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招生一体化改革的思考

对高校招生一体化改革的思考

一、高校招生并轨改革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郑程月[1](2018)在《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研究(1977-2017) ——以高考、中考为例》文中认为高考、中考直接关系着我国新时代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影响着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1977年以高考恢复为发端带动了中考和整个考试招生政策的复苏,整个教育领域焕发了崭新气象。可以说,1977年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恢复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教育领域与社会制度变迁的关键转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这是我国考试招生政策发展的法律保障。考试招生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而高考与中考是我国现今最主要的两大升学考试,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考试招生。第一,高考与中考是我国人才选拔与培养的主要方式,是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输送人才的主渠道,同时还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第二,高考与中考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两者的制度设计与政策实施往往都是统筹进行的,中考改革必须配合并适应高考的改革。另一方面,两者都服务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多样化需求的这一根本目标。简言之,高考与中考改革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在整个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始终处于首要地位。因此,本研究以高考与中考政策恢复40年来的历史演进为研究内容与逻辑脉络,通过历史研究视角对其演进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窥探我国考试招生政策40年来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本研究立足历史回溯、政策内容分析与现实关照的三重维度,通过对高考、中考政策演进的全面、系统的分析,完整地审视40年来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发展演进。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内容分析法,基于“政策演进主线—政策改革主旨、内容特征聚焦—影响因素与价值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融合与审思—展望与建议”的分析思路与阐述方式,首先通过对高考、中考现实状况的关注,以及对既有相关文献的梳理述评,发现有价值、可挖掘的研究视域,明确本研究开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然后对我国考试招生政策进行历史溯源,扩大必要的历史视野,为深入研究夯实历史积淀,随后密切结合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变迁,在历史的回溯中对高考与中考的政策文本进行梳理,通过考试科目设置、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以及录取体制等方面的细致剖析,归纳出高考、中考政策的演进主线与内容特征,再然后分析阐述高考与中考政策演进发展的影响因素与价值取向变迁,进而总结40年来高考、中考政策演进的历史经验,并进行政策演进发展的趋向审思,最后对高考、中考政策演进的历史贡献进行总结,并进行新时代的政策展望和提出改革建议。本研究得出以下重要认识:公平选才与科学选才是考试招生政策改革的根本坚守;政策改革既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要关注人的特殊化、个性化发展,既要突出普适性又要秉持选拔性原则;考试招生模式由统一走向多样化是政策创新的必然选择;考试招生政策的规范化与法治化是发展的必然。40年来高考与中考政策的演进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贡献,高考、中考具有长期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同时高考、中考政策改革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历史需要还原,并且通过回顾历史,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通过对40年来我国高考与中考政策演进历程的梳理描绘,有利于促进新时代下我国高考与中考的改革完善与深度创新。针对当前高考与中考政策改革所面临的形势,可采取的适切性举措建议包括:推动国家考试法的出台,深化考试招生法治化建设;扩大办学自主权,推进招考分离与特殊人才选拔;推进异地考试招生政策完善,补齐教育短板;全面构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与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政策体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多措并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适才选择”,立足人才结构的调整,健全招考机制;凝聚改革共识,综合施策,构建教育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构建科学评价标准,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与国际接轨进行考试招生政策改革,培养国际化人才。

钟宇平,陆根书[2](2003)在《高等教育成本回收对公平的影响》文中指出本文简述了中国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回收政策的发展历程 ,并讨论了这一政策对公平的影响。结果表明 :第一 ,招生并轨使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学生获得了更公平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但成本回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并轨所带来的公平效应 ;第二 ,在实行成本回收的条件下 ,由于不同收入家庭学生选择高校与专业的倾向性不同 ,使低收入家庭学生在高等教育公共资助的分配中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第三 ,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回收能够促进整个教育系统中公共资源配置的结构公平

杨伟娜[3](2012)在《近三十年来高校招生政策的价值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政策是由人制定的,必定要有满足人需求的某种价值存在,并且这些价值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政策的全过程。高校招生政策是一项涉及面极广、影响颇深的政策,它的制定与调整也必然是在人们对某些价值的判断基础上进行的。自1977年高考恢复30年以来,我国高校招生政策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本文以社会影响力较大、相关研究深入的并轨改革政策、扩招政策和自主招生政策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系统分析法对其进行价值分析,力图揭示这几次政策调整的原因、运行过程及其成效。本文主要运用编码方法对政策内容进行汇总,以发现高校招生政策主要集中的领域和忽视的问题,引出高校招生政策中的显性价值与隐形价值。在理论基础上,本文以团体理论和批判理论为理论依据;在内容上,以“公平与效率”的冲突,“国家本位与个人本位”的纷争,“大众化高等教育与精英化教育”的走向,“集权与分权”的博弈四对价值冲突作为分析框架,具体探讨这些价值范畴在每次高校招生政策调整中的冲突与融合。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1994年的《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试点意见》颁布后,“并轨”改革伴随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起步而行。招生计划逐步增加调节性比例,录取分数线趋于统一,收费制度渐趋完善。在并轨的导向和实施过程中,个人本位在与国家本位的价值冲突彰显力量;在兼顾公平的同时提升了高校招生的效率和质量;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高校的放权都为高校自主权的显现铺垫了道路;精英教育坚固的体系开始渗入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因素。20世纪末,高等教育各个领域的改革进展地如火如荼之际,扩招之势扑面而来。在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各种外因的驱使下,1999年6月朱镕基总理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宣布大幅度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高等教育加速度发展的进程拉开了帷幕。对于扩招的批评如今已经不绝于耳,但扩招对于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和提高民族素质是不可否认的,然而,在追逐效率的政策方向下,公平和质量的价值显然被忽视了。21世纪初,在素质教育和高校自主权扩大的思潮下,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应运而生。从试点到推广,对于高校自主招生的探索至今仍在进行。作为高考制度的一种补充和延伸,自主招生无疑在实现以人为本和促进整个招生考试的公平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当然也为高校自身赢得了更多的自主权。高校招生政策虽然蕴含诸多价值冲突,但政策的制定和评价势必要依据一个的价值标准,而不能停留在冲突中模糊不清。因此,根据我国的特殊国情,本文认为我国高校招生政策的应然价值应走向公平、合法化、以人为本、权力适度分散。

