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井下蒸汽发生器已顺利通过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何涵[1](2020)在《基于连续油管的煤炭地下气化装备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社会越来越追求能源的清洁利用。我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是却面临着开采难度高,燃烧效率低,环境污染大等突出问题。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可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其原理是把氧气、空气和水蒸气作为气化剂,对地底的煤炭进行有控制的燃烧,将其转化成以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可燃气体。传统的煤炭地下气化技术使用的是常规油管,本文针对内蒙古某煤炭地下气化项目,使用连续油管代替常规油管,对煤炭地下气化装备控制技术做出了专题研究。首先分析总结了国内外煤炭地下气化装备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深入分析了基于连续油管的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原理,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方案。通过对比各种远程通信技术的优劣,完成了通信方式的选择。针对传统PID控制的不足,提出了采用模糊PID控制器对煤炭地下气化的标志气体浓度进行调节的策略,并用Matlab软件对传统PID和模糊PID这两种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模糊PID控制器可有效提高控制精度等性能。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出采用仿真分析技术确定连续油管回撤距离的思路,以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借助Workbench建立了某煤田煤炭地下气化炉的仿真模型,并用Fluent对气化炉中的煤炭燃烧过程进行了模拟,结合前人经验,确定了连续油管每次回撤的距离为6米。最后根据已经确定的控制和通信方案,完成了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控制系统的硬件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数据采集模块,GPRS信号传输模块和执行模块这四大部分,并使用Altium Designer绘制了以STM32F103VET6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板的原理图和PCB图。使用Keil u Vision5作为软件程序的开发平台,重点介绍数据采集程序,信号传输程序,数据处理程序和数据输出程序的设计方法,并使用Labview设计了包括模糊PID程序在内的上位机监视系统程序。该研究的主要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采用模糊PID控制器调节标志气体浓度,有效提高了控制精度;二是借助煤炭燃烧模拟确定连续油管回撤距离,可避免资源浪费。部分室内模拟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系统的合理性。
陶晓贺[2](2019)在《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的制备及其驱油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日益增长的原油对外依存度严重威胁了国家能源安全,高效开发,降低原油对外依存度,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关键。我国多数已探明油藏处于高含水或特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双高‖时期,传统驱油技术开采效率逐渐下降,开发新型高效率、低成本、环境友好型纳米驱油剂是石油开采的研究热点与应用亟需。研究纳米分散液驱油性能与作用机制是三次采油技术发展的重要需求。在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之上,本论文利用微乳液分散理论,以功能性纳米二氧化硅,与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水构成类“微乳液”分散体系,建立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的稳定水分散方法,研究了纳米颗粒浓度与润湿性对驱油性能影响,并探讨了其驱油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的制备及其驱油性能研究:选用DNS-118F纳米二氧化硅为功能性驱油颗粒,通过调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助表面活性剂十八醇的配比,制备了一系列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测试了分散液的耐温耐盐性;并利用多功能岩芯驱替实验装置研究了驱油性能。结果表明,在常温下,由纯水配制的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可稳定分散12天,且调节十八醇用量可将分散液耐温性提升,将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适用温度由60 °C提升至80 °C,并显着提升分散液的耐盐性。多功能岩芯驱替实验评价结果表明:当纳米二氧化硅浓度为2000 ppm时,可使原油采收率提升至17.4%,高于油藏驱油用表面活性剂SDS-十八醇体系(未加纳米二氧化硅)7.4%的采收率,展现出了良好的提升采收率性能。2.纳米二氧化硅表面修饰剂用量对驱油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选用表面修饰含有不同修饰剂量的纳米二氧化硅(DNS-1型)为功能添加剂,制备了系列水分散液,考察了其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纳米二氧化硅表面修饰剂量会对采收率造成影响,随表面修饰剂量增加,采收率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其中表面纳米SiO2与修饰剂质量比为50:9的DNS-118F水基分散液可以提升采收率17.4%。进一步研究了DNS-118F型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提升采收率作用机制,考察了纳米颗粒浓度对岩石表面润湿性、液体(水滴)完全润湿时间及毛细管润湿性转变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硅分散液可将表面润湿性由疏水性转变为亲水性,使水相毛管力由阻力转变为动力。同时,二氧化硅的加入可将油水界面张力由3.9 mN/m降低至1.2 mN/m,表面润湿性改变及界面张力降低的协同作用增加了水驱毛管数,提升了微观驱油效率;另外驱替过程中纳米液注入压力的增大显示出驱替液的波及体积的扩大。因此纳米二氧化硅的加入可以提升驱替液的微观驱油效率和宏观波及体积,从而显着提升原油采收率。3.不同亲水/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及表征:以六甲基二硅氮烷作为表面改性剂,通过调控改性剂的用量,制备了一系列表面具有不同亲疏水性的H系列纳米二氧化硅,考察纳米SiO2表面修饰剂用量差异导致的亲疏水性不同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FT-IR)、热重分析(TG)、X射线衍射(XRD)、激光粒度分析、全自动接触角仪等分析测试手段对表面改性不同亲水/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随着修饰剂添加量增加,水接触角(WCA)逐渐增大,纳米二氧化硅疏水性逐渐增强;FT-IR、TG图谱表明改性剂有效接枝到了SiO2表面;XRD图谱结果显示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为无定形态;TEM结果显示SiO2一次粒径为15 nm左右,在水溶液中以聚集态存在,粒径分布在4μm左右。考察了不同亲水/疏水性纳米SiO2对采收率的影响,H-141F最高采收率为17.2%,并初步分析了驱油作用机制。结合前期工作,在表面活性剂SDS-助表面活性剂十八醇-纳米二氧化硅体系中,当二氧化硅水接触角范围为139°-152°强疏水性时,提升原油采收率效果最佳。油膜剥离实验证明烷烃修饰后纳米SiO2烷基化修饰部分侵入油相,与油相相互作用,剥离力升高;配合润湿性反转、驱替液的波及体积的扩大,提升采收率。
