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努力做一名又红又专的人民教师(论文文献综述)
张瑜[1](2020)在《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文中研究说明中共对于人的塑造和培养的重视程度是一以贯之的。本研究关注的是集体化时代中共对于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和培养问题,通过考察乡村社会中的“问题人物”、各类模范、干部、妇女、儿童、民兵六类不同身份的人物群体或具体的人物代表,集中探讨了集体化时代国家在基层乡村社会中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实践方式和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培养机制和治理技术。从国家的角度来讲,通过政治学习、日常劳动、军事训练、树立典型等方式向“新人”们传输中共的价值观,将不同的人纳入到不同的组织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就成为国家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在乡村具体的实践方法。从民众的角度来讲,他们主动或者被动地去适应社会主义新人的标准,通过具体的行动实践着国家在不同阶段对于新人的要求,体现了国家意志,使得国家不再是事不关己的遥远存在,而是化身为一个熟悉的邻人,他可能是一名干部、模范,又或是五类分子。在塑造新人的过程中,国家的权力不仅触及到乡村的每个角落,也触及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将个人与国家紧密地联合在一起。不同群体和个人在中共的领导下,共同缔造了集体化时代。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乡村“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本章是对四个乡村社会中“问题人物”个人生活史的研究,主要运用个人档案,还原这些曾经生活在村庄五类分子的平凡人生,试图揭示出他们在那个政治挂帅的时代环境下,那些隐藏在不合时宜言行中的复杂内心世界与性情。第二章:“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乡村干部作为村庄里的领导人,他们是沟通国家与基层社会的桥梁。因此,他们的自身素质、作风问题、与村民的关系问题则成为影响基层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教育、培养好各种类型的乡村干部,也成为国家控制、动员广大的农民的前提和基础。本章主要从组织架构、干部正面和负面的形象等方面,尽可能全面揭示集体化时代真实的干部面向,探讨国家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将乡村干部塑造成为符合中共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新人。第三章: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代对模范的塑造。集体化时代是模范辈出和“模范引领”的时代,国家重视模范的引领作用,不遗余力地评选模范。本章既关注模范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也关注模范作为具体个人的存在。将以村级档案为核心史料,尝试揭示集体化时代基层普通模范的形象和模范评比制度在基层的运作及不同时期对劳模标准的变化,以求尽可能真实、立体、动态地展示各类模范被塑造的过程。以此呈现新中国通过树立模范典型来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过程,进一步阐释中共在群众动员方面的成功之道。第四章: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本章将依照集体化时代不同“表征”的顺序,探讨中共期望新妇女在新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通过分析集体化时代妇女参加劳动的基层实践,揭示国家对妇女角色和形象如何在劳动的过程中得以塑造,妇女劳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如何被一步步开发以及开发的程度,又如何从家庭逐步走向社会的过程,进而考察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和问题;同时,也尽量从妇女的角度出发,分析其自身体验,从而尽可能全面地、连续地呈现国家如何培养、塑造新时期女性的努力,进一步回答社会主义新妇女何以产生的问题。第五章:“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中共对儿童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式塑造和培养赋予了儿童新的角色、定位、属性和“儿童—国家”关系。通过梳理集体化时代儿童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发展与变化,可以追寻特殊历史背景下童年经历的蛛丝马迹,不失为理解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因此,本章以集体化时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家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如何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尝试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探讨儿童观念在这一时期的变迁和国家在塑造“共产主义接班人”过程中与儿童的互动,试图为理解集体化时代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第六章: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山西乡村的民兵。民兵制度作为集体化时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兵是中共把老百姓组织起来的一种方式,是集体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本章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揭示民兵制度如何嵌入到农村并逐步完善起来;二是将农民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考察他们在民兵制度下的心态与行为以及与国家的互动,进一步探讨国家借助民兵形象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努力。本研究将采用传统史学中重资料重描述的方式,注重村庄一手档案的整理与利用,并以此为主,结合地方文献、官方档案和口述资料,试图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来阐释集体化时代国家与个人互动的场景及其背后的微妙关系,再现权力与利益博弈的历史图像。力争把宏观的理论构想和微观的个案分析相结合,更全面系统地研究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试图诠释集体化时代社会与文化的深层内涵,思考集体化时代的留给后人的经验和教训。在具体研究中,既关注人物群体也关注具体个人,既关注历史进程也关注具体事件,既关注制度层面也关注执行效果,既关注成绩又考察问题与矛盾,希望以“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体现出集体化时代不同时期国家对社会主义新人要求的动态的变化过程,以揭示共产主义革命对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改造和重塑历程,进而去解读集体化时代在乡村的运行逻辑和历史进程。回答“集体化时代基层民众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国家与个人是怎样互动”、“国家如何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问题。研究表明,劳动是集体化时代塑造新人的重要途径,是理解集体化时代的一条重要线索。劳动成为了中共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主要方式和重要载体,在劳动的过程中,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身体上,都得到了塑造和锻炼。集体化时代所塑造的各类新人形象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代的命运休戚相关,但是也夹杂着问题与矛盾,其中问题的根本还应回到对人的关照上来。因此,对待集体化时代的认识,也应当放到动态地、连续的情境中,将历史的解读更为人性化。集体化时代的乡村社会研究应当在重视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终究回归以人为中心,以历史学为本位的研究,这样才能实现整体史的研究。
易春秋[2](2005)在《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大量资料为基础,将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中国社会变动的历史背景中,以时间为线索,分为五个阶段对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对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历史评价,并提出了若干思考。 论文由绪论、正文(共五章)和结语组成。 绪论。阐述了本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研究现状,说明了研究方法、写作框架以及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国民经济恢复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49 年 10 月~1952 年底)。党和国家继承和发扬老解放区学校教育和长期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在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和借鉴苏联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新民主主义思想教育,主要锋芒指向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思想,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普通中学中的重要地位。此时,加强了对师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通过政治课和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结合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健全了学校内的共产党、青年团、学生会、少年儿童队组织,形成了以普遍开设政治课为主体,密切结合各项政治运动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 第二章,社会主义改造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3 年初~1956 年底)。新中国在恢复国民经济基础上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第一部《宪法》,着手实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此相适应,中学按照过渡时期总路线精神,提出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举措,一方面加强了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另一方面,也使政治课的地位日益弱化。此时,加强了时事政策教育,在实践中开辟了学生守则教育、劳动教育、榜样教育、校外教育等多种途径,逐步形成了在党支部领导下,由班主任、团、队、学生会等各方面配合的经常化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第三章,“左”倾政治运动冲击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7 年初~1960 年底)。这一时期,曾一度强调加强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恢复政治课,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部《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但 1957 年反右斗争开始后,紧接着进行的“大跃进”和“教育革命”、“反对右倾机会主义”斗争,“左”的思想开始抬头,并逐渐占了上风。由于“左”倾政治运动的冲击,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严重影响,一切围绕着运动转。在政治课教学上,以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代替了原来设置的政治课,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章还阐述了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第四章,调整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1 年初~1963 年底)。