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铸铁组合式旅客站栅栏(论文文献综述)
陆志达,宋文山[1](1978)在《铸铁组合式旅客站栅栏》文中提出旅客站栅栏是铁路站场设备之一,它对维护车站秩序、美化站容有重要作用。该设备要求坚固耐久、维修简单、造价低、大方美观,且由于每站均应设置,所以使用面广。因此,要求实现标准化和通用化。旅客站栅栏目前已有专房4002 "予制钢筋混凝土组合栏板式"、专房4003 "砖柱予制钢筋混凝土组合栏板式"、专房4017 "钢筋栅栏"以及线705"站台木栅"等通用图,并已在设计施工中比较广泛的采用。
中国铁路BIM联盟[2](2015)在《铁路工程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1.0版)》文中研究说明2014-12-30发布2015-01-01实施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总体方案,铁路BIM联盟组织理事会员单位,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依照ISO 12006-2体系框架,引用国家标准和《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规则》(GB/T 25529—2010),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本标准。本标准由5部分组成,其内容包括总则、术语、信息模型分类、信息模型编码、附录。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前言
陈勐[3](2018)在《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文中认为南京是中国近代时期著名的政治型城市和消费型城市,针对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的研究对于全面反映近代南京社会、城市、建筑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史料研究为主、史论分析为辅,基于西风东渐、建筑类型发展以及商业区的改造与变迁等视点,系统的呈现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现代化历程,包括:整体梳理、考证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的历史脉络,基于社会史、政治史等视角剖析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现代化发展的动因,关于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演绎的理论性分析与探讨等。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背景,基于文献和图像史料讨论近代以前特别是明清南京的商业区布局与商业建筑类型。第二章至第五章基于时间线索展开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史的研究,分为晚清及民国初年(1860年代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至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底至1945年)以及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期(1945至1949年)。文章基于商业设施的现代化视角,讨论各时期内政府当局的商业区计划、商业设施建设以及商人阶层自主经营的商业建筑,并总结各时期商业建筑现代化发展的特征和原因。第六章为总结性章节,基于建筑类型演变的视角探讨以市房、街市、大型商场、百货公司为代表的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试图总结商业建筑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进而分析其背后的建筑技术、营建法规及形式理想等方面的原因。本文以年代和历史事件为纵向线索梳理建筑史实,论从史出、总结规律,以建筑类型的分类为横向线索讨论空间形式的演绎,是将建筑历史研究与社会变革视野相衔接的一种探索。
安东尼·海德,祁锡良,黄宝华,纪卫平[4](1995)在《“响尾蛇”疑云》文中提出《“响尾蛇”疑云》(Chma Lake)是加拿大作家安东尼·海德的近年力作。小说从一新颖独特的角度入手,以一军事泄密事件为背景,在庞大的格局上循着巧妙的线索,展示了金钱、权力、爱情、亲情的种种人性冲突,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直至40年后的今日,足迹踏遍欧美大陆。气势博大的构思、高超灵活的场景变幻、匠心独具的悬念设置,以及细腻深刻的人物塑造都使作品无愧于悬疑小说杰作之名,令读者兴致不减。开放性的结尾又给人恍然大悟却意犹未尽之感。 作家海德曾任职于加拿大国家电影委员会、加拿大广播公司及国家博物馆,作品有《红狐》等。本书的创作历时7年,出版后广受好评,是《纽约时报》畅销榜上榜作品。
石华[5](2005)在《密斯以来的钢铁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是对于密斯以来世界范围内钢铁建筑的研究。钢铁是现代建筑中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自从 19 世纪初开始被广泛应用在建筑上至今,这类材料以其特有的材料特性和表现力对整个建筑领域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早期的水晶宫、埃菲尔铁塔,到如今的关西机场、中国国家大剧院,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建筑展现出了更多的表现的可能性。钢铁建筑 200 多年的演进历程中,无数的建筑师和工程师的不懈探索无疑对其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建造技术的创新,材料表现的多元化探讨使得这类建筑在我们面前展现出异常丰富的样态。在这许许多多对于钢铁建筑的探索中,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先驱——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的探索无疑是这其中最闪亮的一支。密斯素以其精美的“钢与玻璃”的建筑而著称于世,他对于钢铁建筑的研究可以说是非常广泛的,大到整体的净跨钢结构体系,小到一个个悉心推敲的钢构件细部,都展现了密斯对于这类建筑独到的理解。他关于钢铁建筑的研究及相关思想对后来钢铁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影响,可以说至今为止仍有相当多的建筑师在沿着密斯对于钢铁建筑探索的道路前行。基于以上的因素,本文以密斯的钢铁建筑研究体系为出发点,以密斯以来的钢铁建筑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材料与技术等相关因素对建筑创作的影响,探讨密斯以后,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不同建筑师对密斯钢铁建筑研究体系的扩展与延续。