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门子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显着成绩(论文文献综述)
韩美琳[1](2021)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文中认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我国备受关注、持续多年、任重道远的经济话题。近些年,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虽然很多,大多都是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规律。也有部分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解析产业结构变迁,但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分析并不多见。本文则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应用和补充。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话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引出的。此前的通常提法都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或“产业结构调整”。几种不同的提法虽然在含义上彼此相似,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却意味着结构性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解决问题的期盼也十分紧迫。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中国经济的短板暴露无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的过剩产能,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要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着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三要具有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统一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一环,能够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1)可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理解和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释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部类内部不同生产部门(行业)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这种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一旦遭到破坏,产业结构就会出现失衡,供需关系扭曲,我国经济出现的大量过剩产能,就是违背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结果。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诠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钥匙。科技进步条件下,资本积累不断追加,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总是以技术的进步、创新为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产业资本的配置方式必然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既是资本构成向高度化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固有特征。马克思的产业竞争理论,阐释了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竞争结果优胜劣汰,不仅不是资源的浪费,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途径。产业竞争理论启示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2)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和“高质量发展”学说,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原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统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纵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经过几个阶段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而言任重道远。现存的结构性问题是: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次不高;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究其问题成因可从七个方面概括:一是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不佳;四是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五是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六是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七是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存在的问题成因说明,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忽视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和理念,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要求。因此,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开阔视野,本文在借鉴美、日、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理念,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二是从中观产业技术层面强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呼吁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四是从企业运营机制角度要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五是从市场供给端发力,强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如何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思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也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不同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收获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积极效应,而且还要承受企业破产员工下岗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改革配套跟进,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扫清障碍。总之,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会迈出更快步伐。
王迪[2](2020)在《基于经济福利视角的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制造业是涉及国民经济多个门类的一个复合产业群体,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繁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物质基础,是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主战场,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中国经过70年的发展,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制造业)门类的国家,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制造业)产品中,有220多种产品中国的产量占居全球第一(苗圩2019)。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增加值)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制造业大国,2018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世界的份额达28%以上,并培育出了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实现了“制造大国”的目标。德勤有限公司和美国竞争力委员会于2016年、2013年和2010年分别发布了《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中国均超过美国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国家。世界经济论坛、瑞士洛桑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组织在对国家的总体评价中对中国制造业也有类似的推理结论,但另一方面,世界银行统计指标显示,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约为美国的10%,单位制造业增加值能源消耗占全球水平的19.3%,出口产品质量召回事件每年均有发生。