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落后村庄的希望

贫困落后村庄的希望

一、贫困落后村的希望所在(论文文献综述)

杨培臻,刘丛杰[1](1994)在《贫困落后村的希望所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贫困落后村的希望所在杨培臻,刘丛杰贫困落后村的数量多少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1987年,烟台市共有农民人均收入不足500元的贫困落后村900多个,1990年减少到700多个,到目前只剩下304个。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270亿元(比1987年...

赵永霞[2](2018)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第一书记”嵌入式治理研究 ——以山西省F县为例》文中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项重大理论创新。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层社会治理是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的稳定基础。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经济落后乡村脱贫攻坚的历史重任,推进乡村社会有效治理,党在探索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中,提出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制度,尝试通过借助资源注入等外部力量实现对广大经济文化落后乡村社会的有效整合与治理,进而形成了“第一书记”嵌入式的乡村社会治理方式。本文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下,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入研究尝试寻找“第一书记”嵌入式治理的优化路径。“第一书记”嵌入式治理是在国家治理总体框架下,将国家的上部政治力量嵌入基层社会,通过这种有效的政治治理方式,整合各种社会资源,进而实现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第一书记”嵌入式治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两者之间存在着鲜明的理论逻辑关联。通过“第一书记”嵌入式治理,达到了“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的治理目标。自“第一书记”政策实施以来,各省市结合中央文件精神与地方实际情况,积极开拓村治新路径、发展乡村治理新能力、打造农村发展新引擎与发展新格局。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推动了乡村经济发展;通过加强公共服务建设,推进了公共事业进步;通过合作共治,促进了乡村治理转型。本文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入研究发现:“第一书记”政策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社会关系失序、治理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第一书记”自身能力有一定局限性等困境。其主要原因在于政策相关配套不足、传统治理方式的制约、缺乏乡村治理资源的支持以及既得利益群体的挑战。在对“第一书记”政策具体实践困境及其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通过明确“第一书记”嵌入式治理的主体职责、建立健全“第一书记”嵌入式治理体制机制、推动“第一书记”嵌入式治理信息化进程等方式达到优化“第一书记”嵌入式治理路径的目标。

何绍辉[3](2011)在《贫困、权力与治理 ——红村扶贫开发的故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中部J省红村扶贫开发故事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故事发生、发展及其结束的全过程描述、理解与解释,来探讨转型期党政机关定点扶贫的本质特征及其政治逻辑与治理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与回应农村基层治理与国家政权建设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为此,笔者通过对红村扶贫开发为期一年的亲身参与及观察,对整个扶贫开发历程有了基本把握。论文通过以扶贫开发“各项工作”为接点,讲述了故事中的权力运作及其策略技术;通过以国家权力与地方性权力的互动为核心,考察了故事中两种权力力量的碰撞、磨合与共存。在此基础上,笔者试图获得对于党政机关定点扶贫开发过程的整体认知,获得对于扶贫开发过程中的权力、技术、关系与策略的解读,获得对于农村基层治理与国家政权建设基本逻辑的理解。全文通过对扶贫开发工作中工作组(国家)、地方政府与村民之间的互动关系的考察,获得了如下基本认识:第一,运动式治理是转型期党政机关定点扶贫开发工作的本质特征,也是转型期国家基层治理的重要逻辑;转型期运动式治理之所以广泛存在并发挥作用,从根本上而言是后全能体制的约制,亦是集权式治理逻辑的延续。第二,人民公社解体、农业税费取消之后,国家权力并未完全退出乡村社会;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实质性变化,并非是国家权力全面退出乡村社会所能简单表述,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治理性而非政治性变化,其只不过是国家控制乡村和进行基层治理的战略、策略与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正在从一种身体治理走向技术性治理、从全能型控制走向选择性控制。第三,国家政权建设的基本方向应是加强基础性权力的构建与促进现代官僚制度的理性化,转变基层治理战略,充实基层治理资源,使运动式治理逐渐转向制度性治理,以实现现代国家的成功构建。

崔伟,韩兵,薛万博,李长文[4](2017)在《为有“雁阵”裂长空——中共双鸭山市委书记孙喆谈选派第一书记工作》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为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推动贫困落后村工作的开展,一支由各级党委、政府从机关选派的基层党组织第一书记队伍进入人们的视野。与许多地方不同的是,在煤城双鸭山,无论乡镇农村、街道社区还是"两新"组织,都能看到第一书记忙碌的身影。他们走出机关,走进基层,走到群众中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煤城的振兴发展献计出力,不仅受到基层群众的广泛欢迎,也让

