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城寨龙山城址与中原文明的形成(论文文献综述)
袁飞勇[1](2020)在《煤山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煤山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对煤山文化的内涵界定、分期、年代、区域类型划分、文化渊源、发展过程与周边文化互动关系、文化去向、与夏的关系等问题做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全文共分为绪论、第一至七章和结语。绪论部分主要对煤山文化以往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问题和研究任务。第一章界定清楚了煤山文化的内涵。通过与王湾三期遗存的比较,赞同王湾三期文化与煤山文化的分别命名,并指出煤山文化还应包括以禹会村、王油坊、南荡、杨庄二期、乱石滩、西花园、肖家屋脊、石板巷子等为代表的遗存。第二章按汝颍河流域、豫东南、豫西南鄂西北、鄂北、江汉平原、鄂西宜都、豫东皖中北、江淮东部等八个地理单元,分别对各区域的煤山文化遗存进行了分期研究。第三章对煤山文化各区域分期的对应关系进行了整合,将煤山文化总共分为从早到晚的五期,其中第一、二期为早期阶段,第三、四期为中期阶段,第五期为晚期阶段。然后全面考察了煤山文化以及相关考古学文化的碳十四测年数据,提出煤山文化的年代约在公元前2500~1900年之间,其中早期约在公元前2500~2300年,中期约在公元前2300~2000年,晚期约在公元前2000~1900年。最后总结了煤山文化不同阶段分布范围的演变与区域类型的划分。第四章首先探讨了煤山文化形成之前中原地区仰韶晚期最晚阶段至龙山早期文化格局的变迁,指出过去常被认为已晚至龙山早期的王湾二期四段、里沟二期、滩小关四期、西山七组、大河村五期、谷水河三期、台王一期等遗存,因普遍仍含有彩陶,实则仍早于龙山早期且属于秦王寨文化。至龙山早期时,在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晚期遗存西进高潮的推动下,汝颍地区新形成大汶口文化前后屯类型,秦王寨文化传统为之终结。在此基础上,本章继而讨论了煤山文化早期两个地方类型郝家台类型和禹会村类型在形成过程中分别对龙山早期时大汶口文化前后屯类型与尉迟寺类型晚期遗存文化因素的继承,以及对同时期山东龙山文化和石家河文化因素的吸收。第五章详细讨论了煤山文化在早、中、晚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与其周边地区各不同考古学文化遗存的互动关系。首先在早期阶段,煤山文化推动了王湾三期文化的形成,并受到山东龙山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较大影响。其次在中期阶段,煤山文化因东扩和南下,占据了江淮东部地区和汝颍以南的广大南方地区,自身分布范围发生重大变化并形成诸多新地域类型,由此煤山文化与相邻周边地区产生了新的文化互动关系与文化格局。最后在晚期阶段,因汝颍地区煤山文化煤山类型已转变为新砦期二里头文化,由此,黄河流域此阶段相邻周边诸遗存与煤山文化的关系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而长江流域诸遗存与煤山文化的关系则大体维持了上一阶段的基本格局。第六章对煤山文化中晚期阶段各不同地域类型的流向分别进行了考察。一是只延续至中期的汝颍地区煤山类型,其中位于嵩山东麓的部分,在煤山文化王油坊类型和后岗二期文化的冲击下率先转变为二里头文化新砦类型,并北向和南向移动,推动了洛阳盆地二里头文化花地嘴类型和汝颍绝大部分地区二里头文化蒲城店类型的形成,即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新砦期三个类型的全面形成。二是延续至晚期的其他七个类型。其中豫东皖中北的王油坊类型和江淮东部的南荡类型均被岳石文化所取代,而汝颍地区以南至长江中游沿岸的五个类型,与目前这些地区发现的年代皆早不过二里头二期晚段的二里头文化遗存之间尚存在缺环,并且它们的主要文化因素也均未见之于后者中,故而它们的去向仍需存疑,有待新材料的发现。第七章结合学界关于夏王朝年代、文献所载夏王朝早期活动地望的研究,对有关夏代早期重大史事与考古学、年代学的对应关系做了相应探讨,并以此推断煤山文化煤山类型与夏的关系以及其他类型的主要人群构成。结语部分则对论文的几点主要收获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对将来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王政良[2](2020)在《早期国家的政治实践 ——基于龙山时期黄河中下游中心聚落的观察》文中提出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及其动力机制一直是国内外社会科学界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逐渐认识到线性演化模式并不能反映社会发展的差异,也很难从考古材料中直接证明,因此转向从社会演化机制出发来研究早期国家和复杂社会的形成过程。