李静美[4](2018)在《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文中指出当前农村教师补充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稳定性差,亟需建立能使优秀人才“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农村教师补充渠道。湖南省于2006年探索实施的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计划,获得良好的实践反响。有人说,“中师又回来了”。那么,在不同于中师所处时代环境下,定向培养作为农村小学教师的重要补充渠道何以可行?它是如何实现“有人读”且使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其背后的发生逻辑是什么?目前,学术界对此研究较少,且偏重对实施经验、人才培养等的描述性研究,学理分析不足,难以回答上述问题。为此,本研究采取“回溯历史、关照背景、诉诸理论”三维取向,以湖南省为个案,基于嵌入型个案研究设计,综合使用个案研究、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采用并行混合方法设计,对当前社会环境下农村教师定向培养何以可行(何以产生、何以有效等)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和社会学制度主义理论为原型,加入制度环境稳定性变量,构建了新的制度变迁解释模式,认为农村教师定向培养政策的产生与中等师范教育的取消有内在联系,定向培养政策产生主要是效率机制在起作用。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初期,取消中等师范教育主要是合法性机制作用的结果,取消中师不仅是师范教育中专学历层次的消失,更是中师培养模式与制度优势的隐没,由此导致一些农村学校失去稳定和高质量的师资来源,师资短缺和质量下滑问题日益突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环境趋于稳定,组织微环境较为积极背景下,效率机制成为制度变迁的主要动力,而定向培养之所以被认为是有效率的农村教师培养和补充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的结果。基于对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经验的分析,定向培养成为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落后地区未来一段时间内农村教师补充的重要方式具有历史必然性。本研究基于对各主体的调查、运用相关理论,采取“数据呈现效果→资料挖掘原因→理论解释逻辑”的分析理路,在和中等师范教育、现有农村教师补充渠道对比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农村教师定向培养何以有效做出解释。研究发现,定向培养的制度设计与社会现实和客观需求等相契合,由此招收到了次优生源,培养出了高质量的师范生,补充到了有守诺精神的教师,较之其他补充渠道,更好地解决了农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就生源吸引来看,尽管时代发生变迁,但定向培养能够吸引到次优生源,在于公费教育切合了农民贫困家庭的生存理性、就业保障符合了农民的回避风险逻辑、职业特性契合了各阶层对子女的职业期望。人才培养质量高,与良好的生源质量、系统的教师教育、适当的考核退出机制息息相关,它抓住了农村小学职前教师教育的关键,增强了培养对农村教育的适应性。就到岗留任保障来看,契约机制是关键,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同时本地化机制促动契约的自动履行,由此构成定向培养保障师范生到岗留任的内在逻辑。针对实施中存在的争议或问题,并结合调研中各利益主体的诉求,从政策设计、院校培养、实施保障、外部支持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王龙[5](2016)在《利益相关者理论视域下中国高考制度的演进》文中提出高考制度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它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高考制度每一次的确立、实施和调整都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分配。无论是对高考制度的历史考察、现实研究、还是未来展望,都反映了人们对这一制度在设计、实施过程中科学性、公平性的诉求。高考制度的每一次变革,都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重新安排,也是对高等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一些群体将从制度调整中获取新的利益,另一些群体则可能从制度调整中失去既有的利益,当旧的利益关系被打破,新的利益格局就会形成,全社会围绕高考已形成了一个利益场。因此,以利益相关者为视角审视高考制度的演进,不仅有助于我们清晰地把握高考制度演进的规律,深刻理解高考制度演进的内容,还能为高考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启示。利益相关者理论来自经济学领域,最初被运用于企业的战略管理中。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理论本身具备的可借鉴性特征,使得这一理论逐步被政策科学领域所吸收。在我们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高考制度演进进行分析和研究时发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高校、中学和考生都是高考制度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归属于不同的制度层次,且某些利益相关者的层次归属随着高考制度的演进有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高考制度的演进历史,也是高考制度利益图景与利益场域互动演化的历史。围绕高考制度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其各自的利益诉求和彼此间的利益关系与高考制度的演进之间构成了一幅交织互动的过程图景。通过展现高考加分政策中的利益相关者彼此之间及内部之间的利益互动关系,我们发现这一政策对各方利益的调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利益导向,不同的利益导向对利益相关者的地位变化以及彼此之间的互动关系有着不同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反过来作用于政策变迁过程。高考加分政策的变迁存在着较为典型的利益相关者博弈现象,它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高考制度系统的动态演进规律。高考制度是对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进行分配的制度体系,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希望通过对高等教育资源的占有和支配来寻求自身利益的实现,其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冲突。当然,利益冲突的均衡解的达成往往需要制度的再选择与再安排,这些再选择与再安排推动了制度的演进。回溯高考制度演进历史,高考制度总体上经历了稳定——中断——稳定的过程。高考制度不仅具有与经济制度相似的路径依赖性,还由于其内生的公共性和政治性,因而具有政治制度独有的路径依赖特征,这种特征对高考制度本身起到了强化作用。高考制度在演进过程中,其渐进性演进内生的利益矛盾以及中央政府的“角色悖论”,使得这一演进方式尽管可以节约制度成本、降低交易费用、平衡各方利益,但从长期的制度绩效来看,这一方式的积极作用是有限的、相对的,也是有时效性的,这一方式的短期优势掩盖了长期的弊端。高考制度演进过程就是利益不断协调、寻求利益平衡的制度动态发展过程和公共利益的选择过程,也是规范和约束利益相关者彼此之间和内部各主体之间的利益互动关系,使之达至秩序化的过程。为使高考制度演进向着利益均衡的方向发展,应该从利益协调的价值取向和利益协调的策略选择(制度策略、对象策略)这两个有着逻辑关联的层面上寻求答案。

