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果脯中残留二氧化硫总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杨华[1](2021)在《砀山梨酒氧化褐变的机制及调控》文中提出梨作为我国三大水果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2020年中国的梨产量约为1700万吨,其中砀山梨的产量接近100万吨。砀山梨为我国四大名梨之首,是我国颇具代表性的梨果产品,用砀山梨生产梨酒对增加果农收入、发展区域经济和丰富果酒市场种类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阻碍砀山梨酒产业化的关键问题是砀山梨酒在生产过程中极易发生褐变,褐变会导致梨酒质量产生不可逆转的缺陷,发生褐变以后的砀山梨酒的颜色很难被消费者接受。目前缺乏对砀山梨酒褐变机理的深入研究,亦没有对砀山梨酒的褐变实现有效的调控。通过考察影响砀山梨酒氧化褐变的关键因子,确定导致砀山梨酒褐变的关键内源物质,深入阐释砀山梨酒的褐变机理。其次通过多步骤筛选、诱变及驯化,获得高产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酿酒酵母、通过孢子固定化酶技术获得孢子固定化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将二者结合应用于砀山梨酒的发酵和储存,提高酒体的抗氧化能力,有效控制砀山梨酒褐变的发生。同时发现与酿酒酵母胞外GSH产量相关的新基因,为进一步提高酿酒酵母胞外GSH产量提供参考。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考察不同溶解氧浓度(Dissolved oxygen concentration,DOC)对梨酒氨基酸含量、总酚含量、还原糖含量、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活性、褐变度的影响,及各理化指标和褐变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梨酒储存过程中理化指标变化的动态模型拟合分析,不同溶解氧梨酒中的总酚含量、氨基酸含量、POD活性、高溶解氧样品中的DOC、中溶解氧及低溶解氧样品中的褐变度、高溶解氧及中溶解氧样品中的还原糖含量随储存时间的变化满足零级反应模型;低溶解氧样品中的还原糖含量(0-7周)随储存时间的变化满足一级反应模型;中溶解氧及低溶解氧样品中的DOC、低溶解氧样品中的还原糖含量(7-15周)随储存时间的变化满足分数转换反应模型;高溶解氧样品中的褐变度随储存时间的变化满足抛物线反应模型。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OPLS)分析各理化指标对梨酒褐变影响的重要程度,结果表明,溶解氧、总酚和氨基酸含量对梨酒褐变度影响最大。砀山梨酒的褐变是由非酶褐变所主导,主要是酚类物质的氧化聚合和氨基酸参与的美拉德反应。(2)为了鉴定影响梨酒褐变的关键化合物,基于LC/MS技术,对褐变前后的梨酒样品进行非靶向差异代谢组学分析。共发现196种显着差异代谢物,其中22种可能与梨酒褐变有关。褐变的模拟实验结果显示,涉及D-(+)-葡萄糖、L-苯丙氨酸、L-正亮氨酸、蛋氨酸、D-(+)-脯氨酸、芦荟甙和芦丁的梨酒褐变产生2种黄色色素和3种红色色素。导致砀山梨酒褐变的主要原因是芦荟甙的氧化聚合,和D-(+)-葡萄糖、L-正亮氨酸、蛋氨酸参与的美拉德反应。砀山梨酒中芦荟甙的氧化聚合形成蒽醌是导致砀山梨酒褐变的重要代谢途径之一。芦荟甙和葡萄糖聚合生成5-羟基芦荟大黄素甙A或7-羟基芦荟大黄素甙B,两分子的5-羟基芦荟大黄素甙A或7-羟基芦荟大黄素甙B发生聚合生成Elgonica-dimer A。5-羟基芦荟大黄素甙A和7-羟基芦荟大黄素甙B既是芦荟甙氧化聚合的中间体,也是褐变后梨酒的呈色化合物。(3)通过酵母分离、产气能力测试、嗅觉测试、梨酒理化指标测试和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的多步骤筛选策略,从新鲜砀山梨和腐烂砀山梨果实上获得5株综合发酵品质优良的酿酒酵母。分别用5株自筛菌株和5株常见的商业酿酒酵母酿造砀山梨酒,其中自筛菌株JN3、JN32和商业菌株SY、DV10及71B酿造梨酒的综合品质最好。对上述5株酿酒酵母进行MNNG化学诱变及H2O2抗性驯化,得到高产GSH酿酒酵母JN32-9,其GSH的胞外产量为37.62 mg·L-1,比初发菌株高出47.47%。JN32-9所产的GSH可以有效保护梨酒中的D-葡萄糖、L-正亮氨酸、D-脯氨酸、芦荟甙和芦丁免受氧化。以商业酿酒酵母作为对照,JN32-9酿造、初始溶解氧为2.20 mg·L-1的梨酒样品,储存13周后,褐变度降低27.68%。且JN32-9酿造的砀山梨酒酒体丰满、口味纯正,风味化合物的总含量为2456.41μg·L-1。(4)对酿酒酵母JN32和JN32-9进行基因组重测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MAL31、MPH2和HXT13等基因与酿酒酵母胞外GSH产量有一定的联系。在酿酒酵母JN32中高表达MAL31、MPH2和HXT13基因后,酿酒酵母的胞外GSH产量分别提高了23.41%、21.53%和24.85%。分子模拟对接结果显示MAL31、MPH2和HXT13基因编码的膜蛋白可能是酿酒酵母胞内GSH向胞外输出的潜在通道,GSH和MAL31、MPH2和HXT13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残基以氢键相互作用,进而被运输到胞外。(5)将GR编码基因高表达于野生型酿酒酵母wt和孢子壁缺陷型酿酒酵母osw2△,dit1△和chs3△,并诱导各酵母产孢,其中chs3△孢子固定化GR(chs3△-GR)具有最高的酶活性,为3.08 U·mg-1·min-1。chs3△-GR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反应pH为5.0,对蔗糖、葡萄糖、柠檬酸、乙醇和蛋白酶K有一定抗性。将chs3△-GR添加到JN32-9酿造的砀山梨酒中进行储存,chs3△-GR会进一步防止梨酒中D-葡萄糖、L-正亮氨酸、D-脯氨酸、芦荟甙和芦丁的氧化。与储存初期的梨酒相比,加入chs3△-GR的梨酒的褐变度仅增加了17.86%,而对照组商业酿酒酵母SY酿造的梨酒的褐变度增加了65.18%,chs3△-GR和高产GSH酿酒酵母JN32-9的综合使用将梨酒的褐变度降低了47.32%,有效地延缓了砀山梨酒褐变的发生。
康琴[2](2021)在《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检测》文中研究指明二氧化硫经常被添加运用在食品中,通常被用来防止食物的腐败、提升食品保鲜、漂白食品等方面,但是过量的添加以及非法的添加,导致在人体中会有大量残留同时会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较大。因此,针对添加剂的检测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所使用的二氧化硫检测方法中,其检测时间较长,根据实验的操作人员不同而存在的误差较大,由此本文建立了一种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柱衍前衍生-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新方法,研究结果如下:1、衍生化反应条件的优化:选取衍生试剂邻苯二甲醛、乙酸铵与亚硫酸钠进行反应,生成1-磺酸基-异吲哚化合物,其具有荧光特性,以该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机理为基础,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中软件Scan波长全扫描,对衍生化合物波长进行扫描测定,结果显示,最大的激发波长:323nm,最大的发射波长:386nm。在该波长下,进行对衍生反应的条件优化选取,其中包括衍生的温度、衍生的时间、以及缓冲溶液的p H值,利用单因素、正交试验进行优化其反应条件,最终确定条件,即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5min;缓冲溶液的pH值:5.5,在此试验条件下得到的荧光强度值最大。