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财政经济工作发展的几个阶段(论文文献综述)
冀中仁[1](2021)在《八十载弹指一挥间着眼历史与当下重拾精兵简政话题》文中研究表明《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脍炙人口的论述:"……‘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一、缘起作为当年陕甘宁边区的着名民主人士,李鼎铭出现在毛泽东的论着中,有着特殊的政治意义。
石攀峰,卿晓秋[2](2021)在《抗战时期春耕运动中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思想的实践及其当代启示》文中认为在中国共产党100年来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有效的社会动员和广泛的群众参与始终都是凝聚资源和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要条件。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春耕运动的发动和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思想的具体实践和运用,有其深刻的思想基础,主要策略包括及时发布开展春耕指示、组建春耕委员会统一规划、农村党支部及党团具体推动和党员干部身体力行实践四个方面。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思想的实践过程所体现的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意识、坚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思想内核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春耕运动的顺利进行,而且还整合了各机关团体和人民群众的力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更为当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杜丹丹[3](2021)在《太行抗日根据地农村党支部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对农村的坚强领导,是使贫困的乡村走向富裕道路的最重要的保证,如果没有一个坚强的、过得硬的农村党支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就不能在农村得到具体的落实,就不能把农村党员团结在自己周围。”所以,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地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在农村基层执政的根基。尤其在革命年代,农村党支部更是领导群众开展斗争的坚强堡垒。以抗战时期的太行抗日根据地为例,中国共产党以农村党支部为依托,在反蚕食斗争中加强政治攻势,领导反维持斗争,实施锄奸政策;在减租减息运动中深入群众进行调查,开展广泛的思想动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救治灾荒中明确灾荒形成的自然与社会原因,教育、组织群众采取标本兼治的救灾措施;在参军优抗中,通过优待军人与抗属的方式,进一步动员群众参军参战,保证了抗战中的兵源供给,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有效抵抗,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创建之前的乡村社会和党组织状况进行探索,对群众的贫苦生活以及建立根据地的紧迫性有一定的基础了解。第二章重点对太行抗日根据地的农村党支部发展阶段与特点进行了梳理,涵盖了农村党支部的迅速发展、整理巩固、稳定成熟等时期。第三章中分析了农村党支部在团结带领群众进行反蚕食斗争,贯彻土地政策,组织灾荒救治,优待抗日军人与军属工作中的方法与途径,表明农村党支部的坚强堡垒作用。第四章中,概括总结了太行抗日根据地农村党支部在建立与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经验,以此提出当前农村党支部应在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基础上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基层组织的执行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总结太行抗日根据地农村党支部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于处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的农村党支部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历史使命,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现实启示。
王欢[4](2021)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幼年走向成熟、从低谷走向高峰的时期,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长足发展,对外交往更是在这幅精彩纷呈的历史画卷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彰显了党高超的政治智慧,审时度势处理国际国内关系的能力,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直至新中国的建立,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国际形势更加严峻复杂,竞争与合作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梳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战略,总结历史经验,阐释当代启示,会对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大有裨益。论文以此为核心,首先从日本侵华导致中国外部民族矛盾激化、内部阶级矛盾尖锐的时代大背景,以及封闭落后的社会背景出发,阐明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对实现抗日救亡,建立新中国这一历史使命的重要意义。继而通过梳理,明确了马列主义的外交思想是对外交往战略形成的理论渊源,近代西方和中国传统外交思想是文化渊源,与共产国际和苏联的交往则是对外交往的实践基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主旗帜,反映了中华民族和人民革命的利益与要求。为实现争取外援,为抗日战争胜利创造有利国际环境;反对外来干涉,为建立新中国提供外部保障这两大战略目标,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十三年认识和探索外部世界,处理对外关系的过程中,形成了三大指导原则:一是独立自主。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在同党内教条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作斗争的实践中形成并逐渐完善的。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对外交往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二是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中国革命不能孤立于世界之外,需要国际力量的援助。在处理中国革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中国共产党奉行“以自力更生为主,以争取外援为辅”的原则。