龙山时期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伴随着中心聚落数量的增加及其规模的增大,对于外部防御设施和内部基础设施的公共投入也在不断增长,这一现象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复杂化和早期国家形成至关重要。中心聚落的形成过程以及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需要社会成员有组织地集体行动,并涉及公共投入的选择和管理问题。本文通过引入“集体行动”和“公共投入”的概念及相关理论来尝试讨论这一复杂而又重要的过程。第一章介绍本文的时空范围和案例选择,简要回顾了新进化论模式下早期国家的概念和问题,着重介绍近些年来西方学界关于集体行动理论在前现代社会研究中的应用。第二章对案例涉及的中心聚落的防御设施和基础设施进行了介绍,并对防御设施的规模进行面积估算和统计。通过将案例分为早中晚三期,发现随着时间推移,中心聚落的规模和公共投入都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为两者关系的讨论提供了考古学依据。第三章在前文统计的基础上,对中心聚落核心区人口规模进行了估算,进而对社会规模和公共防御设施投入的相关性进行检验。结果发现,随着社会规模的增加,两者的相关性由强变弱。当核心区人口规模达到1000-2000以上时,防御设施投入增长趋势出现停滞,这表明社会规模对于公共投入的影响并不总是决定性的。通过对各别案例进行观察发现,社会的管理水平、财富分配以及外部环境压力都有可能对公共投入产生影响。第四章从防御设施投入出现拐点这一现象出发,结合多个案例的公共投入和人均成本的估算结果,推测这一变化可能反映了公共投入由外部防御向内部基础设施转型的过程,大型社会人均投入的成本相对较低,提供各种基础设施的潜力和能力更强。另外,对于大型高等级建筑的观察可能反映了另一个重要的过程或机制,即社会管理功能的强化,而管理决策公共投入的过程可视作早期国家政治实践的重要特征。第五章总结本文的基本观点,对仍存在的问题简要说明。
唐由海[3](2020)在《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传统营城思想的韧性活力、独特审美和哲学底色,丰富了世界城市发展历史。先秦时期的城市选址,充溢着活跃思潮和丰富实践,是中国营城传统的开启之处,但现有城市选址研究成果集中在主要王朝时期,先秦时期研究鲜有成果报道且不成体系。本文旨在通过对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的研究,从史学角度还原先秦城市选址营建历史,从文化和技术角度挖掘先秦城市选址的基础性价值、源头价值和多元化价值,以弥补对先秦营城传统的理解不足及其价值对“华夏化”贡献的认识不足,并为现代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早期先民智慧。本文采用阶段式论述结合案例城市分析,梳理了自龙山时代到东周结束约2000余年时间内先秦华夏文明主要地域的城市选址起源、分布、流变、融合的动态历程,以综合性研究为主,并选取作为城市选址重要支撑的技术体系和哲学思想进行专项研究。研究结果揭示了先秦华夏城市选址发展历程经历“多源”发育期、“多源”到“一体”期、“一体”到“多元”期三个阶段;提出选址技术体系在先秦时期已经初步形成,并由“辨方正位的测量之术”、“城地相称的制邑之术”、“因地制宜的御水之术”、“流域治理的兴城之术”、“观星授时的节令之术”、“星象崇拜的象天之术”六方面技术构成,具有“实用理性”特点;发现城市选址受先秦哲学思想影响,并体现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山水有情的审美观和有为无为的人地观三方面,呈现出“儒道互补”特征,“儒”“道”共同构成了进与退,巧与拙,收与放的矛盾体,形成了华夏选址传统开放、多元、深沉的思想主干和基本线索。
李宏飞[4](2020)在《河南史前城址的分类研究》文中认为河南地区史前城址脱胎于早期的环濠聚落。在史前人口不断滋生的情况下,由于婚姻和血缘纽带集中聚居,构成了规模更大的史前城址。史前晚期的社会分化导致城址的构成模式由"大同模式"向"小康模式"转变,进而形成了三代大型都邑聚落的"城郭体系"。
刘丁辉[5](2020)在《试论中原地区史前城址的选址思想与特征》文中认为城址是史前聚落的特殊阶段产物,史前城址研究是先秦考古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城市的特点之一就是注重选址,中原地区作为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发展、繁荣的核心区域,率先酝酿诞生了早期的国家,先后出现了一系列延续时间长、规模或大或小的史前城址,为探索中国史前城址的选址思想与特征提供了关键依据。一、中原地区史前城址的发现本文所指的中原地区是指以河南省为主的狭义中原区域。截至目前,中原地区已发现了
