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芍药和甘草对大鼠肠道平滑肌~(45)Ca内流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蔡婷婷[1](2021)在《四逆散有效成分对肠易激综合征疾病网络的协同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陈保伶[2](2021)在《针刺抑制肠痉挛蠕动在无痛结肠镜诊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吴玲芳,李雨桐,唐迎紫,艾琳,张芮芹,王鑫国,牛丽颖[3](2021)在《芍药甘草汤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芍药甘草汤由白芍、炙甘草两味中药组成,具有调和肝脾、柔筋止痛等功效,是中医临床常用的缓急止痛之方。文献报道芍药甘草汤主要含有黄酮类、三萜皂苷类、单萜糖苷类、酚酸类、鞣质类、生物碱类、糖类等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表明芍药甘草汤具有解痉镇痛、保肝、抗炎、止咳、平喘、抗变态反应等药理作用。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芍药甘草汤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结果进行论述,为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韩雪珍[4](2021)在《基于热敏通道TRPA1探讨小建中汤对肠道炎症大鼠胃肠动力异常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小建中汤出自《伤寒论》,《方剂学》将其纳入温里剂之温中祛寒剂,是温中祛寒剂的代表方之一,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中焦虚寒之腹痛、腹泻。小建中汤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饴糖、甘草组成,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的作用。现代运用小建中汤治疗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肠痉挛等证属中焦虚寒者。这些疾病常常以疼痛、腹泻为主要表现。现代研究表明,肠壁嗜铬细胞上的热敏通道TRPA1是肠腔刺激物的检测器,检测到刺激物后即释放五羟色胺(5-HT),5-HT通过作用于特异性受体5-HT3R和5-HT4R促进肠道蠕动,排出刺激物。已有研究表明,小建中汤的组成药物中可以分离出多种活化TRPA1的化合物,因此,小建中汤可能通过调节TRPA1而发挥治疗作用。本研究通过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肠道炎症模型,采用炭末推进法、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初步探讨热敏通道TRPA1在小建中汤调节胃肠动力中的作用。研究目的:1、观察小建中汤对肠道炎症大鼠小肠推进率的影响。2、观察小建中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炎症大鼠空肠和结肠组织病理学的变化。3、观察肠道炎症大鼠肠粘膜TRPA1、5-HT,5-HT3R与5-HT4R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其在胃肠道蠕动中的作用。研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48只,体重200±10g,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小建中汤低剂量组、小建中汤中剂量组、小建中汤高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阳性对照),每组8只。模型组和给药组大鼠给予45%高脂饮食自助餐8周造模,观察大鼠的状态和体重变化。从第7周开始小建中汤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分别灌胃小建中颗粒(2.025g/kg.d、4.05g/kg.d、8.1g/kg.d)和阳性对照组灌胃美沙拉嗪(0.135 g/kg.d)2周,取材前0.5h开始进行胃肠动力实验,取材后观察并测量大鼠肠道中的小肠推进率,HE染色法观察大鼠空肠和结肠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大鼠空肠和结肠组织中TRPA1、5-HT、5-HT3R和5-HT4R的表达变化。研究结果:1.小建中汤具有减缓肠道蠕动的作用。(1)大鼠胃肠动力实验: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小肠推进率明显增加,具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小建中汤低剂量组大鼠小肠推进率降低,具有差异性(P<0.05),小建中汤高、中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大鼠小肠推进率明显降低,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2)大鼠肠道炎症组织病理学变化,HE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肠上皮细胞出现炎性细胞浸润等。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小建中汤高、中、低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均能够改善空肠和结肠组织病理变化,这说明小建中汤能够减轻肠道炎症反应。(3)TRPA1通路相关指标变化,免疫组化显示:TRPA1、5-HT、5-HT3R和5-HT4R在大鼠空肠和结肠组织中有表达,高脂饮食模型组大鼠空肠和结肠组织中阳性表达的含量比正常组明显升高,这说明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炎症会引起TRPA1激活、5-HT、5-HT3R和5-HT4R的释放增加。小建中汤低、中、高不同剂量给药组和阳性对照组均能够降低大鼠空肠和结肠组织中TRPA1、5-HT、5-HT3R和5-HT4R的表达量。结论及意义:在空肠和结肠组织中分布有TRPA1、5-HT、5-HT3R和5-HT4R,TRPA1激活后可使5-HT、5-HT3R和5-HT4R释放增加促进胃肠道蠕动。小建中汤可恢复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胃肠功能紊乱。此作用可能是小建中汤通过抑制或脱敏肠黏膜中的TRPA1通道,减少5-HT的释放,进而抑制其作用于5-HT3R和5-HT4R实现的。