以贯彻“八字方针”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为标志,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开始逐步扭转前一时期“左”的倾向,政治课也开始进行调整,并继续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此时期,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德育和智育的关系处理得比较好,既切实贯彻教学为主的原则,又不放松德育。在德育工作中既重视政治教育、榜样教育、劳动实践,又加强了以学生守则为中心的道德品质教育,既继续发展并逐步完善校内各教育阵地的作用,又开始重视校外教育,逐步形成了较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开始构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但是 1962 年召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强调阶级斗争为纲,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左”的影响,开始加强贯彻阶级教育,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波折。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既伴随着正确的内容又交织着“左”的偏向。第五章,“反修防修”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4 初~1966 年 5 月)。1964 年春节,以毛泽东就教育问题发表的“春节谈话”为始,发表了一系列对教育问题的指示,其中很多内容对中国教育的改革有积极意义,但同时,讲话内容也包含一些“左”的因素。随着中苏分裂,美国采取反共的“和平演变”战略,毛泽东日益重视“反修防修”,并展开了一系列“反修防修”的运动,一时间,“反修防修”席卷教育领域,开始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改革教育制度。在此背景下,毛泽东提出 “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同时在城乡社会主义教育(“四清”)运动的影响下,使本已从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日益加强的阶级和阶级斗争意识更加强化。1964 年 7、8 月间,全国高、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的召开,阶级斗争教育成为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迷误之中。本章还阐述了以政治课为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情况,活学活用毛主席着作、学解放军、学大庆运动的情况,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继续加强和校外教育、家庭教育的情况。
吴丹[3](2008)在《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蒋南翔是中国当代着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开拓者。蒋南翔的德育思想不仅是其教育思想中最精彩最重要的内容,而且也是党的德育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毛泽东和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忠诚贯彻者和实践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典范,蒋南翔在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开创并积累了丰富的德育经验。在我国明确提出要建设数所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目标的历史阶段,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时期,全面系统地研究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通过文献分析法、历史考察法和访谈咨询等方法,对蒋南翔德育思想的发展历程、理论基础、主要贡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在总结其德育思想特色的基础上,指出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蒋南翔的德育思想是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造性地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产物。从发展历程上看,蒋南翔德育思想萌发于革命战争时期,经过新中国成立后14年的发展,在和平建设时期形成,并在新时期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从理论来源上看,蒋南翔的德育思想渊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直接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特色,同时反映了邓小平在新时期的有关教育主张。蒋南翔德育思想的主要贡献主要包括:从战略高度坚持德育首位思想、坚持又红又专的德育目标思想、提出“三支队伍”思想、注重因材施教、采取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方法以及“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其中,又红又专思想既是贯穿于蒋南翔德育思想发展历程的一根红线,同时也是蒋南翔最突出的理论贡献之一。蒋南翔德育思想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继承与发展的统一,并成功构建了“合力”德育模式。继承和发扬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对于今天正确把握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方向以及加强和改进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继承和发扬蒋南翔德育思想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思想灵魂”。
王金双[4](2012)在《“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文中指出本文主要以“文史互证”的方法来研究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论文详细梳理了正面形象、反面形象、旧知识分子形象、青年知识分子形象及另类目光下的另类形象的塑造过程,重点分析了这些人物形象本身的意义,并进而探讨了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与历史文本中知识分子命运的关系。由于国家意识形态对十七年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的强力规约,造成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的公式化与概念化。在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中,他们有的在党的教导下,在批判与改造中,走上了与工农兵结合的革命与建设之路。有的则未能经受住党与时代的考验,走上了反革命道路。当然,在“百花时代”,也出现了一些内涵较为丰富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敢于对社会与现实发出质疑与批判的声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代知识分子精神。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从《我们夫妇之间》谈起,考察在对小说的批判背后所凸显的文学文本与历史文本中知识分子与工农兵关系的矛盾,导出知识分子及其形象与(小)资产阶级之间的“血肉联系”。历史文本中对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持续关注与批判注定了文学文本中知识分子形象被强力规约与改造的命运。第二章探讨了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正面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特点和规律,重点阐释了这一形象的成长过程及所具有的模式化意义。第三章考察了对反面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的特点和规律,重点分析了在这一形象的塑造过程中,“性”与“家”的意识形态性质。第四章通过与历史文本的联系,分析了旧知识分子形象的改造理由、过程、结果,总结了对这一形象的改造模式,同时详细论述了文学文本中旧知识分子对“改造”的质疑与批判。第五章探讨了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培养模式,通过对历史文本中“又红又专”的培养目标与“上山下乡”的培养途径的提出与发展过程的考察,总结了文学文本中青年知识分子形象成长规律单一化的原因。第六章考察了在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的“百花时代”对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的“另类”之处。分析了文学文本中知识分子对现实生活的“干预”、对爱情的“欲说还羞”的表达与历史文本中知识分子命运之关系。
于翠翠[5](2016)在《建国以来教师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文中指出教师的价值取向是教师群体中的大多数成员在同一社会化进程中所建构出来的共同的选择倾向,是教师群体进行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与方向。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与教育改革的深入,如何发挥教师这一职业群体在社会现代转型中的价值引领作用,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关注重点。为了提高教师的胜任力,加强教师专业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对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也越来越全面,从观念、技能到行为都被面面俱到地纳入进了制度规约的范畴。但最终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虽然教师在知识结构,技能方法和物质条件等方面不断改善,但教师整体的社会责任感与综合素养并没有显着的提升。我们通常会把这些归因于教师专业化程度不够,物质条件不丰盈,道德指令不严密等外在的规范性障碍,却不曾意识到正是因为失去了价值与文化的关照,才让教师的专业发展走向平面化。价值取向作为文化与观念世界的核心构成,是影响教师生命与生活的重要因素,既决定着教师对人生与职业的态度,又关乎着其生活中每一个细微的决定和行为。因此,对教师价值取向进行专题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极具现实意义。在文献梳理过程中我们发现,既有的教师价值取向研究大都是从客位的角度着眼于教师应然价值取向的研究,根据社会期望对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提出相应的价值标准与规范,而对教师价值取向的现实样态及形成过程则研究不多。为了克服客位式研究的局限,我们试图从主位立场来呈现教师价值取向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实际状况,以推进已有的研究。综合社会历史环境的变迁、教育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教育与教师相关政策的发展变化情况等因素,将教师价值取向的研究划分为五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建国十七年(1949年——1966年);第二阶段:文革十年(1966年——1976年);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初期(1976年——1992年);第四阶段:市场经济(1992年——2001年);第五阶段:自2001年至今(现状)。论文以时间为线索,把我国大陆的中小学教师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力图实现三个目标:第一,描绘教师群体价值取向变化的基本轨迹;第二,揭示教师价值取向嬗变背后的社会结构及其内在心理基础;第三,总结教师价值取向变迁的历史规律与特点,以历史关照现实,为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提供相应的经验、教训与启示。论文在界定教师价值取向内涵的基础上,把教师价值取向的分析维度按其形成过程划分为三个部分,即:社会心态、价值追求与人格特征。社会心态是教师价值取向形成的基础和先导因素;价值追求是教师价值取向的目标与内在驱动力;人格特征是教师价值取向的最终表现形式。