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论文文献综述)
许艳秋,王广成,高立明,吴春先,陈丙坤,李婷,聂果[1](2021)在《麦冬种植中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情况、残留现状及影响综述》文中指出麦冬为常用中药材,在其生长过程中合理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增加产量,但过量及不当使用则可能带来不利影响。文章概述了中国麦冬种植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状况及残留现状,梳理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麦冬产量、农艺性状与外观、有效成分,以及对后茬作物、土壤环境及人群健康的影响等相关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加大基础研究、加深管理规范衔接、加快用药登记、加强用药指导和用药监督、推进标准制定和完善风险评估技术规范等促进麦冬安全用药的对策和建议,可为麦冬产业的绿色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陈亮,侯杰,胡晓蕾,张纪兆,王浩达[2](2022)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综述》文中指出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全球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近10年全球销售额的平均增长率高达14%以上.一直以来,大多数植物生长调节剂一直都被认为是低毒或者微毒农药,而近期研究发现很多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在环境中的降解中间产物对人体或生物安全都存在直接或潜在威胁.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进入食物链的关键环节,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影响着其对环境安全的风险,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对探索此类物质的环境归趋及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系统地调研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水解、光解和微生物降解等环境行为,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对未来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环境行为研究的方向及重点提出了展望.
刘祥宇[3](2021)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探讨》文中提出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植物生理学和农业科学的重大科技成果,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对其研究和生产应用都非常重视,这已成为衡量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一大重要标志。介绍了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常用种类,分析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应用上所具有的优势,并从使用剂量、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等方面论述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应用上的要点。
吕朝耕[4](2021)在《“膨大剂”对根与根茎类中药材质量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中药生态农业、中药材生态种植等优质中药材生产概念的推广应用,已有种植者开始有意识地采取避免使用高毒农药、使用有机肥部分取代化肥等措施。而与农药、化肥问题趋好相对应的,是具“膨大剂”样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当使用问题逐渐凸显。由于中药材有区别于一般农产品的独特质量要求,此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对药材质量的潜在影响引发了公众的担忧和业界广泛讨论。基于上述基本情况,本文围绕栽培过程中“膨大剂”施用对占药材多数的根与根茎类中药材质量影响相关问题开展研究。首先通过文献与实地调研对中药材“膨大剂”相关概念进行了总结分析;并进一步基于田间试验开展了多效唑-麦冬、矮壮素-丹参和氯化胆碱-山药3组代表性样本的相关研究;在氯化胆碱单因素考察研究外,以山药为例开展了基于整体栽培技术层面的生态/有机栽培模式对中药材质量影响研究,并对生态/有机栽培中药材溯源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文献结合实地调研阐明中药材用“膨大剂”相关概念本研究首先基于文献及实地调研,明确了中药材用“膨大剂”具体化学成分为以植物生长延缓剂为代表的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并基于农药登记数据库,从现有产品注册登记的5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筛选到以矮壮素、氯化胆碱、多效唑、烯效唑、甲哌鎓、胺鲜酯等为代表的12种具“膨大剂”作用的成分。进一步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整理分析,指出此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中药材产量、质量的影响情况复杂,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药材对同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同一药材对不同浓度的同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甚至同一处理下药材不同部位或不同成分对处理的反应均可能存在明显差异,甚至出现完全相反的作用效果。指出当前中药材实际生产中“膨大剂”的滥用有可能对中药材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在缺乏充分研究基础的当下,应严格按照已有管理要求,禁止其随意使用。并同时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在后续相关研究中应注意田间试验的规范设计,提高相关研究对中药材实际生产的指导价值。2.基于田间试验开展多组“膨大剂”对中药材质量影响研究本部分研究基于田间试验,结合性状观测与代谢组学定性和多成分定量分析,开展了麦冬-多效唑、矮壮素-丹参和氯化胆碱-山药三组“膨大剂”对药材质量影响的相关研究。性状观测结果显示不同“膨大剂”-药材组合表现有所差异,麦冬上,多效唑处理可抑制麦冬植株地上部分生长,提高单株麦冬结块根数和单个块根大小,进而提高麦冬药材产量,其中最高中浓度多效唑(3kg/亩15%可湿性粉剂)处理下两年平均增产幅度为约45%;而丹参、山药观测结果显示产量等性状指标在矮壮素、氯化胆碱分别处理下未产生显着差异。基于化学成分的质量评价方面,麦冬研究中,首先基于UPLC-Q/TOFMS技术,通过检测条件优化、裂解规律总结、保留时间分析等从麦冬中鉴定了 135个甾体皂苷和47个高异黄酮类成分。进而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多效唑处理对麦冬化学成分影响,PCA与PLS-DA分析显示对照组样品与各多效唑处理组样品间存在明显差异,多效唑可造成麦冬药材中高异黄酮类成分含量升高和甾体皂苷类成分降低,且存在中、高浓度多效唑处理影响程度高于低浓度的一定范围内剂量正相关性;进一步OPLS-DA分析显示,2019年对照组与多效唑处理组样品主要差异因子中6种高异黄酮类成分中有5个表现为多效唑处理组含量高于对照组、13种皂苷类成分中有12个为对照组含量高于多效唑处理组,2020年5种高异黄酮类成分均表现为多效唑处理组含量高于对照组、15种甾体皂苷类成分中12种为对照组含量最高。