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植树 开展绿化活动

育苗植树 开展绿化活动

一、育苗植树 开展绿化活动(论文文献综述)

刘红[1](2011)在《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林木种苗是林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林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对于改善林分质量、提高人工林生产力,增加森林资源和木材供给,维持森林遗传多样性和提高人工林生物学稳定性,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林木种苗发展决定着我国营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但是,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种质资源保护不力,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良种选育推广薄弱,扶持政策不到位,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能力和执法能力不强,与发展现代林业和实现林业发展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以林木遗传育种和林木良种管理工程科学、经济理论、管理理论为指导,以相关法律为依据,采用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专题研究、典型案例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现场调查、访谈与文献法相结合,林业学科与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构建林木种苗发展的理论技术体系、研发生产供应管理体系、技术经济政策体系为研究目标,系统分析了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世界林木种苗发展特点,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危机,中国林木种苗发展典型模式,社会经济发展、现代林业建设和城乡发展对林木种苗的需求;阐述了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林木种苗发展的系统工程论”的构想及其体系作为基础的现代林木种苗发展道路的可行性,以及林木种苗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途径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林木种苗发展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关键性的重大战略问题,作了用心探索。笔者建议,林木种苗事业建设是国家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中国的林木种苗事业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系统工程理论的指导下,建立长期的国家林木种苗发展体系和保障机制,即:科技创新和林木良种选育推广体系、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从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种苗技术要求特点出发,按主导功能和生产目的,将林木种苗建设划分为公益性种子建设工程(包括,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林木良种选育、林木良种生产和林木种子贮备等工程)、商品性苗木培育工程(包括,绿化观赏苗木培育、造林绿化的各类种植材料培育等工程)和兼融性种苗建设工程(包括,林木采种基地、保障性苗圃工程)三大类,进而制定不同的目标、政策和措施。最后,提出了推进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乞长生[2](2014)在《“一五”时期河北省植树造林事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关于生态环境史的研究逐步受到重视。植树造林作为治理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受到人们的广泛推崇。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北省的林木资源比较稀少,虽然在民国时期也曾组织过植树造林,但是成效都不是很大。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林木资源来支持,为此,中央和河北省政府开始重视和扶持植树造林事业的发展。河北省政府为了更好的完成“一五”计划,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开始建立一些林业机构,指导河北省林业建设。在造林方面,河北省政府大力宣传植树造林活动,从采种育苗、植树造林等方面加大林业投入;在营林方面,主要是通过严厉惩处滥砍滥伐,严防森林火灾以及林木抚育等措施加强对林业的管理与维护。“一五”时期河北省植树造林事业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大面积的山荒沙荒,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环境,控制了水土流失,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是这一时期的植树造林事业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缺乏完善的有关林业的法律法规,造成无法可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出现;林业部门缺乏一个长效的管理机制,重视造林轻视防护;林业机构组织人员较少,而且素质较低,不利于林业健康的发展。“一五”时期河北省的植树造林事业值得我们进行深入地思考。我们要正确的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关系,使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同时要加快完善法制建设,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大于人治”。最后要坚持政策的长效性,不能因为偶然性的政策而干扰正常的建设。只有这样,林业才能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宋宁艳,卫丽[3](2019)在《1941-1949年兰州城市绿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民国时期兰州的档案、报刊等历史文献的搜集与整理,研究兰州在1941—1949年间城市绿化的成效,并对兰州绿化的起因与绿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41—1949年甘肃省政府及兰州市政府设计了系统的绿化方案,将绿化活动、技术支持、国际交流、实行保护等多种环节有效结合,是兰州城市绿化史上的一次创举。1941—1949年的兰州绿化不仅美化了城市面貌,并且采用"协调统一"的发展理念,将"因地制宜"思想运用于实践当中,调节了当地黄河流域兰州段的生态小环境,同时,也提高了市民的绿化意识。1941—1949年兰州城市绿化活动对当今城市绿化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亓军红[4](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著,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著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张晨玮[5](2019)在《杭州西湖风景区现当代植物景观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湖风景名胜区历经70年的建设,从建国初的山荒岭秃恢复到今天的湖光山色,植物景观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绿化先行,植物造景的发展模式,对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针对西湖风景名胜区1919年至2019年间植物景观的变迁过程展开具体研究,探索其在时间轴线上的传承与延续。首先,利用“历史照片定点重复摄影”的对比方法,分析建国前后植物景观的差异和变化对西湖景观风貌的影响。随后,通过对学术专著、统计年鉴、政府文件等多角度资料的梳理归纳,根据每个阶段的时代背景、政策导向、发展特征将建国后西湖植物景观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恢复(1949年-1957年)、开拓(1958年-1965年)、停滞(1966年-1976年)、创作(1977年-1998年)、振兴(1999年-2019年)五个阶段。最后,基于对各阶段园林建设成果和绿化发展导向的归纳梳理,总结出其发展过程中明显的变迁特征,具体有四:以绿化为先导的建设发展模式、因时代背景而变动的植物价值认知、以和谐为取向的植物配置艺术、以文化为索引的特色植物营建。在对其变迁机制的梳理研究中得出:①西湖山林植被因气候和地质的影响,于自然演进中形成了类型丰富的植物群落和差异化的镶嵌特点。而后,又在明显的人工干预下,表现出具有指向性的观赏特征。②西湖因自身固有的社会属性和开放性,极易受到政治和社会的影响。政治意志的变化以及公众对园林绿地使用诉求的变化均会改变西湖公共绿地的建设方向和绿化内容。西湖植物景观及其园林风貌在变迁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③在不同阶段,管理体制的变动和管理机构的改革均对西湖园林绿化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研究机构的设立及研究成果的产出也会使一段时期的园林绿化树种发生显著变化,进而影响到风景点的景观建设。④文化驱动力在西湖植物景观的变迁中有明显的体现,一方面是内在传统文化对其建设方向的指引,另一方面则体现在西方风景园林影响下植物造景形式的创新。综上,研究者以时间为索引,纵向地对新时期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内容的保护提升进行讨论:强化文化内容的输出,保持文化景观的整体性,协调与湖山环境的关系。

樊宝敏[6](2002)在《中国清代以来林政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21 世纪中国,发展林业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完成此项任务关键在于制定切实可行的林业政策。因此,认真研究和借鉴历史上的林业政策就成为一项很有意义的课题。本论文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分别清前期、晚清、民国和共和国四个历史时期,从社会经济、森林生态、林业思想、科技教育、林业经济、法律法规、机构设置等方面及其相互结合上,对林业政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各历史时期林业政策的特点,并用现代科学的观点对其进行了评价,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得出了今后制定林业政策的几个原则。在清代前期的封建时代,林业深受农本思想和风水观念的影响。满族统治者为保护祖宗的发祥地,把东北划为“四禁”地区,森林得到较好的保护。而在其他地区,为了解决因人口暴长所需的粮食问题,鼓励毁林开荒,长江流域棚民大量出现。为了治理日益严重的河患,当时皇帝多提倡河堤植树,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清政府颁布过少量护林植树诏令。各地护林碑的大量出现,说明民间毁林的严重和护林意识的觉醒。清政府设官负责采伐、收税和皇家园林,但缺少造林的官职。晚清时期,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森林资源遭受帝国主义的大肆掠夺。向西方学习、兴办林业教育、振兴林政的呼声日益高涨。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挽救危局,对东北林区逐渐实行开禁,成立农工商局,始创农林学术团体和农林学堂,派遣学林留学生,并从国外进口木材,被迫采取一些发展林业的政策。民国时期,孙中山的林业思想达到了新的高度,同时留学归来的一批林学家也提出了发展林业的理论。林业教育和科学技术在艰苦的环境中缓慢发展。先后培养出林业专门人才千余名。中国第一部《森林法》诞生,其后又经重新颁布。创立植树节和植树运动。由于国家政权不统一,在国民党、解放区和殖民地三种区域实行三种林业政策。各区域的林业管理机构和林业政策都有一定发展,但由于社会制度、战争等原因,林业政策难于实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五十多年间,森林资源的所有制实现了从私有到国有和集体所有的转变。前三十年“大木头主义”占主导地位,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后二十年开始重视森林的生态效益。国家重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人工造林和自然保