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力更生是内因,争取外援是外因,只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才能赢得更多的外援;而更多的外援反过来又会促进自力更生。三是利用矛盾,为我所用。这项原则的提出和逐步贯彻到中共中央处理对内对外关系的过程中,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逐渐摆脱教条主义束缚,走向成熟。以上对外交往的指导原则形成了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需要,与时俱进地制定了对外交往的战略方针。论文将其概括为三点,分别是:既联苏又联美的国际统一战线战略;反美的“中间地带[1]”战略;联苏反美的“两大阵营[2]”战略。首先,既联苏又联美的国际统一战线战略。苏联对外政策和共产国际七大策略路线的转变,契合了中国共产党转变对外政策的自身需求。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的召开,使中国共产党突破了一直以来“反对一切帝国主义”的思想桎梏,决定通过联合英美、建立国际统一战线,来克服民族危机,解决国共问题。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的构想虽已提出,实施起来却是一波三折。英美策划“远东慕尼黑”阴谋,对日绥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国共关系紧张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使中国共产党一度抛弃联美的国际统一战线战略,重回“反对一切帝国主义”。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迅速与苏联结成反法西斯同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对日宣战。美国此时已成为对中国政局影响力最大的国家,鉴于此,中国共产党重提建立国际统一战线战略。国际统一战线战略的实质就是联合美国,其实施也主要是围绕对美政策所展开,但中国共产党始终视苏联为中国革命最可靠的盟友这一立场从未改变。其次,反美的“中间地带”战略。战后人民渴望和平,苏美寻求妥协,国民党内战准备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中国经历了短暂的和平民主新阶段。但只要蒋介石国民党武力灭共的阶级本性不改变;美国扶蒋反共,变中国为其殖民地和附庸的对华政策的本质不改变,内战爆发就不可避免。全面内战爆发后,毛泽东提出反美的“中间地带”战略。他指出:“美国和苏联之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这里有欧、非、亚三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美国反动派在没有压服这些国家以前,是谈不到进攻苏联的[3]”。毛泽东认为当时世界的主要矛盾应是“中间地带”的国家与美帝国主义及其附庸之间的矛盾,具体到中国就是中国人民与美蒋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据此,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着名论断。“中间地带”战略将斗争矛头直指美帝国主义,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战后欲突破美苏两个大国对于世界政治格局的垄断,走独立自主道路的诉求。再次,联苏反美的“两大阵营”战略。冷战爆发并加剧后,中国共产党支持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成立,暂时放弃“中间地带”理论,提出联苏反美的“两大阵营”战略,表明了在美苏冷战中,中国共产党支持苏联的坚定立场。在以上对外交往原则和战略方针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砥砺前行,进行了既合作又斗争的对外交往实践。中国共产党通过揭露和反对“远东慕尼黑”阴谋,采取坚持抗战的长期战略方针援助苏联卫国战争,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等行动践行了独立自主原则。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努力从美、英、苏等国寻求外援。通过利用美日、美蒋矛盾,处理“皖南事变”;利用美苏与国民党矛盾,化解第三次国共危机;利用美苏与苏蒋矛盾,争夺东北,践行了利用矛盾,为我所用原则。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接待埃德加·斯诺等国际友人和国际团体、组织,教育日本士兵成为反战勇士的“民间外交”,以及接待美军观察组派驻延安的“半官方外交”践行了国际统一战线战略。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突破“中间地带”,与美蒋反动派进行了坚决斗争。冷战加剧后,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支持苏联。通过总结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所取得的成就,把对外交往的历史经验归纳为四条:一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二是坚持以民为本,壮大自身力量;三是坚持开放包容的胸襟,高瞻远瞩的国际视野;四是求同存异,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的有机统一。抚今追昔,鉴往知来。全面总结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成就和经验,对继承发扬对外工作的优良传统,更好地厘清新形势下做好外交工作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启示意义。论文最后探讨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当代启示,即要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不动摇;重视开展民间外交;加强对外宣传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于峰[5](2021)在《中国红色师范音乐教育研究(1921-1949)》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红色师范音乐教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的师范音乐教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新文化运动时期,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师范学校从事革命活动,对师范音乐教育进行了初步摸索。中国红色师范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萌芽期,抗日战争时期的探索期,解放战争时期的发展期。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就呼吁有识之士从事教师职业,对当时教师忽视音乐课程的现象与音乐课程无序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法进行了批判,认为音乐课程在整个师范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时期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创办师范学校,编写师范音乐教材,《小学各科教授法》为主要代表,对唱歌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阐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红色师范音乐教育进入萌芽期,列宁师范学校与教师训练班广泛设立,师范教育呈现出“四维”结构。