杨溟洋[3](2019)在《液氮消防平台装备设计与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火灾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其中对于关键场合的设备,如计算机、文件柜的保护以及对于火场内受伤人员的急救是消防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室内“现场灭火,现场保护”的液氮消防平台,它由三个单元构成:液氮灭火单元、固化剂防火单元和供氧面罩急救单元。本文首先对液氮消防平台进行了总体设计。此平台负载在履带轮式机器人平台上,液氮和固化剂通过根部电机控制的喷嘴进行喷射,供氧面罩由柔性机械手进行操作。该平台上的固化剂由钢瓶存储,液氮由液氮杜瓦瓶存储,供氧面罩由隔绝式呼吸面罩连接氧烛实现。系统不需要机泵,压力由液氮杜瓦瓶维持,结构简单控制方便。本文通过实验与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如下研究:(1)在初始压力为0.8 MPa时,设备总重合理。选用直线射流2.2 mm B型喷嘴能够实现最佳液氮喷射效果,在设备压力为0.3-0.6 MPa时,液氮稳定喷射距离达5 m,这一压力范围下液氮喷射距离与设备压力无关。但是当压力低于0.3 MPa时,液氮喷射则不能维持。(2)使用VOF(Volume Of Fluid)模型对此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由结果得知,液氮喷嘴结构对喷射效果影响较大。另外,液氮在喷射过程中并不形成液柱,而是迅速破裂并以小液滴形式向前飞行,与空气接触的小液滴逐渐气化并使环境温度下降,最终全部蒸发。(3)对于固化剂喷射单元。在使用SS5喷嘴,初始压力为0.8 MPa时,可以得到最佳的固化剂喷射效果。固化剂直线射流状态比较稳定,喷射在目标靶位上的固化剂可以实现稳定附着,并形成凹凸不平的包裹层。(4)火场内烟气会对火场内受伤人员造成致命的毒害,本文设计并验证了一套能够实现10 min稳定供氧的电启动氧气面罩。通过对产氧流量、杂质浓度与氧气总量的测量,其性能满足GB 24502-2009《煤矿用化学氧自救器》对紧急供氧的相关要求。供氧面罩采用电启动,同时化学氧整体质量较轻,这些优良性质也能够实现该单元对机器人平台良好匹配。综上所述,液氮消防平台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各个功能单元布置合理,互不干扰。通过与机器人底盘的结合,能够实现“现场灭火,现场保护”的功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彭旭[4](2019)在《成对水平井磁定位技术关键工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稠油在世界油气资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是石油烃类能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粘度高、流动性差,甚至在储层条件下难以流动;因此高温蒸汽吞吐、蒸汽驱以及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是稠油开采的主要方式。国内通过先导试验证实,SAGD相比其他两种热力开采方式采收率较高,可达60%,该技术实施方法如下:就是在靠近油藏底部的位置钻一对水平段平行的水平井,上部水平井注蒸汽,注入的蒸汽向上超覆在地层中形成蒸汽腔,并不断向上面及侧面扩展与原油发生热交换,加热的原油和蒸汽冷凝水靠重力作用泄流到下部的生产水平井中,再用举升的办法进行生产。而钻SAGD成对水平井的磁导向测量技术被国外的几个大公司所垄断,使用成本非常高。鉴于以上原因,本文主要在前人磁导向技术研究基础上,开展成对水平井磁定位技术关键工具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收集国内外磁定位技术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认真阅读、分析和总结,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磁定位算法研究,建立了空间磁场定位模型,根据该数学模型编制了磁定位软件。(2)完成了磁源发生器结构和参数设计,对其零部件进行了强度校核;开展了磁源发生器在不同井眼曲率、不同摩阻系数下的可下入性分析,同时结合分析结果,计算出工具顺利下入所需要的泵压值;结合雨流计数法对其结构进行疲劳分析及优化,进而提高仪器的寿命周期。(3)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完成了磁源发生器驱动胶塞的分析与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增加胶塞环形槽底处的圆弧半径可降低环形槽底的最大等效应力;而提高胶塞的自身材料硬度和皮碗的厚度,可提高皮碗的抗压能力。(4)完成磁定位技术中探测系统机械部分的结构研究,并对不同工况参数下进行密封性能的分析。分析认为,预压缩率越大,接触应力越大,这与赫兹的接触理论是相吻合的,但是预压缩率的增加会导致O型密封圈受到的应力增加,所以应该适当的选择密封圈的预压缩率。在不同介质压力下,分析了在15%压缩率情况下O型密封圈密封效果,得出了两个接触面在沿接触面路径下接触压力分布。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磁定位相关理论研究及软件编制,磁源发生器结构研究和驱动胶塞结构的分析与优化,探测系统机械部件的研究与密封性能分析,形成了成对水平井磁定位关键技术。
郭雪利[5](2019)在《页岩气压裂井套管载荷分析及变形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页岩气作为清洁能源,对于缓解我国天然气供应、改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页岩气正成为我国石油行业新的增长点。近年来,我国及国外的诸多页岩气井在多级压裂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套管变形问题,部分区块的套管变形比例高达40%,导致压裂施工无法顺利开展、单井产量不高。目前,页岩气井套管变形机理不清,防治措施没有针对性,极大地阻碍了页岩气的高校开发进程。因此,开展页岩气井压裂过程中套管变形机理研究,明确其主控因素,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对于中国页岩气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页岩气压裂井出现的套管变形问题,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建立了消除地层初始应变影响的页岩气压裂井温度-压力耦合条件下井筒载荷解析新模型,克服了原模型不满足实际远场位移边界条件的不足,与数值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开展了水泥环参数、地应力、压裂施工参数和套管尺寸等参数对套管载荷影响的研究,对比分析了两种模型在套管载荷预测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在高弹性模量、低泊松比和不均匀地应力的地层中,原模型计算结果相对于本文模型会低估套管载荷。考虑压裂过程中大排量压裂施工导致井底温度动态变化的特点,建立了温度场差分计算模型,研究了压裂施工排量对井筒瞬态温度场的影响规律。考虑环空流体物性随温度动态变化规律和地层初始应力应变状态,结合页岩各向异性和浸水力学实验结果,采用阶段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各向异性地层-水泥环-套管组合体瞬态温度-压力耦合条件下的数值新模型,开展了多级压裂过程中套管载荷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研究表明:大排量施工时井筒温度会在短时间内迅速降低;排量越大,井底温度降低幅度越大;高施工压力、地层岩性界面、页岩刚度退化会显着增加套管载荷;环空水泥窜槽缺失时,井筒温度降低导致环空流体产生剧烈压降,套管受力状态异常复杂,随着压裂级数的增加,套管变形风险会大大增加。