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肃省组织喷灌机具表演(论文文献综述)
柴青宇[1](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曹璨[2](2015)在《黑龙江农垦尖山农场绿色产业规划研究》文中提出在当今低碳时代的背景下和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绿色产业的发展已然成为黑龙江垦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尖山农场发展绿色产业存在的问题,如三次产业结构不均衡,畜牧业与种植业发展不平衡、土壤层变薄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等;针对国外转基因大豆、玉米等作物冲击国内市场、国内非转基因大豆产业链延长、以及现代化农业的面源污染控制和土壤的可持续利用等挑战,进行规划和对策分析。此项研究对尖山农场以及黑龙江垦区都非常具有研究意义,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资料,结合规划阶段实地调研数据,在对获得数据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对尖山农场绿色产业构建的自身发展的要素和外部发展环境进行分析。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绿色产业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尖山农场的实际情况,提适合尖山农场发展的思路、发展目标和建设路径。在绿色发展的新形势下,以黑龙江农垦绿色发展战略为指导、制订了尖山农场发展战略,提出“一支、两主、一优、两新”的发展思路,规划“一心、五区、一带、一圈”的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制定适合尖山农场绿色产业发展的产业和项目,产业主要包括非转基因大豆产业、优质玉米产业、北药产业、绿色养殖产业、现代综合服务业以及新能源产业;重点建设项目有非转基因大豆深加工建设项目、非转基因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玉米深加工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黄芪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等14个建设项目。提出最适合尖山农场发展绿色产业的项目,以构建黑龙江垦区绿色产业体系示范基地为目标,以建立带动黑龙江农垦绿色产业体系构建的示范基地为目标,分析尖山农场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的自身优势、外部机遇及制约因素和外部挑战,最后提出如何发挥优势,把握机遇,规避挑战,克服不利因素的对策,促进尖山农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产业体系的构建。
肖亦农[3](2012)在《寻找毛乌素——绿色乌审启示录》文中研究说明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引言:毛乌素沙漠的秋天好喧嚣深秋的毛乌素沙漠天高云淡,不由得让人思绪幽远。驱车行驶在黑油油的沙漠公路上,放眼望去,覆盖沙丘的无边草浪已经呈现了姜黄,
李昌武[4](2012)在《呼伦贝尔草原蓄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的草原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草原问题已前所未有的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草原与森林、海洋并称为三大生态系统,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随着全社会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人们对草原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草原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课题,草原肩负着越来越重大的历史使命。内蒙古牧区是我国五大牧区之首,横跨我国”三北”即东北、华北和西北,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草原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尤为重要。内蒙古牧区多为边境少数民族旗县,偏远落后,蒙古族牧民为主体,尽管内蒙古经济发展增速连续多年全国第一,但由于区域发展不均衡,牧区发展滞后的“三牧“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牧区经济社会能否健康快速发展,不仅直接影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区域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而且对全国乃至全区在生态安全、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上都将产十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内蒙古牧区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牧区经济以及国民经济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呼伦贝尔草原是内蒙古乃至我国和世界闻名的草原,当前也面临草场大范围退化、沙化的生态危机,本文以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发展为主题,研究草原破坏的历史教训、成因、现状和将来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及可行性,基于牧户层次对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实证分析,利用实地调研获得的基础数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牧户收入、牧户牧业经营规模、牧草地资源利用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基于前面的分析得到相关的结论,提出促进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应着重于让草原休养生息,充分认识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采用禁牧、休牧、草原封育实现可持续利用。游牧、划区轮牧是一种有利于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形式,在限制畜群数量规模条件下走质量效益型畜牧业的道路;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拓宽非牧关联产业;总结推广牧区群众在牧业生产实践中创造出好的经营管理模式----合作牧场,提出在经营体制、机制改革中突出发挥劳动主体----牧民的主导作用;实施草原生态奖补制度等系列草原保护政策;强化草原保护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实施合理的制度设置、惠民的政策覆盖与严格依法保护相结合,从而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牧区目标。