贺学萍[7](2017)在《改革开放二十年延安地区植树造林活动研究》文中指出林业资源是衡量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植树造林是培育森林资源的基本环节,也是生态绿化的重要举措。延安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植被稀疏,是陕西省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延安地区的林业建设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后,在国家林业政策的引领下,延安地区开始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延安地区的林业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本文在整合《延安日报》、《延安地区林业志》及延安市档案馆林业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二十年延安地区的植树造林活动予以论述:首先,概述了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延安地区的植树造林活动。第一阶段是1949年至1957年,为延安地区植树造林的恢复时期;第二阶段是从1958年至1976年,这一时期历经了“大跃进”、“文革”,延安地区的林木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前后国家林业政策的恢复与调整时期。其次,全面梳理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延安地区植树造林情况。一是育苗工作,大力加强苗圃建设,重点培养骨干苗圃;二是造林活动,主要由国营造林、集体造林、个人造林及义务植树四部分所组成;三是护林工作,通过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建设、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强对林木资源的管护。再次,阐述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延安地区植树造林活动取得的成效。经过二十多年的植树造林活动,不仅使得延安地区的绿化程度逐步提高,生态环境得以明显改善;同时,经济林木的大量栽种,促进了延安地区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为延安地区农林牧业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一时期延安地区的群众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出现了两次造林高潮,使延安地区的造林工作由单纯注重造林转变为造林管护并举。最后,阐释了改革开放二十年延安地区的植树造林活动所取得的经验启示。在生态环境日益突出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兼顾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也要在不断健全林业法律法规的过程中确保林业机构及林业政策的长久性。同时,继续发挥延安精神在植树造林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实现绿化延安的伟大目标。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延安地区的植树造林活动,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彰显了延安人的绿化精神,也为今后延安地区林业建设持续健康发展、延安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及环保型城市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杨世琦[8](2003)在《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北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严重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农村经济落后和农民收入较低的地区,是典型的生态赤贫和经济贫困的共生区。长期以来,由于对乱垦滥伐造成植被大面积破坏而疏于治理,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西北地区和东中部区城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以退耕还林还草为途径,治理和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已迫在眉捷。与此同时,我国农村也出现了经济发展滞缓、农民增收缓慢和农产品质量难以适应市需求等不合理现象也日趋突出,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也刻不容缓。 西北地区面对退耕还林草和农业结构调整两大重任,既要完成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工程建设,又要实现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突破,协调与处理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推动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是西北地区全面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本论文在对西北地区退耕坡地与退耕沙化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了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区与退耕还草区,对完善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方案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对西北地区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西北地区种植业结构、林业结构、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战略;同时提出了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技术保障体系及新时期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技术体系,形成了完善的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结构调整研究的理论体系,在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结构调整上取得了重要的研究结论和研究成果。 西北地区涉及退耕坡地和退耕沙化地共276.7万hm2,占西北地区耕地面积的17.1%,退耕坡地主要在陕西和甘肃两省,退耕沙化地主要分布在新疆和宁夏两个自治区,退耕坡地占退耕面积的61.3%,其中陕西省占到退耕坡地的73.0%,退耕沙化地占退耕面积的38.7%,其中新疆自治区占退耕沙化耕地的80.3%。退耕还林还草涉及25°以下缓坡耕地梯田化面积527.5万hm2,占西北地区耕地面积的47.7%。其中陕西省占33.3%,甘肃省占55.4%。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以年降水量500mm为分界线,大于500mm的区域以还林为主,400~500mm区域以造灌木林为主,小于400mm还草为主。退耕还林还草要乔灌草三结合,用宫胁造林理论指导西北地区林草植被的恢复,还林主要面积在陕西省。林业结构调整要坚持的生态防护林为主,不低于60%,控制经济林不高于20%,要选择适地树种和草种,还林还草要树立植物群落思想,避免林、草品种单一化种植模式。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要体现科技调整、市场调整和优势调整特点,要协调好生l1...........‘......目...............口..-日一,..........目...................口口..口.口.............口州..........目.......................态、经济和社会三效益之间的关系。在粮食发展问题上坚持稳总量求优质,总体上粮食目标定为人均300kg,西北地区保持退耕还林还草之前的粮食总产水平是能够实现的,要打破以粮为纲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把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产品品质作为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内容,只要农民富裕了,就能从市场上购买口粮,自然就解决了粮食的问题,特别对于陕西、甘肃和青海三省,宁夏和新疆人均粮食接近400kgo 西北地区发展优质农作物要利用资源优势,合理布局,发展产业化,主要包括:新疆优质甜菜、棉花、葡萄、啤酒大麦和瓜果种植产业区,甘肃优质马铃薯、瓜果和啤酒大麦种植产业区,陕西优质苹果和优质小麦种植产业区,宁夏优质粳稻种植产业区,青海优质马铃薯和优质油菜种植产业区,西北地区高产优质玉米种植产业区,西北地区黄士高原优质小杂粮种植产业区,同时还要重视农产品安全问题。 西北地区牧业结构调整应分牧区牧业和农区牧业。牧区要加强草地和畜种改良建设,农区要加强饲草基地和畜禽改良建设,发展规模化和设施化养殖,农区和牧区都要向牧业产业化发展。西北地区农区牧业要发挥优势,合理布局,主要是陕西陕南生猪,关中肉牛和奶牛,陕北和渭北奶山羊养殖产业区,甘肃河西、陇南、天水和定西生猪,甘南、临夏、庆阳和河西肉羊,甘南肉牛,陇东奶牛养殖产业区,宁夏肉羊、奶牛养殖产业区,新疆奶牛、肉牛和肉羊养殖产业区,青海肉牛和肉羊养殖产业区,同时也要重视畜产品安全问题。 西北地区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加快农村第一、二产业的发展,为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发展基础,同时要引导和重视农村运输业、旅游业、餐饮、农业贸易和其它行业的服务业等。 西北地区还耕还林还草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经济补偿(贴)制度,生态移民工程,科技还林还草方案,依法退耕和依法保护林草,开发农村新能源技术体系,发展农村经济和引导农民增收的机制。农业结构调整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农业科技体系建设,农业市场体系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技术体系,农业与农村教育体系建设,农业与农村综合体系建设。

