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年内蒙古小麦生产再获好收成(论文文献综述)
陈先发,姜刚,于文静[1](2020)在《新农事 新希望 夏收前田间新动态扫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年一度的夏收即将拉开帷幕。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最新信息显示,今年我国夏季粮油有望再获好收成,预计产量将保持在较高水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粮食问题格外引人关注。"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粮食安全问题,被各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徐凤秀[2](2020)在《山西朔州祈雨习俗与传统社会礼俗互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祈雨”习俗作为一个地方的信仰符号在历史变迁中得以形成,进而经过民众长期的生活实践逐渐被塑造为地方文化传统,这一过程是离不开礼俗互动的社会运行机制的。地方文化传统的塑造,是由社会历时性和共时性延展开来,它既是朝代更替、文化传承的表现,又是国家官绅乃至民间社会上下贯通皆认同的产物,在仪式中体现出各地方之间、各组织之间内外的礼俗交往。礼与俗展现了国家与地方、精英与大众的互动机制,进一步阐释了中国文化。当时,雩祭作为是国家祭祀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雩祭礼制已不单纯为祈雨仪式,更是一种君民同行的祭典仪式,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科学并不完善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此种人神沟通的形式祈求上天保佑万民。祈雨节是雩祭的现代转变和化身,祈雨祭祀是君民在旱灾无奈之下作为应对旱灾的一种生存策略。“祈雨”现象出现在山西朔州各地区,本文以田野作业法为研究方法,以日常生活整体为研究视角,尝试解读祈雨习俗的地方传承与发展,以及当下社会治理和文化重构中民间俗信的价值和存续的内在动力。此课题在探究原来祈雨仪式本来面目之外,旨在探讨乡土实践中的礼俗互动和民间俗信在乡村治理下的重要作用。通过调查和研究,了解祈雨活动时亲历人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具体感受以及神圣性仪式的具体环节与操作,探究祈雨仪式活动下乡土社会的礼俗互动和具体实践方式。从民俗学的角度出发,以较为丰富的田野实证,结合文献碑刻、口述叙事、集体活动多方论据,将祈雨和仪式进行详细的田野深描,用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理论探索祈雨的本质和民俗意蕴、社会功能以及在新形势、新背景下民间俗信对村落治理的作用等内容。论文由六部分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从选题缘起和研究方法、选题目的和意义、相关研究述评三方面进行;第二部分即朔州“祈雨”习俗形成与发展概况,从朔州自然、社会等因素导致的灾害记忆和朔州各地流传的祈雨民间传说两个维度阐释朔州祈雨习俗的形成。期间以村庙、相关的旅游景点为主要调查点,经多次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第三部分即“祈雨”仪式的民俗实践,较为全面的展示朔州民间祈雨的场所、对象、仪式,第四部分是祈雨后的酬神演剧,各地风俗不同,演剧略有差异,有野场“赛赛”、朔县秧歌、右玉道情、雁北耍孩儿,第五部分是与祈雨相关的节日俗信和民众日常生活,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当代人对龙文化资源重构,给社会管理和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多重借鉴。
潘玉[3](2019)在《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0年以来,转基因议题逐渐转变为全球性的社会公共议题,引发广泛关注。转基因技术与应用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各方对转基因的争论从未终止,科学的“不确定性”特征突显。相对于其他公共议题的知识构建,科学议题有其特殊性:一方面,由于科学议题造成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媒介场域中的各利益相关者都可能会传达有效信息之外的信息,造成科学认知的混乱;另一方面,社会公众由于知识结构与个人经历的局限,很难直接对某一科学知识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因而,公众对于转基因议题的科学认知与理解往往更容易受到媒介场域的影响,媒体在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中承担重要作用。由此,本研究通过对转基因这一科学争议中的“不确定性”进行综合而深入的考察,帮助社会各方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内涵,参与科学决策,从而缓解当前日趋矛盾的科学争议。媒体通过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用,为科学的“不确定性”沟通提供知识对话空间与传播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与规避转基因所引发的科学风险,从而减缓社会公共危机。同时,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反映出科学议题的知识表征特征、实践规律与协商机制的转向,研究试图从理论层面完善与扩展科学知识传播内涵与理论框架。本研究较全面地论述了媒介与科学知识建构的关联性研究,搭建了媒介建构科学知识、引导科学理性的阐释框架,体现了科学传播领域的现实关切与理论关照,赋予该研究领域一定的创新性。