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神的哲学内涵与实践品质

城市精神的哲学内涵与实践品质

一、城市精神的哲学内涵及其实践品质(论文文献综述)

李凤娟[1](2021)在《STS视角下的军事科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贝丽[2](2020)在《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岩佐茂是日本当代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代表人物,其环境伦理思想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他结合日本现实环境问题,通过对西方主流环境伦理思想的反思与批驳,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新的审视。他认为,环境问题实质上体现为人的经济活动方式问题。为此,他主张探寻不破坏环境的经济活动方式,构建经济活动和环境保护相统一的环境伦理学。其中关于人与自然共生观、环境正义观、环境实践观、可持续发展观等思想的提出,充分揭示了岩佐茂环境思想中蕴含的深厚的伦理意蕴。因此,深入研究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有助于为生态文明建设中构筑环境伦理维度,进而对探析环境危机产生的根源及解决途径有所裨益。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通过文本解读法、比较研究法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对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总结、阐释和评析。基本内容由绪论、七章系统性论述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简要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研究现状,阐明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创新之处及目的和意义。第一章系统梳理了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一方面,日益严重的全球化生态危机以及日本国内高速工业化发展带来的严重产业公害等现实问题,为岩佐茂关注环境问题及其中涉及的社会性因素提供了社会历史背景。另一方面,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世界范围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及其生产方式的批判以及日本环境伦理学的整体主义立场等,为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提供坚实的基础。第二章明确指出了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理论视域。岩佐茂通过对学界关于自然道德地位论证的辩证思考,确立了超越中心之争的整体主义环境伦理学立场。在这一逻辑前提下,他展开了对环境问题中存在的价值问题以及环境问题与人的社会关系、人的经济活动等的思考,形成了岩佐茂以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共生、实现人与人之间环境正义、构建合理的实践方式以及达成人、自然、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指向的环境伦理思想。第三章深入分析了岩佐茂的人与自然共生观。岩佐茂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中建立起人与自然共生的研究视角。人与自然共生的整体主义实质,不仅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纷争,合理地将人的道德关怀扩展至自然,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选择,而且凸显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指向,试图通过纠正人对待自然的方式来构建人与自然的共生。第四章全面考察了岩佐茂的环境正义观。岩佐茂通过对现存的环境不公正问题的分析,深入挖掘出环境不公正的根本原因,提出通过明确环境责任、抑制资本逻辑、构建生态社会主义来实现环境正义,展现出他将分配性正义和生产性正义、制度变革和价值批判相统一的环境正义向度。第五章合理诠释了岩佐茂的环境实践观。“资本逻辑”和“生活逻辑”是岩佐茂环境实践观的核心概念。岩佐茂通过辨析资本逻辑与生活逻辑的实质,进一步明确了资本逻辑、生活逻辑与环境保护的深层关系,进而提出其超越资本逻辑、遵循生活逻辑的环境实践观。第六章深刻论证了岩佐茂的可持续发展观。岩佐茂主张不破坏环境的经济活动方式的环境伦理思想,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意蕴的诠释,论述了以人与自然共生推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环境正义引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以生活逻辑确保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提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脱离异化的工业化以及构建环保型循环社会等现实路径。第七章简要评析了岩佐茂的环境伦理思想,并指出其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启示。岩佐茂的环境伦理思想深化了整体主义环境伦理,加强了环境伦理的实践指向,对现实问题解决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我国正处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阶段,通过汲取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中人与自然共生观、环境正义观、环境实践观及可持续发展观的先进性观念,进而对我国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文化、践行环境正义的生态伦理规范、超越资本逻辑的生态伦理理路以及实现绿色发展的生态伦理目标等,具有一定的启示。结语部分总结了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整体性、社会性与实践性特质,并指明论文回应了一些学界对岩佐茂的误解,为今后的岩佐茂人物思想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进而提出今后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在于其背后蕴含的日本环境伦理学理论特质以及与西方环境伦理学理论特质的对比研究。

魏学来[3](2019)在《《中华名楼》系列讲座诞生记——“鸟瞰《中华名楼》”之一》文中认为曾大兴先生从2012年7月正式接受《百家讲坛》邀请开始,历时7年,讲述了18座中华名楼,按照文学地理学来讲,就是18个文学景观;按照城市社会学来讲,就是18个城市地标;按照中华文化的传承来讲,就是18个文化符号。《中华名楼》这个系列节目终于完美收官。古人讲,天地四方曰宇,"宇"指的是空间;《管子》中用"合",也就是"六合"来指空间;念天地之悠

