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参与管理,促进生产发展

职工参与管理,促进生产发展

一、工人参加管理,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周勇[1](2011)在《“鞍钢宪法”的历史考察》文中指出“鞍钢宪法”是建国后十年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经验的总结,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企业管理和技术革新产生了积极影响。与此同时,由于受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鞍钢宪法”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自身的局限性,并因而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对“鞍钢宪法”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历史影响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又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评价,不仅肯定其中科学合理的因素和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从而在一定范围内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而且不回避其中的失误和不足,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总结其中的教训。第一章主要是阐述“鞍钢宪法”诞生之前我国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思想的发展状况,这是“鞍钢宪法”形成的重要历史背景之一。第二章阐述“鞍钢宪法”形成的具体过程。先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概括了“鞍钢宪法”的历史背景。接着阐述了鞍钢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的突出表现以及毛泽东批示关于“鞍钢宪法”的具体过程。最后,结合对毛泽东批示的文本分析对“鞍钢宪法”的思想内容以及当时的解读作了系统分析。第三章阐述“鞍钢宪法”的曲折历史命运,也就是在其诞生以后的传播、推广状况及历史影响。在“鞍钢宪法”诞生之初,因为中苏论战的原因没有在国内公开宣传,只是在冶金工业部门和大型企业中进行了宣传和推广。在随后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鞍钢宪法”与贯彻《工业七十条》、学解放军、学大庆等结合起来,虽然在客观上得到了一定的继承和发扬,但也未形成单独的宣传声势。“文化大革命”时期,“鞍钢宪法”形成浩大的宣传声势,但却被严重的扭曲了。因此,改革开放之前“鞍钢宪法”没有获得全面的、科学的解读,这为它在改革开放之后的长期被忽视埋下了伏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鞍钢宪法”的基本精神有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第四章是关于“鞍钢宪法”的历史评价。第一节分析“鞍钢宪法”诞生的历史必然性,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以“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历史必然性作典型分析,从认识论的角度论证“鞍钢宪法”的历史必然性。其次,将“两参一改”与天桥经验的“三参一改”进行比较,从内容与形式的角度分析“鞍钢宪法”的历史必然性。再次,从“宪法”的命名方式着手,通过层层剖析,论证“鞍钢宪法”作为十年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经验总结的必然性。最后,逐层论证十年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经验为什么会出现在东北、出现在鞍钢。第二、三节分别分析“鞍钢宪法”的历史局限性、合理内核。

刘长军[2](2016)在《《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表明自党的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连续出现在党的一些重要的会议和党的决定之中。党的十八大继续强调指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实践进行指导,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目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站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关键时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用来凝聚全民族共同思想基础的战略举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进行得如何,既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关乎党的执政合法性。研究历史重在映照当代。本文选取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这一时段,从党报切入,回顾了《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简要历程,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本文采取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研究方法,一方面考察《人民日报》关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等理论的宣传;另一方面紧紧围绕着党的中心工作,重点考察《人民日报》对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宣传与推动。本文在具体研究中发现《人民日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时刻突出了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鲜明特色,在宣传理论的时候强调学理论是用来指导具体实践的,在宣传和推动党的中心工作中时刻不忘记解释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通过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的考察,本文总结梳理了《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效,以及凝练了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启示,由此完成了研究历史照映当代的研究价值。本文共分为9章。第1章为绪论,介绍了选题缘由、该问题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采取的具体研究方法、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第2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办党报出发,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创办党报的历程,梳理了《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地位的确立过程。第3章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思想文化以及社会领域的实际出发,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同时简要回顾了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进程。第4章围绕着《人民日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宣传进行考察:一是介绍了《人民日报》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二是梳理了《人民日报》如何推进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和运用;三是考察了《人民日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本载体的宣传;四是介绍了《人民日报》与其他媒介联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推进。第5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对毛泽东思想的宣传:一是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二是结合党的中心任务以及思想文化领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传播了以“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毛泽东的人民民主专政思想、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毛泽东思想体系;三是结合社会主义改造的中心任务宣传了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四是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文本载体《毛泽东选集》的出版、发行以及受到国内外欢迎的盛况。第6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对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的宣传与推动:一是针对城市工人和干部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推动党对工人和干部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活动;二是针对当时新中国成立之初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困难,引导广大民众树立恢复和发展生产的信心:三是助推城市的建设;四是宣传和配合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第7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制度建立的宣传与推动。第8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的成效:一是有助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二是推动了中心任务的顺利完成;三是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第9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一是分析了《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局限性;二是总结提炼了《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存在的现实启示。

朱孟光[3](2016)在《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研究—主要基于城市基层党建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实践问题。基层党组织作为政党与社会的联系纽带,是政党动员社会的组织基础。政党基层组织体系的有效运作直接决定了政党力量的大小。而在很大程度上,基层党组织的有效性与影响力又取决于其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及活动方式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内在耦合度。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社会结构体系和社会组织形式被打破。这导致中国共产党原有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功能定位以及活动方式与变化了的社会结构之间内在耦合度降低。其作用发挥的传统空间被挤压,其有效性和影响力也在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只有实现其活动方式的社会化,才能破解当前基层党组织被“弱化”甚至被“边缘化”的困境,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社会、凝聚社会和影响社会的能力,并进而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全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束语三大部分。绪论主要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方法,以及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从对本文的相关概念界定入手,提出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是指基层党组织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以开放型的理念面向社会,通过组织结构与功能定位调适、社会资源整合利用,社会化的方法、手段和技术运用,以及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政党基层组织与社会的良性互动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进行了多学科理论视角的梳理和审视。