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地强风暴:观念与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陆琛[1](2021)在《儋州龙卷与开原龙卷的多源资料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龙卷发生在强对流天气中,尺度小且发展迅速。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高,有利于监测和预警产生龙卷的中尺度天气系统及演变。为研究龙卷的结构与演变,本文综合利用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micaps等天气资料,经过资料预处理,分析了海南儋州龙卷及辽宁开原龙卷的演变过程。对比分析了两类龙卷的热力和动力因素海南儋州龙卷和辽宁开原龙卷的天气背景和热力因素的差异,龙卷气旋分别处于东风带和西风带系统,发生时间分别在凌晨和下午,儋州龙卷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动力抬升,开原龙卷热力因素为主,附近的海面给低层带来了充足的水汽,从而形成强对流天气的不稳定特征。在强对流天气的大气物理量诊断时,不仅使用了T-log P图分析对流指数,而且还利用风矢-位温(V-3?)图分析发生龙卷等强对流天气的大气能量结构特征,两例龙卷产生前皆有对流层顶的超低温层和中层强降温层特征,开原龙卷的“蜂腰”图像特征及附近地区的不稳定特征较儋州龙卷更为明显且持久,为龙卷等强对流天气的潜势预测提供更多的依据。双线偏振雷达的双偏振参量相比于单偏振多普勒雷达的基数据能获得更多信息。对龙卷发生前后的速度回波的分析,凸显了中气旋和龙卷涡旋特征(TVS)及特征的演变,速度对清楚,龙卷从空中向地面发展。研究发现,龙卷及地时出现了TVS的速度对呈反气旋旋转,这个回波特征验证了龙卷涡管的三维结构。儋州龙卷的双偏振参量相比开原龙卷的单偏振信息,可以显示出龙卷碎片特征(TDS),能更好的监测龙卷的位置和强度,为多普勒天气雷达在龙卷演变的监测预警提供了关键信息。
魏柔冰[2](2021)在《Adventure Tourism: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Management(Chapter 13)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在国内外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探险旅游作为旅游新兴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以旅游环境学着作Adventure Tourism: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Management《探险旅游:环境影响和管理》的第13章Climate Change and Adventure Tourism(气候变化和探险旅游)为英汉翻译实践的原文本。第13章介绍了气候变化与探险旅游的关系以及气候变化对探险旅游业产生的影响。文本属于信息类文本,具有专业性强,逻辑严密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文本中涉及到复杂句、插入语、定语从句的使用,这就使得原文句式丰富、详略得当。翻译实践中运用了词义选择、词性转换、增词译法等翻译方法解决词汇层面出现的难点。句法层面中,无灵主语句的翻译以及复杂句的翻译是翻译实践报告中重点分析的。语篇衔接中照应手段的翻译在增强篇章可读性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翻译实践报告中总结的翻译方法能够为同类文本提供借鉴,推动该领域翻译策略和方法的进一步研究。
李青[3](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胡亮亮[4](2020)在《长江船舶污染应急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以B海事局为例》文中认为船舶每年在长江水域产生约6万吨的污油,平均每一年有超过200艘船舶因各类事故的发生而沉没,部分沉船中储存的未使用完的燃油泄漏入水中。随着原油及石油制品、散装化工品的运量大幅上涨,近年来船舶污染情况也日益严峻。由于海上航行船舶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已经拥有一套相对成熟的船舶污染应急管理机制,而对于长江船舶而言,由于长江船舶吨位较小、航程较短,因此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其应急管理机制还不够成熟,在船舶污染事故应急管理中依旧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本文主要对我国现行船舶污染应急管理机制的一般分析和B海事局辖区内船舶污染事故的案例研究并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等方法发现长江船舶污染应急管理机制中存在着普遍重处置轻预防、处置过程中出现管理真空或多头管理、船舶污染造成的损失得不到足够补偿等问题,此类问题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使长江污染情况进一步加重,制约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发展。所以作者认为应创新长江船舶污染应急管理机制,运用全流程应急管理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并结合本人工作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应进一步优化污染预防机制,完善船舶污染应急预案编制、演练和管理的制度,实现船舶污染监管的立体化,强化船舶预防污染的意识;进一步优化污染处置机制,推进责任机制法定化,推进指挥管理平台统一化;进一步优化污染善后机制,建立和完善长江船舶污染损害后评估机制,探索建立长江船舶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加强应急管理队伍的整合化;完善防污染设备生产管理的标准化等的观点。
苟杰婷[5](2020)在《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地理教材运用策略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1》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地协调观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主线,是地理核心素养的灵魂。人地协调观的培养需通过多途径、多模式加以实现,其中运用教材进行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解决人地协调观培养的地理教材运用策略。它能够帮助学生挖掘教材中的人地协调观,理解教材,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帮助教师运用教材,减少教学的盲目性,为教师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提供指南。为解决核心问题,本研究将其分解为三个重要问题,分别为:地理教材如何体现人地协调观?实际教学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材运用策略现状如何?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材运用策略是什么?为便于说明问题,本研究选取了人教版《地理1》作为样本教材。