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定二元函数极限不存在的方法及实例(论文文献综述)
梁斌[1](2015)在《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稳定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隧道工程是岩土工程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由于隧道所处地下环境及岩土体材料成因历史等原因,决定隧道结构稳定的各类因素存在无法忽视的不确定性。而可靠度或相应的非确定性方法可以有效地考虑地层环境及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变异性,其概率表征指标有助于更清楚地表达地下工程的失效风险。隧道结构稳定可靠性评价一直是隧道工程领域所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可靠性评价为实施地下工程可靠性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同时也是风险预测的必要环节。合理可行的可靠度计算方法是实施地下工程可靠性评价的必然途径,其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与适应性不仅直接关系到地下工程的安全可靠程度,而且也将为制定合理的工程处置方案提供依据,对工程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为此,本文在考虑隧道工程不确定参数随机特征描述方法及处理的基础上,分别从概率、非概率以及两者相结合的角度对隧道工程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研究。首先,通过两条途径构建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功能函数。其一,基于组合拱原理、位移变形协调原理、弹性厚壁筒理论及围岩破裂模型,建立了隧道锚喷支护结构功能函数。其二,根据现代地下结构力学的核心观点——围岩不仅是支护体系的一部分,而且是承载的主体,以Duncan–Fama地层特征描述函数为基础,结合整体式衬砌力学机制,通过收敛-约束原理,导出支护体系中围岩变形表达方程,根据工程类比方法确定承载围岩容许变形,按照变形失稳控制原则,建立围岩结构功能函数。其次,基于概率论模型,针对隧道功能函数高度非线性隐式特征导致常规可靠度方法无法运用这一难点,基于半解析公式的Nataf变换与八点估计法相结合,构建了仅依靠基本变量统计特征并能考虑其相关性的非线性隐式功能函数统计矩点估计法。以统计矩为约束,基于最大熵原理,导出了功能函数的概率密度函数,从而建立了复杂结构可靠度求解的一维直接积分方法,为类似隧道锚喷支护的稳定可靠度求解提供了直观、实用并满足精度的计算途径。为进一步拓展高度非线性泛函隐式功能函数可靠度求解方法,利用数值差分理论将具有很高精度的二次二阶矩算法进行改造,有效地解决了一次二阶矩法、二次二阶矩法等可靠度方法需要对功能函数进行偏导数求解这一难题。将此方法应用于上述第一条途径建立的功能函数模型中,为类似隧道围岩结构的高度非线性隐式功能函数的失效概率计算研制了一种直接求解方法。同时,构建了衬砌安装时机确定、揭示基本参数变异性及其相互作用对隧道结构围岩失稳概率影响的耦合效应分析途径。再次,针对不确定性参数信息缺乏,在非概率模型的框架内,采用区间方法来解决隧道不确定性问题。依据改进子区间法有效地解决了区间扩张,将隐式函数迭代程序与统计优化模型结合起来,得到了功能函数响应值的合理区间,研究一种隧道工程隐式功能函数非概率方法,并应用于隧道工程实际的强度设计中。最后,在不确定性参数信息缺乏表现出小样本特征的前提下,基于集合理论建立隧道超椭球凸集模型;在单位超球体标准向量空间内,运用区间拉丁超立方试验得到虚拟初始样本点同时代入隧道模型获得功能函数的响应值,通过Kriging代理模型拟合隧道围岩结构功能函数。依据非概率可靠性指标的几何涵义,借鉴概率可靠度指标迭代方法,基于代理功能函数求解非概率可靠性指标。根据概率可靠性模型与非概率可靠性模型的相容性,考虑非概率指标小于1时存在的问题,建立隧道工程可靠性分析的综合评价指标。
郑军[2](2017)在《一类多元函数极限不存在性判别法》文中提出为一类二元及三元广义齐次有理分式函数极限的不存在性建立一个判别准则.
王囡囡[3](2013)在《二元机翼颤振及其主动控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颤振是动气动弹性力学中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本文以亚音速内二元机翼为研究对象,对机翼发生颤振时的动态特性、结构非线性对气动弹性响应的影响、颤振主动控制方法及其试验验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具有扑动和俯仰两自由度二元矩形机翼的气动弹性特性。采用片条理论推导了作用于翼面上的气动升力和气动力矩,利用能量法分别建立了两自由度二元刚性机翼和四自由度二元弹性机翼的气弹运动方程;采用特征值法、图解法和二次颤振曲线法求解机翼系统的颤振频率和颤振速度,分析了气动和结构参数对机翼气动弹性特性的影响,讨论了影响颤振速度的各个因素,得到了机翼系统频率和阻尼比随风速变化的趋势图。(2)研究了硬立方刚度结构非线性对二元刚性机翼颤振特性的影响,采用能量法建立了此类机翼系统的气弹运动方程,应用描述函数法对立方非线性进行等效线性化处理,采用传统的线性系统颤振分析方法预测了非线性系统的颤振速度和极限环幅值;进一步利用Hopf分岔理论验证了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并根据Routh-Hurwitz判据研究零平衡点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立方非线性不会改变原线性系统的临界颤振速度;但当超过该速度时,系统出现极限环振动,不同初始条件下系统收敛于相同的极限环。(3)研究了操纵面间隙非线性对二元刚性机翼颤振特性的影响,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三自由度二元机翼系统的气弹运动方程,应用描述函数法对间隙非线性进行拟线性化处理,通过系统的特征多项式求得极限环的幅值和频率,利用摄动法推导了极限环稳定时需满足的条件。结果表明,间隙非线性导致系统的颤振提前产生,且系统出现幅值突变现象;当风速大于系统的临界颤振速度时,不同初始值将导致系统发散或产生亚谐波周期、准周期运动等复杂动力学行为。(4)以带操纵面的二自由度二元刚性机翼模型为研究对象,当不考虑非线性因素时,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测柔度的颤振主动控制方法,建立了机翼系统的闭环控制模型,利用闭环系统的动柔度推导了实现任意极点配置时的增益。结果表明,闭环控制条件下系统颤振速度大幅度提高;当考虑立方非线性因素时,针对极点难于精确配置的情况提出了基于系统实测柔度的鲁棒控制方法,通过求解系统的极小范数最小二乘解得到了系统的控制增益,实现了极限环的准确配置和期望极点在一定范围内的配置,使系统具有很好的鲁棒性。(5)以具有NACA0018型标准截面的二元刚性机翼模型为试验对象,设计了风洞试验装置和控制系统,对基于动柔度法的系统极点配置和颤振主动控制理论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测量得到的系统动柔度,结合求解控制增益的方法,可方便地实现系统的任意极点配置;相比采用提高模态阻尼的方法,采用分离系统模态频率的方法可更加有效地提高系统的颤振速度;试验证明了动柔度法在颤振主动控制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高忠社[4](2020)在《基于Mathematica的函数连续性的教学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数学软件Mathematica,通过一系列具体实例,结合一元函数连续性的定义及各类间断点和二元函数连续性的定义,分析了教学实践中如何适当使用数学软件Mathematica作图,帮助学生掌握函数连续性的一些问题.
