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展高级技工培训的粗浅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肖京养[1](2013)在《技工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以广州市技工学校为例》文中提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课堂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参加企业行业的定岗工作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充分利用校内教学环境和校外资源,实现工作与学习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获得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学生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各方面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技工学校只有整合企业行业的资源,切实开展工学结合,建立校企之间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才能真正培养出满足社会和企业要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本文旨在对技工学校开展工学结合模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工学结合现状进行梳理,同时也对广州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找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目前我国技工学校“工学结合”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并对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广东省根据区域经济建设和产业转移的发展需要,在2010年5月16日,制定出台《广东省加快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0-2015年)》,高度并超前规划了技工教育发展方向和培养规模,加快培养先进制造业、现代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急需的职业技能人才,积极开展“百校千企”的校企合作活动,为广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做好技能人才保障。本文通过对工学结合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推进技工学校工学结合的对策性建议。首先,建立完善的外部保障机制,政府在有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落实上下大工夫,搭建平台,给校企双方创造合作的必要条件和机会,并予以必要的资金保障,同时还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其次,技工学校要加强内涵发展,建立新型的合作教育模式以及有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立与工学结合模式相适应的专业学科发展和课程建设制度,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工学结合只有坚持走“共赢”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的优势,并使双方充分享受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带来的合作成果,校企双方的合作才会有活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和谐健康深入开展。
于彬昌[2](1990)在《开展高级技工培训的粗浅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我厂自1987年开办高级技工技术理论培训以来,已进行了三期,设四个专业,前两期有119名工人经考试合格结业,目前正转入实际操作的训练考核阶段。现就技术理论培训,谈谈粗浅体会:1、更新观念,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过去,有的把技术工人仅仅看作是技能型的熟练工人,而没有把他们划在人才范围之内,缺乏认识高度,也没有抓紧培养。实质上,技术
王远明[3](2018)在《中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东莞部分中职学校汽修专业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近十年我国汽车市场高速增长,东莞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亟需培养大批汽车专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然而,东莞中职汽修专业教师普遍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东莞中职学校汽修专业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近年来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及东莞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政策,但实施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削弱了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因此以东莞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师企业实践为例,研究中职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的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显得尤为迫切。本文根据中职教育的特点,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双元制”职业教育理论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理论等为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东莞中职汽修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活动情况进行的调查表明,政策执行力度不足,企业参与热情不高,中职学校实施不力。在对上述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笔者列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清单,并尝试从健全政策体系、构建合作机制、完善实施方案等方面提出改进东莞中职汽修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工作的对策,为其他地方或其他中职专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丁惠炯[4](2013)在《内蒙古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使用政策实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一大批优秀的管理者和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科研人才,更需要大量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技艺高超的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加快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完善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政策,对于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内蒙古自治区是制造业大区,能否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队伍,直接关系到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强区战略目标的实现。