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易HPLC仪器的组装及应用——一个新的仪器分析实验的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宗德媛,朱炯,李兵[1](2021)在《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工学是学生理解、掌握及应用电学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专业基础课。在电工学教学中,将EWB虚拟仿真技术、传统实验技术及理论教学相结合,通过仿真计算、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掌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EWB仿真软件开展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理论,同时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打好基础。
吕丹丹[2](2021)在《掺杂多孔碳基非贵金属电催化剂的设计及性能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氧还原反应(ORR)、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是可再生燃料电池、可充电金属-空气电池和电化学水裂解装置等绿色电化学能源存储和转化技术的核心反应。然而ORR和OER反应较为复杂、动力学缓慢、不能自发进行,都依赖于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严重制约了绿色能源的产生和转化利用。基于此,合理的设计和开发非贵金属氧电催化剂是解决目前困境的最重要的途径。尽管一直都有最新的研究进展,但在碱性和酸性介质中合理设计和合成用于ORR和OER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仍然是研究者们需要不断探索的关键问题。异质原子掺杂的碳基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多孔结构、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而得到了广泛关注,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探索策略。因而本课题,以2,6-二乙酰基吡啶为前驱体通过组分调控,合成了具有独特成分组成和结构特点的异质原子掺杂多孔碳基催化剂材料,并具有优异的电催化功能活性。此外,本课题还利用理论计算探讨了催化剂的活性位点来源,解析了微观结构和催化活性的关系。主要内容如下:(1)以1,8-二氨基萘和2,6二乙酰基吡啶为反应物前驱体集合生成新型双亚胺基吡啶聚合物,以六水氯化铁为金属前驱体经过络合后进行热解制备了碳球状单原子分散的Fe-N-C催化剂。对该催化剂进行了一系列的物理表征和电化学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用该前驱体无模板或载体制备的Fe-N-C催化剂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1790 m2/g)、高石墨化程度等优点。该Fe-N-C材料内部及表面高度分散有单原子Fe与N形成独特的Fe-N5配位结构。同时,该催化剂材料在0.5 M硫酸和0.1 M KOH中不仅表现出优异的ORR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还具有优异的OER催化性能。总的氧电催化活性为碱性介质中0.70 V和在酸性介质中为0.86 V。(2)以2,6-二乙酰基吡啶和3,3’-二氨基联苯胺为反应物前驱体,本工作探究了氯化钴、硝酸钴、乙酸钴三种钴前驱体与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关系。通过热解制备了Co-N-C多功能电催化剂用于高效水分解和氧还原催化反应。结果表明Co-N结构和封装在N掺杂的碳基体中的金属钴纳米粒子具有很强的协同效应。钴离子源对最终的碳材料性能有显着影响。以乙酸钴为前驱体制备的Co-N-C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这种优异的活性可归功于被包覆的金属态钴和Co-N基团之间的协同作用。研究还表明Co-Nx是ORR的十分有效的活性位点,而金属态的钴则对水分解反应具有巨大的活性贡献。(3)基于以上两个工作,又以2,6-二乙酰基吡啶和3,3’-二氨基联苯胺为反应物,按照不同Fe和Co摩尔比制备得到含铁-N和钴-N结构有机金属络合物。对络合物粉末进行热解及后处理得到FexCoyNC催化剂。探究了Fe和Co的比例对催化剂的结构以及性能的影响。本工作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Fe以Fe-Nx结构的形式存在,Co则以少量的Co-Nx结构和多数的金属态Co两种状态存在。其中Fe:Co比例为1:5的催化剂(Fe1Co5NC)在酸性和碱性电解液中都具有最优的ORR性能。Fe1Co5NC组装的锌-空气电池,放电时的峰值能量密度达到了284 mW·cm-2。测试结果表明微量Fe原子可以显着提高Co-N-C催化剂的ORR催化活性。DFT计算同样辅助证明了Fe-N-C(含少量Co-Nx)层包裹Co金属纳米颗粒结构比单独使用Fe-N-C和金属态Co时具有更优的氧中间产物吸附能量势垒,即比他们单独作为催化时具有更高的ORR催化活性。(4)将2,6-二乙酰基吡啶和4,4’-二氨基二苯二硫醚为反应前驱体,六水合氯化钴为钴盐,得到了Co9S8包覆于氮、硫掺杂碳中(Co9S8@N,S-C)的催化材料。该催化剂具有丰富的大、中孔结构,具有高效的双功能氧电催化活性,其ORR半波电位达到了0.89 V,OER过电位仅304 mV,双功能电位差仅有0.647 V vs RHE。用Co9S8@N,S-C组装的可充放电锌-空气电池的测试表明:其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259 mW·cm-2,比容量为862m Ah·gZn-1。此外,Co9S8@N,S-C组装的Zn ABs具有比Pt/C+IrO2更高的稳定性。连续运行110 h后,充放电电压间隙仅略微增大约90 mV,往返效率仅降低4.83%(而Pt/C+IrO2降低了14.48%)。DFT计算表明N、S共掺杂的碳层和Co9S8调节彼此的费米能级,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并使电子迅速转移到活性位点,制备的Co9S8@N,S-C催化剂实现了更优的吸附效果,比单独使用Co9S8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5)由于金属Fe和Co在催化过程中易发生金属的脱落,因而本工作又以2,6-二乙酰基吡啶、1,5-萘二胺和2,5-二硫二脲为氮、碳源和硫源,通过调节三个单体的摩尔比探究了非金属NS/C氧电双功电催化剂。当三个有机物的摩尔比为1:0.5:0.5时所得到的的NS/C催化剂在0.1 M KOH中具有最高的ORR和OER催化活性,ORR/OER双功能电位差仅有0.72 V vs RHE,远超过了商业Pt/C+IrO2。用该催化剂组装的可充放电锌-空电池测试结果显示,其提供的最大输出功率密度149 mW·cm-2,比容量可达769m Ah·gzn-1,且可以稳定的充放100小时后仅衰减28.36%,活性和稳定性远超过相同质量负载的Pt/C和IrO2(1:1 wt.%)混合催化剂组装的锌-空电池(衰减37.18%)。本工作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NS/C的高活性主要来源于由特定的N和S掺杂所诱导的带有正电荷和自旋密度的C原子。
冯学珍[3](2021)在《裙带菜ACE抑制肽的分离纯化及其抑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I-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剂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药物。化学合成的ACE抑制剂,如赖诺普利、卡托普利等由于其副作用使其应用受限,从海洋食源生物中筛选ACE抑制肽成为众学者研究的热点。ACE抑制肽在酶解活性肽组分中存在含量相对较少、分离纯化步骤繁琐等问题,且有关抑制肽作用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裙带菜为研究对象,基于“蛋白改性-亲和介质制备-生物亲和纯化”的思路,运用超声预处理改性裙带菜蛋白,采用磁性金属有机骨架(Magnetic 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材料固定化ACE构建亲和介质,亲和分离获得新颖ACE抑制肽,研究抑制肽与ACE的相互作用,以解决亲和材料制备复杂、使用前仍需活化等问题。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超滤、凝胶过滤柱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等对裙带菜蛋白酶解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获得高抑制ACE活性组分,经质谱仪鉴定其氨基酸序列为:Tyr-Lys-Tyr-Tyr(YKYY),IC50=71.88±1.43μM,经检索为已报道的抑制肽。实验纯化步骤相对较少,用于酶解的菠萝蛋白酶更安全、经济。