杨欣[5](2018)在《基于多标签分类的网络舆情主题提取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互联网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网络舆情的影响越来越大,企业以及政府机构也越来越重视网络舆情的应用和管理。网络舆情的应用和管理,首要的任务是对舆情数据进行关键信息的提取,即主题提取。目前的主题提取方法主要基于概率主题模型,利用主题与分词、分词与文本之间的概率分布提取文本主题。但概率主题模型未充分考虑文本中词与主题之间的语义相关性。本文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网络舆情中的主题进行提取,将主题提取问题定义为文本主题(即文本类别)的多标签分类问题。在文本数据的相似性度量方面,提出了基于百度百科注释信息的文本语义相似度计算方法,首先将文本进行分词处理;然后,应用改进TF-IDF方法对分词对应的百度百科词条中的词语进行权重计算,将词条转换为由词条分词的权重向量,并用余弦相似度来计算分词之间的相似性;最后,基于分词之间的相似度值,利用相似矩阵计算文本之间相似性。在Words-240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百度百科注释信息的文本语义相似度与人工标记结果之间的高度相关。在文本数据的多标签分类方面,设计了基于标签关系的核极限学习机多标签分类方法。该方法根据标签之间共现和不共现分布,学习标签之间的积极关系和消极关系;然后应用学习所得的标签间的关系来优化核极限学习机的分类预测结果。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在Zhihu、Yeast、Image、Scene、Emotions、Cal500等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标签关系的核极限学习机多标签分类算法,在准确度、精度、召回率以及F1指数这四个指标均优于其他对比方法。
熊国军[6](2019)在《基于严密条件的轴对称极限平衡理论及其在土压力计算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轴对称极限平衡理论是刚塑性力学的重要分支内容,在岩土工程中的土压力、地基承载力等的计算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国内外学者基于各种环向应力假定对该问题展开过大量研究。本文基于轴对称环向几何条件和轴对称相容性条件,通过概念分析、数学推导、对比验证,研究了轴对称极限状态的环向受力特点,揭示了其物理内涵,建立了两种形式的极限平衡理论,解决了环向应力假定导致的不严密性问题。将理论方法应用于轴对称极限土压力、非极限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和分布规律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建立了轴对称极限状态的环向受力方程并揭示了轴对称极限状态的物理内涵。基于刚塑性力学的流动方程和轴对称环向几何条件,推导了环拱效应附加应力与环向应力的表达方程式;基于刚塑性力学的流动方程和轴对称相容条件推导了相容性应力方程式;基于环拱效应附加应力方程式和屈服条件的轴对称表达式,揭示了轴对称极限状态环拱效应的作用机制、轴对称极限状态的两重物理内涵。研究表明:轴对称极限状态的本质是子午面上的主剪应力与环拱效应应力的平方组合值达到介质的复合应力强度;轴对称极限状态的应力场不是固定场,而是随径向流动速度不断变化的动态应力场。(2)建立了严密的轴对称极限平衡理论及两类边界条件的一般性数学解答。分别将环向应力表达方程、相容性应力方程与轴对称平衡方程相组合,建立了两种形式的极限状态控制方程组;采用数学特征线法解答了控制方程组,建立了二元轴对称滑移线理论与三元轴对称特征线理论;根据两种理论的应力方程式与两类边界条件推导了两类边界条件的一般性数学解答。基于两种极限平衡理论和边界条件一般性解答的土压力计算结果与已有研究对比,验证了所建立的理论与边界解答的合理性与优越性。两种理论的数学物理关系与边界条件的一般性解答共同表明:轴对称极限应力场与应力边界的径向流速有关,即为动态应力场;MohrCoulomb准则是Drucker-Prager准则在轴对称“静态”极限状态和平面极限状态下的特例。(3)建立了轴对称极限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并揭示了极限土压力的分布规律。基于二元滑移线理论分别建立单层土中一般工况、多层土中水平地表工况下轴对称极限土压力的差分与解析算法;研究了单层土中一般工况与多层土中四种典型地层工况的土压力分布规律。研究表明:轴对称极限土压力呈非线性分布,自重产生的土压力随深度单调增加,地表荷载与黏聚力产生的土压力则随深度趋于稳定;单层土中自重、地表荷载、黏聚力产生的土压力均随土体摩擦角、剪胀角、界面摩擦角、内衬倾角的增大而减小;自重土压力随地表倾角增大而增大,地表荷载与黏聚力产生的土压力随地表倾角增大而减小;层状土中的分布土压力在层内连续、层间跳跃,且跳跃方式与界面两侧的土体强度成反向关系;强度递增、强度递减、软弱夹层、坚硬夹层这四种典型地层中的土压力分别呈锯齿形增加、台阶形增加、内凹缺口形、外凸台阶状的分布特点。(4)提出了轴对称非极限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并揭示了非极限土压力的基本特点。基于土体强度随侧移逐步发挥的基本概念,根据单元体的应力状态和土体双曲线应力应变关系,推导了轴对称问题中摩擦角随挡土墙侧移的发挥关系;根据等效介质极限状态的单元体平衡条件,利用环向应力表达方程式和相容条件应力方程式,分别建立了非极限侧移状态土压力计算的二元潜在滑移线法与三元特征线法;基于两种方法的土压力计算结果与非极限土压力实测值、现有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应用三元特征线法研究了六种典型侧移模式的非极限土压力。对比与研究表明:本文方法比现有方法所适用的摩擦角范围更广,且与试验结果吻合得更好;绕底端转动与上端悬臂模式的土压力呈凹形,合力点下移;绕顶端转动、下端悬臂模式、平移模式的土压力呈凸形,合力点上移;中部挠曲侧移模式的土压力呈S形,合力点基本稳定在H/3高度处。
黄灏然[7](2014)在《多属性消错决策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多属性决策问题广泛的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正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许多实验证明人类在决策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规避错误损失的决策心理,从减少和(或)规避错误损失的角度来研究多属性决策问题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消错理论是一种以错误为研究对象、以减少和(或)规避错误损失为研究目的的新型理论。显然,如何利用该理论解决多属性决策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将利用消错理论来解决多属性决策问题的方法称为多属性消错决策方法,并重点研究了确定重要型、模糊(区间)重要型、语言重要型、混合关键型和双重混合型多属性消错决策方法。首先,给出进行多属性消错决策方法研究的理论基础。本文以消错理论为基础,给出了错误、错误函数、错误系统等概念,并以此引申出多属性决策问题中的错误、关键型属性、重要型属性、冗余型属性、错误值、错误极限损失值等概念,给出关键型和重要型属性的错误损失函数的一般形式,提出多属性消错决策方法的主要步骤与思路。接着,分别对三类重要型多属性消错决策方法展开研究。(1)对于确定重要型多属性决策问题,给出相应的错误函数,依据投影原理给出计算属性的错误极限损失值的方法,建立了消错简单求和法、消错离心法和消错理想点法,在这三种方法的基础上利用Copeland法对备选策略进行排序与选优。(2)参照确定重要型多属性消错决策方法的过程与步骤,建立针对区间数的错误函数,采用区间数的形式来描述备选策略的综合错误损失值,利用可能度法对综合错误损失值进行排序,最终建立起模糊(区间)重要型多属性消错决策方法。(3)针对语言信息的特征给出了相应的错误函数,将属性的语言评价信息转变成以二元语义形式表示的错误值,给出语言信息条件下属性的错误极限损失值的计算方法,通过二元语义运算法则求取备选策略在各属性下的错误损失序列,最终给出二元语义条件下错误损失序列的集结方法,实现对备选策略的排序与选优。然后,研究了混合关键型多属性消错决策方法。针对混合关键型多属性决策问题,给出了非优策略和非劣策略的概念,建立起关于各类关键型属性的经典错误函数,证明了关键型属性的错误值等于错误损失值,通过计算综合错误值的方式筛选出非优策略,通过计算错误偏离度的方法实现对非劣策略的排序与选优。最后,以三类重要型多属性消错决策方法和混合关键型多属性消错决策方法为基础,对双重混合型多属性决策问题展开研究。针对冗余型属性不影响决策结果的特征,给出属性简约的方法,参考前面四类多属性消错决策方法分别给出计算关键型属性和重要型属性的综合错误损失值的方法,并通过错误损失二元组实现对备选策略的排序与选优。