2017年以来的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对我国中兴和华为等高技术制造产业的钳制行为,对我国信息通信产业、产业安全和就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中美乃至全球的股市均大幅下跌,反映了对未来制造业和市场的悲观预期。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全球排名名列前茅,在新的国际政经环境下,却为何如此“易受攻击”?尽管不少微观分析指出中国在某些产业上存在短板现象,但应如何客观、冷静和全面的评估中国制造业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水平,目前已有的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已不能解释新的现象,如何评价、解释和修正已有的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为政府决策和企业运营提高有效支撑,进而保障国家安全和产业安全,优化国内和跨国制造业企业的经营策略,是急迫的任务。传统的基于国际贸易理论的产业竞争力研究,过度侧重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的应用,通常在微观层面上,论证在国际贸易中,各竞争对手的实力及其在优胜劣汰的生存搏斗中的现实,各国产业的此消彼长,有限市场份额的激烈争夺,弱肉强食的策略效应等,产业竞争力理论的“色彩”是十分“冷峻”的(金碚1996)。但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应考虑政府管理立场,注重产业对提高本国人民整体生活水平,服务和应用于社会和经济进步的作用,因此,有学者认为,产业竞争力评价应包含更强的福利经济分析乃至价值判断因素(金碚1997),以斯密为代表的富国裕民之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可应用于新时期的产业竞争力研究,不仅要关注各经济体国家(或地区)如何促进国际分工、产业互补,更要注重本国(或地区)人民的人均收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进法律法制的完善、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价值、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减少服务型政府的经济腐败等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制造业对福利经济(不仅仅是对本国)的贡献应纳入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中。近年来,各主要工业化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促进本国制造业发展和提高竞争力水平的战略措施,如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制造业再回归战略”,英国的“英国工业2050战略”,日本的“日本制造业白皮书2018”等,2015年5月,我国政府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这些政策措施中带有经济福利的成分,但从学术研究观察,总体上缺少理论论证和逻辑依据的支持,目前,国内和国外学术界很少有关于经济福利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之间改善错位、协同发展的理论研究。福利经济是涉及到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叉概念,福利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以Arthur Cecil Pigou(1877-1959)1920年《福利经济学》一书的发表为标志,福利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是研究经济活动对一国(或地区)人民生活福利的影响,说明如何能实现一国人民短期和长期、直接和间接福利的增长和最大化。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对于提高本国人民的整体福利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有学者认为,一国(或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不必然使得别国的民族产业失去生存和发展空间,进而使得该国的福利受到根本性损害。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可能推动(区域)经济朝着普惠、包容、平衡和共赢的方向发展。福利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竞争力理论与侧重零和博弈的传统产业竞争力理论存在较大差异。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梳理西方福利经济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经济福利思想及其新进展等成果的基础上,综述归纳了产业发展应重点关注的经济福利视角的具体内容,结合与波特钻石理论模型(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的一致性分析,本文提出了福利经济和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之间三个方面的支撑和替代要素:产业现状实力表征要素、产业发展潜力表征要素、产业环境优势表征要素。即:制造业产业实力为社会福利提供了现实基础,制造业产业的发展潜力为社会福利提供了未来保障,制造业产业环境优势与社会福利经济互相促进和成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水平反映机理模型的研究假设,本文提出了九个反映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假设(维度指标)。(第二章和第三章)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这个概念(复合变量)进行测量,并验证理论假设,本文结合管理学专家马庆国教授(2008)提出和验证的基于构想效度(Construct Validity)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法(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通过收集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来验证理论假设的正确性,收集辅助证据淘汰与假设相反的问卷问题,分别建立了“9-306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标池”,“5-101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标”,“4-21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标”,三轮次问卷调查以及信度、效度检验后,顺利通过统计检验,建立了“4-19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即净化后得到目标层含有4个维度指标和19个具体测量指标。(第四章)基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为了能够真实反映基于经济福利视角下的国际比较,结合可获得的、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构造了复杂面板数据,即从2012-2018年中国、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韩国、巴西和印度等9个国家,包含4个维度指标共19个测量指标的连续8年统计数据,采用标准化的指数加权法和回归分析的数学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向我国制造业产业理论、产业运行和产业管理等方面57位专家发出定向调查问卷,采用利克特量表(Likert scale)进行权重量化,测量结果显示:近8年来,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水平处于美国、德国和日本之后,位列第四位,排名在英国、法国等其他国家之前,印度和巴西处在较弱地位。中国在产业规模上较其他国家有竞争优势,解释了对于具有庞大人口基数的国家,产业规模是具有优势竞争力的基础;在质量效益上,中国虽有小幅提高,但到目前为止,与美国、德国等工业化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上,这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产业战略提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结构不合理是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比较被动的根源之一,中国与美国、德国、日本在产业结构上差距明显,我国应注重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发,而不应妄自菲薄;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上,中国保持小幅上升,同美、德、日相比也存在差距。根据4个维度指标和19个测量指标的分析,本文提出了若干针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水平提升的政策建议和实现路径。(第五章、第六章)最后在第七章提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包括评价体系、指标优化方面的改进建议。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章节安排说明、技术路线和创新点统一编排在本文第一章的第三节和第四节。