容怀钰[9](2020)在《“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文中提出在“大跃进”高潮时期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影响下,1958年12月出现了以改善环境面貌为目的的“大地园林化”号召,引领了一段时期的园林绿化发展高潮,推动了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多方面进展。结合建国后的历史背景和园林绿化发展的历史进程,通过收集、整理、解读“大地园林化”的相关文献史料,详细考察了文献作者的社会认知,以及受其影响而形成的社会实践。从“社会认知”和“实践探索”两方面,还原了“大地园林化”号召内涵和运动概貌,分析了“大地园林化”在新时代的演变,诠释了这场运动在历史潮流中的作用、影响和意义,进而为现代园林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作用。通过研究这些文献史料,文章发现“大地园林化”这一著名运动的延续,是国家重视和全民行动两者的完美结合,具有自主性、义务性、系统性等特征。从政治领导到专家学者再到普通大众,都在这场广泛的全民性绿化运动中有所贡献,是“全民动员”的完美体现;另一方面,要实现全大地的绿化,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从山地、平原、四旁及空地处,广泛种植,实现绿化、美化、园林化,是“全域绿化”的集中体现。“大地园林化”号召在发起之初,受时代大背景所限,更多作为一种理想化的绿化愿景,但在当今,基于科学的规划和理性的政策,合理延续“大地园林化”有助于促进我国园林绿化事业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冯尕才[10](2012)在《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森林变迁及林业建设研究》文中指出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认为,历史是由一系列文明和环境之间的挑战与应战构成的。历史时期,西北森林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因为其地处内陆的自然地理条件,特别是人类活动作用的结果,森林大量退化或消失,到了民国时期森林资源已经相当贫乏。在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森林仍然发生着巨大的变迁。变迁的主要特征是民国前期局部地区森林有恢复和增长趋势,但就整个民国时期来说,森林资源却呈急剧流失的态势。森林资源减少的原因,是民间和军队燃料消耗、各类用材消耗、毁林开荒、军事消耗、自然灾害等,其社会背景则是西北地区文化、教育、经济的落后。森林资源的极度流失,导致燃料和用材短缺、水土流失加剧、荒漠化扩大、气候恶化、自然风景资源消失、经济文化衰落等一系列后果,严重制约着西北地区社会的进步,构成对西北各族人民生存和发展的极大挑战。与此同时,中日战争爆发,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西北地区又面临着支持抗战和建设大后方的挑战。对此种种挑战,西北各省奋起回应,在政治家、林学家、农学家、当地民众以及其他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推动下,积极采取措施,实施天然林保护,开展植树造林,发展林业教育,进行林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等工作,推进了西北地区的林业建设,揭开了西北地区生态建设的序幕,同时也承担起了支持抗战和建设国家坚固大后方基地的重任。论文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以历史学研究方法为主,区域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为辅的多种研究方法,分引言、上篇、下篇三个部分,对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森林变迁和林业建设的各个方面做了比较系统研究。引言阐述了“民国时期西北森林变迁及林业建设”这个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总结了目前学术界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确定了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并对一些概念作了界定。上篇“挑战——民国时期西北森林资源的流失及其后果”分为三章。第一章探讨了民国时期西北森林的分布和变迁,第二章论述了森林资源的流失形态,第三章总结了西北地区森林资源流失的后果,分析了民国时期西北森林资源流失严重的社会背景。前三章主要论述了由于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森林资源的流失导致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对西北各族人民的生存和社会发展构成了挑战,也在日本侵略、民族危亡的关头西北地区能否有力地支持抗战提出了挑战。下篇“应战——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林业建设”,共分七章。阐述了在上述挑战下,西北地区各省所采取的种种应战措施。第四章阐述了在民国各届政府的推动下,西北各省林业管理机构的成立,为林业建设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第五章论述了林业机关、团体和个人对西北地区森林资源进行考察,进行本地区林业建设规划。第六章探索了西北地区政府和民间都采取措施,在艰难环境中开展天然林保护工作。第七章介绍了西北各省区为了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纷纷开辟苗圃,进行苗木培育工作。植树造林是改善西北生态环境的核心举措,第八章探讨了西北地区各省植树造林工作开展情况,并对其得失进行了总结和评价。第九章通过对西北地区林业教育发展情况的探讨,指出民国时期是西北地区林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第十章论述了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树木引种、杂交育种、林木抚育、森林经理等林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等工作。第十一章论述了国内著名林学家在科学救国思想的指引下,在西北地区进行艰苦的林业建设工作,为西北地区人民树立了榜样,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第十二章为“结论和展望”,对全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归纳了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森林变迁的经验教训和林业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今后林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二、育苗植树 开展绿化活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育苗植树 开展绿化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1.1 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背景
        1.1.2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及供应体系概况
        1.1.3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的主要经验
        1.1.4 林木育种和苗木培育科学研究进展
        1.1.5 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目前需要研究的重点
        1.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2 研究技术路线
        1.2.3 研究方法
2 林木种苗发展比较研究
    2.1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阶段比较研究
        2.1.1 第一阶段:号召动员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初)
        2.1.2 第二阶段:研究试点阶段(1960年代初~1978年)
        2.1.3 第三阶段:基地生产阶段(1978~1999年)
        2.1.4 第四阶段:依法治种阶段(2000~2009年)
    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空间比较研究
        2.2.1 林业发达国家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
        2.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发展特点比较
    2.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的SWOT分析
        2.3.1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优势分析
        2.3.2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机遇分析
        2.3.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不足与危机分析
    2.4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方向
        2.4.1 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管理
        2.4.2 建立林木良种生产和良种苗木培育扶持制度
        2.4.3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利用
        2.4.4 加快林木良种选育进程
        2.4.5 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
        2.4.6 加强宣传,提高社会林木良种和种苗质量意识
    2.5 本章小节
3 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发展理论体系研究
    3.1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3.1.1 概念
        3.1.2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形成
        3.1.3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3.2 林木种苗发展与中国林业分工理论
        3.2.1 中国林业分工理论内涵
        3.2.2 林业分工理论对林木种苗发展的指导意义
    3.3 林木种苗发展与现代林业理论
        3.3.1 世界各国现代林业思想
        3.3.2 中国现代林业理论内涵
        3.3.3 用现代林业理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3.4 林木种苗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