李翔[8](2012)在《隧道工程稳定可靠度计算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隧道稳定可靠度评价一直是隧道工程领域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在此评价过程中,作为可靠度理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及实施可靠性优化设计与风险预测的必要环节,隧道稳定可靠度计算分析方法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其计算结果合理性与准确性不仅直接关系到隧道工程安全可靠程度,而且也将对其相应工程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为此,本文将在考虑隧道自身具备的有关工程特性基础上,针对其可靠度计算过程中功能函数的构建与不确定因素的描述方式这两个关键性问题,分别从概率与非概率角度对隧道稳定可靠度计算分析方法与理论开展研究,进而在隧道工程中进行应用。首先,基于概率可靠度方法,在构建功能函数过程中,针对目前隧道隐式功能函数可靠度计算存在的问题,以常见的锚喷支护为例,依据围岩与支护结构之间相互作用机理,通过采用围岩剪切滑移理论、薄壁圆筒公式以及锚杆与围岩共同变形理论建立了相应的结构功能函数,并在一次二阶矩理论框架内,引入了差分方法替代功能函数偏导运算。在此基础上,通过Taylor级数展开将上述功能函数转化为以可靠指标为未知变量的形式,同时结合复合函数求导法则推导出可靠指标迭代逼近求解公式,进而建立了一种适用于隧道工程隐式功能函数可靠度求解的简便实用方法。其次,鉴于隧道工程领域隐式功能函数的复杂性特征,在上章分析方法基础上,对其仍存在的问题通过引入响应面函数建模思路开展相应研究。基于围岩变形判别准则的功能函数,分析了经典二次响应面法试验点选取方式,由统计矩与随机参数分布概型之间关系,并根据随机参数不同分布形式的隧道实际工程特性,指出经典二次响应面法取样方式存在无法反映各参数分布曲线实际特征,而仅适用于其为对称形态的缺陷。由此引入Rosenblueth方法来考虑偏度系数对随机参数分布特征影响,进而采用偏度纠正系数对之实施偏度矫正,据此形成的响应面法能适用于隧道实际工程中随机参数分布形式的多样性特征。工程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使计算结果精度得到较大改善和提高。再次,针对以序列响应面技术为主要代表的经典二次响应面法继续进行深入探讨。通过进一步结合隧道工程中参数耦合作用关系(即因素间相互作用),以及各参数对隧道稳定性能不同重要影响程度的实际工程特性,从序列响应面法自身前提条件存在问题入手,提出采用包含交叉项的完全二次函数形式以考虑参数耦合作用,同时,引入回归正交组合试验设计手段,并结合显着性检验原理,探讨了各参数对隧道稳定性能影响程度的判别方法,形成了具有识别参数重要程度的响应面模型优化技术。然后,根据各参数之实际变化范围由可靠指标几何意义求解可靠指标,建立了更具工程合理性的隧道隐式功能函数二次响应面可靠度计算方法。工程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为进一步在隧道工程领域探讨利用响应面函数建模手段处理隐式功能函数可靠度问题时的适用性,依据其自身稳定性力学状态高度复杂的基本工程特性,综合考虑了函数表达关系与取样方式。在响应面函数具体表达关系上,针对二次多项式及现有其它函数形式局限性,引入了理论上更趋严谨、对复杂非线性问题处理更有效的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对于试验样本点选取方式,采用对复杂非线性模型估计适应能力更强、计算效率更高的均匀设计试验方法。上述两者结合形成了一种更趋完善的隧道可靠度响应面技术,拓宽了其解决隧道复杂隐式功能函数可靠度问题的工程适用范围。通过举例分析与验证展示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工程参考价值。最后,在以上概率方法基础上,为更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隧道稳定可靠度计算分析方法,针对该领域不确定性数据匮乏、不易获得不确定性因素足够信息而导致概率方法求解之先决条件无法满足的实际状况,基于不确定因素集合描述方式,从非概率评判角度对隧道可靠度分析方法开展研究。通过引进鲁棒可靠性思想,采用Information-Gap(Info-Gap)鲁棒性理论将隧道响应输出模型中不确定参量以Info-Gap集合模型来描述,并基于稳定性力学模式,由输出模型响应值与临界值之间关系构建鲁棒函数,据此将隧道发生失效前可容许不确定参量之最大波动幅度值定义为鲁棒可靠指标,进而建立了新的基于Info-Gap鲁棒性分析模型的隧道非概率可靠度评价体系。通过实例分析与讨论,表明了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及一定的工程应用前景。
巢文[9](2018)在《基于POT模型和Copula模型的巨灾债券定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日益增多,各种巨灾事件频繁发生,给世界各国都带来了严重损失。我国由于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且气候多变,更是受巨灾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巨灾事件一旦发生,造成的影响往往是灾难性的,人们可能因为巨灾事件流离失所,而政府则需要承担巨灾事件后的社会救助主要责任,从而导致国家财政吃紧、甚至不堪重负。在早期时候,各个国家主要依赖保险和再保险公司来分担巨灾损失,但是随着巨灾造成的损失日益严峻,保险和再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愈发显得不足,甚至可能因为巨灾造成的巨额保单索赔而破产。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巨灾保险需求,人们开始寻找新的巨灾风险管理手段。由于资本市场具有资金数量大、流动性强等优势,通过发行与巨灾风险相关的证券产品,将承保的巨灾风险由(再)保险市场转移到资本市场,已成为规避巨灾风险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巨灾债券就是迄今为止发展最为成功且最为重要的巨灾风险证券产品之一。因此,积极开展巨灾债券定价模型的研究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可以为我国巨灾债券的发行提供技术支持,从而提高我国的巨灾风险转移能力,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考虑到当前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和不同风险偏好,本文构建了风险程度从高到低的三种不同巨灾债券——单事件触发巨灾债券、双事件触发巨灾债券和多事件触发巨灾债券,可以有效地满足市场对不同风险的巨灾债券的需求,从而提高巨灾债券的市场容量。