通过对价值取向的前提性研究,我们发现教师价值取向从来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绝对稳定的,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它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制约,是社会与自我建构的结果。教师价值取向的形成不是简单地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单一过程,诚然,国家的相关政策及其导向会对教师的价值取向形成上位的干涉,决定着它的基本范围与走势,但具体生活中的文化氛围,人际关系以及地位声望等对教师的价值取向同样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可以说,生活与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融入教师的价值观念,其最终样态既有纵向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也有横向的环境渗透作用。前者要求研究要把握时代背景与一定时期的政策及价值导向问题,后者则要求研究应该对教师的内在生活要素进行具体、细致地观察与分析。因而我们在已有的关于教师价值取向研究的基础上,以主位的立场及其自身的特殊性为起点,在整体把握与教师群体密切相关的国家意识形态、相关政策、社会文化思潮等宏观背景的同时,也对教师生活境遇及其影响要素作出必要地分析。纵观新中国成立的60多年来,经过一系列的社会改造与整合,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基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相应,教师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并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激情岁月里的无私奉献者;“政治挂帅”压迫下的被动革命者;改革开放年代里的知识传播者;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的谋生者和信息社会里的专业人。教师价值取向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变化、互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教师价值取向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需要辩证地看待:一方面,不能低估了社会变革与更新的复杂程度,要正视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其对教师价值取向所形成的制约;另一方面,杯水何妨救车薪,在直面困难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教师价值取向的独特性和能动性,看到由教师、由教育变革社会的希望所在,以点带面、聊胜于无,相信星星之火也可呈燎原之势。
秦苗苗[6](2020)在《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对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随之教育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并成为关涉“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关键。教师作为完成这一使命的特殊主体,其师德起到决定性作用。习近平非常关注师德建设,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多次深入一线了解情况,亲自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到学校实地调研、与师生促膝长谈,并且通过书信来往,勉励慰问广大师生。同时掌握学生成长需要、教师发展特点的一手资料,在不同时间和场合反复强调师德建设的意义、目标、内容和方法,明确了优秀教师的基本要求与条件。他先后于2013年教师节致广大教师的慰问信中提出“三个牢固树立”;2014年教师节到北京师范大学慰问时提出“四有”好老师标准;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个引路人”及“四个统一”;2018年教育大会上提出“三个传播”“三个塑造”;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六要”标准等一系列关于师德的最新论断,为新时代下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专业水平的培养确定了努力的方向,逐渐形成了具有高度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师德建设相关论述。该论述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布局,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师德建设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对新时代下培养优秀教师队伍需求的正确把握,成为实现中华民族教育强国的理论支撑。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师德师风水平明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着提高。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青年队伍正在茁壮成长。当前学术界对于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研究还属于一个比较新的课题,一些学术成果对于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的理论思想具有一定价值。但是这些理论成果大多聚焦于习近平师德建设内容的简单论述,系统性、完整性的研究成果较少,且学术水平参差不齐,学术观点重复率高。综合考虑当前学术研究的不足与国家教育发展迫切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本论文立足于习近平教育施政实践,系统阐述其形成的理论基础、发展过程和路径探索,深入分析理论特征、继承发展和时代价值,力求在前人研究水平上、尤其是针对不足,再做深入探求。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章节。第一章主要阐述了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进一步明确了论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阐述了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历史背景与理论基础。介绍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历史背景,梳理了理论基础和发展过程。第三章主要阐述了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主要内容。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的相关论述明确了新时代高尚师德体现在坚定理想信念和提高政治站位,恪守道德规范和涵养高尚人格,增强学识素养和不断守正创新,心怀宽仁慈爱和践行敬业奉献;进而提出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全面领导、完善教师引入培养考核机制、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环境、发挥教师主观能动等措施,切实推进了师德建设。第四章主要阐述了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理论特征。其一,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的论述突出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体现人本思维;其二,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的论述突出了锻造优良师德师风的重要意义,体现战略思维;其三,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的论述划定了师德红线,体现底线思维;其四,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的论述深化了协同育人,体现系统思维。这几个理论特征彼此联系、密不可分,具有一定的逻辑必然性,共同彰显了习近平的教育管理智慧。第五章主要阐述了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的继承与发展。在几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始从全局角度考虑教育和教师问题,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来思考和谋划教师队伍建设。这其中既有对以往优良传统的传承,又有与时俱进的发展创新。提炼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中关于师德建设初心、建设内容、建设路径上的继承和发展,是探明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形成与发展机制的应然之举。第六章主要阐述了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时代价值。首先,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的论述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中国化,实现中国共产党师德建设的理论升华。其次,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的论述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在他的领导下,师德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深化了师德建设体制机制改革,丰富了师德建设的工作方法,并初步取得成效。
连步伟[7](2020)在《公费师范生理想信念的现状及教育引导研究 ——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文中指出2018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实施办法》,标志着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升级为新时代“公费教育”。在继承免费师范生政策“两免一补”“入编入岗”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公费师范生政策将学生毕业后的服务期限调整为6年,并且改进了履约管理政策。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的健全完善,旨在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培养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可见,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师范生是新时代公费师范生政策的内在要求。公费师范生群体作为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的预备人才,担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关于公费师范生理想信念的教育问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采用实证调查和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心理学相关理论,对公费师范生理想信念的现状、原因及引导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科学理想信念对公费师范生的重要意义。笔者认为,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有利于提高公费师范生的思想素质、激发公费师范生的学习动力、适应新时代教育队伍的建设需要;第二部分,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对公费师范生理想信念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公费师范生对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有明确认识,大多数公费师范生政治理想坚定、认同教书育人、具有社会责任感、注重践行理想。但部分公费师范生的理想信念存在偏差和不足。在认知上:理想信念模糊化、忽视政治理想确立、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在践行上:希望成为优秀教师,但行动上很难坚持计划;能正确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但选择上更关注个人利益;认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但行动上忽视自身道德修养提高。第三部分,探究公费师范生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影响公费师范生理想信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研究发现,其主要原因有:市场体制的利益驱动影响师范生的价值取向、多元价值的社会信仰影响师范生的价值判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引导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师范生报考动机复杂等。第四部分,针对上述问题和原因,提出公费师范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对策。结合心理学的自我同一性理论,以师范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为前提,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出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和师范生教育实践的强化三个层面提出对策,以寻求公费师范生理想信念问题的解决之道。
