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霜降日”的鲜花(论文文献综述)
彭云群[1](2020)在《秋实敬天-秋季节气视角下传统室内陈设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特的历法形式,是中华民族劳动智慧的成果,其在农业生产、饮食养生等方面发挥着指导价值,体现了先民们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顺应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与我们当今室内陈设设计所倡导重视自然规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同,意味着二十四节气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仍具有极强的现实价值和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人们对居家环境文化精神提出更高的要求,自2016年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节气在内的传统文化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研究秋季节气视角下的传统室内陈设艺术,目的是了解节气文化在传统室内陈设中运用的规律,有利于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改善当代人们的生活环境,促进现代室内陈设产品的设计发展。文章利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文化人类学、图像学以秋季节中的传统室内陈设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传统室内陈设对当今陈设艺术设计所具有的借鉴意义。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第一部分,梳理节气文化和陈设艺术的概念,简要阐述秋季节气影响传统室内陈设造物的因素,为本论文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分析秋季“特征”节气文化的功能性和意象陈设造物归纳总结秋季“特征”节气文化所影响的自然物侯、民俗文化、农业生产、宗教信仰等形成的意义。第三部分,剖析秋季节气视角下传统室内陈设的规律变化,以形意场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图像学分析法从功能和审美角度分析在秋季节气影响下出现的不同类别的陈设造物特征。第四,分析秋季节气中传统室内陈设文化内涵,以秋季节气视角下室内陈设设计特征分析古人在不同室内空间陈设的规律特征和古人陈设的造物思想。第五,提出节气文化传承保护的问题及当代室内陈设的问题,通过产品案例设计、室内案例设计分析秋季气文化在传统室内陈设艺术中的渗透途径给予当代启示。其中第三、四、五部分为文章的主要内容,对室内不同类别的传统陈设进行归纳和剖析,探究古人在秋季节气之中如何以陈设的智慧应对自然变化与对待民俗文化,敬畏自然的生活状态。
繁意[2](2019)在《细说二十四节气 寒露·霜降·立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露水增多由于气温持续降低,此时露水更多,趋近凝霜时节,是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描述这个节气道"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季节上而言,寒露标识着由秋天向冬天转变的开始,至此,天气已不仅仅是秋凉,而转为寒冷。寒露三候寒露的第一候是鸿雁来宾,这说的是此时南方天空中依然有北方南下的大雁。有意思
谢彩华[3](2019)在《《壮泰民族传统文化习俗比较研究》(节选)英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该报告是关于广西民族研究学会和泰国艺术大学的学者共同合作完成的《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节选)一书的翻译实践报告。该书从地理环境、体质特征、考古文化、语言文字、生产习惯等15个方面介绍壮族和泰族的传统文化并进行比较研究。内容涉及地理学、地质学、人口学、民俗学、伦理学等多种学科,是有史以来对壮族和泰族传统文化规模最大、最全面系统的研究。该实践报告以斯波伯(Sperber)和威尔逊(Wilson)的关联理论和民族典籍外译方法论为指导,对翻译中出现的翻译个案进行分析。大量事实证明,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译者可以通过原文、语境和译文之间的联系,找到最佳关联。而民族典籍外译方法论则有助于译者通过考察民族文化知识而确定相关表述的等效译文。本文主要采用直译、意译、音译、编译等翻译技巧来灵活解决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词语,句子和语篇翻译的难点问题,以期达到让目的语读者能够最大程度的理解原文的目的,同时也为以后翻译典籍的译者提供一些借鉴。