王钊[5](2012)在《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融合方式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大量的农田水利工程,孕育着博大精深的农业灌溉文明和水文化。农田水利工程作为水利建设的高雅缩影,是传承水文化、弘扬水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我国高度关注“三农”问题和大力建设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综合考虑农村建设中生产、生活、生态的诸多因素,研究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的融合方式,对于农田水利在新时期的发展趋势和乡村景观的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文献查阅法、多学科融合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及实证法等进行研究,创新性的将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相融合。通过对农田水利、水文化、乡村景观等相关概念解读,探讨了古代农田水利、现代农田水利及其发展趋势、水文化的特征;研究了乡村景观的内涵、我国乡村景观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建立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的相关性,通过两者融合形态的体系构建、探讨了具体的融合方式,并对我国农田水利景观地域特色资源进行调查;最后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成高子灌区农田水利景观营造项目,进一步详细阐述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融合的具体方式及方法,证明了理论研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综上所述,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创新性地提出农田水利的景观化发展趋势,水利是前提,是基础;景观是主题,是提升。2.通过对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的分析解读,总结出景观生态学和水工美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融合的体系构建,即“点、线、面”的空间布局,“点”为水工建筑景观,“线”为河流、渠道景观,“面”为农田景观;3.针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功能与地域特性两方面分析,提出具体的融合方式通过工程景观融合与文化景观融合两种方式进行,第一种方式依据农田水利工程的不同功能与属性来确定农田水利景观的景观单元,分为取水分为取水枢纽景观、灌溉景观、雨水集蓄景观、井灌井排景观、田间排水景观、排水沟道景观、水工建筑景观、不同地域景观八个景观单元;第二种方式依据农田水利工程设定水的边界形状、规范水的流动速度,来确定农田水利景观的景观空间,分为静空间与动空间。4.在对我国农田水利景观地域特色资源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拥有特色的山丘区蓄引提结合灌溉、河道自流引水灌溉、高扬程提水灌溉等10种农田水利灌溉类型的景观特色,并列出代表地区加以阐述。5.哈尔滨成高子灌区案例研究实现了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的融合。该项目依托灌区农田水利资源、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将“农田——水利”链作为设计构思的创新点,依据相关设计总则,规划形成了“点、线、面”的总体景观格局,“点”即农田水利景观节点;“线”即阿什河水利景观带;“面”即水利旅游中心区、基本水田保护区和经济果蔬区,并对相应景观进行了景观营造,创造出人与水和谐相处,既安静怡然与富有生机的乡村水利景观。
李占魁[6](2010)在《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文中指出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解决当前民族问题的重要途径。这对临夏回族自治州来说尤为重要,临夏是中国伊斯兰教三大教派和四大门宦发源地,在全国信仰伊斯兰教的2千多万穆斯林当中,居于比较重要的位置。临夏地区的经济发展超越了本身,具有跨区域影响和全国意义,本文主要运用民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综合采用实地调查研究方法、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历史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临夏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归纳出解决临夏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及发展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及操作性。全文共包括绪论和正文两部分。其中,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创新、研究概况。正文共有八章。第二章总结了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理论及西部民族省份近年来某一特色经济领域内超前发展的一些经验模式。以后的七章着重分析了临夏特色经济的优势和劣势及临夏特色经济发展,原则与战略,并对临夏农业特色经济、旅游特色经济、商贸特色经济、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的原则、思路、方向选择等方面提出了战略发展模式。对特色经济与国家扶持、特色经济与基础教育做了探讨。
方堃[7](2010)在《当代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研究 ——基于“服务三角”模型的分析框架》文中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国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三农”投入力度的加大,农村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有了显着提高。但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形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农村公共治理的碎片化和分散化问题突出,城乡及区域之间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以及劳动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公共服务需求。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公共服务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以“服务三角”模型为框架,从整体性治理的视角对当代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运行机制及建设标准等方面提出了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思路和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全文涵括七个部分即“一绪论、五章、一尾论”。绪论简要阐述了研究的动因及意旨,厘定和缕析了相关重要概念,对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检视和评价等。第一章至第五章为本文的核心部分。其中,依据“总和分”的关系将第一章至第四章与第五章在研究内容上分开。前者为与“服务三角”模型框架相对应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四个子系统;后者则是基于“服务三角”模型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相关专题研究。