师范学校音乐教师队伍有以徐特立、李伯钊等人为代表的海外留学归来的教师,他们把从苏联等国家留学所得介绍到中国,有以石联星、缪敏等人为代表的革命者。师范学校均开设有音乐课程,课外文娱活动与宣传革命与生产的音乐活动丰富。师范音乐教材如闽西列宁师范的《教学法》,永新县寒期教师讲习所的《教学法》,短期列宁师范的《教育大纲》等,对音乐课程的视唱法、听唱法进行了分阶式阐释。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红色师范音乐教育进入探索期,师范学校的音乐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以抗战为中心,与根据地实际紧密结合。这一时期红色师范音乐教育的特色主要有两点,一是专业音乐教师培养机构的建立,盐阜师范学校音乐组及音乐教师训练班;二是高等学校师范教育院系音乐科的建立,开创了根据地“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先河。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红色师范音乐教育进入发展期,这一时期红色师范音乐教育的典型特点是“新型正规化”。在“新型正规化”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师范音乐教育朝着“新型正规化”迈进。师范学校加大音乐课程在内的文化课程比重,在学制、课程等方面都力求正规化,在音乐课程教学内容上,以合唱、指挥、器乐、音乐基础知识等为主,与抗战时期以教授抗战歌曲为主形成对比。中国红色师范音乐教育的历史经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得到了传承与发展。重视培养社会需要与素质全面的音乐师资、重视师范学校课外音乐活动与教育实习、重视师范音乐教材建设,师范音乐教育呈现出制度化、专业化、系统化发展趋势。
张雅倩[6](2021)在《解放战争时期苏北支前运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投身浩浩荡荡的支前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原因。苏北支前运动是解放战争时期支前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北人民群众是自卫战争、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重要支援力量,其中民工群体尤其发挥了关键作用。因应战争局势的变化,中共先后建立华中北线支前司令部、华中支前司令部、苏北支前司令部,并建立县区乡村各级支前组织,领导和发动苏北民工参与支前。支前运动是高度的组织工作与动员工作,中共以细致入微且卓有成效的动员技巧顺应、干预和引导民工思想、行为的发展。在动员的基础上,对民工进行编组、整训与支拨,在实践中逐步健全和完善了民力使用制度。巩固民工队伍离不开政治工作的开展,中共要求“把民工队当成学校来办”,在民工队中加强党、团建设,提高民工政治素养,培养后备力量。而且,在民工队中加强群众纪律,开展“民爱民”运动调适新老区群众关系与干群关系。科学地管理民工是保障支前运动高效开展的关键,中共对民工的日常生活有较为严格的管理,使民工从自由散漫的个体逐步向统一、约束的集体生活过渡,努力将民工锻造成有组织、有纪律的队伍。干部群体与民工群体是参与支前运动的两大群体。为巩固地方秩序和开展支前运动,中共在短时间内提拔了大量干部,充实了组织力量。但因培养时间较短且受干部自身因素的影响,党员干部素质参差不齐。支前过程中,基层干部作为中共群众动员理念与政策的执行者与贯彻者,中共对其有抱有较高的期许与职责要求。同时,基层干部也需要承担一定的战勤任务。基层干部扮演着多重角色,群体内部的心态与行为各有不同。从民工群体来看,民工支前过程中存在诸多顾虑,多以家庭与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在行为上,一方面,许多群众受到土改刺激、阶级觉悟、心理激发、干部党员的模范带头等因素的影响而积极支前。另一方面,民工队伍中存在开小差、躲避后勤的现象,中共发现问题后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民主处理逃勤事件,动员民工归队。支前运动的开展并非一蹴而就,期间伴随着多重矛盾,其一是如何平衡土改、支前、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地方支前组织注意在不同区域、阶段对土改、支前与生产有所侧重,并通过合作互助等方式努力解决支前与生产的矛盾。其二是在繁重的战勤压力下如何科学使用民力,各级支前组织通过掌握各地民力状况,前后方等价记工、整理后勤的方式,努力实现不同地区、不同群体负担的平衡。其三是国民党特务及一些地主、土匪等煽动群众制造暴动,破坏支前运动。地方党政军机关灵活应对,逮捕少数暴动分子并对群众加强教育,有效化解了冲突。总体而言,解放战争时期的苏北支前运动是一场广泛、深入、彻底的群众运动。在这场运动中,群众走向中共革命的历程是曲折而又复杂的,群众将自身所附带的地缘、文化属性融入了革命之中,中共也将自身的革命理念、政治文化传递给了群众,努力使中共革命的目标与农民群众的利益诉求相契合。干部与群众、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双向互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努力贯彻群众路线,赢得了群众的认可与拥护。
潘晓霞[7](2020)在《新世纪以来中共根据地财政金融史研究述评》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建立根据地并形成了区域性的革命治理模式。财政金融在这套革命治理模式中的地位和意义非同寻常。毛泽东曾指出:"陕甘宁边区的财政问题,就是几万军队和工作人员的生活费和事业费的供给问题,也就是抗日经费的供给问题。"11949年9月长期主持东北解放区财政经济工作的李富春讲道:"四年来,财政工作在支援解放战争上起了很大作用。我们财政任务的完成,东北的全部解放,是经过很多困难的,假如没有财力、物力的合理供给与使用,
王盈琪[8](2020)在《东北解放区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文化是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立足于学术界对于文化概念的界定,同时将其与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发展结合起来,从狭义文化的角度对东北解放区文化进行系统的研究。从文化结构角度分析,本文在文化的具体分类上采取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标准。具体而言,包括东北解放区的现代科学技术、军事工业、卫生医疗、政治制度文化、军事制度文化以及艺术、音乐、戏剧、文学、新闻出版以及教育等文化现象。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分析了东北解放区文化形成及发展的理论基础,继而总结了东北解放区文化形成及发展的背景,为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本文重点阐述了东北解放区文化的内容,在史实梳理的基础之上进行归纳。最后论述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特征、作用与经验,得出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对于新时代文化的重要启示,体现历史为现实服务的作用,真正发挥“以史为鉴”的作用。本文从五个方面对东北解放区文化进行深入阐释:第一部分,绪论,包括对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综述及创新点等方面的阐释,进一步明确了文化的概念界定、选题的意义与价值,对东北解放区文化的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现状的分析,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基础。第二部分,深入细致地分析了东北解放区文化形成及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对文化提出了基本的观点。