缪小荣[6](2019)在《中国早期城址城墙研究》文中提出早期城址是中国古代城市初创阶段之城址。城墙作为古代城市最突出的标志,在早期城址阶段扮演着重要角色。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以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开展,陆续发现了大量早期阶段的城址,为开展早期城址城墙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以早期城址城墙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有关地层学、类型学、聚落考古学、二重证据法及统计学的相关方法,对早期城址城墙的平面规划设计、城墙结构、城墙附属设施、城墙功用、城墙发展演变与分区等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是对早期城址城墙的相关概念加以界定,回顾和梳理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分析其不足之处,说明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并对具体的研究方法加以阐释。第二章是城墙的发现及确认。主要梳理早期城址阶段中国各地已知的早期城址相关概况;按不同时段,以从早到晚的顺序归纳总结各区域已发现的建造有城墙的早期城址情况。认为中国各地已发现建造有城墙的早期城址267座,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以及西辽河流域及其左近。第三章是城墙平面规划设计研究。将城墙按照平面形态的不同分为圆形城墙、方形城墙、不规则形城墙和非闭合城墙四类,其中前三类属于闭合城墙的范畴。并对这四类城墙进行大数据统计和分析,探讨其设计特征,分析不同类型城墙的合理性和优势。据统计,目前共发现圆形城墙城址13座,方形城墙城址62座,不规则形城墙城址14座,非闭合城墙城址18座。城墙规划设计受多重因素影响,可概括为地理环境、建造技术、建城理念、社会发展需求共四方面主要原因。第四章是城墙结构分析。将城墙结构分为形态结构、技术结构和墙基结构三大类。其中形态结构又可分为上下(纵向)形态结构和左右(横向)形态结构。上下结构可分为单独墙体、墙体+基槽、墙体+垫层三种;左右结构分为单独墙体、墙体+内外护坡、墙体+内护坡、墙体+外护坡四种;城墙技术结构包括单一堆筑、单一夯筑、单一版筑、单一砌筑、夯筑+版筑、夯筑+堆筑及其他式;墙基结构主要有平地型、基槽型、壕沟型、依崖型四类,有的城址城墙还存在多种墙基结构组合使用的混合型。对上述各小类进行考古学观察,总结其特征,并将其还原到大类下进行综合分析,考察不同类型各自的数量及所占比重,以及不同类型在中国早期城址阶段的发展演变规律。第五章是城墙附属设施探索。主要研究城门、瓮城、马面、角楼、道路、护城壕等城墙附属设施,对诸类设施的考古发现情况分时段归纳总结,并对建造技术(包括规划设计、建造方法)、功能及发展演变情况进行研究。认为城门整体演变情况经历了数量由少到多、城门设计由较随意变为较规整、相关城门设施由少到多的过程。瓮城数量一直不多,但形态结构逐渐变得规整。马面萌芽于仰韶时代,在龙山时代形成,夏商阶段缓慢发展。角楼主要功能是预警和观察。道路演变轨迹较清晰,数量由少到多、宽度由窄变宽、设置由随意到整齐。护城壕平面由圆形变方形、圈围面积由小变大、剖面由不规整到倒梯形、深度由浅变深。第六章是城墙的功用及城墙、城址与城址文明研究。认为城墙的功能主要有军事防御、防洪、规范空间布局和社会秩序、防野兽、防盗、拦坡筑坝、居住共七种。其中前两种功能在不同地区的侧重点有差异,即南方地区以防洪为主,中原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是军事防御。其规范空间布局和社会秩序属于后起功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出现的。此外,对城市的基本设施——城墙、无城墙城市的出现、建造设防城市的社会背景和动因、设防城市与城市文明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索。第七章是城墙发展演变与分区研究。依据城墙的平面规划设计、城墙结构、城墙附属设施的发展变化规律,结合城墙功用,将早期城址城墙分为仰韶时代、龙山时代、夏代和商代四大阶段。依据不同区域之间城墙的差异性,将早期城址城墙分为中部区、南方区和北方区三大区域,其中南方区又依据城墙结构方面的差异分为长江上游区、长江中游区和长江下游区三个小区。这些区域的早期城址城墙既有一定的共性,也存在诸多地方差异。第八章是结语。概括总结全文主要研究成果和观点。
冯永恒[7](2019)在《新郑望京楼夏商城邑聚落演变与社会变迁》文中指出望京楼夏商城邑的形成和发展相关的考古学文化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即望京楼二里头文化一期(二里头文化三期)、望京楼二里头文化二期(二里头文化四期)、望京楼二里岗文化一期(二里岗下层一期)、望京楼二里岗文化二期(二里岗下层二期)、望京楼二里岗文化三期(二里岗上层一期)、望京楼二里岗文化四期(二里岗上层二期)。二里头文化时期以本地二里头文化传统为主体,但北方辉卫型文化和漳河型文化传统有明显渗入,同时还有少量东下冯文化传统。二里岗文化时期呈现出一种多元交融、繁荣发展的局面,这一时期二里头文化传统犹存,辉卫型文化、漳河型文化、岳石文化传统并存共荣,同时典型二里岗文化风格在逐渐形成,直至二里岗上层二期(白家庄期)望京楼城邑繁荣发展的局面归于沉寂,并最终废弃。