这包括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以及从社会资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非权力性影响力理论等多学科理论的视角下对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第二章主要是分时段对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历史进程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这段时期的四点历史经验,即要以灵活多样的组织方式构建覆盖社会的组织网络;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功能;要积极培育并善于利用各种社会群众组织;基层党组织要努力获得“非权力性影响力”。第三章主要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实践探索与创新进行研究。在对其背景原因以及探索历程研究的基础上,以北京市朝阳区和武汉市硚口区为实践案例,对其实践中的典型模式——区域化党建活动方式进行了重点剖析,并指出其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基层党组织存在角色功能错置,且服务能力与水平有待提升;二是基层党组织与党员融入社会的动力不足、水平不高。第四章主要考察了具有典型借鉴意义的国外政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经验。按照政党的类型划分,分别对以古巴、越南为代表的国外共产党,以英国工党和德国社会民主党为代表的欧洲社会党,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为代表的民族民主政党,以及以绿党和“茶党”为代表的新兴政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进行了详细考察。在此基础上,将国外政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经验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要通过调整自身组织结构,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设置方式与活动方式,增强政党组织对社会群众的吸引力;二是要通过支持、培育和利用社会组织来增强党在社会领域的影响力;三是要善于借助并利用网络媒体等新技术载体来加强与社会的沟通。第五章主要是提出面向未来实现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思路与对策。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要坚持“开放型”党建活动方式的理念,通过扁平网络化的组织体系和社会服务功能开发与拓展,实现党的组织结构与功能调适,采取社会化的方式方法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借助新媒体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和评价、激励的动力机制,最终达到政党基层组织与社会良性互动制度化的目标。结束语主要提出要对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这一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就要既从纵向将其放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迁与整合重构的历史大背景之下进行考量,又从横向将其放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大背景之下进行考量。中国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通过社会与基层党组织传统“惯习”的反复博弈才能最终实现。

梁丽辉[4](2012)在《新旧更迭中的巨变:建国初期天津工人研究(1949-195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共产党初期的革命活动也曾以开展工人运动为主,但大革命失败以后,迫于国内形势,不得不转战农村二十多年。七届二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依靠工人发展生产成为城市工作的中心任务。如何依靠工人?刘少奇提出三个办法:“尽可能保障工人的生活水平勿使之过低”,“深入广泛地教育工人”,“组织工人”。建国以后,以此方针为指导,共产党开始对工人、对城市进行大规模的社会改造。本文以天津工人为中心,利用档案资料,从社会史研究视角来探讨建国初期共产党是如何组织教育工人,使工人的生产生活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工人又是如何参与这一过程,影响自身变迁的。换言之,本文从工人与共产党互动的角度,探讨工人变迁过程中的主体性参与对共产党方针政策的影响,再现工人变迁过程的复杂性与真实性,以及共产党改造社会的艰难与曲折,进而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光辉与伟大。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工人的变迁过程。一、工人的政治生活。工人的政治生活是新中国新工人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共产党教育工人、组织工人的重要举措与成果。通过政治学习、政治运动的开展,工人旧的个人关系网被割裂,新的人际关系、阶级意识形成。通过加入工会、入团入党,工人被组织起来,开始向新政权、共产党靠拢。这就为工人的生产劳动打下了基础。二、工人的生产劳动。工厂通过民主改革,废除了旧的管理制度,工人开始参与工厂管理,这是工人当家作主的一个主要体现,也是工人劳动观念改变、劳动竞赛开展的前提。工人劳动条件的改善、劳动时间的调整、劳动保护的加强以及劳动纪律的巩固也为劳动竞赛做铺垫。劳动竞赛的开展是本章的中心。这是新中国新工人的又一显著特征,是工人拥护共产党、共产党引导工人的主要体现。通过竞赛,工人传统的劳动观念改变,“劳动光荣”成为主流观念。三、工人的物质保障。改善工人的物质生活是共产党依靠工人发展生产的途径之一。工资收入是工人收入的主要来源,两次大规模的工资改革与调整,废除了旧的不合理的工资制度,初步贯彻了“按劳取酬”原则,提高了工人的生活水平。福利政策、劳动保险的实施,又间接增加了工人收入,为工人的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四、工人的文体活动。通过识字运动,工人分享受教育的权利,文化水平大大提高。“为政治,为生产服务”的文艺方针使得具有政治色彩的文艺活动成为工人文艺的主流,但传统观念和工人的行动选择又影响着文艺内容与形式的调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工人体育开展的目标与方向,同时,也具有促进生产发展的政治取向。广播体操的开展是全民健身的前奏,工人的接受却经历了一个并不顺畅的过程。五、工人的婚姻家庭。《婚姻法》和《宪法》的颁布实施,为工人婚姻家庭变迁提供了法律依据。通过贯彻婚姻法运动,基本废除了强迫包办、男尊女卑的旧婚姻制度,工人中普遍确立了婚姻自由、男女平等、民主和睦的新型婚姻家庭观念。总而言之,天津工人通过共产党的组织教育,聚拢在共产党的周围,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身于生产,使共产党依靠工人发展生产的目标得以实现。同时,工人也经历了新旧更迭中的巨变,成为新中国的新工人。

肖霄瑶[5](2020)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观研究》文中认为延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视劳动,也最热爱劳动的一个时期。因此,梳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观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延安时期的“劳动光荣”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中国传统劳动文化融合后产生的结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丰富的理论成果。本文以1935年—1948年延安时期出版发行《陕甘宁边区实录》《中国工人》《中国妇女》《中国青年》等珍贵史料为考察对象,进行了文献的梳理整合,力求系统、客观、全面地分析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观。运用文献研究法——笔者通过对1935年至1948年延安时期出版发行的珍贵史料及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整合,以便系统、客观、全面地得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观;运用历史研究法——不同历史时期会展现出不同的理论景观,所以必须秉承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思想加以解读,必须将其置于“延安时期”这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中。因此,将本文的参考文献及其受众置于当时的整个社会历史大背景当中,如此才能做出具有时代意义的客观全面分析;运用分析归纳法——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并非只是针对单独群体的理论,而是对于不同的劳动群体具有不同的劳动理念,笔者在认真阅读延安时期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进行侧重点上的选取,通过对资料分类整理,划分出工农劳动研究资料、妇女劳动研究资料、青年劳动研究资料三类。使研究更具体并更有针对性。本文主要由八大部分组成:一是绪论部分,分析了本文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二是相关概念及理论渊源,采用先宏观后微观的形式,在宏观层面上界定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及延安时期劳动观;在微观层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及中国传统劳动文化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提供了理论渊源;三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传播内容;四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产生背景;五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主要内容,本文选取了工农劳动群体、妇女劳动群体、青年劳动群体三类劳动群体进行研究;六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践行的四类特点;七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旧中国劳动问题的破解,包括劳资问题、妇女劳动问题等;八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劳动观的宝贵价值与当代意义。通过研究,论文的创新之处有:一是对于延安时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内容进行了简要梳理。从而证实延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传播较为发达的一个时期;二是浅析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产生背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除了有“二源”理论支撑背景之外,还有现实与意识层面的外部因素;三是浅析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四是阐述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宝贵价值与当代意义。

鄢进波[6](2016)在《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研究(1949-1956)》文中提出近代以来,上海因为商业的兴盛逐渐发展为远东地区最为现代化的城市,也曾被中共看作“罪恶的都市”与“革命的堡垒”1的集合体。建国初期政权新建之时,中共以执政党身份在国内城市人口最多、社会成分最为多样、工商业最为兴盛的上海,开展了面向社会各阶层群众的统战、宣传和组织等方面的工作,最终成功地完成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任务,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顺利过渡,赢得了社会各界群众对中共执政地位合法性的支持。本文从历史视角厘清在建国初期特殊的国情背景下,面对上海这样一座特别的城市,党的群众工作经历了从重构、整顿到巩固的特殊发展阶段,针对不同阶层采取了统战、组织、宣传等体现中国特色的工作路径,为现时代中共以执政党身份在特大型城市贯彻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提供历史借鉴。导言指出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的特殊历史背景下,群众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成为国内各政党的执政根基和争取对象,党群关系的好坏更是左右了政权更替。上海作为近代中国的工商业中心,社会结构错综复杂、群众思想异质多元,是考验执政党治理能力的重要场域;建国初期,中共以执政党身份在这样一座特别城市贯彻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对党在当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密切党群关系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第一章论述建国初期上海群众工作的缘起。