(2)运用超声预处理对蛋白进行改性,改性蛋白酶解后产物具有更高水解度(Degree of hydrolysis,DH)和ACE抑制率:在超声功率200 W、超声时间15 min、超声工作间歇比1:2(s/s)的条件下,裙带菜蛋白(4.0mg·m L-1)酶解产物的ACE抑制率由41.2±2.0%提高至88.1±2.1%,DH由9.2±0.2%提高至15.6±0.3%,肽含量由13.6±0.2%提高至19.5±0.2%。运用紫外、红外、荧光光谱等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超声预处理可诱导裙带菜蛋白结构由α-螺旋转向β-折叠,蛋白结构变得松弛,酶解产物中疏水性氨基酸含量增加;同时,显着提高了蛋白的溶解度、乳化活性、表面疏水性等性质。(3)采用磁性MOF材料(Fe3O4@ZIF-90)吸附-交联猪肺ACE,最佳固定化条件为:蛋白浓度为10.0 mg·m L-1,固定化pH值为8.0,温度为45℃,时间为2.0 h,Fe3O4@ZIF-90-ACE活力可达0.028±0.006 U·g-1。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最适pH为8.3,最适温度为45℃,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ACE增强了对温度的抵抗力,提高了酶的最适温度。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ACE具有较好的热、pH和储存稳定性,重复使用6次后的相对酶活保留率为54.05%,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光电子能谱等方法从结合能、金属离子亲和层析、成键等方面探讨了Fe3O4@ZIF-90分离、固定化ACE机理,结果表明Zn2+可与ACE中的咪唑基(His)、硫醇基(Trp)和吲哚基(Cys)等配位结合亲和分离猪肺ACE,ACE通过物理吸附和共价结合固定在Fe3O4@ZIF-90上。(4)采用Fe3O4@ZIF-90-ACE磁性亲和分离结合RP-HPLC从裙带菜蛋白酶解液中分离纯化获得具有较高抑制ACE活性组分,经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鉴定为未报道的ACE抑制肽:Lys-Asn-Phe-Leu(KNFL),IC50=225.87±2.7μM。与传统分离纯化方法相比,亲和纯化时间短,过程简化,亲和介质Fe3O4@ZIF-90-ACE的制备无需活化,且固定化粗提ACE具备成本低、稳定性高、可操作性强的优点。(5)运用初始速率法、等温滴定量热法、紫外、荧光、圆二色谱和分子对接等方法,解析抑制肽KNFL与ACE的作用机理。抑制肽KNFL对ACE的抑制类型为混合型抑制模式;KNFL与ACE多位点结合,且结合为自发的放热反应;二者相互作用的热力学模式为熵、焓双驱动模式,KNFL可与ACE的活性中心和非活性中心发生氢键相互作用,使ACE分子直径增加;KNFL对ACE产生荧光猝灭效果,影响ACE的Trp-、Tyr-残基周围的微环境;使ACE的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结构向β-折叠结构转变,引起肽链重排,导致ACE空间构象发生变化,ACE活性下降。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对对接复合物进行稳定性考察,通过根均方偏差、均方根涨落和回旋半径的分析结果表明对接复合物在模拟条件下是稳定的,最终建立KNFL与ACE相互作用模型,KNFL与ACE通过多步的诱导契合和构象选择形成相对稳定的复合物。
方佳成[4](2021)在《泛实体瘤相关抗原图谱的构建及其在抗体偶联药物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上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癌症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据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男性和女性将合计出现约1930万和1000万的新发病例和癌症死亡病例,其中的1800万例和930万例将来自实体瘤。然而,对肿瘤治疗的系统评估数据显示,欧洲药物管理局在2009-2013年度批准的大多数抗癌药物未能对患者的整体生命质量产生重大改善。因此,需要继续提高抗肿瘤药物的临床疗效。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和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疗法是发展迅速的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它们通过特异性识别在恶性细胞和正常组织细胞之间差异过表达的靶标抗原,达到辨识肿瘤和消融肿瘤的目的。ADC和CAR-T实现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其所识别的靶标抗原是否具备足够的肿瘤特异性。因而,鉴别出理想的靶标抗原至关重要。理想的靶标抗原由恶性细胞特异性表达,然而肿瘤特异性抗原屈指可数。肿瘤相关抗原在肿瘤细胞上表达升高,在正常细胞上限制性表达,这一特性使得它们亦能够作为有效定位恶性肿瘤的靶标分子。目的:以发现理想的肿瘤相关抗原为出发点,着力于打造肿瘤相关抗原发现新平台,构建全面的泛实体瘤肿瘤相关抗原图谱,为癌症研究人员和广泛的科学与医药界科研工作者提供研究便利。方法:1.使用经统一处理的TCGA和GTEx的RNA序列数据,对19种类型实体瘤中的20242个HUGO基因进行差异分析;通过将阈值设置为Benjamini-Hochberg adjusted p值为0.01,log2Fold Change为1.0,保留那些在肿瘤细胞群中显着差异表达的HUGO基因;结合蛋白质亚细胞定位信息,排除不具备胞外结构域的蛋白;使用集成了GTEx,HPA和FANTOM5的m RNA表达信息和HPA和HPM的蛋白质丰度信息的数据集,获取在正常组织中受限表达的蛋白分子;使用公开的Blood Spot平台,发现那些在骨髓Lin-CD34+CD38-CD90+CD45RA-HSCs和Lin-CD34+CD38-CD90-45RA-MPPs中限制性表达的蛋白分子。2.将RNA测序的读段计数数据转换为TPM格式,并将每个基因在其配对适应症和正常组织中的TPM值作为差异表达分析的输入数据。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计算并绘制每个候选靶标分子在特定适应症中的表达相比其在各个人体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的差异表达谱。3.提取并整理TCGA中泛癌表型数据中的癌组织学分级,病理分级和TNM分期信息;通过挖掘MC3(“多中心多癌种突变识别”)TCGA MAF(“突变注释格式”)数据,确定靶标基因的非沉默体细胞突变(SNP和INDEL)。结合m RNA表达数据,汇编用于评价靶标基因的异质表达模式的综合数据集。4.从TCGA下载并提取靶标基因组变异数据,从Onco KB收集致癌或功能性基因组变异信息,注释并统计靶标基因的变异类型及发生频率,确定在临床上有应用价值的携带特异性驱动变异的功能性靶标。5.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CDH17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进而运用流式细胞术、过表达共定位分析、结合亲和力检测、抗体测序和可变区序列进化关系分析等,多重表征抗体的各项指标。通过偶联mc-Val Cit PABC-MMAE,制备CDH17靶向型ADC。结合体外杀伤实验与细胞内化评估,完成效应分子的初筛验证。6.通过构建KM12SM和COLO205结肠癌细胞系CDX动物模型,综合评估chi2E21-MMAE和chi2F12-MMAE的体内抗肿瘤活性。通过制备和人鼠CDH17蛋白交叉反应的ADC分子,并对给药的荷瘤小鼠的心/肺/肝/肾/结肠/直肠/脾脏进行HE染色,评估CDH17靶向型ADC对小鼠的组织毒性。7.通过慢病毒载体感染CD3+T细胞,制备LYPD3靶向型CAR-T细胞。通过对CAR-T细胞进行分化检测,确定其向效应细胞持续分化的能力。通过体外细胞杀伤实验和细胞因子分泌检测,研究LYPD3靶向型CAR-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的特异性杀伤作用。通过对荷瘤小鼠循环血中的CAR-T细胞进行计数和检测肿瘤组织中的T细胞浸润水平,揭示LYPD3靶向型CAR-T细胞在小鼠体内发挥持久抗肿瘤作用的机制。结果:1.开发专门的算法和汇编整合有泛实体瘤和正常组织的大型转录组、蛋白质组和基因组信息的综合数据集。2.系统地识别肿瘤相关抗原。通过我们的肿瘤相关抗原发现平台,筛选得到75个潜在的肿瘤相关抗原分子。特别是BACE2、CDH17、CELSR1、CELSR2、COL17A1、COL23A1、CRIM1、DSC3、GPR87、LYPD3、MUC17、NOX1、PTPRN2、SCTR、TRPM8、VCAM1等分子值得做进一步的临床前研究。3.基于CDH17蛋白定向开发的ADC分子可以在体内显着消融KM12SM和COLO205异种移植瘤,并对高表达CDH17蛋白的结肠癌病人来源的异种移植瘤表现出一定的肿瘤抑制效果。chi2F12-MMAE在体外对高药敏度的COLO205显示高水平的细胞毒性(IC50=60.9p M),chi2E21-MMAE和chi1A13-MMAE对COLO205的抑瘤水平相当(IC50:925.8 p M vs.998.3 p M)。两次单药静脉注射(Q2W)chi2E21-MMAE或chi2F12-MMAE,均能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KM12SM在小鼠体内的生长,但无法完全清除肿瘤。在COLO205 CDX模型中,按同样的给药方式静注chi2F12-MMAE,1.5 mg/kg剂量的第一针治疗可以起到平缓异种移植肿瘤增长的效果,且两周后的第二针治疗亦能继续起到溶瘤效果;3 mg/kg的中剂量治疗组有部分小鼠的肿瘤在后期出现反弹;6 mg/kg的高剂量治疗可以根治异种移植瘤。