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简述如下:第一,采用POT模型和Vasicek利率模型,在风险中性测度下,构建了单事件触发巨灾债券的定价模型。针对现有巨灾债券的相关研究忽略了 POT模型对巨灾损失预测效果的验证环节而直接使用的不足,本文对全球洪灾造成的死亡人数数据进行了 VaR估计和预测效果的实证分析。回测检验结果表明,厚尾性特征的刻画是准确估计分位数的关键,且POT模型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巨灾损失分位数估计。在此基础上,利用POT模型来刻画洪灾死亡人数的厚尾性,并利用Monte Carlo模拟法实现了定价公式在没有解析解情况下的债券价格计算。最后,从定价实例、参数敏感度分析等方面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和可行性。第二,采用POT模型、阿基米德Copula模型和CIR利率模型,在风险中性测度下,构建了双事件触发巨灾债券的定价模型。其中,利用POT模型刻画巨灾损失变量的厚尾特征,并利用阿基米德Copula模型描述巨灾损失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得到巨灾损失的CVaR估计。在此基础上,将CVaR估计应用到双事件触发巨灾债券的触发值设定,弥补了现有相关研究在设定触发值时未考虑触发值之间相关关系的不足。最后,结合全球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受灾面积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给出了定价实例,参数敏感度分析,并与未应用CVaR估计的双事件触发巨灾债券的价格作了比较分析,验证了模型考虑触发值相关关系的必要性。第三,采用藤Copula模型和Longstaff利率模型,在风险中性测度下,构建了多(三个及三个以上)事件触发巨灾债券的定价模型。其中,主要利用藤Copula模型描述了多个巨灾损失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得到了更为复杂的巨灾损失CVaR估计,并结合全球洪灾造成的受灾面积、持续天数和经济损失数据进行了 CVaR、CES估计和预测效果的实证分析。回测检验结果表明,多变量相关关系的刻画是准确估计条件分位数的关键,且藤Copula模型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巨灾损失条件分位数估计。在此基础上,将基于藤Copula模型的CVaR估计应用到多事件触发巨灾债券的触发值设定,填补了现有巨灾债券相关研究中未有多事件触发巨灾债券定价模型的空白。最后,从定价实例、参数敏感度分析等方面检验了模型的可行性,并对本文构建的单事件、双事件和多事件触发巨灾债券定价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综上所述,本文考虑到巨灾损失变量的厚尾特征和相关关系,借助POT模型、阿基米德Copula模型和藤Copula模型,按照风险程度从高到低的单事件触发、双事件触发和多事件触发的思路,研究巨灾债券定价问题,以丰富巨灾债券产品,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实证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巨灾债券定价模型较现有定价模型在巨灾损失变量的厚尾性、损失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触发值的设定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相应的研究成果可为巨灾相关管理部门提供新思路,提高巨灾债券的市场容量。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政策性推广前景。
熊钰[10](2018)在《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动态分析理论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已发现的凝析油气田(藏)超过12200多个,由于技术条件及供气需求等原因,部分高含凝析油的凝析气藏多采用衰竭式开发,从资料统计来看,目前国内外凝析气藏的开发效果大都不是很理想,如我国最早正式投入开发的板Ⅱ凝析气藏废弃时天然气、凝析油和底原油的采出程度分别为48.9%、37.21%。天然气、凝析油、原油的采出程度均较低。我国牙哈凝析气田复杂程度更高,高温、高压、高含凝析油、高含蜡,对气藏埋藏深、达到5000m,地层压力高,地面回注压力超过60MPa,凝析油储量达到2300万吨,天然气储量达到250亿方。规模如此之大的凝析气田采取高压循环注气开发在国内是首开先例,在国际上也寥寥可数。与此类型气田开发相对应的高压循环注气气藏工程理论,国外起步略早,但也是在摸索中研究分析理论,特别是气藏动态分析方法和开发效果评价及开发水平分级评价方面均没有系统的进行过研究。国内牙哈凝析气田从2000年开始大规模循环注气保压开采,经过十七年开发实践,通过产学研结合研究,特别是塔里木检测到回注干气的超覆气窜对完善循环注气下的渗流理论和指导类似气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新的研究基础。本文主要为在2006-2012年间承担的塔里木凝析气田《凝析气田循环注气开发动态评价方法研究》项目和相关项目的研究成果和持续跟踪研究基础上写成的,2012年-2018年的持续性跟踪研究是在没有项目支持下自行进行的,在资料上得到了塔里木相关负责同志的支持,上并取得了以下5个方面的创新性认识和观点成果:(1)高含凝析油的凝析气藏循环注气过程中,基于二元体系的“气-气”平衡,提出注入干气和原地凝析气之间存在“微界面现象”假说,把注入干气运动归纳为驱替作用和扩散混合作用。扩散混合作用含重力分异和热梯度的影响及组分梯度,“微界面现象”和组分梯度共同形成了注入气的宏观超覆运动,导致注入干气的向气藏顶部聚集,使气窜并不遵循按高渗条带气窜的规律。(2)建立了高温高压环境下的气液两相界面张力新公式,完善了适合深层高温高压环境下的气井井筒动态描述方法和凝析气井井底压力精确计算方法,使井底压力的预测和计算精度提高到0.5%。(3)应用泰勒级数展开方法、证明了凝析气井反凝析污染对井底压力的影响表达方法,并用阻塞表皮系数概念建立了产能测试曲线异常的修正方法。建立了基于凝析油气分相拟压力的生产动态拟合产能评价方法,所给出的近井带反凝析饱和度变化显示该方法是合理的。(4)进一步用实际动态数据验证所建立的含有回注比循环注气压降储量的正确性,并从物质平衡方程通式和注采差异法多途径证明了考虑水侵动态影响的循环注气物质平衡方程通用形式。采用函数对比法证明和实践验证证明了水体影响函数形式的统一性。(5)基于“微界面现象”假设,建立了标准通用图版和采收率标定方法,并给出了图版系数确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立了一套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开发效果评价方法体系和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开发水平评价分级指标体系;这些在持续跟踪研究中显示具有明显的通用性理论特点。
二、确定二元函数极限不存在的方法及实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确定二元函数极限不存在的方法及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1)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稳定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隧道结构承载特性及力学模式 |
1.3.1 隧道工程承载特性 |
1.3.2 隧道工程主要力学模式概述 |