王火生[6](2018)在《高考制度改革的道与术——新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历程的回顾与思考》文中提出高校招生一头连着高等教育,一头连着基础教育,它采取何种方式、何种制度,至关紧要,必须慎之又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校招生制度经过分散与统一、考试与推荐的反复比较,1977年后恢复了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尽管不断改革,但问题始终存在。如何克服这些问题,需要首先思考并找寻到招生考试制度的本源、终极理想,找到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建设和改革的规律、原理,即"道",而不仅仅局限于"术"即途径、手段和方法。回顾总结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历程,得出结论:高校招生制度的理想状态应当是把学术标准和权利标准统一起来,在重视学术标准的前提下相应兼顾权利标准,摆脱对于分数的依赖,把考试制和推荐制结合起来;高校招生所采取的价值取向应同时做到兼顾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兼顾全面与个性,兼顾公平性和科学性;高校招生考试要保证其目标的实现,必须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和质量主线;高校招生必须在考试制与推荐制之间、统一招生与自主招生之间不断依据实时实地的情况进行平衡式微调;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是目前状态下比较理想的选择,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予以完善。

李峻[7](2009)在《我国高考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处于一个利益分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群体的利益矛盾十分突出。而公共政策过程就是不断整合利益的过程。我国的高考政策是影响千家万户的一项公共教育政策。近年来,社会各界对高考政策公平性争议的实质是利益之争。由于以往对高考政策分析的技术路径的限制,使得如何合理界定高考政策中各个主体之间的深层关系成为一个刚刚破题而又尚未形成一致性结论的重要课题。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一种对公共政策中的利益进行分析而且颇有成效的分析方法。借用该理论的思想与方法,我们发现高考政策的变迁中存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高校以及考生等核心利益相关者,他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以及争取自身利益的行为选择。通过截取招生计划政策、反“高考移民”政策以及保送生政策变迁中利益相关者博弈的过程进行分析后发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高校以及考生之间为了各自利益最大化存在着非合作博弈行为。类似的非合作博弈会导致个体理性与个体理性、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冲突,造成利益总量的“漏损”。而只有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促使各利益相关者进行“无限重复博弈”,各方才有望达成合作,减少冲突。我国高考政策变迁历程是各个利益相关者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的过程。这个利益调整的过程是通过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冲突——调整——阶段性均衡——冲突——阶段性均衡”的循环博弈模式实现的,利益非均衡与利益均衡状态交替出现。利益相关者对潜在利益的追求以及制度环境中某些外生性变量诱致了政策的变迁,形成了诱致性制度变迁路径;而一定的非正式制度向正式制度转变形成了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路径,并且在变迁过程中存在“路径依赖”和“政策学习”的现象。未来的高考政策变革应该致力于建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高校以及考生之间的利益均衡机制,促使各个利益相关者在利益均衡点上寻找“合作之路”。因此,高考政策的公平性建构必须在遵循合法性、合理性与现实性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界定各个利益主体的权利、建立利益主体的政策参与和利益协商机制以及扩大利益供给等途径实现。

王林晓[8](2019)在《我国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区域差异研究 ——基于2013—2018年“985工程”高校招生数据的分析》文中认为自“十二五”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显着成就,高等教育公平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目前,公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社会各阶层关注的重点转向对高水平、优质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获取。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促进公平的新阶段。因此,对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区域差异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区域差异问题为核心,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对我国39所“985工程”高校2013—2018年分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进行研究,构建了每万人录取指数、相对入学机会指数、相对入学机会基尼系数及区域差异指数,概括出我国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区域差异的现状及趋势,总结其典型特点,分析其产生原因,并结合国家政策文本,提出了相关建议。对我国39所“985工程”高校分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分析表明,我国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区域差异的现状为:(1)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区域分布呈现“金字塔型”,整体均衡,省际差异明显;(2)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呈现出“东强、中西弱”局面;(3)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存在“属地化”及“边缘化”倾向;(4)“985工程”高校省际招生计划存在“互惠共赢”特征。我国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区域差异变化的趋势是:(1)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区域差异明显,并呈现出扩大化趋势;(2)东部地区组内差异增大,且与全国平均水平差异增大;(3)中部地区组内差异缩小,呈现“中部崛起”趋势;(4)西部地区组内差异增大,呈现出“两极化”趋势;(5)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呈现出“马太效应”。概括来说,目前我国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区域差异整体上看差异不大,但具体到各省来看差异明显,且不同区域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呈现出“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变化趋势,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导致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区域差异的原因是:(1)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援中西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并明确规定各“985工程”高校招生时应向中西部区域高等教育弱势地区倾斜,这就导致了中西部地区呈现出“崛起”之势。(2)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呈现出“东强、中西弱”格局,导致省际间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存在显着差异。(3)经济发展不均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影响到各省招生计划名额的分配,进而影响到高等教育阶段入学机会公平。(4)高校招生“属地化”倾向。在省部共建、分摊经费的模式下,高校对地方财政的依赖导致其“属地化”的倾向,并且招生计划的历史延续性也会固化“属地化”倾向。要解决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区域差异问题,本文提出的建议有:(1)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与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同时,应简政放权,提高各高校的自主权,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2)全面审视各省入学机会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供政策支持,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均衡发展;(3)中西部高校应该把握政策机会,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切实提高办学水平,进而缓解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区域差异问题;(4)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进而促进教育公平;(5)优质高等院校应该优化招生计划名额配置,弱化“属地化”倾向,降低入学机会区域差异。

