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 弘扬改革发展主旋律——本刊编辑部的新年贺词

继往开来 弘扬改革发展主旋律——本刊编辑部的新年贺词

一、继往开来 弘扬改革与发展主旋律——本刊编辑部新春寄语(论文文献综述)

侯燕[1](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本刊编辑部[2](2019)在《砥砺前行 唱响新时代——广东省各地市音协负责人在2019年广东省音协工作会议上发言摘要》文中研究指明3月17日上午,2019年广东省音协工作会议在广州东山宾馆举行,广东省音协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金旭庚扼要总结汇报了2018年度省音协工作和2019年工作计划之后,全省各地市音协负责人对过去一年的工作做了总结,并汇报了2019年的工作计划。以下为各地市音协负责人的发言摘要。广州市音协副主席陈芳毅:一、举办了2018广州市音乐家协会年会暨2017羊城优秀音乐家颁奖礼。二、召开广州市音乐家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大会全面总结了

汤素娥[3](2019)在《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辉煌的历史;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上审视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明确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赋予了劳动更多首创性、生动性、科学性的时代内涵、美好展望、切实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如何深入研究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捋顺其生成源流、廓清其内容构件、探究其理论品格、查摆其现实挑战、审思其实践要求,这对党中央在新时代团结带领广大劳动人民向劳动要精神力量、向劳动要社会实践、向劳动要文明素质、向劳动要生产力、向劳动要核心价值观,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蕴和实践价值。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生成源深流长。从理论渊源上看,得益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劳动学说的涵养;从价值传承上看,是对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劳动论述的赓续;从文化涵育上看,深受中华优秀传统劳动伦理、中国共产党劳动文化、红色革命家庭美德的影响。从实践养成上看,离不开习近平自身在知青岁月、地方从政、治国理政等不同时期工作岗位的劳动锻造。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内容博大恢弘。其中,劳动价值论,阐述了劳动创造人类文明、劳动铸就“中国梦”、劳动成就人的价值。劳动精神论,披述了目标层面的科学劳动、体面劳动、幸福劳动的理想状态;理念层面的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德性态度;行为层面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实践道义。劳动主体论,沥述了扞守劳动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扬劳动群众的精神引领、助力劳动群众的全面发展。劳动关系论,陈述了和谐劳动关系意义深远、着力化解劳动关系纠纷、全面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理论品格鲜明。其内容架构的严谨性与逻辑关涉的指向性表现在:劳动价值论阐述立论旨趣并回答“何为劳动”、劳动精神论披述价值遵循并回答“何以劳动”、劳动主体论沥述力量依托并回答“何人劳动”、劳动关系论陈述实践照应并回答“何从劳动”。其外显特征的鲜明性与内隐特质的立体性表现在:时代性与人民性的高度融汇、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统一、传承性与超越性的紧密结合、系统性与针对性有效贯通。其现实地位的重要性与理论贡献的深远性表现在: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成为民众共识、艰苦奋斗成为主流风尚的社会底色、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成为国家旋律、劳动浇筑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追求。当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面临多方面的现实挑战。现实挑战的问题表现在,劳动价值认知异化偏向、劳动群众地位被边缘化、弘扬劳动精神知易行难、劳动关系纠纷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成因在于,正面引导乏力与负面止损迟滞、逐利本性膨胀与调解组织疲软、家庭教育流俗与全面教育脱节、认知判断犹疑与实践定力不足。其危害在于,一定程度消解民族复兴的资源投入、妨碍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加大用人单位的成本开支、弱化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要遵循科学的实践要求。首要任务是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发挥家庭教育的育人功能、提升学校教育的育人质量、改进继续教育的育人效能、激活自我教育的内化作用。基本要求是筑造健康劳动环境,营造劳动至上的社会环境、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创造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必备保障是构建科学管用的劳动机制,建立健全劳动责权清晰的工作机制、劳动实践规范的奖惩机制、劳动权益维护的监督机制。

蔡庆悦,申洁[4](2018)在《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纪念《前线》杂志创刊60周年座谈会侧记》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11月24日,纪念《前线》杂志创刊60周年座谈会召开,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同志出席座谈会并发表讲话,充分肯定了《前线》杂志在深入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及时传达中央和市委声音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就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市委决策部署,在新时期进一步办好《前线》杂志提出了明确要求。座谈会上,来自首都社科理论界的专家和有关方面的代表,回顾了《前线》60年来走过的