4.CDH17靶向型ADC在小鼠体内具有相对可控的组织毒性。制备了能和人鼠CDH17蛋白交叉反应的ADC分子677-MMAE,观察到在677-MMAE给药组小鼠的结直肠的局部组织中有炎症反应,聚集了大量的淋巴细胞;但在其它组织中没有出现炎症反应。此外,在观察期内,小鼠对chi2E21-MMAE、chi2F12-MMAE或677-MMAE的体内耐受良好,用药期间未有小鼠死亡个例出现,亦没有观察到10%以上的减重。5.LYPD3靶向型CAR-T细胞能够在小鼠体内对PC9异种移植肿瘤发挥持久的抗肿瘤作用。且小鼠对LYPD3-CAR-T的耐受良好,在观察期内未有小鼠死亡个例出现,亦没有观察到10%以上的减重。进一步调查发现,LYPD3-CAR-T细胞不仅在小鼠外周血中大量存在,还在高响应LYPD3-CAR-T治疗的PC9异种移植瘤组织中大量浸润。此外,LYPD3-CAR-T治疗组的小鼠脾脏内出现大量CD3+T细胞,但在对照组中却没有。CAR-T细胞的记忆表型对于激发持久的免疫应答至关重要。数据显示,LYPD3-CAR-T细胞在输注前,其中的Tn/Tscm细胞和Tcm细胞比例分别高达52.4%和21.7%,具有良好的向效应细胞分化的潜能。结论:通过开发肿瘤相关抗原识别算法和整合来自19种实体瘤和正常组织的大型转录组、蛋白质组和基因组数据,完成了泛实体瘤相关抗原的探索。通过考察CDH17靶向型ADC和LYPD3靶向型CAR-T细胞在模型小鼠中的抗肿瘤活性,例证了CDH17和LYPD3蛋白分别作为ADC和CAR-T靶标开发的可行性。
宋仁访[5](2021)在《聚吡咯/蛋白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将聚合物与生物质结合形成杂化物或偶联物是有机/有机系统的创新,在传感器、医学和材料科学等方面具有重要前景。聚吡咯因具有较高的电导率、环境稳定性好、易于合成、高热稳定性和无毒性等特点,在诸多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但是,聚吡咯薄膜因缺乏粘附性且脆性大很难将其应用到柔性电子传感器件上。同时,聚吡咯沉淀不太稳定的粘附性阻碍其被更好地利用起来。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将具有类淀粉样组装结构的蛋白质聚集体与聚吡咯进行复合,利用溶菌酶淀粉样转变形成的蛋白质膜和相转变沉淀与聚吡咯进行杂化形成功能性复合材料。本研究工作包括如下两个部分:(1)建立了导电聚吡咯二维纳米膜在溶菌酶纳米层上的组装与集成路线本研究是在气-液界面上制备了溶菌酶与聚吡咯杂化的均匀二维纳米复合膜。以溶菌酶为生物粘附模板,将聚吡咯导电层组装到溶菌酶膜上,形成兼具导电性和生物粘附性的复合型功能膜。通过对其进行电导率、图案化和抗菌等性能检测,研究复合膜的功能和潜在应用。该复合膜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能形成100 μm、50 μm和5 μm的条形、圆形和正方形的微图案,并且能够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而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由于其显着的导电性,基于复合膜的柔性电子传感器可以有效地检测到微小的动作变化,如手指的弯曲、脉搏跳动等人体生理活动,是将动作信号转换成可视的电信号。该方法不仅为有机/有机体系中功能柔性纳米膜的制备提供了新途径,而且未来有望将其应用到智能包装和印刷电子器件领域中。(2)提出了聚吡咯和溶菌酶通过联合组装过程制备功能性复合涂层的方法本研究提出一种通过一步共组装制备导电复合材料的简易共沉淀法。以溶菌酶相转变沉淀为模板在固-液界面与聚吡咯进行复合,形成一种功能性复合涂层。通过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等测试仪器对杂化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涂层是由粒径均匀的纳米粒子紧密堆积而成,比纯聚吡咯沉淀具有更好的导电性能。3M胶带剥离实验结果表明:涂布了纯聚吡咯沉淀的纱布和涂布了复合沉积涂层的纱布的失重率分别为17.53%和3.80%,可知复合沉积涂层具有更加良好的生物粘附性。此外,将复合材料直接涂布到纯白纱布基材的表面进行红外热成像测试,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的红外屏蔽性能。复合沉积涂层因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红外屏蔽性能,未来有望作为导电印刷填料和红外屏蔽材料进行使用,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潜力。
徐曾兵[6](2021)在《手性salen配体的合成及在两类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合成手性salen配体及手性金属salen配合物。将salen和金属salen应用于几类不对称反应,发展几类有较高对映选择性的反应。方法:1.手性salen及金属salen配合物的合成以2-乙基苯酚和2-仲丁基苯酚为原料,经羧基化或甲酰化,再分别与(1R,2R)-1,2-二苯基乙二胺、(1R,2R)-1,2-环己二胺和(R)-1,1′-联萘-2,2′-二胺缩合生成相应的手性salen化合物,该化合物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手性金属salen配合物。2.不对称反应条件优化及底物扩展几类不对称反应条件的优化,对配体的种类、催化剂用量、溶剂、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反应条件,然后进行底物普适性考察。通过1H NMR、13C NMR、HPLC等表征化合物结构。结果:1.成功合成了9个新的salen配体,5个Mn(III)-salen配合物。2.将上述合成的配体及金属salen配合物应用于两类不对称催化反应,结果如下:(1)以氯仿和异丙醇为溶剂,通过配体与钛酸四异丙酯的原位组装,成功催化芳醛类化合物与氰基甲酸乙酯的不对称氰基化反应,产物最高收率95%,ee值74%。(2)以Mn(III)-salen配合物为催化剂,二氯甲烷与水为溶剂,在次溴酸与醋酸钾的作用下,成功催化二级苄醇的氧化动力学拆分,产物最高收率42%,ee值99%。结论:本研究合成了几个新的手性salen配体及金属salen配合物,扩展了不对称催化剂的数目,并在温和条件下成功催化了两类不对称反应并且有良好的转化率及对映选择性。
胡伊宁[7](2021)在《聚偏氟乙烯基膜的结构调控及其复合正渗透膜的分离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正渗透(Forwardosmosis,FO)作为一种不需要高液压的有效技术,具有较低的能量消耗和较低的结垢倾向,与其他膜分离技术相比,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及广泛的应用前景,正渗透膜可用于军事水袋的功能性包装材料,在食品饮料加工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高性能正渗透膜的缺乏限制了其应用推广与发展。因此,兼具高通量和高选择性的高性能复合正渗透膜(TFC-FO)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技术难点。本文以亲水改性的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为基膜,利用界面聚合法制备聚酰胺(PA)活性层,得到了三种复合正渗透膜,重点研究基膜表/界面物理化学性质和PA活性层亲水性对TFC-FO膜的渗透分离性能的影响规律。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三个部分:1、将多巴胺(DA)和聚乙烯亚胺(PEI)与PVDF共混,通过非溶剂致相分离法(NIPS)制备PVDF/PDA-PEI共混膜,并在其表面通过界面聚合制备PA活性层,得到TFC-FO膜。研究发现,PDA-PEI的添加可以提高基膜的孔径、亲水性和粗糙度,从而显着降低PA活性层的厚度、提高PA层的均匀性。当PVDF浓度为8 wt%,DA和PEI浓度分别为2 wt%时,所制备的正渗透复合膜M8/PA具有高达29.98 L·m-2·h-1的水通量(Jw),而比值盐反混通量(Js/Jw)很低,仅有0.018 g/L,明显优于以纯PVDF为基膜的对比样品(Control/PA,Jw=7.23 L·m-2·h-1,Js/Jw=0.50 g/L);M8/PA 和 Control/PA 对孔雀石绿(MG)与 NaCl 的分离系数(αMG/NaCl)分别为2.69和1.13,M8/PA优先保留染料并使NaCl通过,具有良好的染料/盐分离能力。2、将PVDF/PDA-PEI溶液均匀刮涂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处理的无纺布上,NIPS过程后固化成膜,并在其表面通过界面聚合制备PA活性层,最后剥离去除无纺布,得到自支撑TFC-FO膜。在机械剥离过程中,无纺布的粗糙纹理和PDMS“转印”至PVDF/PDA-PEI膜下表面,显着提高其疏水性,在AL-FS模式下,抑制了汲取液侧溶质反向的扩散,并且增大了有效渗透压,降低了膜内浓差极化,提高了纯水通量。剥离无纺布得到的PDMS处理的自支撑复合膜P8-T*水通量可以有30.53 L·m-2.h-1,比值盐反混0.69 g/L;与无PDMS处理的自支撑复合膜P8-T(Jw=24.41 L·m-2·h-1,Js/Jw=0.99g/L)对比,正渗透性能明显提高。3、采用蒸汽结合液相诱导相分离法(V-LIPS),制备了具有平滑和粗糙两种表面结构的PVDF/PHEMA基膜,并在其表面通过界面聚合制备PA活性层,得到TFC-FO膜。研究发现,光滑的基膜易生成较厚的PA层,水通量极低。而“柳叶状”的粗糙基膜形成的PA层较薄,且粗糙的表面结构增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因此水通量有所提升。经过AEPPS/TA修饰后,其中的—NH2又进一步与PA层反应,增加了 PA层的厚度,并令表面更加粗糙,并且AEPPS/TA在孔道内的修饰使得TFC-FO膜渗透性能得到了提高。以0.6 M NaCl作为汲取液时,水通量为16.22 L·m-2·h-1,并且两性离子既带有正电荷又带有负电荷的,静电的相互作用使得膜对无机盐有良好的选择性,截留率大于99%,具有良好的正渗透脱盐性能。