1.4 工程结构可靠度研究现状 |
1.4.1 概率可靠度分析方法 |
1.4.2 非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 |
1.5 隧道工程可靠度研究现状 |
1.5.1 隧道概率可靠度计算方法 |
1.5.2 隧道非概率可靠性计算方法 |
1.6 本文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2章 锚喷结构功能函数推演及失效概率积分求解 |
2.1 引言 |
2.2 隧道支护结构类型 |
2.2.1 刚性支护结构 |
2.2.2 柔性支护结构 |
2.2.3 复合式支护结构 |
2.3 隧道锚喷结构功能函数推演 |
2.3.1 基于组合拱理论的隧道支护结构力学分析 |
2.3.2 隧道锚喷支护结构功能函数 |
2.3.3 基于等代圆法的隧道断面处理 |
2.4 失效概率求解的一维直接积分算法 |
2.4.0 结构可靠度基本理论 |
2.4.1 相关非正态变量的处理方法 |
2.4.2 基于概率统计矩的八点估计法 |
2.4.3 功能函数的概率密度函数拟合 |
2.5 数值实例验证 |
2.5.1 数值实例 1 |
2.5.2 数值实例 2 |
2.5.3 数值实例 3 |
2.6 工程实例分析及讨论 |
2.6.1 工程概况 |
2.6.2 分析过程及结果 |
2.6.3 相关系数及变异系数对失效概率的影响 |
2.7 小结 |
第3章 围岩变形失稳模型及二阶矩法的拓展 |
3.1 引言 |
3.2 基于围岩变形控制的结构功能函数 |
3.2.1 隧道地层特征函数 |
3.2.2 支护结构体系中围岩变形状态方程 |
3.2.3 围岩变形极限状态方程 |
3.3 可靠度分析的矩法及其局限性 |
3.3.1 一次二阶矩法基本原理 |
3.3.2 二次二阶矩法基本原理 |
3.3.3 矩法局限性分析 |
3.4 基于差分求导的可靠度计算 |
3.4.1 导数与差分的关系 |
3.4.2 偏导数的差分计算 |
3.5 数值实例验证 |
3.6 工程实例分析及讨论 |
3.6.1 工程概况 |
3.6.2 分析计算结果 |
3.6.3 参数变异的敏感性分析 |
3.6.4 参数变异耦合对失稳概率的影响 |
3.6.5 衬砌安装时机对失稳概率的影响 |
3.7 小结 |
第4章 隧道隐式功能函数的改进子区间求解法 |
4.1 引言 |
4.2 区间分析简介 |
4.2.1 基本形式与概念 |
4.2.2 基本运算法则 |
4.2.3 代数运算性质 |
4.2.4 区间扩张及区间相关性 |
4.3 区间算法及其他扩展函数形式 |
4.3.1 区间截断法及改进的区间截断法 |
4.3.2 子区间法 |
4.3.3 系列区间扩展函数 |
4.3.4 中心形式扩展函数 |
4.3.5 均值形式扩展函数 |
4.4 隐式功能函数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 |
4.4.1 区间非概率可靠性模型 |
4.4.2 隐式函数区间解SI的确定 |
4.4.3 隐式功能函数可靠性模型 |
4.5 工程算例分析 |
4.5.1 最小支护阻力函数 |
4.5.2 计算方案的确定 |
4.5.3 工程实例计算 |
4.6 参数敏感性区间分析 |
4.6.1 敏感性因子矩阵 |
4.6.2 参数敏感性分析 |
4.7 结论 |
第5章 隧道凸集模型非概率综合指标求解 |
5.1 引言 |
5.2 隧道超椭球凸集模型构建 |
5.2.1 凸集模型理论基础 |
5.2.2 隧道超椭球凸集模型构建 |
5.2.3 凸集模型非概率可靠性指标求解原理 |
5.2.4 隧道凸集模型非概率可靠性指标求解难点 |
5.3 Kriging代理模型的构建过程 |
5.4 基于试验设计的样本点构造 |
5.4.1 Monte-Carlo抽样技术 |
5.4.2 均匀试验设计 |
5.4.3 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 |
5.5 隧道代理功能函数构建及非概率可靠性综合指标求解流程 |
5.6 工程实例分析及讨论 |
5.6.1 工程概况 |
5.6.2 分析过程及结果 |
5.7 小结 |
第6章 罗依溪公路隧道结构稳定可靠度分析 |
6.1 引言 |
6.2 依托工程概况 |
6.2.1 隧道总体及衬砌设计 |
6.2.2 地形地貌 |
6.2.3 地层岩性 |
6.2.4 区域地质构造 |
6.2.5 地震 |
6.2.6 水文地质条件 |
6.3 典型断面一的概率可靠性分析 |
6.3.1 典型断面一岩体力学参数 |
6.3.2 毛洞可靠度的一维积分方法求解 |
6.3.3 围岩与支护结构可靠度的一维积分方法求解 |
6.3.4 考虑参数相关性毛洞可靠度的一维积分方法求解 |
6.3.5 考虑参数相关性围岩与支护结构可靠度的一维积分方法求解 |
6.3.6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6.4 典型断面二非概率可靠性分析 |
6.4.1 典型断面二岩体力学参数 |
6.4.2 典型断面二的区间非概率分析 |
6.4.3 典型断面二的凸集模型非概率分析 |
6.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科研情况) |
(2)一类多元函数极限不存在性判别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定义与辅助结论 |
3 二元广义齐次有理分式函数极限不存在性判别法 |
4 三元广义齐次有理分式函数极限不存在性判别法 |
5 广义齐次有理分式函数极限举例 |
(3)二元机翼颤振及其主动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图清单 |
表清单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二元机翼颤振及其控制技术概述 |
1.3 二元机翼颤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二元机翼系统的气动弹性分析 |
2.1 非定常空气动力学 |
2.2 二元机翼气动弹性特性分析 |
2.3 二元机翼颤振特性分析 |
2.4 实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二元机翼非线性系统颤振特性分析 |
3.1 描述函数法概述 |
3.2 具有硬立方非线性二元机翼系统颤振特性分析 |
3.3 具有操纵面间隙非线性二元机翼系统颤振特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动柔度法的二元机翼系统颤振主动控制 |
4.1 动柔度方法 |
4.2 二元机翼线性系统的颤振主动控制 |
4.3 二元机翼非线性系统颤振主动控制 |
4.4 本章小结 |
5 二元机翼系统风洞试验研究 |
5.1 二元机翼颤振主动控制试验系统介绍 |
5.2 动柔度法的应用 |
5.3 开环系统的模态测试 |
5.4 基于动柔度法的极点分配 |
5.5 二元机翼系统主动颤振控制 |
5.6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附件 |
(4)基于Mathematica的函数连续性的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一元函数的连续性与Mathematica |
1.1 函数在一点连续的定义 |
1.2 左连续及右连续概念的分析 |
1.3 函数在区间上连续的定义 |
2 函数的间断点 |
3 二元函数的连续性 |
4 结语 |
(5)基于多标签分类的网络舆情主题提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问题及研究思路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工作概述 |
2.1 主题提取 |
2.1.1 概率主题模型 |
2.1.2 基于机器学习的主题提取 |
2.2 文本相似度计算 |
2.2.1 基于统计的方法 |
2.2.2 基于语义的方法 |
2.2.3 基于混合的方法 |
2.3 多标签分类方法 |
2.3.1 多标签算法分类 |