李正辉[5](2021)在《祛风胜湿健脾方治疗脾虚湿蕴证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该研究通过采用祛风胜湿健脾方联合美沙拉秦治疗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观察患者服药前后临床症状、中医证候、肠黏膜改善情况等,以评估祛风胜湿健脾方对该证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石家庄市中医院肛肠一科的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蕴型)患者,共计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2例,应用美沙拉秦肠溶片口服(1g 3/日)联合美沙拉秦栓入肛(0.5g 1/晚)治疗,治疗组32例,在此基础上给予祛风胜湿健脾颗粒口服,早晚各一次。两组常规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内镜下黏膜疗效、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P>0.05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结果:经分析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病变范围、中医证候积分、内镜分级均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8周后:(1)中医症状单项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腹泻、腹痛、脓血便、腹胀、食少、肢体倦怠、神疲懒言七个方面,经组内比较,P<0.01,具有显着性差异。腹泻、腹痛、腹胀、食少、肢体倦怠、神疲懒言方面,经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脓血便方面,经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2)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经组内比较,P<0.01,具有显着性差异。经组间比较,P<0.01,具有显着性差异。(3)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3.3%,P<0.01,具有显着性差异。(4)C-反应蛋及红细胞沉降率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CRP和ESR经组内比较,P<0.01,具有显着性差异。经组间比较,P<0.01,具有显着性差异。(5)Baron内镜评分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aron内镜评分分级经组内比较,P<0.01,具有显着性差异。经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6)结肠镜下黏膜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结肠镜黏膜疗效有效率分别为76.6%和73.3%,P>0.05,无统计学意义。(7)Mayo评分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ayo评分积分经组内比较,P<0.01,具有显着性差异。经组间比较,P<0.01,具有显着性差异。(8)临床综合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综合疗效,经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9)安全性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祛风胜湿健脾方联合美沙拉秦和单用美沙拉秦均可改善脾虚湿蕴型UC患者的临床症状,在腹痛、腹泻、腹胀、食少、神疲懒言、肢体倦怠这些方面,祛风胜湿健脾方联合美沙拉秦效果优于对照组,但在脓血便改善方面两者效果相当;两种治疗措施均能降低患者的Mayo评分及炎症指标,但祛风胜湿健脾方联合美沙拉秦效果优于对照组;同时均可促进肠黏膜的修复,但两者疗效相当;且在治疗期间内祛风胜湿健脾颗粒联合美沙拉秦,对人体不会造成不良反应。
赵亚菲[6](2021)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疏肝健脾方对其干预作用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分析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筛选出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为今后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措施提供依据。并进一步观察疏肝健脾方干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中医药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提供参考。方法:第一部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咨询本专业专家,根据调查所需设计一般信息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及相关病史资料:姓名、年龄、登记号、联系电话、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工作状况、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放疗史、化疗周期、靶向治疗史、内分泌用药类别、内分泌用药时间、中药用药时间,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记录患者生活质量情况。首先对可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经单因素分析后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第二部分:根据临床研究纳排标准,收集符合乳腺癌“肝郁脾虚证”的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在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疏肝健脾方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用药8周后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中医症候评分、KPS评分、肿瘤标志物(CA153、CEA)等改善情况。结果:第一部分:根据纳排标准选择合适的入组患者,共发放调查问卷215份,收回211份,问卷有效率为98.1%,患者生活质量平均得分(105.00±4.97)分,按照生活质量评分均数将患者分为生活质量高、低两组。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况、手术方式、内分泌用药类别、内分泌用药时间、中药用药时间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婚姻状况、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放疗史、化疗周期、靶向治疗史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年龄、中药用药时间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年龄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中药用药时间是生活质量的保护因素;而在文化程度、工作状况、手术方式、内分泌用药类别、内分泌用药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部分:根据临床研究纳排标准,收集符合乳腺癌“肝郁脾虚证”的内分泌治疗的患者40例,剔除1例,最终纳入39例。