王毅[4](2019)在《学校教育戏剧研究 ——从“英美经验”到“中国实践”》文中指出20世纪初诞生于英美国家的教育戏剧,受到学校教育实践者们和剧场实践者们的关注。从“戏剧教学法”到“教育剧场”,从“教育性戏剧”到“发展性戏剧”、“创造性戏剧”、“过程戏剧”等,教育戏剧在英美逐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概念群,同时也形成了多样的实践经验。20世纪末,英美教育戏剧传入中国,在当下已然成为中国学校教育实践的热点。在长期的实践中,英美国家的实践者们达成共识,认为教育戏剧实践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戏剧活动尊重儿童自由表现,重视儿童在教学(学习)活动中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激发,有效地促进儿童认识自我、同伴交往、社会认知等能力的发展。进而使得教和学的过程实现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寓教于美。让戏剧过程的“共鸣”、“好奇”、“愉悦”、“批判”、“审美”等效果发生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之中。面对当代中国学校,课堂教学经历着知识学习的去情境化,学习过程的离身化,教学过程的美感弱化等。由此,教育戏剧在当代中国学校的实践具有积极的变革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尝试对英美与中国学校教育戏剧进行历史、价值及本土实践的考察。系统梳理20世纪以来学校教育戏剧在英美国家与中国的发展历程。透过代表人物与核心观点勾勒出英美学校教育戏剧育人思想与实践的发展轨迹。同时,努力呈现英美教育戏剧思想对中国的影响。进而以M小学为个案,通过田野考察呈现当下我国学校教育戏剧实践的现实图景。最终,实现对学校教育戏剧育人价值的再认识,即教育戏剧的育人过程,巧妙的将戏剧“仪式”、“游戏”、“表演”、“动作”、“模仿”、“空间”、“想象”、“即兴”等要素,转化为课堂教学可运用的方法,通过角色扮演、情境建构、创造性想象,有效地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支持儿童的具身学习,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本研究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从三个方面出了研究缘起,即缓解技术理性控制下人的危机,教育戏剧何以可能,英美教育戏剧的经验如何在中国学校进行本土实践转化,教育学立场如何审视教育戏剧在学校的实践,出学校教育戏剧从英美经验到中国实践的可能性研究。第二章以英美为重镇的西方学校教育戏剧历史考察。主要以西欧新教育运动和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为背景,回顾20世纪以来英国与美国的教育戏剧发展的历程,从两国相同时代、不同代表人物及其标志性的教育戏剧实践为核心,总结炼教育戏剧节点性的重要育人思想与实践经验。第三章中国学校教育戏剧发展的历史梳理。主要以20世纪中国的社会及教育的近现代化为背景,梳理近代早期戏剧教育变革的实践及其思想,炼出与英美教育戏剧相同的思想基础。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分别梳理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与中国大陆地区的教育戏剧发展历程,呈现教育戏剧在中国不同地区实践的特点,同时呈现英美教育戏剧思想与经验对我国两岸三地的不同影响。第四章教育戏剧在当代中国学校的实践。主要以M小学为个案,运用田野工作的方法,对M小学教育戏剧实践过程进行考察,从实践观念、实践主体与实践效果及未来方向,呈现英美教育戏剧经验在中国学校的实践转化。第五章学校教育戏剧育人价值的再认识。主要基于中国与英美学校教育戏剧实践的共识性认识,出对学校教育戏剧育人价值的再认识。尝试通过教育戏剧中的九个要素,即“角色扮演”、“集体仪式”、“对话交往”、“动作表现”、“行动模仿”、“情境编织”、“自由表现”、“空间想象”、“即兴智慧”,并且从儿童社会性发展、具身学习、想象力激发三个方面出发,阐述学校教育戏剧的育人价值。

沈正赋[5](2018)在《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研究进路初探》文中提出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赡,研究成果逐步涌现,但其全面性和系统性研究亟待进一步阐释和探索。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在研究进路上,主要以思想的价值域为逻辑起点,认识和阐释其理论意义;以结构的系统性为建构框架,审视和观照其整体功能;以方法的精准性为衡量标准,考察和分析其实践品质;以检视的有效性为行动旨归,佐证和彰显其科学精神。