定量分析显示,4种大类成分,总黄酮和可溶性多酚表现为多效唑处理组高于对照组,游离糖和总皂苷表现出多效唑处理组含量低于对照组;10种具体成分含量测定显示多效唑处理组麦冬样品中5种高异黄酮类成分和5种甾体皂苷类成分含量分别升高20%~180%和最高下降约40%(中浓度处理组)。丹参相关研究中,首先利用UPLC-Q/TOF MS技术从丹参中推断出47个丹参酮类成分和22个酚酸类成分。代谢组学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与各矮壮素处理组样品间存在分别聚类趋势,其中低、高剂量矮壮素处理组与对照组样品间差异更为明显;PLS-DA和OPLS-DA分析显示低、高剂量矮壮素处理可引起丹参中主要活性成分丹参酮和丹酚酸含量总体降低,且丹参酮类成分含量降低程度更为显着;其中两年共有的主要差异成分有Dihydroisotanshinone Ⅰ,Tanshinone ⅡA,Dihydrotanshinone Ⅰ,Isotanshinone Ⅰ 和 Salviolone。10 种具体成分定量分析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总体一致,4种丹参酮类成分表现为矮壮素处理组样品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6种酚酸类成分则多未见显着差异;具体而言Tanshinone ⅡA含量两年样品平均降低幅度在20%左右,Dihydrotanshinone Ⅰ和Cryptotanshinone 含量下降约 20%~70%,Tanshinone Ⅰ 下降近 10%。此外,基于总蛋白、游离糖、淀粉等多种初生代谢物和总黄酮、总皂苷等次生代谢物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氯化胆碱对山药质量未产生显着影响。3.以山药为例开展生态/有机栽培模式对药材质量影响及有机山药溯源研究基于田间试验可靠样本,开展有机栽培山药与常规栽培山药质量差异分析,多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常规山药样品相比有机样品总蛋白、游离氨基酸等含氮初生代谢物平均含量高出30%以上,这可能与常规栽培模式中化肥,特别是氮肥的使用有关;有机山药样品的总黄酮、总皂苷、总可溶性多酚等次生代谢物含量均显着高于常规山药70%以上,此结果可能与有机体系中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禁用有关。植物中的次生代谢物一般被认为是各种药理活性的物质基础,因此有机栽培山药可能具有更高的药用价值。进一步探索了利用稳定同位素和元素分析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有机栽培山药溯源的可能性。结果显示,不同栽培模式山药样品在多个指标中存在显着差异,其中常规栽培样品中δD、δ18O和多种元素含量显着高于有机样品,其原因可能与常规栽培模式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相关;而有机样品具有更高的δ15N和Zn含量,可能归因于有机栽培模式中有机肥的使用。基于多种算法的溯源结果显示SVM、Lasso、随机森林等多种机器学习算法相比常规OPLS-DA具有更好的判别能力,其中随机森林模型以AUC值0.972和预测准确率97.3%表现最佳,后续分析显示Mn、Cr、Se、Na、δD、As、δ15N等为模型的主要贡献因子。综上,本研究结果提示“膨大剂”具有改变药材质量的可能性,应谨慎对待中药材生产中“膨大剂”的使用,加强其使用管理。
马银虎[5](2021)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缩节胺(DPC)的使用在新疆棉花“矮密早膜”栽培模式和栽培技术体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膜下滴灌技术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棉花根系的生长,导致生产上出现了大面积晚熟、早衰、大小苗等现象。本研究应用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施用方法,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调控技术,包括筛选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配方、复配配方、调控时间和最适浓度,旨在增加棉花抗逆能力,促进棉花对水肥的吸收,促进棉花花芽分化,协调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动态平衡,促进苗壮、苗全、苗齐、苗匀,集中开花,集中吐絮,提高产量,以期为新疆棉花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试验分两个阶段进行,2019年在塔里木大学园艺试验站开展室内试验,2021年在塔里木大学东区胡杨林(81°29′E,40°55′N)试验田开展大田试验。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根长、根系表面积、株高、茎粗、生物量积累与分配、产量品质以及保护酶变化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叶面喷施缩节胺+复硝酚钠在中等浓度、缩节胺+萘乙酸钠在中浓度及高浓度下对棉花株高的促进作用最好;施药后30天缩节胺+复硝酚钠在中等浓度下株高达42.5cm,而清水对照为22.6cm,各处理对棉花茎粗促进作用明显,与清水对照有显着性差异;单设复硝酚钠和单设萘乙酸钠对棉花株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棉花茎秆较细;同时研究表明叶面喷施缩节胺对棉花株高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2.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生物量积累的影响叶面喷施缩节胺+复硝酚钠和缩节胺+萘乙酸钠对棉花棉花生物量的积累有明显的影响,较清水对照(CK)有显着性差异,对棉花的叶鲜重、茎鲜重、根鲜重、叶干重、茎干重、根干重、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加强营养吸收,储存,为后期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地上部生物量积累在施药后10 d有明显的提升,地下部在施药后20~30 d有明显的提升,说明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地下部生物量积累,但吸收、传导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研究表明叶面喷施缩节胺对棉花地下部生物量积累影响不明显。3.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叶片保护酶含量的影响施药后10d,DCSN2处理与DSNA3处理棉花叶片MDA、SOD含量与单设缩节胺、清水对照均有显着性差异,明显降低了叶片MDA含量,增加了SOD含量;施药后20d,DCSN2处理与DSNA3处理棉花叶片CAT含量与清水对照有显着性差异,明显增加了CAT含量;施药后30d,DCSN2处理棉花叶片POD含量与清水对照有显着性差异,增加了POD含量,其他各理较清水对照不同程度上提高了SOD、POD、CAT含量,降低了棉花叶片MDA含量,但影响不明显。叶面喷施缩节胺+复硝酚钠和缩节胺+萘乙酸钠,提高了棉花叶片SOD、POD、CAT的含量,降低了MDA含量,有效清除了植物体内氧自由基,维持了正常生理代谢,增强了棉花抵抗逆境的能力。4.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各处理对棉花中部座铃影响不明显;处理DCSN2对下部座铃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处理DSNA3对棉花上部座铃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叶面喷施植物调节剂,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较清水对照(CK)均有所增加,但影响未达到显着水平。DCSN2、DCSN3、DSNA3三组较其他处理增产作用更加明显。DPC(缩节胺)处理棉花马克隆值最好,DCSN2处理棉花纤维长度、纤维整齐度较好。DCSN2、DSNA3处理棉花纤维伸长率提升。
