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语中的衔接规律与英语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曾雪雁[1](2020)在《基于汉英对比和中介语语料库的汉语并列连词类型学特征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国际汉语教学中,学生获得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是自主地进行流畅的语篇表达,但汉语的语篇衔接手段多样,在汉语教学中常成为难点。在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出现偏误,不同国别学生有时倾向出现共同偏误,有时也体现出国别化的差异。目前已有研究都归纳为“汉语本身特性”,但并未对具体有何特性有深入研究。本文从类型学视角出发,通过汉英对比和中介语语料,考察汉语并列连词的类型学特征,为今后针对英语母语者的汉语教学提供针对性参考。本文研究范围是“和”“跟”“与”“及”“以及”“否则”“不然”“此外”,分别对应英语并列连词:“and”“otherwise”“besides”。研究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使用“语义镜像法”详细验证、对比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中汉英并列连词的差异,归纳、考察汉语并列连词类型学共性特征;二、借助中介语语料进行偏误分析,按汉英并列连词具体用法的分布,归纳偏误情况,最后验证汉语并列连词类型学个性特征。本文结构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及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就“汉英并列连词对比”与“英语母语汉语中介语的使用规律”两个大的方面对汉英并列连词的差异进行了考察,得出汉语并列连词的类型学特征。第四章为全篇的结语,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与不足。本文结论为汉语并列连词类型学特征,具体如下:(1)总体数量方面,汉语并列连词不止一个,多于很多语言中的连词数量。这是因为具有显赫并列连词的语言不需要很多连词,一个显赫范畴的强势扩张能够在语义、语用上发展出其他连词的功能,而汉语中缺少连词的显赫范畴,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和”、“跟”、“与”、“及”、“以及”不可无条件互换使用,其搭配成分具有不可忽视的差异。(2)汉语并列连词可以连接所有语言成分,但仅在连接词、短语时表现显赫,连接分句、句子时不显赫。原因是在复句衔接层面,汉语中主次复句比并列复句显赫,因此表并列的复句关系词语(如:并列连词)自然也就不显赫。(3)使用频率方面,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无标记并列连词是“和”。(4)被连接项方面,“和”在连接体词性成分上占优势,缺少连接动词性或形容词性成分的具体用法,是因为汉语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连接形容词性成分、连接动词性成分占优势。因此汉语并列连词“和”属于汉语中的无标记连词,并且连接体词性成分属于其无标记用法。(5)汉语并列连词“和”连接动词时,谓语位置的动词显赫程度不如论元位置的动词。(6)隐现方面,当汉语并列连词在并列形式中出现隐匿,倾向于使用标点连接词或短语,不常连接分句。只能连接分句的“否则”、“此外”、“不然”都存在复句层面的衔接,一般不隐匿。
张会平[2](2013)在《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概念迁移研究》文中认为长久以来,语言与思维之关系一直是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客观主义忽视语言及其对客观事物反映的差异性,假想了一种并不存在的客观性,错误地认为只要客观存在相同,人们的语言所表达的核心概念便不会有差异。语言相对论对客观主义进行了批判,提出人类的思维并非对客观世界真真切切的反映,语言能影响人类的习惯性思维方式及其世界观的形成。这一理论历经二三百年几代学者的努力,从海曼到沃尔夫,最终发展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该假说因涉及语言、文化、思维等复杂的关系而受到褒贬,甚至被边缘化达二三十年,但随着近年来新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而得以复兴。一批“新沃尔夫主义者”继承了语言相对论的思想,继续在更广阔的领域验证并发展该假说(详见第二章)。使该假说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受该假说影响,近年来有些学者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建构了概念迁移理论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详见第三章)。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未见有学者对我国学习者英语学习概念迁移现象进行实证研究(详见第四章)。因此本研究以语言相对论作为语言哲学基础,采用二语习得概念迁移理论,对我国英语初学者的英语学习与概念迁移规律进行探索性研究。该研究一方面基于语言相对论和概念迁移理论建构适合我国英语学习者的概念迁移理论框架,并对其进行验证,一方面探索我国学习者英语学习与概念迁移的规律,以期为提高我国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提供有益的启示。本论文在第一章简要描述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及其意义、目的后,在第二章首先回顾了语言相对论假说的思想传承,为该假说的发展过程提供一个清晰的脉络,为语言相对论思想的澄清提供理论背景。具体而言,语言相对论假说自诞生之日起便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对其褒贬不一。本研究(第二章)着重分析了该理论受到批判与重新兴起的主要原因,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新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及新沃尔夫主义者的实证研究,说明沃尔夫语言相对论假说的合理性,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澄清对沃尔夫语言假说的某些误解,从而说明二语概念迁移理论的哲学基础,同时期待学界正确认识与理解该理论,从而继续拓展该理论。二语迁移研究已有六十多年历史,而以语言相对论为语言哲学基础进行的二语概念迁移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详见第三章)。本研究的第三章首先介绍了二语“迁移”术语的演变及其定义,从“迁移”的十个维度总结了二语迁移的类型,并回顾了二语迁移研究的发展历史及其最新观点。简言之,二语迁移研究经历了从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对比分析假设”,到基于普遍语法的“可及性假设”,再到基于“中介语”理论的“偏误分析”,发展到目前以语言相对论为语言哲学基础,在认知框架内建构二语概念迁移理论,并进行验证性的研究。在综述的基础上指出,二语概念迁移研究对我国英语教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及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对语言相对论的思想和二语概念迁移理论充分综述与论证的基础上,第三章从三个维度(“语言文化概念”维度、“英语语言学习过程”维度与“中介语形式层面的表征”维度)建构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汉语背景的英语学习概念迁移”理论框架。在“语言文化概念”维度中,首先描述和论证了汉族文化与汉语语言范畴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反映的关系,同时讨论这一语言范畴系统与汉语者概念范畴系统之间影响与反映的关系。然后,分别描述意合与形合语言组织方式影响下的汉、英语言范畴系统的特征。之后描述汉语整体型思维方式影响下的概念范畴系统。在“英语语言学习过程”维度中,分别讨论并定义本研究所涉及的词汇概念范畴迁移、语法概念范畴迁移与语法隐喻概念范畴迁移,并论证意义迁移与概念迁移的关系。在“中介语形式层面的表征”维度,我们以词汇与句法为例,论证词汇概念迁移与语法概念迁移、语法隐喻概念迁移在中介语形式层面的表征。在本研究理论框架明晰后,便涉及到本研究的研究方法问题。所以,第四章首先讨论语料库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重要性,并概括语料库在二语习得研究中所能回答的研究问题。然后,对我国基于学习者语料库的二语习得研究进行较系统的综述。文献综述发现,我国基于语料库的二语研究已成为国内实证研究的主流,所研究的领域涉及词汇、语法(句法)与语篇,科研成果也逐渐增多,但目前尚未见有人从二语概念迁移理论的视角研究我国英语学习者的母语概念迁移问题。该综述为本研究基于语料库的二语概念迁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背景,同时,也为本研究的研究方法选择提供了必要的支撑。在论证了二语习得语料库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之后,第五章详细描述了本研究所采用的语料库研究方法,即本研究所使用的语料库、检索方法、统计方法、语料库软件,以及本研究的研究步骤。这为其他学者对本研究的发现进行重复性验证性研究(replicative study)提供了可能,而重复性验证性研究是任何理论验证研究不可或缺的。通过基于语料库的量化和质化分析(见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本研究发现:1)在词汇学习过程中,词汇概念范畴的正/负迁移源于英汉词汇概念意义/概念属性的同中有异,语法概念范畴的负迁移源于英汉语法概念范畴系统的本质区别。(1)在动词、介词学习上,我国英语初学者概念迁移偏误频率很高,涉及词汇概念范畴迁移和语法概念范畴迁移两个方面。(2)在副词学习上,我国英语初学者语法概念范畴迁移偏误频率较高,主要在[位置]、[肯定性]、[主系表结构]这三个语法概念范畴/概念表征上发生迁移偏误。(3)在冠词学习上,我国初学者时常忽略单数可数名词前的定冠词或不定冠词。该偏误的根本原因在于母语“缺乏[冠词]语法概念范畴系统”这一概念表征的负迁移。(4)表现在动词、介词、副词与冠词上的概念迁移偏误均具有系统性、规律性特征。2)在句法学习过程中,我国英语初学者在七类句法上出现偏误较多:如连缀句、时态偏误、语序偏误、数的偏误、“Be sentence”中“be”的缺失、主谓不一致、主/谓/宾缺失。根据每类英语句法偏误与学习者母语(汉语)在相应句法形式、意义上的相似性,可以推断学习者句法偏误的原因为母语语言形式与意义的负迁移,而从认知层面上看,避免或减少这七类偏误均涉及学习者语法概念范畴系统的调整或重构,因此,这七类偏误的认知根源在于母语语法概念范畴系统的负迁移。这七类偏误是初学者最常犯的偏误,已具有系统性、规律性特征。3)在语法隐喻学习过程中,概念迁移具有阶段性发展特征。(1)学习者高中时隐喻使用水平较低,使用高级隐喻的类型较少,频次较低,偏误较多;心理过程内部隐喻没有使用,外在经验向内在经验映射的隐喻少有使用,表征方式内的隐喻使用更少,双重隐喻或多重隐喻也未使用,更未出现名词化隐喻。(2)英语专业一、二年级与高中时的隐喻使用相比没有显著提高;但三、四年级较前两个时期已有显著提高。在报告这些发现的同时,我们还在部分研究中(第六章)以母语为德语的奥地利英语初学者语料和新加坡双语者语料为参照系,对我国英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误用与概念迁移的关系进行了讨论。