总的来看,论文的前三章是铺垫性的研究,其中对于论文选题、既往研究以及材料美学的相关问题、钢铁材料的性质和密斯之前的钢铁建筑发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在这之后的第四、第五章是论文的研究重点,文章在这里对密斯的钢铁建筑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对其后世界范围内钢铁建筑的多元化探索以及相关的材料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论文的第六章是全文的结语,一方面对钢铁材料在建筑中的丰富表现力进行了总结,另一方面也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邸小松[6](2021)在《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梳理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的发生、变迁历史,并结合近现代城市史、建筑史、社会生活史与审美文化史等相关史料,对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变迁进行美学的、历史的、文化的分析和阐释,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城市景观鉴赏、分析的有效方法,并对近代殖民都市的城市景观和审美现代性展开理论的阐释。论文由引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引论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先行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内容。正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主要讨论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论及长春城的缘起及其早期的景观发生与变迁。从长春城的起源、城市的发展及萌芽,以及长春早期的城市开发三个方面梳理了长春城的早期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和社会底蕴。作为在近现代中国乃至东亚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长春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东北的历史时空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缘位置。其作为“城市”的起源和发展线索是,从最开始“借地养民”的长春厅,到初具规模的长春城。其早期城市景观呈现出鲜明的传统中国城市美学及其地方化的特征,可以说,长春早期城市规模、建设、空间布局以及景观变迁,乃是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第二章主要讨论20世纪初期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诞生及其所表征的城市现代性生成的复杂历史脉络。在沙俄和日本对长春的殖民侵入、分割与对抗的过程中,殖民势力通过都市规划和建筑,将新艺术、新古典主义、巴洛克以及日本“辰野式”等样式移植到长春,促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外缘性发生。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清朝地方政府在长春开埠,设立商埠地,在承续中国建筑文化和城市美学传统的基础上,开启了以街区规划、中西折中主义建筑样式等为表征的城市景观的现代化历程。这一历程构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内发性起点。商埠地将长春老城与满铁附属地、沙俄宽城子附属地这两个异态空间连接了起来,使长春城市空间呈现出特殊的景观样貌。在此现代城市景观形成的过程中,殖民与反殖民的对抗,以美学的形式隐匿地呈现在建筑景观的对峙和竞争中。第三章主要讨论长春沦为伪“满洲国”首都后,日本殖民者和伪满当局对长春展开的一系列现代城市规划及其城市景观设计。日伪当局将长春更名为“新京”,不但转变了城市功能,而且通过都市规划这样的现代知识制造出“国都新京”未来的景观幻相。在这里,日本殖民者在参照欧美现代都市规划形式的同时,还植入了城市空间布局和社会管治方面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后者以其所构想的建筑和城市景观的感性形态展现出来——他们企图将“从江户到东京”的所谓“历史革新精神”映射到其所谓“满洲文化发祥的根源地”的“国都”变迁历程中,以城市景观为视觉装置显现出来。第四章主要讨论伪满时期长春城市景观的构成、呈现及其殖民主义城市美学问题。为展示伪“满洲国国都”新形象,夸示日本殖民者所带来的“现代文明”,在日本殖民势力的极力推动下,伪满傀儡政权完成了“国都”规划,形成了独特的殖民主义都市景观,包括伪满临时帝宫、官厅、宗教场所、轴线林荫大道、中心广场、住宅、商店以及电影院、公园等各类景观装置。这些独特现代都市景观,以不同面孔、姿态和形式,呈现了殖民统治的形象和秩序。而在“新京”都市计划中并未受到关注、甚至被有意漠视的长春老城、商埠地、宽城子站区和满铁附属地,事实上也构成了这一历史时期长春城市景观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道路、公园乃至各种流动的文化景观,作为这一“全新的殖民主义现代都市”的历史起点,深度参与了后者的景观建构,并使其整体景观和美学呈现出复杂的异质结构。第五章从整体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展开美学的、历史的与文化的分析与阐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历史层累、空间展开和城市肌理的分析表明,作为一种视觉装置被认识的城市景观,事实上直接关涉到极为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等的事件和背景要素。在城市及其景观实践的现代化——现代性城市景观的生成和演变过程,实质上蕴含着本土化和殖民化之间的竞争与对抗。而此种以景观形态呈现出来的殖民与反殖民的竞争与对抗,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占据主动的殖民势力所极力遮蔽和抹杀的,在当下的学术和文化语境中亦值得重新加以探讨。殖民势力藉由城市景观的审美现代性以及为景观命名进而将其“风格化”的话语实践,在动机上是同其殖民扩张的步调一致的。结语部分立足于长春城市景观的梳理和研究,尝试性提出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城市景观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从功能、形式和象征意义等多重维度展开城市景观研究。