基于压裂过程中微地震信号时空分布特征和震级-频度关系,提出了套管变形处断层滑动的识别方法。基于震源机制原理,建立了震源和断层参数与套管变形量的关系模型,开展了断层滑动条件下套管变形数值模拟。研究了多级压裂过程中,断层与井眼夹角、压裂施工参数、水泥环性质和套管尺寸等参数对套管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微地震信号异常,与井眼斜交,b值小于1,都表明断层激活而出现滑动;套管应力和变形量随微地震震级增加呈指数级增长;断层刚度越小、应力降越大,则断层滑移距离越大,套管应力和变形量会迅速增加;减小井眼与断层夹角、降低水泥环弹性模量、使用小直径和低径厚比套管可有效降低套管变形的风险。开展了页岩岩心高压浸水力学性质动态变化实验,基于Weibull统计分布,建立了考虑时间效应的页岩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结合实验结果,建立了断层-围岩系统失稳模型,推导了系统失稳的临界条件和位移突变量。对比分析了中国和加拿大地区页岩气井多级压裂过程中压裂施工过程,明确了压裂施工产生断层滑动与套管变形的关系。研究表明:页岩浸水后弹性模量降低,泊松比增加,断层-围岩系统失稳风险随之增加;压裂过程中,若围岩刚度与弱化断层面的等效刚度之比小于m,则断层系统会产生突变而发生滑动。当井眼穿越滑动区域时,压裂时套管极易出现变形失效。通过本文研究,建立了页岩气井压裂过程中多种复杂条件下的套管载荷评价模型,梳理了导致套管变形的主控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研究结果可为我国页岩气井井筒完整性控制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杜晓雪[6](2018)在《水平井分段完井分段注汽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对于稠油水平井来说,注蒸汽开采是主体开采工艺之一。目前水平井多采用筛管完井,在注汽时选择笼统方式注汽,受油层非均质性及周围注采井影响,蒸汽局部突进,易造成水平井段储量动用不均,且限制了后续工艺措施的实施,不能对水平井实施分段注汽、分段堵水和封窜等工艺。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水平井分段完井分段注汽技术研究。通过对国内外该项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结合辽河油田稠油热采的生产特点,设计了水平井分段完井分段注汽的工艺管柱。该技术的主要设计思路是,在完井过程中下入高温套管外封隔器和套管热力扶正器,根据油井的钻井数据、地质数据等相关资料,选择合适的分隔位置,利用高温套管外封隔器对水平井段进行分段,套管热力扶正器可以保证整个管柱居中,提高密封的可靠性。在下入注汽管柱时采用蒸汽伞对水平井段的油套环空进行分隔,并下入油管扶正器使管柱尽可能居中,保证蒸汽伞的密封效果。在各段中选择合适位置放置分段注汽阀,并根据测试数据合理分配各段注汽量。在研究过程中,对管柱的主要配套工具,包括高温套管外封隔器、套管热力扶正器、蒸汽伞、油管扶正器和分段注汽阀进行了结构设计,通过理论计算和大量的室内试验,不断改进工具结构,使其技术参数能够满足现场需求。此外,还研发了配套的蒸汽注入分析软件,可以根据注汽工况及参数,进行配汽量设计和配汽孔径计算。截至目前,该技术在辽河油田共实施164井次,累计增油10.08×104t。现场应用表明,该管柱机械性能良好、安全可靠、效果显着,有效地解决了水平井段动用不均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高振东[7](2018)在《延长组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机理与CO2微泡沫驱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延长油田是我国石油工业的发源地,1907年投产中国陆上第一 口油井,其主力开发层延长组油藏表现出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产”特征,天然裂缝较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强,孔隙喉道狭窄,渗流机理复杂,且延长东西部油藏埋深和压裂缝特征差异大,目前对延长组中孔细喉储层的渗流规律尚无系统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延长油田长期利用天然能量开发,近年来才开始实施注水。延长组低渗透油藏注水见效缓慢,裂缝发育区油井水窜和水淹严重,水驱效果不理想,且陕北地区水资源非常短缺,严重制约着延长组低渗透油藏经济有效开发,需要建立适合延长组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新途径。本论文采用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相结合、微观和宏观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低渗透储层裂缝特征综合研究、考虑压力拱效应的延长中浅层油藏应力敏感评价、非线性渗流特征实验、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双重介质非线性渗流模拟以及CO2微泡沫驱油研究。本论文取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和认识:(1)从渗流通道不同尺度出发,由点到面逐级深入,采用铸体薄片分析、压汞分析、恒速压汞、CT扫描、古地磁定位、微地震监测以及水驱前缘监测等多种研究手段,综合开展了延长组低渗透储层裂缝特征研究,提供了一套针对延长组低渗透油藏裂缝特征的研究手段。(2)引入岩石力学中的压力拱效应,建立了延长组东西部油藏不同埋深压力拱比的计算方法,评价了压力拱比效应对储层应力敏感的影响。当储层半宽与储层埋深的比值大于0.1时,压力拱比效应不容忽视。(3)针对延长组低渗透油藏中孔细喉的孔隙结构特征,开展了非达西渗流实验、微观驱替实验、启动压力梯度实验、油水渗流驱替实验,并对延长东部浅层压裂水平缝和西部压裂垂直缝的储层应力敏感性进行实验评价,揭示了延长组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规律。(4)基于延长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物理模型,建立了基质系统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裂缝系统考虑应力敏感作用的裂缝性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裂缝性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软件,模拟评价了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作用对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开发动态的影响,完善了裂缝性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理论。(5)从35组配方体系中筛选出适合延长组低渗透油藏CO2微泡沫体系的最佳配方,开发了一套CO2微泡沫动态驱油微观刻蚀模拟系统,实现了微泡沫驱油可视化过程。并开展了 CO2微泡沫注入性和驱油实验研究,优化出最佳的注入微泡沫速度和注入方式。在延长组低渗透油藏某区块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李蕴哲[8](2016)在《温度对深水测试安全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深水测试过程中,深水测试过程中,地底高温流体通常可以达到90℃以上,而井口泥线位置温度在4℃左右,测试开始后,高温流体上返至井口,密闭环空内的流体会受热膨胀,环空压力改变进而影响测试工具的操作压力和造成套管强度破坏。油套环空压力变化迅速,压力波动如果不能及时控制会导致井下工具工作状态紊乱,需合理设计压力级数,规避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套管自由段内环空圈闭的压力随温度增加而升高,套管安全受到挑战。本文首先对深水测试工具操作压力进行研究,计算测试工具操作压力。建立温度压力规律模型,计算压力变化,设计室内实验,结合实验结果,验证计算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建议提高安全级数,增加检测频率。为保护套管,分析几种应对措施优劣,包括安装破裂小球、注入可压缩流体等。