王超群[6](2021)在《矮壮素对党参代谢产物及其土壤微生态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的根是中药党参的重要来源。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党参中富含生物碱、皂苷、黄酮、糖类等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免疫增强、改善胃肠运动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被广泛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同时也被作为原材料用于功能性食品的开发。随着市场的逐渐扩大和使用量的增加,药用植物野生资源已经逐渐枯竭,目前党参药材主要依靠大面积的人工栽培获得。为提高产量、改善质量和经济效益最大化,近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PGRs)被越来越频繁的用于党参的种植过程中。然而,长时间的滥用和过度使用使PGRs在药材和周围环境中残留,严重威胁着用药安全和人畜健康。一方面,PGRs的使用会改变药材活性成分的含量,影响药材质量和疗效,另一方面,PGRs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是用于评估PGRs土壤生态安全性的重要标准。但是目前,由于仍然缺乏令人满意的控制指标,各项国家和地方标准中对于在党参种植过程中使用PGRs的安全控制还不完善。因此,全面、系统地分析党参的代谢物谱及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并且筛选出特异性的PGRs标志物,对确保药材的安全性以及进行质量控制具有深刻意义,为评价PGRs的环境安全性、建立科学合理的使用规范以及后期土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揭示矮壮素(CC)对党参代谢产物的调控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分析方法全面分析鉴定并比较了有无施加矮壮素(CC)的党参内整体代谢产物谱。与未喷施的相比,CC喷施后党参根的鲜重和干重分别增加了24.2%~63.8%和25.0%~71.0%,总可溶性糖,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分别减少了10.4%~18.5%,32.4%~42.9%,26.3%~65.2%。党参根中的CC残留呈剂量依赖性累积,CC残留是未喷施的样品的27.31~43.94倍。此外,CC的施用影响党参植物中整体代谢物的结构和组成。为了解释这种差异,联合单变量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在未喷施样本和经过CC处理的样本间筛选到21种潜在标记物,其中,相比于未喷施的样本,包括白术内酯III在内的11种代谢物水平经过CC喷施后被下调,而其他10种代谢物的丰度水平,例如茉莉酸,则被上调。研究结果表明,CC的施用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促进了根系生长并调节了党参的代谢产物谱,得到的显着性差异代谢物为可用于评估有无施用PGRs的药用材料的质量的特征性化学标志物的确定提供了可靠的候选。此研究旨在揭示PGRs对党参代谢产物谱的影响,并获得特异性的化学标志物。所得结果有助于为建立使用PGRs的安全控制指标提供重要信息,确保药用植物的质量。2.矮壮素(CC)对种植党参的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党参种植过程中有无施加CC的土壤进行了16S r DNA和ITS基因的建库测序,并完成了在各分类学水平上的注释,全面分析并比较有无施加CC的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的结构组成。Alpha分析结果表明CC的施用降低了种植党参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物种组成结构,而且这种影响似乎与施用频率相关。主成分分析(PCA)证明了未喷施与喷施了CC的土壤样本间存在差异,LEf Se分析则筛选到引起显着性差异的菌群,未喷施与喷施了CC(1次、2次、3次)的土壤样本间分别存在155、202、162个差异物种,最后确定了种植党参的土壤中与CC施用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包括微球菌(Micrococcales)、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ceae)、装甲菌(Armatimonadetes)、拟杆菌(Bacteroidales)、Chloroflexia、异常球菌(Deinococci)、变形菌(Proteobacteria)、梭菌(clostridium)等细菌以及座囊菌(Dothideomycetes)、粪壳菌(Sordariomycetes)、伞菌(Agaricomycetes)、双担菌(Geminibasidiomycetes)等真菌。研究结果对评估环境中PGRs残留的风险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最后进行了显着性差异代谢物和差异菌群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了喷施CC后种植党参的土壤中微生物菌群与党参根中多种代谢物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表明了施加CC后党参根中的代谢产物丰度显着性改变的原因可能与种植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有关。
唐纪元[7](2021)在《化学封顶对棉花光合物质生产及脱叶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索棉花化学封顶技术替代人工打顶,对推进新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新疆机采棉田大面积应用的缩节胺类化学封顶剂为对象,研究不同打顶方式及不同浓度化学封顶剂对棉花封顶效果的影响,明确化学封顶棉花群体、单叶光合能力及物质累积与分配的变化特征;结合机采棉生育后期脱叶催熟剂的应用,探讨化学封顶对棉花脱叶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棉花化学封顶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田间条件下,选择北疆棉区大面积种植的棉花品种新陆早72号、新陆早61号、新陆早67号为材料,选用增效缩节胺为化学封顶剂,设置3个化学封顶剂浓度梯度,其中低浓度:90g·hm-2+60 ml·hm-2(缩节胺+助剂);中浓度:180 g·hm-2+120 ml·hm-2;高浓度:270 g·hm-2+180 ml·hm-2,以不打顶和人工打顶为对照。测定不同处理下棉花农艺性状、光合能力、干物质分配、脱叶效果、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变化。【结果】与人工打顶相比,喷施化学封顶剂后棉花株高、主茎节间数、果枝台数仍有增加,但相对于不打顶棉花均得到有效控制。冠层上部的株宽、果枝长度、节间长度显着低于不打顶和人工打顶处理,植株上部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与人工打顶处理相比,化学封顶剂高浓度处理株高增加4.4~2.3cm、果枝台数增加0.8~1.93台、主茎节间数增加1~1.4节、株宽降低1.4~4.8 cm;随化学封顶剂浓度增大,上部果枝长度、节间长度降低,新生部分果枝控制效果明显。化学封顶棉花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且高值持续期长;较不打顶和人工打顶棉花相比,化学打顶棉花生育后期单叶光合能力高,中、高浓度处理单叶光合速率始终高于其他处理,且顶部叶片光合速率随药剂浓度增加而增加;中、高浓度处理群体光合能力也高于不打顶和人工打顶棉花。化学封顶棉花物质分配的变化表现出,植株中、上部棉铃物质分配不受影响,中、高浓度处理植株下部棉铃干物质分配率增加;化学封顶后主茎新生果枝没有足够的营养物质,相应没有产生低品质棉铃。化学封顶棉花脱叶率、吐絮率高于人工打顶的棉花,杂叶率低于人工打顶棉花。化学封顶棉花单株铃数显着高于不打顶和人工打顶处理,但上部果枝铃重有所降低,产量增加有限。【结论】高浓度增效缩节胺够有效的控制棉花顶部果枝的生长,棉花株型塑造为更为紧凑,封顶效应良好。化学封顶处理的棉株叶面积指数高、单叶光合能力强,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值下降缓慢,群体光合能力高、干物质积累多,且各器官分配协调,棉铃干物质积累高,为高产形成奠定了基础。棉花化学封顶有利于脱叶催熟剂的应用,对棉纤维品质没有不良影响。