李梦尧[8](2021)在《纳米氧化铝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胶体颗粒以微米级尺寸组装为晶体结构是十分有吸引力的,这种特殊的复杂结构和稳定的理化性质,使其具有特殊的功能特性,如抗反射性和超疏水性,这些特性有望成功应用于产品包装的防潮、防腐蚀和抗反射等方面。在这项工作中,结合溶胶-凝胶法和水热反应法制备了Al2O3颗粒并组装成金字塔形和菊花状的堆积结构。首先在单晶硅晶片上无蚀刻的条件下分别采用Al(NO3)3和H2NCONH2作为铝源和沉淀剂制备氧化铝薄膜,通过改变水热反应的时间、温度与填充量来控制Al2O3薄膜的形貌,同时通过研究溶胶凝胶法后干燥时间探索出制备金字塔形貌氧化铝薄膜的最佳条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光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金字塔形Al2O3的整体结构和成分进行研究和分析。制备的Al2O3薄膜由底边长尺寸分布在1-100 μm范围内的金字塔结构组成,这种金字塔结构主要由纳米棒和纳米球组成。Al2O3薄膜表面的可见光范围内平均反射率17.9%,有效降低了单晶硅片表面的反射率。同时,通过水接触角检测得到薄膜的表面接触角为42°,表明该膜的表面是亲水的。此外,本论文探究不同铝源对Al2O3涂层形貌的影响,并对制得的涂层进行低表面能改性以制备超疏水表面。分别以Al(NO3)3、Al2(SO4)3、AlF3和AlK(SO4)2为铝源制备相应氧化铝涂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水接触角测试(WCA)等测试仪器探究不同铝源对Al2O3涂层形貌的影响以及润湿特性。研究表明,不同铝源水解产生的阴阳离子会产生不同的表面形貌,以Al2(SO4)3和AlK(SO4)2为铝源制得的Al2O3涂层微观形貌为片层状结构和菊花状结构,菊花状Al2O3经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改性后实现了超疏水性,此外,Al2O3涂层样品的粗糙度大小与接触角并非是正相关的,在一定范围内,接触角随粗糙度的增大而变大。除粗糙度外,微纳复合结构也是决定超疏水性能的重要因素,经改性后具有微纳米复合结构的Al2O3涂层超疏水性能最好,接触角为159.9±1.5°,滚动角为1.2±0.5°。
落艳娇[9](2021)在《柔毛淫羊藿类黄酮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根据柔毛淫羊藿全基因组组装结果,全面挖掘和鉴定淫羊藿中的类黄酮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探索其进化关系,克隆候选基因并构建到酵母表达载体,通过酶学分析验证基因功能,以进一步解析淫羊藿苷类黄酮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为体外合成该类化合物及定向培育高含量活性成分的淫羊藿药材提供依据。方法:本文的第一部分首先用柔毛淫羊藿基因组所有蛋白序列构建本地蛋白数据库,通过隐马尔可夫模型结合PFAM和NCBI Batch CD-search在线数据库,全面发掘其中的UbiA PTs。通过对进化关系、染色体位置、不同组织表达模式等进行分析,筛选类黄酮异戊烯基转移酶候选基因。接下来采用巢式PCR技术,以柔毛淫羊藿叶片cDNA为模板,对候选基因进行克隆,并对候选基因的序列结构、理化性质、跨膜结构域等序列特征进行分析,为后续基因的功能验证提供依据。本文第二部分对克隆得到的候选基因进行功能研究。首先扩增得到基因的完整蛋白编码序列EpPTs以及不含转运肽的截短基因序列EpPT?TPs,然后通过TOPO克隆反应构建pENTR/D-TOPO-EpPTs/EpPT?TPs入门载体,进而通过LR反应,构建pDR196GW-EpPTs/EpPT?TPs酵母表达载体,将构建好的酵母表达载体转入DD104型酵母感受态细胞中。经菌落PCR和测序确认,阳性酵母菌分别与推测的17种类黄酮底物孵育反应,用HPLC检测是否有产物峰出现。结果:根据柔毛淫羊藿基因组组装结果,共鉴定出24条含有UbiA保守结构域的PT序列,通过系统进化、不同组织表达模式和基因复制事件等分析,共发现11条可能的类黄酮异戊烯基转移酶候选基因序列(EVM0033754、EVM0036836、EVM0018117、EVM0011267、EVM0010669、EVM0011343、EVM0022490、EVM0029975、EVM0031923、EVM0032839和EVM0033386),并推测淫羊藿中的类黄酮异戊烯基转移酶是由维生素E生物合成有关的基因进化而来。使用巢式PCR技术,从柔毛淫羊藿叶片cDNA中克隆得到7条基因序列:EpPT1a和EpPT1b(EVM0029975的两个不同转录本),EpPT2(EVM0022490),EpPT3(EVM0010669),EpPT4~EpPT6(未在基因组中找到完整的基因组序列)。此外,EpPT7(EVM0032839)尝试多种方法均未能成功克隆得到全长,因此采用人工合成技术合成完整的蛋白编码序列。通过进一步生物信息学分析,8条EpPTs均具有植物类黄酮异戊烯基转移酶典型的序列特征。采用PCR技术克隆得到各基因的完整蛋白编码序列EpPTs以及不含转运肽的截短基因序列EpPT?TPs,构建pDR196GW(空载体)、pDR196GW-La PT2(阳性对照)、pDR196GW-EpPT2、pDR196GW-EpPT2?TP82、pDR196GW-EpPT2?TP32、pDR196GW-EpPT3、pDR196GW-EpPT3?TP51、pDR196GW-EpPT4?TP32、pDR196GW-EpPT5和pDR196GW-EpPT5?TP49共10个酵母表达载体并转入DD104型酵母菌株,进行后续的酶活性鉴定。结果发现其中一个候选基因EpPT2编码的蛋白,主要催化山奈酚与DMAPP生成异戊烯基山奈酚,此外还可催化槲皮素和芹菜素生成少量的产物,但与其余的14种类黄酮底物反应均未检测到产物。结论:本文以柔毛淫羊藿基因组组装结果为基础,对UbiA基因家族成员进行了详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阐明了类黄酮异戊烯基转移酶的进化关系。结合分子克隆技术、酵母表达技术等,克隆并鉴定了一个黄酮醇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EpPT2,其编码蛋白催化形成的主要产物是异戊烯基山奈酚,EpPT2可能是淫羊藿苷类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淫羊藿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提供依据,也为继续从淫羊藿中获得其他类黄酮异戊烯基转移酶奠定基础。
张刚宁[10](2021)在《Li-O2二次电池Fe/N@C正极材料与大尺寸软包电池反应不一致性的研究》文中指出锂-氧二次电池(Li-O2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锂金属,正极反应活性物质来自空气中的氧气,无需在电极中储存,其理论比能量为11430 Wh.kg-1,可与石油相媲美,是当前已知能量密度最高的电化学体系,被誉为“终极电池”。Li-O2电池中的正极是一种气体扩散电极,一般采用廉价、轻质的碳或碳载催化剂制备成多孔电极,是氧气发生电化学反应的主场所,肩负着O2的扩散传质、电子的传导、离子传输、放电产物的沉积储存等任务,成为决定Li-O2电池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和主要核心部件。论文围绕Li-O2电池的氧气扩散电极,研究了 Fe/N@C催化剂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探究了有机及固态体系下的多孔气体扩散电极结构的设计,系统分析了大尺寸软包装Li-O2电池中正极反应的不一致性与电池性能的相关性,对于发展Li-O2电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在固定配比的四水合醋酸亚铁(FeAc2·4H2O)及1,10-菲罗啉的Fe/N前驱体中,混入碳黑(Super P),用一步热解法制备了四组Fe/N@C催化剂材料,对其组成、结构和性能主要进行了 XRD、Raman、TEM、XPS、TGA、LSV、CV等系统地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Fe/N配比的提升,在C/N摩尔比为70、50、30时,Fe/N异原子掺杂总浓度增加,材料中吡啶N的含量逐渐增大;但当C/N摩尔比为10时,N的总掺杂含量反而下降,Fe的总含量虽然继续增大,但主要伴随Fe3O4相的颗粒在材料中团聚析出,导致其成键组分中的Fe-Nx(的占比大幅下降,且其吡啶N的含量也出现较大下降。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进一步表明,C/N摩尔比为70、50、30的催化材料对应电池的循环性能依次增强,对氧的还原峰电位依次增大,材料在C/N摩尔比为30时具有最佳50周的稳定循环以及最大还原峰电位(2.75V vs.Li+/Li),且其半波电位较C/N摩尔比为10的样品高出28 mV,相比原始Super P高出237 mV,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分析认为,Fe/N@C催化剂材料中的活性反应位点密度可以由Fe/N掺杂配比直接调控;在最优的Fe/N配比下(Fe/N@C-30),Super P基体中可以生成较高含量的吡啶N以及较多占比的Fe-Nx基团,这有利于材料表现出更高的电催化活性,并增强电池的循环稳定性。