全文包括了以下基本内容: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是对相关资料文献进行梳理综述,确定基本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内容,明确研究方向和研究思路,规划了论文写作的基本框架。第二章论述了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对于核心问题中的“人地协调观”、“人地协调观培养”、“教材运用”、“教材运用策略”等概念进行界定解释。对研究所依据的人地相关理论、价值观形成理论、情感教学心理学理论以及人本主义理论进行简单阐释。第三章是教材研究,即教材中人地协调观的研究,意在解决上述第一个问题“地理教材如何体现人地协调观”。通过前文的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研究,建立了地理教材中人地协调观的分析框架,对其进行操作性定义。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样本教材进行人地协调观的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第四章调查研究,即对一线教师进行访谈调查,并结合课堂观察,得出实际教学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材运用现状,意在解决第二个问题“实际教学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材运用策略现状如何”。从访谈结果和课堂观察中整理出教师对于教材中人地协调观的理解,以及教学过程中运用教材进行人地协调观培养的策略实施效果。第五章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即研究拟解决的核心问题“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材运用策略有哪些”。基于教材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成果,从教育心理学出发,从激发学生人地协调观和陶冶学生人地协调观两方面提出相应的教材运用策略,并针对每一条策略提出了相应的案例解析,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教学。
陶玥含[6](2020)在《目的论视角下科学文本中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翻译 ——以《水资源管理:气候变化时代下的可持续性》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水资源污染严重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可用水资源状况、未来水资源的可持续性以及水资源管理措施等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水资源管理:气候变化时代下的可持续性》由大卫·麦克纳布所着,2017年出版,主要探讨了在日益恶劣的环境中,美国水资源管理部门如何为今世后代提供干净淡水。本翻译报告选取该书的前五章作为原文本。其主要内容为:美国的水资源状况、美国水资源面临的内部压力、美国水资源面临的外部压力(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和美国水资源管理的开端。原文本属于科学类文本,文中存在很多结构复杂的定语从句,其中大部分为限制性定语从句。基于目的论的三原则──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译者分析探讨了科学文本中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翻译策略。根据原文本中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结构特征,译者将文本中的限制性定语从句纵向地分为三类:单一型、并列型和嵌套型限制性定语从句。译者采用分译法、合译法和转换法翻译单一型限制性定语从句,采用前置法和分译法翻译并列型限制性定语从句,采用重组法和综合法翻译嵌套型限制性定语从句,以期为科学文本中定语从句的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本实践报告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简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以及论文的结构;第二章描述翻译任务,介绍原文本和翻译过程;第三章介绍目的论的起源、发展以及目的论的三原则;第四章简要介绍定语从句以及原文本中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特征和分类;第五章是案例分析,探讨在目的论三原则指导下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翻译策略,即分译法、合译法、转换法、前置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第六章为结论,总结本次翻译实践的发现、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阮氏显(NGUYEN THI HIEN)[7](2020)在《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的出现与持续威胁着地球上所有人类和生物的生存与发展。越南作为世界上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五个国家之一,除了采取切实的政策和行动来防止气候变化之外,对年青一代开展气候变化教育也尤为重要。自2011年以来,越南教育和培训部决定将应对气候变化内容纳入教育计划中,其最主要教育形式就是基于课程(特别是地理以及相关科目)学习与课外活动进行整合,以提高年青一代的气候理解水平、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的能力。基于此背景,笔者选择了“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实践研究”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本论文的目的就是更深入地研究越南学界关于气候变化教育(climate change education)的理论及实践,从而提出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以便提高通过高中地理学科对学生进行气候变化教育的有效性。为此,笔者进行探讨了国内外有关文献,调查了本国高中气候变化教育的现状;分析了越南高中地理课程中有关气候教育的内容及其教学方式,指出了越南高中气候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旨在从三个方面上提高通过高中地理课程进行气候变化教育的效果:首先,注重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维度的教育目标,并进一步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新力来革新课堂上气候变化教育的内容及方法。其次,加强组织合适的课外活动用来改变和补充学生应对气候变化的知识、认知和技能。最后,笔者结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以设计有关气候变化教育的一个专门的网站为载体,探讨越南高中气候教育的支持策略,以有效地支持高中教师,尤其是地理教师发展这项教育任务。本论文共分五章论述有关问题。