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与自然的关系

浅谈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人与自然关系简论(论文文献综述)

张福永[1](2009)在《从人天关系探荀子生态智慧》文中研究说明笔者有感于对我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问题的思考,试图从生态审美这个新视角出发,以荀子的人天关系为例来探讨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价值和意义。文章先梳理人天审美关系即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演变,接着论述人与自然生态审美关系,然后重点探讨荀子人天关系的生态审美意识,最后是综述荀子人天生态审美意识的启示与不足。论文第一部分,摘取“天”最基本的意义——自然,作为论文写作的基点,首先提出人天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对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演变过程作了如下论述: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是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萌芽;漫长的农业时代所形成的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确立与发展;工业文明下自然的人化使得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破坏;后现代生态文明时代人的自然化是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回归。并从审美主、客体关系的属性、表现和审美关系产生的意义上对每一阶段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发生和存在的状态作了言简意赅的梳理,指出人的自然化包括人的本性化和自然的本真化,人与自然生态审美关系是生态化发展的追求。论文第二部分,着重论述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生态审美观是在生态世界观的哲学基础上形成的,根据生态审美的研究现状和国内外学者对生态审美的分析和定位,笔者由此对生态审美做了概念的界定和内涵的探讨。指出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是生态审美的基本问题,是出发点也是归宿,生态审美关系中的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处的关系,是“主体间性”关系;自然有其自身的审美价值;自然界按照自我实现的原则不断进化。人的自然化的两个方面(自然的本真和人的本性)的不断发展就是自然系统不断生态化的过程。我们主张在生态平等主义的后现代语境中,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整体和谐美,还自然以本真存在,还人类以本性状态。同时,笔者将“天人合一”审美观与后现代生态审美观比较,明确了两个问题:二者追求审美境界上有着一致性,即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内涵的四个方面;后现代审美观要结合我们现阶段的生态建设。在明确了人天审美关系和生态审美观的内涵后,笔者重点论述了荀子的人天生态审美智慧,这就是论文的第三部分,也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主要是从生态审美的角度来阐述荀子的生态审美观。之所以选择荀子的人天关系进行研究,原因在于荀子的思想是对先秦儒家的概说,同时采集百家之说成一家之言;另外,荀子人天关系的主体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最为丰富的生态审美智慧。荀子的思想和生态审美的结合点在于二者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上有着共同的生态审美意识。此部分内容共为四节,一,荀子的自然之天及与人的审美关系。二,天人之分的生态审美意识。三,天人合一的生态审美追求。四,“圣王之制”“节用御欲”的生态审美建设。总体来说,荀子的思想有着独特的生态意识,有“分”有“合”重在“合”,“不求知天而知天”,应合了当代生态学和与之相关交叉学科对人和自然生态关系的探讨,对于我们当下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但同时我们也要明确荀子思想的局限性。论文的第四部分是荀子人天生态审美意识的启示。对荀子生态审美观与后现代的生态世界观作了对比,我们认为既不能将荀子和荀子的思想简单的定位为人类中心主义,也不能说他是生态保护者。荀子生态审美观和后现代的生态世界观的共同点在于对人与自然存在的生态审美追求上,同时笔者指出二者的不同及其最终融合的趋势和对民族文化继承的问题,最后是对二者的反思,指出其不足及对当代我国生态建设的意义。

余迪[2](2017)在《论生态美学的伦理诉求》文中指出随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各种生存环境的矛盾日趋激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伦理学通过美与善、权利与义务来规定人们承担并遵循一定的道理和原则,从生态伦理的视角解读生态美学,在于理解生态与生命是密不可分的,二者在某种程度上是等值的。“存在”的前提并不是西方所讲的“上帝”,而是各种生存环境(自然的、社会的、人的)其中最为主要的是自然的。在生态学与伦理学之间的理论基础及其关联性的基础上,从伦理的角度对生态审美观进行解读与分析,从而提出伦理诉求下的生态美学建构思路与路径。人类个体的存在既依赖于社会群体,也离不开生态支持系统,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整体需求是建立在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同时肯定人的主动性,不仅对自然有开发和使用的权利,同时也肩负着对自然的管理和维护的义务,通过社会教育培养人们的生态伦理意识、通过伦理实践规范日常生活行为,把美与善的理念融入到生态之中,转变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至上的思想,建立一个充满诗意的具有伦理美的生存环境。本文从伦理的角度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思考,结合了生态学、美学以及伦理学的相关理论,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结合具体国情进行思考,形成对生态美学的伦理研究与意义的揭示和建构。