但是目前自治区却面临着技能型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地区和产业分布不均衡等方面的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而国内外实践的成功经验证明,在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政府起着主导作用,政策的完善是关键。因此,有必要对如何更好地完善内蒙古自治区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政策进行研究。在上述背景下,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政策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通过为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搭建理论的框架,并据此深入剖析内蒙古自治区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政策所出现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而为内蒙古自治区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政策的完善提出建议。本文首先阐明了研究背景、选题意义及相关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并加以简要评价,介绍了研究所采用的基本方法和研究的内容框架。其次,在对技能型人才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及法律法规依据进行分析的前提下,总结概括了内蒙古自治区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政策制定和实施四个方面的有利因素(包括地域辽阔;人口文化程度呈提高趋势;第二产业形成了雄厚基础和鲜明特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速度加快等);通过历史数据分析表明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预测了未来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归纳出五个方面的不利因素(包括技能型人才的产业分布结构失衡;技能型人才的技能等级构成失衡;技能型人才的年龄结构不合理、文化层次偏低;技能型人才总量供给不足;技能型人才生态环境沙化等)。指出政府在制定、实施和完善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政策时,应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妥善回避和化解不利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使技能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取得跨越式的发展。虽然内蒙古自治区在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政策的实施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已经实施的政策及取得的成效,并针对内蒙古自治区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政策存在的诸多问题,对国内外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政策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梳理和借鉴。本文认为,可资借鉴的国内外技能型人才培养政策的经验主要有:政府鼓励和引导、财政支持、科学规范的管理、促进和加强技能培养的“就业导向”和“校企合作”等等;国内外技能型人才使用政策的经验主要有:实施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提高技能型人才的薪酬福利水平和完善社会保障政策等等。最后,在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培养和使用两方面全方位地提出了完善内蒙古自治区技能型人才相关政策的对策和建议。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针对培养与使用“政策”问题,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技能型人才相关政策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扩展了技能型人才研究的领域,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探索价值和实践参考价值;对“培养”和“使用”的各自范畴进行了划分,便于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政策进行较为细致和清晰的研究,避免由于概念范畴上的交叉而引起研究的混乱;充分体现了欠发达地区在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方面政策的特殊性,是在现有技能型人才相关问题研究基础上的拓展;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政策问题加以分析,较为准确地对内蒙古自治区在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政策取得的成就及其缺失和成因进行有效地分析,等等。
薛洪波[5](2019)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 ——以湛江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在试图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技能型人才影响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得到广泛的研究和证实。职业教育作为与区域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可以促进产业升级转型、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就业率等。而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是满足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兴产业发展对创新性和实践性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宏观层面是教育与产业的合作;中观层面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微观层面是教学活动与生产活动的合作。本研究主要从中观层面出发,研究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和个案法,选取湛江市为个案调查对象,对所中职学校的教职工和企业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对中职教职工进行问卷调查。搜集的文献包括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文本,湛江市的城镇化率及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通过研究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主体、内容和形式三方面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其办学主体包括学校、企业、学生、政府和行业协会。学校是确定型利益主体,企业、学生、行业协会和政府是预期型利益主体。其次,学校与企业对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内容存在需求差异。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稳定性较差,教职工对办学内容存在选择差异。最后,办学形式、合作深度与合作专业三者互为相关。校企合作要以构建以专业设置为中心,以办学形式和合作深度为两端,以国家政策和法规为保障的办学形式。综上所述,办学主体、办学内容和办学形式共同构成了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观层面的分析框架,其中办学主体是根源,办学内容是基础,办学形式是关键。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存在办学主体定位不清晰、办学内容存在需求差异和办学形式不清晰等问题,共同造成了校企合作办学的浅度合作。为深化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根据不同主体的功能、效用及位置,提出了“五位一化”的对策模型。