易联树[5](2018)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精神品格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党十分注重弘扬和践行时代精神,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能抓住那一时期的时代本质,把握时代趋势,顺应潮流,领导人民群众弘扬与践行同时代进步方向相一致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精神风貌,有力地推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发展的潮头,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模范践行时代要求,弘扬了光辉璀璨的时代精神。延安时期的时代精神是伟大延安精神不可或缺的鲜活成分,是推动革命力量迅速壮大、革命形势快速发展的伟大精神力量。深入研究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今天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重要借鉴意义。“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延安时期亦有延安时期的时代精神。延安时期的时代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面前,自觉担当救国救亡历史使命,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努力倡导、积极培育和大力弘扬的,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广大军民群众中普遍呈现出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和精神风貌。它反映延安时期历史进步的“大势所趋”和“民心所向”。坚持抗战、巩固团结、力求进步,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坚守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间大力倡导、培育、弘扬和践行的时代精神,是延安时期时代精神的核心内容。延安时期的时代精神与延安精神密切关联但又有相互区别。延安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汇流而成的中国精神;延安时期的时代精神是延安精神不可或缺的鲜活成分。中国共产党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弘扬时代精神的思想和实践的借鉴,将弘扬“符合时代的要求”的时代精神视为革命成功的必须前提,把以时代精神改造的军队与干部当成革命的重要保障,将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作为革命极其重要的任务,有着领导工农群众弘扬和践行时代精神的高度思想自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思想政治宣传与群众动员调动时代精神的主体,以抗日救国的伟大旗帜塑造时代精神的基本面貌,以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理想引领时代精神新的方向,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夯实时代精神的物质基础,以繁荣新民主主义文化涵养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以根据地乡村建设厚植时代精神的社会根基,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中间弘扬了蓬勃昂扬、光辉璀璨的时代精神。延安时期的时代精神,汇聚了人民群众抗战建国的磅礴力量,引领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方向,孕育了新中国的建设者们建设祖国的战天斗地的冲天干劲。生产力是塑造时代精神基本面貌的根本依据,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是推动时代精神发展的直接动力,民族精神是铸造时代精神内在灵魂的核心要素。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是基础,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建设是关键,坚强的组织领导是保障,群众路线是根本。在当前,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要牢牢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主题,始终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扎实抓好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切实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充分突出改革创新的价值引领功能。

李建如[6](2017)在《习近平青年修德观及时代价值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青年修德观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的内容之一,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系统梳理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以及基本特征,对中国和世界而言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从四个部分来研究习近平青年修德观及时代价值。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等。第二部分:对青年修德观基本理论及重要关系作分析和阐释。本部分在对青年修德观有一个初步认识之后,从历史的维度对青年修德观的理论渊源做一个系统梳理,概括出青年修德观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着重阐释青年修德观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之间的重要关系。第三部分:着重阐释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及基本特征,这是本文的主体。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青年是民族的未来,全球青年共同担当;勤奋学习以修德,坚定理想信念;勤于实践以修德,锤炼高尚品格;严于自律以修德,矢志艰苦奋斗;修好公德和私德,做有益于社会的人;勇于求索和创新,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习近平青年修德观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内涵具有系统性,体现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其形成条件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第四部分:重点论述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时代价值,这是本文的成果。习近平青年修德观于世界而言,是对国际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回应,对世界青年的思想具有引领作用。习近平青年修德观于中国而言,一方面可以为中国当代青年健康成长指明方向,另一方面可以为丰富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明确方法和路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是要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习近平青年修德观最大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引领作用。

本刊编辑部[7](2016)在《《民族音乐》十年大事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音乐》自2006年改刊以来,已经走过整整十个年头。十年根植云岭高原,执着坚守,如稚嫩的幼苗破土而出,历经十年茁壮成长,终枝繁叶茂。回眸《民族音乐》十年发展历程,之所以在万木丛中屹立挺拔,在百花争艳中显露风采,在千帆竞渡中争得上游,这与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作者、读者的深情厚爱以及编辑部门同仁的辛勤努力密不可分。十年来,《民族音乐》不仅发表了许多学术性、艺术性俱佳的好文章,同时也凝聚了高水平、颇具影响力的国内外作者群体,并以其全新的办刊理念赢得了广大