林艺霏[3](2016)在《福斯特生态危机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然而,这种高速发展背后也隐藏着一系列的生态问题。过去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雾霾、水污染等环境问题不断涌现,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生态危机离我们的生活不再遥远,如何解决生态危机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认为,生态危机的解决要靠整个人类的智慧,既要结合本国实际,又要吸收人类的文明成果,从中提取精华,形成科学的生态学理论,以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作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在生态学领域有着深厚的研究功底,其丰富的生态学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因此,本文将用五个章节对福斯特的生态学思想进行研究。第一章对福斯特的生态危机理论进行了综述。这一部分简述了本文的选题依据和选题意义,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对福斯特的生态学思想做了一个全面的综述,从而捋清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找到了恰当的研究方法,概括了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论述了福斯特生态危机理论产生的背景。本文认为资本主义与生态环境的冲突以及资本主义本身无法应对生态危机是福斯特生态危机理论产生的现实背景。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环保主义的理论等都是福斯特生态危机理论产生的理论来源。第三章系统地分析了福斯特生态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福斯特从生态危机的定义入手描述了生态危机的程度和特征,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揭露了生态危机产生的最终根源——资本主义制度,探讨了生态危机的解决路径。第四章对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评析。本文认为福斯特的生态危机理论既有合理性又有局限性。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人类摆脱生态学困境找到了出路,但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现存的生态危机,更没有全面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第五章阐述了福斯特生态危机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本文认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要认识生态文明价值,建立生态文明意识,要以生态价值为基础,建立人与人的生态关系,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刘庆申[4](2018)在《城市空间的变革与人的存在方式》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城市学的视角出发,剖析了在资本环境下生长出来的现代城市矛盾与问题、及其必然转向的规律,同时深入阐释与之相随的现代城市人的生存困境,以及摆脱困境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破解现代城市资本逻辑的方案。为了说明现代城市发展的内在逻辑,本文运用了马克思《资本论》中的研究方法,站在现代性城市的高度向前追溯,也就是审视城市空间从原始时代的雏形转变到资本化的现代城市空间的历史脉络。城市空间与人的生存方式紧密的交织在一起,人的生存需植根于特定的空间寓所,城市空间则是人的生存寓所的具体展现。自人类从居无定所到有选择、有目的地改造生存环境,已然为城市空间的生长种下了幼芽。它的萌发不是上帝的神来之笔,必然根植于人的内外需求,是按照人的尺度所塑造的人化空间,凝固着人的具体生存样式。千百年来,城市空间不仅外显于空间面貌与结构布局,而且展现为城市人的基本信念、文化价值观念以及生活品质等基本的生活图式。它是人的存在的历史方位展示,即是人的存在方式的塑造与彰显,目的在于为人的各种发展需要和环境创造条件,成为适合人们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场域。在此意义上,城市空间的变迁遵循着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有什么样的人类社会文明就有什么样的城市文明。我们不能脱离现实人的生存状况抽象地剖析城市空间发展史,也不能离开特定的城市空间来研究人类存在境况。一部城市史就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缩影,城市空间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本而傲立于人类的历史长河之中,是对人类文明发展道路上所留下的史诗般的剧目的演绎。纵观城市发展史,无论我们在价值学意义上做何种评判,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城市空间塑造着人们的生活境遇,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平台与条件,助推着人类文明向新层次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生活与城市人格。它作为人们劳动、生活和交往的重要场所,提供着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产品和营造着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等,扩大了人们彼此之间的交往与融合,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特别是现代文明以来,伴随着普遍的大规模城市化浪潮,城市生活成为人的生存方式最具显示度的领域,体现与制约着人的存在境遇和人类文明质量。诚然,我们对城市空间发展轨迹的审理并不是为它歌功颂德,而是要反思它的发展方向。就是说,当我们在事实层面描画出城市空间发展的图式,则需要一个价值学向度的思考:城市空间的发展是否合理、是否真正成为适宜人生存的栖居空间呢?时至今日,城市化的浪潮几乎触及世界各角落,大量代表最新现代化成果的空间景观不断崭露于青天之下,日常生活也日新月异,但城市空间的发展并未成为人们实现诗意栖居的寓所,反而自身“生病”了。它在发展进程中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人的存在价值,招致了生态失衡风险,空间权利失重、社会结构分化,以及精神上的“文化失乡”等人的存在困境,致使多数人未能切身感受到现代化所带来的身心喜悦,反而感到更加无助与迷茫。在当今时代,这种境况更是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若不思考它就是逃避人类社会当前面临的最为严峻的困境,或者说,创造公平、自由的新城市空间,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已是迫切性的时代问题。那么,如何才能摆脱这种困境呢?任何城市空间都植根于特定的人类文明,是人类文明特定发展阶段的外化样式。如果说城市生病了,我们须找到使其致病的文明病根。现代城市空间致病因就是现代性。现代性本质上是现代城市的根基与价值选择,现代城市是现代性在空间中最具显示度的展现。这样,现代性内在的进步与倒退、理性与反理性的二重性定然随城市现代化在空间中展开,造成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悖论。进一步讲,按照马克思的视野,现代性的基本动力源于资本,现代性是资本的现代性,城市现代化实质是资本现代化的空间现身,体现为“资本化的城市空间”、“城市空间的资本化”。城市现代化作为资本积累的过程,现代城市实质是资本积累的结果,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人的存在价值,将资本化的社会意识浸透于生产领域和日常生活领域的各角落,致使人忘却了诗意与远方,堕入虚无主义深渊。为此,我们要清晰认识到城市所承载的现实条件与阻碍未来可能性的因素,亦即立足于超越现代城市的“现实可能性”,明确什么具有“可超越性”,什么“不可超越”,进而确立超越目标与历史路径,最终建构出一种充满希望的城市空间新形态,恢复人自身的神性在城市空间中的位置,真正促进人的总体性存在的实现。