田浩[3](2020)在《华为公司OFDI逆向技术溢出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为了获取廉价的劳动力、抢占市场、获取丰富的自然资源,很多跨国公司积极参与到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中来。早期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发达国家中较为常见,因为发达国家的企业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相比更具技术优势,更容易达到开拓市场、获取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往往比较被动。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强,科技进步在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也在逐渐增加。于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实现逆向技术溢出便成为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OFDI企业获取先进技术的重要途径。就中国而言,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企业也非常重视自身技术进步,但是由于海外国家对自身领先技术的保护,中国企业很难学习到对方的先进技术。因此,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企业“走出去”,鼓励中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以获取先进技术。OFDI企业若要实现逆向技术溢出,就要考虑到很多的影响因素,比如自身研发水平、人才流动管理、投资方式的选择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逆向技术溢出能否实现及最终效果。本文对影响华为公司实现逆向技术溢出过程中的重要因素进行深入研究,试图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为中国OFDI企业实现逆向技术溢出提供建议。华为在1987年创立以来,始终重视科技创新,通过自主研发与获取逆向技术实现科技进步,从一个小公司慢慢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通讯行业巨头。因此,华为在各个阶段获取逆向技术的方式都值得中国OFDI企业借鉴。分析影响华为实现逆向技术溢出的各个因素,有利于中国OFDI企业实现进一步的改进。本文首先介绍了华为的发展历程以及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发展与现状,然后在企业层面对影响华为公司逆向技术溢出的各个因素,通过案例的方式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根据华为目前面临的内部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的机遇与挑战,分别在微观与宏观层面给出相应的建议。经过研究分析,企业要想实现逆向技术溢出,与国外先进企业建立联系、实现技术传递和对溢回技术进行学习吸收,这三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与此相对应的企业的投资方式、人才流动、自主研发能力,便成为了影响中国ODFI企业实现逆向技术溢出最重要的因素。除了这三大因素,目前华为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以及所面临的外在的机遇与挑战,也是目前很多中国OFDI企业应该重视与面对的。本文主要分析了以下几点影响因素:(1)内部优势:华为灵活的投资方式、高效的人才流动、较强的研发能力、良好的海外品牌效应、广泛的战略合作关系,为华为实现逆向技术溢出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2)内部劣势:华为不上市政策带来的一系列弊端,以及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华为逆向技术溢出战略的发展。(3)外部机遇:当前积极的国家政策、世界技术水平快速提升的趋势,给华为实现逆向技术溢出创造了机遇。(4)外部挑战:同行业竞争加剧,本土化风险持续存在,成为华为在实现逆向技术溢出道路上不得不重视的挑战。本文认为,中国OFDI企业要想实现逆向技术溢出并取得良好效果,需要借鉴华为成功的经验,同时政府与公司应共同努力,致力于促进逆向技术溢出的发生。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微观层面:企业应优化人才管理机制,正确选择投资对象,灵活选择投资方式,提升自主研发能力。(2)宏观层面:政府应完善相关政策体系与法律法规,提高专业服务能力,增加研发投入。科技创新可以显着增强企业竞争力,对促进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获取逆向技术溢出,对中国企业技术进步、提高技术水平意义非凡,中国OFDI企业应发挥优势,规避劣势,抓住机遇,勇敢面对挑战,在实现逆向技术溢出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万爽[4](2020)在《华为公司品牌国际化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市场日益壮大与完善的浪潮下,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开始选择跨国经营,拓展国际市场,进行品牌国际化建设。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高科技产业起步较晚,目前华为公司已经成为我国高科技领域的典型代表,其自成立以来一直积极进取,不断进步,并且多年来矢志不渝的投身于科研创新,取得的成果日益突出。近些年来,华为公司更是在多个领域实现了技术的突破,奋斗在全球科技的最前沿。作为我国高科技领域的龙头公司,其在国际上的品牌知名度日益提升。截止到2018年,华为公司的国际品牌知名度已经达到88%,是我国企业成功实现品牌国际化的先驱,更是准备进行国际营销与品牌国际化建设的各行各业应该学习的榜样。在此之际,研究华为公司品牌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对中国各类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进行品牌国际化建设,更大程度地实现其企业价值,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品牌、品牌国际化的意义与影响因素等相关理论,说明了品牌国际化对于企业的重大意义并为下文的全面展开做铺垫。然后通过对华为公司的各方面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分别从全球营销、市场、机构、员工、研发与服务等六个方面与华为公司各洲销售情况对华为公司目前的全球布局进行了简要分析。随后又从其业务领域、经营状况和品牌知名度等发展情况入手,探讨了华为公司自成立以来取得的诸多成就与品牌国际化现状。紧接着采用了PEST的方法分别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分析了华为公司实现品牌国际化建设的外在影响因素又对华为公司品牌国际化道路上遇到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品牌国际化道路中的影响因素,然后对各个影响因素与华为公司品牌国际知名度做了灰色关联度分析。最后对文章进行了总结,分别从国际,国内和企业内部三个方面得出华为公司品牌国际化进程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品牌国际化的影响力大小,并提出了相关建议。现如今,中国的各行各业都在高速度发展中,进行品牌国际化建设不但会帮助各个企业实现其经济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提高企业竞争力与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品牌国际化的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通过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并且积极地适应国内外宏观条件,紧握国家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努力克服困难与挑战,才能走向国际市场,扬名中国品牌。华为公司作为我国成功走向世界的企业代表,其品牌国际化道路上的影响因素对于我国其它准备进行品牌国际化的企业有着一定的借鉴与指导意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国品牌更好更快地立足于国际市场。
李国敏[5](2019)在《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文中认为本文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应对中国企业海外拓展面临的战略风险。对于企业国际化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其应对,国内外有了丰富的研究,但对于海外战略风险,人们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我们认为固然战略风险与政治风险关系极其密切,但鉴于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影响后果的特殊严重性,有必要予以专门而深入的研究。围绕上述核心问题,我们以复杂系统思维方法为主,同时运用历史考察、案例分析等方法展开全文。首先弄清企业国际化理论和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史,重点是实施“走出去”战略之后的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情况,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机遇。其次,着重对企业海外战略风险进行解析。在梳理企业国际化面临的各种风险基础上,以复杂系统思维方法探讨海外战略风险的特点,并对新时代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战略风险进行总体分析。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往往由宏观国际环境格局或中观双边外交关系的重大变动所造成,具有宏观全局性、强烈的政治性和立体多维的关联性,呈现复杂的非线性因果关系和突变式涌现特征,其破坏性极大,并且可能持续发生不利影响。论文还对新时代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战略风险进行总体分析。接着以中兴通讯和华为两个中国高科技企业作为案例,分析在新时代、百年大变局背景下美国遏制中国政策对中国企业海外拓展造成的严重战略风险。本文还以国电投密松电站项目和中企利比亚项目为案例,分析国际国内政治等因素对于中企海外项目造成的战略风险。最后,论文就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提出了应对建议,并对新时代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利益和防范化解战略风险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邱鹏[6](2019)在《庞巴迪公司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信号系统产品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作为一个在世界上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经济体,它吞吐要素的能力日趋进步。每个跨国企业都想在中国做生意,都希望进入到中国这个快车轨道上来。如今中国已经有43座城市获批轨道交通建设,投资总额上万亿,平均年投资额在4000亿元以上。2018年中国有超过两百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处于建设之中,同时更多的城市在为轨道交通建设进行前期规划。未来十年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增速仍将维持高位。