李晓[8](2017)在《大学生理想角色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斯·范梅南(Maxvan Manen)说过"教育学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成长"意味着人格发展与社会化,是个体获得社会角色并发展个性的过程。社会化理论认为,大学期间的社会化是以"预期社会化"为主的,"预期社会化"的含义是:个体学习今后要扮演的角色,而不是在这段学习期间所要扮演的角色。但本研究认为,大学生社会化的前提是先按照社会期望的要求扮演好"大学生角色",然后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体的社会化,进而成为适应、推动甚至引领社会发展的"社会人"。"理想大学生"(Ideal college students)是大学生角色的应然状态,是一种理想角色。为了探索不同群体对大学生理想角色的期望及其冲突,进而对大学生理想角色的塑造以及冲突的化解提出了建议。本研究以社会角色理论、人格理论为框架,展现了"自我—学校—国家"三个不同期望系统对大学生理想角色之建构。研究主要采取以质性研究为主的混合研究策略。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目中的"理想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依据重要程度排序依次是友善助人、认真尽责、乐观进取、诚实守信、好学善学、有道德和价值观正确、责任担当、独立自主、自律克己、爱国守法、目标管理、创新创造等,运用社会角色理论和人格理论对上述结果进行进一步归纳分析后又发现,被调查对象心目中大学生理想人格形象是以公民人格为核心的现代人格,以利他人格为核心的道德人格和以积极人格为核心的健康人格,大学生认同的自身理想角色形象分别是公民角色、勤学善学者角色、成年人角色和好人角色。研究发现,大学生理想角色的自我期待所蕴含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对自身角色形象的期望符合个体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价值,兼具传统性和现代性双重特点,但是发现了大学生自我对大学生理想角色认识上存在的不足。采取质性取向的内容分析法对优秀大学生事迹材料进行分析后发现,学校视角下"理想大学生"的角色成长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优势迁移式成长、非连续式成长、自我创造式成长、平衡发展式成长以及社会关注式成长,这五种类型的成长并非依据同一标准划定的,是互相交织、互为支撑共同存在于学校视角下"理想大学生"角色行为中的一个递进式螺旋结构。研究还从政策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视角对国家视角下大学生理想角色形象进行了梳理。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研究发展了"理想大学生"角色成长的核心概念,即"超越理性的自我决定式成长",建构了"大学学习生活场域中的理性实践者"这一大学生理想角色。本研究发展了命名为"角色成长中的自我妨碍"这一核心范畴,分析了 "迷茫""自信" "内向"等本土概念,从"自我"的角度诠释了大学生角色成长的障碍性因素。总体而言,"自我—学校—国家"关于大学生的理想角色的建构总体上是一致的,只是采用了不同的话语表达方式,其冲突主要在个体角色实践之中,应该在角色自我教育以及角色实践中得以协同统一。与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等社会化因素相比,"自我"在人格发展与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学生的自我角色意识、自我角色定位及其反映出来的大学生价值观是积极正确的,但是在达成理想角色的过程中由于自我调节的动力不足、策略缺乏等原因使得大学生角色的自我成长受阻,形成了大学生角色失范、大学生角色转移障碍等现象。本研究从学校和学生两个方面对大学生角色建设提出了一定建议。学校层面应把握大学生角色扮演的社会"舞台"的特征,以"学生中心"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变外在的角色塑造为大学生内生的角色创造需求,以大学生角色建设统合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教育活动,从各个环节强化大学生角色意识,并建立起大学生角色建设的机制,在教育内容上应该强化以独立人格培养为核心的公民教育,积极开展以人生观为核心的角色辅导教育,塑造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当代大学生理想角色;学生方面,应该通过自我教育实现理想角色的达成,重在提高自身对理想角色的认知与了解,增强角色意识和角色使命感、责任感,提高角色承担的勇气。
李庆刚[9](2002)在《“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跃进”年代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人们对“大跃进”本身及这一时期所涵盖的诸多历史现象的思索、研究与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这并不表明这段历史中已没有问题值得重新检讨、没有新的领域可以开拓。“大跃进”时期的“教育革命”,就是一个久已被人忽视却又值得研究与探讨的课题。这一时期的“教育革命”,是一教育改革、“跃进”发展的时期,但教育的改革、“跃进”发展并没有带来良好的结果。研究这一时期“教育革命”的兴衰发展,总结其经验教训,以为今日教育发展的警示与借鉴,很有意义。论文由导言和正文七章组成。导言部分主要是引出研究对象,界定研究对象并概述国内外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构建论文的框架。 第一章,“教育革命”的提出及“大跃进”前的初步开展。首先,对“教育革命”口号的由来作一概说;其次,分析进行“教育革命”的原因;第三,简述“大跃进”前“教育革命”的初步开展情况。第二章,教育走上“大跃进”之途及“教育革命”的纲领。首先指出1958年4月与6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标志着“教育革命”的开端;然后将“教育革命”中的纲领性文件,陆定一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作一简析,指出其对“教育革命”的影响及其经验教训。第三、四、五章是论文的核心。集中论述“教育革命”的重要内容。第三章,“教育革命”的表现之一--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第一部分是对“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历史考察。首先是考察经典作家对教育与政治关系的论述;其次考察“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第三是分析建国后重提“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原由及其偏差。第二部分是“拔白旗、插红旗”。简要评述一下反右斗争扩大化与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左”的认识与做法;对毛泽东的“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的观点及实践进行论述;论述红专大辩论,对红专关系作一评析;对“拔白旗、插红旗”的发展线索作一梳理,由于对知识分子打击过多、过大,使师生关系出现了不良发展倾向,学生编写教材、教学大纲和讲义成为是当时一个很大的潮流。第三部分是学校加强党的领导的措施与领导体制的变化。第四部分对当时开始的学制改革作一说明,认为其中包含有多快好省地培养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很强的政治因素。第四章,“教育革命”的表现之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一部分是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历史考察。首先是把经典作家有关论述的主旨原意弄清楚;然后对新民主主义教育中的教劳结合问题作一史的回顾;再考察建国以来由勤工俭学活动到教劳结合的发展。第二部分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做法进行论述。以当时较流行的“劳动人民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口号为题,分“劳动人民知识化”和“知识分子劳动化”两部分进行分析。同时对教劳结合中发生的劳动<WP=3>过多现象进行考察与评价。第三部分对当时教劳结合引起的问题作剖析。首先概述领导人对教劳结合的理解及偏差,其次主要对当时普遍认为的教劳结合提高了教育质量和促进了学生健康问题进行探究,认为当时劳动占用时间过多,降低了教学质量,影响了学生健康。第五章,“教育革命”的表现之三--教育事业的“跃进”发展。第一部分是教育事业“跃进”发展。从纵的及横的两方面对教育的“跃进”发展作一概述;考察人民公社的建立对教育“跃进”发展的影响;分析教育“跃进”发展产生的问题。第二部分是论述教育结构的变化。主要论述毛泽东非正规化教育思想及“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是教育结构变化的前提保证;刘少奇的两种教育制度思想是教育结构变化的思想基础;教育管理权的下放是教育结构改革的体制保证;教育结构变化是科技发展引起的一种潮流;对改变教育结构起关键作用的农业中学大发展的情况作一重点考察。第六章,“教育革命”的调整。第一部分对1958年底到1959年上半年对教育革命的“降温”情况作一叙述;主要涉及第一次郑州会议的纠“左”及教育领域的反映;1月至3月的教育工作会议及纠“左”内容等。第二部分是1959年到1960年的反复。对“反右倾”运动下的教育再次“跃进”及由此引起的1960年教育发展的混乱作一叙述。第三部分概述1961年到1963年的调整。这一过程分两步来说明:教育领域调整的轨迹;调整的主要内容。第七章,“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的经验教训。第一部分对“教育革命”的得失作一总体评价,认为“教育革命”是一次得不偿失的教育改革,失误大于成绩,教训多于经验。第二部分总结“教育革命”的经验教训。主要涉及教育改革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教育改革要顺应先进教育的前进方向;教育改革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等。
王莹[10](2017)在《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理论的研究源于实践的需要。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高校面临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困境和学生群体出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问题,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被赋予了全新的责任,破解思想政治工作困境变得尤为迫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前行。哈军工作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军事技术院校,为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以及独特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应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加以挖掘和借鉴。该研究对于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发挥其在现代大学建设中的作用具有历史基础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为新视角,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为出发点,以全面提升人才思想政治素质为落脚点,从传承和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背景,剖析了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历程,通过对其实践的全面总结,凝炼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鲜明特色,进而从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和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角度,探寻其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供借鉴的现实启示。