望京楼二里头文化城邑最晚在二里头文化三期的某个阶段开始创建,二里岗文化城邑在二里头城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二里岗时期城壕直接打破二里头时期城垣,二里岗时期城址规模虽然有所缩小,但是城邑整体的布局和规划更加完备。望京楼遗址作为中原地区夏商时期重要的城邑,前后相继的两座城址分属不同广域王权中心的统治和管理。二里头时期,望京楼城址在整个区域社会的沟通和资源整合中占据重要地位。二里岗时期,伴随着新的王城兴起,望京楼城邑、大师姑城邑等此前的区域中心聚落纷纷响应郑州商城的营建而重新修建或改造,望京楼城邑的性质和文化内涵发生重大转变。二里头文化城邑和二里岗文化城邑的兴建和废弃与二里头都邑兴衰和郑州商城的肇始和繁荣过程相耦合。二里头遗址和郑州商城作为中原腹心地区早期王权国家的都邑,代表了中国早期国家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望京楼夏商城邑的发现和研究对于讨论中原腹心地区早期城邑形成与发展和认识中国早期国家的社会结构和组织模式具有重大意义,对认识中国早期国家的发展演变和社会运行机制等都具有深远的学术意义。
郭荣臻,郭昊晟[8](2018)在《河南新密古城寨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撤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南新密古城寨遗址考古发现以来,20年来学界对其尤其是龙山时代的城址开展一系列研究,取得较为丰硕的学术成果,主要表现在族属、建筑、器物、生业、环境、社会等多方面。这些研究既在某些方面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也存在对部分问题的歧见,整体上促进了对该遗址研究的深入。但既往研究也存在着公共考古力度不够、材料公布有限、多学科合作研究少的问题,有待加强。
蔡全法,郝红星[9](2018)在《会变身的古城 河南新密古城寨龙山文化遗址》文中认为一夜鬼修城的传说,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冲击?有可能是过去式的现实吗?大隗山旁,溱洧之上,古城与传说时代的黄帝有关系吗?扑朔迷离的短命诸侯国——郐国,最终去了哪里?古城的墙,古城的殿,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写中国文明史?
郭荣臻[10](2017)在《简论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城垣建筑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城址占全国范围内同期城址的半数以上,分属北方、中原、海岱三大文化区。就筑城材料而言,北方地区基本为石城,中原、海岱二区则为土城;就城墙主体的筑造技术而言,北方地区以砌筑为主,中原地区以版筑、夯筑为主,堆筑为辅,海岱地区以堆筑为主,部分夯筑,个别版筑;就城墙底部的处理方式而言,中原地区半数城址挖有基槽,北方、海岱地区则基本为平地起建。北方地区的石砌城址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中原、海岱地区的版筑、夯筑城址则代表了新石器时代筑城技术的最高工艺。二者可分别以"北方模式"和"中原—海岱模式"命名,这些城址在早期文明化进程中有重要意义。
二、古城寨龙山城址与中原文明的形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城寨龙山城址与中原文明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1)煤山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简史 |
三、本文研究任务 |
第一章 文化界定 |
第一节 煤山文化命名的合理性 |
第二节 煤山文化范畴的再界定 |
一、中原地区新砦二期阶段的遗存及其性质 |
二、汝颍地区以外可归入煤山文化的遗存 |
三、小结 |
第二章 遗存分析 |
第一节 汝颍地区 |
一、典型遗存分析 |
二、其他遗存分析 |
三、小结 |
第二节 豫东南地区 |
一、典型遗存分析 |
二、其他遗存分析 |
三、小结 |
第三节 豫西南鄂西北地区 |
一、典型遗存分析 |
二、其他遗存分析 |
三、小结 |
第四节 鄂北地区 |
一、遗存分析 |
二、小结 |
第五节 鄂西宜都地区 |
一、遗存分析 |
二、小结 |
第六节 江汉平原区 |
一、典型遗存分析 |
二、其他遗存分析 |
三、小结 |
第七节 豫东皖中北地区 |
一、典型遗存分析 |
二、其他遗存分析 |
三、小结 |
第八节 江淮东部地区 |
一、遗存分析 |
二、小结 |
第三章 煤山文化的时空结构 |
第一节 煤山文化的分期 |
第二节 煤山文化的年代 |
一、相对年代 |
二、绝代年代 |
三、小结 |
第三节 煤山文化的地域类型 |
一、早期阶段 |
二、中期阶段 |
三、晚期阶段 |
四、小结 |
第四章 煤山文化的形成 |
第一节 中原地区仰韶晚期至龙山早期的文化变迁 |
一、仰韶晚期 |
二、龙山早期 |