戴勇[8](2015)在《《中华诗词》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及创作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杂志—文体——文学”的理论思路,考察《中华诗词》杂志与旧体诗词文体的互文关系。通过分析《中华诗词》杂志的传播机制,讨论以《中华诗词》为代表的旧体诗词传播媒介,对于推动新时期旧体诗词文体发展的意义与作用。本文的主体部分以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分析民国以来旧体诗词传播媒介与旧体诗词创作的关系;《中华诗词》与中华诗词诗词学会创立的过程及宗旨;《中华诗词》杂志所刊载的不同类型旧体诗人诗作的创作特征;《中华诗词》杂志在新时期文学场中的传播机制以及民国《学衡》与岭南《当代诗词》对于《中华诗词》杂志运行发展的启示。具体而言,本文第一章从文体与媒介的关系,考察民国以来旧体诗词传播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关系。以新时期为界,民国初年至改革开放期间,旧体诗词传播主要以传统纸质媒介为主,其发展趋势是从遮蔽到疏离(1910-1920年代)、从复苏到初兴(1930-1940年代)、从压抑到抗争(1950-1970年代)。新时期以来随着电子媒介与传统媒介的互动,旧体诗词在新媒体时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状态,开始由抗争走向复苏。第二章讲述《中华诗词》杂志的创办对旧体诗词地位重中的意义。1987年,中华诗词学会成立,1994年《中华诗词》杂志创刊,中华诗词学会的成立促成了这一权威旧体诗词刊物的诞生。而《中华诗词》杂志的创办,又极大重中了旧体诗词的文体地位、社会地位及文学史地位。第三章研究以《中华诗词》杂志为中心的旧体诗人群体的旧体诗词创作。从《中华诗词》所刊载的诗人群体的年龄层次来看,可以分为“诗坛耆老”、“吟坛百家”及“吟坛新人”三大类别。“诗坛耆老”诗人群的代表有夏承焘、唐玉虬、俞平伯等;“吟坛百家”诗人群的代表有叶嘉莹、林从龙、刘征、李汝伦等;“吟坛新人”诗人群的代表有尽心、熊东邀、程羽黑、王亚平等。这三大诗人群体基本上涵盖了20世纪旧体诗词诗人群的老、中、青三代。“诗坛耆老”旧体诗人群常常书写抗日救国相关的重大题材;“吟坛百家”诗人群亦以诗作记录历史的重大事件,及反映现实针砭时弊;而“吟坛新人”诗人群由于其出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其诗作充满了新时代的气息及现代色彩。此外《中华诗词》杂志所载不乏“老干体”诗作,“老干体”诗作在内容上以反映时代主题为旨归,在艺术上有“官气化”、“口号化”之弊,种种弊端最终导致了诗歌意境的缺失。第四章透视《中华诗词》杂志的传播机制。《中华诗词》杂志在传播旧体诗词时,其运作方式有四。其一是政治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是请名人做主编,利用名人的效应增加杂志的影响力度。其二是商业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在举办各类旧体诗词大赛,开设各类中华诗词研修班,以发掘人才培养新人。开通中华诗词学会网,实现网络与纸媒的联姻。刊载广告,增加杂志收益。其三是社会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是诗教走进校园,走向西部,走向大众。其四是文学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在开辟专栏,培养新人。此外分析《中华诗词》杂志在传播旧体诗词时所形成的误区。第五章以纵向和横向的视角,分别以民国《学衡》与当代岭南《当代诗词》作为参照系,探讨这两本杂志对《中华诗词》杂志运营的启示。结语部分叙述旧体诗词暨《中华诗词》杂志在新时期的命运。由于国家权力部门的重视及民间文化保守思潮的兴起,旧体诗词在新时期复苏姿态不容置疑,与此同时,《中华诗词》也将迎来杂志蓬勃发展的新的契机。

刘业伟[9](2015)在《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文中指出本论文以鲁迅文学院为研究对象,以历史研究的严谨态度,打通文学和历史研究的界限,借鉴创意写作的研究思路,运用文化领导权、文学生产等理论方法,从共和国意识形态和文学制度设计、文学研究所创办溯源、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不同办学时期新人培养的情况、新人培养的方法和途径、鲁院文学新人培养的成效与影响等六个方面系统考察了鲁迅文学院六十年来的办学情况,阐释了其作为文艺界的“黄埔军校”的重要意义和“文艺党校”的历史局限。以此,一方面可以厘清新中国新人培养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能多多少少地管窥到创意写作在中国的文学实践。鲁迅文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50年10月的中央文学研究所,至今已经走过了64年的历程。文研所的创办,既立足本土传统——老解放区的办学经验,又借鉴于友邦——苏联的办学模式,体现了当时文艺界对新老解放区的传统以及苏联模式取舍整合的尝试与实践。它的创办,充分体现出新政权对文学新人培养的重视。文学学校的建立不仅仅是文学任务,也是政治任务。鲁迅文学院新人培养分为三个时期,即中央文学研究所时期、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时期和鲁迅文学院时期。从考察可以得知,这三个时期的培养情况总体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方式方法上有所区别。同样,鲁院在不同办学时期对文学新人的培养方式和途径也有所区别,比如八十年代以办进修班为主,辅之以与高校联合办学;九十年代延续八十年代的思路,以举办进修班和文学创作专业班为主;到了新世纪则创造性地开办了高研班,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鲁院在文学新人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新中国的文坛淬炼输送了一大批共和国作家。从1950年中央文学研究所创办到现在,鲁迅文学院已经举办了近百期各种类型的文学创作班。半个多世纪来,鲁迅文学院对于中国当代作家队伍的建设产生了显着而又直接的影响,为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当代文学重要奖项的获奖者中,曾在鲁迅文学院学习过的学员也占有显着的比重。鲁院办学的成功,还有另外一个标志,就是各地对鲁院办学模式的模仿与复制,纷纷建立了作协文学院。在此基础上,鲁院牵头成立了全国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并在鲁院建立了常设办事机构联席会秘书处,这可以看作是鲁院对全国文学院的一个整合,以此为标志,一个遍布全国各地的“大鲁院”格局已经形成。就鲁院初期的办学模式而言,很大程度上毫无疑问是苏联模式的拷贝。但在进入新时期以后,在文学新人培养方面,鲁院已经摆脱了苏联的影响,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种新的文学新人培养机制已经形成。鲁院新人培养的未来趋势必将吸收包括创意写作理论在内的各种理论方法,努力拓展学历教育渠道,引入包括创意写作工坊在内的各种作家训练方法。