通过比较,发现我国学习者的很多语言误用属于我国学习者所独有的习得特征,母语为德语的奥地利英语初学者未见出现同样迁移问题,其英语学习产出更接近英语本族语特征。所以,本研究有理由认为我国学习者的很多语言误用均受母语(汉语)的概念系统影响,具有系统性、阶段性与独特性特征,从而揭示了该学习者群体的认知规律与发展历程。本研究的发现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支持并验证了“汉语背景的英语学习概念迁移理论框架”,为二语概念迁移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对我国英语学习者英语词汇、语法、语法隐喻的教与学,以及二语概念迁移的研究方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郭富强[3](2006)在《意合形合的汉英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语言哲学、思维方式、辩证思想的角度,在词、句、篇等层次,对汉英语中的意合和形合现象作了较为全面的对比研究。全文共九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提出了本文对意合形合的定义,确定了本文研究的目的、要点和意义。 第二章较为详细地疏理了前人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以便使得本文的研究能更为全面。 第三章首先从结构边界律、代谢转换律和经济示差律三个角度对意合形合研究的方法论进行了哲学思考,然后用历时与共时、显性与隐性、共性和个性三对方法论范畴分析了意合形合的研究领域。基于此,文章认为对比分析是本课题研究的理想选择,符合语言研究的辩证要求。 第四章对比分析了我国先秦时期语言哲学与西方古典语言哲学,讨论了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整体与个体、悟性与理性和具象与抽象,以及它们与意合和形合的联系。本章还对古代语言进行了研究,发现古汉语的注疏和句法研究含有意合研究的传统,古代拉丁语和希腊语的研究中包括了现代意义的形合研究,英语亦不例外。 第五章从汉英语的词语层次作对比。汉语词语以意合为主,遵循时序先后律、时空大小律、心理重轻律、事理因果律和表现和经济原则;英语词语以形合为重,坚持缀合法、合成法、转化法的构词方式。辩证地看,汉语也有类似英语形合结构的词语,但为汉语词汇的补充。 第六章从句子定义入手,认为语言学界之所以对汉英语句子有不同的定义,是因为两种语言存在差异。研究表明,“话题—说明”结构更符合汉语句子特点,“主语—谓语”框架则是英语句子的高度概括,分别符合汉语重意合和英语重形合的情况,也表明汉语句子构建以逻辑律与语序为重,英语句子遵循形态规律。本章还讨论了汉英句子中的特殊结构:汉语骈偶结构的形合特征、英语特殊简单句中的意合现象、汉语的音韵、英语的语序。 第七章首先重新思考和深入探讨了汉语和英语合成句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汉语复句与复合句、英语的主从和并列复合句的区别,以及语言之间的区别等,但从中发现它们反映了各自的语言特点。汉语的复句基于意合框架,是本体的,
陈艳新[4](2016)在《交互视阈下的英汉语篇衔接对比研究 ——基于自建经济类语料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对外汉语教学和翻译研究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英汉互译的衔接问题。以往研究表明,在汉语和英语教学中衔接手段习得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尤其是在英译汉的平行语篇中,一个衔接词可能与多个目的语衔接词相对应。现有的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中,对句级层面的衔接手段差异已经做出了较为系统的对比研究,但是把英汉衔接手段置于语篇中的研究成果却很少。因此本文力求在英语和汉语本体衔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对比研究方法,并借助语料库大数据手段,在一定数据库规模基础上统计出英汉衔接表达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并在一定程度上概括和解释英汉衔接表达的规律和机制。具体是从英汉两种语言的衔接手段与相应的衔接语义之间的关联出发,通过对英汉平行语篇中衔接手段不匹配的语言现象的统计和描述,考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衔接要素是如何与其它要素产生关联并形成具体衔接表达形式的。本文通过对语篇中英汉衔接手段的对比研究,希望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对衔接研究本身以及英语、汉语本体有所贡献,同时对于提高机器翻译的准确度、语言教学实践做出贡献。本论文共分七个章节。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本篇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第二章文献综述。从语篇、衔接和英汉语篇衔接对比研究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和概括,力求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梳理,呈现出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手段,只有在语篇范畴内展开的衔接研究,才能发现衔接的功能属性和生成机制。由此,语篇层面的英汉衔接对比研究除了近距离观察衔接手段“一对多”的语言形式差异之外,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是英汉衔接手段不匹配的内在动因和衔接机制问题。从文献上看,现有的英汉衔接对比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总得来说依赖于自省的、宏观的、定性的分析较多;客观的、系统的、量化分析较少。究其原因,这与语篇层面展开衔接调查所涉及到的复杂语境因素有关。如何构建适合语篇层面衔接对比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就成为推进研究的关键,这也成为第三章和第四章的研究脉络。第三章构建适合英汉语篇衔接对比的交互理论框架。“交互”这个概念是本文开展研究的轴,从作者—读者(译者一目的语读者)之间的天然交互关系到功能视角下的语篇对话本质,从语用学视角下对潜在读者可接受度的考虑到社会认知语用学对翻译这一交际行为的分析,都揭示了不能把语篇层面的衔接对比研究当作单纯的语言形式对比研究,衔接是承载多重功能的语篇意义载体,是能够反映作者意图的显性语言形式。由此,本文首先立足语言哲学的角度,论述翻译转换行为的天然主体间性,从理据的角度诠释翻译转换行为是英汉平语篇中衔接手段不匹配的内在动因。其次基于翻译学、功能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用学中的衔接研究成果,提出衔接手段的生成过程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1)衔接手段的选择取决于作者(译者)的洞见能力、其对主体间性的参与能力,以及在交互衔接手段选择的创造性能力等多个方面。2)这种在衔接手段生成过程中应该具备的交互视野是所有语言共通的衔接生成基础。第四章主要介绍用于英汉语篇衔接对比研究的语料库建设流程。包括语料简介、语料库设计与交互研究、语料库研究方法以及应用于本研究的自建《金融时报》语料库的建库流程。对翻译汉语语篇的研究显示,译者不仅对衔接要素进行了省略,还主动插入了指示词、人称代词和连接词。本研究把这种发现作为两个相关现象的证据:1)英汉平行语篇中显示出来的频次变化,体现了不同语言系统在相同语篇语境下衔接使用的偏好和趋势。2)语篇参与者(译者)作为连接英汉不同语言系统的唯一跨文化专家,英汉平行语篇中显示出来的频次变化与译者的主动选择密切相关。第五章基于平行语料库和参考语料库的数据分析。依据语料库分析软件Paraconc对《金融时报》建立的平行语料库的统计分析,对平行语料库中的交互衔接手段:指示词、人称代词和连接词的频次统计和一致性(concordance)问题展开调查和研究。发现翻译汉语语料库中指示词的出现频率高于原文语料库和对比汉语语料库;翻译汉语语料库中第一和第二人称的使用频率与英语原文语料库较为接近,而把这一数据与参考汉语语料库相对比时,就会发现这一数值明显偏高;“增补、时间、选择”这三类连接词在翻译汉语语篇中省略频次较高而插入频次较低。“因果、假设、转折”这三类连接词的省略频次较低而插入频次较高。这一研究结果显示了英汉语言系统中指示、人称代词和连接词在语义和语用上的共性和趋势差异。第六章结合衔接手段量化分析结果展开语境和案例分析,以同一语篇语境下的英汉平行语篇采取了截然不同的衔接手段为分析对象,突破以往研究中主要以归纳汉语衔接词与英语衔接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为研究重点的局限,尝试剖析英汉衔接手段不匹配的内在动因,从衔接生成机制的角度阐释英汉衔接在语用方面的特性。另外英汉衔接手段的差异还体现在英语原文库、翻译汉语译文库和相关汉语参考文库的频次占比情况上,这一差异为揭示衔接生成需具备交互视野提供了佐证。第七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归纳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创新之处,同时阐释了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和相关后续展望。本文的创新和特点:首先,交互研究始于口语语篇,说话者和读者之间的交互是天然的,但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书面语篇。通过对翻译转换行为的语言哲学思考和衔接语言学理论研究,衔接手段的生成过程可分解为两个部分,一是衔接手段的选择取决于作者(译者)的洞见能力、其对主体间性的参与能力,以及在交互衔接手段选择的创造性能力等多个方面。二是这种在衔接手段生成过程中应该具备的交互视野是所有语言共通的衔接生成基础。在理论分析中,找到交互研究与英汉语篇衔接之间的语言学关系。其次,经过语料库的调查分析,使得英汉语篇形合意合研究得到了直观性实证。英语的显性衔接手段在汉语平行语篇中进行了大量省略,这可以看做是对汉语意合行为的妥协,但调查还发现了翻译汉语语篇中不仅对衔接手段进行了省略,还有显著的插入行为,这是对译者作为语篇参与者直接影响语篇意义的佐证。因为语料库方法对重复的频次统计有着准确高效的研究特点,这使得本文的衔接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再次,本文借助语料库研究方法,对英汉平行语篇中的衔接手段展开频次统计,突破以往研究中主要以归纳汉语衔接词与英语衔接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为研究重点的局限,尝试剖析英汉衔接手段不匹配的内在动因,从衔接生成机制的角度阐释英汉衔接在语用方面的特性。之前有关作者和读者的交互问题多局限于定性方面的讨论,原因有二,一是难于找到可以进行量化研究的界面;二是没有开放的平行语料库。因此,本文以翻译转换行为作为研究界面,自建《金融时报》20余万字经济类平行语料库,并对此库中的衔接手段进行了量化统计分析。基于数据库的研究发现与交互研究视角相结合,致力于语篇层面英汉衔接生成机制和语用规律的解释。最后,汉语语篇当中对衔接机制的研究远不如英语中那样普遍。在本研究当中,本文在翻译汉语语篇中深入调查了三类衔接手段:指示词、人称代词和连接词的使用规律,并对平行语篇中三类衔接的差异做出了详细描写和解释。在同一语篇语境下,三类衔接手段互相配合,显示出了一致的交互趋势。