张磊[4](2019)在《明代卫所与河西地区社会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特殊的战略地位,在历史上,河西地区是中原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争夺的要地,长期远离中原王朝的统治中心,处于中原汉族王朝的边疆地带。安史之乱后,河西地区为吐蕃所占据,其后又长期被吐蕃、甘州回鹘、西夏、元等少数民族政权所统治。使得河西地区的民族、语言、文字、文化等方面都受到了这一趋势的浸染。直到洪武年间,嘉峪关以东的河西地区才重新回归到汉族王朝的版图。但由于北元的存在,河西地区一直处于明蒙对峙的前沿,是明朝的九边之一。为了更好的抵御和控制蒙古、吐鲁番、西番等周边少数民族政权、部落,明朝在河西地区设立了凉州卫、永昌卫、山丹卫、甘州前卫、甘州后卫、甘州左卫、甘州右卫、甘州中卫、肃州卫、镇番卫、镇夷守御千户所、古浪守御千户所、高台守御千户所等十卫三所,属陕西行都司管理,而不再设置属于民政系统的府州县,河西地区因之成为典型的军管型政区。卫所从此以军事单位的形式嵌入了河西地区,不仅成为河西地方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成为河西社会的主导性力量。卫所作为国家力量的代表深入河西地方社会,卫所军户构成了河西人口的主体,卫所军事屯田成为了河西经济的基础,甚至国家文化政策的推行实施也需以卫所为凭藉。此后,随着边境军事形势的好转,民政事务的增多,以及军事指挥制度的变化,军管体制的弊端逐渐显现。明朝为加强对河西地区的控制,通过增设文官,改革管理体制等方式,使得河西地区军政一体的管理体制出现了明显的行政化趋势。经过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数百年的统治,以及残酷的元明战争后,原本繁荣富庶的河西地区,在明初已是一幅地旷人稀、残破颓败的景象。为巩固国防和恢复、发展河西地区的社会经济,移民实边就成为了明廷重要举措。大量的汉族人口通过军士留戍、谪迁流放、行政安置、民间的自发流移等方式涌入河西地区。同时,在明朝招抚政策的吸引和军事打击下,还有大量的前元部众和从嘉峪关以西的关西诸卫、吐鲁番乃至撒马尔罕的部众主动附明。为了便于管理,明朝将各族移民大多直接编入卫所,成为了明朝户籍体系中的军户。这些明初迁移到河西地区的军户随着世代繁衍,在明朝中期就形成了庞大的军户群体。同时由于军制的改革,这些军户中除了袭替军役的正军外,其他军余都可以广泛的参与到各项社会活动中,除从军、务农外,还出现了在儒学、科举上积极进取的士子和投身贸易的商人。对于大量滞留和归附的少数民族,明廷采取寄住和直接编充入卫所的方式进行安置。其中被编入河西诸卫所,并担任各级职务的少数民族武官,即被称为“土官”。在河西地区频繁的战事中,能征善战的土官为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并涌现出了吴允诚、毛忠、达云等名震西陲的高级将领。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家族地位,获得明朝的认可,在明朝民族同化政策的导向下,土官群体大多积极地向汉文化圈靠拢。大量军队的驻防和人口的迁入,使得河西地区形成了庞大的军事消费圈,给原本贫瘠的河西地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满足粮食的供给,明初逐渐形成了民运粮、纳粮开中、京运物料与屯粮一道构成的以征收实物为中心的边饷供给体系。此后,随着军事、政治形势的变化,以及白银货币化的发展,明朝不断对河西地区的军饷供应体系进行调整,使之呈现出了征收本色米粮—折征物料—折征白银的大体趋势。军马作为另一项重要的军需物资,明朝则通过官牧军马、茶马贸易、官方购买、战争俘获等方式进行补充。以军粮、军马的供应为中心,明朝在河西地区形成的极为复杂的军需供给体系,对河西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长期被北方少数民族所统治,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在河西地区的影响力也随之陷入低谷。明朝建立后,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汉族文化本位主义,通过发展学校教育、推行旌表制度、国家通祀体系以及对民间信仰的改造等方式,促进了河西地区儒家文化的传播、儒家伦理道德价值观的构建。同时,根据汉传佛教、藏传佛教、道教以及伊斯兰教在河西地区社会生活中所承担的不同角色,明朝制定了不同的宗教政策,对其进行管理与控制,借助宗教在钳制思想、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强大力量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从而使得河西地区在文化领域出现了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局面。明代河西地域社会变迁是在军管型政区这一特定辖治形态下北方边地社会发展演进的一个缩影,而其内地化的这一社会变迁过程,为清前期的卫所改设州县的行政体制变革奠定了基础,是河西地域文化、社会结构最终定型的关键时期。