钱继云[10](2014)在《《诗刊》与1980年代诗歌创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80年代是当代诗歌复兴与繁荣的时段,作为诗歌界最重要的官方刊物,《诗刊》在此时代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有着诸多作为,它对八十年代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八十年代诗歌复兴的前奏在七十年代末便已响起,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为文艺正名”的步伐加速。《诗刊》在1979年以“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为指导对一己的办刊方针进行了调整,旨在繁荣新诗创作,同时建设新诗创作者的队伍。考察新方针导引下的《诗刊》,其刊发的作品从主题到诗艺都呈现出显着的转型期的表征,从刊物所召集的诗人群体来看,其八十年代主要供稿人的团队也已初步成形。七十年代末《诗刊》的转型之一体现为对原刊于民刊的朦胧诗的转载。刊物在八十年代初的朦胧诗诗潮中扮演了弄潮儿的角色,这种展露峥嵘既体现为对那场声势浩大的关于“朦胧诗”及“三个崛起”论争的发起与积极参与,也表现在作品刊登上对从思想内核到艺术手法都显别于诗歌传统的朦胧诗作的倚重。在新旧两种诗观冲突的梳理中,厘清诗学的以及非诗的因素,就可以解释原本一场以问题讨论为初衷的学术性争鸣何以最终以思想“清污”的运动收场。这其中刊物所暴露出的局限性显然与主流意识形态及文学体制密切相关。朦胧诗潮后,在新生代揭竿而起的浮华背景下,《诗刊》以其敏锐的眼光、良好的品位以及包容的心态,上下求索,沉稳而不失活泛。从诗歌创作到诗评、诗论,从栏目设计、编辑理念到评论文章、理论研讨会,都旨在探索后朦胧时期诗潮的多元化衍生,这种探索的痕迹通过这一时段所刊诗作可得到印证。诗潮之外,作为媒介,《诗刊》通过其“青春诗会”与“刊授学院”两个重要品牌分别对高端的与普通的作者进行引导与塑造,并以“诗歌信箱”、“读者中来”等着眼于读者的栏目使得读、写、编的诗歌观念与审美品位趋于一致与和谐。诗歌传播方面,刊物通过诗朗诵的倡导促进诗歌的共时性传播;同时又藉由诗歌评奖使诗作经典化,以利于其历时性传承。在八十年代诗学的海外资源方面,《诗刊》对欧美诗歌的译介对当代诗人从诗歌理念到表现手法产生了极大影响。此外,对海峡彼岸诗歌的推介还占有《诗刊》的绝对比重,在八十年代此岸对彼岸诗歌的传播全貌中,《诗刊》起到了引领与推助作用,其中体现出台湾诗歌与大陆诗歌中现代派的此消彼长、相互错节的现象。《诗刊》在整个八十年代诗歌美学建构中也颇有建树:对现实主义的倚重、对文化之根的回溯和对抒情传统的持守,体现了刊物在诗歌美学基本原则与结构方面的主张;对短诗、叙事诗以及诗歌语言的探索,体现了刊物在诗歌文体方面的倡导;诗人关于生活与自我的诗思也通过刊物得以表达与呈现。论文前三章以时间为经线,以思潮为关键词,分别论述七十年代末思想解放运动启示下的“为文艺正名”的呼声、朦胧诗潮以及后朦胧时期诗歌潮流的多元化衍生;后三章则分别论述《诗刊》对八十年代诗歌生产与传播的影响、对彼时诗坛重要的诗学资源的引入以及刊物自身在诗歌美学方面的建构等,以显现《诗刊》对八十年代诗歌创作所起的作用。

二、继往开来 弘扬改革与发展主旋律——本刊编辑部新春寄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继往开来 弘扬改革与发展主旋律——本刊编辑部新春寄语(论文提纲范文)

(1)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基本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以青年为本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重视留学工作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砥砺前行 唱响新时代——广东省各地市音协负责人在2019年广东省音协工作会议上发言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二、召开广州市音乐家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
三、召开第11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
四、举办2018第九届广东音乐邀请赛颁奖典礼暨意大利爱乐乐团2019年广州新年音乐会。近年来, “广东音乐邀请赛”不但有来自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参赛队伍, 还有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的众多乐团, 仅今年参加的队伍就有上百支, 其中民乐团41支, 西洋乐团55支, 合唱团9支, 总人数超过4500人, 成员遍及社会各阶层。
五、重温初心再出发采风纪行。
六、主办、承办、支持、指导深圳市社会音乐活动:
七、吸收新会员:

(3)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生成源流
    2.1 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劳动学说的涵养
        2.1.1 根植马克思劳动学说的沃土
        2.1.2 汲取恩格斯劳动学说的精粹
        2.1.3 吸收列宁劳动学说的精华
        2.1.4 承袭斯大林劳动学说的精髓
    2.2 价值传承: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劳动论述的赓续
        2.2.1 坚持毛泽东劳动论述的价值底色
        2.2.2 延续邓小平劳动论述的价值取向
        2.2.3 拓深江泽民劳动论述的价值内涵
        2.2.4 丰富胡锦涛劳动论述的价值要义
    2.3 文化涵育:中国优秀劳动理念的影响
        2.3.1 中华优秀传统劳动伦理的规范
        2.3.2 中国共产党劳动文化的浸润
        2.3.3 红色革命家庭美德的习礼
    2.4 实践养成:自身成长经历的劳动锻造
        2.4.1 萌芽阶段:知青岁月时期的劳动锤炼
        2.4.2 发展阶段:地方从政时期的为民服务
        2.4.3 完善阶段:治国理政时期的运筹帷幄
第3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内容构件
    3.1 劳动价值论
        3.1.1 劳动创造人类文明
        3.1.2 劳动托起“中国梦”
        3.1.3 劳动成就人的价值
    3.2 劳动精神论
        3.2.1 目标层面:劳动的理想状态
        3.2.2 理念层面:劳动的德性态度
        3.2.3 行为层面:劳动的实践道义
    3.3 劳动主体论
        3.3.1 扞守劳动群众的主体地位
        3.3.2 发扬劳动群众的精神引领
        3.3.3 助力劳动群众的全面发展
    3.4 劳动关系论
        3.4.1 和谐劳动关系意义深远
        3.4.2 着力化解劳动关系纠纷
        3.4.3 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第4章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理论品格
    4.1 内容架构的严谨性与逻辑关涉的指向性
        4.1.1 劳动价值论阐述立论旨趣并回答“何为劳动”
        4.1.2 劳动精神论披述价值遵循并回答“何以劳动”
        4.1.3 劳动主体论沥述力量依托并回答“何人劳动”
        4.1.4 劳动关系论陈述实践照应并回答“何从劳动”
    4.2 外显特征的鲜明性与内隐特质的立体性
        4.2.1 时代性与人民性高度融汇
        4.2.2 科学性与革命性有机统一
        4.2.3 传承性与超越性紧密结合
        4.2.4 系统性与针对性有效贯通
    4.3 现实地位的重要性与理论贡献的深远性
        4.3.1 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成为民众共识
        4.3.2 艰苦奋斗成为主流风尚的社会底色
        4.3.3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成为国家旋律
        4.3.4 劳动浇筑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追求
第5章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现实挑战
    5.1 现实挑战的问题表现
        5.1.1 劳动价值认知异化偏向
        5.1.2 劳动群众地位被边缘化
        5.1.3 弘扬劳动精神知易行难
        5.1.4 劳动关系纠纷时有发生
    5.2 现实挑战的成因剖析
        5.2.1 国家层面:正面引导乏力与负面止损迟滞
        5.2.2 社会层面:逐利本性膨胀与调解组织疲软
        5.2.3 家校层面:家庭教育流俗与全面教育脱节
        5.2.4 个人层面:认知判断犹疑与实践定力不足
    5.3 现实挑战的主要危害
        5.3.1 消解民族复兴的资源投入
        5.3.2 妨碍和谐社会的有序构建
        5.3.3 加大用人单位的成本开支
        5.3.4 弱化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
第6章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的实践要求
    6.1 首要任务:着力加强劳动教育引导
        6.1.1 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
        6.1.2 提升学校劳动教育的育人质量
        6.1.3 改进继续劳动教育的育人效能
        6.1.4 激活自我劳动教育的内化作用
    6.2 基本要求:全面筑造健康劳动环境
        6.2.1 营造劳动至上的社会环境
        6.2.2 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6.2.3 创造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
    6.3 必备保障:构建科学管用劳动机制
        6.3.1 建立健全劳动责权清晰的工作机制
        6.3.2 建立健全劳动实践规范的奖惩机制
        6.3.3 建立健全落实劳动理念的监督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5)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及选题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既有成果
        1.2.1 时代精神研究的现状及既有成果
        1.2.2 延安时期边区建设及延安精神的研究现状及既有成果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延安时期时代精神的基本概念
    2.1 什么是时代精神
        2.1.1 关于时代精神的一般理解
        2.1.2 本课题对时代精神的界定
    2.2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
        2.2.1 时代精神随时代的变迁而兴衰更替
        2.2.2 西方思想家所论述的历史上的时代精神
        2.2.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笔下的时代精神
        2.2.4 近现代国内思想界所认识的时代精神
    2.3 延安时期时代精神的基本概念
        2.3.1 延安时期的时代精神
        2.3.2 延安时期时代精神的主要内涵
        2.3.3 延安时期时代精神的本质特征
        2.3.4 延安时期时代精神的核心内容
        2.3.5 本课题对延安时期时代精神的界定
    2.4 延安时期的时代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有机部分
        2.4.1 延安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汇流而成的中国精神
        2.4.2 时代精神是构成延安精神的不可或缺的鲜活成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的思想基础与实践借鉴
    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精神思想及其弘扬时代精神的主要实践
        3.1.1 时代精神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产物
        3.1.2 时代精神是时代主题的反映
        3.1.3 时代精神是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力量
        3.1.4 时代精神体现阶级的诉求与主张
        3.1.5 时代精神借助传媒实现其大众化
        3.1.6 马克思恩格斯弘扬时代精神的主要实践
    3.2 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精神思想的发展及其主要实践
        3.2.1 弘扬时代精神需要准确把握时代特征
        3.2.2 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者
        3.2.3 首创精神是苏俄革命与建设时期时代精神的主要内涵
        3.2.4 列宁斯大林弘扬时代精神的主要实践
    3.3 中国共产党弘扬和践行时代精神的实践借鉴
        3.3.1 注重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弘扬时代精神的思想与实践
        3.3.2 将弘扬“符合时代的要求”的时代精神视为革命成功的必须前提
        3.3.3 把以时代精神改造的军队与干部当成革命的重要保障
        3.3.4 将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作为革命极其重要的任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弘扬时代精神的初步探索与延安时期时代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4.1 延安时期前中国共产党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的初步探索