本文查找分析了大量文献,文献分析结果显示,相关专家学者主要从宏观角度进行轨道交通机电类产品市场策略的相关研究,脱离了项目载体;对轨道交通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策略的研究从本土化层面分析居多,未深入行业特性。以上造成了在轨道交通机电类产品营销问题研究的深度不够,由此带来的结果是营销策略通用性强、实用性弱。本文选取庞巴迪信号系统产品作为研究对象,试图设计出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从而保障营销策略的可行性。本文调查发现庞巴迪城轨信号系统产品面临的营销问题有:无法及时响应客户需求;没有差异化的优势标签;项目获取受制于集成商;客户的信任度有待提升;本土化营销的力量分散。接着,通过初步诊断得出:项目脱节与无法及时响应客户需求相关联;价值衡量与未形成差异化优势标签相关联;渠道单一与项目获取受制于集成商相关联;品牌建设与影响提升客户的信任度相关联;企业边界不适宜在轨道行业发展和企业文化未能根植并丰富于本土共同与本土化营销的力量分散相关联。然后,本文研究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具体特点,并结合庞巴迪公司的经营环境剖析,在最近几年庞巴迪信号系统产品经营现状的基础之上,通过营销组合理论设计维度深入分析现行营销策略的不足之处。通过建立PEST、SWOT、波特五力模型的方式从宏观和微观等各个角度研究庞巴迪信号系统产品的营销状况。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遇到的营销困境问题进行剖析,决策其营销战略选择:在单轨、APM的细分市场,采取领导型战略;在地铁和市域的细分市场,采取跟随型战略;在全自动运行的细分市场,采取标杆型战略;同时择机战略性入股或收购竞争对手。再在营销策略设计上,本文结合工业品营销的4E理论,从项目营销策略、价值营销策略、渠道营销策略和信任营销策略进行重新设计:在项目营销策略方面,进行项目调研的模式重构、项目前期的公关合作、项目投标的优化调整、项目执行的全员营销和项目售后的价值导向;在价值营销策略方面,进行客户端价值营销、自身端价值把控和共创价值链优势;在渠道营销策略方面,进行渠道拓展建设、渠道满意度建设、渠道冲突管理和闭环的渠道驱动;在信任营销策略方面,进行品牌建设、完善品牌和危机管理、搭建信任营销的平台和树立标杆型项目。之后,为了营销策略的实施,提出内部辅助措施,即成立合资公司和区域研发中心,调整营销组织结构,根植并丰富企业文化。最后,对营销策略的效果进行阶段评估和预测。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行业对科学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兼之作为工业级产品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因此相关的市场营销研究比较少。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入手,深度剖析信号系统行业经营情况,针对其营销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所得结论对城轨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除此之外,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分析庞巴迪现行市场营销策略的不足之处。希望研究结果能够有效促进公司发展,并为其他轨道交通系统装备制造企业的营销策略制定提供参考,同时为城轨领域跨国企业在中国的营销策略提供借鉴。研究图23幅,表20个,参考文献119篇。
蒋俊敏[7](2019)在《华为公司研发国际化进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水平逐渐提高,以开放式创新模式为主导的全球创新资源高速流动,国际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加深。跨国公司间的技术与资源加速传递,研发国际化成为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趋势。企业只有通过研发国际化进行全球范围内的知识和技术探索,并与内部研发相结合,才能实现中国企业的创新和转型升级。企业研发国际化进入模式是指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进行产品研发和获取技术的方式。选择正确的进入模式将对企业研发能力的提升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深入研究研发国际化进入模式选择具有深刻意义。华为公司的海外研发扩张起始于1995年,并通过渐进化的国际化形式不断扩大其国际影响力。华为公司专利授权数量位列国际第一,在中国通讯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且其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额已经连续3年居于首位,其研发国际化的进入模式为中国民营企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本文将立足于研发国际化的理论基础和现有的数据来源,研究华为企业海外研发的进入模式选择。文章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及研究意义,说明了研究华为公司研发国际化进入模式的原因以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梳理了国内外对研发国际化的基本理论,主要利用垄断优势理论和研发外包理论为下文研究华为公司研发国际化进入模式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第三部分对华为企业研发国际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其研发国际化的特点,主要特点是华为能够充分把握核心竞争优势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第四部分深入研究了研发国际化进入模式的影响因素、进入模式的选择以及进入模式的特点。研究认为华为公司研发国际化的进入模式是具有多样性的。影响华为研发国际化进入模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技术水平、国际化经验以及文化差异等。第五部总结了华为R&D国际化进入模式的绩效影响,提出由于华为进入模式的选择带来的正面及负面效果。第六部分基于上述研究得出的结论,从政府、企业、公司三个层面提出关于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进入模式的对策建议。
杨延亭[8](2019)在《中国中车国际化经营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到2017年12月底,中国铁路里程达到127000多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更是达到25000多公里,是现今世界第一。中国中车作为当今世界上的大型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对中国铁路市场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随着当前国内工业存在势头疲软、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国内铁路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状态,中国中车将自身目标逐步投放与世界市场。正逢如今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制造2025”等多样化战略的不断深入,中国中车迎来了大发展的最佳时机。由于国际市场变幻莫测,中国中车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如目标国家政治经济不稳定、竞争对手实力雄厚各种各样的困难,为中国中车能够在国际市场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树立自身优良的品牌效应,需要针对中国中车全球化的经营进行了诸多研究与分析。本文以中国中车为例,研究该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在相关理论概述的基础上,总结了发展现状,深入研究目前国际化经营将可能面临内部同业竞争、海外经营规划不足、质优价低、众多竞争对手实力雄厚等困难,认为中国中车目前的国际化经营主要还是以铁路装备产品的出口为主,分析影响中国中车国际化经营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而后通过对中国中车国际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目标国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分析出每类国际市场的主导因素并归纳其主要特征。最后针对中国中车国际化经营提出了采用本土化战略、长短期区位选择、战略合作、风险防范、培养新型国际化人才等方面的建议。
陈阳[9](2019)在《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经营战略分析及启示》文中提出西门子是世界最大的电子电气公司之一,拥有整个电气化价值链的业务,提供种类丰富的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西门子在华业务的总部。西门子进入中国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其中重要的部分源自于企业的战略意识。西门子完全掌握中国的市场脉搏,从而驱动企业技术和创新,以中国市场为导向,不断的适应中国市场的变化。本文以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为案例,对公司采取的经营战略进行研究,进而总结对中国电气企业发展的借鉴与启示。本文对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的内外部经营环境进行分析,将公司采取的经营战略从公司级、经营级以及职能级三个层次进行解读。得出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的战略选择,最为重视的是可持续发展中创造价值的能力以及在长期中品牌能否赢得客户的信赖。在分析公司经营战略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对中国电气企业的建议。我国电气企业应该增进产品多元化意识,从而分散经营风险,促使业务间形成协同作用。企业应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采取数字化生产方案,以及时应对市场需求的时刻变化,更灵活的安排生产计划。积极塑造品牌形象,重视产品设计并承担社会责任。我国电气企业还应重视与企业经营战略相结合的人力资源规划,完善人才激励制度,增强组织活力与员工忠诚度,认识到企业大学在战略层面上的作用和重要性,加以重视并采取措施优化设置。