陈舒怡[5](2018)在《川西与川南乡村传统民居屋脊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乡村传统民居屋脊的比较研究作为出发点,以川西、川南乡村传统民居屋脊作为研究的实例。屋脊集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于一体,是乡村传统民居与地域传统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保存了大量的地域文化的信息。川西、川南乡村传统民居屋脊因同属四川盆地地域文化环境之下两者表现出相似性,又因自身地域特点两者表现出差异性。两地现今都留有大量保存良好的乡村传统民居,这些民居的屋脊是具有历史、文化和建筑学研究价值的。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土建筑及其地域性也面临着消亡的危机。因此对川西、川南乡村传统民居屋脊的研究既是乡土建筑研究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传统民居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步骤。川西、川南乡村传统民居孕育了精美的屋脊实例,本文以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大量实地调研,归纳其总体特征。并以资料查找和调研成果作为基础,将屋脊按照位置与做法分类,进行具体构造做法,构件形式的逐类比较研究,明确两者的做法形式及地域特点。主要分为正脊、垂脊的构造做法对比,屋脊的交接构件吻的对比,基于屋脊整体效果的组合构图方式、装饰艺术、图案纹饰的对比,涉及屋脊的多个具体内容。最后分析了川西、川南乡村传统民居屋脊所处的地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求总结其地域文化内涵和总体特征,揭示屋脊基于地域性所表现出的差异性,对其产生异同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探究,能够比较深入地探讨乡村传统民居的地域文化以及传统建筑文化内涵。一个地域的乡村传统民居构造的细节往往是最容易被侵蚀和忽视的,保护和挖掘基于川西、川南地域性的屋脊文化是本次研究的中心意义所在。
愚石[6](2018)在《天虫 第二章 水槽》文中提出1"在天为龙,落地为虫。这虫便是蟋蟀。"爷爷对站在电视机前的孙子说,"你离电视太近了。""在天上当龙多好,想飞多高就飞多高。干吗要到地下当虫?"孙子问爷爷。"相传,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把天庭砸得七零八落。守护太上老君百宝箱的六条小龙,被孙悟空的一把火烧成青黄紫红黑白六粒小球。小球掉下云端,落进泥土,便长成了六种颜色的小蟋蟀。那
孟明娟[7](2018)在《明清江南民俗中的戏剧活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俗与戏剧同根同源,互相支撑和发展。在一定层面上讲,中国戏剧的产生、发展及衰微都深受民俗文化的影响。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民俗文化繁荣发达,各类民俗事象丰富多彩,与此同时,传统戏剧步入繁荣和成熟。戏剧由南戏到传奇,尤其昆曲的兴盛和折子戏的流行,江南戏剧引领主导了传统戏剧几百年,成就了中国戏剧的辉煌,戏剧的发展变化受到了民俗文化的重要影响。明清时期江南戏剧剧种的孕育、流布及声腔流源,都受到了民俗氛围和民俗事象的浸润,与戏剧活动相关的民俗事象为戏剧发展变化带来了重要影响。江南戏剧活动涉及百姓日常生活的诸多民俗事象,在神灵信仰、岁时节令、人生礼俗及游艺宴集等民俗场合,戏剧演出遍及庙宇神祠、庭院厅堂、会馆茶楼、舟楫水畔等场所。不仅如此,在戏剧演出习俗中,诸如信仰与禁忌、开场与点戏、破台与扫台、送客与封箱等细节,也受到民间风俗的影响。本文通过勾勒戏剧演出的诸条民俗线索,深入考察戏剧演出活动的种种变化,阐述了戏剧对民俗事象多方面的应对和承接。傩仪体现了早期民俗与戏剧的关系,为了更好地揭示民俗与戏剧的同根同源关系及变迁,本文以江南傩仪为案例,考察江南傩的类型、发展及傩戏演出的民俗场景,在对江南地区几种主要的傩戏——淮扬香火戏、南通童子戏、溧阳傩舞等梳理辨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江南傩的变异,认为江南傩的变异主要存在主题多元化、时间机动化、傩神谱系复杂化、内容娱乐化等特征。民俗与戏剧的关系盘根错节,江南民俗为戏剧的孕育、成熟和传播提供了重要支撑。一般认为,在“纯戏剧”之前之后都普遍存在着“泛戏剧”现象,江南民俗中形态多样的“泛戏剧”交杂在民间文化生活之中,体现了民俗与戏剧水乳交融的关系,这不仅满足了民众日常文化生活的需要,而且对于江南诸多剧种的孕育、流布和传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以江南民俗中的泛戏剧现象为案例考察戏剧活动,可以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探讨民俗事象与戏剧演出的关系。