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增值难(论文文献综述)
冯兰[1](2013)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供需研究》文中认为社会保障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和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一直发展落后,尤其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近年来,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形势越来越严峻。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我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功能正在逐渐弱化。传统的农村养老保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民养老的需要,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十分迫切。为了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解决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我国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给予了高度重视。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制度,从2009年开始在全国选择10%的县(市、区、旗)开展新农保的试点。新农保政策的出台和试点推动,标志着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事业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时期。但是我国新农保制度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新农保制度还存在有许多不足,比如,新农保试点扩面速度较慢,覆盖率较低,保障水平偏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当前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以新农保政策的出台及试点实施为契机,深入研究新农保的供给和需求问题,对于完善我国新农保制度,促进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以新农保政策的出台及试点实施为契机,在分析我国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迫切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我国现有新农保制度供给上的不足,探讨新农保供需之间的差距,并对完善我国新农保制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分为8章进行分析,各章主要内容及研究结论如下:第1章是导言部分,主要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内容、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论文可能的创新和不足等。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目前国内外系统研究我国新农保供给和需求问题的文献较少。第2章是对新农保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的概述。本章首先将新农保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对公共产品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梳理,为新农保的供需分析提供理论支撑。第3章是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根据制度变迁理论,将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老农保的初始试点以及停滞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地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新阶段;第三个阶段是新农保制度正式建立并试点推广的阶段。重点描述新农保制度的主要内容,对新农保制度进行评析。第4章是对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借鉴。考察国外典型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模式,选取德国、日本和巴西等国家进行比较分析。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新农保的启示有:发挥政府在新农保制度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制建设;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注重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第5章是分析农民对新农保制度的需求状况。利用序数效用理论分析农民在现有资源、制度和信息等约束条件下在家庭养老和新农保这两种养老保障方式中做出最优选择,实现养老效用最大化。以湖北省监利县为例,实地调查农民对新农保的需求,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实证检验影响农民参保的因素。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民参加新农保的意愿较为积极,农民对新农保需求较大。农民年龄、务农年限、家庭规模、家庭人均纯收入、农民对新农保的了解程度、农民对新农保的缴费承受能力、新农保的养老保障待遇等因素对农民的参保需求影响显着。第6章是分析新农保制度的供给情况。根据公共产品的成本—收益法,分析新农保供给的成本和收益。在养老资源的配置上,政府供给新农保,供给行为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新农保的经济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根据新农保的实施情况,分析新农保的供给现状,并重点分析新农保的财政供给能力。目前我国政府对新农保的财政供给还存在不足,比如总体财政投入有限,地方各级政府对新农保的财政补贴分担方式不明确,财政补贴激励机制设计不合理,财政投入的保障机制缺失等。新农保制度供给不足,养老保障待遇偏低,难以保证农村老年人达到基本生活水平,新农保供给的社会经济效益还未达到最大化。第7章是分析新农保的长期供需平衡情况。以现收现付制基本模型为基础,通过测算未来农村人口数量结构和农村人均纯收入,计算未来新农保帐户收支之间的缺口,找出供需之间的差距。针对新农保帐户的收支缺口,本文认为应该增加政府对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财政补贴,来解决新农保供需之间的矛盾。参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替代率20%,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按上一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进行补贴。通过测算未来国家财政收入,我国政府有实力为新农保制度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第8章在归纳前文主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新农保供需矛盾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完善新农保的制度设计;加快新农保制度的立法;增加新农保的财政投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对新农保的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的参保信心。
于威[2](2010)在《中国农村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文中提出实现农民“老有所养”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完成的一项艰巨任务,农民应该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相对于已经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城市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更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洼地,目前只是处于制度探索和起步阶段。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并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框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的老年人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养老依靠的主要是家庭和个人,只有部分地区的农村老年人能享有不多的养老金。上世纪90年代起,政府试图建立农村社会养老制度,但最终效果不好。以上两个事实是研究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起点。农村老年人生活困顿的根本原因是制度性因素造成的养老资源积累不足。中国政府曾经长期采取重工业优先的赶超式发展战略,并通过计划经济体制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在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下,农民被限制于相对弱势的农业生产部门,长期以“工农剪刀差”向国家提供资金原始积累。特别是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生产积极性被不符合实际的经济制度严重压抑,这是农民养老资源积累不足的首要原因。另一方面,国家采取了歧视性财税和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加剧中国城乡二元反差。因此国家有责任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提供相应的补贴。这也决定了中国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要综合立足于福利和保险两个方面,而不能只依赖保险。上世纪90年代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构建的失败是一个寓意深刻的教训,反映出存在一些制约制度建立的深层次原因。相对于目前中国的国力,当初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时国家确实还不富裕,但不能因此将这次失败完全归因于经济因素,农民缺乏政治发言权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从世界各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一个结论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不但取决于经济因素,同时也取决于政治因素,很多国家都是在不太富裕的时候就建立了自己的社会保障体系。单就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而言,也有很多发展中国家走在了中国的前面。目前中国正在发生着很多有利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立的积极变化,不但有经济实力的增长,更有政治文明的进步,这些为建立中国农村养老保障系统提供了现实条件。在研究中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时,农民工的养老保障状况值得特别关注,他们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很多情况不但没有成为受益者,反倒成为了制度不健全的受害者。具体到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上,很多农民工参保又退保,实际上没有享受到制度的任何好处,其统筹账户的资金也不再属于他所有。数千万人的退保行为背后的因素是制度缺陷。在进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农民工特点并保障其利益。农民工的相当部分最终还会回归农村,通过适当设计可以把他们纳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对于最终融入城市的农民工,可以引导其加入城市职工养老保险体系,设立单独的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弊大于利。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面临的一个最大危险是制度碎片化的凝固,这从长期讲危害很大。在目前的制度实践中,因为缺乏统一的指导和规范,各地分别建立了差异较大的各种保险制度。