2.3.2 极限学习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百度百科注释信息的文本语义相似性度量 |
3.1 数据预处理 |
3.2 词语相似度计算 |
3.2.1 百度百科 |
3.2.2 改进TF-IDF的词语权重计算 |
3.2.3 词语语义相似度计算 |
3.3 文本相似度计算 |
3.4 实验与结果分析 |
3.4.1 实验环境 |
3.4.2 数据获取 |
3.4.3 语义相似度计算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极限学习机的多标签主题分类方法 |
4.1 核极限学习机 |
4.2 多标签关系学习 |
4.2.1 多标签关系分类 |
4.2.2 标签关系学习 |
4.3 基于标签关系的核极限学习机 |
4.4 实验与结果分析 |
4.4.1 实验环境 |
4.4.2 数据获取 |
4.4.3 多标签分类评价指标 |
4.4.4 对比方法 |
4.4.5 多标签分类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基于严密条件的轴对称极限平衡理论及其在土压力计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极限平衡理论研现究状 |
1.2.2 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的小结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的章节安排 |
1.3.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轴对称极限状态环向受力的客观描述及物理内涵 |
2.1 引言 |
2.2 极限条件与轴对称应力空间 |
2.2.1 极限条件的选择 |
2.2.2 极限条件在轴对称应力空间中的表达 |
2.3 轴对称极限状态的环向受力特点及客观描述 |
2.3.1 轴对称极限状态的环向受力特点 |
2.3.2 基于轴对称几何条件的客观描述方程 |
2.3.3 基于轴对称相容条件的客观描述方程 |
2.4 轴对称极限状态的物理内涵 |
2.4.1 第一重涵义(本质):复合应力强度特点 |
2.4.2 第二重涵义(属性):动态应力场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环向客观受力条件的轴对称极限平衡理论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轴对称相容条件控制方程的应力特征线理论 |
3.2.1 塑性区极限应力的控制方程 |
3.2.2 应力特征线与特征关系的一般性解答 |
3.2.3 边界条件的一般性解答 |
3.3 基于轴对称几何条件控制方程的应力滑移线理论 |
3.3.1 Drucker-Prager准则中的抗剪强度与滑移面 |
3.3.2 塑性区极限应力的控制方程 |
3.3.3 应力滑移线与应力关系的一般性解答 |
3.3.4 边界条件的一般性解答 |
3.4 两组极限状态的对比 |
3.4.1 动态极限状态与静态极限状态 |
3.4.2 轴对称极限状态与平面极限状态 |
3.5 极限平衡理论的合理性及验证 |
3.5.1 Drucker-Prager极限状态的合理性 |
3.5.2 极限平衡理论的试验和数值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应力滑移线理论的轴对称极限土压力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滑移线理论的单层土中的轴对称极限土压力研究 |
4.2.1 单层土中一般工况轴对称极限土压力的数值差分方法 |
4.2.2 单层土中一般工况轴对称极限土压力的解析计算方法 |
4.2.3 单层土中一般工况轴对称极限土压力的分布规律研究 |
4.2.4 单层土中特殊工况轴对称极限土压力的分析与讨论 |
4.3 基于滑移线理论的层状土中轴对称极限土压力研究 |
4.3.1 层状土中轴对称极限土压力的数值差分方法 |
4.3.2 层状土中轴对称极限土压力的解析计算方法 |
4.3.3 层状土中轴对称极限土压力的分布规律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任意侧移模式的轴对称非极限土压力研究 |
5.1 引言 |
5.2 非极限概念与等效介质极限状态 |
5.2.1 两类极限与非极限概念 |
5.2.2 等效介质极限状态 |
5.3 轴对称问题中摩擦角发挥关系 |
5.3.1 从应力状态推导轴对称摩擦角发挥值 |
5.3.2 简化方式建立轴对称摩擦角发挥值 |
5.4 基于单元体平衡的轴对称非极限侧移平衡理论 |
5.4.1 非极限状态的应力控制方程推导 |
5.4.2 非极限应力控制方程的数学解答 |
5.5 轴对称非极限侧移平衡理论的验证 |
5.5.1 极限侧移状态的退化理论 |
5.5.2 无侧移状态的验证 |
5.5.3 非极限侧移状态的验证 |
5.6 任意侧移模式的土压力分布规律与合力特点研究 |
5.6.1 任意侧移模式极限状态的界定与侧移的描述 |
5.6.2 轴对称非极限土压力分布规律与合力特点研究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A 三元轴对称平衡理论的应力控制方程组求解过程 |
附录B 二元轴对称平衡理论的应力控制方程组求解过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7)多属性消错决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e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属性值为确定数的多属性决策问题 |
1.3.2 属性值为模糊数的多属性决策问题 |
1.3.3 属性值为语言信息的多属性决策问题 |
1.3.4 属性值为混合型多属性决策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消错理论相关概念 |
2.2 多属性消错决策问题中的相关概念与性质 |
2.3 小结 |
第三章 确定重要型多属性消错决策方法 |
3.1 确定重要型多属性决策问题描述 |
3.2 确定重要型多属性消错决策方法 |
3.3 实例 |
3.3.1 情况概述 |
3.3.2 方案决策 |
3.4 小结 |
第四章 模糊(区间)重要型多属性消错决策方法 |
4.1 决策问题描述 |
4.1.1 区间数 |
4.1.2 模糊(区间)重要型多属性决策问题描述 |
4.2 模糊(区间)重要型多属性决策方法 |
4.3 实例 |
4.3.1 情况描述 |
4.3.2 方案决策 |
4.4 小结 |
第五章 语言重要型多属性消错决策方法 |
5.1 二元语义 |
5.2 语言重要型多属性决策问题描述 |
5.3 语言重要型多属性消错决策方法 |
5.4 实例 |
5.4.1 情况描述 |
5.4.2 方案决策 |
5.5 小结 |
第六章 混合关键型多属性消错决策方法 |
6.1 混合关键型多属性决策问题描述 |
6.2 混合关键型多属性消错决策方法 |
6.2.1 排劣 |
6.2.2 选优 |
6.3 实例 |
6.3.1 情况描述 |
6.3.2 方案决策 |
6.4 小结 |
第七章 双重混合型多属性消错决策方法 |
7.1 双重混合型多属性决策问题描述 |
7.2 双重混合型多属性消错决策方法 |
7.2.1 属性的简约 |
7.2.2 计算关键型属性的综合错误损失值 |
7.2.3 计算重要型属性的综合错误损失值 |
7.2.4 排序与选优 |
7.2.5 决策步骤的小结 |
7.3 实例 |
7.3.1 情况描述 |
7.3.2 方案决策 |
7.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隧道工程稳定可靠度计算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隧道工程稳定性分析的主要力学模式概述 |
1.3.1 结构力学计算模式 |
1.3.2 岩体力学计算模式 |
1.4 工程结构稳定可靠度计算的主要方法研究现状 |
1.4.1 基于概率的结构可靠度 |
1.4.2 基于非概率的结构可靠度分析 |