柴江[9](2017)在《我国高等教育收费现状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进入制度化阶段后,有关高等教育的收费标准、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中政府与个人的分担比例,以及贫困家庭学生的付费能力和高校学生付费后的实际收益等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2013年以来,随着一些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收费标准调整方案的出台与落实,对当前高等教育收费标准过高、学生家庭经济压力增大的论断呈一边倒的态势,几乎所有的评论对此次高等教育收费标准的调整均呈批判的态度。事实上,高等教育收费政策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缓解政府财政投入不足,扩大经费来源,推动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重要举措。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在高等教育质量的逐步提升的过程中,高等教育收费政策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引起的各类争议,在任何实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国家中都曾出现。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收费现状的正确认识,需要从历史和现今两个层面对其进行整体性的研究,既需要肯定成果,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收费问题的缓解情况,也需要正视我国高等教育收费仍然存在的问题。针对高等教育收费以及对收费客体产生的效应,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一是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解读。通过收集我国高等教育收费的政策性文件,以政策实施的稳定性为依据,梳理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演变历程,区分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发展的不同阶段,并探寻我国高等教育收费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二是我国高等教育收费的水平与比较。依据面板数据,比较我国与OECD成员国高等教育的收费水平、高等教育财政性投入,以及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政府和个人分担比例,从国际比较中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收费状况;三是高等教育收费对收费客体产生的付出效应,即对高校学生的付费能力和付费意愿的评估。结合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宏观层面上分析我国与OECD成员国之间,以及我国不同地区、城乡居民之间的高等教育付费能力的差异;通过问卷调查,从微观视角分析高校学生付费能力的整体状况,并从地域和城乡两个角度,分析高校学生付费能力的差异;通过问卷调查,分析高校学生付费意愿的水平;四是高等教育收费对收费客体产生的获得效应,即对高校学生在校期间个人非货币收益的评估。依据文献资料,结合开放式问卷调查、访谈,编制《高校学生在校期间个人非货币收益问卷》,以此测量和评估高校学生投资于高等教育后的学生非货币收益的状况。通过上述研究工作,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研究以高等教育收费政策出台的时间和政策内容的稳定性为依据,将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划分为三个阶段:免费高等教育阶段(1949-1983年)、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探索阶段(1984-1997年)和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制度化阶段(1998年至今)。进入制度化阶段后,高等教育收费政策逐渐趋于规范化。第二,与OECD成员国相比,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水平相对较低。从高等教育学费增长趋势看,OECD成员国的高等教育学费水平呈上升趋势,相比而言,我国高等教育学费的年均增长率相对较快。2007年国务院发布的学费限涨的五年限令期间,在考虑通货膨胀率的情况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学杂费没有发生实际的增长。虽然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不断上升,但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在教育财政性经费总投入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低,且增长率较为缓慢。从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政府和个人分担情况来看,2005年至今,个人分担比例呈下降趋势,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中个人分担的比例相对较低。第三,宏观层面的数据分析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但与OECD成员国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相对较高,且我国不同地区及城乡居民的付费能力有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高校学生的付费能力高于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学生,城镇学生家庭的付费能力高于农村学生家庭;微观层面的调查数据分析表明,高校学生家庭有一定的付费能力,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校、不同家庭背景的高校学生的付费能力有一定的差异。西部地区、一般高校以及来自农村家庭学生的付费能力相对较弱。高校学生的付费意愿处于中等水平,西部地区、一般院校学生的付费意愿相对较低。学生对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认同程度、学生对学费标准高低的主观理解、学生对专业的喜好程度,是影响高校学生付费意愿的主要因素。第四,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的个人非货币收益主要包括生活观、知识观、抱负水平、文化素养、综合能力、学习效能6个方面的收益。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学生主观层面上较为肯定自己在校期间的个人非货币收益。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校、不同家庭背景的高校学生,以及不同专业的学生的个人非货币收益有一定的差异。学校所在地区、学校层次及学生家庭背景对学生在校期间个人非货币收益存在显着影响,但影响甚微。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收费现状,缓解高等教育收费对收费客体产生的付出效应,提升收费客体的获得效应,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公平,本文有如下设想:一是在政策层面提出高校生均培养成本的核定办法,使高校学费标准的核定有据可依;二是加大高等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增加高等教育经费总量;三是建立多元化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提升一般院校学生的付费能力;四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升学生在校期间的个人非货币收益。

燕新[10](2006)在《我国高校招生计划制度研究 ——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高校招生计划制度是我国高校招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选拔制度的核心——招生计划的制定至今未发生大的变化,政府、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在招生过程中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责。作为一种计划形式,招生名额在各地区的分配一直贯穿于高考的实施过程中。而且,由于我国目前仍实行“城市优先发展”的高校招生政策,导致招生名额的分配呈现严重的省际、城乡差异。本研究认为,这种传统的招生计划制度是造成目前高考录取分数线出现严重区域差异的根本原因。“统一高考录取分数线”一度成为今年“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我国高考录取分数线呈现出巨大差异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录取分数线的巨大差异引发了一系列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发生。本研究认为,各省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巨大差异,实际上是由各省招生计划数的差异决定的。目前的高校招生计划制度改革必须体现教育公平的思想。本文在系统总结我国高校招生不公平现象的基础上,探讨产生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制度性根源。然后分三个时期分别阐述了我国高校招生计划的编制过程和依据原则,并试图揭示影响高校招生计划制定和分配的主要因素,最后在挖掘教育公平概念科学内涵的基础上认为,要切实将教育公平原则贯彻于高校招生计划制度改革的全过程,必须尝试以下改革建议:(1)追求“实质公平”,慎言“统一分数线”;(2)重视差异公平,加强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同时,必须努力推进招生计划制度的配套改革:(1)改变“城市优先”的发展战略;(2)深化户籍制度改革;(3)规范政府、高校的职责,完善高校自主招生。