        3.4.1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3.4.2 生态文明理论内涵
        3.4.3 林业和林木种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
    3.5 林木种苗发展与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
        3.5.1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3.5.2 系统创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3.5.3 霍尔三维结构(Hall 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e)
        3.5.4 用系统工程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3.6 林木种苗发展与西方经济学理论
        3.6.1 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涵
        3.6.2 分析
    3.7 林木种苗发展与公共管理理论
        3.7.1 公共管理理论基本内涵
        3.7.2 公共政策理论
        3.7.3 公共财政理论
        3.7.4 行政法理论
    3.8 林木种苗发展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3.8.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内涵
        3.8.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论基础
        3.8.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
    3.9 林木种苗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3.9.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9.2 科学发展观
        3.9.3 林木种苗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3.10 战略管理理论与国家种苗发展体系
        3.10.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3.10.2 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构想
    3.11 本章小节
4 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
    4.1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4.1.1 研究背景
        4.1.2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4.1.3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4.1.4 主要启示
    4.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4.2.1 研究背景
        4.2.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核心内容
        4.2.3 浙江省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4.2.4 林木良种创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建设成效分析
        4.2.5 主要启示
    4.3 河南省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基地发展典型研究
        4.3.1 研究背景
        4.3.2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发展历程
        4.3.3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经营形式及主要特点
        4.3.4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成效分析
        4.3.5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主要经验
        4.3.6 主要启示
    4.4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4.4.1 研究背景
        4.4.2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核心内容
        4.4.3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成效分析
        4.4.4 主要启示
    4.5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4.5.1 研究背景
        4.5.2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4.5.3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成效分析
        4.5.4 主要启示
    4.6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典型研究
        4.6.1 研究背景
        4.6.2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核心内容
        4.6.3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典型案情分析
        4.6.4 主要启示
    4.7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
        4.7.1 研究背景
        4.7.2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核心内容
        4.7.3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成效分析
        4.7.4 主要启示
    4.8 本章小节
5 国家林木种苗供需研究
    5.1 全国林木种苗供需现状
        5.1.1 林木种子供需情况
        5.1.2 苗木供需情况
        5.1.3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1.4 种苗生产供应应对措施
    5.2 发展趋势分析
        5.2.1 结构优化——品种多样化
        5.2.2 追求质量——品质优良化
        5.2.3 多元体制——分工合理化
        5.2.4 市场运作——运作市场化
        5.2.5 法制环境——管理规范化
        5.2.6 强化服务——服务社会化
    5.3 需求预测
        5.3.1 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现代林业和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需要大量品种丰富的良种壮苗
        5.3.2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林木种苗发挥更大作用
        5.3.3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对林木种苗提出了更高要求
        5.3.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木种苗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5.3.5 城市绿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大地拓展了林木种苗的发展空间
        5.3.6 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造林对林木种苗生产和供应提出了紧迫和艰巨任务
    5.4 本章小节
6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6.1 战略思想与指导方针
        6.1.1 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6.1.2 确认识和把握林木种苗发展的十大关系
        6.1.3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
        6.1.4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体系(种苗"四化"的指导方针和种苗"四大体系"建设)
    6.2 战略布局与战略目标
        6.2.1 战略布局
        6.2.2 战略目标
        6.2.3 战略途径
    6.3 战略重点
        6.3.1 科技创新和良种选育推广体系
        6.3.2 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6.3.3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
        6.3.4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
    6.4 本章小节
7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
    7.1 国家林木种苗科技发展战略问题
        7.1.1 战略目标
        7.1.2 战略重点
        7.1.3 战略措施
    7.2 公益性林木种苗事业发展战略问题
        7.2.1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战略问题
        7.2.2 林木良种繁育战略问题
        7.2.3 林木种子贮备战略问题
    7.3 苗木产业发展战略问题
        7.3.1 战略目标
        7.3.2 战略布局和重点
        7.3.3 战略措施
    7.4 兼容性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4.1 重点林木采种基地发展战略问题
        7.4.2 重点国有苗圃发展战略问题
    7.5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5.1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与现状
        7.5.2 战略目标
        7.5.3 战略重点
        7.5.4 战略措施
    7.6 国家林木种苗区域发展战略问题
        7.6.1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2 油茶产业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3 城市绿化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5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7 林木种苗发展的监管和服务战略问题