康凡[9](2016)在《哈拉哈塘油田高含蜡原油清防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哈拉哈塘油田南部区块以高含蜡轻质原油为主,采用自喷方式开采,在生产中常发生蜡堵塞井筒现象,影响正常生产。常规的机械清蜡方法常出现蜡卡等井下事故,不能满足现场要求,因此有必要开展化学清防蜡研究。本文针对哈拉哈塘油田井筒堵塞物,进行了扫描电镜、有机物无机物、四组分、DSC等分析,确定了井筒堵塞物的类型为微晶蜡堵。通过对原油性质、温度、压力溶解气、产液量等因素分析,发现影响哈拉哈塘油田井筒结蜡的主要因素是蜡含量高、温差大、气油比高。根据堵塞物的类型及成分,通过主剂、互溶剂、表面活性剂的优选研制出了SDL清蜡剂,合成了SDD、SDP、SDA三个系列的防蜡剂,SDL清蜡剂对井筒堵塞物的溶解速率优于市售清蜡剂,SDA-1防蜡剂能够使RP3油样凝点降低28℃,并且能够降低油样粘度、改善蜡晶形态。结合哈拉哈塘油田采油生产工艺和井下管柱结构特点,提出了“稀油段塞”+“药剂段塞”的井筒蜡堵解堵工艺。在哈拉哈塘油田选择了三口代表性油井,开展了SDL清蜡剂现场试验。结果表明:SDL清蜡剂能够快速溶解井筒堵塞物。
王慧明[10](2015)在《丁腈橡胶在原油介质中的溶胀老化及耐磨损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采油螺杆泵主要是由金属转子和橡胶定子组成,两者工作过程中形成连续的动态密封腔,将原油从吸入端吸入,推送到输出端,直至输送到地面。由于采油井况复杂,常出现高温、高压、高含砂、高含气情形,并含有H2S、CO2等腐蚀性气体,螺杆泵定子常发生溶胶、脱胶现象,使橡胶耐磨损性能下降,从而影响到螺杆泵工作效率及使用寿命。针对不同的采油工况选择相应的定子橡胶配方是制造螺杆泵的基础,因此定子橡胶配方使役性能的研究已经成为采油工程领域前沿性研究课题。目前,国内外学者虽开展了定子橡胶材料的使役性能的研究,但橡胶在介质中溶胀前后的物理化学变化,摩擦学行为及摩擦磨损机理等相关研究少见报道。而这一研究却是定子橡胶合理选材的重要理论和技术支撑,更会丰富和发展橡胶摩擦学理论与实践知识。本文以采油螺杆泵的金属转子、橡胶定子摩擦配副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中模拟螺杆泵的实际工作状态,建立丁腈基定子橡胶溶胀及磨损试验分析流程,在不同介质中对橡胶试块进行了溶胀、磨损试验。采用不同丙烯腈结合量丁腈橡胶作为试验对象,在环己烷介质、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的去离子水中及不同温度原油介质进行静态溶胀和摩擦磨损模拟试验,测定其溶胀量、摩擦系数和磨损量,并通过对比分析得到磨损量随试验条件的变化规律,再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核磁共振分析仪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丁腈橡胶溶胀老化后化学元素含量和分子结构进行测定,并分析溶胀老化及磨损后的表面形貌。本文阐述了定子橡胶溶胀老化、摩擦磨损的复杂性,探讨了溶胀介质、丙烯腈结合量对丁腈橡胶溶胀老化、力学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溶胀老化与摩擦磨损后的化学组成、表面结构及分子链变化,明确了溶胀规律、磨损机理,以及溶胀老化与摩擦学性质的交互作用关系。为了综合评价不同因素对橡胶溶胀老化及摩擦磨损作用,构建了螺杆泵定子橡胶摩擦系统。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螺杆泵定子橡胶磨损预测进行初步探讨,表明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多因素耦合作用下螺杆泵定转子间的摩擦学特性研究的可行性。所获得的结论,为开发经济、可靠、长寿的油井用丁腈橡胶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支撑,对螺杆泵定子橡胶合理选择具有指导意义,为今后定子橡胶摩擦学理论系统的建立及新型定子橡胶材料开发奠定基础。
二、井下蒸汽发生器已顺利通过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井下蒸汽发生器已顺利通过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连续油管的煤炭地下气化装备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煤炭地下气化控制策略研究 |
2.1 煤炭地下气化涉及的化学反应 |
2.2 煤炭地下气化的工艺流程 |
2.3 煤炭地下气化的控制方案 |
2.4 通信方式的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标志气体浓度控制算法研究及仿真分析 |
3.1 模糊PID的控制原理 |
3.2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3.3 浓度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3.4 控制系统模糊PID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煤炭地下气化燃烧模拟 |
4.1 气化炉模型的建立 |
4.2 模型的网格划分 |
4.3 Fluent计算设置 |
4.4 模拟结果与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煤炭地下气化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5.1 硬件方案的确定 |
5.2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5.3 数据采集模块 |
5.4 GPRS信号传输模块 |
5.5 执行模块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煤炭地下气化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6.1 软件开发环境 |
6.2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
6.3 GPRS信号传输程序设计 |
6.4 数据处理程序设计 |
6.5 数据输出程序设计 |
6.6 上位机程序设计 |
6.7 模拟测试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2)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的制备及其驱油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提高原油采收率机理 |
1.2.1 提高采收率的基本概念及理论计算 |
1.2.2 影响原油采收率的主要因素 |
1.2.3 提高采收率的主要发展方向 |
1.3 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技术 |
1.3.1 热力采油法 |
1.3.2 混相驱油法 |
1.3.3 化学驱油法 |
1.4 纳米材料在三次采油中的研究现状及作用机制 |
1.4.1 楔形挤压效应 |
1.4.2 纳米颗粒可降低油水间界面张力 |
1.4.3 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 |
1.5 纳米二氧化硅在三次采油中应用研究进展 |
1.6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6.1 选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纳米二氧化硅分散稳定性考察及其驱油性能研究 |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的制备流程 |
2.4 表面疏水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在水相中分散条件探讨 |
2.4.1 一元醇种类对功能型纳米二氧化硅分散稳定性影响 |
2.4.2 十八醇添加量对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稳定性影响 |