安之冬[8](2021)在《水稻育秧基质配施化肥与生长调节剂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工厂化育秧和机械化移栽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机插秧苗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营养土及有机物料复混的育秧基质尚存在人工成本高、肥效差别大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选用粮食产区易得的秸秆、稻壳等农业废弃物复混制得育秧基质,对育秧基质进行有机无机肥的合理配施,能够有效改善这些缺点,保障基质中有效养分的持续稳定供给。本研究水稻育秧基质以腐熟秸秆、腐熟稻壳、蛭石和干细土按体积3:2:2:3配成。通过田间秧盘育秧试验,以徽两优882为供试材料,研究育秧基质配施化肥和生长调节剂对机插秧苗素质、养分吸收特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育秧基质配施不同量的氮肥(纯N 0 g/盘、0.5 g/盘、1.0 g/盘、2.0 g/盘、3.0 g/盘)对水稻秧苗素质和养分吸收影响,结果显示:秧苗地上部植株及根系各参数指标在0~2.0 g/盘范围内随着氮肥用量的提高不断增加,在2.0 g/盘达到最大值。育秧基质配施2 g/盘氮肥时,所育秧苗株高、茎粗和生物量等均显着高于不施肥对照,总根长和根系活力也表现出显着优势,壮苗指数达到12.94。配施3.0 g/盘时秧苗根系干物质量低、根系活力差,根冠比显着降低,壮苗指数显着低于其他施肥处理,育秧成苗数低(P<0.05)。从养分吸收角度看,百株植株氮素、磷素、钾素累积量和净累积量随着基质氮肥配施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在2.0 g/盘处理达到最高值。高氮(3.0 g/盘)配施水平下,抑制了秧苗根系生长及其对氮磷钾素的吸收累积。2.基质复混0.05~0.1 mg/L浓度萘乙酸,所育秧苗株高、茎基宽及干物质量等地上部植株生长显着高于不施调节剂对照(P<0.05),特别是根系形态表现出良好长势。但施用萘乙酸达到1 mg/L时,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壮苗指数显着低于对照,这表明高浓度萘乙酸处理对水稻秧苗产生了毒害作用。基质配施100 mg/L~300 mg/L浓度的腐植酸,秧苗各指标随腐植酸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在300 mg/L时达到最大值,秧苗素质显着提高,但与200 mg/L浓度所育秧苗差异不显着。腐植酸添加浓度超过300 mg/L时,秧苗素质呈下降趋势,但植株生长正常。这说明,腐植酸添加浓度在200~300 mg/L范围较为适宜。3.以试验所制基质配方育秧并进行田间移栽试验,施肥基质(SF)和腐植酸优化配方基质(HSF)所育秧苗地上部生长特征、根系形态指标和植株养分吸收量在育秧10 d后显着优于无施肥(F)处理(P<0.05)。相同施肥量下,HSF所育水稻秧苗在秧龄20 d时秧苗壮苗指数相比SF提高8.54%;氮磷钾养分净吸收量在各采样点增幅分别为氮素3.65%~8.09%、磷素5.35%~9.75%、钾素6.32%~9.55%,在秧龄15 d达到5%的显着性差异水平(P<0.05)。HSF的水稻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分别比SF高2.63%和1.19%,水稻产量增加4.30%,表现出显着差异(P<0.05)。与商品基质(M)相比,HSF处理的水稻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分别高1.65%和0.62%,水稻产量增加2.17%,但差异不显着(P>0.05)。综上所述,腐熟秸秆、腐熟稻壳、蛭石和干细土比例为3:2:2:3复混育秧基质,基质培肥量为每盘2 g N、1 g P2O5、1 g K2O,同时添加200 mg/L~300 mg/L的腐植酸,此基质配方能为秧苗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秧苗素质和养分吸收累积量,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和产量。
姜长岭[9](2021)在《赤霉酸及其降解产物在茶叶中的残留行为研究》文中认为赤霉酸(Gibberellic acid,GA3)是一种广谱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广泛应用于我国茶园中茶树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GA3在植物体内含量极低,以及茶叶基质效应问题,茶叶中GA3的高灵敏度分析一直是茶叶质量安全与茶树生理代谢分析的一大难题。目前GA3在茶叶中降解作用机制尚不清晰,其降解产物发生机制和残留行为未见报道,导致我国茶园中无法实现外源GA3的安全使用和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缺失。因此,迫切需要建立检测茶叶中GA3及其降解产物的分析技术,评估外施GA3的安全性,保障茶叶安全。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建立了茶叶中GA3简单、快速、准确、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利用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高分辨质谱(Q-Exactive Orbitrap MS)解析了GA3在强降解条件下的降解行为与降解产物;揭示了GA3及其代谢产物在茶叶种植、加工和冲泡过程中发生机制、残留行为与消解规律。主要结果有:(1)利用UHPLC-MS/MS建立了茶叶中GA3等13种酸性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高灵敏度分析方法。使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与流动相A(乙腈)和B(水)相结合,可实现13种目标物仪器分析的高灵敏度和良好的色谱保留。方法前处理采用甲醇(2%甲酸)作为提取溶剂提取酸性植物激素,利用分散固相萃取(D-SPE)结合混合模式阴离子交换柱固相萃取(SPE)富集纯化技术,实现了茶树鲜叶中赤霉素、生长激素、脱落酸等13种植物激素精准定量分析。方法验证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8。三个不同浓度加标水平下的13种目标物的回收率在71.8%~109.9%之间,日内及日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s)均低于20%。12种酸性植物激素的检出限(LODs)和定量限(LOQs)分别为0.1~4.2μg/kg和0.3~13.9μg/kg。最后,该方法首次用于分析经过休眠期、不同光质、外源激素和害虫侵害处理的茶鲜叶样品中的13种目标物含量变化,突显该方法应用于农业领域中多种植物激素快速分析的能力。(2)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Q-Exactive Orbitrap MS(UHPLC Q-Exactive Orbitrap MS)研究了GA3的强降解行为及其降解产物。通过光解和水解实验研究了不同的强降解因素(例如光、p H和温度)下GA3的降解行为,并利用UHPLC Q-Exactive Orbitrap MS鉴定出五种主要降解产物。GA3在光解过程中产生了三种降解产物M273,M283-1和M283-2。在水解过程中,GA3可以转化为其同分异构体,其中在酸性条件下仅形成一种异构体赤霉素(en-GA3),在碱性条件则产生两种同分异构体(iso-GA3和en-GA3)。为了表征每种降解产物,本研究利用Q-Exactive Orbitrap MS精确质量信息首次推导了GA3及其降解产物的完整质谱裂解途径。这些结果可为农产品安全提供重要参考,并为GA3的科学应用与合理贮存提供指导。(3)通过田间试验探究了外源GA3在茶叶生产过程中的残留行为。在茶叶生产过程中首次发现了GA3会转化为iso-GA3。在种植过程中,茶树新梢中GA3消解的半衰期为2.46~2.74天;GA3在该过程中容易转化为iso-GA3,该代谢产物具有比母体GA3更长的残留时间;同时,还从激素层面上解释了外施GA3促进茶树快速生长的机理。在红茶、绿茶加工过程中,GA3大量转化为iso-GA3,导致干茶中iso-GA3的含量远高于GA3;通过比较两种不同加工方式对目标物残留行为的影响,发现绿茶加工过程中的杀青环节对GA3以及iso-GA3的降解发挥重要作用,而没有杀青环节的红茶最终导致iso-GA3残留量较高。在冲泡过程中,GA3和iso-GA3的浸出率为77.3%~94.5%。这些结果可为GA3在茶叶及其他农产品的科学应用提供指导。