结果显示: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患者生活质量总分、生理状况评分、情感状况评分较治疗前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患者的社会/家庭状况评分、功能状况评分及附加关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候评分比较,患者的中医症候总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症候总体疗效判定总有效率为82.1%。进一步比较了治疗前后中医单项症候的评分情况,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胃脘/胁肋胀痛、腹胀、便溏不爽、情绪抑郁/急躁易怒、善太息、腹痛即泻,泻后痛减等症候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患者食少纳呆、肠鸣矢气症候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PS评分比较,治疗后患者的KP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疗效判定有效率为56.5%;肿瘤标志物比较,治疗前后39例患者CA153、CEA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新发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损伤。结论:1.年龄、中药用药时间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年龄越大,患者的生活质量越低,中药用药时间是患者生活质量的保护因素,随着服用中药时间的延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2.疏肝健脾方能够提高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改善患者的生理状况、情感状况方面疗效显着。3.疏肝健脾方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胃脘/胁肋胀痛、腹胀、便溏不爽、情绪抑郁/急躁易怒、善太息、腹痛即泻,泻后痛减等症候,疗效显着。4.疏肝健脾方能够提高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的KPS评分。5.疏肝健脾方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黄兰叶[7](2021)在《健脾燥湿汤治疗脾虚湿盛型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健脾燥湿汤治疗脾虚湿盛型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该病在临床上中医药诊疗方面提供理论指导与新思路。方法:本研究纳入自2020年03月至2021年01月期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葛院区及仙葫院区就诊的患者62例,均符合西医诊断为功能性腹泻,证型为脾虚湿盛证。将纳入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健脾燥湿汤组)和对照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组),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剔除脱落病例后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按治疗方案治疗4周,并于疗程结束4周后进行随访。记录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观察两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变化、总有效率、复发率及安全性。结果:1.两组主症及次症组内比较情况: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主要症状及次要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主要症状及次要症状中脘腹痞满、水谷不化、肠鸣较治疗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肢体困倦及精神状况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能很好的改善脾虚湿盛型FDr患者的主要症状及伴随症状,对照组能改善脾虚湿盛型FDr患者粪便性状、排便频率、脘腹痞满、水谷不化、肠鸣症状,而对于改善患者肢体困倦及精神状况效果欠佳。2.两组组间比较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中医单项症状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脘腹痞满、水谷不化、肠鸣积分组间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粪便性状、排便频率、肢体困倦、食欲、精神状况积分组间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改善临床症状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在改善粪便性状、排便频率、肢体困倦、食欲、精神状况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在改善脘腹痞满、水谷不化、肠鸣方面疗效相当。3.有效率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4.复发率比较:治疗组复发率为13.3%,对照组复发率为53.3%,经卡方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5.安全性: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无明显不适症状,表明本治疗方案在治疗功能性腹泻上安全有效。结论:1.健脾燥湿汤能有效改善脾虚湿盛型功能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症状。2.治疗脾虚湿盛型功能性腹泻,健脾燥湿汤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均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在临床疗效方面,健脾燥湿汤明显优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且能有效降低复发率。