第一章探讨了农民需求的概念及其特征,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农民需求的类型、强弱、差别以及表达、满足和反馈等机制予以深入的研究;第二章从公共政策制定、执行和监督的过程以及纵横两个维度,揭示了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公共政策子系统的运行机理;第三章描述了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历程、近况及前景,对“市、县、乡(镇)、村”一体化治理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平台的总体框架、功能模块、基本流程和关键技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第四章剖析了造成农村公共服务人员素质整体不高、待遇偏低、队伍不稳定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人员配置、绩效考评、激励、职业道德和团队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优化路径;第五章从“服务三角”模型的系统标准出发,对农村公共文化、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公共就业、灾害防治、公共安全等服务体系的八个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尾论在总结全文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阐明了政府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标准与现实着力点,前瞻性地构建了加强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对接”的政策策略。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1)理念和视角新颖。本文以“促进城乡统筹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理念,从现代系统管理科学的视角,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碎片化问题进行审视,系统地研究了基于“服务三角”模型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运行机制及各子系统的功能。这种研究理念和视角在国内同类成果中具有新颖性。(2)分析工具和方法先进。本文超越了以具体公共服务项目作为对象的“拼盘式”研究套路,以体现现代服务管理特色的“服务三角”模型为框架,综合运用了制度分析、经验分析、统计分析、实证检验、比较分析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种先进研究方法。(3)理论建构独特。目前,我国正处在“十一五”末和“十二五”规划制定的时空交汇期,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亟需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国家标准。本文尝试性地将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各个子系统及其相应标准整合到由“农民需求子系统”、“公共政策子系统”、“服务平台子系统”和“人力资源子系统”构成的总体战略之中,这在国内学术界具有独到性。(4)政策建议应用性强。本文对“十二五”期间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公共就业、灾害防治、公共安全等服务体系做了专题性研究,阐明了当代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标准和着力点,前瞻性地构建了加强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对接”的政策策略,具有相当强的应用性。
雒明明[8](2009)在《寒地新农村乡土景观设计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新农村规划建设步伐的加快,许多乡村受到城镇文化的冲击,在景观建设的领域,表现在脱离客观实际,盲目的模仿城市景观建设,推翻许多已有的自然景观及人工景观,大量传统地域特色景观消失。尤其是一些地处寒地的乡村地区,盲目的照搬别处的景观,不仅抹杀了寒地乡村的地方特色,还有损于景观风貌,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破坏了区域生态质量。建设有乡土特色的乡村景观,可以减少乡村城市化对乡村景观环境的冲击,使得乡村千百年来留存下来的乡土风貌和文化资源得到保护,乡村特有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得以延续。寒地新农村方方面面的建设正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如何对寒地新农村乡土景观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是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取调查分析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寒地新农村乡土景观设计进行研究。首先,在理论研究阶段,分别探讨国内与国外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与乡土景观研究的理论,并将二者相结合,形成寒地乡村乡土景观整体设计的思路。同时,调查寒地乡村乡土景观的实地现状,并在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归纳,将寒地乡村乡土景观划分为自然景观、农业景观、聚落景观和人文景观,通过对寒地乡土景观特性的分析,对寒地乡村乡土景观设计进行研究,提出将传统乡土景观解构,重塑新乡土景观,旨在设计出充分体现寒地乡土特色的、环境优美的、生态平衡的、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要求的寒地新农村景象。通过研究,论文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资料的整理,建立了以自然景观、农业景观、聚落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要内容的寒地乡村乡土景观体系。2.提出寒地新农村乡土景观设计以保护、发展、补偿、再生为原则,为寒地新农村乡土景观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构建了以自然景观的保护性设计,农业景观的开发性设计,聚落景观的补偿性设计和文化景观的再生性设计为主要内容的寒地新农村乡土景观设计的体系。3.自然景观和农业景观进行保护和开发性设计。从保护的角度出发,选择寒地生长的天然植物群落改造乡村周边的自然环境;保护乡村河流廊道的自然布局肌理,运用乡土水生、湿生植物进行护坡;提出对农业景观中的农田景观、果园景观、林地景观的景象进行开发利用,在满足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美学价值。4.在原有乡村聚落景观的基础上提出了补偿性设计的要点:聚落景观的建筑材料以传统材料为主,新旧材料结合运用;建筑色彩以暖色调为主,加强建筑色彩的对比;庭园景观设计要结合植物种植和庭院小品装饰,营造绿化、美化、彩化、香化、田园化的农家小院;道路的选线要根据乡村的地形和环境空间进行变化以展现乡土景观景点,道路绿化要与乡村的自然环境相协调,植物配置以自然式为主;路面设计提倡使用天然的乡土材料。5.对文化乡土景观进行再生性设计,提出了以主题刻画法、乡土构筑物点缀空间、现代材料表达传统景观、乡土植物营造空间骨架的手法营造公共活动空间的乡土景观;以广场为乡土文化景观表达的载体,提出了广场景观设计要与传统乡土文化景观相结合;借鉴乡村文化旅游的开展建立乡村文化交流空间,促进乡土景观的营建。
王学军[9](1998)在《发展农机服务大户培育农机作业市场——张家川县组织跨区机耕作业调查》文中指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县,属典型的高寒阴湿地区,全县现有19个乡镇、269个行政村、27万农业人口,总耕地面积5743万亩,其中粮田面积4636万亩。农业基础条件薄弱,经济发展滞后,扶贫攻坚任务重,目前全县尚有85个...