李保全[6](2018)在《毛泽东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就持续存在并存有争议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毛泽东作为中国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先行者、探索者和实践者,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宏大视域出发,以中国具体的国情变化为现实根据,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中国近现代史表明:毛泽东坚持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探索过程,其内在本质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毛泽东对此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毛泽东探索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其寻找救亡图存真理与救国救民道路而做出的历史选择。近代以来,中国日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长期处于备受支配的悲惨境地。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武器,以俄国革命道路为参照,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无支配自由伟大理想,有效化解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张力,构成其自身选择、信仰与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缘由。毛泽东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一个同时涉及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的真命题。判断此命题的真伪,必须要超越“马克思主义观”的混乱逻辑陷阱,运用实践本位、问题导向和开放属性等原则对命题作出科学研判。完整准确把握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的概念,必须要从多维化的视角进行科学分析。毛泽东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的具体内涵涉及文本理论、历史经验和社会实践等层面。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者之间在理论层面、逻辑层面与实践层面的内在关联,决定了前者的内在本质是后者。从诠释学上来讲,视域融合构成毛泽东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机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正是毛泽东批判和修正视域融合缺陷的积极效应。毛泽东站在世界历史视域,从现实的人出发,以解决中国问题为导向,打破了党内长期存在的文本中心和理论中心的视域融合范式,开创了实践中心的视域融合新范式。在此基础之上,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成功推动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三者之间的有机视域融合,顺利实现马克思主义认知坐标作用的中国具体化,为改造中国提供了科学的实践方案。错误态度与正确态度并存发展的局面,决定了批判和纠正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态度,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的重要组成。毛泽东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态度遵循,从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修正主义等典型的对待马克思主义错误态度出发,在深刻分析它们产生原因、主要内涵、严重危害及其根源的基础之上,创造性提出马克思主义者与对待马克思主义错误态度(即人与物)区别对待的新态度原则,丰富错误批判与策略提供双措并举的科学态度内涵,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毛泽东从哲学层面创立并倡导的实事求是,是其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鲜明主线。实事求是彰显的是中国话语表达的马克思主义真谛,揭示的是中国共产党科学世界观的精神实质,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原则、历史原则与实践原则的有机统一。毛泽东正确运用实事求是科学态度认知中国具体问题,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构成实事求是态度的认识论尺度。毛泽东科学使用调查研究的根本工作方法,在积极创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有效拓展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毛泽东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智慧和实践经验,不仅体现于其从世界历史的宏大视域来科学审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发展,还体现于其从世界历史的伟大进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宏阔视域,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继承发展毛泽东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宝贵经验,紧跟全球化时代发展潮流,正确处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新时代条件下,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新境界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

张力[7](2017)在《基于“易班”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和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阵地,不断重塑着人们的认知和社会结构,对高校学生产生着深刻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校不断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易班”网络互动社区是近年来工作创新的典型代表。本文以“易班”为研究对象,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结合,全面描述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产生发展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发展历程、特征理念和建设效果,对“易班”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三位一体的建设思路和公益性、互动性、教育性特征进行阐释,对易班网络思政的基本内涵、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和机理关系进行分析;从哲学层面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互联网的本质和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解读,认为互联网的本质是关系的连接与互动,易班网络思政需要唤醒、放大、延伸和充分释放学生的主体性;从理论层面探讨全环境、多维时空、主体间性理论对模式构建的参考价值以及习近平互联网治理思想对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从实证角度面向全国共建高校开展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易班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优化措施和以“纲要制定的系统化设计、队伍建设的班级化协同、环境建设的网络化拓展、质量保障的双重化促进”四化联动提升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在现象归纳、经验总结、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三阶段全环境”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思考。

刘刚[8](2017)在《闽学文化实践品质提升研究——以文化治理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闽学文化实践品质提升是闽学文化生态保护的内在要求,是闽学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抓手,更是文化强省、强市战略的必然选择。尽管当前闽学文化实践的主体多元、形态多样、内容丰富,但依然存在实践机制尚不健全,实践平台匮乏,研发人才不足等困境。为此,亟需从实践机制健全、实践平台建设、研发人才培育、实践方法创新、实践形态出新等方面着手,以推动其品质提升,进而为闽学文化实践的健康、有序及可持续性开展奠定基础。