高振[10](2021)在《不同化学调控方式对无膜棉生长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指出为了更好地塑造株型,挖掘无膜棉的高产潜力,实现无膜棉优质高效生产,以中619为供试材料,设置五种化学调控方式的田间试验,其分别为:TM(前稳、中后期控)、IM(前促、中控、后保)、BM(苗控、蕾稳、花铃期控)、PM(一促到底)、OM(苗促、蕾稳、花调、后保),以无化学调控为对照(CK),观察不同化学调控方式下滴灌无膜棉的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与光合生理、保护酶类、结铃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指标,探讨不同化学调控方式对无膜棉生长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化学调控方式对农艺性状有较大影响。PM对株高与总果节长度影响最明显,而IM处理的农艺形状表现较好,其绿叶数、茎粗、主茎节数、果台数、总果节数最多;无膜棉的群体LAI在花铃期达到最大,此时各处理的LAI最高为5.28(PM),最低为3.17(TM),从全期平均值看,IM和OM的LAI为3.43和3.94,且其吐絮期LAI最高达3.55和3.75,表明OM和IM能较好调节群个体生长,优化群体功能叶面积动态;OM在盛絮期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从各器官干物质分配来看,OM在盛絮期生殖器官重达57.41 g,IM次之。(2)根系表面积、根长密度与根系干重密度均以PM表现为最优,而根系体积在0~20 cm土层中以CK最大,达2.74 cm3,在20~40 cm土层中以TM最大,达2.99 cm3,在40~60cm中以IM最大为2.86 cm3。(3)花铃期是滴灌无膜棉叶片光合功能最大的时期,IM的Pn、Tr和Gs较高,达21.72μmol CO2/(m2·s)、14.64 mmol H2O/(m2·s)和0.83 mmol/(m2·s),CK处理的Ci最高为294.19μmol CO2/(m2·s)。且各处理的Pn日变化中的光合“午休”明显,而Tr、Gs、Ci的峰值在14;00,其范围值分别为14.00~22.82μmol CO2/(m2·s)、11.93~14.64 mmol H2O/(m2·s)、0.65~0.91 mmol/(m2·s)、和212.67~275.66μmol CO2/(m2·s);在花铃期各处理的群体光合差异达显着水平,以OM最高达到52.18g/(m2·h),最低是CK仅为15.04 g/(m2·h)。(4)在中期(蕾期)进行化学调控能明显提高功能叶SPAD值,后期(盛铃期)进行化学调能控有效降低SPAD值减缓速度,IM与OM的个体生长发育较好,株型构建合理,后期叶片能保持良好的营养水平,对棉铃发育有利。(5)在花铃期是无膜棉叶片保护酶活性表现为OM处理的平均SOD最高,达459.02 U/g FW,PM其次,为440.61 U/g FW;CAT平均的含量IM最高,达65.55 U/g FW/min,OM其次,为63.06 U/g FW/min;POD先急剧增加后逐渐降低,在花铃期到达峰值,此时以PM的POD最高,为366.63ΔOD470/(min·g),各处理的平均POD表现为:IM>BM>OM>TM>PM>CK;BM的平均MDA为25.56mg/g FW,IM次之为25.71 mg/g FW,CK最高达35.01 mg/g FW。无膜棉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在吐絮期依旧保持较高水平,以IM总体表现最优,此时叶片CAT、POD最高,而MDA最低,分别为19.36U/g FW/min、250.99ΔOD470/(min·g)、32.48mg/g FW,而OM的SOD表现较高,为296.35 U/g FW。(6)不同化学调控方式的“伏桃”均有一定增加,其中IM、OM的“伏桃”最多,各处理的脱落率大小为:CK>BM>IM>OM>TM>PM,脱落率最高为76.65%,最低为68.31%;无膜棉棉铃空间分布受调控方式的的影响较小,但不同化学调控方式对棉花产量构成及产量水平具有显着的互作效应。其中,单株有效铃以IM最多,PM、OM次之;BM的单铃重最高,达5.62g,OM次之,为5.23 g。从产量上看,IM的籽棉产量最大,达5 419.09 kg/hm2,皮棉产量为2 292.28 kg/hm2;OM次之,籽棉产量为5 369.27 kg/hm2,皮棉产量为2 319.52 kg/hm2;BM籽棉产量为5 266.63 kg/hm2,皮棉产量为2 290.98 kg/hm2,CK最低,籽棉产量为3 485.21 kg/hm2,皮棉产量为1 481.21 kg/hm2。可见无膜棉采取“前促、中控、后保”的调控策略效果最好,其次是“苗促、蕾稳、花调、后保”和“苗控、蕾稳、花铃控”,以此可作为生产实践的技术参考。
二、怎样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论文提纲范文)
(1)麦冬种植中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情况、残留现状及影响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生长调节剂概述 |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 |
1.2 药用植物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限量标准 |
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麦冬种植中的使用情况及残留现状 |
2.1 麦冬种植中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情况 |
2.2 麦冬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现状 |
3 麦冬种植过程中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影响 |
3.1 对产量的影响 |
3.2 对麦冬农艺性状及外观的影响 |
3.3 对有效成分的影响 |
3.4 其他影响 |
4 推进麦冬种植中安全用药的对策和建议 |
4.1 加大基础研究 |
4.2 加深管理规范的衔接 |
4.3 加快麦冬用药登记 |
4.4 加强用药指导和用药监管 |
4.5 推进标准制定和完善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
(2)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中的吸附 |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中的吸附概述 |
1.2 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中吸附的因素 |
1.2.1 土壤成分 |
1.2.2 pH |
1.2.3 特殊物质添加 |
(1)生物炭 |
(2)LDH纳米材料 |
(3)亲水凝胶 |
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中的解吸 |
3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中的光解 |
4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中的水解 |
5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 |
5.1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概述 |
5.2 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中微生物降解的影响因素 |
5.2.1 土壤含氧环境 |
5.2.2 土壤成分 |
5.2.3 植物生长调节剂性质 |
5.2.4 生物强化 |
5.2.5 反应物与微生物的空间分布 |
6 展望 |
(1)毒性探究仍需深化,中间产物亟待探索 |
(2)研究焦点需要扩大,重视程度需要加强 |
(3)实验探究囿于室内,实验条件不够真实 |
(4)新型材料不够成熟,着重控制成本效益 |
(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种类 |