二、高校招生并轨改革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招生并轨改革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研究(1977-2017) ——以高考、中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问题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一) 丰富与完善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理论研究
        (二) 多维度探究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历史逻辑,丰富政策研究范畴
        (三) 推动现代考试招生政策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四) 协同推进高考与中考政策改革完善,统筹构建人才选拔与培养体制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政策与教育政策
        (一) 政策
        (二) 教育政策
        二、考试与招生、考试招生政策
        (一) 考试
        (二) 招生
        (三) 考试招生政策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我国考试史的相关研究
        二、我国考试招生政策发展史的相关研究
        (一) 对科举考试制度的重新审视与探究
        (二) 对民国时期考试招生政策的研究
        (三) 对1949至1977年考试招生政策的研究
        (四) 对1977年高考政策恢复以来的研究
        三、对高考、中考政策改革及政策具体内容的研究
        (一) 对高考与中考政策改革的研究
        (二) 对高考与中考政策具体内容的研究
        四、异地考试招生政策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历史研究法
        (三) 内容分析法
第二章 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历史溯源
    第一节 先秦至清末时期考试制度的发展与特征
        一、考试制度的萌芽:先秦时期的举贤选能
        二、古代考试制度的雏形:汉代察举制与课试
        三、古代考试制度的演变:科举的创始、发展与终结
        (一) 科举考试的诞生与发展
        (二) 科举考试的革废与新式考试的兴起
    第二节 民国时期考试招生政策的确立与发展
        一、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确立与发展
        (一) 高校从单独考试、联合招考到统一招考的演进
        (二) 中学考试权的变化与会考制度的建立
        二、革命根据地考试招生政策的发展
    第三节 1949至1977年考试招生政策的确立与变革
        一、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政策的确立、反复与废止
        二、中学考试招生政策的逐步规范与废止
第三章 40年来考试招生政策的演进脉络与内容特征
    第一节 高考政策的演进与内容特征
        一、恢复重建阶段(1977-1984年)
        (一) 考试科目设置从文理分科到考试科目的逐步稳定
        (二) 全国统一招考形式的确立
        (三) 以知识立意考查为主
        (四) 摒弃“血统论”,确立参照政治表现、全面衡量的录取标准
        二、尝试改革阶段(1985-1992年)
        (一) 缩减考试科目,丰富考试科目组合形式
        (二) 由知识立意到侧重于能力立意的考查
        (三) 尝试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权,实行保送生与自费生政策
        (四) 考试招生工作管理制度化与法治化建设的起步
        三、基调摸索与初定阶段(1993—1998年)
        (一) 由“双轨”到“并轨”改革的完成
        (二) 素质教育理念逐渐纳入考试内容
        (三) 综合能力测试的探索与试点
        (四) 现代信息技术在招考工作中的初步应用
        四、大力改革与调整完善阶段(1999-2009年)
        (一) “3+X”考试科目设置的确立与调整
        (二) 从知识与能力立意转向素质立意的考查
        (三) 考试机会的增加与分省命题的推行
        (四) 报考条件的放开与“阳光录取”制度的建立
        (五) 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机制的建立
        (六) 考试招生政策法治化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七) 政策倾斜力度逐步加大,多措并举实施地区招生协作计划
        五、全面创新深化改革阶段(2010年-至今)
        (一) 新一轮考试招生政策的深化改革酝酿期(2010-2013年)
        (二) 新一轮考试招生政策深化改革实施期(2014年-至今)
    第二节 中考政策的演进与内容特征
        一、中考政策恢复与酝酿改革期(1977-1997年)
        (一) 重点中学的恢复与发展
        (二) 因地制宜推进中考改革
        (三) 考试管理权的逐步下放
        二、中考政策的改革推进期(1998-2009年)
        (一) 开启改革试点,探索特色与多样化考试模式
        (二) 均衡分配教育指标,实施指标到校
        (三) 以等级制方式替代唯分数的评定办法
        三、中考政策的创新与全面深化改革期(2010年-至今)
        (一) 确立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考试评价体系
        (二) 多元录取招生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高考与中考改革的互动关系
        (一) 高考改革基于顶层设计牵引中考改革的主方向
        (二) 中考改革体现了对新高考改革的全面回应
第四章 40年来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与价值取向
    第一节 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
        一、外部因素: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发展演变
        (一) 经济与政治是影响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主导因素
        (二) 社会发展变革推动考试招生政策的演进
        二、内部因素: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与考试招生政策的自我完善
        (一) 人才选拔倾向与培养目标的转变
        (二) 考试招生政策自身的调整与完善
        三、价值因素:协调价值冲突与平衡利益博弈
        (一) 协调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冲突
        (二) 平衡不同主体的利益博弈
    第二节 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价值取向
        一、从单一的国家、社会本位到统一于国家、社会发展下的“以人为本”
        (一) 人才选拔、培养的国家与社会本位
        (二) “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确立与强化
        二、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高质量发展下的公平
        三、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发展
        (一) 保证入学权利的基本均衡
        (二) 优质均衡的推进与发展
第五章 40年来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历史经验与趋向审思
    第一节 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历史经验
        一、把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作为政策改革的重点
        二、不断完善考试评价与录取机制以发挥政策功能
        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来推动政策改革
        四、优化人才选拔与培养始终是政策改革的主要目标
        五、从招考合一到招考分离以推动科学选才
        六、把强化考试监管与法治建设作为规范考试招生的根本
        七、基于国情坚持顶层设计、试点先行与逐步推进是政策改革主要模式
    第二节 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趋向审思
        一、教育扩大与普及化进程中的政策演进
        (一) 政策改革与高等教育大众化、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化相适应
        (二) 与教育扩大、普及进程相适应,推进政策的规范化、法治化
        二、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进程中的政策演进
        (一) 推动政策改革,引导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
        (二) 正确发挥“指挥棒”作用,实现由招分到招人的转变
        三、从公平选才、科学选才的“钟摆”到和谐统一的过渡
        (一) 政策改革要兼顾公平选才与科学选才的需要
        (二) 推动公平选才与科学选才的和谐统一
第六章 新时代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展望与建议
    第一节 40年来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重要贡献
        一、为人才选拔构建了科学有效的制度化渠道
        二、推进了教育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不断扩大了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
    第二节 对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改革的认识及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理性认识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存在价值与意义
        二、考试招生政策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与长期性
        三、考试招生政策改革的展望与建议
        (一) 推动国家考试法的出台,深化考试招生法治化建设
        (二) 扩大办学自主权,推进招考分离与特殊人才选拔
        (三) 推进异地考试招生政策完善,补齐教育短板
        (四) 全面构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与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政策体系
        (五)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多措并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六) “适才选择”,立足人才结构的调整,健全招考机制
        (七) 凝聚改革共识,综合施策,构建教育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八) 构建科学评价标准,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九) 与国际接轨进行考试招生政策改革,培养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2)高等教育成本回收对公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 高等教育成本回收趋势的出现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二、 高等教育成本回收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
    (一) 招生并轨对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
    (二) 成本回收对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
    (三) 成本回收对学生选择高校与专业的影响
三、 高等教育成本回收对高等教育公共资源分配公平的影响
四、 高等教育成本回收对教育系统中公共资源配置结构公平的影响
五、 小 结