曲畅[7](2013)在《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导则编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作为城市空间环境中的微观要素之一,具有数量多、尺度小、牵涉面广的特点,常规的设施设计及建设往往面临着布局不合理、形态单一、设施种类不完善、人性化设计不足、色彩混乱、缺乏系统性及统一性等问题。随着不断加快的社会化进程,引进国内外先进理论知识及人们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我国也逐步开始在理论界探讨现代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理论,并在城市建设中有所体现。不过,正是由于缺乏城市系统化的建设指导与管理,对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的定义概念又模糊不清,而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导则又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没有引起到足够的重视,导则了从事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参与人员对设施设计的把握程度无据可依,进而所设计的街道环境设施也存在诸多弊端。因此,如何提高街道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品质、使之更具有系统性及整体性并与所在街区环境相协调,是本论文关注及研究的重点内容。设计导则作为设计成果内容的一部分,是将设计的意图和构想用文字条款和图解的形式构成的一种技术性文件。为了创造良好的城市物质空间环境及使用功能,针对城市建设的某一方面提出合理有效的控制方法。本论文研究主要以城市规划控制和引导为目的,结合运用设计导则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制定相应的可供遵循或参考的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导则的成果框架,以便更有效地提升街道公共环境设施的系统性、统一性及规范性。不仅对丰富和发展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改造和开发我国现代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也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论文的研究策略主要采用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方法,在理论层面上来说,首先对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及其设计、设计导则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后,对导则编制的原则、目标体系、工作程序做了具体研究,为最终导则成果的推导提供了依据,最后系统地梳理出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导则的成果构成与内容,明确了导则引导要素结构,从总则、通则、分则三个不同层面针对不同的引导要素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根据推导出的导则对哈尔滨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导则作为案例展开研究,作为本研究的应用成果,以期为今后的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给予参考和启示。
陈海娇[8](2012)在《中东铁路附属建筑木材构筑形态的表征与组合方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东铁路是19世纪末从俄罗斯远东延伸至中国东北境内的一条跨国铁路,随着这条铁路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修建,引发运输、金融、文化等各种产业的萌生,随之,与各种产业相关的中东铁路附属建筑也沿着铁路线被大量建造起来。在这些附属建筑中,一个较为鲜明的特色即是其丰富的木构形态。对于木构形态的表征与特质的研究,不仅可以清晰、直观的了解中东铁路附属建筑中的木构体系,丰富中东铁路附属建筑微观方面的研究,也可以为日后中东铁路附属建筑的保护与修复提供研究基础。本课题从木构的基本属性入手,从地域属性、功能属性、文化属性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反映木构形态在形成、变化过程中的制约性或者影响性因素,探讨木构基本属性特征对于木构形态的根本性影响,为更好地认识木构形态提供基础。按照“木构件不可缺少的、某一‘优先’功能”作为其划分依据,本文将中东铁路附属建筑中的木构件分为四种类型:支撑结构性构件、建构空间性构件、使用功能性构件、表达装饰性构件。每种类型的木构件都展现了中东铁路附属建筑独特的木构特色。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一些历史建筑测绘资料,对大量木构件进行分类、整理,以期通过对木构形态外在形式的剖析,直观的认识中东铁路附属建筑中木构形态对的深层特质。木构形态在生成和表达的过程中,存在着木材构筑区别于其他材质构筑所特有的性质,使得中东铁路附属建筑中的木构形态成为众多构筑形态中非常独特的一支。本文立足于中东铁路附属建筑,从木材构筑组合方式入手,分别从木材自身的构筑组合,以及木材与其他材质的构筑组合两个方面,分析与展示木构在生成与表达过程中的规律和惯例,进而对木构形态有更深入的认识,全面剖析木构形态的构成基质。总之,论文以中东铁路附属建筑中木构形态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木构的基本属性、基本形态、组合方式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使其从根基、载体、生成与表达等层面逐步阐明木材构筑形态的表征与组合方式,从而对中东铁路附属建筑中木构体系有清晰的认识和整体的把握。
周日安[9](2007)在《名名组合的句法语义研究》文中提出该文试图将“语义语法”的基本理论与句子语义分析的成果,引入组合研究,在国内外名名研究方兴未艾,领域、内容、方法、手段互相沟通、交融与整合的背景下,综合运用归纳、演绎、比较、调查、统计、描写、变换、切分、图表等方法,全面、深入、细致地探讨名名组合的句法语义问题。分析名名组合的句法结构。具体探讨偏正、联合、主谓和同位的结构特征,阐释同形组合分属不同结构的原因,归纳名名组合的功能与递归形式,研讨语序与虚词两种手段对组合中句法和语义的影响。重点研究名名组合的句法语义。描写组合的角色关系,排出语义匹配的演绎表;探究语义结构、隐含谓词与降级述谓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追寻受事论元域外化的源动力:研究语义增殖问题,推演出名名组合的语义生成模型。提出“语义桥”概念,研究语义桥的函变形式,于动态中展示名名组合的语义关系;提出“语义折叠”概念,认为指称与陈述互变,是语义点、线交换即语义展开和语义折叠的双向运动;指出语桥零形化受诸多因素制约,具有选择性;证明方位桥、比况桥分别是关系解释和属性解释的标记,试图为名名组合的“视解机制”寻找验证形式。归纳名名组合歧义的类型与原因,并寻找形式标记;认为汉语缺乏自指的附加形式,名物化的本质是同形自指;格式类推与置换是发掘潜义最有效的路径。探究名名组合的语义关系对句法结构的影响与制约。揭示语义关系对组合类型的决定作用,探讨定语语义对句法结构内部语义自足性的制约,多方面比较两类定语的语义差异并揭示它们对句法显现形式、语法手段、中心隐含以及量词选择的影响。