研究发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做到“四个必须”,即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必须坚持科学理念、必须明确目标重点、必须坚持突出实效。首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这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保证,而加强党的建设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提;“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既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和根本途径,又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更是培养社会主义属性人才的本质诉求;“抢占意识形态高地”,需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地位及不折不扣地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其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的科学理念,将立德施教作为提升思想政治素质的必由之路,将德育为先视作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旨归,共同促进立德树人这一根本要求的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关键,也是实现成人成才目标的核心诉求,同时也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重要遵循;落实全面发展理念时,应充分发挥德育对智育、体育的促进作用,融合美育的补充作用,促进人才素质的全面升华。第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形成高度共识并引起高度重视,既是优化思想政治工作顶层设计的需要,又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精准定位的需要,更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需要;“又红又专”的培养目标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之义,是促进思想素质与专业素质和谐统一的有效方法,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既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抓手。第四,主渠道主阵地建设、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仍然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该采取的有效举措,重点在于能否落实到位。主渠道主阵地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依托和强基固本的重要保障,作为重要载体的校园文化阵地应加强建设并发挥其重要作用;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客观要求,通过全员参与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合力,促进知行统一;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方法,典型选择要多元化,要引入反面典型,增强其示范效果,教师则需要以师德的示范性促进跟随效应的产生。
二、努力做一名又红又专的人民教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努力做一名又红又专的人民教师(论文提纲范文)
(1)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理论反思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四.研究区域及史料特点 |
第一章 “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 |
一.精诚所至:董心诚的重归“群众”之路 |
(一)学生时代 |
(二)军旅生涯 |
(三)成为“反革命” |
(四)接受改造 |
(五)成为“群众” |
二.我行我素:石逢生难以被改造的本性 |
(一)成长过程一波三折 |
(二)青年时期因言获罪 |
(三)政治渗透下的家庭关系 |
(四)本性难改:回村后的表现 |
(五)学会使用政治话语保护自己 |
(六)人生悲剧的心理分析 |
三.大起大落:一个皮革手工业者人生的“高潮”与“低谷” |
(一)坎坷波折的前半生 |
(二)改造生活 |
(三)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
四.“学而优则仕”:宁家成士绅梦想的破灭 |
(一)求学 |
(二)工作 |
(三)管制 |
(四)改造 |
五.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 |
一.集体化时代蔚村权力结构的变迁 |
二.大队的核心干部 |
(一)大队书记 |
(二)大队长 |
(三)其他干部 |
三.小队干部 |
(一)小队干部的基本设置 |
(二)大队干部与小队干部之间的关系 |
四.“三通四化”的干部形象 |
(一)党课制度 |
(二)干部参加劳动制度 |
五.“人无完人”:干部的另一面 |
(一)违反国家政策问题 |
(二)“四清”与整风运动中的干部问题 |
(三)作风问题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期对模范的塑造 |
一.制造模范 |
(一)制造模范的标准及变化 |
(二)制造模范的困难与问题 |
二.解读模范 |
(一)模范贴近生活 |
(二)模范无处不在 |
(三)模范的奖励 |
三.典型模范 |
(一)水利专业队队长赵世喜 |
(二)第七生产队长卫胜利 |
(三)“保险会计”杨家星 |
四.事件中的模范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 |
一.互助组时期:妇女走向生产的准备 |
(一)“互助”的早期理解 |
(二)妇女参与生产的背景 |
(三)效果和经验 |
(四)理想的妇女形象 |
二.初级社、高级社时期:从家庭妇女到劳动妇女 |
(一)以妇女参加劳动生产为中心 |
(二)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 |
三.人民公社时期:“劳动妇女”和“革命妇女”的双重身份 |
(一)新的要求 |
(二)新的举措 |
(三)新的变化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 |
一.幼托事业的发展及幼儿教养 |
(一)合作化时期“保育为主、教育为辅”的方针 |
(二)人民公社化时期对“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培养 |
(三)集体化时代后期:“儿童本位”的回归 |
二.儿童的小学教养 |
(一)集体化时代农村小学教育普及概况 |
(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
(三)“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
三.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乡村社会中的民兵 |
一.民兵制度的数据分析 |
(一)人数统计 |
(二)组织、干部结构 |
(三)年龄分析 |
(四)基本情况 |
二.民兵的日常管理 |
(一)军事训练制度 |
(二)宣传、学习制度 |
(三)武器管理制度 |
(四)评优制度 |
(五)问题及对策 |
三.民兵的模范带头作用 |
(一)改造种子山 |
(二)抗旱蓄水 |
(三)抗洪抢险 |
(四)科学种田 |
四.民兵营中的女民兵 |
五.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方法、写作框架及学术创新 |
第一章 国民经济恢复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49 年10月~1952 年底) |
一、新中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确立 |
二、通过政治课和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三、政治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发挥党、团组织和少先队、学生联合会等的作用 |
小结 |
第二章 社会主义改造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3 年初~1956 年底) |
一、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提出 |
二、学习苏联,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三、时事政策教育 |
四、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途径 |
小结 |
第三章 “左”倾政治运动冲击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7 年初~1960 年底) |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 |
二、“左”倾政治运动的强大冲击 |
三、政治课与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途径展开 |
小结 |
第四章 调整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1 年初~1963 年底) |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整 |
二、调整中的波折 |
三、政治课的调整及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
小结 |
第五章 “反修防修”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4 年初~1966 年5 月) |
一、“反修防修”席卷中学教育领域 |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三、以政治课为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
四、其他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
小结 |
结语 |
一、历史评价 |
二、几点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2.1 研究现状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主要问题、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问题 |
1.3.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中有关概念的界定 |
1.4.1 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 |
1.4.2 德育思想与教育思想 |
1.4.3 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论与蒋南翔的德育实践 |
第2章 蒋南翔德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
2.1 革命战争时期蒋南翔德育思想的萌发 |
2.1.1 抗战时期:探索“读书与救国”的辩证关系 |
2.1.2 解放战争时期: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初步探索 |
2.1.3 团中央工作时期:蒋南翔德育思想全面萌发 |
2.2 和平建设时期蒋南翔德育思想的形成 |
2.2.1 教学改革时期:确立和扩大马克思主义阵地 |
2.2.2 教育革命时期:贯彻党的“两个必须”方针,推进又红又专思想 |
2.2.3 试行“高校六十条”时期:用政治统帅业务,做三大革命运动的战士 |
2.3 新时期蒋南翔德育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
2.3.1 重返教育战线时期:百废待举,思政先行 |
2.3.2 在党校工作时期:德育思想结硕果,教育事业伴终生 |
2.4 蒋南翔德育思想的形成原因 |
2.4.1 大变革的社会时代背景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
2.4.2 清华大学的独特氛围提供了发展空间 |
2.4.3 蒋南翔德育思想形成的主观原因 |
第3章 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
3.1 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阶级性理论 |
3.1.2 “政治工作是生命线”理论 |
3.1.3 马克思主义的人才观 |
3.1.4 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 |
3.2 蒋南翔德育思想的方法论基础 |
3.2.1 对立统一原理在蒋南翔德育思想中的具体运用 |
3.2.2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在蒋南翔德育思想中的具体运用 |
3.2.3 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原理在蒋南翔德育思想中的具体运用 |