2.4.3 温度及矿化度对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的影响 |
2.5 表面修饰纳米二氧化硅的形成机理 |
2.6 二氧化硅浓度对纳米分散液驱油性能影响 |
2.6.1 静态油砂浸泡实验 |
2.6.2 多功能岩芯驱替实验-油砂驱替实验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米二氧化硅表面修饰剂用量对驱油性能的影响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试剂与用品 |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 测试与表征 |
3.2.1 不同修饰剂量纳米二氧化硅结构表征 |
3.2.2多功能岩芯驱替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纳米二氧化硅表面修饰剂量对采收率的影响 |
3.3.2 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驱油作用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其驱油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试剂与用品 |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 不同亲水/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 |
4.2.1 不同亲水/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制备流程及机理 |
4.2.2 纳米二氧化硅结构表征 |
4.2.3 静态油砂浸泡实验 |
4.2.4 多功能岩芯驱替实验 |
4.2.5 油膜剥离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表面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结构表征 |
4.3.2 静态油砂浸泡实验 |
4.3.3 多功能岩芯驱替实验评价 |
4.4 驱油作用机制研究 |
4.4.1 油膜剥离 |
4.4.2 油砂表面润湿性转变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液氮消防平台装备设计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氮气灭火技术与液氮灭火技术 |
1.2.2 材料表面涂层防火阻燃技术 |
1.2.3 应急供氧技术 |
1.2.4 消防机器人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课题创新点 |
第二章 液氮灭火平台整体设计 |
2.1 设备原理 |
2.1.1 液氮灭火原理 |
2.1.2 固化剂防火原理 |
2.1.3 氧烛供氧原理 |
2.2 液氮灭火平台设计 |
2.2.1 设计思路与设计指标 |
2.2.1.1 设计思路 |
2.2.1.2 设计指标 |
2.2.2 流程设计与控制要求 |
2.2.2.1 灭火平台流程与结构设计 |
2.2.2.2 灭火平台系统的控制要求 |
2.2.3 液氮灭火方案设计 |
2.2.3.1 液氮流量计算 |
2.2.3.2 自增压杜瓦瓶增压机理 |
2.2.3.3 杜瓦瓶结构设计 |
2.2.3.4 喷嘴尺寸及工作压力确定 |
2.2.3.5 液氮喷嘴的控制要求 |
2.2.4 固化剂喷射方案设计 |
2.2.4.1 固化剂种类选择 |
2.2.4.2 固化剂涂装方式选择 |
2.2.4.3 固化剂喷嘴选型设计 |
2.2.4.4 固化剂喷嘴的控制要求 |
2.2.5 供氧面罩方案设计 |
2.2.5.1 面罩形式选择 |
2.2.5.2 供氧原理选择 |
2.2.5.3 供氧面罩流程设计 |
2.2.5.4 氧烛供氧量计算 |
2.2.5.5 氧烛启动的控制要求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液氮灭火设备性能实验 |
3.1 液氮消防平台实验台搭建 |
3.2 杜瓦瓶增压性能验证实验 |
3.2.1 环境条件 |
3.2.2 实验步骤 |
3.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 液氮喷射单元工作点确定 |
3.3.1 环境条件 |
3.3.2 实验步骤 |
3.3.3 液氮喷射理论模型建立 |
3.3.4 喷嘴初步选型 |
3.3.5 液氮压力波动对喷射特性的影响 |
3.3.6 液氮喷射存在的问题和改进 |
3.4 固化剂单元工作点确定实验 |
3.4.1 环境条件 |
3.4.2 实验步骤 |
3.4.3 固化剂喷射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供氧面罩性能实验 |
3.5.1 实验流程 |
3.5.2 实验步骤 |
3.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 液氮灭火系统扑灭明火实验设计 |
3.6.1 实验环境及材料 |
3.6.2 实验步骤 |
3.6.3 液氮灭火机理探讨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液氮喷射过程数值模拟及优化 |
4.1 计算流体力学简介 |
4.2 模型建立 |
4.2.1 喷嘴结构参数与几何模型 |
4.2.2 计算网格划分 |
4.2.3 基本假设 |
4.2.4 边界条件 |
4.2.5 控制微分方程 |
4.2.6 多相流计算方法 |
4.3 喷嘴内流场分析 |
4.4 喷嘴外流场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1.1 主要工作 |
5.1.2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4)成对水平井磁定位技术关键工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磁导向技术概述 |
1.1.1 磁导向技术主要特点及用途 |
1.1.2 SAGD双水平井技术难点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磁定位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磁定位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思路 |
第2章 磁定位技术理论研究 |
2.1 成对水平磁定位技术分类 |
2.2 电磁定位的基本原理 |
2.2.1 磁偶极子模型理论 |
2.2.2 静态磁偶极子模型 |
2.3 螺线管线圈等效为静态磁偶极子 |
2.4 成对水平井测距模型 |
2.5 磁定位计算软件编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磁源发生器的结构研究 |
3.1 双水平井定位原理 |
3.2 磁源发生器关键结构 |
3.2.1 引导件和绝缘筒 |
3.2.2 驱动胶塞和胶塞座 |
3.2.3 磁芯结构 |
3.2.4 外套筒与上接头 |
3.3 工具强度校核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磁源发生器的有限元分析及泵压确定 |
4.1 磁源发生器下入分析 |
4.1.1 下入问题分析 |
4.1.2 分析假设与轨迹设计 |
4.1.3 弯曲段力学模型 |
4.1.4 下入分析 |
4.2 磁源发生器本体疲劳分析 |
4.2.1 疲劳累积理论 |
4.2.2 雨流计数法 |
4.2.3 疲劳寿命分析及结构优化 |
4.3 驱动胶塞的分析与优化 |
4.3.1 驱动胶塞非线性问题 |
4.3.2 驱动胶塞的本构关系 |
4.3.3 驱动胶塞的有限元分析 |
4.3.4 驱动胶塞的优化 |
4.4 有效泵压值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探测系统研究 |
5.1 探测系统的应用 |
5.2 探测系统机械部分 |
5.3 机械部分密封性能分析 |
5.3.1 密封分析概述 |
5.3.2 密封有限元接触模型 |
5.3.3 密封分析模型的建立 |
5.3.4 密封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绪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页岩气压裂井套管载荷分析及变形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中国页岩气压裂井套管变形问题 |