        7.7.1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问题
        7.7.2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问题
    7.8 本章小节
8 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8.1 现行政策回顾及理论分析
        8.1.1 林业政策取向与种苗建设
        8.1.2 林木种苗发展政策回顾
        8.1.3 当前林木种苗政策落实不到位和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
        8.1.4 理论分析
    8.2 建立长期稳定的林木种苗事业发展国家支持体系
        8.2.1 林木良种财政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8.2.2 林木种苗财政支持建议
        8.2.3 广泛的民间投入机制
    8.3 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研究
        8.3.1 我国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现状
        8.3.2 基本思路
        8.3.3 建立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的建议
    8.4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系和多元化运行机制研究
        8.4.1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制现状
        8.4.2 基本思路
        8.4.3 主要任务和内容
        8.4.4 完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机制的建议
    8.5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8.5.1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现状
        8.5.2 基本思路
        8.5.3 健全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议
    8.6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研究
        8.6.1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现状
        8.6.2 基本思路
        8.6.3 完善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的建议
    8.7 本章小节
9 结论
    9.1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时空和内外部发展规律,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方向
    9.2 初步建立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理论技术体系,为构建林木种苗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9.3 通过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建立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典型模式
    9.4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供需状况,预测了林木种苗发展趋势
    9.5 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战略,构建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框架
    9.6 理清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分别提出了战略目标、重点和措施
    9.7 完善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体系,提出了林木种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项
    1 发表的论文
    2 编著的书籍
    3 获得的奖项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Abstract

(2)“一五”时期河北省植树造林事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 对论文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 学术史回顾
    (四) 研究方法
一、 “一五”时期河北省植树造林的背景
    (一) 民国时期的造林与毁林(1912-1949 年)
    (二) “一五”时期经济建设对林木的巨大需求
    (三) 国家的扶持与重视
二、 “一五”时期河北省植树造林事业的概况
    (一) “一五”时期河北省造林的概况
    (二) “一五”时期河北省营林的概况
三、 “一五”时期河北省植树造林事业的评析
    (一) “一五”时期河北省植树造林事业的成效与不足
    (二) “一五”时期河北省植树造林事业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3)1941-1949年兰州城市绿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1941-1949年兰州城市绿化的成效
    2.2兰州绿化起因分析
        2.2.1 绿化基础
        2.2.2 前期规划
        2.2.3 其他因素
    2.3 兰州绿化过程分析
        2.3.1 组织民众植树造林
        2.3.2 组织科研团队攻克技术难关
        2.3.3 出台保护对策
3 讨论
4 结论

(4)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5)杭州西湖风景区现当代植物景观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西湖植物景观的建设趋于成熟稳定
        1.1.2 理论背景——文化遗产价值为西湖植物景观发展带来新的视角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3.1 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
        1.3.2 西湖风景园林当代建设与发展的相关研究
        1.3.3 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配置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1.3.4 西湖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1.3.5 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历史文化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西湖风景名胜区相关背景概述
    2.1 杭州西湖成因概述
    2.2 杭州西湖景观特征
        2.2.1 演替交融的城湖关系
        2.2.2 疏密有致的景观格局
        2.2.3 多元灿烂的人文环境
        2.2.4 杰出卓越的园林艺术
    2.3 古代西湖植物景观发展简史
        2.3.1 方兴未艾:唐宋初创期
        2.3.2 初具雏形:南宋成型期
        2.3.3 日渐式微:元代维系期
        2.3.4 兴废存亡:明代复兴期
        2.3.5 井然昌盛:清代鼎盛期
        2.3.6 破败萧条:近现代衰落期
3 西湖风景名胜区现当代植物风貌的差异对比
    3.1 环湖山林的现当代风貌对比
        3.1.1 西湖北线
        3.1.2 西湖南线
    3.2 环湖景区风景名胜点的现当代风貌对比
        3.2.1 苏白二堤
        3.2.2 平湖秋月
        3.2.3 中山公园
        3.2.4 曲院风荷
        3.2.5 花港观鱼
        3.2.6 三潭印月
        3.2.7 柳浪闻莺
4 建国后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建设历程梳理
    4.1 恢复阶段:探索与整治(1949年-1957年)
        4.1.1 大规模的山林绿化
        4.1.2 公共绿地与生产绿地齐开拓
    4.2 开拓阶段:调整与充实(1958年-1965年)
        4.2.1 西湖山区转向风景建设
        4.2.2 植物景观的面貌显著提高
        4.2.3 植物景观的养护管理得到重视
    4.3 停滞阶段:盲目与混乱(1966年-1976年)
        4.3.1 绿化成果受到破坏
        4.3.2 景区管理对植物风貌产生严重影响
        4.3.3 文化价值逐渐迷失
    4.4 创作阶段:传承与革新(1977年-1998年)
        4.4.1 山林风貌在重点改造中得到了全面提升
        4.4.2 西湖植物景观艺术在继承中得到了新的发展
        4.4.3 开创新时期植物展览的游赏形式
        4.4.4 园林科研水平的全面提高
        4.4.5 园林绿化的保护与管理日趋完善
    4.5 振兴阶段:深化与传扬(1999年-2019年)
        4.5.1 全面塑造西湖植物景观的特色风貌
        4.5.2 园林植物文化的传播更加开放化与多样化
        4.5.3 植物的保护和管理更加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5 西湖风景名胜区现当代植物景观变迁特征与机制
    5.1 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的变迁特征
        5.1.1 发展模式——以绿化为先导,从普遍绿化到重点提高
        5.1.2 价值认知——因时代而变动,从直观收益到多元化功能
        5.1.3 植物配置——以和谐为取向,形成多样与统一的对立平衡
        5.1.4 特色植物——以文化为索引,植物配置艺术从传承到创作
    5.2 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的变迁机制
        5.2.1 气候和地貌的影响
        5.2.2 社会和政策的影响
        5.2.3 管理体制的影响
        5.2.4 变迁中的文化驱动力
6 结语
    6.1 研究的创新和局限性
        6.1.1 研究的创新点
        6.1.2 研究的局限性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6)中国清代以来林政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林政史问题的提出
    2. 国内外研究概况
        2.1 国外对林业史的研究
        2.2 我国林业史研究概况
    3. 林政史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4. 中国林政史的研究方法
    5. 中国林政发展概况
第一篇 清代前期(1644-1840)
    第一章 清代前期社会经济和森林生态概况