这些制度针对不同农民群体各有不同,各地区之间,尤其是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之间更是差异巨大。即使是经济发展水平差不多的邻近地区,也会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尽相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碎片化已经形成。同时值得庆幸的是,目前这种碎片化的制度还没有固化。中央政府对其进行整合的阻力还比较小,这是一个很宝贵的时间窗口。如果各地制度趋于凝固,则再进行任何改革都会阻力重重。以法国为代表的很多国家在整合碎片化社会保障制度时都遭到失败,其国家发展也受制于碎片化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中国应该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在制度建立初期就形成大一统的局面。目前政治、经济等各种条件都已具备,正是建立全国层面的农村养老保障系统的历史时机。对社会保障基础理论和国外经验的梳理借鉴是本文研究的基础。目前世界上农村养老保障已经形成了福利型养老保障、保险型养老保障和救助型养老保障等几种形式。无论其理论还是实践都对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设计有较大帮助。世界银行提出了“多支柱养老保障模式”,它汇集了世界各地实践经验和智慧,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中国多层次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框架。共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中央政府财力支撑的非缴费型养老福利金制度,其出发点是对农村老年人的一种补偿,使其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对于这一层次的资金来源问题,本文提出用国家存量财富来建立相应的养老基金,而不应建立在当期的财政收入之上。第二层次是缴费制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采取政府适当优惠的方式来吸引农民自愿参加。根据缴纳费用通过精算关系决定未来的待遇。以上两个层次的制度都面向所有的农村居民,也包括农民工,其统筹层次是国家级的。第三个层次是地方资金支撑的救济制度,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五保户制度,以家计调查方式确定受益人,另外也以适当形式吸引NGO等社会力量参与其中。运用AHP分析法对影响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立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提出了有利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立与运行的一系列对策建议:成立最高层次制度推进机构、建立法律保障体系、优化管理运营体制、进行相关配套政策改革。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一、设计了全国统一、中央政府承担主要责任的中国农村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二、提出了利用国家存量财富为农民提供非缴费型福利养老金的养老问题解决方案。
王章华[3](2011)在《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90年代初进行试点,逐步在农村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由于制度本身设计存在缺陷等种种因素的影响,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难以推进。1999年,国务院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清理整顿,要求停办新业务,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逐步过渡为商业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处于停滞状态。2002年十六大提出“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后,一些地方开始探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009年9月1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按照“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从2009年开始选择10%的县(市、区、旗)试点,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本论文在此背景下通过与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比和与其他人群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联系,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一些问题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论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为: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对社会养老保险等概念进行阐述,本文所研究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对象范围确定为从事农业劳动的纯农民群体:对研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文献进行述评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框架、方法、研究目标及创新进行介绍。第二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分析理论基础”介绍了论文分析所应用的基础理论,主要介绍了社会公平理论、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划分理论和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社会公平理念是作为社会保障的核心价值员穿全文,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划分理论用来分析新农保中各级政府财政补贴责任分担问题,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用来分析新农保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第三章“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回顾”主要介绍了探索建立老农保时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及意义;阐述了老农保发展过程和实施状况;分析了老农保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索与试点”主要内容为:一是分析了新农保试点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背景。在政治上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新农保工作,制定了试点指导意见,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经济社会方面,与已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国家相比,基本具备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二是阐述了新农保试点的发展过程和状况。到目前为止,新农保发展经历了各地方新农保探索、新农保研究性试点和国家新农保试点等阶段,并且试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三是分析了新农保特征。与老农保相比,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更具有社会性、互济性和福利性;缴费标准和保障水平更高;明确强调了政府责任,体现了政府在新农保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兼顾了效率与公平;从宏观制度层面上看具有发展的可持续性等。四是阐述了新农保推进原则。新农保在推进中应遵循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相适应,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先慢后快、逐步推进,规范操作、逐步完善,可衔接性和可持续性,自愿参保、积极引导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等原则。五是分析了新农保试点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人户分离的人群参保、缴费标准设计、财政补贴、村集体和其他组织补助及与其他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等问题。第五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分析”主要阐述了研究者在全国试点前对新农保模式的探索研究,各地方新农保实践模式以及全国试点后各地对新农保的调整和完善情况。第六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政府责任”主要阐述了政府介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理论依据,政府在新农保中的立法职责、财政职责、组织实施职责、监管职责等责任。重点分析了政府在新农保中财政责任及其各级政府承担财政补贴的方式,这部分介绍了国外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经验,归纳了目前我国政府对新农保财政补贴的主要方式——进口(缴费)补贴、出口(养老金待遇)补贴。分析了不同的补贴方式的效应:进口补贴能提高农民缴费意愿,激励效果较好,能提高农民参保人缴费能力和保障水平,具有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但也增加了新农保基金保值增值的压力,加重了财政困难地区地方政府负担,多缴多补的鼓励办法有可能产生逆向选择问题。出口补贴直接提高了参保人的养老保障水平,减缓了基金的保值增值的压力,体现了新农保的公平性、普惠性,但没有缴费补贴的激励效果大。这一章还分析了目前新农保政府补贴在基金中存在补贴比例低、补贴制度不完善、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权不统一等问题和提出了加大财政投入、完善补贴机制和建立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财政责任分担机制等相应的对策措施,提出了省、县(市、区)、乡(镇)三级政府补贴比例分配的三种方式——三三制、高中低或高低低、低中高。第七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主要阐述了我国目前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构成及不同养老方式的地位和作用,重点分析了新农保目前和将来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分析认为目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还难以在农村养老保障中占主体地位,农村养老保障在将来一段时期内还主要靠家庭养老,随着新农保进一步发展,将在农村居民养老保障中占据主体地位,但也必须与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等其他养老方式相结合才能完全实现全面保障农村居民养老的需要。第八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前景与展望”通过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比较,对新农保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认为新农保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合并实施,这体现了财政补贴的公平性,易于建立相似或相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是也有可能存在增加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内部管理机制不顺和保障水平缺乏相对公平等问题;认为新农保在制度模式、基金管理等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为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制度相衔接和建立全国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准备条件。在推进进程上,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到“十二五”期末,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第二步是到2020年,新农保成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保障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第三步是到2049年,新农保的基本制度框架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一致,城乡基础保障水平基本相同,形成全国统一的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第九章“研究结论与不足”。文章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和老农保的缺陷有必要探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较老农保设计更合理;新农保最终发展趋势应该更有利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府应该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中央政府应该加大转移支付;新农保目前难以在农村养老保障中占据主体地位,必须与其他养老方式相结合共同完成农村居民养老功能等结论。文章村在由于缺乏基础数据无法对新农保的中长期收支变动趋势进行精算,研究不够深入,研究范围有待于进一步拓展等不足。