(3)近三十年来高校招生政策的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3 相关概念厘定
        1.3.1 政策
        1.3.2 高校招生政策
        1.3.3 价值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和难点
2 高校招生政策价值分析的理论基础及其影响因素
    2.1 理论基础
    2.2 基于编码的高校招生政策的价值冲突
        2.2.1 编码的概念及应用
        2.2.2 价值分类及冲突
    2.3 高校招生政策价值的影响因素
3 并轨改革的价值分析
    3.1 并轨改革的系统分析
        3.1.1 社会环境
        3.1.2 并轨改革过程
        3.1.3 效益及评判
    3.2 并轨改革中的价值冲突
        3.2.1 个人本位与国家本位的功能性价值冲突
        3.2.2 公平与效率的冲突
        3.2.3 国家高度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博弈
        3.2.4 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启程
4 扩招政策的价值分析
    4.1 有关扩招政策的系统分析
        4.1.1 扩招的背景与目的
        4.1.2 扩招始末
        4.1.3 影响及其评价
    4.2 扩招政策中的价值冲突
        4.2.1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精英化之争
        4.2.2 目的性价值与手段性价值之争
        4.2.3 公平与效率之争
5 自主招生政策的价值分析
    5.1 自主招生政策的系统分析
        5.1.1 背景
        5.1.2 实施过程
        5.1.3 结果及其评价
    5.2 自主招生政策背后的价值分析
        5.2.1 高校招生考试的纷争
        5.2.2 政府和高校之间的利益冲突
        5.2.3 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价值冲突
        5.2.4 效率与公平的冲突
6 高校招生政策的应然价值
    6.1 公平与效率的走向
    6.2 合法性
    6.3 以人为本
    6.4 避免权力集中
结语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
致谢