        4.1.1 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塑造工人阶级革命斗争新风貌
        4.1.2 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引领农民运动的新气象
        4.1.3 加强中央苏区思想政治工作激扬苏区革命斗争新精神
    4.2 延安时期前中国共产党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的宝贵经验及主要问题
        4.2.1 这一时期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取得的宝贵经验
        4.2.2 这一时期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存在的主要问题
    4.3 延安时期时代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4.3.1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重要的国际大背景
        4.3.2 全国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是基本的时代大趋势
        4.3.3 南京国民政府由反共转向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是根本的政治大环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弘扬时代精神的基本内容与主要实践
    5.1 以思想政治宣传与群众动员调动时代精神的主体
        5.1.1 坚持以崇高的理想信念引领群众
        5.1.2 坚持以老百姓更多的“获得感”团结群众
        5.1.3 坚持以党的乡村支部建设和群团组织建设带动群众
        5.1.4 坚持以时代精神的大众化掌握群众
    5.2 以抗日救国的伟大旗帜塑造时代精神的基本面貌
        5.2.1 在凝聚全国抗日救国的最大共识中引领时代潮流
        5.2.2 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高擎时代的旗帜
        5.2.3 在坚决维护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大局中紧紧把握时代
    5.3 以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理想引领时代精神新的方向
        5.3.1 在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确立时代精神新的走向
        5.3.2 在始终坚持依靠人民大众的方针中汇聚时代精神新的伟大力量
        5.3.3 在始终坚持新民主主义三大纲领中笃定时代精神新的发展趋向
    5.4 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夯实时代精神的物质基础
        5.4.1 改进与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解放
        5.4.2 发展科学技术推动抗战建国的力量快速增强
        5.4.3 发动大生产运动夯实抗战到底的坚实物质基础
    5.5 以繁荣新民主主义文化涵养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
        5.5.1 以新民主主义文化涵养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志
        5.5.2 以新民主主义文化涵养人民大众翻身做主的思想意识
        5.5.3 以新民主主义文化涵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
    5.6 以根据地乡村建设厚植时代精神的社会根基
        5.6.1 加强乡村基层问题治理释放乡村发展新的活力
        5.6.2 加强新式家庭建设树立新的家风
        5.6.3 加强乡村民主建设与司法建设塑造新的村风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延安时期时代精神的历史价值及其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机制
    6.1 延安时期时代精神的历史价值
        6.1.1 汇聚了人民群众坚持抗战的磅礴力量
        6.1.2 引领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方向
        6.1.3 孕育了新中国的建设者们建设祖国的战天斗地的冲天干劲
    6.2 时代精神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机制
        6.2.1 生产力是塑造时代精神基本面貌的根本依据
        6.2.2 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是推动时代精神发展变化的直接动力
        6.2.3 民族精神是铸造时代精神内在灵魂的核心要素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的主要经验及当代启示
    7.1 延安时期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的主要经验
        7.1.1 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是基础
        7.1.2 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建设是关键
        7.1.3 坚强的组织领导是保障
        7.1.4 群众路线是根本
    7.2 当代启示
        7.2.1 要牢牢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主题
        7.2.2 要始终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7.2.3 要扎实抓好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
        7.2.4 要切实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建设
        7.2.5 要充分突出改革创新的价值引领功能
    7.3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6)习近平青年修德观及时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青年修德观基本理论及重要关系阐释
    2.1 青年修德观基本理论概述
        2.1.1 青年修德观的基本内涵
        2.1.2 青年修德观的主要内容
        2.1.3 青年修德观的理论渊源
        2.1.4 青年修德观的重要作用
    2.2 青年修德观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1 青年修德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2.2.2 青年修德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根本一致性
    2.3 青年修德观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
        2.3.1 德正梦圆是社会发展规律
        2.3.2 加强青年修德对实现中国梦极为重要而紧迫
第3章 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3.1 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形成发展
        3.1.1 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形成条件
        3.1.2 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发展历程
    3.2 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主要内容
        3.2.1 青年是民族的未来,全球青年共同担当
        3.2.2 勤奋学习以修德,坚定理想信念
        3.2.3 勤于实践以修德,锤炼高尚品格
        3.2.4 严于自律以修德,矢志艰苦奋斗
        3.2.5 修好公德与私德,做有益于社会的人
        3.2.6 勇于求索和创新,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3.3 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基本特征
        3.3.1 习近平青年修德观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3.3.2 习近平青年修德观思想内涵具有系统性
        3.3.3 习近平青年修德观体现了科学的思想方法
第4章 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时代价值
    4.1 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世界意义
        4.1.1 习近平青年修德观是对国际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回应
        4.1.2 习近平青年修德观对世界青年的引领作用