2、液相色谱法进行的分析测定:首先进行目标化合物1-磺酸基-异吲哚的分离,以及优化液相色谱条件,确定出最佳的检测方案,并对该方法进行一系列的验证试验,利用所建立的方法进行实际样品的检测。根据标准曲线的试验结果显示,该化合物线性范围在0~10μg/mL时,其浓度含量与相对应标准溶液的加入量,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5;进行了三种不同浓度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以及检出限和定量限的测定,结果显示回收率在82.32%~105.08%之间;最低检出限:0.2 ug/mL,定量限:0.7 ug/mL;根据试验情况,进行基质效应的评价,发现食品中果干类的食品对检测结果有相对的抑制效应;同时对实验的批内、批间的精密度进行了考察,通过分析结果显示,批内精密度:RSD值在0.2%~2.89%之间,批间精密度:RSD值在1.47%~4.1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10%;并且对其稳定性的考察,具结果显示,在10 h以内所测的结果误差小,根据方法学验证的结果可以看出,本次研究所建立的方法,适用于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检测研究。3、利用上述试验中建立的衍生方法:通过优化前处理提取液氢氧化钠质量浓度,确定最优的提取摩尔浓度为0.04%mol/L,对14种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其中包括菌菇类(干木耳、香菇)、果干类(柠檬干、芒果干、菠萝干、黄桃干、姜干)、炒货类(瓜子、松子、扁桃仁、核桃)以及鱿鱼、红糖、姜等样品,并且与国标方法中的滴定法进行对比分析,利用本次试验建立的方法检测出的结果显示,检出范围在0.0019-0.0312g/kg之间,滴定法在2.11-3.48g/kg之间,该方法所检测的食品检出范围更低、更广。并且实验的操作步骤简单,实验过程所用时间短,并且具有专属性强的荧光性质。
隋鸣,孔丹丹,丁淑敏,杨美华[3](2021)在《中药中外源性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估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中药质量及安全性已成为制约中药贸易国际化的主要矛盾,中药中污染物的存在为人民用药安全带来了一定隐患,其中外源性有害污染物包括主要包括真菌毒素、农残、重金属及有害元素与二氧化硫。为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多个国家相关组织已明确规定此类污染物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MRLs)。《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也明确了中药中典型外源性有害污染物的检测方法,最大残留限量值以及初步风险评估方法等。可见,不断完善适用于中药中健康风险评估体系研究可进一步保障中药质量及安全。该文综述了中药中典型外源性有害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估研究进展,探讨了该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形成适用于特定类型中药的风险预警模式及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甘克勤,汪滨,张明,张利真,田方,高俊[4](2021)在《马铃薯淀粉国内外法规/标准中安全指标比对分析》文中认为随着国际贸易不断深入,各个国家和地区对农产品、食品的质量、安全指标要求差异较大,农药残留等污染物指标限量也各异,本文选取马铃薯淀粉,开展了国内外法规/标准安全指标比对分析,得出了我国与CAC、欧盟、日本、韩国、美国、俄罗斯等主要贸易区域或国家间马铃薯淀粉的相关法规/标准安全指标的差异,为今后马铃薯淀粉的国际贸易提供技术支撑。
宋志雪[5](2020)在《复合果酒酿造中的氰化物、甲醇工艺研究及HACCP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荔波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州,是旅游的好去处,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荔波盛产的青梅、蜜柚和提子,当地酒企利用它们酿制的复合型果酒酒体丰满、色泽诱人、柔和爽口、果香浓郁、酒香怡人,深受旅游者的喜爱(罗光琳,2018)。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日益增强。为了给消费者提供安全风险低且产品质量高的食品,对复合型果酒采取相应的安全控制体系对贵州复合果酒产业发展具有更深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针对荔波特色复合型果酒从原料种植环境、酿造、包装等过程的食品安全指标进行研究,通过研究结果分析建立荔波特色复合型果酒生产过程的品质安全风险防控措施评价体系。深入剖析青梅、蜜柚和提子种植环境及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情况,探索影响荔波特色复合型果酒质量安全关键因素,为此类复合型果酒的原料种植、生产加工安全管控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技术支持,从而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为荔波县科技力量助力农户脱贫攻坚贡献力量。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荔波特色复合型果酒酿造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风险进行危害分析,确定了原料验收、酿造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和复合型果酒微生物危害三个风险关键控制点,并建立了HACCP计划实施表,及时对风险控制点进行评估、纠偏,降低了食品质量安全的风险,保证了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质量管理上的经济投入。(2)对复合型果酒发酵原料的种植基地环境和原料进行重金属(铅、镉、汞、砷)和农药残留(六六六)的检测,通过测定结果与国家标准要求对比,判断复合型果酒中重金属残留量和农药残留量均符合国家相关要求。但种植过程中为避免果农的违规使用肥料、除草剂和生长激素等农药,需加强对果农的培训和要求,保证发酵原料符合绿色食品种植要求,不使用化肥,禁止使用除草剂、含有机氯、有机磷的农药,防止在种植过程中污染发酵原料。(3)对青梅酒和蜜柚酒在酿造过程中会出现氰化物和甲醇含量偏高的情况,本文研究筛选出粉末活性炭和天然沸石等两种对果酒中氰化物和甲醇处理效果较好的吸附剂进行了深度研究,考察了吸附剂使用量、作用时间和作用温度对氰化物和甲醇含量的影响,以及对果酒感官评分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以吸附剂使用量、作用时间和作用温度为响应因子,以果酒的感官评分为响应值,确定最佳工艺。结果显示:每100mL青梅酒原液使用粉末活性炭6.5g,作用时间1.8h,作用温度35℃时,果酒中氰化物的含量为6.6mg/L,感官评分为90.8分;每100mL蜜柚酒原液使用天然沸石12g,作用时间3h,作用温度35℃时,果酒中甲醇的含量为0.9g/L,感官评分为92.5分,该条件下处理后青梅酒中氰化物和蜜柚酒中甲醇含量均符合GB2757《蒸馏酒及其配制酒》和Q/LBCH《青梅果酒》的要求,且感官评价良好,均为最佳控制工艺关键参数。(4)通过对12%vol复合型果酒进行高温灭菌工艺条件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灭菌温度85℃,灭菌时间15min时,果酒的感官评分为92.4分,其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既满足了国家标准的灭菌要求,又保存了果酒的口感与品质。