三、小结 |
第二节 煤山文化的形成 |
一、禹会村类型的形成 |
二、郝家台类型的形成 |
三、小结 |
第五章 煤山文化的发展及其与周边文化的关系 |
第一节 煤山文化早期与周边文化的关系 |
一、与郑洛地区 |
二、与豫西晋南地区 |
三、与关中地区 |
四、与豫北冀南地区 |
五、与海岱地区 |
六、与江淮东部地区 |
七、与宁镇地区 |
八、与环太湖地区 |
九、与环巢湖地区 |
一〇、与皖西南地区 |
一一、与鄂东地区 |
一二、与豫东南、豫西南鄂西北及江汉平原地区 |
一三、小结 |
第二节 煤山文化中期与周边文化的关系 |
一、与郑洛地区 |
二、与豫西晋南地区 |
三、与关中地区 |
四、与豫北冀南地区 |
五、与海岱地区 |
六、与宁镇地区 |
七、与环太湖地区 |
八、与环巢湖地区 |
九、与皖西南地区 |
一〇、与鄂东地区 |
一一、与澧阳平原 |
一二、与峡江地区 |
一三、与清江下游地区 |
一四、小结 |
第三节 煤山文化晚期与周边文化的关系 |
一、与郑洛、汝颍地区 |
二、与黄河流域诸地区 |
三、与冀中及京津唐地区 |
四、与长江流域诸地区 |
五、小结 |
第六章 煤山文化的流向 |
第一节 煤山文化煤山类型向新砦二期二里头文化的转变 |
一、新砦第二期的形成 |
二、新砦二期二里头文化的全面形成 |
三、小结 |
第二节 煤山文化其他类型的流向 |
一、王油坊类型的流向 |
二、南荡类型的流向 |
三、乱石滩类型的流向 |
四、其他四个类型的流向 |
五、小结 |
第七章 煤山文化与夏的关系 |
第一节 关于夏王朝年代与早期地望的基本认识 |
第二节 关于夏代早期重大史事的考古学、年代学解释 |
一、夏代早期重大史事与考古遗存的对应关系 |
二、夏代早期重大史事的年代学研究 |
三、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
(2)早期国家的政治实践 ——基于龙山时期黄河中下游中心聚落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时空范围 |
第二节 线性演化模式与早期国家形成 |
(一) 新进化论与国家起源 |
(二) 对线性模式的反思 |
第三节 集体行动与复杂社会的路径选择 |
(一) 合作模式与网络模式: 双向过程理论的提出 |
(二) 超越二分法: 集体行动理论的实践 |
(三) 集体行动理论的贡献 |
(四) 集体行动理论的局限性 |
第四节 公共投入与早期国家研究 |
(一) 公共物品的概念 |
(二) 公共投入对于早期国家研究的启示 |
第五节 本文写作方法 |
第二章 中心聚落的公共投入 |
第一节 中心聚落公共防御设施投入 |
(一) 防御设施基本信息 |
(二) 防御设施面积估算 |
第二节 中心聚落内部基础设施 |
(一) 道路设施 |
(二) 水利设施 |
(三) 公共仪式场所 |
(四) 仓储设施 |
第三节 公共投入的时空分布 |
(一) 中心聚落的分期 |
(二) 公共投入的历时性变化 |
(三) 公共投入的区域差异 |
(四) 小结 |
第三章 公共投入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社会规模与公共投入 |
(一) 社会规模与复杂性 |
(二) 核心区人口估算 |
(三) 社会规模与防御设施投入的相关性检验 |
(四) 人均公共防御设施投入量 |
第二节 社会规模之外的影响因素 |
(一) 社会规划与管理 |
(二) 财富不平等 |
(三) 人口与环境压力 |
(四) 小结 |
第四章 公共投入与社会管理的产生 |
第一节 社会规模与公共投入转型 |
(一) 平粮台公共投入估算 |
(二) 陶寺公共投入估算 |
(三) 藤花落公共投入估算 |
(四) 小结 |
第二节 社会管理的产生: 基于高等级建筑的观察 |
(一) 管理机构出现的考古学证据 |
(二) 社会管理与早期国家政治实践 |
第五章 结语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1.1.1 中国城市发展中的理论空心化 |
1.1.2 中国历史城市的可资借鉴 |
1.1.3 华夏城市选址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概念界定 |
1.2.1 “华夏”——先秦时期总体时代特征 |
1.2.2 研究对象 |
1.2.3 时空跨度 |
1.3 相关研究情况 |
1.3.1 史学视角的城市选址研究 |
1.3.2 环境适应性视角的城市选址研究 |
1.3.3 类型学视角的城市选址研究 |
1.3.4 研究综述 |
1.4 研究问题、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核心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内容 |
1.4.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先夏的城邑选址 |
2.1 农业与前龙山时代的城邑 |
2.1.1 栽培农业的出现 |
2.1.2 农业经济形成与聚落城邑化 |
2.1.3 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时代的聚落 |
2.2 龙山时代长江流域城邑选址 |
2.2.1 长江上游地区 |