张富良[5](2004)在《转型期中国农村干群矛盾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大量的社会调查为实证基础,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期农村干群矛盾进行了政治学分析。在转型期,由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农村干群关系日益紧张,主要表现在:干群互不认同,干群冲突增多,农民群众上访、群访激增等等。干群矛盾出现了复杂化、多样化、日趋紧张性和突发性以及可控制性等特点。虽然其对抗性有增强的趋势,但是,它仍然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范畴。本文按照社会转型期国家宏观体制存在的问题和社会转型引起干群矛盾的主体、客体和协调机制等微观变化对干群矛盾的影响两条路径来分析干群矛盾的致因。两条路径交汇于利益,干群矛盾实质上是利益矛盾。从宏观上来说,转型期农村干群矛盾的成因在于:在赶超型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我国一直实行“以农补工”的城乡二元体制和人多地少的现实国情严重地制约了农村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仍然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基层民主发育不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国家对意识形态控制的弱化,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着“一手软”现象。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分化剧烈,不同的群体、阶层逐渐成形,其利益诉求日益强烈,社会整合难度加大。从微观上来说,干群矛盾的主体、客体和协调机制的变化是影响干群矛盾的三个主要因素。本文从“谁之间发生矛盾?”入手,深入探究“矛盾的指向是什么?”,并寻找“协调机制失灵”的原因。在社会转型期,干群关系由过去的国家-基层组织-农民之间的金字塔式关系演变成了国家、基层组织、农民三者之间的三角关系。农村干部、群众作为矛盾主体发生了分化。农民分化为10个不同的阶层、群体。乡村干部的产生形式、成分、相互关系也有重大变化。客体对干群矛盾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转型期客体逐渐增多且日益具体化和复杂化,主体对客体追求的明晰化,再加上协调机制的失灵,诱发和增加了干群矛盾。经济发展并不能自动化解干群矛盾,为此,必须进行国家制度建设,按照“党的建设——党内民主——人民民主——政府改革——国家制度建设”的发展路径来实现社会公正,以此作为化解农村干群矛盾的根本之策。

冯浩[6](2012)在《农村政策执行中的村庄政治研究 ——基于对山东省泰安市H村财务状况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农村政治一直是社会学研究当中比较关注的议题,尤其是政治社会学的一些学者对于农村政治的关注越来越多,而且主要集中在了农村干群关系、村民自治以及农村基层选举等方面。农村政治稳定作为农村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保证,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和现代化进程的全局。为了维护我国农村政治稳定的局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我国党和政府制定了许多农村政策。但有些农业政策在执行后却达不到预期的政策目标,甚至产生了种种问题和矛盾,从而影响了农村基层社会的稳定。本文从农村基层政权如何具体落实国家各项农村政策入手,对其村级财务收支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探讨农村基层政权运行背后的逻辑和对策模式。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本文探讨的主要方面是围绕农村基层政权在具体落实国家各项农村政策的过程中所折射出来的农村政治的运行状况,即农村基层政权在落实各项农村政策的同时又是如何将各项农村政策转变为自身的一种可供利用的资源以及农村基层政权治理农村的权威和合法性的。本研究选取了村级财务收支资料作为研究农村政治运行的切入点,注重深入农村基层政权内部来解读农村政治运行的逻辑和规律。鉴于本研究所关注的农村政治运行问题,在具体的研究思路上首先介绍了所研究村庄的村庄政治运行的基本情况以及该村庄的基本的社会结构状况。其次,在了解了这些基本的资料情况之后,结合国家农村政策和治理理念的转变对该村自改革开放以来的财务收支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再次,分别从国家对农村攫取和给予这两个不同的时期出发,具体分析农村基层政权是如何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农村政策的。最后,从对这些经验事实的分析中揭示出农村基层政权运行背后的逻辑和对策模式。本文通过对村委会运行逻辑和对策模式的考察可以看到,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乡政村治体制的形成,村庄基层治理过程中呈现出了以乡镇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政权、以村委会为代表的村级公共治理组织、村民这三重权力分化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错综复杂的局面,其中乡政权力与村治权力、村治体制内精英和村民的矛盾和冲突就构成了三重权力互动的主要层面和主要环节。也就是说,不仅是由于村庄权力结构的外部因素,也不只是其内部因素,而是二者的共同作用和影响,才构造了当前村庄治理的实际状况。因此,构建良性互动的村庄权力结构,才能在村庄治理中逐渐形成三重权力既相互制约又良性互动的动态平衡,从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政治平台。