赵琨,曹扬,印杰,钟霖[6](2021)在《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辣椒制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条件优化》文中认为本文利用自动蒸馏仪对辣椒制品进行蒸馏处理,并用自动电位滴定仪进行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通过正交试验L16(45),对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检测条件为蒸馏时间5 min,蒸馏水体积200 mL,接收液体积40 mL,搅拌速率8 r/min,电位变化率50 mV/min。在此条件下,辣椒制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测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在0.69%~0.95%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8.3%~99.6%之间。该方法稳定高效,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适合批量样品自动化检测的需要,可以为电位滴定应用于辣椒制品乃至各类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提供参考。
李文瀚[7](2020)在《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与氟的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危险废物产量迅速增长。危险废物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感染性等危险特性,必须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置。危险废物焚烧处置凭借其减容减重、资源化、无害化等优点,已成为我国广泛应用的危险废物处置技术之一。但在焚烧处置含氟含重金属的危险废物时,会产生重金属与氟的二次污染问题。研究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与氟的迁移转化规律及赋存形态分布对控制重金属与氟的二次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含氟含重金属浓度较高的医药化工危险废物和氟化工高含氟有机危险废物为研究对象,对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As,Cd,Cr,Cu,Pb,Se,Zn和Hg)与氟的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机理进行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处理量100 t/d规模的危险废物焚烧系统为载体,研究了医药化工危险废物焚烧全流程中重金属的迁移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Cd、Pb、Zn和Hg在飞灰中的相对富集系数高于底渣,焚烧过程中Cd、Pb、Zn和Hg倾向在飞灰中富集,而Cr倾向在底渣中富集,Cu和As在灰渣中相对富集情况分别受危废中氯含量和钙铁含量影响;重金属Hg、Cd、As、Pb和Zn主要通过蒸发、冷凝和吸附方式向飞灰中迁移,Se和Cr主要通过烟气夹带方式向飞灰中传递,Cu向飞灰中迁移方式受焚烧气氛和危废中氯含量影响。对焚烧系统中重金属的质量平衡进行计算,大部分Cu、Cr、As和Zn主要存在于底渣中,重金属Cd主要存在于飞灰和湿法烟气脱酸系统(WFGD)吸收液中,超过74.7%的Hg存在于WFGD吸收液中,而大部分Pb存在于飞灰中。排放烟气中重金属的相对质量分布比例低于5%。此外,采用标准毒性浸出方法(TCLP)对焚烧灰渣中重金属的浸出特性进行研究,回转窑中底渣发生烧结,底渣中重金属,除Zn外,浸出率都很低;布袋飞灰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盐,且重金属主要存在于布袋飞灰表面,布袋飞灰中重金属的浸出率最高。(2)为全面评估焚烧灰渣中重金属的生态危害性,采用BCR连续浸提法研究了医药化工危废焚烧灰渣中重金属的赋存化学形态。同时针对灰渣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二次挥发问题,对焚烧灰渣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温度热处理后重金属的赋存化学形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原始焚烧灰渣中As和Cr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而Se主要以残渣态和可氧化态形式存在;底渣中Cd和Cu主要以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形式存在,飞灰中Cd主要以酸可溶解态形式存在,而飞灰中Cu的赋存形态受危废中氯含量影响;底渣、燃烬室灰和余热锅炉灰中,Pb主要以残渣态的形式存在,而可氧化态Zn含量很低;布袋飞灰中,Zn主要以酸可溶解态和残渣态形式存在,而Hg以残渣态形式存在,布袋飞灰中Pb的赋存形态受危废中氯含量影响。重金属的蒸发率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相同温度下布袋飞灰中重金属的蒸发率最高;焚烧灰渣中As、Cr和Se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热处理过程会促使可迁移态(酸可溶解态、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向残渣态转变;Hg和Cd热稳定性最差,热处理会促使其从灰渣中二次挥发;Cu、Pb和Zn的热稳定性介于两类之间,热处理过程会促使可迁移态二次挥发或参与结晶反应转化为残渣态组分。(3)以处理量100 t/d规模的危险废物焚烧系统为载体,研究了医药化工含氟危险废物(氟含量低于5%)焚烧过程中氟的析出特性以及氟在焚烧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和赋存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医药化工含氟危险废物热解过程中,氟主要以HF和Si F4的形式析出,由于Si F4会发生高温水解,经过二燃室后,HF是排向后续烟道中的主要含氟气体形态。焚烧过程中,氟在底渣和飞灰中的相对富集系数分别为0.161-0.163和0.104-0.144,氟在灰渣中未表现明显富集。对焚烧系统中氟的质量平衡进行计算,不到20.73%的氟存在于焚烧灰渣中,超过79.17%的氟被WFGD吸收液吸收,少于0.12%的氟排放到大气中。经湿法脱酸后,烟囱尾气中氟主要存在于水蒸气或液滴中,采用除雾器可进一步降低尾气中氟排放。底渣和燃烬室灰中氟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而余热锅炉灰和布袋飞灰中可迁移态氟比例超过80%,浸出氟浓度超过填埋场入场控制限值。(4)针对医药化工含氟危险废物焚烧湿法脱酸除氟过程中的结盐问题,为降低焚烧过程氟的析出,采用管式炉进行含氟危险废物焚烧高温钙基固氟试验,研究温度、钙基吸收剂添加量和种类、粒径及孔隙结构对固氟效果的影响。推荐固氟工况为:采用Ca(OH)2作为钙基吸收剂,钙氟比为1:1,900°C温度下进行钙基固氟,脱氟率可以达到68%以上。同时,在处理量100 t/d规模的危险废物焚烧系统中进行钙基固氟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回转窑中添加Ca O能有效降低烟气中HF浓度,当添加3.87%的Ca O时,烟气中HF从304.5 mg/m3降低到99.1 mg/m3,降幅达67.4%。(5)针对氟化工高含氟有机废物(氟含量高于20%)焚烧处置过程中余热难以利用、HF腐蚀及湿法脱氟二次固废产生量大等问题,提出流化焚烧+水洗回收HF的方式处置氟化工高含氟有机危废,并设计处理量10 t/d规模的流化床焚烧系统,对氟化工高含氟有机废物流化床焚烧资源化利用进行研究。