    4.2 习近平青年修德观的中国意义
        4.2.1 为中国当代青年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
        4.2.2 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了方法和路径
        4.2.3 对推动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3 习近平青年修德观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领作用
        4.3.1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3.2 坚持以“修德”为基本功,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3.3 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8)《中华诗词》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及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体与媒介的互动共荣
    二、新时期以来旧体诗词研究的历史回眸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民国以降旧体诗词媒介传播与旧体诗词文体的命运
    第一节 从遮蔽到疏离:“五四”时期旧体诗词媒介传播与旧体诗词文体的命运
    第二节 从复苏到初兴:三、四十年代旧体诗词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
    第三节 从压抑到抗争:五十至七十年代旧体诗词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
    第四节 从抗争到复苏:新时期旧体诗词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
第二章 《中华诗词》杂志的创办与旧体诗词地位的重申
    第一节 中华诗词学会的创立与《中华诗词》杂志的诞生
    第二节 《中华诗词》的诗论与新时期旧体诗词文体地位的重申
    第三节 《中华诗词》的诗论与新时期旧体诗词文学史地位的重塑
    第四节 《中华诗词》的诗论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社会文化地位的重建
第三章 以《中华诗词》杂志为中心的旧体诗人群体的旧体诗词创作
    第一节 “耆旧遗音”与诗坛耆老的旧体诗词创作特征
        一、《耆旧遗音》栏目所载诗人年龄层次透视
        二、《耆旧遗音》栏目所载诗人职业身份管窥
        三、以《耆旧遗音》栏目为中心的诗坛遗老旧体诗作的精神特征
    第二节 “吟坛百家”与实力派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一、《吟坛百家》栏目所载诗人年龄层次透视
        二、《吟坛百家》栏目所载诗人职业类别透视
        三、以《吟坛百家》为中心的实力派旧体诗人群创作的精神特征
    第三节 “吟坛新人”与中青年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一、《吟坛新人》栏目所推出的诗坛新秀年龄层次及身份背景
        二、《吟坛新人》栏目所推出诗坛新秀诗歌创作的类型特质
    第四节 “红色”诗词与“老干体”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一、“老干体”与“红色”诗词的概念及关联辨析
        二、以《中华诗词》为平台的“老干体”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第四章 《中华诗词》杂志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机制透视
    第一节 《中华诗词》杂志权威传播地位的形成及表现
        一、新时期文学场与旧体诗词媒介传播的形成及表现
        二、《中华诗词》杂志的官方色彩与权力话语
        三、《中华诗词》杂志的民间色彩与权力合谋
    第二节 以《中华诗词》为中心的旧体诗词传播策略
        一、政治化运作策略
        二、商业化运作策略
        三、社会化运作策略
        四、文学化运作策略
    第三节 《中华诗词》杂志的旧体诗词传播误区
        一、传播权力影响下的传播策略的失误
        二、市场化环境中传播方式的商业化
        三、杂志定位的模糊与缺失
第五章 比较视域中的《中华诗词》杂志暨旧体诗词的发展前景
    第一节 民国《学衡》对《中华诗词》杂志的启示
        一、《学衡》杂志对旧体诗词文体复兴的伦理诉求
        二、《学衡》杂志对新时期《中华诗词》运行的启示
    第二节 岭南《当代诗词》对《中华诗词》杂志的启示
        一、岭南《当代诗词》的创刊宗旨及特色
        二、岭南《当代诗词》对《中华诗词》的启示
    第三节 网络诗词及媒介对《中华诗词》杂志的启示
        一、网络诗词的概念及创作现状与特点
        二、网络诗词及媒介对《中华诗词》办刊暨纸媒旧体诗词发展的启示
结语 旧体诗词在新时期的复苏
参考文献
附录:《中华诗词》大事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9)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一章 共和国意识形态和文学制度设计
    第一节“文学大一统”时代里的“文学新人”
    第二节“文化领导权”语境下的“新人培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学研究所创办溯源
    第一节 文研所与延安鲁艺
        一、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特别优待
        二、师资队伍和招生方式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四、尝试改变办学方式
    第二节 文研所与高尔基文学院
        一、文研所对高尔基文学院的借鉴
        二、文研所对高尔基文学院的“创新”
    第三节 文学研究所与丁玲
        一、为何选择丁玲?
        二、创办文学研究所
        三、主政文研所的厄运
        四、平反后的丁玲与文研所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
    第一节 文研所的筹备与成立
        一、文研所的筹备
        二、文研所的成立与倒掉
    第二节 文讲所的恢复与鲁迅文学院的成立
        一、文讲所的恢复
        二、鲁迅文学院的成立
    第三节 鲁院的办学环境
        一、朴素而典雅的鼓楼东大街
        二、艰苦而有趣的朝阳区党校和职工大学
        三、素雅而偏远的八里庄
    第四节 鲁院的学习风气
        一、活跃的课堂
        二、多彩的课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办学时期新人培养的情况
    第一节 文学研究所时期
        一、文研所招生特点
        二、在办学中发展
    第二节 文学讲习所时期
        一、停办之前的文讲所
        二、恢复工作以后的文讲所
    第三节 鲁迅文学院时期
        一、进修班:八十年代鲁院办学形式
        二、与高校合作办学
        三、多样化办班:九十年代鲁院的招生办学
        四、高研班:新世纪鲁院的招生办学
    第四节 不同时期的对比与渐变
        一、文研所时期
        二、文讲所向鲁院过渡时期
        三、九十年代
        四、新世纪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人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第一节 文学研究所时期
        一、理论学习
        二、社会实践
    第一节 文学讲习所时期
        一、文讲所前期
        二、文讲所后期
    第三节 鲁迅文学院时期
        一、八十年代
        二、九十年代及新世纪初期
        三、新世纪高研班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鲁院文学新人培养的成效与影响
    第一节 从对作家队伍的影响到体制的认可和学员的评价
        一、对中国当代作家队伍的建设的影响
        二、体制的认可和学员的评价
    第二节 从小鲁院到大鲁院:地方对鲁院培养模式的复制
        一、各地对鲁院的模仿和复制
        二、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鲁迅文学院新人培养的未来趋势及其对策
    第一节 一种新的理论的生成:创意写作视域下的文学新人培养
        一、文学新人培养的可行性
        二、中国创意写作方兴未艾
    第二节 一个新的培养路径:可借鉴的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系统
        一、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的发展成就
        二、鲁院借鉴创意写作的基础与前景
    本章小结
附录
    一、鲁院更名后开展的文学活动
    二、历届高研班学员名单
    三、鲁迅文学院讲义一览表
    四、鲁迅文学院历届主要负责人任职简表及简历
    五、鲁迅文学院主要授课教师名单
    六、史料
    七、鲁迅文学院建院六十周年访谈录
    八、鲁迅文学院办班名录(1950年—2014年)
    九、鲁迅文学院学员问卷调查
主要参考文献
    一、着作
    二、期刊
后记
致谢