贺婷婷[7](2017)在《榆林市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社工服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的加快,我国农村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面对日益严峻的养老形势,国家提出积极培育新的农村养老模式,并逐渐在全国各地进行推广。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这种养老模式处于试点阶段,理论研究尚未成熟,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通过文献查阅,了解我国农村养老现状及互助养老实践发展情况。通过查阅文献,对农村互助养老的概念进行了简单界定;本文以榆林市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对榆林市农村互助养老的现状与实施效果实地调研基础上,发现农村互助养老既方便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又丰富了其精神生活,在解决榆林市农村老年人养老难题中具有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互助养老模式还存在问题,比如资金来源不足、服务内容单一、限制条件高、老年人认识不到位、缺乏专业服务人员等。基于上述问题,对社工服务农村互助养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试图提出社工服务农村互助养老的方法与对策,进而得出完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建议。让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更好地为我国养老事业做贡献。

李荣梅[8](2018)在《乡村治理视角下“第一书记”驻村扶贫研究——基于S省Z县的实践调查》文中提出第一书记是乡村治理的外在领导力供给。针对当前第一书记扶贫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要提高第一书记的领导力水平,提升领导力资源对乡村治理和精准扶贫的绩效;另一方面要重视制度建设,实现农村领导力的内生性供给,为贫困地区的乡村治理提供可持续性基础。

卜秀姣[9](2018)在《轮台县阿克萨来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回溯国内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发展轨迹,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促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模式均呈现出特色差异性的成果经验启示和弯路失败素材。为落实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乡村振兴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形成区域空间产业集聚优势和产业生态体系的建设、发展和更新,必须加强和完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方案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根据地方政策条件、区域资源禀赋、基础配套设施和产业发展定位,灵活地进行三产结构比例、演进变化过程和融合发展的结构调整优化,着眼产业链技术效率、产业链延伸、高新技术渗透与融合协同,进而推动农村产业创新驱动发展,对于争取实现轮台县阿克萨来乡取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按时保质保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具有新时代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本研究基于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升级理论、产业布局理论和产业发展理论,立足南疆农村基层驻村的亲身见闻,在实地调研感性认知和乡镇级产业发展资料的基础上,以轮台县阿克萨来乡微观单元作为研究区域,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基本概况、建设现状与发展规划布局深入剖析,明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必要性,挖掘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现实困境,试图探究掘制约农村产业结构专业化、高级化和合理化的影响因素。同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历史教训与成功经验,探索中国南疆欠发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实现路径和发展模式,分别从产业政策、资金投入、供销平台、科技创新、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剩余劳动力转移、区域优势发挥、现代产业质量和产业组织化十个方面作出调整与优化策略设计,将“新发展理念”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到生活、生产与生态三生“共融”,加速构建产业生态体系在空间的集聚与辐射,有序推进城乡统筹的一体化建设,实现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劳动力科学配置的产业、经济、人三者相辅相成、健康持续、积极向上的发展模式,对于丰富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业结构发展理论、施行因地制宜的产业兴旺政策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价值与意义。结果表明:第一,通过轮台县阿克萨来乡农村产业发展现状的深入调查和基于实地调研问卷的整理剖析,表明在产业基础、产业化程度、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质量、产业组织、产业生态建设、产业劳动力资源、产业组织化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和滞后。第二,借鉴和参详国内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的成功启示与历史经验,理论总结农村产业结构演进发展规律,结合阿克萨来乡实地产业资源禀赋,构建欠发达地区中国特色的农村城乡产业一体化的协作融合发展模式,设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顶层思路和原则,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乡镇经济科学统一协调与互补互融互促发展。第三,针对于轮台县阿克萨来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短板和桎梏,从宏观调控与微观措施视角提出产业政策、资金投入、供销平台、科技创新、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剩余劳动力转移、区域优势发挥、现代产业质量和产业组织化十个方面提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点政策咨询与智库指导建议。