采用TG-FTIR方法对高含氟有机废物燃烧失重过程和气态氟析出形式进行分析,样品失重过程基本在770°C结束,流化床焚烧温度能保证有机废物燃烬。高含氟有机废物燃烧过程中,氟主要以HF和氟碳化合物形式析出。含氟有机物可通过与H、O、OH等自由基反应或通过单分子分解的方式而被破坏;在焚烧过程中,维持炉内高温的同时,增加炉内氧含量和焚烧物料中氢含量有利于减少氟碳化合物的生成。对流化床焚烧系统底渣、飞灰和尾气等进行采样分析,相关污染物均达到排放要求,同时焚烧过程实现了高氟氯烟气下的余热利用及氢氟酸和盐酸的资源回收。在填料吸收塔水洗回收HF过程中,1#和2#填料吸收塔中HF吸收过程属于气膜控制,气相总吸收系数分别为52.38 kg/(h·m2)和39.96 kg/(h·m2)。3#和4#填料吸收塔中HF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液相总吸收系数分别为5.98 kg/(h·m2)和3.89kg/(h·m2)。氧化铝具有较好的耐HF高温腐蚀性能,可作为床料或耐火材料。实际运行中,换热急冷装置发生HF低温腐蚀,同时采用盘管形式,灰渣磨损和积灰加快HF腐蚀过程,焚烧系统运行6个月后换热急冷装置腐蚀损坏;而余热锅炉为HF高温腐蚀,同时采用大通量膜式壁形式,余热锅炉运行24个月未表现明显腐蚀。
王鑫[8](2020)在《纳米银-氧化淀粉涂膜对无籽露葡萄和南丰蜜桔的保鲜性及安全性探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涂膜保鲜技术因其绿色安全、高效方便等优点成为果蔬保鲜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采用氧化淀粉为膜基材,纳米银作为无机抗菌剂,茶多酚为天然保鲜剂,制备出复合抗菌保鲜膜来探究其对无籽露葡萄和南丰蜜桔两种鲜果的保鲜效果。第一部分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银溶胶。制备过程中转子的转速越低所制得的纳米银性能越好。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表明低转速时制得粒径均匀分布的纳米银溶胶,稳定性良好。第二部分研究了纳米银-氧化淀粉涂膜液对两种鲜果的保鲜效果。研究发现此法保鲜效果良好。涂膜可以维持住果实内部的水分和营养物质,降低失重率;茶多酚的抗氧化性和纳米银的抗菌性能可以显着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涂膜还可以使无籽露葡萄保持较低的相对电导率。涂膜后两种鲜果的保存期限可以延长3到5天,当涂膜液中茶多酚添加量为2~3%时,保鲜效果更优。第三部分探究了此涂膜的安全性。用原子发射光谱法探究了纳米银在两种果实中的迁移和累积情况。储藏时间延长,纳米银在果实中的迁移率不断增加。果实去皮后纳米银迁移率只有1~9%,其累积量远低于欧盟限量标准;而只清洗果实不去皮时纳米银迁移率高达22~37%,储藏1周后其累积量则高于欧盟限量标准。此涂膜保鲜方式更适用于去皮型果蔬。
刘尚[9](2020)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降醇葡萄酒品质的影响及其抗氧化性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降醇葡萄酒以其较低酒精度和较高的营养成分被越来越多关注健康的人们喜爱。但是降醇葡萄酒在葡萄浆榨汁过程中极易发生褐变;且其酒精发酵的终止相对困难,极易导致成酒的微生物不稳定;再加上该酒为新鲜型葡萄酒,在其贮藏过程中极易发生氧化变质,因此降醇葡萄酒的生产酿造存在着较大的难题。目前在普通醇度的葡萄酒酿造中解决该类问题最常用方法是添加SO2,但是SO2并不适用于降醇或低醇葡萄酒中,因此寻找可替代SO2或减少SO2用量的安全替代品更加紧迫。为了探究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降醇葡萄酒的果汁褐变,酒精发酵的终止,及成品酒的抗氧化性的影响,本研究以天津市汉沽区茶淀镇玫瑰香种植基地的玫瑰香葡萄为原料,在降醇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分三个阶段应用GSH,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在葡萄榨汁阶段,采用浸渍和非浸渍方式处理葡萄浆,考察了不同pH值下,不同添加量的GSH对葡萄汁褐变及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渍与否,pH和GSH添加量均对葡萄酒有较大影响,当浸渍处理,pH为3.75,GSH添加量为15mg/L时,葡萄酒酿造过程中褐变程度最轻,葡萄酒品质最好。葡萄酒最终的色差L值为32.88,a值1.39,b值2.04,总酚含量为0.607mg/mL,单宁含量为0.330mg/mL,GSH残留量仅为19.8mg/L。(2)在酒精发酵终止阶段,采用单独添加GSH(不同量),以及GSH协同SO2(不同添加量及比例)两种方式终止发酵。结果表明SO2(60mg/L)协同GSH(15mg/L)能更有效地终止葡萄酒发酵,获得微生物稳定性高的降醇葡萄酒,同时提高色度、总酚和单宁含量。该酒酒精度为7.58±0.86%v/v,感官评分87分,澄清透明,粉红色,酸甜适中,口味清爽,具有玫瑰香典型香气。(3)在成品酒贮藏阶段,采用不同添加量GSH处理不同时间(1-9月),考察了DPPH、ABTS、羟基(OH-)、超氧阴离子(O2-)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结果发现添加GSH能有效地提高自由基的清除率,其清除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OH->ABTS>DPPH>O2-。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清除率均有所下降。当GSH为15mg/L,处理时间在1个月最高,处理时间在1-3个月内自由基清除率较高,抗氧化效果较好,1个月时最好。(4)香气成分和主成分分析:经对不同发酵工艺(7个)以及GSH处理不同时间的成品酒(5个)共12个酒样进行香气成分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工艺不同导致主成分有明显的差异:其中浸渍组香气成分中酯类含量50%,非浸渍组仅为27%;添加GSH组和未添加GSH组都检测出萜烯类物质,分别为Alpha-萜品烯和芳樟醇,且添加GSH组还检出巯基乙醇抗氧化剂;而GSH和SO2协同组酒样酯类种类丰富,高级醇含量明显低于单纯GSH组,证明浸渍和添加GSH对葡萄酒中酯类和萜烯类物质具有提升和保护作用,GSH协同SO2还能降低高级醇含量,使降醇酒的香气更加复杂、浓郁和悦人。而GSH处理不同时间的5个成品酒酒样主成分不能分开,但5个月组、9个月组和对照组有一定差异,表明成品酒主成分变化和GSH处理时间长短有关,处理间隔短对其影响不大。同时GSH的添加明显增加了酯类物质含量,但随着时间延长,酯类物质和萜烯类物质均呈下降趋势,不良香气成分含量上升,处理时间为1-3个月时香气物质最丰富且含量较高。
佘琼虹,许广元,程静秋[10](2020)在《香菇中二氧化硫检测方法的探索与改进》文中指出目前香菇中二氧化硫的检测方法为GB5009.34-2016[1],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由于香菇中存在有挥发性物质,在蒸馏过程中挥发性物质随二氧化硫一起被蒸发出来,从而造成检测结果偏高。本文采用全自动凯氏定氮仪进行蒸馏,由于蒸馏方式与蒸馏时间的改变,使得蒸馏结果更接近真实值,同时对比充氮蒸馏法,发现二者并无区别,说明凯氏定氮法可应用于香菇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二、果脯中残留二氧化硫总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果脯中残留二氧化硫总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砀山梨酒氧化褐变的机制及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我国梨产业及加工现状 |
