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清三季小麦高产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李广清三季小麦高产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一、李光庆三熟制小麦高产的农业气象条件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桂良[1](2014)在《中国三大粮食作物农田活性氮损失与氮肥利用率的定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探索协调农学、经济和环境友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保障粮食和资源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缺乏对区域尺度农田活性氮损失与氮肥利用率定量化研究。本文在文献数据的收集结合多年多点田间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明确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区域活性氮损失特征和影响因素,以及建立活性氮损失的估算模型,最后了解区域农田氮肥利用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全国主要粮食作物农田N淋洗损失最大,N2O排放损失最小。N淋洗(水稻包括径流)损失量和损失率分别为27.2kg N ha-1和12.6%,NH3挥发损失量和损失率分别平均为20.7kg N ha-1和11.2%,N20排放损失量和损失率平均为1.86kg N ha-1和1.0%。2.活性氮损失区域间差异显着。N2O排放损失途径中:南方冬小麦损失较大,损失量和损失率分别为3.46kg N ha-1和1.92%。N淋洗(水稻包括径流)损失途径中:长江流域单季稻、华北冬小麦和夏玉米的损失较大,损失量分别为16.8、34.1和58.3kg N ha-1,损失率分别为4.5%、15.6%和124.9%。NH3挥发途径损失中:华南晚稻、南方冬小麦和华北夏玉米较大,损失量分别为54.9、13.1和15.0kg N ha-1、损失率分别为35.2%、9.2%和8.5%。3.小麦和玉米中,N20排放和N淋洗损失随着施氮量和氮盈余的增加都呈现指数上升的趋势,NH3挥发随施氮量增加呈直线上升关系。在估算N20排放和N淋洗过程中,基于施氮量估算的活性氮损失比基于氮盈余估算的结果偏高,特别在产量和效率较高水平下,两者差异更大。因此用氮盈余模型估算N20排放和N淋洗损失,用施氮量估算NH3挥发量较为合理。小麦和玉米中表明,基于根层氮素实时监控的优化施氮措施比农民习惯的施氮量分别低60%和39%,产量分别高5%和6%,氮肥利用率分别高146%和98%,同时分别减少单位籽粒活性氮损失量80%和45%。4.农学优化施氮量指获得最高产量时的施氮量;经济优化施氮量指获得经济效益最高时的施氮量;生态优化施氮量指综合考虑了经济和环境成本,当净效益最高时的施氮量。河南小麦生态优化施氮量为201kg N ha-1,相对于经济优化施氮量(225kg N ha-1),单位籽粒活性氮损失降低了15%,而产量没有显着性变化。玉米中,比较经济优化施氮量237kg N ha-1,生态优化施氮量平均为185kg N ha-1,单位籽粒活性氮损失降低了27%,产量没有显着性变化。生态优化施氮量随着增产量的增加而增加。5.近20年来,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氮肥利用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1990-1999,2000-2005,2006-2010年段平均氮肥利用率分别为35%,27%和34%。其中水稻3个年代段平均氮肥利用率分别为37%,28%和37%;小麦分别为34%,28%和35%;玉米分别为35%,26%和30%。水稻中以北方单季稻氮肥利用率最高为40%;南方冬小麦最高为38%;玉米以东北春玉米氮肥利用率最高为32%。