周卉[4](2015)在《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反思》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从历史现实看,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依据我国国情不断演变的结果。同时,社会制度与社会现实的紧密相关,制度设计者根据客观现实进行设计,制度所表现的理念不仅是制度设计者的想法的简单体现,更是所处社会中多数人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历史文化传统整体认知的结果。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应当从制度本身出发,通过探究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中国农村养老制度形成的社会背景,发掘深藏与其后的制度变迁的观念和理论基础,并从中提炼制度的演变规律,才能为现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基于此,本文选取1949年后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作为研究对象,在梳理相关政策背景和内容变化基础上对这些制度所反映的观念基础和价值取向进行反思。研究重点在于分析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变迁规律、观念支撑和理论基础,透视养老保障制度的演进是如何体现社会的公平、公正、自由与平等等一系列价值理念的。所以,文章着重从制度、观念和理论三个方面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过程进行反思。本文认为,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土地改革时期——人民公社时期——改革开放初期——转型期,各时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形成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梳理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发展历程,才能把握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整体规律。新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责任主体,也就是是承担养老责任的载体变化,大致是从家庭、集体、个人到国家;保障层次是从基本的生存保障到发展保障;保障对象从单群体到多群体;保障内容从一元到多元的演变。制度演进与观念变化密切相关,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由不断变化的养老理念所决定,整体的演进规律遵循的是生存理念——公平理念——权利义务理念——自由发展理念这一路径。通过对不同阶段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所体现的观念进行反思,能够透视出观念演进与制度变迁的密切关系。但是,社会观念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虽然具有重要影响,但并非决定因素。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特别是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需要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演进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国家主义、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价值取向的侧重表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分别是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代际交换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公平效率理论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从国民收入分配的角度和共济性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如何体现社会主义;代际交换从狭隘的家庭内部劳动力之间的交换向适合社会化大生产的全社会范围的代际交换变迁,预示单一的家庭养老必然被多样化的社会化养老取代,体现的重点在于集体主义;公共产品理论是从政府责任角度来分析养老保障制度的特征重点体现国家主义;而公平效率理论在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体现个体在养老保障中的责任和义务,倾向于个人主义。尽管不同阶段的养老制度不是以单一的理论为基础的,但是其倾向性恰恰体现了中国农村养老制度的变迁规律。从新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层面上看,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但经过曲折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如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责任主体逐步明确,内容更加多样化,更具针对性等等。但依然存在着共济性差、保值增值难、政府责任不足、保值层次性不明显等特征。通过对我国现在试点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经验和不足进行反思,借鉴国外典型的养老经验,本文认为中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构建应该以保障生存权、实现公平正义、社会利益最大化和保障农民的自由发展为价值取向,在制度设计中要遵循普惠性、公平效率兼顾、权利义务统一和多样性原则,并提出了具体的构建措施。
陶纪坤[5](2010)在《“旧农保”与“新农保”方案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当前及今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作者认为,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既要充分利用过去实施"旧农保"所积累的成熟经验,又要在过去"旧农保"的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新农保"方案在制度设计上比"旧农保"有较大进步,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论文深入细致地研究了"旧农保"和"新农保"方案的利弊。
王石生[6](2013)在《关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研讨综述》文中研究指明2009年国务院在全国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这是政府为解决农民养老问题所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取得了相当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重点对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概念及与"老农保"的区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理论基础;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ERG需求理论分
王柄钱[7](2013)在《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以全国农业大省河南为例》文中提出国家在“十一五”规划期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国家承担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一体化的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危机,这是在世纪宏观经济运行的背景下,如何妥善解决我国大约9亿农民养老,涉及的不仅仅是学术上的问题,也是基于基本的公平和正义,保障国家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真正问题。尽管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获得了相对较大的进步,但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研究相对薄弱,而农村养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自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集体经济削弱的基础上,建立农村社保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弱,有许多问题,核心的原因是养老保险制度上设计的缺点。因此,对新型河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合理实用的理论方案,并根据地方实际情况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际操作方案,保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顺利运营,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实践价值,这不仅关系到我省众多农民养老生活保险制度的未来,也是符合我省农村经济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符合国家建设新农村的基本要求。首先,本文根据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由表及里地对农村社保制度的制定、实施、改革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研究,力图站在客观的角度,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次,本文研究了河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并实地调研,分析研究对其发展的影响因素,然后各种因素产生的原因和其未来趋势,再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本文建立了一个新的分析河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具体构思。大体可分为五个部分:筹资渠道,提高资金价值,改善社会养老、家庭养老条件,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全面提高养老层次。尤其是这种保险制度的推广有利于农村老年人晚年养老,更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是国家对全体农民的养老福利。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北京、广州、信阳地区的经验模式,并提出了实现河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筹资模式的总体思路: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组合积累的模式;估计这一制度的实施在河南省有广泛的需求,并结合国家、集体、个人的30%、20%和50%的筹资规模和现有的河南省财政支持能力、集体补助能力,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工作了近二十年的农民应该支付多少,是否有能力支付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河南省和构造的筹资模式。最后,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河南省新农保所存在问题的措施,包括:加强政府立法,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创新支付方式,允许参保农民以产品或土地领到养老保险金。