本文将民俗与戏剧置于文化界面进行阐释,以获得民俗事象与戏剧活动的文化观照。从社会文化视角看,民俗与戏剧渊源、民俗氛围与戏剧演出、民俗事象与戏剧演出方式及戏剧形式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民俗对戏剧产生了多重影响;尤其是民俗氛围促进了折子戏的产生,引领了明清江南戏剧的发展。明清江南民俗与戏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戏剧的繁荣和成熟受到了民俗氛围的深刻影响,民俗与戏剧共同构成了江南社会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潘春华[8](2018)在《梅花寒香亦妙药》文中研究说明梅花是我国珍贵的传统名花,在落叶果树中萌芽最早,而花更是先叶开放,幽峭超然,傲雪凌霜,被称为"花中之魁"。梅花不但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高标逸韵和遗世清芳,更是治病疗疾、修身养性的灵丹妙药。这在古代医药书籍和文学书籍中多有反映。
张彦林[9](2016)在《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研究》文中提出“地方志”素有“地方百科全书”之称,“地方志”蕴含着丰富而全面的原始资料。《中国风土志丛刊》与《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两部志书中所录的方志较完整地覆盖了长江流域上、中、下游整个区域,为研究明清时期长江流域的民俗文化词语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方法,语料的选取,学术研究的现状等内容。第二章,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界定及分类。定义了岁时节令的内涵,梳理了岁时节令从先秦到清代的发展概况。按照岁时节令内容、音节、词性、语法结构,对民俗文化词语进行分析、分类,并简析分类后分布状况形成的原因。第三章,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特点。民俗文化词语的特点表现在:形式上的多样性与多重对应性;系列性包括有词素标记的类聚、同义词语类聚、反义词语类聚、上下位词语的类聚,共同显示了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构成方式的规范性、层次性及系统性;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异性是绝对的,体现在其传承性与变异性两大特点上。第四章,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词义分析。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词义构成主要有理性意义与色彩意义两方面,词义的发展和演变主要有词语意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三种形式。把长江流域相同、相近、相关、相属的词语进行类聚,形成一个个词群,可以反映出明清时期长江流域人民的思维方式及文化心理。第五章,明清时期独具长江流域地域性的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考。从空间角度筛选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具有地方特色的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对其进行考证,探究其来源、发展及现状,并分析其共性和差异形成的原因。其中,共性的形成与移民有很大关系;差异的形成主要是方言差异、自然环境、民间信仰,经济原因、政治原因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同中有异展现了中国传统语言文化互融互通,丰富多彩。第六章,结束语。简单地总结了全文,总体概括了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特征,并指出文章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李玟兵[10](2016)在《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的诗性思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的诗性思维包含着维柯的诗性智慧,充溢着人类的诗性精神。以我观物和以物观我的类比想象和创造是其运思过程的核心机制,它就是维柯提出的凭丰富的想象力去创造的那种与生俱来的诗性思维。在此作用下的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呈现的是各少数民族具有原生性的诗质文化。