1.1.2 国外页岩气压裂井套管变形问题 |
1.2 国内和国外页岩气压裂井套管变形研究进展 |
1.2.1 井筒组合体初始载荷分布研究 |
1.2.2 工程因素对套管变形影响研究 |
1.2.3 地质因素对套管变形影响研究 |
1.2.4 压裂诱发地震剪切套管研究 |
1.2.5 研究现状总结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考虑地层初始状态的温度-压力耦合下套管载荷研究 |
2.1 井筒载荷解析解建模 |
2.1.1 建模过程 |
2.1.2 应力转换 |
2.1.3 基本假设 |
2.1.4 应力分解 |
2.2 井筒应力场分布研究 |
2.2.1 均匀应力下井筒应力场 |
2.2.2 偏应力下井筒应力场 |
2.2.3 剪应力下井筒应力场 |
2.2.4 温度应力下井筒应力场 |
2.3 套管失效评价及模型验证 |
2.4 压裂过程中套管载荷研究 |
2.4.1 弹性模量对套管载荷影响 |
2.4.2 水泥环泊松比对套管载荷影响 |
2.4.3 非均匀地应力对套管载荷影响 |
2.4.4 压裂压力对套管载荷影响 |
2.4.5 压裂液温度对套管载荷影响 |
2.4.6 水泥环和套管厚度对套管载荷影响 |
2.5 本章小节 |
第3章 页岩气井压裂过程中多因素条件下套管载荷研究 |
3.1 页岩力学参数各向异性实验研究 |
3.2 压裂过程中井筒瞬态温度场研究 |
3.2.1 对流换热系数计算 |
3.2.2 组合体瞬态温度场 |
3.2.3 瞬态温度差分方程 |
3.2.4 换热系数变化 |
3.2.5 井筒瞬态温度变化 |
3.3 压裂过程中套管载荷变化研究 |
3.3.1 阶段有限元建模方法研究 |
3.3.2 各向异性对套管载荷影响 |
3.3.3 固井质量对套管载荷影响 |
3.3.4 施工参数对套管载荷影响 |
3.3.5 非均质性对套管载荷影响 |
3.3.6 刚度退化对套管载荷影响 |
3.4 案例分析 |
3.4.1 PAD2 1-11井套管载荷分析 |
3.4.2 PAD 1-4井套管载荷分析 |
3.5 本章小节 |
第4章 基于震源机制的断层滑动套管变形机理研究 |
4.1 断层滑动判定方法研究 |
4.1.1 断层滑动面力学状态分析 |
4.1.2 微地震分布判别断层滑动 |
4.1.3 微地震b值判别断层滑动 |
4.2 震源和断层参数与滑动距离研究 |
4.3 断层滑动下套管变形机理研究 |
4.3.1 断层滑动有限元模型 |
4.3.2 震源参数对套管影响 |
4.3.3 滑移距离对套管影响 |
4.3.4 断层夹角对套管影响 |
4.3.5 地层模量对套管影响 |
4.3.6 水泥环模量对套管影响 |
4.3.7 水泥环厚度对套管影响 |
4.3.8 施工压力对套管影响 |
4.3.9 套管尺寸对套管影响 |
4.4 案例分析 |
4.4.1 滑移距离计算 |
4.4.2 套管变形分析 |
4.5 本章小节 |
第5章 基于突变理论的断层-围岩系统失稳研究 |
5.1 页岩力学性质实验研究 |
5.1.1 矿物含量实验研究 |
5.1.2 页岩浸水实验研究 |
5.1.3 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
5.2 断层-围岩力学系统失稳研究 |
5.2.1 突变基础理论概述 |
5.2.2 断层-围岩系统模型建立 |
5.2.3 系统位移-势能模型建立 |
5.2.4 断层-围岩系统失稳判定 |
5.3 页岩压裂与地震时空分布研究 |
5.3.1 断层失稳诱发地震机理 |
5.3.2 中国压裂过程地震分析 |
5.3.3 加拿大压裂过程地震分析 |
5.4 套管变形案例分析 |
5.4.1 套损井情况分析 |
5.4.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4.3 模型参数设置 |
5.4.4 有限元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水平井分段完井分段注汽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水平井分段完井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水平井分段完井技术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水平井应用情况分析 |
2.1 水平井技术的发展 |
2.2 水平井开发的主体技术 |
2.3 辽河油田水平井应用情况 |
2.3.1 辽河油田水平井应用历程 |
2.3.2 辽河油田水平井开发现状 |
2.3.3 辽河油田水平井的技术优势及存在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平井分段完井分段注汽技术 |
3.1 技术原理 |
3.2 管柱结构设计 |
3.3 高温套管外封隔器 |
3.3.1 结构参数 |
3.3.2 设计计算 |
3.3.3 室内试验 |
3.3.4 试验结论 |
3.4 套管热力扶正器 |
3.4.1 结构参数 |
3.4.2 室内试验 |
3.4.3 整体式卡瓦设计 |
3.5 蒸汽伞 |
3.5.1 结构参数 |
3.5.2 室内试验 |
3.5.3 试验结论 |
3.6 油管扶正器 |
3.6.1 结构参数 |
3.6.2 设计计算 |
3.6.3 室内试验 |
3.6.4 试验结论 |
3.7 分段注汽阀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配套软件系统设计 |
4.1 软件运行环境 |
4.1.1 硬件环境 |
4.1.2 软件环境 |
4.1.3 安装与运行 |
4.2 软件构成与功能 |
4.3 软件主要计算模块及流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现场试验与效果分析 |
5.1 典型井例分析 |
5.1.1 新海27-H16井 |
5.1.2 杜84-兴H3221井 |
5.2 效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延长组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机理与CO2微泡沫驱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低渗透油藏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储层孔隙特征研究进展 |
1.2.2 储层裂缝特征研究进展 |
1.2.3 非达西渗流研究现状 |
1.2.4 启动压力梯度研究现状 |
1.2.5 应力敏感性研究现状 |
1.2.6 油田开发过程中压力拱研究现状 |
1.2.7 裂缝性油藏渗流理论研究进展 |
1.2.8 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成果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低渗透储层裂缝特征综合研究 |
2.1 延长组油层物性特征 |
2.2 延长组油层孔喉特征研究 |
2.2.1 常规分析方法研究 |
2.2.2 岩心恒速压汞实验研究 |
2.2.3 岩心CT扫描实验研究 |
2.3 延长组油层裂缝特征研究 |
2.3.1 微裂缝发育特征研究 |
2.3.2 岩心及裂缝方位古地磁分析 |
2.3.3 人工裂缝特征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考虑压力拱效应的中浅层油藏应力敏感研究 |
3.1 岩土工程中和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压力拱效应 |
3.1.1 岩土工程中的压力拱效应 |
3.1.2 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压力拱效应 |
3.2 考虑油藏开发过程压力拱效应的储层应力敏感评价 |
3.2.1 考虑压力拱效应的应力与有效应力计算方法 |
3.2.2 压力拱比计算模型 |
3.2.3 不同开发阶段压力拱比的变化 |
3.2.4 应力敏感效应的多参数敏感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渗透储层岩心非线性渗流特征实验研究 |
4.1 岩心非达西渗流规律实验研究 |
4.1.1 实验原理 |
4.1.2 试剂与仪器 |
4.1.3 实验方法 |
4.1.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2 低渗储层油水微观驱替实验研究 |
4.2.1 实验样品和实验装置 |
4.2.2 实验步骤 |
