 配偶即将丧偶应对感受 |
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
1 主要结论 |
2 临床启示 |
3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特重度烧伤风险评估与尿量自动化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特重度烧伤患者死亡风险评估 |
2.1 资料来源和收集方法 |
2.2 观察指标 |
2.3 治疗方法 |
2.4 统计学处理 |
2.5 结果 |
2.6 讨论 |
2.7 小结 |
第三章 尿流量动态监测仪的测量精确度及临床适用性研究 |
3.1 资料来源和收集方法 |
3.2 观察指标 |
3.3 分组 |
3.4 补液方法 |
3.5 统计学处理 |
3.6 结果 |
3.7 讨论 |
3.8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伦理审批件 |
文献综述 尿量监测应用于烧伤休克防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理论依据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成立课题组 |
2.2 初拟函询问卷 |
2.3 .德尔菲专家函询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初步拟定严重腹部创伤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 |
3.2 确定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的科学性分析 |
4.2 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的可靠性分析 |
4.3 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的适用性分析 |
4.4 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的条目分析 |
第五章 总结 |
5.1 结论 |
5.2 创新性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第八章 附录 |
附录 A 德尔菲专家函询问卷(第一轮) |
附录 B 德尔菲专家函询问卷(第二轮) |
附录 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附录 D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9)附子与白芍组分配伍治疗风寒湿痹证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实验研究 |
1 附子生物碱类成分的镇痛作用研究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3.1 附子生物碱类成分对冰乙酸导致小鼠疼痛的作用结果 |
1.3.2 附子生物碱类成分对热板导致小鼠疼痛的作用结果 |
2 附子与白芍组分配伍治疗风寒湿痹证的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风寒湿痹证模型建立结果 |
2.3.2 附子与白芍组分配伍对风寒湿痹证大鼠踝关节压痛阈值的作用结果 |
2.3.3 附子与白芍组分配伍对风寒湿痹证大鼠踝关节肿胀指数的作用结果 |
3 附子与白芍组分配伍对风寒湿痹证大鼠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附子脂溶性生物碱的LD_(50)结果 |
3.3.2 附子脂溶性生物碱与白芍总苷(生药1:1)配伍的LD_(50)结果 |
3.3.3 附子脂溶性生物碱与白芍总苷(生药1:2)配伍的LD_(50)结果 |
4 附子与白芍组分配伍治疗风寒湿痹证的血清细胞因子和组织病理学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3.1 大鼠体重及一般行为学观察结果 |
4.3.2 关节炎指数评分结果 |
4.3.3 各组血清抗CCP抗体含量测定及增效指数(CI)计算结果 |
4.3.4 大鼠血清IL-1β、IL-6、IL-10、TNF-α、IFN-γ含量测定结果 |
4.3.5 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
5 基于代谢组学的附子与白芍组分配伍治疗风寒湿痹证的增效减毒机制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 |
5.3.1 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结果 |
5.3.2 UPLC-LTQ/Orbitrap MS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结果 |
5.3.3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及鉴定结果 |
5.3.4 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分析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综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Ⅱ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10)中期照护视角下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研究现状和述评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述评 |
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3.3 技术路线 |
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老年医疗服务历史沿革及相关构成 |
1 老年医疗服务历史沿革 |
1.1 古代老年医疗服务历史记载 |
1.2 现代老年医疗服务现状 |
2 构建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
2.1 自然衰老的需求 |
2.2 预期寿命的延长 |
2.3 疾病谱的转变 |
3 当前老年医疗服务主要构成 |
3.1 健康科普 |
3.2 院前急救 |
3.3 院内救治(急性期照护) |
3.4 长期照护 |
3.5 终末期照护 |
3.6 老年医疗服务体系中的断层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期照护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1 概念界定 |
1.1 中期照护 |
1.2 中期照护对象 |
1.3 中期照护模式 |
2 开展中期照护服务需要的软硬件 |
2.1 硬件条件 |
2.2 软件配备 |
3 老年患者中期照护需求相关性分析 |
3.1 出院老年患者的中期照护需求问卷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4 相关理论基础 |
4.1 服务供应链理论 |
4.2 持续照顾理论 |
4.3 协同理论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行中期照护的理论可行性研究 |
1 医联体的概念及成效 |
1.1 医联体的概念 |
1.2 医联体建设成效 |
2 基层医疗机构的现状 |
3 在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中行中期照护的理论可行性 |
3.1 政治可行性 |
3.2 经济可行性 |