第4章 蒋南翔德育思想的主要贡献 |
4.1 从战略高度坚持德育首位思想 |
4.1.1 只有坚持德育首位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 |
4.1.2 只有坚持德育首位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4.2 坚持又红又专的德育目标思想 |
4.2.1 明确“红”的科学内涵,提出“三层楼”思想 |
4.2.2 阐明“红”与“专”的辩证关系 |
4.2.3 纠正各种偏向,正确把握红专关系 |
4.2.4 恰当处理又红又专与全面发展及“三好”的关系 |
4.3 提出“两个车轮,三支队伍”的德育思想 |
4.3.1 以双肩挑的政治辅导员为排头兵,开展最前沿的思想政治教育 |
4.3.2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基本队伍,系统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 |
4.3.3 调动专业课教师和其他员工的力量,实施方向一致的合力教育 |
4.4 注重因材施教的德育思想 |
4.4.1 “三支代表队,殊途同归”的思想 |
4.4.2 “各按步伐,共同前进”的思想 |
4.5 采取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方法 |
4.5.1 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理论教育法 |
4.5.2 利用“四会”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宣传教育法 |
4.5.3 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自我教育法 |
4.6 “寓教于文、寓教于乐” |
4.6.1 “在业务中,也有马列主义” |
4.6.2 学生要有多方面的爱好兴趣,不要做“干面包” |
4.6.3 开展“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 |
第5章 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特色 |
5.1 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
5.1.1 统一在务实性上 |
5.1.2 统一在创新性上 |
5.1.3 统一在系统性上 |
5.2 始终坚持了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
5.2.1 统一在鲜明的方向性上 |
5.2.2 统一在开放的时代性上 |
5.3 成功构建了“合力”德育模式 |
5.3.1 德育过程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时间合力” |
5.3.2 各级组织共同参与德育的“空间合力” |
5.3.3 德育方法的综合运用并及时更新的“方法合力” |
第6章 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
6.1 坚持蒋南翔的德育首位思想,把握一流大学的办学方向 |
6.1.1 坚持德育首位是应对国内外新形势新挑战的必然选择 |
6.1.2 坚持德育首位是提高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的现实需要 |
6.1.3 坚持德育首位有助于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6.2 继承蒋南翔的“三支队伍”思想,形成全员德育的新“合力” |
6.2.1 充分发挥高校德育工作队伍主体的作用 |
6.2.2 努力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德育氛围 |
6.3 继承蒋南翔的因材施教思想,实现德育工作的“三贴近” |
6.3.1 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分层次的德育 |
6.3.2 贴近大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与智育紧密结合的德育 |
6.3.3 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实现细致入微的德育 |
6.4 继承蒋南翔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思想,构建全方位德育渠道 |
6.4.1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
6.4.2 努力拓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渠道 |
6.4.3 大力建设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
6.4.4 有效利用各种组织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蒋南翔生平简介 |
附录B 蒋南翔迎新讲话要点摘录一览表 |
附录C 蒋南翔实施有针对性德育过程比较一览表 |
附录D 蒋南翔德育思想年谱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获奖情况 |
(4)“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起及其意义 |
二、 本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 本文的基本思路、设想及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
第一章 与工农兵关系的自我想像 |
第一节 《我们夫妇之间》及其遭遇 |
一、 两种生活环境中的“夫妻”关系 |
二、 革命历史话语与个人生活话语的矛盾 |
第二节 批判的背后 |
一、 批判的缘起 |
二、 批判的目的 |
第三节 “小资”与知识分子的纠结 |
一、 知识分子与“小资”的“血肉联系” |
二、 知识分子的“小资”趣味及其命运 |
第二章 正面形象 |
第一节 无产阶级的革命者 |
一、 对党忠诚,革命信仰坚定 |
二、 对爱情及家庭生活的排拒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
一、 爱岗敬业、甘于奉献 |
二、 热爱祖国、献身艺术 |
第三节 正面形象的成长之路 |
一、 在革命战争中走向成熟 |
二、 革命知识分子的成长模式 |
三、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成长 |
第三章 反面形象 |
第一节 反革命形象 |
一、 革命中的特务和叛徒 |
二、 农村中的反动地主 |
第二节 不革命群像 |
一、 无产阶级革命中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
二、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个人主义者 |
第三节 “性”与“家”的意识形态性 |
一、 对情色的利用与追求 |
二、 对家庭生活的迷恋 |
三、 美丽是罪 |
第四章 旧知识分子及其改造 |
第一节 旧知识分子的改造理由 |
一、 何谓旧知识分子 |
二、 为何需要改造 |
第二节 旧知识分子的改造过程 |
一、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前进 |
二、 改造与前进的“动力” |
第三节 旧知识分子的改造结果 |
一、 从不问政治到关心政治 |
二、 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 |
三、 成为党的“知音” |
四、 改造中的质疑与批判 |
第五章 青年知识分子的培养 |
第一节 “又红又专”的“接班人” |
一、 响应党的号召,扎根农村、边疆 |
二、 阶级立场鲜明,工作表现突出 |
三、 青年知识分子的幸福观 |
四、 “上山下乡”的难度 |
第二节 “红、专”理论与“下乡”运动 |
一、 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
二、 “上山下乡”运动始末 |
第六章 另类目光下的另类形象 |
第一节 “百花时代”的另类目光 |
一、 “时代的眼睛” |
二、 “双百方针”的提出 |
三、 “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 |
第二节 “百花时代”的爱情 |
一、 政治化的爱情 |
二、 对主流话语的逸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5)建国以来教师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价值取向及其一般问题研究 |
(二)教师价值取向的相关研究 |
(三)对教师价值取向相关研究的评价与反思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教师价值取向的性质与特点 |
一、价值取向释义 |
(一)价值取向的内涵 |
(二)价值取向的层次与类型 |
(三)价值取向的形成基础与关系向度 |
二、教师价值取向的特点与影响 |
(一)教师价值取向的特点 |
(二)教师价值取向的影响 |
三、教师价值取向的分析维度 |
(一)教师价值取向的研究维度 |
(二)教师价值取向的结构分析 |
第二章 激情岁月里的奉献者 |
一、新旧交替中的人民教师 |
(一)教师职业的社会定位 |
(二)人民教师的历史特点与思想改造 |
二、人民教师的奉献取向 |
(一)感恩与满足 |
(二)人民教师为人民 |
(三)理想主义的人格特征 |
三、人民教师的思想形塑 |
第三章 极端年代中的被动革命者 |
一、高度政治化的教师生活 |
(一)日常生活的政治化 |
(二)教育的革命形势 |
(三)中小学教师的革命经历 |
二、教师的被动革命取向 |
(一)求稳怕乱的社会心态 |
(二)革命化的价值追求 |
(三)自我压缩的人格倾向 |
三、革命认同的构建及其反思 |
(一)全面政治化带来的焦虑 |
(二)革命认同异化的反思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年代里的知识传播者 |
一、现代化进程中人民教师的成长环境 |
(一)改革开放之初的思想解放 |
(二)政治调整时期的教育政策变动 |
(三)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恢复与发展 |
二、知识型教师的工具取向 |
(一)希望的田野 |
(二)照亮求知路的红烛 |
(三)既成人也为己 |
三、教师职业的红色传统 |
(一)红烛精神的代际传承 |
(二)身份的力量 |
第五章 市场经济冲击下的谋生者 |
一、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生活与教育 |
(一)市场经济与日常生活 |
(二)教育事业的定位与发展 |
二、教师的谋生取向 |
(一)教师忧道亦忧贫 |
(二)世俗化的价值追求 |
(三)橡皮化的人格特征 |
三、由教师流失现象引发的精神困惑 |
第六章 信息化社会中的专业技术者 |
一、数字经济时代的变革与挑战 |
(一)数字化的生存方式 |
(二)教育的信息化建设 |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 |
二、技术型教师的有用崇拜 |
(一)宽容却寥寂的社会心态 |
(二)崇高而务实的价值追求 |
(三)限定性质的专业精神 |
(四)主动适应的人格特点 |
三、教师实用化取向的现实归因 |
(一)实用理性的传统与现实 |
(二)管理制度的功利导向 |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平面化倾向 |
第七章 社会变迁中的教师价值取向 |
一、教师价值取向的历史流变 |
(一)教师价值取向的代际归属 |
(二)教师价值取向历史变迁的特点 |
(三)教师价值取向与社会变迁的内在关系 |
二、教师价值取向变迁的启示与思考 |
(一)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离不开稳健的社会环境 |
(二)教师队伍的价值观建设要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 |
(三)培育教师积极的价值取向需要以几对合理关系为依托 |
三、教师价值取向的现实观照 |
(一)价值多元与教师职业核心价值的建构 |
(二)价值冲突与教师价值取向支持系统的培植 |
(三)价值危机与教师价值坚守 |
结束语 经由教师改进社会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一 |
附录 二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后记 |
(6)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历史背景与理论基础 |
2.1 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历史背景 |
2.1.1 世界交往环境对师德提出新的挑战 |
2.1.2 建设教育强国对师德提出新的亟需 |
2.1.3 教师队伍建设对师德提出新的要求 |
2.2 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师德建设的相关论述 |
2.2.2 列宁关于师德建设的相关论述 |
2.2.3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关于师德建设的相关论述 |
2.2.4 传统文化中关于师德建设的历史积淀 |
2.3 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发展过程 |
2.3.1 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萌芽期(1982-2012年) |
2.3.2 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发展期(2012-2017年) |