杨龙[10](2016)在《面向BIM的铁路工程分类与信息编码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当今社会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BIM技术已经大量并且广泛地应用于建筑土木工程领域。根据正在研究的中国铁路BIM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结论,目前国内外BIM标准大多数都仅仅局限于建筑行业,虽然建筑行业BIM技术的应用和标准的制定已经日益的成熟,但是BIM技术的应用在铁路工程领域还基本没有太多实质性发展成果。因此将BIM技术应用于铁路工程项目是未来铁路发展的主流方向,尤其是在铁路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养护维修阶段。如果能将BIM技术应用到这三个阶段,那么将带来在铁路设计阶段会更加快速准确、在施工阶段能有效缩短施工周期、在养护维修阶段能迅速准确对设备进行管理维修等优点。BIM技术应用的核心就是数据标准的建立,只有建立统一的铁路工程实体基元模型数据标准才能使各个相关部门在铁路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养护维修阶段能快速准确有效地完成任务。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铁路的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养护维修人员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养护维修阶段会涉及到的铁路工程实体模型建立一套完整的基元模型划分表和其所对应的编码准则及编码表。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目前工程行业常用的IFC标准、IFD标准、IDM标准、EBS标准、WBS标准的理论方法和依据建立适合铁路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养护维修阶段使用的铁路工程实体基元模型分类方法和标准。(2)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国际通用标准,建立了完整的铁路工程实体基元模型分类编码表。(3)在建立了铁路工程实体基元模型划分表和编码表的基础上,通过铁路虚拟选线设计系统、BIM软件REVIT、ARCHICAD、 TEKLA、达索软件、Skyline TerraExplorer软件等多个软件平台对基元模型分类和编码进行适用性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了模型的划分以及编码可以在多个系统中快速准确的使用。
二、铸铁组合式旅客站栅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铸铁组合式旅客站栅栏(论文提纲范文)
(2)铁路工程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1.0版)(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本标准主编单位及人员: |
本标准参编单位及人员: |
目录 |
1总则 |
2术语 |
3信息模型分类 |
4信息模型编码 |
5附录 |
本指南用词说明 |
(3)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1.3 研究的创新性 |
0.2 已有相关研究述要 |
0.3 关于本文研究的一些说明 |
0.3.1“南京近代”在本文中的含义 |
0.3.2 相关概念解释 |
0.3.3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以前南京的商业区布局与商业建筑 |
1.1 南京城史地特征与商业区布局 |
1.1.1 城市格局与商业区分布 |
1.1.2 城南水系与商业街市布局 |
1.2 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南京传统商业空间的两种原型 |
1.2.1 传统商业街市 |
1.2.2 小型临街商业建筑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晚清及民国初年南京的商业街市与商业建筑(晚清~1927) |
2.1 概述:晚清至民国初年南京的商业区与商业街市 |
2.1.1 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商业区的变迁 |
2.1.2 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的发展特征 |
2.2 下关开埠与商埠现代化 |
2.2.1 下关地区的历史沿革与商业位势 |
2.2.2 下关的商业街市与新商业建筑类型 |
2.2.3 西风东渐的建筑形式:外廊样式 |
2.2.4 小结 |
2.3 清末新政与南洋劝业会 |
2.3.1 南洋劝业会的背景 |
2.3.2 南洋劝业会的缘起与筹备 |
2.3.3 端方的现代化理想与劝业会场的布局与空间 |
2.3.4 南洋劝业会的现代化空间体验 |
2.3.5 聚珍赛奇:南洋劝业会的展品与陈赛 |
2.3.6 南洋劝业会与南京城市改造及城市近代化 |
2.3.7 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商业区计划、旧城商业街区改造及商业设施建设(1927-1937) |
3.1 概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的商业概况及商业设施建设 |
3.1.1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社会与商业概况 |
3.1.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城市商业街区及商业设施发展概况 |
3.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商业区计划 |
3.2.1 《首都计划》前的商业区计划 |
3.2.2 《首都计划》关于商业区与商业设施的计划 |
3.2.3 《首都计划》后关于工商业区的计划 |
3.3 新商业区的开辟与旧城商业街道的改造 |
3.3.1 新街口银行及商业区规划及建设 |
3.3.2 旧城商业街道的改造 |
3.4 国货运动与南京的现代化商业设施(1927 年~1937 年) |
3.4.1 国货运动的背景及其发展 |
3.4.2 国货陈列馆:宣传国货的大本营 |
3.4.3 国货公司:政府导向的国货事业 |
3.4.4 中央商场:抗战前“南京唯一之大规模商场”(1934 年~1936 年) |