余承法[5](2013)在《全译求化机制论》文中认为全译求化机制论,以考察全译及其属性为起点,以解读钱钟书的“化(境)”为切入点,以小句中枢说和小句中枢全译说为理论基点,以汉英对比为参照点,以几个大型语料库和自建的全译语料库中为支撑点,尝试建立完整、客观、可操作、能验证的全译求化机制体系。全文遵循“三个充分”(观察充分、描述充分、解释充分)的研究要求,按照两个三角(“表—里—值”小三角和“语—思—文”大三角)的研究思路,通过论证全译的本质——化,揭示全译的核心——求化,探究全译求化的关键——求化机制,着重阐述7种单一机制的内涵、外延、理据、类型及其组合能力和概率,挖掘57种组合机制在实际运用中的倾向性规律。全译求化机制体系的建立,将丰富钱钟书的“化境”翻译思想,推动全译理论的深入研究,深化翻译共性问题的探讨,指导译学方法论建设,为全译实践、全译教学(包括外语专业的汉外互译教学和对外汉语专业的翻译教学)、译文评估、机器翻译提供理论帮助和语料支撑。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至四章为正文,第二章为第三、四章作铺垫,第三章为全文的核心,第四章为次重点,第五章为结论。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对国内“化(境)”研究、国内外全译转换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指出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意义,并对整个研究框架作出说明。第二章阐述全译的本质及核心。先从全译的定义入手,在阐明全译活动的主体、客体、工具、目的和属性之后,指出全译求似律决定全译行为必须遵循的三大原则,即:语用价值第一、语里意义第二、语表形式第三。然后考察全译微观活动的三个阶段,即:原语理解、语际转化、译语表达,提出全译活动操作于以小句为中轴,语素、词、短语、复句、句群和语篇为脉络的全译单位体系。通过“化”的文字学原解、哲学通解、美学专解和钱钟书自解,赋予译学新解,详论“化”体现为全译本质的五大特征,进而指出全译的核心是求化,求化的关键是建立求化机制体系。第三章考察全译求化7种单一机制。全译求化单一机制的建立和运用必须遵循全译的三大原则,以完整再现原文的语用价值和准确传达其语里意义为目的,力图改变或保留原文的语表形式。全章七节在逐一考察7种求化单一机制的内涵、外延、理据之后,以语料库中的全译事实为依据,着重阐述每种机制及其次类的操作过程和方式。等化机制的运用理据主要是:原语和译语具有极强的文化互文性和兼容性,原语和译语具有相同或近似的思维方式,原语和译语的表达顺序与思维顺序同构,符合语言表达中的像似性规律。其操作原则是对形等义同值,多操作于小句及以下语言单位,主要包括五种类型:词等化、短语等化、小句等化、复句等化和句群等化。繁化机制的理据在于: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汉英语言文字系统的差异,后者又体现在:运用语言形式的差异,传达语里意义的差异,反映语用价值的差异。等化机制的操作原则是繁形不添义不增值,主要操作手段是增添,倾向多用于汉译英,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语素繁化、词繁化、短语繁化和小句繁化。简化机制的理据跟繁化机制相同,但操作方式相反,其操作原则是简形不损义不贬值,主要操作手段是删减,倾向多用于英译汉,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语素简化、词简化、短语简化和小句简化。移化机制是因译语结构和表达规范之需而对原语单位进行位置移动,其操作原则是移形不易意不变值,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原形移化即零翻译,主要是指原语中词和缩略语的移化;有形移化即移位,其理据是中西不同的思维认知方式导致两种语言在语序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包括语素移位、词移位、成分移位、复句的分句移位四个次类;无形移化即引中,运用理据在于:人类思维的相通,人类语言的共性,原语和译语的词语处于相同或近似的语言环境,译语的表达习惯和规范,包括四个次类:专业化引申、普通化引申、具体化引申和抽象化引中。换化机制是应语值再现和语里传达之需而进行的双语语表形式的互相交换,操作原则是换形不改意不动值,按照双语单位互换的不同角度和层面,可分为六种类型:词类换化、成分换化、句类换化、动静换化、正反换化和主被换化。每种换化类型的内涵、外延和理据不同,在次级类型上有所不同,有时存在交叉或重叠,如词类换化和成分换化、动静换化和主被换化。分化机制的理据在于:汉英两种语言类型的差异及其体现在句法结构上的区别、汉民族与英美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逻辑思维转换的规律,其操作原则是分形不断义不损值,采取化整为零的手段和拆分的策略,倾向多用于英译汉,主要包括四种类型:词分化、短语分化、小句分化和复句分化。合化机制的理据与分化机制相同,但操作手段相反,原则是合形不漏义不变值,采取化零为整的手段和融合的策略,倾向多用于汉译英,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短语合化、小句合化、复句合化和句群合化。第四章考察全译求化组合机制。采用个案研究的形式,通过对四篇公共演讲稿口译实例的调查和统计,逐一阐述57种组合机制的具体操作。通过统计与分析发现:1)五类组合机制按照类型数量依次排序为:三合机制(20种)>二合机制=四合机制(15种)>五合机制(6种)>六合机制(1种),按照运用频率依次排序为:三合机制(148例)>四合机制(122例)>二合机制(73例)>五合机制(53例)>六合机制(18例)。可见,机制组合的数量越多,要求越高,难度越大,频率就低;2)由于每种单一机制的运用频率和组合能力不同,相互之间的组合关系有别,各种组合机制在相应类别中的运用频率呈现不平衡性。第五章为结论,总结全文的五个基本观点,指出现存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的努力方向。
管春林[6](2010)在《汉英否定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否定是人类语言所共有的语法-语义范畴,人们至今还没有发现有哪一门语言缺乏否定表达的方式。否定范畴无论是在汉语还是英语中都处于重要的地位,通过研究否定范畴,我们可以较好地认识汉英两门语言的主要特点,尤其是认识汉语的特点,从而为我们从事第二语言教学和翻译等工作服务。对比是语言研究的重要方法。因此,本文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研究汉英语中的否定范畴,并在对比的基础上探讨本研究对于对外汉语否定句教学的启示。汉英语否定对比是一个老课题,已有不少专家做过相关的研究,同时,它也是一个常做常新的新课题,不断挖掘,就不断会有新的发现。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新的视角和对比方法,希望把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本论文全文共分九章,主要包括下列内容: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交代本文对否定以及否定句的认识,同时运用典型范畴理论提出了对于否定句界定的新思路,最后交代了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主要回顾以往汉英语否定对比研究的历史,在回顾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肯定这些研究已取得的成绩,并提出存在的欠缺和不足,然后联系目前对比语言学的发展趋势提出本文研究的目标:围绕语言学理论建设这一目标,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对汉英语的否定结构展开对比,其中历时对比为共时研究服务;共时对比主要从三个平面,即结构,语义和语用的平面展开讨论;对比中以寻找汉英否定句的不同点为主,同时兼顾对共同点的探讨;考虑到对外汉语教学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一项重要事业,因此,本文最后讨论了本研究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第三章主要讨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研究将主要以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个性与共性的辨证思想作为研究的哲学基础;研究中主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坚持以汉语为本位的原则,坚持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理论对比为主、实用探讨为辅”的原则,以及层次性原则;接着联系语法研究中“三个平面”的理论,提出了对比分析同样可以而且应该从“三个平面”来展开的观点;最后回顾了功能主义的主要思想,提出本论文将以功能主义的理论方法来指导我们的研究。第四章是对汉英否定的语法结构对比。按照传统语法,结构可以分为词法和句法,因此,本章也从否定词法和否定句法两个角度展开对比。词法部分又分为否定词缀和否定词两部分。词缀对比中,提出了我们对于汉语否定词缀的看法。在句法对比层面,我们把否定句分为普通否定句和特殊否定句两类。普通否定句是指没有特别语序和特别附加成分的常规句的否定句;特殊否定句是指对在常规句基础上增加了额外成分或使用了特别结构的句子的否定。我们在本研究中对比的特殊否定句包括情态否定句、并列否定句和量词否定句。通过对汉英语中普通否定句和特殊否定句的对比,我们提出了与目前语言学界普遍接受的观点不同的意见。一般认为,汉语否定词随意放置,没有约束;英语否定句受SV机制约束,没有灵活性。我们认为,汉语在否定表达上以意义为中心组织句子结构,同时也受到一定的形式上的约束;英语以形式为否定句的主要结构手段,但意义在其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两门语言在在否定句的结构方式上存在比较多的差异,但是也有一些相似之处。第五章是对汉英语否定句的语义对比。语义对比同样分词义对比和句义对比两部分。在词义对比中,我们提出了汉语否定词的附加意义以及这种附加意义是一种“意义潜势”的观点。句义对比中,我们主要运用语义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着重从否定辖域和否定焦点两个视角比较了汉语和英语否定句的语义。本章首先回顾了以往关于焦点、辖域和否定焦点等方面的观点和理论,并提出了句子焦点不同于否定焦点的新观点,对语义否定焦点进行了新的分类。我们把否定句焦点分为标记否定焦点,敏感词否定焦点和毗邻否定焦点。其次,本章同样从普通否定句和特殊否定句两个方面比较了汉语和英语否定句的语义。对比显示,汉语否定句并不如我们原先认为的那样意义清晰,而英语否定句容易产生歧义,事实是,汉语否定句总的来说确实有比英语否定句清晰的一面,但汉语否定句也有语义模糊的一面,尤其是量词否定句表现得非常明显;英语否定句也有利用形态机制来调节语义,从而使意义更加清晰的一面,这一点在并列否定句中有明显体现。第六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比了汉语和英语否定结构在语用上的差别和共同特征。以往涉及“语用”与“否定”话题的研究大多讨论“元语言否定”,也有的专门研究肯定句的否定语用功能,而专门讨论否定句的语境意义、语用功能以及篇章衔接的目前还不多见。我们把否定结构的语用对比划分为三个方面:否定句的语境意义、否定句的含意和否定词的篇章衔接功能。对比显示,语境对消除汉语和英语否定句的歧义倾向具有相同的功能,因此,在一定语境中的汉语和英语否定句意义一般都很清晰,并没有多少明显的差异。在语用含意方面,汉英语都有利用否定句来表达言外之意的功能,语用功能差别不明显,但是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汉语中有利用否定句表达“谦虚”的语用功能。对汉英否定词篇章衔接功能的研究显示,汉英语否定词都有篇章衔接的功能,而且都是利用否定词的替代来实现衔接功能的。第七章从历时的角度对比了汉语与英语在否定词以及否定句演变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关于汉语和英语否定表达历史的研究非常丰富,但是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对比的到目前为止还不多,因此,本章希望从历时的角度进一步考证汉英语否定结构存在差异的缘由。