韩府,廉洁[5](1997)在《人与自然关系简论》文中提出

李锦全[6](1963)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天人关系”问题——兼与刘节先生商榷》文中研究说明 中国古代学者提出的“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思想史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就今天的科学水平来说,这个问题当然不见得怎么复杂,不过是一个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已。但是在古代,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一方面由于科学知识的限制,古人对“天”往往有一种神秘的感觉;另方面在阶级社会中,统治者亦往往利用“天”作为维护他们统治的思想工具。因此“天人关系”在中国思想史上就不单纯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在这里亦交织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者可以说是交织着阶级斗争的关系。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各个时期,每一位思想家对“天人关系”的不同看法,都与当时的阶级斗争有

谢琼瑶[7](2012)在《发展低碳农业支撑我国农业现代化研究 ——以渝东南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早日实现现代化是全国各族人民梦寐以求的愿望。农业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现代化建设最艰巨、最迫切的工程,我国能否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农业能否实现现代化。历经石油农业、机械农业、化学农业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成效。然而,在21世纪低碳经济风靡全球的时刻,我国农业现代化正面临着农业自然资源枯竭、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生产结构单一以及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等巨大挑战,农业现代化发展正经历新的考验。低碳农业是一种新的农业理念,是对以往发展农业的反思,是对崭新农业发展方式的探索。农业的本质是绿色和低碳的,发展低碳农业是改善人类生活和环境的重大举措,也是提供城乡居民餐桌安全与健康的重要保障,是农业在本质上的回归。农业的发展只有通过农业的良性生态循环和发挥农业内部的生理潜能,才能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安全支撑。本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研究线索,在对重庆渝东南地区发展低碳农业的案例研究基础上,总结和探讨了我国发展低碳农业支撑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等。本文由八个部分组成,包括绪论、六章正文以及结语,全文按照“总—分—总”结构展开。第一、二、三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界定低碳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的相关范畴、述评有关研究及基础理论,探讨低碳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途径。分论包括第四、五、六、七章,在借鉴国内外低碳农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了渝东南地区发展低碳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渝东南地区低碳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探讨农业低碳化发展模式与发展路径。第八章主要陈述了本文的研究成果。

张德钧[8](1961)在《《庄子》内篇是西汉初人的着作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任继愈同志在《庄子探源》一文中,断言《庄子》内篇七篇不是代表庄周思想的着作,而是西汉初期黄老之学某个支派的着作。并且指出研究庄子的思想只能以外篇和杂篇为主,对于内篇的材料必须“一律摒除’。这确是一个“前无古人”的新议论。但共所提出的一些理由,究竟算得是如他所说的“科学证据”不呢?也就是说,它能够成为《庄子》内七篇不是代表庄周思想之作的证据不呢?这就须得我们调查研究一番。案继愈同志否定内七篇是代表庄子思想之作,所提出的“证据”共有六条。经过个人初步调查研究的结果,实际没有一个可以作为《庄子》内篇是西汉初人所着的证明韵路直鸺右员嫖觥?