王平[2](2009)在《基于模型和GIS技术估算1955-2005年中国稻田甲烷排放》文中认为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甲烷(CH4)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2005年大气中CH4浓度为1774 ppb,比工业革命前增加了1059 ppb,但自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其增长速率呈下降趋势。灌溉稻田是大气中CH4的重要来源。中国作为水稻生产大国,其稻田对全球CH4排放的影响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焦点之一。近50多年来,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和农业管理方式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量研究表明,有机肥是稻田甲烷产生的重要基质来源。毫无疑问,水稻种植面积和施肥结构等的变化必然影响我国稻田CH4排放量。估计我国的稻田CH4排放量,研究其时空变化规律,不仅对于我国的科学研究和国家利益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同时也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内容之一,有助于评价我国水稻生产在区域稻田甲烷排放中的作用,同时为有效制定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的研究目的为:通过调研我国1955-2005年水稻生产农业耕作变化数据库,估算1955-2005年中国稻田CH4排放的情况,并分析中国稻田CH4排放的时空变化规律。本研究通过水稻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农户问卷调查,结合现有文献资料调研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规则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整理后,建立了包括1950s-1990s中国水稻田农业耕作变化数据库,包括水稻种植面积、产量、有机肥施用量及结构、化肥施用量及类型、水分管理方式等要素;在已建立的1950s-1990s中国水稻田农业耕作变化数据库的基础上,根据中国水稻种植制度区划,估算了中国稻田历年外源有机碳投入情况;将我国不同区域水稻生产及其与CH4排放有关的数据和其他输入参数代入CH4MOD运行,估算1955-2005年稻田甲烷排放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955-2005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变化极其明显。1950s中后期为31.1×106hm2左右,至1960s下降到29.2×106hm2左右;其后稳步上升,至1970s达到历史最高,约34.9×106hm2,这主要是由于大力推广双季稻,1950s中期双季稻种植面积约占水稻总面积的50%,1970s中期超过70%;由于双季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70s中期以后全国水稻面积下降,2001-2005年平均种植面积为28.4×106hm2,双季稻面积所占比例在45%左右。1955~2005年间中国水稻田外源有机碳投入持续增加。1950s-2000s每个年代的平均有机碳投入分别为2.96、3.00、3.41、3.64、3.83和4.28 tC·ha-1.其中来源于秸秆根茬的有机碳投入呈增加趋势;而来源于农家肥的有机碳投入则呈降低趋势,其占总投入比例从1950s的77.7%降低到2000s的37.2%;绿肥有机碳投入占总有机碳投入比例不高,其变化范围为1.5%-8.5%,基本上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空间分布上,水稻田有机碳投入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华中和华南地区,近50年其范围基本保持在2.88~5.61 tC·ha-1,而低水平投入区则在东北、西北区投入水平变化范围为1.11~2.47 tC·ha-1。来源于秸秆根茬的有机碳投入增加是稻田有机肥投入增加的重要原因。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稻田秸秆根茬有机碳投入为0.63 t Cha-1,约占总投入的20.4%,到二十一世纪初期,秸秆根茬有机碳投入为2.64 t Cha-1,约占总有机碳投入的61.1%。秸秆根茬投入增加是秸秆还田率提高和作物产量增加的共同作用。近50年来中国大陆水稻生长季甲烷排放总体呈增加趋势,1960-1975年增加速率最快,年均增加167Gg;自1970s中期开始增加速率减缓,年均增加量54Gg。1960s、1970s、1980s和1990s年均排放量分别为3.18±0.53、4.71±0.27、5.21±0.24和5.79±0.34Tg/yr,2000-2005年平均排放量为6.25±0.36Tg/yr。由于未考虑杂交稻种植和化肥氮施用对CH4排放的影响,估计值可能偏高。中国稻田CH4排放具有较强的时空变异性。中国稻田甲烷排放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江苏和安徽省,约占全国稻田甲烷排放总量的73%。在区域水平上,我国各水稻种植区CH4排放总量自1950s以来均呈增加趋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华中和华南地区稻田CH4排放的增加趋势减缓,但1980-2005年间东北三省CH4排放增加显着,这主要归因于该区水稻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和气温升高。本研究通过覆盖中国主要水稻种植区的水稻农业耕作农户问卷调查,建立了1950s-1990s中国水稻农业基础耕作变化基础数据库。将稻田甲烷排放模型CH4MOD和GIS空间化数据库结合,模拟估计了中国大陆1955-2005年水稻生长季稻田甲烷排放量,研究了较长时间序列内中国稻田CH4排放的时空变异规律,系统的回答了中国稻田CH4排放的过去,这将有助于我们评价中国水稻历史生产在区域稻田CH4排放中的贡献,同时可以为制定有效温室气体的减排措施提供科学支持。