1.1.2 梨酒开发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
1.1.3 砀山梨酒开发的必要性 |
1.2 果酒的褐变机理 |
1.2.1 酶促褐变 |
1.2.2 非酶褐变 |
1.3 果酒褐变抑制的研究 |
1.3.1 物理方法抑制果酒褐变 |
1.3.2 化学制剂抑制果酒褐变 |
1.3.3 生物制剂对果酒褐变的抑制 |
1.4 提高果酒发酵过程中酿酒酵母GSH产量的策略 |
1.4.1 果酒中GSH的生成机理 |
1.4.2 高产GSH酿酒酵母的选育 |
1.5 GR结合孢子固定化酶技术在果酒抗褐变中的潜在应用 |
1.5.1 果酒酿造过程中的谷胱甘肽还原酶(GR) |
1.5.2 酿酒酵母孢子固定化酶技术简介 |
1.5.3 酿酒酵母孢子固定化酶技术的优势及应用 |
1.6 立题背景、目标与意义 |
1.6.1 本研究的立题背景 |
1.6.2 本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砀山梨酒褐变相关因子的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 |
2.2.2 主要设备 |
2.2.3 酒样的制备 |
2.2.4 梨酒褐变度的确定 |
2.2.5 梨酒褐变主要发生阶段的确定 |
2.2.6 不同溶解氧浓度(DOC)梨酒样品的储存 |
2.2.7 溶解氧浓度的测定 |
2.2.8 酶活的确定 |
2.2.9 总酚含量的测定 |
2.2.10 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2.2.11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
2.2.12 梨酒理化指标变化的动态模型拟合分析 |
2.2.13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梨酒褐变主要发生阶段的确定 |
2.3.2 梨酒储存过程中溶解氧浓度(DOC)的变化 |
2.3.3 梨酒储存过程中总酚含量的变化 |
2.3.4 梨酒储存期间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
2.3.5 储存期间梨酒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
2.3.6 梨酒储存期间PPO、POD和 PAL活性的变化 |
2.3.7 梨酒储存期间褐变度的变化 |
2.3.8 梨酒褐变OPLS回归模型的建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响梨酒褐变的关键化合物及其代谢途径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材料及试剂 |
3.2.2 梨酒样品 |
3.2.3 代谢物提取 |
3.2.4 仪器参数 |
3.2.5 数据质量控制 |
3.2.6 统计分析 |
3.2.7 砀山梨酒褐变前后关键差异代谢物的检测 |
3.2.8 梨酒褐变模拟体系的构建 |
3.2.9 HPLC分离色素成分 |
3.2.10 LC-MS鉴定色素成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代谢物定量 |
3.3.2 差异代谢物分析 |
3.3.3 差异代谢物分析结果和可视化 |
3.3.4 差异代谢物的聚类分析 |
3.3.5 KEGG富集分析 |
3.3.6 梨酒褐变的模拟 |
3.3.7 模拟液和褐变梨酒中色素成分的分离及比对 |
3.3.8 模拟液和褐变梨酒中色素成分的检测鉴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产GSH酿酒酵母的选育及其对梨酒褐变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主要材料及试剂 |
4.2.2 主要设备 |
4.2.3 梨酒酿酒酵母的筛选 |
4.2.4 梨酒的发酵 |
4.2.5 不同菌株发酵梨酒理化指标的检测 |
4.2.6 梨酒中挥发性香气成分的检测及感官评价 |
4.2.7 梨酒挥发性香气的主成分分析 |
4.2.8 ITS序列分析与菌株鉴定 |
4.2.9 菌株的诱变 |
4.2.10 诱变后的酿酒酵母产GSH能力的测定 |
4.2.11 酿酒酵母的驯化 |
4.2.12 DTNB法测GSH的含量 |
4.2.13 JN32-9 对影响梨酒褐变关键化合物的调控作用 |
4.2.14 JN32-9 和JN32 的基因组重测序分析 |
4.2.15 高表达MAL31、MPH2和HXT13 基因对酵母胞外GSH产量的影响 |
4.2.16 高表达后MAL31、MPH2和HXT13 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
4.2.17 MAL31、MPH2和HXT13 基因编码蛋白与GSH的模拟对接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自筛菌株的形态特征和ITS区的序列分析 |
4.3.2 不同菌株发酵梨酒的理化指标 |
4.3.3 不同菌株发酵梨酒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 |
4.3.4 梨酒香气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4.3.5 酿酒酵母的化学诱变 |
4.3.6 酿酒酵母的H_2O_2抗性驯化 |
4.3.7 JN32-9 酿造的梨酒的品质分析 |
4.3.8 JN32-9 酿造梨酒主发酵过程中GSH含量的变化 |
4.3.9 JN32-9 酿造梨酒储存过程中褐变及相关因子的变化 |
4.3.10 JN32-9 高产GSH的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孢子固定化谷胱甘肽还原酶(GR)对梨酒褐变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主要材料及试剂 |
5.2.2 主要设备 |
5.2.3 目的基因信号肽的预测 |
5.2.4 GLR1 基因的扩增 |
5.2.5 pYX212-GLR1 表达质粒的构建 |
5.2.6 质粒pYX212-GLR1 转化JM-109 |
5.2.7 质粒pYX212-GLR1 的电转化 |
5.2.8 高表达GLR1 基因后酿酒酵母的产孢实验 |
5.2.9 孢子的纯化 |
5.2.10 孢子固定化GR活性的测定 |
5.2.11 孢子固定化GR的酶学性质和抗逆性研究 |
5.2.12 孢子固定化GR对影响梨酒褐变关键因素的调控 |
5.2.13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信号肽的预测 |
5.3.2 质粒pYX212-GLR1 的构建及转化 |
5.3.3 高表达GLR1 基因后不同酿酒酵母的产孢能力 |
5.3.4 不同孢子固定化GR的酶活比较 |
5.3.5 chs3△-GR的酶学性质及耐受性 |
5.3.6 chs3△-GR对梨酒储存过程中褐变及相关因子的影响 |
5.3.7 chs3△-GR对梨酒理化指标及感官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食品安全 |
1.1.1 食品安全内涵及存在的原因 |
1.1.2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
1.2 二氧化硫的现状 |
1.2.1 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来源 |
1.2.2 添加二氧化硫的目的及危害 |
1.3 食品中二氧化硫检测方法的现状 |
1.3.1 常规的检测方法 |
1.3.2 其他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5 本课题研究实验内容 |
1.6 技术路线图 |
1.7 创新之处 |
第2章 荧光法进行样品衍生条件的优化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溶液配制 |
2.2.4 衍生方法 |
2.2.5 荧光波长的确定 |
2.3 标准曲线建立 |
2.4 衍生反应的单因素试验 |
2.4.1 缓冲溶液的pH对衍生反应的影响 |