首先,本章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视角阐释群众路线及群众工作是中共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殊革命历史实践活动相结合的产物,群众工作是中共针对不同对象开展宣传、组织、教育等实践活动,是贯彻具有中国特色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其次,中共开展群众工作经历了从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等不同发展阶段逐步走向成熟,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对象、方式存在差异,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理论奠定了基础。再次,近代上海城市人口结构、社会阶层、治理方式鲜明体现了旧中国城市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特征;中共在建国初期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与上海城市的特殊实际情况结合,重新确立上海发展方向,这必然要求党的群众工作从上海实际情况出发,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成功运用于大城市实际情况的典范。第二章分析建国初期上海群众工作从重建到强化阶段的不同特征。首先,中共接管上海后,面临原国民党政权与群众关系疏远的不利局面,为争取各阶层群众支持,中共根据城市实际情况整顿纪律,以恢复生产为核心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原则有序接管城市政权,探索构建新型党群关系途径;其次,面对建国初期上海市民复杂的社会心态,中共动员“单位”与“非单位”群众开展“抗美援朝爱国运动”,加强对社会各界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巩固了城市政权的合法化地位,体现了特殊时代环境下新型党群关系;再次,为了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中共根据上海私营工商者集中、利益关系复杂的格局,以多种方式动员公私合营,强化了在工商界的群众基础。第三章从实践角度分析对各阶层群众开展的统战、组织和宣传工作。本章分析中共与旧职员、民主人士、工商业者等群体的合作方式,认为统战政策是党在特殊时代环境中联系群众的重要手段,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工商界灵活运用的体现;同时,宣传教育作为改造群众思想的重要手段,中共通过“反投机运动”、“镇反运动”教育社会各阶层群众,并借助报纸、图书馆等宣传载体加强思想渗透,增强了党群之间的信任关系;在此基础上,中共发挥人民代表会议、工会、工商联合会等群团组织的协助作用,将社会各阶层群众纳入组织体系,为联系群众提供了多样化渠道。由此可见,中共在上海城市采取了立体化、全方位的工作方法,是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在城市实际工作中的体现。第四章分析群众工作的制度建设。稳定的宣传、组织工作制度有利于城市政权的巩固;为了转变宣传工作薄弱的局面,中共根据上海工商企业众多的实际情况,以单位为主要对象进行宣传网制度建设,在基层培养联系群众的宣传员,强化了宣传教育在群众中的作用。同时,针对党与上海无组织里弄群众之间的松散关系,中共领导各里弄居民建设自治性组织制度,在服务居民生活的同时承担了组织、教育居民的责任,是特殊时空环境下中共在城市市民生活空间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有益尝试。第五章考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动因及效果。本章从执政党与群众关系角度分析建国初期上海城市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过程中取得的历史成就,认为中共结合城市实际情况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方针,形成了符合当时上海特殊时代背景下的群众工作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容易导致党群关系紧张,是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引以为鉴的地方。

左华[7](2014)在《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生,即大多数人的生存与发展。自有人类历史以来,尤其是近代以来,民生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总基调。今天,在奋力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改善民生更是成为第一要务。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以来,就把改善民生作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在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刘少奇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有着深切的民生关怀。作为毛泽东的助手,同时又是亲临第一线的指挥者,刘少奇深知理论与实际的连接点与矛盾,对我国的民生建设作出了比较全面而深刻的解读。他的民生理论与实践和毛泽东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实际历史进程。本文按照“群众关切——刘少奇的思考和决策——群众实践效应”的解释模式,综合运用比较、制度主义等分析方法,分作四个阶段全面考察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变化及其独特品性。这四个阶段为:民主革命阶段,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萌动和创生;国民经济恢复阶段,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成长和跨越;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失误;国民经济调整阶段,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成功和挫折。民主革命阶段,刘少奇由受传统民本思想和近代民主思想的熏染到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上了推翻旧统治的革命道路。他始终坚持,只有把争取和维护多数工农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革命才能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并取得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奠定政治前提。建国初国民经济恢复阶段,如何在政权未稳、百废待兴的基础上满足民众对改善生活的迫切要求,成为新中国领导者面临的巨大考验。刘少奇和其他国家领导人一起制定了新民主主义发展纲领。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人民群众迫切希望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刘少奇放弃了新民主主义发展纲领,并跨越到了社会主义道路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民生发展提供了新的场景。刘少奇在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实现民生改善的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正确原则和方法。但是,由于对大规模工业化建设与民众生活之间的紧张缺乏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实践逐渐偏离了民生发展的轨道。刘少奇努力纠正其中的错误,并进行了大量富有创新性的思考。为克服严重的困难,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刘少奇主抓这项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改善民生的改革举措。国民经济很快得以好转。随之,刘少奇和毛泽东对于民生改善的方法和路径分歧逐渐公开化,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之弦再次绷紧。刘少奇与毛泽东的民生理论与实践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二者之间的纷争充分反映了我国民生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邓小平汲取刘少奇的民生理论与实践的经验,并实现了创新与超越,使民众的生活水平很快有了较大提高。刘少奇不同时期的民生理论与实践,揭示了改革开放前我国民生问题的内在矛盾和演绎逻辑,为新时期我国民生建设提供了许多重要借鉴和启示。

赵兴银[8](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由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的政治地位、中心任务和面对的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面对这一重大的历史转折,党主动适应社会变革带来的新任务新要求,积极领导和推动了全国范围的社会变革。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引下,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新变化,抓住历史发展的潮流,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中努力探索执政条件下党的群众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在七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在没有全面执政经验的前提下,短时间内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建设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各项事业的发展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经济社会发展极为落后的条件下,党始终能把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作为战胜一切困难、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先决条件,并为此作出了持续的、不间断的努力。在初建政权的特殊时代背景中,中国共产党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不走样,明确了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后的历史方位,在此基础上成功实现了工作任务的转型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并在艰难的转型中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为推动新中国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本文立足1949年至1956年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从多个层面、多个视角探究和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工作实践,并结合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巩固政权、化解危险、领导建设和发展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为开辟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工作的新境界,做好群众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文共分七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绪论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内容,分别为:一、论文选题的背景与依据,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二、目前研究现状分析,包括国内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分析以及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和评价;三、相关概念界定,主要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间界定、“群众”内涵的界定、“群众工作”“群众运动”、“党群关系”等概念的界定;四、主要研究方法;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等。正文部分分六章进行了详细阐述,具体如下:第一章论述了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依据。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关于“人民群众”的论述,确立了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基础;二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明确了执政党建设与群众工作之间的关系,为党的群众工作的开展明确了方向;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奠定了群众工作的社会理论基础。第二章对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进行了考察。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依靠各阶级、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政党,其群众工作的好与坏、成与败,直接影响并决定了这个政党的生命力的存续与发展。