刘厚培[3](1980)在《桃源县小麦生态环境条件分析及其增产途径》文中研究说明 小麦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是重要的秋播粮食作物之一。但因各地生态环境不同,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在春季阴雨天多、日照少的气候条件下,小麦抽穗开花一籽粒成熟过程极为不利,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我们对桃源县小麦的生态环境条件的分析及其增产途径的探讨,在亚热带地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生产意义。

湖南省观象台农气调查组[4](1977)在《李光庆三熟制小麦高产的农业气象条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 1976年湖南省桃源县枫树公社庄家桥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光庆劳模种的4.3亩“友谊麦”田,平均亩产806.1斤,创造了我省小麦生产历史上的单产最高记录,比1975年平均亩产729斤增加77.1斤。在他所在的庄家桥大队117.2亩移栽小麦试验田,平均亩产

中央气象局情报所文献资料组[5](1977)在《近年来国内农业气象部分成果资料索引》文中指出

湖南省气象局观象台[6](1977)在《对三熟制小麦高产农业气象条件的分析》文中提出 全国农业劳模、湖南桃源县庄家桥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光庆同志,今年已经72岁了。他继1974年提前一年实现“年满七十,粮过三千”的誓言以后,1976年他针对当地天气气候特点,进一步采取小麦移栽、四沟配套、薄片深耕、合理密植等一系列措施,使麦—稻—稻三熟制试验田又获得平均亩产3403.8斤

湖南省气象局湖南省常德地区气象局联合调查组[7](1976)在《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不断闯新路,夺取“麦、稻、稻”三熟高产》文中研究指明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湖南省桃源县枫树公社庄家桥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光庆同志,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积极参加三大革命运动,“做田里工夫,想天下大事。”他说:“如果为饱肚子种田,亩产五、六百斤就够了;为革命种田,亩产两、三千斤也还不能满足。”满怀革命豪情,不断摸索粮食高产经验。1974年,他种的五亩

湖南省气象局、常德地区气象局联合调查组[8](1976)在《年满七十 粮过三千》文中提出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湖南省桃源县枫树公社庄家桥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光庆同志,1974年种的五亩麦—稻—稻—年三熟试验田,平均亩产3129.4斤。他65岁时,曾向党组织表示要“年满七十,粮过三千”,即他满70岁时要达到亩产三千斤粮,结果他提前一年(即在1974年)实现了自己的誓言。1975年产量又有所提高,为革命作出了新的贡献。