3.5 社会改良类商业设施:大型菜场的建设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占时期南京商业设施的改造与建设(1937-1945) |
4.1 背景:日军对南京城市商业设施的破坏 |
4.2 概述:日占时期南京城市商业概况与商业设施建设 |
4.2.1 日占时期南京社会及商业概况 |
4.2.2 日占时期南京的商业设施建设与发展概况 |
4.3 日本人创办的商业设施 |
4.3.1“日人街”的划定 |
4.3.2 日本连锁型百货商店的出现 |
4.3.3 日本商人的市房改造与建设 |
4.4 当局的商业设施改造与建设 |
4.4.1 1938至1940年间的菜场、市房与简易市场的改造与建设 |
4.4.2 1940年以后的市房建设 |
4.5 中国商人创办的集中型商业设施 |
4.5.1 内街式集中型商业设施:商场 |
4.5.2 简易的集中型商业设施:市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商业设施的发展(1945~1949) |
5.1 概述: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城市商业概况与商业设施 |
5.1.1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社会与商业概况 |
5.1.2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城市商业区及商业设施发展概况 |
5.2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商业街区的改良与建设 |
5.2.1 既有商业区的改良计划 |
5.2.2 市区的北拓:中山北路沿线建设 |
5.3 国货运动与南京的现代化商业设施(1945 年~1949 年) |
5.3.1 国货运动的背景 |
5.3.2 中央商场的改造与扩建(1945 年~1946 年) |
5.3.3 国货公司的复业与续办 |
5.3.4 国货展览会的创办 |
5.4 当局主办的大型商业设施 |
5.4.1 下关热河路商场及菜场(1946 年~1947 年) |
5.4.2 八府塘菜场(1946 年~1947 年) |
5.5 商人创办的大型商场和市房 |
5.5.1 商办的大型商业设施 |
5.5.2 市房的营建与改造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特征探析 |
6.1 南京近代传统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空间的现代化演绎 |
6.1.1 传统商业街市的空间形式演绎及特征 |
6.1.2 传统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的空间形式演绎及特征 |
6.2 南京近代市房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 |
6.2.1 市房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
6.2.2 市房店面的商业元素 |
6.3 南京近代大型商场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 |
6.3.1 大型商场的发展沿革 |
6.3.2 大型商场的建筑空间形式探析 |
6.4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的原因探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启示 |
(一)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的历史轨迹综述 |
(二)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现代化发展特征 |
(三) 认识和启示 |
结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论文附录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5)密斯以来的钢铁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引言 |
1.1 释题 |
1.1.1 从材料与技术的视点对建筑进行研究的意义 |
1.1.2 以钢铁及相关金属材料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1.1.3 以密斯对钢铁建筑的探索作为研究出发点的意义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1 钢铁材料在现代建筑发展中的重要性 |
1.2.2 密斯以来钢铁建筑的迅猛发展 |
1.2.3 国内钢铁建筑的发展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的状况和进展 |
1.4.1 国内在相关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 |
1.4.2 国外在相关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 |
1.5 论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2章 材料与技术因素对建筑美学的影响及钢铁材料的相关特性 |
2.1 材料与技术因素对建筑美学的影响 |
2.2 钢铁材料的简要特性 |
2.2.1 原料及组成 |
2.2.2 原料的生产 |
2.2.3 钢的性质 |
2.3 建筑用钢的主要类型 |
2.3.1 普通结构钢 |
2.3.2 新型建筑结构钢 |
2.3.3 非建筑结构用钢 |
2.4 钢铁建筑的相关技术概要 |
2.4.1 钢铁建筑的防火问题 |
2.4.2 钢铁建筑的防腐问题 |
2.5 小结 |
第3章 密斯之前钢铁建筑的发展 |
3.1 早期的铁及相关金属材料的应用 |
3.2 工业革命之后的发展 |
3.2.1 早期钢铁材料在桥梁中的应用 |
3.2.2 厂房及相关大跨建筑中铁结构的发展 |
3.3 早期世界博览会中的钢铁建筑 |
3.3.1 “水晶宫”的探索与影响 |
3.3.2 钢铁建筑的伟大象征——埃菲尔铁塔 |
3.3.3 机械馆——结构的探索与创新 |
3.4 芝加哥学派的探索 |
3.5 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与钢铁建筑的发展 |
3.5.1 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对钢铁建筑的影响 |
3.5.2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探索 |
3.6 小结 |
第4章 密斯·凡·德·罗的钢铁建筑探索 |
4.1 “上帝存在于细部之中”(“GOD IS IN THE DETAILS”) |
4.1.1 十字型钢柱与“流动空间” |
4.1.2 H 型钢柱与对称式纪念性空间的探索 |
4.1.3 德国新国家美术馆的钢柱——传统的回归与技术性表现 |
4.2 “皮与骨”(SKIN-AND-BONES)的建筑体系与钢骨架的结构表现 |
4.2.1 高层钢结构建筑的“皮与骨”体系 |
4.2.2 低层钢结构建筑的“皮与骨”体系 |
4.3 钢结构净跨通用空间的探索 |