张绪娟[9](2017)在《我国城市精神塑造过程中的德育功能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是人类群居生活的聚集地。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要,带来了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铸就了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兴起与繁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协作,形成了城市的道德、律法与规矩。可见,城市的基本要素是人,城市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既是智力与体力的增强,也是人格与精神的陶冶与升华。人格是人所固有的内在品质,而精神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唯有精神才能延续历史文脉。精神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社会意识形态,能够影响有形的社会存在,因此,在塑造城市精神过程中,既要体现城市物质文明,也要彰显人的精神文明。城市精神体现的物质文明是一种外观实在,人的精神文明蕴含其中,辐射其外,影响着他人,使得城市精神具有了德育功能。然而,在当今我国城市精神塑造过程中存在着对公民价值引导的忽视与重物质轻精神等问题,导致其德育功能弱化。本文在整理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城市精神与德育功能这一线索,阐述了城市精神的内涵、作用及德育功能体现,探索了我国城市精神塑造过程中的德育功能弱化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我国城市精神塑造过程中的德育功能优化的路径及其现实意义。论文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创新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简要论述了城市精神的内涵、核心要素、作用及德育功能体现。第三部分,归纳了当前我国城市精神塑造过程中在德育功能方面的弱化表现,深入分析了其主要原因。第四部分,探讨了我国城市精神塑造过程中德育功能优化的基本原则。第五部分,围绕德育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功能,提出了我国城市精神塑造过程中的德育功能优化路径及其现实意义。

林梓约[10](2014)在《城市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南宁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深入开展,国内许多城市正努力创建和弘扬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文化热潮被掀起,城市精神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发展,城市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日益凸显。但是人们对于城市精神的宣传和研究仅仅停留在浅层次,专门针对城市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凤毛麟角。在城市精神的培育和城市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上,诸如城市精神的覆盖面和渗透面、城市精神的传播手段和途径等等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加之人们的自身素质、文化水平等因素不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精神整体效能的发挥。本文致力于挖掘城市精神多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及影响和制约其发挥的诸种内在、外在因素,以期更好地实现它的价值。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开展课题的研究,除开导论,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章,是对逻辑关系的梳理。第二章,具体阐述城市精神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它既具有个体功能,又具有多种社会功能。第三章,实践的探索。通过对南宁市城市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做问卷调查,主要了解南宁市在发挥城市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过程中取得哪些效果、存在问题是什么、主要原因有哪些。第四章,对策的提出。针对调查问卷反映的突出问题,从提升城市精神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提高市民对城市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价值认同、综合运用多种传播载体、文化载体等方面论述发挥城市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更有效途径。

二、城市精神的哲学内涵及其实践品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精神的哲学内涵及其实践品质(论文提纲范文)