第一章旨在分析有关气候变化教育的概念、内涵、其在越南的作用和价值,以及高中地理学科对于实施气候变化教育的优势。第二章主要进行调查和访问越南七个省份12所高中164名教师和1120名高中生。根据所获取的结果,本章进行分析当今越南高中气候变化教育的现状、其情况的原因和局限性。同时,本章探究了该国气候变化教育的文献、地理科目计划内容的特征,从而发现该计划与文献的优点、缺点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高越南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气候变化教育有效性的策略。第三章通过分析高中地理课程内容和课本,以及国内外气候变化教育的教育倾向,本论文建议了气候变化教育内容和气候变化教育的知识、技能、态度三层的目标。本章还提出六种适当和积极的教育法的特点,用法及示例,可以对气候变化教育带来良好效果。对于拥有着气候变化教育内容的地理课,本论文建构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和规则,并且还设计了高中地理课程三个年级的三个示范教案。之后,笔者进行了教学实验,并将三个示范教案教学在越南顺化省(Thua Thien Hue)两所高中,以便检查本研究内容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第四章主要介绍了课外活动在实现全面教育目标中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当前越南高中实施课外活动的现状。本章也制定了目标、规则、内容和规程来有效地组织应对气候变化的课外活动。本研究提出了可以深化气候变化教育效果的七种课外活动以及其实现方式和实践例子。此外,笔者还针对两个课外活动设计了两个具体的教案,阐释组织活动的指导内容和方法,可供高中教师参考。第五章主要说明高中地理教育中有关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创建和使用。本章内容涉及到网站在教学,特别是在气候变化教育中的概念与作用、其设计与创建的规则、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构建过程、该网站的内容结构、接口、目录内容。并且,本章内容还指导师生对于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使用,以便提升应对气候变化教育的效果。
宫春洁[8](2019)在《数字时代电影美学嬗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影,作为世界第七艺术,自问世以来就带有典型的科技属性。每一次科学技术和传播媒介的演进与发展,都会促使电影的创作、存储、发行、放映和观赏方式发生着相应的变化,进而促进电影发生内在的改变,使其作为艺术门类中最为特殊的一位,在短短一百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展露出一次又一次的美学变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人类进入高度信息化社会,迎来了数字时代的春天,人类生活开始走向以视觉为中心的图像时代。二十一世纪初,数字技术大举进入电影艺术创作的各个环节,在电影内容与电影表现方式等层面为电影艺术注入了全新的活力,电影的发展由此正式步入数字技术时代。近年来,数字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发展着,为世界电影产业的繁荣贡献了非凡的力量,在引领电影辉煌前进的同时,导演对于不断推陈出新的技术探索也为电影本身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价值。数字电影在追求视觉刺激,致力于营造“奇观美学”的同时,观众的审美期待和审美心理也随之发生了巨大转变,从传统的理性审美进入了感性愉悦为主导的娱乐消遣,从对电影叙事真实性和主题崇高性的追求转移到对银幕奇观和视听杂耍的迷恋。表现手段、呈现方式的不同已经不足以说明传统电影与数字电影之间的差异,面对后者层出不穷的数字技术手段与异彩纷呈的电影内容,传统电影理论实足难以解释这一切。由此,数字电影新的语法、新的类型、新的规律,以美学作为方法论和学术视角的全新的电影理论上升为新的美学形态。电影美学作为电影学和艺术美学的重要分支,建立在电影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电影艺术的美和审美问题,数字技术为电影艺术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创作实践层面上,更关乎美学观念层面,故而产生了本文研究的初衷。本文内容主要划分为绪论、数字时代电影美学嬗变的思源与语境、数字化电影美学对传统影像真实观的颠覆、数字时代电影叙事策略的变化、数字时代电影审美的变迁、数字时代对电影美学的辨证思考、结语等部分,具体构架如下:绪论部分首先从时代背景与电影发展和电影美学的新形态两个角度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选题缘起;对国内外学者对这一议题的研究做以综述;对数字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电影等本文中涉及到的名词进行了概念的界定;最后详细论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点等。在第一部分中,论文从技术与艺术互为相生的文化思源为切入点,论述了技术与艺术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对数字时代的视觉文化语境进行解析,论述了数字技术为视觉文化传播提供了广阔空间,数字时代视觉文化的主要特征为从视像到拟像的变化以及虚拟真实与超真实成为拟像审美的新秩序;最后得出数字技术带来了电影美学新革命的结论。在第二部分中,论文从真实性与真实感出发来探讨数字化电影美学对传统影像真实观的颠覆,本章首先梳理了巴赞和克拉考尔两位电影学者对传统电影美学中的“真实”观的理论贡献,紧接着探讨了数字化电影美学中的真实观,这一部分主要从数字影像中的真实感到数字影像的“无中生有”来展现出数字技术对电影影像本身的影响与促进,同时本章的最后还对数字影像中的影像本体观念进行了重新的诠释。在第三部分中,论文主要论述了数字时代电影叙事策略的变化,这一部分以数字技术作为电影叙事策略变化的前提入手,分析了数字技术丰富了电影的叙事学理论、强化了电影对世界寓言式的思考、影响电影前期创作的内容以及创新电影摄制的工具等。同时这一章还将“奇观”作为一个单独的部分来阐释其作为数字技术时代电影叙事的新策略,主要体现在奇观开始支配叙事,以及叙事题材奇观化、叙事语言奇观化、叙事结构奇观化、叙事视角奇观化、数字表演奇观化等。最后本章还从数字技术拓展光影色调的表意功能、数字声音技术扩大电影空间包容感、数字绘景强化空间造型话语权三个角度探讨了数字时代电影叙事性表意途径的开拓。在第四部分中,论文阐述了数字时代电影审美的变迁。这一部分主要包含电影观众审美心理、数字时代电影审美的新特质以及数字时代电影审美经验变化的原因三个部分。本章从电影审美心理与视知觉研究、电影审美心理与精神分析学研究、电影审美心理与电影第二符号学研究三个问题入手研究了经典电影观众审美心理的研究路径并由此引出数字时代电影审美的新特质。数字时代电影审美的新特质主要包含:审美期待由“真实”至“震惊”、审美感知由“视听”至“多感官”、审美认知由“经验”至“体验”、审美愉悦由“静观”至“沉浸”、审美理解由“浅层”至“深邃”等,本章的最后部分探讨了数字时代电影审美经验变化的原因,归结于审美主体地位的提升、审美距离的缩减、快感经验的盛行、审美客体的开放与趋同等四个方面。论文的第五部分是数字时代对电影创作的辩证思考。本章首先探讨了数字时代电影创作唯“技术至上”的弊端,指出在数字时代数字电影出现的“唯技术论”影响下的奇观与叙事的失衡、“恐怖谷”等现象,以及由此进入到了感性狂欢之后的理性钝化阶段。随后论文提出了面对数字技术的高度发展,数字时代的电影应该对技术应用“度”的把握,这主要体现在:要把握数字技术与电影叙事的平衡度、把握数字技术与电影艺术本质的契合度两点上。本章的最后是对国产数字电影创作现状的思考,并提出国产数字电影的发展要做到彰显我国数字化电影的民族风格、重视人才作为高级生产要素的作用等。