在中国革命发展过程中,文化发展始终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始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非常重视文化,提出了比较完善的文化观点。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对于本文的文化指导意义。第三部分,主要对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背景进行了论述,分别从自然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现实基础三个方面展开。东北解放区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文化、日本殖民者对东北地区的奴化教育以及光复前后东北人民的正统思想是东北解放区文化形成及发展重要的历史背景。另外,东北解放战争的进程以及东北解放区同时进行的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等是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第四部分,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为分类标准,对东北解放区文化的内容进行分析,这一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东北解放区的物质文化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军事工业以及卫生医疗的发展。东北解放区的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政治制度文化和军事制度文化。东北解放区的精神文化包括创作出的丰富多样的文艺作品,新闻广播事业的蓬勃发展,采取措施积极推进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完善等方面。第五部分,总结了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特征、作用与启示。爱国性是东北解放区文化的最重要的特征,同时体现了地域性、多样性以及时效性。随着东北解放区的文化的发展,彰显了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得以塑造,同时促进了东北解放区军事实力、经济建设、红色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东北地区的社会进步。纵观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能够得到基本的启示,文化发展必须要加强党的领导,必须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经济和政治建设服务,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必须要体现时代性和针对性。综上所述,东北解放区的文化发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主,一切为人民服务,代表了无产阶级文化发展的方向,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文化与旧社会文化工作的本质区别。东北解放区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必将对新时代的文化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刘天增[9](2020)在《冀鲁豫边区粮食争夺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冀鲁豫边区创建于抗日战争时期。边区的自然气候条件十分优越,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所以这里是一个重要的产粮基地。但是在1940年代,冀鲁豫边区遭遇了严重的旱灾和蝗灾,粮食产量急剧下降,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粮食问题。面对缺粮的情况,中共和地主、国民党、日伪之间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中共对地主的粮食斗争方式是非暴力的,通过动员把群众组织起来同地主进行说理,实质上带有某种强迫的意味。通过这种方式迫使地主借出粮食之后,中共又会进行安抚,明确这次借出的粮食可以抵扣以后缴纳的公粮。在大灾荒中,许多农民为了换取粮食就把自己的土地抵押给了地主,为了赎回农民的土地,保持边区社会的稳定,中共还组织群众向地主赎回自己的土地,回地运动的方法同借粮的方法相同;中共与国民党方面的粮食争夺主要采取武力对抗的形式,但是在抗战时期双方名义上是合作关系,所以没有发生武装冲突。中共与日伪之间的粮食斗争主要表现在武装冲突上。每到粮食收获的季节,日伪就会进行扫荡,扫荡的实质就是抢粮。面对抢粮,中共方面一般会采取武装护粮的措施打击日伪的抢粮。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保护粮食的方法,那就是藏粮。冀鲁豫边区的群众在藏粮问题上有许多发明创造,如藏粮地址的选择、藏粮窖洞的挖掘、粮食的保护与支取等。这些措施很好的保护了粮食的安全。在粮食贸易与金融财政方面,冀鲁豫边区实行一系列针对性的策略。在贸易方面实行粮食专卖和粮食出口的政策,粮食专卖保证了边区的粮食不会被敌人通过经济手段掠夺;粮食出口可以换取边区急需的其它物资。在金融方面采取了统一货币和实行粮票制度的策略,统一货币可以防止敌人滥发假钞扰乱边区的粮食市场;推行严格的粮票制度是为了纠正边区粮食工作上的混乱状况,减少粮食战线上的浪费和贪污。
方华[10](2020)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全体人民精诚团结、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落脚点。党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充分肯定了以“文化建设促进人民精神团结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显着优势”,作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重要部署,并且强调:“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被提升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离不开既有的思想资源和实践基础,离不开对党领导文化建设历史及经验的研究和总结。抗战时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党领导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党领导的文化建设,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抗战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总结其历史经验及当代价值,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引言部分,概括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依据、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等问题。文章的主体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和考察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背景和条件,阐明抗战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二部分从理论探索和理论形成两方面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理论进行研究。