谢颖[8](2021)在《苍术挥发油燥性效应量效关系及其对IBS-D大鼠药效与机制研究》文中提出1目的苍术具有强烈温燥之性,在临床上常见有口干、便秘等副作用,其燥性部位为挥发油。目前未见以挥发油考察苍术临床使用剂量的相关研究,为了明确苍术挥发油燥性的量效关系,确定苍术安全用量范围,本论文开展了苍术挥发油燥性效应量效关系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苍术燥性特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作用进行相关探索,为进一步拓展苍术临床作用提供参考。2方法2.1苍术挥发油燥性效应量效关系研究以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分为5个组别,每组15只,除空白对照组,其他组分别给与185、370、555、740 mg/kg剂量的苍术挥发油,灌胃给药14天,选择小鼠日均饮水量、日均尿量、肾脏AQP2表达量、脏器系数以及结肠SCF和c-kit基因的表达量为指标,考察各组小鼠燥性效应。2.2苍术挥发油对IBS-D大鼠药效学研究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分为5个组别,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苍术挥发油93 mg/kg组、苍术挥发油370 mg/kg组,匹维溴铵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以乙酸灌肠并进行束缚刺激造IBS-D模型,实验过程中测量各组大鼠体重,粪便含水率,粪便Bristol等级评分;实验结束后,采用q RT-PCR方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水通道蛋白3,4,8(AQP3、AQP4、AQP8)的m RNA表达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和结肠组织中五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和P物质(SP)的含量,结合肠道病理切片进一步全面考察苍术挥发油治疗IBS-D的药效作用。2.3苍术挥发油对IBS-D大鼠的机制研究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分为5个组别,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苍术挥发油93 mg/kg组,匹维溴铵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以乙酸灌肠并进行束缚刺激造IBS-D模型,实验结束后,采用q RT-PCR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SCF、c-kit、TNF-α、Occludin、ZO-1、MLCK、MLC2的m 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印迹(WB)方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SCF、c-kit、TNF-α、ZO-1、Occludin、MLCK、p-MLC2的蛋白表达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SCF和c-kit的蛋白表达量;采用免疫荧光(IF)方法分别进一步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的表达,并对MLCK/MLC2信号通路进行了检测,进一步明确苍术挥发油对腹泻型肠易激的作用机制。3结果3.1苍术燥性效应量效关系研究与空白组比较,苍术挥发油185 mg/kg、370 mg/kg组日均饮水量,尿量,肾脏AQP2平均光密度无显着性差异,结肠SCF基因的表达显着升高(P<0.01),185 mg/kg组结肠c-kit基因表达显着升高(P<0.01),370 mg/kg组无明显差异;555 mg/kg组除日均尿量、结肠c-kit基因的表达量显着性降低(P<0.01)外,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异;740 mg/kg组饮水量显着性升高,尿量显着降低,肾脏AQP2的平均光密度值显着升高(P<0.01),结肠SCF和c-kit基因的表达显着下降(P<0.01)。3.2苍术挥发油对IBS-D大鼠药效学研究与模型组相比,苍术挥发油93 mg/kg组的体重明显上升,在粪便含水率和粪便Bristol等级评分方面,两者都有明显的下降,而苍术挥发油370 mg/kg组未见明显效果。另外,苍术挥发油93 mg/kg组和苍术挥发油370 mg/kg组均可以显着抑制炎症因子(TNF-α、IL-6)的水平,提高抑炎因子IL-10的表达。由肠道HE切片可以看出,苍术挥发油93 mg/kg组可以降低肠道炎症保护肠道损伤,在水通道代谢方面,93 mg/kg苍术挥发油可以提高水通道蛋白3和水通道蛋白8(AQP3、AQP8)的表达,但对AQP4没有明显影响,同样93 mg/kg苍术挥发油可以降低IBS-D大鼠血清和结肠组织中5-HT、VIP和SP的含量,但370 mg/kg苍术挥发油均未见显着效果。通过对苍术挥发油治疗IBS-D的研究表明,93 mg/kg苍术挥发油可以改善乙酸和束缚刺激导致的大鼠腹泻,还能够抑制大鼠体内炎症的发生,保护肠道损伤,调节肠道运动进而达到缓解治疗IBS-D的效果。3.3苍术挥发油对IBS-D大鼠机制学研究通过进一步对苍术挥发油抗IBS-D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苍术挥发油可以抑制大鼠结肠组织中SCF、c-kit的m RNA和蛋白的表达,达到调节IBS-D的肠道运动和炎症水平作用。在保护肠道损伤方面,苍术挥发油可以通过抑制TNF-αm 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MLCK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从而抑制MLC2的磷酸化,防止细胞骨架松动,抑制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等其他跨膜蛋白被降解,促使紧密连接(TJ)变得紧密,从而达到保护肠道的作用。4结论本文通过对正常C57BL/6小鼠给予不同浓度的苍术挥发油,探究苍术挥发油产生燥性效应的量效关系以确定苍术挥发油安全给药剂量。在此基础上,以较全面的指标探究不同剂量的苍术挥发油对IBS-D的药效和作用机制,结果发现苍术挥发油可以显着改善IBS-D大鼠的腹泻症状,改善肠道组织病理变化,其机制是通过SCF/c-kit通路改善肠道运动和肠道炎症,并且通过MLCK/MLC2通路抑制紧密连接蛋白的减少从而达到保护屏障的作用。本实验结果为苍术的临床应用剂量提供实验参考,通过挖掘苍术燥性潜在治疗功能,为拓展苍术临床对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何锦轶[9](2021)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浆GLP-1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观察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对比患者的疗效、症状积分、血浆GLP-1的含量、心理精神情况、复发率等相关指标变化,评估柴胡桂枝干姜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和与其可能作用的方向。