茅家华[9](2019)在《基于多源遥感资料同化的北京“7·21”特大暴雨暖区降水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暖区暴雨是指发生在气旋暖区或者锋前暖区的暴雨,通常有局地性和突发性特征,往往能造成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暖区暴雨近地面常为高温高湿环境,其形成与次天气尺度小扰动信息(如地面辐合线、阵风锋、冷池、中尺度涡旋等)密切相关,全球业务模式往往无法分辨这些小尺度信息,因此对其预报能力有限。2012年7月21日,北京地区发生了一场50年一遇以上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即“721”暴雨),短短1-2日,便造成首都及其周边地区113人死亡,数百亿元经济损失,国内国际影响甚大。该暴雨可分成两个阶段,即锋前暖区降水和冷锋锋面降水阶段。本文在多源资料同化基础上,成功模拟了“721”暴雨形成及演变过程;利用观测分析和模拟诊断方法,对“721”暖区降水过程进行了动热力、云微物理和降水效率三方面的系统性机制研究。全文结论概述如下:(1)暖区降水存在山地和平原两类对流触发机制,并有显着的组织化发展特征。在河套气旋环流与西南气流汇聚及太行山局地地形辐合线的共同作用下,暖区山地对流不断触发。河套气旋东移下山,引起大气低层振荡,激发出重力波,与平原低层风切变次级环流上升支共同作用下,平原对流不断触发。对流单体在西南气流引导下,沿太行山自西南向东北传播,有明显的后向生成单体组织化发展特征,逐渐形成西南-东北向对流波列;而平原上近地面东南风引导了平原对流组织化为东南-西北向对流波列;两个方向对流波列在河套气旋东北侧区域辐合中心(北京房山)汇聚,对流波列进一步组织化发展,造成中尺度系统显着增强,长时间局地维持,形成暖区特大暴雨极值中心。(2)暖区对流有低质心热带性降水回波特征,云微物理过程受其制约,并有显着的反馈作用。在暖区降水中,云层较低,异常充沛的水滴是其产生强降水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低层大量的水滴通过碰并增长(PRA)形成大雨滴降落到地面;另一方面暖区强的上升气流导致大量水滴进入0℃层以上,形成较厚的过冷水层,高层冰相粒子播种其中,被其收集(PRACG_g2r、PRACS_s2r),下落形成大量雨滴;此外大量霰粒子在0℃层附近融化(PGMLT),也是重要的雨水源。暖区大量的降水造成了大量的雨水蒸发(PRE),在近地面附近形成了强的地面冷池,冷池的出流不仅增强了MCS本身,也容易激发出新的对流单体。在冷锋降水中,云层较高,虽然冰相过程更强,高层凝华过程释放大量潜热增强高空上升气流,融化层大量霰粒子融化产生大量雨滴;但冷锋阶段有强的中层干冷空气侵入,低层暖湿空气夹卷了干冷空气,一方面雨水蒸发(PRE)大大增强,不利于形成大雨滴降落至地面;另一方面低空下沉气流增强,过冷水滴不易形成,融化层雨滴收集冰相粒子过程随之减弱,缺少了重要的雨水源项,因此冷锋降水要明显弱于暖区降水。(3)暖区降水无论是大尺度(LSPE)还是云微物理(CMPE)降水效率都要显着高于冷锋降水阶段。以暖区和冷锋降水集中期为例,暖区阶段LSPE和CMPE平均高4%-6%,最高超过10%。暖区阶段低层为暖湿平流,冷锋阶段中层为冷干平流,导致暖区大尺度降水效率更高;暖区阶段雪收集过冷却水滴显着强于冷锋阶段,导致暖区云微物理降水效率更高。综上所述,本文建立了“721”暴雨多尺度天气学、暖区对流触发及组织化、暖区及冷锋云微物理过程三个可能的物理概念模型。
叶泽明[10](2019)在《东莞市道滘镇台风灾害应急管理问题研究 ——以台风“山竹”应对为例》文中指出在人类社会面对的灾难当中,发生在沿海地区的台风可以说是破坏性最大的类型。每年频繁到来台风灾害给我国沿海地区带来严重的财产损失,同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所以,探讨研究台风灾害的应急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通过研究希望为政府部门构建完备的应急机制和体系,颁布和落实有针对性的政策,提高台风灾害管理的应对能力。论文以2018年第22号超强台风“山竹”的应急管理为研究对象,认真梳理道滘镇在台风灾害应急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从4R危机管理理论视角入手去认识台风灾害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从而发现不足的地方,主要有应急预案可操作性差、风险评估不充分、危机意识不足、预警信息不够顺畅、演练准备不充分、保障能力不足、应对机制不健全、灾后整改恢复慢等,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应急处置体系建设不到位、二是缺乏有效的监测预警和协调联动制度、三是应急保障能力机制不完善、四是社会动员及灾后总结有待加强。针对以上问题,立足道滘镇实际,结合本人实际工作经历,本文对完善道滘镇台风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主要有:完善预案体系、加强台风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和隐患排查、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建立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立防灾演习和训练机制、完善应急部门协调联动体系、加强防灾物资储备和应急装备的准备、加强抢险队伍的保障、强化三防办人员配置和培训、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防灾救灾、重视总结经验教训等。
二、局地强风暴:观念与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局地强风暴:观念与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儋州龙卷与开原龙卷的多源资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资料及数据预处理 |
2.1 双偏振多普勒雷达及资料简介 |
2.2 其它资料和方法简介 |
2.3 资料预处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儋州龙卷的天气背景及双偏振雷达回波分析 |
3.1 2019年8月29 日海南儋州龙卷的天气背景及大气能量结构 |
3.1.1 龙卷事件概况 |
3.1.2 海南省地形及影响 |
3.1.3 天气背景 |
3.1.4 卫星云图 |
3.1.5 物理量诊断 |
3.2 海南儋州龙卷的双偏振雷达回波特征 |
3.2.1 反射率因子特征 |
3.2.2 径向速度特征 |
3.2.3 速度谱宽特征 |
3.2.4 双偏振参量特征 |
3.2.5 风暴发展不同阶段的雷达回波参量变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019年7月3 日辽宁开原龙卷分析 |
4.1 2019年7月3 日辽宁开原龙卷概况及天气背景 |
4.1.1 龙卷事件概况 |
4.1.2 天气背景 |
4.1.3 静止卫星云图的演变 |
4.1.4 对流指数与T-log P图 |
4.1.5 V-3?图 |
4.2 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
4.2.1 反射率因子特征 |
4.2.2 径向速度特征 |
4.2.3 速度谱宽特征 |
4.3 结论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5.1 开原龙卷与儋州龙卷的对比 |