在理论探索方面,文章梳理了党对于科学化、大众化、民族化文化思想的理论探索,分析抗战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并最终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思想渊源;在理论形成方面,文章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提出及最终形成进行分析研究,阐明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在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事业中的指导作用。第三部分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实践进行研究和梳理。分别从党在扩大文化队伍、开展抗战的文化教育和宣传工作、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与学术研究、进行党内文化建设、加强党在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文化工作等方面,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具体实践进行分析和研究。第四部分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进行总体分析和评价,阐明了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历史贡献,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阐明了这一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经验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事业中的价值体现及重要启示。
二、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财政经济工作发展的几个阶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财政经济工作发展的几个阶段(论文提纲范文)
(1)八十载弹指一挥间着眼历史与当下重拾精兵简政话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缘起 |
二、精兵简政的意义和特点 |
三、精兵简政的现实指导意义及我国政府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1. 职责不清、责任不明 |
2. 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
3. 以权谋私、权钱交易 |
4. 脱离群众、脱离实际 |
四、精兵简政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指导作用 |
1. 坚持精兵简政,有利于提高政府机构工作的效率 |
2. 坚持精兵简政,有利于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3. 坚持精兵简政,有利于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
(2)抗战时期春耕运动中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思想的实践及其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动员的思想基础 |
二、社会动员思想在春耕运动中的实践 |
(一)根据地党委和边区政府及时发布春耕运动指示 |
(二)组建各级春耕委员会统一领导春耕 |
(三)农村党支部和民运团体具体推动 |
(四)党员干部身体力行实践 |
三、社会动员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 |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不能忘 |
(三)坚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优良传统不能丢 |
四、结语 |
(3)太行抗日根据地农村党支部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研究 |
1.2.2 关于农村党支部建设的研究 |
1.2.3 关于党员队伍建设的研究 |
1.3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3.1 论文的创新点 |
1.3.2 论文的不足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太行抗日根据地 |
1.5.2 党支部 |
第一章 太行抗日根据地创建之前的乡村社会和党组织状况 |
1.1 太行抗日根据地创建之前的乡村社会 |
1.1.1 经济状况 |
1.1.2 政治状况 |
1.1.3 社会生活 |
1.2 太行抗日根据地创建之前的党组织状况 |
1.2.1 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的党组织状况(1921.7—1927.7) |
1.2.2 土地革命时期的党组织状况(1927.8—1937.7) |
第二章 太行抗日根据地农村党支部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
2.1 农村党支部的迅速发展时期(1937.11——1939.8) |
2.1.1 各级党组织的恢复与组建 |
2.1.2 新党员的吸纳 |
2.2 农村党支部的整理与巩固时期(1939.9——1942.1) |
2.2.1 整顿改造支部 |
2.2.2 审查党员队伍 |
2.2.3 教育训练党员 |
2.3 农村党支部的稳定与成熟时期(1942.2——1945.9) |
2.3.1 支部调研 |
2.3.2 支部整风 |
第三章 太行抗日根据地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 |
3.1 农村党支部与反蚕食斗争 |
3.1.1 加强政治宣传 |
3.1.2 领导群众斗争 |
3.1.3 实施锄奸政策 |
3.2 农村党支部与减租减息 |
3.2.1 进行思想动员 |
3.2.2 发挥党员引领作用 |
3.2.3 召开说理斗争大会 |
3.3 农村党支部与生产救灾 |
3.3.1 明确对灾荒的认识 |
3.3.2 教育组织群众 |
3.3.3 采取标本兼治的救灾措施 |
3.4 农村党支部与参军优抗 |
3.4.1 动员参军参战 |
3.4.2 优抚抗日军人 |
3.4.3 优待抗日军属 |
第四章 太行抗日根据地农村党支部建设的主要经验与现实启示 |
4.1 太行抗日根据地农村党支部建设的主要经验 |
4.1.1 支部建设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 |
4.1.2 自我革命与党外监督相结合 |
4.1.3 思想教育与能力提升并重 |
4.1.4 支部工作与解决群众问题相联系 |
4.2 太行抗日根据地农村党支部建设的现实启示 |
4.2.1 全面从严管党治党 |
4.2.2 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 |
4.2.3 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
4.2.4 强化基层组织的执行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延安时期 |
二、对外交往 |
三、战略 |
四、对外交往战略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现状评析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硏究方法 |
第五节 重难点与创新点、不足 |
一、重难点 |
二、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形成的缘起 |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 |
二、封闭落后的社会背景 |
三、抗日建国的必然要求 |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形成的理论和文化渊源 |
一、理论渊源——马列主义外交思想 |