1.5 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在隧道工程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
1.5.1 隧道概率可靠度计算方法 |
1.5.2 隧道非概率可靠度计算方法 |
1.6 本文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2章 稳定可靠指标的差分求解 |
2.1 引言 |
2.2 锚喷支护极限状态分析 |
2.2.1 围岩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
2.2.2 最小围岩压力与锚喷支护阻力确定 |
2.2.3 锚喷支护隧道结构极限状态方程 |
2.3 基于差分求导的可靠度计算 |
2.3.1 一次二阶矩法基本原理 |
2.3.2 功能函数差分求导 |
2.3.3 可靠指标求解 |
2.3.4 可靠指标求解注意事项 |
2.3.5 靠指标计算流程 |
2.4 工程实例分析 |
2.4.1 工程概况 |
2.4.2 分析过程及结果 |
2.5 小结 |
第3章 考虑随机参数分布特征的偏度矫正 |
3.1 引言 |
3.2 基于围岩变形的功能函数 |
3.2.1 信息化设计与围岩变形 |
3.2.2 隧道稳定性的变形判别 |
3.2.3 功能函数的建立 |
3.2.4 围岩变形的位移限值统计分析 |
3.3 可靠度计算的经典响应面法 |
3.4 取样过程与随机参数分布特征 |
3.4.1 试验点选取过程 |
3.4.2 统计矩基本内容 |
3.4.3 取样方式的不足 |
3.4.4 随机参数统计分布特征简介 |
3.5 取样过程偏度矫正 |
3.5.1 Rosenblueth法基本原理 |
3.5.2 偏度矫正实施方法 |
3.5.3 偏度矫正后的可靠度求解过程 |
3.6 工程实例分析 |
3.6.1 实例概况 |
3.6.2 分析简述 |
3.7 小结 |
第4章 参数耦合及重要程度的模型优化 |
4.1 引言 |
4.2 序列响应面法求解的前提 |
4.3 参数耦合作用分析 |
4.3.1 多项式模型的因素间相互作用 |
4.3.2 耦合作用对可靠度计算的影响 |
4.4 基于参数重要程度的模型优化 |
4.4.1 回归正交试验设计基本理论 |
4.4.2 回归系数确定方法 |
4.4.3 重要程度显着性判别的模型优化 |
4.5 基于参数范围约束的可靠指标求解 |
4.6 可靠度计算实施过程 |
4.7 工程实例分析 |
4.7.1 概况 |
4.7.2 分析过程 |
4.7.3 对比分析 |
4.8 小结 |
第5章 基于支持向量机与均匀设计的建模 |
5.1 引言 |
5.2 隧道功能函数主要构建方法的局限性分析 |
5.2.1 响应面函数表达形式 |
5.2.2 试验样本点选取方式 |
5.3 功能函数构建的基本思路 |
5.4 支持向量机拟合方法概述 |
5.4.1 理论基础 |
5.4.2 拟合过程 |
5.5 均匀设计试验方法基本原理 |
5.5.1 设计表的构成 |
5.5.2 使用表的构成 |
5.6 可靠度分析的功能函数构建方法实施步骤 |
5.7 验证与分析 |
5.7.1 计算举例 |
5.7.2 工程算例 |
5.7.3 工程实例 |
5.7.4 讨论分析 |
5.8 小结 |
第6章 稳定可靠鲁棒性分析模型 |
6.1 引言 |
6.2 基于概率模型的隧道可靠度方法局限性分析 |
6.2.1 参数特征的描述问题 |
6.2.2 可靠度计算的准确性问题 |
6.2.3 可靠度的表达方式问题 |
6.2.4 不确定性处理的理念问题 |
6.3 可靠性分析的鲁棒性思想 |
6.3.1 基本内容 |
6.3.2 现有隧道及地下工程鲁棒可靠性分析存在的问题 |
6.4 Info-Gap理论概述 |
6.4.1 基本特点 |
6.4.2 理论基础 |
6.5 隧道稳定可靠度的Info-Gap鲁棒性分析模型 |
6.5.1 输出响应的普遍模型 |
6.5.2 不确定性影响因素的Info-Gap描述方式 |
6.5.3 鲁棒函数及鲁棒可靠指标 |
6.6 工程实例验证与分析 |
6.6.1 软岩隧道锚喷支护承载拱力学模式 |
6.6.2 工程概况 |
6.6.3 鲁棒性分析流程 |
6.6.4 计算结果及验证 |
6.6.5 分析与讨论 |
6.7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科研及获奖情况 |
(9)基于POT模型和Copula模型的巨灾债券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巨灾债券的无套利定价方法 |
1.3.2 巨灾债券的均衡定价方法 |
1.3.3 巨灾债券的精算定价方法 |
1.3.4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巨灾债券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巨灾风险的分类、主要特征和经济效应 |
2.2.1 巨灾风险的分类 |
2.2.2 巨灾风险的主要特征 |
2.2.3 巨灾风险的经济效应 |
2.3 巨灾债券的基本结构 |
2.3.1 巨灾债券的运行机制 |
2.3.2 巨灾债券的触发机制 |
2.3.3 巨灾债券的分类 |
2.4 巨灾债券的发行情况与实例分析 |
2.4.1 巨灾债券的发行情况 |
2.4.2 巨灾债券的实例分析 |
2.5 巨灾债券的定价基本原理、优势与不足 |
2.5.1 巨灾债券的定价基本原理 |
2.5.2 巨灾债券的优势与不足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POT模型的单事件触发巨灾债券定价模型与实证分析 |
3.1 巨灾损失的POT模型构建 |
3.1.1 极值分布的概念与类型 |
3.1.2 常用极值理论模型 |
3.1.3 极值理论模型的数据检验 |
3.1.4 POT模型的阈值选取 |
3.1.5 POT模型的参数估计 |
3.2 巨灾损失的VaR估计 |
3.2.1 风险值(VaR) |
3.2.2 基于常用厚尾分布的VaR估计 |
3.2.3 基于POT模型的VaR估计 |
3.2.4 VaR预测效果的评价标准 |
3.3 基于POT模型的单事件触发巨灾债券定价 |
3.3.1 Vasicek利率模型 |
3.3.2 单事件触发巨灾债券定价模型 |
3.3.3 债券价格的Monte Carlo模拟 |
3.4 实证分析 |
3.4.1 数据选择与处理 |
3.4.2 基于POT模型的边缘分布拟合 |
3.4.3 VaR估计及其预测结果 |
3.4.4 单事件触发巨灾债券定价实例 |
3.4.5 参数敏感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阿基米德Copula-POT模型的双事件触发巨灾债券定价模型与实证分析 |
4.1 Copula函数的理论分析 |
4.1.1 Copula函数的定义与基本性质 |
4.1.2 Copula函数的类型 |
4.1.3 Copula函数的参数估计 |
4.1.4 Copula函数的选取 |
4.2 巨灾损失的CVaR估计 |
4.2.1 巨灾损失的CVaR |
4.2.2 基于阿基米德Copula的CVaR估计 |
4.3 基于阿基米德Copula-POT模型的双事件触发巨灾债券定价 |
4.3.1 CIR利率模型 |
4.3.2 双事件触发巨灾债券定价模型 |
4.3.3 债券价格的Monte Carlo模拟 |
4.4 实证分析 |
4.4.1 数据选择与处理 |
4.4.2 基于POT模型的边缘分布拟合 |
4.4.3 POT模型的参数估计与拟合检验 |
4.4.4 阿基米德Copula函数的参数估计与拟合检验 |
4.4.5 双事件触发巨灾债券定价实例 |
4.4.6 参数敏感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藤Copula模型的多事件触发巨灾债券定价模型与实证分析 |
5.1 藤Copula模型及其参数估计 |
5.1.1 藤Copula密度函数的分解 |
5.1.2 藤结构理论 |
5.1.3 藤Copula的参数估计 |
5.2 基于藤Copula模型和常用多元Copula模型的CVaR和CES估计 |
5.2.1 基于藤Copula模型的CVaR计算 |
5.2.2 基于多元Copula模型的CVaR计算 |