2.3.3 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成熟期(2017-今)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主要内容 |
3.1 习近平对新时代师德的内涵界定 |
3.1.1 高尚师德体现在坚定理想信念和提高政治站位 |
3.1.2 高尚师德体现在恪守道德规范和涵养高尚人格 |
3.1.3 高尚师德体现在增强学识素养和不断守正创新 |
3.1.4 高尚师德体现在心怀宽仁慈爱和践行敬业奉献 |
3.2 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的五个抓手 |
3.2.1 掌握意识形态话语 |
3.2.2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3.2.3 完善“引培考”机制 |
3.2.4 营造尊师重教氛围 |
3.2.5 发挥教师主观能动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理论特征 |
4.1 突出立德树人体现人本思维 |
4.1.1 将教师和学生作为师德建设的双主体 |
4.1.2 将满足师生需要作为师德建设的目标 |
4.1.3 将优秀教师和人民的满意度作为推力 |
4.2 锻造师德师风体现战略思维 |
4.2.1 教师理想信念教育上强调政治战略 |
4.2.2 教师师德师风锻造上体现目标战略 |
4.2.3 教师师德师风培养上立足知行战略 |
4.3 划定师德红线体现底线思维 |
4.3.1 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底线 |
4.3.2 将立德树人作为检验教学的底线 |
4.4 深化协同育人体现系统思维 |
4.4.1 定义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体现整体性 |
4.4.2 构建学校各部门教育共同体体现协同性 |
4.4.3 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体现建设开放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的继承与发展 |
5.1 在师德建设初心上的继承与发展 |
5.1.1 在师德建设初心上的继承 |
5.1.2 在师德建设初心上的发展 |
5.2 在师德建设内容上的继承与发展 |
5.2.1 在师德建设内容上的继承 |
5.2.2 在师德建设内容上的发展 |
5.3 在师德建设路径上的继承与发展 |
5.3.1 在师德建设路径上的继承 |
5.3.2 在师德建设路径上的发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时代价值 |
6.1 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理论价值 |
6.1.1 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 |
6.1.2 实现中国共产党师德建设理论升华 |
6.2 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的实践意义 |
6.2.1 领导师德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 |
6.2.2 深化师德建设体制机制的改革 |
6.2.3 丰富师德建设的有效工作方法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公费师范生理想信念的现状及教育引导研究 ——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1. 问题的缘起 |
2. 研究的意义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1. 关于理想信念的研究 |
2. 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研究 |
3. 关于公费师范生理想信念的研究 |
4. 评析 |
(三) 相关概念分析 |
1. 理想信念 |
2. 公费师范生理想信念 |
(四)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一. 公费师范生树立科学理想信念的现实意义 |
(一) 有利于提高公费师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
(二) 有利于激发公费师范生的学习动力 |
(三) 有利于适应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需要 |
二. 公费师范生理想信念的现状 |
(一) 公费师范生理想信念的总体状况 |
1. 大多数公费师范生对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有明确认知 |
2. 大多数公费师范生具有坚定政治理想和理性爱国情感 |
3. 大多数公费师范生喜欢教师职业认同教书育人 |
4. 大多数公费师范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5. 大多数公费师范生注重在实践中追求理想 |
(二) 公费师范生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 |
1. 部分公费师范生理想信念认知有偏差,出现模糊性 |
2. 部分公费师范生理想信念践行有偏差,知行不合一 |
三. 公费师范生理想信念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市场体制的利益驱动影响公费师范生的价值取向 |
(二) 多元价值的社会信仰影响公费师范生的价值判断 |
(三)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引导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
(四) 公费师范生报考动机复杂导致从教信念不坚定 |
四. 引导公费师范生树立科学理想信念的教育对策 |
(一) 加强针对性,关注师范生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 |
1. 关注公费师范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 |
2. 帮助公费师范生实现自我同一性 |
(二) 抓好主阵地,创新师范生思政课内容方法 |
1. 课程定位要与培养目标相结合,促进师范生自我认知 |
2. 课程素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深化师范生角色认同 |
(三) 创建校园文明,营造尊师重教文化氛围 |
(四) 加强教育实践,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生活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公费师范生理想信念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公费师范生理想信念研究访谈提纲 |
致谢 |
(8)大学生理想角色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 |
一、回归角色本位:大学教育的新常态 |
二、"丑化":大学生角色的公众形象日益下滑 |
三、"未成年"的成年人:大学生角色适应不良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个人意义 |
第四节 文献述评与核心概念 |
一、已有研究文献述评 |
二、理论基础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混合研究方法 |
二、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特征与差异 |
三、扎根理论 |
四、内容分析法 |
第二节 资料收集过程 |
一、采取多种方式结合的"半结构式访谈" |
二、采用实物法收集第二手文献资料 |
三、应用基于自由联想法的开放式问卷收集资料 |
第三节 资料分析过程 |
一、运用内容分析法对问卷资料进行分析 |
二、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 |
三、对优秀大学生事迹的质性内容分析过程 |
第四节 研究探索的视角 |
一、社会分析整合心理分析的视角 |
二、"角色-生活-人生"逐一递进的视角 |
三、本文的章节架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建构与认同:大学生理想角色的自我建构 |
第一节 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形象 |
一、"理想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与人格类型 |
二、"理想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形象 |
第二节 大学生的理想角色形象 |
一、"公民"角色形象 |
二、"好学善学者"角色形象 |
三、"成年人"角色形象 |
四、"好人"角色形象 |
第三节 大学生理想角色自我建构的价值分析 |
一、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传统与现代兼具的价值取向 |
三、大学生理想角色自我建构之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面而卓越:学校建构的大学生理想角色 |
第一节 优势迁移式成长 |
一、"追求卓越"的动因考察 |
二、聚焦角色面具下面:人格优势 |
第二节 非连续式成长 |
一、遭遇与唤醒:非连续式成长的过程 |
二、"断裂"的价值:非连续式成长中的"挫折" |
三、社会资源的积极利用者:充分开发社会网络的价值 |
四、复原力与心理弹性:应对"断裂"的中介 |
五、优势迁移式成长和非连续式成长的结合案例 |
第三节 自我创造式成长 |
一、性格化表演 |
二、剧本:剧作者和剧中人 |
三、创造性自我 |
四、角色创造与自致角色 |
五、自我创造式成长与非连续式成长的结合案例 |
第四节 平衡发展式成长 |
一、学术型角色行为 |
二、社会活动型角色行为 |
三、角色内冲突及调适 |
第五节 社会关注式成长 |
一、自我:不是佳肴也不是毒药 |
二、"优秀"符号的稀缺性 |
三、自由竞争:获得稀缺性资源的途径 |
四、自由竞争不排他:关心他人的优秀大学生 |
五、入党:社会关注式成长的一种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起伏与新构:大学生理想角色的国家建构 |
第一节 社会身份视域下国家对大学生理想角色的建构 |
一、社会身份与社会地位 |
二、大学生"精英"身份的建构 |
三、天之骄子的危机 |
第二节 国家政策文本中的大学生理想角色 |
一、又红又专与三好学生 |
二、接班人和建设者 |
三、"四有"新人和"五有"青年 |
四、立德树人 |
五、理性平和 |
第三节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形象新期待 |
一、卓越专才 |
二、一流大学生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我决定中成长:大学生理想角色偏差及其重构 |
第一节 大学生角色与大学舞台 |
一、登台前的"说戏" |
二、大:大学舞台的"空间特征" |
三、空:大学舞台的"时间特征" |
第二节 角色成长中的自我妨碍 |
一、自我妨碍:发展性的阻抗 |
二、角色固化:个人建构的紊乱 |
第三节 "逃避自由":自我应对自由的无能 |
一、回归安全状态 |
二、放弃责任 |
三、"应对无能" |
四、"逃避自由"才是出路 |
第四节 自我调节的失序 |
一、自我同一性的"碎片化" |
二、"休眠"的"意志力" |
三、被打败的"自律" |
第五节 自我肯定的勇气不足 |
一、缺乏主动即没有勇气 |
二、自我肯定的勇气不足的案例 |
第六节 超越理性的自我决定式成长 |
一、超越工具理性的选择 |
二、自我决定中选择与成长 |
三、大学学习生活场域中的理性实践者 |
本章小结 |
结论、建议与反思 |
研究结论 |
一、大学生角色建设中的学校作为 |
二、大学生角色建设中的自我作为 |
研究的反思 |
一、研究对象选择的反思 |
二、对研究方法使用的反思 |
三、研究者自身的反省 |
四、研究效度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开放式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知情同意书 |
附录四: 开放式问卷词频统计 |
附录五: 访谈的编码 |
附录六: 运用质性内容分析法对文献资料的编码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研究的必要性及研究现状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概况 |
第三节 “教育革命”概念界定 |
第四节 论文的写作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教育革命”的提出及“大跃进”前的初步开展 |
第一节 “教育革命”口号的提出 |
第二节 “教育革命”提出的原因 |
一 “教育革命”是为了克服教条主义,探索走中国式教育 |
二 “教育革命”是为了解决经济,教育发展与就业之间的矛盾 |
三 “教育革命”与整风反右派运动存在密切的联系 |
第三节 “大跃进”前“教育革命”的初步开展 |
一 党的教育方针的提出 |
二 “大跃进”前“教育革命”的初步开展 |
第二章 教育走上“大跃进”之途及“教育革命”的纲领 |
第一节 1958年4月与6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
第二节 陆定一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第三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
第三章 “教育革命”的表现之一--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