于凤村[9](1961)在《试论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文中认为要探索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必须从这个社会的基本经济矛盾出发,问题在于怎样来确定一个社会形态的基本经济矛盾。我们知道,确定一个社会形态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因此确定一个社会形态的基本经济矛盾,就必须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出发。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来,反映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中心问题,是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问题,也就是必要产品和剩余产品的问题。也就是说,要确定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矛盾,又必须以分析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关系为中心线索。

洪彦林[10](1964)在《把哲学变成每个科学研究工作者手中的税利武器》文中认为 近年来,若干地区的领导干部和科学研究人员在党中央的号召下,运用蹲点调查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的办法,有效地解决了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的一些问题,纷纷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同时,报刊上也发表了若干有关这些方面情况、经验和问题的报导和文章。这些报导和文章,对于启发我们改进各方面的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对于启发我们理解认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据1963年5月25日人民日报载:1960

二、人与自然关系简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与自然关系简论(论文提纲范文)

(1)从人天关系探荀子生态智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ABSTRACT)
引言
一、人天审美关系即人与自然审美关系发展演变
    (一) 图腾崇拜——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萌芽
    (二)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确立与发展
        1、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时期的人合天
        2、农业社会的天人合一
    (三) 自然的人化——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破坏
    (四) 人的自然化——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回归
二、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
    (一) 生态审美观
        1、生态世界观
        2、生态审美观
        3、二者比较
    (二) 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表现
三、荀子人天关系的生态审美意识
    (一) 荀子的自然之天及与人的生态审美关系
        1、荀子自然之天的形成
        (1) 西周天崇拜
        (2) 春秋自然之天与天道观
        (3) 荀子自然之天与人
        2、荀子人天生态审美关系
    (二) 天人之分的生态审美表现
        1、“明于天人之分”天为自然
        2、“化性起伪”人为美
        3、“制天命以用之”人天求合
    (三) 人天合一的生态审美追求
        1、“参”天地万物
        2、“大清明”之境
    (四) “圣王之制”、“节用御欲”的生态审美建设
四、荀子人天生态审美意识的启示
    (一) 荀子生态审美意识与后现代生态世界观比较
        1、二者发生背景不同
        2、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转变
        3、荀子思想与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
        4、二者的融合
    (二) 对生态审美观和荀子思想的几点认识
        1、生态审美观反思
        2、荀子生态审美意识的启示与不足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2)论生态美学的伦理诉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2 生态与伦理的关联
    2.1 生态对本体的质询
        2.1.1 本体与本原
        2.1.2 本体——生态
    2.2 生态与伦理的问题
        2.2.1 人与自然关系的遮蔽
        2.2.2 人与生态的伦理关联
        2.2.3 人与自然的祛蔽与关系重建
    2.3 生态意识的伦理基础
        2.3.1 作为个体化整体性的人
        2.3.2 技术依赖的非伦理性问题
        2.3.3 实践的合伦理性
        2.3.4 自我超越与生态的伦理关怀
3 生态审美观的伦理视角
    3.1 介入生态审美的伦理
        3.1.1 生态美的本质探讨
        3.1.2 从科学到伦理的转换
    3.2 生态审美与伦理的共生
        3.2.1 生态伦理的审美化
        3.2.2 生态审美的意境与创造
        3.2.3 生态审美的功利与超功利
    3.3 从唯美到真、善、美的相互生成
        3.3.1 朴素的自然审美观
        3.3.2 从自然审美走向生态审美
        3.3.3 真之美与善之美的相生
4 伦理诉求下的生态美学建构
    4.1 走出传统——走向生态中心论
        4.1.1 人类中心论与自然中心论的弊端
        4.1.2 东、西生态理论的价值及补充
        4.1.3 伦理学与美学的生态价值
    4.2 生态的伦理美与人的诗意家园
        4.2.1 生命存在本体的美学观
        4.2.2 佛教的生态伦理观
        4.2.3 从技术宰制走向诗意地居住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福斯特生态危机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文章的创新点