(2)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形成
    1.1 时代背景
        1.1.1 日益严重的全球化生态危机
        1.1.2 高速工业化发展与日本“产业公害”
    1.2 理论基础
        1.2.1 马克思恩格斯环境思想
        1.2.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1.2.3 日本环境伦理学
        1.2.4 宫本宪一的“生产关系说”
    小结
第2章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理论视域
    2.1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逻辑前提
        2.1.1 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2.1.2 对自然价值论的质疑
        2.1.3 对“中心之争”的超越
    2.2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研究理路
        2.2.1 环境问题的反价值性
        2.2.2 环境问题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2.2.3 环境问题和经济活动的辩证关系
    2.3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目标指向
        2.3.1 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共生
        2.3.2 实现人与人之间环境正义
        2.3.3 构建合理的环境实践
        2.3.4 达成人、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小结
第3章 岩佐茂的人与自然共生观
    3.1 岩佐茂人与自然共生观的主要内容
        3.1.1 人与自然是一个系统
        3.1.2 人与自然共生的形成
        3.1.3 控制自然的实质在于人对待自然的合理方式
    3.2 岩佐茂人与自然共生观的理论特质
        3.2.1 整体主义的研究视角
        3.2.2 以差异性为前提的共生价值向度
        3.2.3 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指向
    小结
第4章 岩佐茂的环境正义观
    4.1 岩佐茂环境正义观的基本内容
        4.1.1 环境责任公平
        4.1.2 环境利用公平
        4.1.3 环境价值公平
    4.2 岩佐茂环境正义观的辩证特征
        4.2.1 代内正义与代际正义的统一
        4.2.2 分配性正义与生产性正义的统一
        4.2.3 制度变革与价值批判的统一
    小结
第5章 岩佐茂的环境实践观
    5.1 超越资本逻辑主导的实践观
        5.1.1 对资本逻辑的辩证思考
        5.1.2 环境危机的资本逻辑根源
        5.1.3 对资本逻辑的实践观批判
    5.2 构建遵循生活逻辑的实践观
        5.2.1 对生活逻辑的价值诠释
        5.2.2 生活逻辑对环境保护的实践指向
        5.2.3 生活逻辑的环境实践观构建
    5.3 岩佐茂环境实践观的理论特质
        5.3.1 以实践视角审视环境伦理学
        5.3.2 以生活逻辑引导实践方式变革
    小结
第6章 岩佐茂的可持续发展观
    6.1 岩佐茂可持续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6.1.1 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6.1.2 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意蕴
        6.1.3 可持续社会的成立条件
    6.2 岩佐茂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特质
        6.2.1 人与自然共生推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6.2.2 环境正义引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2.3 生活逻辑确保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6.3 岩佐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
        6.3.1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6.3.2 脱离异化的工业化
        6.3.3 构建环保型循环社会
    小结
第7章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评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7.1 对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评析
        7.1.1 理论意义
        7.1.2 实践价值
        7.1.3 局限性
    7.2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7.2.1 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文化
        7.2.2 践行环境正义的生态伦理规范
        7.2.3 超越资本逻辑的生态伦理理路
        7.2.4 实现绿色发展的生态伦理目标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学校教育戏剧研究 ——从“英美经验”到“中国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从“人的危机”到“学校变革”
        (二)从“英美舞台”到“中国聚光灯”
        (三)从“知识独白”到“学科对白”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教育戏剧
        (二)学校教育戏剧
        (三)英美经验
        (四)中国实践
    四、研究综述
        (一)已有研究文献的总体情况
        (二)已有研究文献的述评
    五、研究思路
    六、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田野工作
        (三)个案分析
第二章 以英美为重镇的西方学校教育戏剧历史考察
    一、20世纪初:“戏剧教学法”的实践
        (一)表演游戏教学
        (二)戏剧化教学
        (三)游戏化戏剧教学
    二、20 世纪40-60 年代:创造性戏剧与儿童戏剧实践
        (一)创造性戏剧的实践
        (二)儿童戏剧的实践
        (三)人格成长戏剧实践
    三、20 世纪60-80 年代:媒介论与学科论之争
        (一)学习媒介论
        (二)艺术学科论
        (三)教育戏剧融合论
    四、20世纪末至今:复数化与多样化
        (一)英美教育戏剧的课程化
        (二)“过程戏剧”与“习式戏剧”
        (三)“想象真实”教育戏剧理论
第三章 中国学校教育戏剧发展的历史梳理
    一、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中国近代戏剧观的变革
    二、20 世纪20-50 年代:中国戏剧教育思想变革
        (一)民国学生演戏的教育实践
        (二)近现代戏剧教育思想变革
    三、20世纪中期以来:英美影响与中国自主实践
        (一)香港地区教育戏剧的发展
        (二)台湾地区教育戏剧的发展
        (三)大陆地区教育戏剧的发展
第四章 教育戏剧在当代中国学校的实践
    一、M小学教育戏剧实践概况
    二、教育戏剧的本土实践转化
        (一)价值观的转化
        (二)实践路径转化
    三、未来发展方向
第五章 学校教育戏剧育人价值的再认识
    一、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一)角色扮演
        (二)集体仪式
        (三)对话交往
    二、支持儿童的具身学习
        (一)动作表现
        (二)行动模仿
        (三)情境编织
    三、激发儿童想象力
        (一)自由表现
        (二)空间想象
        (三)即兴智慧
结语:让教育戏剧唤醒诗性的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研究进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价值论:认识和阐释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理论意义
二、系统论:审视和观照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整体功能
三、方法论:考察和分析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实践品质
四、效果论:佐证和彰显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科学精神
五、结语