安增龙[8](2004)在《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农民占全国人口的63.91%,占世界农村人口的30%,农村老年人占全国老年人75%,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日趋严重。按国际经验,现代国家必须在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前20 年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才能经受住“白发浪潮”的冲击。否则,必然会严重地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经过10 多年的实践与改革,我国虽然已初步形成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但还极不完善,为迎接本世纪30 年代到来的人口老龄化高潮,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是我国农村联产承包制实施以来,最重要的制度建设,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度保证。而且这也对世界发展中国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重要贡献。本文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对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研究。在中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大背景下,以农村市场经济为出发点,在国内已有的理论研究和总结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理论研究的有益经验,把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置于二元经济同质化与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进行系统剖析与研究,结合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状,重点论证现阶段全面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可行性,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新思路和方案,构建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框架,以期为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及最终建立中国城乡一元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基于上述思路,全文内容按如下章节展开: 第一章 导论 阐述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提出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理论 本章主要对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农村养老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地位及功能属性;通过对城乡二元社会养老保险结构理论及现实情况的分析,明确了在二元社会结构长期固化的情势下,现实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必然的,实现城乡一元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未来的发展目标。 第三章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的国际比较本章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划分为全民社会养老保险统一制度、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专门制度和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统分结合制度三种,通过对美国、韩国、新加坡、德国、法国、波兰、日本、加拿大等典型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纵向比较;对上述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时机、
刘迪平[9](2010)在《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长效供给研究》文中认为当前的经济结构及特殊的经济转型期决定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其养老的重中之重是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及其养老问题。由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长期缺位,目前,大部分农村老年人口仍然依靠传统的养老保障制度进行养老。然而,传统的养老保障制度安排正受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梳理相关历史文献、界定和概述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在分析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回顾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变革、反思“老农保”的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构建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为基础,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满足农村居民养老需要、公平普惠的“新农保”制度。同时,通过采用实证、规范、比较、模型预测、精算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多学科融合的角度,全面、系统的论证其运行的可行性,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一套完善、合理、有效的“新农保”纵向一体(需求、筹资、管理一体化)、横向协调(均衡发展)、整合提升(衔接与动态发展)的长效供给机制,以确保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下实现农民养老的“广覆盖、保基本”目标,切实解决农民“养老不犯愁”的问题。本文围绕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长效供给这一主题,共分六部分十章进行分析探讨。第一部分(第1、2、3章)是研究基础;第二部分(第4、5章)是现状分析;第三部分(第6、7章)是经验启示;第四部分(第8章)是预测论证;第五部分(第9章)是策略研究;第六部分(第10章)是全文结论。第1章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思路及框架。第2章主要对国内外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综述。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以往研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对“新农保”的探索多停留在必要性的论述和“新农保”政策的解读上,很少提及如何构建“新农保”,以及在“新农保”建设中如何实现城乡衔接、区域协调发展,等等。并且特别缺乏在“新农保”试点和国际金融危机双重背景下的研究。在政府财政负担能力方面,对如何增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缺乏有针对性的全面分析,特别是如何筹资、没有建立具体的机制。第3章重点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新农保”的基础理论进行概述。第4章主要论述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与趋势,并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变革历程划分为“老农保”时期(1986~2002年)和“新农保”时期(2003年~)进行回顾。第5章通过对“老农保”的精算分析,总结、反思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6章主要阐述国外(德国和日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验,并通过国际比较分析为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长效供给提供经验借鉴。第7章对国内典型地区苏州、东海、宝鸡三种“新农保”探索模式进行案例剖析,为当前有效推进和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实现其长效供给提供启示。第8章全面论述“新农保”制度运行的基本支撑条件,提出构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新农保”制度。并运用ARIMA模型和精算模型对“新农保”制度运行的可行性进行预测论证。经过综合测算分析,“新农保”制度具有运行效率。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新农保”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实现“保基本”目标是可行的。第9章详细阐述构建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新农保”长效供给机制的策略,主要包括:构建“新农保”需求、筹资、管理纵向一体化的长效供给机制;构建“新农保”均衡发展的横向协调机制;构建“新农保”整合提升的动态发展机制;构建“新农保”长效供给的相关配套机制。为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顺利实施,实现其“全覆盖、保基本”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刘仁华[10](2011)在《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口老龄化浪潮的来临,农民养老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由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长期缺位,农民最关心的养老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原因,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希望能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实现我国社会几千年来老有所养的目标。本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加强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的重要性。由于受计划生育政策、人均寿命提高、城乡人口流动的影响,我国农村老龄化问题突出,因此,加强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是应对老龄化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渐铺开,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我们必须加强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为了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加强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第二部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经费投入不足,保障水平低;覆盖面窄,受众面小;参保积极性不高,筹资能力弱;管理欠规范,基金保值增值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经济条件落后是制约农村养老保障充分发展的根本原因;制度建设滞后是制约农村养老保障科学发展的主要原因;城乡二元差距是制约农村养老保障协调发展的直接原因;运营模式落后是制约农村养老保障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三部分,国外农村养老保障建设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国外农村养老保障的成功模式主要有:缴费型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的代表德国,福利型国家的代表瑞典,国民年金制度的代表日本。综合各国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带给我们在农村养老保障建设中的一些启示:选择合适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适时推进农村养老保障建设,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统筹考虑城镇化、农业政策和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完善法律体系。第四部分,进一步健全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对策建议。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出发,提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建设的具体措施:要推进制度建设,建立农村养老保障长效机制;要改善融资机制,拓宽农村养老保障筹资渠道;要提高统筹层次,确保农村养老保障公平发展;要创新运营模式,实现农村养老基金保值增值;要加大监督力度,深化农村养老保障阳光运行。