(10)《诗刊》与1980年代诗歌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诗刊》概观(1980 年代及此前)
    二、 1980 年代诗歌与《诗刊》研究
    三、 思路、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诗刊》与 1980 年代诗歌格局的铺垫
    第一节 复兴的“前夜”:“新时期”之前的诗歌概貌
    第二节 思想的转轨:“为文艺正名”
    第三节 《诗刊》的方针调整
    第四节 “早春”的萌动:1970 年代末的诗歌创作
第二章 《诗刊》与朦胧诗群的崛起
    第一节 从“问题讨论”到“精神污染”
    第二节 两种诗歌观念的碰撞
    第三节 “朦胧美”的诗学解析
第三章 《诗刊》与“后朦胧”诗潮的衍生
    第一节 藉“新鲜血液”打造“新鲜岁月”
    第二节 诗歌创作的多元化探索
    第三节 诗歌理论的多维拓展
第四章 《诗刊》与 1980 年代诗歌的生产与传播
    第一节 “青春诗会”的诞生与繁荣
    第二节 刊授学院:搭建交流平台
    第三节 以读者为中心的互动
    第四节 诗朗诵与朗诵诗
    第五节 评奖与诗歌“经典化”
第五章 《诗刊》与 1980 年代海外诗歌的引入
    第一节 东欧的歌
    第二节 西方之石
    第三节 彼岸的风
第六章 《诗刊》与 1980 年代诗歌美学的建构
    第一节 回归现实主义之后
    第二节 诗歌文体的倡导
    第三节 诗思的呈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继往开来 弘扬改革与发展主旋律——本刊编辑部新春寄语(论文参考文献)

  • [1]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2]砥砺前行 唱响新时代——广东省各地市音协负责人在2019年广东省音协工作会议上发言摘要[J]. 本刊编辑部. 岭南音乐, 2019(02)
  • [3]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研究[D]. 汤素娥. 湖南大学, 2019(07)
  • [4]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纪念《前线》杂志创刊60周年座谈会侧记[J]. 蔡庆悦,申洁. 前线, 2018(12)
  • [5]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的研究[D]. 易联树.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9)
  • [6]习近平青年修德观及时代价值研究[D]. 李建如. 重庆工商大学, 2017(03)
  • [7]《民族音乐》十年大事记[J]. 本刊编辑部. 民族音乐, 2016(01)
  • [8]《中华诗词》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及创作研究[D]. 戴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9]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D]. 刘业伟. 上海大学, 2015(02)
  • [10]《诗刊》与1980年代诗歌创作[D]. 钱继云. 苏州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继往开来 弘扬改革发展主旋律——本刊编辑部的新年贺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