另外,中国电气企业的跨国经营还存在在国际化程度不足的问题,寻求国际化发展的中国电气企业还应充分运用本土化策略加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孙文珂[10](2018)在《西门子风电齿轮箱在华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来,我国风电产业迅猛发展的势头不减,累计装机容量连年蝉联全球榜首位置,在2017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占全球市场份额比重已达到37%,而年累计装机占全球份额则为35%,庞大的市场容量正吸引着跨国企业纷至沓来,它们逐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资源投入。西门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公司风电业务部门现在的经营产品有风电齿轮箱以及相关配套传动设备,虽然这两年中国风电市场的发展速度下降,但凭借着品牌优势仍能取得不俗的市场业绩。所以本篇论文以西门子齿轮箱以及风电业务部门为例,对其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同时给予相应的改进建议,希望为我国跨国风电公司所参考和借鉴。本篇论文以市场营销管理理论作为理论支撑,先对西门子风电齿轮箱在华市场营销现状进行了研究,发现现行实施的营销组合策略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所在的外部营销环境进行了研究分析,对于公司暴露出的客户细分不精确、产品竞争优势减弱、定价策略细分不合理、渠道管理混乱、营销手段单一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以下改进建议:产品策略方面要加强对客户群体的细分,构筑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价格策略方面包括实施弹性的价格体系;在渠道策略方面,要强化直销渠道的建设,加强对核心代理商的支持。此外,在促销策略方面,应加强营销推广。如果西门子风电业务部门能改善上述问题、贯彻落实适合自身的市场营销策略,那么其在华业务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通过对西门子在华风电齿轮箱产品营销的分析、研究,得出一些产品营销成功之道,对于存在的不足之处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进而为探索新的全球化背景下风电设备公司该如何更好地进行国际营销打下良好的基础,以期为我国风电行业跨国公司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借鉴意义。
二、西门子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显着成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门子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显着成绩(论文提纲范文)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2章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
2.1.1 高质量发展 |
2.1.2 产业结构调整 |
2.1.3 产业结构转型 |
2.1.4 产业结构升级 |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的主要内容 |
2.2.1 方向动力 |
2.2.2 政策导向 |
2.2.3 模式选择 |
2.2.4 可行路径 |
2.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
2.3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应用 |
2.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2.3.2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
2.3.3 产业竞争原理 |
2.3.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 |
2.3.6 高质量发展学说 |
第3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纵览 |
3.1 产业结构构成状况 |
3.1.1 产业部门分布 |
3.1.2 主导产业选择 |
3.1.3 规模水平测度 |
3.2 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
3.2.1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初步工业化阶段(1952-1977) |
3.2.2 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纠偏阶段(1978-1991) |
3.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的深入改革阶段(1992-2008) |
3.2.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全面转型升级阶段(2009-至今) |
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的初步成效 |
3.3.1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
3.3.2 产业层次在缓慢提升 |
3.3.3 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 |
3.3.4 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正在形成 |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问题表现 |
4.1.1 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级不高 |
4.1.2 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 |
4.1.3 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 |
4.1.4 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 |
4.1.5 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 |
4.2 症因探析 |
4.2.1 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 |
4.2.2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
4.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欠佳 |
4.2.4 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 |
4.2.5 经济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
4.2.6 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 |
4.2.7 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不够到位 |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
5.1 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1.1 制定、调整与完善产业政策 |
5.1.2 致力于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
5.1.3 积极推动产业国际转移 |
5.1.4 提出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
5.2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2.1 适时制定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战略 |
5.2.2 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
5.2.3 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兼扩大内需 |
5.2.4 提升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和服务化水平 |
5.3 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3.1 推行积极的产业政策 |
5.3.2 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
5.3.3 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
5.3.4 稳步推进工业4.0 战略 |
5.4 国外经验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 |
5.4.1 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
5.4.2 加快技术创新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
5.4.3 培养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
5.4.4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对策 |
6.1 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
6.1.1 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
6.1.2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6.1.3 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
6.1.4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
6.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6.2.1 提升三次产业层级质量 |
6.2.2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
6.2.3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6.2.4 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
6.3 提升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能力 |
6.3.1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
6.3.2 培育健康的创新环境 |