研究显示,汉语与英语由于受到各自语言基本特点的影响,在否定结构的发展方面呈现出不同的规律,汉语的否定结构演变主要体现在否定词的交替更迭和意义的变化之中,英语的否定结构变化主要体现为与形态简化相伴随的词序的逐步固定化以及助动词地位的逐步提升上,而它们各自的演变规律与各自语言目前所呈现的否定表达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第八章是把前面的研究成果与对外汉语教学联系了起来。在这里我们结合前面的研究所得提出了对于对外汉语否定句教学的一些设想,主要是就如何更好地认识和解释否定句,并如何从否定词的语义解释,三个平面,结合历时研究的成果等方面谈了我们的看法。文章最后部分是结语,该部分回顾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唐革亮[7](2018)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治语篇主要涉及国家或政党的方针政策与态度立场,是政治话语的主要表现形式,政治语篇的对外翻译直接影响到对外政治话语的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我国,汉语政治语篇的翻译研究以中央重要政治文献的英译为主,资深译员、外宣工作者、翻译研究者围绕政治语篇翻译的经验体会、原则目标和策略方法等问题展开了多种层面和维度的探讨。但是,已有研究往往以宏观论述或个案分析为主,描述性和解释性不足,对汉英语言的结构差异关注较多,忽视了翻译中的选择对目标语语篇意义的建构作用。名词化具有重新识解经验的概念功能,能够将由动词识解的过程意义、形容词识解的属性意义等重新识解为事物,是主要的语法隐喻资源,在科技语篇的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Halliday,1994;1998a)。汉语政治语篇及其英译文中同样存在大量名词化表达,如“现代化”modernization、“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党的建设”Party building等。然而,学界对于此类语篇中名词化表达的翻译方法及语篇建构功能却鲜有系统研究,一些翻译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答,诸如如何翻译源语语篇中的名词化,如何翻译为目标语语篇中的名词化,以及翻译策略和方法选择的动因与功能等。鉴于此,研究政治语篇翻译中的名词化现象具有一定必要性,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名词化的使用情况和翻译方法,还可以揭示名词化对政治语篇及政治话语的建构作用。本研究主要在观察名词化分布的基础之上总结并概括政治语篇名词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发现名词化翻译的规律性特征,探究其背后的理据,阐释其在意义及社会层面的建构功能,从而为翻译实践及教学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参考。本研究针对的主要问题包括三个方面:(1)政治语篇及其翻译中汉英名词化表达具有何种分布与特征?呈现何种翻译模式和规律?(2)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对等翻译具有哪些特征及建构功能?政治语篇特色名词化表达如何翻译?(3)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具有哪些特征及建构功能?受哪些因素影响?为了对以上问题进行科学系统地探究,本研究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理论及系统功能翻译研究提出的“对等-转移”渐变体思想(Matthiessen,2014)为名词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建立了描写框架。此外,本研究还以“翻译再实例化”(de Souza,2010;Yang,2015)模型为基础,对翻译过程中影响翻译策略和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建立了阐释框架。对名词化翻译实例的观察,本研究主要采用基于平行语料库的方法,对名词化的分布及翻译策略进行量化与质化分析。本研究自建的政治语篇汉英平行语料库由47篇十八大以来的重要党政文献及其官方译文组成,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环境等多种话题,平行语料库总容量接近100万字词。本研究主要发现与结论如下:(1)名词化现象在汉语政治语篇及其英译文中大量分布。从频数来看,英语译文中名词化的使用高于汉语原文,但使用频率相当,说明目标语语篇与源语语篇的隐喻度在整体上基本保持一致,实现了文体风格的对等。此外,汉英不同名词化类型在语篇中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汉语以转类型名词化为主,英语则以派生型名词化居多,主要受汉英语言的类型因素影响。其中,政治语篇英译文中,派生词缀-tion/-sion、-ment、-ance/-ence、-ty、-ing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汉语原文中能产性较高的词缀为“-性”、“-率”、“-力”、“-化”、“-主义”,与英语的接触以及社会的发展是现代汉语派生名词化大量涌现的主要原因。汉语政治语篇中的高频转类词为“发展”、“建设”、“工作”、“改革”和“安全”,高频转类名词化结构为“NP+VP”结构,在没有形式标记的限制下,汉语存在大量兼类及活用的转类名词化。英语转类型名词化以单音节和双音节词居多,政治语篇英译文中出现的高频转类词为reform、work、support、use、control,这些词以名词性用法为主,表明其在共时层面的隐喻性有所削弱。短语层面的名词化结构“NP的VP”和“V-ing of”在整体上具有名词性,结构的组成成分具有一定临场性,且相对词汇层面的名词化保留了更多过程意义。(2)名词化翻译策略可概括为对等翻译和转移翻译两种,对等翻译还原了原文的名词化表达式,而转移翻译则改变了原文的识解方式,对目标语语篇意义进行重新建构。在政治语篇翻译中将汉语名词化结构翻译为对等的英语名词化是译者采取的主要翻译策略,比例达到47.7%,一方面说明了汉英名词化结构在意义和功能上的共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译者在翻译政治语篇时倾向于保留原文中隐喻式表达,以实现语篇在意义识解方式上的对等。本研究发现名词化对等翻译包括“系统型”和“实例型”两种具体类型,前者为两种语言之间高度对应的名词化,如“重要性”importance、“全球化”globalization,后者为译者根据语境选择的临时性对等,如“环境治理”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但是,并非所有的汉语名词化表达都适宜翻译为对等的英语名词化,例如“化”字格和数式短语等政治语篇特色名词化表达,有时并不具备系统型对等项或不宜进行异化翻译,译者则需要采用转移翻译策略。基于名词化自身的概念功能,本研究认为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在对外政治话语建构中具有凝练中国概念、中国道路和核心价值表述的作用。(3)转移翻译策略还可进一步分为隐喻化转移和去隐喻化转移两种具体类型。隐喻化转移翻译将原文中的非名词化表达翻译为译文中的名词化,去隐喻化转移翻译则将原文中的名词化表达翻译为其他非隐喻化结构,两者可以通过与同级其他词组转换、升级为小句、降级为零对应的翻译方法实现。其中,隐喻化转移翻译在政治语篇翻译中更为常见,比例约为去隐喻化转移翻译的三倍,说明英语的名词化选择更加丰富,在政治语篇建构中发挥了更多积极作用。对具体译例的质化分析表明语言系统因素、语篇类型因素、情景语境因素和文化语境因素在政治语篇翻译中对译者的选择产生主要影响,译者通过识解方式的转换使目标语语篇符合目标语语言系统的表达规范,顺应目标语语境,从而被目标语读者接受,在政治语篇翻译中起到了重构原文信息和结构、简化译文表达、概括原文及译文上下文语义内容、释义原文复杂语义的功能,增加了目标语语篇的可读性,从而有助于对外政治话语能见度的提升。本研究在理论视角、研究方法和体裁选取方面进一步拓展了名词化翻译研究,发现了政治语篇名词化翻译的规律性特征,分析了其背后的内在与外在因素,并从更深的意义层面阐释了其翻译策略与方法的建构功能。本研究对翻译实践与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能够提高译者的建构意识和主体意识,同时还从语言使用层面揭示了对外政治话语的表达方式与方法,为话语体系研究作以补充。
李婷[8](2013)在《汉英语篇衔接对比研究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为指导,使用并借鉴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统计分析与实证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着手,对汉英语篇衔接手段的使用作了较为全面的对比研究。全文由六个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详细地梳理了前人对语篇衔接、汉英语篇衔接对比及对外汉语语篇偏误的相关研究成果,确定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第二章,显性衔接对比研究部分。基于汉英平行语料库,从语义关系及词汇关系的角度对比分析汉英语篇显性衔接手段使用上的异同,得出汉语和英语语篇在显性衔接手段使用上存在较大差异的结论,并总结出意合与形合、话题突出与主语突出的差异是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第三章,隐性衔接对比研究部分。从文化语境、知识体系、会话原则、顺序象似性及隐喻等角度分别对比分析了汉英语篇隐性衔接手段使用上的异同,得出汉英语篇在文化语境、会话原则方面存在差异,但在知识体系、顺序象似性及隐喻上差别不大的结论。总结出,文化及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导致汉英语篇隐性衔接手段的使用在文化语境、会话原则方面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第四章,汉英语篇衔接手段使用倾向性对比分析部分。以四部近现代文学作品的汉英平行文本为语料,将衔接手段分为显性及隐性两大块,基于作品的频度统计数据和基于作品的频度加合统计数据,分别对比分析了汉英语篇衔接手段的使用倾向性。得出英语比汉语更倾向于使用显性衔接手段、汉语倾向于使用照应、省略、复现这三种衔接手段、英语倾向于使用照应、连接、替换这三种衔接手段的结论。总结出,语篇语言风格、语言形式以及中西文化的差异是导致两种语言语篇衔接手段的使用出现不同倾向性的根本原因。第五章,偏误分析及教学启示部分。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英语国家留学生的错篇作文为语料,得出英语国家留学生在进行汉语成篇表达时由显性衔接手段使用所导致的偏误主要集中在照应、连接、复现这三个方面,由隐性衔接手段使用所导致的偏误主要是受语境、顺序象似性这两方面的影响。并从学习者的角度,提出阅读法、作文法这两种方法来增强英语国家留学生的自我语篇意识;从教学的角度,提出隐性外化法、范文展示法、填空法、偏误讲评法、改错法这五种教学启示。最后是结语部分,包括本文得出的研究结果及不足之处。