5.2 全文总结 |
5.3 创新点 |
5.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Adventure Tourism: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Management(Chapter 13)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
一、原文题材 |
二、体裁分析 |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
一、翻译目的 |
二、翻译意义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
第二节 准备事项 |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
三、翻译策略选择 |
第三节 实施计划 |
一、翻译计划 |
二、写作计划 |
三、应急预案 |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
第一节 翻译过程 |
一、术语表的制定 |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
第二节 译后事项 |
一、译文审校 |
二、译文评价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词汇层面翻译 |
一、词义选择 |
二、词性转换 |
三、增词译法 |
第二节 句子层面的翻译 |
一、无灵主语句的翻译 |
二、复杂句的翻译 |
第三节 语篇衔接中照应手段的翻译 |
一、指示照应在语篇衔接中的翻译 |
二、比较照应在语篇衔接中的翻译 |
第五章 实验总结及结论 |
第一节 翻译实践总结 |
第二节 翻译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原文、译文 |
附录2:平行文本 |
附录3:术语表 |
致谢 |
(3)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
(二)理论基础 |
(三)具体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内容 |
四、核心概念 |
(一)现代性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4)长江船舶污染应急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以B海事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船舶污染应急管理的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创新和存在不足之处 |
第二章 船舶污染应急管理相关概念及理论阐释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长江船舶概念 |
二、船舶污染概念 |
第三节 、相关理论 |
一、全流程应急管理理论 |
二、协同治理理论 |
第三章 我国现行船舶污染应急管理机制分析 |
第一节 、现行我国沿海船舶污染应急管理体制 |
一、应急指挥机构 |
二、领导责任制度 |
三、社会动员体系 |
四、专业清污队伍 |
第二节 、现行我国船舶污染应急管理运行机制 |
一、污染预防机制 |
二、污染处置机制 |
三、污染善后机制 |
四、应急管理资源配置 |
第四章 目前我国长江船舶污染应急管理机制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
第一节 、B海事局长江段辖区情况 |
一、辖区特点 |
二、环境敏感水域 |
三、重要风险源 |
第二节 、B海事局辖区船舶污染应急管理案例分析研究 |
第三节 、我国长江船舶污染应急管理机制中存在的不足 |
一、普遍存在重处置轻预防的情况 |
二、船舶污染处置过程中出现管理真空或多头管理 |
三、船舶污染造成的损失得不到足够补偿 |
四、应急管理队伍发展滞后 |
第四节 、现行机制中存在不足的相关原因分析 |
一、船舶污染监管和预防不到位 |
二、船舶污染责任分管不明确 |
三、政府部门间沟通协调不顺畅 |
四、船舶污染损害评估和赔偿机制不完善 |
第五章 长江船舶污染应急管理机制创新与优化 |
第一节 、优化污染预防机制 |
一、完善船舶污染应急预案编制、演练和管理制度 |
二、实现船舶污染监管的立体化 |
三、强化船舶预防污染的意识 |
第二节 、优化污染处置机制 |
一、建立船舶污染综合治理机制,推进责任机制法定化 |
二、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推进指挥管理平台统一化 |
第三节 、优化污染善后机制 |
一、建立和完善长江船舶污染损害后评估机制 |
二、探索建立长江船舶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
第四节 、加强应急管理队伍和资源的整合化 |
第五节 、完善防污染设备生产管理的标准化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地理教材运用策略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1》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正确阐明人地关系是我国高中地理教材编制的基本理念 |
1.1.2 地理教材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
1.1.3 师生对现行教材中人地协调观的理解不够 |
1.2 研究意义 |
1.2.1 挖掘教材使用价值,培养人地协调观 |
1.2.2 帮助教师运用教材,减少教学盲目性 |
1.2.3 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增加学习趣味性 |
1.2.4 探索教材分析方法,提升自身理论学习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人地协调发展研究 |
1.3.2 高中地理教育中人地协调观的研究 |
1.3.3 地理教材分析与评价研究 |
1.3.4 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材运用策略研究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关键问题 |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人地协调观 |
2.1.2 人地协调观培养 |
2.1.3 教材运用 |
2.1.4 教材运用策略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理论基础 |
2.2.2 教育心理学理论基础 |
(1) 情感教学心理学理论 |
(2) 价值观形成理论 |
(3) 人本主义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教材研究:高中地理教材中的人地协调观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样本 |
3.2 分析框架 |
3.2.1 分析框架的构建 |
3.2.2 分析框架的界定与解释 |
3.3 研究结果 |
3.3.1 整体分析 |
3.3.2 局部分析 |
3.4 研究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4 调查研究:教师运用教材培养人地协调观的现状 |
4.1 “教师如何运用教材培养人地协调观”访谈 |
4.1.1 访谈目的 |
4.1.2 访谈对象 |
4.1.3 访谈提纲 |
4.1.4 访谈结果 |