6.3.3 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有机结合 |
6.3.4 重视人才的战略作用 |
6.4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
6.4.1 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
6.4.2 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 |
6.4.3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
6.4.4 改变经营发展理念 |
6.5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5.1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
6.5.2 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 |
6.5.3 完善要素市场配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经济福利视角的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及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章节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章节安排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产业竞争力的概念与内涵 |
2.1.2 产业竞争力研究的渊源和理论解释 |
2.1.3 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础 |
2.2 经济福利视角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 |
2.3 经济福利视角下制造业产业发展现状综述 |
2.3.1 制造业在经济福利中的表现 |
2.3.2 制造业创造的经济福利综述 |
2.3.3 主要工业化国家制造业产业策略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水平反映机理模型的构建与假设 |
3.1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反映机理模型的理论背景 |
3.2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反映机理模型 |
3.3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反映机理的研究假设 |
3.3.1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与产业实力要素 |
3.3.2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与产业潜力要素 |
3.3.3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与产业环境要素 |
3.4 反映机理模型与波特钻石模型的一致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和假设验证 |
4.1 指标体系建构和验证的理论基础 |
4.1.1 信度、效度理论及变量测量 |
4.1.2 调查问卷的可靠性 |
4.2 变量定义及初级量表的建立 |
4.3 效度检查和量表净化 |
4.3.1 测量指标的整理和检查 |
4.3.2 维度指标的整理和检查 |
4.3.3 问项净化和信度检验 |
4.4 变量检验与构建效度 |
4.5 因子分析与指标体系的假设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复杂面板数据的模型构建及测量 |
5.1 评价模型的理论基础 |
5.2 产业数据统计口径的可比性 |
5.3 评价指标数据的收集和获取 |
5.3.1 逻辑指标向测量指标的转换 |
5.3.2 测量指标的数据来源 |
5.4 判断矩阵与权向量的计算 |
5.5 综合评价的计算过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指标体系的制造业竞争力测量及政策意义 |
6.1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指数总体情况 |
6.2 基于维度指标的中国产业竞争力分析 |
6.2.1 产业规模维度 |
6.2.2 质量效益维度 |
6.2.3 产业结构维度 |
6.2.4 产业可持续发展维度 |
6.3 政策建议 |
6.3.1 基于综合指数分析的政策建议 |
6.3.2 基于四个维度指标的政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华为公司OFDI逆向技术溢出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OFDI逆向技术溢出存在性研究 |
1.2.2 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相关理论研究 |
1.2.3 OFDI逆向技术溢出影响因素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华为公司概况 |
2.1 华为公司发展历程 |
2.2 华为公司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状况及表现 |
2.3 选择华为作为OFDI逆向技术溢出案例的原因 |
第3章 华为公司OFDI逆向技术溢出内部优势分析 |
3.1 灵活的投资方式 |
3.2 高效的人才流动 |
3.3 较强的研发能力 |
3.4 良好的海外品牌效应 |
3.5 广泛的战略合作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华为公司OFDI逆向技术溢出内部劣势分析 |
4.1 不上市政策存在弊端 |
4.1.1 股权融资方式缺失 |
4.1.2 财务透明度不高 |
4.2 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较低 |
4.2.1 高层中全球性人才匮乏 |
4.2.2 对新生代员工吸引力有限 |
4.2.3 外派机制存在弊端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华为公司OFDI逆向技术溢出外部环境分析 |
5.1 华为公司实现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机遇 |
5.1.1 积极的国家政策 |
5.1.2 世界技术水平显着提升 |
5.2 华为公司实现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挑战 |
5.2.1 同行业竞争加剧 |
5.2.2 本土化风险持续存在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微观层面建议 |
6.2.1 优化人才管理机制 |
6.2.2 正确选择投资对象 |
6.2.3 灵活选择投资方式 |
6.2.4 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
6.3 宏观层面建议 |
6.3.1 完善相关政策体系与法律法规 |
6.3.2 提高专业服务能力 |
6.3.3 增加研发投入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华为公司品牌国际化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文献 |
1.2.2 国内相关文献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品牌国际化的理论分析 |
2.1 品牌和品牌国际化的相关研究 |
2.1.1 品牌的相关概念 |
2.1.2 品牌国际化的相关研究 |
2.2 品牌国际化意义的相关研究 |
2.3 品牌国际化的衡量标准的相关研究 |
2.4 品牌国际化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第3章 华为公司品牌国际化发展现状 |
3.1 华为公司国际化经营现状 |
3.1.1 华为公司国际化发展现状 |
3.1.2 华为公司世界主要地区国际化现状 |
3.2 华为公司品牌国际化现状分析 |
3.2.1 华为公司品牌国际化主要业务领域 |
3.2.2 华为公司品牌国际化经营状况分析 |
3.2.3 华为公司品牌国际化现状情况 |
第4章 华为公司品牌国际化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
4.1 华为公司品牌国际化外部环境因素pest分析 |
4.1.1 国内环境因素pest分析 |
4.1.2 国际环境因素pest分析 |
4.2 华为公司品牌国际化道路上的机遇 |
4.2.1 “一带一路”倡议掀起需求热潮 |
4.2.2 国际市场需求日益增长 |
4.2.3 通信行业朝阳发展,市场空间广阔 |
4.3 华为公司品牌国际化道路上的挑战 |
4.3.1 透明度不高,人员流动较大 |
4.3.2 行业竞争激烈,利润空间降低 |
4.4 中美贸易摩擦给华为公司带来的挑战 |
4.4.1 中美贸易摩擦打压华为公司的原因 |
4.4.2 贸易摩擦中美国所采取的措施 |
4.4.3 中美贸易摩擦对华为公司产生的影响 |
第5章 华为公司品牌国际化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
5.1 华为公司品牌国际化战略分析 |
5.1.1 品牌扩散:先易后难,逐步进入 |
5.1.2 品牌渗透:国际合作与本地化经营并行 |
5.1.3 品牌创新:多地设立研发中心,注重科研创新 |
5.1.4 品牌延伸:开发利基市场,致力服务全球 |
5.2 华为公司品牌国际化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度分析 |
5.2.1 构建灰色关联矩阵 |
5.2.2 灰色关联度计算与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华为公司品牌国际化影响因素 |
6.1.1 华为公司品牌国际化外部影响因素 |
6.1.2 华为公司品牌国际化内部影响因素 |
6.1.3 品牌国际化影响因素关联度 |
6.2 应对美国贸易保护的相关建议 |
6.2.1 坚持研发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
6.2.2 合规经营,规避美国长臂管辖 |
6.2.3 合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企业健康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核心问题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论 |
三、思维方法、创新与不足 |
四、论文的结构 |
第一章 企业国际化与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 |
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与跨国公司 |
一、企业国际化的特点 |
二、经济全球化是企业国际化的主要外部条件 |
三、跨国公司 |