(6)毛泽东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的缘起依据与意义
    0.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选题的研究思路与内容
    0.4 选题的研究重点与难点
    0.5 选题的研究创新与方法
第1章 毛泽东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选择
    1.1 在备受支配的国情中体悟现实
        1.1.1 世界之中的近代中国
        1.1.2 备受支配的主要特征
        1.1.3 备受支配的矛盾结构
        1.1.4 备受支配的社会根源
    1.2 在自由解放的渴望中追寻理想
        1.2.1 无支配自由的共同理想
        1.2.2 国家的无支配自由理想
        1.2.3 人民的无支配自由理想
        1.2.4 政党的无支配自由理想
    1.3 理想与现实张力间的历史选择
        1.3.1 理论视野与思想结构的内在冲突
        1.3.2 困局中信仰方向的重新选择定位
        1.3.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初步实践活动
        1.3.4 确立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第2章 毛泽东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命题的内涵辨析
    2.1 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命题的真伪
        2.1.1 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的理论与实践维度
        2.1.2 警惕“马克思主义观”命题的混乱逻辑陷阱
        2.1.3 判定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真命题的依据
    2.2 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的具体内涵
        2.2.1 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概念的多维化解析
        2.2.2 对待理论文本层面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内涵
        2.2.3 对待历史经验层面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内涵
        2.2.4 对待社会实践层面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内涵
    2.3 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的内在本质
        2.3.1 科学态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伴相生
        2.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科学态度的理论关系
        2.3.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科学态度的逻辑关系
        2.3.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科学态度的实践关系
第3章 毛泽东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视域融合机理
    3.1 科学态度的视域融合机理
        3.1.1 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
        3.1.2 马克思主义的历时性与共时性
        3.1.3 科学态度的视域融合机理意蕴
        3.1.4 文本和理论中心视域融合局限
    3.2 视域融合实现范式的探索
        3.2.1 中国问题的世界历史视域建构
        3.2.2 现实的人是视域融合的出发点
        3.2.3 以实践为中心的实现范式探索
        3.2.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视域融合
    3.3 改造中国实践方案的创新
        3.3.1 马克思主义是认知世界的坐标
        3.3.2 中、西、马视域融合的条件与可能
        3.3.3 认知坐标普遍意义中国具体化
        3.3.4 在反思与批判中创新实践方案
第4章 毛泽东科学批判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态度
    4.1 对待马克思主义错误态度的产生及其表现
        4.1.1 非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
        4.1.2 教条主义态度的产生、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
        4.1.3 经验主义态度的产生、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
        4.1.4 修正主义态度的产生、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
    4.2 对待马克思主义错误态度的危害及其根源
        4.2.1 以错误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危害
        4.2.2 理论失范与实践欠缺造成无的放矢
        4.2.3 唯心哲学和形而上学形成空洞理论
        4.2.4 感性与理性认知失衡导致盲动实践
    4.3 对待马克思主义错误态度的批判及其修正
        4.3.1 坚持错误批判与策略提供双措并举
        4.3.2 扞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3.3 打破理论与经验对立的二元旧思维
        4.3.4 开拓人与物区别对待的新态度原则
第5章 毛泽东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态度
    5.1 实事求是态度的世界观审视
        5.1.1 实事求是构成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
        5.1.2 实事求是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原则
        5.1.3 实事求是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原则
        5.1.4 实事求是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原则
    5.2 实事求是态度的认识论剖析
        5.2.1 实事求是贯穿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历史过程的始终
        5.2.2 实事求是看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5.2.3 实事求是反思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5.2.4 实事求是把握客观必然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5.3 实事求是态度的方法论实践
        5.3.1 调查研究是实事求是的根本方法
        5.3.2 合理消解思想与行动之间的张力
        5.3.3 积极创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5.3.4 努力拓展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第6章 以科学态度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6.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基:科学态度的世界价值
        6.1.1 人类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般发展进程
        6.1.2 社会主义进入世界历史的特殊演绎路径
        6.1.3 世界历史理论中国条件下的继承与发展
        6.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彰显的世界历史意义
    6.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科学态度的时代呼唤
        6.2.1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课题与当今世界发展
        6.2.2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规律
        6.2.3 全球化条件下“两制关系”的重新考量
        6.2.4 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肩负的历史使命