2 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优势与要点 |
2.1 优势 |
2.1.1 效果显着、应用广泛 |
2.1.2 种类繁多、功能多样 |
2.2 要点 |
2.2.1 准确控制使用剂量 |
2.2.2 严格控制使用范围 |
2.2.3 避免随意混配使用 |
3 结语 |
(4)“膨大剂”对根与根茎类中药材质量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中药材种植中“膨大剂”使用对药材质量影响及其管理 |
1.2 麦冬、丹参化学成分研究进展概述 |
1.3 稳定同位素比和元素分析用于有机产品溯源研究概述 |
1.4 研究目的和思路 |
第二章 多效唑对麦冬药材质量影响研究 |
2.1 多效唑对麦冬生长性状指标影响观测 |
2.2 基于代谢组学的多效唑对麦冬药材质量影响分析 |
2.3 多效唑对麦冬药材质量影响定量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矮壮素对丹参药材质量影响研究 |
3.1 矮壮素处理对丹参产量影响 |
3.2 基于代谢组学的矮壮素对丹参药材质量影响分析 |
3.3 矮壮素对丹参化学成分影响定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氯化胆碱和生态种植对山药质量影响及有机山药溯源研究 |
4.1 氯化胆碱处理对山药产量质量影响 |
4.2 生态/有机栽培模式对山药质量影响 |
4.3 基于稳定同位素和元素分析的有机栽培山药溯源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
(5)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 |
1.2.1 棉花栽培技术 |
1.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现状 |
1.2.3 缩节胺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 |
1.2.4 复硝酚钠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 |
1.2.5 萘乙酸钠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 |
1.2.6 膜下滴灌对棉花根系的影响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培养土配比 |
2.1.3 试验设计 |
2.1.4 试验仪器 |
2.1.5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1.6 数据处理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苗期株高的影响 |
2.2.2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苗期茎粗的影响 |
2.2.3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苗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2.2.4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根系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概况 |
3.1.3 试验设计 |
3.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1.5 仪器和用品 |
3.1.6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天气状况分析 |
3.2.2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3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生物量积累量的影响 |
3.2.4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根系的影响 |
3.2.5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3.2.6 叶面喷施植物调节剂对棉花产量品质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1.1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 |
4.1.2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
4.1.3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叶片保护酶含量的影响 |
4.1.4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4.2 研究主要创新点 |
4.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矮壮素对党参代谢产物及其土壤微生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党参的简介 |
1.1.1 党参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
1.1.2 党参的基源植物 |
1.1.3 党参的种质资源多样性 |
1.2 党参的种植 |
1.2.1 植株特征 |
1.2.2 生长特性 |
1.2.3 种植区域的选择 |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 |
1.3.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类 |
1.3.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中药材品质的影响 |
1.3.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4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4.1 立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揭示矮壮素对党参代谢产物的调控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田间实验 |
2.2.2 试剂 |
2.2.3 根重和活性成分的测定 |
2.2.4 CC残留的测定 |
2.2.5 UPLC-QTOF-MS分析 |
2.2.6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根的生长和有效成分的含量 |
2.3.2 党参根中CC残留的含量 |
2.3.3 党参根中代谢产物的分析 |
2.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矮壮素对党参种植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田间实验 |
3.2.2 DNA的提取 |
3.2.3 16s r RNA和 ITS基因的扩增和测序 |
3.2.4 数据预处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3.2.5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物种丰度分析 |
3.3.2 Alpha多样性分析 |
3.3.3 物种组成分析 |
3.3.4 差异性分析 |
3.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化学封顶对棉花光合物质生产及脱叶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棉花上的应用 |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株形态的影响 |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 |
2 棉花化学封顶技术的应用现状 |
2.1 化学封顶对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
2.2 化学封顶对棉花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 |
2.3 化学封顶对棉花脱叶的影响 |