2.2.2 长江中游地区 |
2.2.3 长江下游地区 |
2.3 龙山时代河套地区城邑选址 |
2.3.1 岱海地区 |
2.3.2 大青山南麓 |
2.3.3 陕东地区 |
2.4 龙山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城邑选址 |
2.4.1 中原地区 |
2.4.2 海岱地区 |
2.5 不同区域的选址特点 |
2.5.1 长江流域选址小结 |
2.5.2 河套地区城址小结 |
2.5.3 黄河中下游地区城址小结 |
2.6 华夏城邑选址传统初现 |
2.6.1 多元化特征 |
2.6.2 一体化趋势 |
2.6.3 礼制萌芽 |
2.6.4 防洪思想 |
第三章 夏、商的城市选址 |
3.1 夏的都邑选址 |
3.1.1 夏的社会文化 |
3.1.2 新砦城址 |
3.1.3 二里头城址 |
3.1.4 夏都邑选址特点 |
3.2 商的城市选址 |
3.2.1 商的政治经济 |
3.2.2 偃师商城 |
3.2.3 郑州商城 |
3.2.4 安阳殷墟 |
3.2.5 商都邑选址特点 |
3.2.6 地方城邑选址 |
第四章 西周的城市选址 |
4.1 西周的都邑政治制度 |
4.1.1 宗教思想 |
4.1.2 宗法制度 |
4.1.3 分封制度 |
4.1.4 都邑制度 |
4.2 早周都城选址 |
4.2.1 豳 |
4.2.2 周原 |
4.3 周都城选址 |
4.3.1 丰镐 |
4.3.2 洛邑成周 |
4.4 诸侯国城市选址 |
4.4.1 燕国都城琉璃河 |
4.4.2 齐国陈庄西周城址 |
第五章 东周的城市选址 |
5.1 东周的政治经济 |
5.1.1 生产技术 |
5.1.2 意识形态 |
5.1.3 政治形态 |
5.1.4 城邑建设 |
5.2 东周城址的违制 |
5.2.1 擅自建城 |
5.2.2 扩大规模 |
5.2.3 改变形态 |
5.3 诸侯国国都选址 |
5.3.1 楚都纪南 |
5.3.2 鲁都曲阜 |
5.3.3 齐都临淄 |
5.3.4 赵都邯郸 |
5.3.5 新郑郑韩故城 |
5.3.6 燕下都 |
5.3.7 灵岩古城 |
5.4 地方城市选址 |
5.4.1 晋国晋阳城 |
5.4.2 秦国成都城 |
5.5 秦咸阳选址 |
5.5.1 宏观与微观选址 |
5.5.2 基本格局 |
5.6 小结 |
5.6.1 从多源到一体 |
5.6.2 从一体到多元 |
第六章 先秦城市选址的技术体系 |
6.1 先秦的科学技术 |
6.1.1 “数术” |
6.1.2 先秦的科学技术 |
6.2 辨方正位的测量之术 |
6.3 城地相称的制邑之术 |
6.3.1 相土九州 |
6.3.2 度地量民 |
6.4 因地制宜的御水之术 |
6.4.1 “防水”与“得水” |
6.4.2 城址位置与形态 |
6.4.3 城墙修筑技术 |
6.5 流域治理的兴城之术 |
6.5.1 水土保持 |
6.5.2 沟洫及水利建设 |
6.5.3 流域治理与城市兴起 |
6.5.4 典型的流域治理 |
6.6 观星授时的节令之术 |
6.6.1 天文观测 |
6.6.2 授时而为 |
6.6.3 应时建城 |
6.7 星象崇拜的象天之术 |
6.7.1 政治天文学 |
6.7.2 分野说 |
6.7.3 北极(帝星)与三垣 |
6.7.4 北斗崇拜 |
6.7.5 象天设邑 |
6.8 小结:实用理性的技术体系特征 |
第七章 先秦城市选址的哲学思想 |
7.1 华夏哲学思想的形成 |
7.1.1 思想与权力的分离 |
7.1.2 士与流派的形成 |
7.1.3 反思、抽象和论证的出现 |
7.2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
7.2.1 辩证的阴阳论 |
7.2.2 唯物的气论 |
7.2.3 运动的五行说 |
7.3 山水有情的审美观 |
7.3.1 比德山水 |
7.3.2 天地大美 |
7.4 有为无为的人地观 |
7.4.1 儒家的君子有为 |
7.4.2 道家的圣人无为 |
7.4.3 墨家的兼爱节用 |
7.4.4 法家的人与天调 |
7.5 小结:儒道互补的选址思想特征 |
7.5.1 “美”“善”的互补 |
7.5.2 “主动”中的“被动” |
结语 |
1.研究贡献 |
1.1. 厘清了先秦城市选址的发展脉络 |
1.2. 提炼了先秦城市选址形成的“实用理性”技术体系 |
1.3. 提出先秦哲学思想在城市选址方面具有“儒道互补”特征 |
2.华夏城市选址研究对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借鉴意义 |
2.1 注重城市安全 |
2.2 遵循发展规律 |
2.3 合理城市定位 |
3.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3.1 研究不足 |
3.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河南史前城址的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5)试论中原地区史前城址的选址思想与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原地区史前城址的发现 |
(一)仰韶文化时期 |
1. 郑州西山。 |
2. 淅川龙山岗。 |