方法:选取符合临床诊断为IBS-D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出现1例患者脱落,对照组出现2例患者脱落,治疗组29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对照组服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周期均为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IBS-SSS评分、焦虑抑郁量表(SAS、SDS)、血浆GLP-1含量的变化、复发率、安全性,评估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的临床疗效和与其可能作用的方向。结果:(1)整体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0%,治疗组治疗效果更好(P<0.05)。(2)中医症状总积分: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总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单项症状积分比较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对照组在主症腹痛、腹泻及次症腹胀方面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但对次症的急躁易怒、食欲不振、神疲乏力无明显作用(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表明,在主症腹痛、腹泻及次症腹胀上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治疗次症急躁易怒、食欲不振、神疲乏力方面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IBS-SSS量表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IBS-SSS量表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IBS-SSS积分对较前有所下降(P<0.05),治疗组IBS-SSS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5)精神心理状态比较:治疗前两组在焦虑SAS、抑郁SDS评分表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均较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6)血浆GLP-1含量比较:治疗前两组血浆GLP-1含量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对照组血浆GLP-1的含量较前升高(P<0.05),治疗组血浆GLP-1含量显着升高(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血浆GLP-1含量升高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7)复发率比较:治疗结束后,按照要求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治疗组有23例患者得到有效随访,其中2例复发,复发率为8.7%;对照组患者中得到有效随访有21例,其中有9例复发,复发率为42.9%,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8)安全性:所有患者均未在治疗时间范围内以及随访时出现相关药物的不良反应。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可以明显改善IBS-D患者临床症状、焦虑抑郁状态,可降低复发率、升高患者血浆GLP-1的水平。柴胡桂枝干姜汤在上述方面的疗效优于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
宋雄[10](2021)在《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治疗IBS-D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以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的运用,探讨其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通过检测患者内脏敏感性、血清5羟色胺(5-HT)浓度,探讨其治疗的可能性机制,进一步丰富中医外治法联合内治法协同治疗IBS-D的临床理论,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本次研究纳入标准的12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予口服马来酸曲美汀布胶囊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丁艾脐贴丸外敷和加味资生颗粒内服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同为8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病情严重程度(IBS-SSS)、内脏敏感指数(VSI)、肛管直肠感觉性指标(包括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量阈值)、血清5-HT浓度及安全性指标。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在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疗效对比: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症状总积分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症状总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症状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的积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IBS-SSS积分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IBS-SSS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IBS-SSS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的积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IBS-SSS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VSI积分