4.3.1 早期净跨钢结构建筑的实践——范斯沃斯住宅(Farnsworth |
4.3.2 矩形净跨悬挂体系的探索——克朗楼(Crown Hall)与曼海姆剧院(Mannheim Theatre) |
4.3.3 方形净跨网格屋面体系与柏林新国家美术馆(New National Gallery in Berlin) |
4.4 小结 |
第5章 密斯之后钢铁建筑的多元化探索 |
5.1 钢构件加工工艺、节点技术的进步与钢铁建筑细部的精美表现 |
5.1.1 钢构件的加工与成型以及对细部的影响 |
5.1.2 钢构件的不同连接方式与节点表现的多样性 |
5.2 钢铁建筑“皮与骨”体系的丰富演绎 |
5.2.1 “表皮”的多元化呈现 |
5.2.2 钢骨体系的结构之美 |
5.3 空间钢结构的技术进步与净跨空间的多元探索 |
5.3.1 净跨空间的进一步巨型化呈现 |
5.3.2 从纯净匀质到多元变化的净跨钢铁建筑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钢铁材料丰富的美学表现力及其在建筑上的巨大潜能 |
6.1.1 良好造型能力——从结构支撑到结构表现 |
6.1.2 丰富的材料肌理——建筑表情的多元化 |
6.1.3 绿色与可持续性——与生态技术的结合 |
6.1.4 映射地域文脉与自然之美——与传统材料的结合 |
6.2 未来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与声明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章 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 |
一、皇家禁地边缘上的“浮城” |
(一)山环水抱:长春的自然地理景观 |
(二)禁地与边门:前城市时代“崇高”的边地景观 |
二、“浮动”的城市景观: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的生成与拓展 |
(一)长春厅的建筑景观与城市空间的展开 |
(二)鸟瞰宽城子:长春城的轮廓与肌理 |
三、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群落及其美学风格 |
(一)官衙与城墙:城市景观中的政治意象 |
(二)文庙与书院:中国文脉的景观重现 |
(三)祠庙、集市与商业:中国传统城市生活美学的空间展开 |
(四)早期长春城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与美学意蕴 |
第二章 殖民、开埠与现代化——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起点及其竞争 |
一、沙俄宽城子铁路附属地:现代城市景观的楔入 |
(一)东省铁路与殖民空间的诞生 |
(二)铁轨上生长出来的现代建筑意象与城市景观 |
(三)现代都市街区的景观生产 |
二、满铁附属地:现代主义城市景观的萌动 |
(一)“文装的武备”与殖民空间的膨胀 |
(二)殖民空间的景观擘画与美学、意识形态考量 |
(三)现代主义建筑艺术与都市景观的兴起 |
三、商埠地:现代城市景观生产中的中国本土特色 |
(一)自行开埠:长春现代化的本土声音 |
(二)商埠地的空间布局与秩序 |
(三)商埠地建筑的景观形式及其民族意识 |
第三章 规划“新京”——殖民主义都市的景观想象 |
一、“奠都”考量与城市功能转变 |
(一)“奠都”的考量 |
(二)“名”与“实”:“新京”命名背后的殖民意图 |
二、殖民都市的景观想象:“国都”都市计划 |
(一)殖民都市计划的空间模型与景观蓝本 |
(二)完美与秩序:殖民主义都市空间和景观的美学手段 |
三、“国都”规划方案的出炉与实施 |
(一)游移与虚幻的“中心”:“国都”建设计划的炮制及其核心问题 |
(二)“国都”建设计划概要 |
(三)“国都”建设计划的实施 |
第四章 伪满“新京”城市景观及空间构成 |
一、复辟迷梦的表象:伪满临时“帝宫”的景观及风格 |
(一)“帝宫”前史及其建筑景观 |
(二)“内廷”与“外廷”:空间、景观重构中的复辟迷梦 |
(三)“东洋式”风格的凸显与殖民建筑景观的身份确证 |
二、殖民权力的经纬:“新京”的景观轴线与政治、宗教建筑景观 |
(一)“新京”城市景观的“都心”及中轴线 |
(二)殖民权力的感性显现:伪满政治建筑景观的风格化实验 |
(三)精神与信仰的囚笼:“新京”宗教建筑景观 |
三、财富与欲望的构形:“新京”的商业景观群落 |
(一)流动的景观:博览会与殖民帝国经济、商业体系的视觉叙述 |
(二)商业中心:殖民都市的财富“纪念碑”与经济“神殿” |
(三)“被崇拜的商品”:作为风景的百货大楼 |
四、电影与伪满“新京”的殖民都市文化景观 |
(一)电影院与新的消费文化空间的生成 |
(二)“满映”与“新京”电影文化的变异 |
(三)电影文化:殖民意识形态与大众娱乐消费的混杂 |
五、公园:“新京”的休闲娱乐空间及其功能变异 |
(一)长春近代“公园”的诞生 |
(二)作为殖民开拓史叙事空间的公园:“满铁”与伪满“新京”的造园活动 |
第五章 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美学、历史与文化分析 |
一、色彩、纹理与景深装置:景观中的城市肌理 |
(一)美学与政治交织的城市色彩 |
(二)“平面—浅浮雕—高浮雕”:异质性的城市纹理 |
(三)挤压式与对抗性的景深装置:绿地、水系、公园的配置 |
二、命名的巫术:伪满城市景观的风格化运动批判 |
(一)“满洲式”:“风格”的假面 |
(二)命名的巫术:殖民话语实践的内在逻辑 |
三、城市景观审美现代性的再审视 |
(一)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华丽表象与复杂性体验构成 |
(二)对抗、凝视与他者化:殖民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差异性结构 |
(三)层累的景观遗存及其审美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片来源 |
附录二 表格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7)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导则编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相关概念解析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1.4.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1.4.3 研究总结 |
1.5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的方法 |
1.5.2 研究的框架 |
第2章 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基础研究 |
2.1 城市街道的分类及构成要素 |
2.1.1 城市街道的分类 |
2.1.2 城市街道的构成要素 |
2.2 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的分类与作用 |
2.2.1 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的分类 |