本研究基于知识社会学视角,围绕科学的“不确定性”这一核心话题,就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语境及其要素研究、“不确定性”呈现内容研究、“不确定性”沟通意义研究、“不确定性”管理研究逻辑,探究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知识实践、知识争论与知识共享。研究分为四大部分:第一,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语境考察。“不确定”语境有哪些要素?呈现出怎样的语境特征?第二,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变迁与知识实践研究。基于“不确定性”语境特征,从历时性维度,研究选择中美媒体关于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报道为研究文本进行梳理与总结,进而探讨不同社会语境下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注意周期”与空间互动特征;从共时性维度,研究就议题内容、消息来源、话语立场与知识属性四个方面考察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框架与知识实践过程。第三,转基因议题的知识争论研究。依据反思冲突、化解冲突、超越冲突的研究逻辑,探讨不同相关利益主体如何围绕科学争议的“不确定性”展开知识的协商与对话?媒体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采用哪些话语修辞策略?科学与社会之间如何达成知识对话与共识?第四,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与“不确定性”管理探究。如何反思风险社会的转基因科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怎样完善与提升社会公众对转基因科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对我们反思科学知识传播的理念与模式有何启示?研究试图通过对上述研究问题的探讨,考察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实践,并基于更宏观地社会语境,思考科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影响。研究以转基因这一争议性科学议题为研究对象,选择2000-2018年期间的媒体报道本文进行话语分析、对比分析与个案探究。通过阐释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建构特征反映科学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实践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社会各相关利益主体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并在科学话语的互动协商中将专业的科学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日常化的、已被社会接受的“公共知识”,进而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与“不确定性”管理过程中。因此,在一个日益多元化社会中,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争议与冲突的释放与调试需要科学的对话与理解,完善与提升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以加强科学知识理解,搭建基于科学议题的“知识联盟”可实现转基因这一争议性科学议题传播的知识共享与理解,探索和推动多样化社会讨论与科学对话方式的形成,以消除知识间的差异与不对等,管理争议性知识建构过程中的科学“不确定性”,进而助力科学决策的制定与完善。
石慧[4](2018)在《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豆是最早起源于中国的栽培作物之一,自古以来,大豆不但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主要粮食来源和优质植物蛋白来源,还在农作物种植、植物油脂补充、牲畜饲养等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历史上大豆在中国经历了从野生生长到人工栽培、从成为人们的主食到转向副食、从主要向世界出口到依靠从美洲进口的历史变迁,大豆也在此发展过程中先后通过不同的路径被广泛地引种传播到世界各地,到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多重利用价值的重要作物品种。相比大豆在中国可以追溯千年的悠久发展历史,大豆被引入美国则是在近几个世纪左右发生的。18世纪中期大豆传入美国后并没有很快地发展起来,而是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缓慢发展后,主要作为一种牧草作物开始被广泛地推广并发展起来。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新大豆品种的引入、大豆加工技术进步和大豆新用途的不断被开发等,美国大豆开始进入快速产业化发展阶段,并于20世纪50年代超过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此后,美国大豆开始全面产业化发展,在不断满足美国国内大豆加工需求的同时,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进行大豆及其制品的对外出口贸易。虽然20世纪70年代以后,南美洲国家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业相继发展,对美国大豆的世界市场占有率造成了影响,但美国仍然保持着世界最大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的地位。美国大豆最大的输送地是历史上的大豆起源地和主产国中国,随着20世纪末期中国大豆进口市场的放开,大量美洲大豆开始进入并逐渐占领了中国的大豆市场,中美两国大豆生产和出口的相对优势地位完全发生了逆转。