魏统朋[6](2013)在《青岛市农民工社会流动与休闲参与行为的特征及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量表法、数理统计法,对农民工的社会流动类型、农民工的休闲参与特征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1.对农民工社会流动的类型进行了研究。本研究调查的306名农民工中,认为向下流动的占17.3%,水平流动的占55.2%,向上流动的占27.5%。向下流动的农民工表现为:工作时间长,收入水平低;工作不稳定,社会保障低;居住条件差,生活水平低。水平流动的农民工中新生代农民工占多数,文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职业技能有待提升,他们的工作时间较长,工资收入不算高;保险意识增强,社会保障不算全;居住条件改善,生活消费不算低。向上流动的农民工以80年代出生的农民工为主,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较大比例,拥有职业技能的比例较高,他们工作时间较规范,收入高;居住条件较“优越”,消费高;社会保障较全面,心气高。2.对影响农民工社会流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访谈发现追求城市梦想的农民工逐渐意识到了提升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重要性,并寻求特殊的提升方式。具有较高文化程度、年龄轻有经验、拥有一定职业技能水平的农民工具备人力资本优势,他们实现垂直向上流动的现实条件要优于其他农民工,他们追求城市生活方式的动力更足,融入城市的主观意愿更强。对社会地位变化感知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农民工社会交往的积极性,从而导致社会网络规模不同。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收入水平高、年龄小、社会保险缴纳数量多、居住面积大、社会网络规模大的农民工感知社会地位发生变化的可能性越大;女性比男性农民工更容易感知社会地位的变化。3.对不同流动类型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意愿进行了比较分析。社会地位变化感知不同的农民工在身份认同、购房意愿、落户意愿上均存在很大的差异。自我感知向上流动农民工的身份认同更加倾向于城市,购房意愿最积极,落户意愿最强烈。4.对成功实现市民化农民工的向上流动的路径进行了分析。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获得荣誉称号、成为专业技术人员是农民工实现向上流动的主要路径。本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农民工向上流动的促进策略。5.本研究在参考有关休闲参与量表的基础上,修订了比较适合我国农民工的休闲参与量表,并进行了信效度检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农民工的休闲参与特征。研究修订的农民工休闲参与量表包含5个维度,可以比较全面的反映当前农民工的休闲参与内容。本研究将农民工的休闲活动划分为消遣类、娱乐类、社交类、运动类、提高类五个维度。农民工的休闲参与行为反映出的特征为:农民工的休闲活动类型以消遣类、娱乐类为主,社交类、运动类活动增多;新生代农民工及未婚农民工的休闲参与更积极,男性农民工的运动参与更多。不同流动类型农民工的休闲参与行为存在显着差异。水平流动农民工参与消遣类、娱乐类、提高类休闲活动的频率都是最高的,向上流动农民工参与社交类、运动类休闲活动的频率最高。6.本研究对农民工休闲态度量表进行了修订,并对量表进行了信度与效度检验,用以测量我国农民工群体的休闲态度。对农民工的休闲态度特征进行分析后发现,农民工的休闲行为态度得分最高,表明农民工有着积极的休闲体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农民工选择参与休闲活动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而情感态度得分最低,可能是由于农民工在城市的务工环境所致。对社会地位变化感知不同的农民工其休闲认知态度、休闲情感态度存在明显差异(P﹤0.01),感知社会地位下降的农民工其休闲态度明显偏低。7.本研究对休闲制约量表进行了修订,并对量表进行了信度与效度检验,用以测量我国农民工群体运动类休闲的制约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工受到的结构性制约最强,受到人际间制约的得分最低。时间和费用的制约是农民工感受最为普遍的和强烈的制约因子。没兴趣、懒惰和缺乏运动技能是影响农民工最大的个人内在制约因素。8.研究发现农民工的社会流动与休闲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农民工的休闲参与对于城市融入具有特殊的意义,即有利于改善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感,有助于增强农民工的城市认同感,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意愿。研究提出了农民工通过休闲参与增强人力资本、心理资本与社会资本从而促进城市融入的可能机制。休闲应成为促进农民工实现向上社会流动的力量。
帅良余[7](2012)在《创建学习型组织背景下的成人学习和成人个性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创建学习型组织背景下的成人学习和成人个性发展”为主题,重点研究学习型组织实践中的成人学习,分析成人通过学习所发生的个性变化和发展,以期反映当今成人学习的过程、方式和成效,努力揭示其中的相关特点、规律,从而更好地服务和指导成人学习的实践。一、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从学习型组织的视角看,自1990年彼得·圣吉出版第一部有关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专着以来,西方国家经历了近二十多年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与此同时,其在我国也有十多年相关研究和实践的经验积累。但总体而言,学习型组织是一项新生事物,因此,其理论本身需要丰富和完善。从成人学习的视角看,在成人教育学领域,有关成人学习的研究得到充分的重视,研究成果也较丰硕。但是,成人学习在传统成人教育体系之外的探索和发展往往被忽视。所以,论文注重在学习型组织条件下,研究成人学习、成人个性发展。从成人个性发展的视角看,通过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个性理论分析,使得个性以及成人个性发展与成人学习、学习型组织之间建立联系,为分析成人学习提供理论依据。二、论文研究的探索与创新本论文的探索与创新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第一,研究主题体现创新理念。本研究着眼于创建学习型组织背景下的成人学习,而学术界对于学习型组织理论能否与学习理论、学习型社会学说相融合,能否将这些理论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思考,还存在不同的观点。所以,论文研究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前提,立足成人教育学理论,思考成人学习与成人个性发展,这在国内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中,似乎不多,因此,研究主题具有创新意义。第二,本研究的多学科、多理论组合具有新颖性。在论文研究中运用了成人教育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理论,对成人学习进行交叉性的探索。在成人教育学领域,这样的理论组合与应用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第三,本论文的实际案例分析具有原创性、实用性。