2.2.2 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的作用 |
2.3 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影响因素 |
2.3.1 城市环境因素 |
2.3.2 设施本身因素 |
2.3.3 人的因素 |
2.4 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相关学科理论研究 |
2.4.1 城市规划相关理论研究 |
2.4.2 环境艺术相关理论研究 |
2.4.3 人机工程学相关理论研究 |
2.4.4 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导则及编制体系 |
3.1 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导则的相关分析 |
3.1.1 与城市设计导则的关系 |
3.1.2 特征与基本功能 |
3.1.3 方法与策略 |
3.2 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导则编制原则及目标 |
3.2.1 编制原则 |
3.2.2 编制目标 |
3.3 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导则编制工作程序 |
3.3.1 前期准备及现场调研阶段 |
3.3.2 构建目标体系与大纲阶段 |
3.3.3 编制成果阶段 |
3.3.4 实施操作阶段 |
3.4 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导则编制成果构成 |
3.4.1 总则 |
3.4.2 通则 |
3.4.3 分则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尔滨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导则编制实践解析 |
4.1 实践前期准备及现场调研阶段 |
4.1.1 项目概况 |
4.1.2 现场调研 |
4.2 目标与大纲编制 |
4.2.1 导则编制目标 |
4.2.2 导则编制大纲 |
4.3 成果要点 |
4.3.1 功能性控制导则 |
4.3.2 风格控制导则 |
4.3.3 色彩控制导则 |
4.3.4 材质及施工工艺控制导则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通则具体控制要点 |
附录2 各设施基本功能要求 |
致谢 |
(8)中东铁路附属建筑木材构筑形态的表征与组合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综述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背景 |
1.1.3 课题相关研究综述 |
1.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相关概念 |
1.2.1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2.2 相关概念阐述 |
1.3 课题研究的方法 |
1.3.1 田野调查法 |
1.3.2 图式分析与具体实例相结合 |
第2章 中东铁路附属建筑木构形态的基本属性 |
2.1 地域属性 |
2.1.1 地理性质 |
2.1.2 地理特征 |
2.1.3 材料选择 |
2.2 功能属性 |
2.2.1 独立承重功能 |
2.2.2 独立围护功能 |
2.2.3 承重围护一体化 |
2.3 文化属性 |
2.3.1 移民文化的再现 |
2.3.2 技术文化的体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东铁路附属建筑的木构件及基本形态 |
3.1 支撑结构性构件 |
3.1.1 木屋架 |
3.1.2 木质外墙 |
3.1.3 木柱 |
3.2 建构空间性构件 |
3.2.1 木门斗 |
3.2.2 木质阳光间 |
3.2.3 木质敞廊 |
3.3 使用功能性构件 |
3.3.1 入口木质雨搭 |
3.3.2 立面木质门窗 |
3.3.3 木质气窗 |
3.3.4 木质楼梯及栏杆 |
3.3.5 木质地板与吊顶 |
3.3.6 木质墙裙 |
3.4 表达装饰性构件 |
3.4.1 门窗洞口装饰 |
3.4.2 檐口及檐下装饰 |
3.4.3 三角山花及檐下装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东铁路附属建筑木构形态的组合方式 |
4.1 木材自身的构筑组合 |
4.1.1 组合要素 |
4.1.2 要素特点 |
4.1.3 组织方式 |
4.2 木材与其他材质的构筑组合 |
4.2.1 “木材——金属”构筑组合 |
4.2.2 “木材——砖石”构筑组合 |
4.2.3 “木材——玻璃”构筑组合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名名组合的句法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组合及其相关术语 |
一、关于组合 |
二、伪语、词组、短语、结构、关系、组构、组配 |
三、对组合命名的思考 |
第二节 句法语义与语义语法 |
一、句法语义的内涵 |
二、句法语义的研究 |
第三节 名名组合句法语义研究的意义、理论与方法 |
一、名名组合句法语义研究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第四节 文本结构与编辑说明 |
一、论文的文本结构 |
二、论文的编辑说明 |
第二章 名名组合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汉语名词研究概述 |
一、什么是名词 |
二、名词分类 |
三、名词的句法功能 |
四、名词的语义特点 |
第二节 国内名名组合研究概述 |
一、名名组合的句法结构 |
二、名名组合的语法手段 |
三、名名组合的语义分析 |
四、名名组合的歧义 |
五、计算语言学对名名组合的研究 |
六、认知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对名名组合的研究 |
第三节 国外对名名组合的研究 |
一、名名组合的语义关系类型 |
二、认知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对名名组合研究 |
三、名名组合的歧义分析 |
四、名名组合的计算分析 |
第四节 名名组合研究的整体发展趋势 |
第三章 名名组合的句法结构 |
引言 |
第一节 名名组合的语法关系 |
一、定中关系 |
二、联合关系 |
三、主谓关系 |
四、同位关系 |
第二节 名名组合的功能与递归 |
一、名名组合的功能 |
二、名名组合的递归性 |
第三节 名名组合的语法手段 |
一、名名组合的语法手段——语序 |
二、名名组合的语法手段——虚词 |
第四节 名名组合语序的个案研究 |
一、“XY中国”的语义解释 |
二、“XY中国”的功能与成因 |
第四章 名名组合的语义分析 |
引言 |
第一节 名名组合的语义格 |
一、语义格类型 |
二、名名组合的语义格类型 |
三、单构式组合与复构式组合 |
四、N_1+N_2语义关系的演绎表 |
第二节 原型组合与边缘组合 |
一、定中型名名组合的认知原型 |
二、名名组合语义类型举例 |
三、定中组合的语义结构、谓词种类、语义格类型匹配情况 |