二、文化渊源——近代西方与中国传统外交思想 |
第三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形成的实践基础 |
一、与共产国际的交往 |
二、与苏联的交往 |
第三章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的目标、原则与战略方针 |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的目标 |
一、争取外援,为抗战胜利创造有利国际环境 |
二、反对外来干涉,为建立新中国提供外部保障 |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的原则 |
一、独立自主 |
二、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 |
三、利用矛盾,为我所用 |
第三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的战略方针 |
一、既联苏又联美的国际统一战线战略方针 |
二、反美的“中间地带”战略方针 |
三、联苏反美的“两大阵营”战略方针 |
第四章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的实践 |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原则的践行 |
一、独立自主原则在对外交往中的践行 |
二、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原则在对外交往中的践行 |
三、利用矛盾,为我所用原则在对外交往中的践行 |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方针的实践 |
一、既联苏又联美的国际统一战线战略方针的实践 |
二、突破“中间地带”的革命实践 |
三、联苏反美的“两大阵营”战略方针的实践 |
第五章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的成就、历史经验及当代启示 |
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的成就 |
一、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
二、奠定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 |
三、扩大了国际影响,树立了党的正面形象 |
四、确立了新中国外交战略的构架 |
五、提出了对外经济交往思想 |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共对外交往战略的历史经验 |
一、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
二、坚持以民为本,壮大自身力量 |
三、坚持开放包容的胸襟,高瞻远瞩的国际视野 |
四、坚持求同存异,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的有机统一 |
第三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战略的当代启示 |
一、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不动摇 |
二、重视开展民间外交 |
三、加强对外宣传工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中国红色师范音乐教育研究(192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史料来源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选题创新点 |
六、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中国红色师范音乐教育溯源 |
第一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教师职责与音乐教学提出要求 |
一、推崇教师职业,对教师职责与素质提出要求 |
二、倡导教师音乐教学内容与方法须从学生实际出发 |
三、批判教师忽视音乐课程之现象 |
第二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提倡师范音乐教育,注重师范生培养 |
一、师范教育的特殊性及在乡村教育中的价值 |
二、师范学校须凸显师范特色,重视音乐师资培养 |
三、师范生须担负双重责任,具备音乐素质 |
第三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创办师范学校,开展课外音乐活动 |
一、在师范学校求学与任教 |
二、对师范学校进行整顿与管理 |
三、在师范学校开展课外音乐活动 |
第四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编写师范音乐教材 |
一、师范音乐教材以娱乐性为原则,以音乐教学法为主要内容 |
二、《小学各科教授法》唱歌科的教学目的与方法 |
三、《小学各科教授法》唱歌科的教材选择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师范音乐教育(萌芽期) |
第一节 “四维”师范教育结构的形成 |
一、“四维”师范教育结构的提出与构建 |
二、“四维”师范教育结构人才培养的不同特点 |
三、“四维”师范教育结构下师范学校与教师训练班的开办 |
第二节 列宁师范学校的教育宗旨与人才培养模式 |
一、培养师资干部的教育宗旨 |
二、音乐教师来源与音乐教育活动 |
三、学校招生、实习与就业 |
四、人才培养的历史局限性 |
第三节 列宁师范学校的音乐课程与教材 |
一、课程结构与音乐课程设置 |
二、编印音乐系列教材 |
三、音乐教材中的音乐教学法 |
第四节 列宁师范学校开展课外音乐活动 |
一、课外音乐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团体 |
二、开展音乐宣传活动 |
三、开展课外文娱活动 |
第五节 教师训练班的音乐教学管理 |
一、开设教师训练班以短期快速培养师资 |
二、教师训练班音乐课程设置与课外音乐活动 |
三、教师训练班毕业生进入小学和社会教育组织工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红色师范音乐教育(探索期) |
第一节 抗日民主根据地师范教育的类型与特点 |
一、师范学校培养现任与未来师资干部的教育宗旨与教学管理 |
二、中等学校附设师范班以培养师资 |
三、教师训练班是短期训练师资的“捷径” |
四、高等学校教育院系的设立开创了根据地“高等师范”的先河 |
第二节 师范学校音乐课程设置 |
一、音乐课程设置的“实际性”原则 |
二、音乐课程设置的层次性 |
三、代表性师范学校班级编制与音乐课程设置比较 |
四、音乐课程以抗战歌曲为主的教学内容 |
五、中等学校附设师范班音乐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
第三节 师范学校专业音乐教师培养 |
一、音乐教师的来源与代表性音乐教师 |
二、毕业生从事学校与社会教育双重工作 |
三、培养专业音乐教师的师范学校音乐组与“高等师范”音乐科 |
四、鲁艺音乐系毕业生担任音乐教师 |
第四节 师范学校开展课外文娱活动 |
一、学生团体自我管理的性质与组织构架 |
二、学生团体开展课外文娱活动的任务与具体分工 |
三、学生团体开展课外文娱活动以活跃校园气氛 |
第五节 师范学校开展抗战宣传音乐活动 |
一、“一切为抗战服务”方针下的学校抗战宣传工作 |
二、利用歌咏与秧歌开展抗战宣传 |
三、开展抗战宣传音乐活动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师范音乐教育(发展期) |
第一节 “新型正规化”教育方针下的师范教育 |
一、教育会议对“旧式正规化”教育的纠正 |
二、“新型正规化”教育方针要求建立正规化教育 |
三、师范教育的“旧式正规化”偏向和“新型正规化”探索 |
第二节 “新型正规化”师范教育音乐课程设置 |
一、加大文化课程比重是“新型正规化”师范教育的主要特色 |
二、师范学校重视包括音乐课程在内的文化课程建设 |
三、师范学校音乐课程教学内容的“新型正规化” |
第三节 “新型正规化”师范教育课外音乐活动 |
一、师范教育要求限制课外音乐活动 |
二、对师范教育限制课外音乐活动的批判 |