本章通过对民主革命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具体实践的历史考察,对各个历史时期党在开展群众工作方面的经验和有效做法的系统总结,进一步明确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与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之间的继承性和连续性,进一步为当前如何做好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提供了思路借鉴和方法指导。这一章共分五个部分,分别是: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积极发展;抗日战争时期的有力推进;解放战争时期的全面收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与启示。第三章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背景。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其内在的逻辑思维和工作方式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这一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各个阶层社会心理发生的变化。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立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客观的条件,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进程实现了有机融合。党的群众工作的对象是一个复杂的群体,这个群体在几千年的传统封建社会中形成了较为稳定和牢固的社会心理。这种复杂的社会心理带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即使在社会发生重大转型后,群众对社会的认识水平和认可度仍然会用传统的视角来看待新事物、新现象。因此,本章首先对不同社会群体,包括工农群众、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心理变化进行了具体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党围绕不同社会群体社会心理的变化,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对群众工作政策进行了调整,实现了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上的转变。第四章重点回顾并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实践进程。群众工作的开展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群众工作是在相对比较特殊的时代条件下推进的。处理好执政党与各阶级阶层的关系,反映到群众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上来,就要通过具体的工作实践在党的政策层面进行调整。本章通过党的群众工作的内在运行机制、内在监督机制、内在长效机制三个方面对党的群众工作实践机制建设进行了具体阐述。在此基础上,党的群众工作方法围绕机制的建设也随着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五章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价值意蕴。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一个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为党完成执政任务、实现执政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而言,本章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研究,认为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为执政条件下完成党的工作任务、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党的宗旨意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动力保障、建设思路、实践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积累了经验,明确了目标和要求。第六章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现实启示。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关键要为当前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本章前三部分分别从群众工作应探索其规律性,把握特点,研究方法,做到因时因势而异;群众工作的实践应在丰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中体现时代性;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应成为党的群众工作始终秉持的核心价值理念,三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第四部分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当代启示,通过对党的群众工作的时代背景、具体举措、历史价值和实践经验的分析,指出对当前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启示。结语部分主要总结了本文研究成果,并为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提出思路及方向。

张春花[9](2013)在《列宁工会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列宁工会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工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时期的工会理论,同时结合俄国实践,开创了社会主义时期工会理论的先河。无产阶级革命时期,列宁提出,俄国工会是无产阶级政党进行革命活动的基地、据点和支柱,要使俄国工会运动克服“工联主义”侵蚀、与党并肩为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奋斗,必须坚持“灌输论”,确立党对工会的领导关系,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成为团结和增强无产阶级革命力量的思想基础。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权建立之初,列宁提出了利用工会实现人民管理国家的思想。他认为,从工会在实现人民管理国家的地位上看,由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会必将发展成为包括农民在内的全体劳动群众的无产阶级组织,因此,工会是实现人民管理国家最佳方式——人民自治的主要载体,“工会国家化”是实现人民管理国家的主要途径;从工会在实现人民管理国家的作用上看,工会承担着教会和增强工人群众管理技能的教育职能,工会建设与人民管理国家的实现息息相关。在社会主义时期工会理论体系的建设上,列宁主要以“工会问题争论”和“新经济政策”两大历史实践为基础,初步探索和总结了工会的地位和作用。首先,他论证了工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的必然性和矛盾处境。其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时期工会具有双重属性和双重任务理论,即工会具有共产主义学校的教育属性,使其承担着教会群众做管理工作的教育任务;工会具有工人阶级组织和群众组织相统一性质,使其承担着维护无产阶级利益的保护任务。再次,列宁认为,工会可以帮助党密切联系群众、实施国家监督和反对官僚主义,从而是国家政权的最亲密和不可缺少的合作者,对巩固国家政权具有政治合作作用;工会具有“两种保护”和“维权”职能,对工人群众具有物质利益保护作用;工会既是工人群众的“代表者”,又是工人群众与国家机关和企业之间的“调解者”,对社会主义内部矛盾具有冲突调解作用;因此,列宁社会主义时期工会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坚持党对工会的领导,实现党和工会的紧密合作,充分发挥工会强大的社会整合作用。最后,提出了在社会主义进程中不断加强工会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途径理论。列宁工会建设思想既有理论建树又有应用实践,全面正确认识这一思想及其实践的经验与教训,是探索和构建马克思主义工会学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的重要思想源泉。

黄家周[10](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二、工人参加管理,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人参加管理,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鞍钢宪法”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五、资料文献
第一章 “鞍钢宪法”产生前我国企业管理思想的发展 (1949—1959)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企业管理思想的积淀 (1949-1952)
        一、企业民主管理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二、企业民主改造中的思想积淀
        三、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的思想积淀
        四、著名班组管理经验中的思想积淀
    第二节 开始全面建设时期管理思想的积淀(1953-1956)
        一、关于企业领导体制的探索及思想积淀
        二、五三工厂经验中的思想积淀
        三、技术革新运动中的思想积淀
    第三节 整风及“大跃进”中的思想积淀(1957—1959)
        一、从“干部参加劳动”开始的伟大实践
        二、“两参一改”的内容
        三、从“两参一改”到“两参一改三结合”
第二章 “鞍钢宪法”的诞生(1960 )
    第一节 “鞍钢宪法”诞生的历史背景
        一、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思想的十年积累
        二、对苏联模式的反思与突破
        三、“大跃进”带来的政治经济环境
    第二节 “鞍钢宪法”的诞生过程
        一、鞍钢的技术“双革”运动
        二、鞍钢的一系列报告
        三、毛泽东批示“鞍钢宪法”
        四、当时对“鞍钢宪法”的解读及评价
    第三节 “鞍钢宪法”的思想内容
        一、对毛泽东批示的文本解读
        二、本文对“鞍钢宪法”管理模式的理解
第三章 “鞍钢宪法”的曲折命运 (1960—2009)
    第一节 诞生之初宣传上的内紧外松 (1960.3—1960.12)
        一、在钢铁行业的传播及影响
        二、未形成全国性的传播热潮
    第二节 与国民经济调整同行 (1961—1965)
        一、“鞍钢宪法”与《工业七十条》
        二、“鞍钢宪法”与“学习解放军”
        三、从“鞍钢宪法”到大庆精神
    第三节 经历“文革”的风风雨雨 (1966—1976)
        一、企业管理秩序的破坏
        二、“鞍钢宪法”被扭曲
        三、对“鞍钢宪法”基本精神的坚持
    第四节 在新时期的曲折发展 (1977-2009)
        一、企业民主管理的恢复和发展
        二、对“中国式管理”的理论探索
        三、“鞍钢宪法”的遗忘与回归
第四章 对“鞍钢宪法”的评价
    第一节 “鞍钢宪法”的历史必然性
        一、以“两参一改三结合”为中心的典型分析
        二、“两参一改”与“三参一改”的比较分析
        三、透过“宪法”的命名方式进行解读
        四、“鞍钢宪法”诞生在鞍钢的原因
    第二节 关于“鞍钢宪法”的历史局限性
        一、“鞍钢宪法”历史局限性的具体表现
        二、“鞍钢宪法”历史局限性产生的原因
    第三节 关于“鞍钢宪法”的合理内核
        一、对当前关于中国式管理研究的基本看法
        二、基于中国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特色的考察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2)《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缘起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目前的研究现状
        1.2.2 研究评析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
        1.4.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指向
        1.4.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第2章 《人民日报》党中央机关报地位的确立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办报实践与论述
        2.1.1 马克思恩格斯办报实践与论述
        2.1.2 列宁办报实践与论述
    2.2 党中央机关报地位的初步确立
        2.2.1 中国共产党办党报的历史回顾
        2.2.2 晋冀鲁豫《人民日报》
        2.2.3 晋察冀日报
        2.2.4 华北《人民日报》
    2.3 党中央机关报地位的确立