二、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增值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增值难(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供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供给不足 |
1.1.2 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求大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新农保供给层面的研究进展 |
1.3.2 新农保需求层面的研究进展 |
1.3.3 简要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 |
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社会保障 |
2.1.2 社会养老保险 |
2.1.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2.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础理论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制度变迁理论 |
2.2.3 生命周期理论 |
2.2.4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2.5 公共财政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
3.1 老农保制度实施及停滞阶段 |
3.1.1 老农保制度的实施情况 |
3.1.2 老农保制度的主要内容 |
3.1.3 对老农保制度的评析 |
3.2 地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新阶段 |
3.2.1 苏州模式 |
3.2.2 中山模式 |
3.2.3 宝鸡模式 |
3.2.4 对地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新的评析 |
3.3 新农保制度试点推广阶段 |
3.3.1 新农保制度的试点推广情况 |
3.3.2 新农保制度的主要内容 |
3.3.3 对新农保制度的评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主要制度模式 |
4.2 发达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4.2.1 德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4.2.2 日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4.2.3 法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4.3 发展中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4.3.1 巴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4.3.2 毛里求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4.4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5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分析 |
5.1 基于序数效用理论的需求分析 |
5.2 新农保制度的需求现状 |
5.2.1 农民对新农保需求总量大 |
5.2.2 农民对新农保需求十分迫切 |
5.2.3 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求多元化 |
5.2.4 农民对新农保参保缴费负担不均 |
5.3 农民参加新农保意愿的实证分析 |
5.3.1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
5.3.2 模型选择与变量描述 |
5.3.3 实证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供给分析 |
6.1 新农保供给的成本—收益分析 |
6.1.1 新农保供给的成本 |
6.1.2 新农保供给的收益 |
6.1.3 新农保供给的最优选择 |
6.2 新农保财政供给现状分析 |
6.2.1 新农保财政投入不足 |
6.2.2 新农保财政补贴分担方式不明确 |
6.2.3 新农保财政补贴激励机制设计不合理 |
6.3 新农保财政供给能力分析 |
6.3.1 中央财政对新农保的财政供给能力分析 |
6.3.2 地方财政对新农保的财政供给能力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供需平衡分析 |
7.1 新农保供需分析的基本模型 |
7.1.1 基本模型 |
7.1.2 预测指标设置 |
7.2 新农保长期供需分析 |
7.2.1 农村未来人口测算 |
7.2.2 农民人均纯收入测算 |
7.2.3 未来财政收入测算 |
7.2.4 新农保长期供需测算 |
7.2.5 新农保财政补贴的改进方案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完善新农保的制度设计 |
8.2.2 加快新农保制度的立法 |
8.2.3 增加对新农保的财政投入 |
8.2.4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
8.2.5 加大对新农保的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的参保信心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农保意愿调查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中国农村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基础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风险与社会风险 |
2.1.2 老年人与养老 |
2.1.3 家庭保障、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 |
2.1.4 养老保险和养老保障 |
2.2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与规律 |
2.2.1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
2.2.2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发展的主要规律 |
2.3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基础理论 |
2.3.1 社会养老的政治经济理论基础 |
2.3.2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基础理论 |
2.3.3 农村养老保障的政府责任 |
2.4 世界银行多支柱养老保障模式 |
2.4.1 社会风险管理和社会保护理论 |
2.4.2 多支柱养老保障模式概述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现状与分析 |
3.1 农村养老保障模式 |
3.1.1 中国农村养老模式概述 |
3.1.2 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化 |
3.2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项目 |
3.2.1 农民养老保险 |
3.2.2 农民工养老保险 |
3.2.3 失地农民养老养老保障 |
3.2.4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
3.2.5 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
3.2.6 村干部养老保险 |
3.3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探索 |
3.3.1 总体情况介绍 |
3.3.2 典型地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情况 |
3.3.3 经验和启示 |
3.4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3.4.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概述 |
3.4.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缺陷 |
3.4.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展望 |
3.5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
3.5.1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
3.5.2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落后的深层原因 |
3.5.3 新的政治经济条件带来制度改进空间 |
3.6 本章小结 |
4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比较与启示 |
4.1 国外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类型与模式比较 |
4.1.1 主要类型 |
4.1.2 模式比较 |
4.2 发达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介绍 |
4.2.1 发达国家的三支柱模型 |
4.2.2 德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
4.2.3 法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
4.2.4 日本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
4.3 发展中国家非缴费型养老金计划 |
4.4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5 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约束和优势 |
5.1 构建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主要约束 |
5.1.1 农民养老资源积累严重不足 |
5.1.2 多重差异导致的制度碎片化 |
5.1.3 地方与中央权责不匹配 |
5.1.4 城镇养老保障改革滞后的影响 |
5.2 构建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主要优势 |
5.2.1 中国拥有强大的中央财力 |
5.2.2 建立全国统一制度的阻力较小 |
5.2.3 政治制度和低起点优势 |
5.2.4 巨大潜在收益提供的改革动力 |
5.3 本章小结 |
6 农村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框架 |
6.1 构建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基本思路 |
6.1.1 农村养老保障的统筹层次分析 |
6.1.2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资金来源分析 |
6.1.3 对制度构建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 |
6.1.4 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
6.2 制度目标和设计原则 |
6.2.1 制度目标 |
6.2.2 制度设计原则 |
6.3 多层次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框架 |
6.4 第一层次为非缴费福利型养老保障 |
6.4.1 实行非缴费福利方式的理由 |
6.4.2 非缴费福利保障的资金来源 |
6.4.3 具体制度内容 |
6.5 第二层次为农村保险型养老保障 |
6.5.1 完全累积制养老保险的优点 |
6.5.2 农村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 |
6.5.3 具体制度内容 |
6.6 第三层次为农村社会救助制度 |
6.6.1 地方政府主导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 |
6.6.2 充分发挥NGO的补充救济作用 |
6.7 本章小结 |