王世岩[10](1997)在《城乡经济结构的变革与小型多功能手扶拖拉机的发展》文中认为分析了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给小型多功能手扶拖拉机带来了起步与发展的机遇,并在分析目前国内市场需求,用户使用情况与现有产品技术状况后,提出了该机型技术发展的构想。
二、甘肃省组织喷灌机具表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肃省组织喷灌机具表演(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
1.2.6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
2.2.1 农村产业融合 |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
2.3.1 分工理论 |
2.3.2 产业集群理论 |
2.3.3 交易成本理论 |
2.3.4 创新理论 |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
3.1.1 自然资源条件 |
3.1.2 社会环境条件 |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
3.2.1 整体发展概况 |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数据来源 |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
4.4.1 耦合关系模型 |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
5.1.1 障碍分析模型 |
5.1.2 障碍度分析 |
5.1.3 障碍因子分析 |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
6.2.1 玉米精深加工 |
6.2.2 水稻精深加工 |
6.2.3 大豆精深加工 |
6.2.4 乳业精深加工 |
6.2.5 蔬菜精深加工 |
6.2.6 渔业精深加工 |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
6.7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黑龙江农垦尖山农场绿色产业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尖山农场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
2.1 地理区位 |
2.2 自然资源状况 |
2.3 社会发展状况 |
2.4 产业发展现状与分析 |
2.4.1 第一产业发展现状与分析 |
2.4.2 第二产业发展现状与分析 |
2.4.3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与分析 |
2.4.4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
3 尖山农场绿色产业发展SWOT分析 |
3.1 优势分析( STRENGTHS) |
3.1.1 得天独厚的黑土带和生态环境优势 |
3.1.2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优势 |
3.1.3 农业科技创新及种植技术水平优势 |
3.1.4 现代化大农业机械装备优势 |
3.1.5 尖山农场食品生产基地符合国家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的优势 |
3.2 劣势分析( WEAKNESSES) |
3.2.1 三次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
3.2.2 畜牧业与种植业发展不平衡 |
3.2.3 土层变薄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
3.3 机遇分析 (OPPORTUNITIES) |
3.3.1《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
3.3.2 黑龙江省规划建设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 |
3.3.3 我国推行绿色产业的政策机遇 |
3.3.4 国家对非转基因大豆的支持的政策机遇 |
3.3.5 九三管理局建设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时代机遇 |
3.4 挑战分析 (THREATS) |
3.4.1 国外转基因作物(大豆、玉米)冲击国内市场 |
3.4.2 国内非转基因大豆产业链延长 |
3.4.3 现代化农业的面源污染控制和土壤可持续利用 |
3.5 黑龙江省尖山农场绿色产业发展思路 |
3.5.1 发展生态型循环农业 |
3.5.2 发展非转基因大豆作物保护区 |
3.5.3 发展建立大豆 -玉米轮作区 |
3.5.4 发展建立健康养殖区 |
3.5.5 发展新能源产业 |
4 绿色产业总体发展战略 |
4.1 规划总论 |
4.1.1 指导思想 |
4.1.2 规划原则 |
4.1.3 发展定位 |
4.1.4 发展战略 |
4.1.5 发展思路 |
4.1.6 发展目标 |
4.1.7 产业布局 |
4.2 绿色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
4.2.1 非转基因大豆产业发展规划 |
4.2.2 优质玉米产业发展规划 |
4.2.3 北药产业发展规划 |
4.2.4 绿色畜产品产业链发展规划 |
4.2.5 现代综合服务业发展规划 |
4.2.6 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
4.3 重点建设项目 |
4.3.1 30万吨非转基因大豆深加工建设项目 |
4.3.2 10万亩非转基因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
4.3.3 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 |
4.3.4 年加工30万吨玉米深加工建设项目 |
4.3.5 4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4.3.6 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工程项目 |
4.3.7 5万亩黄芪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 |
4.3.8 20万只生态蛋鸡健康养殖建设项目 |
4.3.9 1万头标准化奶牛养殖牧场建设项目 |
4.3.10 年屠宰3万头牛6万只羊畜产品加工建设项目 |
4.3.11 省级乳品检测中心建设项目 |
4.3.12 安全食品冷链物流基地建设项目 |
4.3.13 10万吨有机肥厂建设项目 |
4.3.14 大型沼气发电工程建设项目 |
4.4 保障措施 |
4.4.1 实施思想解放战略 |
4.4.2 实施执行力战略 |
4.4.3 实施金融创新战略 |
4.4.4 实施科技集成战略 |
4.4.5 实施品牌放大战略 |
4.4.6 实施人才兴场战略 |
4.4.7 实施生态优先战略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寻找毛乌素——绿色乌审启示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毛乌素沙漠的秋天好喧嚣 |
第一章 |
一、毛乌素、黄河与无定河 |
二、我的毛乌素沙漠往事一 |
三、我的毛乌素沙漠往事二 |
四、内罗毕行动计划和乌审召 |
五、沙漠上真的羊吃羊了吗? |
六、钱学森与宝日勒岱 |
第二章毛乌素沙漠, 一片远去的云 |
一、毛乌素沙漠真的要在鄂尔多斯境内消失? |
二、我们行进在非典型化沙漠里 |
三、你说, 把它恢复成原样? |
四、真的, 兀其高的沙漠咋就没了? |
五、隔壁雇日工都给到一百六了, 他还给一百四, 看娘娘明日敢给他转场不? |
六、张平说:“我看还是叫毛乌素吧, 这样, 啥都有了!” |
第三章泛着青色雾霭的远方啊, 那是牧人的梦想 |
一、萨拉乌苏有颗“中国牙” |
二、我不是乌审旗人是甚人?河套人? |
三、毛乌素沙漠上蒙古源流长 |
四、人家看沙梁是黄的白的, 可我咋看都是红红的…… |
五、高高的蓝天上汇集着云朵 |
第四章草原上最诱人的花香, |
一、周恩来说:她宝日勒岱就是国民党, |
二、殷玉珍:“宁肯治沙累死, |
三、给沙漠点颜色看的女人们 |
第五章骏马似箭掠过草浪, |