(2)优化和设计了不同结构的氧气扩散电极并分析了其对于电池性能的影响。在液态电解液体系中,实验发现调控高载量氧气扩散电极中SuperP碳黑涂层的厚度和载量关系,将其比值设计为40 μm/mg时,可促进高载量电极内部孔结构的有效利用,实现放电产物在具有良好三相反应界面的电极孔内均匀地分布,电池循环性也较好;以Fe/N@C-30材料制备涂层厚度和载量之比为40 μm/mg的正极时,电池放电容量高达5811.5 mAh/g,生成红细胞状的过氧化锂(Li2O2)产物,进一步表明所设计高载量电极的氧气/催化剂/电解液三相界面结构的适宜性。另外,实验采用LAGP固态电解质和含碳催化剂材料,制备了一体化“致密+多孔”结构和“柔性薄膜式”结构的两种固/固复合型氧气扩散电极,两种多孔电极叠加所制备的催化剂对氧的氧化还原反应表现出较低的极化和较好的循环特征。此外,采用柔性结构的Fe/N@CNT-LAGP电极在1000 mAh/g催化剂的条件下,电池能够稳定循环55周;而加入RuO2催化剂后Fe/N@CNT-RuO2-LAGP的柔性电极的电池循环周次超过了 102周。在所设计的基于固态电解质LAGP的氧气扩散电极中所形成的气/固/固三相反应界面利于氧气的扩散传质,电极界面稳定,提高了正极的稳定循环的性能。(3)设计并制备了液态有机体系的大尺寸软包Li-O2电池(13 cm x 13 cm),但该类大尺寸、高能量密度(600 Wh/Kg以上)的软包Li-O2电池的循环性能往往不足两周。为了探究其相比扣式电池循环性能较差的内在原因,取该类电池拆解后的正极进行分区域的后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充放电后的不同区域正极所形成的产物形貌及其结构和表面组成呈现明显差异。在电解液分布合理、氧气扩散较好的区域,放电生成较多的Li2O2,而在贫液区,尤其是贫氧区生成的Li2O2含量则较少,这种软包电池采用的大尺寸电极中较易出现的局部反应不均匀性,会加剧在其充电过程中碳电极表面LiAc·2H2O的生成特别是在放电后Li2O2形成较少及碳表面未利用比例较高的区域,该副产物更易生成。进一步分析发现,LiAc·2H2O电化学活性差,对其进行电化学氧化分解的电位过高,成为造成大尺寸软包Li-O2电池循环性能较差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简易HPLC仪器的组装及应用——一个新的仪器分析实验的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易HPLC仪器的组装及应用——一个新的仪器分析实验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计算 |
2 EWB仿真计算 |
3 实验验证 |
4 理论、实验、仿真对比分析 |
(2)掺杂多孔碳基非贵金属电催化剂的设计及性能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化学能量转化装置 |
1.2.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简介 |
1.2.2 锌-空气电池简介 |
1.3 氧还原和析氧反应催化剂研究进展 |
1.3.1 氧还原反应机理 |
1.3.2 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研究进展 |
1.3.3 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研究进展 |
1.3.4 析氧反应机理 |
1.3.5 贵金属析氧催化剂研究进展 |
1.3.6 非贵金属析氧催化剂研究进展 |
1.3.7 氧电双功能催化剂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 |
1.4.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单原子Fe-N-C纳米球作为高效的非贵金属双功能氧电催化剂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所需药品 |
2.2.2 Fe-N-C催化剂的合成 |
2.2.3 材料制备和表征所用到的仪器设备 |
2.2.4 电化学活性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Fe-N-C纳米球材料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
2.3.2.Fe-N-C纳米球催化剂的ORR和OER的催化性能分析 |
2.3.3 Fe-N-C纳米球催化剂活性位点的探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效Co-N-C多功能电催化剂用于水分解和氧还原反应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所需药品 |
3.2.2 Co-N-C催化剂的合成 |
3.2.3 物理表征仪器和方法 |
3.2.4 电化学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o-N-C催化剂的合成与特性分析 |
3.3.2 Co-N-C催化剂的水裂解和ORR催化性能分析 |
3.3.3 Co-N-C水分解和ORR催化剂活性位点的探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o@Fe-N-C材料作为锌-空气电池的高效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所需药品 |
4.2.2 Fe_xCo_yNC催化剂的合成 |
4.2.3 物理表征仪器设备 |
4.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
4.2.5 自制锌-空气电池测试 |
4.2.6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方法及其所用软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Fe_xCo_yNC催化剂的制备和物理结构特性表征分析 |
4.3.2 Fe_xCo_yNC样品的ORR活性和碱性锌-空电池性能分析 |
4.3.3 Fe_xCo_yNC催化剂活性来源的理论计算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S 共掺杂石墨碳包裹Co_9S_8纳米颗粒作为可充放锌-空气电池双功能氧电催化剂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所需药品 |
5.2.2 催化剂的制备 |
5.2.3 物理表征仪器设备 |
5.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
5.2.5 自制锌空气电池测试 |
5.2.6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方法及其所用软件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Co_9S_8@N,S-C催化剂的合成及理化表征分析 |
5.3.2 Co_9S_8@N,S-C催化剂电化学活性分析 |
5.3.3 Co_9S_8@N,S-C催化剂活性的理论计算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无金属N,S共掺杂碳材料作为可充电锌-空气电池高效双功能氧电催化剂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所需药品 |
6.2.2 N、S共掺杂碳的制备 |
6.2.3 物理表征仪器和方法 |
6.2.4 电化学测量方法 |
6.2.5 自制锌空气电池的制作和测试方法 |
6.2.6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NS-C催化剂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
6.3.2 ORR、OER和锌-空气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6.3.3 DFT计算阐明N、S 共掺杂碳的ORR/OER活性位点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专利情况 |
(3)裙带菜ACE抑制肽的分离纯化及其抑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
1.2.1 ACE的分类和结构特点 |
1.2.2 ACE在血压调节系统中的作用 |
1.3 ACE抑制肽的研究进展 |
1.3.1 海洋来源的ACE抑制肽 |
1.3.2 ACE抑制肽的制备 |
1.3.3 ACE抑制肽的分离纯化 |
1.3.4 ACE抑制肽的构效关系 |
1.3.5 ACE抑制肽的作用机理 |
1.4 裙带菜的研究进展 |
1.4.1 裙带菜的主要化学成分 |
1.4.2 裙带菜的药理作用 |
1.5 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和创新点 |
1.5.1 目的与意义 |
1.5.2 主要内容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裙带菜ACE抑制肽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裙带菜蛋白的提取 |
2.3.2 裙带菜蛋白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2.3.3 蛋白酶的筛选 |
2.3.4 裙带菜ACE抑制肽的分离 |