        1.4.2 文章的不足之处
第2章 福斯特生态危机理论的产生背景
    2.1 福斯特生态危机理论产生的现实背景
        2.1.1 资本主义与生态环境的冲突
        2.1.2 资本主义最终无法应对生态危机
        2.1.3 环境保护运动呼吁新的生态理论
    2.2 福斯特生态危机理论的思想来源
        2.2.1 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
        2.2.2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
        2.2.3 西方环境保护理论
第3章 福斯特生态危机理论的内容
    3.1 关于生态危机及其特征的基本判断
        3.1.1 生态危机的定义
        3.1.2 生态危机的程度
        3.1.3 生态危机的特征
    3.2 资本主义本质上是反生态的
        3.2.1 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的反生态性
        3.2.2 资本主义市场和技术的反生态性
    3.3 对资本主义进行生态批判
        3.3.1 科学技术解决生态危机的谬论
        3.3.2 市场解决生态危机的谎言
        3.3.3 对生态帝国主义的批判
    3.4 解决生态危机的路径
        3.4.1 生态道德革命
        3.4.2 生态社会主义革命
第4章 福斯特生态危机理论的评析
    4.1 福斯特生态危机理论的合理性
        4.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学
        4.1.2 开拓了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内容
        4.1.3 超越了以往的环境理论
    4.2 福斯特生态危机理论的局限性
        4.2.1 用生态危机代替社会危机
        4.2.2 对生态社会主义构想的理想化
第5章 生态危机理论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5.1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5.1.1 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5.1.2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5.2 充分认识生态文明的价值,增强生态危机的意识
        5.2.1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5.2.2 加强生态基础教育
    5.3 以生态价值为基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5.3.1 坚持科学发展,建立生态关系
        5.3.2 合理使用科学技术,实现绿色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城市空间的变革与人的存在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人的空间实践与城市空间的意蕴
    第一节 空间实践与城市空间的绽露
        一、人的对象性存在与空间实践
        二、城市空间:人化空间的特定样式
    第二节 人的总体性存在与城市空间的价值指向
        一、人的非特定化与总体性存在
        二、城市空间的历史意义:诗意地栖居
    第三节 城市空间的特质:塑造性与历史性
        一、人与城市的双向塑造关系
        二、人的发展性与城市空间的历史性
第二章 城市空间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城市空间的雏形
        一、原始城镇的孕育
        二、原始城镇的特征
    第二节 前现代的城市空间
        一、农业文明的一般运行机理
        二、农业时代的传统城市空间
    第三节 现代化的城市空间
        一、工业城市空间的建构与图式
        二、当代都市的图景与特征
第三章 城市空间形成和变革的动因
    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成的人性需求
        一、人的本能性需求
        二、人的精神性需求
    第二节 城市空间变革的物质动力
        一、空间生产:城市空间生成的基本路径
        二、社会分工:城市空间变革的路径
    第三节 制约城市空间模塑的社会因素
        一、影响城市的制度性维度
        二、影响城市的文化维度
    第四节 当代都市空间构建的主导力量
        一、资本与现代生产:当代都市建构的主导力
        二、理性与主体性
第四章 现代都市人的存在困境
    第一节 生态失衡与人的生存风险
        一、城市空间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人的生存环境风险集聚
    第二节 城市空间权利失衡与社会结构分层
        一、城市空间权利的不正义
        二、社会结构分层和生活分化
    第三节 都市异化与文化失乡
        一、变异的城市与金钱化的日常生活
        二、单向度的存在和遭遇虚无
第五章 现代都市人存在困境之因
    第一节 现代性的二重性在城市空间的展现与后果
        一、现代性的矛盾与困境
        二、现代性负面效应在城市空间的运行
    第二节 城市空间的资本化
        一、资本创新与新自由主义
        二、资本对现代城市生活的“殖民”
    第三节 单向度思维与物化意识
        一、单向度思维的内在化
        二、物化意识的内在化
第六章 理想的城市空间建构的可能及方案
    第一节 理想城市空间与建构蓝图
        一、理想城市空间的诠释
        二、理想城市空间建构的方略
    第二节 建构希望的城市空间的可能性
        一、资本的内在矛盾与超越的可能性
        二、人的主体性与城市权利意识觉醒
    第三节 建构健全的城市空间与人的总体性生成
        一、超越资本:健全城市空间建构的基本前提
        二、生活世界的文化重建:新城市空间构建的精神文化之维
结语:中国城市发展的新现代道路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发展低碳农业支撑我国农业现代化研究 ——以渝东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结构和内容
    1.3 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
2 范畴界定、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范畴界定