一、我哪儿也不去, 朝岱就是我的北京 |
二、治沙大户们的华丽转身 |
三、乌尼尔想吃风干肉 |
四、你们这是开煤矿还是建公园呢? |
五、沙柳咋低碳了?熬茶火头子旺着哩! |
尾篇:想起了郭小川 |
(4)呼伦贝尔草原蓄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我国草原畜牧业及发展现状 |
二、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 |
三、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及进展 |
一、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及定义 |
二、可持续发展国内外研究 |
三、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 |
第三节 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理论研究 |
一、相关概念 |
二、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动态 |
三、农(牧)民合作组织研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发展状况 |
第一节 呼伦贝尔畜牧业资源基本情况 |
一、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概况 |
二、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辨识 |
第二节 呼伦贝尔畜牧业生产发展历程 |
一、民主改革时期 |
二、合作化与集体化 |
三、家庭承包 |
第二章 呼伦贝尔畜牧业典型案例调查 |
第一节 呼伦贝尔牧户可持续发展调查 |
一、农牧业情况 |
二、突出的环境问题 |
三、水资源问题 |
四、农牧民的生活状况 |
五、非农劳动力的转移情况 |
第二节 呼伦贝尔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评估 |
一、畜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二、畜牧业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
三、草场退化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
第三节 呼伦贝尔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障碍因素分析 |
一、自然因素 |
二、人为因素 |
第三章 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 |
第一节 畜牧业生产的宏观判断 |
一、优质畜产品严重缺乏,质量问题时有发生 |
二、生态问题突出,养殖集中地区污染严重 |
三、饲料原料供应不足,资源制约因素日趋突出 |
四、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 |
五、组织管理体制是制约畜牧业继续增长的深层次原因 |
六、科技支撑体系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
七、畜牧业良种覆盖率不高,国内优质畜禽种质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
第二节 定牧生产方式对草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一、畜牧业对草场的破坏 |
二、农业耕作对草场的破坏 |
三、草原外来人口的掠夺式经营 |
四、牧草产量下降、草场沙化和荒漠化 |
第三节 制度设计和牧民观念的影响 |
一、双承包制度导致牧场资源退化 |
二、牧场有偿流转制度导致资源的破坏 |
三、粗放型经营导致草场资源的过度利用 |
四、牧民观念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第四节 草原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
一、草原滥垦 |
二、草原过度放牧 |
三、工业生产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第五节 政府保障性政策支撑较弱 |
一、草原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 |
二、草原保护制度还不完善 |
三、牧民医疗、养老、教育、就业困难 |
第四章 呼伦贝尔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合作牧场 |
第一节 合作牧场的作用 |
一、提高了牧民的组织化程度 |
二、降低了畜牧业生产成本 |
三、保护了牧民的利益 |
四、牧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政府与牧户联系的桥梁 |
第二节 合作牧场的建设方式 |
一、牧民合作经济组织 |
二、流转经营 |
三、以富带贫共同体模式 |
四、现代家庭牧场 |
第三节 新巴尔虎右旗合作牧场的建设实例 |
一、新巴尔虎右旗概况 |
二、牧区经营制度改革——“三改一建设”思想 |
三、牧区经营制度改革创新模式 |
四、新右旗新牧区建设实施策略 |
五、新右旗深化牧区经营制度改革的经验启示 |
第四节 陈巴尔虎旗奶牛合作牧场的建设实例 |
一、陈巴尔虎旗概况 |
二、呼伦贝尔陈旗发展奶业的有利条件 |
三、呼伦贝尔陈旗发展奶业的不利条件 |
四、建设内容和生产技术方案 |
五、陈巴尔虎旗奶牛合作牧场建设经验 |
第五章 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生产经营体制创新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健 |
一、鼓励牧民建立合作组织,在技术、贸易、维权等方面合作 |
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企业与基地的联接作用 |
三、构建畜产品交易平台 |
第二节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联产业 |
一、建立统一有序的畜产品市场体系 |
二、树立“呼伦贝尔绿色草原畜牧业”品牌 |
第三节 实施草原生态依法保护的政策 |
一、加强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的研究和保护 |
二、建立合理的草原利用机制 |
三、加强和健全草原保护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强化草原依法监督管理 |
四、落实补奖励政策涉及有关法律法规等问题 |
五、草原监测及草畜平衡核定问题 |
第四节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 |
一、认真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
二、建立健全牧区社会综合发展的保障制度和政策 |
第五节 呼伦贝尔畜牧业建设战略实施步骤 |
一、产业布局战略调整 |
二、产业结构战略调整 |
三、生产经营方式战略调整 |
四、产业连接方式战略调整 |
五、生态和环境保护战略 |
六、产业组织体系调整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农牧民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融合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融合方式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主要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农田水利相关解读 |
2.1 农田水利 |
2.1.1 农田水利释义 |
2.1.2 农田水利工程构成 |
2.1.3 古代农田水利 |
2.1.4 现代农田水利 |
2.1.5 农田水利特征与发展趋势 |
2.2 水文化 |
2.2.1 水文化释义 |
2.2.2 水文化表现形态 |
2.2.3 水文化特征分析 |
2.2.4 农田水利水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
2.3 小结 |
3 乡村景观研究述要 |
3.1 乡村与景观界定 |
3.1.1 乡村概念的界定 |