甘时源[9](2017)在《认知视角下的汉英语篇指示语研究》文中指出言语的指示现象存在于人际交际和话语者自我表达的过程中,指示语的使用让话语更加连贯和更具衔接性。语篇指示现象,是作者和读者在交际语篇中以话语主体为参照点用词或短语对存在于语篇内或语篇外另一个话语对象进行指向,或者用词或短语来表明其所在句子和在同一个语篇之内的其它言语成分之间的语义或语用关系。语篇指示的研究涉及语言的分析和描述、语篇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等领域,具有创造性和挑战性。同时,也是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因为语篇指示语在指称过程中涉及话语主体的焦点确定及话语者对信息的认知加工方式。语篇指示语的形成路径为:现实世界>现实表征>心理表征>语篇表征,这是一个连续体。因此,在语篇中,话语接收者是否能够正确辨析指称对象、将“现实表征”投射到“语篇表征”成为语篇理解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的研究以语篇指示语为研究对象,运用布勒的“指示场-指示”理论和功能、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建立起语篇指示语的分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完整的汉、英语篇指示语系统,以期对汉、英语篇各类型指示语语义特征、心理距离指示功能、语篇指向功能以及语法化过程的异同进行基于语料库的系统性统计分析。并进一步探讨语篇指示为何可能;指代认知加工怎样实现;汉、英语篇指示语的语法化认知机制是什么等问题。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序言,主要介绍了本选题的缘起、意义和创新之处;界定了研究对象并对研究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同时,阐述了本研究的认知语言学基本观点、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也明确了论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为研究现状,就以往对指示语和语篇指示语的研究做了较为全面的梳理,查找以往研究的不足,旨在通过评析和前瞻确认本研究的可行性和价值所在。第三章建立指示语和语篇指示语类型的确定标准或依据。从人类认知特征出发,基于布勒“指示场-指示”的指示原点分布图,探讨了指示语的构成和指示成分,旨在对布勒的指示分布坐标进行补充和完善,建立包括“价值/意义”要素在内的语篇表征经语法化后形成的完整语篇指示语分布坐标,并帮助我们初步归纳得到“情景指示>语篇指示>虚化链接指示”的语篇指示语连续统。对指示语和语篇指示语类型的确定标准的论述,也构成本文汉、英语篇指示语分类设置、指示和指向功能阐释、语法化相关问题分析和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统计的基础。第四章在第三章建立的指示语和语篇指示语类型的确定标准的基础之上,首先,讨论汉、英语篇指示语的五种分类设置,即人称性语篇指示语、指示性语篇指示语、空间时向性语篇指示语、情态附加性语篇指示语及连接性语篇指示语,并基于自建的小型语料库对汉、英语篇指示语分类模式进行了跨语言对比统计分析,得出汉、英语篇指示语类型在使用规律上的对比结果,汉语在语篇中表现为倾向于使用隐性语篇标记,英语则更多使用显性的语篇标记,这也印证了汉语为意合语言,英语为形合语言的特质;其次,我们以典型的汉、英语篇指示语为例,从五个层面详细探讨典型汉、英语篇指示语在指示系统中的分布,通过例示分析指出:在实际的语篇中,典型的汉、英语篇指示语“这/那”和“this/that”存在三种指示形态,即“情景指示”、“语篇指示”和“虚化链接指示”,且从情景指示到语篇指示再到虚化连接指示是一个连续统,也是指示语所经历的语法化过程,本文的重点研究是语篇指示语,但不能否认情景指示(空间性特征)和虚化链接指示(性质特征)是指示语研究的来源和语法化后的最终去向,为了指示系统表述的完整性,在这一章中,我们也对情景指示做了简单描述,至于虚化链接指示,会在探讨语篇指示语语法化问题的第六章中做以详述。第五章是对语篇指示语进行深入探讨的部分,我们选择典型的汉、英语篇指示语“这/那”和“this/that”,从语篇心理距离指示和前指、下指的语篇指向两个功能参数出发,结合自建语料库和大型语料库,分析汉、英语篇指示语的普遍特征和差异(其间,渗透了对人称性、指示性、空间时向性和情态附加性汉、英语篇指示语的具体用法分析)。首先,详细探讨了汉、英语篇指示语“这/那”和“this/that”的语篇心理距离指示功能。我们认为,以话语发出的主体为参照,通过主体和所指对象之间的“距离”来对远、近指示语进行选择。这种“距离”无论是空间的还是时间的,其本质都是话主对所指对象的一种心理距离上的认知加工和判断,受到心理因素影响。简言之,情感态度的心理投射就是心理距离指示。语篇心理距离的拉近或推远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伴随性心理距离指示,另一种是凸显性心理距离指示。研究结果显示:语篇指示词的伴随性心理距离指示不可避免,它和凸显性心理距离指示的唯一差别就是程度高低不同;语篇心理距离指示语的使用反映出话语参与者们较深层次的思维活动和情感、心理状态,受四种因素影响,即注意焦点、社交距离、熟悉程度和情感元素;通过汉英语料对比统计分析可以看到,汉语语言使用者更倾向于使用近指词语(如“这/这些/这边/这里”)来缩小人际距离,然而,英语语言使用者更乐于使用远指指示语(如“that/those/there”)以保护个人私密空间,具有文化内涵。其后,详细探讨了汉、英语篇指示语“这/那”和“this/that”前指和下指的语篇指向功能。基于前指项和先行项之间是否是共指关系,我们可以把前指分成显性前指和隐性前指两种。根据指示现象中前指项所替代的先行词的认知和句法功能,我们将显性前指分成三种类型,即名词性显性前指、谓词性显性前指和小句性显性前指;依据前指项和先行项之间的关系,隐性前指分为三类,即蕴含性隐性前指、联想性隐性前指和概括性隐性前指;与前指功能相较,“这/那”和“this/that”的语篇下指用法虽使用频率不高,但它们仍然具有语篇指向功能并兼具语篇衔接功能。在语篇(特别是文学语篇)的创作中,使用下指,比直接性的描写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其使用目的是为读者在心理上营造悬念,激发阅读兴趣;对比统计分析表明,在语篇前指和下指用法上,汉、英语言间都存在显著差异。第六章探讨汉、英语篇指示语的语法化问题。也就是对语篇指示语经过语法化后形成虚化链接指示用法的讨论(涵盖了对连接性汉、英语篇指示语的具体用法分析)。提出语篇指示语的语法化或虚化标准;详细探讨代名语篇指示词和饰名语篇指示词的语法化。结果表明:“代名语篇指示词”语法化为汉语和英语语篇中的链接词、英语语篇中的定语从句和宾语从句标记;“饰名语篇指示词”能够语法化为汉、英语篇中不定指标记。同时,它还能够实现其他指示语的虚化用法,比如英语中的先行词,汉语中的定冠词、定语从句标记、所属关系词、泛指词和同位共指词;基于“理想化的认知模式(ICM)”,语篇指示语的语法化机制有:意向图式、隐喻和转喻。为语篇指示语语法化研究提供了认知理据。第七章总结了我们对汉、英语篇指示语的研究发现,对研究问题做出了解读,并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我们从认知视角出发对汉、英语篇指示语的研究是基于真实语料数据对布勒“指示场-指示”理论的扩展和完善、对指示分类的补充和分析,以及对指示系统的完整阐释,本研究能够有效发掘汉、英语言差异,以及差异形成的认知基础和理据,有助于更好理解汉、英语篇特征,具有跨文化的借鉴意义,对翻译理论与实践、对外汉语教学、英语教学和人工智能科学的研究都具有跨学科的借鉴意义。
官佳妮[10](2019)在《STEAM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STEAM教育涉及到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以及数学学科,强调学生提出与实际相关的问题并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以及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随着初中英语教育的发展,英语课中的STEAM资源也有待挖掘,因此本文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到初中英语课程中以期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本文首先提出五条STEAM教学原则,再结合原则总结出STEAM教育与初中英语整合的两种途径,然后结合单元内容设计了两个教学案例并应用;最后在分析应用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五条建议。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综述、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及相关概念。第二部分:提出教学原则。通过梳理已有文献,结合STEAM的教育内涵及目标,提出五条不同的教学原则。第三部分:设计教学案例。一方面,结合五条教学原则与STEAM的的经典开展形式,总结出两个适用于英语学科的STEAM教学设计。分别是基于项目的STEAM教学设计与基于问题的STEAM教学设计。另一方面,选取初中英语教材中符合条件的两个单元进行教学方案设计。第四部分:应用教学设计并分析实践结果。在本研究中,第一轮先应用到银川市第九中学,征得教师意见并修改完善教学设计,第二轮将修改后的教学案例应用到银川西夏区第十六中学,观察教学设计在真实的课堂中运用情况,记录过程并分析结果,最后提出5条建议。第五部分,总结与展望。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指出研究的创新之处及不足之处,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二、英语中的衔接规律与英语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中的衔接规律与英语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汉英对比和中介语语料库的汉语并列连词类型学特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连词研究 |
二、关于汉英连词对比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一、本文的研究理论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三、本文的语料来源 |
四、研究范围 |
第二章 汉英并列连词对比 |
第一节 汉语常用并列连词的用法及其异同点对比 |
一、汉语并列连词总体用法归纳 |
二、汉语并列连词之间异同点对比 |
第二节 英语并列连词用法归纳和异同点对比 |
一、英语并列连词“and、otherwise、besides”用法归纳 |
二、英语并列连词“and,otherwise,besides”之间异同 |
第三节 汉英并列连词对比 |
一、汉英并列连词类别划分情况 |
二、汉英并列连词形态构造对比 |
三、汉英并列连词被连接项对比 |
四、汉英并列连词语体范围对比 |
五、汉英并列连词逻辑语义对比 |
六、汉语与英语中并列连词、标点使用情况对比 |
七、汉语和英语并列连词使用频次对比 |
八、汉语和英语并列连词兼类情况对比 |
第四节 汉语“和”类连词与英语并列连词“and”对应用法比较 |
一、汉语连词“和”、“跟”、“与”、“及”、“以及”与英语连词“and”连接各项形式对比 |
二、汉语连词“于是”、“接着”、“然后”与英语连词“and”具体用法对比 |
三、汉语连词“而且”、“并且”与英语连词“and”具体用法对比 |
四、汉语连词“又……又……”、“既……又……”、“一边……一边……”与英语连词“and”具体用法对比 |
第五节 汉英并列连词异同点归纳 |
一、汉英并列连词相同点 |
二、汉英并列连词不同点 |
第三章 基于英语母语者汉语中介语的使用规律看汉语并列连词与英语的差异 |
第一节 基于汉语中介语英语母语者汉语并列连词使用情况考察 |
一、英语母语者并列类连词具体偏误情况分析 |
二、英语母语者与其他母语学习者汉语并列连词使用情况对比 |
第二节 英语母语者汉语并列类连词习得顺序考察 |
一、习得顺序的标准界定 |
二、英语母语者汉语并列连词习得顺序考察 |
三、本文习得顺序结论与已有研究对比 |
四、本节小结 |
第三节 基于偏误分析的汉语并列连词的类型学特征考察 |
一、语言类型学理论概览 |
二、汉语并列连词的类型学特征总结 |