4.2 研究结论 |
4.3 本章小结 |
5 策略研究: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材运用策略 |
5.1 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材运用策略指导思想 |
5.2 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材运用策略 |
5.2.1 激发学生人地协调观策略 |
(1) 梳理教材逻辑,匹配心理预期策略 |
(2) 挖掘教材素材,超出心理预期策略 |
5.2.2 陶冶学生人地协调观策略 |
(1) 紧抓社会热点,发掘人地协调观策略 |
(2) 善用案例决策,展示人地协调观策略 |
(3) 赋予教材情感,诱发人地协调观策略 |
(4) 感受地理之美,升华人地协调观策略 |
5.3 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材运用策略适用范围与注意事项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与反思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目的论视角下科学文本中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翻译 ——以《水资源管理:气候变化时代下的可持续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2 Layout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Task Description |
2.1 Introduction of the Source Text |
2.2 Translation Process |
2.2.1 Pre-translation |
2.2.2 While-translation |
2.2.3 Post-translation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Skopos Theory |
3.2 Three Rules of Skopos Theory |
3.2.1 Skopos Rule |
3.2.2 Coherence Rule |
3.2.3 Fidelity Rule |
Chapter Four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Attributive Clauses |
4.1 About Attributive Clauses |
4.2 Features of Restrictive Attributive Clauses in the Source Text |
Chapter Five Case Analysis |
5.1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Single Restrictive Attributive Clauses |
5.1.1 Division |
5.1.2 Combination |
5.1.3 Conversion |
5.2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Coordinate Restrictive Attributive Clauses |
5.2.1 Pre-position |
5.2.2 Division |
5.3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Embedded Restrictive Attributive Clauses |
5.3.1 Recasting |
5.3.2 Synthesis |
Chapter Six Summary |
6.1 Findings |
6.2 Limitations |
6.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 |
References |
Appendix1:Source Text& Target Text |
Appendix2:Term List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气候变化教育的研究 |
二、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研究:国际的研究与越南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技术路线 |
第一章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谐共生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论 |
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四、整合性教学理论 |
五、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
第二节 气候变化教育的内涵 |
一、全球气候变化及其表现 |
二、气候变化教育 |
三、气候变化教育的方式 |
第三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必要性 |
一、越南的气候变化状况 |
二、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现状分析 |
一、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
二、教师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
三、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的教材分析 |
第二节 当前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
一、越南高中生对于气候变化的认知和态度 |
二、高中气候变化教育的投资与关注不匹配 |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当使用导致教育效果较差 |
第三节 提高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效性的策略 |
一、提升高中地理教师的气候变化教育实施能力 |
二、重视课外活动中的气候变化教育 |
三、教育信息化助力气候变化教育实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教育途径:基于课堂教学的探索 |
第一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
一、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目标及原则 |
二、高中地理气候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组织 |
第二节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 |
一、高中地理使用气候变化教学方法的导向 |
二、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学的主要方法 |
第三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课堂教学设计 |
一、设计原则 |
二、气候变化教育教学设计过程 |
三、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设计案例 |
第四节 越南高中地理课中的气候变化教学实验 |
一、实验目的及对象选择 |