2.4 棉花化学封顶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
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不同浓度化学封顶剂对棉花农艺性状及封顶效果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1.3.1 株高、株宽、主茎节间数及果枝数 |
1.3.2 节间长度、上部节间长度、其余节间长度、上部果枝长度及节枝比 |
1.3.3 新生主茎长度、果枝长度、主茎节间长度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浓度化学封顶剂对棉花株高的影响 |
2.2 不同浓度化学封顶剂对棉花株宽的影响 |
2.3 不同浓度化学封顶剂对棉花主茎节间数的影响 |
2.4 不同浓度化学封顶剂对棉花果枝数的影响 |
2.5 不同浓度化学封顶剂对棉花主茎节间长度的影响 |
2.6 不同浓度化学封顶剂对棉花节枝比的影响 |
2.7 不同浓度化学封顶剂对棉花上部果枝长度的影响 |
2.8 不同浓度化学封顶剂喷施后新生主茎、新生果枝和新生节间长度的变化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浓度化学封顶剂对棉花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1.3.1 叶面积指数 |
1.3.2 叶绿素含量 |
1.3.3 单叶净光合速率 |
1.3.4 群体光合速率 |
1.3.5 干物质累积与分配 |
1.4 数据统计及其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浓度化学封顶剂对棉花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2 不同浓度化学封顶剂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3 不同浓度化学封顶剂对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2.4 不同浓度化学封顶剂对群体光合速率(CAP)的影响 |
2.5 不同浓度化学封顶剂对棉花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浓度化学封顶剂对棉花脱叶催熟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脱叶催熟效果的调查 |
1.4 数据统计及其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浓度化学封顶剂对棉铃吐絮率的影响 |
2.2 不同浓度化学封顶剂对棉花脱叶效果的影响 |
2.3 不同浓度化学封顶剂对棉花杂叶率的影响 |
2.4 不同浓度化学封顶剂对棉花植株上部脱叶效果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五章 不同浓度化学封顶剂对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1.3.1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调查 |
1.3.2 单铃重及棉花纤维品质 |
1.3.3 棉铃分布及成铃率的调查 |
1.4 数据统计及其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浓度化学封顶剂对棉花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2.2 不同浓度化学封顶剂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
2.3 不同浓度化学封顶剂对棉花植株不同部位铃重及衣分的影响 |
2.4 不同浓度化学封顶剂对棉花植株不同部位棉铃分布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1.1 化学封顶有利于构建棉花紧凑的株型 |
1.2 化学封顶能提高棉花光能利用效率 |
1.3 化学封顶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不利影响较小 |
1.4 化学封顶有利于棉花生育后期的脱叶 |
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8)水稻育秧基质配施化肥与生长调节剂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水稻机插秧研究进展 |
1.1.1 水稻机插秧发展概况 |
1.1.2 机插秧秧苗特点 |
1.1.3 机插秧秧苗素质 |
1.2 水稻育秧基质 |
1.2.1 育秧基质发展现状 |
1.2.2 育秧基质的物料配比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1.2.3 育秧基质的养分调控及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1.3 植物生长物质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4 腐植酸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5 水稻秧苗素质对水稻大田生育期产量的影响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图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地点 |
3.2 试验材料概况 |
3.3 试验设计与管理 |
3.3.1 基质配施不同浓度化肥育秧试验 |
3.3.2 基质配施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育秧试验 |
3.3.3 基质优化配方田间验证试验 |
3.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4.1 基质养分含量测定 |
3.4.2 秧苗植株生长指标 |
3.4.3 秧苗根系指标 |
3.4.4 苗期植株养分吸收累积量 |
3.4.5 水稻生育期产量及构成要素 |
3.4.6 经济效益分析 |
3.5 数据处理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基质配施化肥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4.1.1 配施不同浓度氮肥育秧基质养分含量分析 |
4.1.2 水稻秧苗地上部生长特征 |
4.1.3 水稻秧苗地下部生长特征 |
4.1.4 育秧基质配施氮肥对秧苗素质的综合影响 |
4.1.5 育秧基质配施氮肥对秧苗地上部养分吸收量的影响 |
4.2 育秧基质配施生长调节剂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4.2.1 水稻秧苗地上部生长特征 |
4.2.2 水稻秧苗地下部生长特征 |
4.2.3 育秧基质配施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秧苗素质的综合评价 |
4.3 腐植酸优化基质配方田间验证试验 |
4.3.1 不同育秧基质养分含量比较 |
4.3.2 不同育秧基质对秧苗素质评价 |
4.3.3 不同育秧基质处理对秧苗养分累积量的影响 |
4.3.4 不同育秧基质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
4.3.5 基质成本核算及综合效益评价 |
5 讨论 |
5.1 平衡施肥对水稻秧苗素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
5.2 配施不同浓度萘乙酸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5.3 配施不同浓度腐植酸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5.4 水稻秧苗素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赤霉酸及其降解产物在茶叶中的残留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复杂基质中GAs痕量分析方法 |
1.2.1 GAs前处理方法研究 |
1.2.2 GAs分析方法研究 |
1.3 GA_3降解产物研究 |
1.3.1 GA_3质谱裂解途径 |
1.3.2 强降解 |
1.3.3 高分辨质谱的应用 |
1.4 GA_3在茶叶生产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
1.4.1 GA_3在茶树种植过程中的消解动态 |