5.2.3 基于藤Copula模型与常用多元Copula模型的CES计算 |
5.2.4 CVaR和CES预测效果的评价标准 |
5.3 基于藤Copula模型的多事件触发巨灾债券定价 |
5.3.1 Longstaff利率模型 |
5.3.2 多事件触发巨灾债券定价模型 |
5.3.3 债券价格的Monte Carlo模拟 |
5.4 实证分析 |
5.4.1 数据选择与处理 |
5.4.2 参数估计 |
5.4.3 CVaR和CES估计及其预测结果 |
5.4.4 多事件触发巨灾债券定价实例 |
5.4.5 参数敏感度分析 |
5.5 本文建立的单、双、多事件触发巨灾债券定价模型的比较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策建议 |
6.1 建立巨灾数据库 |
6.2 提高巨灾保险水平 |
6.2.1 完善巨灾保险制度 |
6.2.2 完善巨灾保险的立法 |
6.3 建立全面的巨灾债券服务体系 |
6.4 灵活发行巨灾债券种类 |
6.5 提高资金投入和人才配比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基于阿基米德Copula-POT模型的双事件触发巨灾债券定价模型与实证分析程序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动态分析理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凝析气田循环注气开发特点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1 关于地层凝析露点变化和气窜发生机理现状 |
1.2.2.2 关于高温高压凝析气井的井底压力计算现状 |
1.2.2.3 关于反凝析污染对产能的影响研究 |
1.2.2.4 循环注气下的动储量计算 |
1.2.2.5 循环注气凝析气藏的开发效果评价及采收率标定 |
1.3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 |
1.5.1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牙哈凝析气藏的基本特征概述 |
2.1 牙哈构造特征 |
2.1.1 牙哈地层层序及构造要素 |
2.2 牙哈基本沉积特征 |
2.3 岩石学特征 |
2.4 孔隙类型 |
2.5 储层物性及非均质特征 |
2.5.1 基本物性特征 |
2.5.2 层内非均质性 |
2.5.3 层间非均质性 |
2.5.4 平面非均质性 |
2.6 气藏类型 |
2.6.1 气藏温度压力系统 |
2.6.2 流体性质 |
2.6.3 纵向上气水关系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气窜动态分析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 |
3.1 高温高压凝析气井井底压力的准确计算方法研究 |
3.1.1 不稳定传热下的温度压力耦合计算方法与改进 |
3.1.1.1 半稳定传热条件温度、压力耦合模型 |
3.1.1.2 非稳定传热条件温度、压力耦合模型 |
3.1.2 有水凝析气井的井底压力计算方法与改进 |
3.2 油气组分非平衡状态下的梯度理论与注气运动规律研究 |
3.2.1 非平衡气窜的组分梯度推证 |
3.2.2 注入干气运动规律的现场测试与认识讨论 |
3.3 气窜判别方法研究 |
3.3.1 经验判断法 |
3.3.2 采出气组分变化图版判断法 |
3.3.2.1 图版的制作和功能 |
3.3.2.2 实例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循环注气条件下气井产能评价方法研究 |
4.0 Ⅰ、Ⅱ、Ⅲ三区的特点简述 |
4.1 多孔介质中凝析油、气两相渗流的数学模型建立 |
4.1.1 考虑Ⅰ区为主体的理论产能方程建立 |
4.2 基于油气两相流动区边界扩展的饱和度约束求解法研究 |
4.2.1 Ⅰ、Ⅱ、Ⅲ三个区各自的拟压力方程 |
4.2.2 近井地带油气两相流动区动边界的确定方法 |
4.2.3 Ⅰ区向外扩展动边界的求解方法建立与改进 |
4.2.4 实例与应用分析 |
4.3 基于阻塞表皮系数法的产能试井解释方法研究 |
4.3.1 考虑反凝析阻塞影响的产能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 |
4.3.2 反凝析因子及阻塞压降的计算方法论述 |
4.3.3 实例应用与分析 |
4.4 基于分相拟压力的生产动态拟合法产能评价方法研究 |
4.4.1 分相拟压力基本理论的建立 |
4.4.2 基于分相拟压力的生产动态拟合法的实现 |
4.4.3 实例分析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循环注气条件下的动储量计算方法研究 |
5.1 循环注气下物质平衡方程及改进研究 |
5.1.1 物质平衡方程法的改进与检验 |
5.1.2 改进方法的实例分析与对比 |
5.2 基于水侵动态分析的储量计算方法对比与讨论 |
5.2.1 生产指示曲线法 |
5.2.2 非线性物质平衡法的改进与应用讨论 |
5.2.3 边底水体影响函数的统一性证明与应用分析 |
5.3 非线性拟合最优拟合求取AIF函数的算法浅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循环注气开发效果评价体系研究 |
6.1 循环注气开发采收率标定方法研究 |
6.1.1 干气采收率的标定方法 |
6.1.2 凝析油采收标定方法建立与对比论证 |
6.1.3 凝析油采收率经验式的跟踪检验与对比评价 |
6.2 开发效果评价通用图版建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 |
6.2.1 通用图版建立的基本理论与假设 |
6.2.2 生产气油比评价图版建立与标准化 |
6.2.3 无因次气窜程度评价标准图版建立 |
6.2.4 通用标准图版的应用检验 |
6.3 注气波及效率及利用率分析方法建立 |
6.3.1 注气波及效率计算方法研究 |
6.3.2 注气利用率评价基本方法 |
6.3.3 实例应用与检验 |
6.4 循环注气开发效果评价指标定义与应用 |
6.4.1 注采井开发效果评价指标分级研究 |
6.4.2 循环注气开发效果评价指标分级研究 |
6.4.3 循环注气凝析气藏综合开发水平评价指标集及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部分学术成果 |
四、确定二元函数极限不存在的方法及实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稳定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D]. 梁斌. 湖南大学, 2015(02)
- [2]一类多元函数极限不存在性判别法[J]. 郑军. 大学数学, 2017(06)
- [3]二元机翼颤振及其主动控制的研究[D]. 王囡囡. 中国矿业大学, 2013(07)
- [4]基于Mathematica的函数连续性的教学实践研究[J]. 高忠社.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0(10)
- [5]基于多标签分类的网络舆情主题提取方法研究[D]. 杨欣. 天津大学, 2018(06)
- [6]基于严密条件的轴对称极限平衡理论及其在土压力计算中的应用[D]. 熊国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多属性消错决策方法研究[D]. 黄灏然. 广东工业大学, 2014(01)
- [8]隧道工程稳定可靠度计算分析方法研究[D]. 李翔. 湖南大学, 2012(03)
- [9]基于POT模型和Copula模型的巨灾债券定价研究[D]. 巢文. 福州大学, 2018(03)
- [10]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动态分析理论及应用[D]. 熊钰.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