在研究中建立“三维度、六元素”的成人学习和成人个性分析框架,并且将这个分析框架作为探索问题的方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表明这样的研究方法是可行的,体现本研究的独创性。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笔者将其中的相关内容重新整理,在2012年《开放教育研究》杂志(CSSCI)第1期,发表了以“多视阈中的成人学习研究”为题的文章;在2012年《职教论坛》杂志(中文核心期刊)第10期,发表了以“组织学习文化研究,,为题的文章;在2011年《终身教育》杂志第9卷第4期,发表了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促进机关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发展”为题的文章。三、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框架本论文以问题为导向设计研究主题,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多学科理论的综合应用。研究包括四个方面,共计十一章。一是研究的缘起、假设和方法。这部分共有两章,主要是发现问题,明确研究重点、方法和特点,提出论文研究的假设和构想。二是概念分析与文献综述。这部分共有两章,主要为前面的理论假设寻找理论根据,同时,研究各学科的内涵、特征,明确各学科的范畴与作用,为个案研究提供方法和工具。三是访谈与个案研究。这部分共有四章,分别对两家机关、两家企业,共8位成人学习者的案例进行综合分析。笔者实际走访了7个正在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的机关和企业,访谈了19位参与创建活动的成人学习者,根据研究需要,从其中遴选了8位成人学习者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通过个案分析,探索成人在组织学习中的某些特点和规律。四是对成人学习与成人个性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这部分共有三章,前两章是以前面的个案实例为基础,分析成人学习与成人个性的相互作用。最后一章,以访谈获得的信息为基础,针对创建中的不足,提出加强学习团队和组织学习文化建设的建议。
于彦良[8](2009)在《铁路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现代社会不仅需要大批具有较高技术理论的研究型、设计型的科技人才,而且更加需要大量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勤奋敬业、技艺高超的高技能型人才。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已成为当代中国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铁路高技能人才作为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短缺现象则更为严重,已严重影响了铁路和谐建设和跨越式发展。铁路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铁路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培养铁路高技能人才的重任。然而目前的铁路职业院校与其他职业院校一样,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与社会需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还有待改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培养和企业锻炼相结合,即应采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本文主要研究铁路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问题。首先分析论证高技能人才的概念、内涵、特征、成长规律,依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能力本位理论、职业教育中的“市场理论”提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其次,研究探讨铁路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特征及构成要素,并对当前我国铁路高技能人才短缺现象和原因、铁路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在借鉴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适应铁路现代化发展需要的铁路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模式的具体措施,即: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设置模式,构建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的课程模式,构建校企合作、互利双赢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模式,构建强有力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保障机制,构建科学有效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最后,进行案例分析,结合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河北省技师学院)培养铁路高技能人才的实践与做法,提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对策和建议,力争使理论研究具有应用价值。
王恩如[9](1992)在《对高级工培训中若干问题的探讨》文中认为 随着改革开放,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引进,在吸收和消化这些先进技术过程中,高级技术工人是极为重要,不可缺少的人才层次,高级工人的培养是我国职工教育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需要我们去不断实践,认真探索。下面就我们南京汽车制造厂1986年以来,在高级工培训中遇到的若干问题,谈谈粗浅的认识。
钱勇[10](2010)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培训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劳动力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职业教育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上,凸显出更加重要的作用,职业培训从职业教育的边缘走向核心,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上海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全国也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尤其是职业教育中最具特色、最具活力部分的职业培训,其面临的现状和问题对全国其他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举办职业培训具有相当借鉴作用。本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源起以及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培训相关理论和经验。对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职业教育、职业培训、非学历教育)进行了界定。第二章是对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培训的现状及其分析。第三章介绍了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培训的基本问题,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培训面临问题的成因,第四章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培训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中职学校开展职业培训的对策和建议。最后是结语,概括性地总结了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培训的作用和影响,并试图提出一些研究者本人对问题的进一步展望和期待。