(4)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二、文献回顾与评论
        (一)农村教师主要补充渠道的效果与问题
        (二)农村教师定向培养的相关问题
        (三)简要的评论
    三、内容、思路与意义
        (一)内容与思路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与反思
        (一)混合方法的选择与设计
        (二)样本情况介绍
        (三)研究者的反思
第一章 国家主导的定向培养:改革开放以来中师兴衰探析
    一、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调整整顿期(1979-1983)
        (二)发展繁荣期(1984-1991)
        (三)稳中渐衰期(1992-1998)
        (四)快速消亡期(1999年以后)
    二、中等师范教育的成功经验
        (一)政策优势吸引了优秀生源
        (二)精准培养保证了教学胜任力
        (三)定向制度保障了供给与稳定
    三、取消中等师范教育的现实反思
        (一)关于取消中师的三种解释
        (二)对现有解释的现实反思
        (三)关于取消中师的新解释
        小结
第二章 地方驱动的定向培养:农村教师定向培养政策回归
    一、启动背景
        (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二)农村教师长效补充机制并未形成
        (三)农村教师老龄化严重与补充不足共存
        (四)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
    二、实施历程
        (一)酝酿准备
        (二)启动实施
        (三)深化完善
    三、学理反思
        (一)政策的产生:效率机制起主要作用
        (二)政策的选择:路径依赖的结果
    小结
第三章 为什么选择读:农村教师定向培养的生源吸引分析
    一、生源吸引状况
        (一)生源质量“次优化”,且有内部差异
        (二)生源来源“农村化”,农村和县城生源质量有差别
        (三)中下和中中层报考为主,但二者亦有差别
    二、生源吸引原因:为何报考
        (一)报考决策的宏观调查
        (二)报考决策的微观深描
    三、生源吸引逻辑
        (一)公费教育切合农民贫困家庭的生存理性
        (二)就业保障符合农民的回避风险逻辑
        (三)职业特性契合各阶层对子女的职业期望
    小结
第三章 为什么选择读:农村教师定向培养的生源吸引分析
    一、培养质量如何
        (一)定向师范生的素质表现
        (二)定向教师的能力体现
    二、缘何有高质量
        (一)优质生源是质量保证的基础
        (二)系统的教师教育是质量保证的根本
        (三)考核退出机制是质量保证的“助力器”
    小结
第五章 为什么下得去、留得住:农村教师定向培养的到岗留任保障分析
    一、到岗留任状况
        (一)定向师范生履约到岗情况
        (二)定向教师履约留任情况
    二、到岗留任原因
        (一)到岗(下得去)的原因
        (二)留任(留得住)的原因
    三、到岗留任保障逻辑
        (一)契约机制是到岗留任保障的关键
        (二)本地化机制促动契约的自动履行
    小结
第六章 农村教师定向培养的反思与建议
    一、定向培养的必然性:农村教师补充的方向?
        (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在一定时期内一些地区存在
        (二)农村教师需要专门准备或培养已成为各国广泛共识
    二、定向培养的有效性:制度变迁路径的视角
    三、定向培养实施中的主要争议或问题
        (一)初招学生选择自主性问题
        (二)初招项目优质生源冲突问题
        (三)专门化培养与再就业问题
        (四)定向教师个人发展问题
        (五)定向培养经费分担问题
    四、定向培养实施的优化建议
        (一)明确制度完善环节,保证项目生源质量
        (二)建立二次进退机制,尊重学生自由选择
        (三)注重乡土情怀培养,完善农村教师教育
        (四)优化服务期制度,促进教师稳定与发展
        (五)厘清各级财政责任,完善经费保障体制
        (六)改善外部环境,提高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5)利益相关者理论视域下中国高考制度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高考制度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时空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思路及分析框架
    第六节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二章 高考制度演进中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及其利益分析
    第一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引入
        一、利益相关者的定义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内涵
        三、利益相关者的分类标准
    第二节 高考制度演进中的利益相关者
        一、高考制度的利益相关者定义
        二、高考制度的利益相关者界定及其分类
    第三节 高考制度演进中重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构成
        一、中央政府的利益构成
        二、地方政府的利益构成
        三、高校的利益构成
        四、中学的利益构成
        五、考生的利益构成
第三章 利益图景与利益场域互动影响下的高考制度演进
    第一节 中央政府政治利益主导时期的高考制度演进(1949-1965)
        一、建国初期的过渡阶段:中央政府政治利益的渗入
        二、统一高考制度建立阶段:中央政府政治利益诉求的显着增强
    第二节 中央政府政治利益极端化时期的高考制度中断(1966-1976)
    第三节 多方利益逐渐增强时期的高考制度演进(1977-1991)
        一、高考制度的恢复调整期:利益相关者的主体意识被唤醒
        二、高考制度的改革探索期: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增强
    第四节 多方利益冲突凸显时期的高考制度演进(1992年至今)
第四章 高考制度演进中的利益相关者博弈——以“高考加分政策”为例
    第一节 从利益矛盾到利益博弈:高考制度演进中利益关系的变化
    第二节 博弈论对高考制度演进的解释力
    第三节 高考制度演进中利益博弈的基本模型
        一、“囚徒困境”模型
        二、“智猪博弈”模型
        三、“情侣博弈”模型
    第四节 利益相关者博弈与高考加分政策变迁
        一、工农考生优先的政策偏好:中央政府一元化的政策控制
        二、政策偏好的延续:中央政府内部的博弈
        三、政策导向的转变:中央政府内部博弈局势的发展
        四、政策内容及形式的扩展:中央政府内部多部门之间的角力
        五、多样化政策类型的演进:利益相关者内部博弈与相互博弈
第五章 高考制度演进的驱动机制与基本路径
    第一节 高考制度演进的外部驱动因素
        一、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二、人才供需矛盾的作用和影响
    第二节 高考制度演进的内部驱动机制
        一、供给型制度演进阶段
        二、供给型与需求型相结合的制度演进阶段
    第三节 高考制度演进的基本路径及其特征
第六章 高考制度利益协调的策略选择
    第一节 高考制度演进中的利益冲突
    第二节 高考制度演进模式的选择及其内在缺陷
    第三节 高考制度利益协调的策略选择
        一、利益协调的价值取向
        二、利益协调的策略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研究成果
致谢

(6)高考制度改革的道与术——新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历程的回顾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高考改革历程的回顾
    (一) 统一高考制度的建立与探索
    (二) 统一高考制度的废除及推荐制的建立
    (三) 统一高考制度的恢复及不断改革完善
    (四) 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
二、对以往高考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 什么人有资格上大学、什么人又能上大学
    (二) 大学招生的价值取向 (大学应当招什么样的人)
    (三) 怎样保证高校招生考试目标的实现

(7)我国高考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之源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论域
    1.4 研究综述
    1.5 方法之镜
    1.6 研究思路与内容
2 高考政策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2.1 分析框架的建立:"利益相关者"理论
    2.2 高考政策的利益相关者
    2.3 高考政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3 高考政策变迁与利益格局的演变
    3.1 国家利益主导时期的高考政策与利益格局
    3.2 过渡时期的高考政策与利益格局
    3.3 多方利益博弈时期的高考政策与利益格局
4 高考政策变迁与利益相关者的博弈
    4.1 博弈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4.2 高考政策利益相关者非合作博弈的基础模型
    4.3 招生计划: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高校的角力
    4.4 反"高考移民"政策:地方政府与考生的利益周旋
    4.5 保送生政策变迁:多源流的政策博弈
    4.6 从非合作走向合作——利益相关者的无限重复博弈
5 高考政策变迁的机理分析
    5.1 高考政策变迁的主要内容
    5.2 高考政策变迁的发生机制
    5.3 高考政策变迁的外部动力
    5.4 高考政策变迁的主要路径
    5.5 高考政策变迁路径选择的基本规律
6 高考政策利益均衡模式的选择
    6.1 高考政策变革的目标定位:制度公正
    6.2 高考政策利益均衡模式选择的基本原则
    6.3 高考政策利益均衡模式的建构途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考政策利益相关者问题专家调查表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以及参与的课题