        2.3.1 改变隶属关系,配备精干领导
        2.3.2 突出面向全国的特点
        2.3.3 发挥社论和重要评论的权威影响
        2.3.4 确立在报刊中的核心地位
第3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1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3.1.1 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
        3.1.2 引领社会发展的需要
        3.1.3 意识形态领域除旧布新的需要
    3.2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行性
        3.2.1 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
        3.2.2 民主革命时期积累了有益经验
        3.2.3 新社会对民众产生强烈吸引力
    3.3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个阶段
        3.3.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2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第4章 《人民日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宣传
    4.1 直接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1.1 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
        4.1.2 宣传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4.1.3 宣传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4.1.4 宣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4.1.5 宣传列宁党的建设学说
        4.1.6 宣传国家问题以及民族问题学说
    4.2 号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
        4.2.1 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方法
        4.2.2 号召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国家建设
    4.3 宣传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编译出版情况
        4.3.1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全集选集的宣传介绍
        4.3.2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单行中译本的宣传介绍
    4.4 助推其他媒体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传播
        4.4.1 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动
        4.4.2 与有关报刊联动
第5章 《人民日报》对毛泽东思想的宣传
    5.1 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
    5.2 宣传毛泽东思想
        5.2.1 宣传毛泽东哲学思想
        5.2.2 宣传人民民主专政思想
        5.2.3 宣传毛泽东文艺思想
        5.2.4 宣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5.3 宣传《毛泽东选集》
第6章 《人民日报》对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的宣传
    6.1 对工人和干部开展教育的宣传与推动
        6.1.1 对工人阶级开展政治理论教育的宣传与推动
        6.1.2 对在职干部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宣传与推进
    6.2 引导广大民众树立恢复和发展生产的信心
        6.2.1 对党和国家指示精神的宣传与推动
        6.2.2 纠正错误,传播经验,确保工作正常推进
    6.3 助力城市管理与城市建设
        6.3.1 宣传党和国家的有关城市工作的决定
        6.3.2 推进工农联盟的宣传教育,展示工农互助成效
        6.3.3 宣传城市建设的原则、方向和重点顺序
    6.4 宣传和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6.4.1 号召人民为工业化建设奋斗
        6.4.2 阐明工业化建设的缘由、重点以及需要处理的关系
        6.4.3 宣传展示工业化进程与成效
第7章 《人民日报》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宣传
    7.1 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宣传
        7.1.1 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与推动
        7.1.2 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宣传与推动
        7.1.3 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宣传与推动
    7.2 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宣传
        7.2.1 传播党中央和国家的政策主张,刊发社论和评论文章进行推进
        7.2.2 介绍各地工作经验,展示社会主义改造成就
    7.3 对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制的宣传
        7.3.1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宣传
        7.3.2 对其他法律法规的宣传
第8章 《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
    8.1 有助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
        8.1.1 增进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认识
        8.1.2 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提升
        8.1.3 推动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掌握
    8.2 助推了党的中心任务的顺利完成
        8.2.1 助推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8.2.2 助推国民经济的恢复
        8.2.3 助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8.2.4 助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8.3 促进了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第9章 《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
    9.1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局限
        9.1.1 时代局限性较为明显
        9.1.2 助推了思想文化领域的不当批判
        9.1.3 囿于苏联报刊的版式和内容
    9.2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
        9.2.1 确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准则
        9.2.2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式
        9.2.3 关注不同群体的需求,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佳效果的根本途径
余论“三个自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保障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及科研成果

(3)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研究—主要基于城市基层党建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关于政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研究
        (二)国外关于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一)研究的难点
        (二)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第一节 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一、社会化、活动方式与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
        二、社会化工作方式与社会化活动方式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相关论述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思想理论
        二、列宁的相关思想及论述
        三、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相关思想及论述
    第三节 多学科理论视角下的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
        一、社会资本理论
        二、资源依赖理论
        三、非权力性影响力理论
第二章 历史实践与经验:改革开放前中共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
    第一节 1921—1927年:中共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历史实践
        一、通过支部和党团实现对非党组织及社会的领导
        二、创立并利用工会、工人俱乐部等组织开展活动
        三、破除“工学界限”,融入帮会等传统社会联系纽带之中
        四、以维护工人群众切身利益为中心开展斗争,扩大政治影响
    第二节 1927—1937年:中共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历史实践
        一、规定白区党的恢复与建立方式、支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
        二、探索建立党与群众组织的正确关系,以实现党对其有效领导
        三、充分利用“黄色工会”“外表的掩护”作用联系与组织群众
    第三节 1937—1949年:中共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历史实践
        一、明确党支部设置原则及主要任务,改变其组织形式与领导方式
        二、创立并利用各种形式开展组织和团结群众的工作
        三、以共产党员的“三勤”、“三化”融入社会并在社会扎根
    第四节 1949—1978年:中共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历史实践
        一、采取适应灵活多样的组织策略,构建城市基层党组织体系
        二、探索城市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在“运动”中发挥其政治功能
        三、充分发挥工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来开展活动
    第五节 改革开放之前中共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经验启示
        一、要以灵活多样的组织方式构建覆盖社会的组织网络
        二、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功能
        三、要积极培育并善于利用各种社会群众组织
        四、基层党组织要努力获得“非权力性影响力”
第三章 转型与探索: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的社会化
    第一节 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向“社会化”转型的历史逻辑分析
        一、经济社会转型带来城市基层社会的新变化
        二、城市基层社会的新变化导致“单位制党建”活动方式面临挑战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推动城市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历程
        一、“街居党建”下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1978年—1997年)76
        二、“社区党建”下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1997年—2007年)