        1.1 清前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基本情况
        1.2 清前期的森林资源状况
        1.2.1 森林资源分布概况
        1.2.2 清前期森林变迁的主要原因
        1.3 清前期的生态环境状况
    第二章 清前期林业思想和林业科教政策
        2.1 清前期的林业思想
        2.1.1 农本思想中的林业思想
        2.1.2 森林有益于风水的思想
        2.1.3 森林防灾的思想
        2.1.4 森林多效益思想——以俞森为例
        2.2 清前期的林业科技教育政策
        2.2.1 重视农林科技著作的编纂
        2.2.2 农林教育的传统性
    第三章 清代前期林业经济政策
        3.1 对东北森林的封禁政策
        3.2 与山林争地的屯田政策
        3.3 积极推行河堤植树
        3.4 森林和林地所有制
        3.5 林业赋税
        3.6 林产品市场贸易
    第四章 清代前期林业法律制度
        4.1 林业诏令
        4.2 林业法律
        4.3 林业的乡规民约
        4.4 清前期的林业官制
        4.4.1 行政官制概况
        4.4.2 林业官制
第二篇 清代后期(1840-1911)
    第五章 晚清社会经济和森林生态概况
        5.1 晚清社会政治经济概况
        5.2 晚清森林资源及其变迁
        5.2.1 晚清森林分布概况
        5.2.2 晚清森林变迁的主要原因
        5.3 晚清时期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第六章 晚清林业思想和林业科教政策
        6.1 晚清的林业思想
        6.1.1 魏源“师夷长技”的林业思想
        6.1.2 张之洞“劝学导政”的林业思想
        6.1.3 康有为“公有统筹”的林业思想
        6.1.4 华辉和赵炳麟的林业思想
        6.2 晚清林业科技教育政策
        6.2.1 近代林业科技与学术活动的开端
        6.2.2 林业专门教育的萌芽
    第七章 晚清的林业经济政策
        7.1 帝国主义对我国森林资源的掠夺
        7.1.1 沙皇俄国侵吞我国大片国土
        7.1.2 俄国、日本等帝国主义对我国森林资源的掠夺
        7.2 东北林区的开禁和伐木垦殖政策的实行
        7.3 清末发展林业的政策
        7.3.1 大臣关于兴林的建议
        7.3.2 农工商部的林业政策
        7.3.3 地方上的林业政策
        7.4 晚清时期的林业所有制
        7.5 晚清林业捐税和市场政策
        7.5.1 林业捐税
        7.5.2 林产品市场和贸易
    第八章 晚清的林业法律制度
        8.1 晚清政府的林业法律诏令
        8.1.1 与林业有关的不平等条约
        8.1.2 林业诏令
        8.1.3 林业法律章程
        8.2 乡规民约
        8.3 晚清政府的林业机构和林业官制
第三篇 民国时期(1912-1949)
    第九章 民国时期社会和森林生态概况
        9.1 民国社会概况
        9.2 民国时期的森林资源
        9.2.1 民国时期森林资源及其分布
        9.2.2 民国时期森林变迁的主要原因
        9.3 民国时期生态环境
    第十章 民国时期林业思想和林业科教政策
        10.1 民国时期林业思想
        10.1.1 孙中山“森林防灾”的思想
        10.1.2 凌道扬“振兴林政”的思想
        10.1.3 姚传法的“以法治林”思想
        10.1.4 郝景盛的“森林万能论”
        10.2 民国时期的林业科技政策
        10.2.1 发挥广大回国留学生的作用
        10.2.2 创设林业学术团体,出版学术刊物
        10.2.3 设立林业科研机构,开展林业试验研究
        10.2.4 学习西方科技,创造适于我国的林业科技成果
        10.3 民国时期的林业教育政策
    第十一章 北洋政府的林政管理
        11.1 北洋政府时期的林业经济政策
        11.1.1 森林所有制政策
        11.1.2 鼓励造林政策
        11.1.3 政府所投入的林业经费情况
        11.1.4 林业捐税政策
        11.2 北洋政府的林业政策与法规
        11.2.1 《森林法》
        11.2.2 《狩猎法》
        11.2.3 《东三省国有林发放规则》
        11.2.4 其他条例和规则
        11.3 林业行政机构
    第十二章 国民政府的林政管理
        12.1 国民政府的林业经济政策
        12.1.1 国民政府时期的森林所有制
        12.1.2 提倡和奖励造林
        12.1.3 停止国有林的发放
        12.1.4 国民政府的林业经费
        12.1.5 国民政府的林业捐税
        12.1.6 对外木材贸易政策
        12.2 国民政府的林业法规
        12.2.1 林业法律
        12.2.2 林业法规和章程
        12.3 国民政府的林业机构与行政管理
        12.3.1 农矿部时期(1928.3—1930.12)
        12.3.2 实业部时期(1930.12—1937.1)
        12.3.3 经济部时期(1938.1—1940.5)
        12.3.4 农林部时期(1940.5—1949.4)
    第十三章 革命根据地政府的林政管理
        13.1 改革森林所有权
        13.2 林产品税收政策
        13.3 颁布林业政策和法规
        13.4 设立林业管理机构
    第十四章 殖民地政府的林政管理
        14.1 德国侵占时胶澳的林政管理
        14.2 日本侵占时台湾的林政
        14.3 伪“满洲国”政府的林政
第四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2000)
    第十五章 新中国社会经济和森林生态概况
        15.1 新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
        15.2 新中国的森林资源状况
        15.3 新中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第十六章 新中国的林业建设思想
        16.1 国家领导人的林业思想
        16.1.1 毛泽东的林业思想
        16.1.2 周恩来的林业思想
        16.1.3 邓小平的林业思想
        16.1.4 江泽民的林业思想
        16.2 林业部门主要领导人的林业思想
        16.2.1 梁希的林业思想
        16.2.2 罗玉川的林业思想
        16.2.3 雍文涛的林业思想
        16.3 学术界的林业思想
        16.3.1 学术界关于森林作用的大辩论
        16.3.2 知名学者的林业思想
    第十七章 新中国的林业教育和科技政策
        17.1 新中国的林业教育政策
        17.1.1 林业教育独立发展
        17.1.2 多专业多层次办学
        17.1.3 经济转轨时期林业教育政策的重大调整
        17.2 新中国的林业科学技术政策
        17.2.1 设立林业科研机构
        17.2.2 制定林业科学技术发展长远规划
        17.2.3 召开林业科技工作会议
        17.2.4 中国林学会的积极工作
    第十八章 新中国的林业经济政策
        18.1 林业的所有制政策
        18.1.1 林业所有制政策的演变
        18.1.2 森林资源的所有制
        18.1.3 林业企业的所有制
        18.2 森林限额采伐政策
        18.3 林业税费政策
        18.3.1 农林特产税
        18.3.2 所得税
        18.3.3 增值税
        18.3.4 育林基金、维简费、林业保护建设费
        18.4 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18.5 林产品流通和林业市场政策
        18.6 林产品对外贸易
        18.6.1 林产品进口
        18.6.2 林产品出口
        18.6.3 林产品进出口比较
        18.6.4 林产品进口税率
    第十九章 新中国的林业法律规章
        19.1 建国至三中全会以前的林业法规
        19.2 三中全会以后的林业法律
        19.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9.2.2 《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19.2.3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19.2.4 与林业相关的法律
        19.3 三中全会以后的林业规章
        19.3.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的林业规章
        19.3.2 林业部(局)制定的林业规章
    第二十章 新中国的林业机构和行政管理
        20.1 林垦部时期(1949.10—1951.11)
        20.2 建国之初的林业部时期(1951.11—1956.5)
        20.3 林业部与森工部分立时期(1956.5—1958.2.)
        20.4 两部合并后的林业部时期(1958.2—1970.5)
        20.5 农林部时期(1970.5—1979.2)
        20.6 改革开放后的林业部时期(1979.2—1998.3)
        20.7 国家林业局时期(1998 年3 月--)
结论和讨论
    1. 科学定位:林业的基础地位不容置疑
    2. 找准目标:建设“天人林业”
    3. 林业的两条腿:政策与科学
    4. 林业的左右手:“正规军”与“游击队”
    5. 国家强制:依法治林
    6. 尊重自然规律:科教兴林
    7. 尊重经济规律:增加经济投入
    8. 战略方向:自东南而西北
    9. 人口协调:生态移民
    10. 因林制宜:分类经营管理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改革开放二十年延安地区植树造林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改革开放前延安地区植树造林活动概述
    (一)恢复时期(1949-1957)
    (二)停滞时期(1958-1976)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国家林业政策的调整
二、改革开放二十年延安地区植树造林活动的概况
    (一)育苗工作
        1.加强苗圃建设,狠抓育苗工作
        2.国家、集体、个人共搞育苗活动
    (二)植树造林活动
        1.国营造林
        2.集体造林
        3.个人造林
        4.义务造林
    (三)护林工作
        1.加强森林防火
        2.严格执法
        3.病虫害防治
三、改革开放二十年延安地区植树造林活动的成效
    (一)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环境改善
        1.森林资源成倍增长
        2.生态效益明显增强
    (二)促进延安地区农、林、牧业协调发展
    (三)加快延安地区经济发展
        1.五大经济林基地效益增高
        2.人民收入提高