    6.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新:科学态度的思想方略
        6.3.1 树立坚定理想信念
        6.3.2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6.3.3 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6.3.4 关注人类共同命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基于“易班”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情况
        1.2.2 国内关于易班的研究情况
        1.2.3 国外研究情况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产生发展的背景和基础
    2.1 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产生发展的时代背景
        2.1.1 互联网的发展与教育形态的嬗变
        2.1.2 互联网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2.1.3 互联网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2.2 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产生发展的实践基础
        2.2.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
        2.2.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演进
        2.2.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
第三章 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特点与创新
    3.1 易班的兴起和发展
        3.1.1 易班的缘起
        3.1.2 易班的发展
    3.2 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特点
        3.2.1 政府主导、三级联动的公益性网站
        3.2.2 基于WEB2.0、共建共享的互动性社区
        3.2.3 立足校园生活、聚焦思想引领的教育类网站
    3.3 易班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探索
        3.3.1 平台创新: 以构建全国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为宗旨
        3.3.2 路径探索: 以打造遵循规律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为目标
        3.3.3 方式创新: 以思想引领为主线的“三位一体”内涵建设理念
第四章 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探究
    4.1 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与特性
        4.1.1 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
        4.1.2 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
        4.1.3 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
    4.2 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意蕴与基本理论
        4.2.1 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意蕴
        4.2.2 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
    4.3 习近平的“网络观”对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4.3.1 基本定位: 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
        4.3.2 建设目标: 建设网络强国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4.3.3 管理体制: 落实党管网络、统一管理和依法治网
        4.3.4 治理路径: 建设以人为本、融合发展的清朗网络空间
第五章 全国大学生易班使用情况的实证研究
    5.1 易班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开发
        5.1.1 问卷题项和初始问卷的编制
        5.1.2 预测试及正式调查问卷的确定
    5.2 全国大学生易班使用情况专题调研
        5.2.1 调研样本选择和专题调研的开展
        5.2.2 专题调研回收样本的基本信息
        5.2.3 专题调研样本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5.3 全国大学生易班使用情况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
        5.3.1 网络使用总体情况
        5.3.2 易班使用基本状况
        5.3.3 易班内容建设模块分析
        5.3.4 易班的开放互动性建设
    5.4 全国大学生易班使用情况专题调研的结论
        5.4.1 样本基本信息结论
        5.4.2 大学生易班使用情况结论
        5.4.3 未来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
第六章 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问题及优化改进
    6.1 易班平台存在的问题分析
        6.1.1 实证调研问题的客观反映
        6.1.2 易班平台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6.2 易班平台的技术性改进与优化措施
        6.2.1 推动技术升级,提升用户体验
        6.2.2 整合平台资源,提升用户黏度
        6.2.3 完善机制体制,形成工作合力
    6.3 “四化联动”提升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6.3.1 坚守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育主渠道
        6.3.2 制定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纲要
        6.3.3 强化易班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6.3.4 优化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6.3.5 系统保障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第七章 基于易班的“三阶段全环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7.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内涵的厘定
        7.1.1 “模式”的一般性释义与理论内涵
        7.1.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要义与理论概括
    7.2 基于易班的三阶段全环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7.2.1 三阶段全环境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提出
        7.2.2 三阶段全环境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内涵
        7.2.3 三阶段全环境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运行
        7.2.4 三阶段全环境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意义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全国大学生易班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8)闽学文化实践品质提升研究——以文化治理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闽学文化实践品质提升的缘起
二、闽学文化实践品质提升的现实困境
三、闽学文化实践品质提升的进路
    (一) 强化机制完善, 注重规划指引
    (二) 着力平台建设, 重视人才培育
    (三) 加快方法创新, 树立崇高旨趣
    (四) 促进主体融合, 推动形态出新
四、结语