第一节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历史考察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教育与政治关系的论述 |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教育为政治服务功能的极大发挥 |
三 建国后重提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原由及其偏差 |
第二节 “拔白旗、插红旗” |
一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
二 “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
三 红专大辩论 |
四 “拔白旗、插红旗”和学术批判运动 |
五 教师地位的下降与学生编写教材,教学大纲和讲义 |
第三节 加强党的领导与学校领导体制的变化 |
第四节 学制改革 |
第四章 “教育革命”的表现之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第一节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历史考察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论述 |
二 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劳结合 |
三 建国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发展轨迹 |
第二节 “教育革命”中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一 劳动人民知识化 |
二 知识分子劳动化 |
第三节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中产生的问题 |
一 对教劳结合的片面理解及影响 |
二 打乱教学秩序与教学质量问题 |
三 劳动过多与身体健康问题 |
第五章 “教育革命”的表现之三--教育事业的“跃进”发展 |
第一节 教育事业的“跃进”发展 |
一 从纵的教育结构角度看“教育大跃进” |
二 从横的全国各地角度看“教育大跃进” |
三 人民公社的建立与教育的“跃进”发展 |
四 “教育大跃进”带来的问题 |
第二节 教育结构的变动 |
一 毛泽东的非正规化办学思想与“两条腿走路”的教育发展方针 |
二 刘少奇的两种教育制度思想 |
三 教育管理权限的下放 |
四 科技革命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及在中国的表现 |
五 农业中学的兴起 |
第六章 “教育革命”的调整 |
第一节 1958年底的纠“左”及1959年上半年的“降温” |
一 1958 年底教育领域的纠“左” |
二 1959 年1月至3月的教育工作会议 |
三 1959 年上半年纠正“教育革命”中“左”的错误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1959年下半年与1960年的反复 |
一 “反右倾”条件下“教育革命”思潮的卷土重来 |
二 1960 年的混乱局面 |
三 认真调整的起步 |
第三节 1961年到1963年的调整 |
一 教育领域调的轨迹 |
二 总结经验与调整的重要内容 |
第七章 “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的经验与教训 |
第一节 “教育革命”的得失概述 |
第二节 “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的经验教训总结 |
一 教育改革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 |
二 教育改革要顺应中国先进教育的前进方向 |
三 教育改革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论文参考文献与书目 |
后记 |
(10)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背景 |
2.1 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
2.1.2 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
2.1.3 党和国家思想政治工作方针政策 |
2.2 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历史背景 |
2.2.1 国内经济形势 |
2.2.2 国内政治形势 |
2.2.3 国际政治形势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历程 |
3.1 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初步发展 |
3.1.1 陈赓的教育思想是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保证 |
3.1.2 知识分子教育经验是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基础 |
3.2 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快速发展 |
3.2.1 陈赓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是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关键 |
3.2.2 专门思想政治工作机构是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保障 |
3.3 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曲折发展 |
3.3.1 各种政治运动使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步履维艰 |
3.3.2 学院分建改建使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砥砺前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实践 |
4.1 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对象 |
4.1.1 普通学员和干部子弟组成的学员群体 |
4.1.2 老教授和青年教师组成的教师群体 |
4.1.3 干部和教辅人员组成的其他群体 |
4.2 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目标 |
4.2.1 政治素养强调信仰坚定、无限忠诚 |
4.2.2 思想素养强调志存高远、三观统一 |
4.2.3 道德素养强调甘于奉献、服务人民 |
4.2.4 军事素养强调服从命令、军人意志 |
4.3 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内容 |
4.3.1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核心的基本理论教育 |
4.3.2 以毛泽东主席《训词》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 |
4.3.3 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道德品质教育 |
4.3.4 以忠诚奉献为核心的军人使命教育 |
4.4 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
4.4.1 灌输教育与渗透教育统一 |
4.4.2 层次性教育与阶段性教育统一 |
4.4.3 典型对比教育与舆论宣传教育统一 |
4.5 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途径 |
4.5.1 学校教育与典型家庭教育结合 |
4.5.2 野营教育与部队教育结合 |
4.5.3 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特色 |
5.1 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突出政治领先、以红带专 |
5.1.1 突出政治第一、以德为本 |
5.1.2 突出红专结合、以红带专 |
5.2 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注重德智体军、全面融合 |
5.2.1 注重德育与智育的融合 |
5.2.2 注重德育与体育的融合 |
5.2.3 注重德育与军事教育的融合 |
5.3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强调有的放矢、严格养成 |
5.3.1 强调政治运动的灵活性 |
5.3.2 强调分层次、分阶段教育 |
5.3.3 强调典型选取的多元化 |
5.3.4 强调军人养成教育贯穿始终 |
5.4 思想政治工作途径强调四位一体、协同育人 |
5.4.1 系统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强基固本 |
5.4.2 丰富的社会思想政治工作补充强化 |
5.4.3 典型的家庭思想政治工作催化升华 |
5.4.4 严格的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完善定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启示 |
6.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方向 |
6.1.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
6.1.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
6.1.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抢占意识形态高地 |
6.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科学理念 |
6.2.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贯彻立德树人理念 |
6.2.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理念 |
6.2.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强化全面发展理念 |
6.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明确目标重点 |
6.3.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形成高度共识并引起高度重视 |
6.3.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又红又专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
6.3.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突出问题意识和坚持问题导向 |
6.4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突出实效 |
6.4.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加强主渠道主阵地建设 |
6.4.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强调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
6.4.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四、努力做一名又红又专的人民教师(论文参考文献)
- [1]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D]. 张瑜. 山西大学, 2020(01)
- [2]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易春秋.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3]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吴丹. 清华大学, 2008(09)
- [4]“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D]. 王金双. 南开大学, 2012(07)
- [5]建国以来教师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D]. 于翠翠.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2)
- [6]习近平关于师德建设论述研究[D]. 秦苗苗.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7]公费师范生理想信念的现状及教育引导研究 ——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D]. 连步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大学生理想角色建构研究[D]. 李晓.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9]“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D]. 李庆刚. 中共中央党校, 2002(02)
- [10]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 王莹.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