二、开展高级技工培训的粗浅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展高级技工培训的粗浅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技工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以广州市技工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工学结合”模式的内涵研究 |
1.2.2 关于“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调查研究法 |
1.3.3 比较研究法 |
1.3.4 案例分析法 |
第2章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分析 |
2.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
2.1.1 “工学结合”的过程是知识和劳动的相互结合 |
2.1.2 “工学结合”的结果是学校与企业的相互补充 |
2.2 “工学结合”模式对技工学校人才培养的意义 |
2.2.1 “工学结合”利于学校和企业资源得到互补和共享 |
2.2.2 “工学结合”利于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
2.2.3 “工学结合”利于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
2.2.4 “工学结合”利于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
2.3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 |
2.3.1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
2.3.2 生产与教学的互补 |
2.3.3 职业与能力的提升 |
第3章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广东的实践分析 |
3.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广东模式 |
3.1.1 广东技工教育“工学结合”的主要模式 |
3.1.2 广东省技工学校开展“工学结合”的现状 |
3.1.3 广东省技工学校开展“工学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
3.2 “工学结合”的广东模式特征分析 |
3.2.1 广东目前高技能人才培养情况 |
3.2.2 广东技工教育“工学结合”的模式特征 |
3.2.3 广东在下一步开展“工学结合”的发展思路 |
3.3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例分析 |
3.3.1 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工学结合”调查分析 |
3.3.2 广州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工学结合”模式分析 |
第4章 技工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研究 |
4.1 构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校企双轨的办学体制 |
4.2 正确树立“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 |
4.3 建立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专业课程体系 |
4.4 培养一支适应工学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
4.5 完善符合“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教学监管体系 |
4.6 建立基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人才评价机制 |
4.7 构建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的长效运行保障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校企合作培训协议 |
(3)中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东莞部分中职学校汽修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产业背景 |
1.1.3 现实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状况 |
1.3.2 国外研究状况 |
1.3.3 研究不足之处 |
1.4 研究设计和方法 |
1.4.1 理论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5.1 研究的重难点 |
1.5.2 主要创新点 |
1.6 概念界定 |
1.6.1 中职 |
1.6.2 汽修专业 |
1.6.3 专业教师 |
1.6.4 企业实践 |
第2章 中职汽修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现状的调查 |
2.1 调查设计 |
2.1.1 调查设计思路 |
2.1.2 问卷编制与信度分析 |
2.1.3 问卷效度分析 |
2.2 调查结果 |
2.2.1 参与企业实践的汽修专业教师的基本信息 |
2.2.2 汽修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计划情况 |
2.2.3 汽修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过程情况 |
2.2.4 汽修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评价情况 |
2.3.5 汽修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效果分析 |
2.3 企业实践成效分析 |
第3章 中职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中职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存在的问题 |
3.1.1 各方对政策了解有限 |
3.1.2 企业指导有效性不高 |
3.1.3 学校组织实践不规范 |
3.1.4 教师参与活动意愿低 |
3.1.5 实践考核评价较混乱 |
3.2 中职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问题产生的原因 |
3.2.1 政策宣传贯彻力度不够 |
3.2.2 企业参与实践热情不高 |
3.2.3 学校对企业实践的重视不足 |
3.2.4 教师企业实践缺乏必要保障 |
3.2.5 实践考核评价制度不全 |
第4章 中职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对策研究 |
4.1 建立清晰完整的政策体系 |
4.2 构建共同治理的合作机制 |
4.3 制定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 |
4.4 提供支撑有力的制度保障 |
4.5 建立基于过程的评价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内蒙古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使用政策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 相关文献述评 |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 简要评价 |
三、 研究框架与方法 |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 研究的基本方法 |
四、 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 对内蒙古技能型人才“政策”进行了专门研究 |
(二) 划分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使用”概念范畴 |
(三) 充分体现了欠发达地区相关政策问题的特殊性 |
(四) 定性和定量方法结合对相关政策问题加以分析 |