7 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对策 |
7.1 成立最高层次的制度推进机构 |
7.2 积极构建法律制度体系 |
7.3 建立科学严格的管理监督机制 |
7.4 施行相关配套政策改革 |
7.4.1 进一步提升农民的政治影响力 |
7.4.2 大力推进城镇化战略 |
7.4.3 调整土地利益分配 |
7.4.4 完善就业政策和收入政策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问题、内容、框架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目标及创新 |
第二章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分析基础理论 |
第一节 社会公平理论 |
第二节 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划分理论 |
第三节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
第三章 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回顾 |
第一节 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索与实施状况 |
第三节 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索与试点 |
第一节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状况 |
第二节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特征 |
第三节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推进原则 |
第四节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五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分析 |
第一节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类型 |
第二节 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后各地新农保模式调整与完善 |
第六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政府责任 |
第一节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政府职能 |
第二节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府补贴方式分析 |
第七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一节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构成 |
第二节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农村养老保障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八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前景与展望 |
第一节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关系 |
第二节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关系 |
第三节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推进展望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缘由和意义 |
(一) 理论思考的结果 |
(二) 现实问题的拷问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 |
(一) 国外研究 |
(二) 国内研究 |
三、 核心概念与研究方法 |
(一) 核心概念 |
(二)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路径与分析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分析框架 |
第一章 新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 |
一、 建国初期“农村特殊人群”社会保险制度(1949—1955) |
(一) 土改完成增强大部分家庭养老能力 |
(二) 特殊群体养老和优抚问题亟待解决 |
(三) 巩固新生政权增强政权合法性的需要 |
二、 集体化时期“五保户供养”制度(1956—1986) |
(一) 土地的集体化和劳动力的国家化 |
(二) 集体社队的平均主义分配政策 |
三、 “县级农村养老保险方案”的制定(1986—2002) |
(一) 集体经济解体与家庭经济的增长 |
(二) 家庭结构的变化 |
(三) 老人家庭地位的改变 |
(四) 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 |
四、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形成(2003—至今) |
(一) 市场经济下国家经济势力增强 |
(二) 城市反哺农村战略的实施 |
(三) 养老需求多样化的现实状况 |
五、 中国农村养老制度的演变 |
(一) 责任主体的演变 |
(二) 保障层次的演变 |
(三) 保障对象的演变 |
(四) 保障模式的演变 |
第二章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支撑观念的演进 |
一、 生存和发展观念 |
(一) 满足生理存活的生存权 |
(二) 保障人格尊严的发展权 |
(三) 具有集体人权属性的生存权 |
二、 公平观念 |
(一) 城乡公平 |
(二) 区域公平 |
(三) 群体公平 |
三、 权利和义务对等观念 |
(一) 个人与集体的权利义务 |
(二) 家庭内部代际权利义务 |
(三) 公民与国家的权利义务 |
(四) 多元化的权利义务 |
四、 自由观念 |
(一) 先行先试与地方创新 |
(二) 基金筹集的多元化 |
(三) 保障范围的扩展 |
第三章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 |
(一) 养老保险的本质是国民收入的分配 |
(二)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的特点 |
二、 代际交换理论 |
(一) 代际交换理论的主要内容 |
(二) 农村家庭养老代际分工由内向外的转变 |
(三) 代际交换的养老是一种公平的经济交换 |
三、 公共产品理论 |
(一) 公共产品的一般理论 |
(二) 作为公共产品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特征 |
四、 公平与效率理论 |
(一) 公平效率理论的基本内容 |
(二) 我国经济发展中公平效率理论的演变 |
(三) 公平效率理论对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 |
第四章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内容反思与域外经验 |
一、 中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经验 |
(一) 覆盖范围更广 |
(二) 保障水平更提高 |
(三) 投保主体责任明晰 |
(四) 权利义务明晰 |
(五) 层次性针对性凸显 |
二、 中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不足 |
(一) 社会共济性较差 |
(二) 未贯彻强制性原则 |
(三) 保值增值困难 |
(四) 政府责任不足 |
(五) 区域、城乡差异难以有效兼顾 |
三、 国外养老保险的典型模式 |
(一) 福利型养老保险 |
(二) 保险型养老保险 |
(三) 储蓄型养老保险 |
四、 国外养老保险的借鉴意义 |
(一) 依据国情,逐步完善 |
(二) 政府发挥重要作用 |
(三) 个人积累与国家补贴相结合 |
(四) 建立多层次、多支柱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 |
第五章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法制化构建 |
一、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建构的必要性 |
(一)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
(二) 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客观要求 |
(三) 保障养老保险制度稳定性的现实需要 |
二、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构建的价值取向 |
(一) 保护农民基本生存权 |
(二)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
(三) 促进社会利益最大化 |
(四) 保障农民自由发展 |
三、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 |
(一) 基本养老全覆盖原则 |
(二) 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原则 |
(三) 多主体相结合原则 |
(四) 多元化、多层次原则 |
四、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构建的具体措施 |
(一) 妥善处理与其它养老保障方式的关系 |
(二) 明确资金供给责任 |
(三) 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四) 建立稳定的基金筹集与保值增值机制 |
(五) 推进养老保险模式的多样化 |
(六) 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制化进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与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旧农保”与“新农保”方案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旧农保”方案的主要内容 |
二、“新农保”方案的主要内容 |
三、“旧农保”和“新农保”方案利弊对比分析 |
(一)“旧农保”方案的优势和不足 |
(二)“新农保”方案的优势和不足 |
(6)关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研讨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概念及与“老农保”的区别 |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理论基础 |
(一) 公共产品理论。 |
(二) 公共财政理论。 |
(三) 社会公正理论。 |
三、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ERG需要理论分析 |
(一) 生存的需要。 |
(二) 相互关系的需要。 |
(三) 成长发展的需要。 |
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
五、完善“新农保”制度的国际经验借鉴 |
六、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 |
(7)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以全国农业大省河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缺点 |
1.4.1 创新点 |
1.4.2 缺点 |
第二章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分析 |
2.1 社会养老保险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概念 |
2.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概括 |
2.2.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容 |
2.2.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特征 |
2.2.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效益分析 |
2.3 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 |
第三章 河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
3.1 河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 |
3.2 现行河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
3.2.1 保障水平低 |
3.2.2 参保率低、覆盖面低 |
3.2.3 资金保值增值难 |
3.2.4 管理体制混乱 |
3.3 河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制约因素分析 |
3.3.1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行为分析 |
3.3.2 农民权衡成本与收益的行为分析 |
3.3.3 集体经济组织的行为分析 |