2.4.2 反应温度对衍生反应的影响 |
2.4.3 反应时间对衍生反应的影响 |
2.5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建立 |
2.6 结果分析 |
2.6.1 检测波长 |
2.6.2 标准曲线建立 |
2.6.3 缓冲溶液的pH对衍生反应的影响 |
2.6.4 反应温度对衍生反应的影响 |
2.6.5 反应时间对衍生反应的影响 |
2.7 正交试验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对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试剂及其他材料 |
3.2.2 仪器设备 |
3.2.3 溶液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样品处理 |
3.3.2 试验方法 |
3.3.3 高效液相方法的建立 |
3.3.4 液相条件的优化 |
3.3.5 基质效应评价 |
3.3.6 方法学验证评测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标准曲线的建立 |
3.4.2 液相色谱柱的优化分析结果 |
3.4.3 液相的流动相体系分析结果 |
3.4.4 流动相梯度洗脱条件的分析结果 |
3.4.5 流动相流速的分析结果 |
3.4.6 基质效应评价分析结果 |
3.4.7 方法学验证的分析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际样品的检测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仪器 |
4.2.3 溶液配制 |
4.2.4 液相色谱条件 |
4.2.5 样品制备及方法 |
4.2.6 提取液NaOH溶液浓度的优化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氢氧化钠溶液对二氧化硫提取的影响 |
4.3.2 实际样品检测结果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中药中外源性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估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中健康风险评估概述 |
1.1 急性、慢性膳食暴露量比较评估 |
1.2 耐受量比较评估 |
1.3 暴露限值法 |
1.4 非致癌性风险与致癌性风险评估 |
2 中药中典型外源性有害污染物污染风险评估 |
2.1 真菌毒素 |
2.2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
2.3 农药残留 |
2.4 二氧化硫 |
3 展望 |
(4)马铃薯淀粉国内外法规/标准中安全指标比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国内外马铃薯淀粉相关标准 |
2.1 我国马铃薯淀粉相关标准 |
2.2 国外马铃薯淀粉相关标准 |
3 国内外马铃薯淀粉标准比对分析 |
3.1 马铃薯淀粉质量指标比对 |
3.2 马铃薯淀粉农药残留限量指标比对 |
3.3 马铃薯淀粉中微生物限量比对 |
3.4 马铃薯淀粉中污染物限量比对 |
3.4.1 我国马铃薯淀粉中重金属限量指标概述 |
3.4.2 我国马铃薯淀粉中重金属限量指标与美国比对 |
3.4.3 我国马铃薯淀粉中重金属限量指标与其他国家比对 |
4 总结 |
(5)复合果酒酿造中的氰化物、甲醇工艺研究及HACCP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原料的概述 |
1.1.1 青梅 |
1.1.2 蜜柚 |
1.1.3 提子 |
1.2 果酒的概述 |
1.2.1 果酒的发展现状 |
1.2.2 果酒行业的发展趋势 |
1.3 复合型果酒的概述 |
1.3.1 复合型果酒的功效 |
1.3.2 复合型果酒的发展现状 |
1.3.3 复合型果酒的质量安全现状 |
1.3.4 荔波复合型果酒的质量安全现状 |
1.4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的概述 |
1.4.1 HACCP的作用 |
1.4.2 HACCP体系的原理 |
1.5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荔波特色复合型果酒酿造过程中安全风险关键控制点的确认和识别 |
引言 |
2.1 荔波特色复合型果酒酿造过程中危害分析 |
2.1.1 荔波特色复合型果酒酿造工艺 |
2.1.2 危害性分析 |
2.2 荔波特色复合型果酒酿造过程中安全风险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
2.2.1 荔波特色复合型果酒酿造过程中危害分析工作单 |
2.2.2 建立荔波特色复合型果酒HACCP计划表 |
2.2.3 荔波特色复合型果酒关键限值的制定依据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荔波特色复合型果酒原料种植环境及酿造过程中安全指标的检测 |
引言 |
3.1 实验材料 |
3.1.1 样品来源 |
3.1.2 实验试剂及药品 |
3.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原料种植环境的监测 |
3.2.2 发酵原料的检测 |
3.2.3 酿造过程中果酒甲醇的检测 |
3.2.4 酿造过程中果酒二氧化硫的检测 |
3.2.5 酿造过程中果酒氰化物的检测 |
3.2.6 酿造过程中果酒微生物的检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原料种植环境的监测结果 |
3.3.2 酿造原料中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的检测结果 |
3.3.3 酿造过程中果酒甲醇、二氧化硫和氰化物的检测结果 |
3.3.4 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的检测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荔波特色复合型果酒质量安全关键工艺技术研究 |
引言 |
4.1 试验材料 |
4.1.1 试验主要材料 |
4.1.2 试剂及药品 |
4.1.3 仪器与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粉末活性炭对青梅酒氰化物含量影响的工艺研究 |
4.2.2 天然沸石对蜜柚酒甲醇含量影响的工艺研究 |
4.2.3 复合型果酒高温灭菌工艺研究 |
4.2.4 果酒安全指标的测定 |
4.2.5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粉末活性炭对青梅酒氰化物含量影响的工艺研究 |
4.3.2 蜜柚酒发酵甲醇风险点控制工艺研究 |
4.3.3 复合果酒高温灭菌工艺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 |
(6)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辣椒制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样品的前处理 |
1.2.2 样品中二氧化硫的蒸馏 |
1.2.3 样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
1.2.4 回收率、精密度的测定 |
1.2.5 正交试验设计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正交试验优化 |
2.2 线性关系的考察 |
2.3 精密度、回收率的考察 |
2.4 与国标法检测结果的比较 |
3 结论 |
(7)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与氟的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危险废物处置现状 |
1.1.1 危险废物的来源与危害 |
1.1.2 危险废物的处置技术 |
1.1.3 危险废物焚烧处置主要炉型 |