附:技术路线图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与法规依据的阐释 |
一、 核心概念内涵解析 |
(一) 技能型人才内涵解析 |
(二) 技能型人才培养内涵解析 |
(三) 技能型人才使用内涵解析 |
(四) 技能型人才培养政策 |
(五) 技能型人才使用政策 |
(六) 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政府责任 |
二、 基本理论依据阐述 |
(一) 人力资本理论 |
(二) 人才强国战略 |
三、 培养与使用政策的法律法规依据 |
(一) 中央的有关法律法规 |
(二) 自治区地方政府规章 |
第二章 内蒙古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使用政策的影响要素 |
一、 有利要素 |
(一) 地域辽阔 |
(二) 人口文化程度呈提高趋势 |
(三) 第二产业有着雄厚基础和鲜明特色 |
(四)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速度加快 |
二、 不利要素 |
(一) 技能型人才的产业分布结构失衡 |
(二) 技能型人才的技能等级构成失衡 |
(三) 技能型人才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低 |
(四) 技能型人才总量供给不足 |
(五) 技能型人才生态环境沙化 |
三、 利用有利要素、化解不利要素 |
(一) 利用与发挥优势和机遇 |
(二) 化解不利因素 |
附录 2-1:“倒金字塔”向“正金字塔”结构转型问题的说明 |
附录 2-2:分产业、分行业、分岗位技能型人才需求预测的依据和方法——以包头市为例 |
第三章 内蒙古技能型人才培养政策分析 |
一、 内蒙古现行技能型人才培养政策 |
(一) 实施技能型人才振兴政策 |
(二) 建立培训示范基地的政策 |
(三) 完善“校企分工合作”培养模式的政策 |
(四) 多渠道增加教育和培训经费的财政政策 |
(五) 实施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 |
二、 技能型人才培养政策实施的成效 |
(一) 技能型人才队伍初具规模,结构优化 |
(二) 培养体系和工作机制日趋完善 |
(三) 企业职工提升技能水平的积极性增强 |
三、 技能型人才培养政策现存的问题 |
(一) 技能型人才培养政策的导向尚需强化 |
(三) 对技能培养管理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
(四) “就业导向”培养机制存在着诸多问题 |
(五) “校企合作”模式缺乏完善的政策保障 |
四、 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技能型人才培养政策的借鉴 |
(一) 对政府发挥培养主导作用的借鉴 |
(二) 对财政投入机制的借鉴 |
(三) 对职业教育科学、规范管理的借鉴 |
(四) 对促进“就业导向”培养的借鉴 |
(五) 对推进“校企合作”模式的借鉴 |
五、 内蒙古自治区技能型人才培养政策的完善 |
(一) 政府要进一步发挥技能培养的主导作用 |
(二) 政府要建立健全更有效的财政投入机制 |
(三) 政府对技能培养实现科学、规范的管理 |
(四) 完善就业为导向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
(五) 为技能培养校企分工合作模式提供保障 |
第四章 内蒙古技能型人才使用政策分析 |
一、 对技能型人才激励政策的分析 |
(一) 内蒙古现行技能型人才激励政策 |
(二) 激励政策实施的成效 |
(三) 激励政策存在的缺失 |
(四) 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政策经验的借鉴和启示 |
(五) 技能型人才激励政策的完善 |
二、 对技能型人才权益保障政策的分析 |
(一) 内蒙古现行技能型人才权益保障政策 |
(二) 技能型人才保障政策实施的成效 |
(三) 技能型人才保障政策存在的缺失 |
(四) 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政策经验的借鉴和启示 |
(五) 技能型人才权益保障政策的完善 |
三、 对技能型人才社会评价政策的分析 |
(一) 内蒙古现行技能型人才社会评价政策 |
(二) 技能型人才社会评价政策实施的成效 |
(三) 技能型人才社会评价政策存在的缺失 |
(四) 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政策经验的借鉴和启示 |
(五) 技能型人才社会评价政策的完善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相关研究成果 |
后记 |
(5)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 ——以湛江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职业教育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重要支撑 |
二、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势在必行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问题、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四节 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第五节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一、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线图 |
第六节 研究的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的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资料收集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地点及工具 |
二、研究假设及其构建依据 |
三、研究变量的说明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节 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
一、访谈的设计 |
二、访谈的实施 |
第三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三、调查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
四、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四节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探索阶段 |
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起步阶段 |
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发展阶段 |
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深化阶段 |
第三章 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主体分析 |
第一节 办学主体的确定 |
一、教职人员对办学主体的认知 |
二、企业人员对办学主体的认知 |
第二节 办学主体的类型 |
一、利益相关主体的权力性分析 |
二、利益相关主体的合法性分析 |
三、利益相关主体的紧迫性分析 |
四、利益相关主体的所属类型 |
第三节 办学主体的困境 |
一、学校合作意识薄弱 |
二、企业的利益被忽视 |
三、学生的重要性缺失 |
四、行业协会参与性不强 |
五、政府职能难转换 |
第四章 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内容分析 |
第一节 办学内容的需求分析 |
一、学校对校企合作办学内容的需求 |
二、企业对校企合作办学内容的需求 |
第二节 办学内容对办学态度的预测 |
第三节 教职工对办学内容的影响分析 |
一、教职工与办学内容的选择存在相关 |
二、教职工对办学内容的选择存在差异 |
第四节 办学内容的困境 |
一、校企存在需求差异 |
二、合作办学的阈值较低 |
三、办学内容存在选择差异 |
第五章 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形式分析 |
第一节 合作办学形式的现状分析 |
一、学校采取的合作形式 |
二、企业采取的合作办学形式 |
第二节 专业设置与办学形式存在相关 |
第三节 办学形式与合作深度存在相关 |
第四节 专业设置影响合作深度 |
一、专业吻合度和实习相关度与合作深度存在相关 |