二、“霜降日”的鲜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霜降日”的鲜花(论文提纲范文)
(1)秋实敬天-秋季节气视角下传统室内陈设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目的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现状研究及解析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论文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一、节气 |
二、陈设艺术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第四节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秋处露秋寒霜降”——秋季节气与传统室内陈设艺术的关联性研究 |
第一节 秋季节令 |
一、气象和农事特点 |
二、节气物候 |
三、节令风俗 |
第二节 秋季传统节日人文习俗 |
一、七夕今宵看碧宵 |
二、今朝道是中元节 |
三、中秋月色随处好 |
四、金菊寒光迎重阳 |
五、吉祥文化 |
第三章 “一叶知秋,微观至宏观”——秋季节气中不同类别的传统室内陈设造物 |
第一节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实用性陈设 |
一、家具 |
二、灯具 |
三、茶具 |
四、日常生活实用杂件 |
第二节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装饰性陈设 |
一、香炉 |
二、织物 |
三、绘画 |
四、珍器古玩 |
五、植物盆景 |
第三节 功能与寓意 |
一、功能性陈设 |
二、寓意性陈设 |
第四章 秋季节气中传统室内陈设文化内涵 |
第一节 传统室内陈设艺术中秋季节气的表现方式 |
一、“秋肃敬之”中不同居住空间中的礼制规约 |
二、秋季节气视角下室内陈设设计的精神观念 |
第二节 秋季节气视角下当代室内陈设设计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研究生期间的成果 |
附录二 秋季节气谚语 |
致谢 |
(2)细说二十四节气 寒露·霜降·立冬(论文提纲范文)
露水增多 |
寒露三候 |
霜降三候 |
收兵仪式 |
冬日进补的习俗 |
立冬三候 |
(3)《壮泰民族传统文化习俗比较研究》(节选)英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Task |
1.2 Aim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ask |
1.3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s |
Chapter Two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parations before Translation |
2.2 While-Translation |
2.3 Post-Translation |
Chapter Three Literature Review |
3.1 Studies of Relevance Theory |
3.2 Studies of the Translative Methodology of Ethnic Classics |
Chapter Four Case Studies |
4.1 Word Choice in C-E Translation |
4.2 Flexible and Optimal Selection in Sentence Translation |
4.3 Strategies to Construct a Textual Coherence in English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Gains and Implications |
5.2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 |
Publications during the Postgraduate Program |
Acknowledgements |
(4)明代卫所与河西地区社会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概述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卫所在河西地区的设立与变迁 |
第一节 河西地区的自然环境与行政沿革 |
一、河西地区的自然环境 |
二、明以前河西地区的行政沿革 |
第二节 洪武年间明军在河西地区的活动与卫所的设立 |
一、洪武初年明军在河西地区的军事活动 |
二、洪武时期河西地区卫所的设立 |
三、洪武以降河西地区卫所建置的变化及镇戍体系的完善 |