覃芮妍[10](2020)在《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美丽乡村政策执行梗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丽乡村工作是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之一。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美丽乡村便得到了进一步深化,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措施。乡村“美不美”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成果,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在措施层面与乡村振兴战略相互促进,成为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载体,为实现农村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奠定重要基础。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自2014年起,开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却频频受阻,各村组在落实政策时,政策执行难统筹、落实措施差异大、执行成效区别大、效果难界定。为此,本论文以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比较有代表性的三个村组为对象,分析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美丽乡村政策落实情况,运用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围绕政策本身、政策执行主体、目标受众和政策环境四个维度,深入分析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美丽乡村政策的执行梗阻,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路径。首先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该县较有代表性的村组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有关情况,分析发现影响该县美丽乡村政策的执行梗阻。最后,针对梗阻问题,根据史密斯理论的四个维度提出具体的措施,优化各村组美丽乡村政策落实,更好地提升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美丽乡村政策执行水平。

二、贫困落后村的希望所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贫困落后村的希望所在(论文提纲范文)

(2)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第一书记”嵌入式治理研究 ——以山西省F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动态
        (二)国外研究梳理
        (三)评析与反思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之处及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不足
    六、个案基本情况
第一章 “第一书记”嵌入式治理的学理分析
    1.1 嵌入式治理的内涵和价值
        1.1.1 治理
        1.1.2 嵌入式治理
        1.1.3 嵌入式治理的理论价值
    1.2 “第一书记”嵌入式治理的政策分析
        1.2.1 政策产生的现实依据
        1.2.2 政策产生的理论依据
        1.2.3 政策的实践过程
    1.3 “第一书记”嵌入式治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1.3.1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1.3.2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价值
        1.3.3 “第一书记”嵌入式治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逻辑关联
第二章 “第一书记”嵌入式治理的实践及成效
    2.1 “第一书记”嵌入式治理的实践现状
        2.1.1 治理环境
        2.1.2 治理过程
        2.1.3 治理路径
    2.2 “第一书记”嵌入式治理的成效分析
        2.2.1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2.2.2 整合内外部资源,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2.2.3 加强公共服务建设,推进公共事业进步
        2.2.4 合作共治,促进乡村治理转型
第三章 “第一书记”嵌入式治理的实践困境及原因分析
    3.1 “第一书记”嵌入式治理的实践困境
        3.1.1 社会关系失序
        3.1.2 治理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
        3.1.3 “第一书记”自身能力有限
    3.2 “第一书记”嵌入式治理的困境归因
        3.2.1 政策相关配套不足
        3.2.2 传统治理方式对“第一书记”的制约
        3.2.3 缺乏乡村治理资源的支持
        3.2.4 既得利益群体的挑战
第四章 优化“第一书记”嵌入式治理的路径
    4.1 明确“第一书记”嵌入式治理的主体职责
        4.1.1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筑牢执政基础
        4.1.2 推动社会治理与精准扶贫的有效结合
        4.1.3 以民为本,促进农村公共服务建设
        4.1.4 完善村民自治体制机制,提升治理水平
    4.2 建立健全“第一书记”嵌入式治理体制机制
        4.2.1 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
        4.2.2 完善日常管理制度
        4.2.3 加强科学考核制度
        4.2.4 强化激励保障制度
    4.3 推动“第一书记”嵌入式治理信息化进程
        4.3.1 发展“互联网+治理”,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
        4.3.2 转变理念,培养“互联网+治理”意识
        4.3.3 以“互联网+”模式推动精准扶贫进程
        4.3.4 以“互联网+”模式提升基层公共服务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贫困、权力与治理 ——红村扶贫开发的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本文主要出场人物一览表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2 文献回顾
    1.3 核心概念
    1.4 研究类型与方法
    1.5 文本框架
第二章 "准备工作":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2.1 "千年等一回":变迁运动的开幕
    2.2 "组织队伍":运动中的"钦差大臣"
    2.3 "难以产出的规划":后派性斗争下的村庄政治
    2.4 国家权力介入与乡村社会变迁
第三章 "日常工作":流变的生活政治
    3.1 "喝酒":艺术与政治并存
    3.2 "搞活动":休闲、工作两不误
    3.3 "接待":没完没了
    3.4 日常生活中的权力与政治
第四章 "中心工作":实践中的协调术
    4.1 水库之"深":多样的治理术
    4.2 道中有"道":利益纠葛下的地缘政治
    4.3 家外之"家":冷处理与搞庆典
    4.4 沼气真"气":基层政府的官僚化
    4.5 烤烟之"考":扶贫开发与诱民致富
    4.6 换届成"戏":特殊时期的选举政治
    4.7 报告之"法":争资跑项与项目制管理
    4.8 协调:一种非正式权力技术
第五章 "连带工作":进行中的社区国家化
    5.1 "三下乡":资源输入中的政治
    5.2 "多难兴邦":危机下的村民
    5.3 社区国家化与感恩型国家观念
第六章 "扫尾工作":选择性的目标责任
    6.1 待检:责任分解与选择性执行
    6.2 迎检:政治承包与应酬政治
    6.3 尾声:变迁运动与长效机制
    6.4 目标责任制与压力型体制
第七章 结语
    7.1 扶贫的政治学:谱系及其逻辑
    7.2 权力退出还是治理转型
    7.3 国家政权建设:何以可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
附录2:J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
附录3:关于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的意见
附录4: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5)转型期中国农村干群矛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 言
    1.1 本选题的背景
    1.2 本选题的意义
    1.3 本选题相关概念的界定
    1.4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1.5 本选题的研究方法
    1.6 本选题的创新之处
    1.7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 中国农村干群关系的历史回顾
    2.1 封建社会的官绅民关系概况