三、师范教育课外音乐活动由限制转为支持 |
第四节 “新型正规化”高等师范音乐教育 |
一、高等师范教育建设的制度保障 |
二、教育方针要求加快高等师范教育建设 |
三、高等师范音乐系部建设 |
第五节 战时教育方针下的师范音乐教育 |
一、战时教育方针要求学校配合战争动员 |
二、师范学校音乐课程“酌情”开设 |
三、师范学校课外音乐活动为宣传战争服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红色师范音乐教育的历史作用、特征与经验传承 |
第一节 红色师范音乐教育的宣传作用 |
一、运用音乐形式宣传战争符合战争环境的要求 |
二、运用音乐形式宣传生产保证军民粮食供给 |
三、运用音乐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以发动群众 |
第二节 红色师范音乐教育培养音乐师资干部的作用 |
一、开设师范学校与教师训练班以培养音乐师资干部 |
二、师范教育培养音乐师资干部的目标明确 |
三、师范教育为根据地培养了急需的音乐师资干部 |
第三节 红色师范音乐教育的实用性特征 |
一、从实际出发的教育理念 |
二、音乐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
三、音乐教学方法的实用性 |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红色师范音乐教育经验的传承 |
一、重视培养社会需要与素质全面的音乐师资 |
二、重视师范学校课外音乐活动与教育实习 |
三、重视师范音乐教材建设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A:代表性红色师范学校一览 |
附录B:报刊所载红色师范音乐教育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6)解放战争时期苏北支前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史料综述 |
五、研究思路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群众支前的历史回溯与抗战胜利后苏北社会 |
第一节 战争与中共的民众动员 |
第二节 抗战时期苏北群众支前概况 |
第三节 抗战胜利后苏北社会与民众 |
第二章 苏北支前民工的动员与组织 |
第一节 苏北支前组织机构的设置 |
第二节 民工的动员 |
第三节 民工的编组与支拨 |
第三章 民工的政治工作与日常管理 |
第一节 党、团建设 |
第二节 民爱民运动 |
第三节 民工的日常管理 |
第四章 支前运动中的苏北干部群体 |
第一节 支前干部的提拔、培养与抽调 |
第二节 基层干部支前中的心态与行为 |
第三节 干部的惩处与纠偏 |
第五章 支前运动中的苏北民工群体 |
第一节 支前民工群体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民工支前的顾虑 |
第三节 民工支前表现与中共的应对 |
第六章 支前中的多重矛盾与中共的应对 |
第一节 土改、支前与生产的矛盾 |
第二节 战勤压力与合理负担 |
第三节 国民党与地方势力策动的暴动事件 |
结语 |
一、苏北支前运动的特点 |
二、苏北支前运动的成效与限度 |
三、支前运动中的党群、干群关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8)东北解放区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1.2.1 文献综述 |
1.2.2 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文化理论 |
2.1.1 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文化观点 |
2.1.2 列宁主要文化观点 |
2.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文化理论 |
2.2.1 毛泽东主要文化观点 |
2.2.2 中共其他领导人主要文化观点 |
第3章 东北解放区文化产生的背景 |
3.1 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自然条件 |
3.1.1 东北地区气候特点 |
3.1.2 东北地区地理环境 |
3.1.3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对文化的影响 |
3.2 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 |
3.2.1 中共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建设 |
3.2.2 伪满洲国的奴化教育 |
3.2.3 光复前后东北人民的正统思想 |
3.3 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 |
3.3.1 国共两党争夺东北 |
3.3.2 东北解放区建设 |
第4章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内容 |
4.1 东北解放区物质文化 |
4.1.1 科学技术 |
4.1.2 军事工业 |
4.1.3 卫生医疗 |
4.2 东北解放区制度文化 |
4.2.1 政治制度文化 |
4.2.2 军事制度文化 |
4.3 东北解放区精神文化 |
4.3.1 创作文艺作品 |
4.3.2 新闻与出版 |
4.3.3 发展教育 |
4.3.4 建设文化场馆 |
第5章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特征、作用与启示 |
5.1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特征 |
5.1.1 表达文化的爱国性 |
5.1.2 体现文化的阶级性 |
5.1.3 突出文化的地域性 |
5.1.4 反映文化的多样性 |
5.1.5 强调文化的时效性 |
5.2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作用 |
5.2.1 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 |
5.2.2 塑造了中国共产党形象 |
5.2.3 提供了推进东北解放战争胜利进程的动力 |
5.2.4 促进了东北解放区经济建设的发展 |
5.2.5 促进了东北解放区社会进步 |
5.2.6 促进了东北解放区红色文化的发展 |
5.3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启示 |
5.3.1 文化事业必须要加强党的领导 |
5.3.2 文化必须为人民群众服务 |
5.3.3 文化必须为政治、经济建设服务 |
5.3.4 文化发展要坚持文化自信 |
5.3.5 文化发展要有时代性与针对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博士学习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冀鲁豫边区粮食争夺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粮食管理体系 |
(二)关于粮食经济政策 |
(三)关于缉私问题 |
(四)关于缺粮问题 |
三 研究方法、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重难点 |
(三)创新点 |
四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冀鲁豫边区的自然条件与粮食问题 |
一 冀鲁豫边区概况 |
(一)创建阶段 |
(二)稳定和成熟阶段 |
二 自然条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
(一)温暖湿润的自然条件 |
(二)干旱 |
(三)蝗灾 |
三 冀鲁豫边区的粮食问题 |
(一)制度上的缺陷 |
(二)各自为政的粮食工作 |
(三)粮食征收与负担上的不合理现象 |
第二章 中共与地主、国民党的粮食斗争 |
一 中共与地主的粮食争夺 |
(一)粮食争夺的原因 |
(二)红五月借粮运动 |
(三)回地运动 |
(四)高内县、顿丘县和莘县的借粮斗争 |
二 中共与国民党的粮食争夺 |
(一)军事与政治形势的对比 |
(二)中共与高树勋、石友三等的粮食争夺 |