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VSI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VSI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的积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VSI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肛管直肠感觉性指标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量阈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量阈值均较本组治疗前的阈值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量阈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血清5-HT浓度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血清5-HT浓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血清5-HT浓度均较本组治疗前的浓度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血清5-HT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安全性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现象。结论:1.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能显着改善IBS-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减轻病情严重程度,临床疗效佳,安全可靠。2.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能够降低IBS-D患者的内脏高敏感性。
二、芍药和甘草对大鼠肠道平滑肌~(45)Ca内流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芍药和甘草对大鼠肠道平滑肌~(45)Ca内流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3)芍药甘草汤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 |
1.1 黄酮类 |
1.2 三萜皂苷类 |
1.3 单萜糖苷类 |
1.4 小分子酚酸类 |
1.5 鞣质类 |
1.6 生物碱类 |
1.7 糖类 |
1.8 其他 |
2 药理作用 |
2.1 解痉、镇痛 |
2.2 保肝 |
2.3 抗炎、抗变态反应 |
2.4 调节胃肠道运动 |
2.5 止咳、平喘 |
2.6 抑制前列腺素、降低睾酮 |
2.7 神经-肌肉阻断 |
3 结语 |
(4)基于热敏通道TRPA1探讨小建中汤对肠道炎症大鼠胃肠动力异常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热敏通道TRPA1、肠道炎症和胃肠动力异常 |
1 TRP通道概述 |
2 TRP通道在胃肠道的作用 |
3 TRPA1概述 |
4 胃肠动力异常 |
5 肠血清素及其受体在胃肠道中的功能 |
6 TRPA1在胃肠运动功能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小建中汤治疗胃肠动力异常的研究进展 |
1 小建中汤概述 |
2 肠道炎症的胃肠动力变化 |
3 小建中汤恢复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临床应用 |
4 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主要成分)恢复肠道动力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研究一 小建中汤对肠道炎症模型大鼠肠道运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研究二 小建中汤对肠道炎症模型大鼠肠道组织病理学的影响和肠粘膜TRPA1、5-HT、5-HT3R及5-HT4R表达变化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讨论 |
1 高脂饮食对肠道功能的影响 |
2 模型的选择 |
3 小建中汤治疗肠道炎症的作用机制 |
4 小建中汤调节胃肠道动力的作用机制 |
5 小建中汤调节肠道动力与TRPA1脱敏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5)祛风胜湿健脾方治疗脾虚湿蕴证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病例选择 |
2.1 诊断标准 |
2.2 病例纳入标准 |
2.3 病例排除标准 |
2.4 剔除标准 |
2.5 脱落标准 |
2.6 终止标准 |
2.7 样本量确定方法 |
3 试验方法 |
3.1 病例分组 |
3.2 试验用药 |
4 观察指标及观测时点 |
4.1 安全性指标 |
4.2 疗效指标 |
4.3 观测时点 |
5 疗效评价标准 |
5.1 临床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
5.2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
5.3 肠黏膜疗效评定标准 |
6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基本资料可比性分析 |
1.1 病例完成情况 |
1.2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
1.3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
1.4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
1.5 治疗前活动性改良Mayo评分 |
2 中医症状比较 |
2.1 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
2.2 次要症状积分比较 |
2.3 治疗前后中医疗效总分比较 |
3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
4 两组治疗前后ESR组内以及组间比较 |
5 两组治疗前后CRP组内以及组间比较 |
6 两组治疗前后Baron内镜评分组内以及组间比较 |
7 结肠镜下黏膜疗效评价 |
8 两组治疗前后Mayo内镜评分组内以及组间比较 |
9 临床综合疗效评价 |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选方立法依据 |
2.1 立法依据 |
2.2 组方述要 |
2.3 药物论述 |
3 祛风胜湿健脾方治疗脾虚湿蕴型UC作用机制探讨 |
3.1 消补并施,健脾利湿以止泻 |
3.2 升降相应,共复脾胃之和降 |
3.3 肺脾同调,培土生金防传变 |
3.4 肝脾同调,抑木扶土止痛泻 |
3.5 气血同调,补气养血助正气 |
4 疗效分析 |
4.1 中医症状疗效评价比较 |