4.2.3 水驱油过程结果分析 |
4.3 低渗储层启动压力梯度实验研究 |
4.3.1 启动压力梯度实验方法 |
4.3.2 延长组不同油层启动压力梯度实验 |
4.4 岩心油水渗流驱替实验研究 |
4.4.1 实验原理 |
4.4.2 试剂与仪器 |
4.4.3 实验方法 |
4.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 应力敏感实验研究 |
4.5.1 实验原理 |
4.5.2 实验装置和方案 |
4.5.3 实验计算方法 |
4.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5 渗透率与围压关系研究 |
4.5.6 应力敏感性评价 |
4.6 延长东部浅油层压裂水平缝一井一缝储层应力敏感评价 |
4.6.1 不同压裂缝生产过程中压力拱变化 |
4.6.2 压力拱效应对浅油层生产过程一井一缝应力敏感的影响 |
4.7 延长东部浅油层压裂水平缝一井多缝储层应力敏感评价 |
4.8 延长西部压裂垂直缝储层应力敏感评价 |
4.8.1 延长西部油层压裂一井一缝应力敏感评价 |
4.8.2 延长西部油层一井多缝压力敏感性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裂缝性低渗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与机理模拟 |
5.1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几何模型 |
5.2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 |
5.2.1 模型基本假设条件 |
5.2.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5.2.3 模型定解条件 |
5.2.4 井模型 |
5.3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值模型 |
5.3.1 压力方程的推导 |
5.3.2 微分方程离散化 |
5.3.3 差分方程的线性化 |
5.3.4 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
5.4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机理模拟研究 |
5.4.1 模拟程序设计 |
5.4.2 机理模拟基本参数 |
5.4.3 启动压力梯度对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开发动态的影响 |
5.4.4 应力敏感对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开发动态的影响 |
5.5 延长东部和西部井网井距参数设计方法 |
5.5.1 延长东部特低渗油藏考虑浅油层的井距设计方法 |
5.5.2 延长西部低渗油藏井网井距确定方法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低渗透油藏CO_2微泡沫驱油研究 |
6.1 耐高矿化度CO_2微泡沫起泡剂的筛选 |
6.1.1 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 |
6.1.2 起泡剂评价方法 |
6.1.3 表面活性剂初步筛选 |
6.1.4 起泡剂体系筛选 |
6.1.5 微泡沫尺寸 |
6.2 CO_2起泡体系性能评价 |
6.2.1 蠕虫状胶束形貌 |
6.2.2 抗温性能评价 |
6.2.3 抗盐性评价 |
6.2.4 粘弹性评价 |
6.3 CO_2微泡沫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
6.3.1 pH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
6.3.2 矿化度对体系表界面张力的影响 |
6.3.3 岩石润湿性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
6.3.4 原油对微泡沫性能的影响 |
6.3.5 老化时间对体系热稳定性的影响 |
6.3.6 静态吸附对泡沫体系的影响 |
6.4 CO_2微泡沫驱油微观刻蚀模拟研究 |
6.4.1 微观刻蚀玻璃薄片的制备 |
6.4.2 CO_2泡沫驱油实验过程 |
6.4.3 CO_2微泡沫驱油机理分析 |
6.5 CO_2微泡沫注入性实验 |
6.5.1 实验步骤 |
6.5.2 泡沫注入性实验分析 |
6.6 CO_2微泡沫驱油实验 |
6.6.1 实验过程 |
6.6.2 驱油结果分析 |
6.7 CO_2微泡沫驱技术应用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温度对深水测试安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世界深水测试研究现状 |
1.2 我国深水测试研究现状 |
1.2.1 深水测试装备研发 |
1.2.2 深水测试相关技术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深水测试工具及工艺 |
2.1 深水完井测试原理 |
2.2 完井测试工具及工艺 |
2.2.1 MFE测试工具及工艺 |
2.2.2 APR测试工具及工艺 |
2.3 测试工具压力控制 |
2.3.1 测试工具工作压力计算 |
2.3.2 测试工艺施工作业压力设计方案 |
第3章 温度传递规律 |
3.1 基本假设条件 |
3.2 温度变化模型 |
3.3 井筒传热模型 |
第4章 温度对深水测试安全的影响研究 |
4.1 水合物堵塞 |
4.2 温度对套管的危害 |
4.3 温度对环空压力的影响 |
4.3.1 环空压力变化规律 |
4.3.2 环空压力分析 |
4.3.3 环空压力计算模型 |
4.3.4 实例计算 |
4.4 室内实验验证 |
4.4.1 实验设计 |
4.4.2 实验数据记录 |
4.4.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章 风险应对措施 |
5.1 常用的降低环空压力的方法 |
5.2 注入可压缩流体 |
5.3 空心破裂球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哈拉哈塘油田高含蜡原油清防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蜡的定义 |
1.2 蜡的化学组成及结构 |
1.2.1 石蜡的化学组成及结构 |
1.2.2 微晶蜡的化学组成及结构 |
1.3 蜡沉积机理及影响结蜡的因素 |
1.3.1 结蜡机理及规律 |
1.3.2 影响结蜡的因素 |
1.4 油井清防蜡技术 |
1.4.1 油井清蜡技术 |
1.4.2 油井防蜡技术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本文研究内容及思路 |
1.7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井筒堵塞物成分分析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 |
2.1.2 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分析 |
2.2.2 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分析 |
2.2.3 堵塞物四组分含量测定 |
2.2.4 高温模拟蒸馏测碳数分布 |
2.2.5 垢样DSC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堵塞物外观及性质 |
2.3.2 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分析 |
2.3.3 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分析 |
2.3.4 四组分分析 |
2.3.5 高温模拟蒸馏测碳数分布 |
2.3.6 垢样DSC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井筒蜡堵原因分析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 |
3.1.2 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原油组成研究 |
3.2.2 温度对蜡沉积的影响 |
3.2.3 压力及溶解气对蜡沉积的影响 |