1.1.4 危险废物焚烧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 |
1.2 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研究进展 |
1.2.1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
1.2.2 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特性研究 |
1.2.3 焚烧灰渣重金属污染控制 |
1.3 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氟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研究进展 |
1.3.1 氟污染的危害及来源 |
1.3.2 含氟有机危险废物处置技术 |
1.3.3 氟的燃烧排放特性研究 |
1.3.4 焚烧过程氟污染控制研究 |
1.4 本文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装置和检测分析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医药化工危废焚烧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分布及浸出特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样品采集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飞灰粒径分析 |
3.3.2 焚烧灰渣中重金属浓度分布 |
3.3.3 湿法脱酸系统和排放尾气中重金属含量 |
3.3.4 焚烧系统中重金属的质量平衡和质量分布 |
3.3.5 焚烧灰渣中重金属的浸出特性 |
3.3.6 焚烧灰渣表面形态及矿物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医药化工危险废物焚烧灰渣重金属化学形态及热稳定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原始焚烧灰渣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 |
4.3.2 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热稳定性及化学形态变化 |
4.3.3 热处理前后焚烧灰渣表面形态及矿物特征 |
4.3.4 焚烧灰渣重金属环境风险分析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除尘和布袋除尘对重金属迁移分布和浸出特性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样品的采集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飞灰粒径分布 |
5.3.2 表面特征 |
5.3.3 飞灰矿物特性 |
5.3.4 飞灰中重金属含量 |
5.3.5 飞灰浸出特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医药化工含氟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氟的析出与迁移特性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医药化工含氟危废热解过程分析 |
6.3.2 焚烧产物中的氟含量 |
6.3.3 焚烧系统中氟的质量平衡及质量分布 |
6.3.4 焚烧灰渣中氟的赋存化学形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医药化工含氟危险废物焚烧过程钙基固氟试验研究 |
7.1 前言 |
7.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实验方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温度对固氟效果的影响 |
7.3.2 CaO添加量对固氟效果的影响 |
7.3.3 钙基吸收剂种类对固氟效果的影响 |
7.3.4 粒径对燃烧固氟效果的影响 |
7.3.5 孔隙结构对固氟效果的影响 |
7.3.6 焚烧系统回转窑添加CaO固氟效果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氟化工高含氟有机废物流化焚烧资源化利用研究 |
8.1 前言 |
8.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8.2.1 流化床焚烧系统介绍 |
8.2.2 实验材料 |
8.2.3 实验方法 |
8.3 结论与讨论 |
8.3.1 高含氟有机固废TG-FTIR分析 |
8.3.2 高含氟有机废物两段式管式炉焚烧试验 |
8.3.3 焚烧系统运行工况及污染物排放 |
8.3.4 填料吸收塔水洗回收HF吸收系数计算 |
8.3.5 焚烧过程中HF腐蚀问题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9.3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8)纳米银-氧化淀粉涂膜对无籽露葡萄和南丰蜜桔的保鲜性及安全性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果蔬保鲜技术 |
1.2.1 低温储藏 |
1.2.2 气调处理 |
1.2.3 化学保鲜 |
1.2.4 辐射保鲜 |
1.3 可食性涂膜保鲜技术 |
1.3.1 涂膜保鲜的定义 |
1.3.2 涂膜保鲜的作用机理 |
1.4 氧化淀粉的概况 |
1.4.1 氧化淀粉的性质 |
1.4.2 氧化淀粉在食品保鲜中的研究现状 |
1.5 茶多酚的概况 |
1.5.1 茶多酚的性质 |
1.5.2 茶多酚在食品保鲜中的研究现状 |
1.6 纳米银的概况 |
1.6.1 纳米银的性质 |
1.6.2 纳米银在食品保鲜中的研究现状 |
1.7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7.1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2 本实验的研究内容 |
1.8 研究技术路线 |
2 纳米银的制备及条件优化探究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纳米银的合成 |
2.2.2 纳米银的表征 |
2.2.3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转速对纳米银溶胶的影响 |
2.3.2 储藏时间对纳米银稳定性的探究 |
2.4 本章小结 |
3 纳米银-氧化淀粉复合膜对无籽露葡萄保鲜作用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样品处理 |
3.2.2 失重率的测定 |
3.2.3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
3.2.4 可滴定酸含量的测定 |
3.2.5 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
3.2.6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
3.2.7 数据分析 |
3.3 不同涂膜处理对无籽露葡萄的保鲜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涂膜处理对无籽露葡萄失重率的影响 |
3.3.2 不同涂膜处理对无籽露葡萄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
3.3.3 不同涂膜处理对无籽露葡萄可滴定酸的影响 |
3.3.4 不同涂膜处理对无籽露葡萄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3.3.5 不同涂膜处理对无籽露葡萄维生素C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纳米银-氧化淀粉复合膜对南丰蜜桔保鲜作用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样品处理 |