3.3 技术可行性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行中期照护的实践可行性研究 |
1 扬州广陵汤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科中期照护 |
1.1 肩袖损伤患者康复不足 |
1.2 肩袖损伤患者中期照护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
1.3 中期照护医护人员分工 |
1.4 实证分析 |
2 苏州木渎卫生院卒中中期照护 |
2.1 卒中患者康复不足 |
2.2 卒中患者中期照护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
2.3 中期照护医护人员分工 |
2.4 实证分析 |
3 泰州高港区人民医院心梗中期照护 |
3.1 心梗患者康复不足 |
3.2 急性心梗患者中期照护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
3.3 中期照护医护人员分工 |
3.4 实证分析 |
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医特色的中期照护条件分析及实践 |
1 中医的独特理论和临床优势 |
1.1 丰富的中医理论优势 |
1.2 非药物治疗的临床优势 |
1.3 多管齐下的兼并优势 |
2 中期照护中的中医应用 |
2.1 情绪护理 |
2.2 饮食护理 |
2.3 中药护理 |
2.4 恢复护理 |
3 扬州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中期照护的中医实践 |
3.1 扬州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中的中医工作室 |
3.2 中期照护的中医骨伤应用 |
4 中医特色中期照护发展的相关建议 |
4.1 加强对中医中期照护理论的挖掘 |
4.2 促进中医中期照护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
4.3 强化中医中期照护服务的网络建设 |
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期照护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
1 老年康复技术不成熟 |
1.1 医务人员中期照护康复技术应用调查 |
1.2 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康复治疗现状 |
2 老年综合评估技术未普及 |
2.1 老年综合评估内涵 |
2.2 老年综合评估流程 |
2.3 在中期照护服务中的应用 |
2.4 老年综合评估的效用 |
2.5 实践应用尚未普及 |
3 医保支付方式需转变 |
3.1 工作机制要创新 |
3.2 付费方式要协同 |
3.3 收费标准要统一 |
4 其他相关问题 |
4.1 三级医院无力开展 |
4.2 硬件设施尚无标准 |
4.3 软件配备缺乏规范 |
4.4 绩效分配有待确定 |
4.5 药品耗材利润不高 |
4.6 具体疾病指标缺乏 |
4.7 老年多重用药需关注 |
4.8 谵妄管理有待加强 |
4.9 吞咽误吸需要重视 |
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期照护发展前景与机遇 |
1 “互联网+”医院为中期照护带来新机遇 |
1.1 “互联网+”中期照护模式 |
1.2 大数据在中期照护中的应用 |
1.3 苏北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中期照护实践 |
2 日间手术开展为中期照护带来新市场 |
2.1 日间手术概念 |
2.2 日间手术适用范围 |
2.3 基层医疗机构日间手术中期照护成效 |
2.4 日间手术普及为中期照护开展带来市场 |
2.5 推广医联体日间手术中期照护信息化平台 |
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构建的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 |
1 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构成 |
2 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构建存在问题 |
2.1 管理体系条块分割 |
2.2 信息平台难以共享 |
2.3 医保报销与服务脱节 |
2.4 老年医学统领机构缺乏 |
2.5 老年护理、康复人才短缺 |
3 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构建的相关建议 |
3.1 探索整合型老年医疗服务体系 |
3.2 建立全面的医疗服务信息档案 |
3.3 整合医保方式和服务模式 |
3.4 建立区域老年医学中心 |
3.5 加强护理、康复人才的培养 |
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1 研究总结 |
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2.1 研究意义深远 |
2.2 研究内容创新 |
2.3 研究方法创新 |
3 研究不足 |
4 研究展望 |
4.1 理论研究将不断深入 |
4.2 实证研究将更具经验 |
4.3 指标模型将更加细化 |
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脏器衰竭的护理概况及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途径注入生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腹内高压患者的临床研究[D]. 樊凰玉. 南昌大学, 2020(08)
- [2]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继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危险因素的研究[D]. 金长雨.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3]动脉血乳酸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延迟脱机影响的研究[D]. 齐鑫.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4]“健脾渗湿”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临床研究[D]. 黎辉.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中青年癌症患者濒死期配偶照顾感受及应激反应的研究[D]. 许少媛. 福建医科大学, 2018(04)
- [6]特重度烧伤风险评估与尿量自动化监测[D]. 曾庆玲.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7]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复苏护理方案的构建[D]. 刘峰. 蚌埠医学院, 2020(01)
- [8]脏器衰竭的护理概况及展望[J]. 李惠敏. 实用护理杂志, 1997(01)
- [9]附子与白芍组分配伍治疗风寒湿痹证的作用机制研究[D]. 谢运飞.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10]中期照护视角下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研究[D]. 汤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