第四章 结语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一、基于汉英并列连词对比的汉语并列连词类型学特征考察 |
二、通过偏误印证汉语并列连词的类型学特征 |
三、汉语并列连词类型学特征 |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概念迁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目标 |
第四节 本论文之结构 |
第二章 语言、文化、思维方式 |
第一节 客观主义被批判,相对主义之兴起 |
第二节 语言相对论之思想传承 |
第三节 语言相对论之命运多舛,从误解到澄清 |
3.1 误解沃尔夫之本意,抨击虚无的“强式论” |
3.2 普遍主义兴起,相对论受压制 |
3.3 认知语言学兴起,语言相对论复兴 |
3.4 新沃尔夫主义者之实验支持 |
3.5 语言相对论在我国之“境遇”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语言、认知、概念迁移 |
第一节 古老而年轻的语言迁移研究 |
1.1 迁移之术语及定义 |
1.2 语言迁移的类型 |
1.3 迁移研究范畴之拓展 |
第二节 汉语背景的英语学习概念迁移框架 |
2.1 “语言文化概念”维度 |
2.2 “英语语言学习过程”维度 |
2.3 “中介语形式层面的表征”维度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英语学习者语料库的二语习得研究 |
第一节 语料库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优势 |
第二节 我国基于英语学习者语料库的二语习得研究 |
2.1 基于笔语语料库的二语研究 |
2.2 基于口语语料库的二语研究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本研究的语料库研究方法 |
第一节 本研究所使用的语料库 |
第二节 本研究所使用的检索方法 |
2.1 索引词检索方法 |
2.2 正则表达式检索方法 |
2.3 搭配、类联接、语义韵的检索方法 |
第三节 本研究所使用的统计方法 |
3.1 频数差异检验 |
3.2 搭配强度测量 |
3.3 频数标准化 |
第四节 本研究所使用的语料库软件 |
4.1 词性附码软件 |
4.2 检索软件 |
第五节 本研究的研究步骤 |
第六章 英语词汇学习与概念迁移 |
第一节 本章研究之理论依据 |
第二节 英语动词学习与概念迁移 |
2.1 语料库研究方法 |
2.2 词汇与语法概念迁移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节 英语介词学习与概念迁移 |
3.1 语料库研究方法 |
3.2 词汇与语法概念迁移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节 英语副词学习与概念迁移 |
4.1 语料库研究方法 |
4.2 语法概念迁移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节 英语冠词学习与概念迁移 |
5.1 语料库研究方法 |
5.2 语法概念迁移分析 |
5.3 小结 |
第七章 英语句法学习与概念迁移 |
第一节 本章研究之理论依据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基本信息统计 |
第三节 英语构句学习与概念迁移 |
3.1 英汉“句子”之别 |
3.2 汉语[句子]语法概念迁移 |
3.3 小结 |
第四节 英语时态学习与概念迁移 |
4.1 英汉“时态”之别 |
4.2 [时态]语法概念迁移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节 英语语序学习及概念迁移 |
5.1 英汉语序特征及语法概念迁移分析 |
5.2 小结 |
第六节 英语“数”的学习与概念迁移 |
6.1 英汉“数”的区别 |
6.2 汉语[数]语法概念迁移所表现的语境 |
6.3 小结 |
第七节 英语“be-sentence”学习与概念迁移 |
7.1 系动词be与语法概念迁移 |
7.2 助词be与语法概念迁移 |
7.3 小结 |
第八节 “主谓一致”学习与概念迁移 |
8.1 英汉句法结构及语法概念表征的区别 |
8.2 主谓一致偏误类型 |
8.3 小结 |
第九节 英语“主/谓/宾缺失”与概念迁移 |
9.1 英汉主谓宾的特点及可省略的语境 |
9.2 ICCI中主语缺失的主要类型 |
9.3 ICCI中谓语缺失的例证 |
9.4 ICCI中宾语缺失的例证 |
9.5 小结 |
第十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新及物性模式下语法隐喻的学习历程与概念迁移 |
第一节 本章研究之理论依据 |
1.1 “汉语背景的英语学习概念迁移框架” |
1.2 新及物性模式——语法隐喻分类框架 |
第二节 语料库研究方法 |
第三节 语法隐喻习得与概念正迁移 |
3.1 经验类别范畴 |
3.2 表征方式范畴 |
3.3 双重隐喻或多重隐喻现象 |
3.4 名词化现象 |
第四节 语法隐喻偏误与概念负迁移 |
4.1 空间概念范畴[上]的映射偏误 |
4.2 其他概念范畴的映射偏误 |
第五节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发现 |
第二节 启示 |
2.1 理论启示 |
2.2 教育实践启示 |
2.3 研究方法启示 |
第三节 本研究之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出版专著及发表论文情况 |
(3)意合形合的汉英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意合形合的定义 |
1.2.1 意合、形合的定义 |
1.2.2 本文对意合形合的界定 |
1.3 研究目标、要点、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要点 |
1.3.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意合形合研究综述 |
2.1 引言 |
2.2 意合形合的哲学思考 |
2.3 意合形合句法对比与翻译讨论 |
2.3.1 王力的对比分析 |
2.3.2 刘宓庆的对比研究 |
2.3.3 周志培的对比分析 |
2.3.4 对比与翻译讨论 |
2.4 篇章层面的探讨 |
2.5 汉语意合现象的研究 |
2.6 小结 |
第三章 意合形合研究的方法论 |
3.1 引言 |
3.2 意合形合研究的方法论 |
3.2.1 研究方法的哲学思考 |
3.2.2 方法论范畴探讨 |
3.3 意合形合的对比研究 |
3.3.1 比较语言学与对比语言学 |
3.3.2 国内对比研究的成就 |
3.3.3 对比研究:本文的必然选择 |
3.4 小结 |
第四章 意合形合的哲学背景 |
4.1 引言 |
4.2 中西方古代语言哲学思考 |
4.2.1 中国先秦时期语言哲学观 |
4.2.2 西方古典语言哲学观 |
4.2.3 语言哲学研究中的意合形合意识 |
4.3 思维模式与语言特征 |
4.3.1 整体与个体 |
4.3.2 悟性与理性 |
4.3.3 具象与抽象 |
4.4 思维与语言世界观 |
4.4.1 语言世界观问题 |
4.4.2 文字、思维和语言形式 |
4.5 中西古代语言中的意合形合研究 |
4.5.1 古汉语及其注疏中的意合研究 |
4.5.2 古英语及其研究中的形合特征 |
4.5.3 古英语及其形合特征 |
4.6 小结 |
第五章 意合形合词语对比分析 |
5.1 引言 |
5.2 汉英词语中的意合形合 |
5.2.1 汉语词语的意合特征 |
5.2.2 英语词语的形合手段 |
5.3 汉英词语的辩证分析 |
5.3.1 汉语词语的形合特征 |
5.3.2 其他语言对英语词语的影响 |
5.4 对比与翻译 |
5.4.1 对比分析与翻译研究 |
5.4.2 译文语言问题 |
5.5 小结 |
第六章 意合形合句子对比分析 |
6.1 汉英语言学家对句子的定义及其差异 |
6.2 汉英句子结构与意合形合 |
6.2.1 话题—说明与主语—谓语 |
6.2.2 树型与竹型 |
6.2.3 句子展开方式与意合形合 |
6.3 汉英句子构建基本原则 |
6.3.1 汉语句子的意合规律 |
6.3.2 英语句子的形合特征 |
6.4 汉英句子组织的辩证法 |
6.4.1 汉语的音韵与英语的语序 |
6.4.2 汉语的形合与英语的意合 |
6.5 句子翻译研究 |
6.5.1 汉语意合句英译原则 |
6.5.2 英语形合句汉译原则 |
6.6 小结 |
第七章 意合形合合成句的对比研究 |
7.1 汉英语言的合成句 |
7.1.1 相关定义 |
7.1.2 合成句中的若干问题讨论 |
7.2 汉英合成句与意合形合对比分析 |
7.2.1 汉语复句与英语并列复合句 |
7.2.2 汉语复句与英语主从复合句 |
7.3 两部巨著与意合形合 |
7.3.1 《中国文法要略》与汉语合成句研究 |
7.3.2 《当代英语语法》与英语合成句研究 |
7.3.3 两部著作中的本体研究 |
7.4 汉英语合成句的辩证思考 |
7.4.1 英语的意合句 |
7.4.2 汉语的复合句 |
7.4.3 汉语复合句的特点 |
7.5 关联词语位置的对比 |
7.5.1 英语关联词语位置相对稳定 |
7.5.2 汉语关联词语位置相对灵活 |
7.6 小结 |
第八章 篇章衔接与意合形合 |
8.1 引言 |
8.2 汉英语言篇章研究简述 |
8.2.1 国内篇章研究 |
8.2.2 西方篇章研究 |
8.2.3 国内篇章研究存在的问题 |
8.3 汉英篇章组织与意合形合 |
8.3.1 篇章组织基本模式 |
8.3.2 篇章组织差异分析 |
8.3.3 篇章组织与意合形合 |
8.4 汉英篇章衔接对比分析及辩证思考 |
8.4.1 照应 |
8.4.2 替代 |
8.4.3 省略 |
8.4.4 连接 |
8.4.5 词汇手段 |
8.5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交互视阈下的英汉语篇衔接对比研究 ——基于自建经济类语料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翻译语篇研究的重要性 |
1.1.2 翻译语篇研究符合未来发展方向 |
1.1.3 衔接是翻译语篇研究的核心问题 |
1.2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价值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价值 |
1.3 研究方法 |
1.3.1 对比分析法 |
1.3.2 逻辑推演法 |
1.3.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
1.3.4 学科交叉研究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语篇研究 |
2.1.1 国外学者关于语篇研究的文献综述 |
2.1.2 国内学者关于语篇研究的文献综述 |
2.1.3 本文关于语篇范畴的界定 |
2.2 衔接研究的历史回顾 |
2.2.1 外语学者关于衔接的界定 |
2.2.2 汉语学者关于衔接的界定 |
2.2.3 衔接与连贯的关系 |
2.3 英汉语篇衔接对比研究的主要问题 |
2.3.1 国内语篇衔接对比研究概述 |
2.3.2 英汉语篇衔接对比与形和意合研究 |
2.3.3 英汉语篇衔接对比与翻译显化研究 |
2.3.4 英汉语篇衔接对比与语用研究 |
2.4 解决路径 |
第3章 用于英汉语篇衔接对比研究的交互视角 |
3.1 交互视角的语言哲学渊源 |
3.1.1 哲学史的理论基点 |
3.1.2 语言哲学的理论基点 |
3.1.3 方法论的理论基点 |
3.2 交互视角的理论基础 |
3.2.1 功能语言学与交互衔接研究 |
3.2.2 语用学与交互衔接研究 |
3.2.3 翻译学与交互衔接研究 |
3.3 用于分析英汉平行语篇的交互视角 |
3.4 用于频率统计的衔接手段 |
3.4.1 指示(deixis) |
3.4.2 人称代词 |
3.4.3 连接词 |
第4章 基于英汉衔接对比研究的文本库建设 |
4.1 研究语料简介 |
4.2 语料库设计与交互研究 |
4.2.1 语篇衔接与国外语料库交互研究 |
4.2.2 语篇衔接与国内语料库交互研究 |
4.2.3 通过语料库展开交互研究的可能性 |
4.3 语料库及语料库研究方法 |
4.4 《金融时报》语料库的建设流程 |