3.1.2 关于“景观”的界定 |
3.1.3 乡村景观的提出 |
3.2 乡村景观内涵与发展现状 |
3.2.1 乡村景观内涵 |
3.2.2 我国乡村景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3.3 本章小结 |
4 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融合方式研究 |
4.1 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联系 |
4.1.1 农田水利工程创造乡村景观 |
4.1.2 乡村景观传递水文化 |
4.2 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融合的理论基础 |
4.2.1 景观生态学 |
4.2.2 水工美学 |
4.3 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融合形态的体系构建 |
4.3.1 “点”——水工建筑景观 |
4.3.2 “线”——河流、渠道景观 |
4.3.3 “面”——农田景观 |
4.4 农田水利工程与乡村景观融合具体方式 |
4.4.1 工程景观融合 |
4.4.2 文化景观融合 |
4.5 我国农田水利景观地域特色资源分析 |
4.5.1 山丘区蓄引提结合灌溉——淠史杭灌区 |
4.5.2 河道自流引水灌溉——河套灌区 |
4.5.3 井渠结合灌溉——泾惠渠灌溉 |
4.5.4 高扬程提水灌溉——景泰川电力提水灌区 |
4.5.5 荒漠绿洲农业灌溉——玛纳斯河灌区 |
4.5.6 低洼地区灌排结合——江都排灌站 |
4.5.7 水轮泵抽水灌溉——青山水轮泵站 |
4.5.8 井灌区——华北平原井灌区 |
4.5.9 饲草料地节水灌溉——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干旱区 |
4.5.10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四川省仁寿县义和村 |
4.6 小结 |
5 案例研究——哈尔滨市成高子灌区农田水利景观营造 |
5.1 区域概况 |
5.1.1 区位分析 |
5.1.2 自然资源分析 |
5.1.3 社会经济分析 |
5.1.4 农田水利资源分析 |
5.1.5 文化资源分析 |
5.2 成高子灌区农田水利景观设计的定位 |
5.3 景观重构设计的构思与理念 |
5.3.1 “农田——水利”链——成高子之凝聚为设计构思的创新点 |
5.3.2 设计总则 |
5.4 总体景观格局 |
5.5 景观营造 |
5.5.1 阿什河观光带 |
5.5.2 水利旅游中心区 |
5.5.3 基本水田保护区 |
5.5.4 经济果蔬区 |
5.6 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内容与创新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2.3 主要创新 |
1.3 研究概况 |
第二章 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理论及模式 |
2.1 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
2.1.1 比较优势理论 |
2.1.2 竞争优势理论 |
2.1.3 非均衡发展理论与均衡发展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5 后发优势理论 |
2.2 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一些经验模式 |
2.2.1 云南的歌舞模式 |
2.2.2 新疆的石油模式 |
2.2.3 青海的创意经济模式 |
2.2.4 宁夏的影视文化和伊斯兰模式 |
2.2.5 广西山水+民俗文化旅游模式 |
2.2.6 内蒙古的牛羊模式 |
第三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发展现状 |
3.1 临夏回族自治1990—2008年的农业(个案)及工业发展(个案) |
3.2 临夏回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现状 |
3.2.1 经济发展速度 |
3.2.2 经济发展水平 |
3.3 临夏州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发展速度慢 |
3.3.2 临夏州农民人纯收入增长缓慢 |
第四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发展条件与思路 |
4.1 基础条件的SWOT分析 |
4.1.1 优势(S)分析 |
4.1.2 劣势(W)分析 |
4.1.3 机遇(O)分析 |
4.1.4 威胁(T)分析 |
4.2 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 |
4.2.1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发展思路 |
第五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
5.1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 |
5.1.1 特色农业发展 |
5.1.2 渔业的发展 |
5.1.3 养殖业的发展 |
5.1.4 林业的发展 |
5.2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
5.2.1 信息方面的问题 |
5.2.2 科技方面的问题 |
5.2.3 空间布局方面的问题 |
5.3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思考研究 |
5.3.1 对把临夏建成我国同中东食品贸易的加工业基地问题的对策研究 |
5.3.2 以创意农业促推临夏回族地区经济发展 |
5.3.3 临夏州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
5.3.4 临夏州东乡县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
5.3.5 临夏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思考 |
5.3.6 临夏州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
5.3.7 临夏州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思考 |
5.3.8 临夏州羊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
第六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
6.1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
6.1.1 临夏回族自治州旅游资源 |
6.1.2 临夏回族自治州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
6.2 临夏旅游经济发展的RMP分析 |
6.2.1 旅游资源(R)分析 |
6.2.2 旅游市场(M)分析 |
6.2.3 旅游产品(P)分析 |
6.3 特色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
6.3.1 临夏回族自治州刘家峡区域旅游的现状及对策 |
6.3.2 临夏回族自治州伊斯兰风情旅游的现状及对策 |
6.3.3 临夏回族自治州古动物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对策 |
第七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工业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
7.1 特色工业的现状 |
7.2 临夏特色工业经济发展中制约因素 |
7.3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
7.3.1 从广河县回族特色工业经济发展看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特色工业经济的策略 |
7.3.2 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水产养殖现状及思考 |