第二节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及其初期实践 |
一、中国企业的早期海外拓展 |
二、“走出去”战略的提出 |
三、“走出去”战略的初期实践(2000——2010) |
第三节 中国企业海外拓展进入新时代(2010-) |
一、后危机时代 |
二、“一带一路”为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打开新空间 |
第二章 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分析 |
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面临的主要风险 |
一、非政治风险 |
二、政治风险的内涵与外延 |
第二节 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特点与类型 |
一、“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全局性” |
二、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强烈政治性 |
三、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系统复杂性 |
四、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生成类型与严重危害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企业面临的海外战略风险 |
一、国际格局大变革带来企业战略风险 |
二、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若干形态 |
三、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海外战略风险比较 |
第三章 美国对华全面遏制与中国企业战略风险—以中兴通讯和华为公司为例 |
第一节 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的演变 |
一、美国对华战略敌视(1949—1971) |
二、美国对华战略接触与遏制(1972-2016) |
三、“美国优先”与特朗普政府对华全面战略遏制(2017-) |
第二节 美国对中兴通讯的两次制裁 |
一、中兴通讯的海外拓展及国际化战略 |
二、美国对中兴通讯的第一次制裁 |
三、美国对中兴通讯的第二次制裁 |
四、美国制裁中兴通讯的原因、影响和启示 |
第三节 美国对华为的全力“围剿” |
一、华为的海外拓展及国际化战略 |
二、“孟晚舟事件”及其影响 |
三、美国遏制华为手机和5G业务全球拓展 |
四、华为反制美国打压与自强自卫的应对策略 |
第四节 美国对华遏制造成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 |
一、新时代美国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原因 |
二、中兴通讯与华为公司应对美国打压政策比较 |
第四章 中国企业海外项目遭受的战略风险—以国电投密松电站项目和中企利比亚项目为例 |
第一节 缅甸密松电站项目及其搁置 |
一、密松电站的设想与立项 |
二、密松电站项目的突然中止与长期搁置 |
第二节 密松电站项目战略风险的系统分析 |
一、缅甸国内复杂的政治社会因素 |
二、美西方因素与密松电站项目搁置 |
三、中方认识和处置密松电站战略风险之反思 |
四、“一带一路”倡议与密松电站项目 |
第三节 利比亚中企项目经受的战略风险 |
一、中国企业走进利比亚 |
二、“阿拉伯之春”与利比亚战乱 |
三、中企利比亚项目蒙受重大损失 |
第四节 中资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比较 |
一、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的相似之处 |
二、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的不同之处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对策 |
第一节 加强合规管理认清海外环境 |
一、中国企业要加强合规管理,提高国际化水平 |
二、认清东道国的政治状况及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
三、认清中国对外投资国际背景的变化及其影响 |
第二节 中国企业应对海外战略风险的策略机制 |
一、战略风险预防性策略机制 |
二、战略风险分散性策略机制 |
三、战略风险补救缓解性策略机制 |
第三节 中国政府如何帮助企业管控海外战略风险 |
一、政府帮助“走出去”企业加强与东道国的互动 |
二、综合利用国内、国际双层法律手段防范战略风险 |
三、同东道国主要利益集团和民众建立友好和谐关系 |
结论 |
一、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是复杂的系统风险 |
二、防范化解战略风险需要危机意识与复杂系统思维 |
三、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庞巴迪公司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信号系统产品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理论基础 |
2.1.1 营销组合理论综述 |
2.1.2 营销本土化理论综述 |
2.1.3 战略分析工具综述 |
2.2 文献述评 |
2.2.1 跨国企业营销全球化的相关文献及研究 |
2.2.2 跨国企业本土化营销策略的相关文献及研究 |
2.2.3 工业品营销策略的相关文献及研究 |
2.3 概括性评论 |
3 庞巴迪城轨信号系统产品营销现状及问题诊断 |
3.1 庞巴迪公司简介 |
3.2 庞巴迪信号系统产品简介 |
3.3 庞巴迪信号系统产品所面临的营销问题总结 |
3.3.1 无法及时响应客户需求 |
3.3.2 没有差异化的优势标签 |
3.3.3 项目获取受制于集成商 |
3.3.4 客户的信任度有待提升 |
3.3.5 本土化营销的力量分散 |
3.4 庞巴迪现有营销策略问题诊断 |
3.4.1 项目脱节,无法及时响应客户需求 |
3.4.2 价值衡量,未形成差异化优势标签 |
3.4.3 渠道单一,项目获取受制于集成商 |
3.4.4 品牌建设,影响提升客户的信任度 |
3.4.5 企业边界,不适宜在轨道行业发展 |
3.4.6 企业文化,未能根植并丰富于本土 |
4 庞巴迪城轨信号系统产品营销环境分析 |
4.1 外部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城市轨道交通市场数据分析 |
4.2.1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总览 |
4.2.2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建及规划情况 |
4.2.3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市场数据 |
4.3 波特五力分析 |
4.3.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4.3.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4.3.3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4.3.4 替代品的威胁 |
4.3.5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
4.4 庞巴迪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
4.4.1 发展历程 |
4.4.2 企业文化 |
4.4.3 公司发展战略 |
4.4.4 营销组织架构 |
5 庞巴迪城轨信号系统产品营销战略选择 |
5.1 庞巴迪在信号系统产品领域的SWOT分析 |
5.1.1 优势 |
5.1.2 劣势 |
5.1.3 机会 |
5.1.4 威胁 |
5.2 庞巴迪的营销战略调整 |
5.2.1 在单轨和APM的信号系统项目建设市场 |
5.2.2 在地铁和市域的信号系统项目建设市场 |
5.2.3 在全自动运行的信号系统项目未来市场 |
5.2.4 择机战略性入股或收购竞争对手 |
6 庞巴迪城轨信号系统产品营销策略选择与设计 |
6.1 项目营销策略 |
6.2 价值营销策略 |
6.3 渠道营销策略 |
6.4 信任营销策略 |
7 庞巴迪城轨信号系统产品营销策略的内部保障措施 |
7.1 成立合资公司和区域研发中心 |
7.2 调整营销组织结构 |
7.3 根植并丰富企业文化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索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华为公司研发国际化进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文献综述 |
0.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2 现有文献评述 |
0.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0.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0.3.2 研究方法 |
0.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0.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0.4.2 研究的不足 |
1 企业研发国际化进入模式的基本理论 |
1.1 研发国际化进入模式的基本类型 |
1.1.1 在海外新建研发分支 |
1.1.2 兼并收购外资企业 |
1.1.3 与国外企业或高校缔结联盟 |
1.1.4 研发外包 |
1.2 垄断优势理论与企业研发国际化进入模式 |
1.3 研发外包理论与企业研发国际化进入模式 |
2 华为公司研发国际化的基本情况 |
2.1 华为公司发展现状 |
2.2 华为公司研发国际化的基本状况 |
2.3 华为公司研发国际化的基本特点 |
3 华为公司研发国际化进入模式选择 |
3.1 华为公司研发国际化进入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1 技术依赖程度 |
3.1.2 国际化经验 |
3.1.3 文化差异 |
3.2 华为公司研发国际化进入模式选择 |
3.2.1 缔结研发联盟 |
3.2.2 跨国并购 |
3.2.3 新建研发机构 |
3.2.4 小结 |
3.3 华为公司研发国际化进入模式的特点 |
4 华为公司研发国际化进入模式的效果 |
4.1 华为公司研发国际化进入模式的正面效果 |
4.1.1 跨国并购与缔结研发联盟进入模式的正面效果 |
4.1.2 新建研发机构进入模式的正面效果 |
4.1.3 小结 |
4.2 华为公司研发国际化进入模式的负面效果 |
4.2.1 可能导致技术依赖程度提升 |
4.2.2 进入电信业市场困难 |
4.2.3 研发国际化造成人才缺乏 |
5 华为公司研发国际化进入模式启示及政策建议 |
5.1 华为公司研发国际化进入模式的启示 |
5.1.1 研发国际化目标市场转变 |
5.1.2 建立全球研发网络体系 |
5.1.3 多元化境外研发进入模式 |
5.2 促进我国企业研发国际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