鉴于历史时期大豆在美国取得的让人瞩目的发展成果,把中国原产作物大豆在美国的发展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历史文献法、定量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并在大量一手英文文献和统计数据资料的支撑下,将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分期。通过绘制多个相关的图和表,对大豆在美国本土化的发展和动因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在中美大豆发展比较中为中国大豆产业未来发展提出建议,研究主体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背景。中国有着丰富的野生大豆资源,经过人类不断地采集和驯化,大豆最早在中国有了栽培品种。此后几千年的栽培和利用过程中,大豆通过与不同国家间的农业交流互动,曾先后在不同时期被引种种植于亚洲、欧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大豆在美国的传入是在地理大发现与海外贸易兴起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早期主要通过四条海上路径分别从不同国家传入美国。第二部分分别从大豆生产、栽培技术、加工利用、组织制度四个方面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具体发展情况展开追溯。首先,对大豆在美国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期。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和官方统计数据的整理,将大豆生产在美国的发展进程大致划分为:早期引种和缓慢发展时期、快速发展时期、波动发展时期以及稳步发展时期。在四个发展时期中,因为不同历史阶段的国家政策、技术水平、社会背景等因素不同,大豆生产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总体上看,大豆生产在美国经历了从一种新奇作物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经济作物的变迁。其次,从大豆生产技术的进步展现其本土化进程。在大豆育种和品种发展上,美国的大豆品种在美国经历了由少到多的过程,早期世界范围内的引种活动为美国大豆传统育种和新品种的开发提供了大量的亲本原料,20世纪末以后则开始转向转基因大豆品种的开发和种植;在大豆栽培和收获技术发展上,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和贮藏等都有不同的变化;在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上,也形成了针对美国大豆病虫害类型的主要防治手段。再次,从大豆加工利用的变化展现其本土化进程。大豆在美国的利用方式,从主要作为牧草作物发展为主要作为豆粒收获进行加工利用。作为牧草作物期间可当作青绿饲料、青贮饲料、干草饲料、放牧或肥田等多种方式利用。而作为大豆加工则主要制成豆油、豆粕和大豆食品等。最后,大豆在美国的本土化发展还表现在包括政府机构和高校、相关企业公司和行业协会等方面的组织机构发展上。第三部分是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动因进分析和探讨。通过对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发展过程的梳理,指出历史时期内美国大豆产业的兴旺发展并不是只由单一因素导致的,应该说大豆在美国的发展是以自然为前提、以政策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和以合作为依托的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而作用的结果。第四部分通过梳理中国和美国大豆生产地位的转换,以及对相对优势地位转变的动因分析,结合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历史教训,努力从多个方面对中国大豆产业乃至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通过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进程的历史探究,试图从多方面分析和总结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和快速产业化发展的动因,为农作物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带来启发,为探索中国特色的大豆发展之路提供借鉴。
周晓瑾[5](2018)在《《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文中研究说明《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是党的政治宣传的具体方式之一,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思想宝库。但是,时代的发展却暴露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局限性,民众主体意识的高涨、价值观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勃兴、使《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巨大挑战,于此,非改进其报道无以阻止《人民日报》“英模报道”之颓势。本文在绪论部分梳理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研究的历史和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第一章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并介绍了《人民日报》创刊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与报道栏目变化。第二章分析了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情况。