        三、“区域化党建”下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2007年至今)
    第三节 城市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实践探索的典型模式剖析
        一、城市基层党组织区域化党建活动方式的内涵与特点
        二、案例研究:“区域化党建”活动方式的主要做法与经验总结
        三、城市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 国外经验与镜鉴:世界政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第一节 执政的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一、古巴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二、越南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第二节 欧洲社会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一、英国工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二、德国社会民主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第三节 民族民主政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第四节 新兴政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一、绿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二、“茶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第五章 调适与重构:中共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未来面向
    第一节 “开放型”活动方式: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理念转变
    第二节 组织结构与功能调适:社会化基层党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一、社会化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结构:扁平网络化组织体系
        二、社会化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社会服务功能的开发与拓展
    第三节 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与社会化的方式方法
        一、改进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方式,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
        二、改进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方式,创新行动策略方法
    第四节 新技术媒介: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技术支撑
        一、新媒体与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
        二、大数据与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
    第五节 评价与激励: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动力机制
        一、构建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评价机制
        二、构建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激励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一、文献资料类
    二、中文著作和外文译著类
    三、论文报纸类
    四、英文文献类
    五、电子文献
后记

(4)新旧更迭中的巨变:建国初期天津工人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概念界定
    四、写作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工人的政治生活
    第一节 工人的政治学习
        2.1.1 工人的政治启蒙学习
        2.1.2 工人的系统政治学习
        2.1.3 工人政治学习的成效
    第二节 工人的政治运动——以抗美援朝为例
        2.2.1 工人对抗美援朝的态度
        2.2.2 共产党对工人的宣传动员
        2.2.3 工人对抗美援朝态度的转变
    第三节 工人的工会组织
        2.3.1 解放前天津工会组织概况
        2.3.2 解放后工会职能的转变
        2.3.3 入会与退会:工人应对工会转型
    第四节 工人的党团组织
        2.4.1 解放前天津共产党组织发展概况
        2.4.2 解放后天津工厂中党组织的公开
        2.4.3 工人党团组织的发展
第三章 工人的生产劳动
    第一节 工厂的民主改革与管理
        3.1.1 工厂的民主改革
        3.1.2 工人参与工厂管理
    第二节 工人的日常生产劳动
        3.2.1 劳动条件的改善
        3.2.2 劳动时间的调整
        3.2.3 劳动保护的加强
        3.2.4 劳动纪律的巩固
    第三节 近乎常态的非常态生产——劳动竞赛
        3.3.1 工人系列劳动竞赛的开展
        3.3.2 工人对劳动竞赛的看法及其转变
        3.3.3 工人劳动竞赛的成效与问题
第四章 工人的物质保障
    第一节 工人的工资
        4.1.1 工人历次工资改革与调整
        4.1.2 工资改革与调整过程中工人的思想及行动
        4.1.3 工资改革与调整的成效与问题
    第二节 工人的福利待遇
        4.2.1 解放前天津工人的福利概况
        4.2.2 建国后有关工人的福利政策
        4.2.3 工人的集体福利设施及困难补助
    第三节 工人的劳动保险
        4.3.1 解放前天津工人的劳动保险概况
        4.3.2 解放后工人的劳动保险待遇
        4.3.3 工人劳动保险待遇的申请与支付
        4.3.4 工人劳动保险的成效与问题
    小结
第五章 工人的文体活动
    第一节 工人的文化学习
        5.1.1 解放前天津工人的文化状况
        5.1.2 工人识字运动的初步开展
        5.1.3 “速成识字法”在工人中的推行、偏差及纠正
        5.1.4 工人识字运动的成效与问题
    第二节 工人的文艺运动
        5.2.1 解放前天津工人的文艺活动
        5.2.2 共产党“新文艺”——“农民文艺”入津与下厂
        5.2.3 工人文艺运动的开展
        5.2.4 文艺运动中工人的行动选择与党的政策调适
    第三节 工人的体育运动
        5.3.1 工人体育运动的开展
        5.3.2 体育运动开展过程中工人与共产党的互动
        5.3.3 工人体育运动的成效及问题
    小结
第六章 工人的婚姻家庭
    第一节 解放前天津工人的婚姻家庭
        6.1.1 婚姻状况
        6.1.2 家庭关系
    第二节 工人践行婚姻法
        6.2.1 婚姻法的颁布及其主要内容
        6.2.2 自由的困惑与不自由的抗争:婚姻法颁布后工人的行动选择
        6.2.3 角色纠结:婚姻法颁行不畅的原因分析
        6.2.4 贯彻婚姻法运动月
    第三节 工人新式婚姻家庭的确立
        6.3.1 新式婚姻
        6.3.2 新式家庭
        6.3.3 新女工
    第四节 工人婚姻家庭之变革任重而道远
        6.4.1 封建主义婚姻家庭观念仍然存在
        6.4.2 资产阶级恋爱观正在滋长
        6.4.3 工人婚姻家庭变革不彻底之原因
第七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研究背景
        1.1.2 现实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研究意义
        1.2.2 现实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内研究综述
        1.4.2 国外研究综述
        1.4.3 研究现状评述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可能创新点
2.相关概念及理论渊源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宏观层面上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2.1.2 宏观层面上的延安时期劳动观
    2.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理论渊源
        2.2.1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重要的理论源头
        2.2.2 中国传统劳动文化的优秀因素是深厚滋养
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传播
    3.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不同时期的不同任务
    3.2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劳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3.3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生产方式的决定性作用
    3.4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中劳动是资本增值的源泉
    3.5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中合格劳动人必须接受教育
    3.6 对列宁妇女劳动观的宣传和发展
4.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产生背景
    4.1 现实背景:边区缺乏支持抗战需要的物质条件
        4.1.1 区域层面:边区地广人稀且自身发展落后
        4.1.2 经济层面:大力支援抗战及改善人民生活
        4.1.3 政治层面:经济建设的有力保障后盾
    4.2 意识形态背景:劳动文化及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在中国的传播
        4.2.1 文化层面:劳动与文化相辅相成
        4.2.2 思想层面:思想自由化发展提升了生产的效率化
5.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主要内容
    5.1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工农劳动观
        5.1.1 成立工人联盟以保障工人权益
        5.1.2 建立延安工人合作社以团结散漫工人
        5.1.3 改善劳动工人的生活以维持工人生产积极性
        5.1.4 签订劳资双方平等的劳动合同并尊重工人意见和建议
        5.1.5 提升工人的文化道德素养以丰富工人的教育知识
        5.1.6 用农民能够接受并听懂的方式引导农民进行生产
        5.1.7 分配农民土地使农民具有劳动的必要条件
    5.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妇女劳动观
        5.2.1 解放妇女是民族解放及社会解放的重中之重
        5.2.2 妇女必须进行劳动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地位和价值
        5.2.3 男同志必须要尊重女同志以保证男女平等
        5.2.4 妇女必须参加生产合作社以保证妇女的劳动生产效率
        5.2.5 确保妇女地位:妇联组织的产生
        5.2.6 建立女子大学:对妇女进行生产教育
    5.3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青年劳动观
        5.3.1 自觉发挥青年自身拥有的高度劳动热情
        5.3.2 建立活跃的青年联盟以激励青年生产热情
        5.3.3 建立陕甘宁边区学校:对青年进行劳动教育
6.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践行的特点
    6.1 劳动与战斗结合
    6.2 劳动与民生结合
    6.3 劳动与教育结合
    6.4 劳动与宣传结合
7.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错误劳动观的破解
    7.1 针对当时工业方面缺少资本和技术人才问题的解决
    7.2 统一战线下的劳资关系及其应对
    7.3 批判了针对妇女劳动者的压迫及剥削
8.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宝贵价值与当代意义
    8.1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宝贵价值
        8.1.1 极大程度地改善了边区经济状况
        8.1.2 劳动妇女大众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8.1.3 人民生活的改善,工人工资的大幅上涨
        8.1.4 边区受教育劳动人群大大增加
        8.1.5 边区的“二流子”得到了劳动改造