二、李光庆三熟制小麦高产的农业气象条件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李光庆三熟制小麦高产的农业气象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三大粮食作物农田活性氮损失与氮肥利用率的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农田活性氮损失途径及其影响因素
        1.2.2 定量化区域农田活性氮损失方法
        1.2.3 区域尺度农田优化施氮量
        1.2.4 定量化区域农田氮肥利用率
    1.3 问题提出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区域农田活性氮损失及其影响因素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分析与处理
    2.3 结果
        2.3.1 数据库的总体概况
        2.3.2 不同区域稻田活性氮损失及其影响因素
        2.3.3 不同区域麦田活性氮损失及其影响因素
        2.3.4 不同区域玉米农田活性氮损失及其影响因素
    2.4 讨论
        2.4.1 各途径损失主要发生区域及各区域主要活性氮损失
        2.4.2 施肥和管理措施对不同途径活性氮损失的影响作用
        2.4.3 产量和效率与各途径活性氮损失的关系
    2.5 小结
第三章 小麦农田活性氮损失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数据收集
        3.2.2 田间试验设计及管理
        3.2.3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施氮量和氮盈余与麦田活性氮损失的关系
        3.3.2 基于施氮量和氮盈余模型估算麦田活性氮损失的比较
        3.3.3 优化施氮措施下小麦产量、氮肥利用率和活性氮损失
    3.4 小结
第四章 玉米农田活性氮损失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数据收集
        4.2.2 田问试验设计及管理
        4.2.3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施氮量和氮盈余与玉米农田活性氮损失的关系
        4.3.2 基于施氮量和氮盈余模型估算玉米农田活性氮损失的比较
        4.3.3 优化施氮措施下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和活性氮损失
    4.4 小结
第五章 小麦协调农学、经济和环境友好优化施氮量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田间试验设计及管理
        5.2.2 农学优化、经济优化和生态优化施氮量估算方法
        5.2.3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农学优化、经济优化和生态优化施氮量比较
        5.3.2 生态优化施氮量变异的主要因素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玉米协调农学、经济和环境友好优化施氮量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田间试验设计及管理
        6.2.2 农学优化、经济优化和生态优化施氮量估算方法
        6.2.3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农学优化、经济优化和生态优化施氮量比较
        6.3.2 生态优化施氮量变异的主要因素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及其影响因素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数据来源
        7.2.2 数据库构建及研究年代和区域划分
        7.2.3 数据分析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数据库总体概况
        7.3.2 氮肥利用率年代和区域间变异
        7.3.3 影响氮肥利用率的主要因素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综合讨论、结论与展望
    8.1 综合讨论
        8.1.1 基于氮盈余估算活性氮损失的经验模型
        8.1.2 协调农学、经济和环境友好的生态优化施氮量
        8.1.3 区域氮肥利用率的空间变异
    8.2 主要结论
    8.3 研究特色与创新
    8.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基于模型和GIS技术估算1955-2005年中国稻田甲烷排放(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全球变化与大气中的CH_4
        1.1.2 大气CH_4的源、汇分布
        1.1.3 稻田CH_4排放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稻田甲烷产生、氧化、排放的机理
        1.2.2 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因素
        1.2.3 稻田甲烷排放模型及估算
    1.3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
第二章 研究方案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中国稻田甲烷排放的基础数据库
        2.2.2 中国水稻种植制度和稻田有机碳投入估算
        2.2.3 中国稻田甲烷排放的估计方法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1955-2005年中国水稻种植制度和稻田有机碳投入的时空变化
    3.1 我国水稻种植制度和种植面积变化
    3.2 稻田有机碳投入的时空变化
        3.2.1 时间变化特征
        3.2.2 空间分布特征
        3.2.3 稻田有机碳投入估算输入数据与文献调研数据的一致性比较
    3.3 小结
第四章 1955-2005年中国稻田CH_4排放的时空变化研究
    4.1 1955-2005年中国稻田CH_4排放时间变化
    4.2 1950s和2000s中国稻田甲烷排放通量变化
    4.3 中国稻田甲烷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
    4.4 不同水稻种植区稻田甲烷排放变化
    4.5 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稻田甲烷排放估计结果的不确定性
        5.1.1 氮肥施用与稻田CH_4排放
        5.1.2 水稻品种与稻田CH_4排放
        5.1.3 有机碳的转化比例
        5.1.4 作物秸秆根茬有机碳投入量计算的不确定性分析
        5.1.5 模型输入参数的不确定性分析
    5.2 不同学者对中国稻田CH_4排放估算结果的比较
    5.3 中国稻田CH_4排放不同估算方法的结果比较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特色与新的认识
        6.2.1 研究特色
        6.2.2 新的认识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李光庆三熟制小麦高产的农业气象条件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三大粮食作物农田活性氮损失与氮肥利用率的定量分析[D]. 王桂良.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2]基于模型和GIS技术估算1955-2005年中国稻田甲烷排放[D]. 王平.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6)
  • [3]桃源县小麦生态环境条件分析及其增产途径[J]. 刘厚培. 自然资源, 1980(02)
  • [4]李光庆三熟制小麦高产的农业气象条件分析[J]. 湖南省观象台农气调查组. 气象科技资料, 1977(S2)
  • [5]近年来国内农业气象部分成果资料索引[J]. 中央气象局情报所文献资料组. 气象科技资料, 1977(S2)
  • [6]对三熟制小麦高产农业气象条件的分析[J]. 湖南省气象局观象台. 气象, 1977(08)
  • [7]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不断闯新路,夺取“麦、稻、稻”三熟高产[J]. 湖南省气象局湖南省常德地区气象局联合调查组. 气象科技资料, 1976(S1)
  • [8]年满七十 粮过三千[J]. 湖南省气象局、常德地区气象局联合调查组. 气象, 1976(02)

标签:;  ;  ;  ;  ;  

李广清三季小麦高产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