第三节 含动组合及其语义分析 |
一、含动组合的语义类型 |
二、含动组合的语序 |
三、含动组合的语义重合 |
四、过渡组合的语义结构 |
第四节 陈述、指称的句法原型与受事论元域外化 |
一、粘着语素的辖域 |
二、由陈述而指称的语义折叠 |
三、受事论元的域外化 |
第五节 名名组合的语义选择与增殖 |
一、语义双向选择 |
二、语义增殖 |
第五章 名名组合的语义桥 |
引言 |
第一节 语义桥概述 |
一、内部义素的提取和外部关系的规约 |
二、模糊提取和定向提取 |
三、语义脱落与语义增殖 |
四、语义桥的函变形式 |
第二节 实词语义桥 |
一、动词语义桥 |
二、形容词语义桥 |
三、名词语义桥 |
第三节 粘式语义桥 |
一、色 |
二、形、状、体 |
三、性 |
第四节 虚词语义桥 |
一、结构助词 |
二、比况助词 |
第五节 零形语义桥 |
一、语义桥的迁移与隐含 |
二、语桥零形化例谈 |
三、零形桥组合的概括性 |
四、多个N_1+X与N_2的组合 |
第六节 从语义桥看关系连接和特征映射 |
一、关系连接和属性映射 |
二、从语义桥看关系连接和属性映射 |
三、关于关系连接和属性映射的思考 |
第六章 名名组合的歧义 |
第一节 汉语歧义研究简述 |
第二节 名词组合的歧义格式 |
一、句法结构不同造成的歧义 |
二、语义结构不同造成的歧义 |
第三节 名词组合的显义与潜义 |
一、语言的潜义 |
二、名词组合的潜义 |
三、潜义的解码与修辞 |
附录 汉语与数词有关的表达歧义 |
一、相连两数XY的语义关系 |
二、“原型+第二”的歧义简析 |
第七章 名名组合的语义结构对句法的影响与制约 |
引言 |
第一节 定语语义对句法结构的影响 |
一、主谓结构中的定中谓语 |
二、同位结构中的定中成分 |
第二节 定中语义关系对句法结构的影响与制约 |
一、领事定语与属性定语的语义差异 |
二、两类语义关系对句法结构的影响与制约 |
三、属性定语和区别词 |
第三节 名名组合的量词选择 |
一、结构与语义的错合 |
二、语义融为整体后的量词选择 |
三、中心隐含后的超常搭配 |
四、量词位置上“大”与“小” |
第八章 结语 |
一、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二、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三、论文的不足与今后努力的方向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面向BIM的铁路工程分类与信息编码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BIM技术应用标准的国内外研究 |
1.2.2 EBS标准和WBS标准的国内外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及方法 |
第2章 工程实体划分与编码 |
2.1 常用的五种标准 |
2.1.1 IFC标准 |
2.1.2 IDM标准 |
2.1.3 IFD标准 |
2.1.4 EBS分解标准与WBS分解标准 |
2.2 工程实体分类准则与编码的制定 |
2.2.1 IFD分类和编码 |
2.2.2 EBS分类和编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铁路工程实体分类与编码 |
3.1 分类与编码方法的确定 |
3.2 A轨道工程 |
3.2.1 钢轨 |
3.2.2 轨枕 |
3.2.3 有砟道床 |
3.2.4 无砟轨道 |
3.2.5 扣件 |
3.2.6 钢轨接头联结零件 |
3.2.7 防爬设备 |
3.2.8 加固设备 |
3.2.9 减振设备 |
3.2.10 钢轨伸缩调节器 |
3.3 B道岔 |
3.3.1 单开道岔 |
3.3.2 对称道岔 |
3.3.3 三开道岔 |
3.3.4 交分道岔 |
3.3.5 交叉渡线 |
3.4 C路基工程与排水工程 |
3.4.1 路基本体 |
3.4.2 路基土石方工程 |
3.4.3 地基处理工程 |
3.4.4 路基排水设备 |
3.4.5 路基防护和加固既有建筑物 |
3.4.6 其他附属工程 |
3.5 D桥涵工程 |
3.5.1 上部结构(不含桥面系) |
3.5.2 桥面系 |
3.5.3 下部结构 |
3.5.4 支座 |
3.5.5 桥梁附属设施 |
3.5.6 涵洞 |
3.6 E隧道工程 |
3.6.1 正洞 |
3.6.2 明洞及棚洞 |
3.6.3 辅助坑道 |
3.6.4 洞门 |
3.6.5 隧道附属建筑物 |
3.7 F站场工程 |
3.7.1 站场道路工程 |
3.7.2 站场建筑工程 |
3.7.3 客运及货运设备 |
3.7.4 其他建筑设备 |
3.8 G牵引供电工程 |
3.8.1 牵引变电专业 |
3.8.2 接触网专业 |
3.8.3 变压站 |
3.9 H通信信号 |
3.10 I沿线其他设施及设备 |
3.10.1 声屏障 |
3.10.2 铁路护栏 |
3.10.3 人行道 |
3.11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铁路工程实体基元模型分类和编码应用试验 |
4.1 在铁路数字化选线系统中验证 |
4.2 在BIM软件中应用试验 |
4.2.1 在REVIT中的应用试验 |
4.2.2 在ARCHICAD中的应用试验 |
4.2.3 在TEKLA中的应用试验 |
4.3 在达索平台中的应用试验 |
4.4 在GIS软件Skyline TerraExplorer平台中的应用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工作及内容 |
进一步研究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铸铁组合式旅客站栅栏(论文参考文献)
- [1]铸铁组合式旅客站栅栏[J]. 陆志达,宋文山. 铁路标准设计通讯, 1978(08)
- [2]铁路工程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1.0版)[J]. 中国铁路BIM联盟. 铁路技术创新, 2015(01)
- [3]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D]. 陈勐. 东南大学, 2018(05)
- [4]“响尾蛇”疑云[J]. 安东尼·海德,祁锡良,黄宝华,纪卫平. 译林, 1995(03)
- [5]密斯以来的钢铁建筑研究[D]. 石华. 清华大学, 2005(08)
- [6]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D]. 邸小松.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7]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导则编制研究[D]. 曲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3)
- [8]中东铁路附属建筑木材构筑形态的表征与组合方式研究[D]. 陈海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03)
- [9]名名组合的句法语义研究[D]. 周日安. 暨南大学, 2007(02)
- [10]面向BIM的铁路工程分类与信息编码方法研究[D]. 杨龙.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