2.3.5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ACE抑制肽 |
2.3.6 高活性组分的结构鉴定 |
2.3.7 ACE抑制肽的分子对接 |
2.3.8 检测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牛血清白蛋白、葡萄糖及马尿酸的标准曲线 |
2.4.2 裙带菜蛋白的提取及酶解蛋白酶的筛选 |
2.4.3 裙带菜ACE抑制肽的分离 |
2.4.4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裙带菜ACE抑制肽 |
2.4.5 结构鉴定分析 |
2.4.6 分子对接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声预处理改性裙带菜蛋白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裙带菜蛋白的超声预处理 |
3.3.2 水解度(DH)的测定方法 |
3.3.3 多肽含量的测定方法 |
3.3.4 浊度和粒径的测定方法 |
3.3.5 裙带菜蛋白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3.3.6 裙带菜蛋白的光谱分析 |
3.3.7 裙带菜蛋白的功能特性的研究 |
3.3.8 氨基酸组成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裙带菜蛋白的超声预处理 |
3.4.2 裙带菜蛋白浊度的测定和粒径分布 |
3.4.3 裙带菜蛋白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3.4.4 裙带菜蛋白的光谱分析 |
3.4.5 裙带菜蛋白功能特性的研究 |
3.4.6 氨基酸组成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磁性金属有机骨架亲和介质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磁性金属有机骨架Fe_3O_4@ZIF-90 的制备 |
4.3.2 猪肺ACE的提取 |
4.3.3 Fe_3O_4@ZIF-90 固定化 ACE条件优化 |
4.3.4 Fe_3O_4@ZIF-90 固定化ACE性质研究 |
4.3.5 Fe_3O_4@ZIF-90 及固定化ACE的表征 |
4.3.6 Fe_3O_4@ZIF-90 固定化ACE机理研究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Fe_3O_4@ZIF-90-ACE的制备工艺研究 |
4.4.2 Fe_3O_4@ZIF-90 固定化ACE性质研究 |
4.4.3 Fe_3O_4@ZIF-90-ACE的稳定性研究 |
4.4.4 Fe_3O_4@ZIF-90 及固定化ACE的表征 |
4.4.5 Fe_3O_4@ZIF-90 固定化ACE机理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磁性金属有机骨架亲和介质分离裙带菜ACE抑制肽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超滤法分离裙带菜ACE抑制肽 |
5.3.2 Fe_3O_4@ZIF-90-ACE亲和分离裙带菜ACE抑制肽 |
5.3.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裙带菜ACE抑制肽 |
5.3.4 ACE抑制肽的结构鉴定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超滤法分离 |
5.4.2 磁性亲和分离 |
5.4.3 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 |
5.4.4 MALDI-TOF/TOF MS分析 |
5.4.5 ACE抑制肽KNFL的构效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ACE抑制肽的抑制机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仪器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仪器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ACE抑制肽的抑制类型研究 |
6.3.2 等温滴定量热法测定酶催化反应动力学参数 |
6.3.3 ITC法测定ACE抑制肽与ACE结合的热力学参数 |
6.3.4 紫外光谱法研究ACE抑制肽与ACE的相互作用 |
6.3.5 荧光光谱法研究ACE抑制肽与ACE的相互作用 |
6.3.6 圆二色谱法研究ACE抑制肽与ACE的相互作用 |
6.3.7 分子对接法研究ACE抑制肽与ACE的相互作用 |
6.3.8 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ACE抑制肽与ACE的相互作用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ACE抑制肽的抑制类型分析 |
6.4.2 等温滴定量热法测定酶催化反应动力学参数 |
6.4.3 ACE抑制肽与ACE结合的热力学分析 |
6.4.4 紫外光谱法研究ACE抑制肽的作用机理 |
6.4.5 荧光光谱法研究ACE抑制肽的作用机理 |
6.4.6 圆二色谱法研究ACE抑制肽的作用机理 |
6.4.7 分子对接法研究ACE抑制肽的作用机理 |
6.4.8 分子动力学模拟法研究ACE抑制肽的作用机理 |
6.4.9 ACE抑制肽KNFL与 ACE相互作用模型的建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泛实体瘤相关抗原图谱的构建及其在抗体偶联药物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抗体偶联药物的知识现状 |
引言 |
1.1.1 ADC发展简史 |
1.1.2 获得监管批准的上市ADC |
1.1.3 临床试验中的在研ADC及其靶标图谱 |
1.1.4 抗体骨架和靶标的选择 |
1.1.5 连接子类型和偶联技术 |
1.1.6 有效载荷 |
1.1.7 ADC在体内的工作原理 |
1.1.8 ADC对难治性癌症的治疗 |
1.1.9 ADC的毒性问题 |
1.1.10 ADC耐药机制 |
1.1.11 未来展望 |
1.2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的知识现状 |
引言 |
1.2.1 CAR-T发展简史 |
1.2.2 CAR-T细胞的工作原理 |
1.2.3 CAR和T细胞受体的结构 |
1.2.4 获得监管批准的CAR-T |
1.2.5 CAR-T细胞疗法的毒性 |
1.2.6 未来挑战、机会和应用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
第二章 基于多组学构建泛实体瘤相关抗原图谱 |
引言 |
2.1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
2.1.1 正常组织转录组和蛋白组的数据采集 |
2.1.2 蛋白质亚细胞定位数据的采集与编译 |
2.1.3 人体组织器官的重排与映射 |
2.1.4 正常组织的表达及其分级 |
2.1.5 基因在肿瘤及其癌旁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分析 |
2.1.6 基因在肿瘤与其他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分析 |
2.1.7 肿瘤组织转录组、基因组和表型数据的编译 |
2.1.8 功能相关突变的注释 |
2.1.9 预测肿瘤相关抗原的蛋白过表达率 |
2.1.10 肿瘤相关抗原与癌细胞功能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
2.1.11 基因集富集得分分析 |
2.1.12 临床试验的检索策略 |
2.1.13 统计分析 |
2.2 分析结果 |
2.2.1 组装综合数据集并通过算法识别肿瘤相关抗原 |
2.2.2 肿瘤相关抗原的表达谱与差异表达谱 |
2.2.3 肿瘤相关抗原的异质表达谱 |
2.2.4 预测肿瘤相关抗原的蛋白过表达率 |
2.2.5 癌症驱动基因变异全景 |
2.2.6 候选肿瘤相关抗原的组合评估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靶向CDH17 的新型ADC的制备及抗结直肠癌活性研究 |
引言 |
3.1 实验动物 |
3.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TCGA与 GTEx中 CDH17的m RNA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
3.3.2 免疫原的设计与制备 |
3.3.3 制备靶向CDH17 的单克隆抗体的免疫方案 |
3.3.4 抗体可变区基因测序 |
3.3.5 鼠-人嵌合抗体的构建与表达纯化 |
3.3.6 抗体结合亲和力的测定 |
3.3.7 CDH17 靶向抗体偶联vc MMAE |
3.3.8 细胞内吞实验 |
3.3.9 细胞膜蛋白的提取 |
3.3.10 免疫沉淀 |
3.3.11 免疫沉淀产物的银染 |
3.3.12 蛋白免疫印迹 |
3.3.13 免疫组化 |
3.3.14 免疫荧光 |
3.3.15 流式细胞实验 |
3.3.16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
3.3.17 体内抑瘤活性实验 |
3.3.18 统计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CDH17 在消化道肿瘤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