(二)龙山文化时期 |
1. 登封王城岗。 |
2. 新密古城寨。 |
3. 淮阳平粮台。 |
4. 辉县孟庄。 |
5. 博爱西金城。 |
6. 温县徐堡。 |
7. 安阳后冈。 |
8. 濮阳戚城。 |
9. 濮阳高城。 |
1 0. 郾城郝家台。 |
1 1. 平顶山蒲城店。 |
1 2. 新密新砦。 |
1 3. 新郑人和寨。 |
1 4. 安阳柴库。 |
二、中原地区史前城址的选址 |
(一)区位选择 |
1. 仰韶文化城址。 |
2. 龙山文化城址。 |
(二)具体位置的选择 |
1. 气候适宜。 |
2. 土地资源丰富。 |
3. 山川险阻择高而建。 |
4. 水资源丰富。 |
三、结语 |
(6)中国早期城址城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城市、城址与早期城址 |
二、城墙 |
三、仰韶时代与龙山时代 |
四、夏代与商代 |
第二节 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一、研究历史 |
二、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地层学和类型学 |
二、聚落考古学 |
三、二重证据法 |
四、统计学 |
五、关于考古资料的使用说明 |
第二章 城墙的发现及确认 |
第一节 仰韶时代 |
一、长江中游地区 |
二、黄河中下游地区 |
三、河套地区 |
第二节 龙山时代 |
一、中原地区 |
二、海岱地区 |
三、长江中下游地区 |
四、成都平原地区 |
五、北方地区 |
第三节 夏代 |
一、中原地区 |
二、海岱地区 |
第四节 商代 |
一、黄河流域 |
二、长江流域 |
第五节 夏商时代夏家店下层文化诸遗址 |
一、辽宁省 |
二、河北省 |
三、内蒙古 |
第三章 城墙平面规划设计 |
第一节 圆形城墙 |
一、数据统计和分析 |
二、设计特征 |
三、合理性分析 |
第二节 方形城墙 |
一、数据统计和分析 |
二、设计特征 |
三、合理性分析 |
第三节 不规则形城墙 |
一、数据统计和分析 |
二、设计特征 |
三、合理性分析 |
第四节 非闭合城墙 |
一、数据统计和分析 |
二、设计特征 |
三、合理性分析 |
第五节 影响因素 |
一、地理环境 |
二、建造技术的发展 |
三、筑城理念的变化 |
四、社会发展的需求 |
第四章 城墙结构 |
第一节 上下(纵向)形态结构 |
一、单独墙体 |
二、墙体+基槽 |
三、墙体+垫层 |
第二节 左右(横向)形态结构 |
一、单独墙体 |
二、主墙+内外护坡 |
三、主墙+内护坡 |
四、主墙+外护坡 |
第三节 城墙技术结构 |
一、单一堆筑 |
二、单一夯筑 |
三、单一版筑 |
四、单一砌筑 |
五、夯筑+版筑 |
六、夯筑+堆筑 |
七、其他形式 |
八、数量与比例 |
第四节 城墙墙基结构 |
一、平地型 |
二、基槽型 |
三、壕沟型 |
四、依崖型 |
五、混合型 |
六、各类型比例 |
第五章 城墙附属设施 |
第一节 城门 |
一、发现与确认 |
二、建造技术 |
三、功能 |
四、发展演变 |
第二节 瓮城 |
一、发现与确认 |
二、建造技术 |
三、功能 |
四、发展演变 |
第三节 马面 |
一、发现与确认 |
二、建造技术 |
三、功能 |
四、发展演变 |
第四节 角楼 |
一、发现与确认 |
二、建造技术 |
三、功能 |
四、发展演变 |
第五节 道路 |
一、发现与确认 |
二、建造技术 |
三、道路分类 |
四、功能 |
五、发展演变 |
第六节 护城壕 |
一、发现与确认 |
二、建造技术 |
三、功能 |
四、发展演变 |
第六章 城墙的功用及城墙、城市与城市文明 |
第一节 军事防御 |
一、需求分析 |
二、选址及规划设计上的军事防御考量 |
三、城墙结构及附属设施的军事防御色彩 |
第二节 防洪 |
一、早期城址阶段的洪水现象 |
二、防洪措施 |
三、城墙防洪功能分析 |
第三节 规范空间布局及社会秩序 |
一、城墙在确定城址空间布局中的作用 |
二、城墙在强化社会秩序方面的作用 |
第四节 其他功能 |
一、防野兽 |
二、防盗 |
三、拦坡筑坝 |
四、居住 |
第五节 城墙、城市与城市文明 |
一、城墙与城市 |
二、设防城市与城市文明 |
第七章 城墙发展演变与分区 |
第一节 城墙发展演变 |
一、仰韶时代 |
二、龙山时代 |
三、夏代 |
四、商代 |
五、夏商时代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城墙分析 |
第二节 城墙分区 |
一、中部区 |
二、南方区 |
三、北方区 |
第八章 结语 |
一、城墙的发现及确认 |
二、城墙平面规划设计 |
三、城墙结构 |
四、城墙附属设施 |
五、城墙的功用及城墙、城市与城市文明 |
六、城墙发展演变与分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新郑望京楼夏商城邑聚落演变与社会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新郑望京楼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 |
二、新郑望京楼城址考古发现与研究 |
(一)新郑望京楼遗址二里头时期城址 |
(二)新郑望京楼遗址二里岗时期城址 |