第三节 河西卫所的职官体系 |
一、卫所职官的基本情况 |
二、河西诸卫的武职系统 |
三、河西诸卫的文职系统 |
第四节 明代中后期河西卫所管理的有司化 |
一、卫所军事职能的削弱 |
二、卫所独立司法权的丧失 |
三、文官对卫所管理的介入 |
四、基层管理体制的变迁 |
第二章 移民与河西地区的人口变迁 |
第一节 明代移民与河西地区人口状况的变迁 |
一、明代河西移民的类型 |
二、明代移民对河西地区人口状况的影响 |
第二节 明代河西地区军户群体的形成、来源与转变 |
一、河西地区卫所军户群体的形成 |
二、河西地区卫所军户群体的来源 |
三、由“军”到“民”—卫所军户的转变 |
第三节 卫所土官群体的形成及其身份的变化 |
一、河西地区土官群体的形成 |
二、树立勋绩——土官家族的崛起 |
三、土官家族的发展与转化 |
第三章 军需供给与河西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
第一节 河西卫所的军粮供给体系 |
一、庞大的军事消费区出现 |
二、明初河西地区的军粮供给体系 |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卫所军粮供给制度的变化 |
一、屯田的衰败与军屯田土的民田化 |
二、由“本色”到“折色”—民运、开中、京运的转变 |
三、边地米粮市场的形成与粮价的腾涌 |
第三节 河西地区的军马供应体系 |
一、官牧军马 |
二、茶马互市 |
三、官方购买 |
四、其他方式 |
第四节 河西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
一、促进了河西农业的发展 |
二、促进了河西畜牧业的恢复与发展 |
三、促进了河西商品经济的发展 |
第四章 明朝对河西地区的文化整合 |
第一节 卫学、科举与儒家文化的直接传播 |
一、卫学为主体的学校教育 |
二、科举的发展与河西地区崇文重教风尚的形成 |
第二节 明朝在河西地区的旌奖实践与儒家伦理道德秩序的构建 |
一、立祠祭祀 |
二、题建坊匾 |
三、刻碑写传 |
四、其他方式 |
第三节 明代河西地区正统祭祀体系的构建 |
一、明代河西地区的地方祀典建设的概况 |
二、国家通祀体系在河西地区的推广 |
三、官方对民间信仰的控制与改造 |
第四节 明朝对河西地区的宗教管理与控制 |
一、佛教 |
二、道教 |
三、伊斯兰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川西与川南乡村传统民居屋脊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由来与目的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1 地域范围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案例选择分布与选择标准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四川盆地乡村传统民居屋脊概述 |
2.1 四川盆地乡村传统民居概述 |
2.1.1 四川盆地自然地理 |
2.1.2 四川传统民居源流 |
2.2 四川盆地乡村传统民居屋脊概述 |
2.2.1 乡村传统民居屋脊的基本概念 |
2.2.2 四川盆地乡村传统民居屋脊的演变概述 |
2.2.3 四川盆地乡村传统民居屋脊的各部分组成 |
2.3 屋脊在四川盆地乡村传统民居中的象征意义 |
2.4 小结 |
第三章 川西与川南乡村传统民居屋脊特征 |
3.1 川西与川南乡村传统民居的地域性特征 |
3.1.1 乡村传统民居的平面特征分类 |
3.1.2 地域性的相关概念 |
3.1.3 川西与川南地域性特征 |
3.2 川西乡村传统民居屋脊特征 |
3.3 川南乡村传统民居屋脊特征 |
3.4 小结 |
第四章 川西与川南乡村传统民居屋脊比较 |
4.1 屋脊材料 |
4.2 屋脊组成 |
4.2.1 正脊组成 |
4.2.2 垂脊组成 |
4.3 屋脊构造 |
4.3.1 正脊脊身 |
4.3.2 正脊“中堆” |
4.3.3 正脊脊翼 |
4.3.4 “吻”及“悬鱼” |
4.3.5 垂脊脊身 |
4.3.6 垂脊兽 |
4.3.7 垂脊檐角起翘 |
4.4 屋脊组合构图方式 |
4.5 屋脊装饰艺术 |
4.5.1 屋脊装饰部位 |
4.5.2 屋脊装饰手法 |
4.5.3 屋脊装饰色彩 |
4.5.4 装饰的图案纹饰 |
4.6 小结 |
第五章 川西与川南乡村传统民居屋脊异同根源探究 |
5.1 乡村传统民居屋脊的地域自然因素影响 |
5.2 乡村传统民居屋脊的地域文化因素影响 |
5.3 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川西、川南乡村传统民居屋脊调研详表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7)明清江南民俗中的戏剧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江南民俗与戏剧概说 |
第一节 江南戏剧概述 |
一、声腔源流 |
二、剧种的孕育和流布 |
第二节 江南民俗事象概论 |
一、古代文献中关于“民俗”一词的表述 |