第四章 建立河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4.1 构建河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体系 |
4.1.1 各试点地区的经验借鉴 |
4.1.2 构建河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体系的总体思路 |
4.1.3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费需要量估算 |
4.1.4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比例分析 |
4.2 拓宽河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筹资渠道 |
4.2.1 将减少的国有股和出售的国有资产部分收益转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中 |
4.2.2 以税收支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 |
4.2.3 大力发行社会保障彩票 |
4.2.4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捐赠基金 |
4.3 完善河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保值增值措施 |
4.3.1 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保值增值的途径 |
4.3.2 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运营与管理 |
4.4 提高河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水平 |
4.4.1 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支出责任,加大中央的转移支付 |
4.4.2 强化河南省的经济建设,加大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 |
4.4.3 大力促进我省农民增收 |
第五章 完善河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配套措施 |
5.1 加强政府立法 |
5.2 大力推进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
5.2.1 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社 |
5.2.2 加强农业龙头企业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社会保障、社会保险与养老保险 |
2.1.2 农村养老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2.2 社会养老保险的地位和基本功能 |
2.2.1 社会养老保险的地位 |
2.2.2 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功能 |
2.3 城乡社会养老保险 |
2.3.1 城乡二元社会养老保险 |
2.3.2 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 |
第三章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 |
3.1 典型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纵向比较 |
3.1.1 美国、韩国、新加坡模式:全民社会养老保险统一制度 |
3.1.2 德国、法国、波兰模式: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专门制度 |
3.1.3 日本、加拿大模式: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统分结合制度 |
3.2 典型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横向比较 |
3.2.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时机比较 |
3.2.2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比较 |
3.2.3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渠道比较 |
3.2.4 各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所规定的退休年龄比较 |
3.2.5 对非农人员及兼业人员措施比较 |
3.2.6 土地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作用比较 |
3.2.7 国家财政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作用比较 |
3.3 国外经验对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借鉴与启示 |
第四章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
4.1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演变 |
4.1.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萌芽期 |
4.1.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探索期 |
4.1.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期 |
4.1.4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衰退期 |
4.2 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效果评价 |
4.2.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 |
4.2.2 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效果评价 |
4.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 |
4.3.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
4.3.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五章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实基础及可行性 |
5.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经济社会意义 |
5.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潜在需求分析 |
5.2.1 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
5.2.2 土地养老保障功能的弱化 |
5.2.3 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
5.2.4 家庭模式及代际结构变化的挑战 |
5.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
5.3.1 国家财政的支持能力分析 |
5.3.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承保能力分析 |
5.3.3 农民的投保能力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特色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模式 |
6.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
6.1.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的总体思路 |
6.1.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 |
6.2 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模式 |
6.2.1 现实模式——全面启动模式 |
6.2.2 过渡模式——城乡统筹模式 |
6.2.3 目标模式——城乡一元模式 |
6.3 进城农民工和乡镇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 |
6.3.1 进城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6.3.2 乡镇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6.4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管理创新 |
6.4.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管理创新目标 |
6.4.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管理创新方案 |
第七章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运行机制优化 |
7.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 |
7.1.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 |
7.1.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渠道 |
7.1.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渠道创新:开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税 |
7.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监督及给付 |
7.2.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与监督 |
7.2.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
7.2.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给付 |
7.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公司运营管理 |
7.3.1 养老保险基金私营管理的理论背景及可行性 |
7.3.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公司运营管理的模式 |
7.3.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商业化运营 |
第八章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外部环境 |
8.1 社会环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前提 |
8.1.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夯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基础 |
8.1.2 加强管理和宣传力度,强化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意识 |
8.1.3 打破城乡壁垒,实现城乡养老保险衔接 |
8.2 经济环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关键 |
8.2.1 加快城镇化建设,拓宽农民生存发展空间 |
8.2.2 重铸乡镇企业辉煌,增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济实力 |
8.2.3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增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融资渠道 |
8.2.4 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给付水平 |
8.3 法制环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保证 |
8.3.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法制的依托性 |
8.3.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的主要内容 |
8.3.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与其他相关法律制度的协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长效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5 创新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进展 |
2.1.1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 |
2.1.2 关于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 |