4.4.1 研究假设和数据介绍 |
4.4.2 参考语料库 |
4.4.3 分析程序和问题 |
第5章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量化研究 |
5.1 指示词量化统计 |
5.2 人称代词 |
5.3 连接词 |
5.3.1 英汉平行语篇连接词转换原因 |
5.3.2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量化分析 |
第6章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发现及定性分析 |
6.1 指示词 |
6.1.1 指示词的功能性应用 |
6.1.2 向远指转化的指示词 |
6.1.3 讨论 |
6.2 人称代词 |
6.2.1 标记趋势:向显化的人称代词转换 |
6.2.2 非标记的趋势:向隐性人称代词转换 |
6.2.3 翻译转换中角度的切换 |
6.2.4 讨论 |
6.3 连接词 |
6.3.1 “插入”性连接词的语用分析 |
6.3.2 连接词“插入”和“省略”的意图分析 |
6.4 案例分析(金融时报136) |
第7章 结论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本文的特点和创新 |
7.3 本文的局限和不足 |
7.4 相关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全译求化机制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一、主要内容 |
二、重点难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第五节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全译本质“化”论 |
第一节 全译的概述 |
一、全译定义 |
二、全译原则 |
三、全译过程 |
四、全译单位 |
第二节 全译的本质 |
一、“化”之文字学原解 |
二、“化”之哲学通解 |
三、“化”之美学专解 |
四、“化”之钱钟书自解 |
五、“化”之译学新解 |
第三节 全译的核心 |
一、全译核心之“化” |
二、求化关键之机制体系 |
第三章 全译求化单一机制论 |
第一节 等化机制 |
一、等化机制的界定 |
二、等化机制的理据 |
三、等化机制的限制 |
四、等化机制的类型 |
五、等化机制的价值 |
第二节 繁化机制 |
一、繁化机制的界定 |
二、繁化机制的理据 |
三、繁化机制的类型 |
第三节 简化机制 |
一、简化机制的界定 |
二、简化机制的理据 |
三、简化机制的类型 |
第四节 移化机制 |
一、移化机制的界定 |
二、移化机制的理据 |
三、移化机制的类型 |
第五节 换化机制 |
一、换化机制的界定 |
二、换化机制的理据 |
三、换化机制的类型 |
第六节 分化机制 |
一、分化机制的界定 |
二、分化机制的理据 |
三、分化机制的类型 |
第七节 合化机制 |
一、合化机制的界定 |
二、合化机制的理据 |
三、合化机制的类型 |
第四章 全译求化组合机制论 |
第一节 机制的间性关系 |
一、两种机制之间的关系 |
二、多种机制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二合机制 |
一、繁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二、简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三、移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四、换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五、分化与其他机制的二合 |
第三节 多合机制 |
一、三合机制 |
二、四合机制 |
三、五合机制 |
四、六合机制 |
第五章 结论与前瞻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全译的本质是化 |
二、全译的核心问题是建立求化机制 |
三、单一机制的运用具有倾向性 |
四、组合机制的运用存在失衡性 |
五、全译求化机制是一个完整体系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一、研究领域有待开拓 |
二、研究方法仍需创新 |
三、研究对象还可细化 |
四、研究语料仍可扩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汉英否定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否定的定义与分类 |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文章的基本结构与框架 |
第二章 汉英否定对比的历史回顾 |
2.1.引言 |
2.2 汉英否定对比研究的历史回顾 |
2.3.对以往否定对比研究的评述与展望 |
2.4.小结 |
第三章 汉英否定对比的理论基础 |
3.1.引言 |
3.2.对比研究的基本原则 |
3.3.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 |
3.4."三个平面"的理论 |
3.5.功能主义的语言观 |
3.6 小结 |
第四章 汉英否定的形式结构对比 |
4.1.引言 |
4.2.汉英否定的词法对比 |
4.3.汉英普通否定句句法对比 |
4.4.汉英特殊否定句句法对比 |
4.5.小结 |
第五章 汉英否定的语义对比 |
5.1.引言 |
5.2.汉英否定词的语义对比 |
5.3.汉英普通否定句的语义对比 |
5.4.汉英特殊否定句的语义对比 |
5.5.小结 |
第六章 汉英否定的语用对比 |
6.1.引言 |
6.2.语用否定焦点和语用否定意义 |
6.3.汉英否定句的语用功能 |
6.4.汉英否定的篇章衔接功能对比 |
6.5.小结 |
第七章 英汉否定句的历时对比 |
7.1.引言 |
7.2.汉语否定结构的历史演变 |
7.3.英语否定结构的历史演变 |
7.4.汉英否定结构历时演变的比较 |
7.5.小结 |
第八章 汉英否定对比与对外汉语否定句教学 |
8.1.为什么要联系对外汉语教学? |
8.2.对以往对外汉语否定句教学研究的回顾 |
8.3.本研究对于对外汉语否定句教学的启示 |
8.4.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9.1.本文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
9.2.本文存在的不足和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
参考书目 |
后记 |
(7)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意义 |
1.6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名词化研究回顾 |
2.1.1 名词化的本体研究 |
2.1.2 名词化的应用及实用研究 |
2.2 政治语篇翻译研究回顾 |
2.2.1 政治语篇翻译的经验与批评 |
2.2.2 政治语篇翻译的原则与目标 |
2.2.3 政治语篇翻译的策略与方法 |
2.3 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研究回顾 |
2.3.1 功能语言学对翻译核心问题的阐释 |
2.3.2 功能语言学理论在汉英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功能语言学的意义观 |
3.1.1 功能观 |
3.1.2 建构观 |
3.1.3 进化观 |
3.1.4 社会符号观 |
3.2 功能视角下名词化的对等与转移翻译策略 |
3.2.1 名词化对经验的重新识解 |
3.2.2 种族发生视角下翻译过程的再实例化模型 |
3.2.3 翻译对等与转移的语法隐喻理据 |
3.2.4 名词化对等与转移翻译策略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研究思路 |
4.1.1 分析模式与步骤 |
4.1.2 名词化的界定与识别 |
4.2 政治语篇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建设 |
4.2.1 平行语料库的发展与应用 |
4.2.2 语料库的构成 |
4.2.3 语料的预处理 |
4.2.4 语料的检索与抽样 |
4.3 本研究使用的参照语料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治语篇及其翻译中汉英名词化的分布与类型 |
5.1 汉英名词化及其翻译策略分布 |
5.1.1 汉英名词化的分布特征 |
5.1.2 名词化对等与转移翻译策略的分布特征 |
5.2 汉英派生型名词化 |
5.2.1 源语语篇中的汉语派生名词化 |
5.2.2 目标语语篇中的英语派生名词化 |
5.3 汉英转类型名词化 |
5.3.1 源语语篇中的汉语转类名词化 |
5.3.2 目标语语篇中的英语转类名词化 |
5.4 汉英短语型名词化 |
5.4.1 源语语篇中的汉语“NP的VP”结构 |
5.4.2 目标语语篇中的英语“V-ingof”结构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 |
6.1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的类型 |
6.1.1 系统型对等 |
6.1.2 实例型对等 |
6.2 政治语篇特色名词化表达的翻译 |
6.2.1 汉语“化”字格的翻译 |
6.2.2 汉语数式短语的翻译 |
6.3 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与对外政治话语的建构 |
6.3.1 名词化所凝练的中国概念表述 |
6.3.2 名词化所凝练的中国道路表述 |
6.3.3 名词化所凝练的核心价值表述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 |
7.1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的类型 |
7.1.1 隐喻化转移 |
7.1.2 去隐喻化转移 |
7.2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的影响因素 |
7.2.1 语言系统因素 |
7.2.2 语篇类型因素 |
7.2.3 情景语境因素 |
7.2.4 文化语境因素 |
7.3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的功能 |
7.3.1 重构功能 |
7.3.2 简化功能 |
7.3.3 概括功能 |
7.3.4 释义功能 |
7.4 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与对外政治话语的建构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发现 |
8.2 贡献及创新点 |
8.3 研究启示 |
8.4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8)汉英语篇衔接对比研究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人研究概况 |
1.1.1 国外语篇衔接的研究 |
1.1.2 国内语篇衔接的研究 |
1.1.3 汉英语篇衔接对比研究 |
1.1.4 对外汉语语篇偏误研究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本研究采用的理论与方法 |
1.3.1 运用的理论 |
1.3.2 本文研究的语料来源 |
第2章 汉英语篇显性衔接手段对比分析 |
2.1 照应手段对比分析 |
2.1.1 人称照应对比分析 |
2.1.1.1 性的区别 |
2.1.1.2 数、格的差异 |
2.1.1.3 表达方面的不同 |
2.1.2 指示照应对比分析 |
2.1.2.1 指称功能差异 |
2.1.2.2 表达方式的不同 |
2.1.3 比较照应对比分析 |
2.1.3.1 总体比较上的差异 |
2.1.3.2 具体比较上的差异 |
2.2 连接手段对比分析 |