二、江南民俗事象的类别 |
第三节 与戏剧相关的江南民俗概说 |
一、江南民俗与演艺的伴随关系 |
二、与戏剧相关的民俗事象类说 |
小结 |
第二章 江南民俗中的戏剧活动考察 |
第一节 民俗场合与戏剧演出 |
一、神灵信仰与戏剧演出 |
二、岁时节令与戏剧演出 |
三、人生礼俗与戏剧演出 |
四、游艺宴集与戏剧演出 |
第二节 民俗活动中的戏剧演出主体 |
一、堂名 |
二、家班与职业戏班 |
三、曲社 |
第三节 戏剧演出地点与民俗场合 |
一、庙宇神祠与神灵信仰 |
二、庭院厅堂与宴饮雅集 |
三、会馆茶楼与商贸交际 |
四、舟楫水畔与游艺竞技 |
第四节 江南戏班演出习俗 |
一、信仰与禁忌 |
二、开场戏与点戏习俗 |
三、破台与扫台 |
四、送客与封箱 |
小结 |
第三章 案例研究之一:江南民俗与江南傩仪的发展演变 |
第一节 傩的溯源与江南傩的类型 |
一、傩的起源与传说 |
二、江南傩的发展与类型 |
第二节 傩与江南民俗中的仪式戏剧 |
一、淮扬香火戏 |
二、南通童子戏 |
三、溧阳傩舞 |
第三节 江南傩的变异 |
一、主题多元化 |
二、时间机动化 |
三、神灵谱系复杂化 |
四、内容娱乐化 |
小结 |
第四章 案例研究之二:江南民俗中的泛戏剧活动考察 |
第一节 泛戏剧渊源与娱神、娱人民俗 |
一、泛戏剧的类型与渊源 |
二、泛戏剧与娱神、娱人民俗 |
第二节 泛戏剧的实用功能 |
一、满足神灵信仰的心理需求 |
二、承应岁时节令的时间表达 |
三、抒发人生礼俗的仪式情结 |
第三节 泛戏剧活动的特征及其审美指向 |
一、简单易行,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
二、关切现实,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
三、丰富精彩,符合群众审美情趣 |
四、扎根民俗,汲取农耕文明养分 |
小结 |
第五章 江南民俗与戏剧关系辨析 |
第一节 民俗与戏剧的文化审视 |
一、文化视角下的民俗 |
二、文化视角下的戏剧 |
第二节 江南民俗与戏剧的产生和发展 |
一、民俗与戏剧的关系 |
二、戏剧发展的民俗契机 |
第三节 江南民俗与明清戏剧的演变 |
一、民俗事象与戏剧的类型化、匹配化 |
二、民俗对戏剧形式的影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课题研究 |
致谢 |
(9)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目标 |
第四节 研究语料的选取 |
第五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关于《中国风土志丛刊》的研究 |
二、关于《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的研究 |
三、关于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研究 |
第二章 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界定、分类及发展 |
第一节 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界定 |
第二节 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分类 |
一、按照节令内容分类 |
(一) 农事活动节令民俗词语 |
(二) 信仰禁忌节令民俗词语 |
(三) 庆贺祈福节令民俗词语 |
(四) 季节变化民俗词语 |
(五) 社交游乐节令民俗词语 |
二、按照音节分类 |
三、按照词性分类 |
四、按照语法结构分类 |
(一) 单纯词 |
(二) 合成词 |
第三节 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发展 |
一、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形成与发展 |
二、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三章 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特点 |
第一节 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多重对应性 |
第二节 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系统性 |
一、同素词语类聚 |
(一) 标志性语素在前 |
(二) 标志性语素在后 |
二、同义词语类聚 |
(一) 相同的民俗事象有不同的称谓,在语言中通常可以换用 |
(二) 相同或相近的民俗事象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称谓 |
(三) 相同的民俗事象从不同的角度来命名 |
(四) 相同的民俗事象用不同的语体色彩词语表达,有了古今,雅俗词语差异 |
三、反义词语类聚 |
四、简称与数词略语类聚 |
(一) 简称 |
(二) 数词略语 |