1.4.2 GA_3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的消解动态 |
1.4.3 GA_3在茶汤中的浸出规律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茶鲜叶中13种酸性植物激素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样品制备 |
2.2.3 样品前处理 |
2.2.4 仪器条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质谱参数优化 |
2.3.2 色谱条件优化 |
2.3.3 提取与净化 |
2.3.4 方法验证 |
2.4 实际样品检测 |
2.4.1 茶树休眠期间的植物激素分析 |
2.4.2 光处理的茶鲜叶植物激素分析 |
2.4.3 外源激素处理和害虫侵害后茶鲜叶中植物激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赤霉酸的强降解行为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样品前处理 |
3.2.3 强降解实验处理 |
3.2.4 仪器条件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GA_3存在的问题 |
3.3.2 GA_3的强降解 |
3.3.3 GA_3降解产物的形成机理与质谱裂解途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赤霉酸在茶叶生产链中的消解动态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田间试验 |
4.2.3 样品采集和样品前处理 |
4.2.4 仪器条件 |
4.2.5 数据分析 |
4.2.6 方法验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GA_3及其代谢产物在茶叶种植过程中消解动态 |
4.3.2 Iso-GA_3的产生 |
4.3.3 喷施外源GA_3后对茶树中其他内源植物激素的影响 |
4.3.4 GA_3及其代谢产物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的残留行为 |
4.3.5 GA_3和iso-GA_3在茶叶冲泡过程中的浸出率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不同化学调控方式对无膜棉生长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棉花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化学调控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 |
1.2.3 化学调控对棉花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4 化学调控对棉花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1.2.5 化学调控对棉花保护性酶的影响 |
1.2.6 化学调控对棉花根系的影响 |
1.2.7 化学调控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2.3 观测项目与方法 |
2.3.1 观测项目与方法 |
2.3.2 数据处理方式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化学调控方式对无膜棉农艺性状的影响 |
3.1.1 对无膜棉株高的影响 |
3.1.2 对无膜棉茎粗的影响 |
3.1.3 对无膜棉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1.4 对无膜棉其他农艺性状的影响 |
3.1.5 对无膜棉单株干物质的影响 |
3.2 不同化学调控摸式对无膜棉根系分布的影响 |
3.2.1 对无膜棉根系体积的影响 |
3.2.2 对无膜棉根系表面积的影响 |
3.2.3 对无膜棉根长密度的影响 |
3.2.4 对无膜棉根干重密度的影响 |
3.3 不同化学调控方式对无膜棉生理指标的影响 |
3.3.1 对无膜棉单叶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
3.3.2 对无膜棉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3 对无膜棉叶片SPAD值的影响 |
3.3.4 对无膜棉群体光合速率(CAP)的影响 |
3.4 不同化学调控方式对无膜棉功能叶保护性酶的影响 |
3.4.1 对无膜棉功能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
3.4.2 对无膜棉功能叶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 |
3.4.3 对无膜棉功能叶丙二醛(MDA)的影响 |
3.4.4 对无膜棉功能叶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 |
3.5 不同化学调控方式对无膜棉结铃特性的影响 |
3.5.1 对无膜棉“三桃”的影响 |
3.5.2 对无膜棉棉铃脱落率的影响 |
3.5.3 对无膜棉棉铃空间分布的影响 |
3.6 不同化学调控方式对无膜棉产量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 |
4.1 不同化学调控方式对无膜棉农艺形状的影响 |
4.2 不同化学调控方式对无膜棉根系生长的影响 |
4.3 不同化学调控方式对无膜棉光合特征的影响 |
4.4 不同化学调控方式对无膜棉保护性酶的影响 |
4.5 不同化学调控方式对无膜棉结铃特性的影响 |
4.6 不同化学调控方式对无膜棉产量的影响 |
第5章 结论 |
5.1 不同化学调控方式对无膜棉生长发育的影响 |
5.2 不同化学调控方式对无膜棉根系的影响 |
5.3 不同化学调控方式对无膜棉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 |
5.4 不同化学调控方式对无膜棉保护酶的影响 |
5.5 不同化学调控方式对无膜棉结铃特性的影响 |
5.6 不同化学调控方式对无膜棉产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怎样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论文参考文献)
- [1]麦冬种植中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情况、残留现状及影响综述[J]. 许艳秋,王广成,高立明,吴春先,陈丙坤,李婷,聂果. 农药学学报, 2021(06)
- [2]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综述[J]. 陈亮,侯杰,胡晓蕾,张纪兆,王浩达. 环境科学, 2022(01)
- [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探讨[J]. 刘祥宇. 南方农业, 2021(18)
- [4]“膨大剂”对根与根茎类中药材质量影响[D]. 吕朝耕.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5]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 马银虎.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6]矮壮素对党参代谢产物及其土壤微生态的影响[D]. 王超群. 兰州大学, 2021(11)
- [7]化学封顶对棉花光合物质生产及脱叶效果的影响[D]. 唐纪元.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8]水稻育秧基质配施化肥与生长调节剂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D]. 安之冬.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9]赤霉酸及其降解产物在茶叶中的残留行为研究[D]. 姜长岭.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10]不同化学调控方式对无膜棉生长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 高振. 塔里木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