2.2.1 详述关系对比分析 |
2.2.2 延伸关系对比分析 |
2.2.3 增强关系对比分析 |
2.3 替换手段对比分析 |
2.3.1 名词性替换对比分析 |
2.3.1.1 单复数形式上的变化不对应 |
2.3.1.2 替换方式在词与短语的使用上不对应 |
2.3.1.3 替换现象在具体表达上不对应 |
2.3.2 动词性替换对比分析 |
2.3.2.1 替换现象在具体表达上不对应 |
2.3.2.2 替换现象在动词的形态变化上不对应 |
2.3.3 小句性替换对比分析 |
2.3.3.1 否定表达所用小句性替换词不对应 |
2.4 对举手段对比分析 |
2.5 省略手段对比分析 |
2.5.1 名词性省略对比分析 |
2.5.2 动词性省略对比分析 |
2.5.3 小句性省略对比分析 |
2.6 复现关系对比分析 |
2.6.1 原词复现对比分析 |
2.6.2 同义词、近义词复现对比分析 |
2.6.3 上下义词复现对比分析 |
2.7 同现关系对比分析 |
2.7.1 局部——整体关系对比分析 |
2.7.2 反义关系对比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英语篇汉隐性衔接手段对比分析 |
3.1 从语境角度对比分析汉英语篇隐性衔接手段 |
3.1.1 情景语境对比分析 |
3.1.2 文化语境对比分析 |
3.1.3 知识体系对比分析 |
3.1.3.1 世界知识 |
3.1.3.2 共有知识 |
3.2 从会话原则对比分析汉英语篇隐性衔接手段 |
3.2.1 言语行为 |
3.2.2 合作原则 |
3.3 从顺序象似性角度对比分析汉英语篇隐性衔接手段 |
3.4 从隐喻角度对比分析汉英语篇隐性衔接手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汉英语篇衔接手段的使用倾向性对比分析 |
4.1 汉英语篇显性衔接手段的使用频次统计分析 |
4.1.1 基于作品统计数据对比分析汉英文本显性衔接手段的使用倾向性 |
4.1.2 基于频度加合数据对比分析汉英语篇显性衔接手段的使用倾向性 |
4.2 汉英语篇隐性衔接手段的使用频次统计分析 |
4.2.1 基于作品统计数据对比分析汉英文本隐性衔接手段的使用倾向性 |
4.2.2 基于频度加合数据对比分析汉英语篇显性衔接手段的使用倾向性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英语国家留学生在语篇衔接手段使用上的偏误分析及对其进行汉语教学的启示 |
5.1 英语国家留学生在语篇衔接手段上的使用偏误 |
5.1.2 显性衔接手段使用偏误分析 |
5.1.2.1 照应使用偏误 |
5.1.2.2 连接使用偏误 |
5.1.2.3 复现使用偏误 |
5.1.3 隐性衔接手段使用偏误分析 |
5.1.3.1 受语境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偏误 |
5.1.3.2 受顺序象似性的影响而产生的偏误 |
5.2 教学启示 |
5.2.1 对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启示 |
5.2.2 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
5.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认知视角下的汉英语篇指示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缘起 |
1.2 选题意义和创新之处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 |
1.3.1 研究对象 |
1.3.1.1“指示语”和“语篇”的界定 |
1.3.1.2“语篇指示语”的界定 |
1.3.2 研究问题 |
1.4 功能、认知语言学基本观点的运用 |
1.4.1 理想认知模型(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s) |
1.4.2 Bickerton(1990)的认知语言观 |
1.4.3 原型范畴理论 |
1.4.4 指示语语法化理论 |
1.4.5 功能语法的例示理论 |
1.5 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1.5.1 语料来源 |
1.5.2 研究方法 |
1.5.2.1 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方法 |
1.5.2.2 描写基础上的解释归纳 |
1.5.2.3 共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 |
1.6 论文的结构框架 |
第2章 研究现状:指示语和语篇指示语 |
2.1 指示语研究 |
2.1.1 外国学者指示语研究的主要成果 |
2.1.1.1 传统语言学视角 |
2.1.1.2 认知视角 |
2.1.2 中国学者的指示语研究现状 |
2.1.2.1 指示语基本研究 |
2.1.2.2 指示语的对比研究 |
2.1.2.3 指示语的语言学理论研究 |
2.1.2.4 指示语的认知研究 |
2.2 语篇指示语相关研究 |
2.3 对现有研究的评析 |
第3章 指示语和语篇指示语类型的确定标准 |
3.1 指示语构成 |
3.2 指示成分 |
3.3 语篇指示语分类模式 |
第4章 汉、英语篇指示语的类型 |
4.1 汉、英语篇指示语的分类设置 |
4.1.1 人称性语篇指示语 |
4.1.2 指示性语篇指示语 |
4.1.3 空间时向性语篇指示语 |
4.1.4 情态附加性语篇指示语 |
4.1.5 连接性语篇指示语 |
4.2 汉、英语篇指示语类型的对比统计分析 |
4.3 典型汉、英语篇指示语的例示化对比分析 |
4.3.1“这”、“那”、“this”、“that”的指示研究概观 |
4.3.2“这”、“那”、“this”、“that”的指示系统和分类构成 |
4.3.3“这”、“那”、“this”、“that”的情景指示 |
4.3.3.1 手势性情景指示 |
4.3.3.2 非手势性情景指示 |
4.4 小结 |
第5章 汉、英语篇指示语的语篇功能 |
5.1 汉、英语篇指示语心理距离指示功能及对比分析 |
5.1.1 心理距离指示 |
5.1.2 产生心理距离指示现象的四种可能 |
5.1.3 语篇指示语的两种心理距离指示现象 |
5.1.4 影响语篇指示语心理距离指示的四个因素 |
5.1.5 汉、英语篇指示语“这”、“那”和“this”、“that”心理距离指示功能的对比统计分析 |
5.2 汉、英语篇指示语的指向功能及对比分析 |
5.2.1 汉、英典型语篇指示语的前指 |
5.2.1.1“这”、“那”、“this”、“that”显性前指 |
5.2.1.1.1 名词性显性前指 |
5.2.1.1.2 谓词性显性前指 |
5.2.1.1.3 小句性显性前指 |
5.2.1.2“这”、“那”、“this”、“that”隐性前指 |
5.2.1.2.1 蕴含性隐性前指 |
5.2.1.2.2 联想性隐性前指 |
5.2.1.2.3 概括性隐性前指 |
5.2.2 汉、英典型语篇指示语的下指 |
5.2.2.1“这”和“那”的下指 |
5.2.2.2“this”和“that”的下指 |
5.2.2.2.1“this”的下指 |
5.2.2.2.2“that”的下指 |
5.2.3 汉、英语篇指示语“这”、“那”和“this”、“that”指向功能的对比统计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汉、英语篇指示语的语法化问题 |
6.1 语篇指示语语法化标准 |
6.2 代名语篇指示词(Pronominal Deixis)语法化 |
6.2.1 英语关系从句标记 |
6.2.2 汉、英语篇中的句子连接词 |
6.2.3 英语宾语从句标记 |
6.2.4 小结 |
6.3 饰名语篇指示词(Adnominal Deixis)语法化 |
6.3.1 汉、英语篇指示语的不定指用法 |
6.3.2 英语中的先行词 |
6.3.3 汉语中的定冠词义 |
6.3.4 汉语中的定语从句标记 |
6.3.5 汉语中的所属关系词 |
6.3.6 汉语中的泛指词 |
6.3.7 汉语中的同位共指词 |
6.3.8 小结 |
6.4 汉、英语篇指示语“这”、“那”、“this”、“that”的语法化特征对比统计分析 |
6.5 语篇指示语语法化的认知机制 |
6.5.1 图式化模式 |
6.5.2 隐喻模式 |
6.5.3 转喻模式 |
6.6 小结 |
第7章 总结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对研究问题的解读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STEAM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STEAM教育 |
1.4.2 初中英语教育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6 理论基础 |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实施技术路线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实施的技术路线 |
1.7.3 研究实施的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STEAM教育原则与开展形式 |
2.1 STEAM教育原则 |
2.2 STEAM与初中英语整合的两种开展形式 |
第3章 STEAM教育应用于初中英语中的教学设计 |
3.1 基于项目的STEAM教学设计 |
3.1.1 基于项目的STEAM教学流程 |
3.1.2 基于项目的STEAM教学设计方案 |
3.2 基于问题的STEAM教学设计 |
3.2.1 基于问题的STEAM教学流程 |
3.2.2 基于问题的STEAM教学设计方案 |
第4章 初中英语STEAM教学设计的应用 |
4.1 教学设计的第一轮应用及结果 |
4.2 教学设计的第二轮应用与结果 |
4.3 对STEAM教育应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思考 |
4.4 STEAM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的建议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英语中的衔接规律与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汉英对比和中介语语料库的汉语并列连词类型学特征考察[D]. 曾雪雁.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概念迁移研究[D]. 张会平.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1)
- [3]意合形合的汉英对比研究[D]. 郭富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4]交互视阈下的英汉语篇衔接对比研究 ——基于自建经济类语料库[D]. 陈艳新. 吉林大学, 2016(10)
- [5]全译求化机制论[D]. 余承法.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6]汉英否定对比研究[D]. 管春林.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7]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策略研究[D]. 唐革亮.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8]汉英语篇衔接对比研究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D]. 李婷. 湖南大学, 2013(04)
- [9]认知视角下的汉英语篇指示语研究[D]. 甘时源. 吉林大学, 2017(09)
- [10]STEAM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官佳妮. 宁夏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