        3.林业产业发展、经济活力增加
四、改革开放二十年延安地区植树造林活动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一)统筹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齐发展
    (二)完善森林法规,提高执法力度
    (三)坚持林业政策的长效性
    (四)加大护林宣传力度,提高人民护林意识
    (五)秉承延安精神指引下的植树造林信念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世界农业发展背景
        1.1.1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1.1.2 可持续发展农业思潮
        1.1.3 精确化生态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道路
        1.1.4 高效化的生态农业是世界农业的方向
        1.1.5 提供安全无毒的农产品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需求
        1.1.6 全球化是生态农业发展的趋势
    1.2 中国农业发展的背景
    1.3 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的影响状况
    1.4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草)与结构调整战略研究的思路
    1.5 小结
第二章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现状分析
    2.1 退耕还林还草背景及政策
        2.1.1 我国退耕还林还草背景、目标及意义
        2.1.2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2.2 西北地区环境
        2.2.1 概况
        2.2.2 陕西省自然环境概况
        2.2.3 甘肃省自然环境概况
        2.2.4 青海省自然环境概况
        2.2.5 宁夏自然环境概况
        2.2.6 新疆自然环境概况
    2.3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3.1 陕西省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3.2 甘肃省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3.3 青海省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3.4 宁夏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3.5 新疆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3.6 五省区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4 小结
第三章 西北地区产业结构现状
    3.1 引言
    3.2 西北地区的产业环境
        3.2.1 第一产业现状及其产业发展环境
        3.2.2 第二产业现状
        3.2.3 西北地区第三产业现状
    3.3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总体现状
        3.3.1 西北地区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现状
        3.3.2 西北地区产业发展环境
        3.3.3 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状况
    3.4 小结
第四章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
    4.1 西北地区种植业结构现状
    4.2 西北地区农作物生产潜力
    4.3 林业结构
    4.4 牧业与渔业结构
        4.4.1 牧业结构
        4.4.2 渔业结构
    4.5 小结
第五章 退耕还林还草区域界定及造林理论
    5.1 区域界定相关理论研究
        5.1.1 生物学与生态学理论
        5.1.2 还林还草区域界定理论
    5.2 还林区植被恢复理论与途径研究
    5.3 国外退耕还林还草启示
    5.4 还林区域界定范围
    5.5 小结
第六章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战略
    6.1 农业结构调整思路
    6.2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6.3 “以工促农”的工业调整战略
        6.3.1 西北地区工业状况
        6.3.2 西北地区的工业发展战略
    6.4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战略
        6.4.1 农林牧结构调整
        6.4.2 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种植结构调整战略)
        6.4.3 区域优势作物调整战略
        6.4.4 西北地区农作物结构调整比较优势
    6.5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区域林业结构调整
        6.5.1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及林草建设基本原则
        6.5.2 西北地区功能林划分及树种特点
        6.5.3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区域适地主要树种
        6.5.4 西北地区树种草种结构调整战略
    6.6 西北地区牧业结构调整
        6.6.1 西北地区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6.6.2 西北地区牧业结构调整战略
    6.7 第三产业调整战略
        6.7.1 西北地区第三产业构成分析
        6.7.2 西北地区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战略
    6.8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目标
        6.8.1 农业结构调整依据的标准
        6.8.2 农业结构需求目标
    6.9 小结
第七章 退耕还林还草与结构调整的技术体系研究
    7.1 退耕还林还草的保障技术体系
    7.2 农业结构调整的农业科技体系建设
        7.2.1 农业科技体系建设概述
        7.2.2 农业科技体系建设
    7.3 农业市场体系建设
    7.4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技术体系
    7.5 农业与农村教育体系建设
    7.6 农业综合体系建设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大地园林化”理念与实践研究现状
        1.3.2 “绿化祖国”运动研究现状
        1.3.3 建国以来其他相关“绿色”思想的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1.4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从“绿化”到“大地园林化”的历史进程
    2.1 起步时期(1949-1953)
        2.1.1 机构初设,发展教育
        2.1.2 普遍护林与重点造林
        2.1.3 传统造园的延续与开放
    2.2 建设时期(1953-1957)
        2.2.1 “绿化祖国”的提出
        2.2.2 青年群体“大力造林”
        2.2.3 学习“苏联绿化模式”
        2.2.4 造园中学苏与传统辩证应用
    2.3 跃进时期(1958-1960)
        2.3.1 “大地园林化”的提出
        2.3.2 发展育苗,加速造林
        2.3.3 普遍绿化与结合生产
    2.4 调整时期(1960-1965)
        2.4.1 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
        2.4.2 “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偏颇
    2.5 停滞与倒退时期(1966-1976)
        2.5.1 “四旁”与平原绿化整顿
        2.5.2 园林绿化的破坏与损失
    2.6 恢复重建与蓬勃发展时期(1976-至今)
        2.6.1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方针的回归
        2.6.2 “大地园林化”的新发展
        2.6.3 百花齐放的园林建设
    2.7 本章小结
        2.7.1 由点到面,科学规划
        2.7.2 由量到质,合理造林
        2.7.3 由少到多,广泛动员
3 “大地园林化”史料生产的社会动力
    3.1 政治人物的眼界
        3.1.1 绿化理念的前瞻视野
        3.1.2 绿化建设的实践考量
        3.1.3 理性思考与政策延续
    3.2 林业人士的观点
        3.2.1 林业的经济和生态意义
        3.2.2 绿化方向上的规划建设
        3.2.3 林业技术的传播与发展
    3.3 农业人士的认知
        3.3.1 林业与农业的相互作用
        3.3.2 农业园林化的实现措施
    3.4 水利人士的态度
        3.4.1 水土保持与园林化
        3.4.2 黄河两岸的园林化
    3.5 园林人士的理念
        3.5.1 发展大地园林化
        3.5.2 重提大地园林化
    3.6 大众媒体的传播
        3.6.1 大众文学艺术传播
        3.6.2 区域社会活动领域传播
    3.7 本章小结
        3.7.1 政治人物率先引导了“大地园林化”
        3.7.2 各类专家理性推动了“大地园林化”
        3.7.3 社会大众积极参与了“大地园林化”
4 “大地园林化”农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4.1 以防护为主的造林
        4.1.1 水土保持林
        4.1.2 水岸防护林
        4.1.3 农田防护林
        4.1.4 护村林
    4.2 以生产为主的造林
        4.2.1 用材林
        4.2.2 特用经济林
        4.2.3 苗圃
        4.2.4 果园
    4.3 基于交通线路的造林
        4.3.1 铁路
        4.3.2 公路
        4.3.3 交叉口
        4.3.4 道路绿化
    4.4 本章小结
        4.4.1 实施统一规格标准,超量完成造林任务
        4.4.2 树种选择的单一化,栽植质量良莠不齐
5 “大地园林化”园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5.1 公共绿地的园林化
        5.1.1 公园园林化
        5.1.2 车站园林化
        5.1.3 纪念地园林化
        5.1.4 广场绿化
    5.2 专用绿地的园林化
        5.2.1 居住区园林化
        5.2.2 学校园林化
        5.2.3 工厂园林化
    5.3 本章小结