4.2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4.3 黏膜病变疗效评价比较 |
4.4 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 |
4.5 综合疗效评价比较 |
5 安全性分析 |
6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溃疡性结肠炎的西医研究进展 |
1 概述 |
1.1 定义 |
1.2 流行病学 |
2 发病机制 |
2.1 遗传因素 |
2.2 感染因素 |
2.3 环境因素 |
2.4 免疫因素 |
2.5 肠道微生物因素 |
2.6 精神心理因素 |
3 西医治疗UC现状 |
3.1 一般治疗 |
3.2 内科治疗 |
3.3 粪菌移植 |
3.4 手术治疗 |
3.5 干细胞移植 |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概述 |
1 历史沿革 |
2 病因病机 |
2.1 病因 |
2.2 病机 |
3 中医治疗UC进展 |
3.1 中药内服治疗 |
3.2 外治法 |
4 风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
4.1 风药的概念 |
4.2 风药治疗UC的中医理论依据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作者简介 |
(6)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疏肝健脾方对其干预作用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1 研究对象 |
2 病例选择标准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 研究结果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疏肝健脾方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干预的临床疗效观察 |
1 研究对象 |
2 病例选择标准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 研究结果 |
5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一 中医药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阶段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现代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健脾燥湿汤治疗脾虚湿盛型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3 观察指标 |
4 疗效评价标准 |
5 安全性评价 |
6 统计分析与方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结果与分析 |
1 一般资料比较分析 |
1.1 性别 |
1.2 年龄 |
1.3 病程 |
2 治疗前两组资料分析 |
2.1 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2.2 两组治疗前单项症状积分比较 |
3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
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组内比较 |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次要症状组内比较 |
4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组间比较 |
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6 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 |
7 不良反应 |
8 剔除、脱落病例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西医对功能性腹泻的认识 |
1.1 功能性腹泻的病因病机 |
1.2 西医治疗功能性腹泻的研究进展 |
2 中医对功能性腹泻的认识 |
2.1 中医病名 |
2.2 脾虚湿盛型功能性腹泻的病因病机 |
2.3 中医治疗脾虚湿盛型功能性腹泻的研究进展 |
3 健脾燥湿汤立方依据 |
4 健脾燥湿汤组方解析 |
5 健脾燥湿汤药物现代药理研究 |
6 疗效分析 |
7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腹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
(8)苍术挥发油燥性效应量效关系及其对IBS-D大鼠药效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按字母顺序排列) |
前言 |
第一章 苍术挥发油燥性效应量效关系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样品的制备 |
2.1.1 苍术饮片制备 |
2.1.2 试药的制备 |
2.2 剂量换算方法 |
2.3 动物分组与给药 |
2.4 指标的观察 |
2.4.1 饮水量 |
2.4.2 小鼠尿量和肾脏AQP2 的含量测定 |
2.4.3 小鼠脾脏系数、肾脏系数的测定 |
2.5 Real-Time PCR检测 |
2.5.1 组织RNA提取 |
2.5.2 RNA逆转录合成 |
2.5.3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5.4 Real-Time PCR基因扩增 |
2.6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行为学观察 |
3.2 各组小鼠日均饮水量与日均尿量 |
3.3 各组小鼠肾组织中AQP2 蛋白表达水平 |
3.4 各组小鼠肾脏系数和脾脏系数 |
3.5 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SCF和 c-kit m RNA表达水平 |
4.讨论 |
第二章 苍术挥发油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药效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样品的制备 |
2.1.1 苍术饮片的制备 |
2.1.2 试药的制备 |
2.2 剂量换算方法 |
2.3 动物分组与造模 |
2.4 指标的观察 |
2.4.1 大鼠一般状态观察 |
2.4.2 粪便含水率及腹泻等级评分 |
2.4.3 水通道蛋白(AQPs)、TNF-α、IL-10、IL-6 的测定 |
2.4.4 肠道HE染色切片 |
2.4.5 血清及结肠组织5-HT、VIP、SP的检测 |
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苍术挥发油对IBS-D大鼠体重、粪便含水率、腹泻等级评分的影响 |
3.2 苍术挥发油对IBS-D大鼠结肠TNF-α、IL-6、IL-10 以及结肠病理变化的影响 |
3.3 苍术挥发油对IBS-D大鼠结肠AQP3、AQP4、AQP8 的影响 |