二、专业吻合度和实习相关度对合作深度影响显着 |
第五节 办学形式的困境 |
一、专业设置有待优化 |
二、合作深度有待深化 |
三、相关政策法规有待建立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双主体合作办学暂未形成 |
二、校企对办学内容存在需求差异 |
三、办学形式、合作深度及合作专业互为相关 |
第二节 对策与建议 |
一、深化校企合作办学 |
二、政府角色转变与法规构建 |
三、行业协会深度参与校企合作 |
四、企业拓宽边界实行重混战略 |
五、学校数字化、市场化双管齐下 |
六、提升学生主体意识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6)青岛市农民工社会流动与休闲参与行为的特征及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农民工的研究 |
1.3.2 关于农民工社会流动的研究 |
1.3.3 关于农民工休闲参与行为的研究 |
1.3.4 关于农民工休闲行为与社会流动关系的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访谈对象 |
2.1.2 问卷调查对象 |
2.1.3 量表测量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观察法 |
2.3 问卷调查法 |
2.4 量表法 |
2.4.1 量表修订程序 |
2.4.2 量表信度分析 |
2.4.3 量表效度分析 |
2.5 数理统计法 |
第三章 农民工的社会流动研究 |
3.1 农民工社会流动的类型 |
3.1.1 向下流动 |
3.1.2 水平流动 |
3.1.3 向上流动 |
3.2 农民工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 |
3.2.1 人力资本对农民工社会流动的影响 |
3.2.2 社会资本对农民工社会流动的影响 |
3.2.3 农民工社会流动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3.3 不同流动类型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意愿 |
3.3.1 身份认同意愿 |
3.3.2 购房意愿 |
3.3.3 落户意愿 |
3.4 农民工向上流动的路径分析 |
3.4.1 农民工向上流动的路径与条件 |
3.4.2 农民工社会流动存在的问题 |
3.4.3 农民工向上流动的促进策略 |
第四章 农民工休闲参与行为的特征研究 |
4.1 农民工休闲参与行为的分类 |
4.1.1 消遣类休闲行为 |
4.1.2 娱乐类休闲行为 |
4.1.3 社交类休闲行为 |
4.1.4 运动类休闲行为 |
4.1.5 提高类休闲行为 |
4.2 不同流动类型农民工休闲参与行为特征 |
4.2.1 消遣类休闲行为特征 |
4.2.2 娱乐类休闲行为特征 |
4.2.3 社交类休闲行为特征 |
4.2.4 运动类休闲行为特征 |
4.2.5 提高类休闲行为特征 |
第五章 农民工休闲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 |
5.1 农民工的流动意愿 |
5.1.1 身份认同意愿的影响 |
5.1.2 购房意愿的影响 |
5.1.3 落户意愿的影响 |
5.2 农民工的休闲态度 |
5.2.1 农民工的休闲态度分析 |
5.2.2 不同流动类型农民工的休闲态度 |
5.3 农民工的休闲制约因素 |
5.3.1 结构性制约因素 |
5.3.2 个人内在制约因素 |
5.3.3 人际间制约因素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理论设想 |
6.1 研究结论 |
6.2 理论设想 |
6.3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农民工休闲参与量表的修订 |
附录2 农民工休闲制约量表的修订 |
附录3 进城务工人员调查问卷 |
附录4 休闲参与量表 |
附录5 休闲态度量表 |
附录 6 休闲制约量表(运动类休闲) |
附录7 访谈提纲 |
附录8 访谈资料 |
附录9 访谈日记 |
附录 10 作者学习及科研经历 |
(7)创建学习型组织背景下的成人学习和成人个性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的缘起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面向学习主体的研究被忽视 |
二、成人学习理论的应用未能得到深化 |
三、成人学习成效的研究存在缺失 |
第二节 研究主题的确定 |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
一、基于学习型组织视角的研究意义 |
二、基于成人学习视角的研究意义 |
三、基于成人个性发展视角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设计、方法和特点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设计 |
二、关于“学习型组织”的研究设计 |
三、关于“成人学习”的研究设计 |
四、关于“成人个性发展”的研究设计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和实践资料的收集、查阅和整理 |
二、个案研究 |
三、访谈研究 |
四、建立成人学习和成人个性发展的分析框架 |
五、论文正文的有关说明 |
第三节 研究特点 |
一、务实性 |
二、交叉性 |
三、创新性 |
第三章 相关概念分析 |
第一节 学习型组织 |
一、彼得·圣吉的观点 |
二、其他学者和实践者的观点 |
第二节 成人学习 |
一、成人 |
二、学习 |
三、成人学习 |
四、成人学习者 |
第三节 成人个性 |
一、哲学研究中的个性 |
二、心理学研究中的个性 |
三、社会学中的个性 |
四、教育学和学习理论中的个性 |
五、成人个性发展 |
第四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学习型组织 |
一、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理论 |
二、学习型组织中的主要关系 |
三、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
四、学习型组织的分类 |
第二节 关于成人学习 |
一、成人学习的特性 |
二、“三大理念”中的成人学习 |
三、“学习型组织理念”中的成人学习 |
四、“成人教育”中的成人学习 |
第三节 关于个性与成人个性发展 |
一、个性 |
二、成人个性发展 |
第四节 文献综述的归纳与分析框架概述 |
一、文献综述的归纳 |
二、分析框架中的六项元素 |
三、分析框架的应用说明 |
第五章 创建学习型机关中的个案研究(上) |
第一节 X工商分局创建学习型机关概况 |
一、精心组织,措施有力 |
二、激发动力,重在实效 |
三、学用结合,拓展成果 |
第二节 个案研究之一:龚一楠 |
一、工作和学习简况 |
二、故事简述 |
三、故事分析 |
第三节 个案研究之二:桑叶 |
一、工作和学习简况 |
二、故事简述 |
三、故事分析 |
第六章 创建学习型机关中的个案研究(下) |
第一节 Y法院创建学习型机关概况 |
一、总体筹划,认真落实 |
二、培育组织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
三、创新学习载体,提高业务能力 |
第二节 个案研究之一:倪申汉 |
一、工作和学习简况 |
二、故事简述 |
三、故事分析 |
第三节 个案研究之二:袁北仁 |
一、工作和学习简况 |
二、故事简述 |
三、故事分析 |
第七章 创建学习型企业中的个案研究(上) |
第一节 M电器厂创建学习型企业概况 |
一、宣传创建理念,建立学习制度 |
二、领导带头示范,全员参与学习 |
三、鼓励学习成果转化、促进学习发展 |
第二节 个案研究之一:田建设 |
一、工作和学习简况 |
二、故事简述 |
三、故事分析 |
第三节 个案研究之二:戚冬梅 |
一、工作和学习简况 |
二、故事简述 |
三、故事分析 |
第八章 创建学习型企业中的个案研究(下) |
第一节 N电信分公司创建学习型企业概况 |
一、围绕“一个主线”,建立共同愿景 |
二、培养“四个理念”,改善心智模式 |
三、突出“三好”目标,鼓励自我超越 |
四、建立IPTV项目攻关小组,倡导团队学习 |
第二节 个案研究之一:盛鑫兰 |
一、工作和学习简况 |
二、故事简述 |
三、故事分析 |
第三节 个案研究之二:邢为民 |
一、工作和学习简况 |
二、故事简述 |
三、故事分析 |
第九章 成人学习对于成人个性发展的作用 |
第一节 “问题解决导向学习”对于成人个性发展的作用 |
一、“问题解决导向学习”对于建构经验的作用 |
二、“问题解决导向学习”对于拓展职业角色的作用 |
第二节 “工作管理导向学习”对于成人个性发展的作用 |
一、“工作管理导向学习”对于满足职业需要的作用 |
二、“工作管理导向学习”对于完善职业兴趣的作用 |
第三节 “文化建设导向学习”对于成人个性发展的作用 |