通过结合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数量和类型的变化统计表,分析了变化的整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在第三章中,论文分时期呈现了英模报道数量变化和英模报道类型变化、分析了报道英模的形象变化和形象变化的原因,最后阐述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形象变化造成的社会效应。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构成的挑战和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具体而言,《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宣传理论更新的挑战、社会价值多元和英模精神单一的挑战以及政治宣传效应衰退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其次,要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再次,要改进报道方式、技巧和风格,最后,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英模报道的实效性。
刘笑然,付香敏[6](2017)在《2017年我国玉米市场分析与展望》文中指出2017年是我国玉米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的第二年,也是深入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关键一年。随着改革的进展,玉米价格大幅下降,种植面积、产量和进口量都开始减少,消费量明显上升,市场对价格形成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凸显,价格波动增大。2017年,玉米种植面积进一步减少,但减少的幅度不大,还有少
张祚本[7](2016)在《10月“三农”网络热点舆情监测分析》文中提出【总体情况】10月网络媒体日均新闻量与9月基本持平。总体看,农业农村改革相关的顶层部署是影响新闻舆情走势的重要因素。《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受到高度聚焦,从上旬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至下旬《规划》的正式印发,媒体进行了持续跟进报道,引发新闻舆情在11日、20日出现两次峰值。农业转移人口进城的相关政策部署也备受关注。国务院印发《推动1亿非
王瑜[8](2012)在《关键技术补助为防灾减灾添底气》文中研究表明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损失的粮食产量在1000亿斤左右,防灾减灾对于粮食稳定增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农业部防灾减灾专家指导组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梅旭荣,从防灾减灾的角度,解读粮食生产“九连增”的底气?
赵光南[9](2011)在《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研究》文中指出肇始于农地制度改革的农村经济制度改革,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尤其是实现粮食的增长,释放出了巨大的活力。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国用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成功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这在世界所有国家中是独一无二的。这种家庭承包经营的农地制度模式,在世界农地制度改革史上已经是无可争议的成功的范例。农业财富的积累为支持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也直接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与农业相关的各种因素都在不断变化中。工业的发展凸显农业比较效益低的现实,工农业发展的平衡被打破;城镇化的发展使得人口快速向城市集中,城乡发展显现二元化的新格局;农村经济发展又进入了一个相对发展迟滞甚至徘徊的阶段。尽管国家加大对农业各种支惠政策,但是粮食的每一斤增长,农业的每一步发展,都要付出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多的努力、更大的代价,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一直是我们面临的十分严峻而又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阐释了农地制度的基本理论。结合对中国历史和国外农地制度的考察分析,通过对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探索出农地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农地制度应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一致;农地制度改革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改革的侧重点应从重视土地的所有制转变为重视土地的使用制;政府作为农地制度决定性主体的作用不可替代;农地制度改革应该保证农业生产者拥有自主经营权;农地制度改革应充分考虑其所受到的土地资源条件的约束;农地制度改革应充分重视配套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等。本文对家庭承包经营农地制度如何进行改革与完善,提出系列观点并进行理论分析。鲜明地指出农地改革的目的,总结出农地制度改革的六大现实需要。从改革的困难、改革的时机等方面分析农地制度改革面临的形势;从以何种方式改革方面提出以强制性深化诱致性;从采取何种改革模式方面回答了如何以多元化包容多样化;从采取何种改革手段方面提出以务实性体现有效性;从降低改革成本角度指出改革路径要以渐进性化解风险性,以及正确统筹好改革中的几个重要关系的必要性。