3.4 苍术挥发油对大鼠血清和结肠中5-HT、VIP和 SP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三章 苍术挥发油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样品的制备 |
2.1.1 苍术饮片的制备 |
2.1.2 试药的制备 |
2.2 剂量换算方法 |
2.3 动物分组与造模 |
2.4 指标检测 |
2.4.1 大鼠结肠组织中SCF、c-kit、Occludin、ZO-1、MLCK、MLC2 mRNA含量测定 |
2.4.2 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SCF、c-kit、Occludin、ZO-1、MLCK、MLC2、p MLC2和TNF-α的蛋白含量 |
2.4.3 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大鼠结肠组织SCF、c-kit蛋白含量 |
2.4.4 免疫荧光法(IF)检测大鼠结肠组织Occludin、ZO-1 蛋白含量 |
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苍术挥发油对大鼠结肠中SCF、c-kit m 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
3.2 苍术挥发油对IBS-D大鼠MLCK/MLC2 信号通路的影响 |
3.3 苍术挥发油对IBS-D大鼠结肠组织中ZO-1和Occludin的影响 |
4 讨论 |
结语与创新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浆GLP-1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 |
1.1 流行病学 |
1.2 发病机制 |
1.3 现代医学治疗方案 |
2 中医学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 |
2.1 中医病名 |
2.2 病因病机 |
2.3 IBS-D中医辨证分型 |
2.4 中医治疗IBS-D方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研究方法 |
4 实验材料 |
5 观察指标 |
6 统计学方法 |
7 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黄适教授对肝郁脾虚型IBS-D认识 |
2 柴胡桂枝干姜汤选方立意 |
3 方解分析 |
4 现代药理研究 |
5 GLP-1与IBS-D的相关性 |
6 结果分析 |
7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治疗IBS-D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西医对IBS-D的研究概况 |
1.1 IBS-D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
1.2 IBS-D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1.3 IBS-D的治疗 |
2 中医对IBS-D的研究概况 |
2.1 中医病名认识 |
2.2 IBS-D的中医病因 |
2.3 IBS-D的中医病机 |
2.4 IBS-D中医诊断标准 |
2.5 IBS-D的中医药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2.6 脱落标准 |
2.7 中止标准 |
2.8 脱落及中止病例处理 |
3 研究方法 |
3.1 分组方法 |
3.2 治疗方法 |
3.3 观察指标 |
4 疗效判定标准 |
5 统计学方法 |
6 研究结果 |
6.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
6.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
6.3 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对比 |
6.4 两组IBS-SSS积分对比 |
6.5 两组VSI积分对比 |
6.6 两组肛管直肠感觉性指标对比 |
6.7 两组血清5-HT浓度对比 |
6.8 安全性对比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治法组方分析方解 |
2.1 外治方 |
2.2 内服方 |
3 对照药物解析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治疗前分析 |
4.2 治疗后结果分析 |
5 问题与展望 |
5.1 不足之处 |
5.2 未来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四、芍药和甘草对大鼠肠道平滑肌~(45)Ca内流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四逆散有效成分对肠易激综合征疾病网络的协同调控研究[D]. 蔡婷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针刺抑制肠痉挛蠕动在无痛结肠镜诊治中的应用研究[D]. 陈保伶.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3]芍药甘草汤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吴玲芳,李雨桐,唐迎紫,艾琳,张芮芹,王鑫国,牛丽颖. 药物评价研究, 2021(06)
- [4]基于热敏通道TRPA1探讨小建中汤对肠道炎症大鼠胃肠动力异常的影响[D]. 韩雪珍.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祛风胜湿健脾方治疗脾虚湿蕴证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D]. 李正辉.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1)
- [6]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疏肝健脾方对其干预作用的临床疗效观察[D]. 赵亚菲.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健脾燥湿汤治疗脾虚湿盛型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D]. 黄兰叶.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8]苍术挥发油燥性效应量效关系及其对IBS-D大鼠药效与机制研究[D]. 谢颖.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9]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浆GLP-1的影响[D]. 何锦轶.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10]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治疗IBS-D的临床研究[D]. 宋雄.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