        8.1.6 劳动者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
        8.1.7 热爱劳动、热衷生产成为时尚
        8.1.8 树立劳动模范、发挥劳动模范的榜样作用
    8.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的当代意义
        8.2.1 尊重劳动、保护劳动的长远意义
        8.2.2 促进社会主义劳动和谐关系
        8.2.3 发挥妇女劳动者能顶半边天作用
        8.2.4 “劳动光荣”理念的持续
        8.2.5 尊重体力劳动与实现脑力劳动
        8.2.6 弘扬劳模文化和英雄精神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6)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
    二、因商而兴:上海精神与上海人
    三、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四、研究文献综述
    五、研究路径
第一章 建国初期中共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缘起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和研究范围阐述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研究范围
        二、1949至1956年的时段内涵
    第二节 中共群众路线的起源及城市群众工作的缘起
        一、中共群众路线的提出及群众工作实践历程
        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城市群众工作的探索过程
        三、上海解放前中共接管城市的群众工作经验总结
    第三节 近代以来上海城市的社会结构分析
        一、上海城市发展促使商人、资本家、知识分子等上升为精英阶层
        二、上海城市发展为工人阶级壮大创造了社会条件
        三、上海城市发展为底层边缘群体提供了生存空间
        四、上海城市发展增加了社会治理的复杂性
    第四节 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的四重变奏与发展定位
        一、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性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
        二、从帝国主义的桥头堡到海防前沿和国际友好交流平台
        三、民间社团组织从散漫到有序化
        四、人口结构从消费型向生产型转化
第二章 重构到强化: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发展阶段
    第一节 重构:中共在上海构建新型的党群关系(1949-1950)
        一、劫收: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与上海群众关系恶化
        二、集训:中共部队接管上海前的筹备工作
        三、接管:中共密切上海群众关系的实践活动
    第二节 调整:“抗美援朝运动”中的党群互动(1950-1953)
        一、抗美援朝运动前上海各阶层群众的社会心态
        二、中共领导上海各阶层群众参与抗美援朝运动过程
        三、上海各行业群众参与抗美援朝运动的方式分析
    第三节 强化: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阶段群众的道路选择(1953-1956)
        一、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前利益各方的复杂关系
        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合作方式分析
        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工会的作用及工作方式
第三章 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路径分析
    第一节 协调:中共统一战线政策的运用
        一、留用与改造:中共对原政府机构人员的工作方式分析
        二、协商:中共与上海民主人士的合作方式分析
        三、中共与上海工商界人士的合作特征分析
    第二节 宣传教育:中共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途径
        一、反投机活动中宣传教育的特征及作用分析
        二、群众性运动中宣传教育的特征分析
        三、宣传载体联系群众的作用与方式分析
    第三节 组织协助:中共开展群众工作的部门机构
        一、人民代表会议是党和政府沟通群众的渠道
        二、工会是协助党和政府组织群众的助手
        三、工商联合会是协助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
第四章 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制度分析
    第一节 群众工作的宣传制度分析
        一、宣传网制度初建阶段宣传员的发展方式分析
        二、宣传网制度巩固阶段宣传员联系群众的作用分析
        三、宣传网整顿阶段宣传员联系群众的方式分析
    第二节 群众工作的组织制度分析
        一、里弄临时性群众组织制度建设特点分析
        二、里弄常规性群众组织制度建设特点分析
        三、里弄群众组织制度的案例分析——以宝兴里为例
第五章 历史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动因与效果考察
        一、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动因分析
        二、走向社会主义: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效果考察
    第二节 历史经验与启示
        一、历史经验分析
        二、评价与启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7)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0.1.1 问题的提出
        0.1.2 研究的学术价值
        0.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民生”概念界定
        0.2.1 民本——“民生主义”——“为人民服务”
        0.2.2 民生问题的实质探究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0.3.1 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研究
        0.3.2 刘少奇及其民生思想研究
    第四节 研究对象的阶段划分、研究思路、创新与不足
        0.4.1 研究对象的阶段划分
        0.4.2 研究思路
        0.4.3 创新与不足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手段
        0.5.1 文献研究法
        0.5.2 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方法
        0.5.3 理论研究与现实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章 民主革命阶段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萌动和创生
    第一节 近世解决民生问题的三种方案
        1.1.1 马克思主义方案
        1.1.2 自由主义方案
        1.1.3 渐进改良方案
    第二节 由民主主义革命者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实践者
        1.2.1 受传统和先进思想影响,追随民主革命
        1.2.2 接受并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
    第三节 领导工人运动
        1.3.1 掌握领导权
        1.3.2 不能把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割裂开来
        1.3.3 反对过激行为,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第四节 反对“左”倾盲动
        1.4.1 根据客观条件发动群众斗争
        1.4.2 利用可利用的合法形式争取和维护工人的利益
    第五节 指导土地改革
        1.5.1 耕者有其田
        1.5.2 开展群众运动
        1.5.3 有右反右,有“左”反“左”
    第六节 做好群众工作
        1.6.1 从实际出发组织群众
        1.6.2 相信群众自己能够解放自己
        1.6.3 教育和宣传群众
    小结
第二章 国民经济恢复阶段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生长和跨越
    第一节 恢复与发展生产,正确对待私人资本
        2.1.1 恢复和发展生产是改善民生的基础
        2.1.2 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
        2.1.3 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2.1.4 发展社会化大生产,走向社会主义
    第二节 以先富促共富
        2.2.1 贫富分化不可怕
        2.2.2 发展合作社,在经济上领导小农
    第三节 民生发展的战略规划
        2.3.1 工业化
        2.3.2 民主化
        2.3.3 工会要保护普通工人的利益
    第四节 全面的社会建设
        2.4.1 办教育,保就业,努力发展生产
        2.4.2 解决群众的工资、物价、住房要求,实现分配公平
        2.4.3 整风除恶,创造向善的社会环境
        2.4.4 开展“三反”、“五反”,促进市场公正
    第五节 民生发展的道路选择
        2.5.1 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2.5.2 同意采用统购统销政策
        2.5.3 接受农业集体化的主张
    小结
第三章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失误
    第一节 全面的民生发展纲领
        3.1.1 刘少奇在“八大”前的调研
        3.1.2 阐述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
    第二节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3.2.1 矛盾是否存在
        3.2.2 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及产生的根源
        3.2.3 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第三节 “大跃进”与民生悖论
        3.3.1 从“反冒进”到跟进“大跃进”
        3.3.2 “大跃进”模式与效果
        3.3.3 质疑与反思
    第四节 生产关系的超越与民生幻象
        3.4.1 通向共产主义天堂的桥梁
        3.4.2 一次不理想的试验
        3.4.3 《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学习
    第五节 探索制度建设
        3.5.1 收权与放权
        3.5.2 纠“左”与反右倾
        3.5.3 调整公社管理体制
    小结
第四章 国民经济调整阶段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成功和挫折
    第一节 湖南调查与“七千人大会”上的总结
        4.1.1 “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根本方法”
        4.1.2 贴近群众,关心群众生活
        4.1.3 群众满意不满意,生活是否改善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4.1.4 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的总结
    第二节 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4.2.1 进一步统一思想,请陈云出山
        4.2.2 批评公安、政法战线的“左”倾错误
        4.2.3 甄反,让实事求是的人抬起头来
    第三节 尊重个体和企业的自主经营权
        4.3.1 默许包产到户
        4.3.2 重塑党、政、企的关系,发挥市场作用
        4.3.3 努力减少阶级斗争的干扰
    第四节 民生发展的围城之困
        4.4.1 反官僚主义,反腐防修
        4.4.2 团结95%的干部,团结上中农和富农
        4.4.3 团结95%的群众是团结95%干部的前提
        4.4.4 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性质是什么
        4.4.5 “四清”钩沉
    第五节 倡导“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
        4.5.1 经济恢复时期两种制度的并行
        4.5.2 1956年前后两种制度的发展
        4.5.3 “大跃进”时期两种制度的变奏
        4.5.4 六十年代两种制度内涵的新阐释