5.2.1 企业层面 |
5.2.2 政府层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中车国际化经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企业国际化研究综述 |
(二)中车国际化研究综述 |
(三)关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国际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内容结构 |
四、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的界定和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有关国际化的概念界定 |
一、企业的国际化 |
二、国际化经营的分类 |
三、国际化经营的战略模式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三、不完全竞争(内部化理论) |
四、垄断优势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中车国际化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中国中车的基本概况及历史沿革 |
一、中国中车的基本概况 |
二、中国中车的历史沿革 |
三、中国中车的主要经营情况 |
第二节 中国中车主营业务分析 |
一、中国中车主营业务结构 |
二、中国中车主营业务分析 |
第三节 中国中车的国际化现状 |
一、中国中车的国际化概况 |
二、中国中车的国际化模式 |
第四节 中国中车的国际化中存在的问题 |
一、内部同业竞争 |
二、海外经营战略谋划不足 |
三、质优价低 |
四、竞争对手众多 |
五、国际化经营程度相对较低、专业的国际化人才缺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中车国际化经营环境分析 |
第一节 外部环境分析 |
一、PEST分析 |
二、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分析 |
第二节 内部环境分析 |
一、公司战略和品牌形象 |
二、国际化经营经验 |
三、人力资源状况 |
四、生产与研发能力 |
五、内部评价矩阵 |
第三节 中国中车国际化经营环境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中国中车国际化经营影响因素的聚类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因素选择 |
一、经济因素 |
二、政治因素 |
三、社会文化科技因素 |
四、基础设施因素 |
第二节 具体变量选取 |
一、目标国国家竞争力指数 |
二、目标国人均国民总收入 |
三、目标国货物和服务进口(占GDP比重) |
四、目标国政治稳定程度 |
五、目标国与我国文化距离 |
六、目标国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 |
七、目标国铁路里程 |
第三节 基于影响因素的目标市场聚类分析 |
一、使用方法介绍 |
二、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三、聚类分析过程及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推进中国中车国际化经营的启示及建议 |
第一节 推进中国中车国际化经营的建议 |
一、采取防范措施以抵御风险 |
二、采取战略合作以降低竞争压力 |
三、采取本土化方针以进入目标国市场 |
四、制定长短期区位选择策略 |
五、制定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以寻求持续发展 |
第二节 对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走出去”的启示 |
一、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身技术实力 |
二、把握中国政府对外战略的重大机遇 |
三、强化风险控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经营战略分析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2章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在华发展状况和业务领域 |
2.1 西门子有限公司发展状况 |
2.2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发展状况 |
2.3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在华业务领域 |
第3章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1 政策环境分析 |
3.1.1 外商投资政策 |
3.1.2 产业政策 |
3.2 经济环境分析 |
3.2.1 市场和经济形势 |
3.2.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3.2.3 绿色经济发展环境 |
3.3 社会环境分析 |
3.3.1 消费者心理 |
3.3.2 教育环境 |
3.4 技术环境分析 |
3.5 行业环境分析 |
第4章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1 企业资源分析 |
4.2 企业文化分析 |
4.3 企业能力分析 |
第5章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经营战略分析 |
5.1 公司级战略 |
5.1.1 利用技术优势开展多元化战略 |
5.1.2 纵向一体化控制供应商和销售渠道 |
5.2 经营级战略 |
5.2.1 差异化战略获取竞争优势 |
5.2.2 S.M.A.R.T战略开拓目标市场 |
5.3 职能级战略 |
5.3.1 研究和开发战略 |
5.3.2 生产战略 |
5.3.3 人才战略 |
5.3.4 营销策略 |
5.3.5 财务战略 |
第6章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经营战略制定的启示 |
6.1 多元化战略应对市场需求 |
6.2 增强产品研发意识 |
6.3 推动生产过程数字化 |
6.4 重视自主品牌建设 |
6.5 完善薪酬和培训体系 |
6.6 国际化经营中采取本土化策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西门子风电齿轮箱在华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概述 |
2.1 文献综述 |
2.2 相关理论概述 |
2.2.1 PEST理论 |
2.2.2 STP理论 |
2.2.3 市场竞争理论 |
2.2.4 营销组合策略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门子风电齿轮箱营销现状分析 |
3.1 行业背景及公司概况 |
3.1.1 风电装备企业发展状况 |
3.1.2 西门子公司简介 |
3.1.3 西门子公司在华风电业务现状 |
3.2 西门子风电齿轮箱现行的营销策略 |
3.2.1 风电齿轮箱在华的营销组合策略 |
3.2.2 西门子风电齿轮箱的本土化策略 |
3.3 风电齿轮箱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
3.3.1 产品策略问题 |
3.3.2 价格策略问题 |
3.3.3 渠道策略问题 |
3.3.4 促销策略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门子风电齿轮箱营销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策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竞争环境分析 |
4.2.1 买方议价能力分析 |
4.2.2 供方议价能力分析 |
4.2.3 行业内竞争者分析 |
4.2.4 替代品威胁分析 |
4.2.5 潜在进入者威胁分析 |
4.3 市场需求分析 |
4.3.1 中国风电市场需求分析 |
4.3.2 风电齿轮箱市场现状分析 |
4.3.3 配套产品市场需求分析 |
4.3.4 产品售后服务市场需求分析 |
4.4 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4.1 公司的资源分析 |
4.4.2 公司的能力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门子风电齿轮箱营销优化措施 |
5.1 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定位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的选择和定位 |
5.2 西门子风电齿轮箱营销改进建议 |
5.2.1 产品策略 |
5.2.2 价格策略 |
5.2.3 营销渠道策略 |
5.2.4 促销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四、西门子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显着成绩(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D]. 韩美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经济福利视角的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 王迪.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3]华为公司OFDI逆向技术溢出影响因素研究[D]. 田浩. 吉林大学, 2020(08)
- [4]华为公司品牌国际化影响因素研究[D]. 万爽. 吉林大学, 2020(08)
- [5]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D]. 李国敏.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6]庞巴迪公司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信号系统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 邱鹏.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7]华为公司研发国际化进入模式研究[D]. 蒋俊敏. 辽宁大学, 2019(01)
- [8]中国中车国际化经营问题研究[D]. 杨延亭.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9]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经营战略分析及启示[D]. 陈阳. 吉林大学, 2019(12)
- [10]西门子风电齿轮箱在华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孙文珂.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