7.3.3 扶持壮大支柱产业 加快临夏地区发展 |
7.3.4 抓好畜产品精深加工 获取畜产品最大利润 |
7.3.5 临夏发展清真食品HALAI现状及思考 |
7.3.6 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砖雕产业的现状和思考 |
第八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 |
8.1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经济的形成与特点 |
8.1.1 民间商贸经济的历史追述 |
8.1.2 民间商贸经营的特点 |
8.1.3 特色民间商贸与"河州模式"形成的机理 |
8.2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经济发展现状 |
8.2.1 发展取得的成就 |
8.2.2 发展面临的制约和存在问题 |
8.3 临夏回族自治州民间商贸发展对策 |
第九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与国家特殊扶持政策 |
9.1 加大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落实力度 促进临夏特色经济发展 |
9.2 实施特殊扶持政策加快特困县—东乡族县特色经济发展 |
9.3 加大对临夏州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临夏特色经济发展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当代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研究 ——基于“服务三角”模型的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本文的研究动因及相关问题阐释 |
一、研究动因及意旨 |
(一) 研究动因:将"愿景"变为"现实" |
(二) 研究意旨:统筹城乡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检视及评价 |
(一) 国外研究的总体态势 |
(二) 国内研究的基本状况 |
三、若干重要概念厘定及缕析 |
(一) 公共服务 |
(二) 基本公共服务 |
(三) 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
四、本项研究的理论工具及分析框架 |
(一) 理论工具:"整体性治理"的新范式 |
(二) 分析框架:"服务三角"模型的新尝试 |
五、本项研究的技术路线、基本内容及主要方法 |
(一) 技术路线:托尼·巴赞的思维导图 |
(二) 基本内容:一条主线、四大模块、八个专题 |
(三) 主要方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
六、本文的篇章结构及可能的创新 |
(一) 本文的篇章结构 |
(二) 本文可能的创新 |
第一章 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农民需求子系统 |
一、农民需求系统:以公民为中心的整体主义 |
(一) 农村公共需求的"价值套装" |
(二) 驾驭需求变化:为农民量体裁衣 |
(三) 农民公共需求的分类和评析 |
二、设置农村服务系统"优先级":圈定与排序 |
(一)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和问题 |
(二) 供需优先序:基于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 |
三、农民公共偏好的表露:阻滞与疏通 |
(一) 集体选择的优势及其限度 |
(二) 失语·无奈·被决定:农民公共服务需求表达不畅 |
(三) 服务与意愿相吻合的表达机制 |
四、塑造服务形象:测量与反馈 |
(一) 农村公共服务满意度的调查和分析 |
(二) 评估农村公共服务绩效:衡量整体的尺度 |
第二章 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公共政策子系统 |
一、政策环境:复杂变化的"服务蓝图" |
(一) 回眸·反省·突围:农村公共服务政策演展 |
(二) 动态变量的话语指向 |
(三) 目标与手段的张弛:政策工具选择 |
二、农村公共服务政策过程:一个宏观描勒 |
(一) 决策:农村公共服务中的磋商和参与 |
(二) 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执行 |
(三) 多管齐下:农村公共服务监督机制 |
三、垂直权力的"高":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权责 |
(一) "碎片化"政策及其影响 |
(二) 基本公共服务链:"中央—省—市—县—乡"政策层次的叠整 |
四、平行协同的"长":在层级和部门的矩阵中"水平化管理" |
(一) 国家单方供给的"势单力薄" |
(二) "公私合作"的政策纽带: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化筹资 |
第三章 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服务平台子系统 |
一、农村公共服务平台系统的组成框架 |
(一)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历程、现状及问题 |
(二) "市、县、乡(镇)、:村"一体化治理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平台构建 |
二、跨边界设计:农村公共服务平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一) 农村公共服务网络化组织结构分布 |
(二) 主体、功能与内容:纵横贯通的"宽" |
三、重塑公共服务组织载体:以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双溪桥镇为个案的实证研究 |
(一) 追捧与质疑:如何使农村公共服务整合起来 |
(二) 流程再造与无缝隙服务:"双溪桥模式"的运作逻辑 |
(三) 挖掘"主要序列":格子状连接 |
四、数字化变革:农村公共服务平台的关键技术 |
(一) 符号网页:Web技术开发 |
(二) 数据库:智能服务体系 |
(三) 自动化过程:地理信息系统与服务网格 |
第四章 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人力资源子系统 |
一、追求卓越的"三步曲":飞轮模型 |
(一) 农村公共服务的人力资源系统:概念谱系和分析前提 |
(二) 用制度化驱动农村公共服务的飞轮 |
二、职业道德与组织精神:目标统一 |
(一) 农村公共服务中的"伦理三角":德性、规则与结果 |
(二) 跨界合作的团队文化在农村公共服务中弥散 |
三、整合性技能的培养及开发:行为跟进 |
(一) 信任:十一项修炼 |
(二) 信息系统:皈依"农民本位" |
(三) 责任感:对整体性服务结果负责 |
(四) 预算:输入式管理 |
四、选才、绩效考核与激励:程序规范 |
(一) 农村公共服务人员的配置 |
(二) 农村公共服务人员的考评与激励 |
第五章 基于"服务三角"模型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相关专题研究 |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一)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框架 |
(二) "十一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三) "十二五"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 |
二、农村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
(一) 农村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框架 |
(二) "十一五"农村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三) 农村公共教育服务发展情况比较分析:以美国、韩国和印度为例 |
(四) "十二五"完善农村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 |
三、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一) 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框架 |