(三)望京楼遗址年代、布局和性质 |
三、拟研究的问题及其学术意义 |
(一)拟研究的问题 |
(二)学术意义 |
四、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一)考古学文化研究的基本方法 |
(二)区域聚落考古研究的方法 |
(三)相关概念的说明 |
第二章 新郑望京楼夏商城邑文化构成演变 |
一、新郑望京楼二里头文化时期城邑 |
(一)城墙 |
(二)城壕 |
(三)城内遗存 |
(四)望京楼二里头文化城址文化构成 |
二、新郑望京楼二里岗文化时期城邑 |
(一)城墙与附属建筑 |
(二)城壕 |
(三)城内遗存 |
(四)望京楼二里岗文化城邑文化构成 |
三、小结 |
第三章 望京楼夏商城邑周边聚落布局与发展演变 |
一、二里头文化时期望京楼遗址周边聚落分布概况 |
(一)水泉遗址 |
(二)唐户遗址 |
(三)古城遗址 |
(四)王垌遗址 |
(五)人和寨遗址 |
二、二里岗文化时期望京楼遗址周边聚落分布概况 |
(一)曲梁遗址 |
(二)海寨遗址 |
(三)街东曹遗址 |
(四)裴商庙遗址 |
(五)二郎店遗址 |
(六)于寨遗址 |
(七)马垌遗址 |
(八)下申河遗址 |
三、小结 |
第四章 望京楼夏商城邑与广域中心都邑关系 |
一、望京楼二里头城邑与二里头都邑关系问题 |
(一)望京楼二里头文化城邑营建历史文化背景和聚落社会基础 |
(二)望京楼二里头城邑性质及与二里头遗址的关系 |
二、望京楼二里岗城址性质及与郑州商城的关系问题 |
(一)望京楼二里岗城邑营建历史文化背景和聚落社会基础 |
(二)望京楼二里岗城邑性质及与郑州商城的关系 |
三、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一、望京楼夏商城邑考古学文化传统演变 |
二、望京楼夏商城邑聚落演变和社会变迁 |
三、望京楼夏商城邑的形成机制与在广域王权国家建立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河南新密古城寨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撤回(论文提纲范文)
一、古城寨遗址的考古发现 |
二、学界对古城寨遗址的研究 |
(一) 城的族属 |
(二) 相关遗迹性质 |
(三) 城建方式 |
(四) 器物研究 |
(五) 聚落考古与社会复杂化 |
(六) 生业模式 |
(七) 环境考古 |
三、相关思考 |
结语 |
(9)会变身的古城 河南新密古城寨龙山文化遗址(论文提纲范文)
郐城追踪 |
寨墙深深 |
揭密古城寨 |
漫长的发掘 |
“一夜鬼修城” |
郐也?祝也?黄帝也? |
尾论 |
(10)简论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城垣建筑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黄河流域史前城址的数量 |
(一) 北方地区的史前城址 |
(二) 中原地区的史前城址 |
(三) 海岱地区的史前城址 |
二、黄河流域史前城址的筑城技术 |
(一) 北方地区的城垣建造技术 |
1. 石块垒砌技术。 |
2. 下土建上石砌技术。 |
3. 内填土外石砌技术。 |
4. 复杂石城砌筑技术。 |
(二) 中原地区的城垣建造技术 |
1. 对墙基的处理方式。 |
2. 墙体建造技术。 |
(三) 海岱地区的城垣建造技术 |
1. 堆筑技术。 |
2. 版筑技术。 |
3. 沙基筑城技术。 |
三、相关问题探讨 |
(一) 筑城技术发展与史前筑城运动、早期城市化运动的兴起 |
(二) 黄河流域筑城技术的发展阶段和波及范围 |
(三) 筑城技术中的认知考古视角 |
结语 |
四、古城寨龙山城址与中原文明的形成(论文参考文献)
- [1]煤山文化研究[D]. 袁飞勇. 武汉大学, 2020(06)
- [2]早期国家的政治实践 ——基于龙山时期黄河中下游中心聚落的观察[D]. 王政良. 山东大学, 2020(12)
- [3]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研究[D]. 唐由海. 西南交通大学, 2020
- [4]河南史前城址的分类研究[J]. 李宏飞. 华夏考古, 2020(01)
- [5]试论中原地区史前城址的选址思想与特征[J]. 刘丁辉.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0(02)
- [6]中国早期城址城墙研究[D]. 缪小荣. 郑州大学, 2019(02)
- [7]新郑望京楼夏商城邑聚落演变与社会变迁[D]. 冯永恒. 河南大学, 2019(01)
- [8]河南新密古城寨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撤回[J]. 郭荣臻,郭昊晟. 史志学刊, 2018(05)
- [9]会变身的古城 河南新密古城寨龙山文化遗址[J]. 蔡全法,郝红星. 大众考古, 2018(04)
- [10]简论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城垣建筑技术[J]. 郭荣臻. 史志学刊,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