    2.2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官绅民关系概况
    2.3 农村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干群关系回顾
    2.4 改革开放前农村干群关系回顾
第三章 转型期农村干群矛盾的基本特征
    3.1 干群矛盾的演变
    3.2 干群矛盾的历史分期
        3.2.1 干群矛盾的历史分期法
        3.2.2 本文采用的历史分期法及依据
    3.3 干群矛盾的表现
        3.3.1 村民与乡村组织关系紧张
        3.3.2 局部地区干群矛盾日趋激化
        3.3.3 部分农民与干部的关系趋于冷漠
        3.3.4 一些农村基层组织功能弱化
    3.4 干群矛盾的特点
        3.4.1 多样性
        3.4.2 复杂性
        3.4.3 日趋紧张性和突发性
        3.4.4 可控制性
    3.5 干群矛盾性质的界定
    3.6 典型案例
第四章 转型期农村干群矛盾的宏观致因
    4.1 农村经济发展困难重重
        4.1.1 表现
        4.1.2 对干群矛盾的影响
    4.2 政治体制改革滞后
        4.2.1 表现
        4.2.2 对干群矛盾的影响
    4.3 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
        4.3.1 表现
        4.3.2 对干群矛盾的影响
    4.4 农村社会问题凸现
        4.4.1 表现
        4.4.2 对干群矛盾的影响
第五章 转型期农村干群矛盾的微观致因
    5.1 干群矛盾主体
        5.1.1 主体的演变
        5.1.2 主体间的矛盾现状
        5.1.3 主体变化及其影响
    5.2 干群矛盾客体
        5.2.1 客体的内涵及特点
        5.2.2 具体客体的变化
        5.2.3 客体变化的影响
    5.3 干群关系协调机制
        5.3.1 协调机制的内涵及种类
        5.3.2 协调机制的演变及运行
        5.3.3 协调机制变化的影响
第六章 化解农村干群矛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6.1 困境
        6.1.1 农村经济发展压力增大
        6.1.2 政治体制改革举步维艰
        6.1.3 执政党建设面临挑战
        6.1.4 精神文明建设面临巨大冲击
        6.1.5 社会整合难度加大
    6.2 对策
        6.2.1 以党的建设推动党内民主
        6.2.2 以党内民主促进人民民主
        6.2.3 以人民民主带动政府改革
        6.2.4 以政府改革来实现国家制度建设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及声明
附 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6)农村政策执行中的村庄政治研究 ——基于对山东省泰安市H村财务状况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H村的社会结构及其村政的基本状况
        一、H村的社会结构
        二、村政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
        一、资料的收集方法
        二、资料的分析方法
        三、所收集资料的优缺点及其补充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学者的主要研究状况
        二、国内学者的主要研究状况
第二章 H村财务收支状况的分析
    第一节 H村财务收支状况的描述
        一、人民公社时期的财务收支状况
        二、汲取农业剩余时期的财务收支状况
        三、支持和保护农业时期的财务收支状况
    第二节 H村财务收支状况的分析与结论
        一、人民公社时期财务收支状况的分析
        二、汲取农业剩余时期财务收支状况的分析
        三、支持和保护农业时期财务收支状况的分析
第三章 农村政策体系的历史回顾与分析
    第一节 农村政策体系的历史回顾
        一、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政策体系
        二、汲取农业剩余时期的农村政策体系
        三、支持和保护农业时期的农村政策体系
    第二节 国家治村理念转变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人民公社时期的村政状况
    第一节 H村的权力结构特征
    第二节 农村政策的执行状况
        一、大队对农村政策的理解
        二、大队对农村政策的执行
    第三节 各方利益关系的处理
第五章 汲取农业剩余时期的村政状况
    第一节 H村的权力结构特征
    第二节 农村政策的执行状况
        一、村委会对农村政策的理解
        二、村委会对农村政策的执行
    第三节 各方利益关系的处理
第六章 支持和保护农业时期的村政状况
    第一节 H村的权力结构特征
    第二节 农村政策的执行状况
        一、村委会对农村政策的理解
        二、村委会对农村政策的执行
    第三节 各方利益关系的处理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村委会运行的逻辑与对策模式
    第二节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7)榆林市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社工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理论基础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假设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榆林市农村互助养老现状的实地调查
    2.1 榆林市农村互助养老的基本情况
        2.1.1 农村互助养老的组织方式
        2.1.2 农村互助养老参与者基本现状
        2.1.3 农村互助养老的服务内容
    2.2 榆林市农村互助养老的满意度调查
        2.2.1 调查目的与方法设计
        2.2.2 调查数据分析
        2.2.3 调查小结
    2.3 榆林市农村互助养老的效果分析
        2.3.1 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在解决榆林市农村养老问题中的作用
        2.3.2 榆林市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存在的不足
第三章 社工服务农村互助养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3.1 农村互助养老对社工服务的需求分析
        3.1.1 农村互助养老中对于社工专业服务的需求
        3.1.2 农村互助养老中对于社工作为资源链接者的需求
        3.1.3 农村互助养老中对于社工作为政策倡导者的需求
    3.2 社工服务农村互助养老的可行性分析
        3.2.1 社工专业方法在农村互助养老中的优势
        3.2.2 政府政策与资源的支持
        3.2.3 社会组织的发展对于农村互助养老的支持
第四章 社工服务农村互助养老的初步设想
    4.1 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服务内容设计
    4.2 社工服务于互助养老的方式
        4.2.1 老年个案工作
        4.2.2 老年小组工作
        4.2.3 老年社区工作
    4.3 社工在互助养老服务中的角色设想
    4.4 社会组织参与农村互助养老服务
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乡村治理视角下“第一书记”驻村扶贫研究——基于S省Z县的实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第一书记是乡村治理的外在领导力供给
    (一)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治理的领导力量
    (二) 第一书记是为贫困村注入的优秀领导力资源
二、第一书记乡村治理领导力考察———以S省Z县第一书记为主要分析样本
    (一) 第一书记群体的基本特征
        1. 以男性为主, 文化程度普遍较高。
        2. 机关事业单位派出居多, 任期多为2年。
        3. 个体综合素质较强, 但农村工作能力尚需提高。
    (二) 工作内容:以经济物质层面为主要工作, 对村庄治理关注度不够
        1. 第一书记的主要贡献。
        2. 第一书记对村庄治理关注度不够。
    (三) 工作难点
        1. 第一书记角色定位尴尬。
        2. 管理、考核存在不严不实。
        3. 资金资源保障不足。
    (四) 工作效果:可持续性评价不一, 扶贫绩效悖论难以破解
三、乡村治理视角下优化第一书记驻村扶贫政策的建议
    (一) 精准选派
        1. 严格选派条件。
        2. 实行两年以上任期。
        3. 坚持因村派人原则。
    (二) 明确职责定位
        1. 明确第一书记的工作定位。
        2. 明确第一书记的工作职责。
    (三) 从严从实管理考核
        1. 从严从实抓管理。
        2. 从严从实抓考核。
    (四) 加强对第一书记扶贫的政策资金资源支持力度
        1. 加强基本生活保障, 确保他们下得去、待得住。
        2. 加强工作经费和扶贫资源支持, 促使他们干得好。
        3. 注重扶贫政策的整合。
    (五)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贫困治理机制