比较精当地确定了农地制度改革的四条原则:遵循并综合运用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规律;注重农地改革中的稳定与发展和公平与效率问题;以促进农地资源利用的科学高效专用为核心;降低改革成本,统筹兼顾,力忌顾此失彼。对改革方案的设计,毫不含糊地提出要在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本框架下进行,因为这是几十年来农地制度改革探索出的基本成果,必须予以坚持。改革的方案在坚持市场、公平、民主、民本基础上,向“三权分离,两大义务;四能结合,垂直管理;统分明责,以统惠分;分区统筹,因地制宜”的改革方向努力。把农地改革的基本内容确定为:划定农地红线,农地农用;设定国家和农民为不同性质主体的产权结构,即国家为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主体,农户为农地承包权主体,农户获得永久的、完整的农地承包权;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建立国家垂直的农地管理机构行使农地的所有权职能,从法律、组织、运转机制等方面加强农地管理体系建设;改革农地使用权的获得方式,转化地租理论为地租实践,实行农地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农地承包权退出机制;建立农地纠纷的救济机制;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重点保障失地农民和人地比例较小地区的农民;保障农民合理合法流动,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统筹考虑促进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稳步健康有序发展。明晰农地的各项权能,把农地划分为三项主权利和四项从权利,共七项权能,即农地所有权、农地承包权、农地经营权及农地收益权、农地流转权、农地继承权、农地退出权。把明晰附着于农地上的各项义务,归纳为两大义务,即农地承包税、农地承包退出义务。对建立农地制度改革的保障体系,对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与农地流转,对农业现代化的国际规律,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很强的对策建议。
宁启文[10](2010)在《政策科技抗灾合力赢得“七连增”》文中研究说明12月8日,农业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介绍了今年以及当前的农业生产形势。他说,今年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超出预期的好成绩,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实现了中央提出的“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确保农民收入不徘徊、确保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
二、去年内蒙古小麦生产再获好收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去年内蒙古小麦生产再获好收成(论文提纲范文)
(1)新农事 新希望 夏收前田间新动态扫描(论文提纲范文)
“云端”种地科技丰粮 |
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目前全国冬小麦长势良好。 |
“共享农机”智慧麦收 |
按“单”索麦线上销售 |
(2)山西朔州祈雨习俗与传统社会礼俗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和研究方法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2 朔州祈雨习俗的形成与发展概况 |
2.1 朔州自然灾害的集体记忆 |
2.2 民间祈雨传说的文化诠释 |
3 朔州祈雨的民俗事象 |
3.1 祈雨场域和对象 |
3.2 仪式中的集体实践 |
3.3 祈雨反映的信仰本质 |
4 朔州祈雨酬神演剧 |
4.1 野场村“赛赛”风俗 |
4.2 朔州地方小戏 |
4.3 酬神演剧的民俗意蕴 |
5 祈雨俗信与龙文化传承 |
5.1 祈雨相关节俗“在地化” |
5.2 朔州龙文化重构与传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田野调查录音整理 |
附录 B:碑文整理校对 |
附录 C:田野调查图片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转基因议题的发展与影响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作为社会公共议题的科学知识传播 |
一、科学知识传播的演变与实践 |
二、“科学媒体化”:转基因议题的媒体呈现 |
三、转基因议题带来的“不确定性”沟通与知识争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转基因议题、沟通“不确定性”与知识传播 |
一、科学知识传播中的转基因议题研究 |
二、媒体与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沟通研究 |
三、媒体与科学家、社会公众的关系探讨 |
四、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 |
第三节 理论工具:理解科学的知识社会学取向 |
一、作为知识的转基因议题 |
二、科学知识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
三、语境成为科学知识传播的重要变量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文本选择与说明 |
第二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与“不确定性”语境 |
第一节 转基因议题的演变逻辑与知识特征 |
一、转基因议题的演变逻辑 |
二、转基因议题的知识构成要素及特征 |
第二节 转基因议题的多元知识争论 |
一、转基因技术与产品的安全性问题 |
二、转基因的引进与商业化推广问题 |