(8)我国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区域差异研究 ——基于2013—2018年“985工程”高校招生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概念界定
    1.5 文献综述
    1.6 理论基础
    1.7 研究设计
2 我国高考招生分省定额制度形成的历史脉络
    2.1 招生配额权力上收阶段(1949—1951年)
    2.2 大行政区配额阶段(1952—1958年)
    2.3 分省定额调整阶段(1959—1965年,1977—1984年)
    2.4 分省定额“双轨制”阶段(1985—1993年)
    2.5 高校招生“并轨制”阶段(1994—至今)
3 我国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区域差异现状及变化趋势
    3.1 数据说明
    3.2 指标构建
    3.3 我国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区域差异现状
    3.4 我国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区域差异变化趋势
4 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入学机会区域差异的原因分析
    4.1 国家政策调控
    4.2 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4.3 经济发展不均衡
    4.4 高校招生“属地化”倾向
5 缩小我国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区域差异的建议
    5.1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简政放权,均衡协调发展
    5.2 有针对性地开展区域间协调发展战略
    5.3 中西部地区高校应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
    5.4 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5.5 优质高等院校招生应注重能力导向,弱化“属地化”倾向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6.2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我国高等教育收费现状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高等教育收费的研究综述
        (二)国内高等教育收费的研究综述
        (三)有关高等教育收费文献研究的总结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高等教育
        (二)高等教育收费政策
        (三)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的个人收益
        (四)效应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二章 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解读
    一、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历史沿革
        (一)免费高等教育阶段
        (二)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探索阶段
        (三)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制度化阶段
    二、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现实基础
        (一)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求
    三、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理论基础
        (一)准公共产品理论
        (二)人力资本理论
        (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四)高等教育公平的主要主张
第三章 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水平与比较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收费水平与变化趋势
        (一)我国与OCED成员国高等教育学费水平与变化趋势的比较
        (二)我国高等教育收费进入制度化阶段后学杂费水平的变化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与分担
        (一)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
        (二)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中政府与个人分担的比例
第四章 高校学生的付费能力与付费意愿:付出效应
    一、高校学生的付费能力
        (一)高校学生的付费能力:宏观视角
        (二)高校学生的付费能力:微观视角
    二、高校学生的付费意愿
        (一)高校学生付费意愿问卷的编制与检验
        (二)高校学生付费意愿的比较与分析
        (三)影响高校学生付费意愿的因素
第五章 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的个人非货币收益:获得效应
    一、高校学生在校期间个人非货币收益问卷的编制
        (一)高等教育个人非货币收益的构成
        (二)个人非货币收益测量框架的建构
        (三)个人非货币收益问卷的编制
    二、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的个人非货币收益
        (一)高校学生在校期间个人非货币收益的总体情况
        (二)高校学生在校期间个人非货币收益的差异
        (三)影响高校学生在校期间个人非货币收益的可能因素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二、讨论与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初始问卷
    附录二:正式调查问卷
    附录三: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10)我国高校招生计划制度研究 ——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及基本结论
2 我国高校招生不公平现象的系统分析
    2.1 录取分数线的区域差异过大
    2.2 高等教育入学率的区域差距巨大
    2.3 高校招生中的腐败现象严重
3 我国各省市招生计划的编制过程及依据原则
    3.1 我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制度的背景
    3.2 我国高校招生计划的编制过程及编制原则——政策分析的角度
    3.3 我国高校招生计划分配时所依据标准的“官方”解释
4 教育公平:我国招生计划制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
    4.1 教育公平的内涵和原则
    4.2 教育公平是我国招生计划制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
5 教育公平理念下的招生计划制度改革
    5.1 招生计划制度改革的代表性观点及其评价
    5.2 基于教育公平理念改革我国高校招生计划制度的建议
    5.3 努力推进招生计划制度的配套改革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2 2003 年部分高校本科招生计划分布一览表
附录3 2005 年部分高校本科招生计划分布一览
附录4 招生体制改革的政策文本(1978-2003)

四、高校招生并轨改革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研究(1977-2017) ——以高考、中考为例[D]. 郑程月. 天津师范大学, 2018(12)
  • [2]高等教育成本回收对公平的影响[J]. 钟宇平,陆根书.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02)
  • [3]近三十年来高校招生政策的价值分析[D]. 杨伟娜. 苏州大学, 2012(10)
  • [4]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D]. 李静美.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5]利益相关者理论视域下中国高考制度的演进[D]. 王龙.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1)
  • [6]高考制度改革的道与术——新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历程的回顾与思考[J]. 王火生. 教育学术月刊, 2018(02)
  • [7]我国高考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D]. 李峻. 华中科技大学, 2009(11)
  • [8]我国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区域差异研究 ——基于2013—2018年“985工程”高校招生数据的分析[D]. 王林晓.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9]我国高等教育收费现状与效应研究[D]. 柴江. 苏州大学, 2017(04)
  • [10]我国高校招生计划制度研究 ——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D]. 燕新. 华中科技大学, 2006(04)

标签:;  ;  ;  ;  ;  

对高校招生一体化改革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