    小结
第五章 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特征和历史地位
    第一节 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特征分析
        5.1.1 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特征表现
        5.1.2 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哲理探析
    第二节 民生问题与所有制、阶级斗争、群众运动的实证考察
        5.2.1 贫富差距与所有制、阶级斗争、群众运动
        5.2.2 反官僚主义与所有制、阶级斗争、群众运动
        5.2.3 民主与所有制、阶级斗争、群众运动
    第三节 刘少奇与毛泽东民生问题上的分歧
        5.3.1 分歧的寻踪觅迹
        5.3.2 路径分歧还是路线分歧
        5.3.3 正确对待不同意见
    第四节 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继承和超越
        5.4.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5.4.2 从初级阶段实际出发,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5.4.3 兼顾效率与公平,走共同富裕道路
        5.4.4 改革开放,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5.4.5 增强发展活力,有效促进社会建设
    小结
结束语 坚定自信,奋力开辟民生发展新前景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二、目前研究现状分析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第二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借鉴
    一、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积极发展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有力推进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全面发展
    五、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第三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背景
    一、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党的群众工作与群众复杂多变的社会心理
    三、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
第四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推进
    一、以任务为导向明确群众工作的新使命
    二、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机制
    三、党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变
    四、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创新
第五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价值意蕴
    一、群众工作为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发挥了保障作用
    二、群众工作为执政条件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供了思路
    三、群众工作为践行党的宗旨意识拓宽了实践路径
    四、群众工作为执政条件下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积累了经验
    五、群众工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明确了新任务
第六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现实启示
    一、群众工作应遵循其内在的规律性,做到因时因势而异
    二、群众工作应在丰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中体现时代性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党的群众工作始终秉持的核心价值理念
    四、做好群众工作需要厘清的几个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列宁工会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四、本文的创新性成果及不足之处
第一章 列宁工会建设思想形成的背景
    一、列宁工会建设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会思想
        (二) 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其他社会主义者有益的工会思想
    二、列宁工会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的工会运动
        (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工人阶级及其工会运动
第二章 无产阶级革命时期列宁关于工会建设的思想
    一、列宁对俄国工人阶级及其工会特殊性的认识与分析
        (一) 工人阶级是俄国全体被剥削劳动群众的唯一的和天然的代表
        (二) 工人阶级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阶级
        (三) 工会的经济斗争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 在俄国应建立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的革命的“自由工会”
    二、工会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工会是无产阶级政党进行革命活动的基地、据点和支柱
        (二) 工会及其工人武装是争取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主要依靠力量
        (三) 工会在工人代表苏维埃政权中占据特殊地位
    三、科学社会主义是工会走上反对资本主义政治斗争之路的思想指南
        (一) 批判“工会中立论”,主张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工会
        (二) 批判“无政府工团主义”,明确党与工会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地位和关系
        (三) 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导工会进行无产阶级斗争的唯一正确思想
        (四) “灌输论”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工会的理论依据
第三章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运用工会实现人民管理国家的思想
    一、列宁关于人民管理国家的思想
        (一) 列宁人民管理国家思想形成的理论依据
        (二) 实现人民管理国家的条件
    二、工会在实现人民管理国家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工会是实现人民管理国家最佳方式——人民自治的主要载体
        (二) 工会是人民学习和增强管理国家能力的重要场所
    三、对列宁利用工会实现人民管理国家思想的反思
        (一) 人民管理国家的内容与形式必须同人民管理能力紧密相关
        (二) 利用工会实现人民管理国家的理论有待完善
        (三) 实现人民直接管理国家需要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
第四章 “工会问题争论”与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时期的工会理论
    一、工会问题的争论
        (一) “工会问题争论”的原因
        (二) 列宁同“工会问题争论”各派别的论战
        (三) “工会问题争论”的意义与影响
    二、社会主义时期的工会理论
        (一) 工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存在的必然性和矛盾处境
        (二) 社会主义时期工会具有双重属性和双重任务
        (三) 党领导工会与工会社会整合作用是列宁社会主义时期工会理论的核心内容
第五章 列宁关于工会与无产阶级政党相互关系的思想
    一、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会的领导者
        (一) 党领导工会的原因和意义
        (二) 党领导工会的核心内容和主要任务
        (三) 实现党领导工会的途径和方式
    二、工会和党紧密联系与互相依靠
        (一) 党依靠工会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二) 工会依靠党实现工会运动的根本目的
    三、正确处理工会与党的关系的原则
        (一) 相互信任
        (二) 坚持党的领导与工会组织独立性的辩证统一
第六章 列宁关于在社会主义进程中不断加强工会建设的思想
    一、坚持工会思想建设,巩固社会主义政权
        (一) 批判行会观念和个人主义,提倡全局观念和集体主义
        (二) 清除小资产阶级政治思潮影响,争取和团结工人阶级队伍
        (三) 反对工会与党的分裂,加强党对工会的思想领导
    二、完善工会组织建设,增强工会作用
        (一) 联合与团结是保持工会组织稳定性和完整性的有效途径
        (二) 建设好工会的各级领导机构是完善工会组织建设的基本要求
        (三) 实现工会保护作用是工会组织建设的重要目标
    三、重视工会作风建设,做好“桥梁”和“纽带”
        (一) 反对工会中的官僚主义
        (二) 大力开展工会学风建设
第七章 列宁工会建设思想评述及其当代价值
    一、列宁工会建设思想评述
        (一) 列宁工会建设思想的主要贡献
        (二) 列宁工会建设思想的实践结果与理论局限
    二、列宁工会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 学习列宁在工会工作中开拓创新、探索求真的精神
        (二) 坚持列宁重视工会作用、工会建设的立场和态度
        (三) 吸取列宁工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学术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10)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2.1 有关概念阐释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5.3.1 物质保障
        5.3.2 组织保障
        5.3.3 人力保障
        5.3.4 制度保障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5.4.1 多样化态势
        5.4.2 综合化态势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6.1.1 主要问题
        6.1.2 制约因素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著及科研情况

四、工人参加管理,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鞍钢宪法”的历史考察[D]. 周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09)
  • [2]《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49-1956)[D]. 刘长军.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2)
  • [3]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研究—主要基于城市基层党建的考察[D]. 朱孟光.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4]新旧更迭中的巨变:建国初期天津工人研究(1949-1956)[D]. 梁丽辉. 南开大学, 2012(06)
  • [5]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观研究[D]. 肖霄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研究(1949-1956)[D]. 鄢进波. 上海大学, 2016(02)
  • [7]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研究[D]. 左华. 南开大学, 2014(04)
  • [8]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D]. 赵兴银. 扬州大学, 2019(06)
  • [9]列宁工会建设思想研究[D]. 张春花.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1)
  • [10]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职工参与管理,促进生产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