三、转基因技术与产品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问题 |
第三节 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语境特征 |
一、科学技术自身的“不确定性” |
二、被媒体建构的科学“不确定性” |
三、被各相关利益主体认知的科学“不确定性” |
第三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实践与“不确定性”呈现 |
第一节 中美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报道趋势变化 |
一、我国转基因议题的“注意周期” |
二、美国转基因议题的“注意周期” |
三、中美转基因议题的空间互动 |
第二节 我国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框架与知识实践 |
一、议题内容与分布:经济与全球化议题占据主导 |
二、消息来源:科学专家成为重要信源 |
三、话语立场:先“挺”后“反”的话语实践 |
四、知识属性: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生产呈现不对等特征 |
第三节 转基因议题的科学“不确定性”呈现 |
第四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争论与“不确定性”沟通 |
第一节 反思冲突:转基因议题的知识生产困境 |
一、“挺转”、“反转”之争背后的冲突性科学话语 |
二、转基因议题的理性冲突与多元对话 |
三、冲突性科学话语开启“不确定性”沟通的可能性 |
第二节 化解冲突:转基因议题传播的修辞策略 |
一、修辞资源:运用科学理论与论证依据 |
二、修辞工具:引入专业身份与知识背景 |
三、修辞技巧:使用数据/实例 |
四、修辞手段:诉诸于权威声誉 |
第三节 超越冲突:科学与媒体的冲突与合作 |
一、媒体在转基因议题传播中的角色功能 |
二、科学家与媒体的互动关系 |
三、科学家与媒体的知识对话与沟通 |
第四节 转基因议题的科学“不确定性”沟通 |
第五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与“不确定性”管理 |
第一节 由“专业知识”到“公共知识”: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 |
一、新的科学概念与转基因议题的勾连关系 |
二、由“科学问题”向“社会公共议题”的构建 |
三、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协商与共享 |
第二节 由“知晓”到“理解”:公众科学素养的完善与提升 |
一、跨越公众与科学之间的知识鸿沟 |
二、打破公众与专家之间的专业壁垒 |
三、建立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对话关系 |
第三节 “知识联盟”: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四、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五、创新及可能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大豆的起源与传播 |
一、大豆起源于中国 |
二、大豆在世界传播 |
第二节 大豆传入美国的背景与路径 |
一、大豆传入前的历史背景 |
二、大豆传入美国的路径 |
第二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早期引种和缓慢发展时期(1898年以前) |
一、1898年以前的引种 |
二、1898年以前的试种 |
第二节 快速发展时期(1898年-1969年) |
一、生产的迅速发展 |
二、主产区的形成 |
第三节 波动发展时期(1970年-1995年) |
一、生产的起伏波动 |
二、主产区的发展 |
第四节 稳步发展时期(1996年至今) |
一、生产的稳步提高 |
二、主产区的现状 |
第三章 大豆在美国生产技术的本土化 |
第一节 大豆育种与品种资源发展 |
一、1898年以前的大豆品种 |
二、品种采集与传统育种发展 |
三、生物技术与转基因大豆 |
第二节 大豆栽培与收获技术的发展 |
一、整地 |
二、播种 |
三、田间管理 |
四、收获和贮藏 |
第三节 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 |
一、大豆病害及其防治 |
二、大豆虫害及其防治 |
第四章 大豆在美国加工利用的本土化 |
第一节 大豆利用方式的改变 |
一、从大豆制品到牧草作物 |
二、从牧草作物到粒用大豆 |
第二节 大豆作为牧草作物的利用 |
一、青绿饲料 |
二、青贮饲料 |
三、干草饲料 |
四、放牧和肥田 |
五、豆粒喂养 |
第三节 粒用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
一、大豆加工业的发展 |
二、豆油的利用 |
三、豆粕的利用 |
四、大豆食品 |
第五章 大豆在美国组织机构的本土化 |
第一节 大豆相关政府机构与高校 |
一、美国农业部及相关工作 |
二、农业高校及试验推广站 |
第二节 大豆相关企业公司 |
一、产品加工公司 |
二、工业制造公司 |
三、作物种子公司 |
四、产品贸易公司 |
第三节 大豆相关协会组织 |
一、美国大豆协会 |
二、联合大豆基金会 |
三、美国大豆出口协会 |
第六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大豆与美国自然条件的相互适应 |
一、大豆的植物生理特征 |
二、大豆适宜美国农业环境 |
第二节 大豆相关法案的推动 |
一、大豆补贴政策 |
二、大豆品种保护政策 |
第三节 大豆产业经济利益的驱动 |
一、美国国内市场的大豆产业 |
二、大豆及其产品的出口贸易 |
第四节 大豆相关技术体系的完善 |
一、大豆育种技术的发展 |
二、大豆种植的机械化 |
三、大豆加工技术的进步 |
四、大豆运输系统的健全 |
第五节 大豆相关组织制度的建设 |
一、大豆相关组织体系的构成 |
二、大豆相关组织体系的协作 |
第七章 美国大豆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中美大豆相对优势地位的转换 |
一、中国大豆的历史优势 |
二、中美大豆的现代转变 |
第二节 相对地位转变的原因分析 |
一、生产效率因素 |
二、产销体系因素 |
三、政策导向因素 |