3.4.2 CDH17 靶向抗体的多重表征 |
3.4.3 CDH17 靶向ADC的制备与表征 |
3.4.4 CDH17 靶向ADC在体外的抗肿瘤活性 |
3.4.5 CDH17 靶向ADC在 KM12SM结肠癌异种移植模型中的抗肿瘤活性 |
3.4.6 CDH17 靶向ADC在 COLO205 结肠癌异种移植模型中的抗肿瘤活性 |
3.4.7 荷瘤小鼠对CDH17 靶向ADC的耐受性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靶向LYPD3的CAR-T细胞的抗肺腺癌活性研究 |
引言 |
4.1 实验动物 |
4.2 试剂耗材及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TCGA与 GTEx中 LYPD3 m RNA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
4.3.2 抗体人源化 |
4.3.3 慢病毒包装 |
4.3.4 CD3+T细胞的复苏与激活 |
4.3.5 CD3+T细胞慢病毒感染 |
4.3.6 CAR-T细胞分化与耗竭的检测 |
4.3.7 CAR-T体外细胞杀伤 |
4.3.8 CAR-T体内活性实验 |
4.3.9 细胞因子的检测 |
4.3.10 统计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LYPD3 蛋白在肿瘤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
4.4.2 LYPD3 靶向的CAR-T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
4.4.3 LYPD3 靶向的CAR-T细胞在PC9 肺腺癌异种移植模型中抗肿瘤活性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聚吡咯/蛋白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导电聚合物 |
1.2.1 导电聚合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聚吡咯材料 |
1.3 淀粉样蛋白质 |
1.3.1 淀粉样蛋白质的主要合成原料 |
1.3.2 淀粉样蛋白质的结构及形成过程 |
1.3.3 淀粉样蛋白质的界面粘附 |
1.4 柔性电子传感器与智能包装 |
1.4.1 柔性电子传感器 |
1.4.2 基于柔性电子传感器的智能包装 |
1.4.3 柔性电子传感器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案 |
2 导电聚吡咯二维纳米膜在溶菌酶纳米层上的组装与集成 |
2.1 实验原材料与实验设备 |
2.1.1 实验原材料 |
2.1.2 主要实验仪器 |
2.2 实验部分 |
2.2.1 淀粉样蛋白质薄膜的制备 |
2.2.2 聚吡咯/蛋白质复合膜的制备 |
2.2.3 柔性电子传感器的制备 |
2.2.4 复合膜的图案化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复合膜形成的最佳实验配方及参数 |
2.3.2 复合膜的基本表征 |
2.3.3 复合膜的激光共聚焦及光谱测试分析 |
2.3.4 基于复合膜的柔性电子传感器的性能测试 |
2.3.5 复合膜的图案化测试分析 |
2.3.6 复合膜的抗菌测试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聚吡咯和溶菌酶通过联合组装过程制备功能性复合涂层 |
3.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3.1.1 实验试剂 |
3.1.2 主要实验设备 |
3.2 实验部分 |
3.2.1 相转变溶菌酶沉淀的制备 |
3.2.2 聚吡咯/相转变沉淀复合沉积涂层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复合沉积涂层的导电性能测试 |
3.3.2 复合沉积涂层的光谱学测试分析 |
3.3.3 复合沉积涂层的扫描电镜及激光共聚焦测试分析 |
3.3.4 复合沉积涂层的透射电镜测试分析 |
3.3.5 复合沉积涂层的红外屏蔽性能测试 |
3.3.6 复合沉积涂层的粘附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4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手性salen配体的合成及在两类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手性金属salen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2 手性salen配体及M-salen参与的不对称催化反应 |
2.2.1 手性salen配体参与的不对称氰基化反应 |
2.2.2 手性Mn(III)-salen催化二级苄醇的氧化动力学拆分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HPLC图谱 |
附录二 部分化合物核磁图谱 |
综述 Salen 及 M-salen 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聚偏氟乙烯基膜的结构调控及其复合正渗透膜的分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正渗透膜概述 |
1.2.1 分离原理 |
1.2.2 浓差极化现象 |
1.2.3 复合正渗透(TFC-FO)膜的制备 |
1.2.4 正渗透技术的应用领域 |
1.3 聚偏氟乙烯(PVDF)膜的性质及其制备方法 |
1.3.1 共混改性 |
1.3.2 表面改性 |
1.3.3 多巴胺改性技术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贻贝原位亲水改性的PVDF基 TFC-FO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及仪器设备 |
2.2.2 膜的制备 |
2.2.3 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膜的形貌结构表征 |
2.3.2 膜的化学性质表征及分析 |
2.3.3 膜的表面润湿性分析 |
2.3.4 膜的表面电位分析 |
2.3.5 膜的正渗透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自支撑PVDF基 TFC-FO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及仪器设备 |
3.2.2 膜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膜的形貌结构表征 |
3.3.2 膜的化学性质表征及分析 |
3.3.3 膜表面润湿性分析 |
3.3.4 膜的正渗透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粗糙结构PVDF基 TFC-FO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及仪器设备 |
4.2.2 膜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膜的形貌结构表征 |
4.3.2 膜的化学性质表征及分析 |
4.3.3 膜表面润湿性分析 |
4.3.4 膜的正渗透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纳米氧化铝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氧化铝涂层的制备方法 |
1.2.1 物理法 |
1.2.2 化学气相沉积(CVD)法 |
1.2.3 化学沉淀法 |
1.2.4 水热法 |
1.2.5 溶胶-凝胶法 |
1.3 纳米材料自组装基础理论 |
1.3.1 纳米粒子自组装的基础理论 |
1.3.2 自组装过程中的力 |
1.3.3 纳米粒子不同部位的自组装 |
1.4 材料表面润湿基础理论 |
1.4.1 材料表面基础润湿性理论 |
1.4.2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 |
1.5 本论文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内容 |
2 自组装纳米氧化铝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2.2 氧化铝薄膜的实验步骤 |
2.3 样品测试与表征 |
2.4 结果和讨论 |
2.4.1 氧化铝薄膜的形成及工艺参数优化 |
2.4.2 氧化铝薄膜的其他性能分析 |
2.4.3 氧化铝薄膜表面化学成分分析 |
2.4.4 氧化铝薄膜结晶行为分析 |
2.4.5 氧化铝薄膜自组装机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氧化铝涂层的制备及超疏水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2.2 超疏水氧化铝涂层的实验步骤 |
3.3 样品测试与表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氧化铝涂层扫描电镜分析 |
3.4.2 氧化铝涂层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 |
3.4.3 氧化铝涂层X射线衍射分析 |
3.4.4 氧化铝涂层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3.4.5 氧化铝涂层红外光谱分析 |