二、实验时间 |
三、实验方法 |
四、实验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教育途径:基于课外活动的探索 |
第一节 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及其开展 |
一、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概念 |
二、越南高中目前的课外活动情况 |
三、高中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目标及原则 |
第二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组织流程 |
一、高中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 |
二、高中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组织流程 |
第三节 组织高中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 |
一、组织有关气候变化知识专题讲座 |
二、成立气候变化俱乐部 |
三、举行与气候变化教育有关的比赛 |
四、气候变化教育游戏 |
五、课外相关技能培训课程 |
六、为高中生举行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现场考察或实地参观 |
七、参与当地组织的气候变化宣传活动 |
第四节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学实践的课外活动设计案例 |
一、苻连水文气象站的参观活动 |
二、“为我们未来保护气候”金钟挑战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建构与使用:基于信息化的探索 |
第一节 气候变化教育网站及其作用 |
一、气候变化教育网站 |
二、网站对于高中地理课程中气候变化教育的作用 |
第二节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建设 |
一、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设计与建设原则 |
二、气候变化教育网站建设过程 |
三、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结构 |
第三节 高中气候变化教育中网站的运用 |
一、对于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理解 |
二、使用气候变化教育网站来支持教学过程 |
三、气候变化教育网站使用的注意事项 |
本章小节 |
结论 |
一、对越南高中地理课程中进行气候变化教育的建议 |
二、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越南高中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高中气候变化教育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三:实验测验卡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8)数字时代电影美学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起 |
一、时代背景与电影发展 |
二、电影美学的新形态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括 |
第三节 概念的厘清 |
一、数字时代 |
二、数字技术 |
三、数字电影 |
第四节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数字时代电影美学嬗变的思源与语境 |
第一节 技术与艺术互为相生的文化思源 |
一、技术与艺术本为同源 |
二、技术进步对艺术创作的推动 |
三、艺术创作对技术发展的促进 |
第二节 数字时代的视觉文化语境 |
一、世界成为图像——数字技术为视觉文化传播提供了广阔空间 |
二、从视像到拟像——数字时代视觉文化的显着特征 |
三、虚拟真实与超真实——拟像审美的新秩序 |
第三节 数字技术带来电影美学的革命 |
一、数字技术介入电影整体创作 |
二、电影数字特效典型技术应用 |
三、数字技术对电影美学的影响 |
第二章 真实性至真实感—数字化电影美学对传统影像真实观的颠覆 |
第一节 传统电影美学观中的真实观 |
一、传统电影美学中的“真实” |
二、传统电影美学中的“假定” |
第二节 可信的不可能:数字化电影美学中的真实观 |
一、数字技术动摇了影像摹写现实的传统关系 |
二、数字技术拓宽电影假定性内涵 |
第三节 形式与表达的飞跃:数字化电影美学中影像本体观念的新诠释 |
一、数字化电影中“现实渐近线”的延展 |
二、数字化电影中“真实感”的再诠释 |
第三章 奇观支配叙事——数字时代电影叙事策略的变化 |
第一节 数字技术作为电影叙事策略变化的前提 |
一、丰富电影叙事学理论 |
二、强化电影对世界寓言式的思考 |
三、影响电影前期创作内容 |
四、创新电影摄制工具 |
第二节 “奇观”作为数字时代电影叙事新策略 |
一、奇观作为数字技术产物开始支配叙事 |
二、叙事题材奇观化 |
三、叙事语言奇观化 |
四、叙事结构奇观化 |
五、叙事视角奇观化 |
六、数字表演奇观化 |
第三节 数字技术时从代电影叙事性表意途径的开拓 |
一、数字技术拓展光影色调的表意功能 |
二、数字声音技术扩大电影空间包容感 |
三、数字绘景强化空间造型话语权 |
第四章 “故事欲”至“沉浸感”——数字时代电影审美的变迁 |
第一节 静观故事——经典电影观众审美心理研究路径 |
一、电影审美心理与视知觉研究 |
二、电影审美心理与精神分析学的研究 |
三、电影审美心理与电影第二符号学 |
第二节 数字时代电影审美的新特质 |
一、审美期待由“真实”至“震惊” |
二、审美感知由“视听”至“多感官” |
三、审美认知由“经验”至“体验” |
四、审美愉悦由“静观”至“沉浸” |
五、审美理解由“浅层”至“深邃” |
第三节 数字时代电影审美经验变化的原因 |
一、审美主体地位的提升 |
二、审美距离的缩减 |
三、快感经验的无限盛行 |
四、审美客体的开放、自由与趋同 |
第五章 “有意味的形式”——数字时代对电影创作的辩证思考 |
第一节 数字时代电影创作唯“技术至上”的弊端 |
一、“唯技术论”下奇观与叙事的失衡 |
二、陷入“恐怖谷”的适得其反 |
三、感性狂欢之后的理性钝化 |
第二节 数字时代电影创作对技术应用“度”的把握 |
一、把握数字技术与电影叙事的平衡度 |
二、把握数字技术与电影艺术本质的契合度 |
第三节 国产数字电影创作的现状与思考 |
一、从2018 年国内电影市场看我国数字电影生产 |
二、彰显我国数字化电影的民族风格 |
三、重视人才作为高级生产要素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基于多源遥感资料同化的北京“7·21”特大暴雨暖区降水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暖区暴雨国外研究进展 |
1.2.2 暖区暴雨国内研究进展 |
1.2.3 北京“7·21”暴雨个例研究进展 |
1.3 关键科学问题及技术路线 |
1.3.1 关键科学问题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多源资料简介 |
2.2 GSI资料同化系统简介 |
2.3 WRF中尺度数值模式简介 |
2.4 Barnes空间滤波分离方法 |
2.5 Morrison云微物理转化项输出方法 |
2.6 大尺度和云微物理降水效率计算方法 |
第三章 多源遥感资料同化 |
3.1 个例介绍 |
3.2 多源资料同化实验方案 |
3.3 多源遥感资料同化增量 |