(9)轮台县阿克萨来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农村产业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3章 阿克萨来乡产业发展现状及调查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2 阿克萨来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调查问卷设计
    3.3 阿克萨来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调查问卷实证分析
第4章 阿克萨来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存在问题
    4.1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存在的问题
    4.2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影响因素
第5章 国内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验与启示
    5.1 农村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及规律
    5.2 农村产业结构更替规律
    5.3 美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启示
    5.4 韩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启示
    5.5 苏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实践
    5.6 国内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启示小结
第6章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对策
    6.1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思路选择及原则
    6.2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对策
    6.3 阿克萨来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对策及成效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第8章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美丽乡村政策执行梗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问题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美丽乡村政策研究现状
        1.2.2 政策执行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乡村
        2.1.2 自然村
        2.1.3 美丽乡村
        2.1.4 美丽乡村政策
    2.2 理论基础
        2.2.1 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
        2.2.2 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研究美丽乡村建设的适用性
        2.2.3 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下美丽乡村政策的执行分析
第三章 美丽乡村政策执行基本情况
    3.1 史密斯政策执行理论中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美丽乡村政策执行
        3.1.1 美丽乡村政策主要内容
        3.1.2 美丽乡村政策执行主体、目标受众和政策执行环境
    3.2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和代表村组的美丽乡村政策执行情况
        3.2.1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美丽乡村政策执行现状
        3.2.2 论文研究选点说明
        3.2.3 代表村组的政策执行情况
第四章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美丽乡村政策的执行梗阻
    4.1 美丽乡村政策在理想化政策方面的执行梗阻
        4.1.1 政策目标的指导性不足
        4.1.2 政策措施可执行性不足
    4.2 美丽乡村政策在执行机构方面的执行梗阻
        4.2.1 执行机构对政策执行的投入性差异
        4.2.2 政策执行机构人员方面问题
        4.2.3 政策执行主体“部门”间的协作问题
        4.2.4 政策执行主体与政策立场的一致性程度不同
    4.3 美丽乡村政策在目标受众方面的执行梗阻
        4.3.1 目标群体对政策的认识偏差
        4.3.2 美丽乡村政策执行成效与目标受众的收益落差
        4.3.3 目标受众的自主意识不强
    4.4 美丽乡村政策在政策环境方面的执行梗阻
        4.4.1 自然环境对美丽乡村政策有效执行的制约
        4.4.2 经济状况对美丽乡村政策有效执行的制约
        4.4.3 文化思想对美丽乡村政策有效执行的制约
第五章 美丽乡村政策执行的优化路径
    5.1 完善美丽乡村政策体系
        5.1.1 因地制宜,完善总体规划
        5.1.2 构建美丽乡村政策实施方案的方案优化机制
    5.2 优化政策执行主体
        5.2.1 提高村一级执行人员素质
        5.2.2 实行利益整合
        5.2.3 完善政策执行机制
    5.3 提升目标受众的参与度
        5.3.1 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5.3.2 优化公众参与机制
    5.4 优化政策执行环境
        5.4.1 加快地方产业发展,加强经济基础
        5.4.2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自然条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美丽乡村政策执行调查问卷
附录 B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美丽乡村政策执行访谈提纲
致谢