4.2.2 失重率的测定 |
4.2.3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
4.2.4 可滴定酸含量的测定 |
4.2.5 pH值的测定 |
4.2.6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
4.2.7 数据分析 |
4.3 不同涂膜处理对南丰蜜桔的保鲜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涂膜处理对南丰蜜桔失重率的影响 |
4.3.2 不同涂膜处理对南丰蜜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4.3.3 不同涂膜处理对南丰蜜桔可滴定酸的影响 |
4.3.4 不同涂膜处理对南丰蜜桔pH值的影响 |
4.3.5 不同涂膜处理对南丰蜜桔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纳米银在此涂膜方式中的安全性探究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标准溶液的配制 |
5.2.2 样品处理与消解 |
5.2.3 ICP样品测定 |
5.2.4 数据处理 |
5.2.5 数据分析 |
5.3 结果分析 |
5.3.1 纳米银在两种鲜果中的迁移率 |
5.3.2 纳米银在两种鲜果中的累积率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降醇葡萄酒品质的影响及其抗氧化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葡萄酒研究现状 |
1.2 还原型谷胱甘肽及其研究现状 |
1.2.1 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概述 |
1.2.2 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抗氧化能力 |
1.2.3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香气成分的保护 |
1.2.4 还原型谷胱甘肽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榨汁阶段添加GSH对葡萄汁和发酵过程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条件下GSH对降醇葡萄酒酿造过程中色差的影响 |
2.2.2 不同条件下GSH对降醇葡萄酒酿造过程中总酚含量的影响 |
2.2.3 不同条件下GSH对降醇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单宁含量的影响 |
2.2.4 不同条件下GSH对发酵过程中糖度的影响 |
2.2.5 不同条件下GSH对发酵过程中酵母OD值的影响 |
2.2.6 不同条件下GSH对降醇葡萄酒理化指标的影响 |
2.3 小结 |
第三章 单纯GSH,和GSH协同SO_2终止发酵对降醇葡萄酒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及设备 |
3.1.3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单纯添加GSH终止发酵对降醇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
3.2.2 GSH协同SO_2终止发酵对降醇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GSH在降醇葡萄酒中的抗氧化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1.3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添加GSH对成酒中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
4.2.2 添加GSH对成酒中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
4.2.3 添加GSH对成酒中羟基(O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
4.2.4 添加 GSH 对成酒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
4.2.5 添加GSH对成酒中总酚含量的影响 |
4.2.6 添加GSH对成酒中单宁含量的影响 |
4.2.7 不同处理时间的酒样中GSH残留量的检测 |
4.3 结论 |
第五章 不同工艺下的降醇葡萄酒的香气成分测定及主成分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仪器设备 |
5.1.3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工艺下的降醇葡萄酒的香气成分分析及主成分分析 |
5.2.2 不同GSH处理时间的成品酒的香气成分及主成分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香菇中二氧化硫检测方法的探索与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1.1 样品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2 方法 |
2.1 样品处理 |
2.2 充氮蒸馏法 |
2.3 凯氏定氮蒸馏法 |
2.4 样品中二氧化硫的滴定 |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1 浸泡时间的确定 |
3.2 盐酸用量的分析 |
3.3 定氮蒸馏时间的确定 |
3.4 实际样品检测 |
3.5 滴定方法选择 |
3.6 回收率实验 |
4 结论 |
四、果脯中残留二氧化硫总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砀山梨酒氧化褐变的机制及调控[D]. 杨华. 江南大学, 2021(01)
- [2]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检测[D]. 康琴. 长春大学, 2021
- [3]中药中外源性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 隋鸣,孔丹丹,丁淑敏,杨美华. 中国中药杂志, 2021
- [4]马铃薯淀粉国内外法规/标准中安全指标比对分析[J]. 甘克勤,汪滨,张明,张利真,田方,高俊. 标准科学, 2021(01)
- [5]复合果酒酿造中的氰化物、甲醇工艺研究及HACCP构建[D]. 宋志雪. 贵州大学, 2020(01)
- [6]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辣椒制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条件优化[J]. 赵琨,曹扬,印杰,钟霖. 食品工业科技, 2021(02)
- [7]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与氟的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机理研究[D]. 李文瀚. 浙江大学, 2020
- [8]纳米银-氧化淀粉涂膜对无籽露葡萄和南丰蜜桔的保鲜性及安全性探究[D]. 王鑫.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9]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降醇葡萄酒品质的影响及其抗氧化性研究[D]. 刘尚. 天津农学院, 2020(07)
- [10]香菇中二氧化硫检测方法的探索与改进[J]. 佘琼虹,许广元,程静秋. 广东化工,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