        5.3.1 生产化的大众造园
        5.3.2 地域性的园林差异
        5.3.3 愿景式的理想规划
6 结语
    6.1 研究总结
        6.1.1 “园林化”的生产生态认知
        6.1.2 社会认知下的全民性运动
        6.1.3 社会实践下的理想与现实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森林变迁及林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0.引言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范围与方法
        0.3.1. 研究范围
        0.3.2. 研究方法
上篇 挑战——民国时期西北森林资源的流失及其后果
    1.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森林资源概况和森林变迁
        1.1. 陕西省森林资源概况及森林变迁
        1.1.1. 森林分布及面积
        1.1.2. 森林权属
        1.1.3. 森林变迁
        1.2. 甘肃森林资源概况及森林变迁
        1.2.1. 森林分布及面积
        1.2.2. 森林权属
        1.2.3. 森林变迁
        1.3. 宁夏省森林资源概况及森林变迁
        1.3.1. 森林面积及分布
        1.3.2. 森林权属
        1.3.3. 森林变迁
        1.4. 青海森林资源概况及森林变迁
        1.4.1. 森林面积及分布
        1.4.2. 森林权属
        1.4.3. 森林变迁
        1.5. 新疆森林资源概况及森林变迁
        1.5.1. 森林面积及分布
        1.5.2. 森林权属
        1.5.3. 森林变迁
        1.6. 本章小结
    2. 民国时期西北森林资源流失形态
        2.1 燃料消耗
        2.1.1. 民间柴炭消耗
        2.1.2. 军队柴炭消耗
        2.1.3. 工矿业、手工业燃料
        2.2. 房屋建筑用材消耗
        2.2.1. 战争破坏
        2.2.2. 灾害破坏
        2.2.3. 重建与扩建
        2.3. 开荒毁林
        2.3.1. 政府开荒政策
        2.3.2. 山区垦荒
        2.3.3. 烧荒
        2.4. 交通设施消耗
        2.5. 邮电设施消耗
        2.6. 加工制造业消耗
        2.7. 军事消耗
        2.8. 掠夺式砍伐方式
        2.9. 木材利用方式落后
        2.10. 本章小结
    3. 西北森林资源流失后果
        3.1. 木材短缺
        3.2. 燃料缺乏
        3.3. 林产品减少
        3.4. 物种减少
        3.5. 水土流失的加剧
        3.5.1. 水土流失对山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3.5.2. 水土流失造对下游地区的危害
        3.6. 泥石流、滑坡频发
        3.7. 沙漠化严重
        3.7.1. 河西走廊的沙漠化
        3.7.2. 陕西、宁夏北部的沙漠化
        3.8. 旱灾频仍
        3.9. 风景资源的消失
        3.9.1. 白龙江林区风景
        3.9.2. 洮河、大夏河林区风景
        3.9.3. 天山林区风景
        3.9.4. 居延海荒漠地带风景
        3.10. 社会的衰落
        3.11. 本章小结
下篇 应战——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林业建设
    4.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林业机构的设立
        4.1. 陕西省林业机构
        4.2. 甘肃省林业机构
        4.3. 青海省林业机构
        4.4. 宁夏省林业机构
        4.5. 新疆省林业机构
        4.6. 陕甘宁边区林业机构
        4.7. 本章小结
    5.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森林资源考察
        5.1. 西方人在西北地区与森林有关的考察
        5.2. 国内的西北森林考察
        5.2.1 西部森林调查
        5.2.2. 西北水土保持考察
        5.2.3. 小陇山森林调查及其报告
        5.2.4. 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及其报告
        5.2.5. 甘肃南部森林调查
        5.2.6. 其他森林调查
        5.3. 本章小结
    6.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森林保护
        6.1. 政府的森林保护措施
        6.1.1. 陕西省的森林保护
        6.1.2. 甘肃省的森林保护
        6.1.3. 宁夏省的森林保护
        6.1.4. 青海省的森林保护
        6.1.5. 新疆省的森林保护
        6.1.6. 陕甘宁边区的森林保护
        6.2. 民间森林保护
        6.2.1. 祁连山森林保护
        6.2.2. 宗教森林保护
        6.3. 本章小结
    7.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苗圃建设和育苗工作
        7.1. 陕西省苗圃建设和育苗
        7.2. 甘肃省苗圃建设和育苗
        7.3. 宁夏省苗圃建设和育苗
        7.3.1. 县苗圃建设和育苗
        7.3.2. 各林场建设和育苗
        7.4. 青海省苗圃建设和育苗
        7.5. 新疆省苗圃建设和育苗
        7.6. 本章小结
    8.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植树造林
        8.1. 陕西省的植树造林
        8.2. 甘肃省的植树造林
        8.2.1. 兰州中山林植树
        8.2.2. 水土保持林
        8.2.3. 治沙造林
        8.2.4. 对甘肃省植树造林的评价
        8.3. 宁夏省的植树造林
        8.3.1. 宁夏植树方法
        8.3.2. 抗战前宁夏的植树造林
        8.3.3. 抗战开始后宁夏的植树造林
        8.3.4. 对宁夏省植树造林的评价
        8.4. 青海省的植树造林
        8.4.1. 关于植树造林的规定
        8.4.2. 各界造林成绩
        8.4.3. 造林所用的树苗
        8.4.4. 植树地点和树种
        8.4.5. 关于青海省植树造林的评价
        8.5. 新疆省的植树造林
        8.5.1 民国前期新疆省的植树造林
        8.5.2. 抗战前后新疆省的植树造林
        8.5.3. 关于新疆省植树造林的评价
        8.6. 陕甘宁边区的植树造林
        8.7. 本章小结
    9.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林业教育
        9.1. 陕西省的林业教育
        9.1.1. 初等林业教育
        9.1.2. 高等林业教育
        9.2. 甘肃省的林业教育
        9.2.1. 甘肃的初、中等林业教育
        9.2.2. 甘肃的高等林业教育
        9.3. 宁夏省的林业教育
        9.4. 青海省的林业教育
        9.5. 新疆省的林业教育
        9.6. 陕甘宁边区的林业教育
        9.7. 本章小结
    10.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林业科学研究
        10.1. 树木引种
        10.2. 杂交育种
        10.3. 林木抚育
        10.4. 森林经理科学技术
        10.5. 建造水土保持林的探索
        10.6. 树木学研究
        10.7. 本章小结
    11.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林业工作者的精神
        11.1.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救国思想
        11.1.1. 完成林业科学本土化的历史使命
        11.1.2. 担负抗战建国重任,振兴大后方林业
        11.1.3. 生产国防用材,支持抗战事业
        11.2. 艰苦卓绝的开拓精神
        11.3. 严谨的科研态度和认真的工作作风
        11.4. 民国时期在西北地区工作过的林业工作者
        11.5. 本章小结
    12. 结论和展望
        12.1. 发展和振兴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是西北地区的客观要求
        12.2. 发展和振兴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是世界潮流
        12.3. 发展和振兴林业,是中华民族和西北人民的优秀传统
        12.4. 发展和振兴林业,要重视挖掘和继承历史上先进的林业思想和方法
        12.5. 发展和振兴林业,在西北地区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育苗植树 开展绿化活动(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D]. 刘红.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2]“一五”时期河北省植树造林事业研究[D]. 乞长生. 河北师范大学, 2014(09)
  • [3]1941-1949年兰州城市绿化研究[J]. 宋宁艳,卫丽.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05)
  • [4]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5]杭州西湖风景区现当代植物景观变迁研究[D]. 张晨玮.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6]中国清代以来林政史研究[D]. 樊宝敏. 北京林业大学, 2002(06)
  • [7]改革开放二十年延安地区植树造林活动研究[D]. 贺学萍. 延安大学, 2017(01)
  • [8]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D]. 杨世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01)
  • [9]“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D]. 容怀钰.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10]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森林变迁及林业建设研究[D]. 冯尕才.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8)

标签:;  ;  ;  ;  ;  

育苗植树 开展绿化活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