(9)我国城市精神塑造过程中的德育功能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第三节 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城市精神及其德育功能体现
    第一节 城市精神的内涵及核心要素
        一、城市精神的内涵界定
        二、城市精神的核心要素
    第二节 城市精神的作用
        一、城市精神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精神促进城市文化繁荣发展
        三、城市精神推进城市民主法治化
        四、城市精神推进城市的生态文明
    第三节 城市精神的德育功能体现
        一、价值引导功能
        二、行为规范功能
        三、人格塑造功能
第二章 我国城市精神塑造过程中的德育功能弱化表现及其原因
    第一节 我国城市精神塑造过程中的德育功能弱化表现
        一、城市精神日趋同质化,公民价值引导作用弱化
        二、注重城市的宣传性和知名度,德育引导作用彰显不足
    第二节 我国城市精神塑造过程中的德育功能弱化原因分析
        一、注重物质文化建设,忽视人文精神锤炼
        二、注重社会价值取向,忽视个体价值引导
第三章 我国城市精神塑造过程中的德育功能优化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坚持人本主义原则
        一、关注人的主体性需求,培育城市公民的主人翁意识
        二、注重人文关怀,营造道德情感
    第二节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原则
        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坚持公民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
    第三节 坚持显隐性相结合的育人原则
        一、显性物质文化与隐性精神文化相结合
        二、城市公共管理的硬约束与人文引导的软约束相结合
第四章 我国城市精神塑造过程中的德育功能优化路径及其意义
    第一节 我国城市精神塑造过程中的德育政治功能优化及其意义
        一、优化德育政治功能,凸显城市精神的时代价值取向
        二、优化后的德育政治功能彰显与城市公民政治意识熏陶
    第二节 我国城市精神塑造过程中的德育经济功能优化及其意义
        一、优化德育经济功能,凸显城市精神的物质文化体现
        二、优化后的德育经济功能彰显与城市和谐发展的推进
    第三节 我国城市精神塑造过程中的德育文化功能优化及其意义
        一、优化德育文化能,凸显城市精神的文化内涵
        二、优化后的德育文化功能彰显与城市文化氛围的营造
    第四节 我国城市精神塑造过程中的德育生态功能优化及其意义
        一、优化德育生态功能,凸显城市精神的社会价值取向
        二、优化后的德育生态功能彰显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城市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南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问卷调查法
第一章 城市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与内在关联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 城市精神
        (二)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三) 城市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城市精神的纵向探寻和横向考量
        (一) 城市精神的纵向探寻
        (二) 城市精神的横向考量
    三、城市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与内在关联
        (一) 城市精神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依据
        (二) 城市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第二章 城市精神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城市精神的个体功能
        (一) 对市民理想信念的导向作用
        (二) 凝聚城市各方力量
        (三) 保证市民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高度统一
        (四) 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素质
        (五) 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六) 激发市民谋求个人与城市共同发展的奋斗精神
        (七) 优化市民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
        (八) 促进市民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的自我约束
    二、城市精神的社会功能
        (一)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二) 推动城市文化繁荣发展
        (三) 推进城市社会民主法治化
        (四) 助推城市经济发展
第三章 城市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调查及分析
    一、南宁市城市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基本调查情况
        (一) 南宁市城市精神的研究背景
        (二) 调查的目的
        (三) 调查问卷的设计
        (四) 调查问卷的回收情况
    二、城市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现状
        (一) 城市精神宣传和教育的效果令人担忧
        (二) 市民对城市精神的关注度还比较低
        (三) 对于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得到充分肯定
        (四) 城市精神并未真正融入市民生活
        (五) 部分市民还未真正认识到培育城市精神的重要性
    三、存在的问题
        (一) 城市精神的宣传和培育停留在浅层次
        (二) 重城市物质文化建设轻城市精神文化建设
        (三) 大多数市民对城市精神的功能认识过于狭窄
        (四) 城市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受到文化和舆论环境的压力
    四、影响城市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 城市管理者对城市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重视不够
        (二) 市民自身素质水平不够高
        (三) 社会环境综合影响城市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
第四章 发挥城市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对策与建议
    一、提升城市精神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
        (一) 提高城市管理者对城市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重要性认识
        (二) 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组织和导向作用
        (三) 提高城市管理者在城市精神培育过程中攻坚克难的能力
        (四)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广泛性和稳定性
    二、提高市民对城市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价值认同
        (一) 注重对城市精神历史根源的探寻,增进文化共识
        (二) 注重对城市精神育人功能的诠释,增强价值认同
        (三) 注重对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满足精神需求
    三、合理运用大众传播载体,扩大城市精神的宣传效应
        (一) 运用地方主流媒体,兼顾大众化与地方特色
        (二) 掌握网络新媒介,增强城市精神的时代感
    四、整合和优化文化载体,创设融入条件
        (一) 让“城市精神”走进校园,培养学生责任与担当的意识
        (二) 让“城市精神”走进家庭,营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文化环境
        (三) 让“城市精神”走进社区,营造更富活力的社区文化环境
    五、运用多种多样的活动载体,丰富城市精神的教育形式
        (一) 精心设计主题教育活动,推动城市精神深入民心
        (二) 大力创建学术交流平台,追踪城市精神最新动态
        (三) 制作城市精神文化宣传片,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
    六、坚持教育方法多样化,强化城市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渗透力
        (一) 运用典型教育法,扩大品格影响力
        (二) 运用实践教育法,推动“知、情、意、信、行”的统一
        (三) 运用因材施教法,提高教育针对性
        (四) 注重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提高学习主动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城市精神的哲学内涵及其实践品质(论文参考文献)

  • [1]STS视角下的军事科技研究[D]. 李凤娟. 新疆大学, 2021
  • [2]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D]. 张贝丽. 山西大学, 2020(08)
  • [3]《中华名楼》系列讲座诞生记——“鸟瞰《中华名楼》”之一[J]. 魏学来. 博览群书, 2019(11)
  • [4]学校教育戏剧研究 ——从“英美经验”到“中国实践”[D]. 王毅.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研究进路初探[J]. 沈正赋. 当代传播, 2018(05)
  • [6]毛泽东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研究[D]. 李保全. 湘潭大学, 2018(04)
  • [7]基于“易班”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研究[D]. 张力. 东南大学, 2017(01)
  • [8]闽学文化实践品质提升研究——以文化治理为视角[J]. 刘刚.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04)
  • [9]我国城市精神塑造过程中的德育功能优化[D]. 张绪娟. 深圳大学, 2017(07)
  • [10]城市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南宁市为例[D]. 林梓约. 广西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城市精神的哲学内涵与实践品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