3.4 多源资料同化改进效果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值实验及模拟验证 |
4.1 数值模拟实验方案 |
4.1.1 两种实验方案 |
4.1.2 模拟验证资料 |
4.2 数值模拟结果验证 |
4.2.1 数值实验方案一的模拟结果验证 |
4.2.2 数值实验方案二的模拟结果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北京“7·21”暴雨暖区中尺度对流触发及组织化机制 |
5.1 引言 |
5.2 天气形势 |
5.2.1 环流背景 |
5.2.2 河套气旋 |
5.3 平原对流单体的触发 |
5.3.1 MCS-C的观测和模拟 |
5.3.2 平原对流触发的水平和垂直演变特征 |
5.3.3 平原对流触发的中尺度环境条件 |
5.3.4 平原对流触发的可能机制 |
5.4 山地对流单体的触发 |
5.4.1 MCS-D的观测和模拟 |
5.4.2 山地对流触发的水平和垂直演变特征 |
5.4.3 山地对流触发的可能机制 |
5.5 暖区对流单体的组织化升尺度发展 |
5.5.1 组织化发展的典型特征 |
5.5.2 组织化发展的可能机制 |
5.6 暖区对流单体触发及组织化的概念模型 |
5.7 暖区对流单体触发及组织化的概念模型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北京“7·21”暴雨暖区及冷锋降水的云微物理机制 |
6.1 引言 |
6.2 暖区和冷锋降水云微物理特征差异 |
6.2.1 水物质质量收支诊断 |
6.2.2 水物质潜热收支诊断 |
6.3 暖区和冷锋降水可能的云微物理机制 |
6.3.1 暖区和冷锋降水MCS的云微物理和热动力结构 |
6.3.2 先前发生的暖区降水对后发生的冷锋降水云微物理过程的可能影响 |
6.3.3 北京“7·21”暴雨暖区及冷锋降水的云微物理机制的概念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北京“7·21”暴雨暖区及冷锋降水的降水效率机制 |
7.1 引言 |
7.2 降水效率计算 |
7.3 暖区和冷锋阶段的降水效率对比 |
7.4 LSPE和 CMPE降水效率差异的定量分析 |
7.5 降水效率差异可能机制的探讨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东莞市道滘镇台风灾害应急管理问题研究 ——以台风“山竹”应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台风灾害应急管理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应急管理 |
2.1.2 台风灾害 |
2.2 理论基础 |
2.2.1 “4R”危机管理理论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三章 道滘镇台风灾害应急管理现状分析 |
3.1 “山竹”台风受灾状况 |
3.2 道滘镇台风灾害处理现状 |
3.2.1 缩减阶段(Reduction) |
3.2.2 预备阶段(Readiness) |
3.2.3 反应阶段(Responese) |
3.2.4 恢复阶段(Recovery) |
第四章 道滘镇台风灾害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道滘镇台风灾害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1 缩减阶段:危机意识薄弱 |
4.1.2 预备阶段:各项准备不充分 |
4.1.3 反应阶段:应对机制不健全 |
4.1.4 恢复阶段:灾后总结不足 |
4.2 道滘镇台风灾害应急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应急处置体系建设不到位 |
4.2.2 缺乏有效的监测预警和协调联动制度 |
4.2.3 应急保障能力机制不完善 |
4.2.4 社会动员及灾后总结有待加强 |
第五章 完善道滘镇台风灾害应急管理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应急处置体系建设 |
5.1.1 完善预案体系 |
5.1.2 加强台风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和隐患排查 |
5.1.3 强化安全意识教育 |
5.2 加强监测预警和协调联动机制建设 |
5.2.1 建立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
5.2.2 建立防灾演习和训练机制 |
5.2.3 完善应急部门协调联动体系 |
5.3 强化应急保障能力机制建设 |
5.3.1 加强财政投入保障防灾物资储备和应急装备的准备 |
5.3.2 强化抢险队伍的制度保障 |
5.3.3 强化三防办人员配置和培训 |
5.4 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和总结危机经验教训 |
5.4.1 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防灾救灾 |
5.4.2 总结经验教训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访谈纲要 |
二、访谈记录表 |
致谢 |
四、局地强风暴:观念与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儋州龙卷与开原龙卷的多源资料分析[D]. 陆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Adventure Tourism: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Management(Chapter 13)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魏柔冰.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4]长江船舶污染应急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以B海事局为例[D]. 胡亮亮.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3)
- [5]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地理教材运用策略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1》为例[D]. 苟杰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目的论视角下科学文本中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翻译 ——以《水资源管理:气候变化时代下的可持续性》为例[D]. 陶玥含.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7]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实践研究[D]. 阮氏显(NGUYEN THI HIEN).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8]数字时代电影美学嬗变研究[D]. 宫春洁. 吉林大学, 2019(02)
- [9]基于多源遥感资料同化的北京“7·21”特大暴雨暖区降水机制研究[D]. 茅家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1)
- [10]东莞市道滘镇台风灾害应急管理问题研究 ——以台风“山竹”应对为例[D]. 叶泽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