(二) "十一五"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三) 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部分国家比较 |
(四) "十二五"完善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 |
四、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
(一) 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的框架 |
(二) "十一五"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三) 国内外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的典型经验 |
(四) "十二五"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 |
五、农村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体系 |
(一) 农村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体系的框架 |
(二) "十一五"农村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体系建设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三) "十二五"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体系的具体举措 |
六、农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
(一) 农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框架 |
(二) "十一五"农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三) "十二五"完善农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 |
七、农村灾害防治服务体系 |
(一) 农村灾害防治服务体系的框架 |
(二) "十一五"农村灾害防治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三) "十二五"完善农村灾害防治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 |
八、农村公共安全服务体系 |
(一) 农村公共安全服务体系的框架 |
(二) "十一五"农村公共安全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三) "十二五"完善农村公共安全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 |
尾论边"破"边"立":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城乡对接" |
一、整体治理: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宏观旨趣 |
二、国家标准: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操作杠杆 |
三、城乡大同:"破""立"并举推动政府转型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公共服务体系现状与公众需求调查问卷(乡村公众卷) |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相关情况 |
跋涉之中(代后记) |
(8)寒地新农村乡土景观设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1 寒地新农村 |
1.3.2 乡土景观 |
1.4 国内外关于乡土景观研究概况 |
1.4.1 国外关于乡土景观研究概况 |
1.4.2 国内关于乡土景观研究概况 |
1.5 国内外关于乡村景观研究概况 |
1.5.1 国外关于乡村景观研究概况 |
1.5.2 国内关于乡村景观研究概况 |
1.6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
1.6.1 研究的方法 |
1.6.2 研究的内容 |
1.7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寒地新农村乡土景观的基础研究与分析 |
2.1 寒地新农村乡土景观的构成 |
2.1.1 自然景观 |
2.1.2 农业景观 |
2.1.3 聚落景观 |
2.1.4 人文景观 |
2.2 寒地新农村乡土景观的特性分析 |
2.2.1 美学特性 |
2.2.2 功能特性 |
2.2.3 生态环境特性 |
2.3 传统乡土景观的解构与乡土景观的重塑 |
2.3.1 乡土景观在社会发展中的解构 |
2.3.2 乡土景观的重塑的意义 |
2.3.3 乡土景观重塑的条件 |
3. 寒地新农村乡土景观的设计 |
3.1 寒地新农村乡土景观设计体系的构建 |
3.1.1 寒地新农村乡土景观设计的目标 |
3.1.2 设计的原则 |
3.1.3 乡土景观设计体系的构建 |
3.2 自然景观与农业景观的保护和开发性设计 |
3.2.1 自然景观的保护性设计 |
3.2.2 农业景观的开发性设计 |
3.3 乡土聚落景观的补偿性设计 |
3.3.1 建筑景观设计 |
3.3.2.庭院景观设计 |
3.3.3 道路景观设计 |
3.4 文化景观的再生性设计 |
3.4.1 公共活动空间的营造 |
3.4.2 乡土文化景观的再生 |
3.4.3 乡土文化交流空间的营造 |
4. 实例例证—双城市新兴乡新兴满族村乡土景观设计 |
4.1 新兴村的基地条件 |
4.1.1 地理位置 |
4.1.2 交通情况 |
4.1.3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4.1.4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4.1.5 新兴村乡土景观现状 |
4.2 总体规划设计理念 |
4.2.1 设计目标 |
4.2.2 设计原则 |
4.3 乡土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
4.3.1 村域总体规划设计布局 |
4.3.2 新兴村自然景观保护性设计 |
4.3.3 新兴村农业景观的开发性设计 |
4.3.4 聚落景观的补偿性设计 |
4.3.5 新兴村文化景观的再生性设计 |
5. 讨论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四、甘肃省组织喷灌机具表演(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黑龙江农垦尖山农场绿色产业规划研究[D]. 曹璨. 东北农业大学, 2015(04)
- [3]寻找毛乌素——绿色乌审启示录[J]. 肖亦农. 中国作家, 2012(12)
- [4]呼伦贝尔草原蓄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李昌武.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5]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融合方式研究[D]. 王钊. 东北农业大学, 2012(03)
- [6]临夏回族自治州特色经济研究[D]. 李占魁. 兰州大学, 2010(07)
- [7]当代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研究 ——基于“服务三角”模型的分析框架[D]. 方堃. 华中师范大学, 2010(09)
- [8]寒地新农村乡土景观设计的研究[D]. 雒明明. 东北农业大学, 2009(03)
- [9]发展农机服务大户培育农机作业市场——张家川县组织跨区机耕作业调查[J]. 王学军. 甘肃农业, 1998(11)
- [10]城乡经济结构的变革与小型多功能手扶拖拉机的发展[J]. 王世岩.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199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