第三节 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传承性 |
第四节 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变异性 |
一、消失的古词语 |
二、发生变异的词语 |
第四章 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词义分析 |
第一节 民俗文化词语的词义构成 |
一、理性意义 |
二、色彩意义 |
(一) 感情色彩 |
(二) 形象色彩 |
(三) 语体色彩 |
第二节 民俗文化词语词义的发展演变 |
一、意义的扩大 |
二、意义的缩小 |
三、意义的转移 |
第三节 民俗词语词群所反映出的明清时期长江流域精神文化心理 |
一、鱼米之乡、饭稻羹鱼词群 |
二、驱鬼辟邪、保求平安词群 |
三、传宗接代、重男轻女词群 |
四、游戏赌博、消闲娱乐词群 |
第五章 明清时期独具长江流域特色的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考证 |
第一节 明清时期长江流域所特有的民俗文化词语考 |
一、“大端午”“小端午”“末端午” |
二、“关帝生日”与“会馆” |
三、共性原因探析 |
第二节 明清时期长江上中下游各区域特色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考 |
一、明清时期长江上游区域特色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 |
(一) 火把节(星回节) |
(二) 牛王会 |
(三) 青苗会 |
(四) 嫁毛虫 |
二、明清时期长江中游区域特色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 |
(一) 司命 |
(二) 急脚子 |
(三) 九头鸟 |
(四) 鼠嫁女 |
三、明清时期长江下游区域特色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 |
(一) 验水表 |
(二) 刘猛将 |
(三) 黄鱼 |
(四) 照田财、照田蚕 |
四、差异原因探析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1:《中国风土志丛刊》中明清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辑录情况一览表 |
附录2:《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版本目录一览表 |
附录3:明清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汇释·索引 |
后记 |
(10)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的诗性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我观物 |
(一)以我观天地之初 |
(二)以我观自然现象 |
(三)以我观动植物 |
二、以物观我 |
(一)以物代人 |
(二)用物说事 |
(三)借物表情表意 |
三、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诗性思维的价值和意义 |
(一)蕴含了维柯的诗性思维 |
(二)涵盖了文学理论中常用修辞手法的作用 |
(三)建构了原生性的民族诗质文化 |
四、“霜降日”的鲜花(论文参考文献)
- [1]秋实敬天-秋季节气视角下传统室内陈设艺术研究[D]. 彭云群.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细说二十四节气 寒露·霜降·立冬[J]. 繁意. 课堂内外(科学Fans), 2019(11)
- [3]《壮泰民族传统文化习俗比较研究》(节选)英译实践报告[D]. 谢彩华.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9(12)
- [4]明代卫所与河西地区社会变迁研究[D]. 张磊.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2)
- [5]川西与川南乡村传统民居屋脊比较研究[D]. 陈舒怡.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6]天虫 第二章 水槽[J]. 愚石. 红豆, 2018(04)
- [7]明清江南民俗中的戏剧活动研究[D]. 孟明娟. 苏州大学, 2018(12)
- [8]梅花寒香亦妙药[J]. 潘春华. 养生月刊, 2018(02)
- [9]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研究[D]. 张彦林. 武汉大学, 2016(01)
- [10]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的诗性思维[J]. 李玟兵. 学术探索,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