        2.1.1 农业现代化
        2.1.2 碳汇、碳源、固碳、碳交易
        2.1.3 低碳农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2 可持续农业理论
    2.3 相关文献综述
        2.3.1 农业现代化研究综述
        2.3.2 低碳农业研究综述
        2.3.3 低碳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综述
3 农业现代化困境与低碳农业发展
    3.1 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着几大挑战
        3.1.1 人、地、水矛盾突出,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潜力已近极限
        3.1.2 化学农业生产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增产乏力
        3.1.3 对农产品消费的路径依赖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多元化趋势
        3.1.4 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误区和政策导向使农业发展走向歧途
        3.1.5 全球气候变暖已严重威胁到农业可持续发展
    3.2 发展低碳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化的现实出路
        3.2.1 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在农业领域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3.2.2 发展低碳农业符合当今人们的消费潮流
        3.2.3 发展低碳农业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3.2.4 发展低碳农业是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3.2.5 发展低碳农业是增强我国农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3.2.6 发展低碳农业是拓宽农民收入来源的有力方式
4 国内外发展低碳农业支撑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借鉴
    4.1 国外发展低碳农业支撑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借鉴
        4.1.1 美国——高度农业现代化国家的低碳之路
        4.1.2 其他国家低碳农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4.2 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实践
    4.3 对渝东南地区发展低碳农业的启示
5 渝东南地区发展低碳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5.1 渝东南地区发展低碳农业支撑农业现代化的有利条件
        5.1.1 渝东南地区的农业资源禀赋为发展低碳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5.1.2 “一圈两翼”发展战略和“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为渝东南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5.1.3 全球绿色健康的消费理念为发展低碳农业提供了外部环境
        5.1.4 重庆市拥有中国西部地区首家环境资源交易中心
    5.2 渝东南地区发展低碳农业支撑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
        5.2.1 渝东南地区资源环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5.2.2 基础设施落后
        5.2.3 缺少区域性碳交易机构和相应的交易机制
        5.2.4 对低碳经济、低碳农业的认识不足
        5.2.5 缺少与低碳农业相配套的补偿机制
        5.2.6 环境资源权属不明导致农户的短期行为
6 渝东南地区用低碳农业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模式探索
    6.1 平坝河谷低碳粮农模式
        6.1.1 节能模式
        6.1.2 清洁能源模式
    6.2 山区丘陵低碳林果药业模式
        6.2.1 林下产业模式
        6.2.2 立体农业模式
        6.2.3 绿色产业模式
    6.3 高山低碳林草畜牧业模式
        6.3.1 草场养畜模式
        6.3.2 林下养殖模式
7 发展低碳农业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7.1
        7.1.1 加强宣传推广,搞好长远规划
        7.1.2 构建与低碳农业发展相配套的发展政策与补偿机制
        7.1.3 完善农村环境资源产权制度
        7.1.4 完善各地环境交易所功能,构建碳交易市场
        7.1.5 充分利用生物质能与保护森林资源
8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人与自然关系简论(论文参考文献)

  • [1]从人天关系探荀子生态智慧[D]. 张福永. 山东师范大学, 2009(10)
  • [2]论生态美学的伦理诉求[D]. 余迪. 武汉纺织大学, 2017(12)
  • [3]福斯特生态危机理论研究[D]. 林艺霏. 吉林大学, 2016(10)
  • [4]城市空间的变革与人的存在方式[D]. 刘庆申. 苏州大学, 2018(01)
  • [5]人与自然关系简论[J]. 韩府,廉洁. 理论探索, 1997(01)
  • [6]中国思想史上的“天人关系”问题——兼与刘节先生商榷[J]. 李锦全. 学术研究, 1963(03)
  • [7]发展低碳农业支撑我国农业现代化研究 ——以渝东南地区为例[D]. 谢琼瑶. 重庆师范大学, 2012(12)
  • [8]《庄子》内篇是西汉初人的着作吗?[J]. 张德钧. 哲学研究, 1961(05)
  • [9]试论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J]. 于凤村. 学术月刊, 1961(12)
  • [10]把哲学变成每个科学研究工作者手中的税利武器[J]. 洪彦林. 科学通报, 1964(02)

标签:;  ;  ;  ;  ;  

浅谈人与自然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