3.4.6 氧化铝涂层超疏水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柔毛淫羊藿类黄酮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柔毛淫羊藿类黄酮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的鉴定与克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处理 |
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1.2.1 实验试剂 |
1.2.2 主要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3.1 EpPTs的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
1.3.2 EpPTs表达模式分析 |
1.3.3 植物总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
1.3.4 柔毛淫羊藿FPTs候选基因的克隆 |
1.3.5 巢式PCR |
1.3.6 胶回收 |
1.3.7 目的基因片段与T载体连接 |
1.3.8 转化Trans1-T1感受态细胞 |
1.3.9 阳性克隆鉴定 |
1.3.10 测序 |
1.3.11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 结果 |
2.1 EpPTs的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
2.2 EpPTs在不同组织的表达分析 |
2.3 EpPTs复制事件分析 |
2.4 柔毛淫羊藿FPTs候选基因的克隆 |
2.5 柔毛淫羊藿FPT候选基因的序列特征 |
2.5.1 蛋白理化性质分析 |
2.5.2 序列比对分析 |
2.5.3 基因结构、跨膜结构域和转运肽预测分析 |
3 讨论 |
3.1 淫羊藿FPTs基因由维生素E合成相关的基因进化而来 |
3.2 EpPTs在不同组织的表达谱分析 |
3.3 基因复制促进EpPTs的扩张 |
3.4 柔毛淫羊藿FPTs序列特征分析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柔毛淫羊藿类黄酮异戊烯基转移酶的功能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3.1 候选基因的完整蛋白编码序列及不含转运肽的截短序列扩增 |
1.3.2 胶回收 |
1.3.3 pENTR/D-TOPO-EpPTs/EpPT?TPs入门载体构建 |
1.3.4 pDR196GW-EpPTs/EpPT?TPs酵母表达载体构建 |
1.3.5 质粒转化酵母感受态系细胞 |
1.3.6 酵母与类黄酮孵育反应 |
1.3.7 HPLC条件 |
2 结果 |
2.1 候选基因的完整蛋白编码序列及不含转运肽的截短序列扩增 |
2.2 pDR196GW-EpPTs/EpPT??TPs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酵母转化 |
2.3 酵母与类黄酮底物的孵育反应 |
3 讨论 |
3.1 EpPT2体外酶活性特征分析 |
3.2 转运肽序列对酶活性的影响 |
3.3 其他候选基因的体外酶活性实验研究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植物芳香族异戊烯基转移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Li-O2二次电池Fe/N@C正极材料与大尺寸软包电池反应不一致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Li-O_2电池的分类 |
1.2.1 非水有机体系Li-O_2电池 |
1.2.2 水系Li-O_2电池 |
1.2.3 混合体系Li-O_2电池 |
1.2.4 全固态体系Li-O_2电池 |
1.3 Li-O_2电池充放电反应机理 |
1.3.1 放电反应机理 |
1.3.2 充电反应机理 |
1.4 氧气扩散电极研究进展 |
1.4.1 氧气扩散电极的组成和结构设计 |
1.4.2 氧气扩散电极界面的主要副反应 |
1.4.3 氧气扩散电极催化体系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1.5.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1.5.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主要实验试剂 |
2.1.2 主要实验仪器 |
2.2 材料的表征 |
2.2.1 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 |
2.2.2 透射电子显微技术(TEM) |
2.2.3 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 |
2.2.4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2.6 拉曼光谱(Raman) |
2.2.7 热重分析(TGA) |
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2.3.1 电极制备与电池的组装 |
2.3.2 两电极电池恒流充放电测试 |
2.3.3 三电极模具电池恒流充放电测试 |
2.3.4 循环伏安测试(CV) |
2.3.5 交流阻抗测试(EIS) |
2.3.6 线性扫描伏安法测试(LSV) |
3 Fe/N@C材料作为Li-O_2电池高效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制备 |
3.2.2 材料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SEM-EDS表征与分析 |
3.3.2 材料XRD表征与分析 |
3.3.3 材料Raman表征与分析 |
3.3.4 材料TEM-EDX测试 |
3.3.5 材料的LSV测试 |
3.3.6 材料XPS表征与分析 |
3.3.7 材料前驱体的热重分析 |
3.3.8 材料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
3.3.9 材料的循环伏安曲线测试 |
3.3.10 材料的极片循环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4 氧气扩散电极的结构优化及其电化学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电极制备 |
4.2.2 电极表征 |
4.2.3 电池组装和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有机体系Li-O_2电池电极结构优化及其电化学性能 |
4.3.2 固态体系Li-O_2电池电极结构设计及其电化学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5 Li-O_2软包电池的组装设计与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制备 |
5.2.2 材料表征 |
5.2.3 极片的制备 |
5.2.4 电池的组装和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软包电池循环性能与分析 |
5.3.2 软包电池倍率特性研究 |
5.3.3 软包电池正极三相反应界面与失效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简易HPLC仪器的组装及应用——一个新的仪器分析实验的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J]. 宗德媛,朱炯,李兵. 电子世界, 2021(22)
- [2]掺杂多孔碳基非贵金属电催化剂的设计及性能调控研究[D]. 吕丹丹. 广西大学, 2021(01)
- [3]裙带菜ACE抑制肽的分离纯化及其抑制机理研究[D]. 冯学珍. 广西大学, 2021
- [4]泛实体瘤相关抗原图谱的构建及其在抗体偶联药物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上的应用[D]. 方佳成. 西北大学, 2021(12)
- [5]聚吡咯/蛋白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宋仁访.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6]手性salen配体的合成及在两类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D]. 徐曾兵.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7]聚偏氟乙烯基膜的结构调控及其复合正渗透膜的分离性能研究[D]. 胡伊宁.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8]纳米氧化铝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李梦尧.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9]柔毛淫羊藿类黄酮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的功能研究[D]. 落艳娇.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10]Li-O2二次电池Fe/N@C正极材料与大尺寸软包电池反应不一致性的研究[D]. 张刚宁.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