四、消费结构因素 |
第三节 中国大豆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一、政策上给予关注和支持 |
二、进行大豆生产技术创新 |
三、不断完善大豆产业链发展 |
四、推进大豆组织与制度优化 |
五、发展特色非转基因大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政治宣传与《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概述 |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在苏联的实践 |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第二节《人民日报》的创刊 |
一、创刊及发展 |
二、功能地位 |
第三节《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 |
二、“英模报道”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栏目变化 |
第二章 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 |
第一节 历年英模报道总量统计 |
一、报道统计概述 |
二、报道数量与分布 |
第二节 英模构成的类型分布 |
一、英模行业结构分布 |
二、英模性别结构分析 |
三、英模的政治面貌结构统计 |
第三节 英模报道的品质结构分析 |
一、政治品质 |
二、劳动品质 |
三、道德品质 |
第三章 《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演变 |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二节 极“左”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变化原因分析 |
四、社会效应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报道数量变化 |
二、形象分析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四章 《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挑战及其应对 |
第一节 英模报道的挑战 |
一、新时代需要新宣传理论 |
二、社会价值观多元,英模精神单一 |
三、政治宣传的效应衰退 |
第二节 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方法 |
二、群众路线理论的实践与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 |
三、改进报道方式、技巧、风格 |
四、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提升英模报道实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50 年—1965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二:1966 年—1976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三:1977 年—2002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2017年我国玉米市场分析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生产和收购展望 |
消费和竞拍展望 |
玉米进出口展望 |
供求展望 |
市场价格走势展望 |
(7)10月“三农”网络热点舆情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本月聚焦】 |
(9)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
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 |
三、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也是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马克思等对土地制度问题的基本观点 |
二、西方学者对农地制度的理论研究 |
三、当代国外学者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等问题的研究 |
四、国内学者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的研究 |
第四节 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结构和创新点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结构和内容 |
四、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地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制度变迁理论 |
一、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 |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引致制度变迁 |
三、强制性制度变迁 |
四、诱致性制度变迁 |
五、路径依赖理论 |
第二节 农地制度的基本理论 |
一、农地制度的涵义及其功能 |
二、农地制度的基本内容 |
三、农地制度的特点 |
四、农地制度的外部环境 |
第三章 国外农地制度模式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农地制度的基本内容 |
一、国外农地所有制度 |
二、农地使用的基本形式 |
三、农地管理的基本形式 |
第二节 国外几种典型的农地制度模式 |
一、美国 |
二、日本 |
三、英国 |
四、德国 |
五、法国 |
六、墨西哥 |
七、前苏联和东欧转型国家 |
第三节 国外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 |