第三章 中共与日军、伪军的粮食斗争 |
一 大扫荡与反抢粮 |
(一)日军的疯狂扫荡 |
(二)反抢粮斗争中的回民部队 |
(三)藏粮 |
二 中共与伪军的粮食争夺 |
(一)中共与伪军的粮食斗争 |
(二)粮食斗争中对伪军的统战 |
第四章 经济战背景下冀鲁豫边区应对粮食争夺的措施 |
一 贸易方面的政策 |
(一)实行粮食专卖 |
(二)允许粮食出口 |
二 金融财政方面的政策 |
(一)统一边区的货币 |
(二)实行粮票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和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背景和条件 |
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背景 |
(一)日本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 |
(二)国民党政府的文化专制 |
二、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现实条件 |
(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
(二)文化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三)苏区的文化建设及其经验借鉴 |
第二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 |
一、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科学化的探索 |
(一)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文化问题 |
(二)对中国新文化建设道路的思考 |
(三)以唯物辩证法作为认识一切学问的基础 |
二、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大众化的探索 |
(一)“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思想的提出 |
(二)“左联”对文艺大众化发展的推动 |
(三)由文艺大众化向文化大众化的转变 |
三、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民族化的探索 |
(一)唤醒全民族的民族化文化意识 |
(二)提出文化民族化问题 |
(三)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
四、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任务的提出 |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正式形成 |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 |
第三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 |
一、壮大革命文化队伍 |
(一)党对革命文化队伍的关怀与领导 |
(二)陕甘宁边区文化团体的蓬勃发展 |
(三)文化团体的历史贡献 |
二、大力开展抗战的文化教育和宣传工作 |
(一)开展国防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文化水平 |
(二)进行道德建设,引领根据地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
(三)指导文艺工作,明确文艺发展方向 |
(四)重视新闻宣传,营造抗日救国舆论氛围 |
三、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与学术研究 |
(一)深化马列主义理论研究 |
(二)加强哲学研究 |
(三)重视史学研究 |
(四)全面推进其它各领域社会科学研究 |
四、进行党内文化建设 |
(一)提高全党马列主义理论水平 |
(二)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与增强党性修养 |
(三)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
五、加强党在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文化工作 |
(一)党在国统区开展的文化工作 |
(二)党在沦陷区开展的文化工作 |
第四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总体评价 |
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主要特征 |
(一)宣传与学习相结合 |
(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
(三)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
二、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历史贡献 |
(一)掀起了抗日救国的新高潮 |
(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新境界 |
(三)创生出民族文化的新样态 |
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理论创新 |
(二)坚持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
(三)坚持文化建设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价值取向 |
(四)坚持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
四、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当代启示 |
(一)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与先进文化的发展规律相统一 |
(二)将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先进文化的现实发展相统一 |
(三)将先进文化的制度体系与文化效能相统一 |
(四)将繁荣先进文化的实践与国家的未来发展相统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四、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财政经济工作发展的几个阶段(论文参考文献)
- [1]八十载弹指一挥间着眼历史与当下重拾精兵简政话题[J]. 冀中仁. 中国军转民, 2021(16)
- [2]抗战时期春耕运动中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思想的实践及其当代启示[J]. 石攀峰,卿晓秋.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1(07)
- [3]太行抗日根据地农村党支部建设研究[D]. 杜丹丹. 山西大学, 2021(12)
- [4]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战略研究[D]. 王欢. 西北大学, 2021(10)
- [5]中国红色师范音乐教育研究(1921-1949)[D]. 于峰.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6]解放战争时期苏北支前运动研究[D]. 张雅倩.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7]新世纪以来中共根据地财政金融史研究述评[J]. 潘晓霞. 中共党史研究, 2020(05)
- [8]东北解放区文化研究[D]. 王盈琪. 吉林大学, 2020(01)
- [9]冀鲁豫边区粮食争夺战研究[D]. 刘天增. 山东大学, 2020(10)
- [10]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D]. 方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