3.2.4 产液量对蜡沉积的影响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原油组成对蜡沉积的影响 |
3.3.2 温度对蜡沉积的影响 |
3.3.3 压力及溶解气对蜡沉积的影响 |
3.3.4 产液量对蜡沉积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清蜡剂的研制及评价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材料 |
4.1.2 仪器 |
4.2 清蜡剂的研制 |
4.2.1 实验方法 |
4.2.2 主剂优选 |
4.2.3 互溶剂优选 |
4.2.4 表面活性剂优选 |
4.2.5 与市售清蜡剂溶蜡效果对比评价 |
4.3 清蜡剂敏感性和适配性评价 |
4.3.1 清蜡剂对原油密度的影响 |
4.3.2 清蜡剂对原油黏度的影响 |
4.3.3 清蜡剂对原油破乳的影响 |
4.3.4 清蜡剂与油水的配伍性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对原油密度的影响 |
4.4.2 SDL对原油粘度的影响 |
4.4.3 SDL对原油破乳的影响 |
4.4.4 SDL对与油水的配伍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防蜡剂的研制与评价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材料 |
5.1.2 仪器 |
5.2 防蜡剂的的合成 |
5.2.1 α-甲基丙烯酸高级醇酯的合成 |
5.2.2 二元共聚物的合成 |
5.2.3 二元共聚物的胺解 |
5.2.4 三元共聚物的合成 |
5.3 防蜡剂评价方法 |
5.3.1 原油凝点测定 |
5.3.2 加剂前后原油粘度测定 |
5.3.3 加剂前后原油蜡晶形态变化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凝点测定 |
5.4.2 加剂前后油样黏度变化 |
5.4.3 晶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清蜡剂现场试验方案设计及效果评价 |
6.1 现场试验油井筛选及方案设计 |
6.1.1 试验油井筛选 |
6.1.2 TLM1井方案设计 |
6.1.3 TLM2井方案设计 |
6.1.4 TLM3井方案设计 |
6.2 现场试验效果评价 |
6.2.1 TLM1井现场试验效果评价 |
6.2.2 TLM2井现场试验效果评价 |
6.2.3 TLM3井现场试验效果评价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丁腈橡胶在原油介质中的溶胀老化及耐磨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螺杆泵定子橡胶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采油螺杆泵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2 螺杆泵定子橡胶研究进展 |
1.3 橡胶溶胀老化及与摩擦磨损行为的研究进展 |
1.3.1 橡胶溶胀研究进展 |
1.3.2 橡胶摩擦磨损理论研究 |
1.3.3 橡胶磨损的影响因素 |
1.3.4 橡胶溶胀老化与磨损的交互作用 |
1.3.5 橡胶溶胀老化与耐磨损性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案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材料配方及制备 |
2.1.2 试验介质 |
2.2 试验设备及分析仪器 |
2.3 试验参数确定 |
2.3.1 螺杆泵工作介质温度 |
2.3.2 原油介质中CO_2含量 |
2.3.3 单螺杆泵转子相对于定子的滑移速度 |
2.3.4 单螺杆泵转子与定子间的接触压力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环己烷介质中丁腈橡胶溶胀老化及耐磨损性能 |
3.1 环己烷介质中丁腈橡胶溶胀老化效应 |
3.1.1 试验方法 |
3.1.2 质量、体积变化率分析 |
3.1.3 表面形貌分析 |
3.1.4 组织结构分析 |
3.1.5 机械性能分析 |
3.2 环己烷介质中丁腈橡胶耐磨损性能的变化 |
3.2.1 试验条件及方法 |
3.2.2 浸泡时间对丁腈橡胶耐磨损性能的影响 |
3.2.3 载荷对丁腈橡胶耐磨损性能的影响 |
3.3 环己烷介质中丁腈橡胶溶胀老化与磨损的交互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去离子水中CO_2气体对丁腈橡胶溶胀老化及耐磨损性能的影响 |
4.1 去离子水中CO_2气体对丁腈橡胶溶胀老化的影响 |
4.1.1 试验条件及方法 |
4.1.2 质量、体积变化率分析 |
4.1.3 表面形貌分析 |
4.1.4 分子网络结构分析 |
4.1.5 机械性能分析 |
4.2 去离子水中CO_2气体对丁腈橡胶耐磨损性能的影响 |
4.2.1 试验条件及方法 |
4.2.2 通入去离子水中的CO_2气体对丁腈橡胶摩擦学行为的影响 |
4.3 去离子水中CO_2气体对丁腈橡胶溶胀老化与磨损交互作用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原油介质中温度对丁腈橡胶的溶胀老化及摩擦学行为与磨损机理 |
5.1 不同温度原油介质中丁腈橡胶的溶胀老化 |
5.1.1 试验方法 |
5.1.2 质量、体积变化率分析 |
5.1.3 表面形貌分析 |
5.1.4 FT-IR红外光谱分析 |
5.1.5 机械性能分析 |
5.2 不同温度原油介质中丁腈橡胶的摩擦学行为与耐磨损性能 |
5.2.1 试验条件及方法 |
5.2.2 原油介质中丁腈橡胶的摩擦学行为与耐磨损性能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原油介质中丁腈橡胶的摩擦学系统建模 |
6.1 原油介质中丁腈橡胶的摩擦学系统分析方法 |
6.2 丁腈橡胶摩擦学分析系统的构建 |
6.2.1 螺杆泵定子丁腈橡胶磨损失效形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
6.2.2 丁腈橡胶摩擦学分析系统的框架构建 |
6.3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丁腈橡胶摩擦学系统训练与求解 |
6.3.1 人工神经网络特点与应用 |
6.3.2 BP神经网络模型 |
6.3.3 摩擦学系统的训练与求解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井下蒸汽发生器已顺利通过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连续油管的煤炭地下气化装备控制技术研究[D]. 何涵. 长江大学, 2020(02)
- [2]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的制备及其驱油性能研究[D]. 陶晓贺. 河南大学, 2019(01)
- [3]液氮消防平台装备设计与实验研究[D]. 杨溟洋.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4]成对水平井磁定位技术关键工具研究[D]. 彭旭.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5]页岩气压裂井套管载荷分析及变形机理研究[D]. 郭雪利.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
- [6]水平井分段完井分段注汽技术研究[D]. 杜晓雪.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7]延长组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机理与CO2微泡沫驱油研究[D]. 高振东.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8]温度对深水测试安全的影响研究[D]. 李蕴哲.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4)
- [9]哈拉哈塘油田高含蜡原油清防蜡研究[D]. 康凡.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4)
- [10]丁腈橡胶在原油介质中的溶胀老化及耐磨损性能研究[D]. 王慧明. 沈阳工业大学,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