一、“文化建设导向学习”对于深化自我认知的作用 |
二、“文化建设导向学习”对于形成职业态度的作用 |
第四节 “技能成长导向学习”对于成人个性发展的作用 |
一、“技能成长导向学习”对于满足职业需要的作用 |
二、“技能成长导向学习”对于深化自我认知的作用 |
第十章 成人个性发展对于成人学习的作用 |
第一节 需要、兴趣及其发展对于成人学习的作用 |
一、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对于学习的作用 |
二、自尊需要对于学习的作用 |
三、遵从组织需要对于学习的作用 |
四、遵从社会需要对于学习的作用 |
五、兴趣的发展对于学习的作用 |
第二节 自我认知、经验及其发展对于成人学习的作用 |
一、职业能力的自我认知对于学习的作用 |
二、学习能力的自我认知对于学习的作用 |
三、个人特长的自我认知对于学习的作用 |
四、经验对于学习的作用 |
第三节 职业角色、态度及其发展对于成人学习的作用 |
一、职业角色领悟对于学习的作用 |
二、职业角色实践对于学习的作用 |
三、职业角色评价对于学习的作用 |
四、职业角色规范对于学习的作用 |
五、职业角色建设对于学习的作用 |
六、态度对于学习的作用 |
第十一章 对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建议——基于成人学习和成人个性发展的视角 |
第一节 加强学习团队建设 |
一、学习团队的主要含义 |
二、学习团队的沟通交流对于成人学习和个性发展的作用 |
三、学习团队的建设 |
第二节 加强组织学习文化建设 |
一、组织学习文化的含义 |
二、组织学习文化的培育对于成人学习和个性发展的作用 |
三、组织学习文化的建设 |
附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铁路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现状及发展分析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 |
2.1 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分析 |
2.2 高技能人才的特征与成长规律 |
2.2.1 高技能人才的特征 |
2.2.2 铁路高技能人才的特征 |
2.2.3 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 |
2.3 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 |
2.3.1 多元智能理论 |
2.3.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3.3 能力本位理论 |
2.3.4 职业教育中的"市场理论" |
3 铁路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发展分析 |
3.1 铁路高技能人才短缺现状与原因分析 |
3.2 铁路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特征 |
3.3 铁路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发展分析 |
3.3.1 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
3.3.2 铁路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发展分析 |
3.4 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借鉴 |
4 铁路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策略 |
4.1 铁路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
4.1.1 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目标培养体系 |
4.1.2 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设置模式 |
4.1.3 构建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的课程模式 |
4.1.4 构建校企合作、互利双赢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模式 |
4.1.5 构建强有力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
4.1.6 构建科学有效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
4.2 铁路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 |
5 案例分析: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培养铁路高技能人才的实践与做法 |
5.1 培养铁路高技能人才的实践与做法 |
5.2 培养铁路高技能人才的体会与思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培训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章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培训的现状 |
一、上海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培训的背景 |
二、上海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培训案例 |
三、分析及其结论 |
第三章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培训面临的问题和成因分析 |
一、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培训面临的问题 |
二、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培训面临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反思 |
一、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培训达到的基本效果 |
二、中等职业学校应对培训市场发展变化的思考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四、开展高级技工培训的粗浅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技工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以广州市技工学校为例[D]. 肖京养. 湖南大学, 2013(05)
- [2]开展高级技工培训的粗浅体会[J]. 于彬昌. 北京成人教育, 1990(01)
- [3]中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东莞部分中职学校汽修专业为例[D]. 王远明. 湖南大学, 2018(06)
- [4]内蒙古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使用政策实施研究[D]. 丁惠炯. 吉林大学, 2013(08)
- [5]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 ——以湛江市为例[D]. 薛洪波.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6]青岛市农民工社会流动与休闲参与行为的特征及关系研究[D]. 魏统朋. 上海体育学院, 2013(11)
- [7]创建学习型组织背景下的成人学习和成人个性发展研究[D]. 帅良余.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8]铁路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 于彦良. 河北师范大学, 2009(11)
- [9]对高级工培训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 王恩如. 吉林工学院学报, 1992(Z1)
- [10]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培训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以上海为例[D]. 钱勇.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