一、农地制度应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一致 |
二、农地制度改革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 |
三、改革的侧重点应从重视土地的所有权能转变为重视土地的使用权能 |
四、政府作为农地制度主导性主体的作用不可替代 |
五、农地制度改革应该保证农业生产主体拥有充分的自主经营权 |
六、农地制度改革应充分考虑其所受到的土地资源条件的约束 |
七、农地制度改革应充分重视配套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前农地制度及述评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农地制度及其政策思想 |
一、井田制 |
二、王田制 |
三、占田制 |
四、均田制 |
五、方田法和经界法 |
六、更名田 |
七、租佃制 |
第二节 近现代中国的农地制度 |
一、太平天国的土地思想 |
二、孙中山的土地观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思想 |
第五章 对新中国成立后农地制度改革的回顾与评价 |
第一节 第一次农地制度改革 |
一、第一次农地制度改革的路径及内容 |
二、第一次农地制度改革的性质 |
第二节 合作化运动和第二次农地制度改革 |
一、合作化运动 |
二、第二次农地制度改革 |
第三节 第三次农地制度改革 |
一、改革的时机 |
二、改革的动因 |
三、改革的目标 |
四、改革的形式 |
五、改革的过程 |
第六章 农地制度家庭承包经营的变迁和价值 |
第一节 家庭承包制下的农地制度 |
一、基本内容 |
二、主体权利 |
第二节 家庭承包制下农地制度改革的诱致性 |
第三节 家庭承包制下农地制度改革的路径依赖 |
一、家庭承包制下农地制度改革的路径依赖表现 |
二、家庭承包制下农地制度改革路径依赖的原因 |
第四节 农地调整与农地制度安排的稳定性 |
一、农地调整难以阻止的原因分析 |
二、农地承包期从“变”到“长久不变”的演变 |
三、保持农地制度安排稳定性的取向与现实意义 |
四、农地调整的市场化流转 |
第五节 家庭承包经营制的价值分析 |
一、局度一致的政治意愿 |
二、推动经济起飞巨大贡献 |
三、制度经济学的经典范例 |
四、独具特色的伟大实践 |
第七章 家庭承包经营农地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
第一节 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目的和现实需要 |
一、农地制度改革的目的 |
二、农地制度改革的现实需要 |
第二节 农地制度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
一、农地制度改革面临的形势 |
二、农地制度改革面临的任务 |
第三节 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原则 |
一、重视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规律的综合运用 |
二、稳定与发展和公平与效率是农地改革天平中不可或缺的砝码 |
三、促进农地资源利用的科学高效专用 |
四、降低改革成本,切忌顾此失彼 |
第四节 农地制度改革方案的设计 |
一、明晰农地权能,实行三权分离 |
二、利用调节杠杆,建立退出机制 |
三、实行国家垂直管理,严守农地红线 |
四、完善统分结合经营体制,做好“统”的文章 |
五、分区域规划,按特点定位 |
第五节 农地制度改革的保障体系 |
一、推进工业化、加快城镇化 |
二、培育农地流转市场,引导适度规模经营 |
三、大力发展农业合作化组织 |
四、科学制定农业补贴等财政支持农业政策 |
五、建立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
六、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
第六节 适度规模与农地流转 |
一、实现农业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
二、集约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
三、农地流转的理论依据 |
四、农地流转的国际实践 |
五、农地流转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六、循序渐进推进农地流转 |
七、逐步健全农地流转市场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后记 |
参考文献 |
四、去年内蒙古小麦生产再获好收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农事 新希望 夏收前田间新动态扫描[J]. 陈先发,姜刚,于文静. 中亚信息, 2020(05)
- [2]山西朔州祈雨习俗与传统社会礼俗互动研究[D]. 徐凤秀.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D]. 潘玉.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4]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D]. 石慧.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5]《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D]. 周晓瑾.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6]2017年我国玉米市场分析与展望[J]. 刘笑然,付香敏. 中国粮食经济, 2017(09)
- [7]10月“三农”网络热点舆情监测分析[J]. 张祚本. 农业工程技术, 2016(30)
- [8]关键技术补助为防灾减灾添底气[N]. 王瑜. 农民日报, 2012
- [9]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研究[D]. 赵光南. 武汉大学, 2011(04)
- [10]政策科技抗灾合力赢得“七连增”[N]. 宁启文. 农民日报,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