四、贫困落后村的希望所在(论文参考文献)

  • [1]贫困落后村的希望所在[J]. 杨培臻,刘丛杰. 党建研究, 1994(01)
  • [2]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第一书记”嵌入式治理研究 ——以山西省F县为例[D]. 赵永霞. 山西大学, 2018(04)
  • [3]贫困、权力与治理 ——红村扶贫开发的故事[D]. 何绍辉.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9)
  • [4]为有“雁阵”裂长空——中共双鸭山市委书记孙喆谈选派第一书记工作[J]. 崔伟,韩兵,薛万博,李长文.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7(06)
  • [5]转型期中国农村干群矛盾分析[D]. 张富良. 清华大学, 2004(03)
  • [6]农村政策执行中的村庄政治研究 ——基于对山东省泰安市H村财务状况的分析[D]. 冯浩.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1)
  • [7]榆林市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社工服务研究[D]. 贺婷婷. 西北大学, 2017(04)
  • [8]乡村治理视角下“第一书记”驻村扶贫研究——基于S省Z县的实践调查[J]. 李荣梅. 攀登, 2018(05)
  • [9]轮台县阿克萨来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问题研究[D]. 卜秀姣.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10]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美丽乡村政策执行梗阻研究[D]. 覃芮妍. 兰州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贫困落后村庄的希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