2.2 国内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进展 |
2.2.1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 |
2.2.2 关于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 |
2.2.3 关于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的研究 |
2.2.4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设与政府责任的研究 |
2.2.5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的研究 |
2.3 国内研究进展评述 |
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础理论概述 |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3.1.1 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 |
3.1.2 养老保险与农村养老保险 |
3.1.3 “老农保”、“新农保”与“新农保”制度 |
3.1.4 有效供给与长效供给 |
3.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础理论 |
3.2.1 公共产品理论 |
3.2.2 制度变迁理论 |
3.2.3 社会保障理论 |
3.2.4 养老保障效率理论 |
4. 人口老龄化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现状与变革 |
4.1 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与趋势 |
4.1.1 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城镇更为严重 |
4.1.2 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明显 |
4.1.3 “乡-城”人口迁移加速了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 |
4.1.4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预测 |
4.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变革 |
4.2.1 “老农保”时期:1986~2002 年 |
4.2.2 “新农保”时期:2003 年 |
5. “老农保”的评估分析:问题与反思 |
5.1 “老农保”的评估分析:一个精算框架 |
5.1.1 假设前提与模型建立 |
5.1.2 参数假设与计算 |
5.1.3 结论分析 |
5.2 “老农保”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
5.2.1 政府责任缺位,覆盖面小 |
5.2.2 基金保值增值问题严重,管理水平低 |
5.2.3 未能充分体现社会保险的本质特征,激励作用小 |
5.2.4 存在保障水平过低与农民参保需求大的矛盾 |
5.2.5 存在“保小不保老”和“潜在不公平”的先天不足 |
5.2.6 存在区域分割和“碎片化”倾向,不利于城乡一体化 |
6.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验借鉴:比较与启示 |
6.1 典型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验概述 |
6.1.1 德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6.1.2 日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6.2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国际比较 |
6.2.1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背景与模式 |
6.2.2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要特征 |
6.3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启示 |
6.3.1 统筹考虑城市化、农业政策和农民养老保障问题 |
6.3.2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体系 |
6.3.3 突出政府在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过程中的财政责任 |
6.3.4 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
6.3.5 建立专业管理机构 |
7. 国内典型地区“新农保”的探索与试点:案例剖析 |
7.1 苏州模式 |
7.1.1 苏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沿革 |
7.1.2 苏州模式的主要特点 |
7.1.3 苏州模式面临的主要困境 |
7.2 东海模式 |
7.2.1 东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沿革 |
7.2.2 东海模式的主要特点 |
7.2.3 东海模式面临的主要困境 |
7.3 宝鸡模式 |
7.3.1 宝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沿革 |
7.3.2 宝鸡模式的主要特点 |
7.3.3 宝鸡模式面临的主要困境 |
7.4 国内典型地区“新农保”模式的经验总结与思考 |
7.4.1 三种模式下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 |
7.4.2 三种模式的共同特点 |
7.4.3 三种模式的制度差异 |
7.4.4 关于三种模式的思考与启示 |
8. “新农保”制度运行的可行性论证:支撑条件与模型预测 |
8.1 “新农保”制度运行的基本支撑条件 |
8.1.1 经济条件日趋成熟 |
8.1.2 政治环境不断优化 |
8.1.3 实践经验日益积累 |
8.2 “新农保”制度运行的可行性预测 |
8.2.1 “新农保”制度模式设计 |
8.2.2 政府财政支持能力的ARIMA 模型预测 |
8.2.3 基金积累制个人账户运行的精算模型预测 |
9. 构建“新农保”长效供给机制的策略:纵向一体、横向协调与整合提升 |
9.1 构建“新农保”需求、筹资、管理纵向一体化的长效供给机制 |
9.1.1 构建“新农保”需求表达机制 |
9.1.2 构建“新农保”长效筹资机制 |
9.1.3 构建“新农保”长效管理机制 |
9.2 构建“新农保”均衡发展的横向协调机制 |
9.2.1 区域非均衡发展对“新农保”制度构建的影响 |
9.2.2 构建“新农保”均衡发展的横向协调机制 |
9.3 构建“新农保”整合提升的动态发展机制 |
9.3.1 构建“老农保”向“新农保”转化的整合机制 |
9.3.2 构建“新农保”与“城保”的转移接续机制 |
9.3.3 构建“新农保”的动态发展机制 |
9.4 构建“新农保”长效供给的相关配套机制 |
10.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着作及论文 |
后记 |
(10)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引言 |
一、加强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的重要性 |
(一) 加强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现实选择 |
1. 加强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是解决农村养老需求增长的迫切要求 |
2. 加强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是解决农村养老模式变化的必然选择 |
(二) 加强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举措 |
1. 加强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
2. 加强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
3. 加强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
(三) 加强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1. 加强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
2. 加强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
3. 加强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
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 |
1. 经费投入不足,保障水平低 |
2. 覆盖面窄,受众面小 |
3. 参保积极性不高,筹资能力弱 |
4. 管理欠规范,基金保值增值难 |
(二)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经济条件落后是制约农村养老保障充分发展的根本原因 |
2. 制度建设滞后是制约农村养老保障科学发展的主要原因 |
3. 城乡二元差距是制约农村养老保障协调发展的直接原因 |
4. 运营模式落后是制约农村养老保障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 |
三、国外农村养老保障建设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一) 国外农村养老保障的成功模式 |
1. 缴费型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的代表——德国 |
2. 福利型国家的代表——瑞典 |
3. 国民年金制度的代表——日本 |
(二) 国外农村养老保障建设的主要经验 |
1. 社会养老保障与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
2. 政府责任承担和法律制度完善相统一 |
3. 普惠型养老保障和保障模式多样化相协调 |
4. 农村养老保障与土地流转制度相结合 |
(三) 国外农村养老保障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1. 选择合适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
2. 适时推进农村养老保障建设 |
3.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4. 统筹考虑城镇化、农业政策和农村养老保障问题 |
5.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完善法律体系 |
四、进一步健全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对策建议 |
(一)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建设的总体要求 |
1. 农村养老保障改革的指导思想 |
2. 农村养老保障改革的方向 |
3. 农村养老保障改革的原则 |
(二)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建设的具体措施 |
1. 推进制度建设,建立农村养老保障长效机制 |
2. 改善融资机制,拓宽农村养老保障筹资渠道 |
3. 提高统筹层次,确保农村养老保障公平发展 |
4. 创新运营模式,实现农村养老基金保值增值 |
5. 加大监督力度,深化农村养老保障阳光运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增值难(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供需研究[D]. 冯兰. 华中农业大学, 2013(12)
- [2]中国农村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 于威. 东北农业大学, 2010(03)
- [3]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 王章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4]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反思[D]. 周卉. 吉林大学, 2015(08)
- [5]“旧农保”与“新农保”方案对比研究[J]. 陶纪坤. 兰州学刊, 2010(06)
- [6]关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研讨综述[J]. 王石生. 经济研究参考, 2013(18)
- [7]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以全国农业大省河南为例[D]. 王柄钱. 浙江海洋学院, 2013(08)
- [8]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 安增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11)
- [9]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长效供给研究[D]. 刘迪平. 苏州大学, 2010(10)
- [10]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D]. 刘仁华. 西南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